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呐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2 03:39:24

点击下载

作者:蓝春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的呐喊

教育的呐喊试读:

前言

“救救孩子”,这一声呐喊来自鲁迅,那是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如今,这声呐喊穿透岁月,依然回荡在我的耳边。这一声呐喊,时时提醒着我去观察和反思当下的社会,中国的孩子,是不是都在幸福地成长?

看看我们的身边,薪酬水平依旧被当作一个大学毕业生学业是否成功的标准,班级学生的分数状况仍然是教师绩效考核的标准,听不听话依然是区分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标准。各种教育的乱象,究竟谁是始作俑者?《狂人日记》中,鲁迅借“我”的语气说道:“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每一个“我”可以心安理得吗?每每想到教育的现状,就有一种力量撞击胸口。在对当前教育现状不满的叩问中,我尝试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五个层面对这些症结进行剖析。我不似庖丁解牛,也绝不是借教育话题抒发个人的一腔热情。我也看到了,不光是在我的身边,即便在中国的穷乡僻壤,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投身于教育改革的实践。我希望我的呐喊会对关心教育的人们有所启迪,我想与你们一起,知行合一,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共同求索。

我最不愿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日渐僵化,活力日渐委靡;最不愿看到父母的眼神里露出焦灼,对孩子成长的需求有心无力。孩子们的成长让我们等不得,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我”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

这本书里的一字一句就是从我做起。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可以不要再喊“救救孩子”。蓝春2013年4月16日第一篇我们的学生怎么了?(1)飞鸟与鱼

你本是一只飞鸟

即使还未长出丰盈的羽毛

你也拥有与生俱来翱翔的能量

而我们,只需在你前面领航

你将自然地张开翅膀

因为你早就怀抱搏击长空的梦想

你本是一条鱼

即使没有成熟的尾和鳍

你也不该被封锁在泥塘

而我们,只需给你一片海洋

你自会乘风破浪

因为你早就充满了纵情海洋的向往

如果你是一只飞鸟

不要去羡慕鱼儿的广博大海

因为你已拥有无限湛蓝的天空

如果你是一条鱼

也无需去渴望飞鸟俯视大地

因为你时刻可以仰望苍穹

就让鸟儿自由地飞

就让鱼儿快乐地游

让飞鸟与鱼竞相绽放生命的光芒1.万能与无能的教育

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教育者应正视教育现实,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展因性而为、因材施教的教育。

我们的使命是在面对每个生命时尽心尽力,而不是求全责备。

不要期盼教育能改变一切——教育不能承担世上一切的责任;世上一切的恶更不能也不该简单地归因于教育的过失。

教育——国之利器,家之关键。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教育始终处在社会的聚光灯下。正因为它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正因为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才备受关注。从政府的大力投入、不断改革,到家庭的倾其所有、竭尽所能,所有的人都对教育寄予厚望。但是,在从事教育行业的十几年中,我越发感觉到,教育所涉及的所有人似乎都对其心存不满——从政府官员、校长、教授、教师,到家长和学生,很多人都能说出许多对教育的不满之处。政府官员不满苦心经营的教育却饱受社会的诟病,校长不满学校的发展现状而寄望于更高的升学率,教授不满好的教育理论得不到实践应用,教师不满辛辛苦苦的付出却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家长不满孩子上个学竟要如此大费周章……其中,学生最不满——当然他们最有理由表达不满——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们,不满于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却无用武之地,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在校的学生们,不满沉重的课业压力,丝毫体会不到成长的乐趣;还没走进学校的孩子们,早已在家庭中感受到教育的紧迫和负担……这就是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大家会对教育有这么多的不满意?

我的这一番叩问,并不是牢骚和抱怨,也不是以教育批评家的身份发起对教育的批判。我只想做一点反思,希望这样的反思能带动我们从对教育的批评走向对教育的理解和改良,若能如此,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力量有限的教育

我钟情于教育事业,甚至可以说是痴迷于教育。虽然也读过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可惜,我不是教育理论家,所以很难从广义、狭义、不同范畴、不同角度上来给教育下个明确的书面定义。当我看到许多的老师因为孩子的自甘堕落痛心疾首时,看到诸多的家长因为孩子的反叛厌学愤怒绝望时,我发自内心地想帮助这些孩子,但是仅仅凭借教育的力量,我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忙碌之余不由自主地想问自己,教育是万能的吗?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教育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客观上,学生接受的教育及受到的影响也是多元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指望教育能解决一切问题呢?事实上,我们有时赋予了教育太多的任务或者使命,强加给教育太多不属于它的功能,以至于造成对教育“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现象。

教育作用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因人而异这一特点上。首先,人的心智发展受制于遗传。基因的缺陷常常带来心智发展的问题。在社会中,超常与低能儿童都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他们在人群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遗传对人后天发展的影响,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2)

其次,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个体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有些人善于逻辑思维,有些人则长于语言表达,每个个体的强势智慧各不相同。教育只有在适合学生心智特征的时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很可能是事倍而功半。

最后,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条件和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家庭会用各不相同的文化和方式来教养他们的孩子。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股隐性却巨大的力量,因此,不同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就各不相同。

正因为如此,先哲们一直告诫我们:教育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因人而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呢?每个孩子都是一片独特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的成长环境。因此,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是多方面的。我们的使命是在面对每个生命时尽心尽力,而不是求全责备。

教育,回归本源就需要正本清源。这首先涉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应该怎样办,向何处去?事实上,儒学经典《大学》开篇前四句就阐明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为社会、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因而,《大学》之道的学问,就是要彰显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然后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获得自新,从而成为“新民”。

我国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也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路径可能很多,但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变革和创新依然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去挖掘、去改造、去创新,使中国的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所以,当我回归传统文化去寻找答案,常有这样的体会:每当我们备受困扰时,总能在五千年的传统智慧宝库中找到绽放光辉的新答案!

道家讲“道法自然”,“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要一切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回到最自然的状态中去。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育,这实际上是强调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进行教育。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也提倡自然教育,他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就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的人”。在卢梭看来,培养自然的人,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秩序为基础,让儿童自然地成长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之前必须先了解儿童。

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因势利导,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理解了教育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对教育的不满是因为我们对它寄予了太高的希望,我们错误地认为教育无所不能!因此,不要期盼教育能改变一切——教育不能承担世上一切的责任;世上一切的恶更不能也不该简单地归因于教育的过失。当然,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如果缺少了教育的力量,人类也许就会一直在黑暗中故步自封无法前行了。正如美国思想家加尔布雷斯所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以及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教育,因性而为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平和自己的心态,不要奢望能普度天下众生。教师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是一样的,在一定的时空里都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学识和智慧。如佛陀所云:“我的法如小船,只为渡河,不是让你背着上岸。手指头指月亮,是为了让你看见月亮,不是为了让你看指头。”

学生的“慧根”需要教师的“点拨”,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心有共鸣,方能让学生有所感悟。师生的和谐相处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师生如同朋友一样彼此尊重,学生才会被教师所吸引,并乐意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的教育影响也就会更大,这种影响对学生也更为深远。

我们的教育在因人而异的同时,还要因性而为。因人而异让我们了解学生,而因性而为则让我们更接近孩子的内心。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彼此的距离。因此,教育者千万不要对那些难教的孩子心生怨恨或者自我责罚,而是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与所长,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虽然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付出真心,学生却不领情,你会有挫败感,会怀疑自我,会恼羞成怒,甚至歇斯底里。但是身为教育者一定要知道,之所以会有这种挫败感,或者失落感,并不是学生不可教,也有可能并不是你不能教,而是你和学生之间还缺少了解,缺少联系彼此、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此时,作为教育者,需要耐心倾听,需要继续关心、呵护学生,需要努力去寻找你和学生之间能够引起共鸣的地方,一起去开垦,一起去施肥、浇水,让教育之花开出理想之果!

当今,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化时代,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信息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教师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因此,可以说,今天的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怀着受教育者的心态,积极进取,要修炼自己具备包容平和的心性,对于那些看似不听话的孩子,要宽容;对于那些优秀的孩子,不要贪天之功,以为自己功不可没,其实改变命运主要靠孩子自己,无人可以替代;对于无法达到你预期目的的孩子,我们也不必过分自责和恼羞成怒。毕竟,人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就像医生一样,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让人长生不老,而本质上病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治好的,医生只是提供了病人自治的条件而已!

教育本身的异化,人们对教育的误读、错误的期待,使孩子在被教育过程中失去快乐和信心,并习惯了不快乐和不自信,这些导致了我们今天无法对教育满意,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2.心怀梦想、起早贪黑的学生

许多孩子在迷迷糊糊中上完了一天的课程,在近似于神经衰弱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然而他们的老师和父母却都非常欣慰于孩子的勤奋刻苦,即使他们知晓这样的付出不仅难以带来真正的成就,而且还以牺牲了许多的创造性为代价。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天刚蒙蒙亮,便有一群睡眼惺忪的人穿行于早晨的人潮中。他们起早贪黑,劳心费力。他们匆忙的脚步,正在开拓他们家庭的希望,他们是父母的唯一,也是家庭的全部。他们被称为八九点钟的太阳,其实他们比太阳起得还早。他们是国之希望,因为他们早晚要成为民族的栋梁!

随着婴儿的啼哭,新生命降临人间,一个伟大的使命也同样降临。伴随着成长的足迹,一个幼小的心灵开始成长,他们吸收着家人的营养和关爱,很快,他们就渴望能够成为独特的自己。从懵懂、好奇到寻求自由和独立,他们一直怀着本能的渴望和梦想。虽然在成长的岁月中,身边的老师和家长会因为某些原因对部分孩子丧失信心,但是,每个坚强的生命都一直渴望绽放自己真实的色彩。只有一部分看似出色的孩子才被认为是自尊自强、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他们成为各个学校竞相抢夺的对象,而另外一大部分,则会被诸多号称“名校”的校园拒之门外。人生刚刚开始,他们就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竞争,诸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原因让他们放弃爱好,放弃睡眠,放弃运动,放弃快乐,他们只有大量的学习和考试。于是他们开始近视、肥胖,他们焦虑、抑郁乃至绝望。虽然诸多被认为是平庸之辈的孩子在未来也不乏杰出之士,但是,在今天,他们不得不被暂时贴上平庸的标签,直到有一天他们可以用梦想和行动改写别人曾经为自己写下的定义。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好孩子,虽然他们一度在诸多的考评中被证明缺乏“优秀的证据”,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未来的某天,用梦想和行动去改变今天的事实!每天运动一小时

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运动时间不低于一小时,这对于中国的教育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还可以开发大脑潜能。在詹森所著的《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中就提到:“运动有助于产生源自脑部的神经营养因素,用来支持学习和记忆功能,修复和维护神经回环。……一些研究已经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哺乳动物在活动中产生新的脑细胞,而且积极发挥其功能。另外,运动也会引起血液中的钙含量的增加,钙会传送到脑部,促进多巴胺合成,使大脑在认知问题的解决和记忆方面变得更(3)灵敏。”不仅如此,运动与孩子心灵的塑造也有密切的关系,坚持运动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抗挫折能力也会提高。众多国家的领导人每天都有专门的运动锻炼时间,保持身体和心灵的活力。所以,运动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把觉睡好就是爱国

今天的中小学生们严重睡眠不足,而大学里有些学生可能又严重睡眠过剩。睡觉问题似乎也成为教育现状的缩影。许多孩子在迷迷糊糊中上完了一天的课程,在近似于神经衰弱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的效率可想而知。然而他们的老师和父母却都非常欣慰于孩子的勤奋刻苦,即使他们知晓这样的付出不仅难以带来真正的成就,而且还以牺牲了许多的创造性为代价。但他们同样无奈,只能把不满和愤怒统统推给当前教育的残酷现实!

我们由衷地赞叹今天的孩子所表现出的坚毅和柔韧,使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不屈的力量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展现。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和相对落后的教育环境之下,他们大多正在积极地接受这并不完美的教化,虽然一小部分难堪重负,成为了暂时的逃兵,但大多数的孩子们依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只是我们这些教育的提供者们应该思索,孩子们真的应该承担这样的压力吗?他们心中关于未来的美丽梦想一定要在起早贪黑中才能实现吗?是否我们应该有另一种方式,让梦想实现得更轻松也更有意义?起码让我们的孩子能把觉睡好。3.被分数俘虏了的学生

对分数的追求其实是物化的世界观在教育上的反映,分数带来的幻象会使我们对学生失去正确的判断。因此,将学生从分数的束缚中释放,为他们创建更适合于成长以及更有助于发展的教育环境,才是改变学生现有状态的核心。

经济的腾飞让这个世界充满着物化的味道,当这样的现状蔓延到教育领域时,对于教育环境的破坏是惊人的。过分物化的价值观带来的结果,是使人们更急功近利地需要看到教育直接的、显而易见的成果,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诸如梦想、思想、理想、信念等因素常常被忽略,而这些核心的教育内容对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上述这一切都是意识层面的产物,是很难用物化的标准来衡量的。基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更有价值的教育常常产生在意识和心灵的范畴,因而也应更注重对人的心灵熏陶和精神世界的指引。急功近利的教育观与分数至上的教育审美

现在很多家长要孩子学音乐、学美术,可是,这些真的是在培养孩子的艺术品位、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吗?还是要求孩子学成之后考到一纸等级证书?我相信目前多数家长关注证书更胜于关注孩子对艺术的真正兴趣。本来让孩子学习音乐、美术是一件好事,可以让孩子手脑并用,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培养孩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气质,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纸证书,就容易忽略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将一件快乐的事情变成了通过考级而进行的枯燥练习,孩子还有何乐趣可言?

这就是急功近利教育观的直接后果,这导致原本美妙的享受变成了糟糕的忍受,快乐变成了痛苦。于是,可以量化、可以看见的分数成了唯一标准。但是分数和知识、分数和能力,并不能够完全等同,甚至有时是相悖的。分数仅仅是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如何的一种方法,既不能代表知识,更不能表明学生的能力水平。从现实来看,一些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并不能表明他掌握的知识就多,掌握得就好,仅仅只能说明考试的内容他熟悉而已。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为了考试获得高分,死记硬背,不仅能力得不到提高,还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物化的世界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容易去关注那些有形的、可视的、可感的事物,我们的思想被束缚在了物的领域,束缚在了表面的东西上。这样的价值观应用于教育,便使得我们更重视分数和成绩,重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因为这些都是直观可见的。然而我发现,在学生的发展中,经常有那些“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例子。心理(4)学上也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时候,我开始怀疑这样的教育观,是否我们都太“物化和功利”了?太看重表面的东西了?如果从客观、长远的角度来看教育,那些能够改变命运的伟大梦想以及卓越的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是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烛火,是意识的灵光!所以,我们更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掘心灵的力量!教育之所以会给人以力量,不是教育教会了我们多少知识,或者提高了我们什么能力,而是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动力,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以及给予我们感受人性魅力的经历。

认真地对比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不难发现,不论传统经典还是现代科技都在告诉我们:其实物质是一个场,意识也是一个场,只是这种场常常受到外界的影响,时常处在不同的状态而已。

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情绪智慧的成熟常常比知识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因为真正驾驭我们能力的乃是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智。生活中有的人智商很高,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面临很多问题,出现交际焦虑和心理问题;有的人智商平平,却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教授研究认为:预测一个人的未来成就,智商只能解释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则归于其他因素。其中,关键因素是情绪智慧。影响个人未来成就的因素

我们评价一个孩子,不能仅仅看他的考试分数或者学习能力,还要看他的情商,看他在班级及学校集体中的智慧表现。孩子的分数是考试状态下的思维表现,考试是检测孩子对已学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能证明孩子对这次考试的内容掌握得好坏,并不能代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或者进步,更不用说通过考试分数来判断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了。更确切地说,分数大多数时候都很难表现出孩子真实的内心,它就如同孩子的一张照片,而且还是侧面的,仅仅以此为据必定会把孩子看偏。分数,教育的幻象

在分数至上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总以为分数可以决定一切,有了好分数,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以后的生活也会更好。这种逻辑推理导致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迷恋分数,误以为一个学生的未来取决于他现在的考试分数,如果他没了分数也就没了未来,没了未来,他的父母也就晚景凄惨,不能坐享天福。

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我国学生有一个值得令人关注和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出现交际能力差、社会阅历差、身体素质差、不自立等现象。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当中,却不乏交际能力强、思维活跃、活动能力强等优良特征。因此,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部,更不能根据分数来预测学生的未来。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了,学校难道分不出好坏吗?学校难道会把原本好的孩子毁坏?最简单的原因在于,我们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分数”只是教育的幻象,而教育的实质需要我们去学会认识心灵的真相。

当我们都被分数迷惑了眼睛,忽视了孩子在学校中最宝贵的需求和内心的渴望的时候,当我们仅仅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甚至以此判断我们孩子未来发展的时候,快乐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原本应该属于孩子的幸福童年就在我们的盲目追求中流逝了。在我和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很多的孩子都会用一个词来自嘲——“毁人不倦”。我有些心酸,宁愿相信这是一种调侃,而不是事实。

我们的教育或多或少的存在些问题,教师以考试为中心,学生以考试论英雄,学校通过考试来竞争并排名,我们离教育的本质,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已经越来越远。越是深入地了解教育,就越觉得应该给教育更多想象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会更关注于孩子的心灵、关注他的“场”的环境。其实孩子是离自然最近的人,距离生命本原越近的人,感受生命信息的能力就越强。所谓高深莫测的哲学,越小的孩子反而就越能明白。而我们的教育已经离生活太远,离心灵太远,忽略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智慧,也无视孩子来自自然的心。奉劝过分关注分数的人们,如果分数真的很重要,那么请给孩子的心灵也试图打打分吧,因为这里才是生命的根!

孩子被分数俘虏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无奈、会委屈、会愤怒,甚至日渐麻木。只有从不同的维度、从更多的侧面去关照孩子,才会让孩子看见真我,不会过早地因为分数的原因否定或者夸大自己。4.无奈的学生

面对与生活脱节的教育,学生只能无奈地“被”刻苦着,而这样的学习又怎会充满乐趣呢?学习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者应遵循学习的自然探索过程,以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的教育形式帮助孩子发现知识,提高学习热情。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

学习有什么用?这是我们经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我试图用最清晰简明的语言来回答,但发现很难。在现实状态下,我很难解释:孩子们学那些复杂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到底作用在哪儿?其实谁都不会否认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生活状态,是我们不断培养爱心、树立信心、磨练恒心的过程。不断地学习,就是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的学习和提高就是把过去的东西放下、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经历的过程。生命就是在不断的开始中得以成长,最终实现自我的圆满和超越。

我相信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喜欢学习的,这是人的天性。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什么会问“学习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孩子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脱节,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场景与需求,努力学习的结果纯粹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孩子们并没有从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反而要承受学习带来的更多的痛苦和折磨。

2009年的高考刚结束,就有报道称,某中学的毕业生把所有的书本撕成碎片,校园里碎纸飞舞。这样的事件并不是偶有发生,临近毕业,很多高校的宿舍楼下,毕业生通过砸毁电脑和撕毁书籍来发泄一种莫名的情绪。这种告别方式让我们觉得他们不是刚刚结束了一段学习历程,而是结束了一场心理折磨。从这些情况看,学生学习的过程多半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抑,这种压抑甚至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成长生涯。长期的压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人生活。我们不禁要问,从什么时候起作为人类本能的学习生活变成了摧残学生心灵健康的“牢狱”?

目前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已经因学科的不断划分而变得支离破碎,缺少知识间的联系和系统性。现在基础教育中的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主要的九门功课基本相互独立,虽有联系,但极少,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更别提融会贯通,化成思维,变成能力了。

小的时候就时常困惑于各门繁杂的学科之间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就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简单的方式了解学科的关系,于是就想尝试用如下的简单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关系:大街上相向而来两个人,两个人只擦肩而过而没有发生任何情感变化那就是物理,物理就是讲关系;两个人擦肩而过并一见钟情,内心油然生出丰富的情感,当然包括身体内的化学分泌物,那就是化学,化学就是讲变化;两个人最后修成正果结婚生子了,那就是生物,生物就是讲合一和分化;地理是两个人相遇的环境,同样是关系,只是增加了人的因素,更强调空间而已;而历史就是描述两人相遇、相识、相知这一变化的过程,强调时间;政治就是讲述两人和谐相处的方法和策略;最终这全部的过程都可以抽象为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而我把这一切道理和信息传递给你就是应用了语言工具,至于用中文还是英语,或是法语就无关紧要了;至于艺术、体育,可以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样的方式,常常成为了生命的活力源泉。

这只是我对于学科的粗浅类比,其中缺乏必要的理论和逻辑,只是我对于心智、哲学思维、学习方式及生活应用等不同领域学科关系的一种探索。我希望能够给孩子们一个启发——在不同时期所接受的不同学科都是有其密切的相关性的,它和我们个人的成长以及日常的生活也都有着重要的联系。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传授知识,我想孩子就会学习得轻松和快乐。我们把所有知识都人性化、生活化,这样就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构建知识地图。按图索骥地去学习不就自然简单了很多吗?但是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当然这样的教育形式对于教师而言成本最小,风险最低。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呢?也许,原本就没有基于孩子需求的教育难以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学习是一种探索过程一个小圆球身上一不小心掉了一块,它变得不再完美。它为了寻找丢失的碎片,变回完整的自己,不停地四处滚动。因为残缺,小圆球滚得非常慢,但它可以闻到路上芬芳的花香,还可以与虫子们聊天,在阳光下玩耍。一天,它终于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一块。但是变回一个完美无缺的球以后,它滚动得太快了,没有时间关心身边发生的一切,也没有时间与虫子们聊天,也不能再在阳光下玩耍。小圆球变得不再快乐,整天郁郁寡欢。

禅宗在修行参悟的过程中讲究静心引导,期待自我顿悟,明心见性,这是一种重视过程、重视思考探究的教育方式。禅宗认为,直接告诉孩子结果的教育是最低级的教育,是最愚笨的教育方式。这无疑是对我们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巨大讽刺。到底我们的老师应该如何教学,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我们的孩子,如何让孩子通过书本的学习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当我们急于把我们认为正确和重要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孩子的时候,当我们只盯着成绩单上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就注定剥夺了孩子自由思悟的过程——没有自由和快乐,也看不见使用的价值,那些聪明的脑袋自然要问:学习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5)

孔子说过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几千年前的古人尚有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深深体会到了学习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而几千年后的我们,却陷入了盲目追求结果、名为育人却始终“施错肥”的教育怪圈之中。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作为教育者,其工作的价值都是在教育的过程之中体现出来的,教师也许会因为培养了一名成功的学生而兴奋,但是这种兴奋过后,沉淀下来的更多的是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回味。那些看重结果的家长和老师们,你们是希望直接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儿交给孩子呢,还是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闻遍了花香,呼吸了新鲜空气,最后找到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那枝花呢?只要是属于自己努力得到的结果,都是最美的,因为它会让你感受到幸福的过程!5.迷失的学生

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教育者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完整的人”,这需要我们立体地看待孩子,将孩子的未来与学校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所谓知识最终只是一种信息,培养明察天下万物的心灵才是教育的根本大计。如果知识是考入大学的敲门砖,那么,我们该让孩子拿什么去叩开社会的门?素质教育与培养“全人”

从幼儿园到大学,人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然而我们发现,这20年的学习付出仍不足以叩开社会的大门。到底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到底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坦白地说,我们的教育目标依然不够清晰。虽然一些文件中清楚地写道:我们要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现实中这句话更多地成了一个口号而不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或者说在教育实践中推行,但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它都来自于一代人对人才培养的理解,来自于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就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期许。现在的教育者大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他们大部分没有受到素质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理念层面,因此很难在实践中真正对下一代实施素质教育,也很难身体力行去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我有一个理想,深深扎根于内心,那就是,我们不需要去培养“全能的神”,而应该去培养“完整的人”。在我的理想中,希望教育能够培养出一群个性发展的“全人”:他们既有健康美好的心灵,又有擅长的能力。通过接受教育,能学以致用,获得终身幸福。当我在(6)阅读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时,我发现这位聪慧的先哲早已明确地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现代社会,我们亟需的是崇尚个性的现代公民,敢于接受挑战,敢于追求真理,更善于与人合作,推崇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要回归到它的本意,将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比较全面发展的人。

如何去培养这样立体的全人呢?我们不妨把人比喻成一个立方体:

立方体的宽度可以被认为是信心系统,是一个人心怀高远、鹏程万里的翅膀,信心可以理解为天道,包含人的自尊、自信、竞争等品质;立方体的长度乃是恒心和毅力,培养孩子兼容并包、持久恒定的耐心,这可以被认为是地道系统,包含专注、坚持、执行等品质;立方体的高度即是人的爱心,培养孩子慈悲为怀的心地、充分地尊重生命和爱护他人,这可以和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爱心可以界定为人道系统,包含仁爱、责任、人际交往等品质。以上天、地、人三个系统中的九种心智是我们正在实践和探索的一个领域,在不同阶段的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正在朝着这样的九个方向进行聚焦教育,把繁杂众多的教育都集中在以上九个方面,一方面想简化教育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想提高教育的效率,正在进行的百名成功人士访谈似乎也正在证明这些方向的有效性。

这样去理解一个立体的人,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的情智和德行构成了他生命的体积,想要拥有伟大的人生成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孩子们的天、地、人三个系统。

如此“全人”的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心智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创造能力和终身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些能力和方法基本上都可以归在“三心”之内。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所需要的方法,其实大致也来自于我们这样的心智基础。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注重能力培养的。许多公司的招聘,相比于应聘者的知识储备而言,公司更关注于应聘者的素质与能力。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无论我们目前具有多么丰富的知识,在未来的某一天都有可能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变得落后,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品行、素质和不断获取新知的能力,才是支撑个人甚至社会发展的力量。从基本的交流沟通、人际交往、自我约束、组织管理,到竞争对抗、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现代教育的目标需要着眼于一个人的成功素养,需要在知识的媒介作用下生成一种可使用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也必须要培养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总而言之,所谓知识最终只是一种信息,培养明察天下万物的心灵才是教育的根本大计!

简单地说,缺乏实践、缺乏过程、缺乏创造的育人过程,也就只能培养出这样的“三缺”人才。因此,在应试的浪潮中,只有注重心智和品格的培养,才会让孩子在竞争的漩涡中登上一叶方舟!如果知识是考入大学的敲门砖,那么,我们该让孩子拿什么去叩开社会的门?6.缺少快乐的学生

孩子的成长本该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然而,过度的竞争、比较、考试、升学,让孩子们挣扎于艰苦的奋斗中,找不到成就感,体验不到快乐。教育的过程应当满足孩子内心情感的需求,将孩子从分数的枷锁中释放,尊重他们为自己选择的舞台,让孩子在快乐力量的推动下发挥创造性。

我们的孩子被他们的家长绑架了,被老师绑架了,被学校绑架了,更被教育绑架了。教育不是让所有孩子争抢着站上同一个拥挤的舞台,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在那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想象,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履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个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地惬意?”他笑着说:“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背负了太多包袱的生命如何能够轻松上路?他们承载了过多的要求和艰辛,追求理想的路上也少了欣赏的心情。对于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远比成长的结果重要。剥夺了快乐的生活就像被过滤的纯净水,寡淡无味,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怎能知道快乐为何物呢?教育,生命快乐的体验(7)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常常在想,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习成绩?才艺?健康?心灵?长期的思索过后,我认为是快乐,而快乐也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之一。只有有了快乐,孩子的心灵才会丰盈,孩子才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唱歌、跳舞、弹琴自然而然就成了兴趣爱好;每天都有好心情,身体自然也健康。可是,现在的孩子所能够享有的快乐少得可怜,他们没有机会找到自我,更难以体验到独立、自由和创造的快乐。(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讲,人生的目的,不是去获得和积累那些僵死的物质的东西,而是人生命的自我实现,正是在这种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享受了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快乐与幸福。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并没有带给学生一种生命快乐的体验,相反更大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这绝非危言耸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失败的教育”。学生长期处于不快乐、没有成就感的学习过程中,忍受着批评、否定和指责,是很难找到成功的体验和满足的,他们将失去对未来的渴望。难道这就是我们费尽心力想要的结果吗?在PK中,孩子失去了快乐

过分的竞争让孩子们从小到大就在对抗和抉择中成长。我们把一群最优秀的学生放在一起PK,我们善于在不同的团体里比出最优的团体,团体内再比出最优的个人,我们似乎一定要知道谁是这一群人中的No.1。这种否定大多数、认可极少数的教学评价制度,表面看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紧迫感,学生似乎都要积极表现自己,分数高了,应试能力增强了,但实际上孩子的自信没有了,快乐没有了。频繁的对抗和竞争让孩子们像时刻绷紧的弦,没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属于孩子的快乐消失殆尽。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PK的过程,那他以后步入职场、步入社会,谈何团结?谈何合作?

在PK和竞争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在乎的只是自我的成功,这种对成功的渴望有时不惜以牺牲他人为代价。2003年,宁夏一所普通中学年仅14岁的任继勇,为了得到保送到重点中学的名额,走出大山,狠心地把老鼠药放进“竞争对手”的面条中,致两名同班同学中毒身亡,而任继勇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断送了美好的前程。所以,孩子就像是一棵树苗,什么时候给他挫折,什么时候给他信心,是需要分阶段的监控的,否则稚嫩的树苗难以长成参天大树,因为他过早经历了狂风暴雨,丧失了继续生长的能量。

我们的孩子不快乐,因为孩子失去了自我。学校总说要以孩子为主体,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但在我看来,孩子不但没成为主体、中心,反倒成了“人质”,我们的孩子被他们的家长绑架了,被老师绑架了,被学校绑架了,更被教育绑架了。家长以爱孩子的名义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出人头地;老师以爱学生的名义要求孩子努力读书、继续深造;学校以爱集体的名义要求孩子遵守纪律、争取荣誉;教育部门以爱国家的名义要求孩子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这些看起来似乎都没有错,然而谁又曾真正想过: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孩子要以什么名义来要求自己?所有这些“要求”,我们让孩子拿什么来“赎”?无奈的孩子只能在这些枷锁下乖乖听话,放弃自我,学会服从。

当孩子成为“人质”,家长和学校同样也很难和谐相处了。学校一请家长,家长就会战战兢兢、担心害怕。尤其是那些费尽心力才让孩子钻进所谓的名校的家长,当时过境迁终于走出了迷局,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哭着喊着上了“贼船”,已为时晚矣。

孩子不快乐,一方面是我们并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努力去读懂我们的孩子,了解他不快乐的根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教育评价方式出现了问题。家长以孩子考满分、学校以学生考上名校出成绩为评价标准,这种建立在分数、成绩至上基础上的评价导致了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以分数论“英雄”,孩子怎么可能会快乐呢?孩子又怎么能有机会去体验快乐呢?当然,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并不拒绝考试本身,我自己也是通过考试的途径才能够从小城镇中走出来,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被过分放大了功能的考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评价手段而成了剥夺孩子快乐的枷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到今天依然是换汤不换药,苛刻的选拔制度让大部分学生成为教育的牺牲品。这种牺牲不仅表现在来自学习方面的成绩、排名的压力,而且还有来自家长和社会对孩子过度的期待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响等。

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享受思维的乐趣,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大张旗鼓的应试教育却违背了学习的初衷,大家都在恶性循环地抓学习成绩,学生已经丧失了生活起码的乐趣。难怪很多人以为,学习、思考就应该是种苦味。

我经常去看学生们的演出,发现台上的小演员下台以后也要变成观众。他演节目的时候是演员,但是他不演的时候就变成观众。有的孩子表演得很快乐,而有的孩子欣赏得很快乐,为什么我们要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站在那个舞台上呢?如果他喜欢做观众,那就让他做观众。也许这个舞台并不属于他,他早晚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家长、老师应该学会接受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做观众其实也可以做得很好,懂得欣赏,懂得享受,懂得美——这是一个人一生中难得的体验。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曾获得过这种欣赏的乐趣,那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教育不是让所有孩子争抢着站上同一个拥挤的舞台,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在那里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想象,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你想象的舞台上不是演员,请让他安心做个观众,并且放心,他的舞台或许比你想象中的更大。快乐也是一种生产力

至于快乐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有何价值?我们的教育者几乎已经不去思考这个看似无聊却又终极的问题了。

对于孩童而言,快乐自然来自于他们内心的感觉。它基于我们内心需要的满足即成就感的满足,同时又要符合我们的天性即自由的释放。为什么我们会把教育做得一本正经却毫无生机?我们总以为这样才靠谱,才保险。其实不快乐的学习效率极低,因为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因此,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所以现在的新课改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满足情感的需求,就是对人性的尊重,由此才可能产生出更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从教育的角度看,只有在充分快乐的基础上,孩子的性情才会得到更好的熏陶,成长的效率才会更高,人格也才会更健康。(9)

杰出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人心处于最激荡的时刻,是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运作状态,人在此时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极其快乐的感觉,此时大脑进入非常高效的状态,学习思考效率极佳。然而这种终极的精神享受在孩子们缺少创造和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却是很难体验到的。

没有自由、没有创造,没有因为创造而带来成就感的快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掠夺,它掠夺了童真和青春,甚至连同童真和青春的自由以及内心最强大的需要也统统掠夺!所以,这种掠夺式的教育是注定要被变革和抛弃的。7.越教越不进步的学生

当孩子的头脑中已经被固有的思想所占据,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怎么还能要求他们再去创新和创造?所以,为孩子倒空杯子,释放负担,教育才能给他们更多有价值、有助于其人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有一天,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禅学的教授来请教南隐禅师什么是“禅”。

南隐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南隐禅师好像没有发觉,他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满桌都是,教授忙着用纸巾拭水,并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让我说什么是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很多研究和实验都发现,孩子年龄越大,想象力和创造力反而越差。一位老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这是一个苹果;有的说,这是一个月亮;有的说,这是一个烧饼;有一个小朋友说,这是老师的大眼睛。这位老师拿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要他们想象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结果两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却非常能够说明问题。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小朋友在两分钟内说出了22种不同的答案,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经过高考选拔,一部分过关斩将进入了大学的优秀学生,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两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人回答。被迫回答的班长还“大概”是个零吧。大学生真的全都失去想象力了吗?

面对如此情景,该责怪或是该质问的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家长、老师、学校、社会都关注于学生的考试分数,关注标准答案,这几乎成为了对于学生唯一的评价标准。经过了多年教育,大学生们早就建立了一个信念:老师的任何问题都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不愿当众出丑。他们关心的不是我怎么看问题,我怎么想问题,而是老师怎么看问题,老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在心理上,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

这就是教育的可悲之处。学校无奈地沦为升学的工具,学生无奈地成为考试的机器。为了取得好的分数,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以考试为目标,学生死记硬背,竭尽全力使应试能力得到提高,而其他做“全人”的基本素养和心理需求根本无暇顾及,只能淡化甚至被忽略。因此,我认为目前的考试更大程度上是在训练孩子的记忆思维,却扼杀了创造思维。我们有很多孩子因为升学的原因去学习奥数。奥数题是很有特色的,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但是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只有极少的孩子适合奥数的学习。经过长期不断的重复训练,奥数的题型实际上已经被模式化了。通过训练,孩子看到一道题,首先是从记忆里去寻找,回忆是否做过类似的题目,而不再专注于寻找新的解题方法,这就限制了思维的延展和发散,也就偏离了奥数学习的本意。

我们要把杯子里的茶倒了,才能倒进新茶。而现实中,能有几个人懂得把“杯子”里的水倒出去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孩子的年龄越大,我们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上升空间就越少,因为他们的脑中已经充斥着各种知识、各种思想,而人的大脑容量又是有限的。旧的思想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空间,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小,新的思想就很难再装进去了,当然这个也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所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很多孩子看似掌握了许多知识,实际上思考的能力在下降,动手的能力几近消失,以至于出现了一些越教越笨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许多的教育理论都在证明,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和释放的过程,我们的潜意识会驱使我们按照早期的记忆去行动,并无意识地去释放早期的记忆。(10)

孩子们的心智具有吸收性的特点,早期他们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手段。当早期的模仿已经固化成为被动的习性以后,未来再想去改变,难度就可想而知了。8.青春躁动的学生

情感的需求其实一直都是一个终极问题,对于所有人都是,包括那些出家修行的人。

在遥望“志向”的等待中忍受诱惑的折磨,这对于大部分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都是一种挑战。

重视青春期教育,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教育者有责任在精神和现实层面帮助孩子找到释放压抑的出口,让孩子知道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以科学性教育理念将孩子介于友情与爱情之间的纯真情感升华为成长的动力。

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特殊,是因为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从生理上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出现了第二性征;心理上,则会有不安、困惑、好奇、焦躁等现象。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第一阶段的发育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