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荣耀: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巍巍大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7 02:26:30

点击下载

作者:上医治国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汉荣耀: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巍巍大汉)

大汉荣耀: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巍巍大汉)试读:

目录

CONTENTS

自序

第一章 汉初的儒与道

第二章 张骞

第三章 汉武雄风

马邑之谋 ——大汉旧军事战略的最后一次尝试

卫氏崛起

突袭茏城

连战连捷

天生勇将霍去病

横扫漠南

漠北决战

小论卫青和霍去病

飞将军李广

第四章 一个书呆子的闹剧 —淮南王的谋反

淮南反案

大独裁者

西汉的皇帝和丞相

第五章 穷兵黩武

再战南越

平定西南

汗血宝马

第六章 司马迁与《史记》

太史公

将门虎孙

征途

《史记》

第七章 巫蛊之祸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两个男人

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

巫蛊之祸

终成大错

第八章 最后的岁月

惨败

即将崩坏的社会

时代的终结

第九章 霍光秉政

霍光

三个人

苏武

第十章 争 权

燕王案

突变

第十一章 嗣子皇帝

“奇人”刘贺

过把瘾就被废

第十二章 霍氏兴衰

再立皇帝

识时务的刘询

灭口

立皇后

谋杀

转变

暗战

清算

关于忠臣、能臣、权臣、名臣和贤臣

第十三章 刘询是个好同志

赵充国破羌

匈奴的没落

王道与霸道

第十四章 石显专权

争斗

生死

专权

第十五章 威震西域

西域都护护西域

一封信引发的血案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昭君出塞

第十六章 大乱之前

朝廷大乱斗

最大的豪门

那一弹劾的决绝

不行了

第十七章 王莽:作秀与起落

从最失意到最得意的那一个:王莽的表演时刻

惊变

外戚对外戚

郁闷的刘欣

第十八章 王莽与新朝

王莽掌权

最后一步

新朝

自序

虽然已经写了几十万字并终于等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可当需要给自己的书写序言时,我其实不知道说什么好,回首过去的十年,真有点《出师表》中诸葛亮“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感觉。

提到本书的创作经历,实话实说,我的心里是五味杂陈的。大概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的时候,我无意中在书店里买到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完之后,我对作者有了高山仰止的感受,我再次意识到,给大众读的历史应该是这样的。对,没错,是“再次”,因为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类似的通俗历史作品,但那个时候还太小,对很多东西看了就忘,根本没印象。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在网上看了不少跟风的历史书,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其实我自己也可以写一段历史。

那时候年轻,做事想一出是一出,既然要写,就写自己熟悉的历史,好在我从小看过不少历史书,尤其喜欢战国和秦汉史,便决定写一本跟这段历史有关的书。当时我做了这个决定后,就在网上购买了三十多本有关秦汉的史书、古籍和近现代大家的作品阅读,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准备。之后又花了几个月时间列出两部作品的大纲:一部是穿越到秦汉时期的小说,另一部是秦汉小说体历史。最后,我选择了后者,主要是因为我坚信,给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国家一段正史的机会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写作的时候,我对本书的定位,或者说,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在本书中读到你想要知道的东西:如果你希望了解的是一段正史,这里有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如果你是想读点故事,那你就能读到有趣的故事;如果你只是想在忙碌的生活中娱乐一下,它也不会让你失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对我而言,开头还算容易的,真正要写了,才知道什么叫“难”。我的本职工作是内科医生,每个星期必须要进行将近七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通常只能隔三岔五地熬夜写作,创作之初凭的完全是一股血勇之气。但血勇之气显然是难以持久的,因此,从真正开始动笔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个年头,其间经历了结婚、家庭的一胎二胎、职称考试、进修以及对秦史完成后不满意的弃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都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次,因为压力想要放弃,又不舍地重新提笔,过程断了续、续了又断。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看着作品字数一点点变多,我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一样,越来越不忍心置之不理。

后来我以《巍巍大汉:英雄的时代》为题,把它放到网上,每天更新一千字左右,目的其实挺简单,就是寻求继续创作的动力。这每日一千字的更新速度虽然不是即时的,但的确是我每天写作速度的极限,幸运的是,我的作品在网上得到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大概五个月的时间,点击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并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

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我谨代表自己,对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给过我支持的父母、妻子、我可爱的一双儿女以及出版社的朋友、天涯论坛的若干好友表示感谢。

另外,我必须郑重地感谢天涯论坛上点击阅读过本书的广大网友,是你们的支持让我最终坚定了创作的决心,感谢!

希望各位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读到书中真正想告诉大家的东西,不管你读到的是正史、是故事还是启示。

这就是我想传递给大家的。

你们的支持让我的坚持最终变得有意义。

谢谢大家!王瑞于广西钦州第一章汉初的儒与道

战国是一个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末年尤其以儒、墨、道、法四家名气最大。秦始皇嬴政正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统一了六国,随后又出现了以统一学术思想、巩固帝国统治为目的的“焚书”事件,由此可见学术思想对政治的影响之巨大。

然而,到了秦末汉初,情况又有了变化。墨家的那套“兼爱”“非攻”理论在统治阶级中失去了地位(当然,它也可能从未获得过相应的地位),只能到基层百姓中求生存。而因为嬴政的关系,法家的名气也被搞得奇臭无比,世人连提都不愿提。天下于是便形成了儒、道两家争霸的局面。

我们知道,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予民自治。老子主张“柔弱”和“谦下”,认为应该通过这样的手段去战胜强大的对手。他认为,要想不受别人的欺负,就要先让对手不想欺负你。你变柔弱了,爱闹事的人就不会来跟你生事。如果他铁了心要欺负你,你就让着他,他满足了也就完事了。他从你这里得了甜头,就会以为欺负人是件简单的事情,从而变得越发不可收拾。随着被他欺负的人不断增多,终有一天,他会碰到一个比他更强横的人。所以,你让着他并不吃亏,只是骗他上当而已,最终胜利还是属于你的。

与道家不同,儒家注重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和繁文缛节,提倡礼义廉耻。这些东西在民不聊生的乱世是没什么用的,连汉初的大儒叔孙通都承认“儒生不能进取,只可守成”。所以,汉初动荡的社会局势决定了道家在上层社会中的主导地位,而儒家则成为受压迫的对象。

我们清楚,在汉初的君臣中,开国皇帝刘邦对儒家那一套根本不感兴趣。而刘邦身边的大多数大臣要么尊崇道家,要么是杂家,都不是儒家的信徒。

比如曹参,他是刘邦手下武将中排名第一的功臣,这个人毫无疑问是笃信黄老的。他到齐国去做国相,齐国那地方有很多儒生,曹参却尊胶西国的盖公做老师。盖公研习的就是黄老之学,应邀到了曹参那里后,他就教曹参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管理齐国,结果,曹参在齐国九年,齐国大治。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相国萧何去世,死前他推荐素来与之不和的曹参继任丞相一职。曹参赴任之后,只对相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把能说会道的吏员通通赶回了家,然后招了一批木讷、不爱说话,只知道埋头干活儿的老实人进来,而朝廷所有的规章制度一律沿用萧何当年的制度,不做一字改动。据说,当时甚至到了这种程度—朝廷上的事情报告到曹参这里,他的回答永远只有一句话:“按萧相国以前定的规矩办。”平日里,手下人如果不小心犯点小错,曹参也只是敷衍过去,并不求全责备。

于是有人就奇怪了,既然曹参什么事都不管,那他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答案是曹参每天在家就做一件事——喝酒,有时还趁着酒劲和下人中的同道一起纵情和唱,笑傲京城。

曹参就这样做了一阵子丞相,朝廷中很多“积极上进”的官员都看不惯其所作所为。于是,有人就想去提醒他。这些人本来也是好意,可一进曹参家,曹参便看出了他们的意图,但凡想开口谈“正事”的,曹参便主动给他们敬酒。丞相可谓位极人臣,这么大的官给他们敬酒,不喝是不行的,而曹参又是长年锻炼出来的海量,结果可想而知,每个进丞相府的大臣都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的,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开口劝他一句。

时间一长,连皇帝刘盈也看不下去了。刚好,曹参的儿子曹窋当时在刘盈身边做中大夫,刘盈便让曹窋不上朝的时候回家帮忙问问,就说高皇帝刚驾崩不久,眼下正是需要老臣们尽心尽力办事的时候,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轻不懂事,曹相国看不起他才这样怠慢政事。

皇帝的要求让了解父亲脾气的曹窋十分为难,他忐忑不安地回到家,看见父亲又在亭子里喝酒,心情好像还不错,就硬着头皮上去请安,然后把皇帝的意思跟父亲说了。结果,刚才还面带微笑的曹参顿时暴跳如雷,把酒杯一摔,揪过曹窋就是一巴掌,又让下人狠狠地赏了儿子两百大板,让他滚回去专心服侍皇帝,还说国家大事他曹窋还没有资格关心。

曹窋平白无故地挨了顿板子,要不是因为自己是曹参的亲儿子,这两百大板下来,他恐怕早被打死了。等曹窋让人架着一身是伤的自己进宫面见皇帝时,刘盈也十分过意不去,他告诉曹窋好好养伤,其他的事情他自己去问曹参。

汉初的上朝制度是五日一朝,刘盈耐着性子又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上朝的日子,就亲自问曹参:“相国,曹窋也没什么错,您干吗要这样责罚他?他说的那些话都是我让他说的。”

这时,曹参出列,把帽子摘了跪伏在地,说道:“臣斗胆问一句,依陛下看,陛下跟先帝比起来怎么样呢?”

刘盈马上回答说:“我怎么敢跟高皇帝比?”

曹参又接着问:“那陛下觉得,我曹参比萧相国又怎么样呢?”

刘盈顿了顿,犹豫了一下才说:“似乎也比不上。”

曹参再拜:“这就对了,陛下。既然您比不上高皇帝,我也比不上萧相国,而他们已经把这江山打下来了,规章制度也制定好了,我们就应该按着他们已经铺好的路一直走下去,这样就可以了,难道还需要改变什么吗?”

刘盈听了哑然失笑道:“对对对,相国您说得对,您回去该喝酒还喝酒。”

三年以后,曹参最终喝死在了丞相的任上,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当政期间对恢复社会发展和维持社会安定所做的贡献。他死后,当时的百姓将其和萧何放在一起歌颂:“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对于一个人物的定性,人民的评判往往才是准确的。同时,百姓的歌声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汉初的社会稳定也缘于统治阶级对人民需求的了解。此后,不仅是朝中大臣,就连皇室贵族,甚至皇帝本人,也大多信奉黄老。文帝是信黄老的,景帝的信仰我不太清楚,大概也是信黄老的,因为文帝的皇后窦老太太是黄老的忠实粉丝,她因为自己信奉黄老,便要求太子和皇族中所有的窦家人都要研读黄老的学说,禁止他们读其他学派的书,这也导致了黄老之学在汉初宫廷的盛行。

当然,道家的圣典《道德经》之所以受当时的政治家欢迎,大概还因为这本书的言语非常简练,即所谓的微言大义。说白了,就是它留给读者想象、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套上黄老的外衣,然后按自己的意思解释一番。

可时间到了公元前140年,这时距刘邦建立汉朝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国家的生气恢复了,人口也成倍增长了,粮食也堆积成仓了,国库也充盈了,国库中很多钱甚至因为长时间花不出去,串钱用的绳子都烂掉了。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又经得起折腾了。

这时候又碰到刘彻这么一个雄才大略且好大喜功的皇帝,儒家也该翻身了。

刘彻也是学黄老出身的,但他对道家那一套非常不感冒,而儒家提倡的新王要改制,要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以别于旧王这一套很对刘彻的胃口。这里只需简单讲一下什么是明堂,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刘彻会喜欢儒家了。

明堂并不是当时的儒生窝在角落胡乱编出来糊弄统治者的东西,这一制度在《礼记》中就有记载。所谓明堂,就是明诸侯尊卑之堂。比方说,一堆朝廷官员平时待在一起,这三公那九卿,你是什么侯,他又是什么侯,乱哄哄的也说不清谁比谁牛,但只要你进得明堂来,往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站,自己在朝廷中是什么地位便一目了然,不需要再解释说明什么。

按《礼记》中记载的规矩,在这个明堂里,皇帝一人背对屏风,面南背北而坐,皇帝面前有向下的阶梯,臣子中地位最高的三公站在阶梯的中间,地位低一点的诸侯站在东边的阶梯上,地位再低一点的伯爵站在西边的阶梯上,都要面朝皇帝而站。如果你的地位比伯爵还低,对不起,你就不能站在阶梯上了,请到正门的东面站着,地位更低者就到正门的西面站着,而且都不能东张西望,一律要向北面对陛下。如果你不是中原人,而是少数民族的首领,不好意思,那你连明堂都没资格进,东方的少数民族同胞请站在东门外边,南边来的少数民族同胞站在南门外边,西边来的少数民族同胞站在西门外边,北边来的少数民族同胞就站在北门外边,一律面朝陛下。

然后,你以为这就完了?非也,如果你是没有爵位的郡守一级的官员,那就更不好意思了,你连看正门的资格都没有,请到二重门以外站着。尽管你已经什么也看不见了,但依然要恭恭敬敬地面朝皇帝站着,形成一幅“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景象。

以这样的阵势来彰显皇帝的威严,刘彻怎能不喜欢?!于是,刘彻一即位就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窦婴和田蚡又推荐赵绾做御史大夫,王臧做郎中令。这几个人都尊崇儒学,于是就准备按着刘彻的意思把定礼仪、建明堂的事搞起来。随后,刘彻下令以策问的方式向全国征召贤良文学之士,结果儒家董仲舒凭《天人三策》位列第一。刘彻又让人打造了减震性能极好的马车,把赵绾和王臧的老师,即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申公,从鲁国千里迢迢请到长安来求教。一下子,儒学好像就要在朝廷上压过其他学派一头了。

然而,世上的事但凡有门派,便有门派之争,学这家的尊崇这家,自然也就看不上其他的。学术也是如此,学儒的瞧不上道家的清静无为,崇道的看不惯儒家的繁文缛节,见面时双方往往要在口头上相互贬低讽刺对方。在当时,道家恶心儒家倒也没什么,可儒家反过来指责道家时就出问题了。道家的后台是谁?那可是太皇太后窦老太太,赵绾这些人贬低道家本来就让老太太很不满了,何况他们还策划要让(1)长安的侯爷们“之国”。“之国”这事当年文帝就干过,那是诸侯们不能接受的事,尤其跟皇帝的外家沾点关系的诸侯,更加不愿意“之国”。他们于是都跑到窦老太太那儿说窦婴、田蚡、赵绾和王臧的坏话,窦老太太对赵绾等人的不满因此就变得更强烈了,处处给他们下绊子、设障碍。

关于儒家的祖师孔子,有则很有名的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当年,孔子经常在各国之间来回跑,到处给自己求官要官。有一次,他跑到陈国和蔡国之间时被困住,一连饿了十天,几乎快饿死了。这时候,他的弟子子路就偷了别人家的肉,又抢了别人的酒,拿去孝敬孔子。孔子见到酒肉,顾不上问东西是哪里来的,也没管什么仁义道德,拿起来就是一顿胡吃海塞。后来,孔子一行人脱困后到了鲁国,鲁国的国君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孔子时,孔子的表现就不一样了:席子摆得不正,他不坐;肉切得不齐,他不吃。

于是,子路就很奇怪,他问老师:“为什么您前后的表现相差如此之大?”孔子回答说:“那个时候我们是在求生存啊,哪里顾得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是要生活,就要把礼义廉耻捡起来。”

这个故事不管怎么解读,至少说明孔子是一个很懂变通的人,后世的儒者却多为顽固之辈,赵绾、王臧亦是如此。他们看到太皇太后总是对朝廷大事横加干涉,就建议皇帝以后凡事都不要向太皇太后请示。

窦老太太的眼睛虽然瞎了,但耳朵灵得很,赵绾几人的建议很快就被老太太知道了。这下子,他们彻底惹怒了窦老太太。老太太将他们视为蛊惑皇帝的新垣平第二,勒令刘彻将窦婴、田蚡、赵绾和王臧全部打入大牢。尽管刘彻多次向老太太求情,但老太太始终坚持严肃处理:因为窦婴、田蚡毕竟是皇家的亲戚,不好赶尽杀绝,便就地免职;至于赵绾和王臧,这两人都不是皇家的亲戚,那就杀头。

赵绾和王臧到底知趣,没敢再为难皇帝,没等宣判自个儿就在大牢里自尽了。赵绾、王臧一死,什么改正朔、建明堂的事情也就吹了。年轻的刘彻也拗不过老太太,可他转念一想,自己才十八九岁,急什么急呀,老太太年纪那么大,估计也熬不了几天了,等等再说吧。

终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老太太薨逝,之后再也没人能阻止刘彻倒向儒家了。他重新把尊儒的事情提上日程,按照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刘彻不但把明堂建了起来,还把儒家提倡的巡狩、封禅、改制、郊祀等所谓的大典都搞了个遍,又按儒家的意思创立了年号。刘彻这一番举动正式确立了儒家作为国家学术的正统地位,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儒家的这一地位都未曾改变。

巡狩、封禅、郊祀、改正朔、易服色、定年号,这一切在现在看来都不过是些虚头虚脑的把戏而已,尽管它们在当时意义重大。这里有一个问题:对我们现代人而言,其中哪一点最有意义呢?

答案或许会出乎你的意料:定年号。

年号的确立是在公元前122年。这一年,刘彻去雍县祭祀五帝,途中闲暇之余还不忘去打打猎,结果,他猎到了一头从未见过的异兽。这只动物全身的毛发都是纯白的,每只脚上有五个蹄,头上只有一只角。看过西方神话故事的人大概都知道,西方似乎也有这玩意儿,叫独角兽。但那个年代的人是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当时大臣们纷纷猜测,认为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刘彻一听是麒麟,也很高兴,就亲自作了一篇《白麟之歌》来记述这件事情。大臣们却觉得,此等上古神兽出现,光写篇文章哪里够?于是,他们就请皇帝定年号为“元狩”来纪念这件事情,刘彻认同了他们的建议,这一年便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有皇帝年号的年份——元狩元年。

然而,这时刘彻已经在位十九年了,过去的十八年没有年号怎么办?刘彻就让大臣们再讨论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把之前的十八年进行三等分,然后依照当时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分别补一个年号,定为“建元”“元光”和“元朔”。此后,一出现刘彻自认为的祥瑞征兆和大事件,他就会宣布改年号。这传到后来就成了各朝各代皇帝约定俗成的规矩,有的皇帝甚至改年号改上了瘾: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间换过十四个年号,而她的老婆武则天虽然只当了十五年的皇帝,却也改了十三次年号,有的年号甚至只存在了数月。

皇帝似乎觉得,最近好像什么事都不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改个年号去去晦气呗。

后来一直到明清时期,皇帝继位确立年号后才不再改动,年号因而也成了皇帝的代称。比如,爱新觉罗·玄烨当了皇帝,定年号为康熙,就可以称他为康熙皇帝。

对此,或许有人有疑问:对于我们来说,年号有什么用?

答案是,有了年号,我们现在的人就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史书上的某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或某件物品出现的具体时间。比如,考古学家挖到一件东西,不知产于何时,这时一看底部的落款“元狩四年”,就知道它是公元前119年的东西了,十分方便。

汉武帝之前的皇帝是没有年号的,秦始皇没有,汉高祖没有,文帝和景帝也没有,后人只能在写史的时候人为地给它粗略划分个“前××年”“中××年”“后××年”。再往前追溯到周朝,人们对时间的描述一律可概述为“唯王××年”。如果考试的时候,老师给你个东西,说是东周的,让你考证下时间。你一看落款是“唯王五十二年”,东周一共五百一十五年,一般人哪里知道“唯王五十二年”指的是这五百多年间的哪一年?当然,如果你很牛,知道东周在位的君主中只有一个人干到了五十二年,那就是末代的赧王,那么,翻看下年表,你就能很快得出答案。要是不幸来个“唯王二年”,任谁都要骂娘了。

然而,刘彻按着儒家的方式做了这么多,他真的信奉儒家吗?其实不然,刘彻要的只是儒家的排场,他内心实际向往的是法家的独裁。刘彻想要的是如嬴政和刘邦一般,做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刘彻生性雄才大略,身子骨比他父亲刘启硬朗太多,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

大丈夫在世,就要建不世之功,享奢靡之福,清静的不取,无为的不要。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汉帝国的权杖传到刘彻手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1) 之国:前往封地。第二章张骞

要想和父辈们不同,刘彻首先就要改变汉朝当时在世界上尤其是在周边国家中的地位。说白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匈奴论清楚谁是孙子谁是爷的问题。年轻的刘彻想要改变父辈们在位时汉朝被动挨打的局面,想要建功立业,可他对汉朝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也就无从下手。当时,整个朝廷的情况跟刘彻的差不多,大臣们只知道北方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叫匈奴。匈奴的地盘有多大?匈奴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国家?还有多少国家?那些国家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都如匈奴人一般穷凶极恶?好多问题长期困扰着刘彻,无法得到解答。

后来,由从边境投降而来的匈奴人口中,刘彻逐渐了解到北方除匈奴以外还有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有的屈服于匈奴,有的与之对立。其中有一个月氏国,本来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前几年因被匈奴打败,不仅整个月氏的部族都被赶出了水草茂盛的祁连山,月氏国王的头颅还被匈奴人砍下来做成了饮酒的器具。现在,月氏人对匈奴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只是力不从心,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大国帮助自己消灭匈奴。

刘彻一听便来了兴致,如果能派人联络到月氏,两国联合起来不就可以夹击匈奴吗?刘彻是个决绝的人,凡事想干就干,极少瞻前顾后。他立马就开始在朝廷中招募愿意出使月氏的人。

朝廷之事历来是“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鬼知道月氏在什么地方,有多远,要过几座山、几条河。什么?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去?就这样,刘彻的征集令发出好多天都没一个人响应,就在刘彻失望之际,他手下的一个郎官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出使月氏。

这个人就是张骞。

张骞是汉中人,在刘彻身边做郎官的时间不长,刘彻甚至可能都没来得及注意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张骞的能力如何,水平怎么样,刘彻可能一概不知,但既然只有他愿意自告奋勇,那也没得选择了。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一支以张骞为首、以匈奴堂邑父为副手、成员只有百余人、规模和规格都不怎么高的使节队从陇西出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未知的前路。

当时要去月氏,别说导航,张骞手头上连张地图都没有,只知道月氏大概在匈奴的北面。张骞的队伍出了陇西就一头扎进匈奴的地界,其实就相当于开始如盲人瞎马般乱闯,结果可想而知。很快,他们就被匈奴的骑兵发现了。百十来号人的队伍怎么跟匈奴打?毫无悬念,他们全被活捉了,并被带到了匈奴单于那里。

匈奴单于见过不少汉族俘虏,但一听说这次捉住的是汉人派去月氏的使节,他便哈哈大笑道:“月氏在我匈奴的北面,汉朝人怎么能越过我去月氏?如果我想派人出使南越,你们汉人会同意吗?”

不过,匈奴单于还是挺佩服张骞的勇气的,他没有杀张骞,而是没收了他的所有随从及物品,把他留在匈奴并派人看管了起来。能活下来已经是意外了,张骞于是只好在指定的地方过着半监禁的日子。他就这样在匈奴生活了十年多,不但学会了匈奴语,还娶了一个匈奴女子为妻,末了又生了个儿子。但尽管这样,他内心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一直保留着象征汉朝使节身份的节杖。后来,张骞在衣着、生活习惯、语言等外在方面看起来跟匈奴人已经没什么两样,匈奴人对他的看管也变得越来越松懈。这时,张骞就瞅了个空子,跟自己的副手堂邑父一起带了干粮,又偷了两匹好马,趁夜逃出了匈奴,继续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虽然在匈奴生活了十几年,但张骞还是不知道月氏在哪里,因为匈奴人自己也不知道月氏人当年被打败北逃后到底去了哪里,张骞只能继续一路向北。这次,他的运气似乎好一些,出了匈奴后,他闯入了大宛国。大宛的国王倒是知道匈奴的南边有汉朝这么一个国家,江湖上一直传说它很强大,也很富裕。大宛的国王很想见识见识汉朝的风采,可惜他从来没见过汉朝人。

张骞见大宛国王有心与汉朝结交,为了完成任务,也顾不得许多,马上夸下海口:“我们皇帝派我来出使月氏,只是我迷失了道路,如果大王能派人带我到月氏,一旦我完成任务回去,我们皇帝一定会送来数不清的金银珠宝感谢大王的帮助。”

大宛国王听了很高兴,说:“这事好办,从这里出了大宛就到康居了,过了康居就是月氏的地盘,但是康居和月氏的人都不通匈奴的语言,我可以派向导和翻译跟你们一起去。”

在大宛国王的帮助下,张骞随着向导很快便到了康居。康居国和大宛素来交好,也很乐意帮张骞去月氏。就这样,在出使十几年后,张骞终于踏上了月氏的土地。

然而,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仇恨也不例外。月氏人在国王被杀、全族北逃后又立了新王,而且占领了大夏国大片肥沃的土地。十几年来,他们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月氏年轻的一代甚至已经不太记得当年发生的惨剧。这时候月氏人的复仇热情已经冷淡,张骞再想游说月氏的国王和汉朝联合起来对付匈奴就没那么容易了。结果,张骞在月氏国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无法说服月氏人为十几年前的仇恨对匈奴进行报复。无奈之下,他只好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这次张骞长了心眼儿,为了避开匈奴人,他决定绕道经羌族的地盘回中原。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张骞离开的这段时间,原属羌人的地盘已经成了匈奴的势力范围,张骞一入境就被匈奴人逮到了。

再次被匈奴人抓到,就没上次那么凶险了,因为好歹张骞在匈奴也算有车有房有老婆孩子和长期居住证的。匈奴人也没有为难他,继续让他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在一起生活。这次,张骞在匈奴又生活了一年多,后来竟碰上匈奴发生内乱。原来,匈奴的军臣单于死了,军臣单于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和侄子於单打了起来。这一乱起来就没人顾得上张骞了,张骞带着自己的妻子、孩子和副手堂邑父趁乱跑回了长安。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许久,但听说张骞回来了,刘彻还是马上召见了他。在见到皇帝之前,张骞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虽然这十三年来他历经千难万险,好几次都差点把命搭进去,可自己毕竟没有完成皇帝交代的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的任务,天知道皇帝会怎么对自己。

好在这时候的刘彻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对匈奴一无所知、无可奈何的年轻皇帝了。世易时移,自从卫青当了将军,汉军夺回了中原失去多年的河套地区,大汉朝已经有能力独自对匈奴作战了。对于现在的刘彻而言,大月氏能来当然好,不来也无所谓。只是张骞却不好处理,严格地说,他是没有完成既定任务的,但考虑到他在外漂泊多年,始终矢志不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刘彻最后决定,不讨论什么功过,就把张骞不清不楚地晾着算了。

又过了两年,大将军卫青在对匈奴作战时再次取得巨大胜利,一举将匈奴右贤王所部打回了“解放前”。这让张骞想到自己常年在匈奴生活,一身的经历和经验对军队或许还是有用处的,便投到大将军卫青的帐下,做了一名校尉。

自从有了熟悉匈奴地形、水源的张骞的帮助,卫青的军队在草原上就更不会断水或迷路了,也正因如此,张骞才得到了自己本来应得的那份奖励:受封博望侯。

然而,张骞并不适合做一名征战沙场的将士,他在军中的角色更接近高级向导而非指挥千军的将领。张骞所擅长的依然是在未知的地区探索,游走于各国各民族之间,沟通往来。但是,这时候皇帝已将注意力全然放在了进攻匈奴这一件事上,整个国家都在围绕着这一目的运转,哪里还有机会让张骞重返那依然充满未知的西域?

好在,张骞的等待并不算漫长。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军分东西两路跨越两千里大漠清扫了匈奴主力,使蒙古大漠以南再无匈奴人常驻的痕迹,这使得刘彻对西域又有了兴趣。

所谓西域,最初指的是匈奴以西、乌孙以南,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一千多里的地区。这里原本有三十六个国家,后来又逐渐分化成五十多个,即便我们不怎么了解西域的历史,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也早已耳熟能详,比如楼兰、安息、大月氏、大宛,以及精绝古城。这些国家大小不一,有泱泱大国,比如安息,即波斯帝国;也有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地方,也称一国,比如单桓国。据记载,单桓全国上下有二十七户,一百九十四人,如有需要,可发动四十五人参军。这怎么算都还不如我家所在的单元楼里住的人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之后,匈奴人逐步退却,把汉朝和西域各国交通往来的道路让了出来,并且已没有能力再对西域各国进行严密的控制,这下刘彻又动了心思,准备让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这时候,张骞因为在先前的战斗中误期而丢了爵位,正寻思着找个机会把可以荫福子孙后代的侯爵爵位给挣回来,就对皇帝说:“臣在匈奴的时候曾经听说有乌孙这么个国家,乌孙王叫昆莫,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听说他白手起家建立乌孙,经过多年的发展竟也能与匈奴抗衡。陛下如果能不吝财物结交乌孙,就好比断了匈奴一条臂膀,进而西域其他国家也就更容易倾向我大汉了。”

刘彻虽然赶跑了匈奴人,但他们只是跑了,并没有被消灭,保不准什么时候还会杀回来。刘彻当时正思量着怎么才能彻底消灭匈奴,听张骞这么一说,马上就拍板同意了。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由三百人、六百匹马、数万头牛羊以及价值几千万的黄金珠宝和绫罗绸缎组成的使团再次踏上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由于漠南的匈奴势力已经被肃清,这次张骞的出使很顺利,使者团平安到达了乌孙,张骞很快便见到了乌孙王昆莫。

昆莫以前从来没见过汉朝的使者,不懂得汉朝的外交礼仪,可他见过很多匈奴的使者,便以接见匈奴使者的方式接待了张骞一行人,大大咧咧地跟张骞行了一礼。张骞一看他们竟把天朝上国的使者当匈奴人对待就不干了。要知道,匈奴人已经被大汉的天兵赶到天边吃沙子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雄霸北方的强大民族,怎么能将汉人和匈奴人等同起来?不过,张骞久在塞外生活,听闻乌孙人贪财,便对昆莫说:“我们皇帝陛下的赏赐我已经带来了,按照我们的规矩,大王应该跪拜受礼,不然,礼物我可就原封不动地带回去了。”

依照现代人的观点,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大小,均为平等关系。大家可以想象下,让一个国王对另一个国家的使者行拜礼是什么画面。然而,乌孙人毕竟是实用主义者,再说,他们大概也从来不讲究“男儿膝下有黄金”那一套,既然有好东西干吗不要呢?于是,昆莫依张骞的意思行了拜礼。这样,张骞心里得到了满足,昆莫得到了实惠,实在是双赢的局面。

之后,张骞先送上早已准备好的厚礼,然后说:“我们陛下很是敬仰大王,希望大王能搬回南边居住,陛下还愿意将汉室的公主嫁与大王为妻,这样两家结为兄弟,还怕他匈奴人吗?”

乌孙王不喜欢匈奴人,他很喜欢汉朝的厚礼,也喜欢娶异国的公主,可要他和匈奴人完全划清界限,站到其对立面上,昆莫还是要仔细思量一番的,所以也没一下子应承下来。而张骞也没有一味死等,他又命手下多名副使带着礼物,由乌孙的向导引路,从乌孙的国都赤谷城出发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和大夏等国。

又过了好一阵子,在维持现有平衡还是倒向汉朝之间,乌孙王还是没法决断,遂打发一队人先跟张骞回去,想先看看传说中的汉朝究竟是什么样子。张骞带着这一队人和几十匹作为礼物的马回到了长安。皇帝很高兴,将张骞提拔为大行,并以很高的规格接待了这些使者,也让乌孙的使者领略了汉朝的强大。

两年后,张骞在赤谷城派出去的副使们陆续回到了长安,他们把有关沿途所经国家的信息带回了长安,让汉朝人开阔了眼界。从此,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往来逐渐成了常态,每年从汉朝出发的使者少则五六拨,多则十几拨,规模也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西域各国到长安的使者更是络绎不绝。

然而,这一切是张骞所不知道的,因为从乌孙返回后第二年,长期奔波积劳成疾的他就在长安病逝了,享年五十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更是历经十三载,其中的艰难险阻是旁人所不能想象的。虽然第一次他没能完成促使月氏和汉朝联合对付匈奴的任务,而且第二次乌孙虽和汉朝建立了邦交,最终却没有按汉朝皇帝的意思搬到南边,但是张骞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使命,并开阔了汉朝人的眼界,他的精神和贡献是值得后人学习和肯定的。若干年后,一条从长安出发,途经中国现在的甘肃和新疆地区,跨中亚和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正式形成,并在其后的数百年间对中国及欧亚各国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路线大体就是张骞当年所走的路线。由于当年这条路上的主要流通物是中国产的丝绸,所以人们又形象地称它为“丝绸之路”。

这是张骞对国家和民族所做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尽管他生前并未看到,但历史将永远记得。

我们再回到元光年间的汉朝。起先,刘彻的想法是联合月氏对付匈奴,但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以后,张骞一去便杳无音信,想来恐怕是凶多吉少,刘彻已经等不了了。对刘彻而言,驱逐匈奴这件大事,有月氏人帮忙要干,没有月氏人帮忙,自己想办法也要干。

大臣们反对?不管。没有经验?不管。

刘彻决定先投入激烈的战斗,然后自会见分晓。第三章汉武雄风马邑之谋——大汉旧军事战略的最后一次尝试

自白登之围后,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帝,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然而,汉朝付出女子、财物以及帝国尊严换来的往往只是边境数年的和平,有时甚至只是减少了匈奴大规模入侵的次数,都不能称之为和平。总之,匈奴人常年在边境上溜达,高兴了进来扰一下,不高兴了也进来扰一下,每当皇帝下定决心集合了步兵、骑兵和车兵准备前去驱赶他们的时候,匈奴人早回到草原深处的帐篷里睡大觉了。

这看起来已经很糟糕了,但还不是最糟糕的。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死了,他的儿子稽粥当了单于,号称老上单于。刚一即位,老上单于便写信提醒文帝:现在匈奴由我主事了,赶紧送女人和财物过来。

文帝再三思量还是没想到办法,只能继续实行和亲政策。这次和亲的规模和形式与以往以及后来的和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它因为一个人而变得不同。

这个人就是中行说。

中行说虽不是第一个,但绝对是早期且最有资格享受以下两个字评价的人,这两个字就是“汉奸”。

中行说是燕国人,本是朝廷的宦官。或许因为燕国本就邻近匈奴,当时朝廷在选择送亲人员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将出身燕国的中行说定为了出使人员,但中行说并不愿意离开繁华的长安,便一再向上司请求换人。可他毕竟人微言轻,再说了,要是能选择的话,公主自己还不愿去呢。再三恳求无果之后,中行说就发了狠心,撂下一句话便头也不回地出发了:“如果一定要逼我去,我必然会成为汉朝的祸患!”想必当时的官员听起来只觉得它是一句气话,然而,它真的不只是一句气话。

和亲的队伍一到匈奴,中行说就主动死心塌地地拜服在了老上单于的脚下,做了一名彻彻底底的汉奸,老上单于也很愉快地接受了他。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它的军事实力并不成正相关。彼时,强大的匈奴居然人人都不会算术,直到中行说将算术引入匈奴后,很多匈奴人才第一次真真正正地算清楚了自家有几只羊、几匹马。但如果这算文化交流,是件好事的话,那中行说一辈子所做的好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来到匈奴后,中行说不懈地实践着自己“祸害汉朝”的誓言。他不仅让老上单于在外交场合使用比汉朝长一寸的竹简通信,还让单于在名字前冠以“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的称号,以力压中国的“汉皇帝”。如果他只是耍耍文字游戏、逞口舌之快也就罢了,可他还唆使匈奴人要多多要求汉朝赠送金银珠宝、美酒和丝绸,但不要沉迷于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并不适合匈奴人原有的生活。更可恨的是,每次汉朝和匈奴通使,使者觐见单于时,中行说总是在一旁言语匈奴人如何如何好,汉人如何如何不好,每每都把汉朝的使节恶心一番。如果汉朝派言辞犀利、能说会道的使者来和他辩论,中行说就摆出一副泼皮样,一句话就把对方呛回去:“说这么多干什么呢?!回去让你们的皇帝把每年定期送来的粮食、美酒、丝绸和布匹都准备好,记住要挑上等货送过来,如果不给,或是想给些歪瓜裂枣的残次品糊弄我们匈奴人,那我们就等秋天稻谷熟的时候去你们的田里放放马。”

这种心理就如同“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何其恶心!中行说就这样在单于身边时时撺掇,让单于派兵来糟蹋自己父母之邦的百姓,为的只是报自己的一己之私怨。有这么一个人在旁边出主意,老上单于也乐意给他当枪使。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出动十四万骑兵对汉朝边境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洗劫,匈奴的侦察兵甚至出现在了雍县的甘泉宫附近,着实把刘恒吓得不轻。

匈奴骑兵每次对边境进行寇略总能获得大量好处,当汉军反应过来时,匈奴骑兵早就拉着他们的战利品,赶着俘虏来的百姓,优哉游哉地回到草原深处了。对于匈奴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这样的事情,文帝能忍,景帝能忍,年轻气盛的刘彻可不能忍。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派人来跟汉朝提和亲的事情。这时候,对于和亲,朝廷大臣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大行王恢表示,之前朝廷屡次和亲都没有太好的效果,匈奴人还是一样,该来抢的时候来抢,想要夺的时候就夺,现在不如回绝和亲要求,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

王恢此言一出,朝廷中出现一片反对声。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老成持重的大臣仍坚持认为,让大军进入茫茫草原寻找匈奴人决战不是明智之举,既浪费人力又要担当极大的风险,还是延续和亲的办法,息事宁人算了。朝廷中的其他大臣大多也倾向于韩安国,尤其是像丞相田蚡这种享乐派的大臣,更是想维持现状,不愿意出兵冒险。毕竟,第一,韩安国的意见是有道理的;第二,国家嘛,稳定最重要,反正匈奴要打也打不到长安,边境上的老百姓受了苦,丢了命,又与自己何干呢?最多表示表示谴责,表示表示哀悼就可以了。

由于大多数大臣都支持和亲,刘彻只得继续派出和亲队伍,而且这次和亲的规格比以往的都高,财物也比以往的都多,开放关市的规模也比以往都大。这让匈奴人以为,这个新来的皇帝和以前的也没什么区别,照样是个软柿子。

其实,刘彻心里是支持王恢的。建元三年南方的闽越攻打东瓯时以及建元六年年初闽越攻打南越时,朝廷都曾派兵前去调停,结果,闽越一听说汉朝派军队来了,没等汉军开到前线,他们就主动撤退了。这两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胜利让刘彻对汉军的实力信心大增,所谓“天子之兵,有征无战”,说的不正是这个吗?依他想来,匈奴的人口比闽越的也多不了多少,即便匈奴比闽越难对付十倍,朝廷应该也对付得了。于是,刘彻准备在和亲政策的掩盖下收拾下匈奴人,他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或者说一个计划。

正好,不久之后,主战派的王恢便给刘彻带来了一个伏击匈奴的计划。事情是这样的:王恢认识一个叫聂壹的马邑人,他是个专门在边境搞投机生意的商人,经常背地里往匈奴走私铁器等禁物,在边境一带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甚至在匈奴高层面前也说得上话。王恢说,聂壹这个人有爱国情怀,认为任由匈奴长期这样胡闹下去不好,希望朝廷能将匈奴彻底消灭。当然,如果你认为聂壹是因走私禁物东窗事发,朝廷要他将功折罪也无不可,毕竟大多数商人都以利字为先。聂壹也不是什么本分人,做的是犯禁的勾当,一旦匈奴被赶跑了,他还跟谁去赚这个钱?反正,不管怎样,聂壹向王恢献计说,由他去诓骗军臣单于,说自己能带手下混进马邑城杀死守城的官员制造混乱,然后与匈奴人里应外合,将马邑城里能搬走的物件一次性洗劫一空。以聂壹对军臣单于的了解,单于必然禁不起这么大的诱惑,一定会上当。这时候,朝廷的大军只要提前在马邑周围埋伏停当,就能一举将匈奴人围而歼之。

王恢的这个计划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结果一战便消灭了匈奴十几万人,使赵国与匈奴的边境获得了长时间的和平。王恢的这个计划既诱敌深入,又以逸待劳,是一个理想得不能再理想的计划,就连韩安国这样坚决反对深入敌后的主和派也难以反驳。当这个计划呈到刘彻的面前时,心中早就不满和亲政策的他对其非常满意。既然大臣们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刘彻便决定让王恢全权负责这次行动的准备工作。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经过充分的准备,刘彻决定出动汉军骑兵、车兵、步兵和弓箭兵等共三十余万人,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伏击匈奴。按计划,各军提前埋伏在马邑城周遭的山谷中,匈奴单于一旦上当入城,全军便一拥而上将匈奴军队连人带马剁成肉酱。

准备停当后,刘彻心想,这次即便不能消灭匈奴,也要打得匈奴人下半生生活不能自理。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聂壹跟军臣单于接上头后,在双方约定的时间杀了几个死囚,并把他们的脑袋挂在城门上充作马邑官员的脑袋。匈奴的侦察兵在城外远远看到城墙上的人头也信以为真,以为是聂壹的人已经得手,就迅速回去告诉了军臣单于。早在边境等候多时的军臣单于便率十万骑兵迅速越过边境,途经武州进入马邑,准备对马邑城采取三光政策。

事情至此还算比较顺利。然而,刘彻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一个如此繁杂、涉及人数众多的计划是很难不出纰漏的,而且当年司马迁的《史记》还未成书,刘彻和王恢对当年李牧战匈奴一事恐怕也仅知道个大概,并不了解李牧当年为了诱敌深入可是下足了血本,不仅连续诈败了几场,还放任几千散兵游勇和百姓在城外任匈奴人肆意砍杀,这才诱使匈奴的十万大军进入伏击圈。刘彻显然舍不得像李牧一般作为,汉军早早便通知沿途的百姓近期要在家待着,禁止出门,只放了牛羊牲畜在野外游荡。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骗以畜牧业为生的匈奴人,光有牛羊显然是不够的。匈奴骑兵进入汉朝边境后,军臣单于越走越觉得不对:为什么到处都跟他们草原那里一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人呢,都去哪儿了?越往前走,军臣单于的疑虑就越大,走到离马邑还有一百里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了,命令手下暂停前进,同时派人到最近的汉朝官府所设立的亭里抓个舌头过来问问。

匈奴骑兵都是套马的汉子,狂奔的野马也能套住,要在平地里抓个活口还不容易?碰巧,当时雁门的一个尉史正从附近路过,远远望见匈奴的大队人马,就赶紧到最近的亭里躲了起来。也该刘彻倒霉,非常不巧的是,尉史藏身的这个亭就是匈奴要抓舌头的那个亭,这下雁门尉史就成了俘虏。

这个尉史与一般的下级士兵不同,他见过皇帝要伏击匈奴的檄文,匈奴骑兵拔出刀来一吓唬,他便吓得魂飞魄散,也不等匈奴人发问,立即将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军臣单于听说汉军几十万人马已在马邑张好了口袋,就等自己往里钻,大惊失色,赶紧命令手下后队变前队,快马加鞭循着原路跑回了草原。

在离匈奴骑兵不远的地方,将屯将军王恢带着手下的三万士兵正准备等匈奴人进了口袋阵后,就杀出来截住对方的后路,没承想却出了变故。是冲出去跟匈奴人拼个你死我活,还是就这样按兵不动,看着他们走掉?“还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王恢掂量了下自己,又掂量了下身边这几万人马,自觉没有勇气独自面对匈奴的铁骑。

就这样,匈奴人撤回了草原,王恢也命令军队往马邑撤退。一路上,他还不断地安慰自己,刚才没冲出去那是给国家保存了几万的生力军。想着想着,原本还有点愧疚的他也就释然了很多。

匈奴人半道逃跑了,三十万汉军主力却不知情,还在马邑空张着口袋等待军臣单于。等他们从王恢那儿得到消息再去追赶的时候,匈奴人早就没了踪影,汉军只好全部撤回长安。远在长安的刘彻每天都在坐卧不安地等待前线大捷的消息,可到头来只是空欢喜一场。马邑伏击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却以这样的结局收场,刘彻多少有点恼羞成怒,一番追究下来,便将主战的将屯将军王恢打入了大牢。

刘彻认为,王恢是此次行动的策划者,又是第一个知道匈奴撤退消息的将军,却没有对匈奴进行哪怕一丁点的打击,让整个伏击战彻底沦为他人日后的笑柄。这是刘彻所不能忍的。皇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因此,必须有人对此负责,主审此案的廷尉很是知趣,就按皇帝的意思给王恢定了个“延误军机”的死罪。

背地里得到消息的王恢立马慌了,赶紧托牢里的关系,叫家里人拿出千金去找当时的丞相田蚡帮忙捞人。田蚡是王太后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皇帝的舅舅,出了名地贪财,见了黄灿灿的金子马上拍胸脯保证一定把王大人捞出来。

为了提高捞人的成功率,田蚡没去找皇帝,而是直接找到了姐姐王太后。

王太后和田蚡姐弟情深,想也没想就满口答应帮弟弟这个忙。然而,这时候刘彻正不爽得紧,加上前段时间太后逼他杀了自己的弄臣韩嫣,刘彻心里正和太后闹别扭,所以,这次他连太后的面子也没给,坚决要严惩王恢。收到消息的王恢彻底没辙了,在狱中自杀。

跑回草原的军臣单于虚惊一场,他是个实在人,觉得那个尉史是上天派来拯救匈奴的,所以非但没杀尉史,还给他封了个王,号称“天王”。有了这次教训,军臣单于再也不相信来自汉廷的任何有关和平的消息了,而且为了报复汉朝,匈奴人更加频繁地穿梭于两国边境,时时往返,入寇不绝。

经过马邑事件,刘彻也意识到,再想通过和亲手段缓解边境问题是不可能了。在如何解决汉人和匈奴人的纠纷问题上,他亲手毁掉了其他的方案和可能,不仅和平的方式已行不通,被动的防御也化为泡影。现在只剩下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一条路可走,而且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没办法了,进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卫氏崛起

马邑之谋失败后,刘彻下定了以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决心,甚至愿意为此搭上整个帝国的命运,但还有一件事令他极度困扰和担忧:派谁去担这个担子?父辈几十年的经营给刘彻留下来的是御史大夫韩安国这样的将领,这并不是说像韩安国这样的将军不好,当年要不是他的老成持重,梁国说不定已经被刘濞踏平了。但韩安国的问题在于,他太老成持重了,防守有余,进取不足。难道只凭稳固的防守就能把匈奴人防回他姥姥家去吗?为此,刘彻决定亲自重新选拔一批人,来帮助他摆平匈奴。这些人至少要具备这样的特点:年轻、身体好、肯折腾、有干劲、有冲劲、敢进攻、不怕死。不太恰当地说,他要找的就是不要命的愣头青。

然而,即便是愣头青,要找信得过又敢去对付匈奴的愣头青也并不容易。在马邑之谋四年之后的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骑兵侵入上谷,杀掠人畜无数。这次,不堪忍受匈奴骚扰的刘彻终于发飙了,决定派军队深入草原攻击匈奴。

这是汉帝国与匈奴的战争史上一次决定性的改变。汉军的骑兵将第一次单独踏足以前从未到过的茫茫草原,他们要克服之前从未遇到的困难,去寻找那些杀汉人父母、虏汉人妻儿、抢汉人牲口、喝汉人美酒、传闻中穷凶极恶又强大无比的敌人。正因为这样,刘彻也不敢过于冒险,他组建了四支骑兵队伍,每支一万人,而将领人选则锁定在四个人身上: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和卫青。

从名单上就可以看出,这是刘彻夹杂着私心的一次赌博。

李广的祖上来历不凡,他的爷爷乃是秦朝的大将李信,曾在秦灭燕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此,李广是真正的将门之后。李广本人也非常人,他在刘彻的爷爷刘恒当权时就已经从军,论资历也非同一般。而且,李广力大臂长,骑射技艺精湛,曾多次在文帝面前表演单人格杀猛兽的好戏,还有一身过人胆识。文帝就曾感叹:“可惜李广生不逢时,如果生在高皇帝那个年代,以他的能力,当个万户侯易如反掌。”由此可见,其勇敢绝非常人。此外,李广在匈奴人中也有很大的名头,匈奴军中呼其为“飞将军”,匈奴的将领常告诫手下士兵,不到万不得已,尽量避免到李广的地头儿上闹事,免得自取其辱。

现在刘彻要主动攻击匈奴,有能力又有声望,连匈奴人都畏惧其三分的李广自然是不二人选。然而,没有人料到,当年文帝竟一语成谶,李广非但在文帝当权的年代生不逢时,就是在景帝、武帝当权的年代,也不得其时,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然而,名单里除了李广,剩下的这三个人则是靠关系入选的。公孙贺,义渠人,祖父公孙昆邪曾做过陇西太守。公孙敖,义渠人,大概是公孙贺的堂兄弟之类的亲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孙贺是卫子夫的姐夫,公孙敖曾在长公主手下救过卫青的命,而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

那卫子夫又是何许人也?原来,此时刘彻已经做了十二年的皇帝,即便他当年真的说过“金屋藏娇”的誓言,想来也记不太清了。何况,皇后陈阿娇知道,刘彻能做皇帝,全凭自己母亲长公主在背后大力扶持,想必平时在宫里对这个表亲丈夫也不太尊敬,这让年轻气盛的刘彻如何受得了?当上皇帝没多久,刘彻便开始冷落她。况且,陈阿娇自己也不争气,又得了那个年代的女人最不愿得的一种病——不孕不育。为了这事,长公主刘嫖没少操心,甚至为此一年花了九千万来给她治病,这可是一笔相当于朝廷当时的年财政收入几乎百分之一的巨额资金。然而,尽管耗费了如此大的财力,可陈阿娇的病始终没什么好转,刘彻即便再怎么努力,陈阿娇的肚子也不见动静。这下,刘彻就更有理由在外面找女人了,卫子夫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讨好当皇帝的兄弟,汉朝的长公主们爱干的事都差不多,和刘嫖一样,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也喜欢给自己的皇帝弟弟介绍女人。尤其在见到陈阿娇空占着窝不下蛋之后,平阳公主更是替自己的弟弟着急,亲自在长安通过海选挑了十几位美人留在家养着,就等着刘彻哪天到家里来的时候,给自己的皇帝弟弟看看。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平阳公主好不容易等到刘彻路过平阳侯府,便摆了桌宴席,席间又请出了自己在家养了多时并且精心打扮好的美人给刘彻过目。

不得不说,女人看女人的眼光和男人看女人的眼光真的很不同,平阳公主亲自选出来的十几个美人全都没能入刘彻的眼。末了,平阳公主只得唤退美人,宴席在一种略带尴尬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然而,平阳公主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平阳公主失望至极时,她家中一个弹琴唱歌的女子却吸引了刘彻的目光。那女子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其相貌、身材什么的,当然也很好,可具体怎么好,现在谁也说不上来了。但这就足够了,反正男人在某些方面是一种进化极其缓慢的动物,两千年前的男人的审美观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就如同小时候听的广告词:“我的梦中情人,一定要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乌黑的头发,我觉得才够健康。”

那女子乌黑发亮的长发立即吸引了刘彻所有的注意力。有了乌黑长发的衬托,再一看长相,刘彻瞬时觉得,这女子秒杀前面一众的庸脂俗粉。然后,他就趁着去换衣服(也有可能是上厕所)的空隙将那女子叫了出来,在更衣室里就把事给办了。

对,您看得没错,刘彻在换衣服的空隙就宠幸了一个刚认识没几分钟的女子。

换完衣服回来,刘彻神清气爽,开心得不得了,离开的时候还赏了平阳公主一千金。虽然刘彻回去的时候没带上那女子,可皇帝宠幸过的女子,平阳公主哪还敢留在家里?再说了,把卫子夫送入宫以后,自己在皇帝身边也能有个帮忙说话的人,不是吗?没几天,平阳公主就上奏皇帝,请求将那女子送入宫中。刘彻立马答应了平阳公主的请求。

或许,这时候刘彻才真正记住,这个女子叫卫子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