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亦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0:26:13

点击下载

作者:董昱君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务亦悟

务亦悟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共编入“人本性”、“形其势”、“质界数”、“股之道”四篇文章。四篇文章看似相互独立,其实不无相互联系。取书名《务亦悟》,还由于这四篇文章均是自己多年研究感悟的结果。“务”表示全身心地投入,“悟”表示潜心研究感悟其中的规律和奥秘。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做到这两点。“人本性”一文主要是力图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从生物生命的深层次探索揭示人类先天的本质属性,并通过将人类先天本性与后天属性相结合,实现对“人性”的全新理解。同时从新的人性理解出发解读社会,梳理社会脉络,分析社会矛盾,思考社会问题。“形其势”一文主要是力图通过分析形态与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事物发展运动机理,总结依据事物发展当前形态判断事物发展未来趋势的方法。同时探索总结事物发展时空曲线的规律性,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运用时空曲线,提高生活、工作中的决策水平。“质界数”一文主要是力图通过对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导致事物发生质变、位于质变飞跃临界点上的量变数值,以此破解“定数”之谜。帮助读者从时数角度妥善规划人生;提高对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周期性转折点的预见和把握能力。“股之道”一文主要是为中小股民而写。力图以独到认知帮助中小股民了解股市本质、特性和基本规律,将诸多较好技术分析方法汇集一起,帮助读者提高综合性技术分析能力,逐渐成长为成熟理性的股票投资者。

如果说前三篇内容具有整体性,第四篇内容则具有例解性。

能力有限,事难如愿。文中若有不妥,乐见读者朋友指正。作者 二○一二年十二月 于秦皇岛

第一篇 人本性

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性,到底应该怎样理解?人类迷局,如何才能破解?本文力图突破一些习惯和框框,变换一下角度和思路,从生物生命的深层次探索揭示人类先天的本质属性,从人类先天本质属性和后天社会属性相结合上全面理解客观真实的人性,并从这样的人性理解出发认识社会、思考问题。

在认识理论上定位

人性即人的属性。人的属性应该包含两部分:即先天属性部分和后天属性部分。人的先天属性是天然的、原本的,所以应该被称为人的本质属性。而人的后天属性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应该被称为人的社会属性。只有首先把人的先天属性即人的本质属性搞清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人的后天属性即人的社会属性,并将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才能够全面理解客观真实的人性,才能够把握人性的实质。人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呢?在揭示人的本质属性之前,有必要从认识理论角度说明人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人的本质属性可以简称为人本性,应该是人类先天、天然的,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在我们还不能对人本性概念内涵作出准确表述之前,不妨先对人本性概念在外延上作出这样的界定:地球表面一切具体实在的活人体内普遍固有的一种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共同属性。按照这种界定推论,以往年代已经死去的、未来年代将要出生的、目前尚存活于世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人种的所有个体活人身上,都曾经存在、必将存在、正在存在着一个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共同属性。人们身上的共同属性有很多,而能够被称作人本性的共同属性只有一个,就是先天的、最具根本性的、最能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那一个,其余共同属性都不是人本性。确切地说,被我们称作人本性的共同属性,绝对不是诸如人人都有头有脚、都需要衣食住行、都向往当官发财等等这些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社会关系属性本身,而是凌驾于这些具体的无穷无尽的自然生物属性和社会关系属性之上,并决定之、支配之的先天形成、具有最根本性、最能够反映人类普遍本质的一个简单法则,或称最高法则。这一最高法则深深扎根于所有活着的人体内部,并随着人类的长期繁衍而不断地遗传着。它不随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社会关系的变迁而变迁,只随着人的出生而产生,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这种最高法则始终不变地决定着、支配着每一个活人的需求;决定着、支配着每一个活人根据他可利用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这样或那样行为,去应对他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以求实现对最高法则的最好贯彻和展现。也就是说,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存活着的人,在任何外界环境面前所作出的任何表现行为,都不是绝对的、纯粹的为了服从服务于外界环境,而是绝对的纯粹的为了服从服务于体内最高法则的需求。是为了服从服务于体内最高法则才去适应外界环境、应对外界环境、改变外界环境的。也可以说,人们面对外界环境的任何应对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受到自身体内最高法则指使的结果,最终都能够在最高法则那里得到解释。我们从这个最高法则出发,依据对一个人自身情况、外界环境的掌握和分析,就能够对其在特定外界环境面前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对行为作出大概的推论和预测。同样,从这个最高法则出发,凭借对一个人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的了解,就能够对其各种思想行为表现予以合理解读。这个最高法则本身,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本性。人们常常把人性分为生物属性部分和社会属性部分。其实无论生物属性还是社会属性都不是人本性。人本性是支配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贯穿于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的共同法则、最高法则。打个比喻,假如我们认定每个人体内都拥有一套用来指挥这个人一切思想行为的系统软件,人本性不是这套系统软件本身,而是这套系统软件所依据的最基本公式、所贯彻的最基本法则。再具体些讲,这种人本性法则应该具有以下七种特性,我们应该给以肯定。

一是肯定人本性的抽象性。

肯定人本性的抽象性,就是肯定人本性不是具体的表现形态,而是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抽象属性。由于在人与人之间,在一个人的前后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很多差异非常之大,甚至达到截然相反的程度。这使人们往往不相信从这些无限差异的行为表象中能够抽象概括出一致、稳定、共同的属性,从而怀疑抽象人本性的存在。认为人本性不可能是抽象的属性,只可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一个过程。如果说人本性是具体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个具体中,我们到底是承认某个具体为人本性呢?还是承认全部具体之总和为人本性呢?前者肯定是错误的。既然人类具有无数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如果只承认其中的某个或某部分为人本性,这种方法无疑就是盲人摸象,就是以偏盖全。而后者是将人类历史全过程中千差万别的所有个人在千差万别的所有时空中表现出来的千差万别的所有具体现实一个不漏地总括为人本性,显然对这种人本性的认识永远不可能完成,对其表述也永远不可能结束。这实际上等于把人本性划为研究禁区。如果把某个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的特定具体表现称作该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的特定人本性,这等于说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人本性,一个人的前前后后也有不同的人本性,人本性具有无数个,而且相互之间千差万别,不断变化。这种理解不仅不符合前面关于人本性概念外延界定的要求,甚至与“人本性”三个字的字意也不符,只能理解为“人表象”。所以说当人们把每个具体都看作是人本性的时候,人本性已经变成了人的外在表象。由于人本性是所有人的共同本性,所以人本性只有区别人与非人的功能,没有区别此人与彼人的功能,也没有区别此时与彼时的功能。那些能够用来区别此人与彼人,区别此时与彼时的东西,一定不是人本性,一定是人的非本质属性。这种把人的表象当作人本性的观点,实际上否认了人本性的存在,认为人类是个没有固有本性的物种,所谓人本性只不过是人们在不同环境面前的不同表现而已。这种观点当然不够客观。人类能够作为一个稳定的生物物种存在着,一定有着自己的固有本性。如果不存在固有人本性,人类必然呈现无常态、无常性、无规律,绝对而纯粹地为环境所动的局面。人类就不可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更不可能为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而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改变环境。事实恰恰相反,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有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追求和选择去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改变环境。这说明人类存在固有本性。人类积极主动的活动表现,正是人类固有本性的反映。我们要揭示人本性,恰好要从人类积极主动的活动表现中进行抽象归纳。所以人本性应该是抽象的。我们再从另个角度理解:人本性是先天的,是先天由遗传基因获得的,在这个人还没有接触具体、没有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时候已经获得了这种属性,这种属性也只能是抽象的,不可能是具体的。还由于,我们要找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本性,也不是某个人的某个时空本性,而是所有人在所有时空的共同本性,所以这种人本性既无法是某一个具体,也无法是所有具体之总和,只能是关于所有具体的抽象。也就是说,这种人本性决不可能是也无法是无数的、千差万别的、不断变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本身,一定是也只能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类无数的千差万别的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所反映出来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属性或法则。这种抽象属性或法则的存在,正是人类主动追求、主动选择的根本原因。

二是肯定人本性的主体性。

肯定人本性的主体性,就是肯定人本性是人的本性,人是人本性的主体。人本性不可能离开其主体活人而存在于活人以外别的什么客体之处,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体内部,是活着的人自身内在固有的根本属性。人在人本性在,人死人本性消失。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很容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主观精神的哲学命题出发,到社会存在、社会关系或客观存在中去寻找人本性。这样寻找的结果,只能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本质属性是关于人的两个不同层次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社会环境中以适应社会环境的社会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社会性特点的各种具体属性的总称。而人本性则是位于人的生物肌体内部的,对于人的全部社会属性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的简单生物法则。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决定于人本性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是人本性与生存环境两者作用相互碰撞的产物。而人本性则只来自和决定于遗传,为人体所固有,与人的生存环境无关。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本性的外在表现方式,人本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宗旨。人的社会属性在形式上决定于社会环境,在原则上支配于人的本质属性。当我们把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客观存在当作人的生存环境来看待的时候,人的生存环境既不是人本性,也不产生人本性。既不包含人本性,也不决定人本性。人的生存环境能够影响和制约的只是人的社会属性。如果我们把人本性比作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把生存环境比作光的折射物体,人的社会属性就相当于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折射后形成的光谱。虽然光谱的任何变化都能够从折射物体处得到解释,但是如果没有发光体发出的光线,光谱肯定不存在。同样,如果没有人本性,人的社会属性也必然不存在。人们之所以容易从唯物主义哲学命题出发,到生存环境中去寻找总结人本性,主要是误把社会意识、主观精神、人的思想行为等当作了人本性。其实这些主要属于人的社会属性,根本就不是人本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探索人本性,却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混淆了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关系,总是把人的社会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来研究,总是在人的社会属性当中寻找人的本质属性,结果是越找越模糊,看什么都似是而非。人们普遍地习惯性地认为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取决于生存环境,是生存环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属性。因为天气变冷,人们才增加衣服;因为天上下雨,人们才撑起雨伞;因为社会依据你支付的货币量付给你生活所需,人们才去赚钱。所以,要把握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属性,就应该去分析认识生存环境。如此一来,人们研究人本性的视线就一步一步地移向了外部环境。使研究人本性工作走上缘木求鱼的歧途。其实,这种逻辑推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石性的前提,即人所特有的生物法则。人们是在这种生物法则的支配下,或者说是为了贯彻这种生物法则,才去应对各种生存环境的。加衣服、撑雨伞只是人们对天气变冷和天上下雨这些外界环境的应对行为。人们所以应对,是为了防止自己身体着凉生病。如果不是为了防止自己身体着凉生病,人们就没有必要去在乎、去应对天气变不变冷、天上下不下雨。同样是天气变冷,高山不会加衣服,河流也不会加衣服。同样是下雨,高山不会撑伞,河流也不会撑伞。因为高山、河流不是生物,没有生物法则,没有生命主动性。生存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决定过程与洪水对泥沙流动的决定过程有着根本不同。洪水使泥沙处于无条件、无选择、绝对的被动状态。而生存环境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决定,则是要通过人们凭借自己的生命主动性积极选择应对来实现。政府为了调整经济结构而改变税收法规的时候、领导人为了规范下属行为在制定奖惩措施的时候、侦探警察为了破案对案情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都是在事先预设或者肯定默认每个人都固有天然生物法则和贯彻该法则的生命主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且把自己的决定和结论,完全建立在每个人都拥有天然生物法则和贯彻该法则的生命主动性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他们的行为对象是高山、河流之类的非人事物,不具有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或是完全痴呆,没有反应能力,他们的行为就会变成没有任何意义的玩笑。当人们思索着生存环境是怎样决定着人的思想行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预设和默认了人类那种天然的人所共知而又心照不宣的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比如,当人们见到某一个人面临倾盆大雨而不躲避的时候,不免要责问他:“你傻呀”?这句责问其实就是说“难道你体内没有生物法则和贯彻生物法则的生命主动性吗”?显然,如果这个人不傻,那么他体内一定会拥有生物法则和贯彻生物法则的生命主动性,一定会自觉主动地躲避倾盆大雨的。但是,每当谈到人本性的时候,人们又会有意无意地把人的这种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忘的一干二净。人们往往只是单方面地看到了人的生活表现与外界环境的适应关系,因而总是力图从这种关系中去寻找人本性,而不是从人类所特有的不同于高山、河流的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中去思考人本性。其实,人的这种天然生物法则和生命主动性,恰恰是人类不同于高山、河流的,属于人类自己的固有属性,恰恰是人本性的涵存之处。河流并非天生为人类而设,人类则天生会近河而居。河流不是人本性,近河而居也不是人本性,支配人类近河而居的最高生物法则才是人本性。这个最高生物法则就存在于人体内部。

三是肯定人本性的客观性。

肯定人本性的客观性就是肯定人本性如同人体器官功能一样,是不以人的主观精神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多么伟大的医生,只能恢复和强化人体器官功能,而不能改变人体器官功能。因为人体器官功能是先天的、客观的,是不能被主观精神所改变的。人本性也同样如此。人本性是先天遗传、不可更改、不需理由、不需驯化的人体内固有的最高生物法则。人本性以自然生物法则的方式,在客观上统领人体所有器官,包括大脑。强制所有器官分别以各自功能和功能性产物,协调一致地共同贯彻执行人本性法则。大脑只是人体诸多器官之一,它当然毫无例外地与其它器官一起接受人本性支配,为人本性服务。大脑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主动地考察外部环境,积极地寻找机会,聪明地创造既符合外部环境又合乎人本性法则的主观精神,勤奋地支配人的肢体器官采取相应行为实践人本性法则。可见,主观精神只是大脑这一个器官的功能性产物,它与统领所有器官的最高生物法则当然不是一回事。不是大脑支配体内生物法则,相反,是体内生物法则支配大脑。大脑的思维行事完全遵循于体内生物法则。所以说大脑思想什么问题,并不是人本性。支配大脑如何思维行事的体内生物法则才是人本性。大脑思考吃饭问题是因为身体饿了。大脑思考睡觉问题是因为身体疲劳了。大脑思考求偶问题是因为身体有了性欲要求。大脑所思考的问题一定是符合体内最高生物法则要求的。人生,就是依据这种生物法则和逻辑要求而运动着的生物物质过程。人的主观精神只不过是在这种生物物质过程中产生并为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服务的一种特殊方式或现象,是人体的部分器官为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服务的特殊方式和现象。是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所贯彻的法则和逻辑决定着人的主观精神,而绝不是人的主观精神决定着这种生物物质过程所贯彻的法则和逻辑。所以说人本性不是主观精神本身,而是人体内决定这种生物物质过程的最高生物法则。人本性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触最深的是战胜自己最困难。自己为什么要战胜自己呢?其实是主观的、社会的自己想要战胜客观的、生物的自己。主观的、社会的自己表现为主观精神,想问题做事情不可能不受到文化信仰、社会背景等主观精神、社会意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客观的、生物的自己必然以本能的直接的方式,坚定而严格地贯彻执行人本性法则。人们战胜自己的过程,就是这两种方式通过斗争调节矛盾的过程。其实二者都是在为人本性法则服务,只是在具体目标和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而已。从这里我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在主观精神之外有一种“法则”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行为做事,没有人有意识地自觉地思考什么是人本性,要不要遵循人本性,怎么样遵循人本性问题。然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思考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却都无一例外地、无意识地、不自觉地严格贯彻执行着人本性法则。这说明在主观精神内部没有人本性。说明人本性并不存在于人的主观精神范围之内,而是存在于主观精神范围之外,是存在于主观精神范围之外并且时时刻刻决定和支配着主观精神的一种客观存在。

人本性是客观的。但是认识人本性的人只能用主观精神来揭示人本性。这便产生了很大危险,即人本性被主观化。人们在谈论人本性时,常常会使用“善”、“恶”、“私”、“色”等字眼,其实这些都是带有非常浓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汇,通常用来表达人们看待某些事物的主观情感和态度,而不是如实表述客观事物的科学词汇,所以这些词汇不适宜用来表述人本性。即使是这些词汇所指的事物现象,也只不过是直接反映人的社会属性而已,不能直接反映人的本质属性。而且实践证明,性善论不能解释人间的丑恶,性恶论也不能解释人间的美善。人都是社会的人,总是处于某个社会阶层,充任某个社会角色,交织某些社会关系,拥有某些个人利益等等。人们看问题、做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己能够感觉到的利益、情感以及阅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人本性在这里非常容易被主观情感化。我们探索人本性,决不能从某种社会的、政治的需要出发,凭个人主观好恶之情感去塑造人本性,而是应该避开社会科学的唯我习惯,运用自然科学的忘我精神,以跳出人群看人群的旁观者心态,力求作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表述,以保证人本性的本来面目。

四是肯定人本性的稳定性。

肯定人本性的稳定性,就是肯定人本性的稳定不变性。就是肯定人本性不因人而异,不因时而异,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改变人本性。只要人类还是人类,还没有改变成为其他物种,我们就应该肯定人本性没有改变。正是由于人本性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任何一个活人都是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也没有变成别的什么。不因人而异,是指任何一个活人体内的人本性都是相同的。尽管天下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在体形、相貌、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人本性都是一样的。相同的人本性决定了他们都是人,都以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他们之间的差别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非本质属性决定的非人本性差别,是在同属人类范围内的其他局部性差别,而不是人与非人的差别。人本性不因时而异,不仅指一个人在少年、中年、老年时期的人本性相同,而且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体内人本性也相同。一个人在当学生之时与后来当教师之时的人本性相同。一个人在做好事之时与做坏事之时的人本性相同。一个人在当百姓之时与当皇帝之时的人本性相同。古代人、近代人、当代人的人本性也相同。差别只是由于他们自身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而导致他们选择追求的具体目标和方式不同,思想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当学生不能做老师之事,当百姓不可行皇帝之为。没有楼房住草房,有了楼房不再住草房。没有飞机骑毛驴,有了飞机不再骑毛驴。人们追求的具体目标和方式虽然不同,追求的性质是相同的。人们不会去追求不可能之事,不会去追求他完全没有感知,若干时间以后才可能出现的事物,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社会时代的现实环境,作出现实和可能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他们人本性的不同。

五是肯定人本性的普遍性。

肯定人本性的普遍性就是肯定人本性的普遍存在性。即肯定人本性存在于所有活着的人体内部。任何活人体内都有人本性。世界上没有不含有人本性的活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不论是孩童还是成人,不论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文盲,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不论是亲友还是敌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论是生理心理上的健康人还是病人,只要他活着,其体内就有人本性。只要他曾经活着过,他活着的时候体内就曾经拥有过人本性。正因为他们体内都有人本性,所以都被称作人,都归属人类,都具有人的生活习性。婴幼儿不能象成人那样生活,是因为其人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功能还不足以充分展现人本性。老年人由于身体器官衰老,功能衰退,人本性同样不能得到很好展现。精神病人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病变,使人的思维器官功能异常,同样影响人本性的正常展现。由于人本性主要通过人体器官功能展现出来,所以人体器官功能的好坏状况直接影响人本性的展现程度。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本性的存在。

六是肯定人本性的先天性。

肯定人本性的先天性,就是肯定人本性是由先天遗传所得,而不是后天学习训练形成。人本性是先天遗传的决定着人的一生必定如此的一种根本性生物法则。后天的学习训练只是为贯彻这一法则解决知识、能力、具体方式、具体目标等问题。因此说,凡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东西都不是人本性,只能称为人的后天属性或称为人的社会属性。人们之所以容易从是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的道理出发,怀疑人本性的先天性,其主要原因就是把“知之”当作了人本性,把主要指人的文化结构、思想素质、精神信仰、行为能力等后天学习所得到的“知之”当作了人本性。简言之,就是把人的后天属性误认为是人的先天属性,把人的社会属性误认为人本性。本文所称之人本性,并不是这些“知之”,而是被这些“知之”所服务、所反映的,以基因遗传的方式先天形成的,决定着人的一生必定如此、不可改变的一种最高生物法则。这种人本性不需要后天学习,不是后天学习内容,不被后天学习训练所改变,因而与后天学习训练无关。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也没有任何一本教材专门传授人本性。但是所有的人从降生开始就拥有人本性,就会贯彻和展现人本性。如果人本性不是先天遗传,而是后天训练形成,那么我们可以把任何事物拿来,给它训练注入人本性,使它变成人。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再高级的机器人也永远是机器。诚然,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关在笼子里当作动物喂养,他不可能会当医生、当教师、当市长,因为他的社会属性被抑制了。但是由于他体内拥有人本性,他仍然是个人,他仍然具有人的特质和潜能。而如果我们随意找来非人类其它事物,对其进行最好的教育训练,它们永远也学不会当医生、当教师、当市长,因为它们体内没有人本性,也就不会拥有人的社会属性。

七是肯定人本性的根本性。

肯定人本性的根本性就是肯定人本性对于人的其他各种属性具有根源性或原本性。人的其他各种属性均根源于此,原本于此,派生于此,服务于此。人的其它各种属性是人本性的外在表现,人本性是人的其它各种属性的内在宗旨。如果把人的各种属性划分为若干个层次,那么人本性就是最高级的一层。人本性对其他各种属性具有无条件的决定作用,其他属性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服务于人本性。如果把人的各种属性比作不同的思想行为法则,那么人本性法则就是最高法则。人本性法则与人的其他思想行为法则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与其他专项法律的关系,其他专项法律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宪法。人的其他思想行为法则必须服从服务于人本性法则。所以我们把人本性法则称为人生最高法则。

我们给人本性概念在外延上作出明确界定,对人本性概念在认识上作出这样定位,不仅能够为探索人本性找到比较清晰的思维方向,也有利于搞清楚人本性概念与“人性”、“人本质”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避免造成思想上的模糊混乱。如果说“人性”、“人本质”习惯上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人的社会性本质,而本文所论之人本性,显然不是人的社会属性,也不是人的社会性本质,而是属于生物生命属性意义上的人本性。

从生物生命角度揭示

一谈到人本性,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并尽力在这些社会属性中去归纳、抽象、判断。但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具有无限性,如果我们把思维局限于当今的或一个时期内的人类生活横断面,局限于这个横断面里人的社会属性,就会犯片面性错误。如果把思维投入到整个人类社会全部历史中所有的人之社会属性当中,又会感觉看什么都是或看什么都不是。总之,局限在人的社会属性范围内打转转,就很容易被人类无限繁多、无限复杂、无限变化的具体属性所迷惑,使我们对人本性的认识陷入用社会意识的某些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某个局部、某些侧面的状态。这就象一个人自降生开始一直生活在山洞内,从未走出过山洞口。虽然他对山洞内部情况十分熟悉,但是他却无法从山洞内部情况中回答出“什么叫山洞”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因为他对山洞外面情况一无所知。如果他能够先到山洞外面看一看,了解一下山洞外面的世界,然后再回答,他会回答的很好。我们探索人本性,也应该先走出人类生活具体表现的圈子,走出人类具体社会属性的圈子,以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野,从更大范围上去考察人类及一些相关问题。然后在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回头审视人性,就会感觉容易的多。首先我们应该想到人类属于地球表面的物质世界,属于物质世界里的生物界,属于生物界里的动物类,属于动物类里的灵长目,属于灵长目里的人科。不论人类群体多么发达,多么强大,在理论上讲,人类永远是生物界里一个小小的分支物种。在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眼中,人就是生物。既然人是生物,是生物的一个物种,人类同其他一般生物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共同的本性,即生物共同本性。如果我们考察人类的来龙去脉,人类的生物祖先就是一般生物,或者说人类是由一般生物一步一步地进化来的。在长期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最终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如果说人类的生物祖先在以一般生物形态存在的时期,它们体内存在着生物共同本性,应该没有人怀疑。当它们进化到人类以后,它们体内的生物共同本性是不是被进化给丢掉了?或者是被进化给改变了?这又涉及到对进化问题本身的认识。应该说,进化是生物智慧和能力的表现。进化的内容是调整改进生物生理结构、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进化的作用和意义是使生物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现有环境,能够在现有环境下更好地坚持和展现生物本性。浩大的生物世界,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有谁不在进化呢?又有谁在进化中丢掉了生物本性变成了非生物呢?没有!不论何种生物的何等进化,最终它仍然是生物,仍然保持着生物的本质。可见进化是不会改变生物本性的,当然也不会改变生物共同本性。所以说,人类虽然进化到了如此发达的程度,但是人类的生物本性应该没有改变,人类体内的生物共同本性也应该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或者说人体的生物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这种生物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根据这种逻辑,我们完全可以先透过其他一般生物,揭示出生物共同本性。这个生物共同本性与人本性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应该能够为寻找人本性提供重要帮助,使问题简单化。或者说,只要我们能够透过其他一般生物揭示出生物共同本性,就等于找到了打开人本性之锁的钥匙。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大脑中暂时把人类抛开,把人本位思维习惯抛开,把唯我的思想情感抛开,以自然科学精神,运用自然科学和认识论方法,来研究探索其他一般生物的共同本性。在找出生物共同本性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考察人类自身,分析人类与其他一般生物的相同与不同、共性与个性,从中认识把握人本性,或许更客观、更科学。

一、考察生物生活内容,揭示生物共同本性。

我们经常见到树木、花草、庄稼、蔬菜等等,它们形态各异,颜色不一,生活习性复杂多样。这些植物总的说来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为根系,用于吸收水分和营养,地上部分为径叶花果,也有的将果实长在地下。有的为木本,有的为草本,有的多年生,有的一年生。这些在植物学家那里能够得到最好的解释。然而,这些只是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不是植物本性。植物本性不可能是也无法是植物的具体生活表现,应该是也只能是透过具体生活表现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抽象属性。是处于植物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背后,对其起着决定和支配作用,并通过其得以展现出来的最高生物法则。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基因当中的先天的固定不变的标示植物最高内在趋向的最高生物法则。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是什么呢?是为装点地球?是为防止地球表面水土流失?还是为动物提供食物?当然都不是。如果我们从植物自身生命主动性角度出发,一方面,以认识论方法去观察植物外在形态趋向和生活内容表现;另一方面,用生物解剖探究法去考察植物体内结构机理,然后从这两个方面的考察结果中,对植物的生物属性作最高层次的归纳和抽象,就会很容易发现,所有植物都具有两大天然属性。一是求生。植物的主要生活内容有:扩展根系,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并将水分和营养输送全身,以供生存生长之用。扩展径叶,接受阳光和空气,以供生长。开花结果产种子以繁殖后代等。这些活动贯穿植物的一生,构成植物生活的主体。综合分析植物这些生活活动,无一不是为着求生存。产种子是为着自己纵向生命链条的延续不断,从而保证整个物种的长期生存延续。纵向生命链条的延续是生命个体存在前提,所以说,产种子也是为了求生存。我们再从对植物体解剖情况看,植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称植物体的所有器官,无一不是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功能性产物,科学地协调一致地为植物体的生存生长和美丽形态而服务。我们还可以感觉到,植物的求生存没有理由,也不需要解释,就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可见,求生存是植物生命主动性的最高追求,是植物的最高内在趋向,是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因而应该成为植物的本性。植物的另一天性是求美,或为创造美。当我们来到自然景观的旅游景区,都会有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感觉,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那树、那草、那花、那鸟、那山、那水,无数的个性美又合成整体的和谐美,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如果有人能够象电脑制作一样在瞬间删除这里的所有生物,这里的清山秀水就会一下子变成穷山恶水,原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那些美就会立刻消失。如果我们再到植物园、花卉市场、田间、菜园看一看,会有同样的感觉。可见这里的美是由植物或生物创造。我们再仔细观察每一种植物、每一株植物,它们都有着自己特有风格的美丽,并通过美丽形态展示出一种美的神韵。从参天大树、绽放的花朵到整洁的草坪,无一不是如此。造就植物美的原动力来自于植物的生命主动性,来自于植物体内遗传基因。是植物体内遗传基因决定该植物必然要通过自己特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美。即使植物的美遭到外界力量的破坏,只要它还活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它还会重塑自己的美。植物对美的追求同样不需要理由,不需要解释,就是为了美而美。因此可以说,为了生而生,为了美而美,就是植物的最高生命主动性,就是植物的最高内在趋向,就是植物的最高生物法则,也就是植物的共同本性。

我们再来看动物。动物一生主要生活内容就是觅食、进水、安全防御、运动休息、交配繁殖等。这些活动同样都是与维护动物的健康生存和种群延续紧密相关。尽管猫在吃老鼠的时候可能只是为了解除饥饿的不适,或者只为取得口感的享受,而没有想到维护自己健康生存的大事;尽管动物在交配时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身体性欲冲动的需要,而没有想到繁殖后代延续种群的严肃问题,但是,这些行为在客观上和最终作用上却毫无疑问地保证了动物个体生存和种群延续。动物在求生存的同时,也有求美的天性。当我们来到大山林,来到动物园,来到海底世界,看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个个都那么美丽漂亮。它们不仅通过形体、毛发、颜色展示静态美,还通过动作展示动态美。不论是静态美还是动态美,都是由动物体内遗传基因决定,通过肢体器官展现出来。动物比植物进步的地方,在于动物有了意识的萌芽,有了感觉神经,使许多动态美具有了意识的痕迹。如孔雀开屏、公鸡打鸣等。如果我们用解剖植物的方法解剖动物,同样会发现,动物体内所有器官都是在分别以各自功能和功能性产物相互协调一致地共同为动物体的健康生存和外观美丽而服务。因而说,求生、求美也是动物的最高生命主动性,也是动物的最高生物法则,也应该成为动物的共同本性。如果我们有条件考察微生物,一定会发现它们也同样有着聪明的求生能力和漂亮的外观。因为我们相信,求生、求美应该是一切生物的共同本性。

谈到求生存是一切生物的共同本性,容易理解。生物生物,求生之物也。如果说到求美也是生物共同本性,容易被怀疑。人们会认为:生物懂什么美与不美呢?所谓美只是人的主观感觉,人们认为它美它就是美的,人们认为它不美它就是不美的,不存在生命主动性、内在趋向等问题,大海、彩虹、朝霞、夕阳不是生物,照样很美。如果我们理性分析会发现,生物的美与非生物的美有着很大差别。第一,生物的美可以个体单独构成。如一朵花,一棵树,一只鸟,都可以独自构成美。而非生物的美往往是一事物与它事物搭配而成。如大海的美需要海浪、岸边、渔船、海鸥等巧合搭配。第二,生物的美是由生物自身生命主动性创造的。生物形体的线条走向及颜色配置都是由生物自己选择创造的,并且一定要符合美的规则。尤其植物,只求地上部分径叶花果之美,不求地下根系之美。因为地上部分能够展示美,地下部分无法展示美,所以地下部分只求效率不求美。这足以说明生物美是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创造。而非生物的美是事物之间因物理的或化学的等因素偶然巧合构成,其中任何相关事物都不具备自主选择、自主创造的特质。第三,生物的美在这种美产生之前已经在生物体内基因中具有了创造这种美的必然趋向,只要外界环境条件一经适宜,这种趋向就一定要实现。而非生物的美在产生之前,任何一个相关事物体内都没有创造这种美的必然趋向。这些情况应该能够说明,美确实是生物的自主追求、自主选择和自主创造。

从以上的综合考察分析中可以看出:求生、求美,是所有生物的最高天性和最高内在趋向。我们在生物身上无法抽象出比这更高级别、更高层次的属性。所以,求生、求美,作为最高生物法则,应该成为所有生物的共同本性。

二、剖析人类生活内容,探寻人类生活本质。

正常成年人每天的基本生活内容有:早晨起床、穿衣、排泄、收拾屋舍、洗漱化妆、吃早饭、劳作或学习、吃午饭、休息、劳作或学习、吃晚饭、休闲、睡眠等。孩童每天基本生活内容与成人大体相同,差别主要是以玩耍替代劳作。老年人每天生活内容也与成人大体相同,差别主要是以休闲或劳作替代劳作或学习。每个人每一天具体真实的生活内容及顺序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在整体上讲,人类的基本生活内容应该是这样的。早晨起床,标志着结束了一夜的正规睡眠休息,开始进入活动状态。活动是作为动物的人类的根本需要。动物动物总要活动。只有活动,才能保证身体各器官的健康运行。只有活动,才能获取生活所需。只有活动,才能标示自己的存在。穿衣的意义有两点,一是防疾病保健康,二是求得体面漂亮。排泄的意义是进行体内新陈代谢,保持身体健康。收拾屋舍的意义主要是卫生防病和清洁美观。洗漱化妆的意义是卫生防病和保持美好形象。一日三餐的意义是吸取营养,维持生存。劳作的意义有二,一是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获取物质资料,二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赢得荣耀。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劳作能力。休闲娱乐及孩童玩耍的意义在于,愉悦神经系统,促进身体健康;锻炼思维器官,提高思维能力;学到某些知识,找到某些成功的美感等。睡眠和休息的意义在于消除身体疲劳,巩固身体免疫力,维护身体健康;恢复维护人体器官功能,保持和提高人的学习劳作能力等。我们对人类基本生活内容的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最终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求得健康生存,二是求得美好形象及其感觉。在分析了人类基本生活内容之后,我们再去考察人的社会活动。在横向上看一看人们相互之间发生关系的内容和意义,在纵向上看一看人们一生的奋斗过程和意义。

在人与人关系方面,由于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是社会中的人,所以任何人要想生活下去,都必须进入社会角色,交织社会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劳作或劳作成果的交换关系。第二类是劳作协作关系。第三类是利益竞争关系。第四类是亲友交流关系。第一类关系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分工,关系的实质是相互之间进行劳作或劳作成果的交换,以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费需要。第二类关系是在各方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在不同的劳作环节上相互协作,目的是提高劳作效率,取得更多更好的劳作成果,以便更好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生活需要。第三类关系是在各方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为着各自利益相互争夺,以便更多更好地获取自己和家庭生活需要。第四类关系在形式上看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而实际上这类关系具有三层意义。浅层意义是消除寂寞,愉悦精神,享受情感,维护健康。中层意义是为了讲人缘儿,求面子,树形象。深层意义是,人们在广泛的交往中,可以发现、利用、储备更多更好的劳作和提高劳作效率、交换和提高交换效益的机会、条件、资源等等,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以上四种关系结交者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意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活得健康,活得体面。

从纵向上看,人一出生,就喜欢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喜欢大人的夸奖。上学期间都盼望取得好成绩,因为这标志着自己的能力和成功,能够获得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好评。成年后的奋斗,一方面要赚钱,取妻生子,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要活出个“人样儿”,得到社会的承认。到了晚年,智能体能衰退,无力干事业,生活自理都困难,唯一能够追求的目标就是长寿。不论生活多么艰难,也不论明天是多么糟糕,还是希望多活一天是一天。这不仅是求生本能作用的结果,还由于当事人把长寿看作是唯一还能追求的美。直到连喘气的能力也消失,人生就结束了。天下有谁不是如此呢?传说有人与一位放羊娃对话,问:放羊作啥?答:卖钱。问:卖钱作啥?答:取媳妇。问:取媳妇作啥?答:生娃。问:生娃作啥?答:还放羊。尽管放羊娃回答的很认真,人们听后还是哈哈大笑。为什么会笑?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对人生中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的问题,都进行无限细分,无限拓展,无限放大,从中发现无数个生的理由和美的选择。从而使人们对生和美的追求变得无限丰富,无限神圣,无限执着,使人生显得那样波澜壮阔。突然听到放羊娃如此简单的回答,大大出呼意料。笑那放羊娃只懂放羊不懂其它。但是如果抽象理解,却是放羊娃以最简单的方式回答了最深刻的问题,即人类生活的实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有谁不是如此呢?工作、挣钱、取妻、生子、再工作。差别仅仅是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有的当工人,有的当农民,有的当市长,有的唱歌,有的作画,有的搞研究,而那放羊娃的工作就是放羊了。在放羊娃看来,放羊不仅解决了生存繁衍问题,而且也很美。会放羊是美,能卖钱是美,能取妻生子是美,子孙还能放羊也是美。放羊娃的家族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生存着,美感着。

无论从人们最基本最简单生活内容的意义中,还是从人们结交复杂社会关系的意义中,还是从人们一生奋斗过程的意义中,我们都可以得出同一个结论:人类生活的实质就是求生、求美。如果我们再去请教医学专家,专家一定会告诉我们:人体所有器官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们分别以各自特有功能和功能性产物,协调一致地共同为人体的健康生存和美好形象而服务。人人都知道,当人的生命力较强盛的时候,其形象美的程度就较佳;当人的生命力衰弱的时候,其形象美的程度就较差。俗话说“人老猫腰,树老焦梢”,“年轻貌美、人老珠黄”。这说明同其它植物、动物一样,人体生命力也是一手托两家,既关系着生,又关系着美。如果生命力衰弱了,生和美同时向衰,同时受损。可见,人类不愧为生物,确实与其它一般生物一样有着求生、求美的共同本性。差别仅仅在于求生求美的具体方式不同。

三、从人与其它一般生物的关系中总结揭示人本性。

人与其它一般生物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人是生物的一部分,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员,是生物界的一个物种。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其它一般生物之间一定有着共同的生物本性。从以上对人和其它一般生物的考察分析中已经看出,求生、求美就是人和其它一般生物共同的最高天性,也即共同本性。另一方面,人与其它一般生物又有所差别。尽管这种差别在很多方面只是程度的和渐进的,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种差别。就好比尽管没有人能够精确划出高山与平地之间的分界线,但是这不等于高山与平地之间没有本质差别。人与其他一般生物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点是人的社会性与其它一般生物的自然性的差别。其它一般生物生活在大自然当中,其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通过自然性方式表现出来。而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通过社会性方式展现出来。植物肯定没有社会性。动物在协力捕食、交配繁殖和争夺王位等活动中似乎有些社会性的萌芽,但是从程度上讲,还不能说动物已经有了社会,至少说还不是成熟的社会,所以不能说其它动物具有社会性。而人类则不同,虽然说人也是动物,人身上也有动物属性,但是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生活在很成熟的社会环境当中,人的所有生物属性都披上了社会性外衣,都被社会性化了。进食进水这本来属于自然生物属性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演变成为人们要在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用带有社会性的劳作,与社会的人们进行社会性交换,来换取符合社会时尚、社会身份的食物和饮用水。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体态美,演变成为具有社会时尚、社会身份的服饰美、仪表美、气质美等。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肢体移动状态美,演变成为乘用反映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交通工具美。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需求的居窝,演变成为具有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等级象征的住宅。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身体征战能力,演变成为人的社会势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原本属于自然生物属性的异性交配繁殖,演变成为以社会性标准和方式择偶,组建社会性家庭等等。差别的第二点是人的有意识方式与其它一般生物无意识方式的差别。其它一般生物尤其是较低级生物,或是由于没有神经和意识,或是由于神经和意识不够成熟发达,其求生求美的本性主要是以基因决定身体器官功能和外在形态的非意识方式展现出来。而人类由于拥有非常成熟的神经系统和发达的意识功能,使人们对自己的生美内涵、生美状态、生美取向等具有敏感、明确的感觉和认识。从而使人们对生、美的追求不只是体现在基因决定肢体器官状态的非意识方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大脑功能上。体现在对所感觉到、认识到的生和美的有意识的追求过程上。人类与其它一般生物的联系和差别,使人类在保持着求生求美的生物共同本性的同时,也出现了明显的个性变化。如果说其它一般生物是在以自然性方式求生求美,人类则是在以自己特有的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本性表述为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

于社会性层面理解

人本性的实质是生物性的,但是人本性的表现却是社会性的,我们认识和利用人本性的意义也是社会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从生物生命角度揭示出人本性之后,应该于社会性层面上来理解把握人本性。

一、从最广义上理解“表述”语意。

关于人本性表述中的“求生存”,并非仅指有呼吸、有心跳的简单活着,而是要活的健康,活的长寿。要活的健康活的长寿,也不是仅靠进食排泄就能保证的,而是需要无数个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支持。比如第一,需要有适当的进食进水和排泄。其中对食、水又有质量、数量、食用时间、食用方法等很多方面要求。第二,需要有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要求通过服饰调节和改善生活条件来御寒避暑。第三,需要安全保障,要有适当的条件和措施防止外来侵害。第四,需要卫生防病。要通过预防和治疗来保持身体健康状态。第五,需要选择和改善环境,保证不间断地尽可能呼吸到好的空气。第六,要有适当的肢体活动以保持好的血液循环。第七,要有足够的睡眠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身体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第八,要有愉悦的精神状态,保持神经系统健康。第九,要有经常的思维活动,保持巩固大脑思维功能。第十,要有亲情友情,以温暖生活环境,使人们在生活能力低下和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同伴的帮助。第十一,要有性欲和性生活,以求得自己生命链条和人类种群的延续不断……等等。人的肌体是一部极为科学、精密、复杂的生物仪器,要保证这部生物仪器的健康长久、代代相传,有着很多方面的需要。所列十一种需求只是其中一部分,远不是全部。人们为着实现健康生存,必须时时刻刻地从无数多的相关方面,为关系健康生存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而思想、而努力。在这里,我们把人们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为着健康生存和种群延续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性活动,统称为“求生存”。

对于“求美感”同样应该作最广义的理解。如果说植物追求的是形态美,动物在植物美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美,那么人类则是在植物美和动物美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和行为的性质、效果美,具有社会性的思想行为性质、效果美。美是能够定性的,美和非美是有区别的。什么是美呢?美就是好,所以美常与好连用作“美好”。美就是善,所以有尽善尽美之说。美就是甘,所以有甜美之称。从社会性角度理解,一切褒义词的含义都是美。从事物的自然形态角度理解,美应该指事物的表现形态符合美的规则。从人类自身角度理解,美应该是能够被人类所感知的美。从具体个人角度理解,美是自己认为美和自己以为大家认为美的,所以才去创造,才去追求。美也是有共性与个性区别的。比如在人类社会,既有内容极其广泛的个性美,又有体现共性的社会主流审美。《说文解字》中说“美”字从羊从大。古代以羊为食物,故“羊大”可指食物丰盛。由于善也从羊,所以美也可以理解为大而善,至少在造字者眼中、在大众感觉中是如此。菩萨、佛主、真主、上帝是既大又善,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最美的。凶神、魔鬼是大而不善,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丑恶的。美的种类是无数的,美的程度是无限的。比如有相貌美、体型美、服饰美、动作美等有形美;也有语言美、心灵美、修养美、学识美、气质美、身份美、责任美、成就美等无形美;还有自己创造、参与创造事物的不同形象、不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含义美比如文章的思想美、诗歌的情感美、图画的意境美、书法的气质美、产品的性能、形状、结构美;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美等。在有形的服饰美中,又可分为不同颜色、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美。在无形的修养美中,又可分为含蓄的美、直爽的美、大度的美、细心的美、诚实的美、聪慧的美、善良的美、原则的美、虚心的美、自信的美等等。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所处外界环境不同,导致人们对美的选择和追求各不相同。服装商店里各种颜色、款式的服装都有买主,这就说明人们的审美和追求各不相同。在社会活动中有的追求官位财富之美,有的追求功德成就之美,有的追求慈善济民之美,有的追求学识素质之美,有的追求友爱情感之美等等,这里同样反映了人们审美和追求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些不同,造就了复杂多样的社会,丰富多彩的人生。在这里,我们把人们对所有美的感觉统称为美感,也包括价值感、成就感、荣誉感、优越感等等。把所有的个人在所有不同时空中对所有不同美的追求活动,统称为求美感。美感是人对美的认识和感觉。有了美才有美感,没有美就没有美感。所以求美感包括创造美和享受美感两层含义。为了享受美感而创造美,通过创造美而享受美感,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创造美是求美感的一部分,创造美的过程就是求美感的过程。“社会性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手段方式具有社会性,二是指人们所求之生、美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社会性。自从人类出现社会分工以后,任何人的任何劳作和消费都成为统一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因为在这个社会内部,任何人的劳作和消费都离不开他人的消费和劳作,相互之间都有着隔不断的千丝万缕联系。如果我们把劳作和消费看作是求生存求美感的手段和方式,显然这里充满着社会性。在人们所求之生、美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样具有社会性。虽然一个人只是一个生物个体,但是一个人的生存意义已经不仅限于有呼吸有心跳的生物个体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面上已经具有社会影响,具有社会性意义。人们所求之美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人们求美的本性是先天的,但是人们的审美观点主要是后天的。在后天形成的审美观点,当然离不开社会性。即便是有些属于先天的部分,也披上了后天的社会性的外衣。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文化信仰,都会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追求。有些画家喜欢画人的裸体美。其实人体美不是画家的发现,人体肯定是美的,这是人的生物基因决定的,表现为人的生物美。只不过在社会条件下人们主要追求的已经不是生物性的美,而是社会性的美。如国王之美在强国,科学家之美在发明,企业家之美在赚钱,艺术家之美在名作,军事家之美在战胜等等。虽然这些审美各不相同,但是却都有着明显的社会性,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即使在人们所追求的穿着打扮有形美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历史背景、风俗时尚、文化信仰等社会性烙印。美的社会性不仅指区别于生物性的社会性方面,而且指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社会主流审美取向。比如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里,宰相的功绩、能力、权力再大也不敢轻易篡夺皇位,因为社会审美不允许。一旦篡夺了皇位就会被认为是篡逆贼子。一个人的死亡作为生物个体的消失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在以“官”和“财”作为审美评判标准的等级社会里,人们不仅活着要求官求财,就连死后也要拥有“棺材”,而且还要追求葬礼的规格和陵墓的豪华。这些都是追求社会性审美的表现。有人说“要想做事,先学做人”。什么叫先学做人呢?就是按照社会性审美标准树立健康的审美取向和养成用社会性文明方式追求生美的思想方法。只有这样的追求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如果你的审美取向不健康,追求生美的手段不文明,你的追求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支持,也就不容易成功。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伟人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卓越才能和奋斗精神,更是由于其追求选择和人格类型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反映绝大多数人的生美利益,因而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和支持。由此可见,在社会条件下,人们所追求的主要是具有社会性的美,是与社会意识相关的、符合社会评判标准的、具有社会性意义的美。人们的审美观在整体上已经社会性化了。

二、透过人的社会属性把握人本性内涵。

人,是进化到了社会性阶段的生物生命体。人生,是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的生物过程。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之统一。人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人的本质属性触及到生活环境以后折射生成人的思想行为,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归纳抽象就形成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宗旨,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表现方式。人们日常观察到的不是人本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本性与生活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社会属性不是指拥有某一个特定内涵的具体属性,而是对人的所有社会性属性的总称。人的社会属性既决定于人本性,又决定于生活环境。人本性的永恒不变性决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具有规律性的一面。而生活环境的无限复杂、无限多变,又决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具有复杂多变性的一面。认识人性,如果脱离开人本性的主线,把认识范围局限于受生活环境制约的人之社会属性的复杂多变性一面,就会感到如陷无边迷雾,看什么都似是而非。相反,如果我们用人本性这条主线把人的所有社会性属性串起来,从人本性原理出发去认识人的各种社会性属性;或者透过人的每一种具体社会性属性挖掘它背后的人本性根源,就很容易理解把握人之社会属性的规律性,就会有顺理成章,一通百通的感觉。任何人的任何社会活动,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不是无目的、无意义的纯粹盲动,而是基于人本性法则要求,适应外界环境允许,为着某些具体目的、意义的追求过程。例如,在现实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社会性追求主要有求官、求财、求偶、求事业、求声誉、求子孙、求享乐等几个方面。这些追求本身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而这些追求所反映的共同宗旨是人的本质属性。官位,是人们的普遍性追求。自古以来很少有人不想当官。从原始的部落首领、族长,一直到今天国家的各级官位,各行各业各单位大大小小的负责人,都曾经或依然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且追求的目标不断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迁移。当官,容易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便于更好的求生存。当官,容易发挥自己的潜能,做成更大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官位,还象征着能力和成功之美,官位越高人就越美。所以人们当官总想越当越大,升了再升。由此可见,人们所以求官,既有动物争王霸地属性的沿袭,也有现实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如果当官不能给自己的生美带来利益、荣誉,就不会有人去求官。求财,是因为在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人的生存美感社会化条件下,物质财富是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最基本条件。不仅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安全防病等基本生存消费需要钱财,要面子、讲档次、求身份、干事业等美感需求也需要钱财。尤其是当社会把拥有钱财本身直接当作美和美的评价尺度来看待的时候,拥有钱财就更显重要了。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人们不得不象植物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水分和营养,动物无时无刻不在觅食那样无时无刻不在求财。从而使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表现为求财的过程。如果社会环境使财富在人们求生求美活动中失去任何意义,就不会有人去求财。求偶,从表面上看是人们在追求性欲的满足,而实质是人们在人本性的强力支配下,通过异性交配来实现自己生命链条和人类种群的延续。尽管每个人在主观精神上并不一定这样思想,但是这种事情在客观上确实是人体基因在指使人的身体器官去贯彻执行人本性关于保证人类种群生存延续的强制要求。道理很简单,如果人们没有性欲,则肯定没有性生活。如果没有性生活,人类必然灭亡。如果性生活对双方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性生活必然不会发生,人类也必然灭亡。为了保证人类种群不间断地繁衍延续,就必须使性生活给人以最美好的感受,使性欲成为人们难以抑制的需求,使性交保持足够的发生频率,使人口再生速度得到足够的保证。这就是人本性的功力所在。人们在生育能力强盛年龄时段的性欲就旺盛,在生育能力低下年龄时段性欲就低弱。这种性欲与生育能力的相关同步性,也说明性欲是为生育服务的。由此感到,夫妻相爱是两性的相爱,夫妻矛盾是两人的矛盾。求事业,是因为事业的成功能够给人带来财富和象征能力的美感。在生活需要财富的社会条件下,事业必然具有财富或美感的目标,没有财富或美感目标的事物不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财富或美感目标的实现,没有财富效益或美感效果就不算成功。可见,求事业归根到底还是求生存、求美感。求声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存的求声誉,目的是求得自己人物形象美或人格形象美。另一种是借第一种目的实现的有利条件,更多更好地获取财富。为了求得声誉,或创造奇迹,或修身养性,或标新立异,或批评名人名事等等。尽管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突显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美,争取更多地被社会所承认。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存、美感水平。求子孙的实质是求得生命的延续和美感的延伸。从主观上讲,求子孙的动机主要有三点:一是养儿防老。当自己进入老年,丧失求生求美能力的时候,希望得到子孙的帮助照顾,使自己能够健康延年,活的体面。二是传宗接代。求得子孙不仅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且符合传统社会审美观念。三是子贵父荣。分享子孙成功辉煌的美感。综合三个方面的实质,还是求生存求美感。从客观上讲,不论求子孙者有多少理由多少愿望,也不论这些愿望能否实现、子孙们是否成功辉煌,只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类种群如此这般地千古不变地一代一代地得到了传承延续。这才是求子孙的客观的和最终的意义。由此感到,生儿育女是人本性问题,赡养老人是社会道德问题。求享乐就是求得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生存。比他人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还会使人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也常被当作一种美感。所以说,求享乐同样是求生存求美感的表现。综合起来讲,人们从事社会活动为的是社会性追求,社会性追求的实质是人本性法则的展现。

三、以人本性法则解读人的思想行为。

基于人本性法则要求,任何人都向往既活得健康长寿,又享受着辉煌美感。但是,由于生存、美感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化、多样化、复杂化,使得与求生存求美感相关联的因素无限繁多复杂,各因素之间又无不存在着或相利或相害,或直接或间接,或轻或重的复杂联系。面对这些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却相互关联的无限繁多的各种因素,人们必须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生物智慧和社会性意识,时时刻刻地进行着认真、耐心、甚至艰难的寻找、过滤、判断、权衡、选择和应对等等。选择的原则当然是生美兼取、求利避害。在矛盾面前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所处外界环境、个人审美观点不同,人们选择追求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方式也不同。男人不会参加美女比赛,平民的儿子不会企求太子之位。人们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外界环境的可能和允许,去追求既符合自己审美观点又有实现可能的生存和美感目标。所以从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一个人的自身条件、审美观点和外界环境,然后从人本性法则出发,就能够解读这个人的思想行为。即使我们不能详细了解其具体情况,仍然可以凭借对现实社会和人群的基本了解,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作出大概的解读。

以人本性法则解读自己。自己是什么?是生物,是动物。自己在干什么?在求生存求美感,在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为什么,是自己体内人本性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必须这样做。自己的一生必定是一个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的生物生命过程。仅此而已,别无其它。自己总是给自己的明天规划一幅美好的愿景,自己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的美好愿景。而这美好愿景的实质,还是健康生存和辉煌美感。很多人都想过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即自己为啥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到底为了啥?尽管没有答案,但是转过身去还是要继续活着,继续忙碌,因为人本性使然。自己常常为活着找出很多理由,如为子女活着,为父母活着,为爱情活着,为事业活着等等。但是当这些理由消失以后,自己还是要活着,还会为活着找出新的理由。这说明自己根本不是为这些理由活着,这些理由只不过是自己活着的精神寄托。自己活着,是体内人本性法则的强制要求,是体内基因的硬性决定。所以,自己活着是不需要理由的,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自己在创造和制作事物时,总要考虑到事物的美观美好。在购买和享用物品时也要考虑物品是否美观美好。自己说话办事处处都要讲究体面,保护形象,防止被人耻笑。为什么一定要有美感呢?这里同样没有为什么,也不需要理由,就是为了美感而美感。因为这同样是自己体内人本性的决定。人们大大小小、多多少少都做过一些错事。自己喜欢好人,也一直努力做好人,为什么还会做出错事呢?按照人本性法则来解释,是因为那些导致自己做错事的诱惑一定是与自己的生存、美感密切相关,而且很重要,因此自己体内人本性必然会通过人的本能追求之。从人本性角度讲,这种追求可能没有错。但是这种追求或在具体目标上,或在手段方式上可能不符合当时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用社会标准评判可能是错的、不美的或丑恶的,因而就成了错事、丑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在主观精神上对社会意识的了解认知不够,对社会审美标准或不够重视,或顾此失彼。思维行事较多依从于自己的本能倾向,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审美标准调节、修缮、约束自己本能追求的能力还不足。生物的客观的自己对生存和美感的追求是刚性的,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这种刚性追求只能通过社会的主观的自己来完成,只能通过社会的主观的自己采取与社会环境、社会审美标准相符合的手段方式、具体目标来完成。显然,社会的主观的自己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足够能力,是否与社会意识、社会环境合拍,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社会的主观的自己成熟、有能力、与社会合拍时,就可能通过美好的手段实现生美追求。当社会的主观的自己不成熟、没有能力、与社会不合拍时,就可能在生美目标的追求过程中不择手段,造成丑恶。所以,自己必须重视后天的学习、修炼和提高,紧跟社会坚持活到老学到老。

以人本性法则解读他人。不论是当官的、经商的、做工的、种田的、求学的、打仗的,还是屋里坐的、路上走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他们在忙着干什么?他们都在忙着求生存求美感。无数死去的人们不论曾经艰苦创业,曾经争名夺利,还是曾经修身养性,同样是为了求生存,求美感。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体内的人本性法则驱使他们必须这样做。他们学习,是为了提高求生存求美感的能力。他们劳作,是为了求得生存和美感的更好效果。他们交际,是为求生存求美感寻找更多更佳机会和条件。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无数关系自己生存和美感的事物,进行着积极而艰难地选择,权衡而巧妙地拿捏。能够使生美兼收的好事谁都不会错过。在矛盾面前,或舍美求生,或舍生求美,或舍此生求彼生,或舍此美求彼美。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是舍生求美;屈强失节,媚骨乞怜是舍美求生。劳动奉献,是追求精神之美;贪婪占有,是追求财富之美。人们审美观点、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的不同,决定着人们选择追求的不同。选择追求的不同又决定着人们面对不同事物的不同态度和面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式。这就是大千世界里的人间百态。人们常说的“好人”、“坏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审美观点不同、追求目标不同、追求方式手段不同。比如有的以屈己待人为美;有的以仗势欺人为美;有的以渊博学识为美;有的以财大气粗为美;有的以仁义厚道为美;有的以奸诈虞利为美;有的以艰苦奋斗为美;有的以奢侈挥霍为美;有的以劳动创造为美;有的以权位高贵为美等等。在追求方式上,有的依靠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有的依靠抄袭偷盗、欺骗勒索等等。从整个社会来看,在人文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会比较注重追求思想修养、学识能力等内涵性的美;在缺少人文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会比较注重服饰打扮、乘车住房、官职等级等表象性的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形成的。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一定是他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够找到成功的美感。那些自己做得很糟糕的方面绝对不会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一旦找到了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和成就美感的方式渠道,就会自主持续地追求下去,人们称之为“上瘾”。这是由于求生求美的人本性所驱使。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有些人完全出于自觉地把全部精力持续倾注于自己已经找到感觉的某种事业,成绩越做越大。有些人由于在某个不文明方面吃到了甜头,于是绞尽脑汁地持续专注于这个方面,不能自拔,最后走向犯罪。他自己也知道走的太远了,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盼望自己能够侥幸无事。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很注意礼貌,这是在尊重对方的美感,因为每个人都有美感需求。在人与人相互关系中,当人们个人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彼此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在人们个人利益相互一致的时候,彼此就能够合作。这就是常见的敌对关系和朋友关系。任何具体的人们之间都不可能永远的在所有具体事物上全部是单一的互利关系或单一的冲突关系,所以在人们之间没有绝对的永远的纯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永远的纯粹的朋友。因为在具体的互利事物和冲突事物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极为复杂,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又有合作。任何人的任何生美追求都离不开所处社会环境,离不开相关人群,所以人们既要积极与人交往,以便在交往中寻找合作和获取机会,同时又要时时刻刻不忘竞争,不忘为避免损失而保持警惕。不论人们是自愿的还是违心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人们都只能这样做,必须这样做。当着人们无法通过或者不想通过辛苦劳作获取某些生美利益,又不想放弃那些生美利益时,就可能去偷、去贪、去骗、去抢……。人们既需要利益,又需要面子。于是行为者就对自己偷、贪、骗、抢等丑恶行为予以隐瞒掩盖。或假借某种美好名义借口,努力包装美化自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伪性。如果不是交际或情感等某种需要,女人们一般不愿意与比自己美丽漂亮的同伴站在一起,男人们一般不愿意与比自己成功辉煌的同伴坐在一起,因为那样会在美感方面彰显他人,矮化自己。这就是嫉妒的原理。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幸福就是对自己生美目标得以实现或基本实现或超预期实现的满足感、快乐感。每个人都渴望爱情。什么是爱情呢?爱情就是男女二人之间相互审美、情感、性欲的完美统一,实质还是生存和美感的完美统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什么是烦恼呢?烦恼就是自己生美目标不能实现或不如意愿的痛苦感。尽管人们已经感觉到生活很累很累,仍然还要为生存和美感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因为人本性支配着人们不得不这样做。尽管一旦成为过去一切都成幻影,但是在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里,任何大大小小的生美目标都是神圣必得、神圣不可侵犯。人类追求生美的本性会通过人的生理神经系统表现出来。凡是成功实现生美追求的人或是一直保持美善心态的人,其精神状态就较为健康,就会展现出美好的形象和气质。没有生美目标和不能实现生美目标会使生理神经系统痛苦。凡是生美追求遭受挫折的人或是长期心态丑恶的人,其精神状态就容易受到损害,在形象和气质上就会有缺失。

以人本性法则解读儿童。儿童生来体内就有人本性法则。儿童对生存和美感的需求与成人一样强烈。但是儿童有两大弱点,一是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求生存求美感的能力不足。二是不了解自然和社会,没有相应知识技能,不知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存和美感,不知如何去追求生存和美感。儿童身体生理的成熟,在父母和社会的帮助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完成。儿童主观精神或称社会属性的成熟,则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需要儿童见学自悟和父母、社会的教育传授共同完成。父母和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传授非常重要,这种教育传授是儿童社会属性的形成过程,是儿童由没有社会属性之动物到具有社会属性之人的转变过程。这种教育传授不仅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劳作技能的传授,也不仅是社会审美观点的传授,还包括帮助儿童开发生物智慧,培育儿童见学自悟和独立分析、自主应对的能力。儿童很小的时候,在健康生存方面有父母的精心照顾,在美感方面,有漂亮的衣服、好看的玩具和大人的几句夸奖就可以满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视野的不断扩展,知识的不断增多,求生存求美感的目标必然不断提高。必然逐渐改变完全依附父母的状态。由朦胧到清晰的、主体的、独立的自我意识必然逐步形成。必然日益强烈地要求找到自我存在、自我价值、自我尊严的美感。由于种种必然或偶然的原因,往往只有部分儿童是幸运的,不仅享受到了健康生存,而且找到了满意的美感。他们或是在学习掌握自然、社会知识方面取得了超出同伴的成绩,或是在掌握某种劳作技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或是自己的审美追求与社会主流审美合拍,得到了众人的承认等。有相当多的儿童找不到这样的成功感觉。他们的追求目标或许是合理的,或许是虚幻不切实际的,或许是朦胧不清的。他们通常是根据自己能够感觉到的东西自以为是地去追求。由于他们或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或是不知道如何去追求,或是缺乏足够的毅力和能力,总是难以成功。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失落的现实使他们感到一种想不清说不明的压抑,尤其在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他们常常由于既不满意自己所面对的现实又力不充心而感到迷茫、困惑和烦恼。没有一个儿童不想得到父母的爱、大人和同伴们的夸奖。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考第一。但是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对待这一切的水平,没有按照社会性要求驾驭自己、掌控自己的能力。他们常常陷入既想依靠父母又想独立于父母的矛盾。既想依靠父母的帮助和能人的扶助实现一切,又想实现独立的自我。当他们感觉父母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实现那些梦想,没有帮助自己除掉痛苦,反而以自己不认可的方式批评、打骂自己,甚至不能以自己盼望的方式来爱自己、温暖自己的时候,便产生逆反和怨恨情绪,以对抗性行为表示不满,表示独立。做父母的不仅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而且应该具备优秀教育家的素质。只可惜父母的素质是最参差不齐的,任何素质的人都得结婚生子作父母。教,就是传授,育就是培育。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和技术,培育方向和能力。有人说好孩子是“爱”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对爱和情感的需求是人本性决定的。孩子感受到爱和情感之后其生理神经就会兴奋、愉悦、健康。爱孩子不是物质堆切,不是精神上无是非的宠爱娇惯,而是正确的关心、教育、引导、培育。教育孩子要用褒奖鼓励方式,不能用贬损打骂方式,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在外人、众人面前更应该如此。这里的褒奖不是盲目肆意夸大夸奖,使孩子感觉高高在上飘飘然,而是一种表扬、鼓励、引导式的教育方法。比如夸奖孩子有礼貌,孩子就会感到有礼貌是美的,有礼貌受人喜爱,于是孩子就会注重讲究礼貌。夸奖孩子热爱劳动,孩子就会感觉到热爱劳动是美的,热爱劳动受人喜爱,于是就会喜欢劳动。夸奖孩子聪明,孩子就会感到聪明是美的,聪明受人喜爱,于是就会养成遇事爱动脑筋思考的习惯等等。通过这样恰当而巧妙的褒奖,使孩子感觉到“我是好孩子”,“我有能力”,“我能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通过这样的褒奖,使孩子明白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丑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自己应该朝着哪些方面去追求;通过这样的褒奖,使孩子逐步养成喜欢动脑,敢于吃苦,勤奋追求的好习惯。孩子一旦在某个方面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成就感,就会持续努力于这些方面,别人拦都拦不住。教育孩子所以要用褒奖的方式而不是贬损的方式,还因为这是儿童心理生理健康的需要。成年人都不愿意听逆耳贬损之言,何况没有分辨能力、没有承受能力的儿童呢。如同成人经受大的成功或失败后会对心理、生理、神经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一样,夸奖或贬损对于没有分辨能力、没有承受能力之儿童心理、生理、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当儿童受到恰当褒奖,找到自我成就感之后,兴奋健康的神经系统会促进心理、生理健康,提高儿童的智力和体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或成功,并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当儿童受到贬损或连续受到贬损后,就会产生失望、悲观、怨恨情绪,就会影响神经系统健康,影响心理、生理健康,自身潜能受到压抑,学习做事功效也会降低,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儿童成长。儿童的缺点毛病不能放任,必须解决。但是不应采取打骂贬损方式,应该采取在背后里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提示,以事论理、一事一议的方式来进行。这样不仅使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在真心帮助自己、完善自己,而且会使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和成熟的思想方法,逐步树立符合社会标准的健康的审美取向,逐步养成文明追求的习惯。知识、方法、取向不是儿童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由父母、社会传授给予的。不要以为儿童天生就应该什么都懂。儿童做错了事情,第一时间要做的不应该是打骂,而应该是检查父母和社会对儿童传授教育方面是否有缺失。有些儿童自制力较差,需要父母一些强制措施时,也必须注意维护儿童的自尊心。儿童们由于自己缺少足够能力,总是爱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他人给予,把失败的责任归罪于他人因素。儿童不懂得自己的成功只能产生于自己的艰苦奋斗,他人给予的成功不属于自己的道理。做家长的应该帮助儿童逐渐明白这样的道理,把远大理想的实现建立在自身奋斗的基础上,自觉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去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四、从人本性展现过程看社会丑恶真相。

丑,就是难看,不美。丑恶,就是另人厌恶憎恨。丑恶不仅指事物的表现形态之丑,指事物的表现形态违反了美学规律,而且指事物的社会性质丑恶,指事物的社会性质违反了社会规则。由于人的本性是求美,所以当人们面对丑和丑恶的时候,就会感到很难受很不舒服。既然人本性是求美,为什么人类社会还存在大量的丑恶现象呢?这需要到人本性展现过程中去作具体分析。人本性只是一种抽象属性,这种抽象属性只能通过人的具体活动展现出来。反过来看,人的具体活动就是人本性的展现过程。由于人本性是求生存求美感,所以任何人都愿意以最美的手段实现最佳的生美目标。实践当中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每个人、每件事情都能实现的。许多生美目标的实现,需要非常艰苦的努力和很大的付出。人们所拥有的能力和所能承受的代价,常常与自己的目标欲望不相称。当着一个人用在社会规则范围内的手段方式无法实现追求目标,而又不想放弃该追求目标的时候,就很容易使用违反社会规则的手段方式来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这就产生了丑恶。比如,我们在同一平面内竖立甲、乙两根完全相等的杆子。如果要使甲杆高过已杆,办法只有两个,一是在甲杆下面加垫,二是从已杆下面撤垫。如果要使已杆高过甲杆,办法类同。如果把两根杆子比作两个人,把两杆争高比作两个人的生美竞争,问题就立刻变得简单明了。两个人的生美竞争没有错,为生美竞争在自己脚下“加垫”也没有错。如果为了提升自己的相对生美高度而从对方脚下“撤垫”,或者把从对方脚下撤下的“垫子”直接挪过来垫在自己脚下,这就错了,这就是丑恶。因为“加垫”是符合社会规则的,“撤垫”、“挪垫”是违反社会规则的。“撤垫”、“挪垫”就是我们常见的损人不利己或损人利己的原理。在这里,人们不是单纯为了“撤垫”而“撤垫”,也不是单纯为了“挪垫”而“挪垫”,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相对生美高度才去“撤垫”、“挪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四点:第一,丑恶现象产生于人们对生美的追求过程当中。第二,丑恶是人们在追求生美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属于手段的性质。第三,丑恶本身不是人们的追求目标。人们追求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相对生美高度,而不是“撤垫”“挪垫”本身。人们最忌讳的两个字眼就是“死”和“丑”。即使是丑恶现象行为人,在实施丑恶行为过程中总要制造种种美的借口,或是偷偷地进行,或是极力隐瞒掩盖。相反,如果自己做了美好的事情,总是乐见被更多的人们所知晓所认可。尤其在因利益冲突而相互争斗的对立人群中,总是极力夸大对方的丑恶,诋毁对方的美好;夸大自己的美好,掩盖自己的丑恶。这足以说明人们追求的是美好,而不是丑恶。人们采取丑恶行为的目的,是为自己求得某些生美利益。第四,丑恶的实质是侵害他人利益。人们同属一个物种,面对同一个地球资源,身处同一个社会环境,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追求目标。在这样条件下,人们在追求各自生美利益的具体过程中,相互之间就难免发生利益冲突。为了妥善调节这种利益冲突,合理保护大家正当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必须要有一整套对大家都有约束力的规则,这就是社会法律道德规范以及宗教信仰、宗教性思想、地方风俗、规章制度等等。尽管这些规则并不足够公正,也不足够完善,往往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规则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同时,也是对某些社会审美的宣示。人们在这样的规则范围内追求各自生美利益,不侵害他人利益,不是丑恶。只有突破这种规则,侵害到他人利益的行为才是丑恶。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丑恶不是人本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为人本性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为人本性服务的一种违反社会规则的错误方式。

以人性看社会

从广义上讲,人类社会也属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如同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都有其科学的规律性、逻辑性一样,人类社会也同样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过程。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因人而存在。人因本性而追求。人类社会,就是所有人们的人本性以各种方式的展现过程。从这个角度讲,人本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一切社会变革无不围绕着人的本性需求而展开,无不是某些人群的某些生美追求过程。人本性只能通过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出来,也必须通过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出来。所以,如果说人本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人的社会属性则是人类社会方式发展变化的直接推动者。人本性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改变人本性。但是人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即人的社会属性是无限多变的。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无限复杂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方式也必然呈现无限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人们从自身条件、审美观点和外界环境的现实情况出发,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式,追求与之相适应的目标,这即是生物智慧的存在理由,也是生物智慧的必然结果;人类的思想空间如同物质世界一样,在宏观上无边无际,在微观上无限可分。这种主观和客观的无限性,为人类求生存求美感提供了无限多的选择和可能。这就是人本性永恒不变与表现方式无限多变的统一,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人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要受到两个方面制约:一方面,人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要受到生存环境的制约。因为人们追求的具体目标和采取的具体方式只有与现实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相符合,才能够成功,否则必然失败。另一方面,人本性的具体表现方式要受到人本性的制约。表现方式不仅必须符合人本性要求,必须为人本性服务,而且方式本身必须不断优化,不断寻求表现人本性法则的更优化方式。这种更优化追求就是生物进化、人类进步的基本原理。人本性表现方式更优化的要求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矛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主要通过生产劳动来逐步地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与社会环境的矛盾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感受,并且到了无法再忍受下去的时候,人们就会要求变革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革,必然导致人们思想行为发生新的变化。在变革之后的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新的思想认识又会发现新的矛盾,感到新的不适,看到新的曙光,产生新的要求,于是人本性表现方式更优化的要求与现实社会环境之间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矛盾又会孕育新的变革。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本性表现方式更优化要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的祖先曾经以采集狩猎、消费自然物资的方式生活着。由于人本性表现方式更优化要求的作用,人类终于学会了劳动,并且发现以消费人的劳动成果的生活方式更优越,于是就去占有奴隶,因为只有奴隶才具有劳动功能。后来人们又发现搞农业种植养殖比采集狩猎更优越,于是开始发展农业。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发现土地是发展农业的决定因素,比奴隶更重要,于是开始选择占有土地。由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在食物问题初步解决之后对其他生活消费的追求,推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第二、第三产业的规模超过了农业的时候,人们发现货币比土地更好用,于是人们开始选择占有货币。货币,本来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调节人们劳动与消费在形式上脱节之矛盾的手段,是劳动或劳动成果的交换媒介。但是,由于社会把人本性表现方式的无限发展与拥有货币绑在一起,从而使劳动变成了追求货币的手段,货币变成了追求目的。社会不是崇尚劳动而是崇尚货币。于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就把全社会所有的人们都变成了追求货币的“永动机”,把人们的生美竞争变成了赚钱比赛。或是直接追求货币,或是追求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物质财富。货币财富永远可以购买劳动和劳动成果,但是追求货币财富的方式却不一定是劳动。由于货币采取了纸币甚至纸币符号的形式,它的万物等同性和数量无限性,使其神奇般地得以飞速发展。随着全社会货币绝对数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终于达到了可以影响世界格局,主导社会倾向,决定人际关系,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的发达程度。它以神灵般的功能取得了神主般的地位。以货币崇拜为特征的货币经济随即形成。尽管人们并不是从情感深处崇拜货币本身,但是货币的神奇功能足可以驯服人类。虽然生存不是货币,美感也不是货币,但是生存和美感却离不开货币。即便是你要济世行善,也要手里拥有货币才行。货币经济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货币经济导致了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相对于占有奴隶和占有土地的社会关系,占有货币的社会关系大大地淡化了人身依附关系,这是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最根本、最现实的社会基础。第二,货币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既然货币能够买到一切,当然一切都能换取货币。这样的社会环境,必将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使全社会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使社会生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社会生产劳动向着一切有钱可赚的深度和广度扩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第三,货币经济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无限发展。当社会生产劳动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感到,要想赚到更多的货币,只凭简单的勤奋和辛苦已经不够了,因为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努力开发人的智慧和充分利用自然、社会等外界资源、力量来放大自己的体能,放大自己的劳动效率,才能够实现赚取更多货币的目的。所以,一方面要不断学习运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劳动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优良化、稀有化程度,以此赢得金钱效益。于是,人们由对货币的追逐很自然地转向了对先进科学技术、对人才、对创新产品的竞争。技术创新必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必将造成社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竞争加剧必将再度推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使社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呈现循环加速的无限发展状态。第四,货币经济推动了社会消费的无限膨胀。这不仅是由于人们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不仅是由于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导致人们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不仅是由于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当社会生产力达到过剩程度以后,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转向了消费环节。于是,政府不得不竭尽全力鼓励、引导、推动社会消费。在努力扩大国民直接消费的同时,政府不会放松对各种间接性消费的推动。提高常规消费是重要的。不断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创造新的消费浪潮,必然成为扩大消费的最好方式。当着生存消费趋于饱和之时,人们的注意力必将转向美感消费。这是一个无限度、无止境的消费取向,必然会把社会消费引向以透支和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无限膨胀状态。第五,货币经济推动了金融社会的无限扩张。在货币成为人际关系纽带条件下,货币支配劳动,劳动增殖货币……,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货币规模不断扩大。如果说对奴隶和土地的占有会受到数量的限制,对货币的占有则没有数量限制,追求的目标可以是无穷大。由于这样的原因,在所有追求货币“永动机”的不断推升下,全社会所拥有的货币总量必然是越来越多,并且呈现无限增多的趋势。庞大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流动货币和非服务实体经济的漂浮货币足可以构成一个金融社会。这个金融社会也必然呈现数额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规模日益扩张,影响日益广泛的趋势。金融社会必将日益深刻地渗透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直接。既可以通过在生产、消费、创新等各领域各环节循环撬动,撬起一片经济繁荣,也可能由于撬动不当造成拔苗助长的后果,导致经济、社会震荡。金融社会就像用很多根木杆编织的一座大厦,多数木杆并不是脚踏实地,而是依靠木杆与木杆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的关系来维持。一旦其中的任何一根木杆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大厦的垮塌或倾斜。数额越来越大的漂浮货币为了实现增殖,必将利用各种可能因素寻找开辟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各种游戏方式,或借机搏杀,或钱钱相戏,以求在游戏中获利。如果说政府需要稳定,社会需要安定,经济需要平稳,而这些游戏货币需要的则是市场震荡。因为只有震荡,才有获利机会;只有剧烈震荡,才有获取暴利机会;只有频繁震荡,才会不断出现获利机会。因此说,充满利益博弈的金融社会必将不断加剧市场、经济乃至社会的震荡性和周期性,任何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大震荡的导火索。随着众多货币不断向少数人、少数集团集聚,在巨大的货币持有者那里,货币已经不再是调节劳动与消费在形式上脱节之矛盾的手段,而是潜在的巨大支配能量。这种能量终将走向绑架政府、支配政治、搅动社会、争战世界的道路。从辩证角度理解,无限发展的金融社会最终将把货币经济推向极端,显现出历史局限性。第六,货币经济推动了日益激烈的军事竞赛和战争威胁。对货币的无限追逐,必然引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在通过经济和政治手段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必然会考虑使用军事手段。为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必然竭尽全力扩充军备,发展军事力量。每个人都明白,只有使自己的军事力量优势于他人,自己的安全才有保障。如果自己的军事力量劣势于他人,自己就没有安全保障。恰恰由于这种通过强化自己军事优势来保障自己安全感的共识,最终破坏了所有人的安全感,从而加剧了全世界的紧张局势,推动着世界各国军事竞赛愈演愈烈。在既没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又无力保证自己常规军事力量优势地位的情况下,发展以核武器为代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然成为吓阻他人侵略,保卫自己安全的最有效方式。第七,货币经济推动了社会法制化进程。道德,是人类追求美感的表现,每个人都渴望道德美。即使在货币崇拜的社会里,人们还是可望既有货币,又有道德。但是当道德与货币发生矛盾的时候,货币的现实作用必然会促使大多数人们很现实地选择货币。因为只有道德而没有货币是不能生存的。相反,没有道德而拥有货币是可以生存的。所以货币崇拜必然对道德产生严重冲击。面对货币,任何正义、情感都可能被利益矛盾所冲淡。这必然导致社会法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形成法制社会。在法制成为最后防线的时候,在那些法律空白或苍白的地方必将是丑恶泛滥、野蛮横行。第八,货币经济推动着社会生活价格不断抬高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着全社会货币数量的不断增多和社会生产、消费不断进步,由富人引导的社会生活价格必将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必将不断加快。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消费对象来自劳动产出。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依赖劳动付出的日益加大。这不仅会使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使一些人群处于奔命状态。不论社会多么发达多么富有,总会有一些人跟不上节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人本性与现实生活环境的矛盾碰撞常常给人类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求生存求美感的人本性需求是一种天然的不可改变不可抑制的事物运动倾向,加之人类高度发达的感知能力,使人类求生存求美感的需求涉及无数方面和无限程度。这样的需求如无数条射线般只有方向没有终际。这种倾向性的所有生美需求全部实现会被认为“圆满”,而实际上这种“圆满”如同数学中的“无穷大”概念,是根本不可能以具体方式存在的,是不可能达到的。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圆满”。因为这样的“圆满”是人们在排除了自身能力制约和周边环境条件限制的真空幻想。这种幻想实质上是在企图否定周围所有事物自身内在因果逻辑关系,企图使周围一切事物都无条件地为自己的生美服务。但是现实生活环境并不是为某一个人这种幻想而存在的,是为其各自因果逻辑关系而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并为此而选择追求。所有人们的选择追求交织在一起,难免发生相互矛盾碰撞。这种相互矛盾碰撞的生活现实把人们追求的每一条射线都变成了线段。从而使人们由人本性决定的需求欲望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形成诸多落差,这种诸多落差就造成了人们的痛苦和烦恼。期望与失望、遗憾与无奈、怨恨与悔恨,不服、抗争,最后还是无奈,致使个个满腹委屈、人人一把辛酸泪。要消除这种烦恼痛苦,只能通过扩展学识、豁达思想、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现实理性地选择追求目标和方式来解决。应该说,只要人们的健康生存能够得到基本保证,一生中能够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某个时段里获得过成功美感,就应该感到满足,保持快乐,不必奢望生存美感追求在所有方面、所有程度、所有时间里都达到完美的程度。不断进取是必要的,是美好的,但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不断进取的结果不一定是不断成功。

每个人体内都有着相同的人本性,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是每个人的必然,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围绕与自己相关的生存美感而展开。在人与人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各自利益又常常相互矛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生存美感的追求行为常常给人类自身造成很多苦难,使社会中出现很多的丑恶野蛮。自从人类进入社会状态以来,特别是人类社会初期的古代,由于缺少公正、文明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法律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近似野生动物般的掠夺厮杀,丑恶、野蛮、残忍给人类身心造成极大苦难。人类期盼着能够解开人生、社会、宇宙之迷局,改变社会状态,脱离苦难。于是社会中应运而生地陆续出现了许多宗教或思想。有些宗教或思想企图以神化的方式从终极意义上解释人类、社会、宇宙之真理,进而引导行恶之人改善,帮助苦难之人摆脱伤痛。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宗教、思想对于调节人类社会秩序、安抚人类苦难心灵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这些宗教、思想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丑恶和人类苦难的问题。各种宗教诞生几千年来,人类的烦恼苦难一直存在,人类相互之间丑恶、野蛮、残忍的掠夺、厮杀一直没有间断过。仅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就造成了太多的人群死亡,给太多的人群造成了极大苦难。在核武器大规模出现以后的几十年来,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是小的战争一直不断,累计死亡人数仍然不少,仍然给很多人群造成巨大灾难。而核武器的大规模出现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事情。求生存求美感的人本性为什么会给人类造成痛苦?为什么会造成社会中的丑恶野蛮呢?由于人的本性是求生存求美感,所以说,痛苦,一定是这些人们的生存美感利益受到了伤害。丑恶野蛮,一定是这些行为伤害了他人的生存美感利益。人们求生存求美感的思想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他人利益?是如何伤害他人利益的?我们来做如下分析。人类在学会劳动之前属于一般动物,自从学会劳动以后才转变成为人类。人类自从告别打野食儿度日生活方式,学会劳动并选择消费劳动成果的生活方式以后,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就成为了个人生存之本、社会生存之本、人类生存之本。因为劳动是劳动成果的唯一来源。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成果,没有劳动成果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存在。既然每个人都是依赖消费劳动成果而生活,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去劳动。假如我们把人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既消费劳动成果又积极劳动不断创造劳动成果;而另一部分人只是消费劳动成果但是却不劳动也不创造劳动成果。前者没有侵害他人利益,有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存美感,应该是美好的。后者侵害了前者的利益,不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存美感,应该是丑恶的。如果社会给出相反答案,认为只消费不劳动的后者是高尚的、美感的,这一定是混蛋逻辑,这种社会方式一定是出现了错误。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人类社会出现了劳动分工。劳动分工的出现,使人们的劳动与消费之间在具体形式上出现了脱节问题。解决这种脱节问题就需要在人们相互之间进行劳动成果的交换。人类社会为了方便这种劳动成果交换,逐步酝酿推出了交换媒介——货币。货币所以能够成为最好的交换媒介,除了其重量体积轻巧便于携带保存之外,主要在于它能够以通用标准对于不同的劳动成果进行精细计量,把不同的劳动成果数量化,以实现等量交换。在社会分工条件下,通常每个人的具体劳动成果都不是直接用于自己消费,而是提供给社会中其他人消费,同时从社会中他人那里交换回自己需要的消费资料(他人劳动成果)。假设我们还是把人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向社会提供了很多量的劳动成果,而只从社会中领取消费了比较少量的劳动成果;另一部分人只为社会提供了很少量的劳动成果,或是根本就没有为社会提供劳动成果,但却从社会中获取消费了很多量的劳动成果。前者没有侵害他人利益,有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存美感,应该是美好的。后者侵害了前者利益,不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美,应该是丑恶的。如果社会给出相反答案,认为少劳多取的后者是高尚的、美感的,这也一定是混蛋逻辑,这种社会方式也一定是出现了错误。由此可见,人类的社会性审美标准一定是有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的生存美感需求。凡是有利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存美感的,一定是美好的。凡是不利于或有害于人类整体和长远生存美感的,一定是丑恶的。每个人体内都有着相同的人本性,都需要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每个人都是以消费劳动成果的方式生活着;每个人都具有劳动功能;越来越细密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劳动交换把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类面对的无法回避、无法改变的最基本事实。从这些无法回避无法改变的最基本事实出发,要想保证每个人的生存需求、实现每个人的价值美感、展现人类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文明和科学,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的选择,应该是构建一个所有人们以劳动创造相互服务的大协作社会,一个平等、和谐、秩序的大协作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劳动,为社会提供劳动成果,服务人类整体和长远,这样的社会中就不会有丑恶。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抢夺,没有战争,人们的生美利益不会受到伤害,人类也就没有痛苦。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人类特有文明,是人类区别于其它一般生物的特有标志,劳动包括围绕劳动的发明创造天经地义地应该成为社会主流审美,成为人类第一价值观,人类的旗帜上应该永远地写着“劳动万岁”!然而遗憾的是,学会劳动并依赖消费劳动成果而生存的人类不是崇尚劳动创造,反而崇尚对官职、财富、权势的争夺和占有。社会呼喊的是“帝王万岁”。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依据其劳动成果而是依据其所拥有的官职财富权势来判定。劳动却变成了弱势群体的不得已行为。对于犯了罪的人要强制其进行劳动改造,对于犯了错误的政治人物要安排其服劳役。由于劳动的社会地位被贬低,官职财富权势的社会地位被拔高,从而造成了人们嫌弃劳动、崇尚官职财富权势的社会倾向。这种忘记人类生存之本、嫌弃劳动、崇尚官职财富权势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犯下的第一个逻辑错误。每个人体内都有人本性,每个人都有生存美感需求。只有以劳动创造为美才能够保证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美感,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去劳动创造。而崇尚官职财富权势的社会审美取向,使得处于社会底层并支撑人类大厦的大多数劳动民众只有以劳动求生存的份儿,没有享受美感的份儿。能够享受美感的只是极少数脱离劳动的官大、财大、势大之人。这就像篮球场上十名队员争抢一只篮球的游戏,不论十名队员多么优秀,不论篮球多么美好,也不可能实现每个队员手中都有篮球的局面。崇尚官职财富权势的社会方式必将使大多数人陷于缺乏美感的痛苦之中。这种人为破坏平等、制造矛盾,扭曲人们幸福观、损害人们幸福感的选择,是人类社会犯下的第二个逻辑错误。学会了劳动创造本领,这是人类从众多一般生物物种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有文明。而争夺占有官财势只是对某些原始动物称王霸地野蛮属性的沿袭演变,不属于人类特有文明。不是崇尚人类特有文明,而是崇尚沿袭动物野蛮属性的选择,这是人类社会犯下的第三个逻辑错误。人类这种根本性逻辑错误必然导致人们嫌弃劳动追逐官财势的社会倾向。除非无奈,绝大多数人们无视每天以消费劳动成果而生活的现实,宁愿忽视劳动创造,到劳动创造之外去发掘、寻找、构建超越他人之上的“高”、“大”、“强”,在幻想中往往选择追求超自然的力量,在现实中通常选择追求官财势。称王、称帝、称霸,升官、发财、强势,这就是“人往高处走”,这就是天经地义、当然神圣。这种围绕官财势无孔不入地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你死我活地尔虞我诈残忍搏杀,当然不符合人类整体和长远生美利益,所以当然是丑恶。在这种相互争夺厮杀中必然会伤害一些人们的生美利益,使这些受伤害的人们感到痛苦。可见,争夺占有官财势是导致人心苦难、社会丑恶的根本原因。混乱残忍的社会环境又会需要强人出来控制、摆平,需要有强人出来保护本族群、带领本族群战胜外来侵害,走向胜利和强大。于是社会大众就去感恩强人、崇尚强人。这种强人意识反过来又恶性循环地强化着崇尚官财势的社会意识。人类社会这种逻辑错误随着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地区一路走来,历经千年万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全人类通病。崇尚奴隶主、崇尚土地主就是崇尚官财势的经典体现。现代社会方式也仍然体现着崇尚官财势的一贯倾向。在今天社会方式里,有些官财势脱离劳动、依赖争夺、生活奢侈、凌驾于劳动民众之上,与奴隶主相比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方式为这些人提供了不同于奴隶主时代的貌似合理的体面的面纱。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发生的各种矛盾碰撞,表面看起来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和原因,但是在最终实质上,都是这种根本性逻辑错误所导致的结果。

人类求生存求美感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是一定会通过人们的思想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人类社会方式究竟为人类确立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审美取向,这必然直接决定人们的思想行为取向,直接决定社会的倾向和潮流。长期以来,人类社会这种错误的审美取向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向嫌弃劳动、争夺官财势的错误邪路,形成全人类性的错误潮流,然后社会再用极大力量通过武力控制和以武力为后盾的法律强制在某些位置上艰难地进行围堵。并且总是围不胜围、堵不胜堵,漏洞百出。就如同一个人用右手放火、用左手灭火的无休止游戏。这种社会方式不仅极大地浪费着社会管理成本,而且导致太多的矛盾碰撞和不和谐,控制难度也日益加大。古代极其残忍野蛮的刑具杀具,现代世界的热核武器,都是这种矛盾碰撞的结果。其实人类社会本来不需要官财势。只要有劳动、交换、协调就够了。在保有官财势设计的社会方式中,官财势当然会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官财势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猴群中两个大猴子为争当猴王拼死撕咬,受伤害的只是俩猴自身。而人类争夺官财势的斗争,不仅把人们的追求引向邪路,形成错误的社会潮流,而且往往是以牺牲民众生命财产,牺牲社会和谐稳定,牺牲地球资源环境为代价。可见崇尚官财势的社会主流审美与人类整体长远生存发展不是相一致,而是相冲突,因而不能代表人类的真正文明,只能作为人类社会特定阶段的特殊现象。人类社会最终应该是利用人类自身天性的自我调节形成自然和谐社会的组织管理方式。官财势的正面作用完全可以由社会协调机制来取代,由没有官财势属性的社会结构、法律制度、电子程序、民主决策等协调机制来取代。人类社会的管理方式应该逐步实现由官治向机制的转变。从整个人类社会角度讲,崇尚劳动创造,以劳动创造求生存,在劳动创造中求美感,这是人类把求生存与求美感一致起来,实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良性循环的最佳选择。是唯一能够满足每个人生存美感需求、实现全社会幸福和谐,与人类整体长远生存发展相一致的正确选择。也是妥善解决人类社会诸多重大矛盾的唯一有效渠道。从个人角度讲,人的一生能够在生存需求方面得到基本保证,能够通过劳动创造取得一定成绩,实现一定人生价值,这就够了。没有必要为了官财势争的死去活来。劳动创造不仅是人类生存需要,而且在劳动成效和劳动艺术领域具有满足人类美感需求的无限发展空间。所以说人类没有必要去崇尚官财势。官位的本质只是一种组织协调工作,出色的组织协调工作当然具有美感,而没有出色工作的徒有官职何美可言?人类历史一再证明,一经进入历史,功绩是永存的,官职不足道。在货币成为调节人们劳动与消费在形式上脱节之矛盾的手段,成为人们求生存求美感基本条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取得相应货币财富,以满足生存美感需要,这是正当社会行为。问题在于人类社会往往超出这种范围,简单直接地把占有巨额财富看作美和美的评价尺度,从而诱使人们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无限度、无止境的财富占有,由此造成太多的丑恶和野蛮。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崇尚财富占有或许有利于刺激社会劳动总量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但是从社会原理角度理解,这样的社会机制不是以美感支配劳动,而是以财富支配劳动。劳动创造只是追求财富的手段,没有成为求生存求美感的直接过程。财富虽然可以由劳动创造,但是财富并不等同于劳动本身,有些财富常常是通过非劳动的非法的不文明途径获取的。这种财富已经不具有自身劳动成果的属性,而是有着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属性、支配他人劳动数量的属性。所以这样的财富已经不属于文明,而是属于野蛮。崇尚财富占有也不会使每个人都成为富人。我们假设:通过崇尚财富占有在某一天里实现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巨额财富,每个人都可以不再去劳动,都可以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去购买劳动成果来消费。可是在这样的社会里事实上已经没有了劳动和劳动成果可出售。财富最终是用来支配劳动、购买劳动成果的,如果没有了劳动和劳动成果可出售,财富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意义。可见,通过崇尚财富占有实现人人拥有巨额财富是个不能成立的伪命题,这样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社会崇尚的是财富而不是劳动,所以,有了巨额财富的人可以继续赚钱,但不一定继续劳动。所以在崇尚财富占有的社会里必须要使大部分人没有巨额财富,以此强制性地逼迫没有财富的人们去为拥有巨额财富的人们提供劳动和劳动成果。同时还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以促使劳动者在劳动中能够卖力。这说明崇尚财富占有的结果只能是一部分人拥有巨额财富,另一部分人提供劳动和劳动成果。崇尚财富的最好效果就是通过以生活压力逼迫人们勤奋、增加社会劳动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人与人之间保持某些差别条件下实现全社会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这种整体提高主要表现在消费资料的更新换代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巨额财富。一味单纯地崇尚财富占有必然导致不择手段,必然出现财富掠夺和两极分化,必然导致人心不平、社会不公、丑恶野蛮。不论落后还是发达,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所有的国家、民族、地区无不如此。权势本身就是凌驾于他人之上、威胁他人生美的野蛮现象,这不是美而是丑。总之,崇尚官财势的争夺占有,这本身就是在不断制造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不符合人类整体长远求生存求美感的要求,所以不是真正的美,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是丑恶野蛮的根源。它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利益矛盾必然导致相互争夺,相互争夺必然导致伤害与被伤害,伤害与被伤害必然导致丑恶野蛮和烦恼痛苦。国际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斗争,国家内部的党派争斗、贪污、贿赂、偷盗、诈骗、抢劫、贩毒等各种犯罪归根结底都是根源于这种错误审美取向。回顾人类历史,凡是人类的文明历史都是源于劳动创造;凡是人类的野蛮历史都是源于争夺官财势。其他生物都不是以本种同伴为食物,只有人类是依赖消费本种同伴的劳动成果而生活,所以只有人类在本种同伴内部争抢搏杀。人类所以会在本种同伴内部争抢搏杀,最终根源也是在于崇尚官财势的错误审美取向。每个人都渴望互敬、互爱、互助的文明社会环境,但是在为了官财势相互争抢搏杀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情感被割裂,甚至连劳动也会变味儿,要做到互敬、互爱、互助谈何容易。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结束奴隶主、土地主时代的胜利,是奴隶主和土地主社会方式消失带给人类的一种政治松绑,是人类社会的阶段性重大进步。自由必须以不妨碍他人利益为前提;民主应该是全人类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人权应该是保证每个人求生存求美感的权利。显然人类远没有达到如此程度。人们通常只愿意对自由、民主、人权作浅层次的半明白半糊涂的理解,为我所用地任意取舍,回避深层次的完全意义的理解。这种浅层次的理解不是以消除官财势为目的,所以既不能消除官财势,也不能给予每个人平等的官财势。只不过是强调在比较宽松貌似平等的条件下去为个人、党派、国家争夺官财势而已。这种不彻底的自由、民主、人权理解无力解决人类社会深层次的根本矛盾,必然具有历史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因为按照这样的理解,没有人能够否认在这样的自由、民主、人权社会中战争和战争威胁的存在,没有人能够解释战争中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在人们为着官财势残忍野蛮地争抢搏杀、战争和战争威胁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的社会环境中,人类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民主、人权。在崇尚财富主的社会方式里,有些人群既没有财富,也没有生产资料,甚至没有劳动的机会和条件,能够拥有的仅仅是一张选票。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这样的自由、民主、人权意义何在?与专制独裁相比,选票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选票不是终极真理,选票只能推动一定程度的社会进步,无法解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究竟是造就官财势还是造就劳动创造,决定因素是社会根本制度而不是选票。显然,社会变革的更深层次问题在于变崇尚官财势为崇尚劳动创造,并且围绕劳动和交换研究构建全社会的统筹协调机制。因为只要不改变崇尚官财势的社会主流审美,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争夺占有型社会方式的丑恶和野蛮,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挽救人类、挽救地球,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和人权。

崇尚官财势的社会审美取向是由人类的生物史源、人类的社会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人类是由原始动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同样,人类社会方式也是由原始动物群体生活方式一步一步演变而来。人类是动物,身上保持着太多的动物属性,人类很多社会属性都是由动物属性演变而来。由于人类学会劳动并且形成劳动的社会分工和劳动交换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所以从原始野生动物到现代文明人类的转变也必然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必然经历由野生动物到半动物半人类再到完全人类的漫长过渡过程。自主谋生,各取所需,弱肉强食,物竟天择,这是一般生物在大自然条件下的基本生存规律。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的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意识愚昧,没有高度文明,必然呈现动物野性与社会属性并存、生物审美与社会审美同在、生存需求与美感需求并重的混乱状态。这种混乱状态必将导致动物野性与人类社会属性的沿袭融合、求生和求美要求的兼索并取,正是这种沿袭融合、兼索并取,逐步形成了崇尚抢夺占有官财势的社会主流审美。在人类逐步学会了劳动,逐步形成了消费劳动成果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劳动分工和劳动交换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求生求美活动都与其他同伴紧密相连。离开了这种同伴之间相互联系,任何个人都无法独自生活。这种社会劳动分工和劳动交换状态下的同伴之间相互联系,很容易使人们忽略消费对象来自劳动产出的本质,片面看重消费对象直接来自交换对方的表面现象,从而导致人们不是看重自己的劳动产出而是看重相互之间到对方那里去争去抢去夺,有些人甚至干脆离弃劳动,专靠与他人抢夺求生活,以抢夺——消费的两步走取代劳动——交换——消费的三步走。由此必将导致人与人之间像其他野生动物那样弱肉强食地争抢搏杀,使人类陷入无情灾难。人类虽然进入了社会状态,但是仍然同其他动物一样采取自主谋生的求生方式。差别仅仅是人类面对的生存环境是泛泛的社会,其他生物面对的生存环境是浩浩的大自然。这种自主谋生方式,在自然界里各种动物、植物身上就表现为在大自然条件下各取所需、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自主谋生方式反映在社会中的人类身上,就表现为在一定的社会法律道德规范内的各取所需、自由竞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由于人类社会中的法律道德规范在内容上不够完善,在功效上不够保障,有的地方有法律有道德,有的地方有法律无道德,有的地方既无法律又无道德,甚至有些法律本身就不够公正,这就为人类沿袭动物野性留下了很大空间。在有法律的地方窃钩者诛,在没有法律的地方窃国者诸侯。这种自主谋生条件下的自由竞争,在大自然状态下催生了某些较发达动物称王霸地、追求“大”、“强”、“赢”的属性;在社会环境中导致人类沿袭动物称王霸地追求大强赢属性,发展演变成为对“官职”、“财富”、“权势”的追求。动物和人类追求大强赢官财势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追求既是求生的需要同时也被看作一种美感,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把求生与求美一致起来,便于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最简便、最容易的选择。在自主谋生和货币成为求生存求美感基本条件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必然去追求拥有货币财富。而拥有官职和权势既有利于获取财富又有利于保护财富和安全,有利于实现荣耀。于是,追求占有官财势就自然成为了人们的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审美。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不论人们在内心里是否认可官财势是美,都不得不为着应对这种社会现实去追求,这是人们的无奈选择。任何人的官财势,都是与他人没有官财势相比较而言的。任何人追求官财势的过程都是以牺牲他人的官财势为代价的,都是通过在同伴之间相互争夺中实现的。人们为官而争,为财而夺,为势而打,如此天然地制造并激化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违背着不妨害他人利益的道德原则,破坏着本应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人心的不平、仇恨和冷漠。由于官财势不是健康的审美,直接妨碍他人生美利益和感受,所以拥有官财势的个人、团体、民族、国家往往会走向脱离劳动民众、被劳动民众感情疏远、嫉妒仇恨的结果。人类的本性是求美感,不认可、不接受丑恶、野蛮。即使是已经获得官财势的人们,只是为获得部分而感到一丝安慰,面对社会环境中太多的丑恶,同样心存遗憾,同样缺少幸福快乐的感觉,这是人本性决定的。人的幸福感不是生活水平的某个具体数值,也不是拥有官财势的某个具体数值,而是比较的感觉。任何具体的官财势都是相对的,只有更高程度没有最高程度。这就像所有的人们都在爬一座大山,每一个人都向往爬到自己欲望的山顶,但是没有一个人真的能够爬到这种山顶。虽然各自所爬高度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人无一例外地都终结在了半山腰。所以不论为官为民,不论钱多钱少,人们感觉最多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和遗憾。其他动物在吃饱以后和人们不去威胁伤害它们的情况下就不会伤害人类。而想要爬到山顶的人类却永远“吃不饱”,力图把任何人、物、事都看作自己的“食物”对象,都认作自己的利益范围,并且欲望随着利益的增加而膨胀。当上了县官儿想当州官儿,当上了州官儿想当国王,当上了国王还想称霸世界。即使一个人已经占有了全地球,也不会满足,还会欲望其他星球。贪官们追求无限增多的数字感觉,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消费需求。如果所有的人们、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想要得到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凌驾他人之上的政治性大强赢官财势,都不择手段地为此去争去夺,世界将是什么样子?人心将是什么状态?大家一想便知,一见如此。回顾以往,人类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一部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力图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来解决丑恶野蛮问题,但是,法律的制定与执行离不开道德因素的参与,道德的树立离不开正确健康社会审美的支持,正确健康的社会审美又离不开社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决定作用。所以说崇尚官财势不是简单的社会意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存在问题。儿童们的远大志向大多是开飞机、开火车、当教师、当医生、当科学家等,很少以官大、财大、势大为理想。但是当他们走进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就逐步转向了对官大、财大、势大的追求。显然是社会环境促成了他们理想志向的转变。这说明是社会环境决定支持着崇尚官财势的社会审美。由于以社会基本体制为主的人类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缺陷,尽管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很多非常好的思想,从诸多角度对人性的美善进行过全方位发掘,但是人类整体的正确健康的社会主流审美并没有形成,人类整体的高度成熟的符合人类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文明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来,社会法律体系也没有达到完善而有效的程度。人类也一直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中的丑恶和野蛮。丑恶现象的产生固然有着丑恶行为人缺乏思想修养的原因,但是客观地分析,丑恶行为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必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社会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决定人们的思想行为。从人本性角度看,人类天生不是敛财奴,不是战犯,不是魔鬼。人们所以变成敛财奴,变成战犯,变成魔鬼,归根结底是社会环境使然。不是崇尚劳动创造,而是崇尚争夺占有官财势的社会方式本身就有着丑恶、野蛮的性质。这样的社会方式将人们很多审美取向引入错误的邪路或误区。人人都明白,把一个人安排在工厂里他就会生产产品;把一个人安排在研究所里,他就会搞科学研究;把一个人安排在战场上,他就会去杀人。在崇尚官职的社会里人们就会去求官;在崇尚财富的社会里人们就会去求财;在崇尚学问的社会里人们就会去求学;在崇尚劳动的社会里人们就会积极劳动;在崇尚精神升华的社会里人们就会去提炼思想;在崇尚物质享受的社会里人们就会去追求物质消费。排除外界因素,一个国家发生内战,通常是这个国家中央政权出了问题。国际间军事竞争激烈,大小战事不断,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同样是因为全世界处在一个恶性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在这种世界结构下,人们总是欲望像动物称王霸地那样凭借自己实力强制性地统治世界、称霸世界、掠夺世界,由此挑起了战争和军事竞赛。如果世界能够在联合国基础上组建一个由全人类选举、受全人类监督、对全人类负责、体现全人类意志、展现出真正国际民主方式的统一最高委员会,由这个最高委员会和公正有力的法律、足够的法律执行力来确认保证各国的边界、领土和主权,就很容易在世界各国取消军队、消除战争。由此看来,要消除丑恶,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改进社会结构、调整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审美取向入手,通过文明的思想与文明的社会结构之统一来解决。思想教育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思想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有限的。

人类的明天什么样?人类的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和深化。因为至少现在看来人类面对的最基本条件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即以社会性方式求生存求美感的人本性不会改变。人类的自主谋生方式不会改变。人类仍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自然环境中。人类仍将以消费劳动成果的方式生存着。人类仍然生活在社会劳动分工和交换状态中。货币仍将是人们调节劳动与消费在形式上脱节之矛盾的手段,同时又是求生存求美感的基本条件。争夺占有政治性大强赢官财势仍将成为人们的主要审美追求。这就意味着人类必将沿着现有趋势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奢侈、更加发达强大。但是,当人类到了吃不知道吃什么好,玩儿不知道玩儿什么好,想不知道想什么好的时候,与其说是人类的发达不如说是人类的迷失。人类不但不会减少丑恶、野蛮和痛苦,而且将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悲观恐惧和生存危机。因为在现实社会方式下,人类的高速发展,是以透支资源环境、牺牲社会和谐和平、破坏人心美善为代价的。由于人类的无限发展,最终必将遭遇由这种无限发展本身所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毁灭性战争等无法摆脱的矛盾。这或许就是人类在加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自我否定力量。没有什么事物发展过程不具有周期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周期性究竟怎样展现,是资源环境否定形式、是战争毁灭形式、还是人类自己拒绝生育形式,没有人能够预料。但是无论如何,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必将加快周期性转折的到来。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消费需求是无限的,这种有限与无限不是和谐而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终究会突显出来。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的变化趋势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日益背离。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随着人类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无限扩大,终将使地球面前渺小的人类转变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