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的时光胶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2 19:33:50

点击下载

作者:杨德生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

给儿子的时光胶囊试读:

序言

儿子今年9岁,是他接受小学教育的第四个年头。记得他进小学上课的那天,学校要求家长写一篇

成长寄语

,当时我满腔热血地挥就了一篇短文,现在回头看看,百感交集……“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德国哲学家这么说道。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并将之奉为圭臬;然而,自儿子诞生在这个世界,我们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在唤醒他的灵性,抑或是一步步将之磨灭?坦白说,我并不确定。

我一直深信是智慧——而非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我还相信,只要我们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并留给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对学习充满热情。遗憾的是,这些信念,在学校教育面前,竟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也因此,我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开始的坚信转变为后来的怀疑,彷徨,乃至于开始思索。

我们需要思索的东西很多,因为学校相信力量唯一的来源就是“知识”,只要传授了各种知识,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勇敢、尊重、真诚,乃至于温、良、恭、俭、让呢?这些,听过就好了,其实不用太较真……

真的是这样吗?直到现在,我仍然相信教育(不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其目的在于启发,而非灌输。我们启发孩子们去体验科学上的真、道德上的善以及艺术上的美;所有的课程(数学、美术、体育、音乐、历史)不是孤零、片断地灌输给儿童,而应该被有机地整合起来。孩子不必学会很多,但每逢下课必定感到意犹未尽——或情感得以洗涤,或智慧得到激荡。

大人需要告诉孩子的,或许,只是判断是非、善恶、好坏等的工具与方法,至于结论,何不留给他们自己求证呢?比起空洞的说教,自己检验过的事物,想必会更有说服力吧!

我忽然萌生一个念头,想给儿子留下一个时光胶囊。里面应该放些什么东西呢?我想给他留下一些信件,记载着自他入学后,我对他、对生活、对教育以及生命的探索。我和他妈妈在养育他的过程中遇见过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面对的?这样,将来他在翻出这些信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女,便能够引以为鉴;如果还没有,那么想必他对自己,对家庭,也会有另一番体会。

这是目前我想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杨德生2013年9月成长寄语

财富、名声或是世俗上其他的追求,远远比不上你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或是亲吻昨天是儿子到小学报到的第一天,老师要求父母为孩子们写篇简短的成长寄语,我把它收录在咖啡馆的博客里,希望他将来也能有个美好的回忆。亲爱的儿子:今夜秋高气爽,令人身心舒畅。自你加入我们这个家庭,算算已有六个年头。回想你出生的那一天,各种欣喜及忙乱的景象,仿佛依然历历在目。再过不久,你即将迈入一个重要阶段——小学。此刻,我们坐在你的床前,瞧着你安详熟睡的脸庞,内心无比温馨与满足。谢谢你这些年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对我和你母亲而言,财富、名声或是世俗上其他的追求,远远比不上你发自内心的一个微笑或是亲吻。每个父母都曾在心里偷偷地幻想儿女的成长,我和你妈妈也不例外。宋朝苏东坡由于党争而遭到贬谪,于是便戏谑道“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们也并不期待你于未来飞黄腾达,但是衷心盼望你坚强而独立,至少在财务及精神上能充分自主,而不必仰人鼻息。你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喜欢动手做实验,但愿你对知识及智慧的热爱能历久而弥坚。然而,这并不意味我们想要灌输给你很多的知识。事实上,我们更希望你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思考,而不人云亦云。如果你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那么即便你未曾就学,我们也会认为你受过良好教育;反之,就算你将来获得哈佛的博士学位,我们也只会觉得你白白浪费了可贵的光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尽管一个人聪明与否,多半取决于父母的遗传,但人们却可以通过不断思考,逐步地认识自己。如果你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那么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不会感到迷惘,这就是智慧的开端!一旦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具备承担的勇气,你就能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智慧、勇气及快乐,这三者是我们期待你拥有的品质,然而我们知道,你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一定会顺着我们的期待而发展。不过,这又何妨呢?相信你终究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杨德生2010.9.2

一位父亲对男子汉的理解

只有活出自己特点而不被人左右,他才能够被称作是真正的男子汉亲爱的儿子:我的小男子汉,你终将成长为家族的男性成员。我想,或许应该找个机会跟你们谈谈:男子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优秀的男人基本上可以被分为君子和英雄。根据我对中国历史的印象,南方似乎多出君子;北方则盛产英雄。君子讲求的是:温润细致、沁人肺腑。我生长在南方,自小一言一行均被按照君子的要求来培养,可惜终是画虎不成……做不成君子,我对英雄有着不可遏制的向往!然而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英雄呢?古人的标准是“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简单地说,就是要聪明,更要勇敢。老爸算不算是一个聪明人呢?记得你妈是这么说的:“这个世上有许多事情,不是你们傻人所能了解的……”善哉斯言!好些事情我想了二三十年,至今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比如说,我以前读过的一个关于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亚历山大有一次出征,在一个小村庄里遇见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恶霸。他十分愤怒,于是便派人将此恶霸抓了起来,严厉地责问他为何要为害乡里。并说既然今日大军在此,断不能容他继续作恶,云云;没想到此人十分恭敬地回答道:“尊贵的大帝,您为什么要如此地责备我呢?您的大军的所作所为,和我相比,在本质上其实并无不同!那为何您称自己所做的为善行,而我的则为恶事呢?我们唯一的不同,不过只是数量上的差异罢了!”亚历山大听完后觉得有些道理,便将此人留在大军之中。日后,他果然成为了一名传说中的“英雄”。坦白讲,这种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明白!我想说的是,不管做君子也好,英雄也罢,重要的是你必须找到自己的舞台,并且为实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懈努力。君子与英雄,也许是你的典范,也许不是。假使你违反了自己的本性,去追求所谓崇高理想的话,也许最终,不过是落得买椟还珠之憾罢了!如果你是老鹰,那么你应该奋力飞翔;如果你是老虎,那么不妨尽情怒吼!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不断地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如果海鸥总是羡慕鲸鱼能够在深海潜游,不难想象,终其一生,它都无法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唯大丈夫能本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活出自己特点而不被人左右,他才能够被称作是真正的男子汉。你想当真正的男子汉吗?那么,从认识你自己开始吧!杨德生2011.10.20

纯爷们与大丈夫

“大丈夫”不是不会生气,但必是当他的信念受到侮辱,而不是因为来自言语的挑衅亲爱的儿子:前些天,爸爸在媒体上看见有个小男生很自豪地说“某某是女生,我是纯爷们”。你知道,我从小在台北长大,来了北京之后,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们那儿的男生很“娘”。我非常困惑,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北方人认为台湾人说话的腔调太“温柔”,即使有了冲突,也是光溜嘴皮子,顶多,也就撂下一句狠话“那你想怎样?”如今网络上经常有人骂南方人娘娘腔。其实这种指责,多少显得有些底虚,因为很多人并不懂得“纯爷们”的真正含义。“纯爷们”指的是那些有作为,有担当的人,而口口声声自称是“大老爷们”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呢?再不济,“纯爷们”也是指那些直爽、不扭捏的人。可惜的是,古代有把冯京当马凉的故事,而在现代,误把鲁莽当豪迈的人,亦比比皆是。许多人错把“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看作是血性、真男人,这实在让人有些无语。对于南方男性的“温、良、恭、俭、让”,北方男性并不应一味地贬低、抵触,而应反求诸己,然后从传统的文化中,培养适合自己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理念,就非常适合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那么如何才是“大丈夫”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男人可以叫作大丈夫。与纯爷们相比,在境界上,“大丈夫”无疑更为高远。如果北京人以做“大丈夫”为己任,那么在面对醇厚的“温、良、恭、俭、让”的南方君子时,不仅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甚至可以略胜一筹。因为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中,隐含了一股不屈不挠的意志,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这样的气度才是真正的大气,才配得上我心目中那骄傲的北京人。此外,我还希望你能明白:“大丈夫”不是不会生气,但必是当他的信念受到侮辱,而不是因为来自言语的挑衅;“大丈夫”也并不介意自己有温和的外表或腔调,因为他们知道,越是声色俱厉的外表,往往隐藏着的越是一颗怯弱的内心。从前的北京人羡慕紫禁城里的皇族;而如今的北京人,不妨立志做精神的贵族。亲爱的儿子,我在北京住了十年,你更是从小在北京长大,是道地的北京人。对于北京,我们拥有一份浓厚的情感。因此,对于北京人所应具有的品质,我希望你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如果将来在北京,人人皆以做“大丈夫”自豪,那么我相信,你们不仅可以恢复从前老北京人的荣光,甚至必将一举超越。谨在此献上我深深的祝福!杨德生2013.10.15

不要催我嘛!

小伙子们本来应该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兴高采烈且充满期待的亲爱的儿子:星期六的早晨八点半,我准备好全家的早餐,便上楼去叫你起床。你是寄宿生,平常在学校,大约不到六点就得起床。周末回到家里,你总能一觉睡到八点多。推开房门,尽管窗外天色已经大亮,但由于拉着窗帘,房间里显得一片昏暗。我摇了摇你,“该起床了,你有一摊的作业要写,还有成堆的钢琴曲要练呢……”“不要催我嘛!”你睁开惺忪的双眼,乍看之下,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星。很遗憾,你的卖萌行为并不能免除那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而你刚刚显然做了一个好梦,不愿立即面对这个纷乱的早晨。无奈之下,我只得扑上去亲昵地咬你一口,并警告说赖床的后果很严重。不知道你究竟明不明白,只见你把屁股撅得高高的。“这是干吗?是把自己当鸵鸟了,还是想让我打?”你完全没有理我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穿起衣服——战斗的一天又即将开始了……儿子,你们孩子的生活看似无忧无虑,其实颇多无奈;而大人的生活照理说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权,不过情况好像也并非如此:每天办不完的事总让我们疲于奔命,焦虑、恐慌,于是下定决心提高效率,好不容易稍有空闲的时候,罪恶感又悄然袭上心头。不知不觉中,恶性循环无声无息地蔓延开来,我们像是一个荡秋千的小孩,满心期待欢乐和满足,收获的却是——焦躁与疲惫。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恐惧?我们看似极有效率地完成每天密密麻麻的安排,然而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值得做,而且又是必须做的?有多少是为别人做的?还有多少是别人做,所以自己也盲目跟着做的?所以,儿子,我多少能够体会你的心情。当一个人被迫去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内心多少总是有些无奈和无助。小伙子们本来应该每天早上起床,都是兴高采烈且充满期待的。我们父母难道真的不能还给你们一个愉快的、充满学习乐趣的童年吗?如今的教育方式,如果确实能够启发孩子们的智慧,或是培养你们的品格,那么你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或许也是值得的吧?!不过实际情况好像又并非如此!那么,勉强孩子们在繁多的作业及考试中挣扎,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们虽然不忍心,但有时也不得不提醒你“儿子,该起床了”,“儿子,该做口算了”,“儿子,……”“儿子,……”在这个怪圈里,我实在看不出究竟谁是赢家。家长们着急,老师们疲惫,孩子们厌倦。然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是教育出众多的国家栋梁,培养出耀眼的学术巨擘,抑或提升了全体公民的素质?或许,我们父母应该做的,不再是不停地催促孩子们去完成这、完成那;或许,我们该停下来想一想,让孩子做这些事的价值何在?有没有其他更有效、更愉快的学习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孩子们被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弄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想,你们的内心一定是充满困惑的吧?!杨德生2013.10.17

什么人应该帮助什么人

乐于助人值得鼓励,但若能不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则更加值得赞扬亲爱的儿子: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大约在你三岁的时候,有一回,不知道怎的,你忽然和妈妈闹起了别扭。妈妈生气地训了你几句,于是你委屈得号啕大哭起来。由于你姥爷有心脏病,受不得过大的声音刺激,因此我连忙把你抱起来,走到小区里的绿地旁。嗯,用你的话来说,就是——让你缓一缓。那时,我们一起坐在树荫底下的木质长椅上,你趴在我的怀里,像只小浣熊一般乖巧。没想到,你突然抬起头,伤心地说道:“你是台湾人,我也是台湾人,台湾人应该帮助台湾人,你为什么没有帮我说话?”爸爸一时惊喜交加,却又不知该做何反应。喜的是,你小小年纪,居然已经有了盟友的概念;惊的是,你怎么会认为自己是台湾人呢?毕竟,家里面没人强调你是台湾人呀。其实,尽管我在台北出生、长大,然而,这并不意味你必然继承了我身上的台湾属性。在我看来,你的确是道地的北京小孩。你说话时总是习惯带着儿化音,还有你的动作、姿态,和城里的北京“小油子”相比,简直没有任何区别。你从小在北京长大,身上必然铭刻着北京的文化烙印(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因此,你只会是北京人。说到什么人帮助什么人,古代有个故事。据说楚王打猎时把弓弄丢了,当下属要去寻找时,却被他阻止。他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意思是弓虽丢了,但得到它的也是楚人,那又何必计较呢?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不妨更加宽广,他说“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意思是只要有人捡到就好了,何必在意是不是楚人呢?这个故事同样可以引申为:乐于助人值得鼓励,但若能不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则更加值得赞扬。再者,台湾人同样有好有坏。当然,我可以十分自豪地讲,至少有80%的台湾人真诚、热情而且善良;但是那剩下的20%呢?当你遇见一个品质低下的台湾人时,你仍会心甘情愿地去帮助他吗?我不是很喜欢用地域来区分人,尽管这样的标签用起来很省事。虽然我热爱自己出生的地方,但是相比一个糟糕的台北人,一个友善的北京人甚或新德里人,毫无疑问会让我觉得更加亲近。当然,我应该提醒你,在使用善恶、好坏标签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如果看过《悲惨世界》,你就会知道:男主角在年轻的时候由于贫穷和饥饿,以至于偷窃了一块面包而入狱服刑;然而十分不幸地,他碰到一位偏激且自认正义的监狱管理员,对他进行了各种迫害。男主角因此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直到他遇见一位宽容的主教……你我皆凡人,在没有细心辨别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被贴上不善标签的人产生反感。我们无法要求人人都有那位主教般的胸怀,因此我们更应该要求自己:努力行善,但又不自认为正义,更不能代表月亮去惩罚别人。杨德生2013.10.18

生活,就像在吵架

爸爸妈妈吵架时所说的话,当然是不算数的,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担忧、害怕亲爱的儿子:自你学会认字后,每当坐上爸爸的车子,你总是不安分地东张西望,在街上寻找着,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新奇的字或是词语。去年,你已经是小学三年级,这个习惯仍然没有丢掉。有一回,车子经过一处房产广告,你不经意地读着上面写的标语“生活,就像在度假”。过了一会儿,你忽然若有所悟地说:“其实生活——更像在吵架。”我和你妈妈陷入沉默,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向你解释。在婚姻生活里,夫妻二人发生争执其实是十分平常的事情。尤其是像我和你妈妈这样,不但性格上有巨大的差异,从小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更是截然不同。想要不吵架,可能性基本为零。当然,也有夫妻从来不吵架的,他们或许真的非常恩爱,但也有可能在进行另一种形式的争执,我们称之为——冷战。父母吵架当然是件很糟糕的事,尤其对你们这样的小朋友来说。聊堪安慰的是——吵架,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表示这两个人还有沟通的欲望。而当两个人连架都懒得吵的时候,他们的婚姻恐怕也该走进坟墓。父母可以吵架,但在孩子面前,则应该尽量避免。关于这一点,我和你妈妈必须向你致歉。尽管极力避免,但我们发觉,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这也就意味着,争吵——常常是突如其来的。我们这么说并不是意图推卸责任,而是希望取得你的谅解。与此同时,也希望你能明白,爸爸妈妈吵架时所说的话,当然是不算数的,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担忧、害怕。口不择言的习惯很不可取,我们也在努力改正;然而,我和你妈妈在性格上终究有着各自的缺点,这些缺点是如此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盼望你也能试着去包容与接纳。吵架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每次吵架之后,我们都没有从中吸取有用的教训!吵架或许难以完全避免,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吵架?或者最起码,用一种不伤害彼此的方式吵架?前些天,我听说你和一个朋友发生争执,你怒斥对方“不要脸”;坦白说,当我听到这些转述时,心里真是吃惊极了。不过我并不怪你,我想,主要的责任还在我们父母,因为我们没有给你树立表率,以至于你说话时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尽管责任并不在你,我还是希望你能及早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不尊重的言语对别人的伤害,很可能是一辈子的事。你有没有发觉,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最容易发生争执呢?根据我和你妈妈的经验,当我们最自以为是的时候,吵架通常也就势不可免。一旦自认为站在正义的一方,很容易就会摆出盛气凌人的模样,也听不进对方的解释。而这样的姿态,无疑只会让争吵火上浇油。那么,我们要怎样避免自以为是呢?首先,争吵发生时,要告诉自己:对方和我一样,大家都是人,我们是平等的,所以要尊重对方;其次,抛开自己的成见,试着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这时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往往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如果你能这么想,那么即使已经陷入争吵的情境,你也更容易保持平和的心态,不会轻易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有了良好的心态之后,我们再来谈沟通的技巧。我们周围并不缺乏有精湛沟通技巧的人,可是为什么身边仍然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争吵?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大多具有这些技巧的人,通常没有多大的意愿要去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所谓的沟通技巧只是一种武器,一种他用来将自己的观点或利益贩卖出去的武器。在产生争执时人们或许并不明了对方确切的心思,对方得不到真正的尊重,这类技巧往往也就于事无补。如果你真正懂得尊重对方,所谓的沟通技巧便会自然而然地展现。比如说,如果你尊重对方,你理所当然不会使用侮辱性的字眼,也不会试图去挑衅;更不会无礼地打断对方,甚至咄咄逼人。我们刚刚说过,吵架是沟通的一种方式,然而,是最坏的那一种。我和你妈妈希望你能学会良好的沟通,而不是和别人进行无谓的争吵。如果争吵不可避免,那么要记住不要伤人伤己;即便是吵架,也希望你能从中吸取宝贵的教训。让我们彼此共勉吧!杨德生2013.10.20

赤子之心

如果某些地方的人们仍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那么他们首先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而非自豪亲爱的儿子:今天爸爸想跟你探讨一下什么是“赤子之心”。当我们想说某人看起来不像一个大人时,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孩子气(childish)、幼稚(naive)以及纯真(innocent)。孩子气一般而言是中性词,指成人表现出孩童的行为;幼稚,则有相当程度的贬义,影射某人的社会化结果很差,不遵守或不理解成人世界普遍的规则;纯真则是一个褒义词,意指一个人内心晶莹剔透,丝毫没有受到尔虞我诈、阴谋算计等阴暗影响。在英语的世界里,人们对于innocent/naive/childish这三个词的使用,各个地方,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偏好。但在华人的世界里,情况仿佛稍有不同。假如你在我的老家台湾,当你感慨某人不像大人时,脑海中浮现的,多是类似于“纯真”的概念,即赤子之心。台湾欣赏孩童所表现出来的真挚情感,所以成人一般并不以“孩子气”为耻。曾经有位台湾的老先生来大陆上电视节目,很自豪地说了一句“我们男生如何如何”。当时,台下观众的反应是恶心加上鄙夷——你都七老八十了还男生咧……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说法在台湾其实并不罕见,相反我很少听到别人说“我们男人如何如何”。我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在使用“我们男生怎样怎样”的句子时,内心没有丝毫不安的感觉。台湾人的心思普遍比较单纯,我刚来北京时就曾经闹过笑话,和一群当地的朋友下馆子吃饭,结束后大家抢着付账,我没有坚持,不料后来被怀疑小气。当时觉得十分委屈,因为在台北,如果我抢着付账,那么我的心里是快乐的,相信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没付钱的人,通常会真心地补上一句“那下次该我请了喔”。我确实没想到,在这里,抢着付账一般只是碍于面子,如果你真的把机会让给别人——只会遭到众人无情的唾弃。赤子之心的养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环境。当你扶起跌倒老人时,如果还要考虑被讹诈的风险;或当你捡到钱包,终于寻获失主,却仍要担心是否会被告上法庭……在行善成本很高的环境里,要求人们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纯真”的成人,如果够幸运的话,会被当作傻子,如果运气很糟,那就只能被环境吞噬。如果某些地方的人们仍然保有一颗“赤子之心”,那么他们首先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而非自豪。要建立一个单纯的社会,民众的道德素养很重要,法律则承担守护最后底线的责任。相对而言,如果一部法律的潜在精神是“在未被证明有罪之前,你是清白的”,那么单纯社会的维系要更为容易,因为心存善意者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心思普遍单纯,那么社会交换成本自然可以降低,人们就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一些更有建设性的工作,幸福感也会增加。比如说,你丢了东西,却不用担心别人的恶意侵占,也相信别人在拾到后会想尽办法还给你,那你自然不容易有焦躁的情绪。而在交还物品的同时,双方都获得了信任和被信任的满足感。相反,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充满怀疑的环境,事情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还是以丢东西为例,如果你丢了手机或钱包,你需要把经过的地方都找一遍,有录像的地方要调阅录像,没录像的地方要四处询问,并一遍遍地检查周围。甚至,即使给出重奖,也不敢期待东西失而复得,因为失物本身的诱惑往往更大。至于发现失物的人,即便没有侵占的心思,但在衡量被怀疑甚至是上法庭的风险后,也很可能会选择置之不理,以避免麻烦。要形成一个心思单纯的社会,耗时很长,成本很高,但却很容易被破坏掉。举例来说,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在一个诚信的社会里,很容易攫取短期利益。当这类人数量超过社会能够容纳的界限,整套机制便会崩溃。这就好像在家庭里,大人们用尽一切方法来消除细菌,在封闭的环境里孩子的健康看似获得保障,一旦接触外界,其低下的免疫力就变得实在令人担忧。相反,一个需要复杂博弈的社会,会展现出强悍的适应能力,正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由于平时就接受各种病菌的考验,就算多来几种,也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赤子之心”,只要你和你周围的人相信,它就能够形成,它很奇妙,但也很脆弱;复杂的社会不太讨喜,但很瓷实。很难说,究竟谁好谁坏,关键还在于众人的抉择。相信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杨德生2013.10.27

感恩的心

感谢你所看见的一切亲爱的儿子:这些天你颇为苦恼,因为语文作业要求你们写一封感谢的信函。我可以体会你为什么发愁。在你的生活里,有着太多的知识,却有着太少的感悟。一方面,你们是如此忙碌,以至于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体验,甚至没有时间喘息。仿佛若不如此,将来你们在社会上就无法生存。或许,将来你们真的懂得如何生存吧,但是我知道,你们不会懂得——如何生活。另一方面,你们之所以不善于感谢他人,是因为环境没有引导你们去发现感谢的意义。记得三四年前,那时你还没上小学,隔壁的爷爷帮你把球捡回来,你露出微笑,奶声奶气地说“谢谢爷爷”。爷爷当时的反应却是,“都是熟人,不用谢”。为什么不用谢?因为我们文化默认:“谢谢”只是一种客套,而自己人之间,是没有必要客套的。当然,“谢谢”如果只是客套,那么自然无可无不可;然而,为什么我们不能真心地去感谢他人呢?即便是我们的朋友、亲人,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也不应该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的文化里还有另一个习惯,那就是,我们认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一种交换,只能交换,而且必须得到回报。既然一切都只是交换,我得到我想要的,你也得到你想要的,那彼此又有什么好感激的呢?如此一来,孩子对父母自然生不出感恩的心。孩子会想,“爸爸妈妈对我好,那是我应得的,因为我用功读书,不贪玩,所以考试成绩好,替他们挣了面子”。而夫妻之间可能也没多少感激之情。吊诡的是:一方面,我们觉得别人并不值得感谢;另一方面,我们却又渴望得到别人由衷的感激。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和你们现在大不相同。老师告诉我们:每天早晨醒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激别人。感谢谁呢?感谢环卫工人,如果不是他们在夜间辛勤工作,我们上学的时候就会面对一条条脏乱的街道。还有呢?感谢公交司机,如果他不努力准时停靠车站,我们就会迟到。还有,还有……总之,感谢你所看见的一切。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么想很幼稚,是自欺欺人;毕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挣钱,不是吗?但我知道,在我老家,多数人的生活都很快乐,因为每天我们都会得到很多感谢,我们的付出,没有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你或许很难想象,不但在接受别人帮助时我们要表示感谢;即便是帮助别人,我们仍然会感谢对方。感谢什么?感谢对方对我们的信任,以及给我们奉献的机会。你或许会想“这也太累了吧!”事实却正好相反,弥漫在四周的感激之情,反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我和你妈妈都觉得你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很多,但体验很少。因此每逢假期,总喜欢带你到处走走,感受不同的生活。今年暑假,妈妈说想带你到澎湖的海边玩。不过,我们并没有料到,发生在澎湖的一个小插曲,会让你对如何心怀“感恩”,有了真实而深刻的体会。应该是到达澎湖的第一天吧,那天我们玩了不少地方,到了傍晚,决定沿着海边的公园散步。那个公园修建了非常漂亮整齐的人行步道,走起来非常舒服,因此我们的心情始终很放松。公园中央摆了许多当地艺术家的木雕,上面还涂满了各种瑰丽的色彩。你很喜欢那些木雕,一直绕着它们跑来跑去。等你跑累了,妈妈说:“要不,我们回民宿附近的7-11去吃晚饭吧。”于是,我们便慢慢地往回走。然而,可能是由于方向感太差,又已经精疲力竭,我们迷路了。此时,天色逐渐昏暗,还飘起了小雨,悄悄地浸湿了我们的衣裳,我们越来越觉得又湿、又饿、又渴、又冷。糟糕的是,那一段路相当偏僻,没有什么房子,也很少有车辆经过。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走,终于找到一家颇为老旧的小商店。我过去问路,一进门,看见一家人正围着圆桌吃饭,男主人个头不高,黑黑的。告诉他民宿的地址,他略微吃惊地说道:“哎呀!你们运气太差了,正好是反方向。”虽然无奈,但也只能收拾心情往回走。刚走了没多远,便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别走了,我开车送你们过去吧!”当时,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彼此素昧平生,他还在和家人吃饭,又不是出租车司机,愿意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义务要载我们一程。可是,他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了!车子很破,然而当我们上车的时候,感觉却比坐上奔驰车还要激动。由于实在不知如何表达,我们一路上只好不停地说“感恩,感恩”。他笑着说道:“不用啦,我们澎湖人都是‘酱紫’的啦!”此时,我的胸中忽然涌起一股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从前的我——也是“酱紫的啦”;陌生的是,这种助人为乐的事,我有多久不曾做过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小时候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段话:“文章念得好不好,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当你说谢谢的时候,别人的脑海里,要能浮现出你微微鞠躬的样子。”杨德生2013.10.28

父与子

将来,你会拥有怎样的孩子?而你,又会怎样跟他描述自己的父亲呢?亲爱的儿子:上周末,你刚练完钢琴,我们坐在家中的客厅闲聊。我和你讲我小时候的生活,提及在初中时,班上好几个同学曾经跟他们的爸爸打架。“将来你到了青春期,会不会故意和爸爸闹别扭?”我问你。“不会,我要当爸爸的好儿子。”很想拿手机把这句话录下来。希望到时,你还能记住自己许下的诺言。我从未和自己的父亲打过架。在我足够强壮之前,他便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我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只隐约记得他是中等个子,皮肤黑黑的。或许是不善于表达吧,他平常并不怎么和子女们说话。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在我约莫和你现在差不多大时,有一回发高烧,他抱起我一路向医院狂奔。“一定要给爸爸好起来……”途中,他只是不停地对我重复这句话。长大以后,每当想起这句话,我的眼睛便不禁会有些湿润。我并不总是想起自己的爸爸。也许,有过那么几回吧?考上大学,开始工作,读研究生,和你妈结婚——当然,还有你出生的时候。反倒是你爷爷,偶尔会在不经意间闯进我的梦中。有好几次,我是如此心疼,以至于从梦中惊醒。很奇怪,即便是刚刚醒来,我也常常回想不起梦中的内容,只是知道和你爷爷有关——仅此而已。我也不清楚自己对父亲究竟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坦白说,我还没来得及和他建立太过亲密或是深厚的关系。成年之后,我在各方面已能独立自主,然而,每当生命中遇见什么重大意义的事情时,我总是盼望能和父亲分享。遗憾的是,他并不在我的身边!我希望,同样的遗憾不会在你的身上重演。“家有蔽帚,享之千金”,自己的爸爸即便再丑,再一事无成,对自己而言,总有无可取代的意义。由于家里很穷,我父亲甚至连小学都没有读完,长大后自然找不下什么挣钱的工作。我父亲,用他儿媳的话来说,就是一“拉煤气罐的”。挣的钱少,家里又有六个孩子要养,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想象,父亲得多么拼命工作,才能让家人免于饥饿。我希望,将来你也不会嫌弃你的爸爸。尽管我受过博士教育,但是在挣钱这件事情上,我并不比你的爷爷强多少。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咱俩能诞生在这个世上,其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你爷爷年轻的时候进城打工,有一天回家时看见地上有个红包,捡起来一看,发现里面有个戒指和一点钱。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几个壮汉给按倒在地。原来,那时台湾有个习俗,认为即便是早夭的孩子,在阴间,仍会继续成长。尤其是女孩子,如果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婆家的话,那她将享受不到香火的祭祀,也就是说,她将会变成孤魂野鬼,而她的父母,又怎会忍心这种事情发生呢?你爷爷捡到的那个戒指,就是一个早亡的小女生戴过的。根据习俗,他捡起并打开那个红包,就表示他是个有缘人。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他是不能拒绝这桩婚姻的。不难想象,你的爷爷并不乐意。他那么一个年轻小伙子,却要和一个看不见的女孩子结婚?于是,那个女孩的妹妹便当作陪嫁,一起嫁给你爷爷,算是补偿吧。她后来便成为你的奶奶。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颇为传奇?你的出生是一种偶然,但我盼望你的幸福,能是一种必然。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自从有了你之后,我多少能体会你爷爷当时的心境。谢谢你,因为你不是一个贪图物质享受的孩子,而这减少了我不少的愧疚感。咱家虽然并不贫困,但如果凡事皆要攀比,那我们显然无法满足。有时候,我不禁会有这样的遐想:将来,你会拥有怎样的孩子?而你,又会怎样跟他描述自己的父亲呢?杨德生2013.10.30

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必须承认对方拥有独立的灵魂,并且尊重其独特性亲爱的儿子:最近爸爸发现你非常热衷于读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也十分喜欢读书,每逢假期,总是喜欢待在书店里消磨时光。在我老家,不仅有连锁的大书店,也有各种主题的小书店。不论规模大小,这些书店大多安静优雅。置身其中,常常能让人感受到身心愉悦,以及精神的高度自由。当然,我那时读书,往往只是囫囵吞枣,因为不求甚解,所以读的书也很杂。这其实并不利于知识的建立,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思维。希望,你能引以为鉴。我读过的书虽然不算太少,但至今仍印象深刻的,其实并不太多。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1880—1964)的《为子祈祷文》,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当初之所以对这篇文章爱不释手,除了麦氏的深邃思想及真挚情感之外,中文译本的流畅、精确、优雅,也是功不可没。令人惭愧的是,当时我的英语水平,并不足以让我理解英文原文。前些天,我在网上重新找到这篇文章,并且细细品味。虽然仍是十分赞赏麦克阿瑟的教子理念,但是如今,我并不会将之奉为圭臬。麦克阿瑟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他企盼天上的主将自己的儿子“塑造”成一位谦逊、勇敢、坚强、诚实的青年。是的,这些品质的确令人深深着迷,以一位父亲的贪婪来说,我甚至希望你能拥有全世界的美德。只是,如此一来,你——还是你吗?对于“塑造”的理念,爸爸现在多少有些抵触,不知道你在逛商场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在一些卖花花草草的地方,往往也会出售扭曲、变形的富贵竹。富贵竹原本是笔直的、枝叶茂盛的,颇有天然的野趣。但商人们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在富贵竹开始生长的时候,便在它的身旁撑起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支架。从此,这些富贵竹只能沿着既定方向成长,最终或为宝塔形,或为旋转形,或许,有人会认为它们很美、很吉祥,遗憾的是,我却只能看见——对生命的扭曲。现在的我,更倾向于一位德国哲学家的理念,他说“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拥有许多美好的品质,然而,我们并不确切地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只能去“唤醒”。这些品质也许是坚毅,也许是勇敢,也许是忠恕,又也许是热情。不管是什么,一旦它们觉醒,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欣赏别人。也更能够,承担起生命中真正的责任。一个灵魂如何才能去唤醒另一个灵魂?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方拥有独立的灵魂,并且尊重其独特性。我和你妈妈不只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我们很少拿你和其他人比较。你也许不如张三勤奋,不如李四细心,然而,你的身上自然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品质,比如说坚毅,宽容,善良。你只要将这些品质自然地挥洒出来,你也就完成了自我实现,成为我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孩子。其次,唤醒另一个灵魂,并不意味着去“提醒”对方是什么,以及应该做些什么,相反,只需引导及培养对方的自我醒觉能力即可。拿你学钢琴这件事来说,在你学琴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是不是曾反复和你讨论:这是你喜欢做的事情吗?如果遇见困难,你会怎么处理?学与不学,完全取决于你认为是否有价值,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和充实。我从未学过钢琴,因此我听不太出你弹琴的技巧究竟好不好,音符是否弹对,事实上,我并不太在意这些,我更关心的是,你在学琴的过程中,是否体会到音乐的和谐之美,是否能够想象乐曲本身想要传达的情感、主题,以及你是否能和它产生共鸣。上次我在家听见你弹奏《再会》。尽管你的《再会》有如疾风骤雨,和老师弹的缠绵悱恻大为不同,然而,我却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你的领悟,你的体会。也许,你误解了作者的原意,也许,你的境界不如老师来得深远,但这是你喜欢的风格,从今天起,你不再鹦鹉学舌。不同于麦克阿瑟,爸爸并不期待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如果一定要谈期待的话,那我希望你能了解自己,欣赏他人,接纳自己身上的缺陷,同时宽容别人身上的缺点,并发掘自身的潜能。如果可能的话,唤醒你自身所具有的智慧、勇敢与热情。杨德生2013.11.1

爱说会听

尊重什么?尊重他的兴趣,尊重他的观点,以及尊重他说话的权利亲爱的儿子:你是一个特别爱聊,也特别能聊的孩子。北京人把这种天南地北地瞎聊称为“侃大山”。你说话的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你经常在不经意间便会抢话、插话,我和你妈妈偶尔会提醒你,这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别人的反感。为什么说话时,我们要从心底尊重对方?因为如果你不尊重对方,你最多是假装在听,而这种假装,别人是很容易觉察的。你既然不在意对方,对方也不会在意你。有了这种不好的印象,下次你再想找别人说话时,别人便会敬而远之。当然,你愿意找我们说话,我们是非常高兴的。根据调查,现在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没话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调查结果表明,孩子有事不跟家长说,家长的责任似乎要更大一些。比如说,孩子在学校发明了一种有趣的游戏,在同学间颇受欢迎。孩子兴冲冲地跑回家,想要和家长分享他的骄傲,不料,家长当头泼下一盆冷水:“就知道玩,数学作业又忘了写了吧?”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懒得和家长说话。因为他知道,家长只关心学习成绩,若想谈其他的事情,只会自讨没趣。你看,等到将来你当了家长,有了自己的孩子,你仍然要给予他真正的尊重。尊重什么?尊重他的兴趣,尊重他的观点,以及尊重他说话的权利,否则,即使你掌控了话语权,他还可以用沉默来对抗。想要得到尊重这件事在你当孩子的时候,会十分介意。但是,相信我,当你为人父母时,其实很容易便会忘记。因为——屁股决定了脑袋。有了纯粹的尊重,才会有真正的关心。而有了真挚的关心,才会有真实的交流。我建议你下次和朋友聊天时,先不要着急着说话,而是试着去倾听他所说的内容。他现在说的是什么事情?当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如果他告诉你一件他非常骄傲的事,你能不能真心分享他的喜悦?如果他向你倾诉一件伤心的事,你是否也会为他感到难过,而不是随口敷衍?我记得你有个好朋友“跳跳”。跳跳小你2岁,经常把你当作大哥,喜欢跟在你身边。他现在正是痴迷奥特曼的年纪,时不时地会把迪嘉的全套装备穿出来闲逛。然而,你对此却颇为不屑,即便是当着他的面,在不经意间言语中不免会流露出一种轻蔑。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如果我是他的话,难免会有些伤心,下次,也许就不愿意再跟你在一起了。但愿,是我想多了吧!爸爸刚才告诉你的,其实和所谓的沟通技巧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固执地相信,如果缺乏真挚的情感,所谓的技巧,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沟通十分重要。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很多都是来自于各说各话,最终话不投机,甚至大打出手。爱说、会听是沟通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沟通的流畅。当然,即便你做了各种努力,沟通不良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不过,那时你也已经问心无愧了,不是吗?杨德生2013.11.1

善良与智慧

你的善良敦厚,显得愈加珍贵亲爱的儿子:你是一个善良的小孩,你在很小的时候便拯救过许多动物。有时,你的善良常常会让我无地自容。爸爸在你这般大的时候,有时对待小动物会非常残忍,记得我曾经用捕鼠夹抓过老鼠,然后拿到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石头砸死;也曾在大太阳底下,拿着放大镜,将阳光聚成致命的光线,杀死了好多无辜的蚂蚁。直到如今,我也没想明白,当时,自己怎么会去故意伤害别的动物。因此,你的善良敦厚,显得愈加珍贵。不过,爸爸想提醒你的是:光有善意,却缺乏智慧,有时也会引起巨大的灾难。一些百姓在市集上买些小动物来放生,认为是在行善,可以为自己积攒福报。然而,由于胡乱放生,这些人往往却在不经意间,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市场上有放生的需求,因此便会有人去山上捉小动物来卖,但因为不得法,反而使得许多动物意外丧生。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选过一门“经济学概论”。这门课非常精彩,我印象最深的是课本里的一个经济学故事。从前有座城市被敌军包围。随着围困的时间逐渐增加,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因此,粮食价格飞速上涨,甚至是战争前的好几倍。由于贩卖粮食的利润丰厚,因此有商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千方百计地设法突破敌人的封锁,将粮食偷偷运进城里。后来,粮食价格暴涨的事情被城主知道了。城主是个正义感很强的人,他怒斥这些人是奸商,简直丧尽天良。他宣布粮食的价格不得超过战争之前,并且强制执行。命令执行得非常彻底。商人们见无利可图,便停止向城里运粮。最后,敌军攻入城里后发现,大多数的市民早就因为饥饿而死去。从此,我便时常警惕自己:我们自以为的善行,一旦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往往便会演变为骇人听闻的暴行。既然你的天性中并不缺乏善良,那么你应该设法砥砺你的智慧。智慧,我们可以简略地区分为世俗的智慧,以及佛法的智慧。世俗的智慧是由外而内的,来自于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以及总结。以上述的城主为例,如果他研究过经济学及心理学,那么他就会明白,人类社会自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至于佛法的智慧,则是由内而外。佛陀在证道时曾感慨地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意思是说,我们的智慧,和通晓一切的佛陀相比,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只要去除迷惑,自然便会恢复圆满的智慧。这个说法在后世,尤其是六祖惠能的身上,得到完美的验证。六祖本身并不识字,但在悟道之后,不论别人读诵什么经典,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经典的要旨,并让人对佛法生出真实的信心。然而,要如何才能恢复我们本自具足的智慧呢?六祖坛经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修众善,心不执著”。于一切善恶境界现前时,心中不起爱憎,不起贪嗔;外不迷于诸相,内不执著于空。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清净、圆满的智慧,自然从你的心底源源涌出。其实,依照禅宗的观点,佛法是不二之法,智慧自然没有世出、世间的区别。善与恶的概念也不应执著,释迦牟尼曾见一只鸽子被老鹰苦苦追杀,于是便将鸽子藏起,但这样却害了老鹰,于是佛陀只好割肉喂鹰。我们在赞叹佛陀慈悲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善恶是相对的,不应执著。因此,目前我们力所能及的是,虽行众善,常保一颗谦卑、警觉之心。以免我们虽然心存善念,却行不善之行。杨德生2013.11.2

生存还是生命?

生命十分短暂,你必须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留给你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亲爱的儿子:今天我想和你聊一聊:什么是生存,什么又是生命,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共鸣,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感情。大体来说,同性之间的共鸣,我们称为友情,而异性之间,则称为爱情。当然,同性之间可能也会产生爱情,而异性之间,也会有真正的友情。就本质而言,如果我们对彼此有着深深的眷恋,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灵魂上的,称之为爱情,如果只是依赖或是欣赏,但却没有占有的欲望,称之为友情。然而,你知道吗?虽然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但不少我们为之自豪的品质,许多动物同样拥有,甚至还远胜于你我。以对爱情的忠贞为例,尽管有着婚姻的契约,但人类对伴侣弃如敝屣的情况,却是屡见不鲜。然而,对于天鹅及长臂猿来说,它们终其一生,都只拥有一个伴侣。此外,若谈及对朋友的忠诚,从狗的身上,我们反倒可以看见最完美的演绎。战争时许多军犬为了拯救受伤的人类同伴,或是冒着枪林弹雨将同伴拖回好几公里外的营地,或是干脆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子弹。人类是如此骄傲,以至于很难承认自己的缺点。对于不贞的行为,人类找到许多理由开脱,其中最受欢迎的说法来自于进化心理学。男人为什么喜新厌旧?为了增加繁殖的机会嘛,年轻的女性身体往往更加健康,也更适合哺育后代。那女性为什么又更容易嫌贫爱富呢?唉,还是为了生存与繁衍。富人可以为自己和后代提供更为有利的生存条件。况且,他能聚敛那么多的资源,可见基因还是很优秀的,不是吗?可是,我们无法解释,既然不贞的行为如此有利于生存与繁衍,为什么长臂猿终其一生,只选择一位伴侣。至于忠诚,有人也许会说:“狗之所以比人类忠诚,那也不过是演化出来的生存策略而已。当初,狗的祖先和人类竞争食物,后来发现和人类合作反而能得到更多的食物,所以它自然发展出忠诚的品质。”“那人类之间为什么没有普遍发展出如此纯粹的忠诚?”“有啊!地位低的向地位高的展现忠诚,地位高的只要赐予就够了,还是跟生存策略有关嘛。”对于这种说法,我还是无法坦然接受。首先,在人类社会中,地位低的背叛地位高的,甚至坑杀对方,简直是太过稀松平常之事了,何来忠诚可言?其次,难道地位高、掌握资源的人,就不须对别人忠诚了吗?难道,在人类的世界里,就不存在忠贞吗?当然不是!《孔雀东南飞》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在叙述人类对爱情的忠贞。难道,在人类的世界里,就没有忠诚可言吗?自然也不是!一个最有名的例子是:在古代有个人犯了死罪,即将被处死。然而他又因事必须回家一趟。此时,他的一位好友站出来表示愿意充当人质。如果到了约定的时间这个犯罪的人还没回来,那么他就代替朋友而死。约定的时间马上要过了,可是这个犯罪的人还没回来,正当大家以为他因怕死而逃亡时,他气喘吁吁地赶回来了……人类的世界既存在忠诚,也存在背叛,然而与此同时,背叛的现象却又远远高于忠诚。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相比其他的生物来说,人类的自由意志更强,也就是说,对我们而言,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质或特质,其实,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如此。亲爱的儿子,讨论到这里,你或许会发觉,我们已经触及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不是为了生存与繁衍,所有其他的事情,包括一些你我所向往的品质,都必须往后站?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你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你选择是,认为只有生存和繁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其他的不过是工具罢了。这样的观点仿佛也无可厚非。不过,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提醒你这种抉择的后果,那就是,你将会处于一个没有情感共鸣的世界。由于你认为一切都可以牺牲,你将不会珍惜所有的情感,由于你不珍惜情感,别人也会将你弃若敝屣。然而,没有人能够忍受孤独,你小时候不也总是抱怨“没有人理解我”吗?不能忍受孤独,但又无法和其他人产生共鸣,你只能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说,如果你想寻找忠诚,那么恐怕只有在宠物狗的身上才能得到慰藉;如果你想寻找忠贞,也许你将借助科技的发达,找到高度拟人化的生物机器人。可是,这样的世界,真的值得你如此追求吗?如果将来你所处的社会,其多数成员的选择,也是赞同除了生存与繁衍,其余的都是笑话,那么届时你们所面临的社会状态,则很容易便能推演出来。破窗理论是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Kelling)于1982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倘若我们放纵环境中的糟糕现象存在,那么该现象便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比如说,一间屋子的窗户如果被人打破,但却没有人予以维护、修理,那么更多的窗户就会被破坏,而当一个社会,生存与繁衍成为唯一的目的时,破窗理论将会得到最佳的演绎。人们会毫无顾忌地去侵犯别人的权益,就像去打破一个又一个的窗户。即便少数人愿意挺身阻止,但只要多数人采取放纵的态度,破坏者不但不会罢手,反而会肆无忌惮地去伤害阻止他的人。如此一来,那些有良知的,竭力保护自己和他人权益的公民,在经过多轮博弈之后,会被无情地淘汰殆尽……你或许会想:有没有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呢?公元64年7月中旬,一场大火席卷了罗马。有人传播流言,说这场大火与暴君尼禄有关。为了脱身,尼禄决定找一个替罪羊。当时,他选择了基督徒。因此,一些人被用剑砍死,一些被大火烧死,而其他人则被丢入角斗场,赤手空拳与狮子搏斗而死。尽管面临死亡的威胁,但在被抓捕的过程中,当时的基督徒们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生存与生命,究竟哪个更为重要?选择“生存”,在短期来看,似乎是个不错的策略,因为可以牺牲其他事物为代价不断地攫取利益。但就长期而言,当社会上人人皆以“损人利己”为策略时,人们所付出的代价却往往远大于所攫取的利益。如果选择“生命”的话,你面对的,将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生存——仍然非常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你学会尊重生命,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如果你走路,那么当你经过十字路口时,你会停、看、听,不会“中国式过马路”,因为你懂得,那样不但会妨碍交通,更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如果你开车,那么当你经过路口或转弯时,你会礼让行人。因为你知道,开车横冲直撞,和禽兽食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你尊重生命,那么你将不会制造、贩卖各种有毒的食品,因为只要有一部分人这么做,那么几乎每个人都逃不过被戕害的命运。如果你热爱生命,那么你不太可能选择永无止境地追求诸如虚名、利益、权力,以及各种物质享受。因为你知道生命十分短暂,你必须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留给你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你理解生命,那么当别人因无谓的攀比而急躁、焦虑或是茫然时,你仍能坚定自己的步伐,而不为左右。因为你深刻地了解,每个生命都是珍贵的、独特的,你会懂得接纳自己,欣赏别人。相信什么,你就会选择什么;选择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杨德生2013.11.3

男子汉,大豆腐

唯有在荣誉和责任面前,可以哭泣亲爱的儿子:周末到学校接你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有天晚上你和同学在宿舍吵了一架,气得大哭一场。当时我们跟老师说,回家后会和你讨论,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回家后,你不太愿意提这件事,只是支支吾吾说了个大概。而我们大致听明白了,由于你的床位在上铺,你在上床时不小心踩了别人一下,因此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而你,又没能争得过对方,所以……事情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人动手打人,也没有人蒙受财产损失。只不过是小朋友之间的磕磕绊绊而已,很琐碎,但也很有趣。唯一让老师有些小困扰,而家长有些小尴尬的是——你哭了。大概很少有人会赞成男孩子哭,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懦弱不懦弱,我想待会再跟你讨论。现在,我们不妨来谈一谈“哭”这件事情吧。其实,在听到你曾经大哭一场的时候,不知怎地,我心里隐隐约约还是颇为羡慕的。记不清,究竟已经过了多少年,我都不曾这样酣畅淋漓地哭过一场了。或许是在比你现在还小的年纪吧,有一回,我和家里闹了别扭,大人给了我一巴掌。当时,也和你一样,委屈地大哭起来。大人也火了,决定让我哭个够,看看到底能哭多久!是五分钟,还是十分钟?我只记得,从此以后自己再也不曾流过一滴眼泪。不是我变坚强了,而是仿佛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后来,我一直嫉妒那些能够痛哭一场的人。和他们相比,我就好像是个残疾人——就精神来说。因此一个男孩子会哭、敢哭,我并不觉得是很大不了的事。然而儿子,虽然爸爸并不介意你在别人面前哭泣,但是如果你周围的人像老师、同学、朋友,都不认同这种做法,那么你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改变自己的行为?还有,我记不清你是否曾向对方道过歉?如果有,那非常好,你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如果没有,那么你欠对方一个道歉,因为你给别人带来不便。现在,我们可以来谈一谈:哭泣,是不是一种懦弱的行为?在我看来,哭泣未必意味着懦弱。然而只会哭泣,但却没有能力,也没勇气去改变现状——必定是懦弱。《世说新语》上有段描述,是典故“新亭对泣”的由来。这个故事提到西晋灭亡之后,中原的士族南下。每当天气晴朗,这些人总是相约在新亭聚会。有一回,周侯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大家听了这句话,就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时候丞相王导站出来说:“此时,大家应该下定决心收复失地,怎么能够在此束手无策,相对哭泣呢?”哭泣可以抒发悲伤的情绪,但是哭泣不能改变现状。悲伤的情绪如果积压在心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反而不利于我们去改变现实。因此,我们应该责备的,并不是哭泣,而是——不作为。我们为什么会不作为呢?有时候是因为缺乏能力,有时候是因为缺乏改变的勇气。如果曾经因为缺乏能力而遭到不平等的对待,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强锻炼自身的能力。还记得你很喜欢的Discovery频道吗?你可以注意一下,食肉动物在捕猎前都会先观察猎物,仔细挑选猎物群里的老、幼、病、残,因为这些个体通常跑不快,可以增加捕食成功的概率。而猎物们一旦觉察到被捕食者盯上之后,便会纷纷展现自己的力量和速度,比如瞪羚就会跳得又高又远,仿佛在告诉捕食者:不要选我,你不会成功的。在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好比说,你在学校,尤其是上了中学以后,不难看到个头高的欺负个头小的,或是脾气粗暴的欺负性格老实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并不赞成你在别人面前哭泣。诚然,哭泣并不必然导致怯懦,但它会让别人误认为你非常软弱。也就是别人会觉得你很好欺负,不会反抗,那你为什么要给其他人这种错误的印象呢?当然,也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不能哭泣。麦克阿瑟受父母的影响颇深,他效仿父亲而成为一名军人,他的母亲也经常教育他要以父亲为榜样。麦克阿瑟有次为了一件小事哭泣,他的母亲告诉他男子汉不可以哭泣。他反问:“那为什么有回升国旗的时候,我看见爸爸哭了呢?”妈妈说:“唯有在荣誉和责任面前,可以哭泣。”讲到这儿,你应当明白:在有些场合哭泣,会被当作软弱;而在某些场合哭泣,则会被视为勇敢。是大丈夫,还是大豆腐?这不但考验你的勇气,同时还考验你的智慧。杨德生2013.11.9

自由就在你身边

只要设法做出改变,人们就可以重获自由亲爱的儿子:爸爸曾经问你:“你觉得自由是什么?”你回答道:“自由就是想看书时看书,想打游戏时打游戏,想睡觉时就睡觉,无拘无束。”唉,估计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是这么想的吧?不过爸爸今天想谈的,并不是“自由是什么”或是“自由有几种”。一来这两个题目已经有很多文章阐述过了,另一方面,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如何在看似不自由的环境中,发现自由”。我觉得,这个主题对你可能更有指导意义,也更切合你目前的需要。自由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没有之一。我们的身体,由于受限于各种物理条件,其所享的自由度很小。比如说,在空间上,人类最远只到过月球;在时间上,直至目前为止,人类仍不能突破此时此刻的限制,唯有自由,尤其是精神上的自由,就我们目前所知,是唯人类所独享。精神上的自由,可以使我们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比如说,借由书籍我们可以和古人交流思想,借由天文望远镜及其他科学仪器,我们可以将目光投向宇宙深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虽然天生就拥有精神自由的能力,却总是喜欢在自己身上添加各种束缚。这些束缚,有些来自别人的压迫,而有些则是自己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你就应当仔细分辨:哪些束缚是别人强加的?而哪些又是自己给的?如果糊里糊涂,即使所有外在的束缚都去除了,你仍是不自由的。你知道印度人是如何驯服大象的吗?在大象很小的时候,驯兽师就在它们的身上套一根链子,拴在牢固的水泥柱上。起初,小象拼命挣扎,然而,它后来绝望地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一切皆是徒劳,于是不再挣扎。即使后来长成大象,它却从未试着去挣脱束缚,因为在它的心中,始终有根巨大的铁链。我知道,你和你的同学们,肯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人。你们每天早晨醒来,就有一连串的上课、作业以及考试。你们不可以随便说话,有时实在忍不住,只好在同学间偷偷传纸条。你们还喜欢玩游戏、看漫画,但你们在做这些事情时,都得躲躲藏藏。因为一旦被老师或家长发现,轻则被斥责一顿,重则面临严厉的处罚。可是你知道吗?想要重获自由,有时,只需转变想法。让我们来重新想想,为什么有时候你觉得自由,而有时候不自由?因为有些事你想做,而有些事你不想做,对不对?那么,为什么有些事你不喜欢呢?是因为你不擅长,或者这件事很无趣,是不是?如果这个思路是对的,那是否意味着:只要我们把这些事情变得有趣,或者更熟练地掌握,那么,你就会喜欢它。也就是说,你会重新获得你渴望已久的自由。让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在美国某个小城的电视台有位气象播报员,他每天都非常苦恼,因为播报气象的工作实在太单调了。要不是找不到其他工作,打死他也不愿意来上这破班。有一天,他实在闷得快发疯了,他思索着:“我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他学着放弃了一本正经的播报方式,开始用幽默而风趣的方式工作,变得有时爽朗,有时忧伤,有时澎湃,有时调皮。原本他只是想娱乐自己,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观众的反应却无比热情。你看,只要设法做出改变,人们就可以重获自由,并且为其他人带来幸福。现在,你应该好好想想:既然上课、考试难以避免,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变得更加有趣呢?这个问题,爸爸不能告诉你答案。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你有责任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幸福。旁人,即便是你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既不应该也没能力来承担这个责任。但是爸爸可以跟你谈谈自己小时候的经验。爸爸小时候学习也非常一般,记得直到大学一年级,我才得到一张学习优秀的奖状。十三岁那年,我在台北一家普通的中学读书。和你一样,我也觉得上学是件苦差事。有回生物考试后发卷子,由于同学们都没考好,老师狠狠地把我们揍了一顿。我屁股上挨了两棍子,那滋味我至今难忘。我想“太疼了,下次我再也不想挨打了”。怎么办?我只好想办法让学习生物变得有趣一些。我开始预习功课,把课本上的文字整理成图表,并尝试把几个单元的内容结合起来。在考试前我还揣摩老师的心理,给自己出了一份模拟考卷。第二次的生物考试,由于试题太难,同学们的成绩竟比第一次还差,全班没有一个人及格——除了我,我的成绩是61分。这件事真正让我兴奋的,不是少挨了棍子,也不是全班最高分,而是我体会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不良的处境——那种无助的感觉消失了。这份自信,让我终身受益。我明白了如何把被迫的、讨厌的事物,转变为自己喜欢的、主动认同的事物。如果这不是终生的财富,那又是什么呢?你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将不自由转变为自由的能力,应该是有极限的吧?比如说,当有人用强大的武力来夺取我的财产,甚至侵害我的生命时,我还能是自由的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必须承认,在这样的情况下,上述的办法可能无法起到作用。这时,如果想要拥有真正的自由,必须要使自己对生命的领悟达到一定的境界。有这么一个故事,唐太宗时,禅宗的传承到了四祖道信。由于道信极负盛名,唐太宗一直想要宣诏他进京,为他宣讲佛法。然而,道信对此没有兴趣,拒绝了好几次。最后,唐太宗的耐性耗光了,对宣旨的大臣说“再不听诏,即提头来见”。谁知,道信仍然拒绝了,大臣便说了唐太宗的意思,并劝道信别再固执了。不料,道信伸长了脖子,坦然地说道:“若将头颅临白刃,犹如利剑斩春风。”壮哉斯言!后来唐太宗慑于道信的气度,此事只得作罢。你看,人毕竟还是能够获得自由的,只要你的领悟——能超脱世间所加给你的束缚。杨德生2013.11.10

我不想生病

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及别人更快乐?亲爱的儿子:前几天你在学校接种流感疫苗,隔天出现了头晕、发烧的现象。学校出于谨慎的考虑,便通知我们将你接回家里静养。幸好,你的高烧并不是持续性的,在起床时体温通常较低,到了傍晚才会略微升高。生病是令人沮丧的,但似乎也有些积极的意义。拿你发烧这件事来说,这几天由于发烧,你的脑袋有些晕乎乎的,除了休息,只能偶尔看看电视,或是读一会儿你喜欢的故事书。每当你累了,爸爸就扮演起说书人的角色,有时,说说你喜欢的故事,有时,说说爸爸喜欢的故事。方才妈妈从楼下给你拿吃的上来,发现你在听《伊索寓言》,于是诧异地说道:“儿子都9岁了,能喜欢《伊索寓言》吗?”而瞧你的模样,仿佛也不过是照顾老爸的面子罢了。好吧,尽管我觉得《伊索寓言》寓意深远,但谁叫我们是个民主式家庭呢。给你量量体温,39度多。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也曾发过一场高烧。当时你爷爷那焦灼、无助的神情,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不知怎地,每当这种时刻,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爸爸。以前曾经看过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影片的主线虽然是在讲男主角是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入殓师的,然而其父亲存在的痕迹却始终在推进整个情节的发展。尽管隐晦、淡然,但男主角对父亲浓浓的思念,却始终贯穿整个故事。还要过一段时间才吃中饭呢,我看看时间。你说想休息一会儿,于是便在卧室躺着,我到书房工作,你妈妈则在厨房准备午饭。“爸爸,爸爸!”你忽然大声喊着,用一种软软的、充满眷恋的腔调。“怎么了?”“我想你帮我换换额头上的湿毛巾”。“好的。”妈妈在厨房听见你的声音,便跑上来看看。她感慨地说道:“听见我儿子喊爸爸、爸爸,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就一软,觉得我儿子真亲哪!”哎呀!爸爸怎么闻见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妈妈还讲了她小时候的糗事。她跟你差不多大的时候,有一次为了不想上学,便假装发烧。没想到你姥姥、姥爷让她量体温,你妈妈一着急便把水银温度计插进热水里。结局很悲惨,温度计爆炸了,水银溅得到处都是。你妈妈后来怎么了?嗯,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人在生病时,难免会有些软弱。这几天你经常懒懒的,也特别喜欢撒娇。有时候你会不停地问我们“那现在我能干什么呀?”生病时能干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不过你似乎并不想深究这个问题,仿佛更多是在暗示,现在你生病了,是不是可以享受一点特权?比如多打一会游戏机。然而,爸爸却不禁在想,以前自己生病时,到底在干些什么呢?爸爸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经常会出现慢性肠胃炎的症状,每次会持续大约一个星期。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有时还会反胃、呕吐。年轻时生病,我也和你一样,无所事事,不是发呆,就是整天盼望着赶快好起来。后来人至中年,生病时脑海里就会想起好多事情,比如说:生病前自己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在追求什么?我给你和妈妈带来幸福的生活了吗?现在觉得,只要不是大病,生病倒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它虽然让我们脱离了生活的正轨,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思考、甚或改变的机会。如果善于利用,说不定反而能让我们摆脱日复一日的乏味生活,重新激发生命的活力。所以,下回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何不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及别人更快乐?杨德生2013.10.30

我期盼

人人皆能喜欢自己,欣赏别人亲爱的儿子:当我读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忽然也很想跟你分享一下我心中的理想社会。下面是我模仿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 Jr.)口吻所写的短文: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当人们活着的时候有尊严,而死了的时候有价值。万一住院,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堆亟待修复的零件;而医生也能安心工作,不必担忧随时有人闯入,威胁他们的安全。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人们虽立志摆脱穷困,但却不以贫穷为耻。而其存在的价值,也不因职业、财富、性别、权力的差异而有区别。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人人皆怀有赤子之心。向别人表达善意与热情时,不会被误认为别有居心,而百般提防。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人人向往公平与正义。不随意侵犯别人的隐私,同时竭力保护他人的权益。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人人皆喜欢讲礼义,修廉耻。人们相信“人性本善”,而不是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人人皆能喜欢自己,欣赏别人。对别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对其他生命心怀敬畏。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其律法的精神是:在未被证明有罪之前,你是清白的。扶起路旁跌倒的老人时,不用因担心被讹诈,而犹疑不定,不敢见义勇为。我期盼,我所处的社会,那些行使公权力的人们,当他们执行任务时,能够谨记——他们权力的基础来自于我们。他们乃是人民的公仆,而非主人。杨德生2013.11.11

在夜市打枪

爸爸看着你的成长,不知道有多欣慰呢!亲爱的儿子:正如你所了解的,台湾的夜市在华人圈中颇负盛名。台湾的夜市不仅分布广,数量也多。除了台北几个比较出名的大夜市之外,其他许多的小城镇通常也会有自己的夜市。据我观察,你喜欢逛夜市,倒不只是因为对美味的小吃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夜市非常热闹,有卖衣服的、算命的,还有各种给小孩玩游戏的摊位。上次回台北的时候,发现好多我小时候喜欢的玩意儿,像是手动的弹珠盘、套圈以及打枪游戏等,居然都没有消失,而且还颇受现在小朋友的欢迎。今年暑假回台北度假的时候,刚一进门,你就迫不及待地想往夜市跑。因天色尚早,姑姑劝你先休息一下,等差不多七点左右再去逛。终于到点了,你便着急地拉着我们出门。这让我颇为吃惊,爸爸对夜市有感情,是因为我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去夜市对我而言就像是一趟怀旧之旅。但是你又是为了什么呢?答案很快便揭晓了。原来你六岁那年回台北度假时,曾经在这个夜市打枪(类似于迷你版的空气枪),当时年纪太小,成绩似乎不尽如人意。这次,摆明了是来复仇的。夜市不算大,没逛多久你就麻利地找到了那个摊位,拉开阵势,准备大干一场。看你打了几枪,准头似乎也不怎样。我开玩笑地说道:“怎么着,手潮了吧?”你说:“没事儿,这枪有后坐力。我还就喜欢,跟打真枪似的。”我和你妈妈还想尝尝别的小吃,于是拜托姑姑跟着你,等玩累了,便直接带你回家好了。我和妈妈便四处闲逛,享受一下难得的二人世界。我们还是低估了打枪对你的诱惑力。那晚,你拖了好一阵子才回家,回来时抱了一堆的战利品。你得意洋洋地望着我和妈妈。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全是廉价的塑料玩具。不愿意泼你冷水,就说:“你这是想让老板赔死了吧?”你兴奋地说:“那是,看我不把他们家的奖品搬空。”就这样,在台北的那几天,只要夜市开张,你就必定跑去打枪。而姑姑总是陪着你去。那段期间,你对姑姑的依恋直线上升,以至于你妈妈都调侃说:“儿子几乎都快忘记有亲妈了。”假期再长,总也有过完的时候。我们该回北京了,我和你妈妈忙着整理打包回京的行李。满满的三个大行李箱,里面装满了书籍、化妆品、伴手礼(牛轧糖、茶叶、凤梨酥),有些是辛苦收集的资料,有些则是给亲朋好友带的礼物。你连忙问:“那我的这些战利品呢?”“儿子啊,你这些战利品全是廉价的塑料玩具,体积又大,我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放你的东西。你挑三件小一点的带回去好吗?其他的我们在北京都能买到。”“为什么你们的东西就比较重要?我也是人啊!”情况不妙,这已经上升到人权的高度了。“这不是正和你商量着吗?何况好多东西不是爸妈要用的,是要送人的礼物。”“我的也是要送人的!反正,这不公平!”天哪!这是另一个重大议题——公平。看来我们平时的教育还是成功的。不过,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了秦国的李斯,这算不算是另一种“作法自毙”呢?“更何况,买下的和我亲手挣下的礼物,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你说说看?”“买的东西再贵,也是用爸妈的钱买的,虽然也是礼物,但分量就轻了。我用汗水挣下的礼物,或许在你们大人眼里是破烂,不过我的朋友肯定不会这么想的!”我承认你的话打动了我,但我们仍然腾不出多少空间来放你给朋友的礼物。终于,在我们的“友好协商”下,你同意只带最珍贵且体积较小的礼物回去。幸运的是,虽然你必须将对战利品的不舍留在台北,然而,你却把枪法神准的自豪以及对夜市的眷恋,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底。你知道吗?爸爸看着你的成长,不知道有多欣慰呢!杨德生2013.11.14

活在当下

快乐和幸福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亲爱的儿子:还记得你在三四岁的时候,曾经非常痴迷于挖土机吗?那时你有一个挖土机玩具,每当天气晴朗,你总喜欢拖着挖土机,跑到院子里的土堆旁。虽然那个玩具可以用遥控器操纵,但你还是更喜欢自己用手去操作机器手臂。接着,便一边做出挖土的动作,一边还兴高采烈地大喊“挖、倒,挖、倒”。你记得吗?对当时的你来说,快乐是件唾手可得的事。现在的你,叹息的次数明显增加了。你还告诉我,晚上偶尔还会有睡不着的情况。我知道,你的课业压力越来越重了,尽管学校一再地减负、再减负,学习的负担仍是你们难以承受之重。现在你才四年级,真不敢想过一阵子,当你们要面临小升初的时候,情况会恶化成什么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每逢周末,是你们寄宿生回家的日子。然而回家却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放松睡大觉了。刚一回家,爸妈就得检查你这星期究竟有多少家庭作业,然后根据你的效率来安排进度。在此期间,我听你最多的一句话便是:“爸爸,那现在我能玩了吗?”你妈妈有时觉得十分心酸,但工作还是得依靠你自己来完成。即便你偶尔挤出一点时间玩,选择也十分有限。不是看看书和动画片,就是玩玩电脑游戏。若想和其他小朋友跑跑跳跳?对不起,其他的小朋友也忙着写作业,或者奔波于各种课外班之间。幸好,你累了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可以抱一抱,亲一亲。希望你多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慰藉吧!爸爸猜,现在的你,若不是盼望着回到上学前,就是渴望着长大。可惜的是,等长大之后你便会发现,“只要我长大”不过也只是个美丽的憧憬罢了。也许,从学校毕业之后,你可以不必再为学业所苦。然而,还有更多繁重的任务等着你,比如说工作、结婚、买房以及生儿育女……而这些,哪件也不比学习轻松。我们经常会陷入一种简单的幻觉,那就是“如果……我就会得到幸福”,或是“只有……我才能感到快乐”。比如说“如果能进哈佛,我的人生就会一帆风顺”,“只要有个帅气的老公,我就没有烦恼”等等。但如果事后检验,你不难发觉,这些假设的情况,通常不能成立。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可能非中彩票大奖莫属。很多人(包括爸爸)都曾经幻想着:“要是能中个乐透大奖,估计这辈子也就无所求了。”有些人因此持续不断地购买各种彩票,希望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的确有的人也中了大奖。可是,他们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吗?也许有,但只持续了很短暂的一段时间。为什么?多半是财富所带给我们的兴奋和刺激感,很快就会消失。比如说,我们搬进了城堡,也开上了宾利轿车,但不久后就会索然无味。然而,金钱带来的烦恼此时才正开始。你的亲朋好友可能会指责你是个小气鬼,因为他们只拿到了很小的一部分;诈骗集团可能也会盯上你;还有你开始觉得所有人之所以接近你,只是为了从你身上捞取好处。在获得横财的十年里,有的人妻离子散,有的人被谋财害命,有的人身染毒瘾……有没有人逃过这样的厄运?有的!但他们大都是原封不动地将钱存入银行,然后不去管它。然而,这样和没中奖能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忘掉那些“I will...only if...”的句型吧!何不回想一下幼年时的你?那时的你并不知道幸福有那么多的附加条件,也不相信快乐是在未知的彼岸或是遥远的未来。可是,快乐和幸福却像喷泉一般地随时涌出。为什么?因为快乐和幸福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只要你想,当下就能获得。“鬼扯!我一直都想快乐。可是现在只能拼命写作业,不能玩,怎么快乐?”你看,自己是不是又陷入了“只有……我才能……”的怪圈里了?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吧。有个美国小朋友在学校犯了错,老师罚他将词抄1000遍,结果他把这些字词拼成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并把它上传到社交网络上,因此还赢得了一片赞叹。我说得没错吧!原本很枯燥的事,只要改变思维方式,就可以变得非常快乐。而你的烦恼,和美国的那位小朋友不也十分类似吗?问题在于如何运用你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净土是在遥远的地方;其实,它就在你的心中,当下一念即是。杨德生2013.11.19

女儿红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同样的人来做朋友亲爱的儿子:周五的晚上,咱们爷俩吃完饭,难得有机会一起看看电视。爸爸妈妈平时很少看电视,除非是陪你看一些少儿频道,而你最近由于喜欢上阅读,所以咱们经常是各干各的事。纯粹为了放松而看电视,好像有一段时间没这么做了。打开没多久,电视上就出现广告。你看着广告,然后扭头问我说:“爸爸,什么是女儿红?”我回答说,古代绍兴有个裁缝,发现妻子怀孕了,于是兴冲冲地酿了几坛酒,准备得子时款待亲朋好友。不料酿多了,便将剩下的几坛埋在后院。后来,女儿成亲之日摆酒请客,他想起了十几年前埋下的酒。结果,一打开酒坛,香气扑鼻。于是,大家便把这种酒叫女儿红。你忽然有些感慨,说道:“这不公平!为什么男生结婚的时候家里没有准备酒?”我打趣说:“行啊!爸爸哪天也给你酿几坛埋在大姨家后院,那你给酒取个名字吧?这样你娶媳妇时,别人就能喝上酒了。”此时,你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扭捏着岔开话题。儿子啊,真是对不住,我的确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你知道的,爸爸是个懒人,哪里会想到给你酿酒,埋起来等你娶媳妇时喝呢?我的第一反应是:干吗不买呀?不过,正如你在台北时提醒过我们:“买的和亲手做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也许你只是随口一说,未必当真,不过,爸爸回头一想:有何不可呢?要不,改天咱们酿几坛水果酒好了。其实,不管是在古代还是今日,最好的酒多数都是用来招待真正的朋友。李白的《将进酒》就有这样的描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亦有:“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爸爸不喜欢喝酒,也分不清酒的好坏。不过我以前有几个挺谈得来的北方同学,她们颇善于饮酒,有机会的话倒是想为她们酿几坛。等将来有机会见面,把酒拿出来,大家边喝边聊从前,想来颇有“白首宫女话当年”的味道……最好的美酒只用来招待最好的朋友。可见,结交朋友要多么慎重!友谊的基础是气味相投。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同样的人来做朋友。在佛教的观念里,各个世界形成的原因,其根源便是在此。如果你是个善良的人,那么你就会和一群善良的人彼此吸引,而你们所在之处便会成为天堂。然而,如果一个人喜欢做善事,但又经常发脾气,那么那类人聚集之处便是阿修罗的世界;内心贪婪的人聚在一起,当地即为饿鬼的世界;如果内心险恶,而又嗔恚极重,这类人聚集之处,就会形成地狱。如果你承认这样的说法有道理,那么你就应该将自己的品性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从小你的天性里就带有善良、宽厚的气息,就这点而言,我和你妈妈不会担心你变坏。我们盼望,你这种纯良的本性在你成年之后,仍然不被环境所磨灭。如此一来,等到将来你成家立业之时,不但你本身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你的周围又能吸引着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加上你刚过门的媳妇,你有这些人相互扶持,一起喝着我们在你小时候酿下的美酒,难道不是美事一桩吗?杨德生2013.11.25

知耻近乎勇

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不对,但却并不引以为耻亲爱的儿子:今天,爸爸想和你谈谈“知耻近乎勇”。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它和你有什么关系吗?嗯,这个问题很好,让我简单解释一下吧。在人类社会中,一个人很难独善其身,除非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人——包括你我,都无法做出这种选择。既然必须在社会中生活,那么我们就有责任要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否则,我们便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知耻”,就是让我们社会变好的一个最佳起点。不过,想要“知耻”,我们就必须先弄清楚“无耻”形成的原因,以及它是如何发展的。在农业社会时代,古人注重乡党、邻里观念。如果一个村的村民和别村的村民发生纠纷,其他的村民若是知道了,往往在弄清楚是非黑白之前,便已纠集一伙人前去“讨还公道”。在那个时候,“只讲立场,不问是非”的做法,虽然已经显露苗头,但还算并不严重。直到近代,这种观念才得以蔓延,并且广泛地扎根于国人的心中。人们被分成几个不同的阵营,且彼此攻击。由于没有任何规则的限制,往往越是蛮横,不择手段的,越是容易得到生存的机会。从那时候起,“只有我做的,或者立场和我一致的,才是正确的”这种心态,仿佛已经成为了人们生存的本能。时至今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有人在电梯抽烟,另一个人上前劝说两句。抽烟的人二话不说,拿出刀子就将对方杀死。为什么会如此?“我抽烟既然没错,你还敢来啰唆,不是找死那是什么?”这种“唯我独尊”“拳头大即公理”的罪恶心态,如果大家普遍不予以否认以及谴责,那么,光有希腊神话里的“希望”是远远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命运的。那么,我们还缺少什么?“知耻”,我们还需要知耻!如果不论犯下什么过错,我们的内心都没有丝毫惭愧的感觉,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希望”,我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意愿去改变。因为一来自己的内心不会有丁点的不安;二来外界给我的反馈即便谈不上赞许,至少也是冷眼旁观。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改变的必要呢?一个社会如果不问是非,那么自然没有对错。一旦没有对错,那么就不会有因为做错而引发的愧疚感和羞耻感。因此,我们若是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必须确立一套公平、合理的行为准则,亦应同时包括法律及道德两方面。就道德而言,私德方面,古时有“仁、义、礼、智、信”的说法,虽然简略,但不妨作为参考;公德方面,现代社会则有非常清晰的公民守则。有了“普遍承认”的是非判断标准,当有人违反这套准则时,其他人应该共同予以谴责;如果涉及法律,则应予以公正制裁。假使能够这样做,那么正常人在犯错之后,则很难不生出羞耻之心。知耻近乎勇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周处应该算是很有名的了。周处年少时横行乡里,被乡民将他与猛虎、蛟龙合称“三害”。后来他得知此事,突然心生悔意,便将猛虎、蛟龙杀死,自己也洗心革面。他发奋图强,也因此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和周处相比,我们所犯的过错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周处都能勇于知耻,我们又有何不能呢?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知道不对,但却并不引以为耻。关于知耻,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有个人家里很脏很乱,家具也都破旧不堪,但他却不以为意。有一天,他的朋友送给他一个优美而昂贵的花瓶,他便将花瓶摆在餐桌上。后来每次经过花瓶,他总觉得怪怪的……终于,他发觉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放花瓶的餐桌太破旧了,看起来很不协调。于是他便出门去买了一张非常漂亮的桌子。可是,他仍觉得不对劲,原来椅子……最后,整个屋子都变得十分整洁、高雅。而我们的个人修养,有没有可能也是这样呢?不管我们过去曾犯过多少错,或是品行有多么恶劣,比如我们曾经骗过别人,但也因此而蒙受欺骗,但现在我们厌倦了这种尔虞我诈,决心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要坚守这个原则,日积月累,一旦我们的价值感和荣誉感获得提升,我们身上其他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插队、随地吐痰以及大声喧哗等,会不会也会显得特别碍眼呢?而自己觉得碍眼,换句话说,就是引以为耻。由于我们的身上已经有了一项特别优秀的品质,衬托之下,其他较为低劣的习性就会尤为醒目,继而被我们主动戒除。最后,成为一位明礼义、知廉耻的高尚君子。哎呀,真是让人期待!杨德生2013.11.28

静与净

安静的环境往往更有助于我们聆听平时难以听见的声音亲爱的儿子:有时你半夜会起来上厕所。或许,是急于回去接续刚才的好梦吧,你总是匆匆地跑到卫生间,然后又快速地跳回床上。不知道,在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注意,白天听不见声音的时钟,此时,会发出清晰的嘀嗒、嘀嗒声。由于周围是如此悄无声息,以至于这样的嘀嗒声听起来竟有若惊雷一般。从前曾经读过一本书(忘记书名了),提到过人生可以分为三种境界——安静、平静和宁静。相对而言,安静是一种比较容易达到的状态。我当然不是说人们必须时时保持安静,尤其是你们小朋友,正是精力充沛,需要宣泄的时候,因此在运动场上,或是在游戏之中,你们可以畅快地呐喊,尽情地挥洒你们的快乐,不过在某些场合,比如说图书馆以及音乐会,你们应该保持安静。因为这不但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位欧洲的钢琴家在南京开演奏会。在演奏的过程里,观众席里不断传来小朋友的奔跑声、哭闹声,还有家长的呵斥及安抚声。演奏者一开始还极力忍耐,后来由于干扰太大,她的演出被迫中断好几次。最后由于不知所措,她只能在现场低声饮泣……安静有时不只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从某个层面来说,更是人生的涵养。所谓“吉者辞寡,躁者辞多”,内心浮躁的人喜欢喋喋不休地谈论别人的八卦,而贤能的人则更专注于贴近于本质的、或更具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别人闲聊。此外,安静的环境往往更有助于我们聆听平时难以听见的声音——不管是源自于外界,还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想必你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你知道这名号的由来吗?这其实和他的修行法门有关。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的初始,是以聆听众生的声音来入门的。他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耳畔充满了嘈杂扰攘。然而,随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