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3:05:30

点击下载

作者:钟晓红,马菡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探索试读:

前言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何转变观念,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依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组织、引导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与学生互相促进,实现教学相长,是对当今高校教师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期望。

目前,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外语教学越来越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教育部门做出了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学思路,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新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现角色的转变。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教师角色的有效转变?教师应具有怎样的素质?怎样将这些角色的转换延伸至专业性更强的学科中进行分层次英语教学,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本书从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材料等方面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一些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阶段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教学模式,同时分步骤探讨了有关教学大纲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课程材料选择及测试与评估等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方法,并提出在其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本书第一章探索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第二章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章至第五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消除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心理误区着手,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以及对课堂目标、课堂设计等方面的调整;第六章和第七章则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讨论,主要涉及大学英语及医学专业ESP英语教学两个大的类别。第一章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1)的教学要求,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时数不少于280学时,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一学期为一级,每级约70学时,每周应不低于4学时;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而实际上,大部分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都远远超过了此要求。很多院校不遗余力,高薪聘请外教给学生增加听、说、写等课程(霍象俊,1999:1),但却收效甚微,这从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低、大学生对英语表现出恐惧和历届毕业生口语能力较差等现象就能看出来。第一节语言焦虑

大量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个人因素,如情绪、动机、态度、个性、学习策略等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其中,情绪因素当中的语言焦虑被普遍认为是制约学习者学习过程顺利进行、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最突出因素,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心理学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长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从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加德纳(Gardner,1993:65)等学者认为,语言焦虑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焦虑,它是学习者因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中国的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语言焦虑对语言学习者有着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并探索有效地克服其不利影响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促进学习者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英语学习,从而提高其语言能力。一、形成语言焦虑的原因

语言焦虑的产生既有学习者个体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一)自尊心

奥克斯福德(Oxford,1997)认为,自尊心是人们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下对自身价值的自我判断,是一种与环境有效互动的过程。当学习者置身于生疏的外语语境时,与母语的熟知度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时会时刻维护传统的“面子”,从而使自己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害怕自己说错、写错或读错而被别人耻笑。任何一个人都有总体感觉很好的时候,但有时也会有因某种经历,在某一特定时期产生自尊心低落的现象(Scarcella&Oxford,1992:77)。这种妨碍性焦虑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成绩下降,甚至使其产生厌学心理而最终放弃英语学习。(二)学习者之间的竞争

贝利(Bailey,1983)通过对语言学习者的日记研究发现,竞争会导致语言焦虑。学习者的天性是喜欢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同学能力比自己强、表现比自己好,就会产生“不如别人”的心理。学习者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期望值都很高,所以当达不到理想状态时,就会产生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反差。而学生一旦不能处理好这种心理反差,就会逐渐失去信心,在外语学习中则表现为学习焦虑感增强。由于大学以前的经历千差万别,同学之间的语言能力差别很大。因此,能力较强的同学会踊跃参加课堂活动,进一步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积极表现的同学不仅“抢”走了其他同学的表现机会,而且会加深其已有的自卑心理,使其产生语言焦虑,导致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怕丢“面子”,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英语。(三)文化冲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德诺夫(Good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中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实质上是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学习者有自己的母语基础,要在此基础上学习目的语,对所学目的语文化会产生本能的抵制和排斥。研究表明,文化碰撞会导致学习者发生一系列心理变化。在交际之初,希望对方同自己一样,期待得到对方认同。当实际情况与预期有差异时,便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产生痛苦、愤怒、自我怜悯、犹豫不决等情绪,最终导致退缩不前。(四)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某一测试或评估中,人们由于担忧自己表现不好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其实,这种担忧有时是不现实的(Sarason,1984:156)。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学生要承受很多外部压力,尤其是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对待考试,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唯一目标。学生把考试看得太重,思想压力过大,超过其心理负荷而表现为过度紧张,过分的重视导致焦虑感的加深,往往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同时,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在考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经常感受到压力和焦虑,过强的焦虑耗费了学生本来可以用于记忆和思考的精力,考试中很容易出错。(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导因素外,其他因素也会导致语言焦虑的产生,如学习者的兴趣、自信心、课堂活动与教学方式、负评价恐惧、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模糊现象的出现等。二、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克拉申(Krashen,1982:44)认为,语言习得在焦虑为零的情况下似乎是最有成效的。但更多的研究表明,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即促进性焦虑,又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妨碍性焦虑。促进性语言焦虑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勇敢地面对挑战,更加努力学习以使自己在课堂上和使用英语时表现出色。而妨碍性语言焦虑则使学生,特别是那些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评价、过分关注自己表现的学生产生担心或怀疑自己能力的情绪,严重者这些情绪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导致英语学习受到影响。第二节心理误区

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心理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畏惧心理、厌倦心理、懒散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刻板心理等各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学生都难以避免,只是在学生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更加外显,有的相对隐蔽,有的先后交叉出现,有的又是几种同时呈现。下面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心理误区。

误区一:这山望着那山高。

下面的对话相信老师和学生都不陌生:“他们班今天听写了,我们怎么没有?”“你们班有快速阅读文章,我们没有!”“你们的老师好认真啊,给你们讲那么多!我们的老师好懒,只在一旁看!”“你们的才好呢!老师没有霸占整堂课,你们有机会练习英语,又可以练胆量。”

……

建议:抛开成见,欣赏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个体,老师也不例外,每个老师的教学特点和方法总是各有千秋。“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的创始人李阳先生主张学英语要“大声地说,疯狂地说”,而著名的英语学习电视节目《洋话连篇》中,说一口漂亮英语的男主持却认为英语可以“小声地说,悄悄地说”。笔者认为,学生要做的应当是经常问自己:“今天老师讲的我懂了吗?记住了吗?我的功课任务完成了吗?”

误区二:我没有足够的学习资料和工具。

不少学生看到别人有一本参考书,就想方设法买来一本;别人有一套复习题,自己也要有;别人看英文报纸,就也想找来看。但是到书店、图书馆一看,傻了眼:有关英语技巧、速成的参考书,模拟题等资料摆满了几行书架,令人眼花缭乱。于是不知所措:“我哪里有那么多钱和那么多时间去买这么多书、看这么多书?哪一本才是‘真经’?”再看到别人有花哨的电子词典、MP3、MP4甚至i Pod,而自己囊中羞涩,就更加紧张了。

错误的结论:因为没钱、没资料、没物质条件、没时间,所以我的英语学不好。

建议:花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整理一下手头的课本和配套用书。

你会发现有关英语学习的课本和资料有精读、快速阅读、听力、语法、练习册、模拟题,以及光盘、磁带等各三到四册,数量和价钱甚至多过你的专业证书。这些课本都是经过专家们的严格审核、老师们的精挑细选、多所院校学生使用过的优秀教材,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本应对考试就已经绰绰有余。不要光看自己有多少本书,而要看手头上现有的书本中的知识自己掌握了没有,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前学的还有没有印象。要以课本为主,各类资料为辅,不要本末倒置。

一本一百元左右的纸质双解词典比三百多元的电子词典更好用,效果更好。

误区三:“做梦”都在学英语,可是没有进步。

几次测验,考试成绩相近的学生很多,这次考60分下次62分,这次73分下次69分,这次单词听写10个对5个,下次也一样。于是,便认为自己从早到晚甚至“做梦”都在读英语、背单词,却还是听不懂、看不明。

错误的结论:无论我多么努力都没有进步。

建议:正确看待分数,肯定成绩。

小学一年级时自己数学考85分,初中数学还是考85分,有谁认为自己没有进步呢?我们都知道,两者的难度是不同的。英语考试也是这个道理。学生每看一篇千字的新课文,就会遇到30~50个生词。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课前、课后的反复练习,一周下来基本上都学会了、记住了。日积月累,一个月、半年下来学了多少东西是可以算得出、看得到的,并不是没有进步,而是离大学英语的要求越来越近。

误区四:将来不用考大学英语四、六级。

有些院校不再组织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文凭也不跟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挂钩,甚至部分职称英语考试也已取消,许多非英语专业院系也不再强制学生学习英语。

错误的结论:搞好自己的专业,不学英语也没关系。

建议:面对现实,从心底重视英语。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水平考试,没有这种考试,必定会有其他水平相当、形式大同小异的考试。找工作时,好的单位会问:“过四级了吗?”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出国的中国人和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与国际友人交谈,出国填表、问路、办事,哪一样不需要英语?大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联合国(UN)等,都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因此,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它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并且做好它。

误区五:学好英语靠强化训练和大量做题。

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都经历过题海战术,许多人认为能考上大学是没日没夜做题的结果。因此,许多大学新生仍期待着经常有一套一套的模拟试卷发下来,在老师的监督下,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英语学习。有过多年教学经历的大学英语老师都知道,不少院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如临大敌”,其他课程都暂停,给英语课让道,满满一周从早到晚,从校领导到班主任再到英语老师和学生,只抓英语。

错误的结论:学好、考好英语就是要做题。

建议:踏踏实实地学习,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研究“应试技巧”和做试题上。

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难免因还没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而倾向于用中学阶段的老方法学习,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就会很容易陷入困境。第三节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不幸的是,许多中国学习者形成了在学英语时只关注单词和语法的错误做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注重语言内在结构和规律本身,研究的对象也多限于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performance”(语言运用)和“competence”(语言能力),或是索绪尔(Saussure)所说的“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拘于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语言和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联系。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和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屡屡出现,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语际语用学成为语言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语用失误也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语言教师的重视。一、语用失误的定义

语用失误研究的起源当归于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Thomas)。托马斯(1983:57)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听话人不能正确破译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而造成的交际失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他顶多被认为是“说得不好”(speaking badly);但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behaving badly),被认为是“不真诚的、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

托马斯从语言层面上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托马斯(1983:91-112)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义不同,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就产生了语用失误。”换句话说,语用语言失误主要是语言表达方式、表达结构等的误用,指非本族语者赋予某个话语的语用意义不同于本族语者通常赋予该话语的语用意义,或者是非本族语者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不适当地迁移到第二语言中来。社交语用失误指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我国第一位引进语用失误理论的学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何自然(1986:52-57),他认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此外,语用失误还包含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失误,即语用行为失误(pragmabehavioral failure),指的是语言运用中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的错误。语用行为失误主要表现为运用、理解非言语(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交际行为的失误。二、学生语用失误的表现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负迁移,如不了解英语文化内涵、不懂得英语国家相关的风俗文化,导致在实际交流中违反英语语言习惯,而在举止方式和称呼方面造成语用失误。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受到汉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产生明显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由于误用或不了解外语语言表达方式,而套用母语的对等翻译和表达结构,用汉语的语言结构、语法、逻辑来进行英文表达。

语言交际都有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使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并顺畅地完成交流和沟通。如果交流双方对这些原则不能遵循或者不能统一的话,就会陷入交际困境,产生语用失误。语言学家格赖茨(Herbert Grice,1975)认为,这些原则主要包括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质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还包括关系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及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此外,通过表面上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称为“特殊会话含义”。(一)语用语言失误表现

1.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将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英语中,不了解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例如,课堂上汉语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提出问题前会说:“老师,我有个问题。”但在英美文化背景里说“I have a question,teacher”,就是不恰当的汉语直译。其一,“teacher”对应的是一种职业,不能作称呼语。其二,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需用礼貌用语。

此外,在汉语语境里,当别人对自己道谢的时候,我们一般会说“没关系”,但是学生在进行英语表达时如果按照中文表达习惯使用对应的英语表达“It doesn't matter”,而忽略了“It doesn't matter”有着安慰的意思,主要用于别人表达对自己的歉意而自己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的情况。汉语“没关系”和英语“It doesn't matter”有着明显的交际内涵差异,表达方式的不恰当导致误用了英语的其他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造成语用语言失误。

例如,在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经常用“I want.”“Do you want.”来表达英语中的“I would like to have.”“Would you like.”等。受汉语句式和词义的影响,中国学生常以英语祈使句请求他人做事,而英语祈使句在相同的语境中,常常被母语为英语的人认为是在“命令他人做某事”,语气非常生硬、无礼。

2.理解不了的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传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语用模糊性,即说话者本身表达的是一层意思,但听话者理解成了另外的意思。

例如,在课堂上就话题进行讨论时,教师倾向于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Can you raise an example?”教师的言外之意是让学生就某一问题的答案进行阐述举例,但是学生未能揣摩其言外之意,只是就句型本身理解,以为这句话是在问听话者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而只回答“Yes”或者“No”,从而造成交流失败,无法达到老师提问交流的目的。

3.滥用特殊含义的完整句

若是说话人的信息量过大或不足,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忽视完整句在特定场合下可能带来的特殊含义,就会导致听话人的误解。例如,教师课前向学生提问:“Have you finished your assignment?”学生回答:“Yes,I have finished my assignment.”学生的回答让人觉得是在耍脾气,是在顶撞老师。其实学生本身并无冒犯之意,只是这种回答方式所提供的信息超过了量,从而产生了“不耐烦”的歧义。这个时候最适宜的回答是:“Yes,I have.”(二)社会语用失误

学生由于不了解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产生失误,这与交际双方的身份、语域、话语熟悉程度、话题选取、人际关系远近、不同价值观等方面有关。

1.问候语

每种文化中人们都会打招呼,但是打招呼的方式迥异。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打招呼会说:“吃了吗?”“上哪儿去?”但如果直译为英语就会令人产生被邀请的误解或让人感到不舒服,英美文化中打招呼应使用“Hi/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

另外,英语中表示礼貌的话“please”“Thank you”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小的事情都会被用来道谢,在表示感谢的时候,一般汉语用“谢谢”,英语用“Thank you”。但是它们也不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中国人在接受感谢时常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但如果直译为“That's my duty”,就会使外籍教师十分尴尬,因为这种表达的意思是“其实我是没办法,这并不是我乐意做的”。

2.赞美和自谦语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差异。在英语文化里,赞美的词汇比较常用,强调既要尊重对方,又要有自信;而中国人强调既要抬高对方,又要贬低自己,因此谦虚的词汇在汉语文化中比较常见。经过文化的转码,恭维可能被误解,而谦卑可能被理解为不自信。

英美人赞扬别人的时候喜欢用“I like your.”,中国人会误以为这样的说法是在谈个人感受。一般来讲,“You look much younger in the coat”(您穿这件大衣显得好年轻)这样的恭维语更符合中国人的称赞习惯。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受到恭维或赞扬时的反应和回答也不一样。中国人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听到赞美往往会自谦,这种做法却往往使英美人感到尴尬。例如,当老师称赞学生英语说得好的时候,学生往往回答:“No,no,my English is poor”,甚至沿用中文“哪里哪里”“过奖”等汉语习惯中的谦逊语,这样会产生社交语用的失误,造成双方的交际失败,从而不能深入交流。实际上,对于英语赞美、夸奖等,我们回答时只需要说一句“Thank you”就可以了。

3.禁忌和隐私

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会造成人们对事物持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如在禁忌和隐私问题上即是如此。

这些问句在语法上都是正确的:“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earn?”“Are you married?”“Why did you come to China?”

在英语文化中,询问收入、家庭、年龄、信仰等是不礼貌的,是干涉他们的隐私,像是在审讯,违反了他们的说话规则。而在汉语文化里,问这些问题却没有那么多禁忌,其表达的往往是一种关心、亲近的情感。

4.邀请和致歉

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们往往比较直接,常常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发出邀请。但是汉语文化讲究矜持和委婉,邀请人发出邀请后,被邀请人很可能因客套而回答:“不好意思麻烦您”,而在英语交谈中如果说成“It's too trouble some,Please don't bother”来表示客气,外国人听起来就会不知所措。而对于别人的邀请,回答“Thank you,I'll try to come”,会被误解为不愿意去,从而影响正常的交往。

汉英中表达道歉的语用差异也很明显。英语中的“Excuse me”与“Sorry”是在不同语域中有明确分工的:“Excuse me”通常在要打扰别人、打断别人谈话或要吸引别人注意力时使用;“Sorry”则表示在冒犯别人之后进行道歉。换句话说,“Excuse me”通常在说或做可能令人不悦的事情之前使用;而“Sorry”在说或做这件事情之后使用。但汉语中“对不起”却涵盖了使用“Excuse me”和“Sorry”的所有场合。(三)语用行为失误的表现

导致交流中断的语用行为失误也常常发生在非语言交际中,这是因为不同文化对同一语用行为所传递的意义有着不同的限定。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人身距离等都可以传递出言语内容所没有表达出的信息的语用行为失误,交际者首先要了解有关同一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例如,课堂上学生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学生笑了笑,目光尽量避免和老师接触,也没有说话。微笑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化解尴尬的局面,避免目光接触也是尴尬和缺乏自信所造成的一种退缩。但是西方人就会感到很费解,因为微笑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友好的标志,他们认为交流中如果缺乏目光接触则表明对方可能在撒谎。可见,最基本的面部表情也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差异。了解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使跨文化交际者在语用行为中更加小心,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在面对文化误解时更加宽容和有耐心。第二章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近年来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章笔者主要对前文提到的大学生英语学习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一节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也截然不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现象,从而影响正常交际的达成,导致交际的最终失败。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语言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佟晓梅,2006:157)。通常情况下,跨文化交际的论题主要归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范畴,但近年来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英语语言教学对跨文化交际问题也日益重视。跨文化交际者所面对的是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迥然不同的人们,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巨大的差异,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时更为顺畅。二、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任何一个民族或文化群体,不管其自身的文明程度如何,都有一个固有的文化判定模式,即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去判定不同文化群的行为规范是否正确或恰当。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当作是好的、正确的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他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妨碍其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于此,笔者列出了比较常见的几种差异。(一)隐私方面的差异

隐私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中,是人们控制和调节与他人交往的机制。在当前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隐私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隐私观的差异是造成人们交流障碍的因素之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各自独特的隐私观念。以集体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中国人十分崇尚群体隐私,但个体隐私的意识比较薄弱。中国人往往认为个人应该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要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因此,中国人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并将交换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作为谈话双方迅速拉进心理距离的一种方式。相反地,以个人主义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西方人则崇尚私有和个体隐私,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私人权利都属于他们要极力保护的隐私。他们讲究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二)时间观方面的差异

时间观作为非语言交际的要素之一,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在非语言交际各要素中,关于时间的使用及其代表的意义和产生的交际行为,是导致交际失误的要素之一。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哲学观、历史背景、社会模式等方面千差万别,对时间的观念和态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取向模式。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预先对时间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应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便上门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无事打电话闲聊也被西方人视为扰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行为。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在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须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须郑重其事地征得其同意。(三)礼仪方面的差异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不同,世界上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遵循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并把这看作一种美德。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示谦虚有礼,“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谦虚之词就应运而生。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如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示接受。正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让我们觉得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通常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的这种做法不仅否定了自己,也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四)餐饮方面的差异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反映出不同民族之间在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在饮食方面,中国人很注重形式,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每一道菜都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西方人讲求实际,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不会下太大工夫,而更讲究营养搭配,注重菜的内在质量。再看看餐具的差别——刀叉和筷子,这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使用筷子则需要与家庭成员共同围坐在桌边进餐。由此便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中国人更喜欢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其乐融融。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会习惯性地讲几句“多多包涵”之类的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中国人在饭桌上的这种热情好客经常被认为是不文明。西方人讲求尊重个人权益,他们不会强人所难,其习惯是“Help your self,Please”。三、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冲突。文化差异对交际有着巨大的影响,是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的根本原因,它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获得,阻碍交际的进行。(一)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统一,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陈新夏,1988:504)。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的特征和结构规定了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从而产生了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就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西方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注重认知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色彩。正如傅雷先生(1984:694,转引自佟晓梅,2006:157)所阐述的:“……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此两种‘mentalities’彼此殊难融合交流。”(二)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例如,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对此会非常愤怒。

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否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而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要了解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三)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人的行为或事物本身,而是用以判断行为好坏或对错的标准。价值所涉及的行为、事物、状态或目标可能属于各种不同的范畴,如家庭、工作、社交、休闲、文学、艺术、宗教、经济、政治及法律等。一种价值偏好经过较长时间而演变为影响深刻的广泛信念,便可称为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人的交际能力是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且与价值观念具有紧密的联系。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价值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进而形成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不同文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具有明显差异,这种文化认为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不过,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有存在的合理性,不可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

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贬抑过于突出的个人的观念,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主流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往往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易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他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主张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四)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语用迁移(于国栋,2003:83-87)具有跨学科性质,不仅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还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带着自己文化的烙印,会以自己的文化或社会语言规则来理解和评判别人的行为,这就产生了语用迁移。语用迁移容易造成理解失误甚至交际失败。第二节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影响(一)母语语用负迁移

有关跨文化语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母语语用知识会影响他们对目的语语用的理解和使用(Kasper,1992:210)。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已知知识。学习者会把母语的各种语言形式——“道歉”(Olshtain&Cohen,1999:33)、“请求”(Blum-Kulka,1992)、“感恩”(Eisenstein&Bodman,1993:56)、“拒绝”(Beebe,etal.,1990:8)等“迁移”到目的语的使用中。

卡斯珀(kasper)将语用迁移定义为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用信息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Kasper,1992:205)。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的交际中,人们总是会难以避免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崔义平,2004:68)。根据在交际中的特征,语用迁移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

语用正迁移指的是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套用母语语用规则获得成功,学习者能够把请求言语行为的非规约性的间接语用信息迁移到跨文化交际中,从而做出正确的语用行为。

语用负迁移是指母语对目的语的一种负面影响,即外语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或规则等,照搬到目的语中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显性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大量存在,如将母语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等迁移到目的语的使用中,出现不得体的语言表达等。负迁移对交际的成功构成潜在威胁,常常引起交际失误。(二)语用负迁移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语用失误现象

迁移是心理学家所使用的一个术语,用来解释过去的知识学习常会影响现在的学习过程的现象。当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学习者常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或技巧简化习得的过程。在学习第二语言(目标语)时,学习者已拥有母语知识,并试图将其迁移到目标语的学习中。当目标语和母语的结构相似时,学习就很容易通过母语的正向迁移得以实现;反之,学习的难度就会变大,由母语的负向迁移所导致的语用失误就产生了。

戴维·洛特(David Lott)研究发现,大约50%的错误是由迁移所导致的,且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次错误,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破坏力比语言错误更大。正如托马斯所说,一个人犯了语言错误,充其量被看成是“说得不好”,语言能力较差;而如果出现了语用失误,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是行为品质有问题(刘绍忠,2004:78;何自然,1997:98)。三、母语负迁移现象

根据语际语用学理论(Kasper&Blum-Kulka,1993),语用失误是由语用负迁移引起的。具体来说,语用语言失误主要是因为说话者在使用目的语时,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不合适的表达习惯等导致的交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刘绍忠,2004:78)。泽戈瑞克和潘宁顿(Zegarac&Pennington,2000:169)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的语用失误主要是由于受到语用负迁移的影响,即“二语学习者错误地将母语中的语用知识类化到了目标语的语境中”。母语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负迁移

学习者往往会把母语的某些语言项目直接迁移到目标语中,从而导致错误的出现。洛特(1993)认为,满足以下标准的其中任何一个错误都可归结为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1.类比的延伸

当目标语的某个语言项目和母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语音、拼写、句法、语义上有共同之处时,学习者常会出现这种错误。例如,学习者往往把“红茶(black tea)”译为“red tea”。虽然有些词语字面意思相似,但实际意义却相去甚远。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不可孤立地学习词汇,而要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背景的比较,了解两种文化的词语差异在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赵娟,夏纬荣,2004:88)。

2.结构的迁移

有不少学习者常用第一语言的特征来代替目标语的特征,所以他们常会犯一些语法错误,因为他们遵循的是母语的规则而不是目标语的规则。例如,学习者经常把“我非常喜欢旅游”译为“I very like travelling”。同样地,学习者将母语的句式直接套用于目的语,或者用母语的标准来理解目的语的句式或表达,产生语意内涵的偏差。原因在于,尽管语言的表层结构没有变,但是相同的表层结构很多时候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言外之意。

3.语际错误

在母语中,某些语言项目不存在某一特定的区别时,常出现此类错误。此类错误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1)母语中不存在某一语法项目的区别所导致的语法错误。例如,有些学生不能区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而导致混用,常会说出“He died for several years already”之类的句子。(2)母语中不存在某一词语的区别所导致的错误。尤其是对一些不定代词,如“many”和“much”,“some”和“any”的混用,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混用尤为突出。(二)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的迁移不仅体现在语言项目的形式上,还体现在文化的迁移上。正如赖利所强调的,文化迁移在交际事件、参与双方的方式,以及他们实行的特殊的行为、实现的手段、讨论及发展的话题、规约语篇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语行为的迁移

研究发现,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实施“请求”行为时,有时过于间接,经常以“暗示”的方式请求别人做事。而这种间接的请求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使西方人感到茫然。

2.礼貌策略的迁移

中国人历来讲求谦虚、慎言、含蓄,不客气地直接接受他人的邀请、馈赠或恭维常常被看作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在礼貌准则的应用上,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重视“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例如,当我们请别人赴宴时,总要客气一番:“没什么菜,请多原谅。”然而,这句话如果直译为“Sorry,we haven't got many dishes”,外国客人一定会感到很奇怪:明明菜肴很丰盛呀!反而会以为主人很虚伪。

3.文化价值观的迁移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分别反映了具有聚拢性特点的集体文化和具有离散性特点的个人主义文化。在被称为“I”文化的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人的内在被看重,人们倾向于在不同而不是相似中定义自我。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被称为“we”文化。这种文化注重的是集体价值,强调互相帮助和彼此的责任。在集体文化中,个人的事情就是集体的事情,所以,人们常常喜欢闲聊,谈论年龄、婚姻、工作、收入等一些私人话题。但是若将这些迁移到跨文化交际中,尤其是将这些话题列为禁忌的英语文化交际中,恐怕会造成原本希望通过寒暄、闲聊来拉近交际双方的关系却最终因文化价值观念冲突而导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的局面。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国际科技、商业、贸易、管理、教育、环境等都面临着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所以在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克服文化冲突和心理障碍,促进相互间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交流和沟通,就成了当今外语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服从这一需要,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母语语用负迁移是导致语用失误最直接的原因,包括语言层上的负迁移和文化规约层上的负迁移。因此,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并了解语用上存在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提高对语用迁移的认识,变“弊”为“利”,有效避免因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影响,最终实现成功、顺畅的跨文化交际。第三节语用认知的失误

不少学者在分析调查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时,很少涉及语用失误的认知方面。实际上,跨文化语用失误关注的不仅仅是不同的交际语用原则,同时还涉及语境。

维索尔伦(Verschueren,1999:36)认为,语境包含语言使用者、精神世界、社会以及物质世界。语言交流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人类需要对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勾勒出精神的表征,即意象、概念和文本。意象轮廓的多样性,概念的过分延伸,文本的错误选择,以及文本文化设想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跨文化的语用失误。一、与语境不相符

如果把交流定义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那么,交流的顺利达成通常与语言解码密切相关。事实上,懂得一句话的含义与理解说话者在任何一个特定场景中试图传达的意义是有差距的。交流和理解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编码和解码,忽视交流事件的上下文关系也会引起语用失误。(一)文化差异

人们常常把语言比作文化的镜子,认为通过语言可以认识文化,文化能通过符号、规则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来影响语言。同样重要的是,意义往往会随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改变。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本质上说,语言是一群人所使用并理解的一套符号体系和构成这套符号体系的规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说话者展现的是不同的行为方式,分享的是不同的信仰,双方对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看法,而且各自持有根深蒂固的文化标准,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和交流准则来评估对方的行为,这在多元文化和单一文化的交流背景中都是存在的。因而,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理解和交流失误更加多发,因为交谈双方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倾向于频繁地将谈话内容反射到各自潜在的社会文化和交流准则中。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习俗,不同的文化也具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事实上,社会语用失误主要来自语言选择和文化价值间的不恰当搭配,同时还存在着语言选择和相对权力的不同评估。也就是说,造成社会语用失误的原因一部分是语言的,一部分是文化的。

1.文化迁移

根据戴炜栋和张红玲(2000:2)所言,文化迁移是一种文化干扰。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指的是人们在外语学习或跨文化交际中潜意识地根据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来评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言语、行为和思维方式,这通常会导致误解、交流中断甚至互相憎恶。

何兆熊(1999:81)曾指出,词和词组在不同的情景中有不同的含义。这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是一样的。许多汉字表达和英语词语在语义和句法上都是完全相同的,然而,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语用含义和功能。例如,“ofcourse”的中文对应词通常用来表示确认,意为“是的,当然是的”。来看下面的对话:

A:Is there a party this evening?

B:Of course.

这是一组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对话。对中国人来说,“of course”是用来传递一种热心的确认,并暗示“确实如此”。而对外国人来说,它却意味着“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问题!”因此,B的回答是不恰当的。当汉语表达在英语中有多个可能的翻译项时,语用语言失误尤其容易发生。例如,“没关系”可以译为“never mind”“It doesn't matter”“That's all right”“You're welcome”等,然而在英语中,这些表达在语用方面并不都是可以互换的。

一个人在学习英语时,也极有可能遭遇语用失误。文化不恰当有两种形式:社会语言不恰当和文化的不被接受。如“老”字,在汉语里常用来称呼中年以上的人以示尊重和友好。而对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女性来说,年龄是一个秘密,随意在称呼中加入“老”字更是十分忌讳。如果我们在交流中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直接称呼“Hello,granny”,她们便会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会生气。

2.文化空缺

文化空缺也会导致语用失误。当一种文化中的某件物品不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应物时,就会导致这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的无对应表达。汉语中的许多物品或观念,在英语里是找不到对应表达的。人类虽然分享了众多的情感和经验,但他们却都一直保持着各自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因而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汉语中的“豆腐”“功夫”“炕”等词是未被分享的,在英语里也没有对应物;“对联”和“歇后语”也找不到对应词。如果我们要将其翻译成英语,必须加上额外的阐述以避免误解。另一方面,英语中同样存在许多没有相对应的汉语的表达。例如,有许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神话》,甚至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表述就不能被逐字地译成汉语。译者经常会由于文化导向而导致一些误解。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十分必要。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了解到文化对语言具有巨大的影响,因为文化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符号和使用这些符号的规则,还有与符号联系在一起的意义。此外,文化还影响着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因而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应更加重视文化差异。(二)价值体系的差异

价值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罗克奇(Rokeach,1973:62)所言,价值是众多行为方式和决策方法中特殊的、持久的信念,被看作是兴趣、需要方面天然的或文化的期望。价值体系是一套判断行为和实施策略所依赖的准则系统。

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某些价值渗入文化中,便成了文化价值。价值体系的不同会阻碍跨文化交际,甚至变为客观思维的阻碍。如人们太习惯于自身的价值导向而拒绝其他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因此,不理解他人价值体系中诸如个人主义、隐私、努力工作等取向,就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价值体系是语言和文化学习中的首要原则。在外语课堂上学习目的语的价值体系不仅是提高学习者文化意识、保障成功交流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拓宽思维空间的有效方法(胡仲文,1997:157)。

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汉英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区别在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汉语文化中,“个人主义”往往意味着自私,含有否定意义(Hu&Grove,1991:35)。

相反,个人主义是英语文化所尊崇的一种文化价值。它指的是每一个个体都有自我表现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权利;个人享有保护自己的秘密不被公之于众,或保留某种不愿与他人分享的物品的权利。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中国人违反“隐私”这一准则成为英语交流中外国人的主要烦恼。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没有隐私或是不重视隐私。其实,不同的文化赋予了隐私不同的内涵。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倾向于强调活动的自由和独立,而不是与其他组员间的关系。所以,美国人在交流中更易被涉及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背景、宗教信仰、收入等的话题困扰,因为这些都属于他们的隐私。

如上所述,中国文化非常看重集体主义,人们都受到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影响。一个中国人的自我通常与社会有某种固定的联系,且与他们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紧密相连,而这些社会角色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中国等级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是,个人主义反映了美国社会成员的平等与公平。因而在称呼方面,美国的孩子常直接称呼其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名字。汉语的亲属称谓则极其复杂,所受到的文化制约也最明显。

2.谦虚与自持

中国文化推崇集体主义、社会成员之间从属化和行为举止谦卑等。中国文化体现了谦虚的价值,人们在任何场合都不能高度地赞扬自己。如果一个中国人的自我需要被他人认可,寻求与他人和谐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便成为人际交流的首要任务。因此,中国人习惯使用诸如“鄙人”“愚见”等词汇来表达谦卑之意,受到他人恭维时,也总是习惯性地采取谦虚的方式,说一些自我贬低的话。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当恭维遭遇不恰当的礼貌时,语用失误便产生了。

美国文化则可被认为是自持性的,它的模型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理性和自持的基础之上。美国文化鼓励人们清楚地表达自己所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清晰地阐明自己的喜好和愿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