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01:00:23

点击下载

作者:闫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大夏书系)

给教师的阅读建议(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大夏书系)作者:闫学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01ISBN:9787567535862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当赫本走进书店

20世纪中叶,一个寒冬的早晨,一辆大车停在芝加哥一家书店门口,从车上下来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径直走进了书店。其中一个男人叫雷克,是这家书店主人的朋友。书店主人是著名的图书经销商斯图亚特·布朗特,他所经营的这家书店在美国久负盛名,被称为芝加哥的麦加圣地。当雷克把那个有着优雅身形、穿着华贵的貂皮大衣的女人带到斯图亚特面前时,女人开口对他说话,并向他伸出了手。斯图亚特不由得向后退去。因为他发现站在面前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凯瑟琳·赫本。“是啊,她就是凯瑟琳。”面对惊呆了的斯图亚特,三个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那天,书店的壁炉里炉火正旺,书店里如此安静和暖和,赫本和他的朋友们挑选了很多书,几乎要把书店搬空。对斯图亚特而言,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梦境;对世界上无数如我这般喜爱赫本的影迷而言,这简直是一个意外之喜——我从来不知道,美丽高贵的赫本竟然也是一个爱书之人。

也许,正因为爱书,才成就了她永恒的美丽和高贵?

书籍本身是美好的事物,自然也会吸引美好的事物。那么,装满美好书籍的书店,自然也会吸引美好的人物,就像斯图亚特的书店吸引了赫本一样。

我的朋友中有不少人曾有一个梦想:开一家书店。这家书店要有素朴的、未加修饰的实木书架,上面堆满了书。那些书看上去都有些陈旧,不像刚刚出版的书那般簇新,没有被严格分类,就那么随意地堆放在书架上,等待着有缘的人。书架旁边要有未曾油漆过的藤椅和木桌,藤椅上散放着几个素色的棉布靠垫,木桌上是氤氲着热气的咖啡和茶,招待着不多的几个顾客……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梦想。虽然这个梦想从来不曾实现过,但我非常清楚,真要给我一个这样的书店让我打理,估计再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都会破碎。不是吗?在电商占有绝对优势,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乃至纷纷倒闭的今天,不光可逛的书店越来越少,连我本人都减少了逛书店的次数,还能要求别人来书店买书吗?

有一位朋友说,他爱一个城市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城市中书店的数量。这样的表白,在今天充满了苍凉悲壮的况味。我相信,在当下,一个拥有比较多书店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值得爱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可能比较素朴,但绝不会粗鄙;可能不那么繁华,但绝不会贫乏。遗憾的是,这样的城市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一些如书店一样美好的事物正迅速地消逝在这个世界中。

但我还是会有空就走进附近的一家书店,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其实,在很多时候我走进书店并非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毕竟许多想买的书通过网购可以便宜又迅捷地获得,但我还是会去——我迷恋在书架前面徜徉的时光,幻想自己是一个民国的女子,以优雅、缓慢的动作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然后就静静地站在那里,一页页翻过去,直到黄昏来临……

这种充满矫情的幻想总是轻而易举就被眼前的事实唤醒。其实不难想象这家位于繁华商业街上的书店何以支撑到今天,当你在开学季走进书店时,面对近乎拥挤、争先恐后选购教辅资料的家长和孩子,就会明白个中奥秘。也正因为如此,我想更要常去书店逛逛,买一本非教辅资料的书,以给店家一点微弱的信息——并非每一个读者都只对教辅和快餐文化有兴趣,也并非每一个读者都选择网购。

今天,城市的书店犹存,选购教辅的家长和孩子会走进来,选购职场攻略、销售秘籍的年轻人会走进来,如我一般平常的读者还会偶尔走进来,但美丽的赫本再也不会走进来。

但我相信美好的东西终会留下时光的印记。这本关于“阅读建议”的书,不一定对每一个教师朋友都适用,但我试图穷尽阅读的美好,希望其中的诚意可以吸引爱书的朋友,就像当年芝加哥的书店曾吸引了美丽的赫本一样。闫学第一辑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我们选择阅读时在选择什么

谈起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会听到周围的男士慨叹:宝玉为何如此傻气,非要爱一个多病多愁的林妹妹,却对成熟稳重的宝姐姐如此冷落?为人之妻,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宝姐姐似乎都是最佳人选。

其实,选择林妹妹还是宝姐姐,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或者说你更加看重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选择宝姐姐,你的生活必是事事稳妥,滴水不漏,左右逢源,但你将在精神的孤寂中度过一生;选择林妹妹,她不会跟你谈仕途经济,不会逼你读圣贤之书,更不会催你夺取功名,你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不基于任何利益考量的自由与率性的人生,但你又免不了由于不合时宜而遭到议论和妄加揣测。那么,你选择什么?

其实,这种权衡的结果无所谓对错,只看你心中的天平最终倾向哪一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考量也大抵如此。比如,关于教师的阅读,是否阅读,阅读什么,也是一种考量。常听老师慨叹,工作太忙,生活的担子太重,读书的时间太少;也常见老师困惑,读书虽然很重要,但怎样从现实的困境中抽身出来,让自己的身心徜徉在阅读的天地中呢?

在我看来,读书时间少,没有精力、没有条件去读书,这些都不是主要问题,甚至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当你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时,阅读就融入了你的生命,成为生命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生命外部的特别添加,不是割裂于生活本身的额外负担。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选择阅读,是否愿意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是否选择阅读,决定了我们选择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没有阅读的生活无疑是干瘪枯涩的。当一个人的生活中没有书籍的参与,没有阅读可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个人的生活只是完成了很少的一部分——更准确地说,这很少的一部分只是一种生存,是一种难以逾越的现实的局限;而人生中更大的那一部分,即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生活,则会因为阅读而变得无限丰富:阅读可能会给人带来的开阔与无限,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那些你今生今世可能永远无缘体验的心灵瞬间,那些曾经与你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究竟书写了怎样的人生轨迹,你都可能会由于阅读而看到,并参与其中,甚至因此改变你周围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一切。就这样,生命因为阅读的参与而开始变得不确定,不再是一潭死水,不再是面前只有一条路,你完全可以换一种眼光,甚至换一种生活,哪怕有一天你不做教师,离开教育,你也会发现你还是可以生活,甚至可以生活得很好。那么,这唯一的一次生命,就因为阅读而被我们无限地丰富了,拉长了。

记得在写作《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时,我曾这样写道:

在这些年的阅读中,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我活过很多次,也不断地经历死亡,有时沉入绝望的深渊,有时又攀上了幸福的巅峰。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我从现实生活的庸庸碌碌中突围的记录,是一个人至死无悔的生命历程。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变得甘心;也因为阅读,我对生活又总是充满渴望。我甘心将自己浸入这个世界,现实的与精神的双重世界,我什么都满足,充满欢欣地参与其中;我又什么都想尝试,渴望挑战,有时自我挑战。我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在反复的纠结中化茧为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阅读。

有阅读的生活就是这样,哪怕它是短暂的,但绝不会是单薄的。有阅读的人生可能依然避免不了缺憾,但会一直走向圆满。

2010年岁末,史铁生死亡的消息传来,有老师在我的博客上留言,问我如何看待。作为一个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表白自己热爱史铁生的人,我的回答是:史铁生的去世带给我的不是震惊,甚至也不是哀痛,死亡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生命的仪式。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去了另一个世界,使我越来越不惧怕死亡。

这种对生命的体验与其说是史铁生带给我的,毋宁说是在这么多年阅读史铁生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的。阅读对一个人精神生命的影响就是这么重要。

但是,对教师这个群体而言,阅读又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将阅读对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挂在嘴上,这已经成为不言自明的东西。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除了提升所谓的教育素养,阅读究竟能给教师的生命带来什么?

首先,阅读会告诉每一个爱阅读的教师,教育不是生活的全部。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只是意味着你所从事的这份工作面对的不是金钱,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这份工作固然十分复杂,我们所处的又是这样一个充满繁难的教育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教师的生活就只能充斥着教育。目前,教师群体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对教育的专注和忠诚不够,而是过于专注和忠诚了。当一个教师的生活中除了教育再没有其他东西的容身之地时,这样的生活无异于一种受难,是日复一日、永无尽头的重复、封闭与单调。近年来教师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不光是由于教育现实的巨大压力,还在于一些教师的生活中只有教育,一旦他在教育实践中遭到挫败,他的整个世界就崩塌了,于是在精神上出现问题就不奇怪了。一个眼中只有教育,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的教师,他的教育必然是窄闭的,遇到教育实践中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他很可能就会束手无策。教师的生活同样应该是丰富的,教师也应该有不同的生活状态,教育绝不应该成为一个禁锢心灵的囚笼。如何放飞自由的心灵?阅读虽然不是唯一的方式,却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阅读会帮助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会让教师通过阅读看到世界的阔大与丰富,看到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与不同的生长密码,看到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本身,更在于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和价值。这样,教师就不仅更能容纳学生个体的差别,接受由于这种差别所造成的工作的繁难与琐碎,也更能悦纳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就不仅会看到教科书,看到黑板和粉笔,还会看到春花秋月,潮起潮落,听见风吹过树林时发出的飒飒之声……

此外,阅读会让一个人的容颜变得美丽。这绝不是故弄玄虚。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爱阅读的教师,就会发现他们不仅精神气质与那些不阅读或很少阅读的教师不一样,连面容也似乎更加耐看。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因为阅读,一个人的心灵会敞亮起来,于是,他们的眼神更平静,性情更豁达,更难以被激怒;因为阅读,他们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必要的优雅,因此,他们不会在教室里破口大骂,更多的时候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阅读,他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有不同的状态,而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趋向光明、走向美好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窄仄的单行道;因为阅读,他们见识广泛,兴趣多样,甚至不会把教师这个职业过分地看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好老师;因为阅读,他们懂得了尊重和接纳每一个生命的不同,因为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更在阅读提供的那个广阔的世界中看到过各种各样的生命;因为阅读,他们更善于等待,因为阅读时获取的大量案例让他们相信,生命成长的某些东西必须经过等待才能获得……当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拥有了这么多宝贵的财富时,他的容颜就不会不美丽,哪怕他老了,他依然是美丽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爱阅读的教师,他必然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不仅在于爱阅读的教师能够提供比较高质量的教学,更在于他能对学生产生精神层面的启迪和影响。他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生活的美好,传达善良的心意,培育敞亮的心胸。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由于教师对阅读的热爱而热爱阅读,会由于教师对书籍的迷恋而迷恋书籍。有一个教师经常在班上给学生讲述自己搜罗各个版本图书的经历,讲述其中的忧乐,也讲述各个版本图书的差别,结果这个班里的所有学生都爱上了买书、藏书,他们挑选图书的眼光更“刁钻”,更独特……阅读,就这样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教育力量,帮助教师完成了对自身职责的诠释。

喜欢刘小枫的一句话:“即使世界今天就要毁灭,只要我们爱过,生命就是不朽的——历史的紧急关头不是世界末日即将临头,而是我的生命依然在等待。” 生命的不朽需要爱来诠释,没有爱的生命随时都处在紧急关头,而曾经在爱中浸润的生命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终极意义,此生便不会再有紧急关头,死亡也不是紧急关头,而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样,没有阅读的生活将让我们时刻处在紧急关头,因为我们依然在生命的空耗中等待。阅读助教师实现精神突围

一次与几位爱书的朋友谈天,话题自然而然包括了读书。有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到一个孤岛,只能带一本书,你打算带什么书?一个朋友说,他要带《老子》;另一个朋友说,她要带《庄子》;我说,要带《瓦尔登湖》。

在我看来,老子与庄子都过于玄妙,对普通人来说,能够理解的恐怕十分有限,似乎只有梭罗能让一个与世隔绝的人把孤独看作生命的美好体验,把天地自然看作生命本身的一部分。对一个身处孤绝的人来说,梭罗当是一个最好的伴侣。

其实,当我们在谈论这些书的时候,也是在谈论一种生活:当人类对生活的欲求变得简单时,自然就会想到借助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命。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阅读应该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但在当下,阅读早已被挤到一个非常逼仄的角落,这种令人悲哀的现实也波及教育,波及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来说,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揪心的事了。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不是有没有读书的时间,而是你肯不肯选择阅读,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教师应该读书,这种说法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必须读书?若用当下一句最常见的话来回答,即教师读书可以夯实底蕴,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但教师阅读与教育教学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早已不需要证明,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是,除了提升素养这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来证明教师阅读的必要性呢?

首先,阅读是人生获得幸福的一种重要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不懂得数学、物理和化学,甚至可以淡化其他的兴趣爱好,却唯独不能没有阅读。一个人若能够学会阅读,就能获得生活的幸福。阅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种看似偏激的表达方式道出了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作为一个不能没有阅读的人,这些年我在阅读中活过很多次,经历过许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过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情感。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我常常会流下眼泪,为教育家那种对人的无限的爱与信赖、对世间万物的那份悲悯的情怀而深深感动。作为一个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文字更促使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不断的审视与反思。这个过程有时非常痛苦,我本能地想回避,但是只要再读这些文字,就不但我的痛苦得到了理解与抚慰,而且我更从中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时候,痛苦就变成了幸福。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阅读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能够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15岁的少年米夏与中年女人汉娜的故事中,始终有一个常规节目——朗读。曾经身为纳粹分子的汉娜是个文盲,却有意掩盖了自己不会读写的事实,她让米夏朗读文学作品给她听,一直到她被捕入狱直至死亡。我真正从汉娜身上感受到一个人能够阅读、写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在此之前,虽然我在阅读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与不能阅读的人相比,一个能够阅读的人会从阅读中获得幸福。而这一点,与我们是不是一名教师无关。

其次,阅读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

常听一些教师朋友诉说没时间和精力读书,虽然知道阅读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但还是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其实,越是没时间、没精力,越要让自己沉入阅读。诚然,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十分焦虑的教育现实,所处的是一个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怎样才能从这种困境中突围出来?在我看来,阅读将帮助一个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让他的生命变得敞亮起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必要的实践与经验,只有阅读才能让自己变得富有智慧,充满活力。一个不阅读的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单纯的实践与经验,那么,他的教育教学生涯就将成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与受难,产生倦怠感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证明,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嗜书如命的阅读者,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阅读成为几乎贯穿始终的重要事件,书籍是培育、促进、提升他们基本素养的主要载体。

俄国作家邦达列夫曾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和参与。”就在这种不断地寻找、比较、遗憾、怀疑与懊恼之中,我们开始了自己的第二生活,从而在每一个阅读的时刻,我们就在精神上得以从现实的繁杂琐细与庸庸碌碌中抽身出来,甚至在那些暂时没有阅读的时刻,那些曾经在阅读中见识过的人物、场景,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参照。阅读就是这样丰富、延伸了我们的生命。

阅读是如此重要,但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当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时,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读书的时间。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不是有没有读书的时间,而是你肯不肯选择阅读,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当你尝试着将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时,就会发现,阅读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一种必要的丰富与润泽,一种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教育阅读重在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的阅读不是只读教育类的书籍,而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目标,指向的是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虽然教师在阅读时同样是作为读者而存在的,但教师的阅读毕竟带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不能像一般的读者那样读所欲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师的阅读与其他读者的阅读区分开来。2008年,我的读书随笔集《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出版,书中提出了“教育阅读”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意在强调教师阅读与一般读者阅读的区别,着眼于阅读者的身份——教师,而非单纯地指教师要阅读教育类的书籍。同时,“教育阅读”还意在说明,教师的阅读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目标的,指向的是丰富、润泽、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我试图以自己的阅读经历来探讨和展现一名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这三个板块的知识缺一不可。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早已证明了这一点,而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一个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是一门学问,那就必须承认它不是孤立绝缘的。而对于一门并非孤立绝缘的学问,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就不能是孤立绝缘的,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丰富的、彼此融通的知识背景,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的另一主要原因。说到底,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教师的职业生涯所能到达的高度。

必须指出的是,教师的阅读以完善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但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奢望教师读了几本书,马上就会有一个实质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阅读不会在一些显性层面上给教师带来立竿见影式的指导和帮助。但阅读本是一种浸润,阅读对一个教师精神上的影响以及教育教学素养上的改变,并不能用一种明确的量化的指标或一种显而易见的转折来体现。而且,在教师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反思、提炼与审视,在不断生长中返回自身,突破自我,最终化茧为蝶。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心平气和地缓慢酝酿。所以,对一个渴望成长的教师而言,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谓花一辈子备每一节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等待。将有限的时间花在经典阅读上

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有如爬坡,可能读懂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只有这种有坡度的阅读对教师的成长才真正有用。

在教师阅读指向完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围绕“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人文视野”这三个板块提出一份教师的阅读书单。由于教师个体的知识背景不同,因此这份阅读书单要因人而异,量身打造,针对每一名教师的具体情况来提出具体的书目。虽然对不同教师而言,书目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同一个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书目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在选择书目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的。

非经典不读。道理非常简单,只有经典的书籍才值得花费时间去阅读。叔本华曾引述希罗多德讲述的一个故事:薛西斯(波斯国王)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命运,感慨之余不禁潸然泪下。叔本华由此联想到出版社厚厚的图书目录。如果在十年之后,这些书籍没有一本曾被人阅读,岂不也要令人泫然欲泣吗?叔本华的联想绝不是多愁善感、杞人忧天,因为能经得起检验的经典书籍确实不多。因此,要警惕畅销书,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花在阅读经典上,这不仅是一种成本的考量,也是一个严肃的阅读命题。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要筛选出真正的经典并非难事,时间是最公平的筛子,真正的经典必然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淘洗。如果没有时间和能力从近年出版的新书中作出判断,就去选择那些已经被公认的经典书籍吧,至少可以减少一些盲目挑选所带来的风险。

有坡度的阅读。所谓坡度,其实是指难度;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书目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应该犹如爬坡,尤其是对大多数经典书籍而言,由于经典作品的丰富性、跨越性、创造性与可读性,也由于每一名教师知识背景的局限性,阅读时不费相当大的力气就不能到达顶峰,甚至费了相当大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到达顶峰,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阅读一本书,读懂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只有这种有坡度的阅读才能对教师的成长真正有用。因为教师的阅读指向的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这种阅读不可能是一种享受,或者主要不是享受,更多的是一种提升、丰厚和转变,而不会像一般读者的阅读那样只是一种简单的乐趣而已。

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虽然我们强调阅读经典与阅读坡度,但对于教师而言,了解自己的学生在读些什么是一个必然的要求。知道学生在读些什么,就能比较容易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与生活世界,就能比较容易地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较容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中的逻辑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教师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9世纪中叶的一个秋日,作为猎人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背着猎枪独自穿越茂密的丛林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体验,似乎生命中最美好、最本真的记忆突然涌上了脑海。同样,作为阅读者的教师,当我们穿越那片阅读的丛林时,也必将唤醒那些属于我们的生命中最隐秘的情思,而不阅读的教师可能永远都无法领略。阅读提供反思和提炼的能量

那些静静地立在书架上、床头上的书,始终以无言的方式陪伴着我。每当有些茫然和无所适从时,我选择更深地沉入到教育阅读和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提炼之中。

常有教师朋友问我:“您什么时候遭遇了教师生涯中的高原期?您是怎么突破这个高原期的呢?”我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所谓的“高原期”。因为当我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似乎总能找到自己的“短板”,然后尽可能地去想办法弥补这个“短板”,而最有效的弥补方式,依然是阅读,是更深广、更全面的阅读。

其实,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在教师生涯中没有遇到过什么困惑,相反,我焦虑、迷惘的时候并不少。只是每逢这样的时刻,阅读总能指给我方向。那些静静地立在书架上、床头上的书,始终以无言的方式陪伴着我。它们记得一切。阅读,寻觅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1991年7月,我从济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经历了一个新教师从梦想到现实的转换之后,我听到了梦想破碎的声音。在最消沉的时候,我读到了一本书,遇见了一个人。那本书便是《给教师的建议》,作者是一位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我第一次看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师,第一次发现教育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融入一个人的生命的,第一次意识到做教师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就这样,我迷上了苏霍姆林斯基,迷上了他著作中所呈现出的童话般的教育图景。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重要的收获首先在于他对我教育教学观的形成所构成的重要影响。在他浩繁的著作中,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悯情怀、心灵关切、对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是在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我开始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感到自豪。因此,做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教师成为我不变的理想和永远的信念。

不止是信念,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还帮助我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良好的教育研究方式。他根植于实践的研究思路启发了我,我也开始写一些教育案例和教育随笔。在一线做教师的经历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和研究素材,我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观察和思考一一记录下来,并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反思自己的实践,这使我最初的教育研究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这种阅读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构成了我专业发展的良性链条。

2002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我32岁。作为一个只有11年教龄的青年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成功”,我有些不知所措。经历了初期的茫然与无所适从之后,我选择了更深地沉入教育阅读和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提炼之中。那几年,从单行本《给教师的建议》一直到整套《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我几乎读遍了国内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2004年3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发表了我关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的系列文章,随后我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两本书相继出版。阅读有了初步的成果,我也成为国内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学者之一。阅读,助力专业成长

2004年4月,我来到杭州,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从一线教师转变为专业的教研人员,角色的转变需要一个适应期,加之江浙一带文化厚重、教师整体水平较高,教研氛围浓厚且活跃,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挑战远不止于此。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讨论轰轰烈烈,此起彼伏。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理念、新流派,作为一名语文教研人员,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课程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和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给我的帮助最大。多尔在书中阐述了“四R”课程观,他站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发展的开阔背景下看待教育和构建课程的方式,丰富了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以往看待课堂教学的观点。而王荣生先生对语文教材极具创造性的分类,使我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会如何确立恰切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我不断地向一线教师推荐这两本书,与他们切磋如何打破当下语文教学中过于精致、相对封闭的小格局,构建开放大气、立足于提升学生素养的语文课程。

如果说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从理念上颠覆了我对语文课程的理解,那么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则强烈地激发了我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兴趣。在给一线教师说课、评课的同时,我也上了大量公开课。几年的教研员工作使我认识到,这种亲自示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教研员不能只空谈“理念”,而要在谈“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做一个既能站在高处又能落在实处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以自身鲜活而有力的探索与实践为一线教师提供“样本”,提供让他们研究揣摩的“案例”。于是,我总是不断地“下水”上课——上阅读课,也上作文课;在小型研讨会上上课,也在大型的教学观摩会上上课。我力求通过这样的实践使一线教师明白,作为教研员,我也在摸索、尝试、成长。2006年,我执教的课例《冬阳·童年·骆驼队》在《人民教育》以大篇幅刊发之后,引发了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界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讨论热潮,这个课例便是我这几年不断尝试、求索的结果。阅读,完善知识结构

在求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教研人员,只读教育和语文教学方面的书是不行的。于是,我开始通过大量阅读去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人文视野,我无不涉猎。2008年,《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出版,此书就是我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见证与结晶。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看到“文本解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文本解读” “文本细读”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热词与关键词。凭借这些年的阅读积累,我开始集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2012年4月,耗时两年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终于出版。捧着沉甸甸的上下两册新书,我深知若没有这些年的大量阅读,没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我绝对不敢涉足这样的研究领域。

目前,我的工作室有12个固定学员,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作为他们的导师,我总是对他们说,不要奢望很快就能“成功”,更不要把“成功”寄托在上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上。要想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要通过长期的潜心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厚自己的专业底蕴,所谓成功就会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阅读成为我们工作室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研修板块。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大概是在2009年11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邀请我去做一场关于“教师职业人生规划”的讲座,主办方要求我尽量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谈谈这些年自己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经验。虽然我不敢妄称“优秀”,但还是愿意跟教师朋友谈谈我个人的成长体会,因此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对自己18年的教师生涯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与反思。18年的时间虽然漫长,以时间为轴来看,这段历史可以拉得非常芜杂,但其实这条线索是非常简单的——当我系统回顾自己这些年所做的事情,所走过的路时,所有曾经的喜悦与失败,不外乎就是这样一个框架:

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我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我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我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

其实,这也不是“历史”,因为一切正在进行中。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这些年的成长历程让我坚信,只有在这四个维度所构成的框架中,一个优秀教师才可以真正地站立起来。其中,通过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中拥有教学的智慧,可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迸发新鲜的灵感和思路。自然,不读书的教师,也根本谈不上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反思与教育写作。

令人欣慰的是,当前我们至少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读书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教师应该读书;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教师应该通过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教师应该通过读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教师可以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其实,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话语,道出的是同一个观点——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确实,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虽然一个教师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一个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所处的教育环境,所拥有的生活经历,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所具有的职业天赋,等等。但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

不读书的教师生涯,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和受难。要避免这种痛苦和虚空,只有让自己更坚决、更深入地沉入阅读之中。因此,这些年我一直在读着。外出讲学,与老师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给孩子们上课,总忘不了推荐好看的童书;与朋友们聊天,最感兴趣的话题也往往是读书。我一直认为,不读书便无以做教师,而做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其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多时候,我的读书状态可以用《捧起第一次的茉莉——读泰戈尔〈新月集〉》一文中的一段文字来描绘:“在无数个喧嚣的白天,在无数个宁静的夜晚;在雨天的晦暗里,在暮色的苍茫中;在偶尔小憩的旅途上,在音乐流淌的小屋里;在很多渴望温暖和快乐的时刻,在很多浸满忧伤和寂寞的日子……一次又一次地捧读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读书,就是生活,像呼吸一样不能没有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须臾不可缺的存在方式,也是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有四等,其中“天地境界”是一种最高境界。也许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毕生都无法达到这一境界,但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朝着这个境界走去。处在这个境界中的教师,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不仅仅是为了社会,而是为了整个宇宙的好处。这样的教师,他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并且是出于自觉去做。这样的教师,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宇宙万物都镌刻着他的忧思,掺入了他的喜怒哀乐。他是超然的,又是融入的;他是现世的,又是出世的。而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则成为他表达自己宇宙情怀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教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一个教师把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他就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超越了自身的道德伦理价值,从而达到了一种与天地合一的境界。而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逐渐地超越自身,在精神上逐渐地从日常生活中突围出来,从而不断地走向开阔和无限。

怀着这种深深的迷恋与渴望,这些年我花了很多时间重读经典。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不论是哪个学科、哪个学段的教师都不能拒绝经典。当然,哪些书目是真正的经典,尚不能完全达成共识,有的书已经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检验,有的书尚处于这个时间的流中,也许沉没,也许正在流向我们未知的远方。但不管怎样,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都将有自己的判断,也都有权利和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前,我国民众阅读量少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家庭无藏书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年都读不了一本书的也大有人在。在当下有意义的阅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娱乐刊物、影视节目大行其道就不难理解了。这些完全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被迅速炮制的东西,粗制滥造、情趣低俗是其主要特征。作为一个阅读者,我极其关注国内最新的出版信息。看到那些流行一时的畅销书,我也总会买来翻一翻,我很想知道这些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出版的书籍究竟为什么使人们趋之若鹜。遗憾的是,这样的阅读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快乐,更没有使我感到丝毫的幸福,当我每次硬着头皮读完,总会想起大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凡是为愚蠢者写作的都是会大受欢迎的。”这句话似乎过于偏激,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警惕畅销书,阅读应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阅读就要读经典作品。

十几年了,在那些经典的文字里沉下去,反思中国教育,反思自身教学,反思自身生活,并试图从这些依然鲜活的文字里寻求更多的价值意义。我逐步学会了用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眼光看待当下的教育现实,思索教育的本质,寻求教育发展与存在的多种可能性。我更看重的是,我与这些高尚的灵魂相遇,我感受到了凡高所说的那些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甚至在最痛苦迷惘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人类中最优秀的人与我同在。虽然这些年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但我在语文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占不到三分之一。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阅读上,花在了通过广博的阅读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总有一种力量在吸引着我,总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那就是阅读,是只有阅读才能给我带来的那个无限丰富、迷人的精神世界。

如果说阅读教育理论著作是一种对思维和知识背景的挑战,那么,阅读人文领域的书则常常会有一种内心被击中的感触和温暖。在细读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的过程中,那种思考的快乐和豁然开朗的感觉令我深深着迷。冯友兰先生在谈到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关于“良知”的认识时,曾举了一个例子:王守仁的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对小偷讲“良知”的道理。那小偷笑着问道:“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王守仁的弟子请小偷脱掉外衣,随后又请他脱掉内衣,小偷都照办了。但脱到最后一件时,小偷犹豫地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良知,这良知便是人的本心,是人内心深处的亮光。我们由此推论下去,作为教师,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否可以认为,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也都有那一抹亮光,即都有自己的良知?也许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了各色各样令人挠头的孩子,但只要我们坚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的存在,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力量和希望。而对教师而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言放弃,保持自己内心的亮光,也正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良知所在。正是这样的阅读,让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抹亮光,并学会珍惜和保持这一抹亮光。

就这样一直读着,写着,思考着。2002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这一年,我刚满32岁。2006年年底,我又被《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评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编辑部的朋友让我写下自己的“获奖感言”,其实,我又何尝有什么“感言”呢?我只不过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地阅读,在读书中抵抗虚无,不愿让自己在虚无中教书罢了。这些年,不断地有教师朋友问我关于读书的话题,其中问得最多的是: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外出讲学,也屡屡被人问及所谓成功的经验。的确,这些年长期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占据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我总是给提问者讲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小说家斯蒂文森患病之后,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可是他却说:“要是写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写第一页。”我想,读书亦如此,要是读不完一本书,至少可以开始读第一页。对我来说,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走的姿态。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行走的姿态时,我们就能够找到读书的时间,我们生活的源泉与行走的力量就不会枯竭。因此,在我看来,时时都是阅读的时间,处处都是阅读的地点。在我的心里,读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在这种像呼吸一样须臾不可缺的阅读状态中,我们就获得了幸福。

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拒绝阅读。因为人不能不思考,人活着不能仅仅表现为新陈代谢。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自己应该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我们更有责任使我们的学生走上这条可以寻觅到人生幸福的道路。就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不但他自己是一个读书人,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的所有教师也都是读书人,而这个由读书人组成的教师集体共同把孩子们带入了阅读这个阔大、迷人的世界。这两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不止一次地发现,在谈到帮助孩子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时,苏霍姆林斯基总是不吝笔墨,那些童话般的师生共读的场景令我百读不厌。

也常听有的老师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差,压力大,条件有限,这使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可能你是在很边远偏僻的地方工作的,可能你那个村庄和文化中心要相距数千公里,学校里也许会有许多欠缺,——但是如果你那里有一个书籍的王国,你就有可能把工作提高到这样的教育学素养的水平,并且取得这样的成果,使之不次于在文化中心地区的工作。

那么,无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多么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无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怎样令人焦虑的教育现实,我们都应该首先使作为教师的自己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因为,只有我们丰富了,温润了,强大了,才有可能帮助我们的孩子也丰富起来,温润起来,强大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阅读将会是一种最持久、最有力量、也最根本的办法。

我不敢自称“优秀教师”,但我就是这样做的。您可以不相信我,但请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是阅读,还是阅读

2013年8月的一个黄昏,杭州的暑热还相当逼人,我来到位于区教研室三楼的办公室内,将电脑里的文件一一拷贝下来。文档太多,拷贝花费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它们将从这台电脑被搬运到另一台电脑。此刻,这“另一台电脑”正在建新小学的校长室内静静地等待着。那里是我新的工作岗位——在做了近十年的语文教研员之后,我离开了教研室,来到学校做校长了。

为什么要做校长?这是许多朋友心中的疑问。其实,对我来说,作出这样的选择是非常自然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也从教育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来到帕夫雷什中学做校长了吗?真正的教育家应该生长在学校。这些年我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写作《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两本书,其实在我的心中早已种下了一个梦想——我要回到学校,回到教育的现场,我必须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在最真实的教育现场中,让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感谢阅读,它不仅给了我选择的勇气,也给了我选择的可能。阅读,让我把自己托起来

2002年8月,山东滨海小城日照。凉爽的海风吹走了炎夏的燥热,来自山东省各地市的优秀教师汇聚在此,参评省特级教师称号。经历了面试、答辩等多轮筛选后,我成为当时省内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一年,我32岁,只有11年教龄。

自然,在不少狐疑的眼光中,我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是闫学?”

从第一次公开课开始20分钟后就没东西可讲、腿肚子直哆嗦的悲惨失败,到以扎实的教学实力无可争议地成为济南市教学能手,她用了7年。

4年后,山东省各路中小学教学高手一路拼杀,齐集日照。闫学跻身其中,并凭藉对《童年的发现》一文的说课和精彩答辩,成为山东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一年,她32岁。

这两段话出自2004年《中国教师报》对我的专访。有趣的是,这篇专访的标题就是“为什么是闫学”。

其实,在我看来,所谓“扎实的教学实力”,所谓“无可争议”“精彩答辩”,除了让我脸红之外,都只不过是停留在文字上的一种说法而已。我更想说的是,从走上教师岗位到成为教学能手的七年之间,从教学能手成为特级教师的32岁以前,我所走过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以及在那些十字路口上的我的踟蹰,我的抉择……

1991年,我大学毕业,阴差阳错,我来到一所小学,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是在苦闷与彷徨中度过的。做小学老师不是我的理想,繁杂琐碎的工作让我感到窒息。我开始想办法离开学校,哪怕我不能离开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我也必须像我的大多数大学同学那样到中学去,做一个中学教师(那时我觉得中学教师似乎比小学教师要“体面”得多)。但事与愿违,在“挣扎”了两年之后,我受制于现实的局限,在跳槽、调动均告无望的情况下,我开始“认命”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幸运地,我读到了一本书,遇见了一个人。这本书就是《给教师的建议》,这个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那是我教师生涯中一次最重要的遇见,也是最美好的遇见。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我看到了教育是如何作为一种信仰融入一个人的生命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是无数次心灵的洗礼,在他的著作中,我感受到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悲悯的情怀、心灵的关切、对人性的尊重,以及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这些蕴含在无数个鲜活而细腻的案例中,使我看到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尊严,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悲欢与忧乐。我感到自己在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他让我开始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感到自豪:在这个世界上,这项工作固然充满了艰难和历险,但它是值得做的,因为当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你就一定能够找到每个人心底蕴藏着的宝藏,也一定能够想到办法去挖掘这些宝藏。而在寻找、挖掘这些宝藏的同时,我们不但会心存希望,而且会找到做教师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就这样,我走过了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着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写教育案例。那时,我尚不知我写的是“教育案例”,我只知道自己写了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小故事。我甚至不知道写这些教育故事的价值,也不知道这些教育故事对我今后的教师生涯有什么意义。但我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所以,这种我当时并不完全知晓其价值与意义的教育写作竟坚持了下去,直到它们开始在全国各级教育教学报刊上陆续发表。而这些文字,也成了我的第一本书《牵到河边的马》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些文字,成为我后来一个个教科研成果的重要研究基础,成为我评选特级教师的重要“业绩”证明材料。

许多年之后,我终于知晓了其中的价值与意义: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思路启发了我,使我在教师生涯的起始阶段就走上了一条脚踏实地的教育教学研究之路。他让我紧贴着地面行走,同时又让我从一开始就站到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幸运的。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价值还不止于此。

还记得第一次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那是2004年3月,我读苏霍姆林斯基写下的随笔《在孩子的大脑里装进“激动”的词汇》一文发表。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激励,也帮助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我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始写作大量的读书随笔。后来,我从苏霍姆林斯基读到杜威,读到夸美纽斯,读到洛克与蒙台梭利,也读陶行知与陈鹤琴……我把自己的阅读发现与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写的大量的读书随笔发表了,还在《中国教师报》开办了个人专栏,其中有不少文章就是这个时期写的读书随笔。我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那是我自己成长的声音。而这股拔节的力量,归根结底根植于阅读,根植于将阅读与写作、阅读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缠绕的广袤土壤。

所以,“为什么是闫学”?答案也许很长,但也很短:无非是阅读,是始终把阅读作为一个成长的关键词、核心词而已。阅读,让我发现最好的自己

2004年4月,我来到了杭州,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走上了专职的教研之路。

如何做一个最好的教研员?我的选择是:在帮助一线教师成长的同时壮大自己、丰富自己。因为只有一个壮大的、丰富的自己,才能帮助一线教师壮大起来,丰富起来。

我再一次选择了阅读。

我认为真正的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有人说:难道优秀教师不是上课上出来的,不是做教科研做出来的吗?其实,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并不是否认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强调阅读对一个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以我个人来说,我虽然不敢妄称优秀,但从阅读中广受裨益却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今天的我——仔细想想,哪一个让我引以为自豪的成绩不是来源于阅读,来源于阅读对我的启示和帮助呢?

所以,我要把这个观点大声地说出来。

2011年,我以“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为题在《教育时报》发表头版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详细阐发了这一观点。文章一经刊发,便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其实,这些年凡是外出讲学,我与一线老师交流最多的话题并不是语文教育,而是教育阅读。

我的教育阅读指向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为只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帮助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比较远。由于我的专业背景是汉语言文学,因此,夯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功底与开阔自己的人文视野成为我阅读的主要方向。这一点在我2008年出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这是一本有关教育阅读的书,也是一本揭示教师的成长秘密的书。我试图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教师朋友一起探讨教育阅读的基本版图、路径与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这种完善的知识结构又是如何对一个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全国著名教育媒体策划人李玉龙老师给这本书的评语:

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更有力量。外在的知识如何通过阅读融入我们的血脉和骨髓,而不是作为附着物、装饰品而存在?零散的、割据状的知识如何系统性地集成一个生生不息、面向教育实践开放的结构?这本书给我们呈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其实,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这些年我不断通过阅读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记录与见证。我把自己的阅读心路完整地勾画出来,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生命体验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我想告诉教师朋友,任何成长都不简单,任何改变都有根源。而这,也是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

在2008年到2010年间,我又陆续出版了《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和《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两本书。这两本书主题集中,但同时又涉猎比较广泛,应该说是我多年研读苏霍姆林斯基和其他教育经典、人文社科经典的结晶。我不断地读着,写着,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提炼。阅读与写作就这样成为我教师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为自己开辟出来的一条专业成长之路。

有人曾经问我:阅读这些似乎与语文教学无多大关联的书,写作这些与语文教学无多大关联的文字,对你做语文学科教研员有什么用处吗?

对此,我的回答是:不阅读,我就无法做学科教学研究。

我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即是例证。那是2010年春天,我所在的杭州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与《教师月刊》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论坛。在论坛的现场互动阶段,与会教师针对语文教学中反映出的文本解读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语文教师该如何解读文本?文本究竟应该解读到什么程度?文本解读的成果又如何到达课堂教学?这些问题都是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最关注,也最感困惑的问题。身在现场、刚刚执教完公开课的我,全程聆听了这些辩论,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我决定暂时放下其他的研究和写作计划,专门研究文本解读。但当我真正开始研究之后才发现,“文本解读”这个命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领域。由于比较系统的文本解读理论大多数来源于西方,其观点各异,又彼此交织,要真正梳理清楚并非易事。况且,困难还不止于此。由于语文教材文本涉及面广,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着手研究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问题。在历时两年的研究与写作中,我无数次地在心中感叹:如果没有多年来的阅读积累,没有多年来坚持不懈地通过广博的阅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绝对不敢涉足这样的研究领域,也绝对无法完成这样的研究命题。

其实,阅读不光是有助于学科教学理论层面的研究,对课程教学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时惊呆了,不是因为它对当时的我来说极具阅读坡度,而是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丰富的、严密的、不确定的课程是怎么回事,也从来不曾站在一个宏观的、综合的视野去看待语文课程。直到读完了这本《后现代课程观》之后,我果断摒弃了当时国内小学语文教学界盛行的以“感动”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煽情、浮夸之风,转而探讨如何构建真正对提升学生素养有益的语文课程,也指导老师们一起来做这项工作。我们从不纠缠于某一节公开课,也不会为了某一次教学评比去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与语文课程开发上。而事实证明,我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在这些年始终处于摇摆状态的国内中小学语文教学界中,我和我的团队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少走了不少弯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