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1:28:51

点击下载

作者:何志华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竹简《文子》研究之回顾与反思(精)--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试读:

前言

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四十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包括《文子》。199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發表有關竹簡《文子》之資料,定州漢簡初步考定屬《文子》者計277枚,合共[1]2790字,同時又發表《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2]整理小組比勘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考證竹簡《文子》有87枚約1000字與今本《文子·道德》篇相應。因之,整理小組發表[3]《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先將今本《文子·道德》與竹簡《文子》相應者,逐條校勘,標出相異部分;再於《道德》篇以外,檢出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相應者7則,分别與今本《文子》之《道原》、《精誠》、《微明》、《自然》4篇相應。又據《河[4]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定縣出土漢墓竹簡所記最晚之年代爲漢宣帝五鳳二年(前56),此即出土竹簡《文子》成書年代之下限。

自竹簡《文子》出土,迄今46年,近半世以來,學者發表《文子》研究成果豐碩,然而,著述雖稱琳瑯,論見卻未見一致。回顧過去學者有關竹簡《文子》之論著,論議重點不一,結論莫衷一是。竹簡《文子》和今本《文子》之關係,迄今未達共識。其中關鍵乃爲竹簡《文子》之成書年代,以及其與《淮南子》之承傳關係,學術界迄今仍然無法取得共識。至於今本《文子》對話關係之改纂年代,乃至其與《淮南子》之關係等,亦有不同意見。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編纂《學術文庫》,筆者嘗試回溯往昔,考察諸家《文子》研究論據及其推論脈絡,探究各家所以持論不一之因由,並重新考證出土竹簡《文子》内容,偶有所得,於《文子》“老子曰”之源起及其出現時間,提出新證,以就正方家。筆者不揣淺陋,將研究所得付梓出版,望能拋磚引玉,俾學界就竹簡《文子》研究深入反思,共同探究《文子》成書之關鍵問題。[1]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的整理和意義》,《文物》,1995年第12期,頁39。[2]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文物》,1995年第12期,頁27—34。[3] 《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文物》,1995年第12期,頁35—37及40。[4] 《河北定縣40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981年第8期,頁10。凡例

1.本書引用古代傳世文獻,多據善本,並參考學者論見及不同版本予以校改;凡經校改之處,均加上校改符號,以資識别。( )表示删字;[ ]表示增字。除用以表示增删字外,凡誤字之改正,例如甲字改正爲乙字,亦以(甲)[乙]方式表示。

2.至於竹簡《文子》釋文,則依釋文原文,以□表示字跡難辨者,以[ ]表示未能校對者,以( )表示通假字。第一章 竹簡《文子》研究一、竹簡《文子》出土背景

1973年河北省定縣八角廊四十號漢墓出土大批竹簡,其中包括《文子》。有關出土竹簡《文子》之拓片或釋文,於1995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發表,初步考定屬《文子》者計277枚,合共2790字,又發表《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釋文》(以下簡稱《釋文》)。整理小組比勘竹簡《文子》有87枚約1000字與今本《文子·道德》篇相應,因發表《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以下簡稱《校勘記》),將今本《文子·道德》與竹簡《文子》相應者標出,再於《道德》篇以外,檢出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相應者7則,與今本《文子》之《道原》、《精誠》、《微明》、《自然》相應。又墓中出土《六安王朝五鳳二年正月起居記》竹簡所記最晚之年代爲漢宣帝五鳳二年(前56),此即出土竹簡《文子》成書年代之下限。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簡整理小組又發表《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的整理和意義》,詳述其事:

定州西漢竹簡1973年於西漢中山懷王劉脩墓中出土。此墓位於河北省定州城關西南4公里的八角廊村,約於西漢末年被盜。由于盜掘者在墓中引起大火驚駭逃出,使墓中一些重要文物得以保存。這批竹簡位於椁室東側,雖因過火炭化避免了腐朽,但經過盜擾火燒,也使竹簡受到嚴重損壞。竹簡散亂殘斷,炭化的黑地上墨跡已多不清晰……1976年6月,由文物出版社邀請曾參加整理馬王堆帛書的張政烺、李學勤、顧鐵符、于豪亮先生,協助對定州漢簡的整理。我省有劉來成、信立祥參加配合工作。首先將竹簡上的文字抄録于卡片上,一簡一卡并順序編號。整理工作至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而停止。這次地震,竹簡雖經精心照管,但由於轉移後封存的盛簡木箱被不知情[1]者搬倒,使竹簡又一次散亂,並有一定損毁。

準此可知,出土竹簡《文子》屢遭損毁,現存竹簡枚數甚少,相[2]對於今本《文子》而言,僅餘一少部分而已。出土竹簡《文子》大部分與今本《道德》篇對應,然則有關《文子》出土的情況,究竟是出土竹簡《文子》原爲全書,而今僅餘一少部分屬《道德》篇而與今本相應,抑或出土竹簡《文子》本來就只是一節録本而僅有數篇,此一問題當以當年李學勤先生之結論最爲可靠,李學勤先生説:

八角廊竹簡的《文子》原係全書,不過由於朽壞殘損,現今僅剩下比較連續的一小部分。我是比較傾向於這個看法的,理由是殘存的[3]簡中有一支很像是書的標題,看來竹簡《文子》應較完整。

竹簡《文子》原本全書抄録,可惜竹簡朽壞,現存者爲數甚少。二、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之對讀

整理小組比勘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得見竹簡《文子》有87枚約1,000字與今本《文子·道德》篇相應,《釋文》發表時,排列竹簡《文子》次序體例如下:(一)有於今本《文子·道德》中找到依據者,釋文依今本《文子·道德》拼對排位;(二)竹簡《文字》於今本《文子》中找不到依據者,釋文按其[4]文義編排順序。《釋文》及《校勘記》發表以後,李學勤先生依據上述兩文内容,[5]發表《試論八角廊簡〈文子〉》;《校勘記》、《釋文》、《試論八角廊簡〈文子〉》三篇文章並發表於《文物》,《文物》責任編輯李縉雲其後出席臺灣“《文子》與道家思想發展兩岸學術研討會”,發表了《〈文子·道德篇〉竹簡本、傳世本的比較研究》一文,就《道德》一篇,比勘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之異同。臺灣師範大學陳麗桂教授亦於會上發表《從出土竹簡〈文子〉看古、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間的先後關係及幾個思想論題》,進一步推論竹簡《文[6]子》、今本《文子》與《淮南子》之因襲關係。

比勘今本《文子》與竹簡《文子》之異同,必先了解竹簡《文子》之出土情況。定州漢墓嘗遭火劫,墓中所藏竹簡《文子》本已屬殘篇斷簡,加之出土以後,在整理過程中,又遭人爲意外,現存竹簡《文子》,殆非其舊矣。

現存竹簡《文子》内容甚少,其與今本《文子》之區别,今已難以論斷,較穩當的辦法,還得從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唯一相應的《道德》篇著手,比勘兩者,再據此推論竹簡《文子》、今本《文子》本之異同。三、竹簡《文子·道德》篇與今本《文子》之異同

有關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之關係,李縉雲嘗比勘兩本《道德》篇之異同,其結論云:

根據我們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到,傳世本不僅改换了竹簡本《文子》的問答主客,增加了很多章文字内容,還對原文做了有意識的删改。删改的目的,至少有這樣三點:第一,使文字簡煉,以致原文比較口語化的地方都消失了。第二,把往復問答大爲簡化,使文字成爲大段的論述體。第三,淡化原文作爲治國之道的特點,使《道德篇》[7]接近莊、列,文子的身份似乎也變成隱逸了。

依上所述,李縉雲以爲今本《文子》編者爲求文字簡煉,嘗删改竹簡《文子》。然兩本文字差别程度如何?是否不可對應?又今本《文子》既曾改纂古本,然其改纂方法如何?又古本與今本之差别,除因今本刻意改纂外,是否還存在其他因素?舉例而言,兩本傳鈔可有訛脱?考李縉雲比勘兩本《道德》篇,乃以文義相同之每一段落爲基本校對單位,並未嘗逐字排比兩本異同;因之,兩本文字之詳略差别,李氏所論猶有未盡。今試逐字排列,比勘今本《文子·道德》與竹簡《文子》,考其異同:

1

今本《文子》:文子問道老子曰學問不精聽道不深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以成行也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    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8]

竹簡《文子》:[脩德非一]聽;故

今本《文子》:以耳聽 者學在 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9]者學在骨髓。

竹簡《文子》:以耳聽[者學在] 皮膚以心聽(2482) 學在肌肉以□聽者(0756)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2482、0756與今本《文子》幾乎完全相應。又整理小組以爲今本《文子》作“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乃後人訓釋竹簡《文子》“脩德非一聽”而誤入正文者[10];細考今本《文子》上下文義,疑“脩德非一聽”乃今本《文子》脱文。今本《文子》下文列舉“以神聽”、“以心聽”、“以耳聽”三聽,正闡明“非一聽”之義。而竹簡《文子》則脱“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三句,否則竹簡下文“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學在肌肉,以□(當作“神”)聽者”文義上無所承,是其證也。

2

今本《文子》: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盡其精不[11]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

竹簡《文子》:   [不深者知 不遠   而不能盡其功不能(2500)

按兩文互斠,疑竹簡本有脱誤,此文推論層次顯然,每句皆先複述上文然後推論文義。準此可知,竹簡作“不深者知不遠,而不能盡其功”者,蓋有誤脱;疑本當作“不深者知不遠,知不遠而不能盡其功”,竹簡本蓋傳鈔蒙“遠”字誤脱“知不遠”一句;竹簡下文“不能盡其功,不能”,亦先複重上文再推論文義,是其證矣。

3

今本《文子》:凡聽之理虚心清静損氣無盛無思無慮目無妄視耳無苟聽專精積蓄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内意盈并既已得之必固守之必長久之

竹簡《文子》:[12]

今本《文子》:夫道者原産 有始始於柔弱 成於剛強

竹簡《文子》:    産于有始 于 弱而成于 強,始于柔而(0581)

按兩文互斠,疑竹簡《文子》(0581)原作“[原]産于有始,[始]于弱而成于強,始于柔而[成于剛]”,今本《文子》改纂原文,將兩句合爲一句,作“原産有始,始於柔弱,成於剛強”,可見今本《文子》刻意删改古本。

4[13]

今本《文子》:始於短寡 成於衆長,

竹簡《文子》: 于短 而成于 長,始寡而成于衆,始(2331)

按兩文互斠,疑竹簡《文子》(2331)原作:“[始]于短而成于長,始[于]寡而成于衆。”兩句對文,竹簡《文子》次句脱“于”字;今本《文子》改纂原文,將兩句改爲一句作“始於短寡成於衆長”,亦可見今本《文子》刻意删改古本。

5[14]

今本《文子》:十圍之木始於把百仞之臺始於 下

竹簡《文子》:  之高始于足下,千[方之群始于寓強](1178)

按兩文互斠,今本《文子》疑有脱誤;《文子》此文乃本《老子》,見《老子》第六十四章,今試排比今本《文子》、竹簡《文子》、馬王堆出土甲本帛書《老子》、《道藏》王弼注本《老子》四本如下:

今本《文子》:十圍之木始於 把

竹簡《文子》:

帛書《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

今本《老子》:合抱之木生於 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15]

今本《文子》:百仞之臺始於  下,

竹簡《文子》:  之高始于足 下 ,千[方之群始于寓強](1178)[16]

帛書《老子》:百仁之高台于足[下][17]

今本《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按《道藏》王弼注本《老子》作:“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馬王堆出土甲本帛書《老子》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于足[下]。”皆三句並列排比,竹簡本及今本《文子》皆僅餘兩句,並有脱文,兩本互斠,竹簡《文子》疑脱“十圍之木始於把”句,而今本《文子》則脱“千(方)[萬]之群始于寓強”。至於竹簡《文子》末句作“千(方)[萬]之群始于寓強”,雖本《老子》而有所改纂。

6

今本《文子》:此天之道也聖人法之  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後也

竹簡《文子》:     聖人法于天道[民者以自下](0871)

今本《文子》:儉者所以自小也損者所以自少也卑則尊退則先儉則廣損則大

竹簡《文子》:              卑  退  斂  損

今本《文子》:此天道所以成 也      夫道者德之元

竹簡《文子》:   所以法天也平王曰(912)     元也

今本《文子》: 天之根福之門萬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寧[18]。

竹簡《文子》:百事之根(1181)     生侍之而成侍(0792)

按竹簡文子(912)作:“卑、退、斂、損,所以法天也。平王曰。”今本《文子》增益其詞,作:“卑則尊,退則先,儉則廣,損則大;此天道所以成也。”意在闡明天道,其改纂之跡可以考見。又兩文互斠,疑竹簡《文子》本作:“[夫道者,德之]元也,百事之根[也,萬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寧]。”今本《文子》改纂古本,乃將“夫道者,德之元也,百事之根也”,改爲“夫道者,德之元;天之根,福之門”。

7

今本《文子》:夫道無爲無形内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事立與天爲鄰無爲而無不爲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莫知其情莫知其真其中有信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天子有道則天下 服長有     社稷

竹簡《文子》: 子有道則天下皆服長有(0590)□社稷

今本《文子》:公侯  有道則人民和睦不失其國士庶有道

竹簡《文子》:公侯(0629)道則人民和陸長有其國士[庶有□](2218)[19]

今本《文子》:則全其身保其親 強大有道 不戰而剋

竹簡《文子》:   身葆其親必強大有道則不戰(0619)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編號0590、0629、2218、0619並與今本《文子》相應,惟竹簡《文子》作“長有其國”而今本《文子》則改作“不失其國”;又今本《文子》脱“皆”、“必”、“則”三字,此文“全其身”、“保其親”、“必強大”三句平列,“有道則不戰而剋”作一句讀。

8

今本《文子》: 小弱有道  不争而得 舉事有道

竹簡《文子》:□弱小有道則[不諍 得識舉事有](2462)

今本《文子》:  功成得福  君臣  有道即忠惠

竹簡《文子》: 則功成得福是以君臣之間有道則(0625)

今本《文子》:父子  有道即 慈孝士庶 有道即相愛;

竹簡《文子》:  [間有道則] 慈孝士庶間有道則(2445)[20]

今本《文子》:故有道即和無道即苛

竹簡《文子》: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2462、0625、2445並與今本《文子》相應,惟今本《文子》“小弱有道不争而得”,“不争而得”上當脱“則”字,此與上文“強大有道,則不戰而剋”對舉,“不争而得”上當有“則”字;又準竹簡《文子》,今本《文子》“功成得福”上亦當有“則”字。又今本《文子》“君臣”、“父子”、“士庶”下並脱“之間”二字,竹簡《文子》“君臣”下有“之間”二字,是其證;竹簡本“父子”、“士庶”之下,並有“間”字,疑古本亦作“之間”,竹簡本傳鈔者誤脱兩“之”字耳。

9

今本《文子》:由是觀之道之於人無所不宜也。

竹簡《文子》:   之道之于人    也(1179)

今本《文子》: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 大得福盡行之天下服

竹簡《文子》: □□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 [大得福](0937)

今本《文子》:服則懷之       故帝者天下之適也

竹簡《文子》:    則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21]

今本《文子》: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適不往不可謂帝王。

竹簡《文子》: 者天  住也天下不適不住[□□](990)

兩文互斠,今本《文子》無“則帝王之功成矣”一句,按兩本《文子》下文皆分述“帝”、“王”之義,曰:“故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可知今本《文子》當脱“則帝王之功成矣”一句,否則與下文文義不相接。又按《文子》此文訓釋“帝”、“王”之義,上文云:“帝者,天下之適也。”此云:“王者,天下之往也。”兩本互斠,竹簡《文子》當有訛脱,其“天住也”,當作“天下之往也”,竹簡本誤脱“下之”兩字,《文子》此文又見《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下賢》正作:“帝也者,天下之適也;王也者,天下之往[22]也。”是其證也。又竹簡《文子》、今本《文子》下文並作“天下不適不往”,正對應此文而言,亦其證矣。

10

今本《文子》:  故帝王 不得人不能成得人失道亦不能守

竹簡《文子》:矣是故帝王者不得人不 成得人□(0798)

今本《文子》:夫失道者    奢泰驕佚慢倨矜傲見餘自顯自明

竹簡《文子》:    徒暴□廣奢 驕洫謾裾陵降見余(1194)

今本《文子》:執雄堅強作難結怨 爲兵主爲 亂首小人行 之身受大殃 大 人行之

竹簡《文子》:        [爲兵始爲] 亂首小人行[之身受大秧]大[人行](2437)

今本《文子》:國家滅亡淺及其身深及子孫故罪莫大於無道怨莫[23]深於無德天道然也

竹簡《文子》: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0798、1194、2437並與今本《文子》相應,惟今本《文子》“夫失道者”下疑脱一句,竹簡《文子》作[24]“徒暴□廣”,文義未明。“徒暴”疑當讀爲“徒步”,“暴”古音藥部並母,“步”古音鐸部並母,音近相通,□疑當爲“不”字,“徒步”猶言平民百姓,《戰國策·齊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25][26]農畝。”是其例也。此文謂帝王者不得人不能成,故失道之君,徒步不廣,意謂未得民心。考《文子》與《黄帝四經》相關,[27]《黄帝四經·十大經》有“不廣其衆,不爲兵邾,不爲亂首。”其中“不爲兵邾,不爲亂首”兩句與《文子》此文“爲兵主,爲亂首”相互對應,則竹簡本《文子》此文作“徒暴□廣”者,當亦與《十大經》“不廣其衆”對應可知。

11

今本《文子》:老子曰:夫行道者,使人雖勇,刺之不入,雖巧,擊之不中,夫刺之不入,擊之不中,而猶辱也,未若使人雖勇不敢刺,雖巧不敢擊。夫不敢者,非無其意也,未若使人無其意,夫無其意者,[28]未有愛利之心也,[不]若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懽然皆欲愛利之。[29]若然者,無地而爲君,無官而爲長,天下莫不願安利之。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12

今本《文子》:文子問德老子曰畜之養之遂之長之兼利無擇與天地合此之謂德何謂仁?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曰爲上不矜其功爲下不羞其病於大不矜於小不偷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兼愛無私久而不衰此之謂仁也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何謂義曰爲上即輔弱爲下 即守節  達不肆意窮不易操

竹簡《文子》:        □爲下[則守節循道寬緩  窮](0582)

今本《文子》:一度順理不私枉橈此之謂義也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何謂禮曰爲上即恭嚴爲下即卑敬  退  讓守[30]柔爲天下雌

竹簡《文子》:           則 敬愛損退 [辭讓守□服之以](0615)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嘗改纂古本,竹簡原作“敬愛損退,辭讓守[柔]”,兩四字句並排對舉;今本改爲“卑敬、退讓、守柔”三詞並排對舉;另竹簡本有“循道寬緩”句,而今本無,疑今本誤脱;又竹簡殘脱只剩一“窮”字,疑竹簡本原亦當作“窮不易操,達不肆意”兩句對舉,句序則與今本不同。

13

今本《文子》:立於不敢,設於不能,此之謂禮也。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故修其德則下從令,修其仁則下不争,修其義即下平正,修其禮則下尊敬,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四者既修國家安寧故物生者道也長者德也愛者仁也正者義也敬者禮也

竹簡《文子》:          生者道                也

今本《文子》:不畜不養不能遂長  不慈不愛 不能成遂不正不匡不能久長

竹簡《文子》:   養 (2466)   [不不愛]不能成遂不正(0600)

今本《文子》:不敬不寵不能貴重故德者民之所貴也仁者民之所

[31]懷也

竹簡《文子》:

按兩文互斠,疑竹簡《文子》傳鈔時亦有訛脱,其“生者道也”下,蓋蒙“也”字脱“也,長者德也,愛者仁也,正者義也,敬者禮”十六字,竹簡本下文“不不愛”,正對應上文“愛者仁也”而言;“不正[不匡]”正對應上文“正者義也”而言,是其證。今既有脱誤,遂與下文文義無從相應。

14

今本《文子》:義者民之所畏也禮者民之所敬也此四者文之順也聖人之所以御萬物也

竹簡《文子》:   之所畏也禮者民之所□也此四(2259)

今本《文子》:      君子無德 即下怨

竹簡《文子》:踰節謂之無禮  毋德者則下怨

今本《文子》:無仁   即下争無義即下暴無禮即下亂

竹簡《文子》:無(0591) 則下諍無義則下暴無禮則下亂

今本《文子》:四     經不立謂之無道無道    不亡[32]者未之有也

竹簡《文子》:四(0895、0960)□立謂之無道  而國不(0811)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2259、0591、0895、0960、0811並與今本《文子》相應,惟今本《文子》“無道”下疑脱“而國”二字;審文義,竹簡《文子》疑亦當重“無道”二字,可見簡本亦有脱文。

15

今本《文子》:老子曰:至德之世,賈便於市,農樂於野,大夫安其職,處士修其道,人民樂其業;是以風雨不毁折,草木不夭死,河出圖,洛出書,及世之衰也,賦斂無度,殺戮無止,刑諫者,殺賢士,是以山崩川涸,蝡動不息,野無百蔬。故世治則愚者不得獨亂,世亂則賢者不能獨治。故聖人和愉寧静,生也;志得道行,命也,故[33]生遭命而後能行,命得時而後能明,必有其世而後有其人。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16[34]

今本《文子》: 文子問  聖智老子曰聞而知之聖也

竹簡《文子》:知平王曰何謂聖知文子曰聞而知之聖也(0896、1193)

今本《文子》:見而知之智也故聖人常聞禍福所生 而 擇其道

竹簡《文子》:    知也故聖者 聞‖(0803) 而知擇 道[35]

今本《文子》:智者常見禍福   成形 而 擇其行

竹簡《文子》:知者 見禍福(1200)[刑] 而知擇 行故聞而知之聖也(0765)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對話關係。又竹簡《文子》0803、1200、0765並與今本《文子》相應;今本《文子》作“擇其道”、“擇其行”,竹簡本並無“其”字;考今本《文子》上文有[36]“處士修其道,人民樂其業。”兩句並有“其”字,句式與今本《文子》此文相近。

17

今本《文子》:聖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禍福所生 智者先見成形

竹簡《文子》:  知  也       成刑者可見而(0834)

今本《文子》:故知禍福之門聞未生  聖也先見成形智也無聞[37]見者愚迷也

竹簡《文子》:       未生知者   見成(0711)

按兩文互斠,竹簡本原作“成刑者可見而……”,今本《文子》則作“智者先見成形”,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

18[38]

今本《文子》:老子曰:君好知,即(信)[倍]時而任己,棄[39][40]數而用(惠)[慮],物博智淺,以淺贍博,未之有[能者]也,獨任其智,失必多矣。好智,窮術也;好勇,危亡之道也。好與則無定分,上之分不定,即下之望無止,若多斂即與民爲讎,少取而多與,其數無有,故好與,來怨之道也。由是觀之,財不足任,道術可因,[41]明矣。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19

今本《文子》:文子問曰  古之王者   以道蒞天下

竹簡《文子》: [王曰吾聞古 聖 立天下以道立天下](2262)[42]

今本《文子》:爲之柰何老子曰執一無爲

竹簡《文子》:[□ 何文子曰執一無爲平王曰](0564)[文子曰](2360)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重在更易對話關係。

20

今本《文子》:因天地與之變化天下 大器 不可執也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

竹簡《文子》:  地       大器也不可執 不可爲 爲者販 執者失(0870)

今本《文子》:    執一者見小也

竹簡《文子》:是以聖王執一者見小也無爲者(0593)[43]

今本《文子》:  見小故能成[其]大 也無爲者守静也守静故能

竹簡《文子》:也,見小故能成 其 大功    守静□(0908)[44]

今本《文子》:爲天下正[45]

竹簡《文子》:  下正平王曰見小守静奈何文子曰(0775)

按兩文互斠,竹簡本疑有脱文;考竹簡本、今本《文子》同據《老子》第29章爲説;《道藏》王弼《注》本《老子》作“天下神[46]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與今本《文子》相合,準此可知,竹簡《文子》“大器”上當有脱文,否則與《老子》不合。另竹簡本句序與今本不同,竹簡本疑本作“是以聖王執一者,見小也;無爲者,[守静]也,見小故能成其大功,守静[故能爲天]下正”。

21

今本《文子》:處大滿而不溢居高貴而無驕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處大不溢盈而不虧居上不驕高而不危盈而不虧所以長守富也

竹簡《文子》:            高而不危

今本《文子》:高而不危 所以長守貴   也

竹簡《文子》:高而不危者所以長守民(0864)也大而不衰者所以長守□(0806)

今本《文子》:       富貴不離其身禄及子孫古之王道[47]期於此矣

竹簡《文子》:有天下貴爲天子富貴不離其身(2327)

按兩文互斠,今本“盈而不虧”竹簡本作“大而不衰”;又今本先言“盈而不虧,所以長守富也”,然後“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竹簡本則先言“高而不危,所以長守民”,然後“大而不衰,所以長守□”,句序與今本不同。按今本作“盈而不虧,所以長守富”;“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點出“富”、“貴”二端。細考下文,兩本並作“富貴不離其身”,正承此而言;準此可知,竹簡(0864)作“高而不危者,所以長守民”,其“民”字疑亦當如今本作“貴”,否則竹簡本下文“富貴不離其身”一句,“貴”義無所承。又竹簡(806)“大而不衰者,所以長守□”,“□”當依今本作“富”,否則下文“富貴不離其身”一句,“富”義無所承。

另竹簡(2327)當作“富有天下,貴爲天子。”“富”字正承上文“所以長守富”而來;今“富”字亦殘脱。至於今本《文子》則脱“富有天下,貴爲天子”兩句。

22

今本《文子》:老子曰:民有道所同行,有法所同守,義不能相固,威不能相必,故立君以一之。君執一即治,無常即亂,君道者,非所以有爲也,所以無爲也,智者不以德爲事,勇者不以力爲暴,仁[48]者不以位爲惠,可謂一矣。一也者,無(適)[敵]之道也,萬物之本也。君數易法,國數易君,人以其位達其好憎,下之任懼不可勝理,[49]故君失一,其亂甚於無君也,君必執一而後能群矣。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惟“一也者,無敵之道也,萬物之本也”三句,則與竹簡《文子》(2246)“文子曰:一者,萬物之始也。平王曰:何?”相合。

23[50]

今本《文子》:文子問曰王道有幾 老子曰   一而已矣

竹簡《文子》:平[王曰王者]幾道乎文子曰王者[一道](2419)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對話關係。

24

今本《文子》:文子曰古 有   以道王者有以兵王者

竹簡《文子》:王 曰古者有(0829)以道王者有以兵(0850)

今本《文子》:何其不 一 也  曰  以道王者德也

竹簡《文子》:   以一道也文子曰古之以道王者║(2210)

今本《文子》:以兵王者亦德也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忿兵有[51]貪兵有驕兵

竹簡《文子》:以兵王者(1035)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竹簡本,然其改纂僅限於對話關係。

25

今本《文子》:誅暴救弱謂之義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争小故不勝其心謂之忿利人土地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欲人財貨   謂之貪  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

竹簡《文子》:    [者]謂之貪[兵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0572)

今本《文子》:之衆欲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   義 兵 王

竹簡《文子》: 衆欲見賢于適 者謂之驕[兵] 義[兵](2217)[52]

今本《文子》:應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之道也

竹簡《文子》: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0572、2217並與今本《文子》相應;今本《文子》作“謂之貪”、“謂之驕”,竹簡本則作“謂之貪兵”、“謂之驕兵”,疑今本《文子》誤脱。

26

今本《文子》:老子曰:釋道而任智者危,棄數而用才者困,故守分循理,失之不憂,得之不喜。成者非所爲也,得者非所求也,入者有受而無取,出者有授而無與,因春而生,因秋而殺,所生不德,[53]所殺不怨,即幾於道矣。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27

今本《文子》:文子問曰:王者得其懽心,爲之柰何?老子曰:若江海即是也,“淡兮無味,用之不既”,先小而後大。“夫欲上人者,必以其言下之,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後之”,天下必效其懽愛,進其仁義,而無苛氣,“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衆不害,天下樂推而不厭”,雖絶國殊俗,蜎飛蝡動,莫不親愛,無之而不通,無往而不遂,[54]“故爲天下貴”。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28

今本《文子》: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調瑟。聖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55]論世立法,隨時舉事。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故相(返)[反]也,時務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爲法者,與化推移。聖[56]人(法之)[之法]可觀也,其所以作法不可原也,其言可聽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三皇五帝輕天下,總萬物,齊死生,同變化,抱道推誠,以鏡萬物之情,上與道爲友,下以化爲人。今欲學其道,不得[57]其清明,時君守其法籍,行其憲令,必不能以爲治矣。

按此章亦不見竹簡本《文子》。

29

今本《文子》:文子 問政

竹簡《文子》:平王曰爲正奈何

今本《文子》:老子曰御之以道養     之以德無示以賢無[58]加以力損而執一無處可利

竹簡《文子》:[文子曰御之以道□](0885)之以德勿視以賢勿加以力□以□□(0707)

今本《文子》:無見可欲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無矜無伐御之以道則民附養之以德則民服

竹簡《文子》:[59]

今本《文子》:無示以賢則民 足無加以力則民 樸

竹簡《文子》:□□以賢則民自足毋加以力則民自(2324)

今本《文子》:無示以賢者儉也無加以力不敢也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下以聚之賂以取之儉以自全不敢自安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    不下  即 離散弗養   即 背叛

竹簡《文子》:可以治國不御以道則民離散不養(0876)則民倍反

今本《文子》:示以賢即民 争加 以力    即民怨

竹簡《文子》:視之賢則民疾諍加之以║(0826)則民苛兆

今本《文子》:民離散即國勢衰民背叛即上無威[60]

竹簡《文子》:民離散則國執衰民倍(0898)

今本《文子》:人争則輕爲非,

竹簡《文子》:[61]

今本《文子》:下怨其上即位危    四者誠修正道幾矣

竹簡《文子》:  [上 位危平王曰行此四者何如文子](0886)

按細意排比,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對話關係,將原來平王問政於文子而文子答,改爲文子問政於老子而老子答。按兩文互斠,今本《文子》蓋有脱文;考《文子》此文與《老子》第57章相關,今本《老子》作“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62][63]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今本《文子·道原》引《老子》同,亦作“民自富”、“民自樸”,並與此文竹簡《文子》(2324)相應,則竹簡本此文作“民自足”、“民自[樸]”者是也,今本兩句並脱“自”字。

又按兩文互斠,今本《文子》作“老子曰:御之以道,養之以德……御之以道則民附,養之以德則民服……下以聚之,賂以取之,儉以自全,不敢自安。不下即離散,弗養即背叛。”可見《文子》先從正面説明治國當“御之以道”、“養之以德”,再從反面説明不“御以道”、不“養以德”的後果;今竹簡《文子》云:“不御以道則民離散,不養則民(倍)[背](反)[叛]。”恰與上文正反相互對應;今本《文子》則改“不御以道則民離散”一句作“不下即離散”,以與上文“下以聚之”正反對應,未知此文乃就“御之以道”、“養之以德”、“無示以賢”、“無加以力”四者立説,下文“民離散即國勢[64]衰,民背叛即上無威,人争則輕爲非,下怨其上即位危,四者誠修,正道幾矣。”正緊扣“不御以道”、“不養以德”、“示以賢”、“加以力”四者論説;可見此文與上文“下以聚之,賂以取之,儉以自全”一段並無關涉,今本《文子》改纂古本,致令文義未能涵接。又竹簡本作“不養”今本作“弗養”,疑竹簡《文子》避西漢昭帝諱,昭帝在公元前86年至74年間,此與整理小組論斷竹簡《文子》年代下限爲五鳳二年(前56)者相合。又竹簡(0866)與今本互斠,亦可見今本《文子》取消原來平王與文子之對話關係。

30

今本《文子》:老子曰:上言者下用也,下言者上用也,上言者[65]常用也,下言者權用也,唯聖人爲能知權。言而(不)[必]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行,直而證父,信而死女,孰能貴之。故聖人論事之曲直,與之屈伸,無常儀表,祝即名君,溺即捽父,勢使然也。夫[66]權者,聖人所(以)獨見,夫先迕而後合者之謂權,先合而後迕[67]者不知權,不知權者,善反醜矣。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31

今本《文子》:文子問曰夫子之言非 道德無以治天下也 上世

[68]之王

竹簡《文子》:[平]王曰  子   以道德  治天下 夫上世之王(2255)

今本《文子》:繼嗣因業亦有無道各没其世而無禍敗者何道以然?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老子曰  自  天子  至于    庶人

竹簡《文子》:   觀之 古之天子以[下至于王侯無□□](2376)

今本《文子》:各自生活 然其活 有厚薄天下時有亡國破家無[69]道德之故也

竹簡《文子》:欲自 活也 其活各有簿厚人生亦有賢(0877)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對話關係,竹簡本原爲“平王曰”,今本改爲“文子問”。又竹簡本作“觀之”者,疑本當作“由此觀之”,今竹簡本脱“由此”二字;考今本《文子》“由此觀之”[70][71]一見,“由是觀之”兩見,並在《道德篇》;今本《文子》則脱“由此觀之”、“以下”六字,此待下文詳述。

32

今本《文子》:有道德則夙夜不懈,戰戰兢兢,常恐危亡,無道德則縱欲怠惰,其亡無時。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 使桀紂修道行德湯武雖賢無所建其功也夫道德者

竹簡《文子》:□使桀紂脩道 德湯[武唯賢毋所建](2252)

今本《文子》:所以相生養也所以   相畜長也所以相親愛也[72]所以相敬貴也

竹簡《文子》: 以相生養 所以(2213)相畜長也  相□(2206)

按兩文互斠,竹簡《文子》2252、2213、2206並與今本《文子》相應;惟今本《文子》“相生養也”、“相畜長也”、“相親愛也”、“相敬貴也”上並有“所以”二字;而竹簡本“相生養”上有“以”字,“相畜長也”上有“所以”二字,則竹簡(2206)“相□”上亦當有“所以”二字,今出土竹簡無此二字者疑傳鈔時誤脱。

33

今本《文子》:夫聾蟲雖愚不害其所愛誠使天下之民皆懷仁愛之心禍災何由生乎!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夫無道而無禍害者仁未絶義未滅也仁雖未絶義雖未滅諸侯已輕其上矣諸侯輕上,

竹簡《文子》:

今本《文子》:則朝廷不恭  縱令不順

竹簡《文子》: [朝]請不恭而不從令不集平王(2212)[73]

今本《文子》:        仁絶義滅

竹簡《文子》:□者奈何之文子曰仁絶義取者(0567)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取消了原來平王問而文子答之對話關係。又今本《文子》作“朝廷”而竹簡本作“朝請”,疑簡本作“朝請”者是也;考《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云:“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史記集解》云:“律,諸侯春朝天子曰朝,[74]秋曰請。”可知“朝請”爲漢律,謂諸侯春、秋兩季朝見帝王之禮;考《文子》此文云:“仁雖未絶,義雖未滅,諸侯已輕其上矣。”諸侯輕上,故朝請不恭;文義正合;今本《文子》“朝請”誤爲“朝廷”,文義未通;考“請”字古音耕部清母,“廷”字古音耕部定母,疑今本作“廷”者乃“請”之聲誤。又或今本《文子》據《大戴禮記·曾子立事》“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改,詳見下文分析。“朝請”既爲漢律,則定縣出土之竹簡《文子》,其成書年代當在西漢。

34

今本《文子》:諸侯背叛衆人力政強者陵弱大者侵小民人以攻擊爲業

竹簡《文子》:諸侯倍反衆[人□正強]乘弱大 陵小  以(2321)[75]

今本《文子》:災害生禍亂作其亡無日何期無禍也

竹簡《文子》:

按竹簡(2321)與今本大抵相應,兩文互斠,竹簡本原作“強乘弱,大陵小”,今本則作“強者陵弱,大者侵小”;“乘”古音蒸部船母,“陵”字蒸部來母,音近相通,疑今本《文子》因音近將首句“強者乘弱”讀爲“強者陵弱”,乃纂改次句“大者陵小”作“大者侵小”,以避用字複重。

35

今本《文子》:老子曰:法煩刑峻即民生詐,上多事則下多態,求多即得寡,禁多則勝少。以事生事,又以事止事,譬猶揚火而欲使[76]無焚也;以智生患,又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其清也。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36

今本《文子》:老子曰:人主好仁,即無功者賞,有罪者釋;好[77]刑,即有功者廢,無罪者[誅]。及無好憎者,誅而無怨,施而不德,放準循繩,身無與事,若天若地,何不覆載。合而和之,君也,别而[78]誅之,法也,民以受誅無所怨憾,謂之道德。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37

今本《文子》:老子曰: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喜,而非其所惡。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去也,去逆於心者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也。故“治大國若烹小鮮”,曰勿撓而已。夫趣合者,即言中而益親,身疏而謀當,即見疑。今吾欲正身而待物,何知世之所從(規)[79][80][窺]我者乎,吾若與俗(遽)[競]走,猶逃雨也,無之而不濡。[81]欲在於虚,則不能虚,若夫不爲虚,而自虚者,此所欲而無不[能]致也。故通於道者如車軸,不運於己,而與轂致于千里,轉於無窮之[82]原也。故聖人體道反至,不化以待化,動而無爲也。

按此章亦不見竹簡本《文子》。

38

今本《文子》:老子曰:夫亟戰而數勝者,則國必亡,亟戰則民罷,數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而國不亡者寡矣。主驕則恣,恣則極物,民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故“功[83]遂身退,天之道也”。

按此章不見竹簡本《文子》。

39

今本《文子》:平王問文子曰吾聞子得道於老聃

竹簡《文子》: 王   曰

今本《文子》:今賢人雖有道而遭淫亂之世以一人   之權而[84]欲化久亂之民其庸能乎

竹簡《文子》: 人主唯 賢而曹淫暴之世以一(0880)[之權]欲化久亂之民其庸能((0837)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將原來“平王曰”改爲“平王”與“文子”對答。又將原來“人主唯賢”改作“今賢人雖有道”,意在更易君主與臣子之對話關係。

40

今本《文子》:文子曰    夫道德者 匡  以爲正振亂 以爲治

竹簡《文子》:   然臣聞之  王者蓋匡邪民以爲正振亂世以爲治

今本《文子》:化淫敗以爲 樸 醇 德復生天下安寧要在一人[85]

竹簡《文子》:化淫敗以爲[仆]□[德](1172、0820)

按兩文互斠,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竹簡本原作“然臣聞之:王者蓋匡邪民以爲正”,今本改作“文子曰:夫道德者匡 以爲正”;除此以外,其餘皆能對應,可見今本改纂還重在取消古本原爲君臣之間的對話關係。

41[86]

今本《文子》:人主者民之師也上者下之儀 也

竹簡《文子》:    之師也上者下之義法也(2208)

今本《文子》:上美之則下食之上有道德即下有仁義下有仁義即無淫亂之世矣

竹簡《文子》:     德則下有仁義 下有仁義則治 矣(0575)

今本《文子》:

竹簡《文子》:道德則下毋仁義之心下毋仁義之(2248)[87]

今本《文子》:   積德成王積怨成亡 積石成山積水成海

竹簡《文子》:[曰] 積怨成亡積德成王 積(0737)

按兩文互斠,今本《文子》作“下之儀”者,文義未通,當從竹簡本於“儀”下補“法”字。“儀法”,猶言禮儀法度,此謂在上位者,當立於儀法,以爲下屬之典範。《晏子春秋·内篇問上》:“守于民財,[88]無虧之以利,立于儀法,不犯之以邪。”文義正同。

又今本《文子》蓋有脱文;竹簡(2248)“道德,則下毋仁義之心,下毋仁義之”,疑此文本作“上無道德則下毋仁義之心,下毋仁義之心則……”;今本《文子》並脱之,古本《文子》原來先説明“上有道德”的結果爲“下有仁義”,然後説明“上無道德”的結果爲“下毋仁義之心”;推論層次可以考見。

42

今本《文子》:    不積而能成者未之有也

竹簡《文子》:天之道也不積而 成者寡  矣[89]

今本《文子》:      積道德者天與之地助之鬼神輔之

竹簡《文子》:臣[聞](2315)有道之君天舉之地勉之鬼神輔(0569)

今本《文子》:鳳鳥翔其庭麒麟游其郊蛟龍宿其沼故以道蒞天下

竹簡《文子》:[90]

今本《文子》:天下之德也 無道蒞天下 天下之賊也

竹簡《文子》:  之德也以毋道立  者天下之賊也以[□六曰君](2442)

今本《文子》:以一人 與天下爲讎雖欲長久不可得也 堯舜以是昌

竹簡《文子》: 一人任與天下爲讎 其能久乎此堯(0579)[91]

今本《文子》:桀紂以是亡平王曰寡人敬聞命矣。

竹簡《文子》:

按兩文互斠,竹簡本原作“不積而成者寡矣;臣聞有道之君”,今本則改作:“不積而能成者未之有也;積道德者。”可見今本《文子》改纂古本,其改纂目的在於取消原來文子與平王間“臣”、“君”對舉之關係。又竹簡本作“其能久乎”,原爲問句,而今本則改作“雖欲長久,不可得也”。四、竹簡《文子》、今本《文子》互校總結

準上文兩本《道德篇》逐字排比,可知竹簡本與今本所以有别,原因概略有四:(一)兩本互校,可見部分竹簡與今本無從逐字對應;參考上下文義,似爲今本《文子》刻意改纂古本使然;此等改纂,主要在於對話關係,然亦有改纂原文内容者,例如:竹簡《文子》(0581)原作“[原]産于有始,[始]于弱而成于強,始于柔而[成于剛]”,今本《文子》改纂原文,將兩句合爲一句,作“原産有始,始於柔弱,成於剛強”,可見今本《文子》刻意删改古本。(二)兩本互校,有竹簡《文子》與今本未合者。參考上下文義,疑兩本原亦相互對應,然今存差異者,蓋爲今本《文子》經歷代傳鈔訛誤所致;例如今本《文子》作:“服則懷之。故帝者天下之適也;[92]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適不往,不可謂帝王。”惟參諸竹簡《文子》(0929)作:“則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適也]。”及竹簡(0990)作:“[王]者,天[下之](住)[往]也,天下不適不(住)[往],[不可謂帝王]。”兩文互校,今本《文子》無“則帝王之功成矣”一句,按兩本《文子》下文皆分述“帝”、“王”之義,曰:“故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可知今本《文子》當脱“則帝王之功成矣”一句,否則與下文文義不相接。(三)兩本互校,不僅今本《文子》每有誤脱,即竹簡本《文子》,雖稱近古,然亦存訛誤;舉例言之,竹簡(2446)作:“生者道也,養□。”又(0600)作:“[不不愛],不能成遂,不正……”惟參諸今本《文子》作:“故物生者道也,長者德也,愛者仁也,正者義也,敬者禮也。不畜不養,不能遂長,不慈不愛,不能成遂,不正[93]不匡,不能久長。”按兩文互斠,疑竹簡《文子》(2446)傳鈔時亦有訛脱,其“生者道也”下,蓋蒙“也”字脱“也,長者德也,愛者仁也,正者義也,敬者禮”十六字,竹簡本下文(0600)“不不愛”,正對應上文“愛者仁也”而言;“不正[不匡]”正對應上文“正者義也”而言,是其證。今簡文既有脱誤,遂與下文文義無從相應。(四)兩本互校,今本《道德篇》合共有“老子曰”啟章者十一章,除“民有道所同行”一章外,其餘皆不見於竹簡本。五、整理小組《竹簡〈文子〉校勘記》斠補

準上可知,竹簡《文子·道德篇》能與今本《文子》相互對應;然而今本《文子》又嘗改纂古本,曾經刻意改纂的部分,與竹簡本《文子》互斠,並非字字相對,其對應關係並不清楚。誠如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的整理和意義》云:

現據今本《文子》,可看出其中屬《道德篇》的竹簡有87枚,1000餘字。另有少量竹簡《文字》與《道原》、《精誠》、《微明》、《自然》中的内容相似……有少量漢簡内容與《道原》、《精誠》、《微明》、《自然》中相似者,就是漢簡的内容包含在今本《文子》的一[94]些相似的言詞中,成爲似是而又不確是的情形。

按整理小組《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文子〉校勘記》於《道德篇》以外,成功對應竹簡《文子》與今本《文子》者合計七條:

1.竹簡(2469):“而生,侍之而成。”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道原》第一章:“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萬物恃之而生。”

2.竹簡(2481):“毋刑(形)、毋聲、萬物□。”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文子·道原》第七章:“無形而有形生焉,無聲而五音鳴焉。”以及:“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又第十章:“有形則有聲,無形則無聲;有形産於無形,故無形者有形之始也。”

按:整理小組列舉兩例,一作“無形而有形生焉,無聲而五音鳴焉”;一作“無形則無聲”;其“無形”、“無聲”兩詞皆非如簡文般相連;考今本《文子·精誠》有“道無形無聲,故聖人強爲之形,以一字爲名,天地之道。大以小爲本,多以少爲始,天子以天地爲品,以萬物爲資”,似亦與簡文相應,且簡文(899)“下,先始於後,大始於小,多始於少”,又正與“大以小爲本,多以少爲始”兩句對應,可見竹簡(2481)或當與《精誠》對應。

3.竹簡(0766):“此功者天道之所成,聽聖人守道□。”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道原》第十章:“夫道,有無相生也,難易相成也,是以聖人執道虚静、微妙以成其德。故有道即有德,有德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復歸於道。”

4.竹簡(899):“下,先始於後,大始於小,多始於少。”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精誠》第十三章:“天地之道。大以小爲本,多以少爲始。”

5.竹簡(0818):“令遠者[來],令□□□□。”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微明》第十八章:“近者悦,遠者來。與民同欲即和。”

6.竹簡(0916):“江海以此道爲百谷王,故能久長功。”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自然》第六章:“江海無爲以成其大,窊下以成其廣,故能長久,爲天下谿谷,其德乃足,無爲故能取百川,不求故能得,不行故能至,是以取天下而無事。不自貴故富,不自見故明,不自矜故長,處不有之地,故爲天下王,不争故莫能與之争,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江海近於道,故能長久,與天地相保。”

7.竹簡(0724):“國無有賢不宵□不□□□。”整理小組以爲當對應今本《自然》第七章:“無愚智賢不肖,莫不盡其能。”

今細考出土簡文,除此七例外,似尚有簡文可與今本《文子》對應而整理小組未發現者,今試録之:[95]

8.竹簡(2472):“非見,听之不聞。”考今本《文子·道原》[96]有:“視之不見,聽之不聞。”[97]

9.竹簡(1739):“耆欲者。”考今本《文子·道原》有:“嗜欲[98]者,生之累也。”[99]

10.竹簡(918):“□請問人道。文子。”考今本《文子·精誠》[100]有:“老子曰:夫人道者,全性保真,不虧其身。”疑爲竹簡(918)有關平王問人道於文子,文子之答案;今本《文子》改纂原來對話關係,“文子曰”變爲“老子曰”。[101]

11.竹簡(584):“[輔]細弱,公正而不以私爲己,故□。”考今本《文子·精誠》有:“輔佐,公而不阿,田者讓畔,道不拾遺,市[102]不預賈,故於此時。”[103]

12.竹簡(815):“世必無患害。平王曰:[請問其道]。”考今本《文子·精誠》有:“老子曰:賑窮補急則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104]世無災害,雖聖無所施其德。”

13.竹簡(2329):“七十里舉伊尹而天下歸之,故聖人之治□。”[105]考今本《文子·九守·守弱》有:“故天下歸之奉之,故聖人卑[106]謙。”[107]

14.竹簡(1015)“之王者,期[于此矣]”;考今本《文子·道[108]德》有“古之王道,期於此矣”。按竹簡(0864)、(0806)、(2327)並與今本《道德》此文上文相合,疑竹簡(1015)當次於(2327)之後,與今本“古之王道,期於此矣”相互對應。[109]

15.竹簡(1812)“無道之”;考今本《文子·道德》有“無道[110]德之故也”。按竹簡(2376)、(0877)並與《道德》此文上文相合,疑竹簡(1812)當次於(0877)後,與今本“無道德之故也”相互對應。

16.竹簡(2390)“□曰:王[知]者[先],王行成、敗、功,謂之[111]”;按“王行成、敗、功,謂之”,疑當讀作“王行、成、敗、功,謂之……”,“行”、“成”、“敗”、“功”四事並列,整理小組句讀有誤;考今本《文子·微明》有“故事或可言而不可行者,或可行而不[112]可言者,或易爲而難成者,或難成而易敗者。”[113]

17.竹簡(570)“□不化爲之奈何?文子曰:不□人”;考今本《文子·微明》有“得道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知人也,内不[114]化所以全身也”。竹簡(570)疑當下接《微明》此文。

18.竹簡(2312):“也,其用之也,物異。平王曰:其用之異[115]何?”考今本《文子·微明》有:“其用之[也]乃不用,不用而後能[116]用之也。”[117]

19.竹簡(645)“如四時之[□受,如風雨之]”;考今本《文子[118]·下德》有“四時不失敘,風雨不爲虐”。[119]

20.竹簡(695)“[治矣,]毋道而立之者則亂。故治[亂]”;考今本《文子·上仁》有“故有道以治之,法雖少,足以治;無道以治[120]之,法雖衆,足以亂”。[121]

21.竹簡(2356)“[足]佳生義,義”;考今本《文子·上義》有[122]“法生於義,義生於衆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