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7 19:13:23

点击下载

作者:王育琨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

垂直攀登: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与经营哲学试读:

推荐序一 我为何要做“企业”

当你读到标题时,你是马上就读接下来的这些文字,还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是在思考,你是马上得到一个答案还是发现自己的头脑中不断地出现不同的答案呢?如果你发现其实自己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答案,你是马上认同了某个答案还是认同了某些答案呢?或者你还一直在思考?

你能允许你不活在答案中,而只是活在问题中吗?你允许你一直问你自己这个问题吗?

如果你得出了结论并认同这个结论是真的——无论是伟大的或者是一般的、平淡无奇的——你就已经处于局限之中了,这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你所做的事都只是在为你设定的答案做一些设计好的或对或错的事而已。除非你放弃那个你自己的设定。当你放弃了自己设定的答案时,也许会茫然不知所措,也许会恐惧!

为什么?

因为,你是不能不知道的,你只能是知道的、有答案的。你只能在答案的设计下做事才会安全,才会有目标——按你的经验设计的目标。你只能用旧的经验去做事,而旧的经验是你觉得安全的、舒服的。放弃旧的经验直接面对现实是痛苦的!事实或者说现实只在现场,并不在我们旧的经验中,放下旧的经验,你才能直面现实,即真实的、不断变化着的存在本身。要看到真实,你必须放下旧的经验,你的心必须敏锐,放下才能敏锐,用敏锐的心——中国明朝的大儒王阳明先生称之为“致良知”——才能看到事实真相。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数人都太习惯经验了。并不是说这是错的,而是说,当我们活在旧的经验中时是局限的,局限的旧的经验会挡住我们的眼,让我们不能看到真实。而正因为我们太习惯经验,我们那颗敏锐的心——良知——已经不太“良知”了。习惯、经验令我们习惯舒服而良知成了我们痛苦的事!

两个月前,育琨老师请我为他的这本新书写序,我当时不同意写,因为我觉得我从未做过企业,也未做过管理,甚至没读过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就连稻盛和夫这么伟大的管理大师,我也只是耳闻一些事迹,从没想过深入地了解他。在认识育琨老师后,通过他的介绍才略知稻盛和夫这个人以及他的稻盛哲学。这引起我很大兴趣,于是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关于他的事迹。了解到他老人家是个佛教徒,了解到他亲手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了解到他以78岁高龄挽救日航,等等。

这些只是他做的一些——很多人认为是很伟大的——事而已。给我很大冲击的是稻盛哲学中的“敬天爱人”和“作为人何为正确”。这句话不是个问题,而是人生的态度!“作为人何为正确”这句话贯穿了稻盛先生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对顺境还是逆境、对成功还是对失败,这是他做一切事的出发点!这就是“致良知”!作为人的良知!当一个人能活出人的良知,他怎么会不成功呢?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成功地活在良知中更大的成功吗?

育琨老师写这本书,介绍稻盛哲学,结合他自己的“地头力”思想,提出了纯粹、现场、场域三组概念,这是跟禅相关联的智慧。“纯粹”是关于你的出发点,“现场”是关于你在哪里工作,“场域”是有没有更深入地醒觉整体,或者说一种整体感。从这样三个维度去说做企业这档子事,为那些有使命感的企业人,把“致良知”这个哲学命题在中国扎实落地,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当你的心“纯粹”无染时,“良知”就得以呈现,“现场”、“场域”的现实就如实地呈现在良知面前,以“敬天爱人”的态度做你所做的一切,你定是成功的!成功的不只是你的事,更是你的人!

是为序。吴明山2011年12月16日

推荐序二 迈向世界整体的和谐共振

谨在一星期前,通过同道挚友张容郡先生之引荐,得与育琨先生会晤,一见如故,秉烛深谈,涉猎到佛学、宗教、人类、文化、社会、企业、人生哲理与人之管理等话题。他的新书《垂直攀登》即将出版,特邀我为其作序,自觉义不容辞,实时答允,此乃缘起,冀能引发一系列之共振波动,帮助中国企业界缔造一个扩充性的动态场域,迈向世界整体的和谐共振。

首先要说的是育琨先生之文笔表达已臻相当造诣,各个重点述说得清晰到位而不夸张,理据顺畅自然,令人看得舒服且有感受,可读性甚高,对思想、情绪均有冲击。他拥有敏锐仔细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分析能力,看透稻盛和夫之底蕴之余,还能将之伸延应用到中国以及世界,使读者在学到新思维之时,还有在享受及要追看书中内容一层胜一层之感,这是一位作为高层次的理论家和作家会感到的自豪与成就,可贵的是,他并非刻意去追求此种境界,所谓自得之乐,非用以炫耀于天下。

当然,本书之主旨是导出了稻盛和夫的生命智慧和经营哲学,而重点在指出现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如何去解决,须靠有识之士、高道行之觉悟者(如稻盛和夫)去指引,去照亮更多人的心灵,去创造和构建层层互生场域,启发每个追求真正自由的人,去解放自己,剥掉那局限人之盔甲,尽情发挥他的潜能与慈悲大爱之心。

政治是管人之事,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可伸延至管家、治国以及治理世界。道家之“无为而治”是最高境界,在东方文化有之,这天人合一,与宇宙合一的目标,西方文化并未“演进”到这种境界,非其不能也,因西方人同样是人,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只是他们的开头路是走了另一方向,向外界,向自然界进发探讨,少了内视、内观、内明(西方也有很多修行人,但由于他们局限在某个宗教“场域”的层面,大部分修行者是靠“他力”,少了内观。)而演化到今天之科学文明,但却失去了自我、真我,不能从“我执”中解放出来。正如老子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所踏出的第一步是朝哪一个方向?如何定位?很多人(也包括东方人)渴望从宗教中得到救赎,得到解脱自由,但往往被宗教、被自己的无明愚昧束缚得比那骑士的盔甲更坚实,牢不可破。纵使人类有很伟大的创造与发明,以及有崇高的理想,但正如尼采与梁漱溟所指出:“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是悲剧。”因为人受限于自己无明的心,可幸尚未到绝望,尼采鼓励人们成为“超人”,突破小我和自己。

日本出了一位智者和伟大的实践家——稻盛和夫,追本溯源,追索他的思想行为的民族根源如下:日本有自己的原始文化,大和民族也经历了不少苦难,迁徙跋涉,挣扎生存,把自己锻炼成为勤奋好学、坚忍不拔的民族,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亦能保留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日本文化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之各层次影响,才成就了日本文化之深度之广度的发展,融入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表达,如禅道、书道、茶道、花道、剑道、柔道、商道,尤其是禅道。稻盛正是活在这样的文化“场域”里,吸收了儒、释、道在生活中的精华,受到中国明代王阳明心学“敬天爱人,天理即良知”思想的启发,在经营企业的实践当中,顿悟得道的生命智慧和稻盛经营哲学:“敬天爱人,力行正道,垂直攀登”,这正是他的精明可贵之处和伟大的贡献之所在。

在当今的中国人之中,很难找到像稻盛和夫这样的觉悟者——入世、身体力行、垂直攀登、成就卓著、影响世界的实践家和企业家,这正是中华民族之“礼失求诸野”的悲哀!

育琨先生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基于他意识到东方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功力,通过实践、空间、历史、地域、综合视野的创新整合,达致一种“立体动态观”,而非一般的线条观、平面观。中华民族累积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数千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以及无数生命的牺牲,才达到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从而对世界人类有其不朽的贡献。不用儒、释、道圆通之修为境界,不足以解决最终极之人生宇宙问题。

放眼所谓现代文明社会,由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以所谓自由民主思想作主导,两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走到穷途末路,经济和精神领域已濒临破产,人类集体意识迷失,人生失去方向,盲目追求自我主义,法律与人权均围绕着保护“私我”与强化“我执”,纠纠缠缠,为了金钱与利益,父子兄弟可以成仇,夫妻可以反目,惯以“人”为中心,且歌颂了以物质金钱为社会地位和成功的标准,发展成为极端个人主义,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人类问题”,进而成为“世界问题”,这是因为人类置其他生物与自然环境于不顾,丧失了“敬天爱人”的敬畏之心和慈悲之心,任意杀戮生命与过度开采和践踏自然资源,做成很多负面能量的“场域”,如不悬崖勒马,必然加速这个美丽地球的灭亡,这是西方的功利主义和自私自利的管理模式产生的结果。解决方案在东方哲学思想里可寻找到,实践者如稻盛及其同人同志之士已经把答案体现出来。

当下的中国企业家,应以包容之心、互生之德、创新之举,承古开今,融会中西,不迷信、不自卑、不自大,打开心性,自觉觉他,敬天爱人,互度共生,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借鉴稻盛哲学缘起之法,以形成中国企业自己的哲学为要。

育琨先生的《垂直攀登》一书,用心良苦,一方面指出企业管理应走之路径,这不单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世界着想;另一方面提示了人们须自我努力,打破盔甲的束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飞跃到最得真正自由的空间,从心所欲不逾矩,与周围环境共振,与世界融为一体,估计这会是他最终极的心愿。

是为序。刘博明 博士国瑞安药业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香港)董事局董事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立大学历史系及宗教研究系教授2011年12月15日于香港

推荐序三 朴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老子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人生如是,做事如斯。怀揣功利目的,念及目标,心生贪恋,贪而排他,必生分别,分别日重,必生嗔恨,嗔恨日久必致痴迷,迷而故守,不易容他,长此以往,心生烦恼。过程尤苦,何乐有之,既然不乐,达目的何为?

做人如斯,做事如斯,做企业更如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只追求利润的企业,终不长久。反倒是承载社会责任,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不仅长久,利润也水到渠成。

以此观之,稻盛先生之敬天爱人实为大格局。人生无奈,不可逃于天地之间,命运多舛,难料运之逆顺,如何止息烦躁的心灵?稻盛先生参禅悟道,习佛炼性,了悟人生。知天乃人力不及的变化,唯有以敬畏之心,方有做事为人的底线,也才有现世生活的操守。底线操守对于一个丰富的心灵来说,既是规制也是羁绊,爱心却让人超越小我,不生分别,悠游于世,做人无我,做事利他。敬天爱人,把生之无奈与活之逍遥统一于一体,使稻盛先生永不知困倦,铺展多彩的人生。若说创办京瓷还有生存的功利,创办通信公司(指KDDI)则完全无我,所以大获成功。直至78岁高龄,受命重整日航,以利国利民为己任,背水一战,再次成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当下,企业生态,利润至上,无所不用其极。功利之心、投机之心、损人之心,泛滥成灾。此时,踯躅独行的育琨兄,登高远望,以睿智的目光透过稻盛先生,开掘出一口深井,汩汩涌出的清泉,浇灌着中国企业家的心田。无数的企业家与他强烈共振,与他和气相通,与他心心相印。让迷茫的企业家找到心灵的港湾,让疲惫的心灵应俗和光随缘而化,让劳顿的身心有所了悟。大爱无我,终成大我;回到原点,垂直攀登,终成大器;舍弃算计,返璞归真,方可自在;忘我不执,利他为民,方得快乐;淡泊明志,了了分明,方能觉知。

……

启示而不是传授,让思考着的企业家更多心灵的激荡;流畅的笔触,直指人心,发人深省。读之,未必增加企业利润,一定启迪读者的心灵。世间纵有路千条,垂直攀登方为径。人生道理千千万,抱道守朴心安稳。

是为序。胡启毅中牧集团总裁

自序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我们都是囚徒。

关押我们的牢房,有的有墙,有的无墙。在有墙的牢房里人可能醒着,在无墙的牢房里人可能已沉睡。那无墙的牢房由我们一心追寻的功名利禄——生命堆积物组成。其中既有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社会堆积物,也有语词、概念、理念、理论、逻辑等理性堆积物。这些常常是“人上之人”的标签,占有它们很舒坦。一旦舒坦起来,生命也就被奴役了,堆积物也就成了拘押人最坚固的牢房。

当今问题解决的唯一途径是生命意识的觉醒!唤醒中国人心中的巨人!或许这就是撰写《垂直攀登》的动因吧。写作时,我常常被稻盛和夫一个个活生生的细节所打动。我真切意识到,那渗透在细节中的一抹灵明,注定会在不经意之间唤醒人的良知。

稻盛哲学的核心是“敬天爱人”。在敬天爱人的背后有一个原点,即“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不是个判断句,而是个问句。稻盛和夫习惯于把经营之圣的帽子扔掉,把董事长、总裁、专家、权威、经验丰富、学富五车等帽子统统扔到太平洋里去,就作为一个最简单、最平常的人,切实地问一问“作为人何为正确”。先前的答案挪到下一刻就不管用了。此时此地此景此物此心,需要活在问题中,用一颗敏锐的心去致良知。这种状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纯粹。

纯粹,是一个出发点、一个新鲜活泼的生命状态、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好玩的游戏、一个自转的轮、一个初始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这就是乔布斯所推崇的“初学者心态”。当一个人带着老手的成功、经验、词语、逻辑、财富、权威、地位等堆积物,可能只看到新事物的一两个点。而一旦放下成功,永远当个新手,一万个景象会呈现,一万个方法会泉涌,诚可谓“万象齐现,万法齐含”。乔布斯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这是真正的密码。

稻盛和夫与乔布斯的真正知音在中国。两位世界级商业领袖与众不同的意识,在一位中国老农民的大白话里得到了完整的呈现:“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空空空。”

日前我去九华山第一次听到这两句话,就真实地喜欢上了它们。它们恰似一抹灵明,直抵我的心底,立马使我容光焕发。大白话不跟你绕弯子,不跟你说伦理,也不跟你说“利他”,而是在说一个生命的状态,在说一种生命的逻辑,在给“利他”一个理由。

这句话是1985年91岁圆寂的老农民、老和尚朱毛和生前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朱毛和圆寂后却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肉身菩萨。于今他的真身供奉在生前修炼的双溪寺。现在村民还记得老人平时有点儿疯疯癫癫,给人治病分文不取,自己没东西吃了就跟村民要一点,嘻嘻哈哈的。等他走了20多年后,村民们才越来越觉悟朱毛和在跟他们说天大的道理。【引申开,“好人好自己”还有一种大宇宙观:一花一世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个人的生命与宇宙息息相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你怎么对世界,世界就怎么对你。】这是中国本土关于生命本真的哲学。有些人从外部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可是却把自己的思想挤压得不成样子,而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粗人,却天生就具有真知灼见。朱毛和的这两句话,是在说做人做事的一个原点、一个做人的初发心,涵盖了做人做事的所有道理,当然也涵盖了做企业的本真。这也是稻盛和夫与乔布斯两位经营之圣缔造商业传奇的密码。

朱毛和的大白话透露出一种正向积极意识。好人,乐于助人而惠及自己,乃至惠及后人;坏人,祸害他人而殃及自身,甚至殃及子孙。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损亏。凡是讨了人家便宜的,早晚要还的。这里面有看得见的逻辑,也有看不见的逻辑。看不见的能量流动,我们往往称之为神秘力量。呈几何倍数的能量是我们不可能一下子了然的。太多的不确定性,往往使我们举棋不定,手足无措。遇到这种情况,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选择正义。既然无捷径可走,那就干脆走正道,好人好自己。

这是中国本土关于生命本真的哲学。有些人从外部接受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可是却把自己的思想挤压得不成样子,而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粗人,却天生就具有真知灼见。朱毛和的这两句话,是在说做人做事的一个原点、一个做人的初发心,涵盖了做人做事的所有道理,当然也涵盖了做企业的本真。这也是稻盛和夫与乔布斯两位经营之圣缔造商业传奇的密码。

把朱毛和、稻盛和夫与乔布斯这三位禅师放在一起,从他们的顿悟和细节创造中,我发现了一个做企业的原点和一个做企业的纵横坐标。

这个纵横坐标的原点是“从人出发”,从良知出发,从爱出发。纵轴:从客户出发,形成以“妙有”为中心的一整套市场策略;横轴:从员工出发,形成一整套以“利他”为核心的体制安排。乔布斯偏重于从客户出发,以创造“妙有”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共振、专注、植入”的市场策略。稻盛和夫则偏重于从员工出发,以“利他”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唤醒人潜能的阿米巴体制安排和场域。

据我一孔之见,在中国,这个纵横坐标做得最好的公司当属华为公司。华为的纵轴,从客户出发的一整套市场策略,把客户的运营现场当做自己的研发试验场,与协作商组成同呼吸的生命共同体,非常独到。华为的横轴,从员工出发,也做到全球领先,可与京瓷相媲美。在华为的股份中,任正非只持有不到2%,其他股份都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如果你离职,你的股份该得多少,马上数票子给你。哪怕是几千万元、上亿的现金,任正非的眼睛也不眨一下。但是你离开公司,就不能再继续持有华为股份。华为股份只给那些现在还在为华为效力的人。

做企业只从人出发。《垂直攀登》这本书,从缘起的视角,讲述了稻盛和夫如何尊重人、信任人、解放人与成就人的故事。这是一面镜子,你会在不经意间照见你自己。真理倾听者从来都不逊于真理讲述者。有着独特生命体验的你,在这面镜子里所看到的风景,一定会远远超过我这个叙述者目力所及。“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空空空”。朱毛和的这两句话意味深远。如果说前者是在说一个正向价值,那么后者就是在说一个状态。两者的交集,很有点空中妙有的中庸味道。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为认识而设置的,不是用来认识事物的,而是用来驾驭事物的。朱毛和能说出来,你也可以说出来。朱毛和能践行,你也可以践行。你行,中国人就行。

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种生命状态的传承。这个脉系的传承,在木匠、铸剑师、农民、艺术家、拳师、技术员、科学家、企业人中一直绵延不断,一时一刻都没有断过。他们是接地气的人。凝神专一的创造和劳作使得他们生动活泼。思想不是一种习得物,而是一种自然拥有的禀赋和天性。他们既锤炼肌肉,壮健心灵;同时又促进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他们以本性为指导,与运气和快乐同行。

保持这样一种新鲜活泼的生命状态,是摆脱囚徒困境的唯一出路。王育琨2011年12月26日

前言 做人做企业需要稻盛哲学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源头活水。可是,各种各样的痴迷,已经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源头活水给遮蔽了。当前浮躁的环境下,巨大的潜能等待着被开启。人们需要被真实的东西唤醒

我们的社会病了。“极端功利主义”和“极端投机主义”,反映在当下每一个“典型”的中国人身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经极度匮乏,那时我们说精神第一。后来我们又接受物质第一。“极端拜物教”产生了多种多样让我们不舒服的事情。

整个社会被深深地催眠了:如果不成功,就是罪恶的;不去占有更多,就是罪恶的;如果占有的速度慢了,就是没有尊严的。每个人印在心底的哲学在发生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浮躁的氛围。在这样的整个哲学氛围中,灾难无可避免。一旦无法避免这样的态度的话,要求社会不发展或发展慢一点,是没可能的。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源头活水。只需要醒觉,人就OK了。人的本质是爱好和平的,人的本质是追求快乐的。不需要名声去装点,人已经够有尊严;不需要财富,人已经够自由;不需要权力,已经足可以跟所有人相处。可是,各种各样的痴迷,已经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源头活水给遮蔽了。

遮蔽需要掀掉,困厄需要面对。当前浮躁的环境,呼唤着安身立命的哲学。在这个语言泡沫已经成为公害的时代,泛泛说哲学容易堕入学者的空谈。人们只会被真实的生命所触动。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乡下人,小学中学调皮捣蛋,爱打架,上课不好好听讲,策动学生给老师提刁钻问题难为老师,初中升高中两次落第,考正规大学又考不上,勉强上了一个县立“火车便当”大学。大学毕业时投考大公司又一再失利,最后勉强进了一个学非所用的快要倒闭的工厂。工厂里到处怨气冲天,没人干活,就在那里,他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没有人会对这个人抱有期望。可就是这么个乡下小子,27岁被迫辞职后创业,白手起家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以78岁高龄出任申请破产保护的日本航空公司CEO和会长,不到一年,日航扭亏为盈,盈利规模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快80岁了,依然红光满面,说话底气充足,行动敏捷,表情生动。他这个人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他打理的三家世界500强企业,他的理论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所普遍接受。这个人真正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这就是稻盛和夫,一个可爱、可敬、可长生的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他自己说,一个乡下出身的穷孩子,得以打理三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全凭稻盛哲学。一段公案引出的话题

提起稻盛哲学,让我想起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一段公案。梁普通元年,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遣使往迎,将达摩接至建康(南京)。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梁武帝掩住不快,再度问道:“何为佛教第一义?”尊者答道:“廓然无圣!一点也没有!”梁武帝愤而拍案:“对朕者谁?”尊者答道:“不识。”

梁武帝疯了,拂袖而去。达摩也疯了,一苇渡江。他们不在一个频道上。

梁武帝对达摩祖师的误解,正如中国企业人对于稻盛哲学的误解。太多的人关注那些可以立竿见影的招数,他们宁愿爬上大树去数枝杈上的树叶,也不愿意关注稻盛哲学的主干、根系和土壤,他们忽视了稻盛哲学是关于以心到心、从灵魂到灵魂的联结,是关于一种生命态度、关于一个人的醒觉,关于如何开启人内心的源头活水的醒觉。

什么是稻盛哲学,这的确是个问题。什么是稻盛哲学

稻盛白手起家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又以78岁高龄接手申请破产重组的日航,仅仅过了一年多,就使其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稻盛和夫究竟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他摸索出的那些东西为什么如此让世界着迷?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他?这是每个人都想知道的秘密。几乎每个人都想从稻盛和夫那里学得打造世界500强企业的不二法门。

如果把这样的提问交给他,稻盛可能会笑笑说:“我不是聪明人,我没有背景,我只不过是按照我的哲学努力去做而已。连我这么个人都可以做出这些成绩,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我们继续追问:“您的哲学是什么?”稻盛可能会这样回答:“我从小就一直不顺,在逆境中,我困惑、我烦恼、我思索,在这过程中,终于领悟到有关人生、工作和经营的理念、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方法、模式,归纳起来就是‘哲学’。”

原来,哲学就是一个人长时间的体验报告。如果我们问:“这些从逆境、苦难、困惑中提炼出来的哲学是什么?”稻盛可能会这样回答:“我的哲学分不出什么次第,它是我做人做事、修身养性的一种生命态度。在我的‘哲学’中,‘树立高目标’,‘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把自己逼入绝境’,‘极度认真地生活’,‘敬天爱人’,‘作为人何为正确’这类表达克己的、严肃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的句子随处可见。”

如果我们问:“不是说您的经营哲学吗?怎么您这里列举的都是些做人的道理呢?”他可能会这样回答:“哪里有什么经营哲学!那不过是人生智慧在经营中的应用。我的哲学都是我的切身体验。做人、做事、做公司是相通的,它们是一个东西。能看到人性的底部,能直指人心,你就抓住了本源,就能经营好自己的公司。同样,如果能经营好公司,你就一定有一种直指人心的生命态度,一定也就有了一套从人性底部出发的道和术。”

如果我们问:“您的哲学是在日本的土壤里形成的,那适不适合中国企业呢?”他可能会这样回答:“我的哲学的根,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熏习。‘作为人,何为正确’,‘敬天爱人’,这些信条无论在日本、在中国、在美国、在欧洲、在非洲,都是通用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伦理和常识,在地球上是可以共通的。”

如果我们问:“这似乎玄了吧?怎么您概括的东西,就具有普世价值了?”老人可能会这样回答:“99%的人都被工具化了!许多公司把人变成工具,再由工具变成产品。不是以做事来养人,而是消耗人来做事。一旦做完事,人也就无用了。人们内在的源头活水被遮蔽了,急须被开启。在京瓷系、在盛和塾群落,人们内在的源头活水得以开启。”

这就是稻盛和夫的不凡了!稻盛不仅仅自己活出了真我,活出了纯粹与洒脱,他还找到了成就人、解放人的途径。这是任何一个组织都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公司,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工具,把人搞得苦不堪言。这种逻辑意味着:人是用来做事的,是用来完成一定操作的,完成了操作就可以过河拆桥了。富士康员工的跳楼,有一个复杂的缘起,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美国数字精英的管理体制中,人成了一种工具,而不再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京瓷系,人人成佛,这是稻盛和夫对人类作出的最大贡献。

稻盛和夫把这种生命态度植入了日航。稻盛不是神,他肯定没有日航的航空专家、财务专家以及各个岗位上的专业能手懂操作。如果我们就日航问题再问稻盛和夫:“您到底在日航做了什么?”稻盛和夫可能会这样回答:“日航的所有人创造了日航的失败,日航的所有人创造了日航的成功。这世界没什么其他可能性,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内心的源头活水。我不是神,我没有什么具体办法,但是你们有。那些办法都来自你们每个人心里的源头活水。我对你们有信心,我对日航有信心。现在,我这个78岁的老人,准备好了,要与你们一起直面困难,垂直攀登。你们准备好了吗?”

稻盛直接走进了日航员工的心里。他不会比那些系统专家、航空专家、财务专家以及各个关键岗位上的能手更有办法,但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干了,他们失望了。在所有方法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唯一重要的是人的态度,这是心里的源头活水。从日航一年多的业绩看,日航员工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许多局外人则不明白稻盛和夫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他们极力去找稻盛和夫在日航采用的真实而具体的措施,他们成体系化思维的大脑只接受看得见摸得清的末梢术。太多的人只关注末梢术,而没有看到这样一种生命态度之于场域的巨变。他们无法接受稻盛给日航带来的场域的变化。人没动,心已变。所有人都重新装载了一颗滚烫的、强烈的经营事业、经营未来之心。场域的变化,释放了员工的潜意识能量,改变了日航内外的能量流向。为什么是我来讲稻盛哲学

人通过接触有判断力的他人来提高判断力,使自己对事物洞若观火。

2009年6月,稻盛和夫来北京访问,专门约见我。稻盛和夫是我一直敬仰的经营之圣,他的哲学和理论一直沁润着我的心。能够有机会当面请益,自然开心。6月10日下午1点半,在稻盛和夫下榻的文津国际酒店,我约上德龙控股的董事长丁立国一起拜见了大师。

从上午开始,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老人一直精神矍铄。他没有多少客套,拉我靠近他坐下来,感谢我为他的新书《人为什么活着》写序,接着他就直接问了我两个他关心的问题。

稻盛和夫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怎么会想到给他的书写序?为什么会那么写?十几年来,他的书陆续在中国出版,给他的书写的序、评论文章很多。他看到我对他的哲学理解很特别。他想搞明白,我们未曾谋面,为什么我有如同见到他一样的切入方式呢?

在从1994年1月开始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我就一直在体会和应用稻盛哲学。1996年,我们四方集团的老板邓质方给我推荐了两位日本企业家,一位是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一位是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还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盛田昭夫自己写的《日本制造》,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年出版;另一本是日本作家针木康雄写的《稻盛和夫:从挫折中积极奋起的企业家》,新华出版社1996年出版。

稻盛的“现场有神灵,答案就在现场”在我们公司很有影响力,老板每天都到第一线。他说现场有神灵,答案在现场。我这个集团副总裁、大区总裁,最怕我们老板到襄阳或是福州那么一家小公司,找到业务员了解的一件事和一个问题我不知道,那就被动了。于是,我就要先一步到那个现场。说来也怪,就是一个领头人到现场这样一件事发生之后,公司的官僚气就没有了。

后来,2005年我离开公司开始做公司研究,稻盛和夫就一直是我的经典案例。在对中国公司和企业人的观察和体悟中,我切实感觉中国现在需要这样的哲学。现在我对企业研究的两个理论支点,都是长期品味稻盛经营哲学的结果。

一个支点是带着爱去做人、做事和做企业。经过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其后的毒牛奶事件,我从稻盛和夫的哲学和中国企业人的实践中,概括出“带着爱去做人、做事、做企业”。这已经成为我观察企业的一个独特视角。当时写了一篇《稻盛和夫带着爱做企业》的博文,在网易点击量一天就突破了30万。这些思想经过汇总梳理,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即《解放企业人的心灵》与《发现一流企业的本真》。2011年我还出版了新书《带着爱去工作》。

另一个支点是答案就在现场。金融危机发生后,稻盛和夫的理念“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有了别样的意义。稻盛从《西游记》里得到了启发,孙悟空一遇险情就拔一把毫毛来吹,这样每个现场都有孙悟空跟妖怪搏杀,他经营公司,是不是可以做到“每个现场都有一个稻盛和夫”呢?他的这个理论,具有极大的穿透力。

稻盛和夫对我的研究很有兴趣。他感慨,工具和模式可以向西方管理学,但学习驾驭这些工具和模式的心智,只有从中国国学里面找。他所秉持的经营哲学就是“以心为本”的经营,这是从中国文化里汲取的营养。日本人把中国国学搬过去,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安心,承当,追求一刻接一刻的改进。日本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家和家喻户晓的好产品。中国公司的差距,恰恰表现在缺乏一种做人做事的纯粹。

稻盛和夫关心的第二个问题是,我是不是可以做咨询。在得到了我肯定的回答后,他解释了原委。25年前,他在日本成立了盛和塾,旨在向中小企业主传播稻盛哲学。于今,他感觉时机成熟了,盛和塾中国可以落地了。他期望我能在盛和塾中国落地过程中有所作为。这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我借用他的语言说,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使更多的中国企业人受益于稻盛哲学。

与稻盛和夫交流以后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当时正好要出版我的新著《答案永远在现场》,我就试着给稻盛和夫发了一封邮件。一周之内稻盛就回了邮件,可惜当时我在野外活动12天没有看到,等着回到城市因为邮件太多又给我误操作删掉了。后来他的秘书鬼头今日子又来了第二封邮件说,你要稻盛先生写序,稻盛先生要看看你这本书的那些重要章节是怎么展开的。我赶紧把十多万字的相关内容给他发过邮件去。一个月后,一篇千字序过来了。我问了他的秘书,得知这是稻盛唯一一次给一位中国作者的管理专著作序。

在这个千字序中,稻盛和夫字字珠玑。我发现这是对稻盛哲学最经典的概括之一。他是这样写的:给公司带来如此业绩的,恰恰是我在“现场”培育出来的、独有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管理体系。不论是经营哲学还是阿米巴经营,它们都是我在制造或销售“现场”与员工一起流血流汗、拼命工作中建立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是孕育于“现场”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经营哲学与经营管理体系。创业以来,我所做的不过就是无时无刻地贯彻和执行这种“现场”的经营哲学与经营管理体系。就像我前面所述,虽然我是赤手空拳,白手起家,但是我所经营的企业却得到了持续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正说明了经营中“现场”是何等的重要。

稻盛哲学和他的经营管理体系,就是能够在现场构筑一个以心到心的氛围或场域,让人一进去,就能心无旁骛,放下众多杂念,只想着当下的突破和创造。从某种程度上说,稻盛哲学就是关于让人纯粹起来、进入现场创造的学说。

2009年10月2日,稻盛与张瑞敏在中外管理恳谈会上对话。主办方安排我坐在前边,以便互动时提问。稻盛报告的题目是《京瓷阿米巴经营》,张瑞敏报告的题目是《海尔自主经济体》。我问:“听你们一个讲阿米巴,一个讲自主经济体,好像是在讲一个东西。你们各自是怎么考核的?”

开始讲要我直接问,后来为了把控现场,我的问题由主持人杨沛霆转问。转问变成了只问张瑞敏。张瑞敏的回答是:我们还在实践摸索中。基本做法是,标准利润留归公司,超额利润归自主经济体分配。

在中午与稻盛和夫一起吃饭时,我复述了我的问题。稻盛和夫很兴奋地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好,问到了根上。当时我就想站起来说,我50年的实践告诉我,你这样做是错的!”

我回应说:中国不只海尔一家有这样的思维,绝大多数公司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设计都是这样做的,结果在一个完整的公司内部形成了“厚重的部门墙”,让一个公司形不成整体合力。稻盛说:是这话。这样的公司,往往看不到公司整体合力的伟大。那是巨大的潜在能量,一旦部门之间有了隔阂,就不能激发和释放集团整体的潜力了。

我回应说:是呀,是呀。中国公司搬移了美国数字管理太多常规常识,需要异端的稻盛哲学来冲击。稻盛大笑:哈哈,育琨君,我们两个以后不干别的事了,我们就打着赤脚,端着钵,走遍中国的城市乡村去传道。

我激动地说:好呀!我心向往之。我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开启中国企业人内在的源头活水。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是我,一个体悟者,来讲稻盛哲学的原因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稻盛哲学呢?如何学习稻盛哲学

1997年,稻盛和夫患了胃癌。他退居二线,皈依了佛门,放空了自己,开始整理他的笔记,写出了《敬天爱人》。从那以后,每一个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出现,都能引发他把自己体会到的有用的东西端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活法》、《实学》、《干法》、《阿米巴经营》、《人为什么活着》、《哲学拯救人类》、《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稻盛和夫自传》等。这样的缘起,让他的每一本书都有了独特的“纯粹的气息”。稻盛坚信:“不论在企业经营方面还是在人生中,只要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作为人何为正确”“作为人何为正确”,这是稻盛直心。直心不染不住,鲜活如来,纯粹自然。

稻盛和夫的每一本书都是心血著作,须要花心血来读。那不是词语的堆砌、理论的推演,那是实干家和修行者的体验。稻盛和夫的每一本书都可读。哪怕是内容有一些重复,在特定的语境中,一定能够碰撞到读者内心的东西。从概念和理论出发,永远也抵达不了他的花园。唯有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去触摸稻盛和夫,才有可能触摸那个鲜活生命体的脉搏。

急功近利荒芜了人们的心田。三聚氰胺、有毒食品、黑砖窑、黑煤窑、过劳死等,都成了“爱物”的方便法门。“爱物”超越一切,把中国公司拽到了危险的边缘。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放开来吃呢?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一边在干着伤天害理事情的公司,一边却在到处标榜它们堪称华美的经营理念。这是个概念高度泡沫化的浮躁年代,但要知道,没有根的庄稼不长苗。

人们在封闭狭窄的低洼处被乌烟瘴气熏得太久,须要勇敢地走向高原,呼吸一下高山的清新空气。不能把不是稻盛和夫的东西强加到他身上去,也不能望文生义,在我们浮华的语言体系中去推演稻盛哲学。

如果我们问稻盛:我们该如何学习稻盛哲学呢?稻盛可能会这样说:“那一个个现场,是稻盛哲学原初的花园,在那里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现场,不断去体悟和提升自己的心性,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

是的,稻盛哲学说不得,一说就错。我们只有如其所是、用生命体验去觉受稻盛,在实践中不断格物体验,才可以学得稻盛哲学的魂魄。

第一章 力行正道,垂直攀登

行正道者必遇困厄。无论身处何等艰难之地,无论事之成败,身之生死,志不稍移也。

行正道者,天下共毁之,不足为耻。天下共誉之,不足为荣。——西乡隆盛阅读提示日航没落了,一个78岁、全然的外行稻盛和夫来了。他有一种能力,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开启人内在的源头活水,日航人发挥出极大的热情和巨大的潜能,一年多使日航盈利全球航空公司第一。稻盛和夫14招救日航:(1)纯粹,如其所是;(2)砍掉50%的航线;(3)裁员17000人,妥善安置;(4)高管不换思维就换人,50%的职位换人;(5)摸顶或灌顶;(6)以身作则,心量能量传承;(7)为什么做,为谁做;(8)提振民族精神,创造历史;(9)垂直攀登,创造的喜悦;(10)一一对应;(11)考核的原点;(12)日航地头哲学;(13)场域,心气相通;(14)信心。“稻盛信心管理”的核心是:从人出发,以心为本,以信为门,发心于仁,践履于信,开启每个人的源头活水。

2011年7月4日,我踏上日本的土地,参加于次日在横滨举行的盛和塾世界大会。在东京成田机场,入关检验大厅冷冷清清,只有我们这一班飞机的人员。记得1988年首次访日,成田机场拥挤异常。看来,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的余波还没有过去,经济何时恢复还是个未知数。在这样的情势下,召开3500人参加的“盛和塾世界大会”,稻盛和夫要向日本以及全球商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次世界大会的议程是,先由8位盛和塾的塾生分享自己经营的经验,然后由稻盛和夫逐个点评,接下来是优秀塾生颁奖和稻盛和夫的70分钟压轴演讲。80岁的老人,两天大会一直坐在主席台上,保持端庄的姿势,点评时随着语气变化而有所伸展。这可是个力气活。

稻盛哲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在场。这次盛和塾世界大会,实际上是稻盛哲学的一个现场呈现会。稻盛和夫的每一个点评都别出心裁,让人意想不到。四位塾生的演讲和点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融会贯通的“爱生馆哲学”

69岁的小林武彦,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小林纪念医院”。小林的父亲1945年创设医院,他只热衷于行医,把医院的经营管理交给了夫人。1978年,小林武彦学成医生回到父亲的医院时,63岁的父亲对医疗事业的满腔热情已经荡然无存,只是热心公益事业。病房里空空荡荡,就诊者寥寥。小林与妻子以全额贷款的方式,把旧医院推倒,建立起了一栋新医疗大楼。小林忘我地投入到了外科医生的医疗工作中。他做手术连续十几个小时,其他医护人员也要跟着。当病床规模只有100床时,他身先士卒的方式还应付得过来,当病床达到200床时,他已经无法兼顾经营了。当他有所醒觉时,以护士为主的大批员工纷纷辞职了。医院处于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状态。

现实让小林梦醒。他决心放弃作为医生的道路,而选择成为一名经营者。他加入了盛和塾。以前他一直以为,通过最新医疗器械进行“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是重中之重。通过学习稻盛哲学,他意识到只有通过员工温暖的双手才能实现为患者着想的医疗。于是,他把爱生馆的理念重新梳理为:“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通过高品质的医疗与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每个人的人生更加丰富。”

小林开设了“晨会”和“联谊会”,就爱生馆哲学答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哲学解说篇。开会的形式也被他革新:从有高低位置的U形排座方式,转变到圆形的围坐方式,而且通过临时抽签决定座次。在轻松的氛围中,经营哲学深入人心。

稻盛哲学与精准的财务核算不可分离。小林在推行阿米巴时,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困难。医生、护士、康复师对医院追求利润怀有一种近乎犯罪的感觉。他们对数字反应过敏,贸然导入阿米巴可能是灾难性的。

小林于是在家庭主妇最容易接受的“家庭财簿经营”的名义下,开始尝试导入阿米巴经营。先从与医生关联最少的“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开始,后来慢慢进入“家庭访问护理站”、“托儿所”等主流部门。“家庭账簿”不是贪得无厌的逐利,而成了实现良好医疗服务的手段。

稻盛和夫对小林武彦的做法高度赞扬。许多公司落地阿米巴时,通常是带着员工一遍一遍学稻盛哲学。

小林一反这个传统,他在医院推广的不是稻盛哲学,而是小林馆哲学。把一个外生的哲学,内化成自己的血液,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方法。尤其是针对数字过敏的医院,展开了每个患者都愿意考量的“家庭财簿”方式,把逐利转换成为患者服务的工具,转换成一种不收费的增值服务,这是了不起的创造。阿米巴在公益事业中得以推进,更开拓了阿米巴经营的广阔前景。

小林武彦的报告获得了高度认同,他最后获得了演讲最优秀者奖。69岁的小林,看上去硬朗精神,还没有退休的计划。一如稻盛和夫,小林把从事医疗经营当成了性命双修的途径。

敬天爱人的警醒针

太阳精工株式会社的董事长兼总裁马樾健司,是接了岳父的班。其岳父在1972年作为不锈钢螺丝批发商创办了公司,1989年转为不锈钢螺丝的一条龙生产。1998年,马樾辞去旅行社的工作,进入岳父的公司。2003年接任社长,岳父担任会长。他讲述了他在公司的成长经历。

马樾的岳父曾经一度想自杀,亏得听到稻盛和夫的一个演讲磁带《即使公司明天倒闭,也不能让忧愁侵蚀心灵》,让他的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决定再一次站起来。马樾在公司低迷的时期进入公司,先是领衔推进ISO 9000认证,接着又在公司引入阿米巴。在这一过程中,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去向客户请教,去向员工请教,慢慢地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在他的主持下,公司去年将他刚进入公司时相当于年销售额1.5倍的贷款全部还清,公司现金流状况大大改善,公司业绩也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我在下面听着马樾的演讲,感觉抓不出什么独特的东西来,便静下心来看看稻盛和夫如何点评这样一般性的叙述。听着稻盛的点评我有点蒙了。稻盛和夫在开始的七八分钟里,主要讲马樾的岳父当年是如何创业、如何转型、如何加入盛和塾以及一系列经营思想的改变。我在笔记上记下了“会长、会长、会长,为什么”。而接下来的七八分钟,稻盛还是在讲马樾的岳父。整整95%以上的时间在讲他岳父如何学习与经营,现在虽然年老体弱,还坚持出席每一次的塾生会议。一直到最后,我明白了稻盛的用意。

马樾的演讲,讲自己克服困难的韧劲和重拾员工心劲的过程有点多了,讲他的岳父公司创始人少了。还给人一种印象,是他力挽狂澜,让公司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其实,这间公司从来都在正道上。只不过有时危机深重一点,老人家有点撑不住的感觉,可是一旦被稻盛的演讲点醒,立马又是一个鲜活的人。而且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还特别注意培养女婿,给了他充分的空间。

在稻盛和夫看来,马樾的岳父是一个相当有担当的人。这是一种万物各得其所欲的胸襟,可谓德足怀远;他还有一种大义在胸,足以让部下都听奉马樾。马樾能够进入公司五年就担任社长,在日本是很少见的。没有岳父会长的一力承担和保护,那些创业元老不会全心全意跟着马樾干。稻盛对马樾升起了慈慧恻隐之心,他提醒马樾要时时刻刻想着岳父。这是日本文化的底色。一旦在这一点上有所偏离,在社会上的名声就要大打折扣。

稻盛和夫的这一针,最受益的是马樾本人。他在第二天领取演讲优胜奖时,短短的几句获奖感言,反复感恩岳父的栽培和提点,还感恩岳母为培养他投入的心血。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人,就站稳了脚跟。目睹稻盛与塾生之间的旋律,我对稻盛越发敬重。

每天创造一个狂热粉丝

50岁的河越睛浩,是寿SPIRITS株式会社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营着以全日本国民为对象的食品品牌集合体,包括点心、面包、餐饮、健康美容食品等。下一步就要面对全球市场了。河越睛浩是富二代。1987年,父亲让他回自己家的公司时,他提出一个条件:从第一天起就必须是总经理。日本人通常需要从基层打磨,河越睛浩免去了那一番历练。他逢人就说“我运气好”。有个老爸创立公司,只有他是接班人。“我运气好”竟然成为他的口头禅,无论遇到什么,他都说“运气好”。比如,2011年3月东日本地震发生后,公司的营业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锐减。他却口口声声说“运气好”,认为上天突然降下个让公司全面升级的机会,并提出“用美味的点心重振日本的活力”。“运气好”的河越睛浩创造了两个标志性口号,把稻盛哲学已经化成了血液:“创造喜悦,提供喜悦”;“每天创造一个狂热粉丝”。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全体员工要身体力行的100条经营哲学,管理层要对20条总经理哲学进行实践。他们坚持以“寿SPIRITS”式方法推进,如“最强绝对走运主义”、“经营未来竞争力”、“提高主体意识的晨会”、“小槌全国大会”等。

一天下午,一位福冈的客人买了1500日元的点心。回到家一看,却只有1000日元的点心。投诉电话过来,已经是晚上了,业务员真诚道歉,并承诺退款。

一般投诉处理,到这里也就完美了。可是,寿SPIRITS要求“创造一个狂热粉丝”,言辞上的真诚和金钱上的补偿,都不足以达到创造粉丝的效果。该员工就第二天一早,乘坐早班飞机奔赴福冈,把价值1500日元的点心交给了客户。客户有了意外的惊喜。从此以后成为寿SPIRITS的一个狂热粉丝,并且主动宣传让朋友的朋友都成了寿SPIRITS的粉丝。

稻盛太喜欢这个乐观的汉子了,这是真正把稻盛哲学化成自己的血液的公司领导者。他的乐观与随时创造惊喜的奔放,让稻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稻盛说:“上班第一天就要当总经理,可见你天生就有领袖的魅力。你的乐观正向是一个领导不可或缺的本事。员工为一包点心能去自己买机票送给客户,可以看到你的管理是多么细致。不过,你的‘最强绝对走运主义’,是不是有点儿绝对了?这个世界上,困难和挑战还是会无时无刻涌现出来,既要积极地看待任何挑战,更要有与困难长期作战的准备。要学会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你是不是太顺了,没有经过大的挫折,以后还要善于从直接面对困难中学习。”

稻盛喜欢河越睛浩。喜欢他就格外提点他。从语言上来说,肯定河越睛浩的话绝对没有提醒、点拨他的话多。但是稻盛当时的身体语言,却是处于两天会议期间独一无二的身心愉悦的状态。脸上浮现着微笑,身体转动自由,幽默与机智频出。全场与会者也被稻盛与河越睛浩的轻松感染了,一种乐观轻松的气息开始蔓延,现场不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

山东正基食品有限公司总裁高桂佳中场休息时对我感慨,这样一种力量太可怕了,我们可怎么赶得上!他今年38岁,却已经把自己的食品公司以2亿元的价格卖给了上市公司。他获得了现金,却也丢失了可以让他梦牵魂绕的一个团队和一个事业。在看到这位50岁企业家与80岁的稻盛碰撞所显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时,他有点空落落的。

对横亘在眼前的危机,以这样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当一个企业可以不疑、不私,这个企业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得住的。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你可以吗

58岁的小岛享子是唯一一位女性演讲塾生。她是日本CLINIC株式会社董事长兼总裁。这是一家制造和销售提取牡蛎精华制品的公司,年营业额为18亿日元。公司自1974年创立以来,一直在日本独占牡蛎肉提取物市场份额第一。小岛享子既不是创始人,也不是创始人家族的接班人,她是一个外来者。

小岛上学之前已经换了四任妈妈。或许正是经历了包括继母虐待等种种考验,让她从小形成了绝不向别人撒娇、自我独立的基本人格。她成年后加盟一家广告公司,并与长她22岁的公司老板结婚生女。后公司经营不善,丈夫重病,她为了女儿跟丈夫离婚,从东京回到京都老家。她应聘为地方报纸的记者,并在采访中结识了CLINIC株式会社的创始人。

而后,CLINIC创始人请她进公司负责企划。她加入之初公司发展很好,但后来因为错误决策拍了两部亏本电影,创始人引咎辞职。随后的继任者不得力,创始人又决心夺回权位,公司政治闹得CLINIC到了申请破产重组的地步。在重组过程中,小岛独自顽强坚持对客户的承诺,发奋工作,结果获得银行债权方派出的管财律师的欣赏,任命她为管财人助理。

在公司经营无依的情况下,小岛大胆地向公司宣告:“你们公司的决策人就在这里!妈妈就在这里,所以放心吧!”后来,她又进一步向担任社长的财管人提出继任社长的请求。理由是,依赖一个非专业的律师,组织机构将无法提高主动灵活性。但斩钉截铁地提出请求后,小岛又陷入了苦恼。她担心自己没有学过经营,如果当了领导,员工们岂不成了井底之蛙?就在这时,她偶然逛书店,看到了稻盛和夫的“作为人何为正确”,“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等观点。她一边翻着书页,一边用书中的每一个问题问自己。她的回答都是:“是的!是的!”而稻盛和夫在书中说,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请拿出勇气和信心向前吧!于是小岛坦然了。接着,她列出了自己对公司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变措施。

小岛最后表示,“药品九倍利”,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破产重组尚未结束,公司永远都是上苍委托她代为保管之物,她只是对偶然破损的公司进行了修补复原而已。

小岛很感性,讲到最后,眼含热泪,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她坎坷的经历让人容易升起恻隐之心,可是恻隐中却又有一种不舒服。稻盛和夫会怎样点评这样一位被生活塑造出来的女强人呢?“你的经历成就了你。”稻盛和夫说,随后话锋一转,却开始了对CLINIC创始人的赞美:创始人不简单,他选择了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创造了一束高盈利的产品群,还铺开了全国性的渠道。只是,他的悲哀在于一时迷向去拍了他不熟悉的电影,精散了。“悲莫悲于精散”,结果让公司置身于极为不利的清算局面。

稻盛对小岛说,“动机至善,私心了无”,你只要在一定情形中,自问自答,会自我强化,很容易都得出“YES”的答案。那还不能算是真正的“YES”。想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不是件容易的事。稻盛说,我现在在日航,与你一样也处于破产重组的阶段。我们可以说面临着同样的情势。我不拿日航的工资,也不拿日航的股份,临时被聘去掌管日航。我已经快80岁了,没有精力去长期管理日航。我可以跳出来,作为观察者,保持从事物合理合道的层面关注日航。这时候的观察,我就可以不受任何有色眼镜的困扰。“CLINIC公司骨子里是健康的,有你没你都会一样地发展。你如果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有了一种清明。这种清明来自你的体悟。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就是体悟。惟其如此,才可以长久持续地发挥作用。”

稻盛和夫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慈慧恻隐:日本是个男权社会,女人要出来任事,必须经受比男人多得多的考验。名分、伦理稍一偏差,这个人就完了。小岛跟CLINIC并无血缘关系,仅凭运气接班,其实是在被人们360度地观察着,看她有没有越位。“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少一点愿望,多一点知足,是明哲保身的最好办法。

经营之圣在用他全部的生命直指人心,他的所有的话都在指向:停下来,你错了做人的方向。做人不是这样子的。我不是这样做事情的,我看不了这样子!做人要找到根本。这是在说给小岛享子听,也是在说给3500个与会者听,还是在说给天下人听。这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力行正道,垂直攀登

7月6日下午,3500名与会者期盼已久的稻盛和夫演讲开始了。这个80岁的老人,两天会议中一刻不停地坐在主席台上。每个点评都恰到好处,妙趣横生。会议间歇休息,又有不少塾生去跟他见面照相。前一天晚上还要在持续3个多小时的宴会上接受合影与交流。他坐了下来,全场鸦雀无声。

稻盛和夫念念不忘的是深刻危机。20多年的经济低迷,又遭遇天灾人祸,看似无路可走的关头,稻盛和夫按捺不住拳拳之心。想达到高目标,就要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有瞬息迷茫,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只有持续付出无止境的努力的人,才能突破困境。——稻盛和夫

70分钟精心准备的演讲,他重点分享了战胜困难的八个哲学要点:力行正道;从正面迎击困难;垂直攀登;坚强意志;突破壁障;钻研创新;无畏胆识;燃烧的斗魂。

八个要点,一个共识:力行正道,垂直攀登。他说:“想达到高目标,就要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有瞬息迷茫,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只有持续付出无止境的努力的人,才能突破困境。”

稻盛在讲到“垂直攀登”时,特别详细:可能你会说从来没有攀登过悬崖,不行,悬崖就在这里,你必须攀登!可能你会说没有做好练习,回去练练再来,不行,你必须现在攀登!可能你会说没有带足器具,我去拿器具回来再说,不行,你必须现在、立刻、垂直攀登!

稻盛和夫作过许多演讲。像这回讲得这样绝对、直接、不打弯,还是第一次。稻盛和夫不是在作演讲,他是在说一种大生命态度。

客观环境可以危机四伏,可以有许多看上去不可一世的困难向你压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生命态度,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承担起所有的重任。走下去,可能面临必然的失败,可能会有粉身碎骨的结局。现在已经无路可走了,现在唯有回到每个人的本源,去寻找内在的爆发力。一个人就靠这一口气!一个公司就靠这一口气!一个国家就靠这一口气!

稻盛还特别提起西乡隆盛的两句话,给日本企业家鼓劲儿:“行正道者必遇困厄。无论身处何等艰难之地,无论事之成败,身之生死,志不稍移也。”“行正道者,天下共毁之,不足为耻。天下共誉之,不足为荣。”

日本经济在20年危机低迷中运行,又加上3月的大地震海啸核危机,经济上受到相当大的冲击。日本人很抱团。3500人的会场,没有手机声响,秩序井然。甚至中午吃饭也是一绝。12点35分休会,3500号人按顺序离开主会场,往吃饭大厅里移动。从两个大门分两队进入大厅,在一个服务员的引导下,一直到最里面的桌子排着坐下,每桌10人,一个座位不漏。桌上是已经摆好的快餐便当和一个饮料。我们排在中部,到吃饭结束出了餐厅大门,也就13点。效率之高,令人瞠目。日本人的秩序和效率是一个可怕的力量。国内同样规模甚至规模小得多的会议,就餐就是个大问题。太多人自作主张,喜欢熟人坐在一起,抢个位子坐下,却使得整体入座速度慢了下来,也没法做到可丁可卯每个位置都有人坐。这个餐会显示了日本人的简单、自律和整体的力量,对每个与会企业家都是很强的震撼。

尽管现实困难重重,盛和塾世界大会却传递出一种清新向上的能量。8个塾生的报告、稻盛的点评以及稻盛和夫的主报告,向与会者传递着一种深厚的正道:回到人性的原点,从那里激发集聚能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信任”管理激发日航的正能量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级500强公司,已经是个“古老”的传说。可是他只身拯救日航,却是发生在每个人眼皮底下的事情。2010年2月1日,稻盛接盘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截至2011年3月底,日航盈利全球航空公司第一。这其中发生的许多事,可能会更真切地唤醒我们。

稻盛接盘日航面临很大的风险。公司面临倒闭,人才流失,管理层松散,没人安心干活,人心已经死了,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天老爷来了也没有办法。稻盛不懂航空业,他没有放心的铁杆团队,他没有掌握客源,他没有航空业管理技术,他没有日航先前的领导人和高管那样令人炫目的资深航空背景。看上去,这个年老的外来户,没有一丝胜算。

临危受命的稻盛却没有这些担心。他回到“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个原点上来,用纯粹的视角看人看物,有了不一样的发现。纯粹,才权威

放下成功,永远当个新手。稻盛放空自己,把困难、成见、经验、手段、身份、混乱、无效率、推诿等都扔进了太平洋。他从来不拿自己当经营之圣,他就是个不懂行的老人。这个老人是个新手,他愿意跟人学习航空业管理。他准备用生命去了解、体验和全部地验证事实。这样他很快统摄了那些因为维护自己的成见而无法与人沟通的高管。砍掉50%的航线

亏本的航线,是社会不需要的航线,应该立刻砍掉。这个决定很难下,即使是如稻盛这般拥有绝对权威的人。作出这个决定的背后,肯定跟着一个谁都不愿意面对的困难:裁员。稻盛和夫是新人,阿米巴又最讲究划小核算单位,故此他很容易抓住这个通常被忽视的点。稻盛和夫在这个层面用足了心思。他内在的慈慧,源源不断涌了出来。裁员17000名,只有170人没有工作

裁员不是你想不想,为了生存你必须这样做。稻盛发动6000多盛和塾塾生公司,积极为从日航下岗的人安排工作。最后,只有170人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安排。稻盛和夫对他们说,你们是拯救日航的功臣。你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让日航赢得了重新上路的机会。这些人拿足了下岗补贴,又有工作等着,还有稻盛和日航员工的一片深情,自然不生乱子。稻盛给留在日航的员工说,我们要发奋努力工作,争取早一天让那些下岗的人回来。高管不换思维就换人

2010年10月,我问过稻盛和夫,他究竟怎样去整合日航。当时他对我说,一周5天,他去日航4天。上午挨个部门给高管开会。他会把心放平了,听到有问题的地方会直接指出来,而不会顾及参会者的面子问题。他对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做法有意见,但是绝对不会去借此否定这个人。下午高管们去落实了,晚上稻盛和夫花自己的钱请他们喝酒,给他们按摩按摩,平平气。

此前,一直不知道稻盛的这个当面指出来会是个什么情景。2011年7月5、6号出席了横滨的盛和塾世界大会之后,亲眼看到他怎么点评,我才知道这个直指人心所达到的程度。那真是一个“直心道场”。这个道场不住、不执、不染,很纯粹,只是为了揭示一个事实的本来面目。有时会让你很没面子,有时会让你感到要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你如果不换思维,还是认为这件任务没法落实,那么下面还有许多人跃跃欲试。你就暂时靠边站,工资待遇不少你的,看看下面这个接手的人,到底有什么真办法没有。

用这样的方法,日航的高管也被他换掉了50%。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感受到对公司政治的怨恨。稻盛和夫骨子里的慈慧大爱,又源源不断自身体内冒出,融化了通常接受不了的尴尬场景。摸顶

整合日航的难点在于,稻盛和夫如何能够把他的思维和精神贯彻到每一个一线员工身上。这一点,许多企业家会感觉很难,而稻盛和夫却是手到擒来。稻盛出席任何一个论坛,都会在休息期间走到大会的辅助人员跟前与他们握手,道一声辛苦。一次一个800多人的午宴,稻盛不是登到主席台上给大家道一声感谢了事,而是挨桌与每个人握手。那可是个力气活。在日航的所有能抽出来的时间,他都会走到一线员工之间,跟他们交流、握手、倾听。这是他的地头,这是他“接地气”的主要方式。惠普的前CEO 马克·赫德,能够在接手公司3个月的时间内,直接与15000名员工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拿出了整合惠普的方略。稻盛同样会在3个月的时间内,与所有日航的员工见面、握手、打招呼。

这种招呼类似于班禅大师在西藏给信徒摸顶。许多信徒被摸顶以后,可以把所有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还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没有他们拿不下的山头。

人们常常把心气相通与以心到心想象得特别复杂。当我说稻盛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以心到心和心气相通时,人们常常怀疑这个说法有点空。其实,在稻盛和夫那里,那是一种生命状态,他凭借这种状态,与他的团队心气相通,与公司全体员工心气相通,与客户或乘客心气相通,与潜在乘客和客户心气相通。他们不知道,当人们心与心连接起来的时候,所产生的能量将无法估量。以身作则

自己不是那种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的状态,只忽悠员工去到那种状态,这绝对不长久。3万名员工6万双眼睛盯得死死的,就看你稻盛为什么做、怎么做了。稻盛硬气的是,他以近80岁高龄,还处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生命状态中,由此才会点燃和感召一颗颗不甘平庸的灵魂。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因为那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去做。”这不是稻盛和夫,不是因为是可能的,才去做,而是因为我们的真实本性,我们的初发心要这样去做,我们才去做。可不可能不是重点,真想假想才是重点。稻盛坚信,想达到高目标,就要力行正道,垂直攀登。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不能有瞬息迷茫,要相信自己有无限的可能。只有持续付出无止境努力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提振民族精神

日本经济持续20多年低迷,政治混乱,像日航这样的日本标志性企业又濒临破产,对日本民族精神是一个沉重打击。重振日航,也就是重振日本的民族精神。日本的民族精神,从来不在口号中,而在一刻接一刻的精进之中。一种巨大的使命感,渗透进每一个日航员工的心田,化成巨大的能量。一一对应

散漫的纪律和无章可循的日常管理,让日航拾掇不起一个团队精神。稻盛和夫平时生活中持戒是一种自然。他对管理上的要求也分外严格。比如,京瓷公章管理有一条雷打不动的规矩:公章任何时候都不能出他的房间一步。盖章要经过5~20道审批程序,要盖章须他的秘书给开门;在房间里有一个大大的保险柜,保险柜的钥匙放在一个部门常待在办公室的员工那里;保险柜里面又有一个放公章的保险箱,保险箱的钥匙在另外一个部门的员工手里。盖一个公章,除了走正常的审批程序,还要经过这三个人才能拿出公章盖上。

起初,公司内部也有人抱怨:“老板,你这不是拿我们当贼防吗?”稻盛和夫说:“别这么说,我通人性。1秒钟之内可能有1000个念头,其中999个要盖个章,你以为没大事就盖了。出了事不是你不好,是我这个当家人没保护好你!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公司保护员工的一道网。我爱你们每一个人,我不愿意你们任何一个人出事。你们出了事,都是我的责任!”

这种严格管理被引进了日航,形成了一个维护正气的保护网。考核

胡萝卜加大棒,这是我们习惯的激励措施。稻盛没有太多胡萝卜供他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他要在日航贯彻“最小的费用、最大的收益”这一经营原则。每个人物质上所得到的,跟他的付出不成正比。可是日航人还是争先恐后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为什么?这是稻盛对人性原点的深刻理解。人有两个本性,一是动物的占有欲,占有更多自己需要的东西;二是被认可,被周边的人、被社会认可。稻盛创造阿米巴,就把激励的重点放到了被认可这个基点上了。员工当期贡献与当期收入绝对不挂钩,但是贡献大了,一定会给你足够的名分认可。日本人,就追求大义名分。日航哲学晨读会

稻盛没有在日航直接推行稻盛哲学,而是适应日航土壤把稻盛哲学改造成为日航哲学——发生在重振日航一个个现场垂直攀登的故事和心性。一个个本来不可能的事,被一个个出色完成。稻盛不会表彰一下完事,而是发动每个人把自己垂直攀登的具体方法或Know-how给写出来,并把后面的心性变化点出来,每天早晨晨读,员工就学这些垂直攀登的故事。如此会形成一个静心的场,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新的方法。

在稻盛看来,公司要形成整体力量,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就是敬天爱人与作为人何为正确。在不同的地头上,敬天爱人会有不同的体现。在日航,就不能晨读“稻盛哲学”。晨读,这是让公司统一的灵魂气息渗透到每个现场当下的方便形式。一如稻盛哲学,日航哲学是日航连接中国、欧美等全球场域的载体。场域:心气相通

把上边的所有各点汇集到一起,就是一个心气相通。有些人只能做到一两个人之间心气相通,稻盛和夫却是个例外。他凭借他的一颗纯粹的心,可以与他的团队心气相通,与公司全体员工心气相通,与乘客心气相通,与潜在乘客和客户心气相通,与日本人心气相通,与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心气相通,他还能与自然环境心气相通。日本盛和塾的6000多名会员企业,在他们相关的日程安排中,乘坐日航都是一门必修课。中国人、欧美人被稻盛和夫的体验报告催眠了,他们在同等条件下,都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日航。

有些人极力去找稻盛和夫在日航采用的真实而具体的措施,但他们成体系化思维的大脑,只接受看得见摸得清的末梢术。太多的人只关注末梢术,而没有看到这样一种生命态度之于场域的巨变。他们无法接受稻盛给日航带来的场域的变化。人没动,心已变。所有人都重新装载了一颗滚烫的、强烈的经营事业、经营未来之心。场域的变化,释放了员工潜意识能量,改变了日航内外的能量流向。信心管理:自信不疑人,疑人不自信

把稻盛拯救日航从管理上作进一步的提炼,可以概括为信任管理。是“信”,是心气相通的“信心”给日航带来了变化。稻盛和夫在50多年的经营中确立了“信”。稻盛自信!信人!被信!互信!他深入骨髓的自信,形成了一个强大无比的气场,使得稻盛周身散发出一种高能量的领袖魅力。

信,是稻盛和夫的一种生命态度。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处于怀疑还是信任的拣择中。信任有风险,怀疑也有风险。选择信任还是选择怀疑,不是关于别人的事,而是关于自己的事。“自信不疑人,疑人不自信。”你信人,就把一种正向能量注入了你与人的关系中,就有可能激发和滋养对方许多善的或正向的行为。当然,这不是恒定的。对方可能一会儿做事可信,一会儿做事又不可信了。但你保持这种信任,他可能又做回可信的事了。如果你选择怀疑,他会有更大的怀疑,他做的事就越发没有可信的地方了。

信的场域揭示了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秘密。在有些人看来,一棵大树枝叶茂盛,爬上树去数清楚那一片片闪光的叶子,才可以获悉稻盛到底在日航做了什么。他们眼里只有树叶和枝杈,唯独没有稻盛哲学的树干、根系和周边的土壤。而正是后面这些“道”,才真正揭示了稻盛拯救日航的秘密。学一学吧,稻盛由以心到心生发出来的“信心管理”!

稻盛“信心管理”的核心是:以心为本,以信为门,发心于仁,践履于信,开启每个人的源头活水。

信心管理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内涵。“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一切困扰,答案尽在此心。”只要你相信并且日益精进,上天都会忍不住要帮你;不能只雇用一双手,应该雇用整个人;人人想让生命出彩,人人想创造价值;人人本自具足,人人具有整体观,人人富有创造性。——稻盛和夫

熟通王阳明心学的稻盛和夫确信:

不能只雇用一双手,应该雇用整个人;

人人想让生命出彩,人人想创造价值;

人人本自具足,人人具有整体观,人人富有创造性。

在稻盛自信的背后,又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中国万千学习稻盛哲学的企业人常常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我体悟,在稻盛自信的背后,是他刻骨铭心的敬畏和尊重。他“敬天爱人”,尊重“人之所蹈”;他“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尊重“人之所得”;他“以慈爱之心”对人,尊重“人之所亲”;他秉承利他大义,尊重“人之所宜”;他“以心为本”,“一事一规矩”,尊重“人之所履”。道德仁义礼五者整体呈现在稻盛身上,就是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信”了。可见,“信”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架构和次第。要想“立信”,就要在这五个层面修为和体悟。体悟是重中之重。

稻盛的“信心管理”是否适应于中国?这个问题成为企业家们时常议论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每一种管理形态都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信任管理可以在日本的土壤上生长,但是到了中国的土壤上,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这是个重大的课题,涉及许多细节。概括地说,我认为“信心”不是关于别人的事,而是关于自己的事。“自信不疑人,疑人不自信。”那些说中国没有信任管理土壤的企业家,实际上是有一种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看上去是对环境的担忧,而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担忧。

企业家该问一问自己:你恐惧什么?因为你还不是。你只是头脑想是,但是你的身体不想,你不敢把自己交托出去,因为你承受不了生命对你的冲击。

你敢于用生命去了解、体验和全部地验证你想要做的事吗?这里面没有荣耀,停止用说法和概念去接触真理。用你的生命去了解、体验和全部地验证一个个现场。如果你真正去掉恐惧,这涉及一个更为宏大的课题。我确信,心诚则灵。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从人出发,从当事人出发,这正是我的地头力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稻盛只身拯救日航的案例,我们还可以梳理出许多有价值的点。每一个点,都堆在当前浮躁的氛围中构建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把上面的12个点,进一步提炼,我们会发现,稻盛和夫用得最多的,对当下中国商业伦理重构有着重要启迪意义的是:

1.从人出发。从人出发,从人的创造性出发,这是建立中国商业伦理的一条现实的道路。这不是概念,不是理念,而是一种真实的活法与干法,是创造的出发点,生命的动力。中国企业很少有这样的出发点。这不是缺乏创造的科技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而是缺乏这样一种创造的生命动力。

2.纯粹。放下成功,做个新手。放下你的成见,丢掉你的教条,回到初学者的原点,就会一下子把许多遮蔽物掀开,打开你的视界,万象齐现,万法泉涌。

3.现场。过去不属于你,未来不属于你,唯独当下这个现场全部都属于你。凝神专一,全身心创造性解决当下的问题。现场是敏感的、新鲜的、活泼的、敏锐的,富有创造性。一即多,多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4.场域。人类社会的本质是连接,连接就是场域,一如计算机程序语言中的1和0。人没有善恶好坏、能量高低,都是社会背景或场域的产物。世界就是一个大大的互联网,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节点。分分钟醒觉自己的方位,还原一个大大的场域,这是整体观,这是属意驾驭更大的能量场所必需的醒觉。

从当事人出发,纯粹一点,不离新鲜活泼的现场,醒觉生生不息的场域,这是在当前浮躁的环境下,建构中国商业伦理不错的出发点。这也是我这些年来,提出的开发地头力理论的几个要点。这个提法,为稻盛和夫体验报告所证实,也为万千中国企业人切实体验所证实。正是基于此,稻盛和夫对我的地头力理论很嘉许,他在为我的专著《答案永远在现场》写序时指出:“王育琨君敏锐地捕捉到企业经营中‘现场’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从而形成了地头力理论。据我所知,王育琨先生不仅做过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还从事过企业的具体实际管理工作,同时也对佛教和中国古典思想颇有研究。王育琨君独具慧眼,令我十分钦佩。同时,我衷心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家读一读这本完美诠释了企业经营要诀的力作,从中受益,进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稻盛的意识亮度与意识能量模型

与会的120多位中国企业家,也同样被灌输了能量。偌大的会场,弥漫着一种纯粹的气息,给每一个入场的人创造了一种静心的机会。在稻盛和夫创造的道场里,随便三两个人走在一起,就会彼此敞开心扉交流最能触及内心的感受。会下的这种自由组合讨论,让人应接不暇。

没有人不为稻盛和夫的气场折服。他讲到一个地方,喝了一口水,有点儿咳嗽,我的心里一紧,心口发疼。会后交流,这竟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许多与会者在那一刻心口都有隐隐的疼。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种深切的共鸣共振,那也是一种极高的能量状态。没有人接电话,没有人上厕所,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感觉累,没有人心存怨恨。每个人心头都荡漾着一种庄严、平和、接纳、爱与幸福的感觉。

这样的高能量场域,让我想起了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戴维·霍金斯(David R.Hawkins)曾经遇到过一幅图画。那是特蕾莎修女(1910——1997)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当特蕾莎修女走进大厅里的一瞬间,在场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她的出现使人们几乎想不起任何杂念和怨恨。霍金斯认为,特蕾莎修女的意识流明已经达到了700,这是现实的人很少能够企及的能量状态。而置身于稻盛和夫作主题报告的那个现场,内心的清明与幸福让我确信,稻盛和夫的意识流明至少已经达到了700。

戴维·霍金斯通过30多年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变化而有强弱的起伏,从而发现了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隐藏的图表——一张有关人类所有意识的能量级水平的图表。他把人的意识按照振动频率的高低划分为1~1000的不同等级,也称为“流明”或“亮度”。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Hz)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200~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当某人的能量级由于外在条件而降到200以下,他就开始丧失能量,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易为环境所左右。

霍金斯的发现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巨大的意义。当我们接触能量高的动物、植物、艺术、自然、灵性的人,便可以提高我们的能量层次,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好。当我们提升自己的意识层次,或称提高意识的亮度,我们会看明白许多事,同时会周身充盈着新的能量。

一个人的能量级有时候高有时候低,他的能量级水平是所有这些时刻的平均数。能量级的起伏跟一个人的心境直接相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你喜悦的时候,当你处于那些高能量级的心境的时候,你的吸引力会成千上万倍地增强。

每个人在不同时刻,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上停留。故此,不同的时刻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诚可谓“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拿起“意识的亮度”这张表格(见下表),对照着检查一下最近一个时期自己处在什么意识层次上,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练习。这个简单的举动,会让你意识到一些方面要做出改变。

羞愧(shame):20。羞愧的能量级几近死亡,它犹如意识的自杀行为,巧妙地夺去人的生命。在羞愧的状况下,我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内疚(guilt):30。内疚感以多种方式呈现,比如懊悔、自责、受虐狂以及所有的受害者情节。无意识的内疚感经常表现为频繁的愤怒和疲乏。意识的亮度

冷漠(apathy):50。这个能量级表现为贫穷、失望和无助感。世界与未来都看起来没有希望。冷漠意味着无助,让人成为生活中各方面的受害者。

悲伤(grief):75。这是悲伤、失落、懊丧和消沉的能量级。这种生活充满了对过去的懊悔、自责和悲恸。

恐惧(fear):100。从这个能量级来看世界,到处充满了危险、陷害和威胁。一旦人们开始关注恐惧,就真的会有数不尽的让人不安的事来临。之后会形成强迫性的恐惧,这会妨害个性的成长,还会导致压抑。

欲望(desire):125。欲望让我们耗费大量的努力去达成我们的目标,去取得我们的回报。一个欲望会强大到比生命本身还重要。欲望意味着累积和贪婪。

愤怒(anger):150。欲望带来挫折感,接着引发愤怒。愤怒常常表现为怨恨和复仇心理,它是易变且危险的。挫败感来自放大了欲望的重要性。愤怒很容易导致憎恨,这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心灵。

骄傲(pride):175。骄傲是建立在外界条件下的感受,一旦条件不具备,就很容易跌入更低的能量级。自我的膨胀是骄傲自大的助推剂,而自我常常是易受攻击的。因此骄傲的演化趋势是傲慢和否认,而这些都是抵制成长的。

勇气(courage):200。来到200这个能量级,动力才初露端倪。勇气是拓展自我、获得成就、坚忍不拔和果断决策的根基。在勇气的能量级,生活看起来就是激动人心的、充满挑战的、新鲜有趣的。人们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机会。

淡定(neutrality):250。到达这个能量级的能量都变得很活跃了。低于250的能量级,意识是趋向于分裂和刚硬性的。淡定的能量级则是灵活和无分别性地看待现实中的问题。这个能量级意味着对结果的超然,一个人不会再感受到挫败和恐惧。

主动(willingness):310。这个意识层次可以看做进入更高层次的一道门。这个能量级的人成长是迅速的,他们是为人类进步而预备的人选。这个能量级的人通常是真诚而友善的,也易于取得社交和经济上的成功。

接受(acceptance):350。接受意味着让生活如它本来的样子,并不刻意去塑造成一个特定的模式。在这个能量级,一个巨大的转变会发生,那就是了解到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没有什么“外在”能让一个人快乐,爱也不是谁能给予或夺走的,这些都来自内在。

明智(reason):400。超越了感情化的较低能量级,就进入了有理智和智能的阶段。这是科学、医学以及概念化和理解能力形成的能量级。知识和教育在这里成为资历。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政治家和高级法庭审判长的能量级。

爱(love):500。通常意义上的爱,很容易会戴上愤怒和依赖的面具。这个500能量级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不变更的爱,是永久性的爱。这种爱不会动摇,它不是来自外界因素。爱是存在的基本状态。爱是接受、滋养和维持这个世界的。它不是知性的爱,不是来自头脑的爱,它是发自心灵的爱。

喜悦(joy):540。这是在每一个当下,从内在而非外在升起的喜悦。540能量级也是拥有治疗作用和精神独立的能量级。在能量级超过500的人看来,这个世界充满了闪亮的美丽和完美的创造。一切都毫不费力地同时发生着。

平和(peace):600。它非常稀有,一千万人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达到。而一旦达到这个能量级,内与外的区分就消失了,感官被关闭了。能量级在600及其以上的人的感知如同慢镜头一样,没有什么是固定的了,所有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并光芒四射。

开悟(enlightenment):700~1000。这是拥有强大灵感的能量级,这些人的思想形成了影响全人类的引力场。这是人类意识进化的顶峰。历史上达到这么高智慧能量级的人有老子、佛陀和耶稣基督等。

戴维·霍金斯通过他的意识能量模型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在人类社会,少数高能量级的人的能量等同于大量低能量级的人的能量总和:一个能量级300的人相当于90000个能量级低于200的人;一个能量级400的人相当于400000个能量级低于200的人;一个能量级500的人相当于750000个能量级低于200的人;一个能量级600的人相当于10000000个能量级低于200的人;一个能量级700的人相当于70000000个能量级低于200的人。

根据霍金斯心智能量层次模式,心智能量级别达到500的时候,便充满了爱。爱是无条件的和永恒的,它不是智能,不是发自头脑,而是散发于心。因为爱的纯净动机,它有提升他人和完成丰功伟业的能力。

不同的意识层次,亮度是全然不同的。据1994年的测量结果,世界上85%的人能量级都处于200以下,2006年这一比例是78%。全人类的平均意识能量级每年还在变动。2006年的测量结果是204,2007年的测量结果是205。

一秒钟可能有1000个念头,这1000个念头可能分布在所有这17个意识层次中。这些念头结合一定的环境情势,就会演化成一种行为。没有哪一个行为没有内在的意识层次支撑,没有哪一个错误不是发自内心。人们要修炼的是,如何让高能量级意识更多地主持大局,而不要让那些能量级在200以下的意识主宰你自己。

霍金斯意识能量层次模型给我们透视稻盛和夫意识能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稻盛和夫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经历过所有这17个能量层级。他同样也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开悟时刻。追溯和研究稻盛意识能量的一次次缘起,比列举许多伟大的颂词对稻盛和对世人有更为迫切的需要。

第二章 稻盛和夫的原初花园

每个人性格的形成莫不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那是一眼往昔智慧之井,也是一座原初的花园,所有的源头都从那里开始涌现。阅读提示从爷爷那里学来了“南无阿弥陀佛”,确立了他终生的信仰。从父亲那里学得了正直和诚实,熏洗了匠人气息,确立了“工作就应该这样”的劳动观。从母亲那里学来了刚强、慈爱与不抱怨的“开朗的心态”以及无保留的信任。从“孩子王”的经历中学来了掌控:气势、魄力、刚强、正直与正向激励等,也学来了深刻的人性:人的话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不能脱离说话人的背景。从肺结核病学到了积极心相和灾难心相,初识“相由心造”、“唯心所现”这些将陪伴他一生的佛学智慧。

从稻盛和夫的经历看,所有被称为“经营之圣”的密码,都在他成长期间被植入他的人格之中。有多少挫折,就有多少升华。尤其在一个人小的时候,多一点挫折,多摔一点跤,能为铸就那些如影随形的性格特质提供最为重要的契机和原料,也是一个上升的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稻盛的原初花园

跟爷爷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稻盛和夫于1932年1月21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一个贫穷而又虔诚的信佛家庭。父亲畩市和母亲姬美的结合就缘于信仰。他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小时候稻盛胆小,不敢一个人外出,总是跟在哥哥利则的后面去捉些鱼虾贴补家用,以致上了小学还是哥哥的跟屁虫。

稻盛和夫还记得,小时候爷爷七郎常常趁夜深人静时,带着他去带有佛像的洞窑跪拜,一边念着“南无阿弥陀佛”。稻盛家所皈依的净土真宗,当时在日本受到主流佛教的排挤。宗教是压不垮的。或许,正是那种神秘的特质,给稻盛和夫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以至于从那些神秘的深夜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他都保持念这句佛号。1997年稻盛正式皈依了佛门。

小时候每天早晚父母亲都要点上佛堂前的油灯,稻盛就是这样看着父母虔诚的背影长大的。父亲的口头禅:“最重要的是为人正直、诚实”

稻盛的父亲畩市是个老实、认真又谨慎的人,起初开了家印刷作坊,后来又扩展为稻盛承做堂。他终日辛劳,每晚工作到12点,收入却不多,只能勉强维生。不过他已经满足了。他在经营上谨慎、保守,不举债。“从来没有人登门讨过账”,这是令畩市很骄傲的一句话。后来他听说稻盛在鹿儿岛建京瓷分厂时贷款几亿日元,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干那么危险的事……”稻盛和夫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也是凡事小心谨慎,显然是继承了父亲的性格。

畩市的口头禅是:“最重要的是为人正直、诚实。”为人正直、诚实,这是稻盛和夫要求自己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一个人一旦偏离了正直和诚实,就破坏了公司的整体氛围,这是稻盛和夫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小时候稻盛很崇拜父亲的匠人气息。畩市裁纸技术很高,厚厚的一叠纸,他拿一把用来切榻榻米那样大小的刀放在纸上,然后用定做的锤子敲着把纸切下来。纸比较滑很容易切坏,但畩市总是分毫不差。但也只有不浪费一点材料,他才能赚到钱。每每看到父亲巧妙切纸的样子和一丝不苟的眼神,好像那刀、那纸、那锤都有生命住在里面,小稻盛总会涌起一股钦佩之情——“工作就应该是这样的”!

稻盛对匠人情有独钟。他在2010年出版的新书《干法》中说:“匠人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最有魅力,也最能打动我的心弦。”母亲爽朗的天性

稻盛的奶奶早逝,爷爷不想续弦,就让21岁的长子畩市成亲。母亲姬美过门时只有19岁,就承担起照顾三个小叔子的重任。不久畩市开办了印刷作坊,姬美毫无怨言地操持家务,并一手挑起了照顾一大家子的重担,还一连生了七个孩子,个个活蹦乱跳。她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刚强女性。

姬美性格开朗,与带有匠人气质、一向沉默寡言的畩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家里的活儿干不过来,邻居家的大婶就集中到他们家来,姬美给她们分派工作。就这样,大家有说有笑就把什么活儿都干了。人多嘴杂,可是在稻盛承做堂从来都是欢歌笑语,可见姬美的领导才能相当卓越。

活儿一忙,有时顾不得稻盛,他就大哭。而母亲没有一听他哭就过来抱他,反倒跟那些大婶说:“他哭就是没事。”

不被人理睬,稻盛就哭个没完。稻盛常常是一哭三个小时。哭累了,就自己钻到桌子底下,看桌子背面的木纹,那也是一种风景。哪个母亲不疼孩子!姬美知道,孩子一生有许多沟坎需要自己过。早体味,早得力。

稻盛在母亲无限的慈爱中长大。有时有些特别活动,晚上饥寒交迫地回到家中,母亲总会在门前等候。一进家门,母亲就让他围着火盆烤火,旁边咕嘟咕嘟地煮着年糕小豆粥。“年糕小豆粥煮好啦!”母亲盛了满满一碗递过来,稻盛就一头扎进腾腾热气中。母亲在一旁舒心慈爱地笑着,享受着稻盛和夫的狼吞虎咽。这幅画面久久地留在了小稻盛的心田。他后来把京瓷公司的社训定为“敬天爱人”,他要让每一个员工生活在母亲慈爱的氛围中。

姬美是真正的一家之主。一大家子每一个人的脾性、每一个人最需要什么她都门儿清。人情事理、为人处世、头等大事姬美都很在行。稻盛小时候特别胆小,常有许多难以言状的“羞辱”和“恐惧”。有时在外面打架受了伤,回来就向母亲诉说,寻求她的保护。

姬美从来不去问谁是谁非,更不会走出门去为孩子护短找人吵架,相反,每次稻盛一告状,她就会塞给稻盛一把扫帚,轰他出去并说:“还不快去报仇?”母亲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稻盛在很小的时候就告别了“羞辱感”和“恐惧感”。这种弱小的心灵,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可耻的,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去洗刷。除了自己承担没有人护着你,这就是世界!

稻盛上小学的第一天要一直看到妈妈才待得住。母亲放下家里的事,就一直站在稻盛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回家后母亲对他说:“没有比这更害臊的了!”母亲说出这话来,稻盛自己的脸就先红了,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毕竟鹿儿岛尚武,豁出去以后,稻盛和夫的天性显露出来,他摇身变成一个孩子王。

稻盛和夫在自传中写道:“母亲非常开朗,我也肯定继承了母亲的这一性格。无论遇到何种逆境,我都不会消沉,时刻保持着开朗的心态,这肯定是母亲的遗传。”正是母亲独特的教育方式,让稻盛和夫从一个胆小怕事的跟屁虫,蜕变为一个敢作敢为的孩子王。

孩子王的觉醒:人性,太人性了

孩子王的经历让稻盛和夫有机会在少年时就对人性有深刻的体认。掌控和驾驭的快乐

当孩子王让稻盛和夫尝到了差使人的快感,他觉悟到人上人才能算得上一个男人。孩子们也是一个团伙,如何掌控这个团伙,给稻盛和夫提出不少挑战。当头头儿可不能光靠蛮力,还需要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他发现需要有气势、魄力、智慧,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有正直、正义和公平。有私心的人当不了孩子王。孩子们的反应更直接,你只考虑自己的话,喽啰们说走就走了。有时,为了保护喽啰,稻盛和夫明知不行也要去扛,被人打趴下也不能躲着走。

稻盛和夫当时就懂得,气势、魄力、智慧、正直、正义和公平,这些构成人格魅力的东西,不是靠喊口号或是念叨这些词就成了,必须燃烧自己去把这每一个品质落地。

稻盛还记得当孩子王时一直激励他的歌谣:“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我摧;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大悲咒)“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如果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

禅宗的铁血精神在稻盛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深埋在他的心田,这其中表现出来的血性成为他晚年呼唤“垂直攀登”的种子。人有言不由衷的时候

2009年在与稻盛和夫吃饭时,我提议请他讲少年时的趣事。稻盛想了一会儿,就讲起了让孩子王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

一个同学受他保护,总想有所报答,就跟他说自己家里有棵大柿子树,他爷爷知道稻盛对他很好,让稻盛他们去摘柿子。几次三番邀请,稻盛却不过这份情,就带着小喽啰们上门去摘柿子了。几个人把柿子树上的柿子一抢而空。第二天同学的爷爷就气势汹汹地跑到学校兴师问罪:“听我孙子说了,有一个叫稻盛的小子,不听劝阻,擅自到我家摘柿子,真是太不像话了!”听了这话,稻盛当时愕然了。

人性,太人性了!这件事给了稻盛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人有言不由衷的时候,不可全信。

有些人虽然口口声声地说“是”,但其实并非如此,语言中并没有其独立的含义,而是说这话的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人格反映。一个孩子王从这件事中学习到了人生哲学的第一课。这堂课对稻盛的影响是深远的。孤立地拿出一句话或一个概念来说事,是说不明白的。每句话都有其特定背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理念,甚至一个人的表现,都是特定背景或场域的产物。这与他在后来的经营管理中,特别重视氛围和场域的建设很有关系。自信、信人、被信和互信的价值

孩子王还要出于正义做好多非分的事,影响学习成绩。稻盛的那些哥们儿平时连作业都不好好做,老师对他们是爱答不理,而那些衣着整洁、出身好的孩子却能得到老师的宠爱。这太偏心眼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放学的路上,稻盛就带着喽啰打了一个受宠爱的学习好的乖孩子。第二天上课老师一把抓住了稻盛。稻盛争辩道:“你不能给那个小子特别照顾!”看到这样无理取闹的学生,老师动了真怒,拳头就朝着稻盛挥了过去。稻盛的脸都肿起来了,但也只能咬着牙强忍住。老师还把母亲姬美叫到了学校。姬美很诚恳地给老师道歉,给那个被打的学生道歉。

那天回家后,姬美给稻盛做了他最喜欢吃的菜。稻盛哪里有胃口,还等着父亲过堂呢。吃过饭后一向沉默的父亲问:“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做了,是吧?”

稻盛回答:“是的,老师太不公平了,太偏心眼了。”

之后,父亲就再也不提这件事了。稻盛有判断有担待,何须再说什么!

本来稻盛有点忐忑,不知父亲要怎么收拾自己,然而父母亲却自信儿子不会差到什么地步,默默地把信任毫无保留地给予稻盛。被信任的感觉真是美极了,本来悲壮的一天,最后在父母信任的氛围中,却成了稻盛特别开心的一天。这件事让稻盛知道了信任的温暖和力量。他沉醉在信任的海洋中。他自信,信任父母,被父母信任,他们相互信任。

后来,在他白手起家创造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过程中,他把信任毫无保留地给了他的团队。也正是这透明的信任,滋养和激发了团队无穷的创造力。以78岁高龄接手日航,他又用“信任”开启了日航员工内心的源头活水。初识“灾难心相”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孩子王很快为他的正义感付出了代价。1944年春天,或许带人闹事当孩子王给老师留下了坏印象,稻盛报考鹿儿岛一中失利。而他以前的喽啰们,都趾高气扬地上了一中。然而,祸不单行,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他。

当稻盛少年不识愁滋味,还处于周身散发着欢快气息的时光时,生死考验却落在了他的身上。

1945年,13岁的稻盛染上了肺结核。一开始他身上出现很多红疹,微热不退,骑自行车去看病,也一路摇摇晃晃,经医生诊断是肺结核。

稻盛被吓坏了。“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无尽的黑暗开始向他袭来。在当时,肺结核就是痨病,是不治之症。

稻盛绝望了。一个“痨病”的幽灵,在鹿儿岛的稻盛家徘徊。他的二叔、二婶都因结核病而去世,他喜欢的小叔叔兼一也患上了肺结核,不断咯血,正在休养。由于当时结核病是不治之症,只要家里有人得了结核病,都不敢让外人知道,都是由家里人来看护。但实际上这种事是隐瞒不住的,外面的风言风语已经传开了:“稻盛家是结核病窝!”

姬美一边照顾病人,一边严令孩子们不得走进兼一叔叔的隔离间。在兼一叔叔病危的最后时刻,畩市一个人承担起照料病人的责任,也不让姬美靠近。哥哥利则不怎么在意,但是神经质的稻盛死也不敢靠近隔离间一步。可是,胆怯只会带来背运,现在果然应验在自己的身上了。深深的绝望无论如何也排遣不去。当时也没有特效药。稻盛只能睡在日照充足的房间里,每天到廊下去晒太阳。才13岁,他就开始在死亡的威胁和恐惧里颤抖。

一天,住在他家对面的邻居长野夫人对他说,“和夫,有一本好书,你读读吧!可能有点儿难懂,但里面一定有对你有用的东西。”这是一本由谷口雅春写的《生命的本质》。长野夫人是希望借此鼓励稻盛勇敢地活下去。

稻盛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如饥似渴、贪婪地阅读着。从那本书中,他看到了“灾难心相”这个后来将影响他一生的词汇。书中的话深深震撼了稻盛:“灾难是自己招来的,因为自己的心底有块吸引灾难的磁石。要避免灾难就要先除去这块磁石,而不是对别人说抱怨的话。”“把痛苦说成不幸是错误的,人们应该知道对于灵魂的成长来说,痛苦有多么重要。”“没有比一个病人更强大的人了。病人自己躺着,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健康人。”“要想让理想中的事物成为事实,就不要中断你的理想,要有耐心,要一直保持你的希望和热情。”

太棒了,原来痨病是自己招来的。对于正开始思索人生的稻盛,这些话真可谓醍醐灌顶。一种大生命态度在那个阴郁幽幽的时刻植入稻盛的心田。

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染,稻盛生怕被感染,总是捏紧鼻子跑过小叔的房门口。因为还是小孩,憋不住气,所以先后都要深呼吸。他的哥哥利则却不以为然。父亲对病重的小叔更是悉心护理,他的大爱阻挡了病魔的侵入。结果父亲、哥哥安然无恙,反而对结核怀着深深的恐惧、时时刻意躲避的稻盛,只考虑自己个人安危的脆弱的心,却吸引了病菌。这段对痨病刻骨铭心的体验,给了稻盛前所未有的冲击,还让他有了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深入灵魂的自我反省,让他开始理解人生最重要的真理。

灾难也不是什么世界末日,痛苦也不是什么不幸的事,就看你怎么面对痛苦了。这些道理稻盛似懂非懂,他回想走过的人生,每当经历特别不痛快的事,都会有一些重要的启示让他牢记。难题就是用来成就人的,或许这就是灵魂的成长。

生命态度决定人生格局,《生命的本质》第一次给稻盛植入了这样一颗种子。那不是三分钟热度就能成功的,必须有一直确信要实现的画面,还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热情。保持清晰的大画面,并要有充足的热情,一再重复,一直渗透到潜意识中去,哪怕割破血管,流出来的也应该是愿望!这样的意识,后来被稻盛和夫总结进他一生的成功方程式中。

看开了这一层,对稻盛的心理产生了异样的作用。一种超然的精神开始萌芽。贫困的生活,加上1945年每天要四处躲避美国飞机轰炸,他的结核病被淡化了,而且奇迹般地好了。

稻盛后来回忆说:“患上结核病,这是上苍给予我的一次珍贵的体验。”

第一次行商被称为“稻盛强盗”

上学不易让稻盛醒悟“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病情影响了稻盛的学习,第二年报考鹿儿岛一中他又失败了,这对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次沉重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稻盛家的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父亲早就不想让稻盛继续念书了。两次考中学都失败,稻盛还要再去考学,平日里安安静静、从未粗声粗气叫嚷过的畩市怒冲冲地大吼:“已经不能去学校了,家里这么苦,你给我去工作!”

被稻盛称为贵人的班主任土井老师来家访,对稻盛父母说:“和夫君还有前途。”姬美同意老师的说法,多苦她都可以忍受,只要孩子能上学。土井老师对稻盛说:“如果是个男人就不能泄气,办法总是会有的。”他已经为稻盛办好了私立鹿儿岛中学的报考手续,稻盛算是搭上了高中的末班车。

一种新的意识开始在稻盛和夫身上显现。升入高中后,稻盛一改此前不认真学习的恶习,主动要求调换座位到第一排,强迫自己认真听讲。此后稻盛的学习成绩迅速提高,到毕业的时候已经是年级第三四名了。不知从何时起,稻盛渐渐有了完美主义的意识,并以此来磨炼自己。“我脑子不好,所以要付出成倍于他人的努力。如果他人付出两倍的努力,那么我就要付出五倍的努力。”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后来这个口头禅发展成为“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强盗”的“择法眼”

稻盛不仅要念书,还要尽量打零工。他明白,家里困难,弟弟妹妹还小,妈妈姬美迫于生活和养育子女的压力,不顾体弱力薄,挑起担子就去黑市做米贩子。父亲畩市也无正当职业,只好去黑市贩盐。

稻盛打过各种各样的零工。在原良市有家叫“鹿儿岛石碱”的公司,稻盛就从那儿买了带香味的肥皂,骑上自行车去市外卖了赚钱。稻盛有生意头脑,比别人卖的都多,因此同伴都戏称他为“稻盛强盗”。

畩市和姬美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稻盛承做堂”的路子,又做起了糊纸袋的生意。稻盛卖这些纸袋特别起劲儿。大概有十几种尺寸不同的纸袋,他把这些纸袋装进一个大大的竹筐,然后再把竹筐搬上自行车的后座。过去的自行车后座很宽大,非常实用。如果把自行车支起来的话,由于纸袋过重,前轮会腾空而起。

一开始他没找到门道,只是漫无目的地随便闯进一家店推销,效果很不理想。他开始考虑: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于是,他把市内分成七个区,每周按顺序跑同一个地区。平日里一放学就直接回家卖纸袋,星期天也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出门,去开拓客户,甚至连小巷里的糕点铺也不放过。

刚开始时,稻盛还有些难为情,固定客户渐渐多起来后,这种感觉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而稻盛做生意的手段也越来越灵活巧妙。稻盛渐渐出了名,一些在黑市里做生意的泼辣大婶特别喜欢这个勤快的小家伙,“卖纸袋的小家伙”在那里一下子出了名。

出了名就有大生意上门了。有一天,稻盛被一位站在店门口的大婶叫住了:“你就是那个卖纸袋的小家伙吗?”一问才知道,只要她肯买的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比其他地方多卖出好几倍的纸袋,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当然,大婶把价钱压得很低。由此,稻盛第一次知道如何利用批发店开辟一条大量销售纸袋的路。

后来,鹿儿岛的许多糕点铺都用上了稻盛家产的纸袋。因为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订货,父亲和稻盛都忙得不可开交。稻盛一个人已经无法应付了,因此他雇了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小伙子,甚至还给小伙子买了一辆自行车。稻盛特别喜欢这个场面:回到家把装满钱的褡裢交给父亲,父亲拿出算盘要算好一阵子。

一个外行人做买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稻盛后来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过成本或核算。在定价的谈判上,他还是不够坚持。只要黑市的大婶一还价,他就满口答应了,那是对自己、对产品没有信心的结果。如果经过周密的计算再确定一个价格的话,恐怕收益就大不相同了。

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稻盛和夫把“定价即经营”作为经营活动的一条核心理念,可见他对当时定价问题的遗憾。这也是对他父亲“稻盛承做堂”的总结。每天忙到晚上12点,技术又那么出色,可就是养活不了一家人。这与他父亲的定价战略不无关系。定价是一把尺子,定价是“择法眼”,这是对你所从事行业生命力的判别。他后来所独创的阿米巴经营,也把定价核算作为基本前提之一。

成功伴随着遗憾,遗憾中又有成功。成功给稻盛自信,遗憾让稻盛升起疑情。因信而入,因疑而悟。第一次经商,稻盛就打下了不错的地盘。这次经商也成了稻盛事业的起点。他的纸袋生意在鹿儿岛非常成功,以至于从福冈来的同行也因“稻盛强盗”而纷纷退出了鹿儿岛。到了第三年,稻盛把员工连同这份工作全部移交给了哥哥利则,转而专心念书。

烦恼即菩提

快乐没有记忆。烦恼给人财富。

中学建新校舍要大家都参加义务劳动,因离高考不到一年,学习很紧张,稻盛尽管不情愿,还是勉强去了工地。但到那里一看,发现高三学生总共只有三四个人。之后三天,稻盛也就没去。第三天老师突然点名,别的同学事先听到风声,赶在点名之前到达现场。稻盛被蒙在鼓里,所以点名时缺席了。老师很严厉地训斥他道:“心里只想自己高考,连义务劳动都不参加,没有一点奉献精神,真自私。”稻盛羞红了脸。

有一次棒球对抗赛,以稻盛好友为核心的校球队进入了决赛,同学们都要去为本校球队呐喊助威。球场离学校很远,要乘电车去,但稻盛没钱买车票,决定徒步往返,但同学说只要拿自己的月票混进站台就一定能顺利到达,于是稻盛跟着大家一起混了进去。去时侥幸蒙混过关,回来时稻盛下车时心里紧张,被检票员一眼看破。虽说是初犯,但检票员却不管,只当惯犯处理,没收月票之外,还罚了他几倍的钱。第二天学校又贴出告示,将此事公之于众,点名批评了稻盛。班主任辛岛政雄老师在教室里训斥道:“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错就自以为是,这是我们学校的耻辱!”辛岛老师原来是鹿儿岛中学的校长。老师的这句话对稻盛触动很大。

稻盛羞愧难当,懊悔不及,并立下毒誓激励自己:从此放弃月票,每天徒步十多里地上学。

这两件事对稻盛影响深远。他清楚这是自己心思不正、行为不当,才弄得自己狼狈不堪,被人蔑视。起心动念不阳光,行为上就显纠结。不是自己胆小弄巧成拙,而是心思不正这个因,必然结出行为不端这个果。

稻盛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1951年,面临大学升学考试的稻盛,每天都很郁闷。因为他患过结核病,一直希望能够在大学里研究药物学。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哥哥利则恳求父母:“就让和夫念大学吧!”但平时忠厚老实的父亲一听这话勃然大怒:“长子都没有上大学,怎么能让次子去呢?”

无固定职业的父亲无力养育七个子女,说什么也不允许排行老二的稻盛上大学。稻盛下面还有五个弟妹,也不好意思再如此任性,心想索性去找一份当地银行的工作算了。当他告诉辛岛老师已放弃上大学的念头时,辛岛说:“我来做做说服工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