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全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2 09:50:19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苏轼诗词全鉴

苏轼诗词全鉴试读:

前言

苏轼从年轻时就怀有经国之志,但是终其一生都不得志,未能施展胸中的抱负。因为官场屡遭坎坷和不幸,这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丰富和深化了他的文学作品的内蕴,也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他成为一位文学大家。

苏轼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创作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他的议论文雄健奔放、辨析周密;他的记和书序则将散文抒情、叙事、议论的功能结合得水乳交融;他的随笔小品更是信笔写成,既生动活泼又朴素隽永;他的词赋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当然,他在诗词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凤毛麟角。

苏轼的诗取材广泛,几乎没有不能够入诗的题材,表现力也非常惊人。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挥洒自如。他博学才高,对诗歌艺术的运用达到纯熟的境界。诗中比喻生动新奇,用典稳妥浑成,对仗精工自然。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大大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用词来记游、赠答、怀古、说理,使之成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文体形式;而且将柔情之词变为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人的性情怀抱,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从而提高了词的品格境界。他还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使词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强化了词的文学性,创造了新的美学规范,为词的创作拓宽了道路。

苏轼是一个艺术全才,在书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端庄杂秀丽,刚健含婀娜”的书法被公认为北宋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之首。他爱画竹木怪石,与文同、米芾等开创了墨戏一派。

苏轼对中国思想、文学、艺术、文化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他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榜样;他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品读苏东坡的诗文,感受他的诗文氤氲出的清美,以及他的人格辐射出的清朗俊逸,使人全身心都为之清新而舒爽。冰心有一首小诗:“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苏诗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苏词有三百四十余首。本书选的诗词是较能代表东坡诗词风格的部分,大多是其传世佳作。就诗歌题材看,有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哲理诗、赠答抒怀诗等。让我们借苏轼诗词这个入口,跨越时空,去探寻、体味一代文学大家的内心世界。编者2017年8月

诗部

苏轼存留诗歌二千七百余首,被推为宋诗的代表。清代诗论家叶燮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苏轼诗歌气象恢宏、意蕴充实、形象丰富,从宋至清就有许多注本,注本种类之多,仅次于杜甫的诗。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僧藏其一,以为往来之信,戏谓之调水符

[1][2][3]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rú)。[4]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5][6][7]

古人辨淄渑(miǎn),皎若鹤与凫。[8][9]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注释】

[1]谩:蒙蔽。欺谩即欺骗。

[2]关:设在交通要道的关卡。市:集市,贸易地点。

[3]契(rú):出入关市的通行凭证。契即契约。

[4]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5]古人:指春秋时齐桓公近臣易牙。

[6]淄渑(miǎn):二水名,都在今山东境内。据《列子·说符》载,淄渑二水,“易牙尝而知之”。

[7]凫:俗名野鸭。

[8]既:已经。

[9]谢:辞别,这里可作没有讲。【译文】

长久以来,社会欺骗已成风。关卡集市,很早就定下了契约。谁能想到终南山下取水也要做调水符?古人能辨淄渑二水的不同味道,就像鹤鸟足长,野鸭足短,清清楚楚。我现在没有这种本事,只能看有无调水符。常常担心取水的人,聪明超过了设置竹符。我丢掉竹符长声感慨,多方防备竟防止不住。【解析】

这首诗是治平元年(1064)苏轼就任凤翔府签判时写的。玉女洞在宝鸡县(属凤翔府)中兴寺的东面,洞中有飞泉,泉水甜美。诗题的意思是;喜爱玉女洞的泉水,已经得到两瓶,担心以后再取而被取水者所欺骗,于是剖竹作为符契,让中兴寺的和尚收藏其中的一半,作为往来取水的凭信,并把它戏称为调水符。这首诗的前四句感叹欺骗成俗,中间四句写他设置调水符,最后四句感叹调水符也未必能防止欺骗,这样曲折写来,把欺骗成俗揭露得很深刻。纪晓岚认为这首诗“达意颇深,而措语苦浅”。其实,以浅语达深意,正是好诗的表现,也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所以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

百步洪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1]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2][3]

有如兔走鹰隼(sǔn)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崄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4]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尚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5][6]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náo náo)师所呵。【注释】

[1]凫:野鸭。

[2]隼(sǔn):猛禽。

[3]骏马:良马。骏,疾驰之意。

[4]委蛇:曲折的样子,这里是从容自得之意。

[5]譊譊(náo náo):争辩声。

[6]师:指参寥,宋代诗僧,东坡的好友。【译文】

乱石激浪的百步洪呀,湍急陡落,悬流跳波,南行的轻舟一旦下水,就成了激流中的飞梭。水手一声惊叫呐喊,惊起水边的野鸭、大雁,石丛里航道狭窄如一线,乱石争着要把小船磨穿。飞船呵,像那狡兔仓皇逃脱,像那飞掠的鹰隼倏然直落,像那奔驰的骏马来天外,惊天动地冲下千丈坡。像那崩断的琴弦不可恢复,像那脱手的箭镞再难把握,像那闪电在云缝里穿插,像那露珠在荷叶上滑落。四围群山在晕眩里旋转,惊风呼啸在耳畔掠过,激流飞湍泛出泡沫层层,暗中生出千百个漩涡。请不要满足于险境中的快感和愉悦,这和那位向海神夸口的河伯没什么区别。人的生命随着自然来去,时光如逝水,不舍昼夜;意念飞动岂受时空拘碍,一瞬间把万里新罗逾越。人世间蝇头微利的纷纷攘攘,无异于醉梦说不上清醒。往代的铜驼埋在荆棘中,说起来已经不足为奇,觉悟在俯仰之间,已然有千种劫波在无限中消融。回头看吧,惊险的百丈洪依旧是逶迤前行,自在从容。你看那岸边的青石崖,阅尽人间沧桑,留下的排排篙眼像蜂窝一样。行船人呵只要你师从自然,无所贪欲,不那么僵持,在岁月奔流的水面上,纵然风急浪险又有何妨。不过,现在还是请各位回船,上马把家归,再这么絮絮不休,可要受到我师责备。【解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苏轼去徐州任知州时。百丈洪,又名徐州洪,悬流湍急,乱石激涛,最为壮观,今已不存。此篇纪游诗前半写舟行洪中的惊险,后半谈人生的哲理。

前半部写实纪游,“语皆奇逸”(纪晓岚评语),曲尽险中得乐之致。起笔即状写长洪水势险恶,轻舟如梭,水手惊叫,凫雁逃散,开篇四句气势不凡,继以连珠似的七个妙喻,将长洪的湍急、轻舟的神速描绘得形象可感,酣畅淋漓。这种连用比喻的手法备受历代论者的激赏,被视为苏氏的创格,诗中运用“博喻”的典范。后半部专讲哲理却不乏味。《庄子·秋水》说,黄河之神河伯看到秋水大涨,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此;后来见到北海之大,才发觉自己的渺小,苏轼借用这个比喻讥刺以弄险为乐者的渺小。“我生”四句由生命随大自然的运化而来去,一己的荣名转瞬即逝,进而感叹世俗的争名夺利无异于醉梦。既然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人就该超脱、旷达,不为物役。“乘化”,须随自然运转变化——天下至变就是不变;“荆棘埋铜驼”,《晋书·索靖传》说索靖有远见,知道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说“我一定看到你在荆棘中”,后来就以荆棘铜驼比喻世事的变化。苏轼引用“荆棘铜驼”的典故意在说明人间巨变并不足道。劫:人世间一成一毁为一劫。只要“此心无所住”,无所停留,无所贪恋,那么,自然界变化再快也奈何我不得。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1]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2]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注释】

[1]泣:哀哭。

[2]合:应该。【译文】

定州距赣江有七千里,秋风吹我二毛人;十八滩头水漫漫,伶仃漂泊一叶身。梦里翻山青春正当年,山是大散关上的“错喜欢”;老来遭贬泪洒十八滩,滩是诡谲险恶的“惶恐滩”。长风送客把船帆鼓满,送给我的却是满怀辛酸;积雨水涨浮起了船,石头上的水鳞已不多见。平生渡过了许多险滩急流,有资格给官家当个好水手,满可以驾船摆渡江流上,岂止是略知哪儿有渡口。【解析】

这首诗内蕴丰富,感慨深沉,真切感人。首联的“二毛人”,即毛发黑白相间之人,指老人。“十八滩”,据江西《万安县志》载:“赣州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唯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故曰“惶恐滩”。首联写诗人的境遇:一远——七千里外,苏轼离定州(与辽交界)任南下赴贬所,长途跋涉七千里;二险——十八滩头滩险水急。写诗人自己:一老——年近花甲的二毛人(时年五十八岁);二孤:如飘零于十八滩头的一片落叶。诗人凄苦的心境自在其中。颔联的“喜欢”,诗人自注:“蜀道中有错喜欢铺,在大散关上。”如此以“喜欢”代替故乡山水,只是故乡山水遥不可及,惶恐滩头孤苦无助倒是身边的现实。“泣孤臣”不仅写出了心中的悲苦,也写出了仕途的险恶,暗含着对国事的忧愤。颈联写行舟,格调由凄苦转向旷达。尾联更作达观语,“合”,应该,意谓我应该为官府充当水手(“与”,为、替之意,“与官”,为官家之意),言外之意,如此的遭遇与打击于我也算不了什么。这种兀傲自信、纵逸不羁,也是诗人性格中真实的一面。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家

[1]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注释】

[1]留关:没有上门闩。【译文】

小酒店的林行婆家刚刚关了门,西邻的翟秀才还没有上门闩。娟秀的缺月静静悬在暮天;我那缥缈的新居朦胧在白鹤峰巅。排遣郁闷自有北窗东江水;割我愁肠不愁没有剑鋩山。人在岭南北望中原,回归的时日茫茫然;伴着邻火点点,舂米声声,是我独自往来的蹒跚。【解析】

这首诗写于谪居惠州的绍圣三四年间。这次遭贬,他不再当太守,而是派到广东惠州任建昌军司马,实为罪臣、罪人。他将全家——包括三个儿媳妇——送往宜兴湖泊区的苏宅,只带朝云和他的儿子苏过及两名女佣同行。绍圣元年(1094)十月至惠州后,先后寓居合江楼嘉佑寺,居无定所。挨到次年年尾,得知没有赦还的希望,即本诗的“中原北望无归日”,他才决心建一栋房子,以便子孙从宜兴搬来团聚,这便是本诗写到的建于并不甚高的小丘白鹤峰之上的新居。东坡名之“白鹤居”。房子盖得很称心,分为“思无邪斋”“德有邻堂”,南端小空地还种了橘子、柚子、荔枝、杨梅等,又有本诗提到的两个好邻居。居高骋目,能看见东江两岸的乡村风光,连白水山和远处的罗浮山也尽收眼底。向来有建筑癖的苏东坡对自己的建筑很满意。

起句的林行婆,苏轼曾有文写道“年丰米贱,林婆之酒可赊”,可知是开小酒店的老太太。林语堂《苏东坡传》还写了东坡在白鹤峰下挖了一个四丈深的水井,两邻居也得到不少方便。苏东坡离开惠州后还继续送礼物给老太太。品味本诗的意境与情怀,既有新居欲成、团聚有望的喜悦,也有北归无望的失意。韩愈“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柳宗元的“海畔尖峰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都是贬谪岭南的诗句。东坡信手拈来,用“青罗带”似的江水“系闷”,用剑铓山峰“割愁”,既用典,又鲜活,看不出用典的痕迹,像盐融化在水里,看不出盐而有盐味。这两句诗在轻松中潜着一种沉重,含有很深的感慨,恰是东坡当时的心境。

可惜,苏轼的新居落成刚两个月之久,朝廷贬他到海南岛的命令就来了。正如他青年时代诗句所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辛苦经营的白鹤新居又成了雪泥之上“偶然留指爪”的“爪”痕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选二首)

其一[1]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其二[2]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3]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yú)风。【注释】

[1]问:访问。

[2]总角:古代儿童发式,即在左右两旁各扎一个小髻。

[3]舞雩(yú):古时以歌舞形式祭天的场所,俗称求雨台。【译文】

其一

半醉半醒时,逐家访遍了黎姓的诸位兄弟。竹刺藤梢醉眼里,隐隐现现,高高低低。还没有忘记寻着牛屎回家去,过了牛栏,往西,往西。

其二

头上总角的黎家儿童,三三两两地吹着葱叶,迎我来,送我归,如儿孙,好亲切。何必惆怅天涯万里伤离别,这溪边舞雩台上的春风,给了我如归故园的感觉。【解析】

这首诗是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儋州时所写。被酒:即带酒,刚刚喝过酒。被酒独行,半醉半醒,还访遍了四位黎族朋友,总角的黎家儿童视诗人为亲人,吹着葱叶迎来送往,显示了苏轼清贫宁静、随缘自适,与当地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意趣。“莫说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表达了苏轼视海南为故园即“海南万里真吾乡”的情感。《论语》记孔子让学生言志,诸人皆言治国之志,唯曾点异其趣,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东坡远离官场,心态平和,投身自然,如归故乡,与村童乡老追随而乐,正合他的人生旨趣,故用此典。心宽天地宽,天地宽脚下的路就宽,古今皆然。

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1]

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2][3]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4][5]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注释】

[1]风味堂:在杭州凤凰山下。

[2]鲲鹏:《庄子·逍遥游》说鲲化为鹏,从北海迁到南海,“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组练:组甲、练袍,指武装部队。

[4]白袍:指未仕的士子,宋代没有官职的人依宋制穿白袍。

[5]立鹄:即鹄立,形容伸颈踮脚盼望的样子。【译文】

八月十五夜,月色处处好。它不偏爱城里的楼台亭阁,也不嫌乡间的茅檐低小。何况我们官居杭州,境遇酷似蓬莱岛。风味堂前的野橘,正是果熟香飘,剑潭桥边秋意深,秋荷花已老。八月十八潮,天下最壮观。许是鲲鹏耸身刚展翅,掀动起三千里的巨涛狂澜;又好像披挂出战的十万兵马,从海外长驱直入,响遏云天;潮头上霞染日照,水光闪耀,如同红旗青盖在滚滚翻卷;更有黑沙白浪相互吞没,好一场轰轰烈烈的海上鏖战!世上机缘少,人生幸会难。八月的景观、人事,两者不能两全。还得恭请各位考官,清宵阅卷添蜡烛,门外鹄立的士子,一个个正伸长脖子、踮着脚尖……【解析】

这首诗为熙宁五年(1072)八月苏轼任监考贡举时作。贡举是封建社会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选拔阶段。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日,这一年却迟延到八月十七日放榜,故有苏轼催试官考较之作。较,通校,考较即试后的阅卷、评定。然而,通读全篇,这首诗实以写中秋明月、赏钱塘江大潮为主,仅是结尾四句是催促之词,此也诗题“戏作”之“戏”吧。

杭州的八月十五月、八月十八潮是特色独具、令人神往的,诗人的诗也写得别有神采,令人赞叹。写月色,抓住了月色的柔美、多情;写大潮则用“鲲鹏水击”“组练长驱”之喻突出其壮美、雄强。写月写潮各六句,却勾画了极鲜明生动的意象。这首诗虽名为“催试官考较”,却正面描绘了杭州的秋月与大潮,读者才有此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美感,真该感谢东坡先生的有意“跑题”。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1]

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zhuō)未转黄茆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注释】

[1]棹(zhuō):船桨。【译文】

人去汴京,日夜兼程,向着钱塘我一路秋风;枫叶芦花,满目秋色,给了我满怀秋的逸兴。陶然于江淮的水阔天长,分不清远近,一片空茫;船上看山,青山在久久地守候,但见它随着船儿时低时昂。出颍口,入淮水,抵寿州,远远的白石塔立在前头;黄茆冈还没有到呢,船桨未转,船儿悠悠。波平浪静风软,望不到等在那里的故人身影,也许,我和他正同时伫立遥相望,面对着烟水濠漾……【解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赴杭途中。苏轼七月离开汴京,沿蔡河舟行东南赴陈州,历颍州,出颍口,入淮水,至寿州。颍口、寿州均在今安徽境内。第一句“我行日夜向江海”实写由汴京赴杭州的去程,言外有一种贤人去国的忧愤抑郁之情。整首诗也写得蕴藉淡远,苍茫一片,微含着愁绪,这也正是当时苏轼的心境。苏轼此次出京,在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遭到王安石党人谢景温的诬告,苏轼不屑自辩,但力求外放。其通判杭州实是政治上遭到排挤、受到诬陷的结果。颔联两句写舟行景况,颈联叙自行所见。前六句写尽诗题的前半部分“出颍口初见淮山”。末联写遥望抵达之地,预想故人在埠头伫候,照应诗题的“是日至寿州”。全诗情景交融,神完气足,光彩照人,看似平淡实则奇警,看似松散实则精练,方东树评曰“奇气一片”。

诗中最精彩的当然是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船行长淮,水天一色,苍茫一片——写水写得有特色;“青山久与船低昂”,这一句相对水来写山,句意更为神妙,不言船行水上之起伏,却化静为动,反觉青山忽低忽昂地与船与人相伴——物我相融,情状全出,真神来之笔。东坡晚年谪居时还草书这首诗,可见他很偏爱这首诗。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1][2][3][4]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5][6]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7]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máo)。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8][9]

粉黛迷真色,鱼嘏易豢(huàn)牢。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10][11]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12]

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13][14]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儵(tiáo)濠。[15]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láo)。

殷勤理黄菊,未遣没蓬蒿。【注释】

[1]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有大雅、小雅。《稚》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为西周初年作品,旧训雅为正,或指与“夷俗邪音”不同的正声。后世以反映赞颂封建王朝的重大措施或事件的诗歌为“大雅”。

[2]初:开始,渐渐。

[3]微:衰微。

[4]缺:缺乏。

[5]张:铺张。

[6]词客:由战国时期的门客演变而来,这里指战国荀况、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赋家。

[7]髦(máo):古代幼儿下垂至眉的短头发,此谓年轻人。

[8]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9]豢(huàn):原意为饲养牲畜。

[10]溟翻:大海翻腾。

[11]帝斩鳌:鳌指巨大的龟;《列子·汤问》有从前女娲炼石补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四根柱子)”之语。

[12]简牍:书籍,著作。

[13]般斤:出《庄子·徐无鬼》。

[14]儵(tiáo):白鲦。

[15]白醪(láo):糯米酒。此句谓方平常送酒。“蒙”有看得起的意思。【译文】

诗经大雅渐渐地不流行了,诗歌被一种新兴的、强劲势头的、与正声不协调的(甚至是缺乏素养的)势力所困扰,于是出现了以铺张、铺陈事物为创作方法的新体诗歌——赋和一批赋家。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诗的创作一次又一次出现了危机,以致到了崩坏的地步。诗作逐渐优劣混淆,就好像用鱼虾替换了祭祀用的牛羊。当今只有杜甫才得以与李白并驾齐驱。这两个人都是集诸家之大成,成就如并行的两条船,难分高下。可惜诗人都是穷苦的,自长安陷落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肃宗虽然平定了战乱,但唐朝也因此失去了天下。动乱的年代,朝廷只需要李牧这样的猛将,对王褒这样的文士便不再重视。李白和杜甫政治失意,只能流落江湖,写诗抒怀,即便是偏远的地方也能听到他们的诗作。李白骑鲸海上漂游,杜甫则依傍严武生活。虽然才学卓著,却是官职低微。杜甫疏于世事,做官也不成功,不时醉酒遨游。但杜甫的诗作堪称典范,那些雕虫小技都无与伦比。如今在诗作上,张安道堪称文章旗手。看你的文章就想到杜甫,只可惜生在不同的朝代无法成为知音。你是杜诗的知音,好似石匠对郢人运斤成风。你的诗作如鲲鹏,我的文章不过是鲦鱼,不敢与你相提并论。只恨自己没什么好诗作,倒承蒙你敬以白酒。我还是栽种菊花吧,不要再作诗了。【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熙宁四年(1071)五月,时苏轼在汴京,官官告院。张方平(安道)时知陈州,弟苏辙为州教授。方平是苏轼兄弟最敬重的长辈。方平作的读杜诗,苏轼兄弟都有次韵。

这首诗分三段,首十四句为第一段,历叙诗歌发展源流,说明杜甫是《诗经》、楚《骚》、汉赋的继承者。第二段十四句写杜甫的遭遇,兼及李白。着重写了杜未能得所用。第三段十二句,写杜诗是后代学习的典范。儿童学,方平和苏轼皆学,并有唱和诗篇。

这首诗为五言排律,除尾联外全诗全都对仗,不同于五律的只中间四句对仗。今观这首诗对仗工稳、自然,功力非凡。这首诗为次韵,必须用原唱之韵,不同于自唱的自由用韵。这首诗次韵却如自唱,驱遣难韵,若无其事,且不乏“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这样的名句。张方平原韵之题为“读杜诗”,次韵内容亦为读杜诗。方平以博学闻,诗亦为时所称,平生服膺杜甫,其读杜诗乃精心结撰。其诗论杜诗成就,见解深刻,叙杜甫遭遇,哀恻动人。然较之苏轼次韵,则高下判然。轼诗从历史高度、时代广度论杜甫,为方平所不及。轼诗读杜,学杜,似杜,杜诗步步为营,沉稳严谨,轼这首诗亦然。然亦有杜诗所未有者,轼诗句句直下,一气呵成。论者谓轼这首诗面目是杜,气骨是苏,信然。

初到黄州

[1]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2][3]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4]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释】

[1]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贯馋”下联的“鱼美”“笋香”,又指自己好议政事,以致惹祸贬官。

[2]逐客:贬官客居他方的人,这里是苏轼自指。

[3]水曹郎:隶属水部的郎官。水曹即水部。前代诗人如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都做过水曹郎,故说“例作”。

[4]压酒囊:抵折薪俸的酒袋。宋代官吏的薪俸常用实物抵折,酒囊为抵折物之一。【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老来所干的事,反而变得荒唐。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对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俸禄,领取压酒囊。【解析】

经过多方斡旋营救,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八日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次年二月他到达贬所,写下了这首诗。这是自我解、自我安慰的诗篇。苏轼说自己因口遇祸贬官黄州,但又因祸得饱口福,可以尽情享受此地的鱼美笋香;最后以感叹自己无事可做,反要拿官家薪俸作结。全诗强作欢笑,用戏谑之语写成,但掩盖不住他的满腹牢骚和辛酸。诗中“长江”二句形容黄州富饶美丽极为出色,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次韵代留别

[1][2][3][4][5]

绛蜡烧残玉斝(jiá)飞,离歌唱彻万行啼。[6]

他年一舸(gě)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注释】

[1]绛蜡:红蜡烛。

[2]斝(jiá):古代酒器名,这里是说酒杯、酒盏之类。

[3]飞:飞舞。酒杯飞舞,说明饯别酒会的人多,相互碰杯。

[4]唱彻:唱遍。

[5]万行啼:那么多参加饯别酒会的人都哭了。

[6]舸(gě):船。【译文】

酒盏在红烛光中飞舞,流着泪唱着离别的歌。那一年西施被范蠡用船带走了,但是还是记得我家以前住在西边。【解析】

这首诗诗题云“留别”,第一句写送别场面热烈。这个女子大约很有名气,为她送行的人很多,从酒席上酒杯交飞便可以看出来。次句说这个女子面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为他们流露出来的情绪深深感动,饱含着告别情意的歌一遍一遍地唱着,想停下来也不可能。歌终究有尽时,歌尽,继之以流不完的眼泪。歌和泪是对来送她的人的回答,但是她最属意的只有一个人。以上二句是客观抒叙,后二句转为女子第一人称,铺陈别意,切题。

后二句直接对她的意中人说,虽然在过去相当长时间的交往中,你对我爱之无微不至,卿卿我我,似乎可以永远不变,但谁知道我走了以后你会怎样呢?后二句是她对他的反复叮咛嘱咐,也是内心热切的盼望:“如果你辞官不做,要归隐田园,千万要带着我一起去。”结果会怎样呢?不确定,迷茫,迷惘。等待她的可能是凄苦。

此首是爱情诗,在现在看来,所表达的情感依然是真实的,是感人的。

慈湖夹阻风(选三首)

其一

捍索桅杆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其二

此生归路转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1]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xū)落在山前。

其五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注释】

[1]墟(xū):集市。【译文】

其一

桅杆与绳索在风中呼啸作响,船儿停泊在浪花中,船工酣睡在船上。菅蒯柔条编制的绳索顺应着人的心意,看它形似柔弱,却能胜过万里长风。

其二

这一生的落脚点,到头来让人茫然。放眼青山无数,天际云水相连。依然有人摇来小船,前来卖饼做生意,不由人一阵欢喜,一三日一墟的集市在前面。

其五

卧看落月横斜,深夜无眠独醒;晨起唤来清风,鼓起半帆又启程。暂且傍着水村,倾斜着船身驶出;行进在这人世间,哪里没有巉岩险阻!【解析】

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经历了黄州之后的又一次贬谪,是他东山再起、青云直上后的又一次跌入人生的低谷。由于他既支持废除新法、贬逐新党,又反对一概废除、一律贬逐,导致他不得不在旧党与新党的夹击中进退周旋。终于在宣仁太后寿终时被贬定州,不久又贬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这三首绝句即应命赴英州乘舟泛江经安徽当涂慈湖夹阻风停舟时写的所见所感所思。阻风:因风大而停泊。三首小诗都着笔于阻风的写实,又都流露出身在宦海风波中的心态。“此生归路转茫然”“人间何处不巉岩”,有几分茫然,更多的是坦然与从容。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有关于东坡此时此地心境的描写:“他年届五十七,已看过太多荣辱起伏,不会轻易被新变局吓倒。命运要他晚年脱离政治,做一个普通人,他一向渴望如此。他一步一步前进,了无惧意,心境安详。”

这三首小诗即是印证。在自然界的风浪与人生的风波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他还能从平凡的船工生活、风浪中还有小船卖饼、“弱缆能争万里风”、船过巉岩这些细节,作者捕捉到诗情诗趣,淡淡写来,却富有哲思哲理,似不经意,但很有味道。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其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其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1]

杳杳天低鹘(hú)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注释】

[1]鹘(hú):隼,一种鸟。【译文】

其一

听说北归的道路漫长,反把万般乡愁堆在心上;看到眼前的飞阁临长桥,这才眼睛一亮,心境一畅。凝神望着白鹭翩翩,横掠过新秋的海边,不觉间青林隐没于水面,已是晚潮初涨,涛声一片。

其二

迟暮残年,何方安身?我想终老在海南荒村。不料天帝派来巫阳,要招回我这天涯游魂。远处云天低垂的地方,飞鹘出没牵动我的目光。那细如发丝的一抹青山呵,是我的中原,我的家乡。【解析】

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获命北归,路经海南澄迈通潮阁时作。这是两首七绝名篇。前首以画意胜,笔调娴雅;后首以景写情,意象雄阔,前人评这首诗“气韵两到,语带沉雄,不可及也”。

前首“倦客”指诗人以老惫之躯,谪居儋州,不时思归而心疲神瘁;“归路”之“遥”则暗示出漂泊之远,一怀愁绪由此而生。首句似平淡,却表达了身处偏远之地的诗人的落寞、孤寂。登上了通潮阁,俯视长桥,才觉心境豁朗:那长桥正是通往北归之路的津桥啊!于是诗人尽情欣赏海边薄暮时分的景色。浦:水边或河流入海处。“秋浦”之“秋”并非写作这首诗的时令,这里的“秋浦”是东坡化用了通潮阁上的一对楹联中的词语。

后首的“帝”指天帝,“巫阳”引自《梦辞·招魂》:“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此以天帝喻朝廷,以招魂喻招返。这一年正月哲宗崩逝,其弟徽宗继位,二月大赦天下,元祐诸臣纷纷内移,苏轼得以北归,巫阳招魂即指此。三、四句乃诗人归乡心切的遐想与内心的呼唤:在无影无声、鹘鸟隐没的天边,那一抹青山,似有若无,细如发丝,这就是中原啊!后两句为全诗警句,纪晓岚称为“神来之笔”。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1]

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注释】

[1]补天余:补天不用的,意为废料。【译文】

突兀而出,昂然耸立,有了你,长天旷野也不显得空虚。天下山岳无数,哪一座能与你匹敌?你可看到被抛弃在路边的原本是女娲炼就的补天石呵,可叹它补天无缘,反被视为一块废料!【解析】

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这年四月十九日苏轼从惠州启程。这首诗即前往海南儋州贬所时作。近人高步瀛称这首诗为东坡五绝的代表作。

儋耳山位于海南儋县北部,又叫作松林山。小诗首二句极写山之高标不群、独立不倚的雄姿与气概。实为借山喻人,以山自喻。言下之意,任你再雄奇峻伟,也还是免不了屈居于天涯海角!于是引出三、四句,又自喻为弃置道旁的补天石,比喻新奇而恰切。苏轼满腹经纶,名满天下,素怀经邦济世之志,却横遭贬谪,难得一展抱负,犹如女娲炼就的补天石竟然废弃于路旁而无缘补天。诗人不动声色的奇喻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满腹愤懑不平之气。周济夫先生赞叹这首诗“将一个千古同慨的重大命题,熔铸进短短二十个字中,思想内涵之丰,感情力度之强,难得其匹”。

都厅题壁

[1]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2]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3][4][5]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6][7]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8][9]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注释】

[1]除日:一年的最后一天。

[2]系:捆绑,拘囚。“系中囚”即在押囚犯。

[3]营:经营,谋取。

[4]糇:干粮。“糇粮”即食物。

[5]网:法网。

[6]禄:俸禄。

[7]因循:拖延。指延误了时间,未能回家休息。

[8]闵默:默默地伤念。

[9]愧前修:比起前代贤人,深感惭愧。【译文】

今天过年,本应当早些回家,公事未完,不得不留下办案。手执朱笔,对着他们流泪,哀怜这些在押的囚犯。他们为子谋食、堕入了法网,精神麻木,并不感到羞惭。我因为贪恋微微薄的俸禄,不能回家休息,延误了时间。何必分别什么贤明和愚昧,都是为了谋食,不能和家人团聚,谁能暂时放还这些囚犯?我默默地伤心流泪,感到有愧前贤。【解析】

都厅指杭州府厅。题壁,在墙壁上题诗。熙宁五年(1072)除夕日,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作。目的在缓和阶级矛盾的王安石变法,由于封建官僚制度的腐败,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某些措施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更加剧了阶级矛盾,因违反新法而入狱的人很多。杭州仅因违反盐法而获罪的,一年就达一万七千人。苏轼一到杭州就忙于处理囚犯,甚至在除夕之夜也不能早点回家。这首诗的前四句即写除夜审讯囚犯;中间六句,他认为自己同囚犯差不多,都因谋食而不能与家人团聚;最后两句对自己不能放囚犯归家而深感惭愧。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现了苏轼对无辜囚犯的深切同情。

东坡八首(选一)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1]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2]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3][4][5][6]

喟然释耒叹:我廪(lǐn)何由高!【注释】

[1]端来:直来,必须来。

[2]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3]喟然:叹气的样子。

[4]释:放下。

[5]耒:翻土的农具。

[6]廪(lǐn):粮仓。【译文】

废弃的营垒,瞧都没人瞧,荒颓的墙垣,长满了野草。谁肯花力气开垦这种荒地?到了年终总是得不偿劳。只有孤苦无援,流落异乡的人,老天注定穷困,想逃也无法逃。一定得来收拾残砖破瓦,不管天旱土瘦,收成难料。在高低不平,荒草丛生的

东坡

,想要开出一块耕地,即使很小。我放下农具长声叹息:仓中粮食怎么才能增高?【解析】

东坡在黄冈山下州府东面有百余步处。这首诗苏轼写于元丰四年(1081),诗前小序说,他贬官黄州两年,生活越来越贫困。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废营地四十亩,使他得以耕种谋生。营地荒废已久,荆棘丛生,瓦砾遍地,而又遇上大旱,开垦荒地非常辛苦,累得筋疲力尽,放下农具感叹,写下了这组诗。他怜惜自己的辛勤劳作,希望来年的收获能使他忘记今天的辛苦。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第一首,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倾述了开垦东坡的艰辛。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1]

莫嫌荦(luò)确坡头路,[2][3]

自爱铿(kēng)然曳(yè)杖声。【注释】

[1]荦(luò)确:大而多的山石。

[2]铿(kēng):拟声词,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3]曳(yè):牵引。【译文】

一阵暮雨洗过,满坡月色清莹,过路的市人匆匆去了,是我野农从容的身影。不嫌山石的错落,走熟了崎岖的山径,更喜欢拖着藜杖漫步,听它铿然作响一声声……【解析】

苏轼谪居黄州时,弃置闲散,生活困窘。老朋友马正卿为他从郡里申请了一片荒地,苏轼躬耕其间,经营起禾稼果木,筑起居室称为“雪堂”,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可见苏轼对东坡是深为眷恋的。

这首小诗别有一种清美的意境。诗人满怀情致地叹赏东坡月色的清新,不无自赏地写了自己迥异于“市人”的“野人”的情怀,以及独步于嶙峋山石间的不嫌不弃,“铿然曳杖声”中的清旷、淡定与从容。诗人据此自号为“东坡居士”,也表达了他的“自爱”。细读《东坡》这首小诗,觉得诗里诗外有许多蕴含,能感受到他的可视与不可视的清澄世界的清莹之美,是源于自然界的,也是源自他的人格的美。小诗颇有象征意义,足可以代表东坡平生境遇的人生况味与其诗词风格的清美。

登州海市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1]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què)藏珠宫?[2]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3]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蜇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4]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无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5]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注释】

[1]贝阙(què)、珠宫:语出《楚辞·九歌·河伯》“紫贝阙兮朱宫”,是水神河伯的居所。这里指神仙住的地方。

[2]神工:神的力量。

[3]蛰:动物冬眠状态。起蛰:从冬眠中醒起。

[4]率然:贸然,不作深思的样子。

[5]龙钟:潦倒的样子,这里指穷愁潦倒的人。【译文】

东方的云海无边无际,空濛浩荡,群仙时隐时现,遨游在清澈的天空上。飘浮荡漾的云气映出人间万般景象,空中难道真有什么珠贝镶成的殿堂?心中明明知道所见的海市都是幻影,怎敢为了耳目的好奇,麻烦东海龙王?天寒水冷,万物都沉睡不动,海神为我醒来鞭鱼驱龙,兴云作状。初冬清晨,空中楼台重叠,山阜苍翠,阅历多的老人也吃惊,说是怪事一桩。人世间的东西还可靠人力取得,世外什么也没有,谁在主宰称强?随便祷告一声,海神并不拒绝我,可见我的倒霉,实属人祸而非天降祸殃。潮阳太守韩愈贬官归来,路过衡阳,风扫阴云,石廪、祝融二峰全都在望。他说是自己的正直感动了山神,哪知是老天爷对潦倒者的哀伤。扬眉吐气,开口一笑,不易得到,神对你的报答已经够多,大喜过望。夕阳万里,孤鸟归林,时已傍晚,只见万顷碧海有如铜镜,无风无浪。美丽的诗篇绮丽的语言有什么用,也像海市随风变化泯灭,踪迹茫茫。【解析】

登州,今山东蓬莱。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异事》说,登州海中,有时有云气,如官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叫作海市。元丰七年(1084)苏轼被命由黄州迁汝州贬所,后又根据苏轼的请求改为常州居住。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去世后被起用,知登州,十月到任,到官五日即被召还朝,作这首诗。诗前有小序,大意是:我听说登州海市已经很久了。当地父老说:“海市常常出现在春夏,现在已快到年底,不能再看到了。”我到登州任才五天就要离去,因没有见到海市深感遗憾。我到海神广德王(俗称东海龙王)庙去祷告,第二天果然出现了海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可分四层:前六句写未见海市之前,“心知所见皆幻影”;“岁寒”八句写祷告海神的经过,具体描绘海市幻景;“潮阳”六句以韩愈自比,写海神显灵是对自己的怜悯;最后四句写海市的消失。查慎行评论这首诗说,全诗只有“重楼翠阜出霜晓”一句实写海市,其余全是议论。这是避实就虚的写法。如果把幻景写作真景,无论怎样尽情描绘,也是笨拙的写法。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1]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释】

[1]清明:清丽、皎洁。【译文】

对比柳的深青,是梨花爽心亮目的淡白,正是柳絮纷飞时节,赏不尽满城花开。只是惆怅东栏边的这一株香雪,人生能有几回领略它的清丽、皎洁?【解析】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认为,这首诗最有情致。这首诗为熙宁九年(1076)苏轼由密州(山东高密)知州他调,抵徐州后作。是一首因梨花盛开而感叹春光易逝、人生如寄的短诗。柳絮纷飞时节,柳叶已非初春时的嫩绿,而是春夏之交的深青;梨花已盛开,说明春天已去。一、二句略含伤春之感。三、四句以“惆怅”开头,承上启下,直接抒写面对柳絮纷谢、梨花如雪,深惋韶华易逝、人生短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未曾讲:“好诵东坡《梨花》绝句……每吟一过必击节赞叹不能已。”所以赞叹不已,必有珍爱人生之情。今人读来也会有如此共鸣,可谓千古同慨。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1]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2][3]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jù)。[4]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注释】

[1]烟:浓浓的晨雾。

[2]幽人:乐于幽静不与世交的人,苏轼心目中的高人。

[3]芒屦(jù):草鞋。如茅草但大些,长四五尺,快利如锋刃,可作绳或草鞋。

[4]应:应该。这是苏轼的一种推测,但这种推测实际是一种肯定。应是虚写字,如果字面肯定,那就是实写。这里虚写,行文留有余地,显得更灵活。【译文】

在浓浓的晨雾中听见钟声,但我就是看不见寺庙。有人还没有出行,我的鞋子已经被晨露打湿。这样的好地方,更好的时间应该是月亮初上山头,照个行人出没的时候。【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熙宁五年(1072)八九月间。梵天寺,在杭州城内凤凰山。吴越王钱氏建。守诠,一作志诠、惠诠。守诠原韵云:“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竟未掩,片月随行屦。时闻犬吠声,更入青梦去。”宋周紫芝《竹坡诗话》谓这首诗“幽深清远,自有一种林下风流”。

这首诗首二句写寻寺。时间是清晨。清晨的钟声更清晰,沿着寺里的钟声所指示的方向寻去,还是找不到。高人的住处真是与俗人不同,这么难找。中二句写人未见。寺总算找到了,但没有见到人,只看到他沾满露水的刚刚穿过的草鞋。他又走了。高人真是与俗人不同,不愿意和俗人打交道。末二句写高人与月为伴。写只有月亮才能在夜里他回来时见到他。幽静的环境让人喜欢。

清代评论家汪师韩以高、洁评这首诗,说这首诗有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的遗风。苏轼大才,无适而不可。在苏轼诗集中,此类诗比较少见,清代评论家赵翼称之为“别调”。

法惠寺横翠阁楼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1]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2]

惟有千步冈,东西作帘额。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注释】

[1]朱阁:古代寺院经阁常常是红颜色。

[2]步冈:地名,即吴山。【译文】

晨光里看吴山,一脉青葱蜿蜒;暮色里看吴山,一堆浓翠的冈峦。吴山美呵,已是多姿多彩,还要侧转身影,为你精心地打扮。幽栖高洁的人,起居山寺中。横翠阁里,朝朝暮暮装满了空静。唯有吴山,岁岁年年与你长相伴。东西逶迤展开,像一道青翠的帷帘。想起故园也是新春时光,我却杳无归期在他乡。人说秋来相思愁断肠,我这里新春思乡更悲伤。泛舟平湖能不爱它的妩媚,我却更加思念我的锦江水;登上横翠阁,满目青翠,我倒更加神往峨眉的秀美。岂止是华年如水朱颜改,青春易老人易衰,即便是雕栏玉砌,也不能永远完美地存在。至于沧海桑田,百年兴废,人世的风风雨雨更让人伤怀。悬想这眼前的楼阁池台,必有一天被一片草莽替代。后世的游人呵,你想追寻我旧游的足迹吗?请到西湖水边来,到这横翠溢彩的吴山来。【解析】

法惠寺横翠阁,五代吴越王钱氏建于杭州吴山,今已废。这首诗苏轼写于杭州通判任上。这个时期,苏轼的绝世才华得江山之助,不仅杰作佳篇美不胜收,还进一步形成了洒脱、清华的诗风。本篇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写横翠阁中所见的景象,抒发思乡伤老之情和百年兴废之感,寄寓着苏轼的人生哲思。这首诗开篇就精彩动人。何满子先生赞赏首四句“极天真飞动之致”,显示了苏轼善于从动态变化中捕捉景物特征的本领。接着四句从吴山全景缩小到阁中近景,点出横翠阁,补叙苏轼登阁情事。这一段诗人的情感观照,自然引起“平湖、濯锦江、横翠阁、峨眉山”的联想,抒写了思乡之情,并由近及远、由眼前而身后地抒发人老、世事沧桑的感慨。结尾处悬想未来岁月里“游人寻我旧游处”,显示了苏轼自己可与吴山共存、名垂史册的自信、乐观与旷达。历史验证确也如此。当年的法惠寺不可追寻了,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是在赏读苏轼的诗章吗?

感旧诗

[1][2]

床头枕弛道,双阙夜未央。

车毂鸣枕中,客梦安得长![3]

新秋入梧叶,风雨惊洞房。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4][5][6]

筮仕记怀远,谪居念黄冈。[7]

一往三十年,此怀未始忘。[8][9]

扣门呼阿同,安寝已太康。

青山映华发,归计三月粮。[10][11][12]

我欲自汝阴,径上潼(tóng)江章。[13][14]

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15]

怜子遇明主,忧患已再尝。[16]

报国何时毕?吾心久已降。【注释】

[1]“床头”句:言临时居住的子由东府在车马奔驰的大道旁。

[2]阙:宫门望楼。

[3]洞房:深室。

[4]筮仕:初做官时占卦以卜吉凶。

[5]怀远:怀远驿。

[6]黄冈:今属湖北,元丰三年至七年间苏轼谪居于此。

[7]三十年:苏轼自嘉祐六年(1061)初仕凤翔至元祐六年(1091),整三十年。

[8]阿同:苏轼自注:“子由一字同叔。”

[9]太康:甚康乐,语出《诗经·唐风·蟋蟀》。这儿指已经熟睡。

[10]汝阴:即颍州。

[11]潼(tóng)江:水名,在潼川府,府治在今四川三台旧叫作东川。

[12]章:奏章。苏轼自注:“予欲请东川而归。”

[13]石蜜:即冰糖。

[14]柿霜:柿饼外的白粉,此指柿饼。苏轼自注:“二物皆东川所出。”

[15]明主:指高太后,当时哲宗年幼,高太后权同听政。

[16]降:指平静。【译文】

床头紧靠着车马行驶的大道,宫门望楼对峙,天还未亮。车声隆隆,仿佛响在枕边,客游京华的人怎能长入梦乡?秋天来临,梧桐叶逐渐枯黄,卧室虽深,仍听见风雨作响。月已西沉,独自在月下徘徊,感到了初秋的凉意,令人惆怅。清楚记得怀远驿占卜做官的吉凶,不久你就贬官筠州,我也谪居黄冈。转瞬之间,已经过去三十年,风雨夜对床眠的志向从未淡忘。“阿同!”我敲门想叫醒弟弟,弟弟鼾声大作,睡得正香。青山映衬华发,将更显得苍老,我已决意还乡,备足了途中口粮。一到汝州就直接上奏朝廷,要求调到蜀中的潼江。我仿佛已看到透明的盘子,盛满了故乡的柿饼和冰糖。可怜你遇上圣明君主,总想报国,历经忧患,不断遭到中伤和诽谤。报国呵报国,何时才是尽头?我早已心灰意冷,没有这种奢望!【解析】

元祐六年(1091)京城作。这年二月苏轼从杭州召还任翰林学士承旨,五月至京,八月因再次遭到政敌攻击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这首诗苏轼写于赴颍州前。诗前有序说:嘉祐年间我与子由共同参加制科考试,住在怀远驿,当时我二十六岁,子由二十三岁。一天秋风秋雨大作,半夜时雨下得更急,我才开始产生欢聚悲离的感慨。以后在各地做官,绝大多数时间我们都不得相见。每年夏秋之交,起风下雨,草木凋敝,我就会有这种凄凉的感慨,已经有三十年了。元丰年间我贬官黄州,子由也贬官筠州,我曾作《初秋寄子由》,谈到这件事。元祐六年我从杭州召还,住在子由的东府,几个月后又出知颍州。这时我已经五十六岁了,写了这首诗来同子由告别。以上就是序文大意。由于厌倦官场斗争,苏轼在诗中集中抒发了他的归隐之志。前八句为“感旧”之因,寓居子由东府又逢秋风秋雨;“筮仕”四句为怀旧,这首诗的重点在“感”不在“旧”,故对“三十年”的情况一笔带过;后十句写现在的归隐打算,准备一到颍州就上章请求调往蜀中。全诗如叙家常,却真挚感人,前人盛赞这首诗为“至真之言,自然浑厚”“淡语能移人之情”。

过岭二首

其一[1]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2][3]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4][5]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其二[6][7]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8]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9]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10][11]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sān sān)。【注释】

[1]“暂著”二句: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见钟仪,问人说:“戴南方帽子而被捆住的人是谁?”回答说:“楚国囚犯。”后因以南冠作囚犯的代称。柳宗元《六言》诗:“一生判却归休,谓著南冠到头。”苏轼反用柳宗元诗意。

[2]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善于避祸。

[3]貉:形似狐狸的动物。“一丘之貉”比喻都是坏人,没有区别。

[4]临贺:今广西贺县。《旧唐书·杨凭传》载,杨凭贬为临贺尉,没有亲友敢送行,仅徐晦至蓝田饯别。

[5]潮州:今属广东。韩愈贬官潮州,宋代潮人为立庙,苏轼为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6]七年来往:苏轼于绍圣元年(1094)贬官惠州途经大庾岭,至元符三年(1100)北归经此,已整整七年。

[7]曹溪:禅宗六祖慧能传道处,源出广东曲江县东南,西流入溱水。

[8]“梦里”二句:江南,指江南西路。大庾岭在南雄州和南安军交界处,过岭即为南安军,而南安军属江南西路。方回说:“此联甚佳,殊不以迁谪为意也。”(《瀛奎律髓》卷四十三)汪师韩说:“视迁谪犹醉里梦中,知其胸中别有澄定者在。”(《苏轼选评笺释》卷六)

[9]岚:山林中的雾气。

[10]谁遣:谁让。这里虽是疑问句,但实际意思是指苏轼的足步声惊起了山鸡。

[11]毵毵(sān sān):花枝细长的样子。苏轼北归时,士大夫都以为他将重新受重用,故纪晓岚认为最后两句“非写景”,有“不必相猜之意”。【译文】

其一

暂戴囚犯的帽子,并未戴到死,冬去春来,我也随鸿雁北返。狡兔三窟,一辈子都学不会,小人当道,古今没有什么变换。杨凭贬官临贺,当时无人敢送,韩愈远谪潮阳,至今有庙祭奠。

西望剑门,故乡远在七千里外,乘兴一游,真要提举成都玉局观。

其二

七年远谪,怎能忍受这样的摧残,现在又来到曹溪,品尝一勺甘泉。三年的海外生活好像醉梦一般,酒醉未醒,不知不觉又回到江南。碧波冲足,空谷中荡起清脆的声响,雾气缭绕,浸湿了远行人的衣衫。我的足步声使山鸡受惊,突然飞起,岩花从细枝上纷纷坠落,像红色的雨点。【解析】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五月大赦,苏轼被命移居濂州(今广西合浦)。九月改舒州(今安徽安庆)团练副使,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行至英州(今广东英德),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年底途经大庾岭,写了这两首诗。前首感叹古往今来都是直臣受害,小人当道,但历史自有公论;后首写自己不以南迁、北归为意,而小人却对自己的北归惊恐万状。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1]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2]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3]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注释】

[1]云归:文长老已病逝。

[2]一弹指:佛教名词,比喻时间极短。

[3]乡井:家乡。苏轼与文长老同为蜀人,故云。【译文】

上次见面我为文长老消瘦的容颜而吃惊,而他不久的离世,让我颇感意外。三国秀州见了你的生和病和死去,一弹指的时间便已是过去此生和来世了。存在和死亡我见过很多所以没有落泪,同乡的离去让我也愁心重重。想去那钱塘寻访高僧圆泽,葛洪在江畔已等到深秋之时了。【解析】

这首诗苏轼写于熙宁七年(1074)。永乐位于秀州(今浙江嘉兴)西北十五里。文长老乃蜀僧文及,秀州报本禅院住持。

这首诗是对文长老的挽词。首二句读之有飘忽无定的感觉,正显出悼念僧人不同于悼念世俗人。苏轼似乎在悼念他,又似乎不在,因为他在到处寻找,不过没有找到。妙处就在有意无意之间。

清代评论家查慎行在他的《初白庵诗评》中说这首诗三四句是“天然绝对”,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痕迹,正显出苏轼的学富笔灵。二句全都谈佛理,融苏轼妙悟于其中,其下句尤耐人寻味。五、六句一转工巧而入于顿挫。“浑无泪”,并非无泪,乃以泪源已竭,无可再流。因为近些年来,亲朋故旧辞世的太多了。这种无泪比有泪更为沉重。文长老虽为僧人,然亦难免有俗情。这两句重在俗情。文长老与苏轼同乡,二人乡井难忘,他的逝去,苏轼更感到沉痛,读来更令人感动。末二句引僧人与儒生的典故,十分贴切。圆泽比文长老,李源则自况。苏轼仰慕文长老高尚道行,欲续前缘于未尽,言有尽而情意无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