乐黛云、陈跃红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4 03:48:1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乐黛云、陈跃红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乐黛云、陈跃红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1.1  复习笔记

一、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一)文化转型时期

1文化转型时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

2文化发展通过“认同”和“离异”两种作用来进行(1)“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一致的阐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的发展,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同时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其作用在于巩固主流文化已经确立的种种界限和规范,使之得以发达和凝聚。(2)“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即在一定时期内,对主流文化怀疑,甚至否定,打乱既成规范和界限,对被排斥和曾经被驱逐到边缘的加以兼容,把被压抑的能量释放出来,因而形成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乃至颠覆。

3“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文化转型时期,以横向开拓为特征(1)外求于他种文化;(2)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俗文化、亚文化、反文化);(3)外求于他种学科。(二)二十世纪后半叶

1人类进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的促成原因(1)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2)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3)人类思维方式的新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

2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1)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逻辑学范式之外,现象学范式也得到了蓬勃发展。(2)逻辑学范式是一种内容分析,通过“浓缩”,将具体内容抽空,概括为最简约的共同形式,最后归结为形而上的逻各斯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3)现象学范式与逻辑学范式不同,它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的、概括的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人,一个活生生地存在、行动、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人。(4)现象学范式首先从人的意识出发,在这个人的周围,没有什么绝对固定的客体,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着这个具体人的心情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二、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一)文化冲突问题

1文化冲突首先起源于某种文化中心论,起源于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压制。

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确实正在受到多方面的威胁(1)西方中心论

西方文化界许多人总是顽强地认为西方文化是最优越的,包含最合理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最应普及于全世界。在比较文学学科领域内,这种西方中心论更为突出。(2)不仅是西方中心论,其他任何以另一种中心论来代替西方中心论的企图都是有悖于历史潮流、有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3)中国中心论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4)更有甚者,还有某些“政治家”公然维护文化一元化,将本国文化中心论强加于人,并以此作为统治国家的首要决策。(二)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相对主义的含义

文化相对主义的本义是将事物和观念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

2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人类文化以多样性。

3文化相对主义相对于过去的文化征服(教化或毁灭)和文化掠夺来说,无疑是很大的进步,并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4文化相对主义的矛盾和弱点(1)文化相对主义承认并保护不同文化的存在,反对用自身的是非善恶标准去判断另一种文化,这就有可能导致另一极端,即文化保守主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2)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和其他文化交往和沟通,惟恐受到“污染”,甚至采取文化上的孤立和隔绝政策;(3)只强调本文化的“统一”而畏惧新的发展,甚至进而压制本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4)完全认同文化相对主义,否认某些最基本的人类共同标准,就不能不导致对某些曾经给人类带来重大危害的负面文化现象也必须容忍的结论。(三)文化孤立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文化

1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是在后殖民主义众声喧哗、交互影响的文化语境中,从历史出发为自身的文化特点定位。

2文化孤立主义则是不顾历史的发展,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执着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虚构自己的“文化原貌”。

3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也不能不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所形成的挑战。

4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文化发展实际上面临两方面的危机(1)文化中心论和高科技使文化的多元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使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削弱,这必然导致世界文化资源无可挽回的流失;(2)文化相对主义所造成的文化孤立和隔绝,这不是引向文化对抗就是引向文化衰微。

三、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精神(一)人文

1西方的“人文”(1)“人文”原指与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那里,这是指一种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2)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人文”是指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重视,以及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前途和利益的种种考虑,其着重点大部分是落在保证个人的自由发展上,以与中世纪的神学统治对人的压抑相抗衡。

2中国的“人文”(1)中国的“人文”强调的也是如何将人类社会化育为一个与天地相协调的、符合人的本性的“天下”。(2)人文的目的是止于其所当止,以维持社会的和谐和安宁,也就是中国社会长久遵循的“发乎情而止乎礼义,不及于乱”的共同原则。

3无论中西,“人文”的本意,都是要超越只对一己的关心,而致力于寻求一个更适于人类生存、更有意义的人类生活环境。但西方的着重点在于对个人作用的发挥,而中国的着重点则在于对个人的约束。(二)新人文精神

1新人文主义的目的(1)强调首先要把人当作人看待,反对一切可能使人异化为他物的因素;(2)强调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关怀人类的发展和未来;(3)它接受科学为人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但从人的立场出发,对科学可能对人类造成的毁灭性灾难保持高度警惕;(4)它赞赏对中心和权威的消解,对人类思想的解放,但同时也企图弥补它所带来的消极方面——零碎化、平面化和离散。

2新人文主义实现目的的途径

沟通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动态的沟通和理解中,寻求有益于共同生活的最基本的共识。

3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互为主观”的观点(1)“批判一沟通一重建”的发展之路。(2)哈贝马斯提出“正义”原则以保障对个人的尊重和个人的平等权利;同时提出“团结”原则,要求个人有同情和尊重他人的义务。他认为这是可以维系社会又可以得到个人普遍认同的最基本原则。(三)“和而不同”原则

1关于如何对待这些两难处境,特别是如何解决保持差异和多元共存的问题,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资源。

2“和而不同”原则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决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

3“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

四、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一)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

1互识就是相互认识。如果没有相互认识的兴趣就谈不上比较文学。

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相同或不同的解答,以达到进一步的共识。

3“互补”的内容(1)首先是在与“他者”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2)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3)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阐释和理解。(4)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

4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

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以跨文化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将以极其丰富的文学文本为不同文化的研究提供大量材料,因而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又必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创崭新的层面。(二)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1文学研究在同一个层面上被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部分(1)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体、文学的内在规律、文学作品的构成和特征等;(2)文学批评着重研究具体作家作品,对具体文学现象作出分析与评价;(3)文学史则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作品在历史上的地位。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研究出现了另一层面上的划分(1)国别文学研究一国文学的主流及其内部的各种问题;(2)比较文学按照梵第根的说法,是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3)总体文学则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体裁和文学风尚。

3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1)一般说来,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2)三十年代前后,翻译研究已发展为比较文学的一个自成体系的被称为“译介学”或“媒介学”的不可或缺的分支。(三)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1跨学科的含义

跨学科即交叉学科,它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整合。

2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如何面对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挑战(1)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观念

①20世纪,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文学的影响也决不亚于进化论之于十九世纪文学。

②熵的观念在美国小说中引起很大反响。

③要防止熵量增加,就必须突破隔离封闭的体系,不断增加信息量,不断改变主体的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2)科学的发展向人类提出了许多崭新的问题

除前面提到的电脑传媒对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外,生物学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基因的排列和变异的研究,对于克隆技术关于生物甚至人的“复制”技术的实现,体外受精、“精子银行”对于传统家庭关系的冲击等等,一切都对人文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首先显示在文学中。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答:(1)对全球化的理解

①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②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2)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①全球化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②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对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①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

a.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它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②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a.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b.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c.因此我们似乎不应该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请思考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有什么样的前景?

答: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对多元文化主义非常关注,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发挥其作用。(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未来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同时也是跨越学科界限的。(2)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3)未来的世界或许既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4)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变成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3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答: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1)对发展中(或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全球化是从外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WT0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制度(以美国民主制为其标志)的扩张与征服。所以在他们眼中,全球化是“西方”现象的代表,与殖民主义、“新世界秩序”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而文化全球化更显得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蚕食策略,从而引起文化民族主义者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2)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不利于重新定位本土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空前频密的全球化时代,旧的身份逻辑被终结了,任何固定不变、静止绝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不可想象的,无法以新的参照系返观自己。按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均需要他种文化的存在,“自我”身份的构建离不开“他者”,同时“他者”有助于对“自我”的重新阐释和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切忌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认知模式,如我——他、主——仆、中心——边缘、我们——他们、殖民者——被殖民者、男性——女性等等。(3)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总之,我们不能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传统文化中的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4“二战”前后比较文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你怎样认识韦勒克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贡献?

答:(1)“二战”前后比较文学发生的“危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在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全会上作的报告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比较文学“岌岌可危”,“其最严重的标志是至今未能确立明确的课题和独特的方法论”。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使用的是“一套陈旧过时的方法论”,是加在比较文学身上的“包袱”,“使它一直受制于陈腐的19世纪的唯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论”。韦勒克接着指出了这套陈旧的方法论所造成的恶果:

①比较文学的一个初衷是为了打破国别文学研究的孤立主义和19世纪学术研究普遍存在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可是,梵·第根对“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区分却把比较文学缩小为两国文学之间的“外贸”,只关注翻译、游记、“媒介”等文学作品之外的东西,“仅仅研究与外国来源和作家声誉有关的材料数据”。

②法国比较学者仍然没有摆脱民族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爱国主义动机使研究变成了奇怪的记录文化账的体系,希望为自己的民族歌功颂德”。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批评反映了当时正崛起于美国的“新批评”思潮对僵化、保守的实证主义的挑战。

③韦勒克认为“真正的文学研究关心的不是死板的事实,而是价值和品质”,对历史方法的一味偏好,使文学研究只关注“事实联系”,把文学自身的美学价值丢到一边,根本背离了文学研究的目标。韦勒克在报告的最后呼吁学者们必须面对“文学性”问题,使文学研究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2)韦勒克对于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贡献

①韦勒克意识到法国学派的主张陷入了方法论的危机

在比较文学逐渐学科化的流变中,不少学者对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国学派的诸种观念进行反思,韦勒克也参与了此类学术活动。他意识到法国学派的主张尽管自成体系,却陷入了方法论的危机,不能适应世界发展形势与各科重构的需要。

②韦勒克对学科发展历程诸种问题的先觉、全面深刻的洞察及其所作出的相关论断

韦勒克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诸种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时的学科走向。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基础上,他还于1965年与1970年相继发表了《今日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等文章,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其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系列理论主张。

③韦勒克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关注及对方法论及存在模式等问题予以透视的注重

韦勒克的学术活动在比较文学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学科名称的界定、“文学性”观念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本质规定性等问题,韦勒克作出了极大贡献。

④韦勒克对美国学派的创建发展及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走向作出了贡献

作为杰出的文献理论家、文学批评大师及比较文学家,韦勒克对美国学派的创建发展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走向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他的理论研究对于后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5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

答:(1)80年代以来,围绕比较文学和各种新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展开了论争

①在文化研究热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

②有人看到比较文学已经被文化研究“淹没”,担心比较文学又一次面临“危机”。佛克马教授1982年的论文《比较文学和新范式》极富挑战性,他指明比较文学不应该排斥理论,相反,“文学的理论化研究在提供方法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和促进了比较研究”。佛马克试图在维护韦勒克等学者所强调的文学研究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为比较文学扩大领域、引进新方法、新理论提供空间。

③与佛克马相反,老一辈学者如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乌尔利希·韦斯坦因等也分别在80年代发表论文,提出谨慎对待新理论的态度,认为新理论没有为比较文学提供什么实质性进展。(2)进入“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应向何处的争论更激烈

①1992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委托伯恩海默主持了一个十人委员会,讨论学科发展现状,并于1993年提出一份报告,题目为《跨世纪的比较文学》。报告指出了比较文学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放弃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文化产品或其他话语形式。

②虽然比较文学的面貌日新月异,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也就始终无法摆脱危机和焦虑意识。如今,这些问题仍在讨论之中,而且很难得出结论,比较文学的危机和焦虑仍然没有彻底解除。

正是这种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和不断探求的精神使比较文学获得了勃勃生机,并始终保持在人文学科的前沿。让我们期待所有比较学者以及一切热爱文学和有志于从事文学事业的学者、学生共同探索和塑造比较文学的美好未来。

6通过欧洲比较文学发展的历程,描述你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答:产生于19世纪的比较文学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1)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

①比较文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铺路架桥,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②比较文学学科的核心和真谛在于把文学作为人类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和社会实践方式来传播人文精神,提高全人类的素质,是具有深刻理念的人文社会科学。(2)比较文学学科的特点

①跨越性

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特点是指比较文学跨越并打通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概言之,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②开放性

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点指比较文学学科强调研究者必须具有世界胸怀与国际眼光,也指这门学科具有不断的超越性与创新性。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a.学科意识层面,比较文学具有一种不断拓展的胸怀与眼光;

b.研究对象与范围层面,比较文学呈现出不断拓展、不断增多的趋势;

c.研究方法层面,比较文学不断吸纳和扩充研究方法。

③人文性

比较文学的人文性是指比较文学能够传达一种人文精神、人性内涵的特点。比较文学的人文性特点主要是通过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的本质而体现出来的。

三、论述题

1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否会削弱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答: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会削弱比较文学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可以说,比较文学之所以在80年代迅速崛起并成为一门“显学”,是因为它顺应了世界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历史趋势,适应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随着20世纪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体的发达、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国际交往的频繁,文化交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深入地进行,而且成为影响各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形下,一元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已远不敷足用。从比较文学的比较视域出发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成为21世纪文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积极认识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复杂性,辨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方式,探究文化传播中文学价值与形式的变化与重构过程。(2)针对目前世界文化格局中愈演愈烈的文化或文明冲突,比较文学恰恰是致力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本质主义,主张与异己的、异质的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3)国别或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元视角容易导致独尊己国文化,或因不了解他者文化而引发不同文化间的误解。而提倡对话与了解的比较文学为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野,使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向着积极建构性的方向发展。在对话的过程中,大家都必须以世界文学为语境,在比较之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可以说,没有互为他者的文化参照,没有从多元视角对自身的深入认识,也就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补和互证,当然也不会有新文化的生成。(4)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就必须通过对话来解决人类在文学乃至文化方面所遭遇的共同问题。作为对话中介的比较文学,其重要性非但没有因世界文化的日趋多元化而减弱,反而在跨异质文化的比较中进一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平等的对话达到人类文化和谐共处的理想。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2百年来比较文学跌跌撞撞,如何理解其挑战与机遇。[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比较文学不知不觉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最初萌芽到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建立再到学科流派的多样化,比较文学在此期间遭遇了种种挑战,也收获了颇多发展机遇。(1)比较文学产生初期明显地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支配

比较文学产生于欧洲,初期又主要存在于欧洲,它明显地受到“欧洲中心论”的支配。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学者不仅把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限制在欧洲文学的范围,而且把法国当作世界文化发展的辐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比较文学兴起,“欧洲中心论”受到冲击,但是,由于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亲缘关系,这种比较研究并没有超出西方文化的范围,“欧洲中心论”只需放大为“西方中心论”而无需作根本的改变。当东西方比较文学兴起之后,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样的比较研究要求彻底打破比较文学的既定格局,在东西方之间进行。这时“欧洲——西方”居世界文化中心地位的观念成为一种阻碍比较文学发展的陈腐论调而遭到唾弃。于是,解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文化人类学等学说,有了它们施展自己理论价值的天地。比较学者用这些理论来批判“欧洲——西方中心论”,说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平等关系,说明中心与边缘之间发生位移现象的规律,说明文化交流中心的对等原则和互补、互惠关系,等等。这些文化理论正是比较文学发展的需要。开展这一类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学术界更新观念,排除障碍,促进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2)近年来,人们对文化相对主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由于这种理论针对着“欧洲——西方中心论”的错误,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多元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由于它更接近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有利于描述当前文化演进的现实与未来走向。因而受到人们的肯定。但是它本身又有内在的矛盾。如果把文化相对主义绝对化,那么,任何一种文化和文化理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应被否定,于是,文化相对主义也就陷于困境而失去其对于“欧洲——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依据。199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文化相对主义成了会议的主题之一,时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学者杰拉尔德·吉列斯比教授作了题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意义与局限》的报告。他认为,在当今世界,人类共享的知识基础的范围日趋扩大,随之而来产生了文化的日趋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交流对话为动力;比较文学在19世纪局限于欧洲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跳出欧洲中心的传统樊篱,把跨文化研究列入正式课题,面临着多种文化和文学体系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无论哪一个文学研究者都不能回避相对主义这个话题。吉列斯比的话道出了当前比较文学界热衷于文化理论探讨的原因和目的。(3)比较文学的文化研究倾向是比较研究深化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文学本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这一庞大的有机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样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层面的话,那么,文学无疑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始终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之中。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总是在既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不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还是精神文化的其他种类,都是文学活动赖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之,文化既是文学活动的背景,又是文学构成的整合性要素。因此,任何文学研究,只要当它企图对文学活动、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企图探寻其深层的意蕴和形成根源等问题时,也就是当它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超越文学,站在文化的高度,用新的视角来进行审视,也就是引进文化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第2章  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

2.1  复习笔记

一、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学理依据(一)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

1比较文学产生的先兆(1)有学者把法国学者维尔曼1829年在巴黎大学开设《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的讲座作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诞生的标志。(2)第一个使用“比较文学”这一词是法国两个中学教师诺埃尔和拉普拉斯1817年为小学生编写的文学读本《比较文学教程》。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的欧洲。

3比较文学诞生的条件(1)民族文学的建立及充分发展;(2)跨文化视域的形成。

4十九世纪后半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产生成为必然的趋势(1)经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欧洲各民族文学均已建立并获得充分的发展。(2)19世纪,欧洲文学研究者的视域已经开始试图跨越民族文学的界限,开始将欧洲范围内的文学及其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5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统一的拉丁化世界,到文艺复兴时期民族意识才开始觉醒。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弘扬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要求。

6文艺复兴不仅使各民族文学得以确立,而且作为第一次全欧性的思想运动,它也使已经确立起来的各民族文学之间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交流。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作为文艺复兴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入,使这种交流汇通的倾向进一步加强。

7民族文学的确立和充分发展使比较文学有了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内在根基,跨民族和跨文化交流所导致的研究视域的扩大使比较文学的建立和发展有了广泛的基础和保障,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长期以来即隐含着的比较的方法得以系统化,使一直处于蕴涵和萌芽状态的比较文学在十九世纪终于发展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特理论和方法论的学科。

8比较文学学科的产生还需要十九世纪这个特殊时代的激发。十九世纪是西方思想成熟和收获的世纪,对文学而言更是如此,十九世纪是一个大师辈出、名作纷呈的时代。

9比较文学学科建立的直接历史动因(1)全欧范围内掀起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以及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2)更广大的背景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中的比较意识也开始觉醒,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出现了一些以“比较”命名的著作和学科,语言学方面的比较研究更是取得重大进展。(二)学科产生的学理依据

1比较文学要处理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管是事实上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关系还是纯理论上的同异关系,这种关系都涉及两个基本要素,可以将其命名为要素A和要素B:当研究对象只限于单个的要素A或B时,我们难以判断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而一旦将二者放在一起,也就是说对二者进行“比较”时,便产生了或同或异或相互影响的关系。

2比较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方法特征即为比较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的特异性在于进行比较文学研究,需要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这时作为研究主体的“我”无法超然于研究对象之外,而往往先在地认同于两个要素之中的一个,这样人们要处理就不仅仅是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3比较文学研究中要素A与要素B的关系可以转化为“自我”与“他者”间的关系(1)自我与他者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认识自我与认识他者常纠结在一起,难以区分

①一方面,“他”者就是“非我”,一个异己,是自我的对立面。

②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他者、一个异己的存在,自我也就无法构成。(2)人在认识自身之外的他性事物时很容易找到自身的经验作为立足点,然而,人在认识自我的历程中却经历着许多的艰辛。(3)认识自己的两种方法或两种主要视点:内在视点与外在视点

①内在视点

a.含义:内在视点就是不依靠外物,从自我内部认识自我。

b.好处:可以排除外物的干扰,在清澈纯净的自我意识的审照下洞悉自身的一切微妙与缺陷。

c.缺陷:由于受到自身经验的限制,对自身经验之外的东西往往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

②外在视点:由于认识到了从一个体系内部出发去认识这一体系的局限性,于是人们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即外在视点的方式来认识自我。

二、发展中的定位与定位中的发展(一)学科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危机”(1)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危机”相伴,比较文学的危机意识特别强烈。(2)危机感会引发两种积极的意识

①批判意识

危机会引起对学科发展历史及其现状的反思,对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反思会引起对学科发展中存在的弊端的自我批判,对学科发展弊端的批判会激发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思考;

②定位意识

危机引起的自我反思与批判会促使我们思考学科自身的身份和位置,对学科身份和位置的思考会促使对学科自身的定位更加符合客观的需要,对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极端的倾向和不足的方面进行冷静的分析,以为其后的发展确立基本方向。

2关于“学派”(1)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国学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学派

①法国学派

a.形成

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实证主义色彩,认为只有发生直接影响、直接关系的两种或多种文学才能进行比较。因此法国学派可以说是一个实证学派。

b.原则和方法

法国学派的基本理论原则是去寻找和证实两种或多种文学中存在的“事实联系”,采用的方法是精细和准确的考证。

c.贡献: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为学科建立了严密的方法体系。

d.局限

第一,由于过分拘泥于实证的方法,过分强调事实联系而相对忽视了作品内在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使比较文学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上成为文学史的附庸,自身的学科身份和位置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第二,这种只承认有事实联系的文学可以进行比较研究的观点常常把研究局限在欧洲文化体系之内,这显然与比较文学不断超越文化界限、不断吸取新质的要求不符。

②美国学派

a.美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理解和界定与法国学者相比更为宽泛。

b.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一文开篇所给出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即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b.与法国学者的定义区别

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将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之中,于是对作品内在美学价值的“平行研究”得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将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形式的比较也纳入比较文学之中,于是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得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从对文学外在关系的历史实证转向了文学内在结构的美学分析。

c.意义:美国学派的出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给比较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出现了新的生机。

d.局限:它将比较文学的边界一下子拓展得过宽,使学科定位实际上变得更加困难。(2)二十世纪后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和发展引起了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很大关注

①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正式确立、真正为国际比较文学界所接纳和认可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事。

②中国学派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中庸学派”。(3)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

①历史上的法美学派之争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边界不断扩大、不断调整、不断吸取新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轨迹,因此,学派的问题实际上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问题紧密相关。

②尽管非常赞同“中国学派”这一提法下面所隐含的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特殊性、对于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的努力寻求,然而提不提“学派”大可商榷。

③提不提“学派”大可商榷的原因

a.比较文学向来主张多中心,多视角,提倡不同理论主张和不同视域的融合,学派这一概念隐含着将视域圈定在某个中心之内的危险,与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不合,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自己人为地圈定在某个“学派”的范围之内;

b.就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而言,同样可以存在多种学派、多种理论、多种方法,每一学派、每一理论、每一方法都可以为寻找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因此我们虽然不提倡、但并不反对“中国学派”的说法,因为从上述意义上说,“中国学派”的说法也正是诸多理论主张之一种;

c.学派在历史上是自然形成的,是一个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研究者的自然群落,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名称是后来的研究者在总结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时加上去的,如果我们先立一门户,立一学派,然后再循着既定的轨道展开研究,很容易将自己局限在设定的圈子里,有违比较文学开放和包容的初衷。

3关于“比较”(1)最先使用“比较文学”一词的是法国人,十九世纪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根据法语的“1ittérature comparée”仿造了“comparative 1iterature”这一英语词,但使这一名词得以流传并获得学科意义的则是我们已经提到过的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著作《比较文学》。(2)比较文学这一命名容易受到指责的原因

①对西方语言系统而言,“比较”一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形态,语法形态的歧异往往导致理解上的歧异;

②西方语言中的“文学”一词本来涵义很广,几乎包括所有文字作品,既可包括文学作品,也可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文学研究著作,因此很容易直接用这个词来指作为学科的文学研究。(3)比较及其在比较文学中的特殊性

①比较: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抽象而言,比较是处理两个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本方法。

②比较在比较文学中的特殊性:它处理的不是一般的二元关系,而是不同文学之间或相邻或同异并存的关系。(二)当代历史文化语境对学科定位与发展的要求

1“后”与“终结”用词不同,有不同的理论指向(1)“终结”主要指曾经占优势地位的思想形态的结束。(2)“后”则指新的思想形态对旧的思想形态的反叛和新变。

2“后”和“终结”的内在联系:都是对我们时代中所出现的新的理论思潮和趋势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尝试。

3后文学时代(1)主要特征

①文学开始失去艺术宠儿的位置。

②文化发展的共时轴与历时轴出现严重的倾斜和不平衡,历时轴萎缩,共时轴取得优势地位。(2)主要原因:非文字艺术形式在整个艺术门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文类的变化导致人们的阅读方式、甚至欣赏趣味的变化。(三)发展与定位的原则:动态平衡

1发展和定位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1)发展离不开定位,定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2)定位又是发展中的定位,它并非定于某个固定不变的僵化教条,而必须根据学科发展的新需要,在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重新思考并调整自身的学科位置。

2发展(1)发展的概念“发展”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方向性的概念,它意味着向某个终极的、永恒的目标不断接近和靠拢。(2)隐含的危险

在论说发展时往往先假定一个判断标准,然后把研究对象与此标准相比较,看它与此假定的目标在方向上是否一致,在时间上是否对以前有所超越。然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判断标准的不同会使得出的结论迥异。(3)比较文学的发展因其学科性质具有的特殊性

①比较文学的发展是通过多种文学体系的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这使我们的问题不仅具有上述历时判断的纵向维度,又增加了共时沟通的横向维度。

②在现代精神中产生并发展的比较文学,从根本上说,即是一种引入新的参照系、新的语境、新的视域的学科。

3人类经验和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1)要维持经验和认识的同一性,必须对与原有经验和认识相违背的东西进行否定;(2)只有通过与原有经验与认识不同的新的经验与认识的加入,原有的经验与认识才能更新,才能获得发展,因此新经验加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旧有经验进行否定的过程。

4用“动态平衡”来描述比较文学发展的基本模式(1)从共时的层面而言,动态平衡是指比较文学的发展应保持自己独特的学科身份,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保持一种动态的张力关系,根据其他学科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不相适应的地方。(2)从历时的层面而言,是指与以前的学科发展保持一种稳中有变的关系,既要不断超越自己,又要保持发展的稳定性。

5稳定性与开放性间的张力是经典性与前卫性之间张力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1)稳定性,是指学科发展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内核;(2)开放性,是指学科发展必须不断向新的可能性开放。

6稳定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坚持传统与力求新变之间的关系。

7比较文学学科的区别性特征:在坚持传统与力求新变、稳定与开放、前卫与后卫之间张力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学科特征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跨民族;跨语言【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________、________、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跨语言;跨文化【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3________在其论文________中提出“比较文学是一国与另一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其他信仰领域的比较”。[南开大学2010年研]【答案】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解析】雷马克在他1962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二、简答题

1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答: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1)对发展中(或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全球化是从外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WT0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制度(以美国民主制为其标志)的扩张与征服。所以在他们眼中,全球化是“西方”现象的代表,与殖民主义、“新世界秩序”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而文化全球化更显得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蚕食策略,从而引起文化民族主义者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2)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不利于重新定位本土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空前频密的全球化时代,旧的身份逻辑被终结了,任何固定不变、静止绝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不可想象的,无法以新的参照系返观自己。按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均需要他种文化的存在,“自我”身份的构建离不开“他者”,同时“他者”有助于对“自我”的重新阐释和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切忌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认知模式,如我——他、主——仆、中心——边缘、我们——他们、殖民者——被殖民者、男性——女性等等。(3)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总之,我们不能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传统文化中的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思考比较文学的“文学”这个概念在东西方语境下容易被初涉比较文学者误读的语言修辞原因。

答:对于最初接触或学习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人来说,为什么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会产生误读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明确地把“文学”或“literature”这两个词语在本学科特定的语境下所含有的意义传达出来。(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

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①初入门者往往停留在日常用语或学术界对文学的一般理解上,所以从比较文学的“文学”这一概念中提取意义时,往往不是很准确。

②在日常用语或学术界对“文学”这个词语的一般理解层面上,无论是汉语“文学”还是英语“literature”,这两个词语的产生最初都有着比较宽泛的涵盖面。而人们在对一个词语的阅读与理解时,往往是无法割断产生与使用这个词语的历时性文化传统和共时性文化语境的。(2)比较文学的“文学”不是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纯文学”,而是文学研究

①比较文学在学科概念上把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排除在外,只是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文学研究不同于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是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与跨学科的意义上完成的。

②从目前国际与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正在发展的主流态势来看

比较文学正在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领域扩展,因为随着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倾向及后工业文明高科技电子传媒对整个地球村的覆盖,东西方文化对话与交流的频度愈发的加快,所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透过审美的文学形式,分析、讨论东西方文学背后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对话,已成为重要而有效的研究走向。

并且对文学现象的读解与剖析也要求研究主体深入到产生文学现象的文化大背景中,去挖掘更为深刻的材料价值内涵、美学价值内涵与阐释价值内涵。因此在比较文学领域中,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有着相当密切的交叉性。

因此,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是不同于民族文学研究或国别文学研究的,其他文学研究方向对文学这一概念的理解往往已经形成了自身特定的研究视域,并有着自身的研究范围,倘若用其他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视域来理解或要求比较文学,这样必然因对“文学”这一概念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定义,而引起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方向的不同误解与争议。

3请对“比较”和“文学”这两个概念进行语法修辞上的分析,指出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原因。

答:(1)对“比较”和“文学”这两个概念进行语法修辞上的分析

按照汉语比较文学从印欧语系所翻译过来的意义上解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组合的概念,是一个偏正词组;从词性上来分析,“文学”是名词,而“比较”则是一个形容词;从语法修辞上来分析,“文学”作为名词是一个被形容词“比较”所修饰的中心词。在这样一种分析的层面上,如果仅从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语法修辞上再做一般常人理解的细读,比较文学在字面上的意义往往被释义为“比较的文学”。当然,这种理解在误读的意义上已经偏离了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规范的本体论意义。(2)在中国汉语学术界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文学比较”的原因

①在我们看来,汉语“比较的文学”在表明学科的意义上也是一个“有缺陷的词”,这个词语在学科意义的传达上很含混,因为作为一种学科概念的内涵,“比较的文学”的确让人很费解,很容易引起人们在日常用语上望文生义的误读。

②在比较文学这一概念的字面上还存在着一种误读的可能性,即“比较”往往被释义为动词作为谓语,“文学”被释义为名词作为宾语,这样把比较文学释义为一个动宾词组;然后,再度遵循汉语的语用习惯,用一个介词“对”把宾语“文学”前置,于是把比较文学误读为“对文学比较”。

所以正确地理解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的字面意义及其本体论内涵,对于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原理和规范的学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说在学术界内部于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概念的误读,那么在学术界外部这种误读现象的存在就更为普泛了;这也是比较文学较之于在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视野下成立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因此更容易遭受误解而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4简述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学术背景及局限性。

答:(1)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基本理论

①在法国学派中,较早给出相对完整定义的学者是梵·第根

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认为: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②梵·第根的定义在伽列那里进一步得到了丰富

伽列在为基亚《比较文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中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2)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学术背景

①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创生地,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崇尚文献与考据,在方法论上与中国清代乾嘉学派崇尚的经学后朴学有着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②但法国学派崇尚的材料实证是在跨越两种语言以上的文化语境下完成的文献研究,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建基于当时欧洲科学主义的发展,即科学的求证方法把文学研究带向了唯历史主义的时政。(3)法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概念定义的局限性

①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研究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但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