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局部特色诊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8:01:17

点击下载

作者:彭清华,彭俊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试读:

内容提要

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学脏窍相关、经络网络学说及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整理了头面部诊法(头诊、头发诊、颜面诊、眉毛诊、目诊、耳诊、鼻诊、口唇诊、人中诊、齿龈诊、咽喉诊等)、躯体部诊法(颈项诊、胸胁诊、腹诊、脐诊、肩背腰诊)、四肢部诊法(四肢诊、甲诊、小儿食指络脉诊、皮纹诊、第二掌骨侧诊、足掌诊)、皮肤部诊法(皮肤诊、尺肤诊)、二阴部诊法(前阴诊、肛门诊、大便诊、小便诊)、脉诊法、腧穴诊法等41种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每一种诊法均分别从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现代研究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该诊法的知识。

本书集中医局部诊法之大成,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特色突出,既是中医药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提高临证水平必读的诊断学工具书,也是高级临床医师研修诊断学的重要参考书。书中提供了不少重要的科研信息,可延伸出许多科研课题。同时,书中各种简便易行的微诊方法,还可作为家庭自我诊病、早防早治的保健指南。

作者简介

彭清华,男,1964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中医诊断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于湖南中医学院(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眼科)诊断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88年留校分配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历任眼科副主任、眼底病研究室副主任、医院院长助理、副院长兼眼科主任。2004年2月历任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助理兼国际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兼研究生处(工作部)处(部)长、研究生院院长、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中医诊断研究所所长。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家眼底病中医医疗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湖南省重点学科中医五官科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眼科学和重点专科眼底病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并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副会长及中医诊断信息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分会副会长、中医诊断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诊断分会常委,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数字中医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等职。同时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新药(中药)审评专家等职。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优秀教材及学术著作优秀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中医药国家本科规划教材、研究生教材及专著等18部,以副主编身份参编教材及专著10部,以编委身份参编教材及专著16部;在国内外专业性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指导和培养境内外博士后及博士生26名、硕士生75名。

先后获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湖南省人民政府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湖南省“十一五”研究生培养优秀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彭俊,男,1990年7月出生,医学硕士、医师。2014年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同年攻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与省级科研课题6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

编写说明

本书主要介绍头、头发、颜面等41种中医局部诊法的望诊和触诊,部分诊法内容涉及问诊和闻诊。为了使本书内容全面,并能反映当代微诊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我们广泛收集了古今中外的相关资料和论文2000多篇(部),编写时,注意以中医为主,旁参西医及其他学科之论,对相同论述不逐一罗列。

本书编写体例上力求做到纲目清晰,内容准确,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每一种诊法均分别从诊断原理、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现代研究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以利于读者全面掌握该诊法的知识。其中“诊断原理”根据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法原理,用脏腑经络学说、现代生物全息学说等理论,阐释各种诊法的诊病原理,而摒弃各种迷信、荒诞、不科学的观点。“诊察方法”主要以望诊和触诊内容为主,部分亦介绍了问诊和闻诊。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是“临床运用”和“现代研究”两部分。“临床运用”部分对每种局部诊法在临床各科的运用情况做了详细介绍。“现代研究”部分则介绍每种局部诊法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由于叙述角度不同,这两部分内容相互参考和补充。每一诊法所附“参考文献”,除非常熟悉的舌诊、脉诊外,其他诊法,本书不仅列出正文中所引用的文献,还列出了一些编著者手中所掌握的但正文中未引用的其他文献,方便读者深入研究时查阅,以全面掌握各种诊法的文献资料及研究动态。

本书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本书从整体上对中医局部诊断范畴里的内容做了整理挖掘,使局部诊法内容更丰富,并自成体系,可以说是集中医局部诊法之大成。

2.本书不仅仅是简单挖掘,而是在挖掘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编著此书而收集资料,而是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对以前未能阐明其理论的局部诊法,广泛搜集现代研究资料及科学依据,使其理论更完整,更客观科学。

3.本书对其他诊断学专著中记载较详细的局部诊法(如舌诊、脉诊等)只简略交代,但较全面地收入了其他专著未能介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他专著记载内容很少或者未提及的局部诊法(如头发诊、人中诊、手纹诊、甲诊等)进行了详细介绍。遵循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则,使本书对中医局部诊法的叙述自成系统,不至看不到有关舌诊、脉诊的内容,而且又突出了本书的重点。

4.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文科学书籍会涉及一些相术内容,本书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一概承认、吸收,也不一味否定、排斥,而是遵循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进行科学分析,批判地接受其中一些有价值的部分。

5.本书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多达1600余篇(部)。其不仅为本书内容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而且为以后从事中医局部诊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凡直接引用者均在引文的右上角注明,部分未引用原文的文献资料,因其对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亦将其列于相应章节的参考文献中,以供广大同仁参考研究用。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介绍的诊法简、便、验、廉,对局部诊法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并在之前的基础上有了提高。书中提供了不少重要的科研信息,可延伸出许多科研课题。因此,本书可作为中医药院校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诊断学工具书,以及临床医师研修诊断学的重要参考书。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还可作为家庭保健的科普读物。前 言

近三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加强,各种新的检查方法、新的仪器设备、新的诊断手段层出不穷。从A超到B超,到彩超;从X线照片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到磁共振成像等,诊查仪器越来越先进,分辨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强,诊断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临床上仍有许许多多疾病尽管运用了B超、CT、磁共振成像、内窥镜、电生理等高新检查,却仍然找不出明确的病因或病位,以致无法诊断,使治疗无从下手。况且,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很多医疗检查由于检查设备本身价格的昂贵,致使费用日益增高,许多患者尚无力承受。而恰恰对于运用各种检查仍然无法诊断的疾病,只需凭借熟练的望面、看手、按腹、察形等局部特色诊法(即微诊法)就能诊断出来。这些局部特色诊法既简便易行、无创伤,又经济适用,并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人体的任何一种疾病必然有先兆症状。只要掌握人体自身的“报警装置”(《中医疾病预测学》),了解其报警的规律,及时就诊治疗,疾病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这是中医学几千年来长期与疾病做斗争所创造出来的奇迹,是中医诊病的绝招,有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对目前的诊断思维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反省。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许多简便、有效的诊病方法,并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就是以望诊闻名于世的。他望蔡桓公的面容、气色而预测其疾病的轻重顺逆,被传为千古佳话,他也因此被人们尊为“神医”。而当时的相面诊病术也十分流行,尽管相术不乏迷信色彩,但是相面诊病确确实实有其科学的内容。相术也并不全是糟粕,中医诊法中的某些内容如“诊人中”等就是相术的延伸。它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相术诊断疾病的精华部分,并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在疾病防治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许多简、便、廉、验的局部诊法散见于其他医籍之中,或广泛流传于民间,如甲诊、人中诊、目诊等,以及源于我国、后在国外研究得较深且临床应用较多的诊法,如日本汉方医的腹诊等。这些局部诊法内容十分丰富,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人类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以往中医诊断方面的著作有关局部诊法主要讨论的是舌诊和脉诊,而对这些局部诊法,有的只做了简短而粗浅的介绍,有的根本没纳入中医诊断学著作或教材中,以致今天仍未引起广大医者的重视,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的人少之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诊法已逐渐失传,这实在令人惋惜。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对中医局部诊法的相关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就人体某一局部诊法而言,诸如颜面诊法、耳诊法、虹膜诊法、舌诊法、腹诊法、手掌诊法、足掌诊法、皮纹诊法、脉诊法等专著已陆续出版,在医学专业期刊上也常见局部诊法相关研究的论文发表。但是综观局部诊法研究可以发现,研究的内容仍以耳、目、腹、脉、手、足、舌诊等一些常用诊法为主,对鼻、人中、口唇、腭颊黏膜、尺肤、肩、背、腰等许多民间流传的诊法,相关研究论文、论著仍寥若晨星。所以说,局部诊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人类将面临新的疾病谱的挑战,人们对疾病早期诊断的要求将会更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一些高、新、尖的诊断技术,更要掌握一些简便易行、有效的局部诊断方法,以便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宗旨,并顺应“回归自然”的医疗总趋势。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旁搜远绍,系统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局部诊法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为了弥补前人及现代研究的不足,我们在广泛收集和整理古今中外医籍和有关学科资料,以及民间流传的各种局部诊法的基础上,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编写了一本符合医学原理,内容全面、新颖的局部诊断学专著——《中国民间局部诊法》。该书遵循详人所略(如目诊、甲诊等)、略人所详(如问诊、舌诊、脉诊等)的原则,重点介绍了各种简便易行、临床实用的局部诊法。该书于199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曾多次印刷,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书中的主要内容被韩国一家出版社翻译成韩文,以《望诊》为书名,于2007年在韩国出版。

值得提出的是,中医学素来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我们这里所提的局部诊法与中医学强调的整体观念并不对立,而是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局部诊法的原理仍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某一局部的诊察来诊断全身各部的疾病。但局部诊法又不能与整体辨证完全等同起来,在不少疾病的诊断上,它较之整体辨证更简便、更明了,因此有必要突出局部诊法的作用,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由于《中国民间局部诊法》出版至今已二十余年,国内外对各种中医局部特色诊法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因此,我们对原书进行了修订,补充了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改名为《中医局部特色诊法》。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进一步推动中医诊法理论的发展,以提高中医诊断技术,促进中医局部诊法科研的广泛开展,从而进一步阐释中医局部诊断方法的科学性。我们更虔诚地祈盼专家和读者对本书提出批评和建议,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局部诊断方法。让我们共同为构建中医诊断学的完整体系添砖加瓦,并不懈地努力。

中医局部诊法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由于编著者个人能力、学术水平有限,对各种局部诊法难概其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海内外同道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最后,借此书的再版,深切缅怀我尊敬的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朱文锋教授。彭清华2016年10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绪论

中医局部诊法,又称微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的某一部位、器官、组织、成分或信息等进行直接观察,或借助仪器设备与现代方法的检测,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包括中医辨病、辨证)的方法。一、局部诊法源流概述

局部诊法有其悠久的历史,三千多年前的《周礼·天官》就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眡(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说明古人在当时已认识到,通过望色,以及观察体表某些器官的变化,可以推测内脏的病变和了解疾病的预后,这是有关微诊较早的文字记录。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扁鹊,就擅长于“切脉、望色”而言病之所在,并以此著称于世。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仓公)也精于望色、切脉。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早在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已有了《脉法》《阴阳脉死候》等脉学专著,可见当时在脉学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黄帝内经》在理论和方法上为中医微诊奠定了基础。《内经》详细地阐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理论,并首次提出“诊法”一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何如?”张景岳注曰:“诊,视也;察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本书中所述诊法,大多记载于《内经》。《内经》中所载的微诊内容,大部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并一直沿用至今。《内经》强调审查面部及眼睛的五色变化及其浮沉、聚散、泽夭、明暗等,并把整个面部分为若干部分,分属相应的内在脏腑,以此反映某脏某腑的病变。古人认为,通过观察面部色泽变化的善恶,可以推断五脏疾病及其预后;通过望形体姿态,可以推测体质的强弱和疾病的轻重。《内经》还有不少关于舌诊的记载,如提出热病的舌象特征多表现为干燥,“舌上黄”“舌苔口干”“舌焦唇槁”等,为后世察舌诊病奠定了基础。在切诊方面,《内经》阐述了切脉的方法、时间、部位、注意事项及脉象的生理病理变化,切脉部位除记述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气口脉法外,并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提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的观点,为切脉独取寸口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外,《内经》还有观察尺肤寒热、滑涩、润燥等变化以推断全身气血津液的情况等记载。

东汉医家张仲景总结了《内经》微诊的理论,并且把微诊运用于辨证论治的实践中,使中医学的微诊理论与临床诊断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注重面、舌、目、鼻、皮肤、大小便等的望诊,以此作为辨证、辨病的重要依据,并且奠定了平脉辨证、疾病诊断的基础。《伤寒论》共记载26种脉象,在《伤寒论》297条原文中,论及脉象者超过130条。《金匮要略》的每一篇标题都是脉证并列,总结出脉象变化的一些规律,并多处以脉阐述病机。切脉的方法亦有改进,所用的寸口、趺阳、太溪脉法比《内经》三部九候遍诊法更简便易行。另外,在《何颙别传》和《针灸甲乙经》等书中,还记载了张仲景望王仲宣面容以断生死的故事,说明张仲景不仅具有“望而知之”的本领,而且也运用了相术诊法。

东汉名医华佗、涪翁等对诊法亦有很大贡献,如《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了数则华佗运用望诊、脉诊治病达到出神入化地步的故事。涪翁曾著有《诊脉法》一书,可惜已佚。《难经》则提出了寸口脉法,对后世影响颇大,表明脉诊从理论到实践都渐趋成熟。

晋代医家王叔和所著《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有关脉学的论述,阐明脉诊原理,指出平脉和病脉的区别,并使“独取寸口”的脉法得到完善和推广,还记载了24种脉象的特征和主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对世界医学亦有广泛的影响。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初唯觉四肢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黄柏染者,此热毒入内。”这是对黄疸患者进行实验观察的较早记载。晋代医家皇甫谧著《甲乙经》12卷,总结了两晋以前的针灸学理论,经络腧穴诊法亦随之系统化。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对各种疾病的症状都有详细的描述,对各种病态的记载亦很真切,为中医微诊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隋唐时期著名医家孙思邈认为,要做一名大医,必须熟读诸子百家的书,就连卜命、算卦、星相等也要精熟。他在《千金要方》一书中说:“凡欲大医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可见,他对与望诊有关的相术、八卦等诊法内容也十分重视。

公元708—833年,藏族名医宇妥·宁玛元丹贡布经过20多年的努力,编成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书中吸取了中医学望诊、切诊等诊法内容,并结合藏医的特点有所发展。特别是验尿诊法,极具特色。如察尿方法,就有察尿色、辨蒸气、嗅气味、视尿花、审垢亚、观浮皮、析传变等内容。

宋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天花、麻疹、水痘等病在形态上做了区别。南宋郭雍所著的《伤寒补亡论》则对斑、疮、疱及瘾疹的鉴别颇详。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一书,除提出简要的“小儿脉法”外,还提出必须注意望色和局部诊察,如对小儿目诊就有详细的论述。宋代朱肱在《类证活人书》中强调治伤寒须详细诊察的同时,认为切脉是辨别伤寒表里虚实的关键。他说:“治伤寒,必须识脉。若不识脉则表里不分,虚实不辨。”并指出:“伤寒必须诊太溪,以察其肾之盛衰。伤寒必须诊冲阳,以察其胃气之有无。”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阐述诸病证的同时,充实了二十四脉主病的内容。宋代施发所著《察病指南》记载了脉象示意图33幅,开脉象图示之先河,对推广和传授脉诊有一定作用,该书中除脉诊外,尚有听声、察色等诊法,是诊法之专著。王惟一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将脏腑十二经脉画成人体针灸图,并铸成针灸铜人两尊,对经络腧穴微诊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元时期,察小儿指纹诊(即望小儿食指络脉微诊)有了新的发展。南宋刘昉著《幼幼新书》等,论述了望指纹在小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元代滑寿的《诊家枢要》一书对指纹的临床意义描述更加明确,指出:“小儿三岁以下,首先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在脉诊方面,提出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细,可以执简驭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如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等脉是脏腑精气衰败的表现,扩大了脉诊的临床诊断范围。元代戴起宗撰《脉诀刊误集解》,对六朝高阳生所著《脉诀》持批评态度,以《内经》脉论为宗旨,刊其谬误。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第一部舌诊专著,总结了前人在外感热病方面观察舌象诊断疾病的经验。原载伤寒舌苔图12幅,后经杜本(杜清碧)增补为36图。以论述舌象为主,联系症状,分析病机,结合脉证提出治疗方法,其中大多数内容,至今仍有参考应用价值。

明代薛己著《口齿类要》,为现存最早的口腔科专著,对口腔诸诊法做了阐述。明代赵献可著《经络考》和《正脉论》,对经络腧穴诊法和脉诊有一定发挥。明代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专辟“脉神章”,对脉神、正脉十六部、脉之常变等论述较为详细。明代李时珍所撰《濒湖脉学》撷取诸家脉学之精华,详述二十七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言浅意深,便于习诵,为后人学习和研究脉象的蓝本。明代张世贤则把《脉诀》加以图注,撰成《图注脉诀辨真》一书,使学者能按图索骥,一目了然。

清代医家对局部诊法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脉诊方面,如李延昰的《脉诀汇辨》、沈金鳌的《沈氏尊生书》、喻昌的《医门法律》、贺升平的《脉要图注详解》、周学霆的《三指禅》、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罗浩辑的《诊家索隐》、管玉衡的《诊脉三十二辨》等专著,在脉学分类、脉形辨识、脉法和主病诸方面都各有阐发,使脉学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

清代的按腹诊法也有较快的发展,如张璐提出以按诊辨别疼痛的性质,云:“凡痛,按之痛剧者,血实也;按之痛止者,气虚血燥也。”在程钟龄、周学海、王孟英等医家的著作中,也有关于腹诊的内容。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的伤寒诊治中,则单独列“按胸腹”一节,书中提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摸按胸腹,名曰腹诊。”内容有按胸腹胁肋、按虚里、按脐间动气等,使切诊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

舌诊在清代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申斗垣著《伤寒观舌心法》,基本上概括了当时舌诊发展的成就。其后张登著《伤寒舌鉴》、刘以仁著《活人心法》(书中载有王文选的《舌鉴》)、梁玉瑜著《舌鉴辨正》等对舌诊均有所阐发。傅松元著《舌苔统志》,把舌分为枯白舌、淡白舌、淡红舌、正红舌、绛红舌、紫色舌、青色舌、黑色舌八种,内容十分丰富,强调舌象不仅对于外感病辨证有意义,对于内科杂病辨证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舌诊更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

另外,清代汪宏著《望诊遵经》,搜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从面、目、口、唇、齿、须、发、腹背、手足等部的形容色泽变化中,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和病情的顺逆安危。在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和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著作中,均总结了对热病察舌验齿、观斑疹、白等经验,说明了望诊对温热病诊断的重要意义。

清末至民国时期,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上考《灵枢》《素问》,近探各家,附彩图122舌,墨图6舌。杨云峰著《临证验舌法》,详论从苔之形色分析病情之虚实阴阳及测知内脏病变之法,颇有个人心得。邱骏声的《国医舌诊学》纵论舌诊,较前人更为系统化。张山雷的《脉学正义》对脉诊予以进一步阐述。这一时期,包括微诊在内的以诊断学命名的著作开始出现,如张赞臣的《中国诊断学纲要》、裘古生的《诊断学》、包识生的《诊断学讲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局部诊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种专著、论文不断涌现。如陈泽霖等编著的《舌诊研究》一书,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研究舌诊的各种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探索舌象变化的机理和指导临床辨证有一定意义,是学习和研究舌诊较好的参考资料。黄世林等编著的《中医脉象研究》则详述了各种脉象的特征、主病、脉图及现代研究进展。麻仲学主编的《中国医学诊法大全》对各种中医诊法的临床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另外,还有腹诊、甲诊、皮纹诊等诊法的专著相继问世。

总之,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察疾病的经验,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局部诊法理论体系,对中医诊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诊察疾病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对全身症状和体征不明显的患者或在病变早期,如何及早发现局部症状、先兆证和潜证,或借助于实验诊断或仪器设备检测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直接到间接,从定性到定量,使一些不容易为医师感官觉察的病证得以及时发现,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微诊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运用红外成像技术、颜色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计算机等技术,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使局部诊法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当然,局部诊法客观指标的建立和运用,不能脱离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以及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方法。我们相信,局部诊法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必将有利于临床诊察疾病时及时发现潜证、潜病和先兆证,从而有利于中医辨病、辨证水平的提高。同时,局部诊法也必将随着临床医学和实验研究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二、局部诊法的原理

1.以表知里,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就是指通过观察事物外在的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变化的一种认识方法。对局部诊法而言,司外揣内的“内”是指机体内部脏腑器官、四肢百骸;“外”是指机体的表象,包括通过望诊、切诊等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同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人体体表组织器官与体内脏腑、局部与全身也有密切的联系。人体的这种整体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脏腑虽居于内,但其生理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在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上反映出来,其中就包括形体组织、五官九窍在神、色、形、态、运动等方面的征象。医师通过洞察和触摸按压等诊察方法加以了解,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便可推断体内脏腑的病变。所以《丹溪心法》指出:“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说明局部诊法的基本原理是“以表知里”“司外揣内”和“以我知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身形五脏论、缩影理论与生物全息理论 《素问·调经论》云:“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此段经文说明身体每个部位及组织都有五脏六腑之气血灌注和功能表现,所以审察人体面部、寸口、舌体、耳部等狭小区域内的变化,便能测知全身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状态,这就是“身形五脏论”的观点。

根据中医学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每一局部区域内的生理病理变化,都蕴涵着全身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整体信息,即某一局部常具有全身“缩影”的特征,如头、面部、舌部、眼部、耳部、寸口、尺肤、躯干、第二掌骨侧、足部等,均是全身的缩影,这就是“缩影理论。”

生物全息学说就是在《内经》对上述理论相关论述的启发下,通过对生物体形态的研究后提出的。该学说认为,生物体(包括人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上的模式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并且相连接的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化学组成相似程度最大的那两个端点——相同的两极,总是处于相隔最远的位置,从而总是对立的两极联系在一起(图0-1)。上述理论说明从身体某一局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包含了全身、整体的信息,可推知整体的病变。也就是说,局部诊法具有“见微知著”的价值。因而临床上有不少“神医”在临证时,不问病史、不闻气味等,只望患者的面部,或眼睛,或耳部,或只切脉,或只按腹等就能诊断出患者所患的内部疾患。故局部诊法是中医四诊的延伸、精细与深入。图0-1 穴位全息律概图

3.网络学说和第三平衡论 我们知道,人体内脏与体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经络来进行的。经络系统又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络、浮络等组成。如仅十二经脉就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脉不仅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肢体的作用,而且还有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的作用,如《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由于经络在人体内如网络一样四通八达,故有人将体表内脏之间的通路与作用系统称为网络系统,或称为第三平衡论和整体区域全息论。也就是说,由于经络的联系和经络输注气血的作用,临床上通过诊察局部,就可测知经络及其相应脏腑的病变。三、局部诊法的运用原则

局部诊法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常测变,去认识各种病理征象。如以正常人群的面色、舌象、脉象、形体、姿态等特征,与病变个体的表现作比较;有时还以疾病过程中,前后不同时期的局部临床表现作比较;或以全身表现与局部表现的性质特点作比较等,由此寻找诊断疾病的依据。临床运用局部诊法的原则有以下几方面。

1.积极寻找潜证,预测疾病 潜证是指疾病显露之前的各种潜在反映类型。潜证并非隐而不露,无非是与显证相对而言较为隐晦而已。及早发现潜证是疾病预测、诊断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疾病的潜证阶段表现形式和显隐程度都不是一致的,有的较为显露,有的则相当隐晦,表现形式或时隐时现,或但见一二症,或诸症皆具,只是程度较轻而已,当充分显露时则意味着疾病的出现。因此,潜证和显证是一个疾病全过程的两个阶段,无非有显、隐之异和轻、重之别而已。潜证和先兆证不但可出现在疾病的萌芽阶段,而且在疾病的转化和危重阶段以及并发症的前期皆可出现,及早发现和探索潜证和先兆证,是早期获得病理信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诊断水平能否提高的关键。另外,我们应该知道,所谓“全身”“整体”信息,也是由各种局部信息综合形成的,而绝不是上、下、内、外只一个完整的信息。因此,积极发现潜证、探索潜证,也应该综合全身各部的信息,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局部,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服务。疾病在其由轻而重、由表入里的发展中,其表现在外的证候亦有一个从局部到全身,从潜证、先兆证到显证的过程。因此,积极寻找和发现潜证、先兆证,有利于预测疾病。《千金要方·诊候》云:“夫欲望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救矣。”说明中医学素来就强调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然而如何在早期发现呢?就是要运用望诊、切诊、按诊等手段,全面了解机体状况,发现疾病的早期信号。

2.重视局部与整体、内与外的统一性 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经络、形体、五官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脏腑气血的病变,可反映于体表各组织器官;局部的病变,又能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前文已经讲过,局部诊法十分重视对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作仔细了解,并以此推断脏腑、气血的病变。根据藏象学说理论,五脏与筋、脉、肌肉、皮毛、骨、目、舌、口、鼻、耳、二阴有一定的对应联系。形体官窍的各种异常征象,可以提示相应脏腑的病变。如肺开窍于鼻,鼻塞流涕,多为肺气不宣;肾开窍于耳,长期耳鸣,多责之肾虚;肝主筋,筋的活动异常,多与肝病有关;脾主肌肉,肌肉消瘦、痿软无力,多与脾病有关。根据医籍记载和现代研究(如生物全息理论)发现,人体任何一处局部,都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如舌为心之苗,又为脾胃之外候,舌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联系,舌的变化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的进退和胃气的存亡;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根据二目的各种异常变化,可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因此,在运用中医局部诊法时,必须注重局部与整体、内与外的统一性。

3.注重微诊的共性和综合运用 所谓共性是指某一症状、体征无论出现于何种微诊中都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如就望色泽而言,五色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色主病是,青色主寒、痛、气滞、血瘀和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脾虚、主湿;白色主虚、主寒;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和寒证。凡色泽明润含蓄,为脏腑精气未衰;凡色泽枯槁、晦暗和鲜艳暴露,为脏腑精气已衰等,这在面诊、目诊、甲诊等诊法中的临床意义均相同。另如微丝脉络(微循环)的改变在舌、口唇、甲、目、皮肤诸诊法中亦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局部诊法时应注意这些共性。

另外,由于人体经络是一个网络系统,体内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的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因此,当某一脏某一腑发生病变时,不仅在其相应器官、体表上会有所反映,往往还会在其他组织器官上有所反映。如消化道肿瘤患者,在耳、胸、剑突周围、腹、背、腰、肩[12]胛骨、眼结膜、下唇黏膜、手指甲等部位均有改变;内伤患者[13]在眼结膜、耳、鼻、舌、指甲均有改变。因此,临床必须对多个症状或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够较明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有时单凭一种诊法所得到的病情资料,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在病情比较复杂时,多种诊法综合运用,对于全面了解病情,去伪存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不同疾病的诊察过程中,根据体表组织器官与体内脏腑的对应关系和临床诊察经验,多种诊法在综合运用时也各有侧重。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中医诊察病情,主要依靠医师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如运用望诊,可以了解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运用切诊,可以察觉患者的脉象、肢体的寒温滑涩、胸腹腰背及其他部位有无病理体征等。望诊、切诊等是搜集病情资料的不同方法,它们各自从不同侧面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而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运用望诊、切诊等诊察方法,才能收集到比较完整的病情资料,为辨病、辨证提供充分的依据。

4.重视对疾病的动态诊察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随之不断改变。局部诊法重视应用动态观察的方法,通过前后对比,观察患者局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从中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如外感温热病患者的舌象,从薄白苔转变为黄燥苔,从淡红舌转变为红绛舌,甚至绛紫舌,均提示热邪步步深入,正气损伤;又如高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脉微欲绝,提示邪热伤正,阳气暴脱。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动态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救治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5.重视自然环境、个体差异的影响 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机体不断地进行着适应自然的自动调节,以维持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及其表现在外的征象,也会随之出现相应变动。如四季气候的变化和昼夜阴阳的更替,人的脉象、面色也会随之出现变化;地域的不同,年龄、性别、先天禀赋的不同,也造成了个体差异。因此,中医学十分注意各种自然因素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临床运用局部诊祛诊察患者时,要善于结合当时的外界环境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地掌握“常”的标准,以常测变,正确辨认各种征象的诊断意义。如果孤立地、机械地看待任何异常征象,必然会混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导致辨病、辨证的错误。

6.注意局部望诊与相术的关系 在我国,通过观察人的面貌、五官、骨骼、体态、气色、手纹、掌纹等来推算其体质、智商状况以及预测、诊断疾病的发生时间、病变部位、病程、预后等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人一出生就存在着外貌、性情、体质、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又进一步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根据神、色、形、态、五官、骨骼、手纹等来推算人的心理状态、体质强弱、智商高低,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生育、寿命等是有科学道理的。这种方法用于临床称望诊,用于相法称相术。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相术中约有30%涉及中医望诊的内容,30%涉及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其余的则是从这两方面引出来的结论,或涉及荒诞不经的内容。由于相术是相士用来推算人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品德、性格等的方法,因此,提起相术人们就想到迷信和唯心论。事实上,相术不全是糟粕,也有科学的精华,相术中的诊法内容包含有很多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局部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在古代医学书籍中有详细记载,而且也逐渐为现代医学所重视。在许多方面,相术诊法和望诊一致,甚至有相关研究证实,相术中的一些诊法更符合临床实际。如相术中关于人中与生育关系的看法便是一个典型。相术说:“人中之广狭,可断男女之多少。”现经临床研究证实:妇女人中短促,子宫颈短;人中细长者,宫体窄长,而且不易受孕;人中漫平者为幼稚型子宫,常见性欲低下,易发生血崩、滑胎,男子则多见于隐睾证;人中上窄下宽者,子宫后倾,常见经来腹痛,不易受孕;上宽下窄者,子宫前倾;人中偏左者,宫体左偏;人中偏右者,宫体右偏;人中松弛变长者,女子多见子宫下垂,男子多见阴茎包皮过长。因此对于相术,我们应在屏弃其迷信、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以丰富局部诊法的内容。

总之,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局部诊法诊断疾病时,要在宏观思维、系统分析和模糊识别的原则下,通过综合分析局部、微观证候以推测体内脏器的病变。我们应对中医局部诊病的特点和长处予以发扬,对其短处也应予补充,以局部、微观资料为中医辨病、辨证服务,这也是我们编著本书的目的之一。四、局部诊法的特点

1.无创伤性 中医学的诊法种类繁多,但多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只在眼、手、口等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获取信息,并即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作出判断。且检查过程短,无副作用,医患易于配合。现今虽然发明了脉象仪、舌诊仪、红外成像技术、色差计、耳部信息仪等多种科学仪器,但仍保持了局部诊法无创伤性的特色。

2.发现潜证,预测疾病 具体内容见前文。

3.方便简单,诊断确切 局部诊法主要是通过望诊和切诊来诊断疾病,部分诊法辅以问诊和闻诊,临床使用时简单方便。如望诊就是通过眼睛观察患者的色泽、形态等,一目了然,容易掌握,易学易懂。并且局部诊法既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确切的效果,这已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扁鹊、华佗、张机等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时至今日,许多临床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局部诊法的准确性。五、局部诊法的内容

在文首讨论局部诊法的概念时已经讲过,凡是通过观察或检测身体的任何部位、器官、组织、成分、信息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都属于局部诊法的范围。局部诊法的内容除本书中所述头面部、躯干部、四肢部、皮肤部、二阴部诊法及脉诊、腧穴诊等34种诊法外,另有7种诊法,因内容较少,或研究得不够深入,未单独列节讨论,现将部分内容简述如下。

1.鱼际脉络诊法 鱼际是手大指本节后肌肉丰隆处,属手太阴肺经,在小儿推拿中,则属脾胃。望鱼际络脉,显而易见,比较方便。其原理和切脉独取寸口的原理是一致的。因为络脉中的气血,以脾胃为化源,胃气上至手太阴,才能布施全身,所以诊鱼际脉络可以候胃气。《灵枢·经脉》指出,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寒气达于鱼际,则手鱼际之络多青色;若青而短小者,是少气;胃中热,热气达于鱼际,则鱼际络赤;其暴黑者,为留久痹;有赤有黑有青者,为寒热气。《望诊遵经·络脉望法提纲》又指出,鱼际脉黑者,或是痫候。《四诊抉微·诊血脉》总结说:“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

2.弹踝诊法 即诊踝上络脉(大隐静脉)。踝上所见络脉属足太阴脾经,脾为后天之本,故察踝上络脉,可断疾病之预后。临床上凡踝上络脉充盈,可达内踝上5寸所按处,且速度较快者为正常;踝上络脉充盈过甚,甚至曲张隆起者为有病,如下肢静脉曲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妊娠子宫、盆腔肿瘤等;踝上络脉充盈甚慢,似有似无,达不到内踝上5寸指按处,且用指弹静脉亦无改善者为危症;踝上络脉塌陷,来去均无血液充盈者为死亡的前兆,可见于休克患者。

3.经络诊法 是观察经络及经络上穴位的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临床应用经络诊断时,应结合经络循行部位的病候、经络脏腑病候及经筋病候进行辨证。吴刚运用经络测定仪在临床上进行实验,得出太渊、合谷、神门、腕骨、大陵、阳池、太白、冲阳、太溪、京骨、太冲等十二经穴的平均通电量,以其平均值作为正常之通电量基数,如其同经之指数小于常数之15~20以下者,表现为功能衰减(虚象);小于20~40以下者,表现为疾病存在;若指数大于常数之20~[9]40以上者为实象;两侧指数相差过大为失衡。昌潍专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报告用经络测定仪测定100例传染性肝炎患者的原穴所得的结果,发现脾经有变化者最多(占78%),膀胱经次之(占64%);而80例正常人中,脾经有变化者仅占7.5%,膀胱经有变化者占3.7%。因此,脾经、膀胱经变化(升高)对传染性肝炎诊断有一定价值[10]。洪圣达等对110例慢性胃病和60名无胃病史的健康人采用经络推、压检查法,在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上寻找异常变化反应,证实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之处,慢性胃病在胸椎9~12、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穴旁确有条索状或结节状物存在,而无胃病者则没有变化反[11]应。

4.拔罐诊法 苏联专家曾用拔罐试验以刺激皮肤微血管,使增生的肿胀和变松的内皮细胞脱落,通过检测在拔罐后皮肤内的白细胞计数来诊断疾病,如单核细胞增多,可以诊断风湿热及某些引起血管内膜疏松的疾病(如心内膜炎)等。国内呼和浩特市的宫杜若用此法诊断斑疹伤寒,以在拔罐的印痕内有出血紫块相互重叠为阳性,出血紫块少为弱阳性,无为阴性。实验证明,这种反应相比变形菌微生物的凝集反应或立克次氏体凝集反应,平均可早两天出现效果,且阳性率[16]很高,因而认为是早期的、有效的、简易的诊断方法。此法还可以诊断有毛细血管变化的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病的发疹前期。

5.血液诊法 正常人的血液是红色的。淡红色血液,提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有贫血发生;暗红色血液,提示人体处于轻度缺氧状态;暗紫色血液,提示人体患有重度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樱桃红色血液,提示人体发生了煤气中毒;棕色或紫黑色血液,提示人体患了肠原性发绀症或发生了亚硝酸盐中毒。

6.血型诊病 血型是人体最稳定的遗传性状之一,人的免疫能力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临床实践证明,不同血型的人,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不一样。(1)A型血的人平时不易生病,但与肉瘤、食道癌、胃癌、舌癌等有缘,尤其是胃癌,国内外研究报告均认为,A型血者比其他血型患胃癌的概率高25%,且病变多发生在胃窦部,A型血者还易患心血管疾病和偏头痛。(2)O型血的人平时易生病,但寿命较长。O型血者易患乙型肝炎、神经过敏、妊娠中毒症、新生儿溶血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等。(3)B型血的人较少患乙型肝炎,但易患肺结核、龋齿、乳腺癌、白血病和口腔癌等。(4)AB型血的人较易患精神分裂症、缺血性心脏病,其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其他血型高3倍多,但AB型血者不易患结核病和妊娠贫血。

7.中医影像诊断法 就是利用现代X线诊断技术(包括放射性核素诊断、超声诊断、计算机体层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及介入放射诊断等)运用于中医领域进行辨证和辨病。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通过对中医治疗的中晚期肺癌134例的中医诊断、X线表现及病理类型作对照分析,结果:气阴两虚型肺癌多属晚期肺癌,X线表现以肺不张多见,且多有转移;肺脾两虚型肺癌大多以阻塞性肺炎为主,以周围型肺癌较多;阴虚内热型肺癌的X线表现多为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这些认识望能推进中晚期肺癌在中医影像学中的认识。

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观察了37例脾虚型、36例肝胃不和型患者的全胃肠道钡餐X线影像,结果显示有胃肠器质性病变者,脾虚型占81.1%,肝胃不和型占55.6%;胃位置低下者,脾虚型占56.8%,肝胃不和型占13.9%;胃蠕动变浅及胃排空加快者,脾虚型分别占45.9%和56.8%,肝胃不和型分别占19.4%和33.3%;空腹时结肠胀气者,脾虚型占29.7%,肝胃不和型占8.3%。经统计学检验,上述两组之间的各项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

上海市中医院通过对108例胁痛证候的患者进行观察,按中医学辨证原则分为虚实两类,然后应用B型超声显影仪探测肝、脾、胆囊,结果发现胁痛实证中大多数属于胆结石(91.3%)、肝癌(100%)、单纯肝大(100%)、肝脓肿(100%)、胆囊肿(100%)等病状。在胁痛虚证中大多属于弥漫性肝病(62.5%)、胆囊炎(70.6%)、肝硬[15]化(88.9%),未见器质性病变(77.8%)。可见,中医影像诊断能使以往不能观察到的体内脏腑病变显露出来,对于提高中医诊病、辨证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六、局部诊法研究的意义

1.及早发现潜症、先兆症/证、局部症及潜病,既可解决临床上无证/症可辨的问题,又可预测疾病,做到早期诊断,提高中医的诊断水平。

2.继续挖掘名老中医、民间医生及古代医籍中的独特诊病经验和诊断方法,寻找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特异性较强的诊断指标。注重局部诊法的研究,不仅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断水平,还能完善中医的辨证体系。而且可提醒广大医者避免在注重大内科时,不重局部诊察,在各专科诊病时又不按辨证体系辨证诊断的弊端。因为有些病证的全身性改变和证候并不明显,主要是侵及局部,故微诊是临床必不可少的。

3.在局部诊法的研究中可引入、兼收多学科之长,如颜色光学、电学、磁学、声学、遗传学、西医学、红外成像技术、生物物理技术、侦察术、相术等,能促进中医的发展。利用局部指标的检测来进行辨证、辨病及诊断,是解决中医诊断客观化、定量化、简便化的有效途径,可提高诊断率,发展诊断学,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之一。

4.癌症是人类的大敌,如何早期发现癌症,并早期治疗,提高存活率,是当前世界医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局部诊法的研究中,通过发现一些先兆症状,对癌症等危重疾病的诊断亦有重要价值。如皮肤奇痒往往就是癌症的先兆。科学家们观察发现,瘙痒往往发生在癌症出现之前,被视为癌症的一种早期信号。如平时无瘙痒史,而突然发生顽固性全身瘙痒,在皮肤表面又看不到任何变化,且与气候无关,用任何止痒药物均无效者,应警惕癌症的可能。且不同癌症引起的奇痒,在程度和部位上各有不同,如何杰金病(霍奇金病)引起的痒是持续性的,有时伴有严重烧灼感;白血病引起的痒较广泛,但不及霍奇金病那样严重;有些脑部肿瘤可引起鼻孔剧烈而持久的奇痒;直肠癌、乙状结肠癌常表现为肛门瘙痒;肺癌、食道癌、胰头癌等可[17]有泛发性的瘙痒。

另外,身体任何部位出现无名肿块;常流鼻血;喉音嘶哑,日久不愈;大便习惯改变(次数、量或形状),或有便血;无痛性尿血;持久不愈,日渐加重的头痛;乳房内出现肿物;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久咳不愈,或痰中带血;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不规则的阴道流血,量及次数逐渐增加或有奇臭;不明原因的急剧消瘦;经久不愈的溃疡并伴有恶臭;上腹部不适并厌食;黑痣迅速增大,颜色加深或发生疼[18]痛等,也都是癌症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现这些信号,就应该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或追踪观察,以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

5.局部诊法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早期诊断服务,还可由诊断向治疗发展。如现代医者在头诊、颜面诊、目诊、耳诊、鼻诊、人中诊、口唇诊、舌诊、腹诊、脐诊、腰背诊、颈项诊、手诊、足诊、腕踝诊、第二掌骨侧诊、全息诊法、胸胁诊法等基础上,开展了头针、面针、眼针、耳针、鼻针、人中针、口针、舌针、腹针、脐针、背俞针、脊针、颈针、手针、足针、腕踝针、第二掌骨侧针、全息律针、胸穴指压疗法等相应针刺方法的研究,和局部诊法的研究一样,取得[19]了显著的成绩。如在临床上运用舌针治中风,用面针治胃下垂[20][21]与无乳症,用眼针治肩痛,用口针治疗小儿麻痹症与坐骨[22]神经痛,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费兆馥.中医诊法学[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

[2]职莉琴.试谈身形五脏论与生物全息律的关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5,8(3):16-18.

[3]瞿岳云.祖国医学“缩影”理论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1982(5):10-14.

[4]朱文锋.中医学所揭示的“生物全息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8):44-45.

[5]孟昭威.第三平衡系统——经络系统[J].中国针灸,1983(1):25-26.

[6]彭清华.几种中医诊法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1990,5(4):40-43.

[7]阎润茗.经络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1982(2):14-15.

[8]陈乃明,张湘屏.新经络诊断法的研究[J].广西中医药,1983,6(2):47-48.

[9]吴刚.经络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价值[J].江西中医药,1960(2):8-10.

[10]昌潍专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肝炎研究小组.经络测定诊断传染性肝炎初步研究[J].山东医刊,1960(7):22.

[11]洪圣达,侯俊彩,张荣祥等.从经络诊检查看胃病与背俞的关系[J].中国针灸,1982(2):29-30.

[12]潘德年,林腮菊,黎昌琦,等.中医望诊法在消化道痛临床诊断应用初探[J].中医杂志,1985(6):51-53.

[13]周金伙.望诊可知内伤[J].生活与健康(香港),1984(3):23.

[14]刘庆寿.“中医影像学”初探[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4):4.

[15]卢延,鲍淑德.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首届学术会议纪要[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2):126-128.

[16]宫杜若.拔罐子诊断法[J].中华医学杂志,1955(1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