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群英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0 23:45:33

点击下载

作者:村上春树,和田诚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爵士乐群英谱

爵士乐群英谱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爵士乐群英谱作者:【日】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 和田诚(Makoto Wada)译者:林少华责任编辑:沈维藩关注微博:@数字译文微信公众号:数字译文我们的产品:译文的书联系我们:hi@shtph.com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合作电话:021-53594508版权申明

PORTRAIT IN JAZZ

by Makoto Wada & Haruki Murakami

Copyright © 1998 by Haruki Murakami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apan.

Chinese (in simplified character only) translation rights arranged

with Haruki Murakami, Japan

through THE SAKAI AGENCY and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前言和田诚

上初中时我非常喜欢看电影。当时看的是《排行榜》(Hit (1)Parade),讲的是丹尼·凯扮演的钻在象牙塔里研究古典音乐的迂腐至极的教授某一天得知爵士乐的存在,于是上街听个没完。

这部以喜剧手法拍摄的电影也是爵士乐入门教材。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汤米·道尔西(Tommy Dorsey)、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莱奥内尔·汉普顿(Lionel Hampton)等出类拔萃的音乐家们联翩出场,一显身手。

这样,电影与爵士乐几乎同时来到我身旁。我首先亲近的是电影中一再出现的摇摆乐(Swing),由此上溯听了老爵士乐。高中时代对爵士乐的历史发生兴趣,同时,“比博普”(Bebop)也诞生了,又不能不听这种新爵士乐。

上大学的时候,塞隆纽斯·蒙克(Thelonious Monk)和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已经是大师了,“背包嘴”(指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因其天生一张“背包嘴”——译注)和埃林顿公爵(Duke Ellington)很是活跃,乔治·刘易斯(George Lewis)和“小子”奥赖(Kid Ory)也还年富力强——我听了许许多多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爵士乐。

这时间里我长大成人了。音乐我固然非常喜欢,但并未将其作为职业,而选择了插图画家的道路。偶尔也举办画展。个人画展不同于工作,可以自由选定主题,这时,我的题材大多是自己喜欢的电影和音乐。

1992年举办的个人画展的主题是“JAZZ”,随便选了二十位爵士音乐家作画。那时的画引起了村上春树的注意,为之配写了随笔。1997年春举办了“SING”画展,从中选出爵士乐方面的,再加上新画的,集二十六人成此一册。

村上对爵士乐的感情比我更热更深。展览会上的画原本都已各嫁其主流落四方了,这次由于有了村上的文章而得以重聚一堂,实在令人欣慰。(1) 美国喜剧演员(1913—1987)。查特·贝克(Chet Baker)

查特·贝克的音乐,洋溢着纯粹的青春气息。在爵士乐全盛时代留下名字的音乐家固然为数不少,但让人如此活生生感受到“青春”气息的人,除了他还有谁呢?

贝克创作的音乐里有一种令人胸颤的痛楚,一种萦绕心头的印象,而那是唯独他的音色和如歌的乐句才能传达的。他可以将其作为空气极为自然地吸入肺腑,再作为气息呼出体外,几乎不见人工雕琢的痕迹。也无须雕琢,因为他自身即是“特殊存在”。

然而他得以保持“特殊存在”的时间绝不算长。其辉煌恰如盛夏绚丽的晚霞,倏忽间被夜色吞没。吸毒造成的低落情绪如到期的债款一般压得他不得翻身。

贝克长得像詹姆斯·迪恩,不但五官相似,其存在本身的超凡魅力和自毁倾向也如出一辙。两人贪婪地吞食时代的硕果,将获得的营养慷慨地撒向世界,几乎毫无保留。但贝克和迪恩不同,他活过了那个时代,而这——说法或许过分——是查特·贝克的悲剧。

70年代贝克得以复出并重新受到评价,从个人角度我当然欢喜。但我宁愿把贝克50年代中期——那时他同他的时代发生了正面冲突,雷鸣电闪火光四溅——西海岸那直率而富有激情的演奏永远留在脑际。

查特·贝克的初期名奏,可以从格里·穆里根(Gerry Mulligan)的四重奏原作中听到,但他本人在四重奏里的演奏也十分出色。这张太平洋(Pacific)唱片公司的十英寸盘,作为转盘式录音为期最早,其清新得近乎笨拙的吱吱咯咯的音色和乐句自有打动人心之处。钢琴手拉斯·弗雷曼(Russ Freeman)那爽净明快的独特指法赋予贝克的小号声所酿出的“执著”以鲜活灵动的背景。

他在单簧管四重奏中的演奏初听之下热情奔放,实则有一种深沉的孤独况味。无颤音的号声平地拔起,直冲云霄,而又奇异地全然不留余音,在歌声尚未充分成声的时间里便被包围我们的墙壁吞噬一尽。

并不是技术上有多么老到,艺术上亦非炉火纯青,演奏惊人地随心所欲。我们甚至为之感到不安:这么演奏,不会在哪里摔跟头?不会“喀吧”一声摔断?号声是那样高洁那样幽怨。其中或许没有划时代的底蕴,但底蕴的阙如反而撞击摇撼我们的心,它类似我们在哪里体验过的什么,极为相似。查特·贝克四重奏CHET BAKER QUARTET(Pacific Jazz PJLP-3)本书中的唱片及其编号均据作者(村上)私人收藏唱片查特·贝克(1929—1988)生于俄克拉何马州。1952年参加中音萨克斯演奏者穆里根的无钢琴四重奏乐队。翌年独立组建自己的小型爵士乐队。以其冷峻而抒情的小号和中性嗓音成为西海岸爵士乐坛的明星。由于毒品的困扰,60年代长期销声匿迹。1973年重新登台。1988年出演纪实影片《让我们迷失》(Let's Get Lost),未待首映即客死荷兰。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

以今天的眼光看,“摇摆乐之王”(“King of Swing”)本尼·古德曼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印象,即他是一位十分保守的善于商业操作的音乐家。然而正是此人打破了黑人音乐家同白人音乐家不在同一乐队并肩演奏这条往日音乐界不成文的金科玉律。他邀请颤音琴手莱奥内尔·汉普顿、钢琴手泰迪·威尔逊(Teddy Wilson)、吉他手查理·克里斯蒂安(Charlie Christian)加入乐队,周围人就此说三道四他也不以为意。仅凭这一点就足可以说本尼·古德曼是个忠于音乐之人。只要乐器发出的声音妙不可言,只要兴高采烈地摇摆,即使鱼身人他恐怕都会雇用。

对古德曼来说,较之皮肤的颜色,需要优先考虑的更是招揽各时期优秀的音乐家、纳入新的气息、使自己的乐队始终不失为第一线富有刺激性的存在。不过,许多年后他把祖特·西姆斯(Zoot Sims)和菲尔·伍兹(Phil Woods)等纯粹的现代派网罗进去时,事态终究变得不可收拾,发生了一场骚动。这场乱子的来龙去脉在低音大提琴手比尔·克劳(Bill Crow)写的《再见鸟国》里面有详细记述。话虽这么说,但这支即使是属于折衷产物的乱哄哄的乐队,从其遗留的唱片听来也还是不同凡响的,绝不能说古德曼最后事与愿违。

尽管如此,提起本尼·古德曼,我们记忆犹新的,也还是30年代后半期至40年代录制的无数名奏。这一黄金时代录制的古德曼的演奏,随便哪一次都无与伦比,青年才子(当时才二十几岁)埃迪·索塔尔(Eddie Sauter)专门为古德曼编的组曲,演奏起来确实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有一种与往日的“摇摆之王”路数有所不同的朝气蓬勃的魅力。古德曼甜美而富有摇摆韵味的艺术气质同索塔尔不无硬涩的智性风格浑融一体的音乐于是乎在乐坛崛起,不但品位超拔,而且极具娱乐性。

古德曼老大哥想必也受到了索塔尔编曲激情的感染。如他在《恒河月光》(Moonlight on the Ganges)中的单簧管独奏就相当激进,富于现代色彩,含有仿佛在说“不能让你们把爵士乐称为轻松逗笑的把戏”的冲击力。古德曼当时也还年轻,本身也处于饥渴状态,其热情洋溢的现场演奏《卡内基音乐厅》(Carnergie Hall)诚然独步一时,但终究不无久听生厌之处。而这种时候,最好欣赏这张《本尼·古德曼献给埃迪·索塔尔》(Benny Goodman Presents Eddie Sauter Arrangments)。本尼·古德曼献给埃迪·索塔尔BENNY GOODMAN PRESENTS EDDIE SAUTER ARRANGEMENTS(Columbia CL-523)本尼·古德曼(1909—1986)生于芝加哥犹太人家庭。10岁开始接触单簧管,同许多音乐家同台演奏,技艺日臻精湛。30年代率领自己组建的管弦乐队和小型爵士乐队演出,作为摇摆乐时代的中心人物大显身手。1938年获“摇摆乐之王”之称,在古典音乐殿堂“卡内基音乐厅”成功举办首次爵士乐音乐会,并以录用优秀音乐家不问黑白种族而闻名。

本尼·古德曼所演奏的埃迪·索塔尔组曲,遗憾的是(说理所当然亦属理所当然)未曾受到普遍欢迎。若干年后,索塔尔同斯坦·盖茨(Stan Getz)推出了堪称造型美极致的优秀作品——《焦点》(Focus)。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鸟儿与晕眩》(Bird And Diz)这张唱片的演奏成员,可谓莫名其妙的搭配。“晕眩”吉尔斯比(Dizzy Gillespie)和低音大提琴手加里·拉赛尔(Curley Russel)自是顺理成章,非其莫属;意外的是唱片商诺曼·格兰兹(Norman Granz)领来了鼓手巴迪·里奇(Buddy Rich),“鸟儿”(Bird,即帕克)领来了无事可干的塞隆纽斯·蒙克。于是,一个没有统一性的五重奏便当场拼凑出来了。

里奇当时最为走红,以空前高超的技术乒乒乓乓击鼓不止,酬金也高得令人咂舌。而蒙克的前卫风格则尚未被一般人理解,没人捧场,没有工作,只好默默地做好自己喜欢的事。由此不难预测,里奇与蒙克风格截然不同,两人分别追求自家风格,完全不理会对方搞什么。

我时常感到纳闷儿:那天两个人见面到底说什么了呢?性格恐怕也不大合得来吧——当然这是我自以为是的想像——至少据我所知,那以后两人应该再未见面。

最初听此唱片的时候,我遗憾地想道:若鼓手是马克斯·罗奇(Max Roach)或肯尼·克拉克(Kenny Clarke)该有多好。蒙克的钢琴犹如刚刚削成的楔子一般锐利逼人、寸步不让(独奏机会不多,但其独辟蹊径的伴奏堪称一绝),而里奇那劈头盖脑的摇摆乐概念鼓点委实令人兴味索然——它是那样地故弄玄虚、自鸣得意,不知收敛为何物。

不过最近重新听来,竟不由心悦诚服:唔,不管怎么说三道四,巴迪·里奇打鼓也还是蛮有两手的!事情也真是不可思议。故弄玄虚、不合时宜这一印象固然没有改变,但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开始充分认识到终究是里奇那“过剩的”鼓点给这场演奏带来了独特的愉悦。彰显蒙克特立独行的钢琴的方向性的,同样是里奇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重锤猛打”。而若换成罗奇、克拉克,有可能因其过于规范而不够淋漓尽致。

里奇的鼓点说吵闹也的确吵闹,不过细听之下,可以听得出它决不妨碍周围的音乐。因为每个关键之处他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愧是风靡一世的艺人。如此想来,诺曼·格兰兹很可能具有作为“指挥员”的独到而罕见的才干。只要听一下开头“Bloomdido”那一声紧似一声的铙钹序曲,就会不由解颐:不错啊!

本来要写查理·帕克,结果清一色成了巴迪·里奇。鸟儿与晕眩BIRD AND DIZ(Verve MGV-8006)查理·帕克(1920—1955)生于堪萨斯州。从1942年开始,同“晕眩”吉尔斯比等人一起多次举行爵士乐音乐会,成为开现代爵士乐先河的“比博普”核心人物。他以非凡的技巧表达充沛的匠心和音乐情感,系确立爵士乐即兴演奏的天才中音萨克斯演奏家。绰号“鸟儿”。其短暂的一生被过度吸毒、嗜酒以及无数传闻点缀得扑朔迷离。胖子沃勒(Jats Waller)

在胖子沃勒创作的数量有限的名曲之中,我特别喜欢《吉特巴华尔兹》(Jitterbug Waltz)。

那是他在早已远去的40年代初创作的旧曲,旋律颇有些出格离谱,飘飘忽忽上上下下,一副目中无人的神气,而且和弦的推进也不无奇妙。作为音乐,越听越让人如坠五里云雾,不知其是求新还是守旧,是单纯还是复杂,是认真还是马虎。但不管怎么说,却是奇异地留在耳底的音乐。蓦然回神,我竟已站在厨房里哼出声来:滴、啦里啦里啦里啦里啦……

也许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引申式感想,而不具有宽泛的普遍性。不过每次听得此曲,我都有一种感觉,仿佛往昔在某处见过的温馨光景在心底倏然复苏,又觉得那悠扬舒缓的旋律唤醒了孩提时代某件事的记忆。

这么比较或许有欠自然,每当听到雷·曼扎莱克(Ray Manzarek)用风琴演奏的“大门”(The Doors)那首《点燃我的火焰》(Light My Fire)令人印象深刻的序曲时,我就不由想起《吉特巴华尔兹》。当然细听起来二者判然有别,但总是让我有这么一种感觉,就好像那不无怪异然而又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中有个羊水一般的通底之处。对了,大概不妨称之为“原始风景”。戴着严肃面具的戏谑性、戴着戏谑面具的严肃性。若再往前推进,很可能抵达爱伦·坡和库尔特·拜尔的世界,而那一来话就长了。

此曲我经常听沃勒本人的钢琴,不过其他演奏者也有若干令人满意的演奏。“爵士通”米歇尔·路格兰的《路格兰爵士》中收录的极其冷峻而洒脱的诠释固然无可挑剔,但作为个人我更喜欢听白人中音萨克斯手海伯·盖勒(Herb Geller)那张质朴无华的黑人宗教民歌名唱片《西部之火》(Fire In The West)里的演奏。在常驻西海岸的音乐家中加进了偶然从东海岸赶来的肯尼·杜汉姆(Kenny Dorham)和雷·布朗(Ray Brown),而杜汉姆尤为有分量。此人乍看并无超群之处,然而只要有他在场,场上的空气就会顿时一变,变得适宜于演奏妙不可言的“黑洞”爵士乐。杜汉姆这个人原本就好像具有这种音乐品德。以棒球说来,就是有味道的好二垒手——若无其事的接投足以让人心悦诚服。海伯·盖勒,西部之火Herb Geller,FIPE IN THE WEST(Jubilee1044)胖子沃勒(1904—1943)生于纽约。6岁开始练钢琴,15岁在业余比赛中获第一名。其后正式受业于伟大的钢琴家詹姆斯·P·约翰逊(James P. Johnson)。1922年录制首张唱片。作为跨越弹奏法的钢琴演奏高手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作曲家亦不同凡响,与歌词作者安迪·拉扎夫(Andy Razaf)一同创作了《杜鹃玫瑰》(Honeysuckle Rose)、《不再风流》(Ain't Misbehavin)等诸多名曲。

虽然带有轻松联欢的氛围,却让人深切地感觉出爵士乐百分之百的气势,《吉特巴华尔兹》原有的主题也传达得惟妙惟肖,的确堪称佳制,令人百听不厌。阿特·布雷基(Art Blakey)

我第一次接触“现代爵士乐”(Modern Jazz),是在1963年的“阿特·布雷基与爵士信使”(Art Blakey & Jazz Messengers)音乐会上。地点是神户。我还是初中生,连爵士乐是怎样一种音乐都稀里糊涂,但不知为什么来了兴致,弄到一张票跑去听了一场。当时外国有名的音乐家来日本演出十分罕见,加上大家都说好,大概因此动了听一听的念头。记得是1月间的一个冷天。

站在前排的是弗雷迪·哈伯德(Freddie Hubbard)、韦恩·肖特(Wayne Shorter)、柯蒂斯·福勒(Curtis Fuller)等新手。新组建的典型三管六重奏乐队(如今想来倒是划时代的神奇阵容,但在当时全然不知为何物),节奏部成员有布雷基、赛达·沃尔顿(Cedar Walton)、列基·沃克曼(Reggie Workman)。短时出场演唱的歌手是约翰尼·哈特曼(Johnny Hartman)。

若说那天晚上听的音乐听懂了没有,老实说那对我毕竟太深奥了。我当时通过收音机听到的主要是摇滚,顶多加上纳特·“金”·科尔,音乐欣赏水平显然不同。那天晚间台上演奏了《无非是个纸月亮》(It's Only A Paper Moon)和《三盲鼠》(Three Blind Mice)。这两首曲我虽然知道,但他们演奏的同原曲旋律相差甚远。为什么非把原曲旋律彻底破坏、歪曲到那个地步呢?我无法理解其原因、基准和必然性。也就是说,随兴演奏(adlib)这一概念在我的知识抽屉里是不存在的。

然而那里边有某种刺透我的心的东西。我本能地感觉到:“眼前这东西是包含着对于我自身的新的可能性的什么,尽管我还无法充分理解。”那恐怕是因为毕竟音乐本身是充实的、积极向上的,而且富于黑人爵士灵歌的激情(Soulful)。

那时最强烈吸引我的,我想是那气氛(Tone)。六位意气风发的音乐家所催生的气氛是那样势不可挡、那样咄咄逼人、那样神秘莫测,而且是……黑的!不知何故,我觉得音色是黑的。当然也有视觉上的原因:台上的音乐家全是黑人。但不仅仅是这样。我从其气氛本身感觉出的颜色的确是黑的。而且不是漆黑,而是多少掺杂巧克力色的深黑……我怀着被不由分说染成黑色的心情茫然走回家去。

音乐会之后,我得到了布雷基稍早期的唱片,反复听了许多次。唱片是丰塔纳(FONTANA)出品的,收有《危险的关系布鲁斯》,每次听此音乐,对我而言的一个时代的一种状况都历历涌上心头。当然,唱片的封套背景是黑的。危险的关系LES LIAISONS DANGEREUSES(Epic LA-16022)阿特·布雷基(1919—1990)生于匹茨堡。40年代活跃于比利·艾克斯泰因(Billy Eckstine)乐队。其后同查理·帕克等人同台演奏,切磋技艺。1952年2月以自己的名义组建包括贺里斯·席尔沃(Horace Silver)等人在内的五重奏乐队,在LIVE HOUSE演出《鸟国》(Birdland)。翌年组建“爵士信使”乐队,虽然成员不断更换,但活动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其击鼓风格兼具雄浑与细腻,也作为乐队领导人向社会输送了众多年轻英才。斯坦·盖茨(Stan Getz)

斯坦·盖茨这个人情绪上有着复杂的烦恼,人生绝对算不上平坦幸福。他怀有蒸汽压路机般巨大的自我(ego),灵魂为大量的海洛因和酒精所侵蚀,从懂事到停止呼吸几乎所有时期都同平和安稳的生活无缘。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身边的女性受其伤害,朋友们忍无可忍地接连离去。

然而作为血肉之躯的盖茨,无论在北极过的日子多么严酷,他的音乐也从未——哪怕一次——失去如同天使振翅飞翔的优雅魔力。一旦他登台手持乐器,一个迥然有别的世界便应声展开,恰如不幸的迈达斯国王将其手触的一切变成闪闪发光的黄金。

是的,构成盖茨音乐核心的,便是闪闪发光的黄金旋律。纵然在他以快节奏进行无比热烈的即兴演奏时,那里边也有自然而圆润的歌唱。他简直就像运用深得神传的声带一样潇洒自如地操纵次中音萨克斯管,编织出鲜活灵动至幸至福的无词歌。爵士乐历史上萨克斯手多如繁星,但像盖茨那样激越地引吭高歌而又不堕入廉价伤感的人一个也休想觅得。

那以前我曾迷上各种各样的小说,陶醉于各种各样的爵士乐。但对我来说,最后唯独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才是小说(The Novel),唯独斯坦·盖茨的才是爵士乐(The Jazz)。再次想来,两人之间或许可以找出几个重要的共同点,在两人创造的艺术中发现若干缺点当然也是可能的,我乐意承认这一事实。不付出留下瑕疵的代价而取得永远的美丽刻印是不可能的,唯其如此,我才无条件地像深爱他们的美丽一样爱着他们的瑕疵。

我最喜爱的盖茨作品,无论如何都是在爵士乐俱乐部“故事城”(Storyville)中录制的两张现场录音唱片。其中每一首都妙不可言。用一个普通的说法:里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不妨听一下《移动》(Move)。吉米·拉尼(Jimmy Raney)、艾尔·海格(Al Haig)、泰迪·考蒂克(Teddy Kotick)的节奏乐段简直完美得令人屏息。绝对冷峻简洁,同时又如地下岩浆一般滚烫的节奏浑然融为一体。而盖茨的演奏远远在此之上——如天马行空,拨云驱雾,将鲜丽得令人眼睛作痛的满天星斗一瞬之间展现在我们面前。那生动鲜活的旋律跨越岁月的长河,剧烈地叩击着我们的心弦。这是因为,里面的乐曲毫不迟疑地唤醒悄然潜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饥饿的狼群。它们在冰天雪地里吐着野兽那无声的白气,吐着仿佛可以拿在手中用刀削断的又白又硬的美丽的气息……我们可以从中静静地看出生息于灵魂密林的命中注定的残酷。故事城第1集AT STORYVILLE VOL. 1(Roost LP-2209)斯坦·盖茨(1927—1991)生于费城。1943年加入杰克·蒂加登(Jack Teegarden)乐队,其后加盟无数名门乐团。1949—1952年拥有自己的乐队,同时只身赴北欧旅行。之后经过同斯坦·肯顿(Stan Kenton)乐队的合作以及在欧洲的活动,60年代初以波萨诺瓦(bossa nova)风格的爵士乐作品大获成功。1964年后重返自己乐队。他是一位天才的即兴中音萨克斯演奏家,演奏风格冷峻而热情,具有无与伦比的充沛的音乐才情。比莉·霍丽戴(Billie Holiday)

还年轻的时候听了许多比莉·霍丽戴,也受了一定程度的感动。但真正认识到比莉·霍丽戴是一位何等出众的歌手,则是在上了些年纪以后。也就是说,年轮的增加也似乎有其好的一面。

时常听她早在30年代至40年代前半期留下的录音。声音还年轻,水灵灵的,是她大唱特唱时期的作品,其中多数后来由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重新发行。那里边充满难以置信的想像力,简直天花乱坠,令人瞠目结舌。世界随着她的摇摆而摇摆,整个地球都在摇摇晃晃。这不是什么夸张。那并非所谓艺术,而已经是魔法。能将那魔法使用得那般娴熟的,据我所知,除她之外仅查理·帕克一人而已。

不过对于倒嗓时期,即她声音嘶哑、身体遭受毒品侵蚀以后的录音,年轻时听得不大热心,或者不如说是在有意回避。尤其是进入50年代后的录音,听起来是那样凄惨、那样悲苦、那样黯然神伤。但在长到三十几岁进而四十几岁之后,我倒更愿意把那一时期的唱片放进唱机。我的心和身体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渴望那样的音乐。

从比莉·霍丽戴晚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崩毁了的歌声中,我所能听取的究竟是什么呢?就此我想了很多很多。其中到底有什么那么强烈地吸引我呢?

说不定是类似“宽恕”的情怀——最近我开始这样感觉。每次听比莉·霍丽戴晚年的歌声,我都觉得她静静地包揽了我在生存或写作过程中迄今所犯的许多错误、所伤害的许多人的心,并统统予以宽恕,告诉我可以了、忘掉好了。那不是“治愈”,我是绝无可能被治愈的,无论什么都无能为力。那只能是宽恕。

不过,这实在太个人化了,我不愿意引申到一般方面去。所以,作为比莉·霍丽戴最精彩的唱片,我还是想举荐哥伦比亚版。若单举其中一首,我会不假思索地选《如果你微笑》。其中莱斯特·扬(Lester Young)的独唱也值得一听。天赋之才,十全十美,令人大气都不敢出。她唱道:“如果你微笑,世界都随你微笑。”

When you are smilling,the whole world smiles with you.

世界都微笑。或许你不信,但你会真的微微绽出笑容。金色年华THE GOLDEN YEARS(Columbia C3L-21)比莉·霍丽戴(1915—1959)生于巴尔的摩。10岁被强奸,十几岁当妓女,少女时代备尝艰辛。1930年被录用为歌手。1936年开始以自己的名义真正录制唱片。1939年录制的《奇怪的水果》使其获得公众认可。其宛如器乐演奏者即兴演奏般的富有个性的唱法,给后来的现代爵士乐演唱以很大影响。但因吸毒成瘾,过早结束了歌手生命。卡伯·卡罗维(Cab Calloway)

提起卡伯·卡罗维,眼前不由浮现出约翰·兰迪斯导演的电影《布鲁斯兄弟》(Blues Brothers,1980)中那段阴阳怪气的“嗨嗬”(HiDeHo)唱腔。《布鲁斯兄弟》是约翰·兰迪斯献给黑人音乐文化的多姿多彩而又野性十足的颂歌,其中浓浓地荡漾着类似腼腆多梦的少年情思的氛围,令我十分中意。特别是雷·查尔斯(Ray Charles)和卡伯·卡罗维跃然银幕的音乐场面堪称压卷之作,他们身上扑面而来的植根于泥土的固有活力,使得这部电影所蕴含的信息层次陡然提高两个刻度。

另外,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在那部民谣式歌剧《波吉和贝斯》(Porgy and Bess)中,以卡伯·卡罗维为原型设计了一个叫“游戏人生”(Sporting Life)的奇特角色,并让卡罗维自己扮演。于是,卡伯·卡罗维其人所具有的特异性格一举超越时代,超越音乐风格,而成了传奇故事,甚至已很难分清多大程度上确有其事、多大程度上是印象的反复了。

虽然如此,在爵士乐发展史上,卡伯·卡罗维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时期乃在30年代至40年代这点却是众口一词的看法。在这一时期,他率领的高素质大乐队广受欢迎,同时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录音,其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在乐迷当中被称为《猫咪楚·贝里》的史诗般的唱片(是日本编辑的,但内容比原版好得多)。

它是次中音萨克斯手楚·贝里(Chu Berry)1974年前后演奏的作品集。A面是楚·贝里本人名下乐队的演奏,B面是由他领衔独奏的卡伯·卡罗维乐队的演奏。除了楚·贝里,当时的卡伯·卡罗维还拥有“晕眩”吉尔斯比、泰里·格伦(Tyree Gleen)、米尔特·欣顿(Milt Hinton)等顶呱呱的年轻音乐家。和老大哥卡罗维那独一无二的兴高采烈的歌唱不同,他们在台上展现的是热辣辣的独奏。卡罗维那时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