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你懂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10:35:20

点击下载

作者:桃李情深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少年,你懂的!

少年,你懂的!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优秀学生故事为主,辅以专家点评,兼采家长、老师们的观点,启发大家大学不是终点,学习绝不只是为了考好大学。调整好心态、理性认识学习和考试、树立规划意识、课内外结合良性互动、把握好青春期情感,处理好这些,可以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从容,重建内在驱动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更大的幸福。

教育由孩子发声!!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

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原本“正版”的自己,渐渐地,变成了“盗版”。《少年,你懂的!》策划团队左:杨晏慈 中:韩靓 右:桃李情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视教育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但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功利的层次上,我们应当在现有体制对成绩的要求之外,把眼光放长远,追求更大的幸福,这便是心理学中马斯洛需求三角顶端的“自我实现”。

而良好的教育正是“自我实现”的阶梯。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他们有多少道理是真的不懂呢?最近,我读了北京四中2011届优秀毕业生学习经验总结文集。文章中都写了这些孩子们是如何在人文教育的引导下,有效调整自己的心态,制定工作学习目标,管理分配好学习、情感、工作和社会工作等时间的。世间优秀学生故事元素大抵如此。好多同学读完后内心都激荡不已,自叹不如,深感惭愧,立志也要向他们一样,做一个自律自觉的好学生。于是,又是制定学习计划,又是制定日程安排,可谓雄心勃勃,信心满满。可是几天过后,你懂的,当初的学习计划、雄心壮志,又抛诸脑后了。大家都懂得,知易行难,我本人也常有体会,可更糟糕的是,此时如果长辈过来批评,又更易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教育是人影响人的事。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许多人和事,对其产生影响。《少年,你懂的!》这本书主要由精心选取的青少年特别有感染力的故事组成,辅以专家老师部分文章及点评,希望用同龄人讲述的方式深刻影响青少年。这种影响绝不是要读者模仿,而是希望读者读后受到感染,构建属于自己的内在驱动力,形成做事的基本能力,拥有相伴一生的好品质、好习惯。

当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不争的事实。北京四中的刘长铭校长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有两件事如果不加以均衡会造成两极分化,一是金钱资本,越有钱的人越有钱,二就是教育。”我们择校,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只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这终究是以少数人的胜利结束的游戏。我和我的朋友们希望把我们接受到的教育理念通过这本书传达给更多人,引导大家思考成长中的问题。

现今社会的种种问题总能在教育中找到一些根源,看现在的教育就能看到未来社会的影子。我真心地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当我们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时,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头顶的每一片天空,能够好一点,再好一点。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意识层面,输出在一篇篇说理流畅的作文中;如果我们的因材施教还停留在素质教育的口号里,输出在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中。我们的幸福在哪里?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在哪里?

如今这本书终于要面世了,我希望读者能够在别人的文章中找到自己坚守的方向和前进的目标,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刻意、盲目地生搬硬套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诚然,每个人发展的平台不同,自身和家庭的条件的优劣更是千差万别。而对于中学期间无力出国的广大学子们而言,在现有体制下尽最大的可能实现自我,是不二的最优选择。而对应试教育更为严重的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而言,我在跟他们交流时,可以体会到这些同龄人们在巨大升学压力下的挣扎。我同样希望这些读者也能够在本书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分科、选专业时的犹豫以及和父母意见的相左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而我要强调的是,基于自我认知、能力和有限信息的自主选择,并无错对之分,也无法预见未来的结果,因为我们不可能假定备选项目同时发生(No ifs)。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就足够了。做正版的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其中也包括对于愈发普遍的中学异性情感话题的讨论。很多写给家长们的书都对此话题有所涉及,但是观点大同小异,表述模糊;写给中学生看的,对于中学恋爱的认识分析则更是罕见。因此,我想认真地在本书中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此部分内容,书中给出了热恋中高中生的内心独白以及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学长学姐们的回忆与经验,同时也包括刘长铭校长的观点、部分家长代表的态度、性教育专家的指导以及本人对部分中学恋爱情况的调查报告等。希望能通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看法和经历,对中学生们在情感问题上予以指导和帮助。

这本书的编写除了感谢已署名的编作者的支持,还要感谢以下老师朋友们:我的高中班主任戴国庆老师,北师大二附中语文组王广杰老师,北京四中连中国老师,清华大学本科招办于涵主任、王丹老师,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的蔡奶奶、郝纲,好友白惠天、董昊天、梁倩、李宛彧、汤方勇、徐晓东、杨可雄、张优,从事出版工作的史萍、马佩林、何琳、于倩、张立红几位老师,还有许多名字恕我不能一一列举。

欢迎读者与我联系提出宝贵意见,新浪微博@桃李情深在成长,邮箱taoliqingshen@me.com。我们一起交流,分享成长。第一章学业基石从补差班到清华园如何看待语文阅读与思考开阔视野,培养情怀——浅谈新课标作文考察素养Never say never作业与做事——一次不寻常的采访自主招生这件事儿成也自招,败也自招多说无益,立即行动!

事实上,多数成绩好的人都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也许个别人发生“奇迹”,但并不可复制。我们在面对是认真学习还是玩游戏上网闲逛时总想起这些“奇迹”,却总潜意识地忽略更多用功取得成绩的人。不妨在书桌前贴上一句话:我现在做的事对实现我的目标有帮助吗?每次对照这个问题审视自己,行动起来,多说无益!从补差班到清华园文>赵薇莎>作者介绍

赵薇莎,2012年毕业于西工大附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在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考试中,获得播音主持第一名,并获得60分加分。

所有不被珍视的人生都应该高傲的绝版。——简媜写在前面

开始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希望很多人可以继续远行,我们都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面临什么,作出什么样的抉择,都不应该放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上帝会在不久的将来送你什么样的礼物,因为你是特殊的,不管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

一直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格去写一些所谓的经验录,但是我希望我这些经历可以鼓励一些人,或者可以让一些人有些许收获。我不是所谓的成功者,我只是一个幸运者。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

一直很喜欢《双城记》的开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的高中生活亦是这样。虽然冠上“时代”二字为它做注脚有几分不恰当,但是对于我而言,短短的学习时光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过程中的“时代”。

顶着“优等生”的光环来到高中,15岁的年纪,叛逆期悄然而至,上课睡觉、不交作业、公开顶撞老师……我从入校的第4名跌落至500多名,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补差生”。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觉得不解,觉得疑惑。是啊,那时的我连自己都不能看透自己,就像是被一种惯性的排斥感和厌恶感支配的愤怒青年,那时的日记里流露出的只有阴霾和挣扎。

刚入学,作为学习委员的我自己负责记录不交作业的同学名单,半学期下来名单上出现最多的竟然是我的名字(我也成了“最诚实”的学习委员)。我曾经上课吃过泡面,我曾经下课在老师背后碎碎念,我曾经数学课上学语文,语文课上学英语,英语课上学数学……我用这种愚蠢的“个性”证明自己的不俗。

每个周六,我坐在补差班的教室里,感觉脑袋里空荡荡的,什么都听不见,只感觉眼前的一切像是混沌的初生世界一般不停地旋转。老师从开导到斥责,再到最后的放弃,高一一年,我自我放逐,不知道下面的路该如何去走。

不过我想我们经历过的,面对过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都需要被我们一点点消化,然后细细珍藏。

高一的一年,没有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我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看书和写作中,骨子里的叛逆让自己变得十分幼稚,不屑把时间花在课堂学习的知识上(的确,我承认这种和老师的“斗争”,输的只有自己)。可是自己却保持着每周最少看4本书,现在回头看那段时光,唯一的光亮就是和书作伴时自己满足的微笑罢。也许也是因为那段经历让我最终选择了文科,也在最后帮助了我。

至于称它为“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它除了曾经让我单纯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之外,更多的是教会我成长。我第一次接触了所谓的“补差生”的世界;第一次感受了一种极其简单并且不建立在任何虚伪成分上的友谊、第一次领会到了也许在成人世界必须学会的某些生存之道。我知道了在最落魄的时候没有松开我的手的人才是我最真的朋友;我知道了想要赢得尊重就要让自己有更多的筹码;我知道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是常胜将军;我知道了就算有滑铁卢可是明天的太阳还是新的;我也知道了平等地对待和真诚地赞美。

我记得在我为一塌糊涂的成绩哭泣时同学递来的面巾纸;我记得在我为感冒流鼻涕困扰时朋友在我桌上放的感冒药;我记得在我为整节英语课都在睡觉而苦恼时闺蜜送来的英语笔记……我记得很多点滴,它们一点点温润着那个干涩得带着刺痛感的高一。

那段泪水最多、责备最狠的日子却让我迅速成长。我知晓天分是一种恩赐,好运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要奢望上天永远只垂青你一个,也不要相信一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明白了山外有山,所以现在更享受竞争时的自我蜕变和迸发出的热情与动力,而不是一个意义模糊的名次。

知晓了只要噩梦醒来,明晰方向,不管起点在哪里,只要奋力跑,都会到达。

高一,我的“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我的“最好的时代”。生活是你自己的

高二分科,学文还是学理?似乎每个学生和每位家长都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差生才学文。不能否认,在某种意义上讲,学习成绩比较没有优势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文科。于是,文科班成了差生们的集中营。很多家长都不允许孩子学文,认为学文出路窄、就业难,一种社会性的观点往往成了左右我们看法的利器。可是,你一定要知道,生活是你自己的,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选择,也没有人可以代替你承担选择之后的一切后果。

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坚持走下去。

我选择了喜欢的文科,高三时,又选择了参加特长生考试。在一所理科优势明显的重点高中,学校更看重的是理科竞赛,而特长生,就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准备特长生考试,是我自己做的决定。距离去北京参加面试的时间仅剩1个月的时候,作为播音门外汉的我多了几分忐忑。没有老师的支持,没有学校的帮助,我一个人在特长生考试的准备之路上走得胆战心惊。还记得在赴京的路上,我敲打着车窗,我不知道我面临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我做的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耳边回响的只有不绝于耳的质疑声:“特长生?仅有一个女生名额,怎么可能轮到你?”“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看书、多做做题。”眼前飘散不去的是老师皱着眉头的样子和对我没有任何信心的表情。

幸好还有爸爸妈妈的支持,感谢他们,在我做决定之前为我打气,在我做决定之后一路相随。因此,我一直坚信,有幸成为众多参加清华大学电视播音特长生考试中唯一成功的女孩,爸爸妈妈给予我的不只是勇气。

我喜欢镁光灯,喜欢话筒,喜欢镜头,喜欢舞台,所以就算有再多的质疑、再多的不解,我都不会放弃,我都要试试看。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的决定,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喜欢了就要对得起那份喜欢,失败了,不过就是再来一遍。

从选择文科,到选择参加特长生考试,再到最后的专业选择,我都做着自己的决定。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不能让别人或者是让世俗观念左右我的生命轨迹。因为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不是活给别人看,而是活出自己。真正的生命价值也许也不是由别人的价值体系评判,而是在逝去之时的自我审视。

做自己的选择,做自己的决定,然后,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放弃,不要因为畏惧而随波逐流,上帝终会奖赏那些为自己而活的生命个体,在不经意之时,或者在最后的最后。人生就像马拉松

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比喻:人生就像马拉松。这是一个多么恰到好处的比喻和奇妙的意象。热情、耐力、冲动、怯懦、自信、退缩、坚持、放弃……这些,都是参加一次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可绕开的选择题,它们同样出现在人生的赛道上。最相契的是,马拉松比赛的胜者不是最先出发而是最先到达的那个人,人生亦是如此。

高三伊始,就拉开了自主招生的序幕。校荐名额和自主招生辅导成了课堂里讨论最多的话题,而我是我们班为数不多的没有校荐名额的学生。我们搬着自己的板凳在别的班级参加“高考辅导”,无缘自己班开展的“自主招生辅导”。似乎“裸考”成了自己的归宿,而清华北大同样成了不可企及的梦想,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明白,裸分考上清华北大的艰辛。

大家热火朝天地投入到自主招生的浪潮中,而我似乎又成了一个古怪并且不合时宜的存在。可是最后,凭借特长面试和笔试的成绩,我最终拿到了60分加分。

如果没有人为你留下一条路,你就自己开辟一条路。

我承认,我的确是一个运气不错的孩子,从没有校荐名额到自己争取的60分加分,看似完成了一个所谓的“华丽转身”。可是我知道,在漫长等待中最考验人的也许就是肯定和怀疑之间的抉择,放弃和坚持之间的游离。

记得在候场区等待的时候,即将参加面试考试的我们用聊天缓解自己内心的忐忑,一个同学无心提及自己刚刚参加完另外一所名校的面试,并且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的心猛地一惊。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青涩新手,怎么和这些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们媲美。不过转念一想,同学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很可能是把我视为真正的对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在具有威慑力的对手面前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想罢,又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也许,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能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我们不如将一次考试的失利视作进步的契机,将一个不太体面的成绩看成可提升的空间,将一个不合心意的排名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将一个漏洞百出的答案看作错误的暴露,因为如果这些错误要是暴露在高考之时那才是真正的灾难,越早暴露缺点,就可以越早解决。

高三备考,不仅是智力和体力的激战,同样是心理的斗争。不如学会自我治愈,那么很多坎坷便可轻易越过。谁也不能否认挫折是青春必修的科目,坎坷是成长必缴的学费。最先起跑的并不一定是赢家,结局还未明晰,不要太早否定自己,也不要太早说“大功告成”。

拿到加分,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句号,这只是一个里程碑,是对自己的一个小小嘉奖。我依旧记得同学的一句话:“真羡慕你们这种特长生,不用学习就可以加分。”

我突然意识到,大家对“特长生”带着多么浓重的偏见和误解。在很多人眼里“特长生”就是有特长的差生。我们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没有人可以否认我们同样也可以成绩优秀。我明白过多的辩解都是无用的,不如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我在日记里写道:“上天赐我良多,我定不负恩泽。”漫长而又短暂的复习时光,在一张张试卷和一道道习题中度过。清晨6点的苏醒,再到凌晨1点的入睡,我希望最后的努力和付出能有所收获。做了57套文综题、62套数学题、70套英语题和41套语文题。我只希望能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能力,用成绩作为最完美的回击。

高考,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役,我用自己的裸分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所有人都怀念学生时代的原因也许就是在这里,你有付出必定有收获。

当我看到“录取”二字之时,一下子觉得释然。从“补差班”走出的我,以一个“特长生”身份,用“高考生”的成绩,问心无愧地走进了百年高校。

我真的是个幸运的孩子,能够有幸成为清华园的一员,能够有幸成为人文学院的一员。现在,我终于能自豪地说:“清华新百年,有我。”同时自豪地默念:“百年庠序,人文日新。”“不要怕,不要悔。”凝练的人生哲学,它需要我用一生去践行。

我不是一个成功者,我只是一个幸运者。感谢过往的人和事赠与我的那些我可以参透的智慧,感谢他们和她们对我的批评、苛责甚至是呵斥。因为只有低到尘埃里,我才可以努力绽放。更感谢他们和她们的扶持,让我可以大胆地向前走。

我知道,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最后,以一句我十分喜欢的话作结尾。

当他赐予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让你成为高飞的鹰。——简媜如何看待语文文>崔璨>作者简介

崔璨,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高考文科数学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语

语文,在很多学生心中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语文”二字到底指什么呢?学习语文最核心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语文”?

从“语言”与“文学”的角度解读语文学习,我们便会发现:“语文不是要人考死在试卷中的,而是要人真正懂得生活、真正认识社会的。语文教会我们说话,教会我们文从字顺,教会我们知礼懂礼,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有同学拿“困”字来形容她听到“语文”二字时的第一反应,我想,对于这个说法,举双手赞成者必不在少数。在这个课业负担几乎成山的当下,语文课——这门是否听课似乎和成绩并无很大关联的课程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睡觉的去处。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于语文的误解,字词的用途、文章的价值,以及语文的可学性,都不断地遭到质疑。语文这门高考中堂堂150分的大学科,就这样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我不否认,上述种种和语文的学科属性以及学科特征有很大关联,那些“有感而发”、那些“信手拈来”,似乎只成了和“天赋”有关的东西。零星散落式分布的字词成了浩渺宇宙中的一个个元素,学完认完它们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一篇篇高考中肯定不考的课文,学习它们又似乎是无用功。这种态度,虽可以理解,但它不仅仅影响成绩,更多地是影响我们对于一门学科的认识。不得不承认,这种对于语文的厌烦与不解与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大关系,但纠其自身,我们自己,是否也应该换一种态度,想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语文呢?“语文”二字,到底指什么,说法很多。但于我来说,它本可以有最为朴素的解读——语言文学。是的,“语言”和“文学”是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解读好它们,是语文最核心的任务。

先说说文学。一篇篇课文组合成了我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但仅仅如此,未免显得浅薄且枯燥。在中文系的一年半中,我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文学”要和“历史”紧密结合。文学不是玩弄文字的雕虫小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文学写的是社会、是时代,反映的是一群人的生活。文学作品固然是文学的核心,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对文学事件,对社会变迁予以忽视。在我们的脑海里,应该有一条清晰的“文学线”,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从一个文学样式到另一个文学样式,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或者,那些人物、那些情节,是怎样就走进了作家的笔墨中?这些思考,不难让我们体会出文学的残酷性,有时,文学真的是比“正史”还要真实,它写的是一批人的真实生活,或是一个时代的难言之隐。去看看现代文学中的乡土小说,去看看《活鬼》、《菊英的出嫁》,去看看《春桃》、《缀网劳蛛》,去看看《多收了三五斗》、《丰收》,以城里人的眼光去看看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农村,不用多说什么,中国最底层人民的艰难和愚昧——那种想去批判却又不忍批判的图景,就不言而喻了。文学,写的就是人间百态。关于中国农村,如果眼光只放在《祝福》、《故乡》里面,抠烂了每一个字眼,横竖就是那么一回事。有意识地把眼光放在一个时代,放在一类人身上,将相关的作品找来看看,那些诸如“冥婚”的习俗,那些“丰收成灾”的故事,比你骂一千遍中国人愚昧,或是赞扬一千遍辛亥革命要更为有用。它们能告诉你人民、百姓的事情,复杂到你说不清,作家们把它写出来,是一种道义的担当。文学写的是社会点滴,它不是在玩弄笔墨,它是想让我们看看,中国人到底怎样生活过。

再如当代文学中的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等,我们的脑海里能否有一个脉络,也有一个分类的意识,去看看怎样的文学记载了什么样的人和故事,或是在时间推移中,怎样的苦难被忘却?怎样的记忆是一辈子忘不了的?怎样的经历影响了人的一生?这一批人最后又是走向了何方呢?我一直在想知青们对于上山下乡到底怎样看,看那些作品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他们的经历太独特、影响颇大,而这份经历,如果说不可能无效,那么苦难过后还可以给他们什么?这不仅仅是文学了,也是社会学。任何一种文学,如果可以这样去看,以历史串起文学,以人群或是思想分类文学,也许课文就不再是催眠剂,而是一扇门,让你看见更多的作品,看见一批批文学作品后的力量。

说庸俗点,这样的阅读和思考对作文一定是有用的,毕竟,思想深度是作文高分的核心。而这样的阅读绝不仅是高分的保障,益处自知,这个工作是该做一辈子的。用文学看社会,看这个时代的领军者或是最普通的人,以及那些各式各样的事件甚至是扭曲的人性。文学就是在触及社会也触及心灵。

至于语言,我并不赞成把高深的语言学知识一股脑儿地下放到高中,但我希望所有的高中生在接触到一些语言学知识时就能够体会到它的系统性。比如文言字词,无论实词、虚词还是语法现象(诸如宾语前置等),说到底都有它自己很强的逻辑性和理据性。我不希望学习文言文只是一个拿篇课文逐字疏通文意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把知识支离化和枯燥化了——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呢?比如从词义入手,去掌握常见文言词(特别是古今异义)的所有常用义项,去摸索一些词的意义引申发展的脉络,去总结一类语法现象发生时我们所能够遇到的所有条件,我们会发现这些东西真的不是彼此无关、离散分布的,它们的系统性能够为我们展示一种美。有时,是我们不敢“穷尽”罢了,其实,常见文言字词不过几百,我们能够遇到的语法现象更是少之又少,何况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又有引申发展关系,若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去学习文言文,辅之以文言文阅读,也许会比一篇篇课文分散讲解来学习字词语法要理想得多。

了解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尤其是汉语的知识,对高中生来说是需要的。它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解决几道基础知识题,也能让我们形成良好的语言观,对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语言学不是枯燥的,这种美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一点点领会。如果能够在这种学习中不断拓展,适当了解其他语言的相关知识,探索语言的规律性,那收获就不仅仅是好的成绩了,你将发现一个更为奇妙的语言空间。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语文意义之所在、魅力之所在,绝对不是只靠天赋就能领悟的。鲁迅说过,“革命并非是叫人死,而是要人活的”,换个主语,我也想说,语文不是要人考死在试卷中的,而是要人真正懂得生活、真正认识社会的。语文教会我们说话,教会我们文从字顺,教会我们知礼懂礼,也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话形容语文绝不为过,走出高考,我们也依旧要学习语文。现代文学课上老师总说有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是人们没学好语文导致的,这话绝不绝对另说,但至少说明语文是要学一辈子的。>名家点评 祝云天(高考全科名师、北京云天共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

常给学生讲,高中九门学科,最难教的是语文,因为语文不是仅仅要教会学生读书、写字、写文章,语文难教,一方面因为语文“包罗万象”,另一方面还要把学生带进一定的文学境界,甚至能让他们做到:学会理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生活多一些发现,对生命多一些感恩,遇到问题静心思考,把握和珍惜属于自己的机会,在平凡中拥有、充实和创造,做一个最好的、真实的自己。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多数学生都不愿意听,在形式化、功利化的基础上,教师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语文课听与不听都是一个样的,只要过了高考这道坎,到大学以后对语文还能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

俗话说与幸运的人在一起,你就可能变得幸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的,人们之间的思想差距,取决于思想境界,引用一下冯友兰的话:“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只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如果中学时代能遇见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那么他们是幸福的,因为总是能与有境界的人一起谈境界。看看那些大师们的语文老师都是谁?也许你就会明白一些事情。例如季羡林中学时国文老师是翻译家,鲁迅的小友——董秋芳,钱伟长的中国史老师是吕叔湘、文学课老师是他的四叔钱穆,这些达到天地境界的大家们,当他们“开眼看世界”的时候,心灵深处肯定有一个引导者,这个引导者是谁,语文老师应该是首选。引用这篇文章作者的话:语文绝对不是靠天赋就能学成的。

也许有人问,那么知名的大家怎么在中学教书呢?当然一方面是时代的因素,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他们精神坚守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这个拜金主义、拜名主义盛行的年代,中学语文课变了,环境变了,学生变了,老师也变了。大学老师觉得在中学做老师没有面子,没有课题费,纯粹是浪费时间,学生们在家长眼里大都是“皇帝、公主”,周末被培训班占用,他们是被动的填鸭式教育的产物,多数中学语文老师照本宣科。更多的人很难静下心来,特别是面对外面功利化的世界,内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学习和教学耐心变得极度缺乏,谁还在乎语文课是思想的启蒙,是灵魂的救赎?在他们眼里,语文仅仅与考试有关。

读周国平的文章,这句话也许是现实教育的写照:“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如果说,在语文教学上,我们逼迫孩子做无穷的功课,忽视了他们心灵的充实,那么这样的课,就是教错了的课,孩子们损失更大,离智慧越发远了。因此我们除了反思还能做些什么?阅读与思考文>李璋>作者介绍

李璋,1993年生人,高中毕业于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201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第一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在高中时与同学合著了《四面体——对话传统与现实》(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导语

在读书的层面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同样重要。在课内阅读中,要用发现的态度对待课内文本,还要珍惜每一次考试给我们的阅读、思考的机会。而无论是课内阅读抑或是课外阅读,将思考熔铸,锻炼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并表达出来,都是最重要的。在自我阅读的同时,更要参考、借鉴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并不断培养批判精神及创新思维。

在思考中阅读是痛苦的,唯有这样的阅读才有价值。

毕竟,从思考,到学以致用,这是作为人类的更高级的快乐。写在前面

这篇文是我写作至今历时最长,感觉最痛苦的一篇。刚刚拿到选题时,以为这不过是普通的学法交流,而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我发现这选题比我想象的博大得多。文档在电脑屏幕上不断变换着,一两千字的文段常常在一瞬间归零。当初接到邀请,我是这样答应的:“我试试看,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嘛!”——果然。但我仍然写成了这一篇,并且在痛苦之中,解决了一些心中的疑难,并由衷感到欣慰。这也算是一个对“思考的乐趣”的小小例证吧。

学生的阅读来源无非两种,课内和课外。怎样才能被称为“好读书”呢?从小到大,我们的印象中,家长都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子女爱好读书的:读了某某名著……似乎这样就代表学有余力,课内优秀,课外广泛涉猎。我小学时曾经抱着四书五经看过一段时间,而这些书也为我赚来了不少夸奖。不过,那时的我,没有课内阅读做坚实的基础(小学水平的古文也仅限于一些唐诗的背诵),看着诗歌古文与《周易》的卦象,能懂得多少呢?现在,经过课上多年的古汉语阅读训练,我才能说读懂了一些。那么四书五经的阅读白费了吗?也不能这么说,比如它带来一种对文化博大精深的直观印象,培养我“静”的性格和定力。

但设若重新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选项?

有。

通常的,课内阅读蒙受的批判是最多的。成天抱着课本阅读,不免被人冷眼,认为“境界不够”。甚至,一谈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印象:课内阅读=机械阅读,而课外阅读才是个性的张扬,兴趣的满足,思维活力的保证。

的确存在这个等式成立的条件,那是当“标答”成为绝对的铁律,“套路”成为赚分升学的法宝时。都这样了,不“忍痛割爱”,强迫自己加入机械阅读的行列,还等什么?这样子的课内阅读,枯燥而缺乏技术含量,长此以往,呜呼!无怪中国大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成见存在于国内外!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积极的信号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腾飞的大背景下,教育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正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而得到解决。课内阅读越来越鼓励创新思维和观点的碰撞,“补充答案”作为一般标准答案的修订正在推及开来;学生阅读积累与思考的输出——作文,其评分标准(以近年北京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代表)更加看重学生的思想深度、视角。同时,打分并非“一言堂”,前两位老师给的分数如果差距过大,一定要有第三位甚至更多教师进行裁决。这更加周密,也更人性化了。

那么,我们要是真碰到“机械阅读”的情况该怎么办?记得作家张承志在一篇生活随笔中提到偶然遇到了类似问题:女儿的语文题,老师说的答案是B,但作家左思右想觉得A才是最优答案,B是有问题的。女儿问他怎么办?作家张承志说:“学会给B打勾,同时把A记在心里。”说得多好!选B,是一种策略,同学们肯定知道它的意义吧。记住A,更好,证明你的思考,你对真理的探求。这是没有坏处的。

作为学生,还处在“准备阶段”,改变一些应试的硬性框架并非我们的责任,但一定要用发现的态度对待课内文本。课内阅读的本职——虽然常被机械阅读扭曲——是什么?是文坛集萃、艺苑撷英,供我们欣赏、学习。综览我们的课内阅读,哪一篇不是名篇,哪一篇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个人对语文课本是极有感情的,因为它是我阅读积累的原点,也是帮助我提升阅读能力的法宝。诚然,课时的限制会使老师不得不跳过一些内容,比如一些选修文本,每单元后大学教授的文学评论,但在高三时间吃紧的情况下,它们是宝贵的阅读资源,满足了我们平时的积累和审美需求。比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选段,以及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大家大概是不会听到课堂上的讲解的,不妨作为自己的平时阅读,读过单元末的关于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小结,无疑是开阔视野的。又如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无疑能丰富你对他其他作品(如《变形记》)的理解,你会发现文中几乎每一处荒谬,都是有暗喻的。

还要珍惜每一次考试给我们的阅读、思考的机会。在平时课外泛读时,我们很少像课内阅读一样“咬文嚼字”,反复阅读以求得理解。纵使课外读物的思想水平再高,你不仅不给予其课内阅读般的思维、精力投入,而且还标榜自己课外阅读广泛,这无异于“贴标签”,就像你守着富矿却没有深开采的技术,产量终究没有人家克服环境局限,在四方各处大力采掘的多。一些考试的阅读文本,我现在仍然如数家珍。比如作家迟子建观诺曼底战士墓有感的《最苍凉的海岸》,附在其后的几道试题,不是蒙蔽美文的枷锁,而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我还记得当初与同学讨论这篇文章的反英雄史观,和对战争与和平的独特理解——“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你或许还会说,这多思考一下有什么用呢?答案便是:将思考熔铸,锻炼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观点,进而表达出来!

某军事评论杂志的编辑曾撰文表示“不表达一族现隐忧”。他说网络开投票贴征集大家最关注的国际军事动态,投票人数并不多,下面跟贴也没有展现什么见解,甚至出现了多个与话题毫不相干的广告。这位编辑不禁担忧在国防军事日益引人关注的同时,许多人的一时跟风会对领域的深度造成打击。我的语文老师何杰老师也多次说“学生的思想深度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这样的表达机会,存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发言、写作是两种输出形式。这就是一场场头脑风暴与结果加工,有时间的限制和他人的关注施加压力,我的大脑往往能迸发新的观点和结论。还提到上文的那篇《最苍凉的海岸》,我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同学在后来写了一篇以反英雄史观为主题的大气磅礴的考场作文,虽然不知道是否有这篇阅读的启发,但这样的思想结晶,怎能不是高分作文呢?

然而,多思考的代价,就是让阅读变得痛苦。虽然我们人人都掌握了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但思考是痛苦的,因而阅读也是痛苦的。梁文道说:“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阅读总是困难的……整个阅读过程其实是个角力。”我们不遗余力“希望把它们组织成有机的东西,读出一个意义来,读出一个我能理解、掌握的世界”,但作品本身是“自由的”、“不可驯服”的,因而我们感到持续的困扰的痛苦。

你是否畏惧了呢?饱读网络文学和青春小说的学子们,大多感到轻松而愉悦,有一部分我了解是为了“逃”,逃离课内阅读,避开一切让他们头疼的东西。这是由于没有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因为思考,我们能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

近日一位好友进入美国一所大学就读文学专业,忙得不可开交,缘是大学暑期布置下功课——探讨“作为人的意义”。难道一个准大学生真能解决这些人类的终极问题吗?当然不能,但这是一个极限,而接近这个极限,一定会带给我们求知的快乐。高中老师布置给我们最后一篇鲁迅研究专题,我选取了“鲁迅眼中的青年人”为题,甚至找来鲁迅青年时期对生物进化论的学习报告、鲁迅喜读的《天演论》,以及鲁迅在数所大学执教时的师生关系的资料进行研究,试图发觉鲁迅的社会进化论中有一种对青年的“欢迎”。我虽最终也没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但对鲁迅的人生有了更“全景”的认识,他笔下的刘和珍、柔石等青年形象,也离我更近了一些。

思想是值得训练的,从对终极问题、学术问题的不懈思考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拓展,再来看一般的学习生活中的疑难,我们至少从“物质”上——思考的能力和可调动的知识积累——做好了准备。从思考,到学以致用,这是作为人类的更高级的快乐

又谈到今后的课外阅读。将来我们的课外阅读无疑会更广泛——大学是更自由阅读的天地。美国大学生平均每周阅读500~800页书。俞敏洪亲自考察新东方重要职位的候选人时,首先要看他大学读了多少本书,他的“底线”是二百本,而他本人读了八百本。升入理想大学的美好愿景,也是我们高中学习前进的强大动力。本文意在强调抛弃盲目的崇拜与机械的分数至上,绝没有让我们放弃对更高平台的追求的意思。比如,北大的“一塔湖图”的“图”——图书馆,亚洲高校藏书量居首,本身就是丰富的阅读财富。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平台的一分子,在我阅读与思考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也将要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在“该读哪几本书?”这样的问题上,我不敢轻易回答或推介,但有几点关于“该读什么样的书”,我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要读有思维力度的书。这种力度,体现为一种张力:向外扩展,向内聚焦。向外,读他人、读异乡的人们、读不同的社会、读自己陌生的学科和领域,如读《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对求知时刻怀有一份热情;向内,探讨人性、发现自我,和作者展开心灵沟通。内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有几个共通的思想品质,我想是可以从阅读中获取的

阅读往往与安静联系在一起。我曾造访多处古代书院,发现它们无不依山傍林,给学子幽静、雅致的阅读环境。今日的教室虽热闹了许多,但“不许喧哗”、“静”的标识还在强调这份精神的安静。由于这种安静,我们变得有耐心起来。书籍阅读是急不得的,正如作者写作的过程。联想到我们自己的作文写作,每一句都力求它不冗余,有它存在的意义,便是大家公认的好文。我们又何不怀着同样的善意,去仔细探求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良苦呢?

因为耐心,我们愿意去花些时间,去探求事物背后的本质。书籍中,相对而言的,标题和封皮是表象,内容是实质;书中的文字是表象,思想是实质。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解读孔子的《丧家狗》,便“有意”考验读者的耐力。有些人向来对孔子怀有极高的崇拜,看这书名就接受不了;有些人反崇高,喜好反调,见书名大喜。其实孔子自比“丧家之犬”(累累若丧家之狗)是个典故,作者在序言中就开门见山,标明“丧家狗”的定义——“任何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作者在书中批判了知识分子成为政治附庸的现象,反对把孔子“政治化”,并着力推行新的个人对《论语》的解读。我看到《丧家狗》的网上在线点击量三年来一百万左右,只有三十余人投票支持,一千多人次留言回复,骂声阵阵不堪入耳。我又随便选了一本流行文学,点击量三亿有余,好评声不绝如潮。这时候再回头看美国兰德公司针对中国的报告“现在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精神层面上空虚,像条流浪的狗一样不知何去何从”,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个人意识觉醒,人人渴望发表见解的时代。微博上,弹指一挥140字,对于一个人是容易的事,但要阅读其他人的无数个140字,直面观点的互补与交锋,是件困难而痛苦的事情。但,倘若就此放弃参考他人的意见,便很可能流于对某一种观点的过分偏爱,以至于言辞激烈莽撞起来了。食盐防辐射、温州动车事故、伦敦骚乱,谣言与真相齐飞。学文的人更容易感性,在信息纷乱庞杂,包围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否有一个清醒理智的判断?这需要阅读、需要思考。

花些时间,阅读、参考、借鉴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一个阅读广泛的人,胸怀必将是博大而包容的,因为他在阅读中,在一次次的和作者的坦诚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共同进步的竞争关系,我们的思考将不会超越自身的局限。

当初,中考完毕,文科实验班的面试上,我与一圆桌和我是“竞争关系”的学生共同讨论“如果你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你选哪个?”的问题,当时我坦诚说自己并未系统读过红楼梦,并结合同桌各位同学的观点,通过多次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我面试得了满分。而同桌有一位女生大秀自己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似是而非的理解,在她侃侃而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年龄较大的考官老师轻轻地摇了摇头,而她也只发言了那么一次。于是我没有在二附的校园里再看到她。遗憾的是,中国人好面子,还有“文人相轻”的历史传统,学生们又被竞争压地喘不过气来,因此我这三年做的还不够。但我深知自己水平的局限,并会在以后继续充实自我。这个“覆辙”,请大家自觉绕过。培养批判精神及创新思维

高中的阅读让我印象最深的改变就是:一句看似“无可置辩”的话,从多种角度解读,会产生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意义。对此我一度感到过惊惶,不知应作何理解——作者的本意已经被我们超越,又或是我们在故弄玄虚?后来我明白,越是经典作品,读者的阐发空间就越大。只要是符合思考逻辑和阅读逻辑的想法,都是值得鼓励的。那么如何去辨别思考的正误(或者说深浅),就需要扩充知识的积累。不要畏惧于表达“惊人”的看法和观点,同理,不要被貌似“惊人”的结论吓倒。

阅读与思考是说不尽的——阅读引发思考,思考再使我们进入更深更广的阅读。发现课本,追求真知,练就表达,锻炼思维。我想我说的也不外乎这些了吧,请从现在起——不管你是高一生,还是预备高考的高三生——阅读、思考,因为人生的毕业是无止境的。>名家点评:幸福感来自阅读与思考 何杰(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李璋说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正如他自己所说,这篇文章写得很艰难,这正说明了他很用心。思考,是成长的过程。李璋在做个性化作业时非常认真,他深入思考各个历史人物,并且与老师进行深入地交流,比如散文究竟是什么?史记中的人物应该如何评价?他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他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他优秀的语文高考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

读书思考是个很艰难的过程,再内化成自己的想法,就更加地不容易。有位同学,高一时的文字很漂亮,高二的时候开始深入思考,文章却开始变得晦涩起来,让很多人读不懂。渐渐地,才揣摩出来,学会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这个例子十分鲜活地展现了阅读、思考与内化的过程。思考的确很艰难,但其中也有乐趣,那是一种把问题想清楚的乐趣。现在的人们都太累了,不愿意追求深层次的东西,但幸福感,其实正源于这种深层次的收获。开阔视野,培养情怀——浅谈新课标作文考察素养文>桃李情深>导语

新课标卷作文考试实是考察考生素养。素养是平时的养成,希望学生平时开阔视野,注重思考,培养情怀。

一提起考场写作,就有许多人头疼。看到题目之后,久久思量,却一直难以下笔。知道好文章要有思考和认识,却不知道写作思路和方向。

在此,我提出三个问题:

在课标卷替代大纲卷后,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应对考试?

作文如何做到“独特思考”、“深入挖掘”?

考场作文真的一定要那么虚情假意地扯上800字违心地交上去吗?课标卷检验素质教育成果,考察学生素养

要想弄明白怎样应对课标卷考试,就要先从命题人考察的目的入手分析。

新课标卷是呼应素质教育改革,作为学生素养培养的检验。《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具体地说,高考语文课标卷中,语文方面的长期养成、比较稳定、可持续发展等特征,是命题人尤为关注的。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写道:“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阅卷老师希望通过文章认识到考生具有的视野和情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阅卷老师要判断考生是否在十余年学习生活中,“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有一定“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新课标中还提到,“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这种视野和情怀就是素质教育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展现的自由表达的水平和思维层次的背后对应着考生的素养,它直接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成绩。关注、思考现实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素养

要培养学生这种素养,需要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热点,平时养成对问题思考的习惯。

以某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次区排名的期中统考作文题为例: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商业街区,这里广告林立,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2011年1月17号到2月14号期间,首部中国国家形象片在广场的大屏幕上持续滚动播放。中国各行各业的59位杰出代表,如袁隆平、杨利伟、马云、郎朗、姚明、邰丽华等人在片中展现了他们微笑、自信的形象。10月1日,时代广场户外显示屏上又出现了中国先哲孔子的形象,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虽然,语文北京卷阅卷组在内部刊物《阅卷纵横》中表示,“回避社会热点,强调普世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关注社会热点。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增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多吸收好的评论和观点,以便作文时借鉴。在论证普世价值时,离不开社会现实举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万不要在潜意识里把写作目的想成是完成考试的一道题!不要忘记写作的真谛——作文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换个角度想想,考生认为很有气势的,运用成语、名句的气势恢宏的对仗,如果缺乏个性化和带有情感的表达,那么在阅卷老师心中感觉到的依然是冷冰冰的语言。如海淀区期中考试一位考生作文中写道:“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体现。

以人为本、海纳百川的人文道德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诠释。”

这样的默写套用中,很难看出考生过人的思考和素养。

还要额外关注的是,这一次期中考试刚好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复兴中华之后。而文化与语文的关系密不可分,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类似的有关文化话题的作文。不关注文化现象,平时不注重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只关注课本和老师发的“素材库”,如何做到“独特思考”、“深入挖掘”?下次考试时候,还会是老样子,不知如何下笔。

最近看到北京四中知名语文教师连中国给考生的两个备考关键词:思考和关注。“我们要认真地去研究这些考试的基本规律,研究思考这些题目中涉及到的内容,由考卷之内应该辐射到考卷之外,基本应该有两大辐射,一个辐射是能不能辐射到我们整个人类优秀的思维成果和优秀的文化成果上,同学们对这些有一点点关注,有所理解;还有一个就是能够把它辐射到、透视到对于社会现象的提炼和关注上。如果只把视野限制在一道简单的试题上,或者说我们只把试题限制在一个简单的试题层面,我们没有透过试题看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人类的生存空间,那这备考其实还是比较局促的,也是比较狭隘的。”

我作为一名过来的学生,很赞成连老师的观点。以高三期末区统考语文命题作文题为例,朝阳区《比____更宝贵的》和东城区的《良心》都是要考察学生对价值的判断与思考。如果能很好地结合社会现实来论述观点,针砭时弊,一篇好文章的坯子就出来了。海淀区的《一年好景君须记》命题作文则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关注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变化更迭、友情、亲情;西城区《成熟的顺序》引导我们关注思考人与事的成长、成熟。作文考试实际考察考生,好人好文好分

谈到这里,我已经把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阐释完了。至于第三个问题,我想答案一目了然。虚情假意的传统应试作文思路很难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自然难得高分。考场作文实际上是要考察文章的作者。唯有学生开阔视野,有情怀,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作得好文,在茫茫试卷中颖脱而出,在新课标作文中得到理想的好分数。Never say never文>徐铌>作者介绍

徐铌,特别强调一下性别为男性,很多同学刚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我是个女生。其实铌是一种金属元素,所以徐铌应该还是一个挺硬朗的男生名字。

从初一就开始参加三帆中学开设的生物实验小组。高二时曾代表西城区参加北京市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并获得第一名。全国高中生物联赛获北京赛区一等奖,北京市第四名。参加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并获得铜牌。现在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导语

人们只惊羡于那枚闪亮的奖牌,而奖牌的背后,浸透了奋斗的血泪。

纵然无需在高考的沙场上厮杀,但他们仍是强悍的勇士,因为他们面对着更加残酷的战场。这里需要超凡的耐力与坚强,这里需要挥洒满腔热血与激情,这里,never say never!

记得这首歌是2010年那个暑假一直在听的一首Justin Bieber的歌,算得上是那一段时期的主旋律了。从初三那个暑假开始准备竞赛,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经历了两次联赛,获得一等奖,成功选拔进入北京队,参加了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并获得铜牌。不得不说生物竞赛这段经历在我的高中生活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一年之后的今天回想起来生物竞赛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是各种生物学知识吗?显然不是,这段生物学竞赛的经历带给我的收获有三:

其一是对生物学,以及医学的兴趣,相比其他同学我更早地接触到了生物学、医学领域,提早确定了自己今后的专业方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其二是自学能力,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论坛上获取信息,与往届获奖学长学姐沟通取经,制定学习计划,和老师家长沟通在适当的时候请假复习。

其三是自信与坚持,这也许是生物竞赛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长达两年多的准备时间,面临课内和竞赛的双重压力,我曾经想过放弃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其中北京队选拔的经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那是高中最后一个暑假。我的期末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暑假是一个大好的时机补弱。此时便面临要不要去参加北京队的选拔的决择。北京市前十选四人,机会并不是很大。虽然后来得知我联赛成绩北京市第四名,但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知道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保送的报名条件是进入省队,我也必须努力去争取。

那是7月12日的早上,约定时间已经到了。实验中学的生物实验室里只有6个人,已经有4个人退出了。此时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成功的几率大了许多。而且第一、二名都没来,我进入北京队的机会就更大了。

当然这样的心情只延续到了第三天,第三天考察动物实验。这里先介绍一下省队选拔的方法,联赛成绩与选拔成绩各半,取总分前四名。首先是看幻灯上的动物图片,写出动物的分类。交完卷后,听老师公布了答案,信心满满地开始解剖蚯蚓的实验操作。可是老师的一句“你怎么都错了啊”,一下子让我的心咯噔一下,剪刀也不小心剪烂了蚯蚓的血管和肠子。我上到讲台上,老师指出一共7道题犯了术语性的失误,写了一个“无脊椎动物门”出来。结果白白扣掉了7分,知道这7分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的领先优势化为乌有,意味着进入北京队只能是个梦了。之后还有四天选拔,八门考试。每门科目追回一分就可以挽回之前的失误,可是后面的八门考试中也有我的弱项啊。(由于理论测试100分的试卷换算成10分计入总成绩,所以选手之间差开一分算是很大差距了。)

这时我真的想放弃了,觉得之后的四天就是浪费时间,是无谓的战斗,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我会觉得福尔马林的味道格外刺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