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10:38:27

点击下载

作者:曾保春,钟向阳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

小学生常见问题心理析因与辅导试读:

前言

每个儿童都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精彩画卷,需要我们耐心展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神秘的独特世界,值得我们精心探索。小学儿童以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社会化特点,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大课题,极大地吸引着我们的关注。

有关小学儿童家庭教育和业余生活指导的书籍已经出版了不少,应该说,每本书都可以帮助父母和老师获得教育孩子的正确观念和方法。不幸的是,现代社会的父母常常要求孩子要多读书,可是自己却很少读书。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家庭;每一个问题家庭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有问题的夫妻关系或亲子关系。从家庭的视角去分析、解决孩子的问题才是有希望的途径,从家庭动力的角度去挖掘、汲取成长的能量才是最可靠的源泉。

小学老师的重要性及对孩子今后的影响不言自明。小学儿童的“向师性”特点保证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天然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高大完美形象。实际上,这也对小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人类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学阶段的心理成长对小孩今后的人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生是条单行道,每一步都是那么重要。孩子最后成长得如何,最终得由家庭埋单。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父母,当孩子很小时不怎么关心他、教育他,当孩子逐渐长大并成为真正的“问题儿童”时才着急慌张起来。如果这些父母能够早些花点时间读一读有关儿童心理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或许不至于到后来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金钱去换取孩子正常的成长。

在当今竞争激烈、压力增大的社会形势下,我们的家庭教育要趁早进行。早一些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早一些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早一些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早一些在起跑线上站稳……赢未来,从心理成长开始。

全书共五篇,第一、二、四篇由曾保春编写,第三、五篇由钟向阳编写。全书的框架与统稿工作由曾保春负责。因水平与经验所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读者与同行批评指正。同时也对本书中所引用的资料的原作者表示感谢。编者2010年6月|第一篇|成长常识篇本篇概要这一篇主要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常见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这些看起来是常识的东西往往认识有限,甚至抱有错误的观念。而这些基础性的“常识”恰恰又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和家长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因此,此成长常识篇不可不读。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概况(一)小学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状况

小学儿童阶段是处于个体身体发育的两个高峰期之间的一个特殊时期。一般情况下,儿童出生第一年(即新生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身高和体重成倍增长,即使到过了新生儿期,儿童身体仍然迅速发展。小学阶段开始,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进入中学阶段(即青春期),个体迎来了人生中身体发育的第二次加速期,伴随它的是身高和体重的陡增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的开始。

1.儿童体成分的生长

身体组成成分简称体成分。从身体发育角度来看,它属于身体的化学生长。人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五种,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和无机盐,它们共同构成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并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据报道,从出生到10岁,男、女孩的体脂肪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下表列出了儿童时期体成分的变化,这是按不同年龄的器官重量、肌肉、脂肪和细胞外液占体重的百分比来描述的。表1不同生长阶段体成分的变化(1)器官重量。器官重量是指脑、肝、心、肾等各种重要生命活动器官重量的总和。器官重量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占体重的百分比却逐步下降。新生儿占18%,3个月到1.5岁占15%左右,5岁占10%,10岁约8%,成年时仅占5%左右。其中,脑发育较早、较快,很小时候就将近达到成人水平。(2)肌肉重量。肌肉(骨骼肌)重量在新生儿时期仅占体重的20%~22%,5岁时增至35%,到成年时达到体重的40%左右。肌肉重量在1.5~5岁和青春期有两次突增,尤以青春期最为显著,而男孩又比女孩更显著。儿童肌肉的力量随着肌肉总量的增加、肌肉成分的变化和肌纤维发育及数量增多而不断增强。(3)脂肪。儿童脂肪组织中所含的成分和成人不同,脂类基质和水含量大,而脂肪含量少。新生儿脂肪组织中脂肪和水的比例为1:1,6个月后变成2:1,以后水分减少,比值上升,成人时达4:1。脂肪含量直接反映热量的储备和热能的平衡状况。

2.运动系统的发展

虽说小学阶段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身体发育较平缓,但由于它处于个体发展的高速时期,儿童的身体各个部分仍有较大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5厘米左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他们的骨骼比学前儿童更坚固,但仍有许多软骨组织,脊柱、骨盆区和四肢骨骼远未骨化,而他们骨骼中含有的石灰质较少,胶质较多,富有弹性,因而骨骼比较容易变形、脱臼,但不容易发生骨折,这时他们的腕骨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期。根据这一发现,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小学儿童的坐姿以及写字、看书的姿势,如果让他们长时间处在一个不正确的姿势下,他们的骨头就会向畸形的方向发展,到时想矫正也不那么容易。而小学儿童的打打闹闹则不一定是坏事,一方面,只要适当注意安全,他们是不容易发生骨折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多进行一些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小学儿童身体的发育。

额部加宽,嘴唇增厚,鼻孔加大,稚气的娃娃脸消失,躯体逐渐增长,胸腔加宽、变平,颈部增长,双臂与双腿肌肉未显著发育,这些都是小学儿童阶段身体发育的表现。在此时期整个身体的肌肉组织和肌力虽然也有些发展,不过肌肉仍很柔软,内含蛋白质相对较少,水分较多,缺乏耐力,容易疲劳。懂得了这一点,家长和老师就应该好好地调节小学儿童的活动时间或活动量。由于小学儿童耐力较差,不能一次性安排太多的活动任务,以免导致儿童肌肉损伤,产生过度疲劳。

小学儿童心脏和血管的容积比成人小,但新陈代谢快,心脏成长的速度落后于血管,故心率比成人高,约有80~90次/分;6~7岁时,肺泡开始发育成熟,至12岁肺泡显著增大、增多,肺活量也迅速增大。由此可以看出,小学阶段是呼吸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小学阶段的发展,儿童的呼吸系统基本上达到了成熟的水平。

3.神经系统的发展

小学阶段儿童的脑重量增长显著,9岁儿童的脑重量为1350克,12岁儿童的脑重量为1400克,已接近成人。此时,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突起分支增多,神经纤维增长。作为随意运动生理基础的额叶在不断增大,枕叶(与视觉的发展有关)到9岁已基本成熟,颞叶(与听觉的发展有关)到11岁基本成熟,全皮质(指枕叶、颞叶与顶叶——与躯体感觉的发展有关)到13岁基本成熟。若以α波的频率作为成熟的标志,则13岁儿童的脑已基本成熟;若以“重脉搏”与复脉搏的呈现值作为脑成熟的指标,则13~14岁儿童的脑也基本成熟。

随着大脑皮层的发育生长,儿童脑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儿童平均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在各个年龄段是不同的,7岁为11小时,10岁为10小时,12岁为9~10小时。条件反射(一定的刺激出现后,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反应)形成的时间也缩短,形成后不易泛化,也较为稳固(也就是说习惯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时的儿童大脑不像幼儿一样是以兴奋为主要的活动方式,其抑制过程的发展加强了皮层对皮层下的控制,同时也加强了儿童心理的稳定性。(二)龋病及其防治

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随着人类的进化,饮食日趋精细,其发病率逐渐上升。近些年来,我国食糖和精细食品在儿童青少年饮食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儿童龋病流行情况接近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水平,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口腔医生又极其匮乏,大概每10万人才有一个口腔医生。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龋病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对于人为何会患龋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内因论和外因论。内因论认为龋病是由于牙齿内部的变化造成的,注意到机体内在因素与龋病发生有关,但不能阐明龋病的原发致病因素。外因论则认为,龋病的发生主要由外界因素的刺激造成。两种理论互相争论,发展出了迄今人们能广泛接受的四联因素论。

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论的基本论点是: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这些酸从牙面结构薄弱处侵入,将牙齿的无机物溶解、破坏而产生龋病。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致龋菌。②蔗糖。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蔗糖消耗量大的地区,龋病发病率较高,而蔗糖消耗量小的地区发病率低。糖的种类不同,致龋能力也不同。进食糖类的时间、频率、方式对龋病发生也有不同的影响,如儿童睡前吃糖、饮含糖饮料更易于致龋。③牙菌斑。细菌在牙面代谢和致病的生态环境。④易感的牙齿。首先,牙齿的形态、结构、排列在龋病发病上可起到重要作用:如牙齿的点、隙、裂、沟处易患龋;又如牙齿排列不齐、拥挤重叠,容易停留食物残渣和细菌,所以容易患龋。其次,唾液对牙齿有相当大的影响,它含有抗菌因子。此外,儿童的全身状况与其抗龋力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龋病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发生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时间是龋病发生的另一必要条件。

时间因素中值得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龋病的敏感年龄。一般来说,2~14岁是乳牙、恒牙患龋的易感期,虽然6~8岁患龋率有明显下降,但这是乳牙、恒牙交替时期,在此前后5年左右,都是龋病发病的高峰期,对于开展预防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1983年全国中、小学生龋病、牙周病抽样调查,我国12岁学生龋均0.67颗,其中,城市恒牙龋均0.95颗,农村为0.64颗;全国恒牙患龋率为城市40.54%,农村29.70%;乳牙患龋率为城市79.55%,农村58.48%。调查还发现,已治疗填充的龋齿仅占总龋齿的4.6%,由此推算出全国中、小学生需要治疗的龋齿有1.9亿颗之多。

显然,要想很好地防治龋病,家长就应该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控制牙菌斑

没有致龋菌的存在,龋病就不会发生。而致龋菌必须依赖于牙菌斑这一特定环境才能致菌。因此,控制牙菌斑是预防龋病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控制牙菌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即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和免疫方法。机械方法可消除菌斑,而化学方法和免疫方法可抑制和杀灭菌斑中的致龋微生物。刷牙是去除菌斑有效而简便易行的机械方法。刷牙须早晚各一次,晚上刷牙尤为重要。古籍中有记载:“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每晚刷出,则垢污尽出,齿白不坏。”1989年我国第一个爱牙日就提出,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刷牙能除去光滑面85%的菌斑,而不能有效地去除邻面菌斑,如合并使用牙线或牙间刷,邻面菌斑的清除率可大大提高。研究证明,菌斑的成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若每天配合牙膏认真刷牙两次,餐后漱口,便能有效地清除菌斑。

2.调节饮食预防龋病

致龋食物是构成龋病发生四联因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里所谓致龋食物主要是指糖。实践表明,限制糖的摄入,同时使用糖的代用品——山梨醇、木糖醇、甜菊糖等,对龋病的控制有良好效果。目前一些糖代用品存在的问题是提供热量不足,有各种副作用,甚至有的糖代用品(如糖精)有致癌的可能性。对儿童来说,较现实的方法是用水果之类的食品代替糖食;严格限制餐间摄取甜食,进餐后刷牙或认真漱口;早晚睡觉前不吃甜食,也不喝甜饮料。

牙齿萌出后增加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可降低患龋率。因此,花生、核桃、葵花子等食物属非致龋性食物,可能与其中脂肪含量有关。

3.增强牙齿的抗龋力

牙齿的抗龋力主要取决于牙齿本身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成分。如牙齿发育时期所遗留的窝沟太深或牙齿排列不齐,往往造成细菌滞留。20世纪口腔医学科学最重要的成果有两项,一是证实了龋齿是由菌斑中的细菌所致,另一个就是氟化物具有保护牙齿免患龋病的作用。因此,要预防儿童患龋,就应采用氟化物来实施。全身用氟主要是通过饮水、食品等将氟化物输入机体再转运至牙釉质;局部用氟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防龋措施,其方法有局部涂擦、氟化物漱口、牙膏加氟等。实施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儿童吞入。茶叶尤其是粗茶含氟量较高,儿童以茶水漱口有明显的防龋效果。(三)近视眼及其防治

现代家长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头痛的问题: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患了近视,不得不配戴眼镜,可配戴眼镜又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那么,近视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怎样才能较好地预防近视眼的出现呢?

近视眼是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儿童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些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视力发育基本上与大脑发育同时进行。从解剖学上来看,小学儿童3岁时大脑皮层发育已接近完成,而3~5岁视力已接近成人。据报道,2个月婴儿视力为0.05,6个月为0.1,1岁时为0.2,2岁时为0.3~0.4,3岁时为0.6~0.7,4~5岁时达1.0。

孩子出生时近视极少,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眼的生长发育,远视逐渐减少,正视在增加。6~7岁以后,有一部分儿童仍为远视,另一部分儿童在内外因素影响下逐渐发展为近视,即眼屈光发育经历着正视化或近视化过程。

近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发现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即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状况和心理个性等也可能是发生近视的诱因。

现代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繁重,因此小学生患近视的可能性也很大。当然,也不是说看多了书,写多了作业一定会使小孩患上近视,关键是要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姿势。研究表明,城市学生近视率高于农村学生;重点班学生近视率高于非重点班学生;看电视、玩游戏机、操作电脑等持续时间越长,视距越近,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越大;躺着看书的学生近视率高于非躺着看书的学生;常侧卧阅读的学生其侧卧一方的眼易发生近视。

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是公认的事实,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近视和身高、相貌一样,几乎不受环境的影响,都由遗传决定。但一般还是认为,近视眼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遗传和环境各起多大作用,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基本上认为遗传因素对学生近视眼的作用有限,只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前提,它提供近视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条件则决定近视眼发展的现实性,亦即学生时期的近视眼主要是通过长期不良条件下的近视工作,以及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形成的。

此外,近视眼的发病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因素也有关。有人认为,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或稍后期间近视增多。因此,父母家长们一定要教会儿童正确使用眼睛,否则很容易导致近视的产生。还有,好吃零食、甜食和患龋齿的儿童近视眼多。

在近视这个问题上,广大父母应该注意“假性近视”的问题。儿童读、写及从事其他视听工作时,为了看清字体,就需要调节,即通过增加晶体屈光力的办法达到看近处物体的目的,此时睫状肌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读、写持续时间过长,加之眼距字体过近,则眼经常处于高度调节紧张状态,以致晶体凸度增大,屈折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也不能放松。这种近视屈光状态叫做假性近视。实际上,假性近视占青少年近视的比例很小,而且有些假性近视是可以不治而愈的。因此,对于小学儿童的近视,一般要当作日常意义上的近视来对待,做好预防和矫治工作。

对于小学儿童的近视眼的预防,一般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1)控制看近处东西的时间和强度,避免视力负荷过重,同时大力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平衡膳食。(2)改善视觉环境。学校和家庭学习环境中的采光照明以及课桌椅、黑板、书籍、文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还应避免强烈噪声的干扰,因为过强的噪声不但影响学习效果和听力,也会造成视疲劳,并且噪声越大,对视力影响也越大,恢复得也越慢。(3)加强对眼自身的保健和用眼卫生。可常做眼周围穴位按摩,做晶体操,经常眺望远处,培养正确的读、写习惯。为了调节眼的紧张状态,减少视疲劳,眼书(本)距离应在30厘米以上,不可低于25厘米,躺着看书最易发生近视,故应禁止儿童少年躺着看书。儿童看电视30~50分钟时,视力下降率为32.8%,60~80分钟时,视力下降率为61.7%。因此,连续看电视不宜超过0.5~1个小时,眼与电视的距离最好是3米,不可低于2~2.5米。此外,看电视时室内最好要有适当的照明,以减少荧屏的眩光效应。另外,在操作电脑和玩游戏机时一方面要注意时间的长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屏幕的亮度和正确的姿势。(4)合理营养,促进身心健康。适量摄取蛋白质、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限制甜食,做到平衡膳食。全身患病特别是患急性、热性病时要注意用眼卫生。(5)定期检查视力。近视是以渐进的形式发生发展的,且发生得越早成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定期检查视力可发现早期视力下降。儿童视力检查至少每半年一次,尤应注意父母有近视和青春期前后的儿童。

对于已经患有近视的儿童来说,进行矫治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但至今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能否矫治和治愈仍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当前在矫治儿童近视眼问题上比较一致的意见是:①对假性近视或初发近视施以某些矫治措施,有一定的控制或延缓其发展的作用。②对假性近视治则有效,不治则又可复发,不会出现“一治永愈”的长远效果。③在必要情况下,配戴合适的眼镜仍然是矫治近视眼的最佳方法。④选用矫治近视用品和措施,应该坚持无害、有效、有科学性和可推广性的原则。

对于已经确定患了近视的小学儿童,家长最好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恰当地处理。(四)令人头痛的“小胖墩”问题

如果我们偶尔漫步于小学校园,会对身边一个个身躯“庞大”的小胖子感到震惊:穿在别人身上宽宽松松的校服,到了他们身上,就显得很紧身;看看他们粗壮的胳膊,旁人甚至会为自己的“小手臂”感到不好意思。其实,很多家长也已经知道了,小孩过于肥胖,其害处还是很大的,不仅会导致儿童生理上的一些毛病,还可能在别人的特别关注之下,引发出意想不到的心理问题。

肥胖是指由营养过剩、缺少运动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身体中脂肪过度堆积。从组织学方面来说,身体脂肪过剩是由于身体脂肪细胞的增多,或脂肪细胞体积增大造成的。儿童时期肥胖多属于脂肪细胞增多,其细胞数量可为正常儿童的3~4倍,当然也存在脂肪细胞不同程度的肥大。肥胖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少年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期常常在胎儿后期和出生后一年、6~8岁以及青春期三个阶段。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发育早期开始肥胖增加了发育晚期与肥胖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并导致成人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肥胖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症状性)肥胖两大类,少年儿童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另外,根据脂肪细胞的数量、大小或细胞内脂肪含量,可分为三型:①增生型:仅有脂肪细胞数的增加,此型约占单纯性肥胖的10%,常见于1~3岁以内的婴幼儿。②肥大型:脂肪细胞数正常,但脂肪细胞增大,脂肪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加。③混合型:兼有前两种特性,常始于幼儿,大多数单纯性肥胖为此型。

肥胖发生的原因既有环境因素(外因型),又有遗传因素(基因内分泌型)。(1)环境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肥胖起源于能量摄取和能量消耗之间的不平衡。一般认为,摄取能量超过消耗能量,剩余能量则以中性脂肪的形式蓄积在脂肪组织内。另外,肥胖也与能量消耗减少有关,如肥胖儿童运动量少,长期坐着看电视降低了代谢率,餐后能量消耗显著低下等都是常见现象。(2)遗传因素。肥胖儿童常有家族史。据有关资料报道,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为肥胖者。但双亲均为非肥胖者,子女也有10%~14%为肥胖者。

一般认为,肥胖的发生,环境因素固然重要,但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肥胖是它们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小学儿童肥胖的判定标准有多种,但较常用的一般是以下两种:(1)目测法。此法是通过人体一般观察及人们的直觉判断来估计人的肥胖及消瘦程度,特别对识别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和肥胖、体态臃肿是不可忽视的方法之一。(2)指数法。最常用的是BMI指数(Body Mass Index),该指数又称Kaup指数,主要用于营养状况评价,BMI指数大于24为超重,大于26为肥胖。2

BMI=体重(kg)/[身高(m)]

近25年来,小学儿童肥胖者剧增,发达国家增加为原来的3倍,我国近10年来增加了5倍,肥胖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社会问题之一,预防肥胖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肥胖主要应包括以下主要措施:(1)从小抓起。婴儿生后第一年要强调母乳喂养,6~8岁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危险期要进行合理营养的指导计划,密切观察食欲,监控总热量的供给和消耗,对其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严格限制脂肪过多摄入。对身高和体重,生后到1岁应每隔3个月测定一次;6~8岁应半年测一次;青春期应每年测一次。发现体重增长迅速,食欲旺盛,特别是父母有肥胖史的对象,应尽早采取措施。(2)正确处理饮食调整和适当体育活动的关系。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供给充足的各种营养和合理膳食尤为重要。运动是增加消耗、防止脂肪积累的有效途径,但一定要坚持,保证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科学地控制饮食和合理的体育锻炼是预防肥胖的有效方法。(3)预防肥胖的健康教育。预防肥胖必须使家长和儿童了解肥胖症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儿童肥胖可能与家庭中父母的生活、饮食习惯及其行为有关,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家族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定期召开肥胖儿童家长会,进行家庭膳食指导,举办预防肥胖的家长学校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这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共同完成。

其实,儿童肥胖不仅对他们的生理发展有不利之处,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家长教师们不仅要对肥胖儿童进行预防和积极治疗,还要帮助儿童调整心态,使他们不至于为此受到太大的影响。(1)建立自信。这类儿童很多都有自卑倾向,他们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成人就应向他们提出一个适合他们的任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如让他们充当拔河的主力,他们就会知道自己也有比别人更厉害的地方。(2)让他们摆脱阴影。很多肥胖儿童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中,觉得自己的形象很不好,家长们要多和孩子沟通,排解他们心中的苦闷,不能在他们面前唉声叹气,失去信心,更不能总是跟他们说肥胖的危害,这样只会使他们对自己更加失望。(3)教育他们悦纳自己。其实,只要身体不是过于肥胖,超出正常标准一点点,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家长可以告诉他们身材庞大是力量的象征,在很多情况下强壮的人是很受人欢迎的,引导把肥胖变为强壮,从而督促他们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二、你知道智力吗(一)什么是智力

现代社会的家长们非常关心孩子的智力,急切地想知道孩子的智力状况,以预知其能达到的学业成就。其实广大父母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许多的误区——智力到底是什么?它与学习有什么样的关系?

什么是智力,至今尚无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但是心理学家,特别是那些对创立和发展智力测量作出贡献的心理学家们总是试图去确立他们自己的“智力”观点。虽然众说纷纭,但也不无共同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是从智力的功能和特性来对其加以阐述的:①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②智力是学习的能力;③智力是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如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④智力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也即平常所说的一般能力,或称认知能力;⑤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那个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

以上所描述的主要是西方对于智力的认识,在我国,关于智力的看法与他们又有些不同。我国心理学界较多地倾向于认为智力是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注意力是把某种心理活动组织指向某一对象,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能力。

观察力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活动能力。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即认识一个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如苹果是红色的,橘子是黄色的,然后逐步发展到知觉,即由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到认识事物的整体。

记忆力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再现出来的能力。记忆力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有了记忆,人们才能把过去的经验积累起来,促进人类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

想象力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能力。科学家的假说、工程师的设计、作家对作品人物的塑造、工人的技术革新等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使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

思维能力是指人对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通过思维,我们可以知道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而不是只看到外在的联系。思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有了判断推理能力。

智力是以上五种能力的总和,它们互相影响,彼此制约,并各自发挥自己的独立活动能力。这种观点比较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在我国受到普遍认同。

实际上,智力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或“聪明程度有多大”。从这一观点来看待“智力”的问题,就更需要我们从实际生活出发,看他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尤其是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质量,而不仅仅是看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说到底,智力是一个人拥有的促使自己发展的全部智慧的总和。

弄清了什么是智力之后,我们来看看智力与学习的关系。

一般人会认为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存在着高相关,即高智商的人其学习成绩肯定是好的,同理,低智商的儿童其学习成绩肯定是差的。经过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智力与学习成绩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智力只是影响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多数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实际上,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学习环节而影响学习结果的。智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人们依靠自己的感受能力获得各种丰富的感性知识,并在抽象、概括、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去领会和掌握各种理性知识。智力的高低影响着学习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受到同样的教育机遇,但对知识的掌握、领会程度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智力的差异造成的。

既然智力与学习成绩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那么智力就不是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实际上,有些儿童智商较高,而学习成绩并不优秀,甚至较差。研究证明,之所以出现这种高智商而成绩差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存在,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坚持性、自制力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二)智力结构与智力测验

上面分析了什么是智力及其与学习的关系。然而以上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心理学界对智力实质的看法都是综合性思维的,有欠分析。幸运的是随着心理学的飞速发展,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开展和测验技术的日益精湛,人类对智力性质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化,从笼统地说智力是什么,到分析智力包含哪些因素,再到它的结构如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智力是到底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还是一组能力的独特组合?智力包含哪些主要的因素,或者说智力的组成结构是什么?这些都是心理学界长期争论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主要介绍八种关于智力结构的理论。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斯皮尔曼(C.E.Spearman,1904)首先提出了他的二因素说。他认为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活动普遍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在各种智力活动中虽然都有G因素的存在,但含有的分量不完全相同,而S因素则因智力活动的不同而异。这为我们区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提供了基础。

2.塞斯顿的智力多因素说

塞斯顿(L.Thurstone,1938)认为智力是由一群彼此不同的原始能力或因素组成的。他运用群因素的理论在多种智力活动中辨认出七种基本因素,他称之为“基本智能”(Primary Mental Abilities)。这七种基本因素为言语理解(V)、词的流畅(W)、计数(N)、空间关系(S)、联想记忆(M)、知觉速度(P)和推理(R)。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七种独立的因素之间却存在着共同的东西,这样,它与二因素说就慢慢走向融合了。它对智力测验的编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式

1960年阜南(P.E.Vernon)综合以上两种理论提出了一个因素层次的图解。他把斯皮尔曼的G因素作为最高层次,第二层次分为两大群因素:言语及教育方面的因素(V:ED)和操作及机械方面的因素(K:M);两大群因素下又分若干小因素,言语、数学等属于(V:ED);机械信息、空间信息与心理动作等属于(K:M),这些为第三层次。第四层次为各种具体的特殊能力。这个结构模式是二因素与群因素的结合,可以说是更加深化了。

4.流体(Fluid)和晶体(Crystallized)智力理论

卡特尔(R.B.Cattell)运用因素分析从塞斯顿的七个基本智能中分析出两种性质的智力,一种称为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另一种称为晶体智力,这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它发展较迟,在青年期仍有上升,并保持其水平直到老年。这一理论很好地说明了智力的可变性和不变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5.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式

吉尔福特(J.P.Guilford,1967)的智力结构理论是现代因素分析最复杂的模型之一,他提出智力结构应从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去分析。第一维称为过程(或操作),指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认知(C)、记忆(M)、发散思维(D)、集中思维(N)和评价(E);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认知活动的材料),包括视觉(V)、听觉(A)、符号(S)、语义(M)和行为(B);第三维是成果,即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包括单元(U)、门类(C)、关系(R)、系统(S)、转换(T)和蕴涵(I)。每一内容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操作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三个维度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5×5×6=150种智力因素。但最终他也无法发现所有的这些智力。

6.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智力包括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智力和音乐智力。1993年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智力成分:博物学家的智力——区分各种生物,并用直觉进行理解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多重智力,其智力观点比较接近实际生活,但由于缺乏测量不同智力的方法,因而遭到了批评。

7.情绪智力理论

1990年,美国两个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Salovay&Mayer)率先提出情绪智力理论,他们认为这种智力包括:①准确评价表达情绪的能力;②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③情绪用于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行为过程的能力。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把情绪智力扩大为:①自我觉察能力;②情绪管理能力;③自我激励能力;④控制冲动能力;⑤人际交往技巧。这种智力理论的提出,扩大了智力的范围,使得智力研究更进一步。

8.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斯腾伯格(R.G.Sternberg)认为智力理论应该包括三个子理论:①情境子理论,揭示智力与环境的关系,智力具有目的性、适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和塑造。②经验子理论,论述怎样衡量智力,用处理新任务新情境的要求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的程度来衡量。③成分子理论,揭示智力操作的心理机制,提出有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这是一种智力理论的认知观点,较好地揭示了智力的心理机制。

了解了智力的结构或其所包含的因素之后,接着来了解智力测验。人的智力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智力商数”来表示,简称“智商(IQ)”。智商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推算出来的。一般认为,IQ在90~109为中等(一般),在110~119为中上(聪颖),在120~129为优秀,130以上为极优秀;而IQ在80~89为中下(迟钝),在70~79为低能边缘,在69以下则为智力缺陷。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智力测验有比纳—西蒙(Binet-Simon)量表、斯坦福—比纳(Stanford-Binet)智力量表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智力测验是心理学工作者经过专门的研究编制而成的。可以说智力测验是检验智力的一种手段,但智商不是衡量一个孩子智力的唯一标准。首先,智力测验很难准确地测出孩子的智力,这里面存在一个测验效度的问题,也就是说智力测验所能测出智力的程度,显然不如用一杆秤称儿童的体重,用一把尺子量儿童的身高准确。其次,智力测验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有一些因素(如环境、情绪、儿童的气质类型和儿童当时的意愿等)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致使一些孩子在智力测验时成为佼佼者,而另一些孩子却是失败者。这里存在一个测验信度的问题,即测验的可信程度。显然,由于这种测验容易受到各种无关因素的影响,用一次智力测验的结果来标定儿童的智商是不科学的。此外,智商与学习能力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不能仅仅依靠智商断定孩子在学业上将会取得的成就。(三)小学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之所以不能过于迷信智力测验,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的智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智力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韦克斯勒和塞斯顿等人的说法:①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3、4岁到12、13岁呈等速趋势,13岁后则成负加速前进,即随年龄增加而渐减。②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年龄虽然有个别差异,但是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停止年龄早;反之,智力高的人,其智力发展速度较快,而停止的年龄也较晚。③智力发展大约在25岁达到顶峰。

IQ分数的绝对值是经常变化的。有一个研究(Honzik,1948)追踪了一批儿童在6~18岁期间(测验8次)IQ分数的变化情况,发现有85%的儿童IQ分数变化达到10分点以上(包括10分点),60%的儿童变动达15分点以上,说明IQ分数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变化是相当普遍的,而且变化的幅度也是相当大的。10~15分点的变动可以使一个人的智力评定上升或下降一个分类等级。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智商,认识到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智力是在发展变化着的。

上面论述的是关于智力的一般性质,但小学儿童作为一个刚开始接受大量的人类文化知识的群体来说,他们的智力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依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外部条件,尤其是小学生不断提高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能力,其在学习活动中的智力特点大致可归纳为直观—操作性、指导—模仿性和基础—再现性三个方面。

1.直观—操作性

直观性是指小学生一般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形象或形象性的词汇的直接感知而进行思考的,学生头脑中的内部表象是小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展开的思维工具。操作性是指小学生一般通过对学习材料,包括一些辅助性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认识材料的意义和了解材料的结构,并把学习的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分离出来,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态度。显然,现在的小学课本里面很多的图画和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小学儿童的动手能力都是与小学儿童的这种智力发展特点相适应的。

直观性和操作性之所以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由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决定的。小学儿童与幼儿园的幼儿相比,其活动内容多得多,学习方面也开始走向正轨了。不过这时的学习活动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学习的内容也是一些比较容易的、比较具体的、与儿童生活比较贴近的东西。这主要是由于6~12岁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不能脱离具体实物的支持,否则就无法进行思维。因此,小学生只有凭借他们以前所掌握的生活经验,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把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同学习对象联系起来,才能掌握书本知识,形成起码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水平也为小学生掌握和使用直观—操作性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能和保证。儿童心理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从幼儿园走向了小学,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也由以游戏为主变成了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思维慢慢地成熟和发展起来,在感知的准确性、观察的目的性、认识的意识性、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形象性、动作的协调性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例如,在知觉方面,小学生不仅知觉的目的性加强了,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观察,而且知觉的持续性和精确度也提高了。5~7岁的儿童的知觉持续时间大约可为15分钟,7~10岁的儿童就达到了25分钟;6~10岁的儿童知觉的精确度分别为成人的58.8%、63.8%、78.8%、82.5%、85%。虽然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与幼儿相比,他们的思维再也不需要依靠自身感知动作的支持,只要有外在的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贴近的具体实物就能够进行。

2.指导—模仿性

小学儿童学习活动的指导—模仿性是受两方面因素制约的。一方面,从教的方面来看,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教授活动目的不仅在于采用适当的方法把人类知识体系中一些基本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理解、吸收、消化这些知识,建立起自己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在于指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在这里关键是要突出指导。

另一方面,从学的方面来看,由于小学儿童的认识能力,特别是认识能力中的评价能力不高,他们还不能明白学习的意义、过程、方法、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无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些效果较好的方法,也就是说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和独立性还比较差。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正如他们的其他日常活动一样,具有很大的模仿性,或者说是从众性,而教师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模仿榜样。

3.基础—再现性

基础—再现性揭示了小学儿童学习过程的实质性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下述因素相关的:第一方面是就小学儿童的一般学习目标而言的,也即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显然,其学习目标是掌握构成人类知识总体的、各门学科都赖以构建的最一般的东西。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态度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任何教法和学法都应该以此为宗旨和归宿。

第二方面是就知识的应用而言的,也即小学生对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熟练应用程度。不同的人把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小学儿童由于其思维发展水平还较低,不能脱离具体实物的支持,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应用也仅是再现性质的,只有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下才能较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就是在小学阶段重视机械记忆的最好解释。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在小学阶段培养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性。(四)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日常生活中,家长教师们可能经常会听到特殊儿童这个词,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特殊儿童究竟是指哪些人,更不知道如何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特殊儿童以及怎样教育好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顾名思义,就是非同一般的儿童,一般是指超常儿童和弱智儿童。若用智商表示,通常把智商超过130的儿童定义为超常儿童,而把智商低于70的定义为弱智儿童。

以下的一些参考标准,可判断孩子是否智力超常。(1)观察力敏锐、准确、细致而全面,对观察到的现象喜欢寻根究底,常常问“为什么”。(2)想象力丰富,具有创造性。(3)思维宽广、深刻、灵活、敏捷,能提出意味深长的问题。(4)分析与综合力强,能理解事物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符合逻辑的推理,较快地得出结论。(5)记忆力强,记得快、多、准确、持久。(6)注意力高度集中、稳定,对疑难问题能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7)求知欲望强烈,进取心强,有广泛而浓厚的兴趣。(8)技能表演突出,在体育、绘画等方面表现为特殊早熟。(9)语言发展早,能使用比较复杂的词汇,并且用语流利正确。(10)自信心强,遇到困难不轻易求人帮助。(11)悟性强,能轻松而迅速地完成学习任务。(12)在活动中不随大流,能使用独创的方法和概念。

以上所列举的特征是从很多智力超常儿童身上概括出来的,并不是所有的超常儿童都必须表现出这些特点,即使是一个智力超常儿童,亦不能在上述诸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家长和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发现孩子在某个领域或几个方面的特长,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之能够健康地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天赋一般是在较小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家长们要特别留心这一点。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孩子的天赋很可能就这样消逝了。现代社会,很多家长特别喜欢替小孩包办一切,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辅导班,认为这是关心他们,对他们负责,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们的天性,阻碍他们的发展。这样会把一个原本聪明健康的孩子弄得神经兮兮。因此,广大家长、教师要特别注意对超常儿童加以鉴别并施加适当的特殊教育。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弱智儿童有程度之分,轻度弱智儿童一般是指智力为50~70的儿童,施加良好的教育,也能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中度弱智儿童是指智力为25~50的儿童,尽早进行教育,他们是能够生活自理的,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重度弱智儿童是指那些智商小于25的儿童,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很难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的弱智儿童主要是轻度弱智儿童,这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在我国,目前对这类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育智学校(培智学校)、正常学校里的特殊弱智班以及随班就读等形式进行的。应当说,对轻度弱智儿童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这类儿童占弱智儿童人群的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只要对他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就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那么,如何来断定一个儿童是否为轻度弱智儿童呢?一般来说,这类儿童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1)注意力差,保持时间短,易疲劳,易分散,注意范围比一般人狭窄。(2)记忆识记过程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不精确,短时记忆障碍特别突出。(3)语言发展缓慢,语言表达能力差,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差,反应慢。(4)思维水平低下,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5)在个性方面,缺乏主动性,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动机不足,求知欲差。(6)行动表现比较呆板,有的经常发呆,动作迟钝,缓慢胆小;有的不灵活;有的多动不安静。(7)感知能力差,感知范围窄,眼界不开阔。

从以上这些表现特点可以看出,弱智儿童一般来说不是某一个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水平都很低下。其实,随着心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仅仅用智商来断定一个儿童是否为弱智儿童是不合理的,也是过于武断的。于是,他们引进了适应性行为这个概念,规定只有那些智商较低,适应性行为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儿童才可以诊断为弱智儿童。

因此家长们对于自己的小孩不能过早地下结论,不能因为一次智力测验分数较低就认为他是弱智儿童,而要考虑到适应性行为这一标准。此外,由于适应性行为的引入,对于弱智儿童的教育效果的评价也更具操作性了,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家长、教师对这部分儿童进行教育培养的信心和决心。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遗传还是环境

每一个个体刚从母体中出生时,就“软件”(思想观念)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与动物无异,可称为自然人。但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发展,个体渐渐地掌握了其所处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伦理以及丰富的文化知识等,而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在积极地作用于外界环境,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断地改变环境。这时候的个体与动物个体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了,此时个体可以称为社会人。人类个体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在心理学上称为社会化。

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心理发展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共同性的一面表现为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儿童都会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表现出类似的年龄特点(年龄特征),即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儿童都能表现出该年龄段的一般的、普遍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为其同伴交往提供了可能性和基础。然而,虽然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但发展的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不同的个体其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发展的质量也是相异的;虽然表现出类似的年龄特征,但特征也存在着变异,每个儿童除了表现出普遍典型的年龄特点之外,还会表现出自身的特点,体现出个性的差别,这些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表现。那么,儿童发展中的这些共性与差异性(个性)究竟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受哪些条件的影响呢?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两种;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1.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首先来看看遗传素质。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生物的普遍现象——遗传。遗传是生物性状的逐代传递,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机能等特性都可以一代一代地遗传。所有遗传的生物性状,统称为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已经证明,在细胞的染色体中,有一种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包含着成千上万个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基因控制着儿童生长发育的程序,如儿童到一定的时候会走路、会说话,到一定的时候性成熟等。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比如,由于遗传缺陷而先天智力低下的儿童,他们的智力就不可能达到正常人的程度,遗传缺陷限制了他们发展的最高水平。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就越大。在人类个体中,除同卵双生子以外,其他人的遗传素质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儿童的心理发展遵循人类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又有发展质量、发展程度和最终水平之间的差别。这就形成了个体心理发展上丰富多彩的差异。

接下来看看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序。机体生理成熟的程序,有赖于遗传物质的规定。在儿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各系统、各器官都在按照固定的程序逐步成熟。如儿童体内的各大系统中,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系统其次,最后是生殖系统。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进它的发展;反之,如果机体尚未成熟,即使对它施加刺激,也不一定能生效。这就为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进行什么程度的教育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2)环境因素。环境是指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按其性质与作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物质环境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水分、空气、阳光、养料等。在人类社会中,人的物质环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儿童出生前所处的胎内环境,一方面它是胎儿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又受母亲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而言,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情况、全部的人际关系和周围的社会风气等社会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归根结底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在社会环境中,教育是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因为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和组织性,具有树立典型、传授知识、创造条件和矫正不良模式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最充分地体现着社会的需要。所以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本质上是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为两点。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因素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会变成现实的。例如,人类婴儿具有说话的遗传素质,但婴儿只有在社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交往才能学习并掌握语言。1983年,辽宁省发现一个8岁多的小女孩,由于自小很少得到家人的照顾,而绝大部分时间与猪为伍,吃猪奶、抢猪食,养成了猪的不少习性,经测定智商只有39,不辨性别、颜色和大小,不懂高低,更没有数的概念,仅能说的少数词语也模糊不清,情绪多变不稳定。历经3年的专门训练,智商提高到68,达到轻度弱智水平,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有较大提高,能参加集体活动并做到生活自理。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政治制度、经济生活、道德风貌、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最终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社会生产越发达,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就越明显,因为生产越发达,对协作的要求就越高。个体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感受到的直接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也不可能仅仅依靠狭隘的个人活动去促进心理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但是,教育的功能并不是依靠教育者的主观臆想和简单灌输来实现的,教育必须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固有规律并适应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适应并不等于迁就,教育还应该走在心理发展的前面,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前景抓住适当时机,采用适宜方式,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2.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

需要,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认识和体验,同时,它又是引发心理活动的一种内部因素,代表着心理活动中的新的一面。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得到满足的需要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1)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相互依存。需要总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产生,而一定心理水平的形成,也依赖于儿童是否产生了相应的需要。例如,一把算盘放在婴幼儿面前,他们不可能产生学习珠算的需要,因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玩具,也许会用手乱拨,也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