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谜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14:41:53

点击下载

作者:萧盛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惊天谜案

惊天谜案试读:

前言

FOREWORD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是精华的沉淀,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历史有时也会很顽皮,留下许多谜团,引我们去猜测和议论。有一些谜团经过人们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可有些谜团则成了永远的谜案,让人无法窥其真实面目。

何谓谜案,谜案就是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谜案之所以成为谜,主要是由于资料原因所导致的。历史事件的解读离不开史料,有的史料由于客观原因而缺载或者散失,有的史料则由于人为因素,如记载的曲笔或者出于某种政治原因甚至是不能说的秘密而被刻意隐瞒,这些都导致了史料的缺乏或简略,真伪杂糅,造成了众多疑难问题,而历史的玄机则往往隐藏在这缺失的细节中。除了史料,还有人们的认知和对史实、人物理解的分歧等也导致了谜案的产生。很多人为了解开深藏于这些事件中的迷雾而争论不休,各种各样的推测不断地被抛出来,异说纷纭。

本书撷取的多是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共性就是扑朔迷离,又根据这些事件的性质将本书分为了四大部分——

死亡疑案

、神秘刺杀、政治阴谋和刑侦档案。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的离奇死亡,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甚至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秘刺杀,隐藏在刺杀行动背后的内幕,让人欲罢不能;那些涉及政府高层甚至是国家命运的阴谋,让人闻之震撼,更引人深思;那些身披迷雾的刑事案件,至今都牵动着世人的神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尊重客观历史实际,在介绍谜案的来龙去脉及人们对谜案的解读的同时,把知识性、趣味性融入其中,使每一个谜案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让人不仅能获得知识上的收益,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愉快体验。死亡疑案阴谋与政治拿破仑死亡疑案

1804年12月2日中午,法国巴黎圣母院,35岁的拿破仑身穿盛装,腰佩宝剑,头戴黄金桂冠,登基成为法兰西国王。而此时他的志向还远不仅限于法兰西,他辽阔的思想和远大的野心早已经飞到了欧洲广袤的大地上。●拿破仑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执政期间他多次对外扩张,创造了一系列军事传奇。他颁布的《民法典》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雄踞欧洲之狮

在拿破仑成为欧洲大地的雄狮之前,他只是科西嘉岛上的一个倔强的小男孩。10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了城里的军校,操着一口科西嘉方言的他,受到了小伙伴的嘲笑,不服输的拿破仑不甘示弱,很快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并取得了远远超过其他人的优秀成绩。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拿破仑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1792年,拿破仑协助法国革命政府一举攻克了地中海重镇土伦,并被破格提拔为少将。1796年,在葡月风云中,拿破仑平叛巴黎,再立奇功,声名大振,成为了法国一支重要部队的司令。

进入政界上层后,拿破仑见到的法国是一个垂死的法国,政府体制僵化,社会经济一蹶不振。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解散了元老院和五百人院,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从此,拿破仑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拥有强大政治权利的拿破仑,开始进行政治机构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制定了影响深远的《拿破仑法典》,此外,他还建立了法兰西银行,并且大力兴办教育。但是,比起改革和执政,拿破仑更沉迷于武力征服,他狂热的政治野心从来就没有安于现状。当政期间,拿破仑几乎马不停蹄地对外发动战争。短短几年,拿破仑的军队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先后占领了意大利、奥地利等国。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一致通过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为法兰西帝王,一年后他在意大利也加冕为王。

然而,没有人会是战场上永远的胜利者。1812年9月,莫斯科之战,是拿破仑辉煌一生的转折点,拿破仑在此战役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9月14日,拿破仑军队进驻莫斯科,谁知一场突然的火灾将军队的粮草全部烧光,没有了粮草的供应,法军陷入了困境,此时又逢冬季,俄国异常严寒的气候更是使得士气大减,最终在俄军的突然袭击下,法军几乎全军覆没,60万大军最后只剩下2万人。俄国沙皇率领反法联军乘势杀来,拿破仑被迫退位。1814年4月3日,元老院宣布法兰西帝国覆亡,4月6日,拿破仑签订退位书,被盟军放逐到意大利的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掌握了复辟王朝的大权。小小的厄尔巴岛怎能承载得了雄狮的理想,拿破仑并没有就此沉沦。趁监视他的英国海军一时疏忽,他逃离了厄尔巴岛,带领1000名部下在法国登陆,赤手空拳地奔向了巴黎。他依然被人们所崇拜,昔日帝国的景象也未从人们的脑海中消失。路易十八的军队奉命前来阻截,面对一排排乌黑的枪口,拿破仑昂首挺胸继续前进。他的坚毅和镇定镇住了士兵,并掀起了他们往日的激情,尽管保王党军官气急败坏地直喊:“开枪!”可士兵们却掉转枪口,投奔到拿破仑的部队。在法国许多军人眼里,拿破仑依旧是不可替代的英雄,拿破仑的再次归来,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王朝”。●拿破仑加冕称帝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加冕典礼。

但是,这次归来注定是要失败的。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标志着拿破仑时代的结束。欧洲反法联盟容不得拿破仑东山再起,一场大决战在滑铁卢展开了。由于兵力寡不敌众,再加上法国连年战争,耗尽了财力物力,因此,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被囚禁在非洲西部南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直到1821年病逝。自然死亡还是蓄意谋害

1821年5月5日的黄昏,圣赫勒拿岛,英国驻军的炮声隆隆,夜幕即将降临。被禁锢在岛上的法国流放者们此时全部守在他们皇帝的卧室门口,门内卧室的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拿破仑大帝。自从4月份开始,拿破仑就经常呕吐和虚脱,经过这一个月的折磨,他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昔日威武的神采此刻全部褪尽,死神在向他召唤,“我……我死了,要……要进行……尸体解剖……”拿破仑痛楚地呻吟,发出最后的呓语。●拿破仑墓拿破仑遗骨被迎回法国后,他的骨灰被分装在6个石棺里。在石棺的周围,12尊胜利女神像静静地守护着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骄子。

这位雄踞欧洲、傲视全球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大帝,带着壮志未酬、大业未成的千古遗憾,就这样死在了万里汪洋之中的孤独小岛上,终年52岁。

但是,事情并未终结。拿破仑的离奇之死,留下了令人深思的疑团。人们不禁问,正值壮年、军人出身的拿破仑,怎会如此轻易地英年早逝?他究竟患了什么病?拿破仑临终前的话语是否表示他对自己的死也存有怀疑?

遵照拿破仑的遗嘱,医生为其解剖尸体,检验死因。虽然医生们最终提交的4份解剖报告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拿破仑“胃部靠幽门的地方有溃疡”。因此,最后官方的尸检结论就是:拿破仑死于胃癌。

拿破仑死去150年以后,一则轰动的新闻让人们又重新开始审视那段往事。有人化验了拿破仑的头发后,得出一个震惊的结论,拿破仑是被毒死的。事情是这样的:拿破仑死后,他的臣仆们决定保存他的遗体以供后世瞻仰。由于没有保存遗体的好方法,臣仆们商量后决定用石膏制模的方法,即先把拿破仑的头发剃光,再复制全身的形象。当时,一名参与此事的侍卫出于对拿破仑的崇拜,悄悄地珍藏下了一绺拿破仑的头发。150年后,这绺头发惊现于世,有人将它送到医学机构进行检验,化验结果是拿破仑的头发里明显地含有较多的砷。而且,砷的含量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距离拿破仑的头皮越近,头发的含砷量也越多,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与人血中的成分比较相似,它能准确地反映出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状况。因此,有人做出推测,拿破仑可能是被砒霜(主要成分就是砷)毒死的。然而,医学界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因为砒霜是烈性毒药,服食砒霜的人会立即死亡,而拿破仑的情况显然不符合症状。再者,从中毒到死亡的短暂时间里,砷是不会马上进人头发较长区段的。但是,检验的结论确实是真实的,有人在研究了圣赫勒拿岛的地质条件后,又提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也许拿破仑不是死于蓄意下毒,而是死于地方性慢性砷中毒,因为圣赫勒拿岛上的食物和生活用水都含有较高的砷。

坚持拿破仑死于癌症的也大有人在。一位名叫科斯坦的专家在研究了拿破仑生前最后一位医生安托马奇书写的病历后,提出拿破仑确实死于胃癌。安托马奇在病历中记载道,拿破仑死前上腹部剧痛难忍,打嗝呼出的气味非常难闻,伴有慢性神经衰弱和厌食迹象。而且,拿破仑患有慢性泌尿系统疾病,时常咳嗽,夜间还盗冷汗。科斯坦说,这些现象是符合胃癌的症状的。

除了这些,还有人说拿破仑死于一种特殊的热带病。他在进攻埃及和利比亚时就染上了,而圣赫勒拿岛也属于热带气候,这导致了拿破仑旧病复发,不治而亡。美国医学家罗伯特则认为拿破仑是死于男性雄性激素严重障碍。

拿破仑这位显赫一时的欧洲雄狮,他的一生实在太过传奇,他的一切也很自然地会被人们冠以各种神秘的色彩,直到现在,他的死还是一个难解的谜。乱世之窃国大盗袁世凯猝死之谜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当反帝反封建斗争更大规模地开展起来的时候,袁世凯却窃取了革命的果实,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且于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帝号,不久后去世,袁世凯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袁世凯像

1916年6月6日上午十时左右,只做了83天皇帝,被人称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谩骂声中,与世长辞,终年57岁。在国人奔走相告、额手称庆这个窃国贼终于不能再为祸世人的同时,一团历史的迷雾却正在冉冉升起。袁世凯在弥留之际,没有留下太多遗言,只说了一句话——是他害死了我。其家人还来不及问他是谁,袁世凯就急急忙忙咽了气,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随后,其家人写讣告,宣告袁世凯死亡,这份讣告中说,袁世凯是病死的。袁世凯的心病

袁世凯虽然没当几天皇帝,但与所有的皇帝一样,十分迷信,而这迷信的根源与他成长的环境和身世有密切的关联。袁世凯生于1859年9月16日,后过继给他的叔叔袁保庆当嗣子,在1873年,袁保庆染霍乱而亡。次年,袁世凯随堂叔袁保恒去北京,可是在1878年,袁保恒也因病去世。这个时候,袁家人痛定思痛,发现他们家的人都是英年早逝,袁家寿命最长的一位也只活了57岁。这个家族的短命史对袁世凯的心理影响非常大,而且久而久之成了他最大的一块心病。因此他十分迷信。

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被推上帝位,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老早就对袁世凯不满,于是借故把他打发走了。袁世凯在安阳修养的时候,让当地很有名的一位术士给算了一卦,术士说他活不过58岁。这正好戳到了袁世凯痛处,于是他紧张地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破解,术士叹了口气说:“这太难了,除非你有朝一日黄袍加身,君临天下,不然的话怕难逃宿命。”袁世凯当时没有说话,为了感谢术士相命,他赐酒款待,可术士刚出门就暴毙而亡。如果说袁世凯称帝是因为这个原因,那是无稽之谈,但是他后来的心病越来越重却是不容置疑的。

据传,后来袁世凯在登基前,把大总统府改名叫“新华宫”,并请一位相术先生来看风水,那先生看了后说,新华宫的宫门不好,皇气宜散不宜聚,应该在宫门左边建一座厕所。袁世凯虽迷信,但在宫门口建厕所,实在是有碍观瞻,所以当时没有采纳相术先生的建议。可是他在称帝后,天下各股势力纷纷起来反袁,局势越来越乱,慌乱中的袁世凯又想起了那位相术先生的话,于是在新华宫的左侧修建了一座厕所。一座厕所的力量肯定抵制不了反袁的势力,更让他痛心的是,曾经最可信的人也都纷纷倒戈,可谓是众叛亲离,真正成了个孤家寡人。这时候的袁世凯积忧成疾,昏迷之中,他常常梦到那位被他害死的术士拿着毒酒来叫他喝,以致有人服侍他喝药,他都误以为是术士来害他,死活不肯喝,众人没办法,只能改用针灸给他医治,不久后,他便病发身亡。

不过,也有说袁世凯是得尿毒症而亡的。20世纪50年代,刘厚生在《张謇评传》中说:“袁世凯患尿毒症,摄护腺肿胀。”按当时的医疗技术,如果能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话,也许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在对袁世凯医治方案上,袁世凯两个儿子的意见分歧很大,大儿子袁克定主张用西医,通过动手术治病;二儿子袁克文则竭力主张中医,双方相持不下,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最终导致死亡。猛药“二陈汤”

袁世凯病死一说,传得较为广泛,但是回过头来分析,一代枭雄,因改帝制失败,迫于压力,就郁郁而终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人还是敢于君临天下的袁世凯吗?所以,抑郁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中说,父亲是“内外交攻,气恼成病而死”。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力量,能把袁大总统活活气死?据说是一剂猛药——二陈汤。所谓的“二陈汤”其实不是药,而是指陈宦、陈树藩、汤乡铭这三个人,他们在当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对袁世凯所造成的打击十分巨大。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昭告天下,承袭帝制。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对于刚刚推翻满清王朝、准备迎接民主法制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于是社会各界都纷纷反抗,3月22日,袁世凯迫于压力,撤销帝制,依然改做民国大总统。可惜已经晚了,这时候南方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反袁之声如同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并要求袁世凯退出总统之位。

在这危急关头,袁世凯首先想到的肯是由他亲手组建的北洋军团,然而接下来北洋军团将领们的表现,却大出袁世凯的意料之外。●袁世凯与母亲

陈宦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的拜把子兄弟,对袁世凯也是极为忠心的,因此他把四川交给了陈宦,临行前,陈宦向袁世凯行三跪九叩的皇帝大礼,以谢其提携之恩。袁世凯也很高兴,认为把四川交给他,西南可保无碍。可是在1916年5月22日,陈宦于四川宣布独立,并断绝与袁的关系。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袁世凯在接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傻了,整整半日没说一句话。对袁世凯来说,这不止是北洋集团的背叛,实际上,在个人情感上更难以令他接受。好比是他最亲的人突然给了他当头一棒,叫他措手不及。然而,让袁世凯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5月26日,段祺瑞的心腹,陕南镇宁使陈树藩在陕西宣布独立,并且公然把袁世凯任命的官员赶出了陕西,说这里已经不再是姓袁的领地了。段祺瑞是袁世凯的亲信,是民国政府的内阁成员,是国家的主心骨,袁世凯最器重的人,因此,陈树藩的叛变,无疑也表明了段祺瑞的逆反之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儿子的拜把子兄弟,自己的亲信相继背叛,这是件多么叫人伤心的事!

然而,事情到此还没结束。5月29日,当初最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地方要员汤芗铭在湖南宣布独立。汤芗铭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请了一批在湖南一带最著名的文人,把他们软禁在一座大院里,叫他们写劝进表,劝袁世凯登基。就是这么一位忠实的追随者,在最关键的时候居然反了,这是袁世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都希望亲朋好友来扶一把,可袁世凯连半句安慰的话都没得到,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只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袁世凯当时的心情——心灰意冷。我们可以发现,从陈宦到汤芗铭的独立时间,前后不过一周,一周时间让袁世凯强行服下了一帖叫作“二陈汤”的猛药,其身体素质再好,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所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说,这三个人宣布独立是他所料不到的,因此活活气死了。都是皇帝惹的祸

袁世凯登基后,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再加上在登基前,袁世凯迫于日本下达的最后通牒,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条约”,所以在他登基后,反袁浪潮在全国愈演愈烈。可以说,袁世凯基本上没有做一天安稳皇帝。所以说,袁世凯不被气得病死,也会累死愁死,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死于“皇帝综合征”。

有人说,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安安稳稳地当个大总统,就不会有那样的下场。可是历史没有假设,在称帝后,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袁世凯不是没有后悔过,只惜人生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谁都不能例外。为了挽回败局,袁世凯曾起用手握重兵的亲信段祺瑞组成内阁,想通过武力镇压,以稳定局面。段祺瑞接受了这份任命,但是在出任国务总理后,他要求袁世凯交出权力,说是既然组建了内阁,那么就得把权力均分了,成为名副其实的“责任内阁”。这个要求差点把袁世凯气得吐血,这不是赤裸裸的乘人之危吗,把权力交出去了,袁世凯还是总统吗?无奈之下,袁世凯去找另一个亲信冯国璋,请他出面调停,止息南方动乱,以维护自己的大总统地位。冯国璋倒是没像段祺瑞那样明目张胆地索要权力,他耍了个太极,表面上一口应承,实际上什么事也没做,把袁世凯的话彻彻底底当成了空气。

事实上,段祺瑞、冯国璋的态度,间接宣布了袁世凯在北洋集团中领袖地位和绝对权力的丧失,这个时候,他成了个光杆司令,没有人会听他的命令,更没有人会替他卖命,他心里十分清楚,属于他袁世凯的历史,将在这里终结。佚名的《袁世凯全传》说,“袁世凯以称帝不成,中外环迫,羞愧、愤怒、怨恨、忧虑之心理循生迭起,不能自持,久之成疾”。的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气得吐血,那才是真正的怪事。一语成谶袁世凯有一妻九妾,最得宠的是五姨太杨氏。杨氏有个小厨房,能做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因此,袁世凯对杨氏几乎是言无不听,计无不从。1915年,袁世凯欲图恢复帝制,反对者和赞成者各半,袁世凯本人也踌躇不决,他的长子袁克定自己想做太子,便竭力怂恿其父登基,并联络五姨太从旁撺掇。这一年的9月16日(阴历八月二十日)是袁世凯五十六岁生日。为给袁世凯庆寿,五姨太精心准备了一桌“龙筵”,除了水陆八珍之外,最抓眼球的是,每道菜的上面,都有用面粉做成的活灵活现的一条五爪小金龙。袁世凯大喜,自认是真龙天子转世,决定明年1月1日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洪宪”。席间,五姨太给袁世凯斟酒时,阿谀道:“老寿星今天吃了这顿龙筵,不久一定可以做先皇了。”在场的人包括袁世凯听了都为之色变。果然一语成谶,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就一命呜呼,去见“先皇”了。●袁氏旧居,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袁寨村。袁氏旧居是典型的晚清地主庄园,所有建筑都由传统砖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构成,旧居内的这座堂楼是袁世凯的出生地。

而这个时候,国内反袁的呼声一片,日本又逼迫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在中外环迫之下,心力交瘁,久而成疾,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可是,如果这样推测的话,问题也随之出来了,袁世凯临终前说,是他害死了我。这个“他”是谁?如果是好几个人,那么应该是“他们”,而袁世凯只用了一个“他”,其所指应该只是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有人猜测可能是指段祺瑞,或者是冯国璋,他们拥戴袁世凯登基,事发后却只在一边看好戏;有人说是陈宦、陈树藩、汤芗铭其中的一人,他们本是袁世凯最可信任的人,但在关键时候做了墙头草;还有个最要命的说法,说那个人指的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他极力提倡父亲登基,目的是为了做个合法的太子,巩固自己的位置。也许,袁世凯所说的“他”就在前面我们说的几个人当中,也许不是,因为也有人说他是纵欲过度,为了满足身体需要,不停地服用鹿茸、海狗肾等药材,最后得尿毒症而死。但不管“他”究竟指谁,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袁世凯在死时埋伏了个大谜团,引后人去猜测。真假公主尼古拉二世幼女之争

1918年7月16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皇后及其子女被苏维埃政府的保安人员处决,但是有关“沙皇的一位女儿——阿纳斯·塔西娅公主奇迹般地逃脱险境”的故事一直在苏联境内外广泛流传,不少冒名顶替的女子在欧美频频出现。好莱坞甚至根据这一传闻拍摄了《真假公主》等影片。●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血腥的沙皇

俄国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统治俄国23年,他残暴嗜血、性情偏执,曾下令开枪打死打伤数千请愿百姓,一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流血星期日”,俄国人民对他的幻想彻底破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尼古拉二世亲自担任俄军最高总司令,他的指挥无能和俄国落后的经济使俄军屡遭失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革命再一次迫在眉睫。

1917年2月,彼得格勒再次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月15日,在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下,尼古拉二世终于被迫宣布退位,就此结束了统治俄国300年之久的罗曼诺夫专制王朝。革命胜利后,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确认尼古拉二世及其夫人已被剥夺自由,并将其幽禁于皇村。在皇村关押的日子里,血腥的沙皇似乎也平添了几分家庭的温情。沙皇的四个女儿玛丽亚、塔尼亚娜、奥莉加和阿纳斯·塔西娅,还有一个儿子阿列克塞都和父母关在一起。公主们平时就刺绣、打牌、烤面包度日。小王子刚满13岁,体质不好,弱不禁风。尼古拉二世每天都在院子里伐木,日子过得还算悠闲。然而尼古拉二世表面上神态自若,内心却在焦急地等待着,期望着早日脱离这个牢笼。他还没有放弃恢复统治的打算,散布在各地的保皇党分子也念念不忘恢复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1918年7月12日,乌拉尔苏维埃决定就地枪决沙皇一家。7月16日晚12点,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将沙皇全家7口人及4名亲信带入地下室。一位警卫队长大声宣布,“请注意,现在宣布乌拉尔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的决定”。决定的话音刚落,随即响起一排枪声,房间里的人全部倒在血泊之中。经检验11人当场死亡,被处决的尸体在两位代表的监护下,被拖到了大院,装上了载货卡车,向一片原始森林驶去。末代公主生死成谜

1901年出生的阿纳斯·塔西娅公主,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最小的女儿,在沙皇一家被处决后,她的生死行踪成了世人讨论的焦点。而她的名字之所以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是因为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不停地有人宣称自己就是这位末代公主。

20世纪末,有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发现在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骸骨堆中少了两具。于是传闻从此便传开了,有人绘声绘色地描绘道,在被执行枪杀之时,阿纳斯·塔西娅将珠宝、钻石等放在紧身衣内,坚硬的钻石成了天然避弹衣,小公主也侥幸逃脱一死,仅仅受了点轻伤,之后幸有贵人相救而逃离了俄国。在此后的60多年里,又陆续有30几名女子先后宣称自己就是末代公主阿纳斯·塔西娅。这些人里面有的已经证明是冒充,有的甚至连俄国皇室成员都难辨真伪。●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女儿们

在欧洲梅克佳堡,有位巴巴拉公爵夫人出语惊人:“我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幼女,阿纳斯·塔西娅公爵,我要求继承沙皇的全部遗产。”她要求继承沙皇在英国银行的存款及皇后的珠宝,这个消息马上传开。人们在饭后闲聊时,无不羡慕这位巴巴拉公爵夫人,因为她可能在一夜之间拥有无数的财宝。然而,更戏剧性的一幕紧接着上演了,一位来自纽约的女子声称,她才是真正的末代公主,至于巴巴拉公爵夫人则是一个妄图侵吞巨额财产的骗子。这位女子名叫安德森,据她讲,自己就是当年沙皇的小女儿阿纳斯·塔西娅,当年她被处决后,并没有死亡,经过几小时的昏迷后,她终于苏醒过来,受伤的腿让她无法站立起来。这时,一位收尸老人发现了她,怀着一颗恻隐之心,老人收留了她,给她疗伤敷药,病情稍有好转后,又把她送到了罗马尼亚的姑妈家里,她在那里受到了悉心的照料。后来,她来到了柏林,因为那里有她的姑姑艾琳公主。一方面害怕姑姑不相信她,不认她,一方面她身处异乡,身无分文,她几次去找艾琳公主,都无果而终。这个可怜的女子在柏林城里的运河边来回走着,想着自己坎坷的经历,越想越绝望,于是纵身跳进河中。没想到,恰好被正在巡逻的警察救了上来,被带到警察局审问,可她什么都不回答。警察们认为她是疯子,于是把她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在医院里,阿纳斯·塔西娅跟谁都不来往不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她被放了出来。她开始四处流浪,当时恰逢欧洲移民美洲大陆的热潮,她也随人上了船,来到了纽约,并在纽约结了婚,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那位巴巴拉公爵夫人的出现,扰乱了她早已平静的心湖。她将一切告诉了丈夫,并请一位律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俄国皇室遗产继承诉讼中。1930年,这场离奇的末代公主生死疑案开庭了,由于各方证据的疑点,几经辩论后,案子被搁置了下来。戳穿谎言

这名女子的大胆暴露勾起了人们对俄国沙皇一家的回忆以及对末代公主身世的猜测,有很多感兴趣的人展开了对这一段历史的寻觅。苏联内务部一个电影制片人格连·雷布夫出于对末代沙皇被处决一段历史的好奇,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查阅了大量早期的秘密档案,并且真的找到了那个埋葬着沙皇一家的地下室。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家族里有11个人被处死在地下室,但是只找到9具尸骨,那么这两具没有找到的尸骨究竟是谁呢?这位自称阿纳斯·塔西娅公主的精神病患者究竟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她会是末代公主吗?还是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从照片上看,她与公主在长相上十分相似,可有一个疑点是这个柏林女子并不会说俄语,更不会说法语和英文,唯一掌握的语言就是德语。据皇室成员回忆,阿纳斯·塔西娅公主最不喜欢学习的语言就是德语。非但如此,这个公主的两个姨妈、皇室的家庭教师以及女管家、内侍、她母亲的女侍从,都否认这个柏林女人是末代公主。而末代公主的祖母皇太后则联合17位大公和亲王签署了一份声明,公开声称这位柏林女子根本不是失踪的尼古拉二世之女阿纳斯·塔西娅公主。

后来,这位柏林女子在美国去世,有一些好奇的人提出用先进的医学手段来化验她究竟是“假公主”还是“真公主”,有知情人透露说那名妇女在去世前曾做过一次手术,医院保留了她的组织液样品,于是研究人员将她的组织液样品与尼古拉二世的DNA进行了一番比较,最后发现柏林女子的DNA与尼古拉二世一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这是一位假公主。虽然DNA化验帮助我们确定了“假公主”,可是真正的阿纳斯·塔西娅公主究竟是尚存世间,还是真的早已经死去了呢?这一切,也许真的将成为永远的谜团。

时隔多年,尼古拉二世全家如今都已不在人世,却仍不断有好奇的学者和普通民众在关注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有人提出,要想解开这个扑朔迷离的谜团,除非将这些人的遗骨挖出,一一核对检验。1991年7月,在俄罗斯耶卡特琳堡一处废弃矿场中,末代沙皇一家的骨骸被挖掘了出来,通过对这批骨骸的基因检测,证实为尼古拉二世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其中就包括当年17岁的阿纳斯·塔西娅公主。随后人们再度在俄罗斯耶卡特琳堡埋尸地点附近又挖出两具遗体,DNA证实他们就是阿列克塞和19岁的玛丽亚。因此,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证实尼古拉二世的家人当年已经全部死亡,并没有一个逃过当年的处决,当然也包括后来引起争议的小公主阿纳斯·塔西娅。这项结果让纷纷扰扰八十几年来的“真假公主”之谜尘埃落定。●枪决尼古拉二世1918年7月16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族被布尔什维克草率地处决。“沙漠之狐”的无奈隆美尔自杀之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唯有隆美尔一人而已。构成隆美尔传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其次是他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因而有“沙漠之狐”之称,甚至还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汉尼拔”。隆美尔的形象在他的对手英国人的心目中也极为高大,英国人说,只有拿破仑的形象才可以和隆美尔相提并论。然而,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第三帝国的元帅之死,却是一出完美的悲剧。●隆美尔与新婚妻子莫琳的合影隆美尔和妻子莫琳的感情至死不渝,被后人津津乐道,他们的独子后来成为德国斯图加特市市长和《德国城市报》的总裁。

1944年10月14日早上,德国元帅隆美尔在家里对着镜子整理军装,他有预感,今天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太阳。穿戴整齐后,他就坐到妻子露西·莫琳的身边,等待希特勒的命令。

没多久,一辆军车在隆美尔的家门口停下,随后从车上跳下来两名军官,大步走入家里来。这两人宣布了隆美尔的死刑,说隆美尔涉嫌谋害国家元首,鉴于他为国家立过战功,希特勒给他两个选择,一是接受法庭审判,二是服毒自杀。但是,一旦上了法庭,必将以政治犯论处,然而选择自杀的话,死后可享受国葬,家属也可领取元帅抚恤金待遇。隆美尔选择了后者,钻入那辆军车后,服毒自尽,享年53岁。“沙漠之狐”的艰难抉择

隆美尔死后,德国当局对外宣称是伤重而亡,希特勒亲自向他妻子莫琳发去唁电,表达其失去爱将的沉痛之情。10月18日,希特勒为其举行了盛大的国葬礼,并送去了花圈,企图向世人隐瞒隆美尔自杀的真相。

然而,希特勒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并未能蒙蔽历史,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希特勒杀了他的爱将。可是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危急关头,希特勒正是用人之际,而隆美尔英勇善战,屡立奇功,是二战时期最杰出的将帅之一,这么一位优秀的军官,希特勒为何在最关键的时刻赐他自尽呢?

隆美尔是法西斯纳粹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希特勒的左右臂。1891年,他出生在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师,可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隆美尔天生就有股书生气,而且性格内向,身体素质也不怎么好。他十分喜爱数学和工程学,本想完成学业后去当一名工程师。然而他的父亲却要求他去当兵,理由是不希望儿子懦弱,希望他坚强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敢于面对任何事情的男子汉。而锻炼人体魄最理想的地方,无疑就是军队。

这是隆美尔所面临的第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然而他没有反抗,选择了服从。人生就是如此的富于变化,也许连他父亲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决定成就了一代名将,却也将其送上了断头台。

隆美尔18岁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的人生达到了巅峰状态,他在法国和非洲战场上创下了辉煌战绩,被誉为“沙漠之狐”。然而在战神光环的笼罩下,一团阴霾也正徐徐而来,他将迎来人生中的另一个抉择。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服从,而是选择了反抗。●希特勒接见隆美尔希特勒出于对抗容克贵族把持的总参谋部的需要,大力提拔和宣传隆美尔,但当战事节节失利的时候,隆美尔又因为提出在西线投降而被希特勒疏远。

1941年,意大利人在北非战场失利,希特勒组建非洲军团,去支援意大利。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作战灵活,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从被动变为主动,大获全胜。这时希特勒来了一道命令,让隆美尔就地处决所俘虏的那些从德国跑出去参加法军的政治犯。这个时候,隆美尔犹豫了。他是战场上的精灵,他尊敬希特勒,但他不是屠杀无辜的嗜血者,也许是良知,抑或是埋藏在心底最深处的书生意气所左右,他第一次抗拒了希特勒的命令。

其实隆美尔对希特勒的忠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作为一个天才的军事指挥官,他在北非战场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必败无疑。特别是当德军的密码被盟军破解时,地中海上的军舰被陆续击沉,军事补给线基本断绝,然而希特勒却从柏林发来一道命令,让他坚持。这个时候,隆美尔彻底被激怒了,既然结局是失败,那么再坚持战争,只能是徒伤性命而已,为什么还要让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葬送在战场上?于是他咬咬牙,毅然作出一个决定,把非洲军团撤了回来。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被后人认为是战争史上光辉的一个决定。可是,它同时也决定了他的命运。忠诚与现实

1943年3月,隆美尔从北非战场上撤回来,在见到希特勒时,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场战争我们打不赢”。隆美尔并不糊涂,他知道这句话说出去会是什么后果,但他还是说了,这说明他对希特勒的忠诚,他希望他的领导能够及时省悟,并且从这个战争的怪圈中走出来。但是希特勒并不这样想,而且他从隆美尔在北非战场的表现中看了出来,他们之间已经存在了严重分歧,所以他很愤怒,并对隆美尔大声说:“只要我还活着,谁也别跟我讲什么和平!”

两人之间的裂痕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出现,但是隆美尔作为当时最优秀的将帅,希特勒并没有想过放弃他,而且还跟他描述了一种新式武器,说那种炸弹一爆炸,能把三公里以外的人从马背上震下来。隆美尔知道,那是原子弹,这种炸弹投下去,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惨绝人寰。所以这个时候,隆美尔对希特勒的抵触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抵触并不妨碍对某个人的敬重。传记作家雷米说:“对现实形势的估计和对希特勒的忠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折磨着隆美尔,使他内心饱受煎熬。”

1944年7月,二战进入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很多有识之士也已经看清了战局,如果战争再持续下去,德国难逃败亡的命运,于是他们开始策划刺杀纳粹头子希特勒。1944年7月20日,刺杀行动正式开始,这个行动把隆美尔推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同谋抑或诬陷

在著名的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发生的前三天,隆美尔正在诺曼底前线视察,突然,两架英国喷火式战斗机飞速而来,突击隆美尔所坐的敞篷车,一颗炸弹落在车子的旁边,隆美尔被气浪掀出车子,落地时,满头是血,据说头颅破裂,还弄伤了一只眼睛。●1943年12月,隆美尔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视察大西洋防线。经视察,他对这个庞大的防御体系的信心几乎完全丧失,整个防御体系没有一个全局性的战略规划,海岸防御部队兵力和装备严重不足,空军和海军实力弱小,根本无法在反登陆战役中对盟军产生多大影响。

7月21日,躺在战地医院的隆美尔听到了一条令他震惊的消息:刺杀希特勒失败。这个消息对于隆美尔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他的脸色顿时煞白。据隆美尔的儿子曼弗雷德说,他父亲并不知道这场刺杀行动。曼弗雷德的理由是,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刺杀希特勒是否成功这件事上,对父亲来说太危险了。

隆美尔儿子的话有一定的说服力,而且在刺杀的前三天,隆美尔在诺曼底前线,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因为,如果隆美尔是这个刺杀行动的主谋之一,在这样一个关乎他生死的行动开始之前,他不可能还去前线视察。所以,依据这个推测,隆美尔没有参与刺杀是成立的。但是为什么希特勒还要对他心爱的将领灌以谋逆罪呢?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许是希特勒本人也不愿意看到的。

刺杀希特勒失败后,德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清洗运动。没过多久,一些刺杀事件直接参与者和知情者纷纷落网,这些人在死亡面前,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为了保命,他们就抬出两个级别较高的将领,以为有了这种高级别的保护伞,可免于一死。这两个被抛上风口浪尖的人就是隆美尔和克鲁格元帅,他们被认为是“7·20”事件的策划者。当这份名单放在希特勒的办公室时,希特勒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克鲁格密谋,我是相信的,但是隆美尔也参与其间,我不相信。”应该说,希特勒此时并没有被谋杀的怒火冲昏了头脑,所以他要求在对待隆美尔这件事上,要谨而慎之,千万不能草率。可是接下来的另一份查获的名单,却让希特勒起了杀心。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主谋之一卡尔·戈台勒被捕,并在搜获的装有密谋集团的文件中发现一份密谋者的名单,上面赫然有隆美尔和克鲁格两人。这下希特勒彻底信了,但是考虑到隆美尔受伤在医院治疗,并没马上对他采取行动。

事情发展至此,隆美尔的谋杀罪名坐实。可究竟是谋逆还是诬陷,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不过有两种说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第一种说法是,在“7·20”事件的参与者中,有很多都是隆美尔的部下,有些甚至关系密切,这些部下在策划这么重要的行动时,即便不拉他下水,也一定会知会隆美尔,所以,隆美尔有可能不知道准确的行动时间,但一定知道有这么一次行动,而且是默认了的。的确,在此之前,隆美尔多次反对希特勒的战争决策,而且他也为此深深地纠结着,部下策划这么一次刺杀来阻止战争,挽救国家,他是很可能会默许的。另一种说法是,隆美尔与马丁·鲍曼有过节。这个马丁·鲍曼是希特勒的心腹,他为了报复,在1944年9月末,利用职务之便,发了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报告,这份报告明确指出,隆美尔暗杀希特勒,是为了取代希特勒的位置,领导新政府。希特勒心里十分清楚,隆美尔与他的意见很大,那么,如果隆美尔真的参与了谋杀,成功后取代他的位置,领导新政府就十分有可能了。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隆美尔为了保全他的家庭成员,他服从了希特勒的最后一道命令——自杀。狐狸的爱情隆美尔的一生,抛去其卓越的军事建树,他与妻子的爱情故事也为人所称道。无论他走到哪里,怀里始终揣着妻子的照片,也总是给妻子写信。在隆美尔去世时,他家里已有十几箱跟妻子的来往信件。1944年6月6日,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在这关系德国生死存亡的时候,隆美尔也没有忘记妻子50岁的生日,专门驱车回家为妻子庆祝。隆美尔选择自杀亦无不是对妻子的深爱。何处寻魔踪希特勒死亡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为止依然留下许多秘密,其中最扑朔迷离的恐怕是纳粹集团的罪魁祸首希特勒的死亡之谜了。如果希特勒现在还活着,已经120多岁了,显然希特勒现在还活着的概率为零,但是在二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里,希特勒的生死由于牵扯到纳粹的卷土重来以及历史的裁判等问题,一直都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希特勒《我的奋斗》书影及书盒希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发行量达到600万册,在德国几乎人手一册。辉煌与罪恶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远去67年之久,对于这场造成无数伤亡和悲惨故事的战争,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对其深恶痛绝。而希特勒,这个纳粹集团的罪魁祸首,在战后也受到了有史以来毫不留情的唾骂和攻击,从色情狂、私生子、赌棍、性虐待狂到不学无术的无赖、流氓、精神病人,人们在语言上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年轻时候的希特勒曾经想成为一名画家,可惜没有美术学院肯接收他。希特勒一度没有固定职业,在维也纳街头流浪的日子里,他成了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狂热信徒。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加入了德国陆军,成为德国巴伐利亚后备步兵第十六团的一名下士。

1919年,三十而立的希特勒为谋取出路,在德国的慕尼黑加入了成员还不到100人的德国工人党,并很快成为了那里的首领。1920年,德国工人党在其名称前面加上了国家社会主义,变成了“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党的社会主义外衣让不少人误认为希特勒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这只是希特勒骗取底层民众支持、迷惑工人阶级和最终夺取政权的一种手段。凭借着富有煽动性的演讲和强硬的政治手腕,希特勒很快就成为了纳粹党领袖。34岁的希特勒为纳粹党制定了武装夺取政权、重新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路线。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和鲁登道夫联手发动了啤酒馆政变,但是失败了。1926年,希特勒决定通过议会选举,使纳粹党成为执政党,进而统治德国。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兴登堡获得了近三分之二的票数,再次连任总统。虽然希特勒败给了从1925年以来连任了两届总统的陆军元帅兴登堡,但是在国会大选中,纳粹党成了最大党。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总统说服希特勒出任总理。1934年8月,兴登堡逝世,希特勒继任德国总统,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职务于一身。他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并自称国家“元首”。至此,纳粹党的全部束缚被解除,希特勒完成了对德国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法西斯头子希特勒

1939年9月之前,希特勒的前半生是辉煌的。他把一个起初不到100人的纳粹党发展成德国第一大党。此后又晋升德国总理,一年后又成为国家元首,仅仅在十几年里就完成了对德国的掌控。他振兴德国经济,大规模引进外资,兴办公共事业,奖励私人企业,使德国失业人口骤减。他恢复德国军事力量,建立空军,恢复普遍义务兵制,并积极对外扩张,使德意志版图得以更加辽阔。1939年以前,希特勒是以一代伟人的形象出现的,他让德国富强,可以说希特勒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否则在德国这个讲求门第、声望,贵族传统很深的国家里,出身寒微的他很可能默默无闻地了却自己的一生。

然而,辉煌的表象只是暂时的美景,强大的权力如果不能被合理利用,一不小心就会滑向另一个极端。1939年9月之后,希特勒仿佛成为魔鬼的化身,他发动了罪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重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还让半个地球的人家破人亡。他大开杀戒,屠杀了世界上一半的犹太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在发动二战6年之后,肆意横行的纳粹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1945年4月30日清晨,希特勒从躲藏了几个月的地下室中走出来,他给前线司令挂了电话,听着来自前线的消息:“防线已经全面崩溃,俄国人的包围很难突破,依靠援军无望。”放下电话后,他神情木然,万念俱灰,平静地对他的高级侍卫官做了人生最后一次的指示:“我将自尽,你知道你该做什么。我死之后,绝不能有任何人再看见我的尸体或者认出那就是我的尸体。”然后,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办公室,掩上了房门。

不久,房门内枪声响起,门缝传来了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大家知道,预料中的事情发生了。其实早在4月25日前后,希特勒就已经为自己的死做好准备了。大家冲进房门,看见两具倒下去的尸体,希特勒用一支7.65毫米口径的手枪往右太阳穴上开了一枪,鲜血流淌在沙发边的地毯上。他的情妇爱娃的尸体紧挨在他的右边,双脚蜷缩,肌肉抽搐,事后发现她服用了氰化钾。遵照希特勒临终前的嘱咐,他的侍卫官将两具尸体裹在一条灰绿色的毯子内,抬到总理府花园的弹坑中,淋上汽油,将点着的白纸掷了过去,熊熊的烈火顿时燃烧起来。魔踪之谜

不可一世的杀人魔头活了56年零10天,却在短暂的这几十年里,给世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对于希特勒死亡真相的调查,从1945年攻陷柏林后就开始了。英美的情报官员对希特勒的司机肯普卡、女飞行员莱契、青年爱克斯曼和希特勒的牙医布拉什克进行了分别审讯,他们证实希特勒的尸体确实已经被付之一炬。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人证则被苏联获取,其中有希特勒的侍卫拉腾胡伯、飞行员鲍尔、副官京特胡伯、贴身仆从林各等,他们也证实希特勒确实死亡,因此,当时人们普遍接受的事实就是希特勒已经自尽身亡。

但是,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许多人一直不相信希特勒已经死亡。1956年,行政民事法庭的审判官们曾经裁定,1889年出生的希特勒已不在人世。但是,许多重要证人并未出庭,许多极其重要的文件并未举证,而且为希特勒做过假牙的牙医及其助手这两名关键证人事后都曾翻供。在希特勒去世的当年,苏联军官曾经把挖掘到的希特勒的颅骨给牙医审视,牙医一口咬定,颅骨的牙齿就是自己给希特勒做的几颗假牙。可是,1972年,这位牙医在和德国作家马泽尔的谈话中却推翻了上述说法,他的助手也同样表示,无法确定这就是希特勒的牙齿。●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的地堡中自杀,他的情妇爱娃·勃劳恩也一起自杀。图为希特勒的尸体被焚烧的地方,坑中站着的是总理府的卫兵,他正在向盟军介绍当时焚烧尸体的情况。

1945年5月4日,苏联士兵在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发现了被推测为希特勒和爱娃的两具焦尸。斯大林看完尸检报告后曾对美国和英国公开表示他认为希特勒没死,只是隐遁起来。当时,英国首相艾德礼也同意这一观点,并在1945年6月的波茨坦会议上说出了这一推测。

那么既然说希特勒没有死,他到底能去哪里呢?这个时候,另一个传说流传开来,有人说在德国的英军占领区看到了希特勒,他住在高档的别墅里。这个说法被很多媒体报道,于是苏联指责英国,要求英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英国人觉得受了屈辱,便决定展开调查。但奇怪的是,苏联拒绝配合调查,理由是西方国家无权审问他们的战俘。英国人很无奈,因为他们手里的战俘无法证实希特勒的生死。但是,英国人还是在自己的战俘身上挖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即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后那段日子里,他的身体状况很差,连走路都没有力量,上床时都需要有人把他的两条腿抬上去,也就是说,当时的希特勒,几乎没有自理能力。

那么问题也就出来了,希特勒在身体状态极其不好的情况下,他还能逃跑吗?即便是能逃出去,也只是苟延残喘,他还愿意逃跑吗?

莫斯科犯罪学实验室在研究了尸体后也提出几点疑问,第一,对据说是希特勒开枪自尽时在沙发上留下的血迹的鉴定表明,这不是血,而是红色液体。第二,焦尸上的血型同希特勒的真实血型也不相符合。第三,焦尸的大脑内并未发现弹痕。第四,曾有传言希特勒开枪自杀前曾服毒,但是从对尸体的检测来看,未发现服毒痕迹。

另一方面,二战结束后,美军接到过世界各地多处发现希特勒踪迹的报告。1945年7月,美国政府收到了一封寄给媒体的信件,信上透露希特勒还活着,目前在阿根廷的一处德国人庄园。美国方面立即对该地区展开搜查,但是却一无所获。一份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报告也显示,当年希特勒确实拥有替身,数量至少十几个。1989年,一位智利人类学家提出,希特勒隐居在智利高山上,山中有个100岁的老人,酷似希特勒。之后,又出现希特勒流落印度尼西亚的说法,一位印尼人曾向舆论界披露,他在某岛上见过希特勒,并且还保有一批重要的可以证明希特勒健在的材料。

1993年,俄罗斯对外公布,说在他们的国家档案馆存放着能证明希特勒之死的物证,分别是一个是沾有希特勒血迹的沙发、希特勒的部分下颚骨和一块头骨。为了证明这些所谓的物证是否真的是希特勒的,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研究。但是,这个研究的结果,着实有点惊世骇俗。他们对头骨进行了仔细的检验,结果发现,这块头骨的年龄要比希特勒小,而且很有可能是女性的。接着,科学家对沙发上提取的血迹和头骨进行了DNA化验,化验结果显示,头骨的确是女性的,但是沙发上的血迹是男性的。这个研究推翻了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收藏的头骨是希特勒的说法,而同时也将希特勒死亡之谜推向了另一个更大的谜团,这个女性的头骨究竟是谁的,是爱娃吗,抑或是别的女人,我们不得而知。

多少年来,希特勒的问题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的一桩悬案。这么多年过去了,看来,希特勒之死是无法彻底弄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知情人也一个个离开了人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切独裁者都不会有好下场的,希望希特勒的例子能给后人一个警示。●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勃劳恩像铁血悍将的离奇车祸巴顿将军之死

美国四星上将乔治·巴顿有句名言: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但他本人却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在二战硝烟散去后的1945年12月21日,死于德国海德堡医院。死亡的原因是在此前的12月9日,他在德国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场离奇的车祸。经过调查,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是被暗杀,但是再也不能肯定他不是被暗杀的了。●年轻时的乔治·巴顿巴顿出身军事世家,年轻时是体育健将,曾参加过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参加五项全能获得好成绩,还是当时美军的第一击剑高手。

1945年12月9日,巴顿同他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坐着一辆小车,准备去莱茵法尔茨地区的施佩耶尔附近去打猎,开车的是位年轻的上等兵霍勒斯·伍德林。在穿过曼海姆北郊和越过四通八达的铁路路轨时,一辆迎面驶来的卡车忽然往左边来了个急转弯,小车躲闪不及,两车相撞,巴顿的头部撞在汽车隔板的钢架上,伤口大量出血。但是军人出身的巴顿身体素质非常好,神态依然清醒,他还问霍巴特·盖伊少将有没有受伤,接着巴顿又描述了自己的状况,说他好像瘫痪了,脖子以下都动弹不了。一小时后,巴顿被送到医院,脊柱严重错位,头骨也受了重伤。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医生精心救治后,情况有了很大好转。然而在12月21日下午,巴顿突然死亡,医院的解释是突发性血栓和心肌梗死。和平是我的地狱

乔治·史密斯·巴顿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他作战勇猛,指挥果断,善于利用装甲兵优势快速机动和远距离奔袭,被称为“血胆老将”。但是他没死在战场,却在车祸之后死于血栓。这则消息震惊了世界,美国政府立即组织调查,最后官方给出的结果是,卡车司机汤普森酒后驾车所致。

官方的这个调查结果引起了诸多的猜测,因为如果是司机酒驾所致,为什么车里的三个人,只有巴顿受了伤,而其他两人却毫发无损呢?更为离奇的是,肇事司机在这次事故后就人间蒸发了。很多人猜测,巴顿之死不是一场简单的车祸,而是谋杀。

巴顿是为战争而生的,1945年5月7日,当德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时,巴顿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落寞。他说:“为我悲者,不知我也,和平是我的地狱。”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军人的天职永远在战场,一旦硝烟散去,英雄恍觉无用武之地。发出这种慨叹的人,必然是个毫无心机的真正为战争而生的军人,而当和平来临,一旦卷入钩心斗角的政治,很可能惹祸上身。美苏结盟的时候,巴顿对苏联没什么好感,当时就曾大放厥词,把心中的不满情绪尽数倒了出来,被斯大林列入“反苏派”。后来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联欢会上,巴顿的老毛病又犯了,对苏军元帅出言不逊,说他宁愿掉脑袋,也绝不与那群野蛮人一起喝酒。而后还十分厌恶地表示,应该留下些德军,和他们一起把那帮布尔什维克赶出去!

这样的话几乎酿成了一次非常不愉快的外交事件,德国刚刚被盟军攻下,希特勒是生是死都还没搞清楚,他就想拉拢德国打苏联,这是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然而更有甚者,巴顿不只对外国人蛮横无理,他对待自己的上司同样不可一世。

巴顿指挥美国第三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很快抵达德国边境,这时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来了一道命令,让他停止前进,因此巴顿未能在苏联人之前夺取柏林。这使他十分愤怒,公开指责艾森豪威尔在战略部署和战术指导上的错误,甚至藐视艾森豪威尔在指挥上的弱智。

当时,艾森豪威尔的心腹们正准备为他竞选美国总统,巴顿的存在,无疑是他们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所以美军高层认为,巴顿虽是战场上战无不胜的英雄,但是在和平时期,他是个十足的捣蛋鬼。最典型的是在一次记者会上,有个记者故意给巴顿下套,问大多数德国人参加纳粹党,其性质是否与美国人参加共和党与民主党是一样的。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能听出来,这是记者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然而直肠子的巴顿却回答说差不多。所以,在艾森豪威尔眼里看来,巴顿的嘴必须封了。

巴顿说,“和平是我的地狱”,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他自己的性格,也十分准确地映射出了他悲剧的人生。为我悲者,不知我也

据相关资料记载,美国人其实没有真正想要巴顿的命,那次车祸虽然是有预谋的,但并不是谋杀。事实也证明,巴顿并没有在两车相撞时死亡,因为如果是蓄意谋杀的话,巴顿根本就没有被送往医院的机会。那么既然车祸不是谋杀,为什么还要制造这样一起车祸,其始作俑者又是谁呢?这个谜底在事发30年后终于被揭开,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揭开谜底的,就是当年的那位肇事卡车司机道格拉斯·巴扎塔。

巴扎塔服务于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他说,战略情报局局长比尔·多诺凡当时派给了他一个重要任务——刺杀巴顿将军,但是在计划中并没有打算让巴顿死于车祸。当时他驾驶一辆军用卡车与巴顿的凯迪拉克相撞,随后他打了发低速子弹击中了巴顿,其他人员都毫发未损。车祸的真相终于揭开,可另一个谜团也应运而生,既然车祸不是真正的死因,那到底是谁害死了巴顿?

性格直爽的人除了口无遮拦,往往天生都有一股正气。在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军在德国无意中发现了大批的黄金。这些黄金是德军埋藏的,没来得及带走,按理说,这种钱财是要上缴国家的,但是有些军官见财起心,偷走了这批财物。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偏不巧,这股风正好吹到巴顿的耳朵里,于是巴顿愤怒了,他大骂了那帮腐败分子一番后,下令追查,而且是亲自督查。这一查牵引出了许多美军高官,可巴顿没有任何顾忌,他甚至下令逮捕那些高官,并处以极刑。然而高官毕竟是高官,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周旋办法,据说,那些高官们联合起来,赶在逮捕令生效前,先下手为强,谋害了巴顿。美国历史学家罗格特·威尔科斯也在《目标巴顿》一书中披露,美国二战名将巴顿是遭暗杀身亡的,原因是他威胁要披露可能毁掉许多盟军领导人的秘密。

如果巴顿是这样死的,似乎有些牵强,因为那起车祸并没有直接要了巴顿的命,所谓狗急跳墙,那些高官们如果真动了手,必然不会留下后患。但是,这却可以说明一点,即巴顿因为他的性子,树敌颇多,想要他死的人远不止一两个,想害的人,也不止是美军。美国陆军反间谍部门军官斯蒂芬·斯库比克曾表示,在斯大林的暗杀名单上有巴顿的名字,而他曾多次将此事向战略情报局局长比尔·多诺凡报告过,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那么在车祸后,是不是苏联制造了二次谋杀呢?

制造巴顿车祸的巴扎塔说,当巴顿的身体逐渐恢复时,美国军方并没有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安保措施。巴顿闯的祸、结的怨,全美国的人都知道,而美军这时候摆出一副不管不顾的态度,很明显是想放弃他,或者是想借刀杀人。美国中央情报局研究透露,经过设计的意外事故是行刺最有效的办法,而在医院里,最有效而不会被人怀疑的谋杀手段就是药物。因此很有可能,巴顿不是死于车祸,而是死于车祸后的二次谋杀。

按照正常的程序,巴顿作为美军最杰出的将军,他不管是死于血栓还是谋杀,死后应该会对尸体进行解剖,并拿出一份详细的尸检报告,说明巴顿的真正死因。然而,美国却对此事不了了之,没有追究,自然也没有给出巴顿的真正死因。

巴扎塔说,他后来听说是用一种叫氰化物提炼的药剂断送了巴顿的命。这种药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让人在48小时内引起血栓、心脏衰竭,并致死亡。可怜一代名将,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是不明不白的药物谋杀。虽说巴顿的死因已经明朗,但是,究竟是谁下的黑手,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乔治·巴顿正在为士兵欧内斯特·杰肯斯授予银星勋章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巴顿的一生是灿烂而富有传奇的一生,他在战场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最终却因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要了他自己的性命。但是,无论如何,这位曾经叱咤于欧罗巴和北非大漠的英雄,将永载史册。恶有恶报戴笠座机失事之谜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中国最神秘人物”、“蒋介石的佩剑”。他所建立的军统局,是中国的秘密警察,与世界上任何间谍网相比,军统局在特工人员的数量上要更加庞大,在地理覆盖面积上要更广。戴笠坠机身亡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不是一起意外的事故,而是一场谋杀。那么谁是谋杀戴笠的幕后主使?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军统头目戴笠像

1946年3月17日下午1时左右,一架中型飞机突然从南京市江宁县板桥镇岱山村上空的雨幕中穿出。飞机的俯冲速度很快,一眨眼的工夫,一棵一人合抱粗的大树已被撞断,紧接着“砰”的一声,飞机撞上了村外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之后,不等村民反应过来,只见火光一闪,一声更大的爆炸声响彻了整个原野。彼时,刚刚经历过抗日战争,惊魂甫定的村民猜想这一定是哪里又起了战火,打落了战机,便没有实施任何援救,任这个不速之客在滂沱大雨中熊熊燃烧。而与此同时,南京明故宫机场航行调度室正在一遍又一遍地呼叫一架编号为“222”的美制DC-47飞机。三个小时过去了,在多方呼叫无应答的情况下,一封加急绝密电报发到了重庆军统总部:“戴笠和他的专机神秘失踪。”中国的盖世太保

留守军统总部的负责人毛人凤收到电报后,神情肃然,立即命令重庆电讯总台向上海、南京、北平、青岛等地的军统特务发出紧急指令,要他们务必尽全力寻找戴笠及其专机的下落。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18日凌晨,仍无所获。毛人凤不敢再有耽误,立即驱车来到蒋介石的府邸。这位以严肃、冷静著称的委员长听完毛人凤的汇报后,立即拨通航空委员会的电话,证实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然后接连下达数个指令,命各方迅速沿途秘密寻找。

戴笠专机失踪的地方正是共产党的势力范围。因此,比起戴笠的死活,蒋介石更担心他是否落入了共产党的手中。毕竟这个不可一世的“中国盖世太保”,掌握了太多国民党内部的机密。

戴笠原名戴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市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因嗜好赌博,认识了很多青帮分子,后脱离部队来到上海。在这里,他认识了帮会头子杜月笙、“西北王”胡宗南和后来的委员长蒋介石。1926年9月,戴笠在蒋介石的引荐下,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任蒋介石侍从副官。

戴笠是天生的情报专家。早在就读黄埔军校期间,他便发挥自己的特长,收集大量校内动态,筛选后做成简报,交给蒋介石。毕业后,于1928年正式从事情报活动,并建立了国民党第一个特务组织“十人团”,深得蒋介石信任。1932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秘密成立“中华复兴社”,戴笠被任命为特务处处长。1938年,复兴社解散后,特务处作为一个职能部门被保留下来,扩建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大名鼎鼎的军统。戴笠虽被任命为副局长,但军统所有事务都由他主管。

军统专门以收集情报,监视、逮捕、绑架和暗杀等手段进行特务活动,势力范围延伸至国民党的军队、党务、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等各个要害部门,甚至中国的一些驻外使领馆都有戴笠的爪牙。在军统最鼎盛的四十年代初,特工人员一度达到五万(一说十万)名之众,并有自己专属的军队和警察。戴笠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的希姆莱”。

军统因从事特务工作而臭名昭著,戴笠作为其负责人自然也饱受非议,再加上他一向行踪不定,刻意制造神秘感,使得很多人闻其名而胆寒。戴笠在军统内部制定了一套严厉的家规,一旦有特工人员犯错,就会遭受非常严酷的惩罚,更遑论叛离。在军统内部,无论公开还是私下,戴笠一律被手下人呼为“戴老板”,这个长着一张“马脸”的刽子手做事向来果敢,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在3月19日凌晨,当军统特务在岱山村的飞机失事现场找到一具烧焦了的尸体,确认其为他们的“老板”时,蒋介石半晌不语,之后怅然道“雨农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后又在戴笠的葬礼上哀叹“唯君之死不可补偿”。被卸掉的“佩剑”

1946年3月21日,戴笠死于空难的消息在《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等多家报纸头版头条登出,国内外舆论哗然。虽然新闻报道明确指出戴笠飞机失事的原因是天气恶劣,但民众并不接受。他们相信戴笠的死因另有隐情,不是意外事故而是刻意谋杀,而且矛头直指戴笠的顶头上司蒋介石。

的确,当时人们是有理由怀疑蒋介石的。戴笠把自己全部的政治热情都投在对蒋介石政权的维护上,然而,军统势力不断膨胀还是引起了蒋介石对他的猜忌和打压。戴笠因此感言:“将来我不死在共产党的手里,早晚会死在委员长手中。”

戴笠与蒋介石相识于上海,当时蒋介石在国民党还未身居要位,主要在上海替孙中山筹措革命资金。后来,蒋介石一路高升,一举成为国民政府第一领导人,急需培养自己的心腹,戴笠便在此时入了蒋介石的青眼,入读黄埔军校。毕业后,他发挥专长,建立庞大的特务组织军统,为蒋介石实施独裁政治服务。

蒋介石对戴笠极其信任,允许戴笠随时可以进出总统府,并亲切称呼他“雨农”。一次,戴笠生病住院,蒋介石特意委派夫人宋美龄代自己前往看望慰问。如此重用和关爱,未脱江湖气的戴笠自然是感激涕零,而报答的唯一方式就是肝脑涂地,一切唯委员长之命是从。因此,他又得了一个“蒋介石的佩剑”的诨名。●戴笠与母亲

戴笠与蒋介石的关系使他权倾一时,军统也迅速发展。1942年,戴笠隆重举行军统成立十周年庆,蒋介石应邀出席盛典。大会上,戴笠有意向顶头上司卖弄自己多年的成果,却不想由此招来蒋介石的忌恨。但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十分倚重戴笠提供的特务服务,便没有出手整治,然而开始有意削弱军统在各方面的影响,并特意安插心腹唐纵为军统局帮办,暗中监视戴笠的日常行动。戴笠在蒋介石身边多年,非常了解蒋介石秉性多疑的特点,自是很快洞悉蒋介石此举的意图,不由发出兔死狗烹的感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期间,特别提出撤销恐怖特务组织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舆论的强烈支持,一时间国内各大报刊掀起倒军统的热潮。蒋介石借此机会,正式向戴笠提出撤销军统局。对此早有心理准备的戴笠立即实施应对之策。他先是化整为零,尽可能保存军统的核心实力,紧接着又与美方积极联系,寄望借助美方的力量,谋取海军总司令的职务。而这又触犯了蒋介石的另一个大忌,他一直介怀戴笠与美方保持太频繁的联系。

戴笠四处活动的同时,蒋介石也在积极行动。他一方面提拔唐纵为内政部政务次长,为唐纵出任由军统控制的警察总署署长做好准备;一方面成立专门对付戴笠的8人小组。这8人小组成员虽也有戴笠,但其他7人均为戴笠的政敌,且早已秘密开会,制定出专门针对军统的“一锅端”方案,准备在8人小组正式会议上向戴笠发难。但蒋介石的这一计划被毛人凤事先得知,并告诉了戴笠。此时戴笠人正在青岛,得知此消息后准备做最后一搏。上午11时45分,戴笠的专机从青岛起飞,他原计划是前往上海与美海军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会面。但飞机起飞不久,就得到上海方面有关天气恶劣,飞机不能降落的通知。于是,戴笠决定临时改道,直飞南京。下午1时左右,飞机到达南京上空。南京恰好也在下雨,飞机几次尝试迫降不果,于岱山坠落,机上人员包括戴笠在内13人全部遇难。

一切看起来似乎就是天气作祟。但令人生疑的是戴笠乘坐的专机是美制DC-47飞机,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生产,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客机之一,拥有在雨中飞行的能力。当日,南京的雨虽大,却在DC-47飞机的承受范围之内,否则戴笠也不会冒险转航。而DC-47飞机向以功能稳定著称,从飞机本身来说,出于性能故障,造成戴笠机毁人亡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那有没有可能是驾驶员操作失误呢?戴笠常年乘坐专机在国内各个城市行走,所配驾驶员必然经过严格审查,都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老手,单单一个下雨天不至于让他们乱了手脚。●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重庆渝中区文管所在枇杷山发现了戴笠和影后胡蝶的同居地——神仙洞公馆,至今保护完好。

排除一切客观因素,剩下的只有人为原因。当时,与戴笠矛盾冲突不断的正是蒋介石。因此,他在戴笠死后被扣上凶嫌的帽子,也不算太过冤枉。但纵观两人关系的发展,蒋介石并没有非除戴笠而不可的理由。戴笠向来忠心,与蒋介石的私交也很好。两人如今因为军统问题出现争执,说到底只是一场主仆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戴笠并未生出二心,蒋介石也没必要赶尽杀绝。

事实上,蒋介石非常痛心戴笠的意外身亡,也后悔自己逼戴笠太急,害他冒雨起飞,以致不幸罹难。为表达愧疚之情,蒋介石为戴笠举行了前所未有的悼念活动,并亲自为其挑选墓地。后来,蒋介石一再到戴笠墓前拜祭,感怀自己再无人可助一臂之力之憾。九龙宝剑带出的暗杀

戴笠一手创建军统,其手段虽然严酷,但也有一大群忠实的党羽。他的专机意外坠亡虽被蒋介石定性为自然事件,但这些人并不相信,仍孜孜不倦地寻找线索,以求有机会为“戴老板”报仇雪恨。

一日,始终对戴笠死因存疑的军统本部总务处长、军统少将沈醉再次来到岱山村飞机坠毁现场调查当年发生之事。一名当地百姓慑于他的军威,交出了一把自称是在出事现场捡到的古剑。这把古剑的鞘柄已被大火烧毁,但剑身未受损害,后经专家鉴定,这正是军阀孙殿英在盗乾陵时得到的宝物——九龙宝剑。这把宝剑的出现使戴笠的死因有了新的猜测。●戴笠故居,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戴笠故居与众多民居相似,外观普通而又简朴,故居里机关重重,可藏暗器,设伏兵,也便于逃命,其最有名的就是逃亡秘道。

据传,当年孙殿英得到这把九龙宝剑后,为讨好蒋介石,就托戴笠代为转赠。戴笠一时无暇,就将宝剑寄放在下属马汉三处。马汉三长期在北方做情报工作,先后就任兰州工作站站长、宁夏缉私处处长,抗战胜利以后,又被任命为北平站站长,戴笠对马汉三十分信任。

1946年3月,戴笠在北平处理汉奸事务期间,特意去往北平第一监狱提审了大名鼎鼎的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从川岛芳子的口中,戴笠获悉了一件让他无比震惊的消息。原来,马汉三竟在抗战期间被日本特务抓获过。为保全性命,马汉三不仅供出了他手中的全部情报,还献出九龙宝剑给川岛芳子。川岛芳子被捕后,马汉三立即将九龙宝剑搜回。

戴笠一向对汉奸行为深恶痛绝,更厌恶属下说谎叛变。所以可想而知,得知此消息的戴笠是何等震怒。但这位老奸巨猾的间谍王却不动声色地从马汉三手中索要回九龙宝剑,而未曾说一句责备的话,戴笠这么做自有其考量。当时蒋介石一直企图分化军统,马汉三在军统多年,势力不容小觑,他怕自己一旦加以惩戒,必然将马汉三向蒋介石方面推。所以,他不仅没有逮捕马汉三,还继续保留其北平站站长的职位,甚至特意留书一封告知自己动向,以示对马汉三的信任。

戴笠此举旨在稳住马汉三,但马汉三也非等闲之辈,他在军统多年,早已熟悉戴笠的行事风格,自知将来必不得善果,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他指使属下刘玉珠,先戴笠赶到青岛,利用其华北督导员的身份,找机会在戴笠的专机上安置定时炸弹,制造了这起震惊中外的空难事故。

查清事情原委后,已改称为国家保密局的军统旧部将材料整理好,递交给蒋介石。1948年6月30日,毛人凤带着蒋介石的命令亲赴北平,将马汉三、刘玉珠秘密逮捕。9月27日,马汉三、刘玉珠被秘密处决。不过当时给他们定的罪并非是谋杀戴笠,而是贪污受贿。这便让戴笠坠机事件又变得说不清道不明来。

总而言之,戴笠生前刻意制造神秘,死后又留下魅影重重。自他坠机以来,各种版本的猜测从未间断过。除了上述的几个可能性死因外,美国情报局也插了一杠子,号称是他们暗杀了戴笠,理由是戴笠预谋进行一场针对汉奸的大清洗运动,届时会有大批人员被处决,是以美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将戴笠暗杀。如今,戴笠之死已成悬案。他生前身后皆成谜,一切留待后人继续验证。传奇将军的悬疑冯玉祥海上遇难

冯玉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军阀、爱国将领。周恩来在悼念冯玉祥时称:“他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虽然和所有的历史人物一样,由于政治视野的局限,在他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瑕不掩瑜,冯玉祥生前曾进行反蒋,尤其在美国最后一幕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正面的斗争。他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将是永垂不朽的。”然而,冯玉祥在归国途中的意外辞世给世人带来不尽猜测。●冯玉祥将军像冯玉祥从1947年起,在美国公开抨击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并以20年的亲身经历,撰写《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作了深刻揭露。

1948年9月1日,一艘苏联的大型客船“胜利”号正在海上航行。船上一共只有300多位乘客和近300吨货物,这对可以容纳600人的大型客船来说,一点压力也没有。坐这趟船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政客,包括苏联外交部和对外贸易部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冯玉祥与他的家人也在其中,他们准备转道苏联前往中国。大概在下午1点,船突然起火,而且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在这场大火中,全船有40名乘客在火灾中丧生,冯玉祥和他的小女儿冯晓达也在其中。这一事件在西方轰动一时,但苏联报纸却对此讳莫如深。电影胶片引发火灾

火灾发生后,各方引起了猜疑。按理说,这么大一起事故,船上的死难者又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关方面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在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上,只发了一条不到百字的快讯,而且是在最后一版的最不显眼处。这么一来,就更加惹人议论了。后来,苏联方面解释说,这只是起意外事故,火灾是由电影放映员操作不当所引起的。

二战结束后,苏联在德国打捞了艘旧船,维修改装后,投入商用,并给它起了个名字“胜利”号,以表示二战胜利的喜悦之情。船上设有一个音乐沙龙、好几个餐厅以及宽敞的休息室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十分的高级。

7月31日,“胜利”号从纽约起航,前往敖德萨。在海上航行数天以后,船长接到了黑海航运局的电报,命“胜利”号顺路去埃及亚历山大港,接收从埃及遣返回国的亚美尼亚人,把他们送回格鲁吉亚海港巴统。到9月1日下午1点,据敖德萨的黑海航运局电台说,“胜利”号已经驶过新罗西斯克,9月2日凌晨两点即可抵达敖德萨港。可在1点以后,船上的无线电通讯就中断了。实际上,这个时候,“胜利”号就着火了。

在9月1日下午,代理放映员、无线电技师科瓦连科决定去收拾一下电影胶片,以便靠岸后将影片送回文化基地。由于库房里胶片较多,所以他还叫来了水手斯克利普尼科夫来帮忙。那个时候的电影胶片与现在有所不同,用的是硝化纤维素胶片,它的特点是材质柔软、图像清晰,效果非常好。但也有个致命的缺点——易燃,它的成分与火药十分接近,当胶片的温度达到40度时,它就会燃烧。这对内行人来说是一种常识,作为放映员肯定是知道的。但是那个水手是外行人,他在用手动设备倒胶片的时候,机械部件因摩擦而迸出火花,进而引起胶片起火。这种类似于火药的胶片,一经起火,其燃烧的速度非常快,火焰在几秒钟就蔓延到了整个库房。

这名水手吓坏了,赶紧逃出来,把库房的门关紧,一边喊救火,一边朝船舱的另一头跑去。据事后相关人员披露,当时在库房里除了将近50部影片外,还有大约两千张留声机唱片,火烧起来后,火势之猛,相当于一颗小型炸弹爆炸。水手刚把门关上,强大的气流就把门冲倒了,火舌很快从里面席卷出来,吞食着走廊的地毯和胶合板舱壁,然后顺着楼梯进入上一层甲板的前厅。

冯玉祥一家当时住在客船第四层的头等客舱。据冯玉祥的长女冯理达后来回忆,火灾发生时,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正在船舱里,李德全正在给小女儿冯晓达讲故事。这时,有一丝黑烟从门缝里冒进来,冯晓达好奇心强,说是要出去看看。其他人根本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就由她去了。

冯晓达出去后,走上那里的木质楼梯,想往外面去看看。就在这时,一道火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进来,吞没了楼梯,同时也吞没了冯晓达。接着,火势挟着浓烟就席卷进了船舱里面,因为舱门是开着的,里面的人一下子都被气流冲倒在地上。

冯玉祥的子女打开舷窗,把他们的母亲从窗口救了出去,可是冯玉祥体型十分高大,而且当时已经昏迷,其长子冯洪达想把他扶起来,也从舷窗送出去,却没有成功。眼看着大家都要被困死在船舱里,幸好船员赶了过来,把冯玉祥给抬了出去。

抬到甲板上后,冯玉祥已经没有了呼吸,瞳孔也放大了。有船员跑去医务室找药,但医务室已经被烧了。一代名将冯玉祥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火势终于得以控制,可船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有40名乘客在火灾中丧生。后来,冯玉祥尸体的灵柩被空运到莫斯科,并接受火化,死者家眷、苏军和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

经过反复研究,相关部门最终认定,火灾的主因仍是电影胶片起火,法庭对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也作出了判决。至此,这起火灾的调查似乎已经结束。可是,在“胜利”号从起航后到火灾发生,有许多细节却没有被披露出来,这使得世人怀疑其看似意外的火灾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谁是幕后主使人

在“胜利”号起航前,纽约当局要求,必须对“胜利”号全面消毒。船长虽对此进行强烈抗议,但是却被强行带到旅馆住了两天,直到消毒完毕后才放出来。而美国人在这两天内到底在船上做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引起猜测的原因很简单,在“胜利”号发生火灾之前,神奇的美国广播电台居然提前播报了火灾的消息。这就让人费解了,美国人是如何提前得到火灾消息的?所以,有人怀疑,在亚历山大港上船的那批亚美尼亚人里面,有美国的特工。

1946年,冯玉祥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到了美国后不到一年,冯玉祥开始公开批评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同时到处去演讲,反对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支援。他的演讲范围很广,学校、工厂、基督教会甚至于街头都有他演讲的身影。由于他的声望是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所以他的演讲影响很大。为了有效阻止美国人对蒋的援助,冯玉祥还去了美国众议院的拨款委员会游说,欲图彻底切断蒋介石的后援。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不已:你当的是国民党的官,拿的是国民党的俸禄,不在美国好好考察水利,反而要断我后路,那还要你做什么?于是蒋介石下令,撤了冯玉祥的职,停他的工资,开除他的国民党党籍,而且还把他在美国的护照给注销了。这么一来,冯玉祥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更要命的是没过两天,美国移民局就上门来了,说他的护照已过期作废,等于是“黑人”了,不能再在美国继续住下去,只能被迫回国。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人要在船上动手脚,的确非常容易,但是冯玉祥当时的身份既非国民党又非共产党,属于在野人士,所以美国人没有杀他的必要。假设这场灾难真是美国特工所为的话,那么他们要谋杀的也是在船上的苏联情报人员,而绝非冯玉祥。

要杀掉一个人,必然是有深仇大恨,欲除之而后快。而当时与冯玉祥有着深仇大恨的人,只有蒋介石。1948年5月1日,中共发出了一个“五一”口号,提出要与民革、民盟联合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这个口号提出后,共产党方面还列出了一个被邀请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位是李济深,第二位就是冯玉祥。蒋介石虽然没有看到这份名单,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有预感,冯玉祥一定在被邀之列。如果冯玉祥真的去了共产党那边,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反过来看,如果杀了他,则会起到另一种效果。要知道去参加会议的民主人士不一定就上过战场,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和平地区,一旦冯玉祥被杀,就会起到一种震慑作用,让与会的民主人士知道,去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政协会议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都只是人们根据火灾发生前后的细节而进行的猜测,这场火灾究竟是意外,还是一场有预谋的政治谋杀,由于留下来的资料极度缺乏,这也许会是永远的历史谜案,无从知晓。●冯玉祥自题诗《我》一个时代人物留下的谜斯大林之死

1953年,斯大林去世了,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就这样去世了。他身后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列宁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时代,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斯大林时代,而他的死也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斯大林像死于疾病说

1953年的3月5日,苏联军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统帅斯大林与世长辞,终年74岁。如今,斯大林去世有近60个年头了,对于他的功过是非,历史早已有了定论。然而,关于斯大林死亡的原因,却一直悬在人们的心头,成了历史学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斯大林的死亡是否属于自然死亡这个问题上。

一部分人坚持主张斯大林是正常死亡,是病发逝世。事实上,在1933年底,斯大林便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症。可更为致命的是,斯大林不信医生,他多年不让专家看病,得了病他最多自己弄一些偏方,服一些丸药。尤其在骇人听闻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件”之后,斯大林觉得医生都是暗藏的敌人和恐怖分子,于是,几乎没有人了解斯大林真正的健康情况。

1953年2月28日是个星期六。斯大林邀请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和布尔加宁到克里姆林宫。大家一起看了电影,之后又去位于孔策沃近郊的别墅吃晚饭。这顿饭吃到次日凌晨四五点钟。斯大林已略有醉意,但心情极佳,没有任何会出意外的迹象。客人告辞了,斯大林出来送客,不时地高声说笑。

第二天是星期天,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还会召他们前去,便一直等电话,电话却始终未响。斯大林通常是临近中午起床,有时他10点就起来了。这天10点屋内没有动静,11点没有动静,12点、下午1点、2点、3点、4点过去了,始终没有动静。一名警卫以送邮件为名大着胆子走了进去,这才老远看见斯大林躺在小餐厅的地板上,举着右手,他似乎尚未失去知觉,但已不会讲话。之后,人们便通知了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也陆续赶到,可是在发现斯大林摔倒后13个小时之后医生才赶来。医生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得出的结论是:脑出血,接下来便千方百计地进行抢救。然而回天乏力,3月5日晚上9点50分,斯大林停止了呼吸。

在一份苏联官方的关于斯大林死亡原因的报告中说:“在斯大林大脑的左半部出现了大面积溢血,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紊乱。除脑出血外,左心室实质性肥大,心肌、胃、肠黏膜也大面积出血。另有血管的动脉硬化病变,尤其是脑血管的硬化。这些都是慢性高血压所致。”

一位直接参加了斯大林临死前抢救和死后尸体解剖的苏联医生也认为,脑动脉硬化可能是导致斯大林晚年极端固执等不正常现象的重要原因。死于谋杀说

然而,斯大林死后几个月,斯大林系被谋杀的说法就在苏联传开了。人们认为斯大林死于毒药或者其他谋杀方式。人们对斯大林死时的许多情景产生了疑问,直到今天,疑点仍没有消失。

首先,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和儿子瓦西里坚持认为斯大林死于谋杀。斯维特兰娜在《写给孙辈的书》中对斯大林的死因提出了质疑:

第一,在斯大林死前一个或者两个月,斯大林曾经收到一封来自神秘人物的信件,信件是反映贝利亚的某些事情的。贝利亚是斯大林之后新领导班子的第二号人物。在收到此信后,斯大林身边的一些人陆续被捕了,他们有警卫队长弗拉西克将军、私人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斯大林的私人医生。关于这一点,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也表示同样的怀疑,他指出,“许多斯大林随从中的重要人物,在他逝世前相继失踪”。其中有斯大林的贴身保镖,私人秘书,还有克里姆林宫的卫队长,一直护理斯大林多年的医生小组成员,他们或暴死,或被捕。而9位签署斯大林医疗报告的医生,在斯大林死后有的很快死亡,其他大多则被送到劳动营。第二,斯大林摔倒在地板上后,并没有得到任何及时的治疗,甚至连医生都是在13个小时之后才姗姗来迟。在孔策沃别墅里,连服务、警卫人员都很激动地要求立刻招来医生,而贝利亚却坚定地说:“什么事都没有,他正在睡觉。”●乌克兰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年2月,前排左起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三国首脑在雅尔塔进行第二次会晤。

第三,医生赶来后,一直找不到斯大林的病历记录,因此无法得到诊断和治疗的第一手材料。这病历记录应该是斯大林的私人医生所记载的,而他已经被捕。

第四,一个在别墅工作20多年的工作人员告诉斯维特兰娜,当天斯大林去世后,尸体送去解剖。贝利亚下令全体人员从孔策沃别墅撤出,关闭了别墅,还要所有人对外宣称斯大林是在克里姆林宫的住宅里去世的。理由则是为了不让任何别墅里的服务人员出来控诉。

她还写道:“只有一个人的举止简直有些不成体统,这就是贝利亚。他极度兴奋,那张本来就招人讨厌的脸不时因他膨胀的私欲而变得不堪入目……”

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也坚信他的父亲是被害死的,他在许多场合公开表示过此种怀疑。斯大林死后不满两个月,瓦西里即遭降职、逮捕,他坐了7年监狱,原因一直未明。

一种流行的观点指出,当时的苏共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等人是谋害斯大林的元凶。

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专家克原丁指出:“在斯大林世界的各个领域,秘密警察有最后的发言权。斯大林是最高首领,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警察机器的牺牲品。”阿尔巴尼亚前领导人霍查也说过:“苏联的领导人是些阴谋家,他们厚颜无耻地公开说,为了杀掉斯大林,他们秘密地策划了这场阴谋。”

20世纪40年代流亡西方的苏联著名学者、被西方誉为“克里姆林宫学家”的阿夫托尔哈诺夫在《斯大林死亡之谜》中,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得出了斯大林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人谋杀的看法。他认为贝利亚是谋杀案的主谋,其他人则加速了斯大林的死亡。他写道,“斯大林中风时间不是3月2日晚,而应该更为提前,也许在2月28日夜晚,或3月1日凌晨。2月28日夜晚宴饮以后,斯大林中风了。贝利亚则和往常一样借口要和斯大林商谈他个人的工作,贝利亚的一个女助手将—种挥发性液体溅在斯大林脸上,斯大林立刻失去知觉,接着贝利亚给斯大林注射了带慢性毒药的药水。斯大林不是立即死亡,而是慢慢地死亡。”阿夫托尔哈诺夫还指出,关于斯大林的死亡鉴定证书和病理解剖报告,都是贝利亚一伙所捏造出来的。《斯大林》一书中说道:“从斯大林去世前后的一系列事实可以从逻辑上作出推断,贝利亚是希望斯大林死去的人,这一点已经很清楚。赫鲁晓夫也证实:‘斯大林一去世,贝利亚就容光焕发。’贝利亚筹划了一系列的阴谋来达到自己掌握权力的目的,列宁格勒案件已基本证实就是他搞起来的,其他的案件也大都有他的插手。斯大林生前对贝利亚的不信任逐渐加深,格鲁吉亚案件和后来的医生谋杀案基本上可以说就是针对贝利亚的,这使得贝利亚感到自己命运的危险……贝利亚是斯大林去世前最接近斯大林的四个人中的一个,特别是他直接负责内务部,他比另外三个更接近斯大林,他是有条件按照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那样去采取行动的。”

斯大林的死亡是错综复杂的,苏联和俄罗斯官方对此始终保持沉默态度。种种推论也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说明,真相大白的一天不知会是何日。●斯大林和党代表们在一起性感女神的悲剧人生梦露猝死的背后

娇艳的红唇,迷离的双眼,浪漫的金发,妩媚的身姿,这一切勾画出了一位绝代美人的形象——玛丽莲·梦露。这位性感女神以惊人的美貌造就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梦露时代,又以惊世的死亡引发了世人无尽的惋惜。●梦露是个私生女,而她的童年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为了摆脱童年生活的阴影,梦露刚满16岁时就匆匆嫁人。巨星陨落

1962年8月5日的凌晨,洛杉矶郊外的一栋豪华别墅里仍然闪着点点灯光,这是好莱坞当红女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家。此时,女管家莫利太太刚从梦中醒来,却看见梦露房间的灯仍旧亮着,这让她感到隐隐的不安,于是她走过去轻敲梦露的房门,无人应答,推了推,却发现房门已经反锁。她赶紧跑到院子从窗户往房间内看,却发现梦露房间的灯仍旧亮着,这让她感到隐隐的不安,于是她走过去轻敲梦露的房门,无人应答,推了推,却发现房门已经反锁。她赶紧跑到院子从窗户往房间内看,却发现梦露翻身趴在床上,手边似乎还有电话筒,像是昏过去一般。莫利太太大惊失色,她跌跌撞撞地跑回大厅立即打电话给梦露的私人医生格里索。格里索医生急忙赶来,撬开窗户外的栅栏,翻进了梦露的屋内,呈现在他眼前的是这样一幕:梦露全身赤裸着侧伏在床上,仅盖着一件被单,鼻息间已经没有了呼吸,面容沉静,像睡着的孩子一般,身上弥漫着专属于她的香奈儿五号,手里却还紧紧攥着电话筒,而旁边的桌子上则散摆着几个安眠药的空瓶。

1962年8月5日清晨,广播中传来这样一则消息:“玛丽莲·梦露食用过量药物致死,年仅36岁。”沉睡中的洛杉矶城被惊醒了。随之而来的是举世的震惊与哀悼,几乎全世界的报刊都醒目地报道了这一噩耗,所有的媒体无不播放追踪着这一惨剧的前前后后,所有她的影迷和观众毫不倦怠地谈论着这一事件的细枝末节。从孤女到好莱坞宠儿

命运女神没有照顾到梦露,她的母亲未婚生下她,父亲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离家出走。梦露的母亲在生下梦露后,由于贫苦和精神压力而长期住在精神病院,于是梦露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还曾经到孤儿院住过一些日子。由于孤女的身世,她经常被嘲笑,唾弃,受人欺负,甚至有一次还遭受了继父的强奸,这种动荡的情境让梦露即使成年后也缺乏安全感。她曾经说过:“我有一种感觉,好像我的生活总是漂浮不定,具有某种临时性。”然而,这不幸的童年中总有一样让她开心的事情,那就是电影的启蒙。后来抚养她的监护人格蕾丝夫人经常带她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广阔神奇的银幕带她走进了一片新天地。格蕾丝夫人是个特别热爱电影的人,她也喜欢可爱的梦露,她将她对电影的一腔热情灌输给梦露,用自己的梦想点燃梦露对电影的激情,也为她后来的演艺人生打上了梦想的底色。●从影15年的玛丽莲·梦露,拍片30余部,她用自己的青春和美丽为好莱坞盈利2亿多美元,而她的银行存款仅够支付自己的丧葬费。

在梦露18岁时,已经出落得丰满成熟,韵味十足了。她独有的天真率直加上风韵已成的完美身段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举手投足间无不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很快,梦露难以抵挡的性感气质被专业摄影师所注意,他们争相为她拍照。梦露性感的各种半裸或全裸照片一经刊登,就风靡了美国。不久,福克斯电影公司发现了她,娇媚纯真的脸庞,丰腴美好的身段,婉转顾盼的眼神,她简直就是天生来征服世人眼球的一颗明星!福克斯欢天喜地地将这位尤物请进了电影世界,梦露儿时的梦想终于成真,她成了一名电影演员。

起初的明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大多扮演一些疯疯癫癫、傻乎乎的美妞。直到1953年,梦露在电影《尼加拉瓜》中担任女主角,该片获得了空前的反响,她成名了。这部戏里,制片公司充分挖掘了她娇憨的美态,或是紧身衣,或是连衣裙,经过精心设计的袅娜的步伐和柔媚的腰身,再加上有著名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作为背景,将梦露性感女神的特色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这部戏将梦露推上了一线女星的宝座,她成了好莱坞的又一个宠儿。之后,名和利就像胶水一样,紧紧黏住了梦露。电影公司不惜重金,全力打造梦露这颗巨星,一部又一部量身打造的电影,让梦露红透了好莱坞甚至全球。她成了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情人,也成了所有女人渴望成为和争相效仿的对象。她的玉照,风姿,喷火的造型,娇艳的红唇,灿烂的金发,“梦露步态”,都风靡起来,她成了当之无愧的好莱坞影史上至今无可匹敌的性感天后,由此开创了一个“玛丽莲·梦露时代”。●长期以来,好莱坞有关梦露的传说一直将玛丽莲·梦露描述成一位孤独无友、性格内向、抑郁的性感女郎。谜团重重的死因

然而,梦露在36岁这大好年华之际却突然离去了,并非死于意外,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自杀。官方的解答是梦露由于受精神抑郁的折磨而吞食过量药物致死。然而,大众对此并不买账。根据尸检资料表明,尸检官发现梦露的血液里含有较高浓度的巴比妥,但是胃里却没有,这说明,梦露并不是吞食药物致死,而是进行了注射。而且,这种药物的过量使用往往导致被疼痛折磨而有所挣扎,而梦露死时的平静姿态显然是经过人为的摆弄。而且据一个邻居反映,梦露死的夜里,有一架直升机曾在屋顶盘旋许久。种种疑点,令人们疑窦重重。

其实,三十几年来,一直流传着关于梦露和肯尼迪总统及其兄弟的绯闻,以及肯尼迪兄弟为了摆脱梦露而害死了她的传闻。梦露当红的那几年,认识了当时的总统肯尼迪。美女英雄,一见倾心,他们常常进行秘密的约会。据说,梦露常常戴着帽子,拿着笔记本,装扮成秘书与总统私会。还有人见过总统的房间里面总有一个金色头发的女人拉开窗帘,向外张望。在肯尼迪生日宴会上,梦露的神秘献唱,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已经是当时媒体界公开的秘密。天真的梦露甚至还做着成为“第一夫人”、入主白宫的美梦,然而肯尼迪总统对梦露的兴趣显然并没有梦露所期望的那样持久及忠贞。而且,据说肯尼迪曾经被警告说他和梦露的暧昧关系已经被黑手党所掌握,于是肯尼迪毅然决定断绝这段交往。但是梦露在这段感情中陷得很深,她不停地给肯尼迪写信、打电话,肯尼迪便让自己的弟弟罗伯特劝说她。谁知道,罗伯特也迷上了天真迷茫的梦露,而梦露不久便和朋友们声称,她爱上了罗伯特。然而,似乎这段感情也走得跌跌撞撞,罗伯特不久也提出分手。歇斯底里的梦露威胁罗伯特,要把肯尼迪兄弟的好事公布于众,让大家知道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受的罪。肯尼迪兄弟在梦露的疯狂以及黑手党的威逼下,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于是他们预谋了这一场悲剧。在1962年8月4日的下午,罗伯特和梦露的最后一次约会中,梦露又一次激怒了罗伯特,而梦露当晚就死去了,这很可能就是他们兄弟下的毒手。梦露死后,她的电话记录及一些信件、资料均被联邦调查局扣押,致使想寻找真相的人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然而,政府的这一行径,更加重了人们对此事的怀疑。在梦露死后,人们对她的神秘死因探究万千,但这位时代巨星的离去已经是无可挽回的了。●在所有的电影明星中,玛丽莲·梦露的特征最容易辨认:金发、碧眼、红唇,以及被风吹起的白色裙子。

在一定程度上,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梦露的美国,迄今为止,她以及她所创造的性感女神形象,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有人说过,就像可口可乐、麦当劳,梦露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她从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走出的孤女,成为闪耀全球的电影明星,她传奇的一生和她扑朔迷离的死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猜测和遗憾。“功夫之王”的陨落李小龙死亡真相

1973年7月20日,一代功夫明星李小龙逝世,享年32岁。李小龙的死因恐怕是三十多年来全世界“龙谜”和影迷最为关心的问题,各界也有不同的猜测。有人认为他是死于情人之手,有人认为是急功近利练武致其死亡,还有新的研究认为他是死于“突发癫痫症”,只是一直都没有一个最终的定论。尽管李小龙过世已久,但他的名字依然是功夫的代名词。他的才华、他的正气、他的辉煌都很难被超越,成了一份无法拷贝的神话。●李小龙在电影《精武门》中的剧照一代功夫巨星陨落

1973年7月20日下午4点半,在女演员丁佩的家中,李小龙、邹文怀和丁佩三人正一起讨论《死亡游戏》的剧本。大概过了两个多小时,因与另一名外籍演员佐治·拉辛比约好在凯悦酒店用餐,三人便结束讨论,预备出发。临走前,李小龙突然说:“我不舒服,头疼。”邹文怀见他脸色不太好,就问他怎么了。李小龙摇摇头,表示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只做出疼痛难耐的样子。丁佩当即给李小龙拿了片她自己经常服用的止痛药给他服下。李小龙服了药后,便来到丁佩的卧室暂作休息。邹文怀先行离开了。

过了半小时左右,丁佩去卧房看李小龙,见他睡得很沉,就没叫醒他,并给邹文怀打了个电话,说李小龙现在睡得很熟,用餐的事就取消了。然而,到了晚上9点的时候,李小龙依然没有醒,这时候丁佩开始担心起来了,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李小龙不会撇下朋友躺床上睡这么久的。丁佩担心李小龙的身体,于是她又打了一个电话给邹文怀,告知情况,让他赶紧到自己家来一趟。

晚上10点左右,邹文怀再次来到丁佩家。这时候,李小龙还没醒。邹文怀就走到床头去叫他,叫了几声,李小龙都没有反应。邹文怀便伸出手去推他,结果还是没有一点反应。这下邹文怀慌了,一丝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连忙往李小龙的鼻端一探,竟已没有了呼吸。一代功夫巨星竟然这样毫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情人是背后的凶手吗

李小龙死在了性感女星丁佩的床上,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在社会上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而丁佩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怀疑,这可能是情杀。因为从当时的种种情况看,丁佩的确存有许多疑点。

当日,在丁佩家中讨论电影《死亡游戏》的剧本时,只有邹文怀、李小龙、丁佩三个人,而在8点左右,邹文怀已经离开了,一直到10点左右才发现李小龙死亡,这中间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丁佩与李小龙是单独在一起的,如果她有异心的话,的确有足够的作案时间。而且,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事后在面对媒体时,丁佩竟然说,她与李小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李小龙根本不是死在她的床上。

可很快,人们就从医院的救护车出行记录上查到,当晚的救护车就是从丁佩家中开出来的。公众的矛头再一次指向丁佩。她为什么要否认李小龙曾去过她家的事实?这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呢?面对各种质疑,丁佩最后做出了如下解释。

原来当晚,李小龙的妻子琳达接到消息后,马上就赶去了医院,但是在她赶到医院时,她的丈夫已经离开了人世。当时媒体的记者都等在医院门口,邹文怀就问琳达,现在媒体记者都在外面,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吗?琳达正值伤心时,哪有心情去考虑这些,表示一切由邹文怀做主。而邹文怀考虑到李小龙的名声,就在媒体前撒了个谎,说李小龙死于家中。丁佩一来为了配合邹文怀,二来也是迫于压力,只能与邹文怀的口径保持一致。就是这么一个善意的谎言,丁佩差一点被当成是杀人凶手。

然而,此风波刚刚平息不久,另一个疑点又被抛出水面。7月28日,香港官方宣布了李小龙的死亡原因,称李小龙是服用止痛药物过敏而引起脑部水肿,从而导致死亡。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丁佩的杀人嫌疑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那药是丁佩给李小龙服下的。进门时生龙活虎的一个人,怎么就出不了你家的门了呢?

其实丁佩与李小龙的地下恋情在香港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李小龙死后,丁佩自己也曾大方地表示,李小龙是欣赏她的人,她的爱人,她的至亲。而从丁佩的角度来看,李小龙还是她的伯乐,如果不是李小龙邀请她出演《死亡游戏》,她的演艺生涯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她几乎没有作案的动机。那么断送李小龙性命的真的是那粒药吗?经过调查发现,丁佩给李小龙服用的那粒药叫作Equigesic,它的药性虽然比阿司匹林厉害,但是正常人吃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一粒Equigesic完全不足以致人死亡。是练武伤了身体吗

美国医学院的霍克教授认为,李小龙为了追求力量和速度的极限,每日训练强度过大,急功近利练坏了身体。而且,李小龙在多次格斗比赛中脑部受创,造成积患。著名医师耐克特(李小龙的私人医生)则认为李小龙患上了脑肿瘤,只是不忍他受打击才对他隐瞒了,这一切都是造成他猝死的原因。在李小龙的尸检报告上,这个说法似乎可以印证他服用止痛药物过敏而引起脑部水肿的说法。但是,这一说法很快就被推翻。

李小龙的私人助理哈森承认,李小龙的工作的确十分辛苦,有一次李小龙给《猛龙过江》这部影片配音,当时天气十分炎热,但工作人员为避免录入杂音,把冷风机给关了,李小龙当时就感觉到不舒服,录完音后他就晕倒了。事后,李小龙去了一趟美国洛杉矶医院做检查,不过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医生只是建议他注意休息。这个说明同时让脑肿瘤一说,不攻自破。

排除了他杀、药物和脑肿瘤等死亡原因后,李小龙的死因再度陷入谜团,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针对李小龙的工作状况,人们把注意力移向了另一个地方。有人在李小龙的私人日记上,发现了这样一份训练计划:每天中午要在15到40分钟之内,跑完10千米;从周一到周六,每天上午从7点到9点,是腹部肌力练习;每周二、四、六的中午11点到12点,是腹重肌力练习。除了这些超负荷的常规训练外,李小龙为了使自己的肌肉看起来更漂亮,居然借助了一种机器来增强肌肉。这种训练机器叫作肌肉震荡机,它的工作原理是,机器通过电线连接到身上,使人体肌肉的正常震荡速度加快,震荡十分钟,就相当于平常锻炼十小时。可想而知,这种机器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李小龙很快就练就了一身漂亮的肌肉。但是,有一个成语叫作“拔苗助长”,这种机器的使用,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构和神经系统。

我们都明白,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在很多武侠小说中。急功近利地练功,其后果往往就是走火入魔。李小龙的这种练功方式就是如此,它严重破坏了人体机能。后来,香港政府组成李小龙死因研讯法庭,对李小龙的死因检验进行集中论证。1973年9月24日,法庭作出终审裁定,得出的结论是,劳累过度。●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和女儿李香凝

在排查论证了两个多月后,给出这么一个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结论,实在是有点让人无法接受。但是,综合他的工作情况、身体状态和训练因素后会发现,劳累过度而亡,似乎也是合理的。特别是肌肉震荡机器,给他造成的伤害,可以说是致命的。在李小龙死后一年,另一位叫解元的演员,也用这种肌肉震荡机进行锻炼,结果突然昏倒,不治身亡。突发癫痫死亡说

2006年,距离李小龙去世已经33年了,当人们已经接受李小龙是过度劳累或药物致死时,美国人又爆出一个惊人消息,称李小龙既非死于劳累,也不是药物过敏而亡,他真正的死因是——“突发癫痫症”。

所谓的“突发癫痫症”与普通癫痫不一样,这种病是在1995年才被发现的,可令心肺功能突然间停顿,致人死亡。芝加哥医疗检验部专家菲尔·金斯说,导致李小龙突发癫痫的原因是,压力太大、睡眠不足,最终诱发突发癫痫症,致使心脏或肺部猝然停顿。这种说法虽然比较专业,但就是因为太专业了,我们无法前去对其论证,而且“突发癫痫症”在癫痫病人的死亡个案中,约占5%至30%,致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探明。那么,就权且当作是另一种致李小龙死亡的新说法吧。凋零的英格兰玫瑰戴安娜王妃车祸之谜

你心中有个怎样的戴安娜?天使面孔,气质优雅的戴安娜?真诚善良,热心慈善的戴安娜?烂漫多情,敢爱敢恨的戴安娜?还是盛名所累,无可奈何的戴安娜?戴安娜,一朵怒放过的英格兰玫瑰,花开花落,她留给世人太多面孔,太多回忆,太多感慨,太多伤痛。●戴安娜新婚时拍摄的照片,此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世纪葬礼

1997年8月31日,巴黎塞纳河畔,一个噩耗由此传来,人们在得知这一消息的那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一些镜头,一些画面,一些回忆犹如树叶般摇摇曳曳地飘悠着落在了地面,人们抬起头,泪流满面。

所有的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炸开一般,神经兮兮地反复播放着、刊登着:

戴安娜王妃死了!

英格兰玫瑰凋谢了!

震惊!

全世界的悲痛!

哀悼!

世界各国的首脑纷纷发出悼词,他们高度评价了戴安娜一生所做的贡献。

美国总统克林顿:“……我们熟悉她,喜爱她,敬佩她为孩子、艾滋病人、结束地雷灾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法国总统希拉克:“……她亲切,充满活力和慷慨大度……她的死将深深触动整个世界,受亿万人民的爱戴。”

英格兰足球联赛得知她的死讯,推迟了当天的比赛。

英国王室决定降半旗为其举行特别的葬礼。

9月6日上午,戴安娜的葬礼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数以万计的鲜花涌向礼堂,成千上万的人们夹道默默送别戴安娜王妃。这的确是个特别的葬礼,因为戴安娜王妃不仅属于王室,更属于英国人民。传奇人生

戴安娜出生贵族家庭,父母亲是奥尔索普子爵夫妇。虽然出生在特权家庭,但是戴安娜的童年却不尽如人意。父母在她6岁的时候就离婚了,而父亲并不喜欢女孩。戴安娜长大后,便做了一名幼儿园老师。然而,现实版灰姑娘的童话却发生在戴安娜的身上。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她结识了查尔斯王子,王子爱上了风趣迷人的她。之后,王子向她求婚了,不到20岁的戴安娜以一介平民的身份走进了王室。他们的那场世纪婚礼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查尔斯拥吻戴安娜的那一幕定格了王子和灰姑娘的美丽爱情。

进入王室的戴安娜宛如一缕温暖的春风,给向来肃穆静默的英国王室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她走访艾滋病人,慰问困苦的人民,至少参与了150项慈善活动,常常真情流露,她清新自然的气质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爱上了这位平民王妃。她还为查尔斯生育了两个可爱的王子,童话的结局往往是王子和公主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现实毕竟不是童话。他们的婚姻在持续了15年后破裂了。离婚后的戴安娜终于可以享有自由的恋爱以及生活,然而谁知道爱爆料名人隐私的记者和媒体却搅乱了这一切,甚至最后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1997年8月30日下午,戴安娜与其男友多迪前往法国巴黎某酒店用餐,正准备回去之时,被7名骑摩托车的摄影记者追踪,为了摆脱他们,司机飞速行驶。车中左前方是司机,他后面坐着多迪,保镖在司机旁边。戴安娜紧挨着多迪。当行至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阿尔玛桥下公路隧道时,汽车突然失去控制,撞在隧道中央水泥柱上,整个汽车全部毁损,多迪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身负重伤,于当天抢救无效身亡。●1981年,戴安娜身着婚纱与查尔斯结婚。死因探秘

究竟谁应该对戴安娜王妃的死负责?

首当其冲的就是当日追踪他们的记者。从戴安娜进入王室起,她的私生活就已经被他们搞得一团糟。而这场车祸正是由于记者的狂追猛拍而导致的。车祸当日,据说记者只顾着猛拍戴安娜受伤的场面,竟然不伸手相救,他们的行为把世人激怒了。在审理戴安娜的案子中,曾有人要求法官对记者的这一行为作出惩罚。

根据英国官方的说法,是由于戴安娜的司机饮酒过度,违规驾驶,才导致了这场意外。经过警方对司机酒精浓度的检测,司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正常的3.5倍。当汽车出事的时候,车速已经达到160迈,因此,是司机酒后高速驾车造成了这一悲剧的发生。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让英国大众信服,据一家英国报社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英国三分之一的人相信戴安娜死于阴谋。

在英国独立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中,列举了戴安娜死亡的三个疑点:

第一,司机保罗曾在法国情报局工作。片中提到,司机保罗仅仅是巴黎酒店的保安,但是,除了正常的薪水,保罗的银行账户却有固定的、长期的、来历不明的大额款项汇入。除此之外,他还有巨额存款高达120万法郎。片中还爆料,据保罗朋友披露,保罗生前曾与法国情报局关系密切。

第二,保罗有没有喝酒。据专家研究,从录像上看,保罗步伐平稳,行动流畅,车祸前还和酒店同事有说有笑,神态自如,不像酒精超标。而且,多方资料显示,保罗并没有酗酒的习惯。有人怀疑,他的血样被英国情报局调换过了。

第三,神秘强光是什么?片中爆料,据现场的目击证人说,出事前,有一辆可疑的汽车尾随戴安娜的车。在戴安娜的车驶入公路隧道时,突然有一道强光令其受到干扰,车子顿时失控,从而撞向旁边的石柱。●戴安娜的高贵优雅、纯真善良使得英国民众对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就连戴安娜的大儿子威廉也不相信其母是死于意外。威廉王子曾在母亲坟前发誓:“我知道你是被谋杀的,直至凶手被法律制裁之前,我绝不会罢休。”据说,威廉认为最大的疑点在于,戴安娜有坚持要系安全带的习惯,即使是身着复杂的盛装也是如此,但车祸那一天她却没有系上。

疑点重重,人们纷纷推测戴安娜到底死于何人之手,有几种版本甚至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有人认为戴安娜死于英国王室。多迪的父亲,埃及的亿万富翁法罗耶认为,由于戴安娜当时准备与多迪完婚,英国王室不能忍受一个穆斯林来做未来国王的继父所以制造了这起惨案。●英国王室成员合影如今的英国王室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不再掌握实权。

有人认为戴安娜死于英国特工之手。戴安娜的前男友,英国陆军军官休伊特曾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他与戴安娜交往时曾有英国情报机构警告过他,说他和戴安娜的关系令上层不悦。因此,有些人坚信,由于害怕戴安娜和多迪结婚令英国蒙羞,因此,英国军情处设计害死了戴安娜。

还有一些人认为戴安娜死于种族主义分子之手。据说,戴安娜当时已经怀上了多迪的孩子,而多迪属于穆斯林国家,这惹恼了国内的种族主义分子。因此,他们一直欲除之而后快。

十几年来人们为种种猜测争论不休,由于戴安娜特殊的身份,这场看似普通的车祸显得复杂迷离。它关系到英国王室、穆斯林国家、媒体界以及法国社会。戴安娜美丽的形象,善良的心灵以及悲惨的结局令世人对其充满怜意。人们接受不了她的离去,甚至一度流传出她只是假死一说,目的只是为了避开尘世,过上她想要的生活。这是个多么浪漫的猜测,想必这是大家对戴安娜的美好祝愿吧!愿她在天国安息,得到平静。一个时代的结束迈克尔·杰克逊离去之谜

2009年6月25日,美国当地时间14时26分,一代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辞世,享年50岁。随后洛杉矶首席验尸官在休斯敦法庭上公布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称其系被注射强力麻醉剂异丙酚25毫克而导致死亡,属于他杀,矛头直接指向他的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一时间,有关迈克尔·杰克逊是被谋杀的传言越来越多,所有的杰克逊歌迷都为之愤怒。●杰克逊在舞台上尽情表演私人医生的凶嫌

美国当地时间9月27日,康拉德·莫里因涉嫌过失杀人罪在美国洛杉矶出庭受审。庭审中,莫里的辩护律师爱德华·契尔诺夫表示,杰克逊本人也应该为自己的死负责。他的理由为,是杰克逊主动请求莫里给他注射麻醉剂异丙酚的,所以莫里对他的死不应该负全部责任。莫里辩护律师的这一番话,牵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异丙酚这种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异丙酚,又叫丙泊酚,是一种乳白色液体,能够快速强效地麻醉全身,麻醉医生称其为“牛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手术或其他特殊情况下需要对病人作全身麻醉时才会被使用,是属于处方药中的处方药。说到这里,前面说的问题也就来了,杰克逊必然知道这种药,可为什么还要求他的私人医生给他注射呢?而莫里作为一名医生,他最清楚这种药不能过量使用,为什么还要给杰克逊一次性注射25毫克呢?

2009年3月5日,与歌迷阔别十年之后,杰克逊向全世界宣布他即将复出,首场演唱会将于7月13日在伦敦举行。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歌迷们疯狂了,十场演唱会的门票,在四小时内被抢购一空。阔别舞台十年的杰克逊魅力依旧,引无数歌迷尽折腰,主办方一看这情况,就跟杰克逊商量是否可以再增加些演出场次。当时,杰克逊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也许是为了满足歌迷,也许是迫于主办方的压力,他答应了,而且一加就加了四十场,即总计五十场。我们只能说,歌迷太疯狂,杰克逊也太疯狂了。

接下来,杰克逊就开始了紧张的排练。五十场演唱会,要做到场场都有不一样的效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看过杰克逊《就是这样》MV的人也许还记得,为他伴舞的人个个都穿着背心或短袖,只有他裹了好几件衣服,这并非演唱会的特殊装束,而是因为他的身体比别人差。

在排练的时候,杰克逊向主办方提出了请一名私人医生的请求,这名医生就是康拉德·莫里,他的报酬是一个月十五万美金。主办方知道,杰克逊有严重的失眠和厌食症,为了能让杰克逊正常排练,给他请个私人医生也在情由之中。但是这医生为什么价钱这么高呢?迈克尔给的答案是:我试过了各种各样的药,都没用,还是睡不着,吃不下,只有莫里能让我睡着。主办方没办法,就花高价请了莫里。

那么莫里到底有什么本领,能让患有严重失眠症的杰克逊睡着呢?其实并不是莫里的医术特别高明,而是他的胆子比别的医生大,别的医生不敢用异丙酚,他敢用。莫里在遇到迈克尔之前,日子很不好过,背了一屁股的债务,所以,杰克逊请他当私人医生,可谓是正中下怀。在开始时,莫里也不敢给迈克尔注射太多的剂量,毕竟这种药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可是,任何药物服用时间久了,都会渐渐失去效果,所以在后来,莫里给杰克逊注射的剂量越来越大。这就是致杰克逊死亡的直接原因,所以,莫里的辩护律师说,杰克逊本人应该为自己的死负责。

从这个角度来讲,的确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杰克逊的私人医生身上。然而,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杰克逊染上了这种致命的药物依赖?童年的梦魇

杰克逊曾说,“我没有童年,没有圣诞节,没有生日,那不是一个正常的童年,没有享受过任何童年的快乐,而是不停地工作、奋斗和痛苦。我获得了事业和物质上的成功,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杰克逊的童年是在父亲的棍棒和惊吓中成长的,这样的童年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为了找回童年时失去的快乐,1988年,杰克逊在加州的圣巴巴拉县建造了一个乐园,名为乌有乡,在这座乐园里,过山车、海盗船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只要有空闲,他就带着孩子们到那里去玩,特别是一些患了病的孩子,他希望这些有残缺的孩子不要像他一样,失去童年的快乐。跟孩子们在一起,是他最放松和开心的时候。然而,就是这个叫做乌有乡的乐园,给杰克逊带来了一生都无法抹灭的梦魇。

1993年8月,一个13岁的男孩乔治·钱德勒在父亲的陪同下,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杰克逊在乌有乡对他实施性侵犯。这也就是后来有人说杰克逊有恋童癖的原因。在此之前,他是流行乐坛无人匹敌的天王,是世人眼里的传奇人物,然而这个时候,他仿佛一下子被人从天堂打入到了地狱。在面对公众的质疑、媒体捕风捉影的报道,以及世人的种种猜测时,杰克逊崩溃了。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普通人都无法承受,更别说是一个受全世界关注的巨星了,于是他开始服用药物,以此来麻醉自己,以减少精神上的痛苦。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人讳莫如深,杰克逊居然选择了在庭外和解。迈克尔一直坚称,他没有对那个男孩实施任何侵犯,他是冤枉的。当时,有几百位曾去过乌有乡的儿童都愿意为迈克尔出来作证,迈克尔没有任何猥亵儿童的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