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业发展与食品安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0:27:39

点击下载

作者:白晓雷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林业发展与食品安全

农林业发展与食品安全试读: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农业生产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提供了衣食保障。依靠自然的恩赐和人们改变环境的各项努力,我国的农林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产量与质量提高很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本书共分十章,前五章主要介绍农林业概念及定义、国际的农林业的发展、有机农业食品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农作物的栽培及植保技术等。后四章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作出讲解,最后介绍一部分与农业经济相关的资料。本着通俗、易懂和适用的要求,本书突出新颖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以便于广大读者学习和查用。第一章绪论

生态农业强调食品的安全生产,可以避免对食品的安全威胁,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才能使消费者对生态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成为一种可能;可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国际上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弱化了关税保护手段,采用非关税手段进行本土化贸易保护,发达国家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例如有害成分含量标准、包装和标签的规定、检验检疫制度、绿色壁垒等,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多重障碍。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出口大国。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品质,减少贸易壁垒的干扰,保证我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不受干扰,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据估计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将使我国的商业化土地资源更为紧缺,耕地面积也会不断减少,大量人口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就业转移可能会严重困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首先,它是高效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重要措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资源相对减少和农产品商品化需求趋势增加的矛盾也更加明显。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缺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多重压力,世界农产品贸易技术性壁垒呈现一种常态,推动各种农业科技发展频率增速,逼迫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向科学谋求更高的价值体现,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把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作为核心要素,深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其次,它是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建立现代农业制度的需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各地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农业发展的新问题:农业生产中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较低,农产品出口依赖国际市场的代价越来越高,一些传统农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建立现代农业制度,以生态农业引领农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产值,调整区域性农业布局和经营方式,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非常重要。第三,它是农业价值提升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农业综合产能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来实现农业更大的经济价值。农业粗放式经营,造成生产水平低、生产规模不大、社会化程度低。农业中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短视做法必须改变,提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工业化、可持续化和生态化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减轻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突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幅提升农业产能的价值。第四,它是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各自区域优势,结合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多个省市县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试点,生态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增强了对市场、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城乡统筹,构建和谐农村。

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农业发展面对着大量问题,生态农业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第一,让我们先来了解一组数据: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等等。这些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污染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无机能等裹挟着一路狂奔。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能自拔。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形势,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第二,说起“白色污染”,人们往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胶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但我们却无法忽视,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用塑胶薄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我们时常可以在一些农村看到几乎被白色塑胶膜覆盖的农田、山坡,用“白色恐怖”来形容毫不夸张。资料显示,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不会降解。有人研究了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7代人(140多年)都降解不掉。此外,令人担忧的还有,在农膜降解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空气中。比如有些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污染物。

农膜是现代农业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产后产生依赖。在脱离了传统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秸秆等养地,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在加速耕地“死亡”,无异于“杀鸡取卵”。其实,即使没有化肥、农药、农膜等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矿企业废水、污水等对耕地的间接污染也已使其不堪重负。此外大气污染使气候等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农作物生长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例如:酸雨使土壤酸化,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增高,积累在受酸化土壤种植的粮食、蔬菜中,使食品安全受到影响。

第三,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污染了大量河流、湖泊,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渔业和农业受到威胁,甚至更严重地直接污染人类和其他生物可直接饮用的水源,最终导致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动植物的死亡。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因污水灌溉而遭受污染的耕地达3250万亩。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受到严重污染。官方也承认目前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此有识之士呼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守住其数量,还要守住其健康、洁净之“红线”。

可见,农业依赖大量化学物质投入堪称所谓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危害甚多,不可持续。它不仅需要开采大量矿山、石油等,使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大量化学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后,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但危害绝不仅于此,耕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粮食与食品安全。

学过生物学的我们应该懂得,绕一个圈子,耕地中的有毒物质最终要回到人体之中,因为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继续在人体内聚集,最终引发各种疾病。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

当锄禾日当午式的传统耕作方式被取代,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规武器”时,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严重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大大动摇了我们的农业之本。此外,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共存的。人类对环境的不适当或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使得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改变,通过食物链或其他途径,造成对人类与环境平衡关系的破坏,甚至产生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一系列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由环境污染导致食品污染的因素。可持续发展才是我国农业的必行之路,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要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合理使用农药,不滥用化肥,使用可降解的塑胶薄膜。对于农田灌溉,利用收集的雨水,经水质处理后,通过合理开渠进行灌溉浇田,减少水源的浪费。

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础,食品安全与否需要环境和谐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提高,对食品的安全问题十分关注。但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与国外相比仍然落后,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消费者习惯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对于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相关培训也未纳入正轨。应加强对企业的食品安全忧患意识教育,更好地培训企业卫生管理人员,提高企业的卫生管理水平。要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食品的卫生安全是企业自身的义务和责任。“从农田到餐桌”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的环境控制,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各环境阶段的安全技术;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技术体系。

对于食品本身,增加其安全性是基础,是要保证食品原料的质量,原料从环境中来,无论是动物食品,还是植物食品,要维持生命活动的一切物质来自于自然环境。人们不愿接受被污染的食品,那么对于食品的来源就要从源头把关,从种植或饲养的各个环节把关。培植的农作物不能过度喷洒农药,利用自然条件使其生长,增加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类。禽蛋熟肉制品在最初的养殖过程中,从动物的生活环境到喂养环节都要牢牢把关,防止动物性疾病的发生。再通过严格地保证食品加工、储运、包装等过程后,使最终到达人们餐桌的都是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安全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如今不仅局限于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更要创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从原始层面上来看,这只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食品安全还有很多可发展的方向。而对于生态,它介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只有环境和人类和谐的发展,保持共存的平衡关系,才能形成生态文明,大自然给予的物质是有限的,如何保护好有限的资源环境,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才可能实现人类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近几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家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了执法监管力度,加快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管理政策。在食品安全方面,各级政府都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和问责制,增设并修订了不同标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又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基础上,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建立“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食品生产安全的监督力度,促使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更有效地做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观念,早日解决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强国。第一节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农耕时期,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也是一国实力强大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21世纪已经到来,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已经相当发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农业依旧是各国亟需发展、不可忽视的产业,时代的变迁已经让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自由发展,各种挑战已经摆在了农业发展道路上,农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同时这个时代也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把握。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村人口还占全国的大多数,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我国农业经济该如何去发展。一、农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物质生产体系。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的本能,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农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其生长、繁殖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并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志对农业进行分类。根据劳动对象的生物学性质可以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而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划分为以粮棉油为主的大田作物生产,以果树、蔬菜和花卉为主的园艺生产,以猪牛羊禽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以及以捕捞和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在生产实践和经济统计中,各国主要把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体。而我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大农业)划分为农业(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部门。二、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的地位: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农业是出现最早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在国家形成之后,农业一直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人类有了食物才能生存,生存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生存之本。迄今为止,人类所需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及其原料均来源于农业,尤其是维持人类的生理机能所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只能依靠动植物产品来提供。虽然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用无机物人工合成食物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景还相当遥远,也许根本无法成为人类食物来源的主要途径,我们仍将长期依赖农业生产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独立和发展的基础。在古代,农业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是整个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力量的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此时农产品的剩余就出现了。社会上日益增多的劳动力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人们开始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于是分工和分业开始发展。手工业是首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商业也分离出来,成了独立的经济部门。它们随社会的分工而不断深化,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体系。

农业的作用:农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石。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着工业原料、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同时农村又为这些部门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在农业不断为国民经济注入发展动力的同时,农产品的出口又为国民经济建设赚取了外汇收入。(二)农业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三、农业的特点

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部门相比,农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农业生产本质的特征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具有社会性和生物性的双重特点。除此之外还派生出农业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在一些非农业部门里,土地仅仅是作为劳动的场所,不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而在农业部门中,土地则不仅仅是劳动场所,更是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具有地域性和波动性。农业生产主要在广阔的田野上进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而不同的动植物对环境要求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动植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不同,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性。而在同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条件的突变使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很大。农业生产周期长,具有连续性和季节性。农业的生产周期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而整个生长发育周期是连续性的。但动植物的自然生长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在成长,所以人类投入劳力时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表现了其强烈的季节性。农产品既是消费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具有双重性。农产品既可以用于人们生活消费,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又可以作为生产资料,是纺织、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来源,其种子又是下一个农业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四、关于农业的几个概念(一)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低毒和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和化肥。这个概念多用于商业领域。(二)有机农业: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这个概念包含的范围最广。特点: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要求。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追踪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三)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定的农业生产。其相比有机农业更加遵循自然规律。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一般要求有三年的转变期。(四)石油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亦被称为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或工业式农业,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它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情况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其多实行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尖锐矛盾等问题上,还是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上,它均起过重要作用;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五)健康农业:是健康生活的一种表达。要求人回归土地,回归自给自足。它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生产的概念,还蕴含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态度。健康农业的起点是坚信生活应该有根本的意义并誓愿甘之如饴地为之上下求索,健康农业的终点是修行成如土地一般沉静和安详的生活。其农业生产基本内涵和生态农业基本类似。(六)自然活力农耕:1924年6月,德国及奥地利农夫向人类智慧学家鲁道夫·史丹勒(Rudolf Steiner)要求,希望他能为欧洲农业的困境提供解决的对策,史丹勒为此做了八场演讲,成为日后自然活力农耕的基础理论。MOA的创始人冈田茂吉先生于1935年在日本发表了自然农业法的原理:大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泉源,而农作物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惠,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对大自然有正确的理解。大自然教导人类事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原有的面貌才是农业的基础和本真。因此,人类无论想成什么事,都必须以大自然为规范,只有向大自然学习,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然活力农耕主要内容为:拓宽视野角度:要明了植物的真正生命过程,我们必须延伸我们的视野至整个宇宙。事实上,由地球的最深处乃至于遥远的银河天际,全都是植物的生长范围。所以,当耕种时,所要考虑的已不再是以往的狭隘区域了。宇宙频率:太阳、月亮与各星球的光芒以一种规律的频率来到地球,促成我们星球的生长与形成。通过了解这些特殊频率对地球的影响,能使土壤及作物的形成更良好,人与自然间更为协调。作物生命与土壤生命的关系密不可分:一个具有平衡性的土壤是充满着自然的生命力的,也就是说“土壤本身是活的”。自然活力农耕法的基本首要工作,是经由正确的堆肥方式,在土壤中建立出稳定健康的生物动能。营养的新观念:人类在成长时,需要摄取一些与地球元素有着深厚联系的食物。人类生命的能量,大部分是仰赖我们所食用之食物其本身所具备的生命能量,一旦缺乏这样的营养来源,人类将会失去成长的根基,与对环境之适应力。医疗地球:即使用心与大自然协调共生,不能豁免地,作物的收成必然会耗掉地球的力量。所以,通过所谓的特殊田间管理,每年在播种前与收成后,将大自然被取走的元素补充回去,协助地球的愈合复原。(七)现代农业: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基本特征: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以及林、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使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电子、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以及人造卫星等也开始运用于农业;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企业分工日益发达,“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被高度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所代替,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产生了农工商一体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和宏观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广,管理方法显著改进。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八)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九)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又称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有的国家以此作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项措施。(十)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十一)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称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所谓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第二节我国的农业现状一、农业经营模式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20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沿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经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时,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响了本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还会影响生产者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广东出现的荔枝大丰收却要贱卖、大量的冬瓜滞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二、生产过程

中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导致中国农业面临以下尴尬局面。首先,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靠天吃饭。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经营者的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往往就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产量好,收入相对就高,反之则产量少,收入低。上面提到:大年的时候所有的经营者都获得大丰收,但是供大于求,价格上不去。小年时候收成又不好,所以,经营者辛苦下来,除去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后,最终能落入经营者口袋中的钱就不多。其次,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还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就更是如此,生产率自然就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相提并论。生产率低带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还有,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从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报道的频率就可见一斑。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多少。据调查:我国果品中优质仅占总产量的40%左右,能达到礼品标准的产品只占总产量的5%左右,大量为中下等果,特别是外观更差。其实,目前市场上进口水果的零售价是同类国产水果的2倍甚至更高。最后,就是农产品的存储和保鲜的技术问题。这影响了我们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难上新突破。三、营销策略

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这样生产者就不能及时地掌握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时候产品的滞销不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营销策略的问题。

传统的经营者忽略的还有品牌形象的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分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销售量的一个好的保证。然而农产品市场上还难找到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本地农产品品牌,即使有,很有可能又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把好质量关,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下降,自己砸自己招牌的情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市场上交易中国农产品的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注重产品价值的进一步挖掘,缺少对产品的深加工。对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可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拓宽市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

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目前的投入保障机制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营利性、引导非营利性的原则,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新机制,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事业,培育多元化农技推广主体。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

现代农业的设施水平装备太低。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决心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局面。要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搞好末级渠系建设,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扩大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实施范围和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要增加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加强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建设,加快西南地区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有效做法。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

政府对农业的金融支持不够健全。强化金融对农业的支持,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进一步降低准入条件、放宽准入范围,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努力构建包括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的种类多样、覆盖全面、分工明确、竞争有序、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为广大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由于农村金融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成本较高,收益较低,商业性金融在农村开展业务缺乏收益激励,因此,国家对服务农业的金融部门应在税收、监管标准、再贷款、信贷风险保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四是加快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应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一)建立与现代农业特征相适应的市场体系。与现代农业特征相适应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还包括科技市场。比如,发展科技市场从而促进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也鼓励了科技创新。(二)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第一,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调动大学、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积极性。第二,鼓励面向农业的各种科研机构、高校、非政府组织、民办教育等教育机构服务于农村教育,提供面向现代农业的多层次职业教育,多形式地解决农村劳动力产业技能的形成,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第三,建立适应现代农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以农业科技为后盾,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品质和产量。如美、加、日,以及欧盟各国依靠科技进步,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优良品种培育、动植物检疫及工业原材料选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以开展生物技术研究,这大大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采用现代高科技培育谷物新品种,使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亩产突破500公斤以上;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实施病虫害防治和监控等,大大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三)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护和支持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其他要素为辅,建立健全该保护和支持体系,以再次确保和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力度。比如,欧盟就非常注重利用共同农业政策,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和保护。所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建设,从而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以后,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或问题日益彰显出来,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个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废弃物的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一、农业标准化(一)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我们平时所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里的国法和家规实际上就是标准。(二)标准的种类

按标准的层次或级别,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按标准的对象,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按标准的用途,可分为基础标准、术语标准、试验标准、产品标准等。按标准的约束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按标准的领域,可分为工业标准、农业标准、服务标准。二、无公害农产品(一)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这个概念包含有三层含义:无公害农产品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生产,并且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质量安全允许范围内;必须经过有关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定;指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是良好的环境保护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科学组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地环境选择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灌溉水(畜禽饮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要求,产地周边3公里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和医院等污染源)。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并集中连片。产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模。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能确保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并有相对稳定的产销组织形式,要配备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依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病虫测报、疫病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及环境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

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核心是无公害健康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一是选用适宜于当地的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农作物、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二是农作物合理间套复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提高农作物素质,科学养殖,提高畜禽鱼抗病能力;三是科学制定农作物肥水调理、农药使用和畜禽、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操作规范并组织生产。建立严格的农药、肥料、生产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建立生产过程记录,规范使用和限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建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点、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动物疫病监测点和农产品快速监测点,对产地环境和上市前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

4.无公害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周围50米内应无污染源,并执行加工操作全程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的包装、贮藏运输要求符合规定标准,防止无公害农产品成品污染,确保无公害农产品最终质量。(三)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管理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在证书规定的产品或其包装上加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用以证明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印制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的印制单位承担,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伪造、变造、盗用、冒用、买卖和转让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三、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概念

绿色食品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在一个物种上的细化和落实。

1.种植业生产操作规程。种植业的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是: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和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NY/T 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NY/T 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品种选育方面,选育尽可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草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在耕作制度方面,尽可能采用生态学远离,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

2.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加工区环境卫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加工用水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标准;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加工所用设备及产品包装材料的选用必须具备安全无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NY/T 392-2013《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三)绿色食品包装

食品包装的概念及基本要求: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是为了在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较长的保质期(货架寿命)—不带来二次污染—少损失原有营养及风味—包装成本要低—储藏运输方便、安全—美感,引起食欲。

绿色食品的包装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准正在制定。我国的包装工业起步较晚,在发展与环保问题上,现有传统的某些包装不利于环保。包装产品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包括节省资源、能量,减少、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利用、再循环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也就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要求包装做到“3R”“1D”(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再循环和Degradable再降解)原则。(四)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

绿色食品防伪标签对绿色食品具有保护和监控作用。防伪标签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使用的专用性、价格的合理性。标签类型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产品的包装。标准规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必须加贴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只能使用在同一编号的绿色食品产品上。非绿色食品或与绿色食品防伪标签编号不一致的绿色食品产品不得使用该标签;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应贴于食品标签或其包装正面的显著位置,不得掩盖原有绿标、编号等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企业同一种产品贴用防伪标签的位置及外包装箱封箱用的大型标签的位置应固定,不得随意变化。四、有机食品(一)有机食品的概念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国际有机食品协会委托我国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二)有机食品的生产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兽)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和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转换过程。

1.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2.有机食品加工(贸易)的基本要求:必须是来自获得有机认证的产品和野生(天然)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原料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允许使用天然的调料、色素和香料等辅助原料和《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物质》,不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加工(贸易)全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相应的票据。(三)有机食品的标志使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有机认证的有机产品拥有一个专门的质量认证标志,该标志已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标志由两个同心圆、图案以及中英文文字组成。内圆表示太阳,其中的既像青菜又像绵羊头的图案泛指自然界的动植物;外圆表示地球。整个图案采用绿色,象征着有机食品是真正无污染、符合健康要求的产品,以及有机农业给人类带来了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

凡符合《OFDC有机认证标准》的产品均可申请认证,经OFDC颁证委员会审核同意颁证后,授予该标志使用权。标志在使用时只能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不能变形和变色。五、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异同(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共同特点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高品位的食品,是一种受到国际承认且流行的环保食品。绿色食品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世界先进的农业发展潮流而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产品。绿色食品包含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我国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为AA级绿色食品的过渡产品,不论是A级还是A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无公害农产品也包容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的特征,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的过渡产品,是根据中国现有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而提出的要求。因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者最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可持续食品,它代表着中国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都使用标志标识;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产地、产品都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检测;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经过有关机构的认证。(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有机食品的生产是国际环保主义运动开展的结果。发达国家农产品过剩,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恶化矛盾严重。因此,国际有关机构提出了农业生产回归自然的追求目标。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产生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本解决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政府开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问题的结果,目的是生产出环境良好、食用安全的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在近几年,我国已解决农产品数量供需矛盾后,出现了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条件下提出的,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2.标准规范不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的显著区别是: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人工合成物质。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则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机食品比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因此,有机食品被人们称为“纯而又纯”的食品。3.土壤肥力来源不同。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有机食品生产的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包括没有污染的绿肥和作物残体、泥炭、海草和其他类似物质,以及经过处理的食物和林业副产品等。经过高温堆肥等方法处理后,没有虫害、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AA级绿色食品生产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农家肥,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以及在上述肥料不能满足A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商品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肥料、有机无机肥(半有机肥)等商品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包括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以及在上述肥料不能满足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掺合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这里的掺合肥是指在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掺入化肥(硝态氮肥除外),并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包括上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包括AA级、A级)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以及允许使用的其他肥料。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必须按照平衡施肥技术,以优质有机肥为主。肥料施用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1∶1(纯养分比较)。

4.病虫草害防治手段不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手段包括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如自然天敌平衡、生物防治、促进生物多样性等。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或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农药,积极采用物理方法、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如BT及植物源类农药)与栽培技术措施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外,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化农药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使用。第四节我国林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林业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多元化格局,林业作为社会的生态要素、环境要素、经济要素,逐渐发生着结构性的分化,林业面临着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方向的机遇和挑战。一、我国林业经济的基本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沙尘暴的频繁出现,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水资源缺乏,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国家调整了社会林业政策,每年投资近千亿元用于改善生态环境,扶持林业生态建设。在全社会关注林业建设的时刻,林业因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可提供的林产品数量少、质量低、成本高,给林业经济带来了新的矛盾和困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