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的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3 16:06:05

点击下载

作者:【美】珍妮·马丁内特,刘勇军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融入的艺术

融入的艺术试读:

致谢

首先,我想感谢所有邀请我参加鸡尾酒会和其他联谊会的主人。我真希望能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在书里,当然还有那些在社交方面给了我不少好建议,分享了不少有趣社交事例的人(这些人多得能写满一两本书)。如果你是其中之一,请一定要知道我非常感谢你。我还要感谢我喜欢交际的父母,在那些童年的夏日里,他们会在家中的草坪上举办音乐会,在俱乐部地下室里举行歌剧会,让我初次体会到了社交的妙处。

最后,我想感谢圣马丁出版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感谢出类拔萃的编辑汉娜·布拉滕。

新版序

和我许多出色的点子一样,《融入的艺术》这本书的灵感是从鸡尾酒会上的餐巾纸开始的。

事情就发生在凌晨,我在俄亥俄州的代顿市刚参加完一场婚礼,当时我跟几个大学里的朋友在一起。我们在接待处东瞅瞅西看看,突然,我的一个朋友拉里用近乎责备的口吻说:“嘿,珍妮,你好像跟这里的人都认识似的?我们其他人只会和本就认识的人说说话。”我当时也没想着来一番说教,更多的是抱着娱乐的心态,于是我在一张餐巾纸上将我最喜欢的社交技巧写了下来(那时候,我连名字都没想好),还写了人们是怎么运用这些技巧的。令我惊喜的是,我的那些朋友不仅觉得有意思,更重要的是,他们特别渴望获得这方面的信息。这个时候,我才觉得可能有很多人都渴求知道这些经过实践的社交技巧。

不过,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时,我并不是特别了解社交恐惧症有多严重。在证实社交恐惧症无处不在的过程中,在我向大家介绍我个人在聚会上的社交技巧体系时,大家似乎有种草木皆兵的感觉。事实上,大部分人跟我聊天的时候,似乎都想更多地了解这些技巧,成为一名更自信的社交达人。这些年来,一些电视脱口秀的主持嘉宾、电台的名人,还包括一些企业高管都向我透露,他们害怕跟陌生人闲聊,同时又对我说的那些接地气的简单社交技巧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可惜,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交能力下降得厉害,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跟人交往时,往往都是点到即止。本书的上一版本已经出版九年了,在这段时间里,苹果手机开始流行起来,推特横空出世(如今已经拥有2.71亿用户),脸书的用户也从1200万增加到10亿多。如今,大约有60%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美国人平均每天花费11个小时在电子媒介上。人们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很多,互联网也无可争议地成为最广的交际途径,但是人与人之间真的有“联系”吗?我们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跟人交谈,开商务会议,喝酒,发生性关系,甚至斗个你死我活——如今很多事情都是在匿名情况下或者在线上完成的。但是,就面对面的交流来说,我们的能力却在缩水。

最近九年来,我又收集了不少新的社交技巧、小贴士和妙语金句。现在,我把这些内容重新编辑,目的是让读者在社交时可以更加有的放矢,了解更多的社交指南——比如本书中的“倾听的秘诀”“误用手机害处多”“聚会后:深入交往指南”等章节。有些社交技巧可能一直都没有变,只是人们使用的设备、途径和场所发生了变化——这些东西时刻都会变化,说日新月异也不为过。

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当今社会,人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发达,我们应该改善一下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最初我在写《融入的艺术》这本书时,尽量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谈论某个我喜欢的话题,而如今,分享书中的技巧或多或少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任务:让人们互相交谈——主要是指跟暂时不认识的人交谈。走进一间满是陌生人的屋子,你可能既会感到兴奋,也会觉得害怕,就像踏入一个陌生的国度一样。这跟别的探险行为没什么两样,想要安全,只管待在家里好了,但请你记住:要是不去未知的领域探索,你就什么都得不到,生活中很少有比跟陌生人即兴交谈更愉悦的事了。引言为何要学习社交艺术

此时,你身处鸡尾酒会上。宾客们个个魅力不凡,丰盛的美食让人欲罢不能,室内的装潢气派华贵——一切都堪称完美,对吗?

错。对你而言,这就是个噩梦,你巴不得立马消失。你周围的人好像都彼此相熟,谈笑风生,很是享受,而你则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满心盼着到别的地方去——只要不在这里,去哪里都无所谓。你有两个坚定的信念,这才没有当场死掉:第一,先把你那个朋友结果掉,谁叫他说你该来这个派对长长见识;第二,如果能熬过这一晚,你大概愿意窝在家里再也不出来了。

这么说有些夸大其词?或许吧。但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年龄不同,职业也各有不同,在一对一或小型社交场合,他们逍遥自在,却在私底下坦言害怕参加任何形式的大型派对。一想到要和一大群陌生人交谈,他们就口干舌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交际场合。许多人干脆连去都不去,借口则多种多样:工作太忙,太累,甚至没有合适的衣服。还有的人自认内向,告诉自己大型派对根本“不是他们的菜”。这种逃避不仅是遗憾,甚至可以说是悲剧,因为规模较大的活动,不管是商务型的还是以“社交”为目的,都有可能比小型聚会更令人兴奋,更充满活力。大型聚会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你有可能结识很有意思的陌生人(15年前,我在一次募捐集会上认识了一个女人,后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然而,仅仅是因为恐惧或厌恶,人们往往会浪费掉这些机会,有的根本不参加这种聚会,有的和同事或同伴一起去,并与他们形影不离。反正他们打死也不愿意一个人可怜巴巴地站在那里。而且,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一个人站着,也好过备受煎熬和陌生人面对面,搜肠刮肚却无话可说。

但凡有这种感觉的人(这种人的数量多得超出你的想象)都会患一种常见的“病”,即社交恐惧症。这种病能治好吗?当然。因为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寒暄闲谈”“做交际花”“打动所有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艺术,而且非常简单,任何人都学得会。

有些人掌握起社交技能来确实要比另外一些人轻松,也有为数不多的幸运儿天生就具备交际才能(事实上,有一次我见过一个小孩子轻轻松松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可怕吧)。然而,大多数人都必须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即便生性腼腆,或是更为常见的情况,比如舌头打结、老是说错话,也能掌握简单的交际技巧、策略和交际用语,这样一来,原本让人痛苦的社交就会变得妙趣横生,不再整晚格格不入,更能体会到成为交际高手后的胜利感。“交际技巧?交际用语?”你们中有些人肯定会抗议,“这听起来也太虚伪,太假了吧。”我的回答则是:“虚伪”和“艺术”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舞者起身随便做几个动作,就能像熟练优雅的舞步那样令人叹为观止吗?在本书中,我将给出很多伪装小技巧,但我绝不鼓励任何人弄虚作假。你一定要把交际看作一种好玩且充满挑战的运动,好比网球比赛。学习一项新技能绝不是坏事。毕竟,我们在这里说的是交际,而不是婚姻。交际是以快乐为本的。

当然,有很多没有社交恐惧症却受到误导的人则认为,社交太耗费精力,纯属浪费时间,只不过是没完没了地与一些人说些毫无意义的话,然后各自天涯,再也不会相见。不错,我承认我也参与过关于天气、交通之类的空洞的交谈。但有时候我也会跟人家聊上十分钟,聊的都是壁纸之类的琐碎话题,但谈话过程令人陶醉,当我回到家,我通常会很高兴,感觉与这个世界联系更紧密了。千万不要忘记一点,待在一个所有人都在谈笑的房间里,本身就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现在来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解释“交往”一词的吧:“与他人结识、相交或联合;联系他人,或融入群体。”听起来很刺激,甚至令人着迷,对吧?经验告诉我,的确如此。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一直都很喜欢参加派对,不分地点,也不分时间,但是,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善于交际的人。我在大约13岁时,立志成为社交高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学社交艺术,反复尝试,不断摸索。我从无数朋友、熟人以及书籍(主要是从前的书籍,在这些书籍编写的时代里,每个有教养的人都极其精通谈话的艺术)中收集妙招和适用的技巧。我使用的方法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能取得最佳的效果。现在,我总结出了一套万无一失的办法,容易得很,你也学得会。

后文介绍的社交技巧和社交用语几乎适用于各种大型聚会。然而,在你开始学习这一久经时间考验的社交艺术之际,切记一项根本原则:在任何场合,社交的目的都只是获得快乐。这是一条至关重要且不可违逆的准则,能否成为社交达人,完全取决于这一基本前提。不管是商务宴会还是邻里派对,不论是为了兴趣还是为了职场晋升,你的主要目的都必须是为自己带来乐趣。你或许将社交聚会视作一种手段,让你在某家知名公司扶摇直上,或是约到漂亮姑娘,但除非你真的喜欢聚会,喜欢跟人交谈,否则收效都是有限的。事实上,社交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我们所有人都深切渴望与人交往。与人交谈是人生极大的乐趣之一。你遇到并建立联系的人越多,收获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交可以让你的灵魂得到慰藉。换句话说,你越是交际,生活就会变得越好。你在聚会上结识了一些人,并享受其中,离开时,你体会到了融入集体的感觉,心里暖融融的,这种感觉将影响你的余生,并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相信我,如果你能减少对社交的恐惧,那么你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里,恐惧也会随之减少——比如职场和人际关系。社交艺术或许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却是追求充实有益的生活的重要部分。

现在,做个深呼吸,让我们开始社交吧!第一章克服社交恐惧症一 蔓延全球的病症——网络依赖“我不需要通过参加聚会进行社交。”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抱有这种想法。我自己每天都在与成千上万的人谈话交流,无时无刻不在忙着社交。我有着丰富惬意的网上社交生活。有必要去参加什么聚会吗?在那儿,我只能跟一些并不熟悉的人交谈,给自己惹麻烦。对于结识一群无聊的陌生人,我完全提不起兴趣。

请注意,我十分了解这种想法。虚拟网络营造的社交圈无限广阔,活力十足,而且唾手可得。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场聚会煞费苦心地打扮一番,甚至长途奔波。你有不计其数的电影和游戏可以选择,可以通过短信和即时通信工具联系任何人,动动手指就能大快朵颐,美味外卖随时能送到跟前。

问题是,25年前,YouTube、脸书、推特和Twitch这一系列现代网络科技尚未出现时,那些内向的人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假若他们受邀前去参加一个聚会,即使大多数来宾不认识,他们通常也还是会有些心动。他们很想去尝试与人交往,最终却会因为恐惧而放弃。处在那种聚会中,对他们而言太过可怕。如今,这些内向的人坦言,网上社交就是他们全部的社交范围,互联网是个“绝佳的社交平台”。

好吧,我在此明确地告诉所有的网络狂热爱好者:即时通信不是社交,电子邮件不是社交,短消息不是社交,视频通话不是社交,朋友圈里的动态也不是社交。从一开始,社交的本质就从未变过:真实的人相聚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考虑到当下高超的虚拟技术,我或许应该用“实体对实体”这个短语)。网上社交之于现实社交,正如滑雪游戏之于实景滑雪,虽然后者更加费力和危险,但也更为健康、有趣,能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在真实的聚会上,人们之间存在着真实活力的传递。各种极为微妙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在网络空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更不用提触摸到某个人的手臂,或是听到房间里飘荡的爽朗笑声了。

正如人类对于水和食物的渴望一样,我们也迫切地渴望与他人的交流。随着信息科技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沟通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客厅里放置一个网络摄像头,就能够让数百万的陌生人看到我们。我们能够便捷地跟世界另一头的同类交流。仅仅一个小动作,轻轻地敲击键盘或是指尖在屏幕上略微滑动,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得到任何问题的答案。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从哪天起,利用嵌在我们大脑中的记忆芯片或是全息成像技术,我们就能够跟朋友们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流。但即便如此,仍然算不上“社交”,因为两人并不在一个时间或空间连续体中。

与此同时,我发现大家对身边的人们逐渐失去了交谈的兴趣。过去,我特别热衷于跟纽约市的出租车司机聊天,我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司机们也是。现在,他们的生活全都围绕着自己的手机。而我呢?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并不是个顽固的守旧派。说实话,我也沉迷于自己的苹果手机。手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我确定聚会的场所。毫无疑问,在挑选社交对象和社交场所时,互联网作用巨大。

问题的关键是,在治疗社交恐惧症之前,你必须确保你患有社交恐惧症。许多成天挂在网上的人都有社交恐惧症,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你有朋友或者家人热衷于使用短消息、脸书、Instagram、环聊(Gchat)和推特这样的网络工具掩饰社交恐惧症,那就赶紧把他拽到鸡尾酒会上,或是拉到当地酒吧举行的活动中!二 如何“以假乱真”

好吧,你现在的处境是这样的:你正僵硬地靠墙站在一个满是人的房间里。你刚到这里,就已经做了两件让你看起来忙得不可开交的事:脱下外套,跟主人打了声招呼——主人在屋子里穿梭如织,忙着照顾别的客人,或者检查加冰设备。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做呢?

第一(第二条和第三条也是如此),不要慌。在那种场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当社交受挫时,许多人都会处于一种近似存在焦虑症(existential angst)的状态。有些人会立即躲到犄角旮旯里来应对这种恐惧,他们会拿出手机,假装有什么急事在跟人交流。有的则会无故发笑,有的会拨弄头发或者像得了强迫症似的摆弄衣服。事实上,社交恐惧症还会让人们拼命吃喝,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甚至做出危险的事——不停地跳舞!所以,一定要克服恐惧,特别是在关键的时候。尽量放松下来,对自己说:“我得假装不害怕,克服这种毛病。”

不管你相不相信,这种简单的心理暗示非常有效,会让你奇迹般地克服社交恐惧症。还记得吗?小时候,你和朋友讲鬼故事吓唬大家,到了深更半夜,你可能真的相信有鬼。小孩子很容易被这种事情忽悠,其实,大人也同样容易被“忽悠”。不管你在哪儿,只需假装快乐就行,让你自己觉得你很有信心,虽然是假装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却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你真的会信心满满,部分原因是你得到了其他人积极的回应。

很多书都提到过积极的态度能让人实实在在地获益——能够吸引对你有利的人或事。可问题是,当你感觉害怕,心神不宁,甚至恐惧的时候,如何获得积极的态度呢?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当明显感到害怕或者沮丧时(除非满屋子都是失业的心理医生),很少有人想跟他人交谈。所以,即使你朝某个不怎么熟悉或者压根就不认识的陌生人走近时,即使你觉得恐惧,你也要尽量克服这种心理。就当成你横竖都得上台一样,深呼吸。幕布已经拉开了,你会下意识地发现你并不是在假装,恐惧感消失了,跟人交流真的成了件很惬意的事。

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是一种态度,而不是具体的方法,但在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是社交活动的开场白和敲门砖。当然,我并不是要求你一直“假装”下去。老是假装肯定不行。但你在恐惧的时候,有个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在交际活动受挫的头几分钟里,你的表现远比你的感受重要。三 四种克服恐惧的幻想良方

有时,这种“以假乱真”的方法并不是万能的,要是满屋子都是让你感到恐惧的诱因,就不灵了。所谓恐惧诱因,通常是指那些你觉得跟他们缺少共同点的人。我最害怕的人是那些投资银行家、在东汉普顿艺术画廊开幕式上遇见的人,以及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女子桥牌俱乐部的人。对于最让你头疼的交际,不管是单身聚会还是公司的野炊活动,或者是压力爆棚的商务聚会,即便是邻里之间的鸡尾酒会,以下几种克服恐惧的良方都堪称灵丹妙药。当你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的时候,当你连自己的名字或者邀请你的那个人的名字都不记得的时候,或者当你突然连自己被邀请的原因都不记得了,甚至怀疑秘书犯了严重的错误,才把你的名字添进宾客邀请名单里的时候,这些方法都行之有效。

当然,需不需要穿上这样的“护心甲”(psychological armor)肯定也因人而异,因环境的变化而不同。那种特别害羞的人,或者两个月没踏出家门一步的人,可能经常需要这样的良方。有的人(比如我)只是觉得好玩,纯粹用这套方法找乐子。不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方法都能让你在社交时打一针强心剂,足以让你接近令你心存恐惧的陌生人。只需要一点点想象力就能行了。◎“裸聊室”想象法

假设你刚刚来到一个大型聚会现场。进入房间时,你发现:(1)里面的人你一个都不认识;(2)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聊天;(3)你刚进去便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试试这个方法。那一瞬间,你试着想象这样的场景:房间里的所有人——当然,除了你之外——只穿着内衣[而且是那种很简陋的款式,甚至都破损了;维多利亚的秘密(全球著名时尚内衣品牌。——译者注)这种高档内衣可没有这种效果]和鞋子,此外什么都没穿。当然,你可以把他们想象得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要多窝囊就有多窝囊。

有的人喜欢把对方想象成只穿着袜子、打着领带、戴着首饰的样子,有的人喜欢把对方想象成穿着睡衣或者打扮成小丑的样子,有的人甚至想象对方一丝不挂。你还可以想象对方只有四岁。不管你把别人想象成什么样,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裸聊室”想象法都一定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你在初次参加聚会时树立信心。事实上,陌生人看到你脸上逗乐的表情,没准还会被吸引过来呢。◎隐形人幻想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我妈妈以前常跟我说:谁也没看你,所有人都在忙活自己的事。尽管这样的说法并非百分之百正确,但也八九不离十了。“隐形人幻想法”的原理与此大同小异,不过比这要高级一点。准备好了吗?想象你根本没在房间里。你压根就不存在。你觉得有人会看你,嘲讽你没人跟你交谈吗?你错了。在他们眼中,你是透明的,他们看到的是你旁边的桌子、墙和别的客人。如果你看过1993年的电影《隐形人》,你就知道克劳德·雷恩斯扯掉身上缠绕的绷带后,就变得完全透明了。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能力!他自己也高兴坏了!就像哈利·波特一样,穿上隐身斗篷后就变得无敌了。现在,你成了“隐形人”,你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房间里走动,想看谁就看谁,你可以看着房间里的家具、画——一切都尽收眼底——一点不用紧张。这样,你就有时间调整呼吸,直到你觉得可以让自己现身,找个自己感兴趣的小圈子与人交谈。(请注意:非常内向的人一定要特别留意这种方法。你不能老是做隐形人,在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现身的。)◎小伙伴计划

还记得小学时候的事吗?你跟老师一起参加实地考察旅行活动,老师会让你跟一个小伙伴一起走,这样就不容易迷路了。我上学的时候,管这个方法叫“小伙伴计划”。现在,你在满是陌生人的房间里,心中惧怕,从心理层面讲,也可以说是“迷路”了。如此,你还怎么鼓起勇气跟人交谈呢?

放轻松。你可以和你“最好的伙伴”一起去,暗示你自己,你的朋友紧挨着你站在你的右手边。在房间里,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自始至终都会伴你左右,你说什么,他都会听到。所以,你很快就会冷静下来。毕竟,你的朋友肯定爱你、理解你,对吧?也许他对其他人的看法也跟你差不多呢。你说话的时候,可以想象这个朋友正微笑地看着你,鼓励你,赞同你的意见。要是你碰巧被某人数落了,你会听到你的朋友在你耳边小声说:“那人就是个浑蛋!不用放在心上。那家伙显然不靠谱。这是他的损失。”

当然,你可不能过于激动,真跟这个幻想中的朋友说话(至少不能让人看出来)。◎名人效应

这个方法跟之前提到的隐形人幻想法正好相反。对某些读者来说,它可能太激进了,但我觉得非常有效,而且很有意思,我非常推崇,它特别适合那些喜欢冒险的人。别忘了,这些幻想技巧是让你先鼓起勇气,走出第一步,让你不再自卑,能够跟人打成一片。所以,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想象自己是别的什么人,时间不需要多久。这样做似乎有点激进,特别是惯常的做法都是建议你“做自己”,但如果你在聚会时怕得要命,希望自己是别的什么人就好了,那你何不尝试一下这种方法?你的“本尊”让你举步维艰,对你现在的处境一点也不开心。所以,你干脆选个名人,当然,你对他的举手投足,对他的性格什么的都十分欣赏,然后……扮成他的样子。若是掌握了技巧,这种方法比别的法子都管用,因为这种交际技巧是从名人那里套用的。

要是我在社交生活中碰上窘境,或是莫名地觉得没有安全感,我就会幻想自己是贝蒂·戴维斯(美国知名演员。——译者注)。我会想象她在电影中的角色,比如在《彗星美人》中饰演的玛戈·钱宁,只要幻想成她,我就会察觉到我的眉毛会微微上扬,身体放松,会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审视社交现场,真的挺有意思的。在扮演贝蒂·戴维斯(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饰演玛戈的戴维斯)的时候,我根本用不着去准备,而是一门心思就想参加社交活动。对了,到时候也不会有人看着我说:“瞧那个女人可真奇怪,居然在假扮贝蒂·戴维斯!”因为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这样的区别。他们只会看到一个充满自信、引人注目的女人。同样,当你使用这种技巧时,也不会有人揣测你在做什么。毕竟这是一种“幻想”技巧,是一种秘密行为。而且,你也用不着非得扮名人,你可以假装成现实生活中的人,比如那种从来不会感到拘束的人(或者,说得更准确些,那种看上去从来不会感到拘束的人——当然,他们内心可能跟你一样紧张)。唯一的原则是,要选一个你非常了解的人,你对那个人越了解,假扮他的时候就越容易。

推荐一些适合女人扮演的名人:莉娜·邓纳姆、埃米·亚当斯、格雷丝·凯利、海迪·克卢姆、妮可·基德曼、刘玉玲、纳塔莉·波特曼、凯蒂·库里克、贝蒂·戴维斯、安吉丽娜·朱莉、戈尔迪·霍恩、凯瑟琳·赫本、斯嘉丽·约翰逊、费雯·丽(当然也是扮演斯嘉丽那个角色的)、玛丽莲·梦露、朱莉娅·罗伯茨、黛安娜·索耶、奥普拉·温弗里、瑞茜·威瑟斯彭、埃玛·斯通。适合男人扮演的名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乔治·克鲁尼、约翰尼·德普、杰米·福克斯、加里·格兰特、杰里·塞恩菲尔德、克里斯·罗克、戴维·尼文、戴维·塞德里、杰克·尼科尔森、布拉德·皮特、乔恩·斯图尔特、丹泽尔·华盛顿、安德森·库珀。请记住:最好不要用那些虽然魅力十足,但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人(比如克里斯托弗·沃肯或者安·库尔特)。

这些幻想法都需要时间练习,特别是如果你以前从没接触过这种方法,更要如此。不过,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我,这些方法肯定管用,尤其是对那种刚涉足社交圈,感到一筹莫展的人而言。你也可以想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也许比我列出来的更有用,这当然很好。

现在,为了巩固你选择的方法,准备好“战场”,选择某个人或者几个人,实战练习一下。四 选择你的第一个小圈子

就跟玩游戏或是从事艺术活动一样,选择从什么圈子开始非常重要。每次派对、每场大型聚会,肯定都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的地方明星闪耀,有的地方名流云集。你要硬着头皮往房间里最热闹的地方凑吗?

当然不行!除非你觉得你在交际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这个层次了。毕竟,至少得将前文提到的一种方法掌握好。你可不想在房间里最酷的客人面前自惭形秽。首先,你得选择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练习。◎选择“壁花”练习社交

没错,先是打量表情跟房间里其他人格格不入的人。选择这种人往往因环境而异,都是相对的。有时候,某个人会一声不吭地独自站在那里;有时候,也许会有两个人表情看起来有些失落,似乎踌躇不定。也许有人着装不合时宜,至少看上去搭配得不那么好。大多数时候,你可以从别人脸上羞怯的表情或者拖曳的脚步瞧出端倪,他也有可能特别在意放在钢琴上的照片。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定第一个人,或者某个小圈子(也可能是几个小圈子,这得看你需要多少时间练习)当你练习的对象,就当是初步测试你的社交能力。

记住,你接近某个人或者某群人的时候,你的目的是学会了解你的交谈方式管用与否,对方感觉怎么样。你在介绍自己时会不会信手拈来,语气会不会太僵硬?同样的话、同样的开场白,会不会在语调方面出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尝试一些你平日里一直不敢用的交际技巧。这就好比先在游泳池的浅水区练习一段时间后,才敢去深水区。当然,如果你有社交障碍,在练习交际技巧的时候,大可不必认为自己在别人心中就是派对上最耀眼的明星。不过,对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这样的练习机会弥足珍贵,有机会就得把握好。

练习这种交际技能还有个额外的好处,你可能也猜到了:有些名流可能也有社交障碍。当你轻装上阵,在所谓的“壁花”面前练习社交时,接下来的谈话可能会改变你的命运。◎“以貌取人”

如果你找不到“壁花”练习,还有一个选择合适的交际对象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是我从身为音乐家的父亲那里学来的,当时是在一场沉闷的义演活动上,参加活动的多半是律师和银行家。他站在那里喝着饮料,打量着派对上形形色色的人,并没有与谁交谈。这种状态大约维持了15分钟。

老爸就是这样的人,我心想,总是不喜欢交际。突然,他径直朝角落里站着的一个人走过去。不久,两人畅谈起来。我很好奇,也跟了过去。(“嘿,爸爸”,对了,以这样的话作为开场白向来挺合适的。)父亲挑选出来的“对象”原来是个记者,结果证明这人还真是跟父亲志趣相投。我注意到那天晚上他们一直在聊天,好不投机。

后来我问父亲,参加派对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会选择这个人交谈。“很简单啊,”他回答道,“只有他一个人没穿西装,没打领带。”父亲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打领带,他选择第一个交际对象就是基于相似的衣着品味,觉得这个人的着装说明他可能不拘一格。他猜得没错!

其一,很多人的性格都能从衣着打扮上来判断。其二,跟性格相近的人交谈,总是比跟性格迥异的人交谈容易(虽然谈话的内容可能不那么有趣)。因此,如果你选择衣着品味跟你相似的人,或者选择衣着打扮是你心头所好的人,聊天时你会觉得很舒服,甚至很有趣,这有助于提高思想交流的层次。因为你刚刚开始跟他人交际,会很紧张,选择第一个对象并能够顺利交流至关重要,如果不是这样,你还没融入圈子,可能就打退堂鼓了。◎注意身体语言

如果你进入一个房间后,大家都坐在那里,那你首先要找一把空椅子。在大部分交际的场合,你进入房间后,大部分人可能都站着,在这种情况下,你仍得找个空位子。注意身体语言能帮助你发现某个或者某群愿意接纳你,愿意跟你交谈的人。

我不是说你就得一直杵在那里分析周围的环境,直到你发现食物都被取光了,大伙也都回家了为止。扫视一眼周围的环境,会让你快速确定哪些人处于“开放”状态,哪些人处于“封闭”状态。如果你发现一群人围成一圈,贴得很近,正在开怀大笑,或者搂着肩膀交谈,那意味着这是个封闭的圈子,你很难融入进去。如果某两个人站立的姿势非常随意,乐呵呵地环视着房间(希望态度不是很消极),那就是开放的状态。当然,大部分圈子都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你得尽快环顾四周:圈子里是不是还有空位?圈子里的人是不是在打量参加派对的其他人?他们的身体是不是靠得很近,就像不希望别人偷听他们的谈话一样?如果两个人正聊得火热,那你贸然加入就太危险了。如果两个人的目光从没离开过彼此,那你可以将这种情况视为贴上了“请勿打扰”的标签。

注意:不要忘记你自己的身体语言信号。有时候,特别是人紧张的时候,我们会不清楚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你处于抬头挺胸的状态,说明你很自信,准备随时认识新人。◎“人多好办事”

当你思量再三,决定接近哪个圈子的时候,记住社交界一条最简单也是最古老的法则:人多好办事。不管你是想不露声色地接近某个圈子还是想大张旗鼓地融入进去,从统计学的角度看,选择人多的圈子保管没错。情况不外乎这两种:一是你一进入那个圈子,所有人就都注意到你了,因为在人很多的情况下,有些人(无论如何,至少会有那么一个人)会很礼貌;二是所有人都没留意你,给你足够的时间倾听他们谈话,慢慢体味不同人的性格,选择一句合适的开场白,或许还可以全身而退,重新开始。

总之,圈子越大,你选择的机会就越多。最重要的是,如果圈子很大,是不会出现冷场的情况的,如果只有两三个人,还真有可能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

当然,想要很好地解决冷场的尴尬,那就得找句不错的开场白。第二章芝麻开门:来一次光鲜的亮相一 各就各位,整装待发

你已经选好了目标群体,正打算加入其中。但是,先等一下——在我们真正亮相之前,有几件事情还需要斟酌一番。◎要不要握手

这里讲的不是如何克制恐惧时的颤抖。我要强调的是,老式的握手纯粹是一种礼仪,在大多数商业场合,握手就像呼吸一样简单自然。

说实话,我发现握手在大多数的社交场合相当危险。本来社交圈子里进行的交谈就往往会被突然的握手打断,更不用说他们手里还拿着饮料、食物或其他物品——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卫生原因(不论是否合乎逻辑)而抵触握手。即便你加入某个圈子了,贸然握手也往往会带来害处,这样的危害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因此,尽管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第一次跟人见面时一定要握手,但我的个人建议是,在加入多于两人的群体时,一定不要握手,除非有人自我介绍或有第三人将你介绍给他人。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使用某些方法(比如,诚实策略)或者说开场白的时候,握手就十分必要。当然,有时他人会主动跟你握手,这时就该回应了。

对男人而言,这件事可能有些苛刻。因为某些原因,无论何时,无论处于何地,男人总是偏爱握手。如果有必要的话,把你的手塞进裤兜里,除非有人主动跟你握手,否则一定不能把手伸出口袋。(一定要注意,不要在鸡尾酒会上做慷慨陈词的自我介绍。如果我总是碰到这种情况,那我发誓我再也不会教人如何社交了。)◎注意你的微笑

跟人初次见面之时,一定要保持微笑和适当的眼神交流,这一点无须赘言。(狗狗摇尾巴致意,而我们人类则用微笑。)但除非你需要运用突然打断的技巧,否则我建议你先进行一番言语交流,再微微一笑(双唇闭合)。露齿而笑看起来太过喜庆,如果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对你咧嘴笑,你肯定会觉得扫兴,甚至怪异。保守点说,这种行为会让对方困惑——自己是否受到了嘲笑或错过了某些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微微一笑会显得更加礼貌、老练和自然。请注意,你可不希望一上来就把人都吓跑吧!而且,你最好在跟对方聊几句后,再展示微笑的力量。接下来,一个肆意舒展的笑容才会加强你们的联系,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欣赏和喜爱。

跟之前的情况一样,这条规则也有特例,如果你也经历过这种事情,大概就会明白我的意思了。例如,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无论走到哪里,总会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每次露出笑容,都会让周围的人感到异常温暖,因此他十分受人欢迎。事实上,他在各种社交圈子里进进出出,如鱼得水,上面的规则完全拿他没办法。毫无疑问,若是你也有这样威力无穷的笑容,那你一定要物尽其用(或许其妙用远超出你的想象)。

无论如何,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微笑,以避免让人感到怪异。如果你想记住微笑的规则,我这里有两句顺口溜:

社交开场时,

微笑莫露齿。

笑时双唇闭,

一定要谨记。◎说谎的哲学:为什么撒谎必不可少

在我们进一步深入之前,我不得不提一个敏感的主题,那就是:若是不撒点谎,你很难成为社交达人。

有时候,朋友们会说我有些滑头,仅仅是因为我解决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方式都需要撒点小谎。那些理想主义者(更确切地说,是那些有语言洁癖的人)认为,要是每个人都百分之百地诚实,那所有人都会过得更加惬意。有次周末,我在纽约州北部的一家理发店里见过“诚实的亚伯”(“诚实的亚伯”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昵称。——译者注)这类故事。当时那个家伙跟我和我的一个朋友站在一起,我暂时叫他“诚实的亚伯”。一位女性倾身过来做亲面礼时,他伸出双手,直截了当地说:“我不喜欢亲吻他人,我们就简单握个手吧。”

这位新来的女性显然十分尴尬。我也很不好意思,我的朋友也是如此。我们都尴尬地在那儿傻站着,直到两人握过手。那位女性跟我们随意聊了几句,便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她走后,我立即询问“诚实的亚伯”,他们两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他告诉我他们是熟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接着,他跟我解释说,他正在检验百分之百诚实的做法。很明显,我们这个朋友不喜欢亲吻致意,而且认为自己能够直接表达个人需要和情感需求,并且引以为豪。

我竭力忍着,才克制住向“亚伯”打听后续故事的冲动(相信我,吃麻辣烧烤时这么做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尽管说出内心的想法无可指摘,但是对“亚伯”而言,一句简单的“我觉得自己感冒了”不是能更好地避免这样生硬粗暴的拒绝吗?撒个小谎又有多难呢?一句简单的话不会带来任何尴尬,就能够让你轻易地避免跟人“亲密接触”。

当下有太多的人以自己无条件的诚实为傲,但是要知道,现实是整个社会都是由善意的小谎言和优雅的托词维系起来的,现在如此,以后也不会改变。最近几十年来,受到自我提升课程、十二步治疗方案(国外常用于人格障碍治疗与成瘾行为戒除的一种方案。——译者注)、集体治疗(group therapy)和沟通研讨会(communication seminar)的影响,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越发直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遗失了十分重要的东西,而诚实已经成为一种被高估的商品。一言以蔽之:有过犹不及之嫌。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在涉及夫妻婚姻咨询、法庭做证、政府返税时,我当然支持绝对的诚实。但是,面对一个热情向你打招呼的陌生人时,你不能这样粗鲁地回答:“哦,我过来可不是跟你聊天的,只是因为你站的位置靠近奶酪盘而已。”归根结底,这就是个礼貌和善意的问题,跟诚实并没有关系。

事实上,乐于且能够运用善意的谎言是社交艺术的基石,也是本书中大多数社交技巧的基础。撒点小谎能够让你掌控自己的社交生活——顺利地参加各种聚会——同时也能让你的伙伴免于尴尬之苦。社交就像舞蹈,会因为高难度的舞步而多姿多彩,这些舞步就包括善意、老套的推诿搪塞。

所有文明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在轻松愉快的社交中,并不是每句话都百分之百真实。每个人都会说些善意的谎言,在大多数场景中,甚至十分享受这么做。我们只是闭口不言而已。(好吧,我露馅了!)二 四项基本准入技巧◎诚实策略

小谎言诙谐有趣,简单有效,但如果真诚更契合你的风格,那你大可以采用诚实策略。

在你尝试过这项策略并得到了切实的回应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很少有人采用这项简单直接的策略。第一次使用这个技巧时,我正参加一场为获奖小说家举办的出版聚会,当时我完全不知所措,出于无奈才出此“下策”。当时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大多数宾客都以两三个人的形式聚在一起——这种情况下,最难融入别人的圈子。我先是使用了幻想策略,然后走到了一位十分帅气的男士身旁,他当时正跟人热烈交谈。我站在他身旁,他良久才转过来看我(大概有三四十秒,但当时就像一辈子那么长)。然后,我这样说:“打扰你一下,希望没有太冒昧,但是我在这里一个熟人都没有。我是珍妮·马丁内特……”

当时我心想,这真是个危险的举动。这位名为彼得的男士转过头来冲我微微一笑,就跟我刚刚给他100万美元一样。而且他善意地告诉我,他曾一直打算在聚会上使用这一招,但因为内向而未如愿以偿,而我这样的加入方式对他而言十分受用。我们进行了一场愉快且深入的交谈。聚会结束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彼得的一封信,感谢我提醒他还有这么一个“重要的人际交往技巧”。此后,我又多次使用这个技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但我再也没有收到过类似的感谢邮件了)。

诚实策略能够奏效是因为它能够引起几乎所有人的共鸣,能够迅速把主动权交到你想要接近的人手中,营造一种轻松友好的氛围。这等于你把主动权都交给对方了。唯一要注意的是,你务必要表现得十分真诚。要想显得真诚,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因此,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完全没有熟人的社交场合。关于该策略,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一场特定的聚会上只能用一两次。如果你上去搭讪的人恰巧看到你之前跟另一个人聊得火热,那么显而易见,你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注意:在使用该方法时,握手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这是因为该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有故意打扰之嫌,而任何形式的打扰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握手可以缓和矛盾。

跟许多社交方法一样,如果你在使用这个技巧时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效果会更好。但无论采用何种措辞,你都一定会欣喜地发现,诚实有时候确实是最好的对策。◎淡入策略

这种方法看起来“不怎么光明正大”,对我而言太过消极、低效,但我认识的许多人对其十分偏爱。尽量悄无声息地融入你选择的社交圈子,接近他们的时候,屏息凝神地仔细听他们交谈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监听)。你的目标就是在进入圈子时一定要悄无声息,在所有人意识到你是张新面孔之前,彻底融入其中。如果你在悄然靠近时已经详细了解了关键信息,那么选择恰当的时机加入他们的谈话就会变得十分自然,就像你早已置身其中。但如果你在接近的过程中不凑巧被发现了,运气也不会太差,因为你早早抓住了他们谈话的要点,足可以发表一番切题的言论,这样你就会顺理成章地被他们接纳。

淡入策略的关键就在于,你一定要表现得自然,就像本就属于那个圈子,已在圈子里待了几个小时一样,而且要给人这样一种感受:跟这群特定的人交流对你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事。当你的举动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实相当容易。

注意:一定要完成整个淡入过程。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你要么完全融入——也就是说,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要么直接换个目标圈子,这点极为关键。如果你对结识陌生人抱有迟疑的态度,那么你极易在圈外晃悠,只是在一旁聆听,却不加入。这根本不是社交!社交切忌东游西荡。◎夸赞他人

这个技巧有个前提,如果你给他人积极的正能量,那么你也会得到同样的回报。几乎所有人都会正确地回应他人的称赞,没有什么比来自陌生人的称赞更让人信服了。这个方法似乎一看就懂,无须解释,但是称赞他人的方式有正误之分,社交场合尤其如此。尽管每个人都能接受一些特定的夸奖(例如,称赞他人的孩子或宠物几乎百试百灵),但有些夸赞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因为对要夸赞的对象并不熟悉,你在一开始时能够使用的称赞方式会十分有限。下面是一些关于夸赞他人的注意事项:反例:称赞衣服或体形

开场白:“哇,这条裙子真是精致典雅!”“打扰一下,从体形来看,您一定酷爱骑自行车,或者喜欢长跑。”

称赞他人的裙子看似是个不错的主意,尤其是两位女士之间,但要注意,我们说的可是开场白。关于这个技巧,有一点需要注意:宁愿不用,也不要铤而走险。除非某人穿着引人注目的行头(你一定得确认这点),毕竟一上来就拿他人的着装说话确实太过冒失。直接表达对某人穿着的喜爱其实就是在说喜欢她的模样,比如身材、气质,对开场白而言,实在过于唐突。最好在双方熟悉以后再用这种措辞。与日常生活相比,社交中的称赞完全是另一回事。

再回到刚才提到的那个喜欢骑自行车的朋友身上,应该避免任何直接涉及他人身材好坏、胖瘦程度或者是否有气质的言论,除非你想成为《王牌大贱谍》中那类笑料百出的角色。正解:称赞配饰

开场白:“我太喜欢你的耳环了。”“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你的眼镜实在太酷了!”

称赞他人身上的装饰品通常会比较合适(耳环、围巾、眼镜、领结、胸针、帽子)。这种称赞不会显得太过冒失。这样开场也十分明智,因为你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询问对方在哪里买到了这么漂亮的配饰。根据不同的回答(“去中国旅行时购买”“我男朋友的母亲所赠”“是我用废旧物品DIY的工艺品”),你可以借此跟人家愉快地聊上五到十分钟。如果你能根据不同回答聊一些全新的话题,将收获更多的快乐。

请注意:在称赞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对方的配饰。你绝对不想出现这样的情景:刚说完“多漂亮的帽子啊!”,下一秒却发现原来人家戴的是假发!反例:借贬损另一群人称赞他人

开场白:“你们好!(轻声细语)介意我加入你们的交谈吗?我并非有意刻薄,但你们确实是这里唯一让人感兴趣的圈子了。”

尽管痛心,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曾经认为这种言论对某些人群有效果,而且我也打算检验其有效性,因此在元旦前夜,我喝了过多的香槟后,真的这么做了。天哪,当时绝对是场灾难!那两个伙计像看臭虫一样打量着我,而我十分尴尬,纠结于到底是自己的措辞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就在这个时候,我身后突然冒出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多谢了!”这一声可把我吓坏了,竟然有人听到我的讽刺了!我花了好一番工夫才解决了误会。无论如何,即使没有人听到你的话,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你也应该放弃这种言论:(1)你交谈的对象可能有朋友就在现场,因此也间接地受到了冒犯;(2)它并不像称赞他人一样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正解:积极正面地称赞他人

开场白:“我在屋子另一边就听到了笑声。你们肯定是一群有趣的家伙,要么肯定是聊得十分开心,所以我想过来沾沾喜气!”

这种措辞通常非常有效(如果你真的在接近一个笑声不断的群体),既不会让人觉得受到冒犯或威胁,听起来也十分自然可信,因为你真的会被正能量吸引而接近一群人。无论是何种开场白,你都应该学以致用,以适合自己的个性。这样的话,你说出来也会舒服自然。反例:太过虚伪的夸赞

开场白:“打扰一下,你们看起来都那么和蔼可亲,介意我加入你们吗?”

首先,这完全就是诚实策略的反面教材,既然你从未跟他们交流过,又是如何知道他们都是和蔼可亲的好人呢?这种话听起来就虚伪至极。其次,这种特殊的措辞基本没什么用,针对性不强。人群中某个喜欢生事的人或许会这样粗暴地拒绝你:“亲爱的,你可搞错了。我们全都是不折不扣的大坏蛋——你最好离我们远一点。”正解:真心赞美他人(至少带些诚意)

开场白:“对不起,我听说那道酿鲜菇是你做的。我就想告诉你,那道菜实在是太美味了!”

如果用心的话,你总能找到一些诚实的赞赏之词。善用“夸赞他人”这一方法会让你成为聚会上的敏锐观察者,无论是在朋友的鸡尾酒会上还是在拥挤的等候室里,你都可以寻找身边喜欢的事物。向女主人询问其他客人的闪光点,这样你就能在聚会上大展身手了。反例:自我夸赞式的赞美

开场白:“鲍勃说你跟我有很多共同点,你跟我一样,有你参加的聚会才有意思!”

这种措辞只是表面上讲到了别人,实际上不过是说话人在自吹自擂而已。“夸赞他人”这一方法的核心是称赞他人,而不是王婆卖瓜。正解:自我贬低式的赞美

开场白:“我看你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我得承认我在走上这个大山坡和六层楼梯后,真是筋疲力尽了。”

因为这样的夸赞方法出人意料,而且不经意间就说出来了,所以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对比之下让对方觉得自己挺厉害。反例:不要过分夸赞他人

开场白:“啊,天哪!你就是安妮口中那个赢得网球巡回赛冠军的朋友吗?恭喜!恭喜!啊,能够亲眼见到你真是让我受宠若惊!真是太幸运了!”

这就是赞美跟谄媚的区别。不要过分发挥。这种措辞只能在好朋友之间说说,除非你就喜欢这样没完没了地奉承人家。正解:巧妙地赞美

开场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从安妮那儿得知,你最近拿下了网球巡回赛的冠军。真是太厉害了。恭喜!”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你要向某人祝贺,那么在对方道谢后,你最好准备好下一个问题。“你打网球有多长时间了呢?”就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一定要谨记,开场白中的恭维和随后交谈中的赞美完全是不同的两件事。而且,当你再次遇到上次那人时,“你看起来棒极了!”“你最近瘦了不少吧?”都是不错的选择。尽管“赞美会让你路路畅通”的说法一般没有问题,但你要确保自己了解跟你交往的对象,赞美的措辞更要注意。◎老练程度测试

如果你想要了解你的交谈对象,没有什么能比这项测试更靠谱了,而且这个策略也是打破冷场的绝佳工具,我本人也经常使用,尤其是当我感觉跟交谈对象格格不入的时候。这种方法能够便捷可靠地帮助你弄清楚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语气的亲切程度。但该方法一次只能用在一两个人身上,如果你处在一个更大的群体中,那就只对一个人使用该方法。我发现这个问题最能收到成效:“那么你是怎么过来的呢?”(一定要微笑。)

这个问题能够清楚地反映许多方面,这也是该测试的最终目的。如果对方回答“坐出租车”,那你就可以稍微松口气了(尽管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无趣),这个人不会给你找麻烦,而且说话或多或少会停留在表层。如果对方回答“哦,我认识女主人的前夫,所以才受欢迎吧”,你就会明白自己碰到的是个有趣的家伙,你们可以畅聊一番。了解对方是如何来的这个话题其实挺有趣,从这个问题中能看出对方是不是很会说话。但若是有人回答“我父亲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睡了我母亲”,那你就要注意了——这家伙绝对是个大麻烦,你最好注意自己的言辞。

还有其他另外两种回答,你碰到后需要立马走人。一种是“这关你什么事?”,另一种是“我不知道”。前者暗含了敌意——绝对是社交的障碍——后者则是某种精神障碍的表现(或者是嗑药的瘾君子)。

你也可以自备测试问题,或者选用下面的任何一个问题,但要确保再次使用时的对象并未听到你跟上一个人的交谈。你绝对不想别人发现当下的交谈只是一场测试吧!“对了,你觉得怎么样?”“你是怎么拍出这张照片的呢?”“呃,你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你最近还好吗?”“能讲一下你的故事吗?”“你跟这边有什么联系呢?”三 各种氛围下的开场白

如果你不喜欢诚实策略、淡入策略、夸赞他人或老练程度测试,那你或许会喜欢下面这些开场白。你还可能会想出适合自己的措辞。虽然多数人都能想出绝妙的开场白,但不幸的是,通常都是在聚会结束几个小时之后。只要你稍做准备,一段开场白就会像魔法一样脱口而出。

要记住下面几个简单的要点:1.永远,永远,永远(相信我)不要用“你是干什么的?”做开场白。

这种措辞不仅想象力匮乏,而且十分危险。你交谈的对象可能刚刚被炒了鱿鱼,或者已经失业两年了。即使他有自己的职业,除非你发现他的工作特别有趣或者你非常了解,否则刚开口就预示了话题的终止。无论他是个险损估价人、电脑程序员还是洗碗工,一旦他开口告诉你他的职业,出于礼貌,你都要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你绝对不能简单来一句“哦,污水处理,那挺有意思的”,接着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而且人们通常认为这种开场白相当无礼,这个问题通常会让对方觉得,你只是想尽快弄清楚他的收入,以便决定是否要花时间跟他交流。2.那些善于社交的人,通常会独自行动。

你或许会幻想着有个同伴陪着你(如果你正实践“小伙伴计划”),其实你内心并不想跟同伴或朋友一起社交——除非你们当中的某个人熟悉聚会上的大多数人,能够介绍其他客人给对方。有时候,你最先碰到的也是个社交恐惧症患者,那么两个人整晚一起交流、闲逛也不错,毕竟这样能减少恐惧。这大概就是负负得正的道理吧。只是你们在一起时,就不太容易融入其他群体了。这样会对社交构成威胁,同时,还会让你看起来显得懦弱。3.无论你打算说什么,开口时一定要信心十足。

如果你发现悉心准备的开场白没有效果,而你又找不到原因,不妨换个人试一下,或是换种语气。如果依然不起作用,那这条开场白肯定不适合你或者这个场合。但是不要放弃!要记住,90%的美国人都有社交恐惧症,所以你并不孤独。

下面是一些开场白实例,按照从保守到大胆的顺序排列。◎第一级:保守“这段音乐让我想起了自己童年(高中/大学)的日子。”“今天过得怎么样啊?”“你是怎么认识男主人(女主人)的?”“今天某某(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名字)真是精神焕发,对吧?”“我真是无法想象这个地方会这么漂亮(黑暗/喧闹/拥挤,等等),你觉得呢?”“你不觉得这种(你正在吃的食物或已经尝试过的食物)特别美味吗?”“我爱死这个地方了。”◎第二级:调皮“我不小心接触到什么秘密了吗?”“打扰一下,能告诉我你正在吃(喝)的是什么吗?看起来好诱人啊!”“最近有没有人刚刚度假回来呢?我期待听后能神游一番。”“据小道消息,这个地方能够得到(有关你所在行业或职业领域的)最新消息。”“我并不是故意打扰……好吧,我想我就是故意的!”“你好!我今晚正练习社交技能。我表现得怎么样?”◎第三级:大胆“嘿,伙计们,能不能告诉我这里的暗号是什么?”“既然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那就看看咱们之间有多少共同点吧。”“有人告诉我应该过来跟你交流。我不能告诉你他是谁,我发誓要保密的。”“如果我没有认错人的话,我刚听说关于你的好消息。”“如果你答应我不问我的工作,我也不会问你的。”“打扰一下,我的朋友正跟我交流社交技巧,她打赌我不敢直接走到你面前开口说话……请微笑一下——不错——一直跟我说话,这样我就能赢下50美元的赌注了。”“我厌倦了闲聊。我们吹吹牛皮怎么样?或者至少也得侃个大山吧。”

当然,这些措辞能否取得成效还要看你的表达方式。有些需要讽刺的腔调,有些要有灿烂的笑容,有些要有疑惑的姿态。有些技巧会比另外一些更加适合你。选择那些最适合你的,而且你完全可以对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要敢于偶尔尝试一下大胆的方法,反正又不会要你的命,反而有可能让对方眼前一亮。第三章接下来怎么做?深入谈话的诀窍

现在,你已经选好了目标人群,已经勇敢地说出了开场白,你可能在想:“开场的话也说了,接下来怎么做?”好吧,你有三个选择:

1.你可以安静地等着,听圈子里其他人发言,可以为自己刚才说了开场白,融入这个圈子稍稍得意一番;

2.说完开场白后,你可以使用第四章所讲的技巧脱身;

3.你可以愉快地跟站在那里的一两个人继续交谈。

从社交的角度看,显然第三种才是受益匪浅的选择,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也是社交活动中最难的一项。进入某个圈子是一码事,在那个圈子里站稳脚跟又是另外一码事。即便开场白说得再漂亮,也只是开始,好比刚被大学录取一样。现在你得进入大学里面。事实上,许多人在成功地说出开场白后,还是会很害怕。人家对你的开场白反应良好反而会让你压力陡增,然后你的社交恐惧症又会卷土重来。哦,天哪,你会疯了似的想辙:我要怎么跟这个人交谈啊?别担心,这一章会给你足够多的技巧,保管你的舌头不再打结。寻找话题可比我们以为的容易多了。这个世界上可说的事情那么多,有很多简单的办法可以让你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

不过,我们首先还是应对一下最糟糕的局面。一 从糟糕的开场白“反败为胜”

有时候,你的开场白说出来后,人家毫无反应。不要气馁,这种情况的确够令人沮丧,但也司空见惯。总会有办法弥补的:

假装压根就没发生过。重新开始,说句别的话作为开场白。比如,假设你选择了淡入策略,但你还没来得及听听别人都在聊什么,也没想好该说什么,别人就注意到你了。此时所有人都停下来注视着你。别慌。你可以马上改用诚实策略、夸赞他人法或老练程度测试法(面对一大群人时,使用这种方法有难度,但还是奏效的)。还可以另找个开场白,这真不是什么难事。通常情况下都要多准备几套开场白,了解这点很重要,关键是不要失去信心。不要让人家看出来你的开场白没有激起任何水花。此时就能看出“幻想策略”的作用了。

无须道歉。比如,你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是不是在说什么隐秘的事,我打扰你们了吧?”然后有人的反应像是要吃了你一样:他们交换眼色,像是在说“这人真是个怪胎”。接着,谁也不说话了。换言之,像是所有人都商量好的一样。也许还会有人专门针对这句话这样回答:“没错,你还真打扰我们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你道个歉,然后转身离开,再也别回来了。但面对这种平常不怎么说话,说起话来又相当刻薄的人,我建议你笑一笑(如果可能的话,面带微笑),然后说:“我早猜到了!”这么做意味着你并不害怕,知道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不小心碰上了一群没有教养的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