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佛教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13:04:06

点击下载

作者:谢路军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口气读完佛教史

一口气读完佛教史试读:

引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融合,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有人比喻说,佛教出生在印度,生长在中国。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广泛,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艺术(音乐、音韵、雕刻、建筑)、天文、印刷、医药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在中国哲学史方面,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华严宗和禅宗等教派的影响,进而发展壮大,自成体系。近代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龚自珍等,也都曾深受佛教的影响。千百年来,数千卷的佛教经典被翻译过来,它影响到我国诗歌、小说的创作。佛寺、佛塔的造型艺术风行各地,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的敦煌、云冈、麦积山、龙门等石窟中的雕塑和壁画,更是我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佛教的社会价值亦为各界人士所认同。赵朴初先生在《佛教常识答问》的序言中说:“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门散步,毛主席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李银桥说:‘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说:‘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己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1987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圣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这三个人,一是伟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是当代的大科学家,所见相同,都承认佛教是文化。”

佛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其影响也波及到全世界,它盛行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各国,佛教在其中的许多国家仍然被奉为国教,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同日本和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正在日益发展,佛教作为联系和促进这一友谊的“黄金纽带”,其作用当不可估量。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部让人快速阅读的简要介绍中国佛教史的著作。书中用73个小标题的形式来勾勒出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脉络,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中国佛教发展的基本概况。当然,这些标题的设置能否准确地概述中国佛教历史的发展,还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1.佛教的起源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印度。这一时期印度的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在农业上已普遍采用铁器,恒河中下游建造了人工灌溉设施,种植水稻、棉花、豆类等作物,品种繁多。手工业出现了许多分工细致的专业,出现了冶金、纺织、木材、制陶等细致的分工。商业也空前发展起来,早期佛经一再提到的大商人往往成了佛教的赞助人。内地商品交换频繁,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商队东到缅甸,西北抵波斯、阿拉伯,南到斯里兰卡。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在佛陀时代,据说著名的大城市有八座,即王舍、吠舍厘、舍卫、波罗奈斯、阿盘陀、瞻波、憍赏弥、叉始罗。每座城市都是城邦国家的中心,兼控着周围的聚落、村落等农牧业地区。

当时,北印度各国大都实现了世袭的君主制,少数仍保留传统的贵族共和制。从恒河流域的上游到下游(即中印度一带),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16个大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恒河南岸的摩揭陀国和西北边的拘萨罗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迦毗罗卫国是位于东北方的一个小贵族政治共和国。由于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攻伐与兼并,在释迦牟尼晚年时,该国被拘萨罗国琉璃王所吞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方面使刹帝利王权得到了巩固与加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广大人民百姓的痛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迦毗罗卫遗址迦毗罗卫城是佛教圣地,意译“妙德城”,位于今尼泊尔境内。

早在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达罗毗荼族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为标志,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还有一种被排除于种姓之外的“旃陀罗”(意为贱民),他们地位最卑贱,其中一部分人专事守死尸、抬死尸、焚死尸或行刑刽子手的职业,婆罗门杀死一个首陀罗或旃陀罗所作的忏悔,同杀死一只猫、狗、青蛙所作的忏悔一样,所以当时种姓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四种姓的地位是神所划定的:婆罗门至尊,不容冒犯。婆罗门教传入恒河中下游佛教早期活动的中心地区的时间较晚,约为公元前8世纪。婆罗门教继续向南印度流传过程中,社会上层首先接受了这种文化形态。

早在佛陀诞生以前,婆罗门教便已经发生了分化。有人对祭祀万能表示怀疑,有人公开否认梵天(婆罗门教的创世主)的存在。一种新的思想——《奥义书》思潮在婆罗门教内开始孕育成熟。《奥义书》的思辨哲学强调世界的精神本原“梵”,以“梵我如一”为人生解脱的目标。这标志着“祭祀万能”的宗教观念正被扬弃,更深刻的解脱学说正在形成。

到公元前6世纪,对立于婆罗门教一方,出现了由诸沙门组成的社会异端。这个异端的成分比较复杂,观点繁多,耆那教称它共有“三百六十三见”,佛教则称有96种“外道”或“六十二见”。归纳起来,除佛教之外,可分为六大流派,佛教称之为“六师外道”。它们的代表人物是:(1)阿耆多,唯物思想的代表,即后来“顺世论”的先驱。(2)尼乾子,承认有业报,主张苦行,即“耆那教”创始人。(3)散惹夷,一种直观主义学派,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决定说。(4)婆浮陀,否认人的行为会发生影响。说人身是由七种元素构成,带有唯物论的倾向。(5)末伽梨,是命定论者,主张没有业报,没有父母生身等。(6)不兰迦叶,学说与末伽梨相似。▲梵天,宇宙的创造者,婆罗门教的最高神,也是印度教的三大神祗(即梵天、湿婆、毗湿奴)之一。周身呈红色或粉色,有四头四臂。4张脸分别朝向东西南北,象征4部吠陀经。4只手常握有念珠、水罐、吠陀经、节杖、勺子、乐弓或是莲花等物,其中,念珠用于记载时间,水用于衍生万物。梵天一般处于莲花之上,出行时骑天鹅,或乘坐由7只天鹅拉的战车。

他们或主张怀疑论或主张宿命论,也有的主张非道德论,其实质则是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讲,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佛教也属沙门思潮。从思想文化的渊源关系考察,佛教的产生无疑是受释迦族部族宗教和雪山以南的印度土著文化的影响;《奥义书》中的思辨和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给予佛陀以最强烈的影响。佛陀同时代的人常称他为“沙门释子”、“沙门乔达摩”,表明他不过是当时众多的沙门思想家中的一人而已。佛陀在动荡的时代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成长起来。他广泛吸取当时的各种知识与思想,经过学习、批判、汲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由一个沙门思想家成长为伟大的宗教家。

佛陀成道后45年间奔走于中印度各地,他在世时佛教肯定有了发展,但规模尚难断定。他辞世后,佛经上说印度大陆有八个国家供奉他的骨殖舍利,即信奉他的教说。到孔雀王朝(约前324~前187年)时期,特别是阿育王时(约前268~前232年在位),佛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在印度境内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同时开始走出本土,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在早期的佛教典籍中,并没有关于释迦牟尼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的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之中,从中大体可勾勒出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创教活动的轮廓。

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大约生活在前566到前486年之间,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圣人”、“贤人”或“寂默”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贤人”。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阶层,他的父亲是当时中印度城邦国迦毗罗卫国的国王,名首图驮那,汉译为净饭王;他的母亲摩耶夫人为当时天臂城国善觉王的长女——摩诃摩公主。在净饭王年逾五十的时候,传说年已45岁的摩耶夫人夜里梦见一头巨大的六牙白象扑向怀中,自左肋进入腹内,夫人大惊而醒,未过多久便怀有身孕。

印度古代风俗讲究妇女生小孩一定要回娘家去生产,否则就会不吉利。在摩耶夫人回娘家时,路过岚毗尼花园,花园里有一棵美丽的无忧大树。摩耶夫人走到这棵大树旁时,悉达多太子要降生了,摩耶夫人顺势将右手攀着这棵大树的树枝,悉达多就从母亲的右肋下降生了。岚毗尼花园的遗址,现在由尼泊尔政府作为古迹保护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岚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800多年阿育王在那里建造的石柱,标志着佛陀诞生之地,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倒,已经是衰落不堪的景象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认识柱上的文字,所以佛陀诞生地一直不被人知晓。直到1897年,阿育王的石柱才被人发现,考古学家才发掘出岚毗尼的遗址,还在附近发掘出了古代的城镇。▲岚毗尼花园(今尼泊尔境内),释迦牟尼的诞生地。离此地向西14公里就是迦毗罗卫城。图上的白色建筑物是为纪念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王后而建的“摩耶堂”。堂右侧枝叶茂盛的无忧树,传说摩耶王后就是抚该树动了胎气生下了释迦牟尼。堂前的水池,传说太子降生后曾在池中沐浴。堂左侧的柱子便是阿育王的石柱。

悉达多太子降生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瑞相。根据《金刚仙记》里面说,有三种奇异瑞相:一是能够运用神通妙力凌空而行;二是自然出现七宝莲花承接其足;三是行走之时足底离地四指之高。东西南北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音如狮子作吼,惊天动地。同时还有九条龙吐出甘露,像细雨一样从空中降下,据说我国傣族泼水节的由来就与此有关。地上又自然涌出了两个水池:一个热水,一个冷水,供太子沐浴洗澡。至今佛教寺庙,为了纪念佛的诞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浴佛节,这是中国佛教传统的最大节日。

据说,悉达多太子降生之时,十方世界光明普照。中国人也看到了五色祥光入贯太微星。当时,周昭王看到这一景象,惊奇万分,就问这是何征兆?大臣苏由启奏说:“西方有大圣人出世。”又说:“却后千年,圣教流传中国。”

悉达多太子降生后,有一位大臣骑着骏马飞奔回宫报喜。净饭王知道摩耶夫人生了太子,心中欢喜,就燃香请来了著名的阿私陀仙人为太子看相。阿私陀仙人双手捧着太子,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看了又看,最后他把太子高高举在自己的头上,立即哇哇地哭了起来。净饭王觉得奇怪,就问仙人:“你为什么哭呀?难道太子的相有什么问题?”仙人说:“不,太子的相实在太好了,真是福慧具足,相好庄严,具足32相。世界上只有二人有32相。一个是佛,一个是转轮圣王,但转轮圣王的32相与佛的32相是不能比的。现在悉达多太子的32相,是相相分明,部位端正,将来一定会出家成佛的。我已经120岁了,等到太子成佛,说法度众生时,我是已经不在了,不能亲见佛的金身,不能够亲闻佛的妙法了,所以我感到很悲伤。”

太子诞生之后的第七天,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佛教认为,摩耶夫人生了释迦牟尼佛,福德智慧增长,依因感果,就升到了利天上。利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欲界第二层天,在须弥山顶上,又名地居天。摩耶夫人升天之后,太子就由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长大。后来她也跟佛出家成道,是佛教历史上的第一个比丘尼,人们为了纪念她,将比丘尼住的地方称为爱道堂。▲佛陀诞生石雕像,表现了摩耶夫人右手攀着无忧大树,悉达多太子从其右肋下降生。

但是,净饭王希望太子将来继承王位,传宗接代,不愿他出家成佛,就想尽办法,用世界上最好的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来诱惑太子的清净身心,特别是从生活上羁縻他。悉达多太子16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国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妃,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罗睺罗。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片森林中,换去了太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

悉达多太子出家的过程充满了离奇色彩。相传,悉达多太子在17岁的时候,由于久居深宫之中,很想到外面去游玩游玩。父王就派了许多大臣和宫娥彩女,陪同太子出游。另外命令一位最有智慧的大臣,跟随太子以便顾问酬答。

太子首先要到东门花园,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发白面皱、驼背弯腰、步履蹒跚,正如唐代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大师所言:“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纵绕金玉满堂,难免衰老病残。”太子见惯了宫女们花枝招展的美妙景象,哪见过这般惨相,就问:“这是什么人呀?”侍臣答曰:“太子,这是老人呀。”当时太子触景生心,想到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就感到郁闷不乐,由此就放弃了游玩的想法,回宫去了。

悉达多太子回到宫中没几天,就又请求出去游玩。这次他们到了南门,碰到一个病人,躺在路旁痛苦地呻吟着,样子十分可怜。太子又问:“这是什么人呀?”答曰:“这是病人呀。”眼前病人的痛苦让太子很吃惊。世界上的人,哪一个人能够不生病呢?太子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决病苦的办法,又感到十分沮丧,无心游览而回宫去了。佛教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人生病是缘于四大不调造成的。常言道:“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被五欲(财、色、名、食、睡)迷。”不无道理。

两次出城门的经历引发了太子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太子第三次向父王请求出去游玩,又到了西门。刚巧看到一簇人抬着一具尸体,随行的亲属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场面十分悲惨。悉达多太子就问:“那个人出了什么事?”答曰:“死了吧,您不必挂怀。”太子想到人生必有一死,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惆怅。

太子第四次出游到的是北门,突然间对面来了一位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沙门。那沙门身穿袈裟,一手持钵,一手拿了一根锡杖,安详地走了过来。悉达多太子见后,顿生喜悦,就对这位沙门合掌恭敬地请问:“您是做什么的呢?”答曰:“我是比丘。”太子又问:“比丘是做什么的呢?”答曰:“比丘是出家修行求道的僧人。我们出家人,一心修道,可以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4种最大的痛苦。”太子被他的话所打动,正想再进一步向他求教,这位沙门忽然不见了。太子心中悲喜交集,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震撼。▲悉达多太子出游四门的壁画,右侧是太子见到的死者,左侧是太子见到的沙门(出家人)。

佛经上说,太子在游四门的时候,路上所看到的老病死苦和一个出家修道的比丘的种种情景,这都是净居天人为了帮助太子出家成佛而化现出来的,作为助道因缘。▲一切义成太子(释尊)苦行雕像消瘦的苦行僧乔达摩,静坐沉思,衣衫褴褛。环绕其头部的光轮是显赫的象征。由于太子降生时呈现一切祥瑞之相,所以就命名悉达多,是“一切义成”之意,所以又称一切义成太子。

终于,在悉达多19岁的时候,他下了出家学道的决心。在二月初八的夜里他到寝宫看望了妻子和儿子,然后与仆人车匿策马出城,断然决定出家修行。当时,他发誓道:“我若不能求得正觉,度脱众生于生死海中,誓不再回迦毗罗卫城。”

净饭王曾派大臣带着侍从去追劝儿子返国回家以待将来继承王位,但诸位臣使没有办法劝他放弃出家的信念,只得留下5个人侍从悉达多,然后一行人回到迦毗罗卫城去报告净饭王。

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边苦修6年,露天静坐思维,每天食用一麻一米,最后“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佛祖后来悟到苦修无助于解脱,决定放弃苦行。佛祖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身上6年的积垢,因身体虚弱而无力上岸,拉住了一根树枝。这时,有一位牧羊女献了乳糜(奶粥)给佛祖,释迦牟尼吃后恢复了体力。他到距离河边10里远的一棵荜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头上敷上吉祥草,面向东方盘腿结跏趺坐(即脚背放在股上,脚心朝上)并发誓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终不起此坐。”终于在第七天(有说49天)即12月8日凌晨,明星闪现的刹那,大彻大悟,悟出了“四谛”法门。

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后,又在树下静坐了7天,思考度化众生的方法。他首先想到的是离他而去的那曾侍奉他的5位大臣,于是便利用天眼通(观察十方世界的特殊能力)发现憍陈如等五人正在波罗奈城附近苦修。释迦牟尼起身到鹿野苑找到他们,为他们宣讲佛法,这就是佛教历史上所宣称的“初转法轮”。第一次宣讲的是“四谛”法门与八种正道。这5位侍者成了最早的佛弟子。后人称释迦牟尼最早度化的这五位弟子为五比丘,即我们汉族佛教所说的和尚。此时,佛宝释迦牟尼、法宝四谛圣法、僧宝比丘(和尚)三宝俱全,佛教诞生了。

释迦牟尼成道后,就四处向大众宣传自己所悟到的“真理”,他的传教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印度地区,先是带领弟子到处游化,后来主要居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即寺庙)和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众人说法。

释迦牟尼的传教充满了艰辛。有一次在某地传教,一个年轻妇女被人收买,把一只小木盆藏在怀中,到佛祖的住处纠缠,说是释迦牟尼与她私通怀上身孕后将其抛弃。正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幸亏这个妇女不小心让木盆掉在地上,使她的诬陷谎言不攻自破。

释迦牟尼前后说法49年。到了80岁的时候,三藏(佛教典籍的总称,分为经、律、论三部分)教法已经齐备。他感觉自己的体力已经衰竭,将不久于人世,终于在出行的路上一病不起。释迦牟尼感到寿限已尽,便在拘尸罗城(今印度北方城邦境内)外的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一片茂密的娑罗林中,安置绳床,枕着右手,侧身而卧。圆寂前,他安慰大家说“有生必有死,精进勿懈怠”,然后涅槃。

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被火化,其舍利(意为尸体或身骨。相传释迦牟尼遗体火化之后结成珠状物,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僧侣死后烧剩的骨头)由摩揭陀等八国分得各自建塔安奉,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骨灰后来又由阿育王加以重新分配,收藏在全印度建造的84000多个佛舍利塔。此为后世佛塔的滥觞。▲佛陀涅槃

3.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悟道后决定将他证悟的真理施与大众,让众生普遍受益。他首先想到的是伴随自己修行6年之久的5位侍者。向五位侍者的讲法是释迦牟尼初次说法,佛教界称之为“初转法轮”。“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无坚不摧。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将被破碎无余,所以把释迦牟尼说法叫做“转法轮”。

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地方是鹿野苑,在今天的波罗奈城。初转法轮的要旨包含了释迦牟尼的根本思想,这就是“四圣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四圣谛”就是“四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即四条真理,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众生现实的种种痛苦现象。苦有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与不喜欢的人或事相会)、爱别离(与可爱的人或事相分离)、求不得(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五盛阴(充满各种身心痛苦)。“集谛”所说明的是造成世间众生及现象世界之所以痛苦的各项原因或根据,集谛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业力说”。一切众生都处于不断的生死轮回当中,在轮回当中遭受着种种痛苦,其原因就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业”是众生的行为或行动。众生不断地进行造作的活动,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而招致善恶不同的“业果”,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灭谛”指断灭世俗一切痛苦的产生根源,达到最高理想境界,即“解脱”或“涅槃”,也就是超脱生死的不苦境界。“道谛”指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这些方法或途径又可概括为8种,即“八正道”。▲佛陀初转法轮浮雕石板▲金釉珐琅彩法轮 清·乾隆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此器施金釉,饰珐琅彩。中央8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8件大事。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八正道”指八种超脱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修习方法,又称“八圣道”。它们分别是正见(对“四谛”等佛教真理的正确见解)、正思维(也作正思、正志,指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正语(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正业(住于清静之身业)、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勤修涅槃之道,亦作“正方便”)、正念(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佛教认为,按这八种方法修行,便可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彼岸。▲鹿野苑遗址鹿野苑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位于古迦尸国波罗奈城,今印度圣地瓦拉那西市北方。“十二因缘”是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认为,世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种条件,人的生命过程也依赖于条件,可以分为12个彼此成为因果联系的环节,名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的内容是由无明缘行,由行缘识,由识缘名色,由名色缘六处,由六处缘触,由触缘受,由受缘爱,由爱缘取,由取缘有,由有缘生,由生缘老死,又称为“十二支”。若将这十二因缘配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说,又可概括为“三世两重因果”。即所谓过去因造成现在果,现在因产生未来果。因此,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得解脱前,都要依这种因果规律在“三世”和“六道”(指众生依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有6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六道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流转。在这里,释迦牟尼是要教导人通过修习,最终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跳出“三世轮回”而实现“涅槃”。

释迦牟尼向憍陈如、摩诃男拘利、跋提、阿说士、十力迦叶等五人宣讲佛法时,五人全神贯注地聆听,心悦诚服,向释迦牟尼顶礼膜拜,成为释迦牟尼最早的弟子。至此,佛教组织的佛、法、僧三者齐备,佛教创立。

4.遗嘱四件大事

佛陀即将涅槃,众弟子悲痛万分。佛陀说道:“你们不要心怀忧愁苦恼,天、地、人、物只要有生就有灭。身体并非为自己所有,生命不能永恒。只要你们勤奋修行,就能够断绝痛苦的根源。为什么还哀伤不已呢?”佛陀又说:“你们应当知道我历尽诸劫,凭借四念处、四意断、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八圣道等法成就正觉。你们应当勤奋修习这些法门。我所说的十二部经,你们也应当好好受持思量,时时修行,并把它们传给后来弟子。”

佛陀的堂弟阿难尊者,随佛修行三十几年,对佛有深厚感情。佛陀即将灭度时,他悲伤欲绝。另一位尊者阿那律提醒阿难说:“你不要再哭了,佛灭度后,佛教的几件重要大事怎么办,你赶快去问佛。”阿难说:“什么大事呀?我实在想不出,你快告诉我!好去请佛最后开示。”经阿那律尊者的提示,阿难向佛陀提了四个问题:第一、佛在世的时候,大家都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为师呢?第二、佛在世时大家依靠佛,与佛住在一起,这是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而住?第三、佛灭度后,结集经、律、论三藏教法时,在诸经之首,要讲几句什么样的话?第四、对一些恶性比丘,佛在世时,佛会设法调伏他们;佛灭度后,用什么办法对治他们?

佛陀对上面的4个问题或4件大事做了安排,佛说:“佛在时,你们以佛为师;佛涅槃后,你们应当以戒律为师,严格遵守。佛在世时大家依靠佛,与佛住在一起,这是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你们要依四念处住(四念处:念是能观的智慧,处是所观的境界;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你们向世人宣讲佛法的时候,在经典开头先加上‘如是我闻’的字样,告诉大众这是你们亲耳听到佛这样讲的;在讲经的时候要说明时间、地点和参加的四众,即当说信、闻、时、主、处、众的六种成就。佛在世时,恶比丘由佛调伏;佛灭度后,你们应当用默摈的方法来对待恶性比丘,把他们在僧团中孤立起来,他们自然会离开寺庙的。”▲佛立像犍陀罗时期(公元2~3世纪)作品,现藏印度新德里博物馆。右手残缺,原手印应为无畏印。

佛陀又告诫众比丘说:“我灭度以后,你们更要严守戒律,戒律在就如同我在。持戒的人,不能进行贩卖贸易,不能安置田产,蓄养奴婢,不得进行占卜,不得参与世事,不能专门喜好结交权贵,更不得亲近人而态度不庄重。戒是解脱之根本,受持戒律,专心禅定,从而灭除痛苦而获得智慧。能够严守戒律,就有善法产生;如果没有戒律,任何善法功德都是空话。我即将灭度了,望你们早日获得正觉,并将佛法发扬光大。”

对阿难尊者所提四件大事的安排是释迦牟尼佛在临终前的最后垂训,也是佛的遗嘱。

5.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是指释迦牟尼佛的10位主要弟子,又称释迦十大弟子,又名释迦十圣。他们是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能具众德而各以实践一种法门见长,所以有“第一”之称。“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

摩诃迦叶,又称大迦叶。因他“能堪苦行”,有“头陀第一”之称。他生于王舍城郊的婆罗门家族,在佛陀成道后第三年出家为佛陀弟子,八日后就证得阿罗汉果,深受佛陀的信赖。

大迦叶在皈依佛陀之前,就清净修行,父母为他娶亲,他却不和妻子同床,不沾染尘世的欲望。他的妻子是毗舍离城效外迦罗毗迦村一位婆罗门富豪的女儿,名字叫妙贤。两人成亲后,新娘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经迦叶再三盘问,妙贤终于吐露了真情:我本来厌恶五欲,希望净修梵行,我父亲却将我嫁给你,多年的愿望将毁于一旦。迦叶一听大喜,原来我俩是同志,我也是厌恶爱欲,希望净修梵行的。就这样,俩人作了名义上的夫妻。迦叶父母听说新婚夫妻分床感到不悦,就叫人拆了一张床。于是二人轮流睡眠,一人初夜中夜睡眠,一人在室内经行或坐禅。他俩就这样一起生活了12年,传为人间佳话。▲十大弟子之摩诃伽叶

皈依佛祖后,大迦叶常独自一人修行,从不惧怕狂风暴雨和日晒,经常露宿在白骨遍地的荒郊野外,在苦行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德性。他不贪名闻利养,用自己的苦行修持教化众生,因此在僧团中受到普遍的尊敬。佛陀入灭后,大迦叶成为教团的统率者。

有一次,佛陀见他年迈体弱,不忍心让他像往常一样在野外独自一人苦行修持,于是派弟子把他召来。佛陀给他赐座后劝他不要再继续苦行,把粪扫衣脱去。佛陀还告诉他应该静养,不要过度疲劳。大迦叶对佛祖的慈悲深为感激,但他不想改变自己的头陀修行。他向佛陀说道:“尊贵的佛祖!头陀修行在我并不以为苦,反而感到很快乐,我不为衣愁,不为食忧,没有得失的烦恼,只有清静解脱的自在。为了给后世修行正法的人树立一个典范,我愿意不舍苦行。”佛陀听后,非常满意地说:“将来正法的毁灭,不是天魔外道的破坏,而是僧团的腐化和堕落!迦叶尊者的话说得很对,要弘扬佛法,让真理之光永驻世间,就必须过严守戒法的生活。”

佛陀入灭后,迦叶主持了佛陀遗体的火化大典。事后他主持三藏圣典的结集。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关于论藏的诵出,《十诵律》、《智度论》说是阿难诵出;《根本有部律杂事》、《阿育王传》说是大迦叶诵出。其他人协助记诵确定佛教经典,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据说这次结集了经、律、论三藏,这对佛典的流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佛灭后,迦叶能主动挑起统理大众的重担,结集圣典,在佛教史上具有重大贡献。▲十大弟子之阿难像(龙门奉先寺正壁)“多闻第一”的阿难

阿难,全称阿难陀,汉译庆喜,是在佛陀成道之日诞生的,所以取此名。其父是白饭王,释迦牟尼的生父净饭王是白饭王的哥哥,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在释迦牟尼成道的那天夜里,阿难出生了,由此可见他天生跟佛有缘。释迦牟尼55岁回家乡传道时,25岁的阿难跟着堂兄出家,此后侍从释迦佛祖25年,成为“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在十大弟子中以“多闻第一”著称。平时听佛陀讲法,皆能铭记心间,终生不忘。因他博闻强记,佛祖曾称赞他说:“我声闻中第一比丘,知时明物,所至无疑,记忆不忘,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忍奉上,此乃阿难比丘。”释迦牟尼入灭后,五百名大罗汉聚集在摩揭陀国城外的七叶窟里,决定忆诵释迦牟尼生前所讲的一切法义。首席大罗汉迦叶让阿难升上师子座。他一人就诵出了佛陀所讲的全部经藏,功不可没。

阿难入涅槃前,他要离开摩揭陀,前往毗舍离国。当他乘船渡过两国之间的界河时,两国的国王都想把他留在本国,便发兵屯于河的两岸准备以武力争夺阿难。佛门以慈悲为怀,阿难怎忍生灵涂炭。于是,阿难做出了自我牺牲。

据《大唐西域记》载:“阿难恐斗其兵,更相杀害,从舟中起,上升虚空,示现神变,即入寂灭,化火焚骸,骸又中析,一堕南岸,一堕北岸。于是二王各得一分,举军号恸,俱还本国,起咐堵波(塔),而修供养。”▲十大弟子之须菩提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从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释尊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须菩提每次总是去有钱人家里化缘,因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集善的机会。佛陀知道后,斥责他们的心不均等,不合佛家法规,从此,和尚化缘不再责富挑贫。“解空第一”的须菩提

须菩提,又作“须浮提”、“苏补底”,意译为“空生”、“善吉”等。须菩提自幼聪慧出众,只是性情暴躁,整天瞋怒谩骂周围的人,闹得父母亲友都很厌烦他。须菩提无法在家居住,便离家进山林中独居。传说一位山神引他到佛的住处,佛陀给他讲解瞋恨的祸患及果报,须菩提听后如梦方醒,忏悔谢罪。此后,经过多年精进修习,须菩提终于获得阿罗汉果,成为罗汉。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须菩提最善解空理,被誉为“解空第一”。在佛陀说法会上,他常担任佛陀的提问者。在佛陀讲解般若法会上,能够发挥究竟的空理,对其能彻底领会的,也首推须菩提。

一次,众弟子不知道佛陀的去向,当佛陀返回时,众弟子都理好衣服前去迎接。第一个见到佛陀的是莲花色比丘尼,可佛陀告诉她:“莲花色比丘尼!第一个迎接我的不是你,而是须菩提尊者,因为他观察到诸法的空性,只有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

事情也正如佛陀所说。当时须菩提正在缝补衣服,当他听到佛陀到来,当即放下衣服,想去迎接。但他又停住脚步,心想:佛陀的法身不是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我去迎接佛陀,这不是把佛的法身当作四大(地、水、火、风)的和合了吗?这是没有认识诸法的空性,不认识诸法的空性,就见不到佛的法身。法性无处不在,佛的法身也是无处不在的,我奉行佛的教法,不该被事相所迷。

须菩提对性空的真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以“解空第一”的盛名,在僧团中受到大家的尊敬。“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目犍连,又称大目犍连,婆罗门种姓。他从小就和舍利弗交情甚厚。他们皈依前各自带领250名徒众刻苦修行。他与舍利弗曾有约在先,谁先悟道解脱,就一定要告知对方。后来,舍利弗得逢佛陀开示,证悟到诸法无我的境界,并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目犍连,目犍连于是率领弟子一同皈依释迦牟尼,他得到佛陀的教化,历经一月,证得阿罗汉果位。

目犍连耳能听到任何声音,不分远近;眼能看到所有法界的事物,不分内外,包括人心里的念头。他还能“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故被尊为“神通第一”。

一次,颇有姿色的莲花色受到外道的指使,用妩媚的姿色勾引目犍连,目犍连一眼就看破了莲花色婀娜多姿遮掩下的过去的悲惨遭遇和用色相勾引男人的复仇心理。原来莲花色女有着很深的痛苦经历,她仇恨所有的男人,她不相信感情,她曾经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16岁时父母为她找了一个夫婿。不久,她的父亲去世了,她的母亲竟和她的丈夫私通。莲花色知道真相后,感到羞愤交加,丢下幼小的女儿,只身一人在外面漂泊,几年后再次嫁给一个经商的男人,过了几年幸福的日子。她的丈夫在一次外出经商时,花了很多钱买了个小妾,让她惊异的是这个小妾竟然是她和第一个丈夫生的女儿。命运如此捉弄她,从此她彻底绝望了。她开始用自己的色相报复这个世间,勾引男人,做起了卖笑的淫女。目犍连并没有轻视她,知道她此刻已经有所悔悟。他同情地对莲花色说:“你前半世虽然经历了一段苦难的因缘,但若能依着佛陀的教化而行,即可获得新生,现在你的机缘已经成熟,跟我一起去见佛陀吧!”就这样,莲花色女做了佛陀的弟子。▲乔达摩佛陀坐在世界上方的高座上,他的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侍立在侧。佛陀右手触地,呈触地印。

目犍连弘扬佛法,度化众生,遭到外道的嫉妒,一次他经过伊私阇梨山下,被裸形外道用乱石打死。他是佛教史上第一个为了传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比丘们请问佛陀,目犍连神通第一,他为什么不用神通与外道对抗?他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暗算?佛回答他们说:神通敌不过业力,肉体是无常的,业报是要了结的。原来,目犍连过去生中,捕鱼为业,不知有多少生命丧在他的手中。目犍连以短暂的色身,换来无限的真理,堪称佛门龙象。“议论第一”的迦旃延

迦旃延是南印度阿槃提国人,他最初也是跟随外道修行,后来皈依了释迦牟尼,成了“十大弟子”之一。因为他最善于分别诸经,分析法义,擅长说法,所以在佛的弟子中被誉为“议论第一”。

迦旃延度化众生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教一位老妇人“卖贫”而生天的故事。佛经记载,阿槃提国有一个大财主,为人吝惜凶狠,有一个丫环从小就给他家干活,起早贪黑,不敢有任何怨言,即便如此仍免不了挨打受饿;到了老年,更是衣衫褴褛,终不饱食。有一天,她来到河边痛哭一场,准备跳河自尽。此时,迦旃延化缘路过此地,问清缘由,便对她说:“你这样贫穷,为什么不‘卖贫’呢?”老妇人迷惑不解地问:“贫穷也能卖?又有谁会买贫呢?”迦旃延说:富人前世布施修福,才能享受今生的富贵;贫穷者所以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修福。你现在对我行布施,不是等于将贫穷卖给我吗?妇女听后,知道发财致富之道,但现在一贫如洗,怎样行布施呢?迦旃延将钵交给妇女说:你盛一钵水给我不就是行大布施了吗?这位老妇人便照着他说的一一去做,在这天的午夜,天放光明,大地震动,她的虔诚感动了天地,随后,这位老妇人结束了这一世的苦难,转生到利天中,与五百天女一同娱乐游戏,幸福无比。

迦旃延的教化方法,善于个别谈话。他在摩陀罗国教化时,国王指责他说:“你是婆罗门种姓的人,却做了刹帝利种姓出身的佛陀的弟子,不感到屈辱吗?”迦旃延回答说:“每个种姓的人都有善有恶。例如婆罗门种姓中,杀生、邪淫、邪见,造种种恶业的人很多,这能说明他是高贵人种吗?可见人的贵贱与否,不在人种的优劣。”后来,国王听了他的劝说教化,皈依了佛门。

迦旃延除主张种姓平等外,还主张老年与青年平等,如他在婆罗奈乌泥池和比丘一起进餐时,有一老婆罗门倚杖走来,大家纷纷起立让座,唯有迦旃延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老婆罗门对婆罗门教出身的迦旃延改信佛教已经满腔怒火,今又见他如此无礼,气得暴跳如雷,用手杖指着迦旃延的脸责问说:“你为什么这样目中无人?”迦旃延很温和地说:“从你的粗鲁举动和讲话的声音来看,你不配称为长者,也不值得人们的尊敬。你的贪瞋烦恼很重,虽然活到八九十岁,只能是白活。”老婆罗门听了迦旃延的话,自知理亏,默默地走开了。迦旃延说法的特点,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人们思想上的具体问题,予以开导,不作空泛无益的戏言。“天眼第一”的阿那律

阿那律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他是释迦牟尼的叔父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成道以后回家弘扬佛法,阿那律钦佩佛陀的道行,于是跟随佛陀出家,并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阿那律虽然有天眼第一的神通,可他本人却是个盲人。据《楞严经》记载,由于他是王子,出家不久,无法适应沙门的苦行生活,常常贪睡耽误修行。对此,佛陀非常生气,指责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受到刺激,下决心要克服这个贪睡的毛病,连续七天七夜不睡觉苦行佛法,最后把眼睛累瞎了。后来在佛陀的指导下,阿那律日益精进,终于证得了天眼的神通,成了僧团中的千里眼。十方世界(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在他看来就像掌中的摩罗果(形如胡桃)一样,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像他掌中的一个核桃,而且看起来还细致入微。由于他对大千世界看得清楚明白,这就使得他心胸豁达,容易和任何人相处。他认为:道是从少欲、知足、寂静、正念、正定、精进、正慧、无戏论等八种方法得来的。

佛陀入灭前,问众弟子:“我说的四谛、十二因缘,是我证悟的真理。它是世间的明灯,苦海的慈航,入道的法门,证果的要道。谁对此有疑问,赶快提出,当为解脱。”阿那律起身合掌恭敬地对佛说:“我们都坚信四谛、十二因缘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阿那律的话安慰了佛一生说法的苦心,佛陀微笑着进入了涅槃。“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舍利弗,又名舍利弗多罗,亦名舍利子。他16岁时就能用言语辞令说服其他的理论家,同族的子弟都跟随他,向他学习。他年少时就与目犍连结成好友,他们经常结伴游历,寻师访友,求学问道。舍利弗先皈依佛陀,后又告知目犍连入佛之事,使目犍连率众徒归顺佛陀,壮大了佛教的势力。

传说舍利弗行菩萨道,不但愿意把所有的财产布施与人,甚至连生命也在所不惜。一天,一位青年对他说:母亲患有不治之症,医生说要一位修道者的眼球作药引,才能治好母亲的病。舍利弗立刻把左眼取下,交给青年。青年接过眼球说:“医生说要右眼。”舍利弗接着又挖出右眼球交给青年。青年接着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说:“你是一个什么修道人?眼球臭得难闻!”扔在地下,用脚一踩,拂袖而去。舍利弗感叹道:“众生难度,菩提心难发,菩萨行难行,我还是当一个自了汉算了。”立即便有人对舍利弗说:“刚才那位青年是你的大善知识,是考验你的菩萨行是否坚定。你不应退失菩提心,应更勇猛精进,上求佛道。”舍利弗从此以后,更加坚定菩萨的行愿。▲舍利弗,盛唐,敦煌莫高窟第46窟

舍利弗皈依佛陀后,常伴随在佛陀左右,帮助佛陀度化众生。在诸多弟子中,他的智慧超群,《增一阿含经》说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据经典记载,舍利弗通晓外道典籍,常常用他那超绝的辩才摧伏赤眼婆罗门外道,使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并耗巨资修建袛园精舍。

在佛陀晚年的时候,提婆达多企图盗取佛陀所讲的“五法”另立僧团,并带着没有觉悟的500比丘逃到伽耶山中,舍利弗与目犍连立即追赶到山中,舍利弗用他的智慧说服和劝导了500比丘,让他们明白了所犯的错误,返回归途皈依佛陀。

佛陀在毗离城附近的森林中说法后,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3个月后就要入涅槃。舍利弗在禅定中思维:过去的诸佛,上首弟子都在佛陀以前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应先佛陀而进入涅槃。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佛陀的同意后,就回到故乡,拜见了百岁的老母亲后,在其诞生的屋中入灭。▲佛与罗睺罗,宋,麦积山第133号前侧“密行第一”的罗睺罗

罗睺罗,又译“罗护罗”,意思是“障月”。罗睺罗是释迦牟尼未出家前生的儿子,据说罗睺罗出生时正赶上朔日,也就是月亮被遮住了,所以叫他罗睺罗。

释迦牟尼成佛后,曾回到家乡。他唯一的儿子罗睺罗愿意跟从父亲出家,做了小沙弥,此为佛教有沙弥(小和尚)之始。

罗睺罗刚出家时常爱说谎骗人,自己寻开心。佛陀知道后,特把他叫来,为他讲诚实的重要性。

一天,佛陀洗完脚,问他:“这盆里的水能喝吗?”“洗脚水污秽,怎么能喝呢?”“你就和这洗脚水一样!你本是王孙,出家做了沙弥,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而是开玩笑骗人,三毒的污秽在你心中,如同干净的水里有了污秽一样。”佛陀说完把盆轻轻一踢,盆子滚动起来,罗睺罗害怕起来。

佛陀问他:“你怕把盆子踢坏吗?”“不是,脚盆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坏了也不要紧。”“罗睺罗,你不爱惜这个盆,等于大家也不爱护你、珍惜你,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只能是更加迷惑!”

罗睺罗听了佛陀的教诲,全身冒汗,无地自容,发誓持戒修行。

罗睺罗一天听佛说法回来,房间被别的比丘占去了,并把他的衣钵等物扔到门外。当时又落起滂沱大雨,罗睺罗只好到厕所里坐禅,一切低洼处的蛇洞被水淹没,藏在洞里的蛇纷纷逃去,威胁到罗睺罗的生命。佛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将他喊到自己的房间内。本来戒律规定比丘和沙弥不能同住一个房间,现在重新规定比丘和沙弥在一室可以同住两夜。

有一次,罗睺罗与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个无赖将沙子投进舍利弗的钵内,并用木棍打破了罗睺罗的头。舍利弗教导罗睺罗说:“受侮辱时候,不能心生瞋恨。我们要制伏瞋恨心,严守忍辱。”罗睺罗深知忍辱德行的可贵。

因为罗睺罗“不毁禁戒,诵读不懈”,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众不知,唯其知之,故被称为“密行第一”,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也是著名的十八罗汉之一。“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富楼那”是“富楼那弥罗尼子”的简称,意译“满慈子”。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富楼那以“说法第一”著称。他最善分别义理,广说佛法,而且辩才极为出色。

富楼那向广大听众宣讲佛教义理,有说有唱,抑扬顿挫,有时还穿插民间故事和传说,讲得生动有趣,使广大听众听后信服而皈依佛门。因闻其说法而解脱得度者,竟多达99000人。因此,他被誉为“说法第一”。

当时,印度西方有个输卢那国,据说那里的人民“凶恶轻躁,弊暴好骂”,是弘扬佛法最难的去处,富楼那偏要到该国弘法化度。他向佛陀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得到了佛祖的鼓励和赞扬。佛陀考验富楼那说:“假如那里的人,不肯接受你的说教,反而破口大骂怎么办?”富楼那答:“他们只是骂我,还不曾用棍棒打我,说明还不十分野蛮。”佛又问:“假如他们用拳头、瓦石、棍棒打你呢?”富楼那答:“他们只是用拳头、瓦石、棍棒打我,还没有用刀杖刺伤我,我觉得他们还是很好。”佛问:“假如用刀杖刺伤你呢?”富楼那答:“说明他们还有人性并没有残酷地把我打死。”佛紧逼着问:“假如他们把你打死呢?”富楼那答:“那我太感谢他们了,他们杀害了我的色身,帮助我进入涅槃,帮助我以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报答佛恩。”佛听后称赞说:“富楼那,你真是为了说法,不惜一切代价。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你可以动身到输卢那国去传法度人了。”富楼那在输卢那国经过艰苦的工作,终于建立了为僧众说法的500伽蓝(寺院)。“持律第一”的优婆离“优婆离”又作“优婆利”、“优波离”,意译“近取”、“近执”。优婆离出身于第四种姓(首陀罗种姓,属社会最底层),在王宫做理发师,因他善良,得到释迦王室信任,遂命他在王宫为王子们理发。他想出家当和尚,又恐自己出身低贱而佛门不收,痛苦的煎熬使他泪湿面颊。舍利弗看到了,问明原委,对他说:“你不用悲伤,佛法平等,不分贵贱,我带你去见佛陀,佛陀一定会收你为弟子的。”佛陀果然同意收他为徒。这体现了释迦牟尼佛所倡导的“四姓平等”的思想。优婆离精进修行,后来成为著名的十大弟子之一。

优婆离以奉持戒律最为严谨著称。《增一阿含经》卷三说:“奉持戒律,无所触犯,优婆离比丘是。”故其为“持律第一。”《智度论》卷二称,优婆离“于五百罗汉中,持律第一”。

据说,因优婆离是持律模范,佛陀寂灭后,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了律藏。参加结集的长老,对他的记忆力的惊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天优婆离问佛:“比丘、比丘尼是否可为社会上男女做媒?”佛答说:“若比丘、比丘尼持男意至女边,持女意至男边,乃至介绍一交会,就犯僧伽婆尸沙罪,须要悔过。”戒是规范身心,防非止恶,而男女问题最易给人带来烦恼和不安,所以在戒律中对此限制尤其多。优婆离的一生,是在处理僧团的纠纷,向佛陀请问戒律中度过的,堪称戒律权威。▲十大弟子之优婆离

6.三藏圣典结集

结集,有集合、会诵的意思。佛陀一生的教诫,本无文字记录,但在他的弟子群中口耳相传,背诵记忆者,为数甚是可观,其中也少不了后学者的自我创作。把这些以佛陀名义流传的教诫汇集起来,经过各地比丘集会共同讨论协商,最终形成大家一致认可的经典。

根据史料记载,佛教史上先后有过四次结集,经过不断演绎、增删,经、律、论三藏圣典始告完备。

第一次结集在七叶窟(七叶窟又名七叶树窟、七叶穴、七叶岩、七叶园等等。位于印度王舍城附近毘婆罗山中之石窟,为王舍城五精舍之一)举行,将佛陀所说的教法经过会诵、整理、确认,形成佛教经典。当时佛陀传授教义只凭口头传诵,心口相传。但是,仅凭记忆容易产生误差,因此在释迦牟尼逝世后不久,由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由阿难诵出佛陀一生所说的言教,并由优婆离诵出了佛陀为僧伽团体所制的律仪戒规,由此形成了佛教的“经”和“律”。

第二次结集发生在佛陀逝世百年后,这次结集起因于佛教僧团中对于戒律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的激烈争论。耶舍长老召集了700上座僧众举行了规模较大的经典结集,认为东部跋耆族比丘提出的新十条戒律不合传统的戒律,必须废除;为了统一认识,对经、律的内容必须进行重新确定,以防被人篡改、歪曲。他们的结集在历史上被称为“七百结集”(因有700人参加结集集会)。而坚持新十条戒律的跋耆族僧团也针锋相对地举行了另一结集佛教经典的集会,也用会诵的办法对经、律进行核定,确定十件事为合法。他们的结集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大众结集”(因有万人参加结集集会)。▲七叶窟:佛教历史上第一次佛教弟子聚会处。位于印度王舍城附近毘婆罗山中。

第三次结集发生在佛陀灭后235年之际。在阿育王的支持下,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召集了1000比丘众参加,对佛教经、律、论三藏,主要是上座部的三藏进行重新会诵、确认。

第四次结集发生在佛陀逝世后约400年。迦腻色迦王接受了胁尊者的建议,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一带)举行了一次佛教经典的结集。这次结集由胁尊者主持,以世友菩萨为上座,共有500人参加,主要是论藏的结集。相传迦腻色迦王命人建塔封藏,以传后世。

7.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是对原始佛教分裂出来的各个教团派别的总称。佛陀逝世一百年后,佛教教派开始发生分裂。最初分裂为上座派和大众派。

据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等记载,佛教的分裂主要是由于对佛教修行果位“阿罗汉”的看法不同。当时一个名叫大天的比丘认为,只有佛才是至善至美的,而阿罗汉却非完美无缺,而是仍然有着五种局限:(1)仍有生理欲望;(2)仍有“无知”;(3)对教理和戒理还有疑惑;(4)还需要得到佛的指示;(5)若不发出“苦”的叹声,仍有无常、痛苦的感受。这种新见解遭到了长老们的反对,却得到了众多比丘的附和,反对派的长老们构成了上座部的阵营,赞同的多数僧徒构成了大众部阵营。

上座派固守佛教原有的教义、戒律,墨守成规,不能使佛教原有的教理、戒律适应变化的社会需要。而大众派根据当时印度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私有经济已迅速发展的情况,提出变革佛教不蓄金银钱财、僧团财产共有等戒条,以使佛教在这些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

大众派的新教理和对原佛教戒律的新阐述反映了佛教向印度纵深传播的趋势。凡是流向新的民族和地区的佛教,必然带上该民族、该地区的新色彩。大众派就是在弘扬佛教,使佛教向印度社会纵深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佛教的新教理和新戒律的。

另外,两派对于佛陀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上座部一般坚持原始佛教的看法,即认为佛陀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不是神,他的伟大主要在于他思想的正确、智慧的精湛、人格的崇高。而大众部则把佛陀神化,认为佛陀具有无限量的寿命和无边的法力。事实证明,只有承认了佛陀的无限神力,才使佛教具有了适应印度各地区、各民族发展的需要的能力,才能使佛教显现出整治社会的功效。

关于心性及其解脱问题,部派佛教也曾有过许多争论。大众部一般都主张“心性本净,客尘所染”,认为只要去除所染,恢复本净的心性,即为解脱。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坚决反对“心性本净”,他们把心分为净心与染心两种,所谓解脱就是以净心取代染心。上座部中的化地部、法藏部则认为“心性本净”,持与大众部相近的观点;但他们又否认客尘对心性的染污,与大众部的“心性本净”说大相径庭。

上座部的各派比较侧重于说“有”,即肯定心法与色法(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都是实在的。如说一切有部主张“法有我无”,即认为万法皆因缘而有,没有常恒的主宰(我)。犊子部则进一部主张“我法俱有”,即认为万法及其主宰(我)都是实有的。这些观点与原始佛教的无常说和无我说都是相对立的。

大众部的各派一般都比较偏重于说“空”,对现实世界持否定的态度。例如一说部主张“诸法俱名论”,认为世间法、出世间法全是假名,一切法都无有实体,都是不真实的。

部派佛教争论的问题及其提出的观点,对大乘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乘佛教正是在部派佛教争论的问题的基础上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的。部派佛教各派的观点和理论是印度佛教由原始佛教走向繁荣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为后来大乘佛教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8.大乘佛教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度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大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概贬称为“小乘”。

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有3个发展时期:(1)初期大乘。约1至5世纪,集中阐发“假有性空”的理论,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2)中期大乘。约5至6世纪出现,以讲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识缘起为特点,集中阐发万法唯识的观点,形成以无著、世亲为始祖的瑜伽行派。(3)后期大乘。7世纪以后,佛教义学逐步衰弱,密教起而代之,形成密教经典。这3个时期的各派论著大都保存在汉、藏文译本中,少数仍有梵文。13世纪后,佛教在印度绝迹。

大乘佛教主要从体空的角度讲空,认为事物在本质上就是空,没有离开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独立的空,要求即空观有,即有观空。而小乘佛教是从分析的角度讲空,认为事物之所以空是因为组成它的部分有可能离散。大乘佛教主张通过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菩萨行来达到成佛的目的,并在修菩萨行中普度众生;小乘佛教则强调修习“三学”(戒、定、慧),以取得阿罗汉果位为目的,主要是求得自身的解脱。

大乘佛教不要求一定出家,重视与世俗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张为使众生脱离痛苦而不离世间;而小乘佛教强调出家或出世。

大乘佛教一般把佛陀描绘为全知全能、威力无比的神,将佛陀神化;小乘佛教中有代表性的部派一般则把佛陀看作掌握佛法的最高教主。

由印度本土传出的大乘佛教,属北传佛教,主要指中国佛教汉、藏两大系统。汉传佛教始于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的佛经翻译,魏晋佛教显学“般若学”盛行,此后鸠摩罗什传“三论学”,佛陀跋陀罗、昙无谶等传涅槃学,菩提流支、真谛等传唯识学,大乘佛教遂占据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且内容日益丰富,增添了中国固有文化的色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