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1 19:41:40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下册)

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下册)试读:

出版缘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凡·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经典之作,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传世经典系列》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德沃夏克最受欢迎的交响曲★欧洲十大交响曲之一★捷克第一交响乐

自新大陆

安东尼·德沃夏克(捷克 1841~1904)这是一篇美丽的乡愁,这是一封寄往故乡的家书。身处万里之外的美国,德沃夏克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那片美丽的波希米亚平原。相比于其他的交响乐,《自新大陆》质朴、诚恳、优美并有着几分粗犷,来自黑人歌曲的素材在这里汇成甜美悠扬的旋律。聆听这部作品,你会发现许多你在生活中所熟知的音乐片断,它们就是来自这部美丽的乡愁。——《古典音乐入门》欧洲音乐形成以后,波希米亚人就以特有的音乐才能闻名于自世,他们对新生的交响曲这种音乐形式有极丰硕的贡献。踱步于浪漫主义音乐时代,在19世纪欧洲如林的音乐巨匠中,捷克作曲家安东尼·德沃夏克可谓不能不令人注目,他涉猎各种音乐形式的作品光彩迷人,同柴可夫斯基相比,其优美的旋律更加自然。他不仅为捷克的民族音乐奠定了基石,同时也使美国作曲家们摆脱了曾经对欧洲风格一味模仿又难觅出路的尴尬,为美国民族音乐狂飙的崛起指点了一条光明大道。德沃夏克的9首交响曲中,《自新大陆》是他最伟大的杰作,好像已经成了德沃夏克的代名词。德沃夏克写作这部作品时,怀有极深的乡愁,因而把波希米亚音乐所特有的香郁气质和他所蕴蓄的对祖国的爱,巧妙地织入这部作品之中,使波希米亚的旋律流入作品的血管。

交响曲《自新大陆》不仅在美国受到人们的喜爱,捷克人也总喜欢把它看做是一部充满他们自己民间音乐变化的作品。如果把这部交响曲视为作者对美国和捷克这两个国家的颂赞也是说得过去的。它因思想的连续性、轮廓的清晰而受到音乐家的尊崇,而它那富有感染力的旋律和易接受的思想更使它成为通俗的经典作品。随着舒缓、壮美的音乐,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展开了一片广袤的土地,如诗如画。那种纯粹音乐式的演绎让我们充满了对土地、对大自然的万般想象,而在舒缓、沉思的曲调中却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激情和热度,那是一种来自波希米亚的浓重的乡土气息,是德沃夏克深切的对于那片土地的向往和热爱。在《自新大陆》中,我们听到的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个音符和小节,我们听到的是经过细致而华丽的加工的、来自新大陆原生态的声音,是更加澎湃也更加富有魅力的新的乐章,是一首诗,一幅画。

1893年,德沃夏克应瑟伯夫人的邀请抵达纽约,担任新设立的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渴望与她合作,他对《纽约先锋论坛报》说:“我在黑人歌曲中发现了成立一所新的国家音乐学校的可能,美国能够拥有它自己的音乐,成长于自己灵魂中的优美音乐,有它自己的特性——一个自由而伟大的民族的自然之声。”这首《自新大陆》是他第一部完全在美国完成的作品,他宣称“只要有鼻子的人都能够在这首交响曲中闻到美国的风味”。美国的音乐评论家泰德·利比评论此曲说:“虽然素材是原创的而没有撷取美国本土音乐,此曲仍然获得极大的成功,为了使它听起来有美国味,德沃夏克不得不牺牲了一些捷克音乐特有的流畅性,为了让乐曲四平八稳地发展,他也必须牺牲一点精致感。然而也正是曲思的直指人心与丰富的旋律性以及旺盛的精力,使此曲成为最受欢迎的德沃夏克交响曲。曲中粗犷和开朗的作风,勇敢无畏的自信心,都是典型的美国风味,而其动人心弦的抒情风味,就连德沃夏克本人也难以掩饰。”

全曲共分为4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4个乐章,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传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蓄,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广板,降D大调。只要听过一次这首交响曲的人,任何时候都忘不了的就是该乐章的主题旋律。该主题多次从交响曲中分离出来,用作其他乐器的编曲、演奏。据说德沃夏克最初加了个《传说》的标题,像听到蕴藏在美国原始民族中的传说,是那样的神秘,又像从文明眺望那遥远新大陆的大自然,是甜美的牧歌。由奇特而又庄严的管乐合奏和弦开始,呈现出音量的高涨后移入弦乐的弱奏,这里含有哀歌,接着如梦一般的五声音阶的宁静主题由英国管奏出。在主题的间隙有管乐演奏的引子主题插入,很快进入升C小调的中间部。随着小调调性和加进的三连音音型、震音使这一部分增加了不安,逐渐到达高潮。掀起有力的高潮后造成暂时的紧迫感,接下来英国管吹奏的舒缓、牧歌风主题再现,以开始乐章的管乐引子动机轻轻地作平和的大调终止。

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由强有力的弦乐齐奏的序奏开始,第一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像宣告未开垦的新大陆的黎明那样高亢、雄壮地奏出,犹如象征新大陆瞬息万变地发展那样持续着华丽的高潮。接着由单簧管奏出缓慢的G大调第二主题,带来暂时的安静小憩后再次有力地奏出。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为主构成,最后前面各乐章的主要主题又连续出现,以类似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手法,浪漫地结束全曲。静听《自新大陆》

哪里敢自诩为德沃夏克的知音,但我同他的作品颇有缘。自从接触音乐作品便迷上了《自新大陆》。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器乐作品中的精华部分见识了不少,不停地读,未尝厌倦,倒是越发感情深了。一听开头的那段柔板,便使我有如置身于茫茫荒原,浩茫而深沉的景与情让人浮想联翩,似乎从时空上遥感到了最初踏上新大陆的移民心情。或许,当德沃夏克远渡重洋来到异国他乡的彼时也是感慨万千吧?《自新大陆》中醉人的警句举不胜举,还有那些隐藏在内部和低音中的支声复调,如满天星斗,哪里数得清!有人说,谁要是将其中曲调都听清楚,算得上一个用心的听众了。奉劝人们备一本袖珍总谱,先预读,再细听,听后再发掘那些未听明白的细节。这样去细嚼细咽,才能获得更大享受。不然,又怎对得起大师的呕心沥血?第一乐章里有个重要的主题,不但曲调美,神似一支黑人民谣《马车从天而降》,而且配器手法绝妙。它在长笛低音区中吹出,怯生生地,且有苍白感。“广板”乐章中转入升C小调那一段,长笛、双簧管共鸣,小提琴与黑管吞声饮泣。中提琴和大提琴上的弱奏震音,则是参加葬礼者的一片欷歔之声,为死者也为自己的不幸。在忧伤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作曲家如果不动情,又哪能谱出这感人至深的乐章?与其说是乐生情,还不如说是情生乐!

当年读到黄自论勃拉姆斯的文字,从此注意倾听交响音乐中的“交响性”。《自新大陆》中的“交响性”实在太精彩了!真是激动人心的“交响性”,并不是只靠人工制造出来的浩大声势,而是前思后想,千愁万虑一齐涌上心来的激情喷发。这在《自新大陆》末章展开部中(特别是从227小节起转E大调处)尤为动听骇“耳”。每听到此,沉浮于波澜迭起的乐流高潮中,言语道断,只有叹为“听”止了!尤其醉人的又是一篇慢乐章,一篇可以同《自新大陆》的“广板”争奇竞秀的“柔板”。在那仅仅3个音的母题上,他推衍出一篇情音并茂的“乐赋”来。乐思的展开如山溪流淌般生动自然,跌宕起伏,一步步发展为汪洋恣肆的音乐洪流,使听的人已不知不觉醉倒!这首《自新大陆》浸染着深刻的捷克民间色彩,在主题与结构方面同捷克民间音乐的神韵和特点保有密切的联系,再现了捷克大自然和民间日常生活的画面,反映了作者的爱国热诚和为复兴祖国民族文化所做的巨大努力。——世界著名音乐家艾森·巴赫

德沃夏克的音乐纵然也有说不上什么深刻的,但却总是一往情深。我觉得只有饱含真挚之情的音乐才能常青不败,才能如此持久地耐得起千万人欣赏而不倦。我愿爱乐的人们都来听他的音乐,同这种既有璞玉浑金之质,也经过精工磨琢,却又毫不失其自然之美的音乐结缘!(佚名)感悟德沃夏克

对于德沃夏克的音乐早已多有耳闻,于是多处寻觅,历经两年,最终在一家小小的发烧友碟屋一眼发现了它。心仪已久的音乐终于得到了,耐心地等到只有我一人在家时,而且在黄昏与夜晚交替之际,挑选了最好的一套音响系统来进行首播。选一个居中而可以不错过每一个音符的位置,闭了灯,以最舒服的姿势躺在沙发上。一切都准备好了,我的德沃夏克,他终于要向我的心灵走来了……对于这样一部伟大作品,在其创作过程当中,除了德沃夏克超常而又激情洋溢的音乐天赋以外,异域文化的冲击和作曲家内心强烈的乡愁糅合、交织在一起,欧洲文明和美洲印第安人、黑人的心灵呐喊完成了一次心与心空前的交流,这种交流不是溢于言表,而是通过内心、透过感情乃至灵魂来完成的。——法国巴黎交响乐团指挥伦纳德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可谓一首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音乐巨作,在恢弘博大的音乐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它的问世,给当时的音乐界造成了不小的震动,甚至改变了整个时代的音乐发展道路,所以,我们说没有德沃夏克,没有他那部流传甚广的《自新大陆》,欧洲音乐史便不能称之为一部完整的音乐史。——《音乐新视野》

大提琴以其热烈而丰富的音色著称,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而这首《自新大陆》也正是这位音乐家极具代表性的感情之作,最适合由大提琴来进行诠释。德沃夏克不仅有高超的音乐天赋,更比别人多一份对人之生死的深切的感悟之心。正因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才让人觉得荡气回肠,常令听者先是无声地垂泪,继而失声痛哭。无疑,乐声里盛装着德沃夏克太多、太厚的感情,琴弦一拉,这些感情就自如地、恣肆地宣泄着,每一个飞扬着的音符都闪现着他的真挚、低回、深情、纯真、热烈。音乐的奇妙就在于你永远不能找到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然而它会让你一见钟情,喜欢得不能自持,陷入得无法自拔。《自新大陆》来了,不由分说地让你一生的际遇都在眼前急遽闪回,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唯有琴声在千曲百折、低回婉约地悠悠流淌着。这丰厚沉郁的旋律是那么的优美,仿佛一朵美丽而忧郁的云缓缓飘进我的心中。我无法言说的感情,哪怕再细微再复杂的感情,它都替我表达出来了。好的音乐会在瞬间拨动你的心弦,触动你的某一根神经、某片思绪,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起许许多多已经尘封的堪忆与不堪忆的往事。《自新大陆》好似一只无形的手,揪着你的心不放,越揪越紧。于是,一幅幅人生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悲与喜、伤与痛、取与舍、聚与散……这就是人生的真实内容:悲喜交集。悲喜交集,人生经历太过平顺没有波折的人是无法深入理解这4个字的。

音乐原本就是人们用来体现和抒发对于现实物质世界、内心情感世界的感想和领悟的,所以也就一如悲喜交集的人生会有不同类型的音乐,轻松的、愉快的、忧郁的……我们在白驹过隙般的人生中不只会品尝到生命带来的兴奋、激动、欢乐、得意之甜酒,也会品尝到失意、排挤、诽谤、诬陷之苦果。

甜酒也好,苦果也罢,很多时候都是由不得人选择的,偶然的或者是必然的命运会把它们送到嘴边,不吃也得吃。因此,对于音乐,懂得欣赏感情丰厚、内容悲壮那一类型的人,常在适当的时候借助音乐来抒发、释放心底郁积已久的那些无法言说、无从倾诉的悲伤与痛苦,这样,也许能更深刻地体会那悲喜交集的人生,也会让久久负重的心灵得以减压。(佚名)

捷克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优秀的传统,被称为“欧洲音乐的摇篮”。安东尼·德沃夏克,这个诞生在布拉格近郊的屠夫的儿子,从小时起就爱听自己故乡的民歌。1857年,德沃夏克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从此走上音乐道路。1859年,他以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毕业,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两年在音乐方面学习的机会。从此,这个屠夫的儿子正式走上了音乐艺术的道路。后来,当他成为名作曲家访问英国,并亲自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时,当地的报纸就曾以“从屠户的学徒到乐队的指挥!”为标题发表了评论文章。

德沃夏克在青年时期写了很多作品,但是他经常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他可能把自己的首批作品毁掉了,现在能找到的他的最早的作品是1861年写的。这部作品受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影响很深。德沃夏克非常热爱和敬重贝多芬,他一直把贝多芬的肖像挂在书桌上方,直至他逝世为止。德沃夏克一生的创作活动始终与祖国的命运密切相关,这在他作品的题材上有明显的表现,同时,他的许多作品也再现了捷克民间的风俗生活画面。

19世纪70年代,他的两部作品——爱国主义颂诗大合唱《白山的子孙》和声乐套曲《摩拉维亚二重唱》是他进入创作成熟时期和成为民族艺术家的重要标志。《白山的子孙》在1873年由著名的“布拉格赫拉霍尔”合唱团首演成功,成为德沃夏克创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者说一个重要的转机,自此之后,他的一些作品,如《第三交响曲》等都相继德沃夏克(1841~1904)获得成功。1875年,由于申请奥地利政府发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艺术家”国家补助金,他附送的作品为当时参加补助金评议委员会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所赏识,就此,这两位志同道合的音乐家终生保持深厚的崇高友谊。1878年,德沃夏克在布拉格举行他的作品演奏会,生平第一次担任乐队指挥,又为他的艺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从美国回捷克以后,德沃夏克开始了自己惯常的生活:在布拉格音乐学院教书、在捷克城市作巡回演出和进行新的创作,致力于用交响音乐来表现民间的诗篇。正当他的艺术向全世界绽放民族之光的时候,从来不生病的德沃夏克在他的肾脏、膀胱都发现了不治之症。1904年5月1日,正当他进午餐时,突然中风,几分钟以后这颗捷克的民族音乐之星陨落了。5月5日,捷克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悼念这位用音乐创作来为祖国和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世界级的音乐大师。《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在德沃夏克所留下的杰出作品中,交响乐和协奏曲一类的“无标题音乐”明显多于歌剧和标题音乐,这种倾向对于他来说,越到晚年越为显著。如果拿他初期的钢琴协奏曲或中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与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不但在作曲手法上更为明确和熟练,而且在乐器法的运用以及构成技法的自由性上均有显著进步,另外本曲在表现风格上也比以前更显示出富于表现力的个性。可以不折不扣地说,德沃夏克先天所具有的丰富的旋律性的创意和后天对古典音乐造型的探索,终于在这部作品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斯拉夫舞曲》共有两集,各8首,是德沃夏克最初应出版商的要求写成的钢琴二重奏曲,以后作者把它们改编成管弦乐曲,从而广泛流传。这些作品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斯拉夫人民的风俗生活情景,同时也可以接触到斯拉夫几种典型舞蹈的特点。两集《斯拉夫舞曲》除了优美、热烈、活跃的共性外,第一集中欢快、轻松、热烈、奔放的因素更为突出,而第二集则长于恬美、抒情和精致的旋律。★萨拉萨蒂的代表作★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一部刻画吉卜赛民族的音乐杰作

流浪者之歌

巴布罗·德·萨拉萨蒂(西班牙 1844~1908)这首耳熟能详的乐曲是一首纯灵感的作品,它体现的是吉卜赛人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人们可以仿佛看到吉卜赛人是怎样地流离失所,又是怎样地在临时的驻地欢乐地起舞。我热爱这样的音乐,因为它倾注着曲作者的甚至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悲怆、热情、希望和坚忍。这是伟大,这是凝重,这是沉淀,这是无与伦比。——瑞士巴塞尔交响乐团大提琴手 比阿特丽斯天,每当说到小提琴演奏艺术,人们可能马上会想到帕格尼今尼。的确,帕格尼尼以其传说中魔鬼般的技艺和他那些广为流传的小提琴作品给大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音乐爱好者们也许同时还会想到另一个伟大的名字——萨拉萨蒂。著名的西班牙小提琴大师巴布罗·德·萨拉萨蒂也是一位作曲家。恐怕没有哪一位喜爱小提琴作品的朋友会没听过那首脍炙人口的《卡门幻想曲》,而它就是萨拉萨蒂听到比才的歌剧《卡门》后产生灵感改编创作的。当然,他所独具的个人魅力更集中体现在他的那首《流浪者之歌》中,因为整个音乐充满了吉卜赛的情调,以最真实、最直接的渲染手法突出了这个流浪民族浪漫不羁的性格,堪称一部刻画吉卜赛民族的音乐杰作,于是也有人把它叫做《吉卜赛之歌》。

吉卜赛,这个天性自由,在羁绊和束缚中凸显出与众不同的本性的古老民族,其生活方式是令许多人好奇的一种存在的方式,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萨拉萨蒂以纯粹的小提琴作品的手法,倾诉了吉卜赛人流浪的艰辛、与生俱来的感伤,宛如一朵鲜花,在聆听者的心中骤然开放,也骤然凋谢。本来优雅从容的小提琴,濡染了吉卜赛人些许放浪形骸,些许洒脱不安,些许难以捉摸的神秘。每一个学习小提琴的人,热爱小提琴的人,似乎都要在某一天,对着乐谱开始练习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艰涩的技法,难以逾越的演奏障碍却没能阻止任何一个小提琴手的热情和憧憬,几乎每个人都是怀着崇拜的心情,一点一点地熟悉《流浪者之歌》的。对于萨拉萨蒂来说,一把小提琴足以展示他的音乐才华;对我们来说,他的音乐熟悉得好像一个好朋友。那些在琴弓琴弦上演绎着的浪漫旋律,让我们领略了音乐的魅力,我们也可以把这种魅力归于萨拉萨蒂的音乐天赋,或者,这种力量其实仅仅就来自于小提琴。

在音乐史上,不乏刻画吉卜赛民族的杰作,《流浪者之歌》便是其中之一。它又名《吉卜赛之歌》,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这部作品的素材来源于匈牙利吉卜赛民族音乐,它以缓慢和飞快的速度轮流出现,以表现吉卜赛民族的性格特征:哀怨忧郁,奔放豪迈。吉卜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起源于印度,是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同时个性活泼、乐观且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演奏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全曲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以最强的力度响起扣人心弦的主题,紧接着的却是精巧轻盈的装饰,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

第二部分速度徐缓,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技巧性极强的变奏和反复奏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随着音乐的流动,一幅幅吉卜赛人的生活图景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漫无边际的旷野、一辆辆帐篷车、缭绕的烟尘、燃烧的篝火、乌鸦在鸣叫、女郎在抽泣。旋律形象动人,萦绕耳际,牵动着听者的思绪。

第三部分只有14个小节,堪称世界上最著名的慢板主题之一,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简直是刻骨铭心。这一旋律广为人知,犹如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千古名句,成为千古绝唱。

第四部分与第二、三部分和前边的反差很大,对比强烈,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音符一如冲破堤岸的潮水,引领听者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运用各种小提琴高难技巧演奏出来的洋溢生机的音符,显露着吉卜赛人的狂欢:在夜色的天幕下,人们围成圆圈,举着火把,狂热地、尽情地歌舞。此刻,悲痛、悲愁都已无影无踪,反映出吉卜赛民族性格的另一方面——能歌善舞。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为音乐流浪

雪,洁白无瑕的雪飘洒向大地,映衬黑夜的寂寞,渐有声起,呜咽着刺穿夜幕,音声何寻,侧耳细听,竟愁肠百结,闻者动容。留声机传来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感人肺腑的《流浪者之歌》的琴声,镜头一直停留在唱机上,唱针的旋转宛如人生的轮回,吱吱呀呀的嘈杂让人介入尘世。对话从萨拉萨蒂的音乐开始,预言着流浪的路程,预言着一个人的未来。《流浪者之歌》是一首以吉卜赛人情感、生活为背景的乐曲。在这样一首短短不足10分钟的乐曲中,萨拉萨蒂以其精妙的笔触把吉卜赛民族的本质与特性表现出来,那感人肺腑的旋律使人听后久久难忘。——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流浪者之歌》堪称一部人类艺术之苑的珍宝,它忠实地用全部音乐描绘各种激情,超越了产生它的如花似锦的世界,标志着革命性音乐至高无上的偶像音乐创作的一个伟大转折,使西班牙的音乐发展达到了顶峰,堪称一篇最为佳妙的乐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许文胜《流浪者之歌》展现的是市井风俗画卷,它的画面是宁静的,而这是爆发前夕的宁静。声画间离效果和超现实主义运用使画面充满张力和对未知的询问。宁静的海岸,微浪起伏,渔民们望着一个个流浪汉,木讷无语。在音乐声中,萨拉萨蒂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流浪者之歌》是一首快乐的乐曲,却让人有忧伤的错觉。而无论是它的忧伤还是快乐,都同样那么扣人心弦,使人如痴如醉。在乐曲的高潮部分,第一小提琴与乐队的紧密配合,那是飞扬,那是热烈,那是不可抑制的喷发,使得所有听到这首乐曲的人无不为之倾倒,为之疯狂,为之泪流满面。——著名吉卜赛小提琴家安塔尔·扎雷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小提琴家 迈克尔·拉宾

有些音乐会忽然间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打动你,就像你不知道自己听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会忽然落泪。就像遭遇米兰·昆德拉故弄玄虚说的“利多斯特”:一个人突然洞察自身的悲惨而产生的一种极度痛苦。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第一次接触它,是手风琴独奏版,为了更好地理解乐曲就去听小提琴的原版演奏,只听了4个小节就被彻底地征服:小提琴的气质被音符的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神秘、伤感、优雅、不羁。正如题目所说,这是写给流浪者的曲子,一支既美妙又洒脱的曲调,穿行于时而阴郁时而光辉的一片想象的空间,进出自如,炯炯有神。第三乐章里有一段广为人知的旋律,不少电影里主人公遭遇极大的不幸时经常能用到这段音乐,可谓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小提琴加了弱音器,表现出一种极其悲凉的氛围,而悲到极致便是无,可以说这是吉卜赛人无声的哭泣。乐从悲生,第四段转回到极快的快板,活泼奔放,每次听到这儿的时候都想起苏菲·玛索在《路易十四的情妇》里初登场时旋转的裙角和明亮放肆的笑容,虽然她不是扮演吉卜赛人,但气质相似:能歌善舞、自由乐观。意大利流浪的音乐天才用一把小提琴宣泄出对音乐、对爱的所有激情,有一种摧枯拉朽的魔力。当时觉得萨拉萨蒂只有和小提琴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而夺目的,正因为有了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才使后来的音乐爱好者聆听到质地像天鹅绒般爽滑而有分量、丰满而流溢着光泽的美妙弦音。这样的魔力即使是在恋爱中也不一定有。说得远了,以一句听来的话结尾吧:深夜里,萨拉萨蒂用琴弦谋杀我的耳朵。(佚名)弦情飞扬

我第一次听到《流浪者之歌》是在10年以前的一个夏夜,那夜,我彻夜未眠。我不知道是这部独奏曲的音乐魅力使我感动,还是这部独奏曲所表现的流浪者的心声让我心动,或许是两者都有。自这以后,萨拉萨蒂这首《流浪者之歌》成了我常听的曲子。而每次聆听,我愈发觉得它魅力无穷,旋律中散发出的吉卜赛风格感人至深,而萨拉萨蒂的演奏把全曲的神韵充分体现了出来。由于萨拉萨蒂本人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大师,因此他的作品在演奏技巧上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而他的演奏在这一方面绝对无懈可击,尤其在乐曲结尾处那些难度很大的段落,萨拉萨蒂的演奏让听者在感到无比精彩之余又产生出由衷的赞叹!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把吉卜赛人的放荡不羁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演奏中,萨拉萨蒂的琴声质朴、真切,演奏气息悠长、宽广,在乐曲高潮处的处理精致、利落。在全曲中,萨拉萨蒂的演奏无一处不体现出大家风范,他的技巧足以与任何人媲美。

在《流浪者之歌》中萨拉萨蒂还突出了吉卜赛人的悲惨与幽怨的一面,真是高潮处令人激动兴奋,凄婉处催人泪下!他以其超乎常人的小提琴技巧入木三分地表现了流浪的吉卜赛人悲惨、幽怨的一面。他的小提琴时而委婉动人地诉说,时而急风暴雨、一泻千里,令人目不暇接。让人完全投入到音乐之中,直到结束,仿佛感到自己也加入到了“流浪者”的行列中。如果没有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超乎常人的小提琴技巧,是根本做不到这种效果的。在众多著名小提琴家中,无论在演绎的深度、小提琴技巧的运用以及令听众全身心投入等方面,至今未有任何人可以超越萨拉萨蒂。

然而,萨拉萨蒂不仅在技术上占据绝对的高度,他的风格和气质也有着超凡脱俗之处,正如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教育家奥尔描述的:“萨拉萨蒂总是开朗的,面带微笑,并是有着高尚情怀的人。正是这一点使萨拉萨蒂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不朽的大师级人物”。同时,别人对他是这样评价的:“演奏时,他站在那里完美得犹如一尊大理石雕像,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今天,我们已经无缘听到萨拉萨蒂本人再次亲身演奏这首乐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佚名)

萨拉萨蒂是19世纪知名的西班牙籍小提琴家,同时也是创作颇丰的作曲家。他出生于一个乐师家庭,从小即是音乐神童,5岁随父亲学习小提琴,8岁起就公开演奏,10岁赴马德里师从萨埃斯学习。1856年他获奖学金赴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阿拉尔学习小提琴并在列柏班上学习和声、作曲。1859年他以出色的成绩毕业。

离开巴黎音乐学院以后,萨拉萨蒂开始了长期的旅行演出生涯。他的演奏风格轻灵飘逸、音质纯净、音色甜美、技巧完善、刻画细致。弗莱什认为他完全代表着崭新的演奏家类型。他积极宣传音乐创作的新成就,对小提琴演奏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许多小提琴演奏作品都是受了他的演奏惯例的感染,根据他的风格特点创作的。

萨拉萨蒂的全欧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1870年,当他回到法国时,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小提琴大师。1876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独奏会上,他又获得了有特别意义的成功。由于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就,萨拉萨蒂曾被媒体称为天才,对此,萨拉萨蒂说:“天才?37年来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有人叫我天才?”显然,他知道,并不是什么天才或天赋就能造就一个时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而是每日坚持不懈的练习成就了他的卓尔不群和耀眼的辉煌。有几位崇拜他的阔佬要为他立一座塑像。萨拉萨蒂向别人打听:“建这座塑像要花多少钱?”人们告诉他,大约要1万比塞塔。作曲家十分吃惊:“干脆我自己站在基座上好了,只要5000比塞塔就行。”1908年9月20日,萨拉萨蒂在法国的比亚里茨逝世,享年64岁。萨拉萨蒂被西班牙人视为民族荣耀瑰宝,可说是继意大利“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之后,琴艺最为惊世骇俗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作为一代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不只以琴艺闻名,他所演奏的曲目也相当著名,他的音乐及璀璨绚丽的技巧常使观众目眩神迷,因此常获同时期作曲家的青睐,纷纷谱曲邀他演出,包括圣·桑、拉罗、布鲁赫、德沃夏克等人都曾为他写过小提琴作品。其萨拉萨蒂(1844~1908)中如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都题献给他,并由他首演。不过这些作品在展现小提琴演奏技巧上,还是比不上他写给自己演奏的作品。在他的一生当中,以西班牙传统舞曲为主题,创作了不少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子。他的作品总共有54首,其中《流浪者之歌》是萨拉萨蒂最受喜爱的作品。

萨拉萨蒂一生没有结婚,他诚心实意地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小提琴演奏事业。他创作的色彩绚丽、热情似火的作品,值得更多的小提琴家演出。他还是趣味高雅的古董文物收藏家,死后把积攒下来的大部分财物捐给了艺术机构和慈善组织,把生平收藏的珍品移交给自己的故乡保存。

高挑的身材,浓浓的双眉下闪动着两颗黑亮的大眼睛,头发整齐地梳向后面,往台上一站,翩翩的风采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萨拉萨蒂巨大的表演才能和他伟岸的身材相得益彰,如同歌唱巨人夏利亚宾一样,都属于声情并茂、才华丰瞻的一代英才。《卡门幻想曲》是汇集了法国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剧《卡门》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几段具有西班牙民族风格的旋律而写的幻想曲,曲中安排有充满萨拉萨蒂特色的极为艰深的各种小提琴技巧。这一首乐曲的全称是《依歌剧〈卡门〉的主题而作的演奏会用幻想曲》。

全曲由不间断的4个部分所构成。在第一部分之前有一段序奏,是中庸的快板。钢琴以强烈的节奏奏出第四幕前奏曲的阿拉贡舞曲,然后小提琴奏出的旋律,运用了颤音、变弦、震音、泛音等各种技巧,最后用沉静的拨奏结束序奏。第一部分,中板,钢琴以左手奏出第一幕中著名的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小提琴则立即进入。第二部分,很缓慢的缓板,这一部分引用了第一幕中卡门所哼唱的一段旋律,由钢琴的单音开始,小提琴以十分柔弱的力度奏出旋律,然后用一连串的泛音轻轻地结束。第三部分,中庸的快板,这里用的是第一幕中著名的赛吉地亚舞曲的旋律。首先钢琴以轻柔的伴奏奏出赛吉地亚舞曲的旋律,然后小提琴重复这一旋律,并热烈地展开了拨奏、泛音、滑奏、颤音等各种复杂的技巧。第四部分,中板,这里引用了第二幕开始时,卡门在酒店中所唱的著名吉卜赛歌曲。小提琴突然奏出主旋律,然后逐渐加快速度,以狂热的连续震音达到了最强奏时,全曲结束。《那瓦拉》是首囊括了众多高难度小提琴演奏技巧的乐曲,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极强炫技性的双小提琴作品。它是萨拉萨蒂为表现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而亲自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之一。乐曲中运用了齐奏、重奏、乐句或段落交替演奏的形式,来表现萨拉萨蒂自己小提琴演奏的高超技巧与对曲目的理解,拉来细腻委婉,情思悠长,而且速度奇快,左手上下翻飞,展示了跳弓、拨奏、双音、装饰音、泛音等小提琴演奏技巧,令人瞠目结舌,激动人心的力量不亚于任何作品。

在《那瓦拉》中,萨拉萨蒂用他那无与伦比的琴技,以及对演奏曲目的理解征服了千千万万的听者。乐曲既热力十足,亦不失诠释的独到,音色变化多端,刻画细腻,激情而又厚重,含蓄而有节制,常有令人惊喜的神来之笔。音乐的意境、音符姿态和情感的层次都尽情地展现其中。★最神秘的音乐之一★充满东方魅力的西方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得意之作

天方夜谭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罗斯 1844~1908)在富于造型性、色彩性的组曲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充分发挥了他的造型能力与幻想力。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情绪的紧张度和戏剧性,而是色彩和装饰的对照性配置,是优美的节奏和出色的表现力。在色彩合理的配置、动力性的音响(音的积蓄与释放)、拍节的匀称以及诸音乐要素的平衡等方面,《天方夜谭》组曲无疑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中最成功的。——苏联音乐学家 阿萨菲耶夫交响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曾经当过海军军人并有着丰在富航海经历的俄罗斯作曲家,他就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或许是因为早年经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一生对大海怀有依恋之情。里姆斯基善于从俄罗斯的古代童话、寓言中去寻找灵感,他的音乐风格脱胎于民歌的旋律和有特性的民间调式,他对东方的异国情调和风俗也充满了兴趣,他还善于挖掘不同色调、层次及浓淡的管弦乐音响,使他的管弦乐作品五光十色,精彩纷呈。

在音乐、绘画和文学中,异国情调显现出遥远国度里别致的气氛和色彩由来已久,而浪漫主义运动又大大加强了这种倾向。在19世纪,异国情调首先表现在北方民族思慕南方的温暖和色彩,其次表现在西方追求东方那神话般的景象。前者推动德国、法国和俄国的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转而表现由意大利和西班牙引起的灵感,后者促使俄罗斯民族乐派让东方的魅力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由于俄罗斯帝国与波斯接壤,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俄罗斯的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天方夜谭》体现了这种神秘的色彩。一切色彩鲜艳、华丽壮美、令人迷醉的斯拉夫的童话世界的特点都反映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闪烁的、灿烂的,常常属于感官丰富性的管弦乐和歌剧之中。——美国乐评家保罗·亨利·朗格如果说在这部名作中旋律与和声颇具特色,那么,它那高超而美妙的配器手法则更是引人入胜。而在这其中,管弦乐持续音的运用不能不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弥漫和渗透在作品中的那些细腻、精致而又丰富的持续音,维系和支撑着这部类似于管弦乐音画的交响组曲绚丽多彩的音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管弦乐持续音,必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领略配器大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那博大精深的管弦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谢余民《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它汇集了古代中亚,甚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传说、寓言和民间故事。这些绚丽多彩的故事、突兀离奇的情节、超凡脱俗的奇想曾经哺育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令世界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则以一种非常的把握能力和对《天方夜谭》的深刻理解,用风格独具的旋律演绎出了神秘东方的永恒传奇,赋予了这个古老神话另一种表情。乐曲时而柔美宁静,时而剑拔弩张,时而舒缓轻灵,时而沉重阴郁。奇妙华美的音乐为古老的《天方夜谭》增添了更加动人的魅力,相信每一个人在听过这组乐曲之后都会深深陶醉于其中,久久不能自已。《天方夜谭》又译《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就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女主人公山鲁佐德。此曲作于1888年,为管弦乐曲,同年在彼得堡首演。这一组曲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作者在初版总谱上介绍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只讲到关键之处便停下来。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第二天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组曲由一些具有东方色彩的阿拉伯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的是风俗性的趣闻,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爱情的场面。乐曲有时充满炽热的激情,有时则是细腻、温柔和静观的抒情诗。所有这些都以适宜为基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敏锐感情,散发出东方神话的神韵。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描写无边的海洋和勇敢的探险家在大海上与狂风巨浪搏斗的形象。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叙述卡伦德王子经历的惊险故事,音乐中各种绚烂神奇的幻想场面引人入胜。第三乐章,“王子与公主”,描写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温柔、宽广如歌的抒情旋律,充满着深情、温暖的爱恋之情。随后一段舞蹈性的音乐,象征着公主典雅、娇柔的动人舞姿。第四乐章,“巴格达的节日,大海,船在耸立着青铜骑士的岩石旁遇难”,描写巴格达的节日、辛巴达的节日和辛巴达的航船触礁沉没的情景。这里充满了鲜明多样和五光十色的画面。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以小提琴演奏的艳丽的旋律塑造了美女舍赫拉查达的鲜明形象,听到贯穿四个乐章的小提琴演奏的“舍赫拉查达主题”,不用加特别的说明,就浮现出令人思慕的美女的形象,真不愧为管弦乐大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代表作。——美国著名乐评家斯蒂法妮

在最早出版的总谱中,每个乐章均附有标题,但在重版时,作者将各乐章的小标题全部删去了。为此作者指出:“我采用这些提示,只是想把听众的想象,引入我自己的想象所遵循的发展轨道,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想象更为详细的个别细节。”看来作者后来并不希望本曲具有过于明确的标题内容。这首交响组曲以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最为有名,乐章的序奏为庄严的广板,序奏的第一主题为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主题,显得威严而冷酷;序奏第二主题为山鲁佐德主题,由优美抒情的小提琴奏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其旋律悠长而且带有起伏性,给人以浩瀚、宽广的海洋形象,带给人无限的美感享受。与天籁零距离

很少有谁说他对戏剧和小说一窍不通,但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很喜爱音乐,可就是听不懂音乐。”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这样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只要你相信自己的音乐潜能,不断地倾听音乐,你就会越来越多地获得音乐美感。同时,要在倾听音乐的前提下主动地体验音乐,这样就会产生你自己的音乐感受和理解。初听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会觉得这部作品略带冷意,但又外露明朗;听多了,又有了另一种感觉:感人,异常纯净地感人。清爽的音乐中,有一种迷人的情韵。

插上音乐的翅膀,这句话曾被无数次地重复过,但只有当你置身于交响乐《天方夜谭》的宏大叙事中,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残暴的国王每娶一位新娘都要在清晨到来时杀死她,美丽聪明的少女舍赫拉查达不幸成了国王的又一位新娘,为了拯救自己,舍赫拉查达每天夜晚都为国王讲故事,而且把最精彩的部分安排在清晨到来的时刻。国王为了继续听故事,一天又一天地饶过了舍赫拉查达,直到第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她感动了,放弃了杀害新娘的念头。舍赫拉查达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新生。音乐时紧时慢,时而粗暴,时而温和,我们仿佛看到了充满鲜明多样和五光十色的画面:阿拉伯风俗趣闻,巴格达热烈的节日,辛巴达航船触礁沉没的情景……仿佛闻到了大自然的草香和东方神话的芳香,感受到了炽热的激情和大海的此起彼伏。

音乐的功能就是通过音乐语言唤醒人们的感情,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而对一个人而言,想象力有时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可以从前人那儿获得,而想象力意味着自己的幻想能力,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聆听《天方夜谭》,仿佛进入了一个精彩而又神秘的音乐世界。乐曲所营造的氛围把每个人的心境都“磁”化了,使每个人的情绪与之融为一体,达到音、情、思的和谐共鸣,让心也变得悠扬、宁静、质朴。一种人的神圣感、高尚感便在这一刻从心灵深处滋长起来,弥漫开来。(郑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海的风景画”大师,但他首先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更是俄罗斯歌剧艺术的巨匠。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家庭音乐气氛的熏陶,6岁开始学钢琴,11岁尝试写作音乐。1856年他进了海军士官学校,这期间他常去听音乐会及歌剧。1860年他跟卡尼尔学习钢琴,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得到他的赏识和帮助。

当时出现了一个在俄国音乐中以“强力五人集团”闻名的小团体,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便是“强力五人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虽然巴拉基列夫是领袖,而且居伊对于这个团体及其工作做得最多,但最重要的音乐是由其他3人作的——鲍罗丁,这位从化学实验室里抓时间写了他那忧郁而宏伟的交响曲和歌剧《伊戈尔王》的化学博士和化学教授;穆索尔斯基,这位在操练、跳舞和醉后狂欢的瞬间能狂热爆发出灵感的精锐团队的年轻而浮华的中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位在他们之中成为唯一的职业音乐家的年轻的海军军官。巴拉基列夫始终是领袖。当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被拉进巴拉基列夫的小圈子的时候,他才17岁。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他的生活故事里讲到这件事:“巴拉基列夫是一个了不起的评论家。每当我或别的青年上作曲课,弹奏出我们的构思时,他就坐到钢琴前面,并且确切地表明应当做什么改变,以致别人的音乐作品往往就变成他的,而一点也不是原来作者的了。”

1862年10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去海外巡航,1865年回圣彼得堡,他的《第一交响曲》于12月首演,即获得成功。1871年夏,他应聘兼任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后兼任海军军乐队督察员和免费音乐学校校长,从此正式成为专业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从事教学工作30年,有200多位音乐家曾跟他学习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他因支持青年学1908)生的革命行为而被学校当局撤职,但由于进步大学生的声援和彼得堡音乐学院新院长格拉祖诺夫的努力,学校聘请他归校复职。1908年6月8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因心脏病发作病逝,没有能够看到他那最后一部象征沙皇制度必定灭亡的讽刺歌剧《金鸡》的第一次上演。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故事和神仙故事写了几部歌剧,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德科》。剧中出现了那首美妙的《印度客商之歌》,它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商人在尼芝尼·诺伏歌洛德的大集市上讲他那家乡的财富的故事。这首歌据说后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过。由于他那些歌剧的成功,人们给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提供了在圣彼得堡新建的音乐学院里的一个教授的职位。他勇敢地接受了,虽然他还不知道很多和弦的名称,也从来没有指挥过一个管弦乐队,对于曲式的规则也没有多少概念。他一边教课一边学习,而且直到他被任命为各管乐队的视察员的时候,他才想:最好了解一下那些不同的乐器。于是他把长号、单簧管、长笛等拿到他的避暑别墅里去学习吹奏它们——这大概是他那些邻居的巨大欢乐!最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会了那些老前辈大师们所有的方法和形式。他的新知识对他的朋友们同对他自己的帮助一样大。他深深地赞赏他的朋友们,如鲍罗丁和穆索尔斯基的音乐想法。他将朋友们的作品当作他自己的一样,对它们花了许多心血。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主要作品有歌剧15部,包括多种体裁,其中最著名的有《普斯科夫姑娘》、《五月之夜》等。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是一部尖刻的讽刺作品,它预言沙皇专制制度和独裁政治必将灭亡。同歌剧相比较,他的交响音乐作品数量较少,但同样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情节同俄罗斯的壮士歌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场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的交响音乐作品,一般说来都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有时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他这方面的杰作,一直是世界交响音乐舞台常演曲目的一部分。《印度客商之歌》这首著名的歌曲原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德科》的插曲之一。这部歌剧是根据俄罗斯民间传说创作的,原曲为声乐作品,后被改编成为大提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和管弦乐曲等形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一段迷人的歌曲富有东方色彩,首尾采用五声的音调,均衡的节奏平稳地进行,仿佛印度歌女正在娓娓动听地讲故事。乐曲的中段旋律是与原歌曲中富有传奇色彩的歌词相配合的,大量运用半音列加上大、小音程色彩的瞬间变幻,自始至终给人一种飘忽于神话中的感觉。《野蜂飞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的独奏表演。这首乐曲原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作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插曲,出现在该剧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队演奏。由于此曲的节奏简洁明快以及它强烈的表现力,所以常作为音乐会的独立曲目。《野蜂飞舞》的原曲谱上记有这样的文字:“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在天鹅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用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现出大黄蜂振翅高飞的情景。全曲由半音阶下行乐句开始,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行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的情景。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脍炙人口的曲子往往都充满了东方的色彩,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萨德科》,它是人们最喜爱的曲子之一。这部歌剧是根据俄罗斯民间传说创作的,传说在伏尔加流域有一位流浪的民间琴师萨德科,眼见人民生活于痛苦之中,决心到海外去为人民寻找幸福。他的琴声感动了海王的女儿伊尔明公主,萨德科得到公主的帮助,造成3艘大船出航。在印度,他们想以在斯堪的纳维亚俘获的白马换取印度大王的会唱幸福歌的凤凰,但大王坚持要赌象棋,并在比赛时安排了许多歌女在萨德科身边翩翩起舞,进行诱惑和骚扰,本曲就是为这一情节而编配的。

原曲为声乐作品,后被改编成为大提琴、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和管弦乐曲等形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这一段迷人的歌曲富有东方色彩,首尾采用五声的音调,均衡的节奏平稳地进行,仿佛印度歌女正在娓娓动听地讲故事。乐曲的中段旋律是与原歌曲中富有传奇色彩的歌词相配合的,大量运用半音列加上大、小音程色彩的瞬间变幻,自始至终给人一种飘忽于神话中的感觉。★英国音乐史上的杰作★最受人们喜爱的乐曲之一

谜之变奏曲

爱德华·艾尔加(英国 1857~1934)英国在任何领域可以说都不乏杰出人士,独独在音乐领域似乎有些乏善可陈,但艾尔加应该算非常杰出的一位了。《谜之变奏曲》的创意真的很可爱。它不仅为艾尔加博得了世人的好评与认可,而且也为英国的音乐发展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音乐教授 孙海冰尔加是自普赛尔后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位英国作曲家,使英艾国音乐脱离了与世隔绝的状态,为青年作曲家提供了浪漫派后期的丰富和声手法,促进了英国民族乐派的发展,他是20世纪复兴英国音乐的先驱者。

与其庞大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相比,英国对欧洲古典音乐发展的贡献,可以说极不相称。英国的文学、哲学,甚至工业都有很高的成就,但自17世纪普赛尔以后,便没有一个国际性的作曲家。然而首先是亨德尔的主宰乐坛,后来是门德尔松的横扫英伦,英国人便在这种德国风的压抑之下,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自普赛尔以后,英国的音乐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欧洲大陆翻翻滚滚、与时俱变的音乐思潮,并没有给英国音乐太多冲击。而作为欧洲最早的现代化国家之一,英国似乎也对浪漫主义音乐,甚至国民音乐的潮流无知无感。

1857年艾尔加的诞生突破了英国音乐的这种窘境。他以积极活跃的创作力,成为英国境内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他不但在外来音乐的冲击下寻找出自己的音乐骄傲,更让以其音乐为中心的“大英风格”登上国际舞台,得到主流音乐社会的认同。

从作曲角度而言,自学有成的艾尔加自幼受到父亲的启蒙,后进入乌斯特交响乐团担任小提琴手,从此便埋首朝向音乐的路途发展。期间他发表过不少作品,但是真正引起世人注意的,则是写于1889年的《富罗沙尔》序曲;而让他声名大噪的杰作,则是《谜之变奏曲》。爱乐人对这曲变奏的由来臆测纷纷,根据艾尔加本人的说法,《谜之变奏曲》所要展现的主题是艺术家的孤寂感,而能排除艺术家孤寂感的便是围绕四周的至亲好友,于是艾尔加以他的密友为描绘的对象,用音乐来描述这些心灵上的寄托,有甜美的回忆,有深情的怀恋,更有作者的灵慧巧思。《谜之变奏曲》作于1899年,并于同年6月19日在伦敦的圣·詹姆斯大厅首演,这部作品为艾尔加成为著名作曲家奠定了基础。《谜之变奏曲》(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Enigma”)其实与谜语无关。它由一个主题和14段变奏组成,艾尔加在每一个变奏前面加了一个名字或者几个缩写字母。对于标题“谜语”,艾尔加也没有任何解释。作曲家说,大家不用去猜这些暗语的含义,而且在整个作品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个主题却没有得到演奏。

由于人的逆反心理,作曲家越是不让大家猜,大家越是要去猜。很快,这些名字和缩写字母的含义就被大家猜出来了,原来他们是作曲家身边14位人物的名字。

乐曲一开始,由弦乐演奏的慢板主题优美动人,充满柔美的情调和怀念的气氛,略微带有一些伤感。主题的主要部分在小调上进行,其间穿插了几个没有准备的大调和弦,给人一种阳光从云缝中射出的感觉。整个段落的音响非常饱满,情绪是平静的。

第一章变奏,描述的是作曲家的爱妻卡罗琳·艾丽斯,也是变奏一气呵成的主题。卡罗琳·艾丽斯可以说是艾尔加一生的精神支柱,她出身上流阶层,在英国那种讲究出身的社会,要下嫁一个来自乡野、没有显赫背景的穷困音乐家,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是卡罗琳·艾丽斯不顾家人的反对、阻挠以身相许,这种相知相惜的真情,成为艾尔加创作的源泉。因此这个以爱妻为描绘对象的主题,听来是满怀深情,温柔婉约,爱在不言中。

从艾尔加的一些照片上看去,作曲家似乎是那种不苟言笑、威风凛凛的男子汉,而这段音乐却让我们体会到作曲家心中对妻子的柔情、亲情和激情。真是难以想象一个男子汉能够写出这样温柔的音乐。艾尔加的出现为英国在国际乐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他创作的《谜之变奏曲》为他的作曲生涯涂上了光辉的一笔,奠定了他在英国音乐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使他得以和另外两位居功厥伟的作曲家——戴流士与佛汉威廉士并称为使大不列颠音乐复苏的三大作曲家。——著名评论家 何新艾尔加闪亮耀眼的后期浪漫乐派乐风之外的,是其音乐特殊的风味。艾尔加与维多利亚前辈不同的是,他的每一个音符都饶富个人韵味。或许他的管弦乐曲以施特劳斯或瓦格纳为本,交响曲与协奏曲形式以勃拉姆斯为榜样,不过他对旋律及形式处理的手法都有独到见解。艾尔加腕下弛张的旋律、空疏的间隔、华丽的流转跃动,以及流露的自信与坚毅,既可以表现出非不列颠莫属的感觉,也可以看出是艾尔加所独有,音乐史上的其他作曲家不可能办到。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其乐曲的地位居于比他优秀艺术家或更先进的实验家之上。——音乐评论家 郭箫

在随后的13个变奏中,艾尔加标注了他朋友们的名字缩写。比如:第二变奏好像是一个神秘的对位指法练习,这是和作曲家一起演奏室内乐的一位钢琴家司徒尔特·鲍威尔;第三变奏是一段中速、轻快的谐谑曲,这是一位业余戏剧爱好者唐申德;第四变奏是一段即兴曲,这是一位乡村侍卫贝克尔;第五变奏是诗人马太·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儿子理查德;第六变奏是业余大提琴手伊索贝尔;第七变奏是作曲家的亲密朋友特罗伊特,一位建筑商,会玩儿一点钢琴;第八变奏WN是作曲家在沃切斯特郡爱乐协会认识的朋友诺伯;第九变奏是吉尔格,在艾尔加事业上不断鼓励他的一位亲密朋友,这是变奏中最出名的一章,这首进行曲使艾尔加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确立他在英国乐坛的地位;第十变奏是附近一所学院院长的女儿多拉,也是作曲家一生的朋友;第十一变奏是教堂风琴手辛克莱尔;第十二变奏是和艾尔加演奏三重奏的业余大提琴手内维森;第十三变奏,有人猜是艾尔加的一位女友里昂夫人,她是当地的贵妇,在艾尔加写作这段变奏的时候已远航澳大利亚了;第十四变奏是作曲家自己,埃杜是艾丽斯对丈夫的昵称。

按照作曲家本人所说,这个变奏曲里的第一个谜已经破解了,14个变奏描绘了作曲家身边的14个人物。但是还有一个谜,就是作曲家所说的没有得到演奏的、贯穿全曲的那个主题。有一些人说这是作曲家和大家开的一个玩笑,也有很多人现在仍然在猜想这个谜底。破解谜团

艾尔加是英国音乐“文艺复兴”的代表,对当代英国作曲家有深远的影响。虽然他的部分作品仍不脱离当时欧洲新古典乐风与浪漫风格的影响,但其中蕴涵着的,来自英国民间的旋律与和声,为其后继者树立了典范。撇开以上严肃话题不谈,爱乐者往往直接为艾尔加作品中的干净、明朗所着迷。不只是其提琴小品《爱的礼赞》与歌曲集《海景》,甚至是进行曲《威风凛凛进行曲》的中段慢板,都让人有置身英伦海滨,面向无尽大海,迎着舒爽海风,心胸开阔,神清气爽之感。正如他为《谜之变奏曲》所作的说明一样,艾尔加的音乐,或者说英国的国民音乐,其实是个“发现自我”、永无止境的解谜过程。虽然不见得可以找到最后的解答,但是在追寻过程中,英国音乐与作曲家找到了自我。

艾尔加生于英国的传统音乐中,以他中产阶级的背景,却在许多声乐和管弦乐中另辟蹊径,成为近代以来第一个挤进国际音乐舞台的英国大师。在经济拮据、外在环境艰辛的情况下,他以刚毅的毅力坚持走音乐这条路,在地方性的乐团沉潜、磨炼,等待机会的到来,然后逐步地迈向高峰。又由于爱妻的慧眼识英雄,从婚前便不断地鼓励支持,最后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英国人的骄傲。他的重要作品有《威风凛凛进行曲》、《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以及为数不少的艺术歌曲等。不知道是谁说的:“所有的伟大作品都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坚持传统,另一个就是努力创新”。艾尔加的不朽作品确实拥有这两个特点。今天就拿他的《谜之变奏曲》来窥其风格特点。艾尔加相信作曲家的要务是发明曲调,而非一味抄袭,或者把古代怪异的曲调炒热再用。如果作曲家心中愿意为40座竖琴撰曲,就该有40座竖琴供他驱策。《谜之变奏曲》的创作就是他此种理念在实践中结出的硕果,这是他以管弦乐为朋友所绘的肖像。该曲的发表使艾尔加成为英国享誉最隆的作曲家。艾尔加对外宣称,这首乐曲的主弦还有一段听不见的旋律重复遥相对应。至今尚未有人能够解释那段神秘且听不见的旋律,这真是“谜中之谜”。——音乐评论人 戴钦

猜猜抽象的音符背后到底在描绘何方神圣,这够难的。如果像《森林的水车》中那张唱片所收录的杜鹃啼叫声、时钟摆动声、风声马鸣,那还有迹可循;如果是像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模仿的惟妙惟肖的音响,那也只要加点想象便八九不离十了,更何况它还直接把要描绘的动物名称当作曲名。而如果像《谜之变奏曲》,要靠一堆音符来猜测这首曲子到底在代表谁,这就不容易了。但天底下,有人会出题,就有人努力去解题,至于是解对解错,说真的那还是个谜!

主题之后直接进入第一变奏。艾尔加在第一变奏前面加的缩写字母是C.A.E.,这是作曲家爱妻的名字缩写(Caroline Alice Elgar)。在弦乐拨弦和跳跃音衬托下,长笛吹出明亮的主题变奏。音乐表现出女性的那种妩媚和温柔,也显示出作曲家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这一变奏中出现了乐曲的第一次高潮,弦乐和铜管奏出富有激情的乐句,使人心潮澎湃。结尾处单簧管平静的三度长音和弦乐的泛音不禁使我眼前浮现出英国乡间庭院中的午茶情景:雾散天晴的游廊下,冒着热气的茶炊和碟子里码放的布丁,女主人将热茶斟入杯中,男主人在读着当天报纸;一两位客人一边品茶一边和女主人低声交谈,院子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不时跑来抓一块碟子中的点心。这段音乐给我的感觉就是曾经见过的这个温馨的家庭场景,也表现出作曲家夫妻琴瑟和谐的幸福感觉。

变奏第三章曲中有一段他模仿老人的唱腔,有时低音会走调,变成荒腔的女高音。这是英国式的幽默,谑而不虐。接下来威廉·贝克出场的时候不小心砰地一声关上了门。第六乐章中中提琴自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提琴的音色很尴尬,真所谓高不成低不就,高音不如小提琴亮丽,低音又比不上大提琴低沉,很少用来独奏,在管弦乐中也很难听出来,要仔细倾听才能辨别。

强而有力的末章代表的是艾尔加本人,展现的是有关其爱妻和杰格(就是第九章所描绘的尼姆洛德)这两位对他的人生和艺术影响至深的人物。E.D.U这3个缩写来自艾丽斯·艾尔加对她先生的德文昵称。(薛伟)似花还似非花

艾尔加作为浪漫派作曲家终生不渝,虽然成熟时期茂盛的风华凝聚为老年人的深思和怀旧。他喜爱色彩变化,对乐队的驾驭在当时无出其右。作品的充沛感情驳斥了某些人认为英国音乐应当稳重、含蓄的看法。但对更多的人来说,他那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犹如新的觉醒。他所创造的风格和音乐语言极为个性化,赢得了“艾尔加式”的美称。他对别人的研究——在《谜之变奏曲》和《法尔斯塔夫》中——实际上是自身的投影。

艾尔加是个富有个性的作曲家。艾尔加创作交响乐的才能,以及他把英国交响乐创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业绩,使他成为20世纪复兴英国音乐的先驱,并跻身于世界伟大的作曲家之列。艾尔加带有19世纪末浪漫主义管弦乐队风格特色的作品,促进了英国音乐的复兴,反映出爱德华七世时代英国的繁荣和富足。鲜明的民族音乐音调、强烈的色彩效果、对大型曲式的精通与敏锐的听觉构成了他作品突出的特点。

艾尔加在1899年创作管弦乐主题曲《谜之变奏曲》,其模糊飘移的节奏与和声,若隐若现;若有还无的主题,不但精确地呼应音乐的题目,也让他开始受到国际乐界的重视。《谜之变奏曲》是他的代表作品,给他带来了第一流作曲家的声誉并成了经常被人演奏的作品。“谜”的意思是指仅作为主题而言的一个专门名称。在“谜”的节目单上,作者这样说:我不想道破这个谜,我那“隐晦的语言”必须听之任之,别去多费猜测,而且我要告诫你们,各段变奏之间在结构上的联系往往是极不明显的;此外,贯穿在这一整套变奏之中以及凌驾于整套变奏之上,另有一个更大的主题在“进行”,但它并没有被演奏出来。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个难解之谜,它是模糊不清的,主题是隐藏的。《谜之变奏曲》由一个主要主题与14段变奏组成,每一段变奏描绘作者的一个朋友。这部作品有很强的交响性、多变的旋律、宏大的气势,尤其是第九变奏“nimrod”,是那样的宽广抒情,音乐非常感人。这段变奏的开始是一段慢板由弦乐奏出。这是一段深沉宽广的旋律,它不断的发展回旋逐渐发展到整个乐队的齐奏,就好像一个暮年的英雄在回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这段有着极强感染力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核心。音乐细节的刻画细腻生动,具有戏剧性。速度稍慢,则显得更加庄严和神圣。乐曲的演绎比较注重整体的平衡,不同变奏的处理都围绕着作品的整体进行。整部作品在大调主题的凯旋式的宽广表现中得到概括,最后以欢快的急板告终。(荣毅)

1857年6月出生于英国伍斯特的艾尔加,是一家音乐商店老板7个孩子中的第四个。由于父亲是一位钢琴调音师和音乐教师,家庭对音乐的热爱影响了幼年的艾尔加,他学习了管风琴、小提琴和其他乐器。这一切都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5岁时艾尔加进入中学学习。他曾想到莱比锡音乐学院继续深造,然而他的父亲负担不起这笔费用。他只好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职员,并在父亲的店里帮忙。后来他当上了伍斯特天主教堂的一名助理管风琴手,组建了木管四重奏组,还为该小组写了一些小品。这时他开始尝试音乐创作,有志成为专业小提琴独奏家,并在伦敦随阿道夫·波利策上过几次课,但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

艾尔加早年担任过的工作有伍斯特合唱队指挥、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乐队指挥和伍斯特业余器乐协会指挥。1889年他与卡罗琳·艾丽斯·罗伯茨结婚后赴伦敦,但发现伦敦不利于他事业的发展,遂于1891年定居莫尔文。工作的不顺加上强烈爱好的驱,使他在1892年决定转行作曲。其实早在1890年时,艾尔加在作曲和小提琴演奏方面的声誉已经传扬到家乡之外,一些重要的英国音乐节委托他创作管弦乐及合唱作品。1897年,应维多利亚女王的要求,为纪念女王执政50周年他创作了《帝王进行曲》,作为官方5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1899年,在伦敦艾尔加迎来了事业上的首次成功——著名的德国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指挥了他的《一个原始主题的变奏曲》即《谜之变奏曲》的首演,理查·施特劳斯把艾尔加称为当时英国作曲家的领衔人物。这样,施特劳斯和其他著名的德国指挥家常把艾尔加的作品纳入他们的音乐会。而艾尔加乘胜追击的力作——神剧《老人的梦》,以其绵绵不艾尔加(1857~1934)断、瓦格纳乐剧式的曲风,一扫以往神剧喧叙与咏叹的曲风,也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上的地位。此后艾尔加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主要标题性作品有:序曲《在伦敦城》及交响练习曲《福尔斯塔夫》。

在艾尔加所作的5首《威风凛凛进行曲》中,第一首最著名。在音乐中,你好像看见一列列军容整齐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你眼前走过。本曲以一个短小的引子作为开始。接着,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与主部主题形成巧妙对照的是乐曲中段那具有民谣之美的旋律。艾尔加这部作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中段。这一旋律不仅被爱德华七世用作《加冕颂歌》,英国作家豪斯曼还为此写了抒情诗《希望和光荣的国土》。可以说,这段旋律在英国的地位,几乎与国歌一样神圣。甚至在美国许多院校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也是在这支旋律声中领取文凭,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为了嘉奖其对发扬英国音乐的贡献,艾尔加在1904年被册封为爵士,并于次年担任伯明翰大学的音乐教授,来自世界各地的荣誉与奖励也蜂拥而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艾尔加也以音乐回报祖国,写下不少激励士气的音乐,包括最出名的合唱曲《大英帝国精神》。

他的第一场重要演出是伍斯特联合唱诗班节上的音乐会序曲《弗鲁瓦萨尔》,接着是各种合唱曲:《黑武士》、《卡拉克塔利斯》。管弦乐曲《谜之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他的几部受天主教教义启迪而写的作品之一,树立了他作为第一流作曲家的声誉。但这部作品的演出次数不多,直到1902年在杜塞尔多夫的演出之后,才被公认为他的杰作。此后的20年他作有清唱剧两部,几部大型管弦乐曲和一些室内乐。

1908年艾尔加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911年,他又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二交响曲》。1920年,艾尔加的夫人去世,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悲痛之余,艾尔加创作力大减;面对战争对生命摧残的反思,其曲风转为深沉。在当时他已经名利双收,一无所求,是宗教与人道的情怀和好友萧伯纳的鼓励,支持他在晚年为美好的世界与人性继续创作。虽然他的创作陷入了低潮,但他仍为管弦乐队提供了一些根据巴赫、亨德尔和肖邦的作品改编曲。

艾尔加于1934年2月在乌斯特平静地逝世,如其所愿地葬在家乡教堂妻子的身边,留下未完成的英国广播公司约写的《第三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和仅完成草稿的歌剧《西班牙夫人》。《e小调弦乐小夜曲》可以追溯到1892年,是艾尔加根据写于1888年的3首独立小品改编的作品,起初因其不具备商业价值而被出版商拒绝。

第一乐章为ABA的结构,以中提琴的乐段开始,该乐段所设立的温柔而有节奏感的律动带领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转调到E大调引出了扩展为八度经过句的新旋律,后来乐曲转入独奏小提琴的主题。中提琴的乐段再现,回到第一旋律。弦乐器在低音的拨弦中乐章悄然结束。

第二乐章为C大调,以第一小提琴沉思的三小节乐句开始,然后,由别的声部接过去。这三小节乐句引出了另一个温柔的主题,将我们带到由第一小提琴在八度音阶上的重述。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波澜起伏的乐句支持的这个旋律有力地扩展,随后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器又回到开头主题那沉思的宁静之中。

第三乐章是以G大调开始的小快板,中提琴在第四小节奏出第一个主要的旋律。其他声部把这个曲调接过去并加以扩展。艾尔加随后回到第一乐章开头的中提琴e小调的经过句,随即再次响起第一小提琴的E大调主题,我们又听到第一乐章中的独奏乐段。作品以同样节奏的中提琴音型把这首小夜曲带到E大调,在温柔的旋律中结束。《爱的祝福》也译为《情人的问候》,小提琴独奏曲。本曲不仅是作者艾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乐曲为典型的“ABA”三段体加一个尾声构成。A段主题为E大调,4/4拍子,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情人的绵绵情话;乐曲的B段主题转为G大调,柔美的曲调中多了一丝哀怨的情调;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华丽过门,乐曲又回到A段;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A段主题的变奏形式下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一部东西结合的音乐经典★普契尼平生三大巨作之一★世界歌剧中的瑰宝

蝴蝶夫人

吉亚卡摩·普契尼(意大利 1858~1924)人们常常把普契尼称为“意大利的马斯涅”,他和善于创造歌剧气氛的马斯涅一样,善于创造诗一般的意境。这部《蝴蝶夫人》堪称为最能表现普契尼精神的代表作。旋律大师普契尼创作的这部歌剧的咏叹调和重唱,都是那样优美动听,可见他搜集的若干日本旋律产生了理想的效果,增添了作品的魅力。——世界著名指挥家 祖宾·梅塔年11月29日,世界歌剧界陨落了一颗巨星,他就是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吉亚卡摩·普契尼,他是继歌剧艺术巨匠威尔第1924之后的意大利歌剧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普契尼的音乐以甜美、轻柔著称,他采用了一些老式规则中绝不允许的各种和弦的奇怪结合,并使它们听起来令人激动。但是,普契尼从来不把一部“真正伟大”的戏剧配成音乐,他的作品中,绝大多数如《蝴蝶夫人》那样,若不是普契尼的音乐,也许原来的故事早已经被人们忘记了。

人们常说,普契尼最善于巧妙地杀害女人。当然,这是指他作曲的歌剧中的人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事。著名普契尼研究家莫斯科·卡纳在他的著作中说,普契尼的作品中有一种倾向:总是使剧中的女主人公饱受折磨。他那部最流行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为她所爱的人受苦而死。这是一部抒情性的悲剧,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纯洁、坚贞、“美得超凡脱俗”的蝴蝶夫人的形象。作为一个女性崇拜主义者,普契尼将剧中的女主角作为一种典范来塑造,她具有崇高坚贞的信仰,并且生活中一切行为均围绕这一信仰。她纯洁而又胆怯,既柔弱又刚强,含蓄的感情中交织着对平克尔顿强烈的爱恋,而最后的自杀则让人感到极大的震撼,这是一个超乎常理的人物,也是一个典型的希腊古典式悲剧人物。这种悲剧是超脱于社会、伦理之上的,因此这个歌剧舞台上的人物是富有无穷魅力的,也正是这种魅力使《蝴蝶夫人》成为传世的不朽经典,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歌剧《蝴蝶夫人》共分为两幕,故事发生在日本明治初年的长崎。第一幕开始展示的是一个美丽的庭院,这里将是平克尔顿和巧巧桑(巧巧桑是日语蝴蝶夫人的音译)今后的甜蜜家庭。庭院里樱花盛开,从那里能够清楚地望见长崎港。美国远东舰队海军中尉平克尔顿在拉皮条的哥罗的带领下出场,美国领事夏普列斯随后出场,平克尔顿就要和艺伎巧巧桑结婚。一会儿,巧巧桑一行人登场。巧巧桑家本是士族,父亲因受某案牵连而剖腹自杀,家道中落,沦为艺伎。当巧巧桑和平克尔顿举行婚礼时,从门外忽然闯进一名僧侣,怒斥巧巧桑叛教。这一意外的场面惊散了在座所有的客人,舞台上只剩下泪人儿巧巧桑和平克尔顿,巧巧桑感到自己被大家抛弃了,但是她觉得自己很幸福。

第二幕第一场:3年以后,在巧巧桑的家里。新婚生活像蜜一样甜,但是,不久平克尔顿必须回到美国,临行之前,他答应巧巧桑在知更鸟筑巢之前就回来,然而却一去不回,并且和美国人凯特正式结婚。巧巧桑对平克尔顿的背叛一无所知,她抚养着她和平克尔顿生育的孩子,她和忠实的女仆铃木等待平克尔顿归来。这时,拉皮条的哥罗带公爵上,他想说服巧巧桑改弦易辙,但巧巧桑毫不动摇。夏普列斯劝她为将来着想,嫁给公爵,巧巧桑怒火冲天。知道内情的夏普列斯凄然而去。忽然传来炮声,军舰驶入长崎港,那正是平克尔顿搭乘的林肯号。她匆忙在屋里遍插鲜花,盛装打扮,连打个盹儿也不肯地静等丈夫的到来。

第二场: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巧巧桑迎来了清晨,铃木劝她到卧室休息。这时,平克尔顿和夏普列斯登场。铃木向他俩诉说巧巧桑期盼之苦,并说明她彻夜未眠等待主人,平克尔顿无地自容,走到门外。凯特进来。一会儿,巧巧桑出场,她看见夏普列斯和凯特,意识到他们来索要孩子。她哀叹道:“要从我身边把一切都拿走吗?多么可怜的母亲啊!”凯特限她半小时之内交出孩子。孤独的巧巧桑跪在佛龛前,拿出父亲的遗物——短剑,抽出刀鞘。她刚要刺进咽喉,孩子跑过来。巧巧桑拥抱孩子,唱咏叹调《可爱的宝贝》,痛哭告别。她把孩子交给铃木,走进屏风,用短剑刺入喉咙。这时,平克尔顿和夏普列斯奔来,巧巧桑向平克尔顿示意,请他照顾孩子,便溘然长逝。如果以单纯写实手法来表现便会降低它的悲剧价值,使之流于一般的家庭社会及道德观念戏。而《蝴蝶夫人》的戏剧内涵远大于此,正如英国皇家剧院导演帕特里克·杨所说,他试图表现西方是如何侮辱了东方,而东方又如何以高尚的境界使西方无地自容。——歌剧评论家 刘建伟普契尼三幕经典歌剧《蝴蝶夫人》以独具匠心的写意手法将观众带入一段如泣如诉的爱情故事中。歌剧直接采用了《江户日本桥》、《越后狮子》、《樱花》等日本民歌来衬托巧巧桑的艺伎身份,描摹其天真无邪的性格,使这部西洋歌剧充满着东方情致。樱花带雨式的抒情意境,伴随着凄美的音乐,强化着这部悲剧的感染力,使巧巧桑的悲剧命运更为揪心。——《解放日报》记者 罗强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小说是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写的。小说发表后两年,剧作家大卫·贝拉斯科因在纽约上演自己的作品失败,想换一个剧目。他看到小说《蝴蝶夫人》很受欢迎,销售量破了发行纪录甚至还出了单行本,就将其改写成剧本搬上舞台,果然获得极大成功。话剧在伦敦上演时,时任伦敦科文特花园歌剧院舞台监督的尼尔森认为普契尼也许会喜欢这一素材,就专程把普契尼从米兰请到伦敦来观看演出。普契尼虽然不懂英语,但他立即看中了这一剧目,决定将它改编成歌剧,让伊利卡和贾科萨两人合作改写脚本。脚本创作在1902年春完成,但由于普契尼因车祸骨折,歌剧《蝴蝶夫人》一直拖到1904年2月17日才在米兰首演。普契尼对这部作品充满信心,虽然他历来都不让自己的家属观看自己作品的首演,但这次一反常态,让妻子和姐姐去观看演出。出人意料的是演出情况非常糟糕,口哨声、喝倒彩声连绵不断,以致女主角都泣不成声。即便这样,普契尼仍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他对朋友说,《蝴蝶夫人》是真实的,是会活在人们心中的,不久它将受人欢迎。3个多月后,《蝴蝶夫人》在布雷西亚上演,1905年在伦敦上演,后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不久,该剧即成为世界各国歌剧院的保留剧目。蓝色蝴蝶

婉约的日本,纯洁的蝴蝶,爱情激荡的岁月,凄艳动人的结局,巧巧桑在观众的视线中结束了生命,结束了爱情,结束了一切不该结束的美丽。这是一部在东西方的结合点上演绎出来的悲情故事。为了爱情而献身,为了爱情而痛苦,为了爱情而绝望,普契尼用歌剧的形式、唯美的品位,仿佛深情的一指,就这么触动到了每一个观众敏感柔弱的神经。在歌剧中,《蝴蝶夫人》和作曲家普契尼是相得益彰的,提起哪一个,都会带出另一个,这是作曲家与作品之间最完美、最和谐的统一。青春、梦幻、浪漫、悲情,欢愉中的倾诉、绝望中的呐喊,爱情与死亡的搏杀,终结成就的永恒,所有被人们关注的主题,都在这部歌剧里一一呈现。《蝴蝶夫人》是一个十足的悲剧,悲剧却又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力量。普契尼以敏锐非凡的音乐视角,勾勒出巧巧桑的柔情与绝望。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蝴蝶夫人》的故事显得更加超拔决然。普契尼排山倒海般地写出了《有一个良辰佳日》等著名咏叹调,把整部歌剧推向了一个不可企及的艺术巅峰。《蝴蝶夫人》故事的场景给予写意手法以极大的创作理由和表现空间,它的大部分场景发生在日本式的房屋里,这种场景本身就能让点、线、面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这种发挥可以使布景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参与在整体表演中,从而与演员一起创造出整体舞台效果。而且,这一手段本身也符合东方文化的特点。

歌剧的主旨,总是要讲一个故事,而这个讲故事的方法就是音乐。音乐成了情节、脉络、冲突的载体,甚至人物的爱恨情仇,一颦一笑都要通过音乐来表达。音乐以从未有过的力量,酣畅淋漓地展现着巨大的魅力。这是一个曾经不墨守成规的音乐家安安静静地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创作出来的组曲。也许看上去,这是为一部歌剧写成的音乐,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歌剧本身,而是充分凸显了音乐的魅力。终于,人们走进剧场,不再只是想要看一看舞台上美丽的女主角巧巧桑,也想感受一下那音乐中的震撼与感动。悲剧爱情,在这个作曲家与众不同的才思中,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佚名)

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在1858年6月22日生于意大利的路卡城,他也是一个在很小的年龄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的孩子。在家乡时,他跟随私人音乐教师安杰罗尼学习。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米兰皇家音乐学院。普契尼在音乐学院的授业恩师,是作有歌剧《歌女焦空妲》的意大利作曲家彭奇埃利。彭奇埃利曾对意大利现代歌剧的教学和具体创作都起到过极大的影响。普契尼原来对交响乐更有兴趣,但是他的老师彭奇埃利认为他更具备歌剧创作的潜质,更应该学习歌剧。将来想做的事恐怕并非自己所长,这次老师的选择对了。

普契尼的第一部歌剧是为参加比赛而作的独幕剧《群妖围舞》,虽然没有得奖,却得到意大利著名诗人、剧作家、作曲家博伊托的青睐。这部歌剧于1884年在米兰上演。1893年上演的歌剧《玛侬·莱斯科》获得成功,1896年他又推出《艺术家的生涯》。有趣的是,《艺术家的生涯》开始时并不受欢迎,但很快就以其人物塑造鲜明、感情表现到位、技巧娴熟而成为一部最流行、最受人喜爱的杰作。1904年的《蝴蝶夫人》开始时也并不像事前想象的那样成功,但在普契尼将它改编为三幕歌剧后,得到社会的广泛推崇,作曲家本人也像一个大英雄一样,获得无尽的掌声和喝彩。1926年普契尼根据戈齐的剧本创作《图兰朵》,但是,尚未完成,癌症就夺去了他的生命。后来歌剧《图兰朵》的第三幕由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法诺出色地续写完成。1998年9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来到了故事发生地——中国,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世界著名的歌剧艺术家与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及我国300余名群众演员联袂,在世界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的指挥下,以北京紫禁城太庙为背景,向全世界演绎了歌剧《图兰朵》。此次演出也为普契尼的《图兰朵》增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的新版本。

普契尼性情多愁善感,但是气度很大。他的每一部新作问世,总会招致一些人的大肆攻击,而每当此时,他总是若无其事,上床蒙头呼呼大睡。他和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是好朋友,但也时常小有摩擦。一次,普契尼按照意大利家乡的习惯寄给托斯卡尼尼一个圣诞节面包,但是刚一寄出就想起不久前才和对方大吵一架,心中后悔,唯恐托斯卡尼尼认为他是以此承认错误,又担心托斯普契尼(1858~1924)卡尼尼把面包原封不动地寄回,那将难堪之极。左思右想之下,他急忙跑到电报局,给托斯卡尼尼发去一封电报:“我错寄了圣诞节面包。”很快,普契尼收到了对方的回电:“我已将圣诞节面包误食尽矣。”看到这份电报,普契尼会心地大笑起来。

普契尼是19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因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缺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普契尼的音乐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还善于使用新手法。他的歌剧创作,在性格塑造、音乐配器、情感表达、戏剧性冲突和技巧方面都表现出其他人所少有的才能。他的12部歌剧和其他一些合唱作品,为他奠定了在歌剧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应当说,他是20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威尔第之后的意大利歌剧界的又一高峰。其作品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余部。在歌剧《图兰朵》中他还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1924年11月19日,普契尼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位音乐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只留下他的音乐供我们悼念。《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并称为普契尼的三大歌剧。《托斯卡》的剧本是伊利卡和佳科萨根据法国剧作家萨尔都的同名剧本改编而成,1900年1月24日初演于意大利罗马。剧中讲述的是1800年6月发生在意大利罗马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至真至纯的女歌唱家,被包围在黑暗的政治和警察当中,但她敢作敢为,让须眉男儿为之感叹流泪。歌剧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贪婪和奸诈,歌颂了被压迫者的高尚情操。其中《星光灿烂》是剧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是卡伐拉多西在第三幕中所唱。由于作者把最丰富的感情融会于完美的形式中,这首咏叹调成为永传后世的音乐经典。

1920年,普契尼着手创作根据威尼斯作家戈齐的剧本改编的歌剧《图兰朵》。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时的一个传奇故事。这是普契尼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普契尼在剧中选用了中国民谣《茉莉花》的曲调,赋予该剧浓郁的东方韵味,但又不失意大利歌剧的传统风格,因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最具震撼力的交响曲之一★马勒的绝笔之作★欧洲十大交响乐之一

大地之歌

古斯塔夫·马勒(奥地利 1860~1911)马勒这部“最个人化的作品”是交响乐文献中非常独特的一部。作曲家从中国的唐诗而不是他更熟悉的欧洲文学中找到了与自己心境契合的因素:对自然的体悟和热爱、对人生的苦难以及尘世生命短暂的慨叹。当马勒预感到自己的生命正接近终点时,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从这些古老的诗篇中得到强烈共鸣,并让其与20世纪壮丽的交响音乐融为一体,在表达悲观惆怅的情愫的同时,亦展现了极度的凄美之境。——德国著名乐评人 莱昂内尔说,只有在马勒的音乐中,你才能听到交响乐团全部可能的据威力。作为卓越的维也纳交响乐大师行列中的最后一个,他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形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音乐,而且,除《第一交响曲》外,他的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合唱,大大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深受贝多芬、瓦格纳、布鲁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源泉常来自传统的艺术遗产与奥地利民歌,其作曲技法已预示了20世纪作曲家所要采用的各种基本方法。马勒的音乐是与人生密切相关的,他把对整个人类美的希望、人生的思考都融入了音乐之中,并企图用宏大的效果与纪念碑式的雄伟来精确地传达他的博爱思想。他的音乐打破了西方音乐的表述方法,将当时西方的时代精神很好地表达出来,那就是焦虑、彷徨和过分的敏感。然而最宝贵的是除了以上这些情绪之外,马勒还将希望写进了音乐之中。他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感与对人类的爱,引导他为人类找到一条出路。他用自己的人格与内在的朴素而又真诚的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一个精神避难所。

在西方的作曲家中,马勒是唯一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某种神秘渊源的一位。他根据中国唐诗的意境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在音乐领域留下的不朽结晶,是享誉世界的精品。作为马勒最重要的作品,《大地之歌》有着中国古诗的凄伤、哀婉,深具哲学构思和幻想意味,可谓诗与歌的完美结合。不绝如缕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旋律线,因为有饱满的和声的支持而更显丰富、更有力量。

马勒是一个智者,他看到了藏在诗句背后的哀伤、柔弱之美,又以一种深入而又纯粹的方式,让听众丝毫感觉不到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差异,遂使《大地之歌》成为西方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交响乐经典。《大地之歌》共6个乐章,歌词分别来源于7首中国唐诗。

第一乐章“尘世苦难的饮酒歌”首先以大地开始,乐曲一开始就充满悲壮之情,“生是黑暗,死也黑暗”的唱词多次出现,最后以悲苦无奈告终。在这里,大地的永恒和人生的苦短有极强对照,马勒接受了“不要天堂,只要大地”的信念后,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失落,更感叹人生短暂的悲壮情怀,这一乐章的歌词源自李白的《悲歌行》。

如果说第一乐章是悲,那么第二乐章“寒秋孤影”就是怨了。此曲虽然具有普通交响曲的慢乐章性格,但是却并非形式音乐,而是一种内容很深的诗。悲凉的木管和凄苦的女中音演绎着辛酸、忧伤的情绪,催人泪下,但是马勒还是希望爱情的阳光能晒干痛苦的泪水!乐曲结束在疲惫、怅惘的气氛中。最近国内学者确定歌词源自钱起的《效古秋夜长》。

第三乐章“青春”是一首青春的颂歌。在悲苦的人生旅途中,青春总是美好的,年少轻狂、饮酒赋诗的豪迈让人感觉心旷神怡。音乐表现了马勒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借酒消愁、设法逃避尘世的一种厌世思想。原诗是李白的哪首诗还有待考证。

第四乐章“美人”源自李白的《采莲曲》。这是爱情的诗篇,在春光明媚的景色中充满无限的遐想。中国风味的木管旋律与歌曲互相交缠,乐章末尾则留下了神秘的大提琴与竖琴的泛音。

第五乐章“春天里的醉汉”是酒的篇章,这个乐章以音乐华美而著称。古典音乐中有很多能和酒联系在一起的篇章,比如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如酒神般的癫狂。这个乐章能让你感受到马勒在这首曲子中借酒消愁、逃遁世俗的态度。

第六乐章“告别”是整部作品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部6个乐章中最长、最优美的音乐,甚至可以说是马勒对现世的告别。这是一首悲观主义者对现世的厌倦、对彼岸的憧憬和赞美大地的最后颂歌。这里的歌词用了两首诗,分别是王维的《送别》和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只有在这里才体现出马勒对“不要天堂,只要大地”的豁达!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宿命,但是这里已经不是对死的恐惧了。马勒在《第八交响曲》之后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以前所有的预感马上就要变成现实,这反而让他更加充满了矛盾——惧怕死亡却又渴望死亡。对生命的眷恋,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恐惧到这里对死亡的豁达,从对天堂的追寻到明白人最终还是归于大地!在乐章的前半部分是对爱、永恒和生命的美好追忆,连接两部分的是长长的间奏,这长长的连接部由英国管凄伤的独奏行进,然后是离别尘世的哀叹,最后的结尾是马勒自己写的歌词,而终结是在一连串的“永远”中不知不觉中消失的,此刻就如同圆寂的高僧般,不带一丝痛苦地进入极乐世界。旷野上的呼声

马勒的《大地之歌》使我想起在我这些年幽微的记忆中不时闪烁的一个词:旷野呼告。或者说在马勒的音乐中我看见了这个词,重温了这个词所链接的一系列形象,或者对于我来说,马勒的《大地之歌》就是旷野呼告。以前我相信有这样的呼声,在心灵中听到了它,现在它就在我身边,我的耳朵听到了它。就马勒个人来说,《大地之歌》是告别世界的安眠曲;对西方浪漫音乐传统来说,这是歌曲交响化和标题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对世界文化来说,《大地之歌》象征着东西文化精神的交流与沟通。——著名钢琴家马切伊·皮库卢斯基在音乐史甚至是整部艺术史上,马勒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他一生留下无数传世佳作,那首《大地之歌》正为艺术界放出万丈光芒,至今为止仍鲜有能出其右者。乐曲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灵感简直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水源,随时随地都有甘泉飞涌,飞涌的方式又那么自然、安详、轻快、妩媚,从而为19世纪的音乐艺术形式树立了一座光辉的纪念碑。——爱丁堡国际乐团团长达德利

然而,在又聋又哑的上帝面前呼喊的音乐家只有马勒自己。詹姆斯·列文说马勒终其一生都在写着同一部作品,这同一部作品指的就是对个体存在始终如一的追问,它贯穿在马勒的所有作品中。一位朋友告诉海汀克说,他去音乐会听马勒的《大地之歌》交响曲,他坐在那里,一直从头哭到尾。海汀克叫道:“我的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还是音乐吗?我们是去进行精神分析治疗吗?我当然是马勒的热心崇拜者,但有时我担心人们过分沉溺于这种音乐是由于误解。”什么是音乐,什么是误解?人们确实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激情,它就埋在自己心底,自己无力表达,甚至不敢注视,害怕它会将自己引向疯狂和毁灭。当人们发现这种不能言说的痛苦被表达出来时,还有什么样的堤坝不能被这悲喜交集的泪水摧毁?

马勒是一位深入到人类不敢涉足的险境、在旷野里作为上帝的质问者和命运的反抗者、与上帝和命运对峙的人,他返回人间后对人们讲述着自己的亲身体验。这位勇敢者为了说出我们难以想象的雷电轰鸣和亘古沉寂,他动用一切身体的、本能的、直觉的、记忆的、认识的各种因素,使我们感受到那压倒一切、冲破界限以及平衡、理性的极端体验。他的作品的长度也一样,是被他巨大的内容撑开的:两分钟之后,他的乐思才刚刚展开,我们听到那些宽广的音符伸展开来,慢慢落下,就像在《大地之歌》的第四乐章,最后的离去持续那么长,是如此恋恋不舍,如此渴望抓住最后一刻。有些人说他的一生在《大地之歌》中获得了大团圆,而实际上这是与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和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完全不同的结局,没有欢乐颂,只有一个为自我存在奋斗了一生的个人离开人世时的恋恋不舍。

就在临死前,伯恩斯坦说:“离开人世的最悲哀的事情之一,是再也听不到马勒的《大地之歌》了。”我想活着的人们可以对自己说:活在人世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可以反复聆听马勒的音乐。(雷武铃)我喜欢的《大地之歌》

不再敢自称是马勒迷了,因为已经多年不听《大地之歌》,虽然曾经笃定那是今生的最爱,也许那是青春期对马勒的误读吧!那时我看见人生的所有悲哀和苦闷在他的音乐里声嘶力竭地撕扯和打滚,好像见到了救命恩人,恨不得拜倒在他的足前,或者干脆把自己的魂魄塞到他手心里。依我看,他才是当年的“愤怒青年”,将真血真肉打碎了在音乐里绽放,孤独和绝望漫成一片豪华,同时跟美丽的旋律扶摇直上,比现在那些哭嚎着的摇滚乐更有杀伤力。我知道,不论我的情趣和心情多么古典,马勒的血气和动荡永远像甜蜜的毒药,在漫长的思念和隔离之后,仍能让我因之颓唐、战栗,昏然不醒。

仍然不可救药地把《大地之歌》列为最喜欢的交响曲。你听那黏稠忧郁的琴声,当真是马勒啊,气质如同幽谷之兰,霸气鬼气都在,声音又漂亮得醉人,什么叫“磅礴”,什么叫“氤氲”,大概这就是了。那富丽的管弦乐声一如既往,费力地跨着八度向高处攀爬,然后撕裂、捣毁,把残余的美丽冲洗干净。精简成钢琴上的敲击后,音响一下子变得清空新奇,那线条冒出不规则的轮廓和尖角。虽然华丽仍在,可是内声部一片神经质的离乱之音,好像一把碎琉璃在万花筒里转,让我想象着,感动不已,总是想到“魂兮归来”,叹息和怀念在怀里依偎生热。马勒的歌曲能让我如痴如狂。我在冬天的风里兀自沸腾全身骨血,听着六首歌组成的《大地之歌》,只听到那燥热的音乐却配合着哀婉的歌词,这个世界于是颠颠倒倒地现出荒诞的色调,让人没有办法,只好被“感动”。细细追寻音乐跟歌词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到敏感的马勒对诗歌的独特感觉。

对我来说,犹太人马勒的音乐和他这个人浑身都是文学的质地。他自己的生活就像一首惨淡的长诗,源头是犹太人的艰辛生活和伤感、早慧的童年,中间备受排挤的指挥家生涯如同音乐中嘶哑黯淡的收尾,而他的死亡,倒像走向天国的豁然。著名的马勒传记作家拉格朗日曾经试图追寻马勒的童年碎片,比如他眼中的家、集市、教堂会所、学校,以及手足夭亡给他留下的创伤,这些大多可以在他的《大地之歌》中找到回应。据说这些印记对马勒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它们塑造了他看世界的眼光。他会很热烈、外向,也可以很安静,又可以在谈话中像个孩子似地笑出眼泪。他的性格充满矛盾,细腻的爱和偶尔的粗鲁有时伤人也伤己。

马勒的《大地之歌》就是一首意象繁复的诗,充满了暗喻和象征。不论今夕何夕,诗总会冷藏着乱世里的伤心。我读马勒的时候,他是那些充满细节的巨大交响曲;不读的时候,那魂灵暗栖某处,手指在钢琴上幽幽地敲打,引领我走进谜一般的梦幻世界。(佚名)

犹太裔的音乐大师马勒1860年7月7日出生于波西米亚,他是一个酿酒厂老板的儿子。10岁那年,他在家乡举行一场钢琴独奏会,隔年,他被送到布拉格念书,但念了两年就因为身体虚弱而休学返家。1885年,一位听过马勒演奏的农场经理觉得他的天分非凡,便建议且带他至维也纳音乐学院接受钢琴指导,但他在获得学校钢琴比赛的冠军后,反而想转往作曲方面发展,同时也在维也纳大学修读哲学课程并私下研读布鲁克纳的文章。两年后,他在学校一面教授钢琴,一面在为他的第一个作品写剧本,而这第一个作品就是《悲伤之歌》。马勒是个勤奋的音乐家,除了忙碌于乐团与剧院的指挥以外,其余的时间均用于作曲,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他的指挥生涯是从1880年在奥地利北部的小剧院开始的。1883年至1885年他又换到另一个地方,在这里他与一位女歌手有一段没结果的恋情。他黯然离开后到布拉格工作,这时他还为这位歌手女友写下一组歌曲,连歌词也是他写的。而在马勒(1860~1911)布拉格时,他演出莫扎特及瓦格纳的歌剧深获勃拉姆斯的赞赏。在31岁时马勒便担任了汉堡歌剧院交响乐团指挥,之后又曾在莱比锡担任当时最负盛名的指挥家的助理指挥以及维也纳歌剧院的指挥达10年之久,而这10年是他一生中最灿烂活跃的时期。马勒大胆发挥他的独创性,促成了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歌剧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他在歌剧指挥中对保守的陈规俗套进行了斗争。在10年的斗争中,马勒不断遭受反对派的阻挠与打击,终于不得不离开维也纳歌剧院。1909年他获聘为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同时也指挥大都会歌剧院。后来他因为心脏病加重,1911年2月回到故乡。同年5月18日因心脏病而导致严重的血液感染,马勒在维也纳与世长辞,安葬在格林青格公墓。

马勒对前辈音乐家非常尊重。1875年,著名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初演,当时的布鲁克纳还没有后来那样大的名气,乐队成员并不十分欣赏交响曲的作者,故整场演奏充满了“敷衍了事”的味道,初演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演出过程中,观众的嘘声四起,口哨不断。最后,台下的听众仅剩下25个人。当时年仅17岁的马勒,就在这25个人中。演出结束时,他们起立鼓掌,向布鲁克纳表示祝贺。

马勒的交响乐气势磅礴,使这一音乐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在交响乐发展史上,马勒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交响曲,100多年来一直上演率极高,有人甚至认为马勒是继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交响乐作曲家。但很多乐评家认为,马勒的作品虽然宏大,却处处渗透着悲观、厌世的情绪,每首交响曲都像是悲歌。这一说法不无道理,音乐的确是作曲家本人世界观的一种反映,马勒的一生并不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失意与不幸。他与弗洛伊德的友谊,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命运多舛的马勒,被生活中的种种苦恼所折磨,为此他求教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当时,正是弗洛伊德的理论遭到人们误解的时候,弗洛伊德对于有人前来求教,自然喜出望外。两人谈得十分投机,弗洛伊德发现,马勒对于精神分析学的原理,竟能够十分迅速地予以领会,这使他惊讶不已。

目前现存的交响曲中最长的几首都是马勒的作品,他的《第三交响曲》便有6个乐章,而第一乐章就有45分钟长。《第八交响曲》有“千人交响曲”之称,因为当时在慕尼黑首演时台上就是这么多人。《复活交响曲》是马勒《第二交响曲》的别名,作于1890年至1894年。c小调,共5个乐章。第四乐章采用其歌曲集《青年的魔角》中的一首歌曲《原始之光》,第五乐章以女高音、合唱与乐队谱写了德国诗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诗篇《复活》。作者与德国音乐家彪罗相处友善,曾将此曲的草稿交彪罗过目,受到热情鼓励。作者写末乐章时,苦于不得要领。1894年彪罗逝世,作者在葬礼上听到《复活颂》的合唱音调,蓦然领悟,顺利写成末乐章,故名全曲为《复活》。《第四交响曲》是马勒交响乐作品中编制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部,与第二、第三交响曲并称为“少年魔角交响曲”,歌词和主题旋律的一部分均取材于《少年魔角之歌》民歌集。这部民歌集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中世纪的传说、30年战争和7年战争中神怪、讽刺的故事,主角不是在炼狱中受罪的人,就是饱受饥饿、等待枪决或被放逐的人。这些故事令马勒激动不已,他似乎在这部民歌集中找到了自己的根。这部乐曲采取了将重点集中于第四乐章的形式,在主题性上也将前面的乐章与第四乐章保持了关联,运用诗与音乐表达出天堂的喜乐。而且这部交响曲的管弦乐编制规模比以往的更小。从外表上来看,乐器编制中没有使用长号或土巴号等音响沉重的乐器,因此具有水彩画般的淡雅之感。★印象派音乐的开山之作★一首风格迥异的交响诗★20世纪的经典音乐

大海

克洛德·阿切利·德彪西(法国 1862~1918)德彪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他是法国名列第二的作曲家,是钢琴音乐的最优秀的创作者之一。他的音乐代表了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到20世纪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过渡。听德彪西的《大海》令人感到神奇的是,你即使完全不懂音乐,也能发现音乐的美妙。——美国著名乐评人 古尔丁象派音乐在音乐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在音乐创作上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音乐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奉献给世人,并对近代的音乐创作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以至其后有许多音乐家都有印象主义的音乐作品,如意大利的雷斯庇基,法国的杜卡、拉威尔,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戴留斯,德国的雷格,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在诸多印象派音乐大师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法国的德彪西。如果说贝多芬代表了18世纪的音乐,那么德彪西就是19世纪音乐界的太阳。他在法国音乐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自拉缪死后200年法国音乐的顶峰。他的音乐如梦幻一般闪烁着光与色彩,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称他为“伟大的梦境画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德彪西想把我们迷住,而不是让我们感动。”但他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当德彪西的音乐将我们迷住的同时,我们就已经被感动了。

德彪西的音乐为印象派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的音乐将后来的20世纪作曲家们引入到了一个几乎是全新的音乐天地。因此,人们把德彪西看作20世纪音乐界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正如一位音乐学者所说:“他结束了一个时代,把那个时代中的成就推到了顶峰,同时他又为一个新的时代开辟了道路。今天,他的音乐比他逝世时更有生命力了。”

作为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德彪西发展的新音乐语汇几乎对20世纪的每一位作曲家都有影响。他以形式音调的管弦乐酝酿出倦怠的官能世界,他的音乐达到了近乎忘我的境界,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着调性,但是已经濒临溃散。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艺术对于德彪西而言,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与体验,它应该体现法兰西民族清晰、雅致、简洁而又高贵的特性。这种审美思想在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中得到充分的揭示。在此之前,大海这个主题基本上都被演绎成了烟波浩渺、波澜壮阔的风格,而德彪西的音乐却采取了一种新的、几乎是陌生的手法,成功地完成了这部作品。后人称《大海》是“最优秀的法国交响乐”,其简洁的形式、敏感的笔触、精致的配器以及追求音响和色彩的和弦,都异常自由地表现了自然与想象力之间神秘的联系,印象派音乐风格的精髓和特点都在这部经典之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德彪西的《大海》作于1903年至1905年。在此期间,德彪西先在其妻罗莎莉家开始动笔,1904年他抛弃了罗莎莉,与艾玛私奔到泽西岛,在艾玛身边完成了配器。德彪西认为,此曲创作源于记忆:“大海为什么在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我拥有数不清的记忆,这些在我的感觉里比实景更有用。因为现实的魅力对于思考,一般来说还是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谁会知道音乐创造的秘密?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阴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啼啭的歌声,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富丽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以记忆的一点向外围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大海》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3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大海》以一系列优美精细、音响丰富的“印象主义”音乐,为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画了一个句号,同时又开启了20世纪音乐崭新的时代大门,开发了任何音乐家都没有发现过的奇怪的音乐世界。——世界著名法国钢琴家斯达威交响诗《大海》能够解放人的想象力,更需要用人的想象力去再创造,它将想象释放、牵引、拓展,升华到情景的将心比心,从而焕发难以言喻的美。德彪西有足够的才华让听者闭上眼睛,而将自己在幽邃岁月中感受到的种种造成声音,交给听者的耳朵和心灵去调和。——法国印象派学者尚·米歇尔·内多《大海》所含3首交响素描分别为:第一首“从黎明到中午的大海”,从大海在黎明时的安详开头,由一个描述海妖的简单双音开始展开部,其中多为对天空与云彩、阳光在海上千变万化的光影的描述。这一首交响曲由不同寻常的调性形成相互依存的调性关系,像是表现大海呼吸的节奏。第二首“浪的嬉戏”,表现海的戏谑的盛怒中,水花涌现出的各种色彩。这段音乐就像是澎湃的波浪卷起的形态,其音乐时间几乎完全无法捕捉。它借不断的轮流来延续,看似要溃解、消失,又不断再度涌现。在音乐的继续发展中,英国管奏出可爱的第一个主要动机,给人以悠闲的感觉。第三首“风与海的对话”,以引进分化的手法,表现两种力的关系;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漂浮着的雷声;之后,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似乎暴风雨将至,但又一切猝然沉寂,只听到远处传来越来越强的海妖之歌,最后众赞歌在欢腾的高潮中重现。巴托克认为:“德彪西在《大海》中构思出一套新的发展方式,其呈示和发展的观念共同存在于不断涌出之中。这种涌出使作品无须乞灵于预先设定的任何形式,只凭借它本身的力量向前推进。”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件趣事。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无意中欣赏到乐队演奏的德彪西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看看大海,但当他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这才是大海啊!”皈依德彪西的《大海》

自己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可一心向往的,却是江畔屈子的仰天长啸、阮籍先生醉酒后在山岭间的恸哭、梵·高笔下痉挛的色彩,以及一切离经叛道的思想火花。所以,感知艺术的另一重洞天时,觉得那意境,如一群蓄力已久的鸥鸟于碧海青天间欢叫着扶摇直上。海风,在我心头卷起千堆雪。仰头遥望,虽不能立即追上鸟儿的踪影,还是满怀欢喜和钦佩。

德彪西的《大海》,就这样别开洞天——站在世纪这一端,那端的独行者已成为孤帆远影。月光爬上窗棂的时刻,我释放出唱片里的小精灵,摸得到音乐与月色熔融时,发出的冷艳与暖香。说到冷,作个比方:听罗西尼,我眼见他使劲朝我微笑,仿佛在说:“喂!喜欢我吧!”犹豫片刻,我只好答应;而德彪西呢,总是一副“悉听尊便”的面孔,简直像个独自玩耍的孩子,任性地把一切不能相知的人拒之门外。说到暖,则是因为他的音乐深处其实饱含着散发出光和热的体贴,为乐于与之嬉戏的有情人展开温柔的怀抱。那是夜色里的一轮光晕,太阳下的一小片阴影。有人说,德彪西是个“没有激情的诗人”,原来,他的冲动就这样悄然释放在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中了。对德彪西的《大海》,我几乎没有炫目的感觉。织成乐曲的语汇如此清新、准确、健康、节制,闪着淡淡的光泽,覆盖了从白到黑之间的所有灰色。比喻成画作,它们近看精致清晰,远观则朦胧如梦,有着舒缓的轮廓,苦心的经营为美所化,了无痕迹。我也曾认为他的音乐是个风雅然而幽闭的小天地,但后来我发现,如果以诗心和想象力与之晤面,那个世界就变得真实而完整,因为在音乐背后有个深刻的灵魂正在诉说着内心。神经被音乐和茶水滋润得富有弹性,头脑也更清醒的时候,我不觉得他属于“印象派”,甚至不觉得他是创新者。艺术的内涵,原来就是“儿童乐园”里天真的嬉戏。《大海》每个跳动的音符都是由德彪西的心血化成,堪称人类创作的最美妙的音乐。它仿佛是音乐为你刮的一阵春风,下的一场细雨,安顿人类既空虚又浮躁的灵魂,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正好是心浮气躁,茫无头绪时的一副清新剂。——南京音乐学院教授林丹

听德彪西的《大海》时,如果面前有片绿叶,我会满怀珍爱地望着它,但当我企图读出生命的脉络时,才发现,美,是经不起凝视的。作曲家牵挂的,正是面对平凡景物时含情脉脉、若有所思的神态。德彪西极度敏感,说自己有时从灌木深处嗅到了大海的气味,我读到后,想象他弹琴时,那闪烁着梦幻的目光也许忧郁而温存,竟深怀莫名的感激。人在漫长的生命里,心底难免积累一些风声雨声落花声,日常生活中,它们稍纵即逝或黯然缄默。在《大海》中,德彪西用全部热情和温暖唤醒了你内心的声音和幻想,此情除了“感激”,如何名状?

世事越来越混沌,而音乐却永远那么美好。从一切一切的纷繁芜杂中抬起头来,我仍然皈依了音乐,皈依了德彪西,皈依了那首永不褪色的《大海》。(佚名)一幅美丽的音乐画

窗外的雨一直也没有降下来,不时有闪电和雷声从幽黑的夜空中划过,空气闷热而潮湿。夜已经很深了,电脑音箱中隐隐流淌着那首熟悉的《大海》,缓缓地随着指尖划过键盘,缥缥缈缈地在陋室的上空弥漫开来,也在我的脑海里极为舒缓地律动着。

德彪西的这首《大海》以形式音调的管弦乐酝酿出倦怠的官能世界,在音乐中达到了近乎忘我的境界,开拓了音乐的新天地。他的音乐才能在这首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者巧妙地运用音响描绘出大海变幻多端的画面:海上静悄悄的黎明,旭日从海面浮起、冉冉上升,海面上波光粼粼。突然间,风起浪飞,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伴着惊恐的呼号声,这便是德彪西音画般的杰作。德彪西以后,再也没有人写出这样富有管弦乐音调色彩的作品了。那诗一般的美、梦幻一般的旋律,引领着人们走进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是逃避,也是追求。当这样的音乐响起时,就像普鲁斯特的嘴唇轻触小马尔德莱娜点心的那一刻,我们的心都是会颤栗的。

在我的记忆中,很多年的生活中已经很少能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聆听那有如天籁的曲调,那几乎是一种浸入你肌体与灵魂的律动。以往,每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反复播放这首《大海》。微微地闭上眼睛,后仰着靠在沙发上,去用心享受,任思绪飞舞。无论是在哪一种境遇下,这优美抒情的曲调总会让我平静和安宁。在每个辗转反侧的夜晚,那柔和的旋律就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拂过我散乱的思绪,小心地安抚我的每一根纤细的神经,这是一首能够穿透人类灵魂、穿透时空的音乐。轻盈、安详、缥缈,有渴望的期待,似幽远的回声,在这种音乐的氛围中,我从不感到孤独。也许,正是那轻柔的旋律,似清风拂过水面,安抚、慰藉着我怅惘的心灵,让灵魂在夏夜里的宁静中升华。《大海》中记载着我们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虽然这些东西从我们身上消逝掉了,但并不是消散在了无名的虚空之中,作曲家用那颗比常人更加纤细的心谱写出的乐章承载了这些记忆,使它们不至于化为乌有。于是,聆听这样的音乐就可以不时唤起我们的情感,那是一种辽远的感觉,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佚名)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克洛德·阿希尔·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生于巴黎近郊的圣日尔曼·昂莱,7岁时开始学钢琴,但是他的音乐才能在10岁时就被肖邦的一位女学生发现,从此,音乐成为他的终身事业。德彪西从小就具有高尚品味,当同伴对那些便宜的糖果垂涎欲滴的时候,他却宁可选择一小块精致的蛋糕。当然长大后他也成为品味超卓的人士,买的书籍、印刷品无不美轮美奂。在饮食方德彪西(1862~1918)面,他非常讲究,是个偏好鱼子酱的美食家,穿着更是尽善尽美、精心搭配,时尚所流行的衣饰都曾出现在他身上。总之,德彪西重质不重量。

1873年,德彪西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进行12年的专业学习。作为一个天生的叛逆者,德彪西有满脑子疑惑,往往提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而自己却不以为然。他在音乐学院学习时也对老师提出诸多挑战,令法朗克、纪罗等音乐家七窍生烟,火冒三丈。而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趣味,在这些年间有着决定性的发展。德彪西在这期间写出的一些浪漫曲,如《曼陀林》、《木偶》等,反映出他对独特的音乐语言的探索已经颇有一番新意而有别于同时期的后期浪漫主义。与此同时,他那精于感官享乐和讲究贵族气派的性格特征,也有十分鲜明的表现。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子》获得盼望已久的罗马大奖,作为获奖者的一种物质待遇,他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了3年。

19世纪80年代末,德彪西从罗马回国后,便同象征派诗人和印象派画家开始密切交往,就此进入他创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年间,他的创作总结了欧洲音乐前一时代的成果,又为音乐的下一个新的时代开辟了道路,成为架通两个世纪的重要桥梁。由于他的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作,法国音乐在20世纪音乐文化中得以占有重要的地位。

德彪西也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为了追求自由的色调对比,他套用姊妹艺术创造的先例——他运用暗示的功夫不下于马拉美,也学魏尔伦那样表达介乎语言与音乐之间的模糊不定的意境。尽管德彪西对当时人们称他为“印象主义者”一事极为反感,他倒确实是印象主义乐派的创始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彪西写了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英雄摇篮曲》和《无家可归的儿童的圣诞歌》,表明了他的爱国热忱。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都签署了“克洛德·德彪西,法国音乐家”的字样。

德彪西的晚年是在疾病中度过的,他感到沉重的压抑,但依然挣扎着坚持写作。这时,他重又回到19世纪90年代接触过但中断了20多年的室内乐创作,可是计划中的6首奏鸣曲只写出3首。1918年3月25日,德彪西逝世于巴黎。

德彪西的钢琴小曲《月光》是一首迷人的作品,它以轻盈的乐音描绘出这样一幅静寂怡人的意境——在空中浮动的融融月光,辐射到夜晚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着万物。此曲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原诗描绘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不过德彪西的音乐着重于描绘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1892年至1903年是德彪西创作的黄金时期,《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是印象主义乐派唯一的一部歌剧,也是德彪西创作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这部歌剧是德彪西用了近10年的时间根据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写成的,它来自于德彪西在各种音乐领域中的不懈探索。歌剧的每段音乐在舞台上都显得色彩斑斓,绚丽夺目,抒情性和戏剧性、欢快的基调与悲剧的色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音乐产生了不同凡响的效果。★最伟大的芬兰民族主义音乐作品★芬兰的第二国歌★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管弦乐音诗

芬兰颂

简·西贝柳斯(芬兰 1865~1957)作为一位生活在浪漫主义晚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在风格上既属于芬兰民族的,又与欧洲音乐传统紧密相连。这是一部极其凝练的作品,表现了“生命的欢愉和活力”,它以其特有的深情表达出对生命的赞颂,让人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如此之强大。——约翰·施特劳斯室内乐团大贝司手 斯科特赫尔辛基的每条街上随处可见城市雕塑作品。在海边西贝柳在斯公园的青松翠柏环抱之中,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的西贝柳斯塑像,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成为这位伟大的民族音乐家不朽作品的象征。每当海风吹过,气流穿过钢管发出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风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无休止地为纪念这位音乐家而演奏着永恒的乐章。一个巨大的西贝柳斯金属头像嵌在一旁的赤色岩石上,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英姿勃勃的形象。他那颦眉凝神、栩栩如生的表情,逼真地反映出音乐家当年进行创作时的神态。

作曲家西贝柳斯一生都在为芬兰民族音乐的崛起而奋斗。他的名字就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音符,而他又不仅仅只属于这一个民族。他是芬兰的民族英雄,也是全世界的音乐财富,他和理查·施特劳斯曾经被叫做现代音乐的两个伟大的“S”。西贝柳斯的一生都在用他的音乐为他的祖国歌唱,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精神,富有北欧情调的独特风格,蕴涵着从大自然中散发出的特有的质朴和芬芳。西贝柳斯以横溢的才华和杰出的成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诗作曲家之一。

西贝柳斯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管弦乐音诗《芬兰颂》以磅礴的气势和撼人心弦的旋律描绘出芬兰人民反抗侵略压迫、憧憬自由平等、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感情,至今在芬兰人民的心目中仍占有不同寻常的重要位置。不论何时何地,每当芬兰人听到《芬兰颂》那雄壮激昂的乐曲声,眼眶里总是充满晶莹的泪花。它的问世曾在欧美国家引起轰动,对芬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贝柳斯一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使他成为芬兰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他和他的不朽作品《芬兰颂》将永远是芬兰的骄傲和象征。

在100多年前,芬兰作曲家简·西贝柳斯谱写的一首简短的乐曲已经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这就是他的《芬兰颂》。这是一首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乐曲,在一些音乐节、电影、广告以及政治活动中常常使用《芬兰颂》的旋律。

19世纪末,芬兰正处于深受异族压迫的时期,作为沙俄自治大公国的特殊地位已经受到威胁。沙俄企图把芬兰拉进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引起了芬兰人民的强烈反对。在一星期之内,有1/4的芬兰人参加请愿,要求沙皇停止对他们的压迫。一个500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圣彼得堡,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递交了请愿书,但却遭到了沙皇的拒绝。沙俄还在继续压迫芬兰,芬兰的报纸遭到审查甚至被取缔。压迫越深,芬兰人民的反抗就越强烈。为了挽救新闻机构,表示他们的愤怒,芬兰决定召开一次新闻大会。大会的组织者邀请芬兰最优秀的艺术家为这次大会创作一部颂扬芬兰历史的戏剧,西贝柳斯应邀为该剧谱写背景音乐。

新闻大会的主要活动在赫尔辛基的瑞典剧院举行,整个会场洋溢着爱国热情。演到最后一幕的时候,群情振奋。最后一幕名为“芬兰的觉醒”,展现了芬兰未来科技发达、艺术繁荣的壮丽前景。观众们在激动和兴奋中第一次听到了背景音乐,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芬兰颂》。《芬兰颂》由若干个性格突出的主题动机及其展开构成。音乐一开始的铜管合奏有力地呈现出主题,粗犷、强烈而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乐器阴森森的背景的衬托下,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带出的一个极其刺激的节奏型,把听者带入了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的战斗场面,掀起了一个强有力的高潮。随后,木管乐器出现安静抒情但又略显悲伤的圣咏式的主题,它象征着芬兰人民在艰难的环境下生活,即“苦难的动机”。《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诉说位于北极圈的这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兰并不是沙俄独裁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所起的作用比千万本小册子和报刊论文都重要得多,正因这样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德国慕尼黑交响乐团指挥家 特伦斯《芬兰颂》燃烧的光辉永远照耀着人间,它既是古典乐派的总结,又是浪漫派音乐的典范,这种集大成者所达到的高度是西贝柳斯的后继者们无法企及的。听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你不能不感叹他已经进入了音乐艺术的顶峰。他就像一只孤傲的雄鹰,飞翔在过去从来没有人到过,将来也没有人能到的无限高空。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是入了仙境。——中央民族乐团钢琴家何峰

后来,音乐在低音乐器简单反复的音型中,传出了一曲胜利的颂歌,这支旋律从铜管乐器的战斗呐喊中发展出来,但它的纯朴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节奏的欢快民歌。不久,在激动的铜管引导下,战斗般的进行曲主题由长号雄壮地奏出,仿佛人民爱国的浪潮汹涌澎湃。紧接着,木管乐器呈示出的充满必胜信心的斗争动机和胜利颂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

到了快板部分,乐曲描写了祖国的召唤,描写了芬兰人民在祖国的危难中步调一致,投入斗争的行列和芬兰人民对祖国的祈祷和赞美,即“号召斗争的动机”。此后又狂热地出现雄壮的进行曲调,进入激荡兴奋的高潮,即“庆典动机”,使人们感到被压迫人民的反抗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后来,乐曲出现了颂歌主题,曲调庄严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弦外之音

站在面海的西贝柳斯公园,你的内心很难平静。100多年前,这位冷酷而又热情、视异族统治为耻的音乐家,以《芬兰颂》为标题,首演了他的第26首交响诗。悲壮铙钹的乐音激动了所有芬兰人,也带来了俄国统治者的禁演令,然而这首乐曲即使是禁止也压制不了,8分钟的旋律沛然穿越南北1100公里的全国,直到今天,它仍是芬兰人的第二国歌。西贝柳斯的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能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他的《芬兰颂》相当单纯,甚至可以说是幼稚,但是只有天赋极高的人才有勇气谱写出西贝柳斯这样单纯的音乐。它的旋律是被限定在一个相当窄的范围内,相同旋律的反复出现以及持续低音的运用使得这首乐曲更加感人肺腑、深入人心,甚至能够打动全人类。西贝柳斯说,《芬兰颂》就像一缕来自旷野的清新的空气,这是来自天堂的旋律,纯洁而又令人振奋。你会不由自主地把西贝柳斯同一片广阔的土地联系在一起。他的音乐不像拉威尔、普朗克以及斯特拉文斯基那样属于城市,西贝柳斯的音乐好像是来自某个村落,他就生活在乡间,他是通过音乐来表现田园景色的,正是这一点使我们深受感动。《芬兰颂》已成为芬兰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一部满溢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它的出现表明作曲家已不局限于对民歌的简单引用,而是既包含着对芬兰民间音乐特征的个人理解,又融合了西欧其他国家的风格与技法,标志着芬兰音乐的真正开始。——马勒第五交响乐团维克托

大自然的特色和芬兰民族的气势,悠长、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抒情格调是西贝柳斯音乐的魅力所在。他的经典名作《芬兰颂》像一支奔腾的河流,唱出了一个民族的渊源文化、顽强意志、雄心抱负和理想未来,美妙而幽怨,激烈而深沉,一个个活跃的音符展现了芬兰人的内心世界,由此而引起沙皇政府的巨大恐慌,被列为禁曲。但是这支美妙的乐章问世之后,芬兰人再也不愿受沙俄奴役,一个强大的呼声在这个民族的胸腔爆发出来:独立、自主、自由。一位芬兰朋友告诉我,每当他听到《芬兰颂》的乐章,他就会为自己民族的自强不息而自豪。这就是西贝柳斯的意志,是《芬兰颂》唱醒了芬兰。从某种意义而言,西贝柳斯是过去芬兰的骄子,是现在芬兰的精神之父。在得天独厚的机会中,上帝为这个国家恩赐了一个天才。

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的音乐,是真正的艺术杰作,因此,这样的音乐能受到平民百姓和时代精英的喜爱,也能流芳百世,万古不朽。(陈浩)歌颂芬兰

19世纪初,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了这片黑土地。这里有广袤的松林和无数神秘的小木屋,还有一个用汉语读来很美很诗意的名字。她被并入了俄国,在俄瑞战争之后被修葺成沙皇陛下的大庭园。她忍受着外族的统治和凌辱,无时无刻不在希冀着重获新生。生命还会继续,屈辱终会成为历史,而整个民族的文化却几成真空。松林无语,黑土地在哭泣。黑土地上有动人的传说,英雄的声音低沉且雄浑。北极圈内有个民族一直为自由而抗争,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个冰、雪和松林的国度。定音鼓的吼声宣泄着心灵深处的愁闷,沉重的铜管以行板的速度吹响了粗犷的号角,受尽凌辱的民族终于在愤怒中爆发,积存已久的力量如此坚决而又强烈。这就是交响诗《芬兰颂》的起句,著名的“苦难动机”。

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曾经如是说:“我深爱土地、松林、大海和山谷中所有神秘的声音。”聆听这位“大自然诗人”的作品,常能感受到北欧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芬兰人粗犷豪放的生活气息。西贝柳斯的音乐语言朴实无华、用情真挚,丰富的和声和配器使乐曲每每极富表现力。尤其是管乐器的运用,时而嘹亮高亢,时而雄浑有力,常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效果。这种美妙的铜管音响是标志性的,并在交响诗《芬兰颂》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芬兰颂》几乎是由连绵不断的鲜明的“号角”相串而成,这些“号角”用音乐的语言表述就是“主题动机”。乐曲开始的“苦难动机”经过木管和弦乐器的大段呼应,旋即引入另一个号角主题,仍旧是铜管,乐曲的行进速度开始加快,情绪也随之紧张起来。当前后两个动机在中高音区交织,一个全新的“抗争动机”从低音区喷涌而出,前仆后继,坚定而有力。木管随后呈示的旋律高亢明亮,起伏有致,好似向世人宣告着必胜的信念。紧接着是不断的反复、升华,当盼望已久的辉煌“庆典”在神采奕奕的进行曲节奏中终于到来时,音乐被推向高潮,情绪空前高涨,庄严的颂歌和前面出现过的一系列强烈且不稳定的“号角动机”彼此呼应着,演绎着完美而又神圣的交响,并最终在铜管辉煌的凯旋声中结束全曲。全曲一气呵成,音色丰富,气势恢弘,精彩绝伦。当终曲时,听者的心绪久久不能平息,以为绝唱。

尽管有关的争论一直不曾平息,但西贝柳斯注定是世界乐坛最重要的交响乐巨匠之一,因为音乐跨越了历史,音乐能说明一切。(佚名)

西贝柳斯是芬兰最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一生创作了许多与芬兰相关的音乐作品。1865年12月8日,西贝柳斯生于海门林纳,他的父亲是驻扎在那里的一个团的军医。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候,西贝柳斯就喜欢用钢琴和其他独奏乐器把一些小作品写下来。当他15岁时,他跟随那个团的管乐队教师上小提琴课。在夏天,他往往喜欢拿着他的小提琴整天整夜地消失在树林里——在那些奇异的北欧夏夜里的时候,太阳一直到后半夜才落下,而且天黑时绝不会比神秘的黄昏时的光线更暗。他愿意努力在小提琴上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美所感觉到的东西——有着那些高大的“窃窃私语”的树的芬芳的树林、寂静的湖和欢快的小溪以及银色小鸟的歌声。他还同他的弟弟和朋友们在学校的管弦乐队里和室内乐的家庭音乐会上拉小提琴。

西贝柳斯曾经想成为一个律师,并且花了一些时间在芬兰的赫尔佛尔斯大学学习法律,但最后他决定把他整个生命献给音乐。1889年西贝柳斯以两部颇受好评的弦乐重奏曲获奖学金,赴柏林和维也纳深造。1891年他回国后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从事创作。1897年,国家给他以年俸,使他免除后顾之忧。20世纪初,西贝柳斯辞去教学工作,专心创作,并应邀到美、英等国进行教学和演出。1914年他接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过着隐居生活。1926年起他不再创作,第八交响曲酝酿虽久,但始终没有问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