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7 03:11:3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志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试读:

前言

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使这一精髓得以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生机,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内涵范畴同样适用于和谐校园的建构。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行为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和谐有序的高校是对和谐社会的有力促进。

继承百年校史的优秀文化传统,杭州师范大学建设和谐校园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在首次党代会召开之后,学校进一步提出,要不断强化“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践行“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打造富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师大特点的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干事业的强大合力,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校园大发展。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和千舟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杭州师范大学正面临创建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大好时机与难得机遇,如何实现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制度与观念的更新?如何在政府超常规支持下,以最短时间早日迈入一流?特别是在创一流的工作进展过程中,如何以学生为本,做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成为一项摆在广大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书尝试以和谐校园,科学发展为题,借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维,结合杭州师范大学近年来在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工作的实际,从“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实证调研”三个板块,探索和谐校园的构建途径,实现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延伸。编者2011.09

理论思考篇

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谐社会思想

党委宣传部 王丽琦【摘要】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构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社会建构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和谐思想 经典作家

和谐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遍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无论是我国古人向往的“小康”社会、“大同世界”,还是西方思想家提出的“理想国”、“乌托邦”、“新和谐公社”等,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一部人类历史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冲突渐开、矛盾渐剧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追求和谐社会理想的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魏特琳,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者毛泽东、邓小平等,对社会和谐思想都有程度不同的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采取科学的态度,汲取前人优秀成果,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观点,对后继者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梳理、审视、并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谐社会思想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在西方,自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也先后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一些西方国家还提出和实施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严重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建设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早在400多年前,莫尔和康帕内拉就分别在《乌托邦》和《太阳城》中提出了建立人人平等和幸福美好社会的善良愿望。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中,包含着社会和谐的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是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1803年他发表论文《全世界和谐》,提出了社会学说的基本雏形。他把自己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并指出体现这一制度的和谐社会是由许多法朗吉协作社组成,在那里,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教育与劳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充分协调融合,和谐有序。在那里,自由劳动、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儿童由社会抚养,三大差别消灭等,处处闪烁着和谐的光芒。但他的思想具有不彻底性。正如恩格斯所言:“它不主张取消私有制。”他对社会和谐实现的途径完全采取脱离社会实际的做法,提出通过求助贵人、官员、贵族发善心、捐款建立协作社,实现和谐社会,这注定了他的和谐社会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美好幻想。英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欧文不仅提出和谐社会设想,而且大胆付诸实践。他在美国创办了共产主义实验新区,取名“新和谐公社”。在那里,财产共有,劳动共同,分配共享,权利平等,城乡对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消灭,等等。尤其是他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思想,体现了对未来和谐社会认识的崭新境界。然而,欧文的设想只是空想。他认为随着“新和谐公社”越建越多,联合范围越来越大进而普及全世界,就能使全人类过渡到共产主义,无须进行革命。对此,列宁指出:欧文“没有估计到阶级斗争,工人阶级夺取政权,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这样根本的问题,而幻想用和平改造社会”(《列宁选集》第4卷)。这只能以失败告终。1842年,魏特琳在他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里把资本主义称为病态的社会,把社会主义称为自由与和谐的社会,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不是“个人的和谐”,而是“全体和谐”,目的就是要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人所受到的各种奴役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

空想社会主义提出的“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积极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肯定了这些“积极的主张”,而且针对他们思想理论中的不彻底性,指出了实现这些“积极主张”的基本途径:消灭私有制;消灭不合理的分配关系;消灭阶级对立……从马克思、恩格斯肯定“积极主张”到提出实现途径,说明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不仅受到高度重视,而且产生重要影响——它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和谐社会新构想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与思想动力。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社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历史的高度,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构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关系。这样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看做有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社会整体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未来和谐社会才有可能。而社会整体的全面协调内在地包含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具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个方面关系的和谐。

1.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共产主义定义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在这里,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认为,人对自然具有相互依存性。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依靠自然界生活。一方面,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人类要生存,首先就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植物一样,都依赖于自然而生存,把自然作为生活的源泉,作为人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另一方面,从实践主体的意义来说,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自然界是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人与动植物不同,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能动的存在物,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类可以认识自然,认识规律,改造自然。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加以改造,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自然之中,才能通过对象化了的自然反观自己,确证人的主体性的存在。这种被改造过的自然界就是“人化自然”。人正是在改造自然、将自然人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主体性得以形成和实现。“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活动受他自己控制”。也就是说,只有当人对自然作出改变,使自然成为属人的自然时,只有当人的本质得到对象化确证时,人才成为现实的主体,而不是想象的主体。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当人类的智力足够发达以致能够驾驭自然的时候,“自然界就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烙印”。但是人类往往从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去征服自然,破坏生态平衡。恩格斯指出,人类征服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将导致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他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也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通过人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但是人类的行动是以自然的存在为前提的,要受到自然的限制。因此人类的行动必须明晰其限度。否则,人类的行动非但不能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还会强化人与自然的分裂。当今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等全球性问题,都是人类没有明晰其活动限度的直接后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采取合理的形式,适当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这种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物质交换,必须从长远的眼光出发,采取合理的形式,以人对自然负责的态度,以最小的消耗,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又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基本保障,我们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人与人的和谐思想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们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反复强调,社会无非是“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因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表征为社会关系发展的程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所以,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存在和实现形式,实际上包含了与人的发展相联系的一切现存的、历史的、社会的条件和关系,人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对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充分实现和全面占有的过程。人们要求自身的不断发展,就必须通过实际活动,去改变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的发展不单单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不单单表现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是表现为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整体功能和综合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个人自身的发展,反之亦然。而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是同一过程,“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

马克思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利益关系。“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地对人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如果人们之间的利益没有根本冲突,那么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和谐发展。相反,如果人与人的利益出现矛盾,并且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而社会又不加以协调,那么就必然破坏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人们对社会的不满,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暴力事件,致使社会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走向衰落。要真正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马克思认为,必须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如何扬弃私有制,建立公有制,马克思认为,必须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公有制普遍建立起来以后,人就成为了“社会的人”,劳动不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别人”,真正实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产品极大丰富,可以在全社会实行“按需分配”,这时“三大差别”也已经消除,所有社会的丑恶和不平等的现象都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当然,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在生产力相对不够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阶段,仍然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存在,并且很难在短时间消除。为此,马克思认为,社会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和均衡机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二次分配,救助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建立的社会公平机制,不在于完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在于合理地调节和化解矛盾。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做到按需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个人利益之间、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真正统一,由此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思想与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是一致的。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基本利益一致,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和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创见相吻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四个方面,内在地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充分诠释。

3.人与自身的和谐思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和谐与人的自由才能的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自由才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程度是检视社会是否和谐的基础和核心。全面和谐的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体现在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指每个人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实现,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即人的身体与精神、能力与品质、言论与行为等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实现人的身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即人的身体各系统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精神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操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马克思又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状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从中可看出,在人的发展中,对物、对社会的依赖性同时也表明人的本质、需要、能力受到的限制,人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克服依赖和限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使自己的本质从片面走向全面、需要和能力从单一走向丰富,并形成自由的个性,达到自身的和谐,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同时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历史发展地位一致,没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个理想目标,是人的充分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

4.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人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不协调现象后,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已无法保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社会来代替它,这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定义为“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在《政治家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称其为“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里“解决”、“和解”即指和谐统一。人在这种社会将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社会叫做“自由人联合体”。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联合体中,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可以通晓一系列生产过程,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而且还可以全面地发展自己在管理、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力。这样,劳动的异化性质就不存在了,劳动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在联合体里,国家消亡,实行社会自治。人人都参加社会管理,都会很好地管理自己。整个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年代,但是他们所关注的如何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却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超越的。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目前我们还无法实现,但是它蕴涵其中的“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为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和谐社会,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社会这一思想,坚定了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表明了中共提出的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和谐社会的理论道路,沿着中共对构想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实践继续前进,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

2.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协调统一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构建这一社会的基本原则。这就启示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把握这一原则,着力推进人、社会、自然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构“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都说明了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3.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告诉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邓小平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到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实际上给我们描绘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社会发展向人“回归”的轨迹。其显著标志就是“以人为本”。当前从政府到民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决心和行动,就是这一标志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因为人是建构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和目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逐步趋向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理论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功地运用到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政治条件和物质基础。

和谐校园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意义研究

图书馆 吴剑俪【摘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等等。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高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师德

和谐社会一言以蔽之就是社会中的人都讲社会道德的社会。社会道德是指存在于某个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显然,当社会中的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没有社会矛盾的和谐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又是社会繁荣的助推器。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之基石。所谓“科学”,指遵循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所谓“民主”,指校园内的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应当是平等、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使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人文是和谐校园之灵魂。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沟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所谓“人文”指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现代教育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禁锢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和谐校园的构建有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的和谐。

首先人的和谐是关键。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中的人,主要由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三类人构成,而其中领导班子的和谐是关键中的关键,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基础。校园是否和谐,首先就看这个学校班子是否和谐,这是由领导班子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关键与核心。“一把手”坚持民主集中制,让大家充分说话,畅所欲言,又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当然班子的其他成员对于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的和谐是核心。一个校园是不是和谐,除了要看领导班子的和谐、看干群关系的和谐、看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外,还要看是不是抓事业,树正气。事业发展兴旺,师生心气很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极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如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萎缩萧条,前景堪忧,前途无望,家长投诉多,社会意见大,上级追究严,肯定是人心惶惶,人心思散。连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的学校,肯定是无和谐可言的。

物的和谐是保障。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资条件,又包含隐性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物的和谐既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的和谐、教职员工福利待遇的和谐,更表现为学校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和谐。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置是否和谐,关键看其是否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相比显性的物的和谐,隐性的物的和谐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奖优罚劣的机制的健全和谐,是维系校园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如学校各岗位的“职责”、“安全管理制度”、“奖教奖优条例”、“教职工考核评比条例”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成效。

景的和谐是窗口,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感知的,这是校园的风景。这景是由人、事、物构成的。人是这风景的主宰,是这风景的主角。和谐的校园每一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都表现出校园的和谐。如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布局科学合理洁净的校舍、花草树木等等,均是展现校园和谐的窗口。这个窗口是动态的,而且是感性的。校园景的基调是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极具特色与表现力。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一景,就可以感知校园的文化、校园的和谐。

情的和谐是基础。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情的和谐应该是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教职工情的和谐、学生情的和谐的内在动力。在校园三大主流人群里,领导干部因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职工的“情”,而教职工也因其工作性质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的“情”。由此,领导干部情的和谐最为关键,教职工情的和谐最为重

[1]要。

以上五个要素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除此之外,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我们更应该从自己的角色上找突破口。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师德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学校、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观念、品质、修养等方面的要求、评价、评价结果对教师的影响等要有一定的载体来体现。通过这些载体形成各种各样的制度。例如由行业最高主管部门颁布的职业道德规范;由不同的学校制定的校训、教师守则、教师职业活动中的禁止性规定等。而这些“载体”,目前从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到高校都很缺乏。例如以师德作为重要内容的校训,很多高校根本没有,有的也雷同,用到哪个高校都一样,没有反映出不同高校的特色。“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师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师德内涵丰富的校训,对激励广大教师,促进师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把古老的《周易》卦辞中的经典融合用作校训,充满中国民族文化的韵味。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更体现出崇高的师德精神,把丰富的师德内涵蕴涵其中。简明易记,意境深远。德国洪堡大学以马克思的“哲学家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的名言作为校训;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的校训,不仅对教师是一种道德激励,对学生、对社会道德的净化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分为国家、地方和高校三个层次。在形式上多种多样,但无论什么样的层次或形式,都应当体现以下两个重要原则。

第一,先进性导向与师德底线相结合原则。一方面,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时代感,坚持先进性导向。提倡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这些,应当成为高校师德制度的提倡性要求。

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坚持师德的底线要求。不同层次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在教师考核中“一票否决”的师德内容,应当坚持“底线”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与师德有关的规章制度中需要考核评价的标准都应当是最低标准。以保证师德制度的实际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对连师德底线要求都达不到的教师“一票否决”,解聘其教师职务,取消其任教资格。

第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谈到师德的继承,我们首先应当继承中国教师之父——孔子创立的师德理论和传统。千百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品格特性,孔子创立的师德体系中的不耻下问,知过即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热爱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厚德载物,为人师表等,经过中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如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朱熹、柳宗元、王安石、韩愈、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晏阳初、鲁迅等的丰富、完善、创新,成为对师德建设、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师德理论体系,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师德制度建设也应当体现这些经历千百年历史检验积淀下来的师德传统。

同时,应当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师德制度建设中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制度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师德制度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

根据高校教师职业性质、劳动特点要求,以及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我认为首先应当由国家制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样的规范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依法执教方面的要求。主要应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有损国家利益的活动,不发表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对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的言论等。

第二,热爱教育事业,按照教育规律培养学生方面的要求。忠诚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既教书又育人,恪尽职守,潜心业务,精心施教。

第三,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的要求。尊重学生,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重视学生道德养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体现教师学术道德方面的要求。严谨治学,求实创新,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弄虚作假,力戒浮躁学风和短期行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勤于实践,忠于真理、勇于创新。终身学习,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五,“行为世范”方面的要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明礼诚信,严于律己,团结合作。尊重科学,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尊重他人劳动,尊重知识产权。廉洁从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些,归结到一点,[2]就是要为人师表。

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制度约束比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同类教育要更为重要。其一,没有任何学校是专门培养高校教师的。中小学教师有专门的学校培养,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把师德理论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并在教育教学实习中得到强化。这种专门化的培养使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之前就已对教师职业生涯中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标准有了相当的了解。而高校教师只是近年来新补充的教师才作为岗前培训内容的一部分开始学习师德理论。其二,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坐班,经常在独立的无人监督的状态下工作。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慎独”,对高校教师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当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分层次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

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在培育“四有新人”上,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成效卓著。

和谐校园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核是人本思想。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它的催化下,发挥最大潜能。

和谐校园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校园的每一寸地方,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

[1]

高云星,构建和谐校园的五要素,世纪桥.2008(10),

[2]

杨春茂,高校师德建设要强化制度保障,光明日报.2005.

试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党委宣传部 项 漪【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基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本文分别从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要求等方面来阐述其科学性和必要性。【关键词】高校 和谐校园 科学性 必要性

高等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因素,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和象征。在我们面对21世纪,在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面前,在我们加紧建设和谐社会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和谐进步的高校校园,促进高校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其先进作用,成为摆在高校师生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设和谐校园既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又有其必要性和内在的需要性。本文试图对建立和谐校园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行初步的探究。一

高校校园是社会的细胞,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和社会的文明使者角色,建立一个和谐的高校校园,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高校师生,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建立和谐的高校校园,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工作。应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认识和分析和谐校园的重要价值,如何全面深刻地把握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用什么思路来构建和谐校园,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构建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院校建设中的深入展开,它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我国的发展科学事业前景,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后续力量的科学内涵。我们的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的各项工作十分重视,无论从规划的制定、新的教育模式的提出、人才计划的实施、科技兴国理念的提出,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及其高校师生的极大的重视和殷切希望。然而我们也看到,在高校校园中,如何解决社会的发展与高校发展、文科与理科知识如何渗透、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何最大限度给予师生以学术自由,以及如何打造平安校园等问题,它既触及了我国高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涉及高校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之处。而这些问题直接和高校的建设、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渗透和推进到高校的各项工作结构层面时,必然会提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及其高校特定工作中的深入展开。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高校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既与党和国家对高校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又突出了高等院校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需要,完全符合把我们的高校办成直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大量优秀人才的总目标。

其次,构建和谐校园,是在把握我国高校建设新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高校走向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高校治理模式。我国正处在历史性的经济社会转型中,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而高校作为社会的细胞和组成部分,也必然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例如:高校的自身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的问题,学生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高期望值与社会学校的现实差距的矛盾,学生的人文自由追求与高校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与学的矛盾,高校的经济投入与产出的问题,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平衡问题,高校的后勤发展与学生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都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和谐程度及其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稳定。高等院校从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缩影,具有多层次的结构,从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到教师学生,从科学家到工人,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教辅人员,他们构成了高校的整体。然而他们之间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内容的不同,对社会及其高校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他们在其中的利益关系就构成了他们与之俱来的矛盾。如何调解好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同时,高校是一个思想意识多样化的地方,诸种文化信仰和价值取向“百花齐放”。伴随着这种多样化趋势的深化,必然产生一些新思想问题和矛盾。这是要求我们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不是仅仅把构建和谐高校当做一个宣传口号,而是要在其中注入科学的内涵。我们必须面对社会发展与高校发展的现实。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迁面前,认真推进高校体制改革,协调多元力量之间的关系,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和治理高校校园作出贡献,以达到最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多出人才出优秀人才作出贡献。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探索新的校园运转和校园服务机制,将会形成一套与高校人文化、科学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型高校治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和谐观念的提出具有其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科学性与哲理性。和谐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的具体体现。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发展我们的高校事业,有效地处理好高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管理领导与群众、学科发展与平衡、教学与科研、高级人才与管理人员、教学一线与后勤工作等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方面的失衡都将给高校的发展带去不利的影响,给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去不利因素。辩证法还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这个“度”处于两个关节点或关节线之间的特定范围或区间。矛盾双方比例处于这个特定范围或区间内,就会均衡和谐,相生相长;事物量变到达这个关节点或线,就会发生质变,变成更高级形态,或走向反面。我们提出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把各种矛盾的比例、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调整到一定的具有科学合理的“度”上,这也体现出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性。总之,构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是在现代社会需求下的具有科学性内涵的建设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全新理念。二

建设和谐高校校园决不是空穴来风一时兴致所致,它和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目标相一致的,是社会对高校的建设的必须,也是高校校园自身建设的必须。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的和谐校园,必须根据党和国家及其人民对高校的要求进行。根据和谐社会总前提下的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征。

首先,和谐校园必须是一个民主法治的高校园地。民主法治所重视的是高校师生是学校的主人公,它要求高校的一切工作要尊重广大师生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他们的高校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高校的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高校所具有的人文自由与民主精神要与法治相结合,使整个高校的建设发展服从于法制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校的基本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和谐校园又具有公平正义的性质。公平和正义的提出,为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人员之间的发展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个和谐协调的准则。在高校迅速发展的今天,原有的高校格局及其内部体制正在发生变革和分化,加上我国高校的“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使得高校的利益关系和人际矛盾呈现出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建设和谐高校中提出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高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对“公平正义”不能作狭隘的理解,它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高校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高校运行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同时也应看到,在现代化高校创建初始时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讲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不能以此而否定对具有突出贡献人员的特殊待遇,对重点专业和学科的扶持性措施,对高校突出问题的优先解决,对一部分人的重点培养等的倾斜性政策,等等。高校更为重视的是在协调和谐中求共存,在相对差异中求发展。

同时,和谐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如何使高校校园充满生动而丰富的活力,也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之一。作为一个高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志。作为基本面的东西,高校一是要抓科研,以使高校与社会融和,二是抓好教研,使学校教师与学生融和,完成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任务。在当前我们党和国家特别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下,鼓励教师搞好教学科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我成才,形成学生与社会、学校和学生、教师与学生多赢的格局,使一切有利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具有创造性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给和谐高校注入创造性活力。

当然我们也看到,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其中具有多种因素,应当指出的是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高校校园体系。三

建设一个和谐的高校校园,不仅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每一个师生自己的要求,它需要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对于高校的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和谐高校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与高校发展的需要。

第一,一个平安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师生能够很好地学习工作和科研教学的基本保证。作为学生,尽管有众多的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关心,它体现了一个新世纪大学生所必须具有的社会职责和时代使命。然而,对社会的关注也好,对政治的关心也好,其出发点是为了表明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科学和思想先导的高等院校的社会参与性与责任心。但它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同时不能以给社会和高校的生活工作带去负面影响为前提。我校的领导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创建“平安校园”七项建议,就是十分理念性和可操作性的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对照指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建好安全防范系统,做好安全生产(含教学、科研、实验、管理等)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四是加强干部教育,预防职务犯罪;五是全面实施我校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六是关心青年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七是加强专职队伍建设。打造一个使师生能和睦相处、心情轻松的学习工作、科研教学的平安校园环境,是高校师生所共同关心和向往的,它符合广大高校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既体现了对高校师生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法制观念在高校的一种具体体现。

第二,高校校园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和功能的场所,它聚集了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高级人才,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和国家的各级专业人才的重任。所以一个和谐校园的构建,除了平安以外,它更重要的是应当做到民主、科学、开放和人文。对于高校内部的各种因素,各个方面的需要,高校内部应该为建立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这个问题上,我校的领导就专门提出了五项行之有效的要求:一是党委要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提炼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水平;二是协调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住机遇,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四是切实做好关心师生的工作;五是改进领导作风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高校建设是需要依靠广大教师共同参与的,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得高校建设成为广大教师自己的事情,让教师能在和谐校园的环境和宽松愉快的心情中很好地学习生活、管理服务、教学科研,是构建高等院校和谐校园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其最主要的对象是学生,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与培养学生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做好学生工作就是没有做好高校工作,因此,学校努力打造“最关爱学生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作,看起来十分琐碎,但却是十分必要。如通过召开相关的座谈会、讲座、谈心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干预实验室,加强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考研和就业等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辅导引导;学生对后勤宿舍等提出的意见能及时了解并适时加以说明和解决;对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对学生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具有及时应对和处理的能力,等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相关的事情,很多情况下看起来是小事,但当它具体体现在某一个学生身上时,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就是他的头等大事。正如我们的高校管理人员所说的:学生工作无小事。在构建和谐校园,做好学生工作上,我校的领导和管理层的对策是十分有效并符合高校实际的,对其他高校不无借鉴价值: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既要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二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支队伍尽可能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三是采取切实措施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工作;四是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引导和教育;五是对大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为进一步修订做好基础工作;六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格局,重点抓好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等;七是请有关专家、领导来校为学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对大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工作,其中的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说到底学校是为学生建造的,一个和谐的学校,一段难忘的校园生活,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一场扣人心弦的讲座,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堂丰富动听的讲课,都将成为学生难以忘怀的记忆而陪伴学生终身,成为他们人生的激励和动力。所以,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高校校园,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学生的需要。

从文化角度谈和谐校园建设

图书馆 舒身杰【摘要】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而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具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方面和谐的特征,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导向、扬弃、教育、激励、约束等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做好正确的理论导向、强化以人为本、彰显本校特色、开展文化活动、创建人文景观等。【关键词】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 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和社会服务的基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和主阵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建设,而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一、和谐校园的文化特征

和谐发展理论认为,和谐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不同事物内在与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最佳途径。社会和谐与高校和谐是整体与部分、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两者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社会和谐首先是观念和思想的和谐,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和谐,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高校肩负着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和谐校园必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校园建设既可以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也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产品和精神引领,进而辐射和影响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反映出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1]素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既应该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更应当体现其现代高等教育的文化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职工认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的综合,是在高校这一特殊区域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以高校为载体,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长期的教学、科研、生活实践及学校各个领域的传承、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理想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一般以正式系统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和群体规范为主体,在构成上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2]三个层面。当代社会,和谐校园应当具有以下文化特征:

1.校园精神文化的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表现为校园内全体成员认同、遵守并带有该校特色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与教育主体有关的精神因素的综合,是校园文化的抽象和升华。从高校内部来说,一种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可以营造心齐气顺、和谐发展的局面,它引导并规范师生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而做、怎样去做,具有潜在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形成某种共有的“精神特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一个整体的优势,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因此,“人和”是和谐校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要以广大师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予每一个人以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建立起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和矛盾调解消化机制,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人际环境,形成团结协作、互谅互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同学关系,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和无限的空间,使他们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充分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从外部关系来说,高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制高和先导,应当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社会、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己任,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高校要有切合社会需要与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彰显鲜明办学特色,将学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融为一体,为社会输送各种合格人才,不断创造出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和新成果,以校园文明引领社会文明,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创和谐社会。

2.校园物质文化的和谐。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内物质范围的文化层,能够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主要包括学校的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色彩选择、景观设计、教学场所、文体设施、生活服务等,它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衬托出校园特有的人文气息,彰显出青春活力和时代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师生们不仅通过物质景观感受到环境知觉,而且能从中领略到特定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从校园的整体设计到建筑个体的式样,从一个个艺术雕塑到一块块标语海报的风格,都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品位。校园物质文化素有“环境文化”之称,大学教育要求加强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这既需要日常的教育引导,也需要环境文化的熏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文化那种充满生机活力、文明向上、求新活跃的环境元素,具有环境育人的功能,优美、温馨、整洁、稳定、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和智慧,塑造人的心灵和性格,愉悦人的情绪和身心,激发人追求上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美好未来的活力。打造人文品位与现代化设施相得益彰的和谐校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校园,这不仅表现为物质文化的作用,而且表现出师生的环境道德水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善待他人、尊重自然价值的道德责任和文化素养。

3.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在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法律指导下,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习惯、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可以将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文化价值的认同,对每个成员产生心理约束与行为规范。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和谐校园是体现公平正义的校园,公平正义是校园制度文化的应有之义。校园制度文化的和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制度产生过程的公开与民主,表现为学校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完善的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定权,通过公开程序、征求意见、开展调研、集体表决、结果公示等形式,建立重大事项特别是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实行民主科学决策的机制,使各项制度的出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是制度内容的公平与科学,制度设计要按照“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方针,尊重人的权利,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保障教职工在政治、机会和分配上的公平,追求机会均等,体现原则性与人性化的统一。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努力推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实施。在管理模式上,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中,以维护和提高学校及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从制度上、政策上营造法治、公平的发展环境,实现管理体制科学化和管理效益最大化。最后,是执行制度的公正与严格。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倡导师生依法办事,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保护师生合法权益,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养成人人自觉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和风气。同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和处理,防止将制度当成摆设,从而使群众公认的规则和措施得到维护和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和谐校园的文化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并被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的综合,反映了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它是维系高校运转的内在力量,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没有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就没有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在营造科学进步、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精神氛围和文化氛围中,通过一系列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崇高的信仰追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对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作用:

1.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种价值观念,因此,一旦一种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形成,必然会对全校师生产生巨大的导向和教育作用,从而引导并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成为了师生共有的精神特征。校园文化的产生、发展,根植于社会文化这块沃土,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文化的某些特征。不同时期流行于校园的不同文化热点,不仅体现了校园的时尚,折射学生的心灵轨迹,更与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今多元开放的时代,商品经济的浪潮会冲击和影响神圣的校园,校园很难成为一方净土。社会流行的时髦和时尚,往往代表了新生事物,有着革新的一面,从积极方面来看,它可使青年学生摆脱现状,勇于进取,[3]但某些不良文化也会导致学生盲从,甚至误入歧途。物理学家范守善曾说,“一个大学其实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一个学生进入大学学到什么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一种熏陶,被浸泡成一种人才”。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形成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现代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生的行为规范,倡导尊师爱生、严谨治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这种导向作用正是校园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2.扬弃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校群体的“中介”,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和具体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社会落后消极文化的摒弃和对优秀文化的摄取,即对社会文化“扬弃”后的精华沉淀。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延续性,它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吸收精华,将学校的原有文化积淀和新的文化成果进行筛选、归整、提炼,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予以保留。学校不但有选择与传递文化的功能,还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功能。世界上所有的名牌大学都有自己灿烂的校园文化,即使一些普通的院校其校园文化中也都蕴涵着璀璨的光点。在我国现代历史上,新社会思潮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往往首先萌动于学校。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引领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领军人物,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纷纷成为引领社会潮流的先锋、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这些流传至今的优秀文化,成为了当代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斗争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清华大学培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精神;具有百年历史的杭州师范大学“忠诚、勤奋、求是、创新”的办学思想等,这些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生存技能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校园中特有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师生在学校共同学习、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兴趣、信念、意志、理想、习惯等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对师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通过提供一种师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和活动,对受教育者产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意识等影响,使其从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诲,从而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教育者要求不断成长。学校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殿堂,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培养日趋重视,尤其是有关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评判,已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财富,以广大教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并以整洁、优美、高雅、规范的文化环境,对全校各个方面起着教育指导性作用,这种作用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具有潜在性的特点,它的“心理暗示”与“文化无意识机制”,决定其教育作用的必然性和有效性,从而,对校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教育引导作用,使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4.激励作用。校园文化强调学校目标与师生员工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群体成员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共同性,以校园精神、发展目标和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师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4]我教育的平台,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推动力。这是一种无形的号召和无声的行动,是符合学校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激发因素与原动力。它激励全体师生充满自信、团结奋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当师生员工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校园文化在无形中会给他们以信念、信心的支撑,成为他们追求自身理想、完成自我发展的力量源泉,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强大动力。

5.约束作用。校园文化的约束作用可分为“硬”和“软”两个方面。“硬”是指校园制度文化,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如通过奖惩规定、公约守则等形式,培育良好的品德,保证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促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软”是指通过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个体进行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发与感染,影响和改变他们的知觉、意识、判断以至行为,形成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努力成为优秀的大学生,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有效保证。三、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如何建设文明、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理性、诚信、宽容的精神文化为核心,形成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和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支持和制度保证。

1.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严肃的、自觉而理性的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弘扬时代主旋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着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高校作为“社会良心”、“道德灯塔”、“文明策源地”的价值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得益彰。

2.强化“人本”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校园文化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以人为本”强调把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的价值标准和最终目标,积极培育和谐、健康、诚信、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用道德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用理性来战胜情绪的冲突,用文化来引领正确的思想,让人能体验美好、崇高、成功和快乐,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参与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使师生在体力、智力、心理和伦理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实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和谐统一。

3.彰显本校的办学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独特的办学特征,其中最本质、最重要的特色应该是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作为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它曾经孕育了进步的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在批判继承了本校的文化传统和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其更关注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弘扬民族文化精粹而创造出体现民族精神、时代气息和本土特点的文化产品。如蔡元培主掌北大十年,通过系统改制,奠定了北大“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南开大学“允公允能”的精神;浙江大学“求是”及“创新”精神;杭州师范大学“文理渗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办学理念等,突出了校园文化的鲜明个性,更容易被师生员工所理解与接受。因此,校园文化要注重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吸纳校外优秀文化和借鉴社会主流文化,在互动中吸取精神“营养”和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4.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能调整师生学习工作的节奏,缓解激烈竞争而带来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压力,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双方的了解与友情,也避免了人们心理上的无所适从或[5]行为上的某种“失范”状态。因此,要不断整合和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读书会、艺术团等组织,广泛开展文艺、体育、学术、科技、娱乐等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学生在知识和理性、情感和意志、兴趣和特长、品质和体魄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5.创建高雅的人文景观。校园建筑、艺术雕塑、园林绿化、环境效果、警句格言、文体活动设施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形态而存在,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成为了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一个人置身于舒适、恬静、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就会受到环境的无形约束,自觉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和谐行为。优美高雅和健康向上、富有个性和文化气息、体现历史积淀和时代特征的人文景观,将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知识化、艺术化融为一体,造就了一个和谐、温馨、静谧、优美的校园环境,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赏心悦目的感觉,实施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环境文化的建设,注重塑造寓情、寓教、富于感染力的校园人文景观。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深化的过程,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文化正以开放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不断地吸收、整合和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努力为大学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使大学成为人才培养的可靠之地、社会文明的辐射之源、科学发展的知识之库。

[1]

陈诗铨,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机制,福建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

林则田,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1),

[3]

张文成,校园文化与学校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326.

[4]

刘春祥,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研究.2005(3),

[5]

董丁戈,岳学军,田丽艳,营造和谐与理想的精神家园,高校理论战线.2009(11),

刍议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赵映振【摘要】文化发展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高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就应重视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

本文探讨了建设校园先进文化应坚持的几项原则和建设中应注意的几项重点工作。认为建设校园先进文化应做到“四个结合”,即方向性和多样性结合、时代性和本土性结合、规范性和创新性结合及发展性和服务性结合。在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做好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精神和办学特色;构建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建设与精神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和提高思想认识、保障措施到位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关键词】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先进 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文化发展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就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校园文化也就理应把促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一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有别于自然形成的,人类的活动及其创造的成果,包括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层面,含义近似“文明”和“社会”。而狭义的文化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观念和行为,是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校园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一方面表现为对过去陈腐落后文化的批判扬弃,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当下停滞僵化文化的突破和超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使命,成为“人才源”、“思想库”和“助推器”,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文化艺术精品、推动文化改革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特别是培育校园先进文化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二、建设校园先进文化的原则

校园先进文化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但同时它又具有强烈的理想性,突出体现了对社会理想状态的价值追求。所以,建设校园先进文化就应该借鉴、吸收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在继承与创新、传授与传播中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为此,我们就要努力做到:(一)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应体现方向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校园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建设的全过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师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效抵制各种有害思想的侵袭,为文化育人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校园本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在倡导主流意识的同时,也要允许多种文化思想的存在。要兼收并蓄、包容百家,通过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的交锋,让校园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为主流意识提供创新和发展的灵感。杨叔子院士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优秀技术,一打就垮;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有这种包容的气度,通过有效的机制,规范的管理,以显性教育和隐形熏陶结合的方式,酝酿出和谐的氛围,达到宣传和育人的目的。(二)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应体现时代性和本土性的结合

校园先进文化应体现时代的特点,反映时代的要求,引导时代的潮流。不但内容上要具有先进性,形式上也要富有时代性,这样才能增强文化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因此,校园先进文化就要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平台,借助博客、播客、推客、短信等年轻人喜欢的信息平台进行传播。在信息广泛、平面传播的今天,只有具有世界眼光、富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才能够充分融入信息传播系统,也才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土性就是要突显本土意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应把本土性作为自己的“根”和生命的源泉,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去寻找自己的“根”,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丰富和规范校园文化生活,发展符合自身实际,富有自身特点,得到师生认可的文化载体和形式,陶冶师生的情操,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三)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应体现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结合

如前所述,校园先进文化在反映现实的同时,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体现了对社会理想状态的价值诉求。因此,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地努力和持续地培养,要求我们用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形式巩固阶段性成果。鉴于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处于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评价功能相对较弱的特殊时期,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多考虑原则性、方向性的问题和现实的可行性,多提一些基本的、能为大多数人接受和实践的要求,逐步推进,因势利导,发挥文化建设整合人的思想、价值观,而后外显于行动的目的。

先进文化规范性的另一层含义是要把校园先进文化融入到制度建设中去。在抓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快学校“硬性”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并把校园先进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文化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在注重用制度规范巩固先进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还要做好文化创新的文章。先进文化是通过不断创造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新思想、新观念,引领文化发展的潮流,进而培育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所以文化创新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坚持文化创新,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文化的方向性和时代性,也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要根据实践的发展,敢于突破现有文化观念、体制、形式的束缚,实现文化的发展和超越。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曾说:“一所学校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校园先进文化也是如此,必须通过创新思维、创新制度,做出品牌和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克服同质化倾向,激发文化的活力。(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应体现发展性和服务性的结合

校园先进文化应体现发展性和服务性的结合,就是说校园先进文化要把促进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同时,又要服务社会,注重实践,即向社会辐射,又在社会发展中汲取养分。文化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蕴涵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一切先进文化的发展目标归根结底是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高校担负着传播、创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任,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导向、激励、规范等功能,营造文化与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作为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地,高校还应担负服务社会的职责,积极推进全社会的文化建设,让优秀的校园文化向社会辐射,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应当以文化育人、服务社会为导向,保持同社会现实的联系,让师生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校园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向社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同时,也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服务社会和培育人才的完美结合。三、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应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

建设的优秀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科学规划,院系、部门齐抓共管和全校师生员工统一认识,积极参与。根据工作实践,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总结提炼学校的精神和办学特色。构筑优秀校园文化,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倡导主旋律,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学校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发展状况、传统风貌,结合学校自身的历史底蕴、办学理念、改革方向,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之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认可,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区域发展和国家政策,打造品牌,争创精品。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文化活动只有与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以如何增强优秀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加以解决的问题。从实践来看,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文化活动形式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调动师生员工们参与文化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采取加强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建立示范区、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通过筹措经费,以课题立项的方式,利用好学校研究所、建立定期交流评比制度等形式,激发师生员工的聪明才智,深入挖掘,凝练特色。

三要着力建设与精神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优秀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建设与校园的精神文化相一致,就可以为彰显学校自身的文化特性提供制度的规范,做到外在约束与师生内在文化自觉的统一,有效地促进优秀文化建设。反之,就会使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出现矛盾,制约优秀校园文化的顺利发展。

四要思想重视,保障到位。学校党委行政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认识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优秀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校园文化建设,调动党、政、工、团协同“作战”,做到全员建设校园文化,并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等工作一起落实,统筹规划,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做好保障,切实把优秀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加以组织、引导、协调,确保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齐头并进,持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与层次。

参考文献:

[1]孙雷,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9(8).

[3]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3(8):30.[4]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吴婉湘,方海明,大学文化与校园文化辨析,当代教育论坛,2006(6).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和谐校园建构研究

图书馆 沈俏梅【摘要】文章从校园文化的视角,阐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内涵,并就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关键词】校园文化 和谐校园

和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学管理追求的永恒目标。用和谐凝聚人心、用和谐团聚力量、用和谐孕育希望,在和谐中体验共同成长,是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达到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最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表现。一、基于文化视野,分析和谐校园的理念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没有良好的大学文化,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就很难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并最终导致各种不和谐因素在高校显现,从而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大学文化将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大学生存、发展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先进的、健康的、高雅的大学文化能够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的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学校的精神源泉。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策略和手段,只有校园文化搞好了,才能促进校园的真正和谐。二、基于文化的形态,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

何谓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虽然众多的专家学者对此定义不是完全相同,但是从他们的概念界定中可以抽出共同的东西,就是关于校园文化的质,即校园文化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各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心灵、精神、气质的塑造。校园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大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先进文化。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接受熏陶,自觉地形成自身的人格;它又是一种灵魂,如果大学缺乏这种灵魂,那么这所大学就缺乏生气和活力,她发展的滞胀必定随之而至。这种力量,这种精神,这种灵魂的形成是历经这所大学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的变迁所积淀下来的,见证大学的成长过程;是得到了所有成员的认同和遵守的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渗透于大学的每个地方,每一个人身上,她的形成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部分。

从文化形态分析,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有以下五点要素。

1.鲜明的大学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灵魂

精神是文化的内核,就大学来说,首先要做到大学精神的和谐。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大学精神可以浸透到大学和谐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和谐文化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塑造等功能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优良的学校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

校风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并富有特色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倾向及精神风貌,是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的综合,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反映了学校的个性特色。校风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便可在校园中造成一定的氛围,形成学校集体的心理定式,成为影响全体成员的无形的巨大力量,使全校师生员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校成员的情操,培养广大师生崇高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3.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平等公平、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当代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大学校园的和谐人际关系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包容的关系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关系。而在当今社会更加重视要在协作中竞争,达到双赢才是最佳的结果,所以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应该是良性的竞争,诚信是其基本的要求。只有建立起兼容并包、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才能标志着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4.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保障

规范、制度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是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一整套规则,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形式,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建立和谐的制度。只有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制度能促进校园文化多方面协调,促成主导文化的完善,从整体上体现对学生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的要求,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和风格,才能保证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好和谐校园文化。

5.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条件

大学的物态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及实现水平,它包括校园场地建设、活动建设及技术设备建设。校园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性的、直接的,优雅整洁、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校园,使人精神振奋、清除烦恼、启迪想象、触发灵感,在道德品质、情感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应该与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其环境育人的作用。三、从校园文化的视野,谈和谐校园的建设

与和谐文化相联系,所谓大学和谐校园,实际上是以“和”的目标和价值观来统一、协调,构成与运作的诸多要素,其达到新的和谐统一并最终得到充分发展。具体来讲,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包括和谐的校园外部、内部环境两方面。和谐的校园外部环境就是要协调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服务观,将大学的发展、定位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此,要优化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高校自身发展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以实现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和谐的校园内部环境则主要是指大学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

第二个层面: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应对当前多元文化潮流冲击的必然选择。大学必须在和谐文化的指导下积极建构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为师生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个层面:建设和谐的管理制度。这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和谐的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措施能够保障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满足他们的共同要求,较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有效地协调他们的利益。为此,大学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要用制度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

第四个层面: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最基本的立足点在于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大学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管理中充分考虑师生员工的实际需要,重点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为师生员工提供服务。要积极探索构建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管理制度以及和谐人际关系四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将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四、优化校园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努力提倡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要注入新的观念和内容,先进的校园文化即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等。

1.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础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外显的物质形态,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建筑特色、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文化体育设施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它是校园文化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是体现一所学校吸引力、凝聚力的一个硬性指标,也是体现一所大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在满足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对身居其间的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显然,校园物质文化有着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无论是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各种教学设施的配置、选择,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都要与学校的传统和培养目标一致,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程度,还有体现人文意蕴,力求美观、实用,且具有教育意义。因此,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应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校园环境布局应注意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寓思想和文化教育于环境建设之中,按照美的规律来规范校园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使艺术性与时代感结合,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从而营造高雅的文明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完善的校园物质文化设施,能给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能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能让他们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优美的校园景观能陶冶师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操,能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促进身心健康、调节心理状态等的重要作用,做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还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激发广大师生的爱校热情,更好地促进校园的全面和谐发展。

2.制度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保障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是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为完善师生管理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严密的组织机构,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它包括学校传统、仪式和校规、校纪、教学及管理等规章制度,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校园制度文化一经形成,不仅能促进师生员工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须强制就能在代代学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传统。校园制度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高校培养目标规范化的标本。

要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制定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的日常规章制度、规范、标准,才能保证各项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避免混乱管理,保障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谐发展。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人为本、和谐民主的制度的保障。《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标志。这种制度文化的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起富有人文情怀与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做到既约束人又激励人,真正贯彻实施一种尊重、理解和关心人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目的是让所有师生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让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加强各项制度的公开性、透明度,加强监督,严格执法,依章办事,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违纪必究,以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尊严。同时要重视制度的激励性,调动学校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上下协力,齐抓共管,建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中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所有规章制度的实施,也要尽量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实施前要广泛宣传,取得广大师生的认可,要以正面激励为主,给不同的看法、做法留有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创设出宽松的氛围。这种做法旨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削弱“被管理”的逆反心理,营造出团结和睦、互促共进的氛围,使制度文化达到最佳境界,发挥最大功能,从而使高校管理在严格的制度规范下提高效率,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因此,以人为本的校园制度文化的建立和优化,创新了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大学制度文化,既能使高校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协调行政权、学术权、民主管理权的有机结合,使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分工负责、合作共事,形成合力;又能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营造出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化氛围,使学校师生尽情发挥出生命的潜能与热情,使校园和谐稳定又生机勃勃。

3.行为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

校园行为文化就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学生和教师身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是学校作风、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的折射。

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通过行为文化这一载体表现出来,而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行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环境,营造特有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从而为培养符合一定教育目标的新型人才服务。因此,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把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内容。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术、科技文化建设。学术、科技活动是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要从创办专题学术讲座,开展读书研究,鼓励学生创办校内刊物等方面狠下功夫,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贯彻学术化、科技化精神,一方面可促使师生人人重视科研学术,在高校形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又可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从而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第二,艺术文化建设。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与陶冶,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在艺术节里,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在娱乐和比赛中,无形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往往能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

第三,阵地文化建设。高校成立学生科技活动中心、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健身健美娱乐中心和学生勤工助学指导中心等全校性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狠抓社团组织建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

可见,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娱乐功能,而且还能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为了保证社会主义高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高校要力求让举办的活动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避免消极、颓废内容的出现,以陶冶大学生的精神为重点,奋斗目标是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所以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客观条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和发展战略和谐一致,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国高校在创建校园精神文化时,必须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把“稳定和谐、健康文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作为学校的理想目标,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要学校领导者善于引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会议、讲座、广播、录像、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弘扬主旋律,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渲染、强化学校精神,就能将其作为一面旗帜,统领高校文化价值体系,教育、感召广大师生员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此来统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最终转化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则学校运作自然就会协调有序,从而有效促进校园的全面和谐。

综上所述,加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只有注重校园文化内涵的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全面发展,才能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和谐的校园文化,营建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环境,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艳玲,从校园文化建设看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黑龙江教育(商教研究与评估),2007(1-2).

[2]李志仁,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杨学义,和谐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4]潘文庆,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8).

[5]居学明,论和谐高校视域下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

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初探

社会科学基础部 赵传森【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爱护身体,珍爱生命教育;志向理想、责任义务教育;死亡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儒家孝文化在教育目的和功效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三层意思为依托,本文探索了儒家孝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和功效上的意义。【关键词】儒家孝文化 大学生生命教育 意义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这些自杀的学生中有大专生、本科生,甚至不乏硕士生和博士生。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来自家庭、社会、感情、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和问题很自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被认为是始作俑者。但是,究其更深层的原因,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笔者认为,大学生轻生事件频频发生,表明少数大学生对生命的珍贵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责任感,对自己的生存所包含的对亲人的责任也缺乏体认。而大学生之所以没有这些认识,与我们现在的教育长期以来较缺乏对人性和生命本身的关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血的教训引起我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而我国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何结合历史文化传统以更好地施行这一教育理念,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儒家孝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内涵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要求、内涵有着相通之处,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汲取儒家孝文化若干理念、内涵,对于这一教育的开展有积极意义。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现代生命教育的思想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于1968年首次提出,并在西方逐渐推广。近年来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那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呢?目前国内各学者对它的表述各有不同,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懂得爱护身体,珍爱生命。因为好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则是珍爱生命的首要环节。一个真正懂得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人,才能知道如何去爱护其他人的生命。这里所讲的爱护自己并不是自私。应该注意的是,爱己和爱他并不矛盾,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将二者统一?这需要进一步推进生命教育从现实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也就是下面要讲的第二层内涵。(二)志向理想、责任义务的教育。如果说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那么志向理想、责任义务的教育则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升华。一个远大的志向和理想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是一个人精神的支柱。它就像一面旗帜,使大学生不会迷失方向。动力、精神支柱和方向具备,大学生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5月4日即五四青年节之际,在北大寄语大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三)“死亡教育”。死亡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探讨研究的话题。而死亡教育则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话题。许多学者认为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应该让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但是目前科学对死亡的研究仍无定论,如何让学生有科学的认识?笔者认为,从目前来讲,死亡教育的目的应该让大学生对生命生起一种敬畏感。在中国文化中忌讳谈“死亡”。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很明显,中国的圣人孔子不赞同弟子谈论死,但是中国圣人却很重视关于死亡的教育。这句话并不矛盾,因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视祭祀葬礼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不同的是,古圣先贤的这种“死亡教育”是让人们要对生命有敬畏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育并非用迷信的手段让人们敬畏,而是让人们通过对丧葬之礼的重视来重视生命,敬畏生命。因此,在人类没有对死亡有完全彻底的认识之前,对它保持一种敬畏感显得更为重要。二、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儒家孝文化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瑰宝。从时间和地域跨度上看,二者之间相差甚远,但是二者之间在教育目的和功效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教育目的上讲,二者有契合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价值,使他们更加珍爱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目的是使我们的大学生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既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关注自身生命,又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既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又自觉提升生命的[1]价值。”儒家孝文化的最终教育目的是让人明白何谓孝,如何尽孝。但是这个最终目的中也包括了认识生命重要性的初始目的。《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可见儒家很重视人的身体和生命,认为这是尽孝的基础,这和生命教育的目的正好契合。

从教育的功效上讲,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生命教育为儒家孝的教育提供了实践基础,儒家孝的教育又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找到了理论依据。孝是一种人伦关系,必定离不开作为生命主体的人。作为行孝的儿女,首先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是践行孝道的实践基础,同时关爱父母的生命又是践行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那么为什么要珍爱生命?儒家孝文化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它通过分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强调生命不是个人的事,并说明爱父母的最基本表现是珍爱生命,以此为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使生命教育有了活水源头,树木根基。另外,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儒家孝文化这个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将生命教育“中国化”。三、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如下三方面意义:(一)在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教育方面,孝的教化有助于生命教育

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之一是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教育,而孝文化是提倡、注重爱护身体和生命的,两者契合。

当代大学生即使没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也能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心中还是充满了仁爱的种子。从汶川大地震到西南旱灾,可以看到这些青春的身影时刻冲在战斗第一线。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对同胞生命的关怀,不能不说是他们心中仁爱的光辉。但是更应该看到,如果能充分启发他们对自己父母的孝,让他们认识到孝的真谛,就能让那种仁爱的光辉更灿烂持久。因为,孝是“为仁”之本。通过儒家孝文化的教育,让大学生首先从义理上明白什么是孝显得很重要。而要明白孝,首先要让大学生明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孝经》上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简单的话涵盖了人间最真挚的爱。它告诉我们为人子女要时刻体会父母的心,深知自己生命来之不易,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身体,这样才能使父母安心。《论语·泰伯》中说:“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之所以最后能传孔子之道,从这句话可见一斑。这种对自己身体的小心足见其爱亲之情深切。《论语·为政》中提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认为能体会到父母在子女生病时的担忧之情,就可以称之为孝。不难理解,当儿女真正体会到了父母那份真挚的爱,会尽力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更何况生命了。

其次,要让大学生明白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儿女尽孝道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对孝道价值观还是持认同态度。“大学生孝道价值观的开放式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孝道中的精华,其孝道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尊重父[2]母,履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爱父母以及报偿父母。”而要履行子女的责任和报偿父母,首先最基本的是学会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据报道,一名家境贫困的女大学生因经济贫困,加上毕业后工作不理想,因此认为不能报答父母而走上了绝路。她的选择的背后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困难和痛苦,或许还有逃避的因素在,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她没有明白孝的真正含义。《中庸》上讲:“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尽心奉养父母,天天吃粗茶淡饭父母也会高兴。《孝经》在讲到庶人之孝时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如果明白这些道理,就不会让自己总是在一种愧疚与不安中生活,相反,会积极面对生活,并积极提高自己以改善生活。大学生应该清楚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是儿女尽孝道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牢固了,才能谈报偿父母。否则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有了损伤,不但不能报偿父母,还会给父母带来不安和忧伤。《弟子规》上讲“身有伤,贻亲忧”,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儒家孝的教化,从客观上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建立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因为心中有对父母亲的爱作为支撑,可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意义所在。因此,从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的教育上看,孝的教化有助于生命教育。(二)在志向理想、责任义务的教育方面,孝的教化有助于生命教育

大学生生命教育包含志向理想、责任义务的教育,要让他们明确生命并非一己所有,有责任、有担当;除身体的爱护之外,还有精神的保持,有远见、有价值追求。只讲名、利,过分注重身外之物,无视志向理想、责任义务精神,容易看不开。那么,孝文化在这些方面有什么意义呢?当代一位学者在一次演讲时曾诙谐地说道:“中国的女孩子不会自杀。为什么?她们实际年龄20多岁,文化年龄却有5000多岁,‘老娘什么没见过!’”这个玩笑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古圣先贤的智慧对我们现代人的生命观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儒家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更加明显。《孝经·开宗明义章》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行道”四个字向我们阐释了孝道的终极目标。而启发大学生建立“立身行道”之志,对于大学生内心不断充实强大,提高抗挫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自杀行为的发生,有一点原因不容忽视,即内心的脆弱。一个内心强大自足的人,不会轻易选择这条路。当年孔子周游列国,遇到的挫折困难从《论语》中就可以略知一二,他被围困在陈国时差点被饿死。而孔子始终能充满信心,从某方面讲不得不归功于他“立身行道”之志。怎样才能内心自信自足呢?其实从孔子身上已经可以找到答案,即建立“立身行道”之志。所谓“立身行道”强调的是修德。《弟子规》上讲:“德有伤,贻亲羞。”当人们体会到修德就是孝亲,这种使命感自然会提升起来。当然,处在当代社会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多生存压力,而且来自社会的诱惑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一些大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也越来越“现实”,并且认为这很正常。“现实”并没有错,因为毕竟作为饮食男女需要现实的物质供应。但是如果仅仅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名和利,则会让整个人很脆弱,因为他依赖的“现实”会经常变化,一旦失去了他依靠的物质条件,整个人就被摧垮。还记得雷锋说过:“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这句朴实的话有深刻的道理。它告诫人们不要把目光盯在功名利禄上,而要有更高的追求。而这种更高的追求并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理想主义,不切实际。恰恰相反,正是这种追求可以使人更加自信,心里更加充实强大。因为当一个人把生命融入到真正有利于社会的事业中时,所体会到的快乐和信心是无穷的。

那么如何去践行“立身行道”之志呢?当代大学生可能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些都没有错,而且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立身行道”的应有之义。但是更应该让大学生明白的是要实现这一切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而最终能够“立身行道”等于又回到了“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明晰此理,能使这些远大抱负在心中生根发芽,不断充实强大心灵。因为“父子之情,天性也”,顺乎此情才能够不断开发扩大“仁爱”之心。而仁之体越大,则其内心欲望越少,心胸越豁达,心力越强。林则徐有一副自勉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范仲淹也有豪情壮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二人一生中遭受过多次挫折,但最后都能够走出困境。在笔者看来,他们正是有“立身行道”的志向,而且从孝顺父母开始践行,才能有如此宽宏的胸襟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而这一点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三)在“死亡教育”方面,孝的教化有助于生命教育

儒家孝文化不但强调“生,事之以礼”(《论语·为政》),而且强调“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孝经·丧亲章》)儒家这么强调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其用心可谓良苦。笔者认为,儒家强调的这种“死亡教育”,从某一方面讲是为了让人增加生命的厚重感,对生命产生敬畏心。

当代中国社会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响很深,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加之他们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自然受到的冲击更大。当然,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思想可以让他们开阔视野和思路,跟上时代的潮流;但是,自由民主之风过强时,往往容易变成绝对自由和个人主义之风。当大学生头脑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整体观念渐渐地让位于个人主义观时,他们对生命的态度自然缺少了一份厚重感,缺少了一份敬畏心。因为生命已经成了他们个人的私有财产,他们自己拥有处决权。而儒家孝文化强调祭祖,缅怀已故亲人,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古圣先贤是让后辈明白,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个家族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的流淌。每个人身上都寄托着父母乃至先辈的期望,承载着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宋代大儒张载曾立下如此志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张载一生的事迹来看,他这种志向并非空空之谈,而是有深厚的根基作支撑,这个根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他对自己生命的认识。他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当一个人的生命变得厚重时,他对生命的敬畏心会油然而生,他的言行举止也会慎重谨慎,而且会有一种使命感。而儒家的这种“死亡教育”的影响可以从张载身上反映出来。近年来,清明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的“死亡教育”。因此,在死亡教育方面,孝的教化有助于让大学生增加生命的厚重感,对生命产生敬畏心,并有利于大学生生命教育。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珍爱生命,而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对生命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从儒家孝文化的教化入手,使大学生真正明白珍爱生命对父母的意义,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启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感,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王晓虹,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4),

[2]

邓凌,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2004(1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关爱型校园与和谐师大建设研究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姜万博 姜晓莹【摘要】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提炼出一些关键内核,帮助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爱型校园建设的提出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高度融合的一次尝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核心理念,旨在通过这一目标任务的建设,使师生主体间进行精神、心灵的交流沟通,达成对话理解,营造目标激励师生、事业发展师生、生活关心师生、情感凝聚师生的和谐校园氛围。本文从科学发展视角出发,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探讨关爱型校园的内涵、价值标准以及建设措施等。【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本思想 关爱型校园 和谐师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提出的科学指导思想,它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我国高等教育做好如何适应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如何满足国家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如何实现其科学发展,具有强烈的实际诉求。

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发展的过程,需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发展的人文性,同时推进教育创新,从而真正实[1]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进步的主体,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贯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肯定人,具有其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些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重书本世界的教育教学,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诱导;重服从社会规范的工具性价值,轻促进个体自由发展的自主性[2]价值等一系列偏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高度融合的关爱型校园建设的提出则是一次主动尝试,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的选择,反映着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师生精神境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规划性举措。一、关爱型校园的内涵及其根本价值指向

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是一个生命主体对另一个生命主体的承诺、呵护、牵引,因此,爱是基于同等生命主体之间的心心呼应,是建立在以生为本基础上的自觉行为。

关爱型校园正是一种对同等主体间生命牵引的高度人文关怀理念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高度融合,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肯定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它需要以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为出发点,以师生的尊严、情感、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主体间的“施予爱”、“感受爱”、“接受爱”和“回馈爱”等方面,达到彼此精神与心灵的交流沟通,达成对话理解,从而营造目标激励师生、事业发展师生、生活关心师生、情感凝聚师生的校园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大爱”,最终达到整体和谐,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使学生在充满人性化的和谐校园氛围中成长成才。同时,构建关爱型校园是一个逐步发展上升到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关心师生基本需要上升到引导师生终极追求的过程;从关怀师生的精神生活上升到引导师生精神成长的过程。总的来说,关爱型校园的建设[3]和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由表层向深层推进的过程。

关爱型校园建设具有双重价值评价标准:既将关爱精神根植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育好人,同时,大学的教育者又必须要有关爱之心,以关爱精神要求做好人。从建设目标主体“人”出发,最终将培养关爱型领导干部、关爱型教师、关爱型管理服务人员、关爱型学生作为关爱型校园建设的根本价值指向。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将“感受关爱”、“倡导施爱”、“强调自爱”作为关爱型校园建设过程中工作得失的衡量标准。

在感受关爱方面,就学生而言,即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怎么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需要,更要重视怎样满足学生需要;不仅要重视学生成人,更要重视学生怎样成人。施爱主体通过对学生以上关爱措施的付诸,使之切实感受到学[4]校之爱、领导之爱、教师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就教师而言,实际生活中,忽视对教师的关爱,是导致教师身心负荷加重、无力充分关爱学生的首要原因。只有教师被关爱的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满足,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作为关爱者的职责,更加激发其爱岗敬业精神。

在倡导施爱方面,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都要有爱国爱党之心、爱教育事业之心、爱学校之心、爱学生之心。只有具有这种大爱精神的教育者,才能担负起培养合格人才的职业责任,才能引导学生爱社会、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同学。

在强调自爱方面,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都要注重自身育人形象,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人师表,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二、打造关爱型校园,构建和谐师大的战略意义

在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带领下,杭师大人已经开启了继承百年薪火传统、创造辉煌美好未来的征程,提出了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根据明确定位的发展目标和科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学校坚定目标:提升内涵,全面实施“攀登工程”;扩展外延,启动一流校园建设;强化管理,注重政策执行力、激发个体行动力;积极进取,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坚定特色,打造“最关爱学生的大学”;创新机制,面向社会办学,高位嫁接新型学院等。

然而,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学科实力、师资实力和基于物质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办学实力等方面,也体现在一流高校独特的办学理念、管理机制、精神气度、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等层面。所以,坚定特色发展、追求创新发展可以为我校的跨越式发展争取巧实力和强实力。

打造关爱型校园的提出正是契合了学校特色、创新发展需求,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主义核心理念。它旨在通过“关爱型”之一主体目标任务的建设,使师生主体间进行精神、心灵的交流沟通,达成对话理解,营造目标激励师生、事业发展师生、生活关心师生、情感凝聚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氛围。打造关爱型校园,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校园的整体和谐,即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服务管理体系,和谐的校园学术氛围,和谐的人才发展导向。

此外,通过打造“最关爱学生的大学”,这样独具个性的软实力可以与整个办学硬实力的建设形成合力,为我校在“科学发展谋跨越,坚定信心创一流“的征程中凝聚人心、整合力量、认知目标、实现归属、共创发展,支持学校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高校的良性竞争中建立某个隐形领域的优势,成为我校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三、打造关爱型校园,实现和谐师大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爱型校园的构建应以师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为逻辑起点,从关心满足师生需要、唤醒主体意识、完善道德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层面来推进,最终达到整体和谐。关爱型校园建设的落脚点即是实现和谐发展,通过人人关爱、人人满意、人人凝聚的价值取向,实现学校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从杭师大的现实考虑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关爱型校园,实现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一)管理制度及科学民主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管理作为一种实现目的的手段和活动,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打造关爱型校园必须要有管理制度的保证,而且必须将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并配备相应的奖惩和激励机制,使学校的各个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定位、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各个部门间能够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同时在管理上应更趋人性化,做到民主、公正,体现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教学管理要树立核心,权责明细,优化人员配置,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监督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管理上,学风、生活要“双管齐下”。严谨治学,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引导、服务相结合。努力建立沟通渠道,及时掌握学生信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建立机制,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成立学生维权委员会,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和听证[5]会制度。提高学生科学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要关注教师的现实生活诉求,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全方面绩效考核机制,满足教师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建设性,引导其更好地“施爱”。(二)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的确立和发展

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科研学术环境与教学氛围的创新过程中,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通过建立和实施学生科研导师制,尝试集中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改革教师教学方法,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建立创新、开放型教学模式和研究型学习模式。[6]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形成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层次性、系统化教育要求,实行优生优教,加强个性化教育,以培养出更多尖子学生,并通过尖子学生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科研气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才。锻炼出一批教学、科研能力强,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方面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实现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走向师生主体间多极互动,从而达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的优化,更好地形成个性化、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体系。(三)和谐民主的关爱型校园关系的构建和维系

和谐民主的关爱型校园关系的构建需要建立校园各个群体间的“感情共同体”,从而通过这个“感情共同体”,协调行动,一致目标,将共同的情感追求内化为校园科学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即通过学校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建立“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使学校领导班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而保证学校各项政策制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强调准确的角色定位,建立“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实现“施爱”与“受爱”两者的有机统一;注重教师的自身素养建设,建立“互敬互谅”的和谐同事关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团结友爱”的和谐同学关系,以“大爱”价值观实现更好的成长与成才。(四)将关爱精神贯穿育人工作始终

要在师生间彼此对话、交流、沟通、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他律与自律、内化与外化、灌输与引导、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始终将关爱精神贯穿育人工作的始终,保证关爱型校园建设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要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性化教育管理服务。从包括学生品德修养在内的素质行为养成、身心训练、日常学习生活到交友处世、就业择业等,都要充分体现依法遵章教育管理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充分自由健康发展有机结合,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得以彰显。使源于道德自发,基于文化自觉,更是关爱型校园建设孕育爱之共鸣的关爱精神常有常新,内化为学校的一种精神文化内核。

[1]

李红,和谐社会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7),

[2]

李广才,于学成,刘东江,徐健一,关爱型校园:大学教育的一种境,详见2009-06-13:http://www.hljnews.com.cn/xw_ljpl/system/2009/06/13/010378381.shtml.

[3]

李广才,于学成,刘东江,徐健一,关爱型校园:大学教育的一种境,详见2009-06-13:http://www.hljnews.com.cn/xw_ljpl/system/2009/06/13/010378381.shtml.

[4]

周远清,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

[5]

田建国,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4(7),

[6]

徐爱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生态育人环境,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杭师大

人文学院 孟庆东【摘要】和谐校园是指校园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个相互包容、相互容纳、相互兼容的统一整体。和谐校园是高校教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前提,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杭师大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它是杭师大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利器。为此,必须在学校教师、领导层、学生队伍中强化科学发展的认知,构筑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注重落实,强化监督,将科学发展辐射到学校各个角落。【关键词】科学发展 和谐 杭师大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友爱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的主要理论之源。高校担当者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发扬科学发展观的强大阵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点对象。高校的和谐已经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关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走向。杭州师范大学作为杭州市的直属高校,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跨越式发展,即将建立的仓前校区将全面实现我校的超常规发展目标,建立“东方斯坦福”的宏大目标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时值当下,面对发展的机遇期,我校如何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跨入一流大学的行列,如何在新校区建立后强化学生、教师的科学管理已经严峻地摆在了全体杭师大人的面前。未来的发展,应该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我校立足时代潮头,在仓前校区的规划中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模式和关爱学生的思维理念,那么,在软文化的建立与传承上,在和谐校园的开发与拓展中,我校又将怎样实现一系列目标?笔者将对“和谐校园科学发展”这个重要问题做如下阐释。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和谐校园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协调与帮助。校园是承载民族希望的摇篮,是培养高素质民族接班人的沃[1]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谐校园是指校园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都能成为一个相互包容、相互容纳、相互兼容的统一整体,校园的行政机构能够摒弃官本位的立场,全力做好学生、教师贴心人的角色。教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学生与教师达到心灵上的相互尊重和情感上的彼此感召。和谐校园的建设将辐射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整个学校要形成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组成并按照一定的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和谐,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校园,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呈现出一种协调、均衡、有序的态势,或者说是校园内部各种因素出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校园要求的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主要是指学校结构、质量、效益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主要是指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或者说是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也包括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等方面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主要是指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人员间的和谐,学生间的和谐,师生的和谐等。总的来说,和谐校园的建设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与人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二、教师、领导层、学生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中所起作用

1.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中教师队伍的作用

教师作为学校的顶梁支柱,联系着管理层与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性因素。教师队伍的和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课题,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支持,是我党一以贯之的政策。教师的和谐要落实到教师生活的实处,关爱知识分子的进步,就要给予他们客观公允的评价。要大力加强广大教师对和谐校园理论的学习,不断培养教师对和谐校园的理解与认识;确立积极的“学”与“教”的关系,使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和谐发展的理念,树立教师新形象;优化组合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强化教师队伍素质。聘请有突出贡献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职业素质培训和能力拓展,合理安排老中青教师队伍的上岗比例,形成积极健康的教师评价制度,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尊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个性,鼓励教师建立拥有鲜明个性的课堂,摒弃单一的课堂规范,全面践行和而不同的全新理念;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对有能力的教师予以破格录用和提拔;专家、教授、青年学科带头人层次分明、互相帮助、发挥各自所长,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知识、身心的全面提升;产学研比例结构分明,教师梯队结构明晰,给予教师合理的教学任务,注重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对待研究生教育,施行导师责任制和中期检查,给教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适度宽松的教学环境。

2.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中领导队伍的作用

学校领导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一个健康的领导班子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与关键。学校的管理者能不能坚守责任、明确目标、认真落实、积极听取反馈是学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的和谐都需要一个领导班子的贯彻与执行,一个高校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者的责任心与前瞻性。和谐校园目标的延展与建立,充分考验领导全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团结力;充分检验领导班子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充分考察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性和对党的忠贞性。实现校园的和谐发展,不仅是一个教育任务,还是一个政治任务,全面建设和谐校园是现实和谐社会的一大保证和重要支柱。(1)构建和谐校园,需要高校领导班子不断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努力提升对建设和谐校园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践行我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相关文件和最新要求。

加强高校领导的思想建设,就是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文件和中央的最新指示,增强领导成员的政治敏感性和科学实践的目的性。坚持八荣八耻的教育和三个代表的学习,要有大局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团结意识、创造意识、和谐意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善于打硬仗,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赖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不断拓展领导班子的教育理念和服务意识,求真务实、创业创新、清正廉洁。“高校领导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摆到[2]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和施行,坚决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和科学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顾大局、识大体,注重领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认真决策、和谐决策,发挥每一个班子成员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2)注重落实关节,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反馈机制

和谐校园的发展,重在落实,重在有效的监督,重在卓有建树的反馈机制的确立。广大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高校担负的培养人才、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历史重任,要在落实科学决策方面狠下工夫。领导班子要亲临教学一线,全面直观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要脱离文件的堆积和修饰,倾听学生的声音、倾听教师的声音、倾听普通校工的声音。和谐校园的确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领导干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正不足的过程。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认识到上述问题的严峻性,不要怕暴露问题,不要以发现问题为耻,决策层要身先士卒地为全校师生树立模范作用,敢于指出错误、勇于发现遗憾,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检、自查的高尚氛围,为建立和谐校园提供健康积极的舆论机制。“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做到发展[3]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正确处理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

抓落实、保落实,领导干部要始终认识到落实的重要意义。一切的真理都要拿到实践中检验,一切的理论都要符合本校的实际,一切的作为要照顾本校的长远发展,一切的成绩要对得起实际的督察。工会、党委等相关组织要充分调动积极性,起到应有的作用,发扬优良传统,把和谐校园的任务落到实处,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完善领导负责制,把每一项工作中的每一项环节真正地落实到相关的人员,明确责任,确定义务,狠抓落实。落实要有时效性,要有执行力,广大领导要确保政策贯彻的完备性、严肃性,避免政策的走样和不落实。在落实的前提下,不断通过反馈机制查漏补缺,逐步纠正政策中的失败和偏颇,不断总结经验,发扬成效,消灭失误和不足。校园的和谐就是要保证每一名学生的民主和教师的民主,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落实,就是要看到现有层面下的失误和缺陷,就是要大无畏地开拓创新、自立自强。(3)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思想统领校园事业的不断进步“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国际化眼光、现代化要求审视高等教育的理念和风格、目标和思路、体制和机[4]制、学科和队伍、改革和建设,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问题,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具有整体的眼界,建立集约型校园,在校园中开展集约教育和节能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把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在教育管理各个方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实现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教育规范化。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为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校园的构建,以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基础,促进规模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促进教学科研的和谐统一,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做保障,以统筹兼顾来协调处理各种关系。

3.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的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建构和谐校园的终极目的就是充分关怀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扬个性、完善自我、成长成才。广大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坚持和而不同、有教无类的标准,全面踏实地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创造热情,支持每一名学生的想法,鼓励每一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督促每一名学生立志与创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高校的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师与管理者不但要无微不至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还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尊重学生的隐私与个性,让大学生能够真正地展现青春的活力,避免教条化的应试化教育的思维继续统治高校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的和谐开展,要坚持大处上细微入手,管理要体现人性化,服务要体现精细化,教育要体现个人化,发展要体现全面化。总结来说,即:后勤对象化,课堂多元化,学生管理人性化,培养方案私人化。

学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学生班级和宿舍,既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既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又是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班级和宿舍是组成学校的细胞,班级和宿舍的和谐是整个学校和谐的基础。因此,学校的和谐建设一定要在班级和宿舍上多下工夫,一定要意识到最基本的单位就是最有效的途径,班级和宿舍的管理最体现一所学校的管理能力。和谐校园的建设要推广到高校的最小单位,和谐班级、和谐宿舍的创建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创建和谐班级,有利于学风和班风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规范性,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未来的和谐校园就是要创建民主平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兼容并包的班集体,在这样班集体生活的学生,具有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互帮互助的亲情感,积极求索的上进感,这些品质是和谐校园建设所需求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另一方面,创建和谐宿舍,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思想教育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谐的宿舍既是良好的生活家园,又是和睦的学习乐园;既是美好的精神家园,又是永远的心灵故乡。”[5]

杭州师范大学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新杭师大是无数师大人的光荣与梦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杭师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命题和难题,是解决我校发展面临瓶颈制约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规划与构建,科学的发展与决策,合理的制度与人才管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创一流的必备条件。全校上下,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头等大事来抓。全校上下,要牢固地树立危机意识,将和谐意识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真抓实干、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和谐校园的建立需要一代人的付出与求索,需要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全校上下的和衷共济。广大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不怕困难、团结一心,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的精神,把杭州师范大学打造得更加辉煌。广大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探索、勤于开拓、善于钻研、精于实干,把教书育人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将科学发展、和谐校园的理念倾注给同学,让广大的学生在思想上尊重科学,在行动上促进和谐、在目标上锁定和谐。广大的学生是和谐校园的最根本的创建者和受益者,是和谐校园最广大的生力军,他们的未来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学生的未来就是学校的未来。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杭师大。相信有了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杭州师范大学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1]

龙兴跃,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

戴跃侬,和谐校园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戴跃侬,和谐校园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龙兴跃,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育管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5]

施洪甲,钱润光,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新探,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实践探索篇

360度考评法在学生党员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党委组织部 何 平【摘要】本文在分析学生党员培养和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通过360度考评法,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评价模型、学生党员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实时反馈、述职评价机制,以提升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建立起长效的激励体系。【关键词】360度考评法 学生党员 考核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学生党建工作则是开展高校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在高等学校中,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员质量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作用的主要环节和有效载体。而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重发展、轻培养、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现象,引致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再加上到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学生党员的考核管理条例,不少高校大多由政治辅导员或学生党支部书记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虽也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但一般比较注重考核结果,而缺乏对学生党员发展过程化的管理和引导,学生党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认可,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党员的监督考核机制和培养机制是高校要亟待解决的。本文拟通过360度考评法来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考核。一、360度考评法的定义

360度考评方法又称全视角考评方法,它是指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以及被考评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

对学生党员进行360度考核评价,其实质就是通过与学生党员有密切关系的人,包括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所属党支部的支委和其他党员、所属班级的同学、所属寝室的室友、工作同伴等对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专业学习、工作成绩、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党员也对自己进行评价。然后,由党总支根据相关人员对被考核对象的评价,比较被考核对象的自我评价得出综合评价并提供反馈,以帮助被考核对象更进一步了解现状,明确方向,做出行动。二、360度考评法在学生党员考核中应用的意义

在学生党员考核中实施360度考评,对于党组织和学生党员个人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针对学生党员的360度考核评价是党组织为了了解学生党员的现实表现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从与其有学习、生活、工作有联系的师生那里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党员考核评价的可信性、公平性和可接受性,有助于学生党员明确辅导员、班主任、班级、支部、同伴和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找准定位,清醒地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党员个体和班级成员、支部成员、其他同伴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学生党员参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增进学生党员的组织公平感,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党员的360度考核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参与人员的选择和人数的把握,强调对学生党员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评价和引导,而不单纯强调结果,同时在考核中强化学生党员对自我发展的定位,可以帮助高校党组织全面了解学生党员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党员意见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组织归属感;可以把学生党员发展与考核评价标准结合起来,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实践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带头作用,为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奠定基础。三、360度考评法在学生党员考核中的构建实施和优化

基于360度反馈评价理论的学生党员考核,需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等规定,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按照规范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实效等原则来构建实施。(一)建立基于360度反馈评价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评价模型图1 高校学生党员评价模型

根据360度考评法理论,本文构建了学生党员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中,将了解和熟悉学生党员的相关人员(如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所属党支部的支委和其他党员、所属班级的同学、所属寝室的室友、工作同伴及自身)作为多维的评价资源,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专业学习、工作成绩、先锋模范作用等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找出学生党员的优劣势。整个评测过程不但要有信息的收集,更加注重信息的反馈,并将整个工作由被考核学生党员非所在支部来承担,从而更加体现了公正性、公平性和客观性。(二)建立学生党员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建立的基于360度反馈评价理论的学生党员评价模型,紧密围绕学生党员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指标体系确立的同时,需要根据一级和二级指标再进行指标分解,以学生党员工作成绩评价中的“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岗位任务或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工作效果显著”指标为例,分成五个等级,以五级记分制:“A等,有很强的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乐于承担岗位工作,积极发挥自身作用,能很好地促进组织和集体建设;B等,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集体、组织荣誉感,能自觉完成安排的工作;C等,对集体关心程度一般,能参加各类活动;D等,关心集体不够,只顾自己的事情,很少主动关心集体情况;E等,很不关心集体,经常不参加活动,同学关系不协调”,综合相关人员评定得出结果。在细化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考核时期特定的背景和相关要求,融入新的考核要素,如“创先争优”活动阶段,学生党员考核要素中可以特别增加“学生党员五带头”的评价内容,倡导学生党员要积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帮助和引导同学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与学生党员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相结合,不断对学生党员的评价考核要素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先进性的导向,进一步量化指标,规范要求,增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党员全面的提升。(三)建立实时反馈和述职评价机制

除了构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评价指标外,开展学生党员的360度考核,还需要根据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安排等确定相应的学生党员的评价考核周期,一般以一周统计学生党员各项工作情况、按月进行情况总结、按一季度开展一次考核评价。在每周统计学生党员各项工作情况时,采取及时项目跟踪反馈的方式,将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思想等方面的表现加以记录评价,每个月进行一次情况总结,再按季度开展一次评价考核。在周、月记录中,设置任务进程单,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责任,以“工作成绩”指标为例,设置任务进程,如图2所示。图2 工作任务进程

这为更好了解学生党员工作进程、掌握其工作效度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学生党员所在支部、班级和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五级记分,不定期对其开展实时评价。在季度考核时,此表也可以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而在开展季度正式考核时,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参评人员,如熟悉被考核学生党员的辅导员、班主任、支部成员、班级成员等通过填写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表、开放式问题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匿名评价。参评人员填写的信息是与被评价者的学习、生活、工作情景密切相关的行为,而评价时又是统一收集,进行分类统计,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一般政治辅导员考核占10%、班主任占5%、所属党支部的支委和其他党员占25%、所属班级的同学占20%、所属寝室的室友占10%、工作同伴占10%、学生党员自身占20%。

为了更好地实施考核,在学生党员考核中还可以通过学生党员述职的方式,由党支部组织党员直接面向由同班同学、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党小组成员、政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院党总支成员所组成的不同范围的群体,汇报自己在考核期内在理论学习、参加组织生活、学习、执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群众基础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按照党员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剖析,说明成绩和不足,并指出今后努力方向。出席述职评议的师生,根据述职人的平时表现和现场的述职汇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请其做出明确的回答,并在会后采取匿名形式,对学生党员的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测评。在获取党总支、老师和党内外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意见、建议和评测信息后,学生党员所在支部根据党外学生意见和述职人员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为每个学生党员做好“优秀”“良好”“合格”等的鉴定,并将其所存的不足反馈给学生党员本人,同时报送上级党组织审核,支持和鼓励学生党员不断改进和提高能力、行为和工作态度以保证组织管理和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建立起学生党员考评的长效激励机制。

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创设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管理的张力与魅力

阿里巴巴商学院 曹丹丹【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积极探索适应和谐校园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革命的新范式,达到生命本体的真正和谐统一。【关键词】软实力 知本 情本 知本经营 情本管理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教育的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校园文化力。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革命的新范式。相应的在新形势下,创建和谐校园,营造和谐校园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

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管理,不是一味地渲染文化,也不是生硬地将文化和管理以及学生工作捆绑在一起。这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独特的管理艺术。创设高校学生文化管理工作的张力与魅力,将真正赋予高校学生工作以新的生机和活的生命力,达到和谐校园文化的真正统一,是学生工作软实力的真正体现。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至高境界:分析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

分析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当前学生工作管理正在经历着几个新的变化,主要呈现三方面新的特点,第一,从亲“制度”向重“文化”转变。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本”是现代人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学生工作者,或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学生,早已经不是高校象牙塔里的“贵族”,也不是受机械制度束缚的“执行者”,已经是“社会人”,“文化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越来越重视注重人的功能,而“文化”作为人的能动性的基础,它的作用和功能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提炼。第二,从靠“刚性”向展“诗性”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我们常用量化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生工作基本依靠刚性的常规化、扁平化和规格化去运作。大家往往注重学生在高校的平稳过渡,而较少去关注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高校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不是刚性的制度管理和经验管理,它是对主体学生的心态和行为的管理,是诗性的——自觉的又是自发的,规划的又是可以想象的,矛盾的又是触类旁通的。所以,把握学生工作管理的刚性与诗性的统一,是非常迫切的。第三,从控“个人”向输“情感”转变。单纯对学生个人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端:效率和效能低下,功能单一,学生个体的特点和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所谓情感于心,无论是学生工作者,或者是学生,要真正发挥其本质素质,必须从生命本体的情感出发。学生工作中融入情感要素,可以促成学生工作者、学生、教师的三方融合。达到生命本体的和谐,才是高校和谐文化的真正目的。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是学生工作软实力的至真境地:分析两者在学生工作管理中的作用

所谓“知本”就是知识资本的简称。学生工作的“知本经营”,即在学生工作中,将知识资源和学生资源作为学生工作管理的重点。它是学生工作中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人为本的经营思想。高校学生工作的知本经营包括:高度融合的大学精神、科学的管理理念、学生超前性需求的预知、极具发展的机制、高尚的人格修养、主流价值的认同、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特色定位等。

而学生管理中体现“情本管理”,则是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中注入情感因素。与传统学生工作监督式的管理相比,经营和管理更加强调服务、竞争和创新,更加求得主动发展的机会。“知本经营”和“情本管理”,是学生工作软实力的充分体现。

第一,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对学生工作“双重心”关怀缺失的极大关注

文化从本性上分析,即“人化”,它以人为终极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陶铸性灵,直指心源,其增长特点是日积月累,其作用特点春风化雨。所谓“学生工作双重心”,是指学生工作的重心不仅在学生也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工作者。知本,使得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和提高管理手段,他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大学生真正的内心感受,进而增强学生工作者的道德感知;情本,再从哲学以及心理沟通的角度去触及青年学生和学生工作者深刻的内心体验。所以,知本与情本,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人本”,可以实现对以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以及创造性为主体特征的学生工作者以及学生的最大关注与关怀。

第二,从核心的价值体现来说,是学生工作“圆文化”的张力与魅力的尽情释放

学生工作文化的管理,可以看做是一个“圆文化”:圆心是学生,周围是学生工作者。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并且共同生存。知本经营,以圆心为起点,辐射整个圆,推动学生的发展,拉动着学校的进步,是学生工作文化管理张力的表现。而一层向一层传递的,是情感——学生工作文化管理的魅力。张力与魅力在“圆文化”的尽情释放与相互融合,传导的就是幸福。

第三,从外部冲突的控制来说,是学生教育管理“理、情、规、行”的有机循环统一

学生工作的四大要素“理、情、规、行”,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适应到相适应,从相排斥到相融合,反应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规律。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去审度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去分析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特点。有了最原始的知识认知和情感体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之以规,导之以行——“理、情、规、行”的有机循环将水到渠成。

第四,从现实功能来说,是学生工作价值增值的重要过程

人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身心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知本经营和情本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工作者的尊重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调动其管理素质的潜能,同时,通过师生情感的沟通,学生工作文化的不断渗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持续的培养、发展以及优化。反之,这些认知文化和行为文化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工作主体的认知和行为,整个过程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学生工作的价值也在不断的矛盾调和以及有机循环中进行增值。思维与行为、素质与气质的合理归趋:分析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运用(一)创设的基本方法

将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作为学生工作的软实力,分析传统管理模式与学生发展态势的矛盾冲突,促使学生工作者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发展提高,同时,培育经营以“知本”作为逻辑起点和终点的管理思想,并把融入情感的“情本管理”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将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相结合,促进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主体的不断成长提高。最终达成学生思维与行为、素质与气质的合理归趋与统一。

如同管理的境界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员工把事情做规范;第二个层次,让员工成为该职位上的专家;第三个层次,让员工感受到工作是一种生命历程,感受到生命因工作而快乐。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让每个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享受生命的快乐的过程,实现幸福的人生价值。(二)创设的基本原则

姿态要偏重于“下”——重在学生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者通过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干部和老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具体来说,无论是知本经营,或是情本管理,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两个主体——学生和学生工作者。但是,最终的归宿点应该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我们教育文化始终不离的信念宗旨。

眼光要偏重于“远”——重在未来、重在长效、重在积累

学生工作的文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先进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需要通过知本经营和情本管理的理念,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内涵,培养学生主体积极向上的思想。学生工作的成效不是眼前的、即得的,它最终通过学生的思想、行为等综合的气质和素质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要放眼于学生工作的大局,重未来,重长效,重积累,以知本作为培育学生工作文化的起点和终点,融入情感因素,促成先进的学生工作管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目的要偏重于“深”——重在人的精神塑造以及价值提升

以往谈到学生工作,表面的显性问题常常被提及:活动场地匮乏,经费不够充足,等等。在学生工作的管理上,大家的眼光也大都关注于对学生的计划和控制。美其名曰“学生工作文化”,其实,大都只是给学生活动加了个“文化”的帽子。知本经营和情本管理,是希望能真正医治学生工作管理中沉积的“换汤不换药”的老病,立足人的精神塑造和价值提升的基点,使学生工作完全脱胎换骨。知识资本和感情资本,加上人力资本,可以获得学生工作者思维与行为的合理归趋,可以到达学生道德与认知的最终统一,可以提升人的本质价值和幸福指数。

方法要偏重于“通”——重在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情感,不仅是一种极富活力的生命形式,更是教育中一个神奇的力量。在运用知本经营或是情本管理时,学生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察颜,观色,听言,观行”,注重心灵的沟通,掌握好经营和管理沟通中的几个原则:(1)互相尊重原则;(2)倾听原则;(3)组织发展与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相促进原则;(4)公正原则。心心相印,心灵交融,是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实施的重要保障。(三)创设的基本途径

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要成为可以操作的管理工具,必须赋予其实用性的特征。

第一层次:管理的导入方面——重视领导的支持力量

学生工作管理文化的导入需要高校内部人员和社会专家的共同介入,这对于目前缺乏高校文化管理实施经验的中国高校来说,尤为重要。文化型社会的氛围,文化型领导的支持,文化型大学精神的烘托,是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实施的文化基础。

第二层次:管理的执行方面——重视学生工作者的知本组合

学生工作者是高校学生工作文化职能的执行者。提倡学生工作者的“知本组合”,就是将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掌握不同知识的各类人才进行科学组合,确保每个学生工作者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出最大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学生工作者整体队伍的素质,是实施学生工作经营与管理的关键。

在着眼点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等深层次问题。可以:(1)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专门训练。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学生管理的专门训练,可以开设诸如《学生人事管理教程》、《大学集体活动》、《学生宿舍大厅管理》、《大学组织及行政》等一系列融理论性、应用操作性于一体的学生行政课程。(2)加快学生工作者的专家化发展。(3)实行面向全体学生的校级老师的学生工作队伍。(4)建立梯级的队伍机制和长效的激励机制。(5)提供各种专业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第三层次:管理的控制方面——重视构建学生工作的文化场

要控制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管理的深层次的内容,如价值观等,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控制文化管理。我们要注意知本经营和情本管理实施的环境。学校是一个教育场,场内的人与物都应具有教育影响力。学校所要做的是不断地优化教育场,使人人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并影响别人,人人又都从中受到启发、熏陶和教育。我们要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构建“学生工作文化场”。我们要创新学生工作的形式,更好地建设学生文化,从而将学生工作的文化精神内化为青年学生自身的内驱力,以实现个人的自觉发展。

第四层次:管理的实施方面——重视青年学生的人力资源开发

管理的主导是人。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无论是利用知识资本,还是情感资本,两者合一的管理最终目的是提升高校青年学生的内在素质资本的含金量,所以,在具体经营管理中,我们要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引导大学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力量和创新力量。例如,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动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和开发,开拓大学生的素质拓展,深化大学生的各类志愿者及实践活动等等,当然,其间要注意的是,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为出发点。

第五层次:管理的支撑方面——重视情感的细节服务

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对细节的管理则是管理艺术的体现。“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而学生工作文化的内部价值观也正式通过情感于心的细节交融来支撑的。在知本经营与情本管理中,我们提倡学生工作者对工作的用心经营,对学生的用心关怀。情感的细节服务,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要点:(1)细节预测:对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出合乎实际的预测;(2)细节差异:注意管理服务的学生是个性不一的,是需求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的;(3)细节创新:我们要用心思考和创新学生工作有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如精心设计学生工作的服务窗口,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每件大小事等。当然,这里要提醒注意的是,情感的细节服务不是溺爱学生和过分的宠爱学生,它是学生工作者和学生的一种知识和情感过程的真正的体验与交流,是两者的洞察力、理解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的全过程。

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营造和谐校园舆论环境

党委宣传部 倪洪江【摘要】当前,高校宣传部门正面临着理念、机制等多方面滞后的严重挑战:包括新传媒技术革命对宣传渠道建设带来的挑战;突发性事件频发给和谐舆论环境营造形成的压力;与此同时,在以内涵提升为主旋律的发展态势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也成为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宣传组织应该敢于应对,要树立“大编辑”、“大融合”、“全民办报”的大宣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和谐校园舆论环境。为此,笔者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前移新闻宣传战线段,以“大编辑”为中心,构建高校新闻中心运作新模式;推动校园媒介的“大融合”,培养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全民办报”意识与全过程宣传意识;建立合理的应急信息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关键词】和谐舆论环境 挑战 大宣传格局

和谐校园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因素。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社会联系息息相关,首先,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合作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各类信息愈来愈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以中国校友网为例,2011年评出的最受媒体关注大学,国内新闻媒体有关北京大学的新闻报道最多,高达331,000篇,连续5年蝉联“中国校友会网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榜首;清华[1]大学有297,560篇,位居第二。其次,社会舆论环境也深深地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如食品安全、事业单位改革、公务员招考、创业环境等等,各类信息都吸引师生的眼球,影响着师生的言行。第三,现代媒介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以微博、BBS、手机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师生不但是现代媒介的读者,更多地成为参与者,组织者。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在校园的影响,这对于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宣传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传播学来说,事件最终产生传播效果,与传者、受者、传播渠道、传播制度都密切相关,任何一个渠道出现异常,都会影响到传播效果。可以说,新时期和谐校园舆论环境的构建,除了师生与社会两端外,中间的传播管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非常重要。一、高校宣传工作在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时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一)现代媒体的新技术革命对高校宣传渠道建设带来的新挑战

高校在本世纪初时,校内内宣平台主要还是校报、广播台、宣传橱窗等,之后的20年中,以网络为主体的媒介对高校新闻宣传带来巨大的冲击。一是校园网、BBS、博客、微博、手机报、液晶屏等户外媒体等成为高校内外宣传的新平台,特别是网络为新闻宣传的主要载体。二是校内传统媒体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数字化革命,数字化报纸、数字化音频视频正应运而生。三是各媒体融合已成必然,现在高校大多已形成校报、校网、广播电视台、户外媒体(宣传橱窗、液晶屏)、纸质宣传品(画册、书籍等)等载体齐全,并相互融合的趋势。

在这种现代媒体变革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可忽略的,便是由互联网引发这场革命下催生的一个全新的网络虚拟空间,随着网民数量的几何级数增长,这个与现实空间平行存在的虚拟空间正不断得以扩大和延展。而生活空间的革命性变化必然引发人们在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上的重大转变。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公共领域,成为师生信息交换和生活交往的新平台。当前高校,师生获取学校各类信息,师生交流更多的时间、内容正是在这个网络空间里完成。以我校校长叶高翔开微博为例,引来师生粉丝3万多(加上钱江学院,全校师生也不过2万余人),可以说,在这个空间里,完成了“校长(学校管理层代表)与师生交流,全体师生集体围观”的网络赶集场

[2]面。另外,在人人网、各类层次的QQ群等空间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师生立足各类信息技术终端,在数以千计的空间里进行广泛而热烈的交流。这些空间所形成的气场,成为学校和谐校园舆论环境的重要内容。(二)公共事件频发给高校和谐舆论环境营造形成压力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数量剧增、范围扩大、性质复杂、影响深远,给处在转型期的高校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突发性事件包括公共卫生类事件,如“非典”;治安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如对教学不满的罢课;政治事件,如反日游行等等。以我校为例,近3年来,也出现过大大小小多起突发性事件,如2009年上半年的胡斌交通肇事案,下半年的甲流聚集性爆发等等。类似事件当前多多少少在各高校都在发生。

一般而言,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都十分重视,但在处理事件过程中,由于国内大多数高校目前既没有建立主动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机制,也没有形成应对突发性事件的习惯,传统的信息发布侧重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是单向性的、一方的行为。而实际上,由于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强烈关注度,如果公众没有获取准确的信息,各种小道消息就会大行其道,谣言四处传播。这种信息在个人间传播,通常将一些主观判断和想象附加到信息中,而一些真实的信息可能会被过滤掉。这时,如果高校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谣言就会越传越盛,给事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突发事件陷入网上舆论漩涡的比例和频率将会更高、更快。如何化解危机,扭转和提升学校的公众形象,营造和谐校园舆论环境,这对提高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的舆论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在以内涵提升为主旋律的发展态势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成为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的重要课题

大学文化(也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一般是在耳濡目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较深的影响。它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发挥其作用:

1.宣传教育:是指以形势政策、爱国主义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校刊、广播站、校园内闭路电视、宣传橱窗等。

2.文化活动:知识讲座、辩论赛、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工程等等。

3.艺术实践活动:各种社团演出(请进来、走出去、自娱自乐)、艺术创作(小品、电视剧、歌曲、书画、小说等)、艺术节等。

4.体育活动:各类体育比赛,校队、运动会、体育节等。

5.学术活动:学术研究、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科技节等。

6.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

7.社团活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高校每200名学生至少有一个社团,自愿组成,经学校批准后进行活动。

8.社区文化活动: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宿舍文化活动等。[3]

9.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大学文化是一种融学术性、知识性、团体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发展的日益成熟,高校规模扩张的时代已日益远去,高校间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内涵的提升上。一般来说,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体现在生产力、管理力与文化力上面,三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推[4]动学校的发展,并体现了高校的核心价值。在当前发展阶段,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可以支撑高校管理与生产的创新,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能力,继而提高学校竞争能力。

在现代大学发展阶段,大学文化建设将成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入师生,搞好文化建设,推动宣传工作,日益重要。(四)国内高校宣传组织在机构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社会以及师生的深层次需求的增加,高校宣传部门职能在外延得到扩大,在内涵上专业化要求增强。具体表现为,一是宣传部门的职能除了传统的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外,大学文化建设、网络宣传建设日益重要。二是专业化需求日益增强。比如新闻宣传更加注重新闻策划,报道组合;对新媒体的认识与掌握能力;善于运用不同介质的立体营销能力;对大学文化的认识与引导能力等。三是突发事情、公共事件增加,新闻发言人的应对素质与技巧要求进一步提高。

为了更好地协调相关工作,目前有些高校在传统宣传部设置保存的前提下,还会增设一些机构,比如设立新闻中心、新闻办公室等类似的机构,加强新闻宣传;设立文化研究中心,或者艺术委员会,加强对大学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与引导;设立外宣办、网宣办等,加强对同社会媒体的联系与社会各大网媒的研究等。有些高校还按照国外或者企业的运营方式,设立公共关系部、品牌战略部等机构,增强对学校整体形象策划与推广工作。这些机构一般在宣传部的业务指导下,有些是独立处级单位建制,有些则作为宣传部下设机构。

总体而言,对高校大宣传概念、机构以及人员设置的认识,在不少高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些学校领导层面,对相关机构、人员的设置,对其重要性、长远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宣传部门处于人手紧张,只能应付手头问题的困境。学校二级层面,对宣传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认识意识就更弱了。另外,高校宣传工作普遍比较辛苦,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比如新闻专业能力弱、新媒体能力掌握差、理论功底不足,也制约、影响着宣传工作。

二、应对新要求,树立“大编辑”、“大融合”、“全民办报”的大宣传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营造和谐校园舆论环境(一)体制创新:前移新闻宣传战线段,以“大编辑”为中心,构建高校新闻中心运作新模式

高校新闻中心专业人员较少,一般没有专职记者,独立建制也不多。以我校为例,新闻中心与宣传部合署办公,有两位老师负责校报编辑,一位老师负责校园网各项工作,一位老师负责对外宣传工作,另外他们还要兼顾宣传部的其他工作。尽管校报校园网有支学生记者队伍,但对学校事件关注相对较少,视野有限,而且年年更新,不利于培养。教职工宣传队伍尽管相对稳定,但也只是兼顾宣传,只对自己部门事件关心。而对社会媒体跑教育线的记者而言,受其关注度影响,对学校的关注也是间断、有限(见下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侧重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角色需要进行准确定位,有效发挥协调与引导作用,否则难以适合当前复杂的工作。

在此笔者提出大编辑的概念。一般而言,编辑的角色是什么?为人作嫁衣者、新闻把关人等等。然而,在新的舆论环境,这种定位已不适应当前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中心就是一个大编辑部,应该以策划为核心,以编辑角色重塑和编辑流程再造为基础,以强力释放编辑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新闻品质。具体表现在:

1.树立总编辑意识,对过程进行控制

宣传部负责人,应该是领会学校发展总体思想、阶段发展思路、布置全校宣传任务、体现全校宣传意图的核心人物。不应该是传统上的开开会、发发令,而要职能前移。一是深入到学校领导层与决策层,把握学校总体发展意图与阶段重点工作。二是要深入到总体宣传计划的制订,阶段宣传工作重点的论证,甚至全程监控宣传工作的执行,及时、迅速地调整宣传工作走向。如同新闻单位的编前会、宣传务虚会、看版会、总结大会,应该进入高校宣传工作领域。三是要不断对每次“战役”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指导下一轮的宣传工作。从这个层面来说,负责人就是总编辑。

2.编辑工作方式从“靠天吃饭”转为“找米下锅”

以我校为例,原来校报更多是等着通讯员来稿,或者改一改校网上的稿件。而校网编辑除了负责做好校领导的稿件,也在等着通讯员来稿,这就是靠天吃饭。哪天通讯员稿件少,编辑们就喊着没稿件。这样的编辑,在现代高校媒体竞争的态势下,是消极地做新闻宣传,不适合时代发展。

找米下锅已经成为必要,现代编辑必须走出厨房,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前移,不仅需要前移到采访阶段,更需要进一步前移到策划阶段。也就是说,编辑必须及时发现新闻线索,研究重大选题,善于组织通讯员、学生记者,实施重大报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主动全程监控并随时调整记者的采访行为,同时准备重要版面或者重要位置,最终落实策划。

3.从重载体建设到重名专栏名版面,重文化精品建设,注重资源共享与品牌展示

以《师大名师》为例,原来是学校校报的一档栏目,原来是学校设立特聘岗教授后,为了推荐、介绍学校这批二十多位优秀教授而设立的。由学生记者进行采访,每期一位,以人物通讯的形式在校报3版进行报道,逐渐成为读者喜爱的栏目。之后学校校园网将此栏目同时在网上进行推荐,也广受欢迎,关注度不低。

大学文化精品建设与名专栏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如对大学精品社团的推荐,学校的戏剧节、六艺节、北极星诗歌朗诵等活动,如学校推出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博雅论坛、诚恕讲堂等,都可以与办专栏结合起来,通过对重点文化活动的推荐与包装,逐步成为品牌,推动文化建设,扩大宣传效果。一些长期坚持并有成效的专栏,在有一定沉淀后,可以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或者出书。

重品牌建设对编辑提出了强烈的经营意识要求,要使自己的版面、栏目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有一个可操作的实施办法。(二)技术创新:实现媒介的“大融合、大整合”,培养数字化生存能力,提高对网络社区传播的研究与应对能力

1.学会培养数字化生存能力,从单打天下,转为多剑合璧

网络媒体集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于一身,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新闻。在这种背景下,数字化让媒体融合真正成为可能。

以校报为例,传统的校报纸张要一一发送到师生手上,实现传播效果,已经日益困难。以大众媒体为例,许多报纸都在进行报网互动、手机报、数字报等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角色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不再单纯是一名报纸编辑、网站编辑,而成为多媒体主持人,他不仅要主持报纸的新闻策划、编辑工作,还要主持网络等新媒体的选题策划和访谈工作。传统编辑只有适应了这种角色转型,才能实现数字化生存。

2.加强研究网络特点,提供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占据网上主流信息渠道

网络使用性研究表明,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受众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充满了怀疑态度与批判精神,他们是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才去访问网站。网络受众往往浏览网站而不是专心地阅读。他们也往往比印刷品的读者或电视观众更活跃,搜寻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网站提供的东西。

高校宣传工作者在网站专题、栏目、频道的策划及实施中,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与习惯,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去进行策划,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对他们有用。比如传统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新闻: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而网站还要提供资讯,要针对高校师生提供的大量服务资讯需求。比如学校开展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十二五规划,什么内容与师生是利益最关切的?另外,像社团活动、学术报告预告、勤工助学广告等,在网上专门设置专栏,持续进行发布,就会成为师生网民的关注焦点。

3.团结、组织意见领袖,成为网络社区的话题引导者,有效做好舆论引导

2011年最火的网络载体莫过于微博了。一人发言,万人围观,互相评论,进而互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网上社区。高校广大师生以班级、学院、专业、兴趣爱好等为单位,形成各类网上微博。另外,传统的QQ群体,同样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不同的社区里,大学生不仅会关注校园内发生的新闻话题、事件,而且近距离接触甚至参与到这些话题、事件当中。

因此,宣传工作要善于组织网上队伍,发动版主与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通过网络社区、博客、微博等方式,发动、引导更多的师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新闻内容的生产、创造当中,成为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内容的生产者、忠实的消费者和积极的传播者。比如在新生开学时,要组织人员进行新生注意事项的讨论;在考研专栏,要组织人员进行考研辅导之类的话题,等等。(三)理念创新:“全民办报”意识与全过程宣传意识的培养

要搞好高校的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依靠师生,一切为了师生的原则。从历史上看,全党办报、全民办报是我党新闻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党报必须开辟足够的空间,让人民群众说话,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疾苦。1948年,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曾指出:“这就依靠你们把他们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错误反映[5]上来,变成新闻、通讯,给新华社,给各级党委,给党中央。”这样的提法,同样适合于今天的高校宣传工作。目前,不少高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提出了“一把手”负责制的宣传要求。实际就是要各学院、部门都要重视宣传,善于宣传。宣传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工作方式,是一件做好各项群众工作的利器。

要实现全民办报,除了强调“一把手”负责制外,还要从队伍建设、体制建设上加强对宣传队伍的建设。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日益专业化,建立健全教职工宣传员兼职队伍,学生记者队伍要加强专业化的培训与实战训练。

全过程宣传,要求活动组织者就是宣传策划者,要将策划意识提前植入并指导各项校园活动,前移宣传战线,获取更大传播效果。全过程宣传,还要求制订完善的宣传方案,在不同阶段,确立不同的宣传工具与宣传形式。宣传橱窗、海报横幅、液晶电子屏、校报、校网、社会媒体、网上社区空间等等,这都是宣传工具,消息、通讯、标语、通告、总结、大讨论、节目表演、座谈会、出书等,这都是宣传形式,如何组合使用,要一一细化到方案之中。(四)机制创新:建立合理的应急信息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在平常,学校就应该建立起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特别对新闻发言人,以及新闻发言人助理进行培训。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学校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协调好各方力量,以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后果,首先要遵行迅速说、及时说的原则,要立即向公众发出权威的声音,控制舆论制高点。其次要有重要信息核实机制。既要畅通准确无误的信息来源渠道,较多地掌握真实信息,又要严格控制信息输出。保证所有信息都是经过仔细核实,在精心策划安排下说出去的。第三要明确谁来说。要通过专业权威的新闻发言人,提供充实的数据和事例,公开诚恳地面对社会媒体、大学生群体的质疑,选择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介渠道进行发布。

另外,还要避免产生事发后把一切问题推给宣传部门的误区。事情涉及的领导、部门应迅速、诚恳地面对事实,处理事情。同时在宣传部门的协调下,参与信息的发布全过程。特别涉及学生管理、学术腐败、公共卫生等部门,更加注重对每次突发事件处理后的经验总结。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真正的和谐校园。

[1]

赵德国,蔡言厚,冯用军,王凌峰,刘明.2011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北大、清华最受媒体关注,见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cur/2011/20.shtml.

[2]

见新浪微博:叶高翔老师http://weibo.com/1998888382.

[3]

姜纳新,论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广播学院素质教育学院,见中国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2288.

[4]

苏荟,胡宜挺,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辽宁教育研究.2008(1):42.

[5]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2):251.

科学构建和谐的校园媒介生态

党委宣传部 孟昌【摘要】当前,随着新媒体、新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媒介生态不时出现恶化趋势,进而影响到被称为“最后一片净土”高等院校,导致高校的媒介生态也失衡非序。而和谐校园的建设要求,离不开和谐的、科学发展的媒介生态,需要学校、校园媒介、受众等三个层次的生态群落积极行动,共同打造大学校园和谐的媒介生态。【关键词】和谐校园 媒介生态 科学发展

当前,中央和国家提出的“和谐校园”建设命题,是一个广泛又深入的实践课题,包括思想政治、校园文化、媒介生态等多个建设子系统,而这些因素的共同基础都与和谐校园媒介生态的建设息息相关。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进程中,校园媒介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如何进一步担当责任、突出优势、发挥职能、构建生态,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意义重大的课题。一、和谐校园媒介生态的界定与特征

1.媒介生态与校园媒介生态“媒介生态”一词最早是由马歇尔·麦克卢汉1968年在post-man演讲中公开提出的。尼尔·M.波兹曼首次把媒介生态学定义为“将媒介[1]作为环境来做研究”。我国学者后来提出,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2]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根据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可以初步明确,媒介生态系统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媒介、社会和受众三个层面,以及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校园媒介生态,顾名思义,就是媒介在校园里构建的生态系统,相对应,它也有三个基本维度,分别是作为管理层的校方、作为主体的媒介和作为受众的师生。

本文主要探讨的校园是指高等院校。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该校的校园媒介生态系统也包括三个层面:管理系统,大学党委是校园媒介的领导者、指导者,一般由该校党委宣传部具体执行;受众系统,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群体;媒介系统,既包括传统的校报、网络(校园门户网、新闻网、校园BBS)、广播台、电视台、各种期刊等,也有新媒体手机报、网络的新形式(微博、QQ群)、新平台LED展示屏,甚至还可以包括橱窗、横幅、海报、展板等等。

2.和谐校园媒介生态的特征

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校园媒体生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和谐校园媒介生态应具备以下几项基本特征。

第一,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笔者认为,和谐的媒介生态首先就需要一种人本观。“传媒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不仅应强调实现人的根本利益和全面发展,将‘以人为中心’作为构建和谐发展体系、制度框架、管理模式、行为规范的原发点和生长点,正确处理传媒产业化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3]的关系。”同时应明确,受众的需求是媒体发展的原始动力和最终归宿,是媒体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结合到校园媒介生态,道理依然相通,即和谐校园媒介生态的构建要以“师生”为逻辑起点,既要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又要引导师生的舆论导向,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

第二,媒介到位、信息通达。所谓媒介到位,其实贯彻的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即不同媒体形式应有其自有的占位,有自我的信息源头、信息权威、信息定位,例如学校和学院层级的网站应有鲜明的错位,负责好各自层面的信息传导。媒介人被形象地称为“把关人”或“看门狗”,那么不同的媒介所要把关的应是各自对应的领域,形成互补、协调、联动,最终实现的效果应是信息流畅通无阻。

第三,互动有效、良性循环。这也是承接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互动是指相互联系、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沟通环境。这里的良性循环有两层内涵:一是各种意见要被陈述出来,二是各种意见之间要进行交锋和论争,实现充分了解[4]和交流。对校园媒介生态而言,就是构建一个校方、媒介、受众三者相依共存、携手前进、协调发展、双赢共荣的传播系统,在其中,校方畅通渠道、信息公开,媒介舆论引导“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受众积极解读与反馈;从而实现信息流的可持续运演,增加传播安全性能,促进传播良性发展。二、校园媒介生态面临的非和谐危机

1.社会媒介冲击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手机终端、掌中电脑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大众媒介的新机遇,例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率已达到23%。但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先进传播技术产生的诸如“人人都是新闻源”、“人人都可成为意见领袖”等新理念,也对传媒社会产生一定冲击。而高校作为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集聚地,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肩负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重任,受到媒介的影响自然是首当其冲,这对和谐媒介生态乃至和谐校园建设都是一个亟待解决、无法回避的命题。

2.管理层易错位

在校园媒介生态的营养位上,管理层的定位比较特殊,既是校园媒介的倡导者甚至是“所有权人”,也往往是新闻的直接策划者或是生产者。这与长期以来党对媒介的“喉舌”定位不可分离。最典型的是校园媒体一般是党委宣传部下属,其“宣传”的本质属性不可置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传媒的发达、受众素养的普遍提升,如果校园媒介的“宣传”定位不做出适时调整的话,校园媒介的功能必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新闻媒介有其自身的规律,校园媒介的管理层应当顺应规律。近年来,党的相关部门多次提出“新闻宣传要强调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强调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而高校的媒介管理层普通存在对这一认识不准确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把“宣传”等同于“新闻”,常常出现版式老套、文字僵硬、选题不新等毛病,更有甚者干涉校园媒介的合理运作,既充当新闻的管理者,也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这对和谐校园媒介生态的建设构成挑战。

3.校园媒介失语

近年来,涉及高校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如“我爸是李刚”案、“药家鑫撞人”案、“5.7交通肇事案”等。不可否认,有些事件确实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受到媒介的高度关注。但更多的时候,是被媒体超常规放大或恶意扭曲。当前老百姓最关注的三大热点,分别是医疗、住房和教育,故教育领域发生的事曝光率非常高,极易被炒作放大。这种时候,校园媒介就要承担起及时传递正确资讯、有力回击恶意炒作、稳定校园人心、维护校园正面影响的责任。而存在的现实困境是校园媒介常常失语、失声。

2009年,甲流大范围暴发。杭州师范大学也在军训过程中首次出现一次6例的疫情。当时,社会媒体蜂拥而来,各方妄加揣测,部分媒体出现“与记者发生冲突”的报道,而该校官方网站及时发布[5]《我校钱江学院发生一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新闻,对相关疫情、采取措施进行通报,并且及时设立专题网站,滚动式播出最新消息。社会媒体也积极响应,主动加入到甲流防疫战当中。这是校园媒介关键时候发声的重要案例。

4.受众媒介素养不高

社会媒体习惯用“衣食父母”来描述受众与媒体的关系。虽然在高校校园,还不至于上升到这一层面,但受众与媒介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关系是依然存在的。受众的媒介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校园媒介的发展,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本文所关注的校园媒介受众主体应当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是非判断能力、舆论分析能力等都是正在养成的,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干扰。他们受到媒体影响产生的冲动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社会现象产生同情,容易受到鼓动被少数势力利用;另一个是对校内现象产生误解,对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