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⑩: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29 20:59:13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⑩: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

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⑩: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解码中国管理模式⑩: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作者: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ISBN:9787111592372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一让数字化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中国复关及入世首席谈判代表、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主席 龙永图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转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转型的动力,如今我们把转型的动力聚焦于数字化,这是正确的。为了使数字化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我们必须把握好一些重要的方向,我讲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的数字化应该把重心放在推动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转型当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动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数字化只有服务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进程当中才会发挥它重大的作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化历程正在进行,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有一段时间,大家很羞于谈中国是世界工厂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应该为中国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而感到自豪。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连美国这样的大国都意识到不搞制造业,美国的经济就只能建立在“沙滩”上。所以不管是奥巴马也好,特朗普也好都把发展制造业当成是美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城镇化也在进行,“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谈起来就是房地产的开发,现在我们在谈政府怎样为城市居民和越来越多从农村到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各行各业的企业也正在想方设法,为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极大的服务需求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数字化要为我们史无前例的消费升级服务。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中高收入群体,具有巨大的消费需求。习近平主席一上任就提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民生当成经济发展首要目标的伟大情怀。我们要让产品更加个性化,让客户体验更加智能化,通过产业链的变化来更加精确、及时、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你能产生最好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你就会有市场。

第三,数字化要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世界。我们的企业正在大力“走出去”,融入世界。从2015年起,中国在国外的投资,首次超过了我们习以为知的数量,显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数字经济也会发挥重大作用。2017年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建立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这为中国企业在数字化的进程中怎样为全球21世纪的数字经济做出贡献指明了方向。当然,中国依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和全球最好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用数字化来进一步促进中国产生更好、更强的科技企业,产生一批真正强大的、足以成为全球化主力的跨国企业。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通过数字经济、数字化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只有把握好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把握好数字化在促进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方面的发展,使我们的数字经济服务于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消费升级,服务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那么我们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在面临中国经济转型、历史转型的时刻,我们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管理方面,希望在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的领导下,中国的管理学能够有更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西方工业发展最快的高峰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学者和企业。中国正处于这样的时代,中国经济正在全球高速发展,中国的工业化正在向自己的高峰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出现一批伟大的企业,出现一批伟大的管理学者,从而在管理学的领域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推荐序二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席教授 陈春花

作为管理研究学者,我们一方面觉得很幸运,因为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企业今天走在了时代前端、行业领先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我们拥有非常大的责任,其实是更大的一种危机感,如果不跟上企业实践的步伐,我们学者就有可能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人。我想这就是今天数字化生存最大的挑战。

在知识时代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知识这一次真正的不同。以往所有的技术都是淘汰工具,而这一轮其实是淘汰人。这是一个分水岭,也就是之前所有的技术革命都是淘汰工具、转换流程、更新管理模式,以及创造更大的新需求和新的市场生存逻辑。然而,这一轮不是,这一轮技术、数字和知识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把人淘汰掉,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个挑战、最大的一次危机,但也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机遇。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数字化生存就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化本身带来的是革命,这一革命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时间的概念变了

在今天,到底什么叫数字化?数字化真正的改变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到用来描述整个时代的词语已经完全变了,我们不再去找那些熟悉的词。今天所遇到的也不再是之前所遇到的那些情景,它们充满了动荡,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甚至是充满了模糊性。当这个全新的时代来临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之前想不到的事情今天都发生了。

听过我课程的人都知道,我最近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时间轴变短”。我经常强调的一句话叫“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为什么强调这句话?就是因为今天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时间轴变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有三个东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企业的寿命、产品的生命周期、争夺用户的时间窗口,其实是在快速缩短。如果有人问我今天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多长时间,我只能回答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调整的地方:时间的概念变了。

很多人知道我常说的另一句话,“生意,就是生活的意义”。只要把生活变得更美好,只要把生活变得更便捷,只要能帮助更多人的生活有进步、有改善的时候,这样的生意就是最好的生意。从这个层面来理解,时间的概念变了就等于我们的生活变了,当生活改变的时候就等于生意要变了。

这些改变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技术驱动整个系统加速,不仅仅是加速度的“量变”,更是底层商业和战略逻辑的“质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非常危险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自己称为生态企业,与此同时却在沿用工业时代的逻辑,非常在意连续性、可预测性和线性思维。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真实的现实:今天的企业其实是数据、协同、智能这些要素碰撞在一起重构的商业系统,是一个非连续性的、不可预测的和非线性思维的商业存在。我们之前看到的微小的增长,可能很快就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爆炸式的增长。当这种增长出现时,我们管理要做什么?我们怎样在这样的增长当中贡献管理的价值?你是站在非常危险的地方,还是站在一个真实的现实里面?这是所有从事管理的人,从事管理教育、管理研究的人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重新定义一切

数字化生存真正的意义,就是一切将会被重新定义,我们生活中的所有场景都会被重新定义。数字化时代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就是整个商业逻辑变了,而商业逻辑改变当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价值创造和获取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我们来比较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在调整,无论是环境、产品、市场、客户、行业,还是思维方式。用今天最时髦的说法,就是所有的场景都在变。当所有的场景都在变时,一切都会被重新定义。在这一切都要被重新定义的时代,我们要关注的就不仅仅是怎样去改变的问题,恐怕是要如何重构的问题了。换句话说,这已经不再是“改变”就可以解决的了,必须用“重构”才能解决。

如果你在关注重构这一概念时,你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企业其实都朝这一方向走。比如今天来看GE,我们会看到它在推动一个重要的变革,叫作“五大相互关联的变革”,杰夫·伊梅尔特把GE变成一家数字化的企业,它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服务型企业,也不再是一家技术驱动的企业,而是彻底地变成了一家数字化企业。亚马逊也是一样的道理,用数字化技术让它所有的客户,包括最终消费者,都获得美好的生活。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将被调整。

再比如7-11便利店,有人对传统的零售业充满悲观,我反而认为今天是传统零售业重新焕发青春的时间点。如果企业跟得上数字化生存的机会,就有能力组合最大的数据,因为有最广泛的消费者市场,有更大的供应商群体,前店后厂是一个最大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完全在企业手上。管理重构

回到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我认为数字化生存意味着管理重构。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答案。当有人去讨论谷歌时,谷歌告诉你说:今天回答的问题不是通向答案的链接,而是答案本身。当组合了图像识别,搜索就已经是智能和思考。你刷脸的时候,它知道你要问什么问题,这个答案就给你,而且答案和你的智慧是互动的,所以我的确同意今天是一个刷脸的时代。

GE、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华为,我们会用同一个概念去概括它们:数字化企业。在这一逻辑下面,今天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对领导者和组织的挑战,挑战原有的思维,放弃所有的经验。这其中最难的是什么?放掉你自己。我在研究组织文化时,认为在组织文化当中最难的是什么?不是接受新观念,而是放掉老观念。

在2017年的新书《激活组织》中,我谈到组织要面对的七项改变,最后一个改变是领导者角色的改变,领导者自己是否真的愿意放手,改变自己。比如合伙人制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几乎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谈了合伙人制,但当我问及谁说了算这个问题时,老板都会说“当然我说了算”,我说“那就不是合伙人制”。这就是今天对领导者最大的挑战,领导者愿不愿意成为其中的成员,而不是其中的领导者。构建知识型组织

数字化时代的企业转型,与以往转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我看来,以前的转型是先从战略转型、业务转型、技术转型、产品转型去做,而这一轮的转型必须先从组织转型去做。如果组织转型不能实现,那么战略转型、业务转型、技术转型、产品转型就根本做不到,因为真正的改变是领导者与组织的改变。这个改变需要一种新的驱动力量来提升组织,以前是流程驱动或资源驱动,但是今天的组织必须是数字化驱动、知识驱动。

在知识驱动的组织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合作伙伴之间不是利益交换和价值交换,而是知识链与数字流协同的交换。在我自己做组织管理研究二十多年的历程中,这是唯一一次让我觉得管理知识的储备是不够的,几乎一切都要从新兴的管理实践当中去重新理解。因此,我来转述一个人在很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他是对日本产生巨大影响的管理学者戴明,质量管理体系的奠基人。他认为,组织必须是一个具备深厚知识系统的组织,而这一深厚知识系统的组织是有四个组件的,这四个组件相互影响,无法分离。这四个组件分别是:

·对系统的欣赏,不再是对管理的欣赏,不再是对职能的欣赏。

·对理解、变动相关知识的要求,不再是对企业经验和企业知识的要求。

·以知识理论奠定整个系统基础的要求,而不是以简单的管理理论来奠定系统的要求。

·对人类心理知识的认知,就是要回到人的本源和本质上。

今天的组织需要“深厚的知识系统”,而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不断有目的地“放弃”。如果20年后你后悔进入现在的行业,是因为放弃的东西不够多;如果20年后不后悔,是因为你看到的是更多的机会。第二件关键的事情是持续理解外部环境,与外部进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组织、管理者都要“过三关”——忘记、进入和学习,其根本就是与变化融合在一起,所谓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界定问题”。

德鲁克在对未来的社会进行判断时,他说经理人的角色是会变的,之前的经理人定义是对下属的工作负责,对业绩负责;未来的经理人定义是对知识的应用和表现负责。如果不能理解这种变化,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地去接收到这样一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

我一直以来都用一个故事来提醒我自己。1951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给学生考试,考完以后他的助理跟他走,助理很紧张地说:“博士,你为什么给这个班的学生出的考题跟去年一样,为什么给同一班出同样的考题?”爱因斯坦很经典的回答是:答案变了。

今天,我们同样需要面对市场、客户、自己,面对所有的一切,但同时必须清楚地知道:答案变了!推荐序三共商、共建、共享一个数字化新世界

金蝶集团创始人 徐少春转型云计算和AI

金蝶走过24年了,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转型,由软件公司向云计算公司、互联网公司转型。目前为止,金蝶拥有了许许多多的云服务:以财务为核心的云服务——金蝶云目前增长很快,云之家是一个移动办公协作云,精斗云是面向小微企业的一个云服务,管易云是在很多电商平台上提供卖家云服务。这是金蝶的四朵核心云服务,这四朵核心云服务目前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排在第一位。

在四朵核心云之外,也拥有强大的个人记账理财App随手记,注册用户将近3亿个,这个体量非常大;还有快递100,查询和寄快递平台;在医疗行业,金蝶有一个互联网医院——金蝶医疗;在汽车经销商领域里,我们有车商悦。这几年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云上面,所以软件是金蝶的过去,云是金蝶的未来。

2017年10月15日,我们也发布了基于财务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人脸识别与财务机器人进行交流,它可以自动处理原始凭证、合同等会计凭证,让财务核算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运用金蝶财务机器人,企业共享财务中心的效率至少提高70%或80%以上,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将是大趋势。具体在企业当中会以各个工作场景去体现。在转型以后,金蝶的云服务从三年前是零,到今年上半年占比整个集团收入的27%,到2020年可以达到60%,金蝶云计算转型将会成功。同时,IDC最近的数据表明,在企业云服务领域,我们在国内排在第一,云之家移动办公平台也在中大型企业里面排在第一位。

金蝶这几年来一直在变革和创新,我本人也不停地在砸东西:2014年5月4号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给砸了,就凭一部手机开始了移动办公。当时很多人很奇怪,说我把电脑砸了,怎么工作。现在基本上我在手机上面工作。2014年8月8号,我把服务器砸了,当然是客户的服务器,我跟他商量,我们帮你把它砸掉,让你上云端。到了2017年5月4号,我又把ERP给砸了。金蝶不是做ERP的吗?为什么把老本行给砸了?当时我们很多金蝶人不理解,但是目前进入了一个后ERP时代,我认为ERP将会以全新的一系列云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我们这个行业正处在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当中。

我们看看现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带一路”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倡议,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全球化倡议,许多的央企,包括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将走出国门,带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目前,我们很有幸为56家央企,包括其中的一级企业和二级、三级企业下面的子公司提供信息服务。

另外,供给侧改革一定会让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的质量上面不断升级换代、转型,以此来推动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变革。金蝶本身也是这样的,过去我们是研发软件、卖软件,是一套套软件安装在客户那里;现在我们是云的方式,这就是一个模式的改变。新技术的应用、快速迭代,也会产生使我们意想不到的新的商业机会。数字化转型,要自主、灵活、安全,才能构建企业共同体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企业的信息化要重构。ERP会变成什么?企业会变成什么?我觉得企业在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企业已经变得不像企业了,拿什么来定义这个新的组织形式?习总书记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企业也可以用“企业共同体”来形容。企业实际上也是在构建一个新的共同体。什么叫共同体?它一定是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同时也是命运的共同体。

过去我们讲生态,一个企业下面围着很多中小企业,我认为过去的概念多少还有一种不平等的想法在里面,一个新的共同体是一种平等、共享、开放的生态,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壮大。怎么让大家感受到利益共同体?一定是通过信息化、财务等一系列的服务,让大家感受到这个共同体的信息是透明的,财务是透明的。大家建立一个彼此高度信任的关系。什么是事业共同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事业目标,通过互联网来去掉很多中间环节,让大家高效运作。什么是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定是心与心的连接,我们的社会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诚信关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构建一个新的共同体,企业将会更顺应这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金蝶在这几年的转型当中,在云计算领域也形成了云平台,SaaS平台、PaaS平台和IaaS平台。我们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我们的PaaS平台可以集成到央企和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里,我们是开放的。我们也可以让私有云和公有云进行双模式的切换,企业内部可以是私有云,面向外部的协作可以是公有云。同时,我们也有一个非常丰富的产品家族,从财务、制造、采购、销售、物流、全渠道营销云到金融等,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服务。

这几年,我们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云平台的技术有400多项专利,我们可以通过开放的、高性能的Docker技术为企业提供高达超过100万个在线用户的共享。目前,有将近4000家中大型企业每天都在使用金蝶云。牢记使命,回归初心,构建数字化新世界

谈了这么多技术,我想在这里再分享一下企业的哲学,或者我人生的哲学。这几年我在学习传统经典《道德经》,里面有一句话:“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过去搞不清楚,现在非常笃定,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让自己的良知清澈,去奉献,这是我的“道”。“德畜之”,对金蝶来说,就是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物形之”,就是如何让我的团队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团结奋斗,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势成之”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个伟大的产品自然就会产生。

回到这样一个初心,金蝶也重新梳理了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我们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我们只求在心上用功,在云上用功,我相信结果自然会好。前段时间我去延安,现在也时时刻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讲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全心全意”,金蝶要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服务,成为最值得托付的企业服务平台,而我们的价值观就是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

为什么谈这些?因为我觉得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回到根本,不回到我们的初心和内心,不回到我们的出发点,那么我们不可能打造出伟大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去建立一个全新数字化的新世界。选择伙伴,选择服务项目,那就是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我们过去看到国外很多企业,在20世纪或者在上一个时代,它们成功了,但是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是属于我们每一个拥有良知的人的世纪。我们想明白了,所以我们很真诚地希望能够跟央企以及其他企业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

金蝶8000名员工,2000多家合作伙伴,几万名生态系统员工,将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我们可以更加解放思想,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构建一个数字化的新世界。第1章数字化伙伴,与你同行

技术变革,我们通常称之为“大变局”,借用李鸿章的话就是“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局时代,新的战略、新的技术、新的金融、新的需求,尤其是技术,行业技术全面突破。各个行业的技术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包括基础性技术,这些技术带来的变革对产业有三个影响:重塑业态、重塑产业分工格局、重构交易方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朱武祥

比尔·盖茨曾说:“我们经常高估了今后一两年内将发生的变革,但又常常低估了今后10年内将要发生的变化。”智能商业时代已经到来,这意味着什么?将改变什么?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产品,冰箱。和过去的冰箱相比,未来的智能冰箱有很多新的功能,包括识别、数据留存、交互,把所有生活习惯都留存了下来,能够自动为你提供你想要的青菜和肉类。但它们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第一,产品是一个“端”,而且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数字化的“端”,记录你生活的旅程、生活习惯和健康。“端”形成之后就不仅仅是一个“端”了,有了这些数据后,智能冰箱远远超过了原来冰箱储存的功能,变成供应链的前端,前面是一个超市的结构,连接农产品,于是智能冰箱变成了服务平台。

第二,智能冰箱成为服务平台,这意味着它从原来的“端”变成了一个“网”,冰箱的数据和其他的数据变成了网络协同。

第三,数据协同之后是“云”,当我们在“云”的层面把所有冰箱的消费者数据集中起来,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比如中关村有100万台智能冰箱,把数据全都集中起来,就可以很精准地知道这条街明天要消耗多少鸡蛋、青菜。“云”里面聚集的数据变得非常精准,不仅可以精准到一条街,还可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包括老人和小孩的生活习惯。

我们突然发现在智能商业时代,产品有三个重大的改变:“端”、“网”(数据协同)、“云”(算法),而且三者之间会是动态的关系。过去的冰箱是静态的,但当冰箱变成智能冰箱的时候,能够根据你的使用习惯不断调整、干预你的健康行为、消费行为,“端、网、云”三个层面形成循环。

因此我们发现,在这个商业时代,商业模式是动态的,产品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它能够做到“比个体更懂个体”。企业过去设计的商业模式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未来的商业模式是在不断迭代的,越迭代,越精准。我们突然发现,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讲市场,最核心的是市场细分,通过各种数据进行市场细分。今天的市场细分到个体,从大众市场到一个人的市场。那么,在关系层面,过去跟客户的关系叫作个体的关系,即把产品卖给你。但是在商业智能时代,我们突然发现可以通过新的方式把个体的关系聚集起来,变成群体的关系。比如所有的冰箱放在“云”里面,你会发现对一个区域的群体消费变得极其的精准,个体关系变成群体关系,一次性关系变成永久关系。

最后,回到商业模式板块,价值的创造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去的价值是一次性关系,所以过去的价值叫作“交易价值”,现在“交易价值”变得不重要了,产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重要,越使用,数据就越沉淀,由此延伸出来的服务价值就会越大。从整体来看,所有的产品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变成了内容、数据、服务和硬件,产品内涵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未来精准的商业背景下,产品是怎样的,组织才是怎样的。(以上内容根据京东首席战略官、长江商学院廖建文教授在“重新定义一切”网络公开课上的分享整理。)

在这个一切都在随时变化的时代,企业的寿命、产品的生命周期、争夺用户的时间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短。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生存都面临着严峻考验:不进化,就淘汰!

本章我们将看到华为、京东、亚马逊、金蝶等国内外企业,如何在新技术背景下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以此去应对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软银集团的孙正义曾说,他读大学的时候觉得自己生在一个不好的时代,如果能够生在松下、本田的时代会更幸福,因为他有机会从事最伟大的电子汽车带来的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但是今天,他说不再遗憾,因为今天是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让他有机会参与、主导全球最伟大的大数据智能时代。华为云: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去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

我们身处于快速变化的世界当中,大到政治、经济、地缘,小到我们身边,都足以看到社会的变化。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需求在变化,企业的需求在变化,政府的需求也在变化,而技术的变化更是眼花缭乱。这些年来,云计算、大数据、AR、VR、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都对我们发起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快速变化的世界,事实上是每个企业都在面临的课题。

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不再像过去一样,简单、便宜就能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品牌、品质、个性化。而要有品牌就必须要有创新,就必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要有研发的投入。一个企业构筑研发能力,最具挑战的是变革传统思维和传统商业逻辑。企业只有持续投入,才能在这个产业上实现领先,最终成为领导者。

过去,中国企业更多的是通过复制去参与全球的竞争,但是走到今天不能再走老路了,而是需要直接面向快速变化的需求,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走一条创新之路。我们只有应用新的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去走一条创新之路,才有可能不再在同一个赛道上与我们的竞争对手拼实力,而是在另外一个赛道上,去跟传统竞争,去期许一个快速发展的未来。

在人类发展史上,我们走到今天一共有26种通用技术,而AI是一种新的通用技术。所谓通用技术,简单的理解就是可以用到所有的地方,能够更有效率地去解决很多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的机制其实比较简单,应用也非常多,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甚至被它彻底颠覆,比如汽车产业,未来自动驾驶可能会将中国16万亿的产业彻底颠覆掉。未来智能手机演变成为一个“懂我、感知我、主动响应我、提醒我”的智慧手机将成为必然。因为人工智能的到来,大量的工作实现自动化,少数靠人动脑的事情也会被取代。也就是说,尽管人工智能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它作为一种通用技术,给各个行业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迫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去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对于企业来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工智能会怎样影响和改变企业的各个职能部分,从销售到营销,到财务管理,到本地资源管理,到一切业务活动。

华为投入公有云是一个长期战略,适配客户场景的云服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华为依靠自身的技术以及服务来进行商业变现。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云服务,一定要深入企业商业场景,真正进入企业各个环节的业务场景里面,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从云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华为云不仅是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而且是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客户解决问题。另外,华为云不仅是软件与服务,而且是软件+服务+芯片+硬件+生态。其实华为云是先把云计算技术用在解决企业IT架构的云化改造以及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上,从华为云来讲,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核心技术与解决方案来把平台打造起来,提供连接和云平台,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华为云领先的技术和平台构建技术解决方案,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业务,创造新的商业模式面向未来。

我们一直期望在云服务上做“东北的黑土地”,我们聚焦云的基础设施,我们希望别人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种高粱、玉米、大豆。具体来讲,我们对政府和企业提供云服务的时候我们承诺了“三不”。第一,不是我们不做应用,是华为的能力在于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基础设施。第二(不碰数据),我们承诺,不去获取用户的运营数据以及用客户的数据进行变现。其实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华为要这些数据也没有变现的渠道。第三(是不做股权投资),我们承诺未来华为云不做上下游的投资,我们期望提供一个开放的云服务平台,向上打开接口,让合作伙伴能很好地在我们的云上进行开发、部署和服务他们的客户。我们向下打开接口,让所有有能力为企业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咨询、迁移的伙伴能放心地跟华为云合作。所以我们承诺不围绕华为云进行上下游的投资。

从能力开放方面来看,华为基于自身的软件开发经验和能力,推出面向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云,帮助软件企业敏捷地构建应用,同时更好地进行软件的质量管理。

我们基于自身电子制造的经验和能力,联合合作伙伴打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入企业生产制造,帮助企业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以及质量管理监控。

在人工智能方面,为了让企业更好地使用AI,华为发布了企业智能EI。我们将华为自身在物流、电商、供应链协同管理上的人工智能实践对外开放,提供面向行业应用场景的EI解决方案,如智慧物流、智慧装箱、票据识别等,让最终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能够快速地使用大数据以及AI,更好地服务客户。(以上内容根据华为Cloud BU中国生态伙伴业务发展部部长陈亮先生在2017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讲话整理。)京东云:云是对外输出最好的窗口

这个世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作供给侧,一部分叫作消费侧。过去消费侧的整个升级转型发生得非常快,京东是搭载了消费升级而跑出来的黑马。过去消费升级,京东能够拥有很便利的仓储物流,其实背后有大量的自动化技术以及大数据驱动的技术在支撑,所以消费者才能够获得很便利的购物体验。这是在消费侧的升级,是更加智能化、便利化,以及环境的改善和服务态度的改善。从升级来说,过去特别注重于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成本优化,但是我们现在会看到,消费侧的升级已经渐渐从实物购买转换到了消费服务。

在供给侧的改革里面,一般是传统的几招儿,关、停、并、转,有没有新招儿能够让供给侧改革真正地发挥实力呢?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现在的摩拜单车给一些自行车厂带来了大量的生产订单,这是由消费端的创新反向变革供给侧的创新,是供给侧改革方面的一些新思路。过去,企业更多的是自己采购东西、自己再卖东西,很多制造商是自己造东西然后卖给分销渠道商,自产自销型,但是未来的供给侧转型,更多的在于生产性服务,与消费侧升级相对应。

过去企业转型更多地在商业模式上面,但是我们希望下一个五年以数字化为主要手段来推动企业转型和升级。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研发端到供应链端,到生产、零售、售后、客户关系,整个端到端的产业链,助力企业的升级。比如研发,过去渲染一部美国大片要多台机器才会出现仿真性人物特色,中国在仿真渲染方面比较落后,所以大家需要制造原形才能真正看出产品造出来后是什么样的。未来更多的是虚拟制造,计算机里面的虚拟仿真设计和仿真测试,更多推进到VR、AR的仿真体验中,这些都需要大量云计算以及运行集群的大规模运算。

比如在供应链端,京东的智慧选品,京东的SKU非常多,现在75%的商品是自动选品,我们选择什么商品进行采购,采购多少量,什么时间采购,向哪家供应商采购,定价是什么,智慧选品定价补货,京东全部在用大数据驱动。京东的生鲜商品现在用区块链进行全链条的质量追溯,一直追溯到企业的原材料,这都是数字化在助力企业的质量、效率成本的优化方面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撑。这是数字化引领企业的升级。

再看数字化如何帮助企业转型。过去企业是自产自销,而转型需要转换为产品的服务平台,也就是过去的仓储物流业务是给自己用,未来是给整个产业链用。过去供应链的采购能力、营销能力、交易结算能力是给自己用,现在开放给整个产业链用。过去靠批零差赚钱,靠销售收入跟制造成本的差赚钱,但是未来可能要靠营销服务、仓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大量的服务赚钱。所以,家电制造行业还是家电制造行业,但是从一个批零差的领域转型成为一个以服务业为盈利的模式,这是在国外很多被称为制造型零售业企业的特点。这里大量引入数字化,比如大数据驱动供需自动匹配,还可以驱动仓储物流的规划,要在全国布多少仓,仓怎么升级,仓储物流路径如何最优化。京东仓储物流这块也有智能最佳物流路径规划,包括大数据驱动金融服务,金融信贷,驱动授信的评估,提供精准的消费。

而以数字化为主要手段,就要做到IT转型。过去我们有传统的IT规划、IT部署方式、IT服务方式,但是现在面临云计算、大数据、SaaS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所以IT也需要进行转型。过去我们只是管理流程,现在我们要通过大数据自动匹配。过去更多是专注于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内部的生产,但是未来我们的信息化重心转向产业链,产供销的打通,而且转向产供销智能匹配,在产业链方面发力。

第一,思考如何把产业链的IT信息化;第二,如何进行产业链的订单履约交付,一个订单来了如何从原材料到生产、到仓储物流、到交付,再到消费者手中;第三,资本和投资,中国企业有很多是通过资本方式切入一个新的行业,我们如何去支撑企业多产业的投资与整合?另外,未来每一个企业都会从事金融服务,不管是保险、信贷,还是信用,这是每一个企业未来的生存之根。所以,未来IT转型如何助力企业转型,大家需要在产业链、订单履约、资本投资、金融信贷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投入。

IT转型也需要抓手,首先,要构建产业链的SaaS平台,这是一个平台性的打造。其次,如何用大数据驱动供需资源能够智慧匹配。这是两个大抓手,与产业链、订单履约、资本投资、金融信贷四个方面进行结合,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IT架构方面,我们需要基于云计算、云端PaaS中间件,基于开放API平台,我们要打造的是产业链SaaS。这个产业链SaaS必定是架构在互联网上的,而不是在私有云中,不是企业内部IPC,而应该大量采用业界大规模的云计算,它们有更丰富的经验运行整个大型网络。所以这些方面的转型,云计算提供了算例,数据收集技术提供数据,应用中心转型提供算法的供需优化,这样真正形成了我们的核心,这是我们未来IT的建设核心。另外,数据收集方面也要转型,过去需要依靠大量的人来录入,但是未来从“爬虫”来的数据交换包括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识别,这些给我们的数据收集都做了大量自动化处理而不需要人工干预,这就是我们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投入创新的。

以京东为例,京东过去做网上零售非常注重成本、效率、体验,但是京东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把零售端整个环节做了“拧毛巾”的优化,再想拧出水分就不大可能,所以必须往产业链的上游发展,要做整个端到端产业链的优化,但是我们不能一步到位。所以我们首先要做产业链服务平台,然后再做产业链整合平台,必须要分为两步走。京东现在正在转型为产业链服务平台,这就跟刚才讲的一脉相承,从自产自销到产业链服务平台,京东现在就在这样的时间里。所以大家会看到京东营销平台开放了,分销平台开放了,金融独立成子公司,全面提供产业链服务,打造产业链服务平台。

在转型过程当中,京东用了一套产业链整合IT平台来帮助转型,大家知道京东要转型为产业链服务平台,所以这套平台必须打造成一套产业链的IT平台才能支撑业务。整个平台的架构我大致描述一下,这是京东云的第一个特点。很多人问京东云和阿里云、百度云有什么不一样,我想说京东云已经开发了两年,但是大家没有在业界听到是因为京东云承载的使命是产业链的整合,不是把服务器做虚拟化成云主机卖给大家,而我们的使命是承载着企业转型,所以跟大量品牌制造商进行数字化的转型。从智能物联云到用户画像、用户行为的跟进,到京东所有平台开放API跟大家对接,还有数据交换平台,让京东以及业界的数据能够在企业里流动、整合,提供集成平台,比如门户集成、工作流集成、内容集成,帮助大家打通内部跟外部。京东云也有整个大数据的平台,包括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大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计算。我们可以做到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平滑地移动整合,在这种统一的云计算基础上,搭建大数据平台、集成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平台,这是整个京东云的特色,产业链整合IT平台。

京东云还有第二个特点,就是做大型客户、解决方案和深度服务。京东云很少面向创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京东大量的商品来自中国的品牌制造商,类似海尔、海信、美的这样的巨头,我们服务这些企业达到产业链的整合,这是京东非常有经验的一步。大客户特别需要解决方案,我们从IT规划到架构规划,架构咨询,项目管理,以及系统的实施与配置、运维、培训,定期系统IT体检与优化,这是京东云跟企业云不一样的第二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是京东云提供全链路安全保障,很多人提到安全会觉得密码是不是被偷了,有后台人把数据偷走了。所以京东云提供的安全服务叫作全链路安全保障,从登录安全、应用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运维安全、网络安全整个全链路提供保障。

京东云的三大特点,产业链整合平台、全面解决方案和深度服务、全链路安全保障,我们把这种技术能力也跟金蝶一起做了系统的整合。金蝶整个大型ERP在底层大量使用了京东云的专有云,利用京东云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而且跟京东的开放API做整合,从订单到仓储,到金蝶的ERP处理财务、记账全程打通。这是京东云提供的API数据跟基础的云计算层进行结合的完整案例。(以上内容根据京东技术学院院长吕建伟先生在2017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讲话整理。)

京东在过去13年创造了企业当中的历史。一家企业在2004年什么都不是的情况下,到2017年做到全球500强的第261名,我想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奇迹。十多年前由于“非典”,刘强东先生把他的东西从线下搬到线上,然后决定做物流,仓储物流是非常耗时和耗力的,但是他大胆预测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物流不可或缺。今天的京东提供了无人机、无人仓的概念,在未来,我相信能够圆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2016年,京东决定对外输出云。2013年决定做云,2014年决定不做云,2015年想想该做云。为什么京东去做云?

过去超级电商往往都是超级云平台商,因为他们的DNA都是一样的。什么是电商?什么是云平台服务商?第一点,就是从批发转零售,大规模地建立基础建设,再分批量出售出去,这些基础建设包括运算能力、存储、网络的带宽等,这是批发转零售的概念。第二点,超级电商与云服务商都是一个多租户的概念。而第三点,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DNA就是虚拟化。怎么理解虚拟化?过去我们买东西都是到线下商店去买,现在越来越多的购买行为在线上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云平台服务商往往是超级电商。基于此,京东毅然决然全面发展云平台服务。

坦率而言,京东做云平台服务,落后第一梯队非常多的时间,但京东做云平台服务商又为什么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崛起呢?首先,京东云是一个大数据云。京东本身因为电商行业积累了非常多的数据量,从数据来讲就是一个大数据云,不光是支撑“京东618”“双11”等海量购买,针对供应商来讲也是庞大的数据。其次,京东云也是智能云。在各种不同场景需要用到所谓的智能化的情况下,京东云本身就具备智能的功能。京东云与其他的友商、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异在于垂直行业,当别人在讲ABC的时候,我觉得京东多了一个V(垂直行业),京东讲出了金融、保险、政务、物流,在不同的领域积累了方案和服务。我们希望将内部所有的能量对外输出,而输出最好的窗口就是京东云。我们希望更多地将云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的处理能力结合人工智能,使其能够赋能给客户。

比如华南城在B2B电商部分与京东云配合。云尚工坊有针对各个不同服饰方面的细分数据,还有各环节的数据。京东有不同的供应商数据和买家的数据,将两个数据结合在一起,往往可以给服饰企业提供更好、更快的客户需要的服饰机会。

时至今日,云计算非常热、非常火,基本上每家企业或多或少都往云上走,可是在全球范围去看,目前云计算在运用过程中还在所谓的浅水区阶段,但随着云计算不断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往深水区走。深水区是在云里面天然产生的,不像过去你考虑任何的解决方案,都要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各种各样的程序代码去讲,而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微服务产生,有更多不需要服务器产生的功能,这是未来的关键点。(以上内容根据京东云事业部总裁申元庆先生在2017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讲话整理。)AWS:赋能企业创新

亚马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作为一个在网络上卖书的公司,扩展到电子商务,到现在亚马逊引入了非常多的业务,技术和业务的融合越来越扩展,即便是亚马逊自己本身公司的员工,都无法描述亚马逊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2007年,亚马逊开始做电子书,2012年推出智能物流机器人,美国有亚马逊Echo音箱,2015年新设立了业务板块,2017年推出了大热的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还有Prime Air智慧物流,在西雅图的Amazon GO无人商店,等等,亚马逊在持续地做创新。

AWS是亚马逊业务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亚马逊在2015年开始第一轮公布财报,2016年整个营收大概是126亿美元。在全球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里面,成长率不管是在业务还是规模上,都超过一定规模的话,前几位的基本都和用户有关,AWS也在里面增长最快。上一家企业达到10亿美元销售规模,花了20年的时间,AWS花了10年的时间。我们推出云计算服务到现在有超过11年的时间。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数字,AWS是在云计算里于2006年第一个推出S3服务的,我们有90多种云计算服务,有数百万个活跃用户,还有上万个合作伙伴。

AWS是全球化部署的服务,不管是在北美、欧洲、中东、非洲,还是在俄罗斯,甚至是南美,都可以享受AWS所提供的云计算服务。从服务的技术上来看,因为大家现在都在讲ABC——AI、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但这些新的技术到底怎么和传统企业、传统行业结合呢?最终用户很难直接入手,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接触这片“云”,用云就好了。

比如AWS提供的服务不只是计算、存储、网络,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包括一些开发、应用各种各样的服务。实际上,云计算服务已经几乎扩展到绝大多数和IT有关的服务当中了。对于传统行业、传统企业客户来说,更快地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就可以更快地脱离传统IT的束缚,让信息技术和流程业务的创新进行更快的融合。

当然与此同时,大家都会考虑把数据、应用都放在云上面,到底安全不安全?实际上对于AWS来说,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AWS在技术上一直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一个位置上,不管是在数据的加密上,还是在网络的访问控制或权限的管理上,包括迎合各种各样监管的需求;不管是在金融行业的监管以及医疗行业的监管上,还是在政府领域的监管上,都是如此。

云计算的优势更不用说。互联网的特点是不可预测性,新增加的服务如果是一个爆款,可能会给后台IT带来非常快速、非常大的要求,这在过去的传统IT里面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云计算,因为支持了中国的“双11”,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能够满足弹性的扩张。同时,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全球部署的需求,在整个TCO上面降低管理成本与运维成本,都有明显的优势。

AWS的客户主要有两类,互联网用户和企业用户。云可以很快地帮助企业去创新,进行全球化的发展或者新业务的推广,云可以迅速满足企业在业务扩张领域的需求。比如,在中国,musical.ly非常火,它把所有业务都放在满足其上千万个短视频社交的需求上;小红书也是做社区电商,也是有2000多万个用户的数据,通过AWS来分析用户的画像,通过抓取信息再和相关电商做关联。同时,非常多的企业用户在AWS上实现了“+互联网”的需求,消费品行业的蒙牛、媒体行业的芒果TV等,都在借助AWS来满足它们在新业务领域、互联网领域的创新。纳斯达克接入AWS实现大数据服务,美的构建美丽智慧云服务,链家用AWS实现上级数千万房屋的数据和中介人员信息之间的交互。

蒙牛把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大数据所有的业务都在AWS上实现,这样对于消费者的任何洞察、分析,都可以以更快速的方式实现。如果企业做过BI就都知道,做BI项目,80%的时间花在了数据的整合、清洗、抽取上面,真正做分析的时间只占到20%。企业需要更加快速地利用和挖掘数据的价值。

再比如GE,全球最大的制造型企业,非常传统的制造企业之一,业务涵盖交通、医疗、航空、能源等各行各业,未来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如果真的实现了,就会大规模使用C2M,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和提高整体效率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在过去的生产制造中间,很多业务都是割裂的,C2M是C2M,供应链是供应链,生产执行系统是生产执行系统。而在互联网时代,生产、供应链、财务、销售,所有数据都应该流动起来,而GE看重的就是对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的分析。未来一定是在云上才能有大量存储和分析的需求,不只是企业内部的数据,还包括大量企业外部的数据。(以上内容根据亚马逊AWS技术与合作中国区总经理杜士峰先生在2017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讲话整理。)金蝶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经济时代,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更多的企业通过借助数字化转型来实现超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也体现出比以往更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多年以来,我们调研走访了包括云南白药、烽火通信、江苏泰豪等二十多家企业和上市公司,所到之处,大家交流最多的就是关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制造、数字化企业等。我想这些企业当中有很多已经在上述领域进行相关探索和实践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数字化转型呢?

我们发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和行动上存在误区,这一误区就是将简单的数字化转型等同于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是新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数字化技术赋能于企业的员工,让今天的企业员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大的生产技能;数字化企业员工赋能企业,让企业具备更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正如我们所熟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际上是相互制约的,而生产力总是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作为生产关系,如何应对和匹配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企业生产力的提升呢?

为了顺应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我们需要重构新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关系的企业管理。传统的管理是表单+流程+效率,体现的是19世纪泰勒的科学管理等一些传统的思想,那是一种风险控制思想的体现。而在新经济时代,我们认为是数据+协作+创新,体现的是数字化技术的赋能,数据可变现的价值,企业组织扁平化,员工自组织、自流程,以及对员工个体创新的激活。其核心是激活个体、激活组织,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的商业哲学和价值观。

回到之前的问题,什么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等于数字化技术加管理重构。我们发现了问题,也找到了答案。

本质上,传统的ERP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流程管理系统。多年来,全球ERP厂商只在做一件事情——提升ERP系统的敏捷度,为此,不断修订ERP流程系统,导致冗余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系统的运行效率越来越低、适应性越来越差。为此,必须重构ERP的核心理念,通过碎片化、移动化、社交化企业应用服务和云计算,为企业提供更加规模化和经济化的信息服务。

金蝶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对云会计服务(金蝶精斗云)的探索,2014年5月4日,徐少春砸掉了自己的办公电脑,发力移动办公(云之家App),同年又砸掉了客户的服务器,发布金蝶云ERP,倡导企业使用SaaS服务。2017年5月4日,金蝶云ERP正式升级为金蝶云。金蝶云包括财务云、供应链云、HR云、全渠道营销云、生产制造云、大数据云服务等,所有这些云服务都能通过云之家移动办公云服务来实现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金蝶云将不再是一套复杂的流程系统,而是像用水电一样方便的、安全的企业大数据系统,帮助企业构建日益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金蝶云同时具备六大突破性的产品优势。一是按需选用,产品模块化、租赁式。金蝶云ERP早期的口号,就是“可以租的ERP”,直击传统ERP沉重呆板的弱点。二是随需配置的多组织业务协同及业务流程,实现企业内部多业务单元的运营与考核,灵活处理企业内部多组织下的用户权限体系,尤其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团型企业、多门店企业的组织特点。三是社交化,实现企业内外部业务协作,突破组织边界、资源与时空限制。四是多维核算体系,这是金蝶云的又一项独创设计,能有效支持法人核算及多维度管理考核体系,解决多层次会计主体的财务核算。五是智能会计平台,能实现基于同一业务信息的多维度会计规则自动化记账,满足多角度核算与管理分析的需要。六是国际化平台能力,可支持企业国际化资源配置,并通过会计要素与核算规则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会计制度与准则要求。

金蝶云所承载的价值就是要将数字化技术和管理重构有机地整合起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为可信的支撑。金蝶云秉承三大设计理念:生态、体验和人人。生态就是人与组织的共生、人与机器的共存;体验是简约但不简单、极致而不极端,易学易用,触手可及;人人是尊重个体,分享成就,人人创客。金蝶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移动、社交、共享等新技术为企业和员工赋能。金蝶云同样要面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要有融入和承载。

在当前万物互联的情况下,组织和个体的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彼此的价值贡献和创造分享出来的。如果说金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成绩,那么金蝶在云计算领域的精耕细作、探索和突破是我们坚持的实力保障。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才能真正具备超越能力。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财务领域应用新的技术,持续提升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贡献。在金蝶研发总部,每款产品在发布之前都要经过超过200多台主机同时进行基于规则的流程自动化测试,我们称之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事实上,这样的机器人技术早已在金蝶的各个产品上被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在财务领域,也包括供应链领域等,我们称之为金蝶财务机器人1.0。2017年10月15日,我们正式发布了金蝶财务机器人2.0——小K。

金蝶财务机器人2.0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基于预测规则流程的机器人,而是具备从发票、单据的识别到凭证、自动登录,到账簿和发表的能自动生产的智能作业机器人。未来小K不仅仅应用于财务,也将成为整个金蝶云的底层服务。

今天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数字化技术所催生的商业模式应接不暇,但是构成企业社会价值创造的主体,我们的消费者、企业、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与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依然存在,不同于以往的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重构了消费者、企业、员工、合作伙伴之间的价值链,也重构了企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借助陈春花教授的一句话,“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

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在这种趋势下的新品牌、新金蝶、新金蝶云,将继续秉承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的价值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也衷心希望通过金蝶云和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砥砺前行,实践数字化转型并分享成功经验,激活更多中国企业的无限可能。(以上内容根据金蝶软件(中国)总裁孙雁飞先生在2017中国管理·全球论坛的讲话整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