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4:47:10

点击下载

作者:文利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常识试读:

一、四十年心血铸就辉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无产阶级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到了阶级已经完全消灭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它才可能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恩格斯说:“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

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他的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次提到。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也是在古典经济学时代形成的。古典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是政治经济学之后发展的基础,因此,探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需要从古典经济学开始。1.古典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是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最初确立也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是通过萨伊等人阐述的。萨伊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在法国的阐释者。由于《国富论》是经济学专著,不适合于教学,萨伊将其改编成教科书,于1803年出版。书名为《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全书由生产、分配、消费三篇构成,即“三分法”。此后,李嘉图的追随者詹姆斯·穆勒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即“四分法”。

人类的经济行为涉及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者资源配置问题或者经济运行机制问题;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者经济制度问题。在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现两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资源配置研究与制度分析的结合与统一。或者说,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资源配置,是在结合经济制度及其演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或者说,古典经济学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一定制度背景下的资源配置或经济运行。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和面临的任务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危机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公开化。斗争一开始是自发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了从理论上武装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方向,需要从经济上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灭亡的规律。适应这种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提到:“我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人类的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被叫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结合叫作生产方式。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上述论述中,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生产方式,但强调生产关系,这是由其所面临的任务决定的。恩格斯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关系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成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9页),因此,政治经济学绝不是研究生产本身,而是研究人们的生产关系,即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恩格斯的定义虽然没有提到消费,但是我们都知道,有消费才需要生产,所以消费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这三部分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思想上是连贯的,它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征必须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研究。

1.阶级性。众所周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从来都掩饰自己的阶级性,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并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工具。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从这一哲学角度出发,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涉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研究过程中,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通过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剩余价值论,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源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从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前进的方向。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历来都是有阶级性的。

15世纪到17世纪,广泛流行于西欧各国的重商主义学说,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18世纪下半叶,主要产生于法国和英国的重农学派是代表农业生产者和土地所有者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法国等得到最大发展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代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自19世纪30年代后,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更是公开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千方百计美化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理论体系。

2.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理论不仅不懂得实践尤其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意义,而且不能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相反是以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第一次把实践引入哲学,并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把实践当作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强调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成功运用。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阅读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经济史料、重要文献、调查报告和政府文件等”,另一方面,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工人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全面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选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英国,作为解剖和阐述的例证,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他从资本主义社会最小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解剖,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发现了价值创造的源泉,发现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也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为资本家生产财富的同时也生产出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也即发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规律。因此,很显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为自己赢得解放而进行实践斗争。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它的许多理论都对经济运行和经济研究有显著的指导作用。比如:商品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信用经济理论、虚拟经济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

3.科学性。以往的哲学,产生于科学发展比较低级的阶段。因此,哲学家们在说明世界时,常常借助于逻辑推理和主观臆测来描绘世界全貌和整体联系。尽管有些哲学家提出了一些天才的预测和有价值的思想,但总的来说都不能科学地揭示世界发展的规律,并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科学水平较高的阶段,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其自然科学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前提。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理论的过程中,还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收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他的机械论和历史唯心主义,使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在这样的哲学基础上,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发展趋势。此外,马克思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许多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比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的流通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等。这些经济规律对今天的市场经济主体都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显著的科学性特征。(四)《资本论》的意义1.《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

恩格斯在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时说:“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对同这种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揭露这种生产方式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

这表明,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不能单纯依靠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残酷和阶级压迫的日益加深;也不能靠揭示它如何不公平、不道德。因为一个经济制度存在这些弊端不能证明它必须被打倒,你说的美好的未来社会也没有可信的论据证明它必然会实现,劳动群众也不会为这个虚幻的“美好理想”去拼死奋斗。这样,共产主义就只能停留在无助的口头宣教上,丝毫动摇不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它完全可以用强制的或欺骗的手段消除这种宣教对它的统治的威胁。

因此,为了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了解它,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要说明资本主义剥削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会产生,它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是什么,随着它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内在矛盾的展开,它为什么必然会灭亡,并被新的生产方式替代,替代它的新的生产方式基本是怎样的。此外,还必须说明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建设新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力量,即阶级力量在哪里。

只有阐明了这些,人们才会相信这一理论,并团结起来,为它的实现而奋斗;只有阐明了这些,才能成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信念。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变为物质的力量,共产主义理想才能从空洞的口头宣教,变为实践的纲领,从科学理论变为人们的革命行动,才能做到如恩格斯所说的“制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任务,是马克思在他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完成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理解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也是在《资本论》中完成的。恩格斯指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明亮的阳光照进了经济学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中,从前社会主义者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曾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资本论》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明确地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中商品生产是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形式,但是,商品关系又掩盖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因此,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前,必须先揭示一般商品关系的特征。为此,马克思继承并从根本上改造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一般作为一种特殊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资本论》在科学地阐明了一般商品价值关系之后,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价值生产到剩余价值生产的转变,这实际上就是揭示社会是怎样从一般商品价值关系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这个经济范畴上,阐明了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本质,这就是少数人垄断占有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失去了一切生产资料,从而只能将本人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生产资料所有者,这种所有制关系就产生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用一部分时间创造出本身劳动力的价值,而资本家强迫工人做更长的劳动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工人创造出了超过本人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即剩余价值。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资本论》这本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因为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这座社会大厦的最深层的根基,整个大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内核,它的整个结构都是由这个核心生长出来的。有了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也就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结构和经济运动规律奠定了坚实基础。

剩余价值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在这里,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决定性动机,也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关系:工人获得本人劳动力的价值,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无偿占有。在这个基础上,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阶级关系,资产阶级和雇佣劳动者阶级,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个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崇高目标。但他们不同于一切其他形形色色派别的社会主义者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它看成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的结果,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理论出发,深刻地认识到共产主义制度和人的彻底解放,只能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不是靠宣扬人性、人的本质复归和人道主义实现这种道德说教和动员所能达到的。基于这种理论,导致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作用有了新的看法,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就被看作是一般国家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然,有的国家的历史发展会有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异化制度,看作是不合理、不公平、不道德的制度把它扔掉,应当研究肯定它存在的合规律性。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为此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可见,就是从这一方面说来,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恩格斯阐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贯穿的这一思想,他说:“正像马克思尖锐地着重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坏的方面一样,同时他也明白地证明这一社会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度的水平所必需的;在这个水平上,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要达到这一点,以前的一切社会形式都太薄弱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才第一次创造出为达到这一点所必需的财富和生产力。”根据科学的历史观,马克思对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欲望给予了历史评价。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迫使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上从事剩余劳动。在《资本论》中他写道:“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值。”才有“历史存在权”,“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只有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才受到尊敬”。

依据这一科学理论,可以看出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说成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这类议论不过是一种道义谴责,而不是历史的评价,这对于科学的认识和制伏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

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与以往剥削制度的区别:它不是单纯地强制剥取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而是组织雇佣工人去创造剩余价值,所以与以往剥削制度比较起来,更有利于推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在三卷《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结构和一系列经济运动规律,揭示了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即财富在资产者一边积累,贫困在无产者一边积累,从而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内两大阶级的根本对立的客观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性;揭示了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揭示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条件,即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建立必要的比例的规律,和通过货币流通来实现这一比例关系所引发的矛盾。在第三卷中,通过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特别是对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由于无产者贫困造成的消费基础的相对狭小的对抗性矛盾,从而揭示了生产过剩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必然性,社会生产力周期地遭到巨大破坏;最后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必将被能根除上述矛盾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这样,人们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和它的类似自然规律的运动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了解。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的一天甚于一天的崩溃的现实。理解了它,也就知道如何对付它,由此也就能找到变革它的现实途径,也能确定实现变革的可依靠的社会力量。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革命性与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这就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取得胜利的信心,使社会主义革命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了革命阶级的坚定的理想信仰,自愿地为其实现终身奋斗。2.《资本论》是最重要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资本论》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处于极重要地位,这体现在这部著作第一版序言中以下的一段话:“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列宁强调指出:这一论断是《资本论》的基本思想,同样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运动演变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规律,它推动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合规律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方法论在开始时可能还被看作是一种假设,只有在它的指导下对一定的社会形态做出科学的分析,揭示了该社会的内在经济结构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才可以说得到了论证。《资本论》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指导下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建,使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再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假设,而是科学证明了的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资本论》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著作。

与以往谈论一般社会不同,马克思提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概念,认为抽象的一般社会在人类历史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存在抽象的人。单独的个人是不能生存的,个人只有与其他的个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结成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现实的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关系就形成一定的社会形态。从人们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上观察,就可以看出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形式。

在现实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马克思认为,其中物质生产方面的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对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属于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对象。这正是为什么马克思把最大的精力用在研究政治经济学上的原因。正是对它的广泛深刻的研究和对现实中的社会经济关系总和的探讨,使得马克思创立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正因为如此,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也融入《资本论》这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革命意义在于:在说明人类社会的运动时,它否定了把抽象的人或自然人作为决定历史发展的核心,而是把一定的社会关系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核心力量。马克思得出这个基本思想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一些人由于没有经济的社会形态概念,没有社会生产关系概念,只去追求对一般社会的理解,所以他必然只能依靠用追求人的本性的实现来解释社会历史的运动,把自己的研究任务规定为探寻“使人的本性得到满足的社会”。针对这一点,必须突出《资本论》关于社会运动规律是自然规律的观点。把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确认为是自然规律,这就表明社会经济的运动不是人们按照符合人的本性设立的理想状态去行动的过程,而是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图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之所以称作自然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它是像自然界的运动规律那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他在讲到价值规律时说,这个经济运动规律“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为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量发展材料做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出一系列资本主义社会的活动规律。很明显,马克思的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的自然规律的思想,与那些说“社会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明那些使人的本性的这种或那种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条件”的观念是根本对立的,体现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自然规律和自然史的过程这一基本思想是怎样确定的呢?列宁对此做了经典的概括,他说:“由于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没有社会科学。”列宁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史过程”观点,并深刻指出马克思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意义,可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相媲美。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是“神造的”、不变的东西,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样,马克思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上,则是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随便改变的、完全由偶然性支配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资本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科学的方法论的确立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因为马克思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和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并井然有序地对这一经济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做了科学的叙述和生动的描绘,把它一目了然地展示在人们眼前。既然运用唯物主义去分析说明一种社会形态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成果,那么,十分自然,历史唯物主义已不再是什么假设,而是经过检验的理论了;列宁做出了一个精辟的概括:“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理论,马克思提出了对个人和阶级的新看法。他说:“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因为,既然是一种自然史过程,那么一定的社会关系都是像自然规律一样有它存在的根据,都在历史发展环节中是必要的不能跳过的。从而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人或阶级,都是由这种关系发展所必需的职能担当者,不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角度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从假设发展为被证明了的原理,与社会主义发展为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同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是在《资本论》中完成的。关键在于剩余价值的发现和剩余价值生产运动规律的阐明。恩格斯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此为起点,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因此,恩格斯把《资本论》称作社会主义著作。3.《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的基本的著作

当前理论界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一些人同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联手特别推崇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手稿》是在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初步批判后,加紧研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后,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表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做了深刻的揭露,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但是,这里的唯物主义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里的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也不是科学的。或者说,正在成为科学的过程中。

在《手稿》中,马克思用德国古典哲学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来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一系列经济关系。他还谈论抽象的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因而,异化劳动成为分析资本主义一系列范畴的工具。《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有四层含义:前三层是讲,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自己,而属于非劳动者,工人反而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支配;工人的劳动也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反对自身的活动;工人与资本家关系的对立。最后一层是讲,这些都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前三层是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现象层面的事实,最后一点是试图揭示上述现象的本质。“异化劳动现象”,当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典型状态。

所谓“异化”,在黑格尔那里,包含着一种不合理的含义。在《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在这里应把外在性理解为外化,理解为不应有的缺点、缺陷。”马克思用“异化”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各种不人道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对资本主义关系采取了根本否定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观。但是,它的理论的不成熟性也表现在这里。

首先,《手稿》中,人的本质、类本质的规定还停留在抽象的人的含义中。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这一概括显然是不科学的。在马克思研究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了物质生活的生产对人类存在的决定作用后,就把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不再与人的意识相联系,而是与物质生产联系起来。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他还更明确地说:“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在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批判自己过去的看法。

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也是唯心史观性质的,马克思把它看作人的本质异化的复归,而不是看作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很快就从用德国古典哲学的“异化”概念来论证历史规律的谬误中摆脱出来。写作《手稿》后不久,在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完全修正了他的看法,把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了。

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断然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排除了仅仅进行抽象的人的研究,而把现实的人看作是出发点,并且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产生的。这就与《手稿》划清了界限。只抽象地谈人的本质,不能说明任何现实的人,也不能说明任何现实的社会,更不能说明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了。因此说,抽象的人的议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能使思想流于空泛,或者成为各种历史唯心主义的栖息地、避难所。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指出,他与马克思共同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我感到越来越有必要把我们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又怎样同它脱离,作一个简要而又系统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刚刚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就对用抽象的人说明历史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写道:“哲学家们在不再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名之为‘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

这里阐明的是:人的历史,也是社会的历史,不是人的本质自我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不是人的意识所能决定的过程;而是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自然规律。正是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像自然规律一样可以准确把握的过程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马克思把《资本论》写作的目的规定为“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也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个思想实际上就否定了他在《手稿》中,用异化概念来阐释资本主义各种关系,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人的自我异化及其消除的观点;主张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可以精确把握。

既然是一个自然规律过程,马克思实际上也就否定了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社会制度,把雇佣劳动视作“异化劳动”,而是把它看作人类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不经过这个阶段,就不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更高阶段。正因为如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以后的著作中,“异化劳动”概念就完全不再使用。在以后的著作中,虽然有时也用“异化”这个词语,但只是当作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对立关系这种特征的描述,不再把它看为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正是在这种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揭示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的:从正面的考察分析,就是肯定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规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同时,从反面表述了它必然灭亡的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化,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日益增长,创造着使它自己不可能再存在下去的条件,使其处于逐渐灭亡的境地。恩格斯特别阐明了这一思想:“正像马克思尖锐地着重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坏的方面一样,同时他也明白地证明这一社会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度的水平所必要的;在这个水平上,社会全体成员的平等的、合乎人的尊严的发展,才有可能。要达到这一点,以前的一切社会形式都太薄弱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才第一次创造出为达到这一点所必需的财富的生产力。”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考察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始终认为这个制度的发展,为实现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着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一个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崇高的奋斗目标,并坚信这是历史的自然规律决定的必然趋势。正是由于把社会发展看作是自然史的过程,这也就使得共产主义运动从构建一种新社会的幻想,转变为实实在在地探讨它真正得以实现的物质和社会条件。而这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进步过程。一些人把早期的马克思主要根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立起来,用早期的思想贬斥后来的思想。好像马克思从重视“人”,倒退到不重视人或见物不见人了;似乎马克思讲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就从追求全人类解放,倒退到只追求无产阶级的解放了。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巨大的误解。

对此,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他说:“从工人阶级运动成为现实运动的时刻起,各种幻想的乌托邦消逝了——这不是因为工人阶级放弃了这些乌托邦主义者所追求的目的,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实现这一目的的现实手段——取代乌托邦的,是对运动的历史条件的真正理解,以及工人阶级战斗组织的力量的日益积聚。但是,乌托邦主义者在前面宣布的运动的两个最后目的,也是巴黎革命和国际宣布的最后目的。只是手段不同,运动的现实条件也不再为乌托邦寓言的云雾所掩盖。”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和马克思《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马克思、恩格斯对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现实途径,认识得更加清楚。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是提出解放全人类,这个目标什么时候也没有放弃。但是,马克思、恩格斯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实现这一点的现实途径。恩格斯曾阐述他在这方面思想的进步过程。写于1844—1845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曾表述过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后来,他在这部著作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自我批评说:“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只要有产阶级不仅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还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不然,就只能是自作多情的空话。正是在这种对现实运动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把解放全人类,改为只能先解放无产阶级,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现实的发展使马克思改变了看法,不是马克思的主观偏好改变了口号,放弃了解放全人类的目标,只是表明了他用科学代替了幻想,用实践的唯物主义代替了空想社会主义。二、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一)商品的价值、价值量与使用价值1.商品的价值

从字面上的意义而言,商品的价值是指一件商品所蕴含的价值。但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将这个概念加以深化讨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在本质上体现为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用价值是指某物对人的有用性(例如面包能填饱肚子,衣服能保暖)。过渡商品价值是过渡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比如自己生产出的衣服,但是不用来自己穿着保暖,而是卖给别人,获得一定的报酬,在这个卖的过程中,自己就过渡掉了使用价值,而占有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对于买家来说是通过买的过程占有了使用价值,而卖家则是占有了价值。商品的价值在现实中,主要通过价格来体现。2.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通常是单位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二)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1.劳动力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不可能发生在这个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它所购买或所支付的商品的价格,如果停滞在自己原来的形式上,它就凝固为价值量不变的货币了。同样,在流通的第二个行为即商品的再度出卖上,也不可能发生这种变化,因为这一行为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再转化为货币形式。因此,这种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但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商品是按它的价值支付的。因此,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消费中产生。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在流通领域内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独特的商品,这就是劳动力。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货币占有者要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必须具备各种条件。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在这种前提下,第一,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占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作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第二,劳动力占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第三,劳动力占有者和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第四,这种关系要保持下去,劳动力所有者就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时间,因为一旦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转化为奴隶,从商品占有者转化为商品。第五,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财产,从而当作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消费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其次,劳动力占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对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

一个人要出卖与他的劳动力不同的商品,第一,他自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如原料、劳动工具等。第二,他还需要有生活资料。因为,人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而任何人都不能靠未来的产品生活,也不能靠尚未生产好的使用价值生活。第三,他除了有生产时间外,还要有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因为,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在它生产出来以后就必须卖掉,而且只有在卖掉以后,它才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劳动力价值的基本构成

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劳动力也具有价值。

第一,劳动力只是作为活的个人的能力而存在。因此,劳动力的生产要以活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假设个人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人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但是,劳动力只有表现出来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发挥出来。而劳动力的发挥即劳动,耗费人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细胞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支出增多,收入也得增多。劳动力所有者今天进行了劳动,他必须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的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因此,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人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

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自然需要本身也就不同。另一方面,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它有哪些习惯和生活要求。因此,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的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平均范围是一定的。

第二,劳动力所有者是会死的,但劳动力不断出现在市场上,则是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因此,劳动力的卖者必须能够依靠繁殖使自己的种族永远延续下去,因损耗和死亡而退出市场的劳动力,至少要不断由同样数目的新劳动力来补充。这样,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第三,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用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这种教育费——对于普通劳动力来说是微乎其微的——包括在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总和中。(2)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

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它也随着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量的改变而改变。

一部分生活资料,如食品、燃料等,每天都有新的消耗,因而每天都必须有新的补充。另一些生活资料,如衣服、家具等,可以使用较长的时期,因而只是经过较长的时期才需要补充。有些商品要每天购买或支付,有些商品要每星期购买或支付,还有些商品要每季度购买或支付,如此等等。但不管这些支出的总和在一定时期例如一年当中怎样分配,都必须由每天的平均收入来补偿。

假如生产劳动力每天所需要的商品量=A,每星期所需要的商品量=B,每季度所需要的商品量=C,其他等等,那么这些商品每天的平均需要量=(365A+52B+4C+其他等等)/365。假定平均每天所需要的这个商品量包含6小时社会劳动,那么每天对象化在劳动力中的就是半天的社会平均劳动,或者说,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是半个工作日。每天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这个劳动量,构成劳动力的日价值,或每天再生产出的劳动力的价值。假定半天的社会平均劳动又表现为3先令或1塔勒的金量,那么1塔勒就是相当于劳动力日价值的价格。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假如劳动力的价格降到这个最低限度,那就降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因为这样一来,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和发挥。但是,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提供标准质量的该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3)劳动力价值实现的特点

劳动能力离不开维持劳动能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的价值正是表现在劳动能力的价值上。但是,劳动能力不卖出去,工人就不仅不能劳动,而且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他的劳动能力的生产曾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它的再生产又不断地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

劳动力这种独特商品的特性,使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买者和卖者缔结契约时还没有在实际上转到买者手中。和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一样,它的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确定,因为在劳动力的生产上已经耗费了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但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以后的力的表现中才实现。因此,力的让渡和力的实际表现即力作为使用价值的存在,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但是,对于这类先通过出售而在形式上让渡使用价值、后在实际上向买者转让使用价值的商品来说,买者的货币通常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一切国家里,给劳动力支付报酬,是在它按购买契约所规定的时间发挥作用以后,例如在每周的周末。因此,到处都是工人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预付给资本家;工人在得到买者支付他的劳动力价格以前,就让买者消费他的劳动力,因此,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家以信贷。但是,无论货币执行购买手段还是支付手段的职能,商品交换本身的性质并不因此发生变化。劳动力的价格已由契约确定下来,虽然它要在以后才实现。劳动力已经卖出,虽然报酬要在以后才得到。但是,为了在纯粹的形式上理解这种关系,我们暂且假定,劳动力占有者每次出卖劳动力时就立即得到了契约所规定的价格。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1)劳动力商品与剩余价值生产

货币占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使用价值,在劳动力的实际使用即消费过程中才表现出来。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消费,像任何其他商品的消费一样,是在市场以外,或者说在流通领域以外进行的,也即是在生产中进行的。因此,只要进入生产场所,就不仅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还可以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价值增殖的秘密最后一定会暴露出来。(2)劳动力买卖和使用的本质区别

在劳动力买卖的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只是天赋人权,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每一个人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特殊利益和私人利益。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所以都是在事物的前定和谐下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但是,一离开这个领域,一切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成了资本家,劳动力占有者则成了他的雇佣工人。(3)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二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则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表现得更充分,因而是历史范畴。三、“万能的灵物”——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最早的人类社会,只是指十几个乃至上百个人所组成的原始人群而已,这种社会的分配工作很简单,不需要分配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一个人群分裂或多个人群组合,形成多个氏族组成的部落。不同的氏族之间开始了初步的分工,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采集业、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狩猎业、有些氏族较多地从事捕鱼业,由于各氏族生产的产品种类有所不同,氏族之间就开始了产品交换。这种交换是在熟悉的相邻氏族之间一对一地进行的,而且产品种类也很少;所以通常会采用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形式。产品交换并不需要以产品过剩为前提,只要氏族之间存在产品种类的差异,为了实现自己氏族所没有或缺乏的产品效用,就存在产品交换的条件。吃惯了鱼的捕鱼业氏族会用鱼和采集业氏族交换坚果,而采集业氏族也会用坚果和狩猎业氏族交换兔子。那种把产品剩余作为交换的前提条件的理论是非常荒谬的,即使到了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剩余产品呢?产品交换的目的之一,是充分地实现产品的效用,也就是说,尽量使产品不那么过剩。所以,产品过剩不是存在交换的前提,相反,促使产品不过剩才是存在产品交换的前提。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开始了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氏族之间的分工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以往那种一对一的分散进行交换形式就不能满足需要了。产品交换开始集中到某一个地点进行,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换。这样,交易市场就产生了。这时,直接的物物交换就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交换的双方往往会产生错位。于是,人们发现先把产品与市场上供应量和需求量都很高的中间产品相交换,再用这种中间产品去交换目标产品,成功概率要大得多。这种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就普及开来。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仍然是很不方便的产品交换形式。首先,这种形式要求生产者与生产者直接交换,占用了生产者过多的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太高,所以,这种形式通常是定期不定期的临时赶集的形式,在非赶集的时间,产品交换就比较困难。其次,采用交换中介物进行交换,由于相当一部分交换中介物并不是获得者的最终目标,势必使相当一部分交换中介物被储存起来以备下次交换,导致这部分产品暂时地甚至长期地退出交换和消费,这在生产力很低,几乎就没有产品剩余的原始社会里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换日益频繁,这种生产者之间直接交换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中间人,这样就产生了商人和商业。货币就是随着商业的产生而迅速出现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