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1:59:53

点击下载

作者:(英)斯宾塞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精典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精典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试读:

序言

给孩子最快乐的教育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一生拥有各种荣誉,获得了英、法、美等11个国家的众多著名大学的院士、博士等荣誉称号,后来,他还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与此同时,赫伯特·斯宾塞还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备受世人瞩目。

赫伯特·斯宾塞将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并且写出了优秀的教育著作,为指导父母和老师教育孩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赫伯特·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中,“快乐教育”是其中最为有名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变化,这种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成为教育界一颗价值恒久的宝石。

在人类社会过去的一百年间,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给欧美国家的父母和老师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影响,利用快乐教育法,他们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有很多人都成了所在领域的佼佼者。

在教育史上,有很多名噪一时的教育理念,要么如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要么因为复杂的条件,导致他人无法复制和模仿。然而,快乐教育的理念却具有很强的普遍适用性,可以为广大读者接受并模仿学习。

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在评价赫伯特·斯宾塞时说,他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应当学习他的这种思想。而对于融汇了斯宾塞教育思想的教育奇书《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埃利奥特更是倾力推荐。《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与世界流行的“苦学”思想不一样,一直提倡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此书出版后,立刻产生了爆炸性的轰动效果。

在争相购买和阅读中,广大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渐渐发现了书中的奥秘。读者的喜爱让此书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而书中的教育理念也成为公认的优秀教育法。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广大父母和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让他们也受到快乐教育的影响,掌握优秀的教育方法,我们特请教育专家编译了此书。

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我们编译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更具准确性和权威性。由于此书已有百年历史,对于书中被广泛接受的教育观念,我们力求简洁生动地表达出来。

而对于一些中国父母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进一步进行了阐释,使得斯宾塞的思想更加易于理解。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加入了教育专家的观点,使整个问题论述得更加全面和深刻。

在我国,教育一直处在变化中,这就要求父母要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才能在外界的变化中,让孩子持续接受到好的教育。

阅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也就是在接受一次正规的师范教育和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和老师必须先教育好自己。

这是一本奠定美国百年人才的奇书,也是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神奇教材。在读了这本书后,父母必定可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孩子的可教之处。

从现在开始,认真阅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吧。身边有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你就拥有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坚定的教育意念,你就能给孩子快乐健康的教育和成长。

第一章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

我一直打算写这本关于教育的半自传、半札记的书。想到这件事情我就很高兴,就仿佛在一个明朗的夜晚,在充满美好记忆的小路上散步,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关于教育的真理,这一切都让我感觉那么美好和温馨。

我经常告诉自己:我很幸运,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能拥有这样宝贵的经历,我也深深体会到成就一个生命很不容易,把这个小生命铸就成一个优秀的人更不容易。

很多次我都面临考验,在放弃与坚持中,我还是选择了坚持,也正是因为我选择了坚持,我才会有机会在智慧生涯中收获那么多快乐,这就是我对教育的发现。

我人生中的大半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从天文、地理、生物到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我已经完成了数十卷著作。可是关于教育的思考,我始终没有停止过,也是这种思考让我感觉没有虚度此生。

虽然这种经历的开始很不幸,但是它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启示。因此,我决定就从这里开始。

教育从童年的一次不幸开始

我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德比城埃克塞特路12号,那里几乎就是城市边缘了。我家房子后面的小花园里长满了常青藤,德文特河和小花园之间被一片草地隔开了,而德比城区就在德文特河的对面。

这里的人们都称这个地方为德比小镇,长大后我才知道,是因为这里不但处于城市边缘而且还隔着一条河的缘故,大家才称这里为德比小镇。而我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就开始于这个小镇。

我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老师,他德高望重,因此也收了很多弟子。而我,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除了我的父亲,我的祖父和我的两个叔叔也都是老师。

其实我的兄弟姐妹很多,包括我的妹妹露伊莎和其他的五个弟弟妹妹,只可惜他们在刚出生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父亲经常说:“不知道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老天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我一直都不觉得是父亲造了什么孽,我觉得父亲是因为不懂育儿知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家里的这种情况,我一直致力于生理和医学的研究工作。

经历过这些不幸之后,整个斯宾塞家族都非常重视新生儿的养育。

在我的童年里,丹尼·斯宾塞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了,他是我的一个远房兄弟。

丹尼是一个手艺很出色的兽医,他为人很忠厚、本分。丹尼结婚那年,我才25岁。他的妻子叫萝莉,是我们镇上一位很漂亮的女孩。他们的婚礼是在镇上的教堂里举行的,那天所有斯宾塞家族的成员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那天的天气格外好,就连花草树木也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伴着鸟儿的歌唱,树儿的招手,在一片祝福声中,他们交换了戒指。那天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结婚后,他们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没多久,丹尼兴奋地告诉我,他马上就要当父亲了,他问我能不能等孩子出生后帮他教育孩子,我愉快地答应了。丹尼走后,我就开始搜集一些关于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资料,然后和丹尼一起分享这些资料。

比如说胎儿的思维是在五个月大的时候发育的,这个阶段就该开始对胎儿进行教育;比如经常听柔和的音乐有利于胎儿的发育;比如孕妇洗温水澡对胎儿发育有利,等等。我们俩开始乐此不疲地研究着,丹尼对这件事情也是相当认真。

终于,孩子出生了。整个斯宾塞家族为之欣喜若狂。婴儿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很让人喜爱;他的声音响亮,就犹如小喇叭一样。我们都叫他小斯宾塞。

一切都是那么的难以预料,后来这个孩子竟然一直陪着我。那一年,小斯宾塞才两岁,然而不幸却降临在他的身上。那天夜里刮着大风下着大雨,丹尼正好外出给动物看病,被突然到来的洪水卷走了,洪水来势汹汹,丹尼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灾难的突然降临使这个本来很幸福的家庭彻底破碎了。几个月后,小斯宾塞的母亲找到了我,希望我可以照顾孩子长大。离别的那一刻,她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从此之后,小斯宾塞变成了我们家的一员。我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以至于感觉比自己的亲生孩子还要亲。小家伙是那么可爱,那么招人喜欢,他的到来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使我的生活充满了欢乐。

或许是父亲怕我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给小斯宾塞找了一个保姆。其实这个保姆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名字叫德赛娜,我并没有怎么见过她。

德赛娜一直住在乡下,小时候没怎么读过书,平时做事情手脚也有些笨拙,但有一点是不错的,那就是她也非常喜欢小斯宾塞,就像我一样喜欢。

这就是我开始研究早期教育的最初原因,或者是小斯宾塞的可爱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抑或是作为一个抚养者出于对孩子的责任。

从此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各种教育问题,既有家庭教育,也有学校教育。当然,我也得了解更多英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习俗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常识。

尽管对小斯宾塞的教育是随着时间推移的,但是在这本书中,我将不按照时间顺序讲述,而是针对教育中不同类别的问题作为叙述框架。这样将更有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也更方便读者朋友去理解。

在这里提前告诉大家,在小斯宾塞14岁那年,因为成绩优异,剑桥大学破格录取了他。后来,在他的事业上也相继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生活中,他过得很幸福,富有热情且充满着爱心。曾经他是很不幸的,但现在显然是一个幸福的人。

小斯宾塞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他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

肌肤接触的神奇力量

远在小斯宾塞来到我家里之前,我就一直在对一所不大的孤儿院进行研究。后来才发现,正是这项研究奠定了我对儿童教育认识的基础。

这个镇子不是很大,能有所孤儿院已经很不错了。我和这个孤儿院的院长很熟悉,他很善谈。对于我对孩子做研究的事,他一直很支持,这一点让我的研究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

孤儿院的孩子表现得很怪异,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几乎完全一样:目光呆滞、缺乏兴趣、食欲不振、唉声叹气。尽管院长给孩子们请来了镇上最著名的医生奥尼尔大夫,但结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我的到来多少给院长带来了一丝希望,他期盼着我能帮助这些孩子们。我很认真地观察了这些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发现他们每天都过得很沉闷,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失去了父母的关照,就像没有浇水的花草一样,已经没有多少生机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找一些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来孤儿院。于是我就跟一些学校的老师联系,让他们班上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每天下课后都到孤儿院玩上半小时再回家。

这些天使般活蹦乱跳的小女孩每天在孤儿院里嬉戏打闹,唱欢快的歌曲,玩有趣的游戏。不久孤儿院的氛围就大大改变了,小女孩们和孤儿院的孩子一起玩耍打闹,他们相互亲吻、拥抱、抚摸,每天快快乐乐地生活着。

两个月后,这里发生了让院长欣喜不已的变化。孤儿院的孩子们不再天天那么沉闷地生活了,他们开始变得眼睛发亮、活蹦乱跳。每天吃的也多了,身体渐渐变得好了起来,孤儿院宛然变成了孩子的乐园。

院长很高兴,问我怎么会用这种方法帮助孩子。我对他说:“《圣经》上有一句话,一个父亲追赶自己的儿子,追呀追呀,拼命地搂住儿子的脖颈亲吻。”院长仔细地听着,微笑地点着头。

很多人可能会问,孤儿院的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我的答案是——皮肤饥饿,这不是一种物质的需求,而是一种精神的安慰,而这种安慰则需要通过亲吻、拥抱、抚摸来传达。如果得不到这种精神安慰,就会变得性格沉闷、体质衰弱。

后来我也对小斯宾塞进行了同样方式的精神安慰,显然结果是很不错的。

在这里我得说明,父母平时要亲吻、拥抱、抚摸自己的孩子,肌肤的亲密接触将有益于孩子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发育。可以说,肌肤亲密接触的精神安慰也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别让孩子靠近危险

我一般比较喜欢享受早上的美好时光,自己一个人享受那份宁静。一杯咖啡,一份报纸外加清晨清新的空气,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吵醒德赛娜和小斯宾塞。

我认真地浏览着报纸上的内容,突然,一条《伦敦3岁女孩惨遭风扇谋杀》的新闻闯入我的视野中。这是一位母亲在逗孩子玩时,把孩子举了起来,结果发生了意外,孩子被高速旋转的风扇杀死了。

对于一个研究儿童教育的人来说,这条新闻引起了我的警惕。小斯宾塞也处于这个年龄段,特别是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生活中的危险太多太多了。如何才能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每有时间我就开始搜集相关的材料,并对低龄段孩子的生理特征及普遍的家庭生活环境做了一份总结。这些虽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儿童教育,但这是父母可以实施教育的前提,相信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吧。(1)床上的危险。

有这么一个例子,凯利下班回家后去抱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没有在婴儿车里躺着。最后,她在睡觉的丈夫的胳膊下找到了孩子,但此时孩子早已经没有了呼吸。

尽管两个人都痛不欲生,但因为疏忽,孩子再也不可能回来了。尽管这种婴儿死亡的比例特别小,但不得不重视。

在这里我得告诉父母们,必须让孩子睡在婴儿车上,在心理上,有利于排除对父母的依赖;在身体上,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2)水桶的危险。

小亨利才2岁多,那一天父母在打扫卫生,小亨利自己走到水桶边上玩耍,结果不小心栽倒了水桶里,溺水而亡。

小孩子在刚刚学习走路时,一般都是头重脚轻,很容易摔倒。一定要避免孩子掉到水桶里,防止发生意外。(3)塑料袋的危险。

英国有一家父母无意间在床上放了一个塑料袋,结果小孩子翻滚时,嘴和鼻子吸住了塑料袋。当父母发现时,孩子已经死了。

乱放塑料袋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在孩子能接触到的地方放塑料袋。(4)气球的危险。

由于气球具有的特点,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容易导致窒息的。不管是在孩子吹气球玩时,还是咀嚼破了的气球时,都存在着潜在危险。因为孩子此时一旦笑了起来,很容易将气球皮吸入气管内,这种后果将不堪设想。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时间过得很快,在小斯宾塞3岁生日时,我叫来了很多人,包括镇上的牧师来为他庆祝。可能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我的做法,在我看来,3岁意味着开启家庭教育的新的阶段。

在小斯宾塞3岁之前,我更多的是在和他玩耍的过程中,夹带着自己的一些教育意图。而从这一刻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就要开始了,这对小斯宾塞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就在小斯宾塞生日的那天晚上,我和德赛娜聊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德赛娜对我说,孩子的童年是很短暂的,应该让孩子好好玩耍。至于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应该是让学校的老师去负责。

这一点我可以理解,因为德赛娜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没有太多的知识水平,每天的家务已经让她感到很疲惫了。

然而,对于我这个从事教育研究的人来说,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我的观点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让德赛娜更好地理解我的观点,我给她讲了一个很久之前的寓言故事。

很多年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三个人在同一天结了婚。他们都希望上帝能给他们一个聪明、友爱、勇敢、健康的孩子,男孩女孩都可以。他们都是很幸运的,一年后他们家里分别生下了一个小宝宝,生活依旧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然而这三个小宝宝在长大之后却相差很大,他们一起来找教堂的牧师。第一对夫妇说:“我的孩子整天充满了暴力,动不动就打架摔东西,家里简直没法过了。”

第二对夫妇说:“我的孩子太懒惰了,每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他也什么都不会做,等我们都不在了,他该怎么养活自己啊。”

第三对夫妇说:“非常感谢上天的眷顾,我的孩子和我们希望中的一样聪明、友爱,真是我的好孩子啊。”

牧师听完后,感慨万千地对他们说:“你们的孩子在二十年前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他们让你们感到了自豪、快乐。然而在接下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们有的人精心教育照料孩子,而有的人却只是养儿不教儿。”

牧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就像种庄稼一样,春天时上帝分别给了你们一粒饱满的种子。假如你好好照料、精心培育,等到秋天时就能收获硕果;如果你把种子埋在地里就不怎么管了,全靠天时地利去自生自灭,那么秋天能收获什么就很难说了。”

第一对夫妇说:“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学校,为什么还是变成了这样?”

牧师严肃地说:“孩子教育的第一步不是学校教育,而是家庭教育。你们没有对孩子进行很好的家庭前期教育,基础没有打好,以后的路怎么可能走好?就像盖房子一样,打不好地基,将来房子就不会坚固。”

三对夫妇都沉默了,从此他们开始对孩子有了新的认识。

德赛娜显然是听明白了这个故事,对我说:“我现在明白了,尽管我没什么学识,但我会尽量去做好的,让小斯宾塞能够更好地成长。”

在我看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其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小的方面上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但从大的角度考虑,孩子则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部分。那么孩子成长的好坏,品行的优劣,技能的生熟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假如培养出来的孩子拥有雄才大略,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假如孩子将来有一技之长,那么他对于公司、家庭有很多帮助。这些都是好的表现,一旦孩子没有教育好,没有生存的技能,或者人品道德败坏,那将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

所以说,父母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家庭工作,而是相当有价值的社会性工作。在这里,我希望父母能够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使孩子成材成器。

总会有一些“学校主义者”反驳我的观点,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才是至关重要的。殊不知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非常有限的。

一个孩子的潜质是无穷的、多方面的,而学校更多的只能在技能和品质上予以教导。从时间上来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能占一天中的几个小时而已,还会有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这就好比种子发芽生长一样,在大家的印象里似乎是白天在吸收太阳光,但谁都知道,夜晚才是种子发芽生长最快的时候。

除此之外,恰当的家庭教育对于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大有益处的。即使是学校的技能教育,有了父母的参与,孩子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孩子是反映父母言行的镜子

曾经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天国之中,孩子最大”。之前对我而言,这仅仅是一句名言而已。通过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一般而言,小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对外界进行接触是在3岁之后。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并且会强化这种认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变得傲慢、固执。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模仿。相信很多家长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

曾经有一次我下班回来,看见小斯宾塞把学习用的法语单词卡片扔的满地都是,他自己则在旁边逗鸽子玩,显然,德赛娜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了。

尽管我当时已经因为工作很累很烦了,但我仍然拿着卡片对小斯宾塞说:“孩子,法语是很好学很好听的语言,你要好好学啊。”“我要去跟着你修火车,我不学法语。”小斯宾塞对我说。“等你长大了,有力气了咱们再去修火车,现在你只有学好了法语,将来才能更好地修火车啊。”“我不喜欢这些东西,讨厌。”小斯宾塞依旧很固执。“这得慢慢来,渐渐地你就会喜欢上的。”我试图让自己保持平和。“一点都不好玩,我要逗鸽子玩。”

此时的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冲着他大吼:“随你便吧,再也别学啦!”

说完,我就离开了家里。小斯宾塞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我离开,显然是被我的举动吓着了。

慢慢地,我变得平静下来,也感觉到不应该对孩子大声吼叫。孩子如果不愿意用卡片学习法语,强制让他去学也不会有效果。既然孩子喜欢鸽子,不妨就以鸽子为话题给孩子讲讲鸽子的相关东西,中间穿插几个法语单词,效果应该就很不错了。

孩子的这种模仿就像是家庭中的一面镜子,他会随着父母的言行举动而做出不同的反应。后来邻居家的事情再一次证明了镜子理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有一天,邻居阿德诺来到我的家里,他看起来很不高兴的样子。原来他的孩子成天看上去没有什么精神,似乎不喜欢做任何事,也不打算做任何事。这让邻居阿德诺很担心,但也表示很无奈。

我一听完就知道了原因是什么,就对阿德诺说:“你不觉得你平时说话做事也是无精打采的吗?你家里一直都气氛紧张,这还不是因为你的妻子成天大喊大叫造成的吗?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怎么可能很好地成长?”阿德诺听完认真地点了点头。

孩子长时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会耳濡目染地学习大人的言行。所以说,与其说是怎么教育好孩子,倒不如说是怎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苔丝身上,苔丝是德赛娜的教友。偶然的一个机会,苔丝跟德赛娜讲到了自己的女儿,恰好当时我也在场。

苔丝的女儿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棒,为此苔丝还经常被邀请到学校做发言。苔丝说:“我一直觉得我的女儿各方面都挺优秀的,但是我最近发现她的一些表现很让我担心。女儿跟同学相处时很尖酸刻薄,对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很鄙视,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

我听完,把目光转向了德赛娜,据我从德赛娜那里的了解,苔丝女儿的这些性格、缺点毛病和苔丝如出一辙。于是我微笑着对苔丝说:“这倒是,孩子的表现还是有很多跟父母很相似的。”

接下来,我跟苔丝讲了讲镜子原理对孩子的影响,苔丝也觉得很有道理。在以后的日子里,苔丝努力去改变自己,而她的女儿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关键不在于教育孩子,而在于如何教育自己。在我们上过的学校里,从来没有讲述过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但几乎我们所有人都会面临教育孩子的问题,那么更多的只能是现身说教了。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他们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只会盼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说教育孩子仅仅是靠学校教育来实现,其实多数家长都不太赞同。大家都明白孩子在学校接受的东西更多的只是知识,这只能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除此之外,即使再好的学校教出孩子的优秀率也不可能是100%,那么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没教好的一部分。

孩子成长的好坏、品行优劣、技能生熟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父母在这方面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子女的知识,而不是凭借着所谓的习俗和一些老年人的建议来进行教育。

且不说是教育孩子了,哪怕是牧场里饲养的动物,相信饲养员也是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更何况是自己深深喜爱的孩子呢,岂不是更应该好好学学?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需要了解商业规则和会计核算;对于一个医生而言,需要病理分析和了解药物特性;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则需要了解孩子的身体、道德、心智。

相信有充足准备的父母们,一定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很优秀的人才。每当别人提起自己的子女时,内心总会有难以压抑的自豪感。

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在斯宾塞家族中一直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谚语:每一件善行都不会被忽视,每一点努力都会有所收获。就是这么两句传说中的谚语,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应验了。

我所居住的社区领导打算办一次交流会,主题是关于家庭教育的。那个周末我也被邀请去交流会上做发言,当然了,负责发言的还有很多是当地的教师。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因为我是个火车机车工程师,如今却可以和老师们探讨教育问题。

交流会举办的地点在一个小院子里,里面种着很多花草,环境清幽闲适,看了就让人舒服。交流会上,大家都肯定了我这些年在家庭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有很多人出于现实的处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咱们这个小镇地处偏远,多少年来都没有出现过有学问的大人物。坦白地说,在家长中,除了牧师和像您这样的火车修理工还有些文化,更多的是平凡的诸如种地的、卖货的小人物,这让我们怎么去把孩子教育成出色的人才?”这是铁匠汤姆逊的观点。

说实话,我也很能理解汤姆逊所说的现实情况,然而这并不是我可以赞同的。面对交流会上的突然情况,我果断把发言的主题改成了“给孩子最好的”:“我知道,咱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孩子能成为大人物。历史上很多的伟人都出身卑微,所以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丧失了教育孩子的信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就和体育场上的接力比赛是一样的。我们已经在事业上走到了接力赛的后期,但是孩子的征程才刚刚开始。社会如赛场一样变化莫测,孩子到底能走多远,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都是不可预知的。”“咱们就拿汤姆逊先生来举例子吧,汤姆逊在这个小镇上打铁快一辈子了。你确实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你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你的坚韧,你的细心,你的热情,还有你那层出不穷的小点子。”“假如你能把你的这些优点,转化成赛场上的接力棒,继而传递给你的孩子,那么他就有可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或许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或许成为一名冶金大师。学校教授的更多的只是技能,而家庭给予的则是品行和性格。”“尽管我们一生并没有积攒多少财富,也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是我们从生活中积累了很多品质和经验。如果能把这些哪怕很微小的东西赋予给这些新的生命,谁又能预料得到孩子的未来呢?”“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么成长过来的,曾经自己的父母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传递给我们的善行和努力,至今我们还是记忆很深刻。小时候给孩子传递优秀的品质,就会让孩子收获很多很多。”“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即使哪怕只有一丁点。”“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完全可以与金钱、地位无关。”“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千万不要让不好的品行影响孩子。”“田野里,秋天我们能看到的硕果累累,源自于春天我们的辛勤耕耘。为孩子播种下一颗优质的种子,至于秋天收获什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这一席话显然让在座的很多人感触颇多,也让很多为自己没文化而自卑的人找到了教育孩子的希望。汤姆逊先生十分赞同地点着头,可以看出他脸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

第二章 快乐教育拥有神奇的力量

在快乐中进行教育

大概在小斯宾塞四五岁那段时间,镇上的很多家长总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苦恼,他们都很羡慕我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因为他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满了哭声和骂声,而我给小斯宾塞的教育却是在快乐中进行的。

当然了,我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也出现过不愉快的时候,但就整体而言,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快乐的时候要远远多于苦恼的时候。在我看来,运用快乐的教育方法和培养快乐的教育氛围要比其他的方法有效得多。

为了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那年夏天我让德赛娜用我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去买一架脚踏风琴。当风琴买回来后,我就让小斯宾塞尝试着去使用这架风琴,开始对他进行快乐教育。

我告诉小斯宾塞这架风琴非常好玩,下面的踏板是用脚踩的,上面的黑白琴键是用手弹的。只要小斯宾塞手脚并用,风琴就会发出歌声。如果小斯宾塞能够运用7个音符的法则,就可以让歌声变得更加好听。

第一天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小斯宾塞兴高采烈地在风琴上不停地弹着。有时发出高音,有时发出低音,那个下午,对于小斯宾塞而言是快乐无比的。

然而不久之后就出现问题了,德赛娜对于小斯宾塞毫无节奏的琴声越来越受不了了,她每天都显得很焦急和不耐烦。

没过多久,德赛娜对我说:“一首简单的曲子,小斯宾塞已经学了很多很多遍了,但是至今弹得还是没有什么节奏感,我觉得他对音乐完全没有天赋,这样的日子简直太煎熬了。”

我对德赛娜说:“这说明我们现在的教育存在问题,不能让孩子在紧张、痛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是让人快乐的,痛苦反而学不好音乐了。”

德赛娜对于我的回答显然有些不愉快:“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你自己亲自去教教这孩子吧。”

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对小斯宾塞说:“亲爱的,我今天听到一首特别好听的曲子,忘了叫什么来着,就是你也会弹的那首。”“《林中仙子》。”小斯宾塞迅速回答了我。“对对对,就是这首曲子,听着特别棒,你能给我弹一次吗?听着一定会很舒服的。”我高兴地对小斯宾塞说。

可是小斯宾塞摇着头,于是我继续说:“那太可惜了,这么好听的曲子。”

小斯宾塞犹豫着说:“要不我试试吧,可能弹得不好听。”

紧接着,小斯宾塞就跑着坐到了风琴上,琴声响起,听着很有节奏,轻重缓急恰到好处,美妙的曲子一直飘荡在小屋里。而这一切都让德赛娜很是意外,她没想到小斯宾塞竟然真的能弹出这么好听的琴声。

我一直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要呵斥和指责。在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是非常差劲的。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孩子过得幸福快乐,那么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孩子感到快乐。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经历总是充满了痛苦,那么他的人生又怎么可能变得幸福呢?

情绪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孩子的大脑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这对于记忆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紧张、苦恼的氛围中学习,孩子的信心和记忆力都会被大大降低,那么教育就很难取得效果了。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假如孩子是不快乐的,那么这个家庭就没有希望,这个国家的未来也是堪忧的。

对于小斯宾塞而言,那首为我弹奏的《林中仙子》成了他快乐学音乐的第一次。在之后的日子里,我每次回家总是想听听小斯宾塞新学会的曲子。每当他弹奏时,我就很认真很认真地听着,有时跟着节奏哼唱着,这种肯定的暗示让他很受鼓舞。

就这样,小斯宾塞的风琴弹得越来越好,后来还经常被请到公共场合去弹奏,再后来小斯宾塞就开始自己写曲子了。有一首曲子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叫《感恩节的礼物》,被很多的乐团演奏着。

尽管这种学习是快乐的,但是也不可否认,音乐老师对小斯宾塞精准而长期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音乐同数学一样,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其实大多数的孩子在小时候天赋都是差不多的,能否教育成材关键就在于教育的方式,而快乐的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呢?我觉得可以按以下的几点去做:(1)当你生气或者烦恼的时候就不要再教育孩子了,因为你一旦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2)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是很开心时,就不要再强迫他学习了,这样做不但学习的效果不太好,可能还会形成抵触的心理。(3)工作下班之后,不要把工作的不愉快带到家里,要在家中培养形成一种快乐良好的氛围,最好能和孩子有一些经常性的互动或者游戏。(4)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家长首先要做一个乐观的人,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多夸奖鼓励,不要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不完美才说明孩子是正常的人。

和孩子一起大声歌唱

克鲁斯一家算是我们这个小镇上很严谨的家庭了。克鲁斯一家总是在为他们的缝纫店忙活着,因此很少和镇上的其他人接触。可是他们却很重视去教堂的事情,每一个周末他们都会带着小女儿去教堂祈祷,从没有缺过席。

前几天,和克鲁斯太太聊天的时候,她说她一向很重视女儿的学习,虽然她每天都很忙,但是她还是会监督女儿完成作业的。

她还说,女儿每次回到家里,都会学习学到很晚,这对于一个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表现很不错了。可是,她很不明白,为什么女儿的成绩一直上不去。

我沉思了一会说:“孩子平时有什么爱好吗?比如她喜欢唱歌吗?”“好像她没有什么爱好,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她唱歌。你为什么这么问呢?”“我是想知道孩子是否快乐。你想想,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是不是喜欢唱歌?在你唱歌的时候,是不是你也很快乐?可是为什么孩子从来不唱歌呢?以后,你要试着让孩子和你一起唱歌。”

不久,我就听说克鲁斯太太和女儿每天都会一起唱歌,而且她们还唱得很好。

后来,克鲁斯太太又来我家玩了,这次她看上去比上次高兴多了。她悄悄地告诉我:“这段日子,我和女儿过得都很开心,让我惊奇的是,女儿的成绩比原来好了很多,真是太感谢你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我只是用了一种唱歌的方式,让克鲁斯太太和女儿更放松一些,更快乐了一些而已。

和孩子一起唱歌的好处真的很多,它可以缓解孩子学习的枯燥和烦恼,还可以让孩子感觉到音乐和生活的美丽,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我们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唱歌,洗衣服的时候唱歌,无聊的时候唱歌,就连小鸟们也经常在森林中唱歌,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大声唱歌呢?其实在我们唱歌的时候,会释放很多烦恼和郁闷,同时也让自己的肺部和腹部得到了运动。

我觉得唱歌真的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我经常把这种方法和别的家长分享,当然我自己也经常和小斯宾塞一起唱歌。有时候,我们唱得很入神,很开心,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轻松的教育方式。

从小事入手增强孩子的自信

在镇上,我常常会听到很多人抱怨说:“为什么孩子那么不争气,现在我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信心了。”

我觉得孩子的教育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的战线很长,常常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收获,所以,会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有种失望的感觉。

那我们怎样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快乐一些呢?首先我们要把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分一下类,例如:● 习惯。● 语言。● 身体健康。● 数学运算。

做完这些之后,你还需要制订一个每周教育计划,并且按时完成计划。每完成一周计划,你都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将会是你实施下一周教育计划的动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常体会到快乐。

就拿小斯宾塞来说,可能是我的教育方式的原因,他从小就很随便。可是眼看着离上学的年龄越来越近了,我就计划着培养他一种绅士的习惯。

我是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的。每天早晨,我们都会一起整理自己的内务,然后我们要进行评比,看看谁用的时间最短,谁整理得好。我们也经常比谁洗的衣服干净,谁把自己房间收拾得漂亮。

刚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斯宾塞很兴奋,也很投入,可是后来,他就不乐意跟我比赛这些事了。于是我就在客厅里放了一块玻璃板,在上面写上了我们两个的名字,如果谁做得好,就在谁的名字后面贴上一朵小红花。

小斯宾塞知道后又有了兴趣,从此之后他一直很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他每次起床后,总是很快把内务收拾得很干净利索,生怕自己得不到小红花。

就这样我们两个坚持了3个月,小斯宾塞对于生活上的这些事情已经形成了习惯。我再也不用去关心他在这方面的问题了。

他经常在外面和别的孩子玩耍,每天回到家里衣服上全是泥土,可是每天一到家,他就会换衣服,然后自己很主动地把脏衣服洗掉。所以,我从来没有阻止过他出去玩,我只想让他去尽情地享受自己的童年。

其实也在培养习惯中,小斯宾塞的身心也受到了锻炼,各种的活动使他更加懂礼貌,使他的身体也更加强壮了。

做父母的,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当时我为了培养小斯宾塞的绅士习惯而采用的那些方法,后来,在镇上也流传开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准备了一块玻璃板,也准备了小红花,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兴趣。

有一位大教育家也极力称赞这种方法,他还说希望有一天能把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发扬光大。

第三章 进行快乐教育所需的教具

用卡片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知所措。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其实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

当然,他的内心也会有许多关于他的“秘密”,我们需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时不时地敞开心扉,去释放一下,吐露一下。如果孩子一直得不到释放,那么,总有一天,他会爆炸。

我也很想知道小斯宾塞的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我觉得这也是我是否能快乐教育孩子的关键。于是我就自己精心设计了一种纸牌,这种纸牌只有12张,而纸牌的上面没有任何数字,只写了一些文字。

有一天晚上,我问小斯宾塞:“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啊?”“好啊,好啊。”小斯宾塞一口答应了。“我们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谁输了,谁就从这些纸牌中随意抽出一张牌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好吧?”“没问题。”

这12个问题是这样的:● 说出你最自豪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伤心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想得到的一件东西。● 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跑步十分钟。● 说出你讨厌的一个人。● 给你喜欢的人一个拥抱。

……

我们很开心地玩着,第一次是小斯宾塞输了,他满怀期待地从12张卡片中抽了一张,卡片上的问题是让说出自己最伤心的一件事。小斯宾塞说:“我最伤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经常会梦见一个怪兽,我总是在梦里拼命地挣扎,可是怎么也打不败它。”

他第二次抽到的问题是:对自己身边的一个人进行评价。他说:“我觉得凯勒太太很不招人喜欢,他一点也不懂得尊重别人,总喜欢在公众场合说我是书呆子。”

后来,就轮到我抽卡片了。我抽到的问题是我最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我认真地说:“我希望小斯宾塞能够快乐地学习;希望小斯宾塞能够体会到自助教育的好处;还想让他的身体和心智都能够健康地成长。”

我知道小斯宾塞听不懂我说的话,但是至少他知道那是爱他的表现,听完我的话之后,小斯宾塞露出了可爱的笑容。

在这12张卡片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小斯宾塞的“秘密”。当小斯宾塞抽到第一张卡片,说出自己最伤心的那件事后,我告诉他:“宝贝儿,你晚上梦见的一定和你白天想的东西有关。你白天是不是遇到什么害怕的事情了?遇到咱们镇上的那个疯子了吗?”

小斯宾塞说:“没有。就算真的遇到了,我也不害怕他。只是我们班有一个很凶的同学,我们都很怕他。每次我放学回家的时候,他总是恶狠狠地看着我,还用口水吐我,我一直都很害怕他,所以每次都躲着他走。”

我轻轻地摸着他的头说:“宝贝儿,怎么以前你没有给我说过啊?只要说出来了,你的害怕就会消失的。你知道为什么那个同学看起来很凶吗?”

小斯宾塞用一双很好奇的眼睛看着我,然后使劲地摇着头。“因为他的妈妈去世了,他现在跟着奶奶过呢。他其实很害怕别的同学会因为他没有妈妈欺负他,所以他表现得有点凶。其实他也是一个好孩子,等你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咱们一起去看看他好吗?给他送点好吃的,他挺可怜的。”

小斯宾塞的眼睛里顿时充满了怜爱,他冲我很认真地点了一下头。

在小斯宾塞抽到第二张卡片,并且对凯勒太太做出评价后,我告诉小斯宾塞:“宝贝儿,我也觉得凯勒太太的做法不对。如果以后她还是这样说你,你就告诉她,说这样伤人的话是不对的。”

那天晚上,我和小斯宾塞一起打扫了一下他的卧室,我故意打开了他卧室的窗户,给他换上了一套新的被褥。小斯宾塞很高兴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小斯宾塞兴冲冲地跑到我的屋里,他说:“我昨天真的没有梦见怪兽。”

类似这种卡片的游戏,我经常和小斯宾塞做,有时候,他会带着他的同学一起过来做游戏。

让我惊讶的是,后来12张卡片的游戏在小镇上也流行开了,人们还在卡片上写着脑筋急转弯,读课文之类的话题,当然,这样小卡片会发挥更大的功效。之后,很多国家都开始玩这种游戏了,人们还给游戏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小斯宾塞卡片”。

利用风铃学习词汇

凡是来过我家的人,都知道我家有一种很特别的风铃。这种风铃是用小斯宾塞用完的笔芯和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穿起来的。在纸片上,写满了小斯宾塞学过的或者感兴趣的单词,而纸片的形状都是他喜欢的一些数学图形。

在小斯宾塞的卧室里,在我们的客厅里都挂着这样的风铃。

其实这个风铃是我教小斯宾塞语法的工具。他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在风铃上挂的是一些很简单很常见的单词。像早上、晚安、吃饭、牛奶,等等。等他有一点英语基础了,我就在纸片上写一些儿歌或者一些名人名句。

那段时间,小斯宾塞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对着风铃说话,他经常拿着上面的一些纸片说一些单词的名字,听他流利地说单词的时候,我总是美滋滋的。

过了一段时间,小斯宾塞就想自己设计纸片,自己往上面写单词,我当然很爽快地答应了。

小斯宾塞很轻松地学习了法语和拉丁语。他遇到自己不会的单词,就问我,我会很愿意告诉他,因为我知道,每次我告诉他的单词,他都会记得很牢,如果让他自己去查字典,反而会减弱他对语言的兴趣。

在我小时候,我的父亲没有要求过我学习别的语言。父亲一直是一所很有名气的学校的校长,大家都很敬佩他。在他的教育观里,没有关于词汇的学习,只有关于事物的教育。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事物了。

从小我就很喜欢一些花草树木,对小动物也很感兴趣,基于这方面的学习,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我12岁以前,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很多,只是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一点。也正是因对事物的这种浓厚的兴趣,让我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领域都有所发展。

相对而言,小斯宾塞要比我幸运的多。我让他学习事物和语言,而学习语言的工具,就是我们家里挂着的风铃。

无论做什么事情,小孩子总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就拿他们学习这件事情来说吧,我们总是希望他能够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写作业,而且希望他学习得久一些。可是孩子却总是坐不住,他一会跑到那里去拿个东西,一会跑到这里来喝口水,而且一点也不安静。

其实,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子在任何一个事物上的兴趣都不会很长久。世界那么丰富多彩,对于一个幼小的生命来说,一切的事物都是那么的新鲜,他又怎么能坐得住呢?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心急,总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小斯宾塞学习语言的时候不就是很乖吗?他整天和风铃在一起,渐渐地,他开始习惯了读风铃上面的卡片,习惯了回忆风铃上面的单词,当学习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那我们就不用再发愁了。

我越来越觉得风铃是一种很好用的学习工具,每当小斯宾塞学习了新的知识,我都会给他写在风铃的卡片上。就像给孩子一个鱼竿,让他自己学会钓鱼的本领一样,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该是这样。

这种学习方式很快就流传开了,很多家庭把风铃当作孩子的学习工具,听说,部分学校也开始用风铃了。

种植植物开始体验式学习

父亲所在那所学校一直以学习事物为主,让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小斯宾塞学习的第一个事物是植物的种子。

在一个明媚的春天,我拿着一个神秘的盒子走到小斯宾塞的面前说:“你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礼物,如果你猜对了,我就送给你。”小斯宾塞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他迫不及待地说:“是糖果吗?”我摇摇头。“巧克力?衣服?薯片?”他说。“都不对,这样吧,我提醒你一下,这是一种有生命的事物,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等时间久了,它还能变出一些其他的东西。”我笑着说。

小斯宾塞连忙夺过我手中的盒子说:“是什么神奇的宝贝,快让我看看。”

打开盒子后,他才知道里面装的是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有大的有小的,形状也不一样。我说:“怎么样?喜欢吗?只要你好好照顾这些种子,它们一定会带给你惊喜的。”

小斯宾塞已经等不及了,他拉着我的手,我们跑到了后花园,开始了我们的耕种工作。小斯宾塞很认真地翻着土,翻好后,我们就把种子撒到了土地里。就连撒种子,小斯宾塞都很有条理,他把西红柿,莴苣和青椒都分开种了。

最后,我们又给这些种子盖上了一薄层土,并且给这块地取了名字——“小斯宾塞的农园”。

直到天黑,我们才忙完。虽然我们衣服上全都是泥土,可我们还是很开心。

以后的每一天,小斯宾塞都会去土地上看看那些种子的变化,可是种子和泥土好像都很安静,从来都没有动过。小斯宾塞终于忍不住来问我:“那些种子真的能长出东西来吗?为什么它们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我摸着小斯宾塞的头,告诉他:“宝贝儿,种子是需要时间的,就像你一天天长大需要时间一样。耐心等待吧!”

有一天,我刚走到家门口,小斯宾塞就从家里冲出来一把抱住我说:“它们钻出来了,它们真的钻出来了!”我被小斯宾塞拉到了后花园,果然,它们发芽了。

我觉得我这样做,会让小斯宾塞的成长经历更丰富一点。自然界许多的事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这次的经历,会让他懂得植物的发芽和长大都需要漫长的时间,他会学会等待这个过程。

对于小植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什么养分,为什么需要,小斯宾塞都很明白。这也为他后来做关于植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我觉得让孩子早些接触事物,学习事物,对他心智的开启有很大的好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思考他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思考身边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

让孩子去亲身学习一种事物,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没有任何的书籍能够代替亲身体验,也只有去亲身体验过了,才会引发他更多的思考。

在我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中,尽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职业,但是这其中最根本的还是农业。不可否认,在目前英国的经济中工业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不管其他行业如何发展,都无法取代农业与生命的密切联系,从事农业劳动就是一个展示生命的美感和智慧的过程。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工业能给孩子进行知识性、技术性的教育,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能力的社会人。然而农业则是对孩子的心性进行培养,是对生命的感知与体验。这或许就是《圣经》中有很多道理都是通过植物来展示的原因吧。

此刻这些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植物种子了,对于小斯宾塞而言,它们是开启自己“研究”工作的钥匙。在此之后,小斯宾塞自己查阅钻研书籍,收集植物标本,慢慢地写下了厚厚的一本植物学笔记。

教育绝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进行规规矩矩的严肃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对人性本真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所谓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本能上对新鲜事物持有好奇心,当我们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去启迪孩子的探究兴趣时,孩子就能够自我去索取知识了,而不再是灌输性的教育了。

让孩子练习画地图

前几天,我的一个大学老师找我聊天,他觉得有必要在大学开设一个关于地图测绘专业,想听听我的想法。我说,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棒,我相信社会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为了提高小斯宾塞的综合能力,我精心设计了第二个教学工具——地图纸,这些纸很厚,即使孩子反复擦写,纸也不会破。我经常和小斯宾塞一起在图纸上面画一些山山水水,还有一些美丽的城市。

我和小斯宾塞的绘画能力不是太好,我们就用一些符号来代表我们想画的事物,比如用折线代表大山,用波浪线代表河水,等等。

有一天,我告诉小斯宾塞,我想去一个美丽的城市,但是不知道去哪个城市好。小斯宾塞很认真地给我介绍了几个城市,还给我讲了各个城市的特点。我装出一脸委屈的样子说:“可是,无论去哪个城市,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走。”

小斯宾塞顿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他又连忙安慰我说:“我可以帮你,不要难过了。”“你怎么帮我啊?你又没去过。要不,你给我画一张地图吧!”

小斯宾塞立刻就答应了。他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等他把这张地图给我的时候,我愣住了。

如果拿着小斯宾塞的这张图纸去旅游的话,你肯定找不到路的,可是小斯宾塞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好得惊人,在他的图纸上,每一条河流,每一栋楼房,每一个超市都画得清清楚楚。

看完他的第一张地图,我告诉小斯宾塞:“宝贝儿,你的地图太棒了,每一个事物都那么清楚,只是,看了你的地图,我不知道方向啊。”

听到这些,小斯宾塞自己也着急了,他从我手里拿走那张地图,自己认真观察着,然后又趴在桌子上认真地画着。过了一会,他又把地图给我了。

我惊呆了,小斯宾塞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标上了向右拐,向左拐之类的话,我告诉他,他做得很好,只是这样太麻烦了,一般在地图上都会规定上北下南,以后等他再画地图的时候就要按这样的方向去画,这样就会画得更快了。

之后,我经常带着小斯宾塞出去玩,不管我们是去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等回到家里,小斯宾塞都会画一张地图。他还会在地图上标上他在那个地方所发生的事情。渐渐地,小斯宾塞的地图竟然和一本书一样厚了。

小斯宾塞通过画这些地图,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具有这样的潜力,只要我们去用心开发,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孩子平时的写作是一种表达,而画地图同样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只是我把它融入到了地图当中,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兴趣和直观感。同时,还会提高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方向感。何乐而不为呢?

从孩子画地图的过程中,还能看到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在地图中,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细节都画得很详细,说明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好;如果孩子在地图上,把方向标得很明显,说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很棒。

无论如何,这样的教具确实让我受益很大,这些地图也成为了小斯宾塞成长的一个见证。

用跳格游戏教孩子学数字

用什么来做教具不重要,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才是目的。

从教育的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就是让孩子的身体和心智更加完善,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就像老鹰让小鹰自己飞行,就像小熊猫和大熊猫玩耍一样,都是为了很好地锻炼小鹰和小熊猫的本领。

小斯宾塞从小就对数学很迟钝,这个问题让我很懊恼。于是我就给他设计了一种数学游戏。

我们会自己画一个房子,然后把1到9这几个数字写在方格里,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玩游戏了。刚开始我们的规则很简单,我说数字,小斯宾塞去跳,然后他说数字,我去跳,说哪个数字,就在那个数字所在的方格里跳几下。

很快,小斯宾塞就对数字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后来,我们就开始在房子里玩关于数字加减的游戏,再后来,就开始玩关于乘法口诀的游戏。每次小斯宾塞都学得很快,也很喜欢玩这个游戏。

他对数字的认识以及他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就是这样愉快地学会的。到后来他上学后,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一直学得很好,特别是数学中的应用题,他会很快理解题意,然后很快算对。

我经常想:“孩子的教育,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小斯宾塞渐渐长大了,他小时候的那些教具已经用不着了,他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自己需要的学具。

第四章 对孩子实施快乐的教育

孩子越快乐,学习越有效

在小斯宾塞成长的过程中,我的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很多邻居和朋友都会来家里请教教育方法。他们普遍问的问题就是:该怎么教育孩子。

于是我就把关于教育的这些问题加以总结和概括。

要想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握好孩子的学习状态。通过我对心理学的研究和我对小斯宾塞教育的经历告诉我,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孩子学习,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当然,很多学校和家长根本不能理解这样的观点。在他们的概念里,只要孩子在那里端正地坐着,安静地看着书或者写作业就是在认真学习。孩子玩耍或者看课外书,他们就会觉得不务正业。我觉得这样想的人,陷入了教育的一个误区。

这样一味地让孩子机械似的学习,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会埋没孩子的个性,并且在学习上更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我带着孩子们去德文特河边玩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把孩子们平均分成了两组,并告诉其中一组的孩子说:“一会儿我一吹口哨你们就往教堂里跑,有一对新人正在那里办婚礼,谁先跑到教堂谁就最有可能分到喜糖吃。”

我告诉另一组孩子说:“一会儿我一吹口哨你们就往教堂里跑,谁跑得慢,我就会惩罚他。”

随着口哨的吹出,孩子们飞快地向教堂的方向跑去,从河边到教堂是一段很远的路程。结果,第一组孩子大部分都跑到了教堂,而第二组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没有坚持下来。

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知道,第一组孩子把这次奔跑当成了一种快乐,他们在很高兴地跑,而另外一组孩子把奔跑当成了一种要求,他们是在被威胁下才去跑的。

孩子其实很容易去满足,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让他们开心一整天。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快乐中进行。绝对不能采用威胁甚至恐吓的手段,那样只会让孩子厌恶学习,取得糟糕的效果。

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当他们的这种爱好或者兴趣产生的时候,就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比如一个4岁的小孩,可能会对一条鱼有很强烈的好奇心。

那么你正好可以在这条鱼上面做文章。比如你可以问问孩子:“鱼为什么可以生活在水里?它是怎么呼吸的呢?”

比如你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孩子特别喜欢某本书的插图,可是孩子不认识书上的文字,你就可以趁机把书中的故事读给孩子听,但是不要读完,读到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找理由回家,然后把那本书买下来送给孩子。

相信回到家里,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好你可以告诉他,让他自己去读,你没时间,不过如果孩子遇到不会的字可以随时来找你。这样孩子就会很愿意去读书,无论孩子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而孩子能自己把剩下的故事读完,他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孩子的兴趣,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

用心观察的家长会发现,我们对孩子越严厉,孩子就越不听话。有的家长甚至用呵斥、威胁的方法来让孩子学习。可能孩子当时按照你的要求做了,可是他的内心是很不情愿的,这样就在孩子的内心造成了隐患,渐渐地,他会对你产生厌倦。

我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不争气、不听话、不聪明,等等。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孩子的学习没有起色?为什么自己的教育没有效果?

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爱好,而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尊重孩子,而不是把他当作一台机器,命令他做这个,做那个。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对强制的、否定的和威胁的环境有天然的厌倦。孩子带着这种厌倦的情绪去学习,怎么可能学好呢?

我们何不给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友好的氛围呢?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学习效果肯定就会好很多。

在一个班级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习好的孩子经常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学习不好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可是,有没有人想过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表现?

拿我们成人的工作来说,相信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多多少少都出过错。当你出错的时候,你的老板如果当众呵斥你,说你没有能力,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会有什么反应?相信你肯定从那一刻起就开始讨厌甚至憎恨你的老板了。

相反,如果你的老板在你出错的时候还是对你微笑一下,然后走到你的面前告诉你这点小错误没有什么,相信你会做得更出色。这时,你又会有什么反应?相信你顷刻间又充满了力量,你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你也会更加尊重和喜欢你的老板。

成人还需要鼓励,更何况孩子呢?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就会理解孩子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应该再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耐心和技巧。

我对小斯宾塞的教育中,更多的是鼓励和肯定。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单纯和善良,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就会差距很大?试想,在一个充满呵斥、威胁甚至殴打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内心能充满友好吗?

有一次,在我做关于“友好教育,多鼓励孩子”的演讲上,一位家长问我:“照你这样的理论,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要对他很友好吗?”

我回答说:“如果孩子犯错了,那么一定要管教孩子。但是家长首先应该对孩子犯下的错误进行分析,看看孩子是在做人的道德上出现了问题,还是仅仅在学习知识上出现了问题。”“如果是前者,一定要严惩,如果是后者,只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即可,没必要小题大做。”

我很不赞同这位提问的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做法,她经常在家里批评、命令孩子。还经常说:“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将来。”事实上,她这样的教育会害了孩子。

因为她长期对孩子的批评、命令甚至强迫和威胁,让孩子渐渐地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孩子的童年没有了快乐,还有就是孩子对母亲产生了反感。

后来,这位家长把她的孩子带到了我家,希望我能帮她教育一段时间孩子,我答应了。我一直对孩子都很友好,也经常鼓励他,夸奖他,尽量抚平他内心的自卑和伤痛。渐渐地,孩子对自己有了信心,后来在知识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植物学家。

每天都给孩子一些玩耍的时间

小镇上的人经常会谈到我和小斯宾塞,也有不少人说我是天才教育家,其实我只是比平常人多用了一点心罢了。

我经常带着小斯宾塞出去玩,特别是在他学习完之后。我们常常会在镇上的小河边大声喊叫,经常躺在草地上尽情地放松和玩耍。小斯宾塞喜欢躺在草地上唱歌,喜欢躺着看夕阳西下的美景,他还常常感叹说:“好美丽的大自然啊!”

在我们运动的时候,虽然没有传授知识,但是这也是一种快乐教育。其实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别的父母就从不带孩子出来玩?这种放松,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处。

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智上的。两者的成长道理是一样的,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成分,一旦这种营养成分过分饱和,那么孩子就无法吸收了。过分饱和的这一部分就会被当作废物流失掉。我们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抵触而无法吸收。

我之所以要把带着小斯宾塞去运动也看作是一种教育,是因为心智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身体上的放松会带给孩子良好的情绪反应,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孩子的心智活动。

有时候,我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小斯宾塞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己跑到河边尽情地喊叫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他成为作家之后,也经常写热爱大自然的文章,我觉得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在孩子厌倦的情况下进行是无效的。我提倡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快乐。这样,孩子无论在心智,还是身体上都补充了正能量。

每次运动之后,小斯宾塞都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学习,他说,运动会使他变得更加精神更加喜欢学习。我一直庆幸,没有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小斯宾塞,否则,他将活在痛苦当中。

身体的成长和心智的成长都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家长和老师对二者重视起来。

最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学

“最成功的教育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我曾经对一位来请教教育方法的朋友这样说。

我们都知道,老鹰会在一开始教小鹰如何飞翔,可是过一段时间老鹰就会放手了,因为在老鹰的帮助下小鹰永远也学不会独立飞翔。没有了老鹰的翅膀,小鹰自己如果还是不会飞,它就会摔死,老鹰走后,小鹰很快就拥有了飞翔的本领。

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应该培养他学习的能力。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样的教育是很不负责任的,可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在小斯宾塞很小的时候,我就是用这种方法对他进行教育。他小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为什么当燕子飞得很低的时候就表示容易下雨?为什么冬天会那么冷,而夏天就那么热?”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从来都没有直接告诉过他问题的答案。我每次都会告诉他,能通过查阅什么样的书知道答案。当小斯宾塞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他会瞪着圆溜溜的眼睛,骨子里都流露着一种兴奋和喜悦。

我觉得,再也没有哪种快乐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来得更可贵了!

当然,在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做好准备的。比如,我们要在家里准备好孩子查资料经常用到的书籍和工具。庆幸的是,我储备了好多孩子用的书,以至于在小斯宾塞查阅的时候很方便,对于这方面的投资,我从不吝啬。

在刚开始的时候,大人们确实不太容易,要引导孩子用工具书查阅点东西,肯定得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但是不要丧气,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自己去找答案的习惯,这时候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这样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消除依赖心理,遇到问题,要养成自己解决的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明白,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

科学研究证明,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的知识要比从别人嘴里得到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得多。

有一次,小斯宾塞自己在房间看一本关于力学的书,书上的一个理论让他突然有了灵感。

他跑到德文特河河边的那个磨坊里,去研究那个磨坊磨面粉的过程。小斯宾塞发现,轮盘是靠水流带动起来的,而轮盘带动竖轴,竖轴又带动了碾石,麦粒才会被碾石碾成面粉。

这种教育方式也让小斯宾塞在写作和理解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已经完全超过了正常孩子的范围。当然,这样的教育,也有弊端。在小斯宾塞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总是不想去学校上课,原因是老师讲的东西他早就会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头疼,最后经过和学校协商,让他直接上了二年级,后来,二年级的知识他还是都会,索性跳到了三年级。

虽然在写作和数学上小斯宾塞都没问题,可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让他再把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本看一下,所以我就借来了这两个年级的课本,陪着小斯宾塞用一天的时间都读了一遍,这下我才放心。

在班里,小斯宾塞是最小的,我一直担心他的身体和心智跟不上,直到一个月后,他考了班级第一名,还在运动会上拿了奖,我才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我觉得,他的心智和身体发育很好,还得归功于对他的教育方式。

刚开始提出这种自助教育观点的时候,有很多人提出了抗议。到目前,很多国家和学校已经认可了这种教育理念,还在做大力的推广,我很开心。

只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当中,真正适合孩子做教学用具的东西还是太少了,有时候由于家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我们不能很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所以有很多父母不远万里来这里请教我更具体的教育方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不能等孩子上学后就停止了,家长的角色老师是永远代替不了的。相反,在孩子去了学校之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结合他的实际情况,给出正确的方案。

知识的海洋是浩大无边的。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这样在他以后的人生中才会更加完美。

第五章 找出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

不快乐扼杀孩子的天赋

前不久,关于“要用让孩子快乐的方式教育孩子”的话题引起了媒体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都在发表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而我,真的没有想到关于这件事情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不过也好,至少证明了大家都在关心着孩子的教育。

各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快乐教育孩子的同时,还能惩罚孩子吗?应该怎样惩罚孩子?

咱们先不说应该如何惩罚孩子,先用一个真实的实例来看看在不快乐的环境下,孩子的天赋是怎样被扼杀掉的吧。

在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小斯宾塞学校的校长带着3个学生来到我家。校长说:“听镇上的人说,你对教育孩子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3个学生实在是无可救药了,你帮我教育教育吧,如果你也没办法,那么我只有把他们开除了。”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站在我面前的这3个孩子,他们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我点点头,答应了校长。但是我告诉这3个孩子:“你们明天早上一起来我家找我,今天都先回家休息一天。”

我知道小孩子的控制能力比较弱,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我怕小斯宾塞经常和他们3个在一起也会学坏,所以当天我就把他送回了他爷爷家。

第二天,那3个孩子很早就到了我家。可能是刚开始来的原因吧,他们一个个还都很老实。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3个孩子了。我笑着告诉他们:“从现在起,你们就不用去学校了,由我陪着你们度过暑假前这段时间。我也是一个很喜欢玩的人,以后咱们就一起玩一起学习,好不好?”孩子们都很高兴地答应了。

我接着说:“只是白天我要带着你们去镇上的家具公司干活,你们愿意吗?”孩子们说:“愿意愿意,只要不写作业,怎么都行。”

其实是因为我经常用家具公司剩下的一些木材来制作教具,所以我才会带着他们去的。

后来,我说:“我很喜欢你们3个,为了表示对你们到来的欢迎,今天我们就先好好吃一顿。”他们都乐开了花。

吃完后,我们就一起去家具公司干活了。在公司,很多同事都夸他们懂事、能干,一天下来,孩子们也累坏了,可还是乐呵呵的。回到家里,我做了很多好吃的,然后带着他们在我家后花园里吃饭。

在我们正高兴的时候,我拿出了纸牌,和他们一起玩起了12张纸牌的游戏。

第一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你喜欢你的学校吗?

孩子回答说:“我讨厌我的学校。我觉得学校就像是一个鬼屋,里面很可怕。老师总是会批评我,而且还经常说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将来会和我的父母一样没有出息。可是我不觉得我的父母没有出息,我讨厌他批评我,更讨厌他那样说我的父母。”

第二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满意吗?

孩子回答说:“原来,我学习很好,所以对自己学习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可是后来妈妈又要了一个妹妹,自从有了妹妹,妈妈就再也不喜欢我了,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妹妹,妈妈还经常打我。我不学习了,我想报复一下妈妈。”

第三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优秀吗?

孩子回答说:“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优秀,我也想学习成绩好一点,可是每次我都控制不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每当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总是听不进去,脑子里老是出现其他的人和事。”

我连忙问:“那你都在上课的时候想些什么呢?”

第三个孩子回答说:“比如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山山水水,我幻想着自己去旅游了,每次都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走神了。有一次,我乞求上帝赐给我一个和小斯宾塞一样聪明的脑袋,可是我父母亲知道后,都偷偷地笑了。”

我心中的谜团顿时被打开了。第一个孩子是因为老师对孩子父母的轻视,让孩子产生了反感,因为老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让孩子感觉到害怕。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孩子怎么可能会有求知的欲望呢?

小孩子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他自己还没有忍耐的意识和能力,他更不会去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所以,他只有去逃避才能解决自己的难题。试想,一个孩子整天想着如何逃避上学,他还可能有好的学习成绩吗?

第二个孩子是因为对母亲有情绪,才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和情绪。他和母亲之所以产生了隔阂,是因为母亲自从有了小女儿以后,就很少和儿子沟通。很明显,在没有小女儿的时候,母亲经常和这个孩子在一起,有了妹妹以后,母亲就很少和他在一起了。

不管母亲是出于什么原因,一个小孩子是接受不了这种落差的,所以才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和儿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母亲还是很爱他的,只是现在有一个更小的妹妹需要照顾,那么孩子肯定会理解母亲的,或许,他还会主动照顾妹妹。

第三个孩子的情况就稍微简单一点。孩子那只是对大自然出于本能的向往。何不抽时间带孩子出去看看呢?让他感受一下他渴望已久的大自然,就会消除他在课上的幻想。

对于他们3个,我没有选择训斥,更没有选择体罚,而是选择了理解和纠正。我听完他们说的话后对他们表示了理解,然后为他们制订了不同的训练方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除他们心中那个不快乐的阴影或者情绪。

我觉得一味地去训斥他们,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巨大的压抑,也许因为你的呵斥或者威胁,孩子暂时顺从了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以后?

孩子的忍耐力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他会把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至于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我们谁都无法想象到。

我一直在告诉第一个孩子,这种遭遇是一种幸福,很多名人都是经常遇到这种事情,他们没有向生命屈服,相反,他们有了别人没有的经历和忍受能力,所以在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会有惊人的成绩。

毕竟,我们自己的微薄力量是改变不了社会不公平的现状的。

慢慢地,第一个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了。他不再纠结于老师的不公平,反而很努力地学习,老师的这种不公平,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他说总有一天,等他成为了名人后,他会改变现状的。

对于第二个孩子,我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我就找到了他的母亲,给他母亲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母亲听完后,感觉很惭愧。她说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和她的儿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他的爱。

后来,第二个孩子也解开了心结。他说:“原来妈妈都是因为照顾小妹妹,才没有时间管我,其实妈妈还是很爱我的。我以后就是哥哥了,我不会让别人欺负我的妹妹的,我会保护她。”

突然间觉得他长大了好多,从此他再也没有因为母亲爱妹妹而闹过情绪。相反地,他每次都把好吃的和好玩的都留给妹妹。

第三个孩子,我也是选择了和他的父母沟通,我把孩子的情况和他的父母说了,父亲表示愿意带着出去看看。孩子知道后,兴奋极了。后来,他经常来我的家里向我借书,那些书都是地理方面的,他也成为了一个爱研究、爱学习的孩子。

我觉得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神奇的造物主给每个孩子不同的天赋,就是为了让他们发挥各自的强项,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人才。而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天赋,甚至剥夺孩子的爱好,让孩子产生反感。

再聪明的孩子,在不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也不会有效果。

父母要对孩子有同情心

当我和我的朋友谈到父母对待孩子是否有同情心的问题时,朋友很肯定地告诉我说:“我相信,做父母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同情心。”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家长很少同情自己的孩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孩子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根本不用去同情他。

即使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不相干的人受伤了,我们也一定会说:“伤口不严重吧?赶紧去医院包扎一下吧!”

可是,在自己的孩子因为和小伙伴玩耍而扭伤了脚的时候,父母却会第一时间冲孩子吼叫和责骂。如果伤势很严重的话,可能会送孩子去医院,如果伤势不是很严重的话,可能家长就懒得去了。有的家长甚至还会告诉孩子:“谁让你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呢?弄成现在这样,是你自己找的。”

如果公司的一名员工,因为在工作中犯了点错误而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和责罚,可能你还会安慰他说:“别难过,下次认真点就行了。”可是,当孩子由于粗心大意,在一次测试中没能取得好成绩的话,孩子却要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暴打。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少有同情心吗?事实上,确实是这样。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坎坷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对生活中的坎坷如此有体会,那么为什么对孩子却没有这样的同情心呢?

也正是因为大人们对孩子缺少这样的同情,才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

这些年,我通过亲身经历小斯宾塞的教育和观察周围邻居家孩子的教育,得到了一条重要的理论,就是不能对孩子没有同情心。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可贵的品质,也正是这种可贵的品质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读懂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和信任。

拥有同情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孩子受到伤害或者伤心难过的时候,同情是一副止痛良药,它能抚平孩子内心的伤口,让孩子的内心感受到温暖和鼓舞。

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孩子在大人和社会的面前都是很弱小的,但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又是很庞大的。每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

还要告诉大家的是,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自助调节能力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的:0~3岁的孩子,心理调节能力就是一个空白;3~7岁的孩子,稍微有了一点点心理调节能力;7~12岁的孩子,能明显看出有心理调节能力。

在这个阶段,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孩子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不快乐不健康的环境,孩子会形成畸形性格,而这种性格将影响他一生。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很少和母亲交流,那么孩子从小就会对女性有抵触感和羞怯感,甚至出现变态。如果孩子在小时候经常受到训斥和暴打,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叛逆心理,他会不太喜欢遵守纪律,不太喜欢与别人合作,甚至很难融入这个社会。

我们不妨看看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们,它们的父母总是在它们弱小的时候照顾它。人,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同情的心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为什么不快乐。当你真正体会到孩子的处境,你才能更得心应手地帮助他。

对孩子多一点同情,并不等于一味地去包庇孩子的错误,两者并不矛盾。

找到孩子不快乐的原因

我特别喜欢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本书。记得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觉得对于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优秀的孩子总是有很多相同之处,而失败的孩子却各有各的原因。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会遇到很好的引导者。这个引导者可能是孩子的父母,可能是孩子的老师,可能是孩子身边的人。而失败的孩子几乎都是因为生活在一个不快乐的环境下造成的:● 对孩子没有同情心而又不懂教育的家长。● 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的家长。● 暴力的老师。● 不思进取的同学。● 不懂得教育的亲戚。● 品行不好的学长。● 心理不正常的老师。● 愚昧的长辈。● 遗传性的生理疾病。

造成孩子失败的原因很多。作为孩子的父母,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去否定孩子,而应该耐心地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表明,无论多么可怕的事情,只要说出来,就会得到释放。

在我居住的小镇上有一位很有名的神父,有一天他告诉我:“我没事的时候,喜欢去离咱们这不远的一个少年监狱里看看可怜的孩子,可是我发现孩子挨打的次数和他进监狱的次数是成正比的。”

上帝赐予了我们可贵的生命,我想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就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孩子都被埋没了,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老师或者家长说他们很差,久而久之,他们真的就成为了现实生活中较差的人。

成人潜意识地给孩子规定一些条条框框,当孩子没有达到成人规定的时候,孩子就会被“判刑”,事实上,被“判刑”的孩子并不一定有错。可能真正有错的孩子,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请不要用爱的名义给孩子“判刑”,否则,孩子会痛苦一辈子的。

有一次,我在德文特河边遇到了费舍尔神父,我们就一起聊起了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真正领悟到了上帝的旨意吧,我发现神父的眼睛湿漉漉的。

神父说:“我真的不知道上帝是怎么想的。他要让成人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可是为什么又要让世间存在那么多诱惑?他赐予我们孩子,可是刚出生的孩子却是那样的弱小和无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谁能告诉我?”“是神圣的教育!上帝是想让做父母的能够认真地对待教育,他们能够认真地学习,考文凭;他们能够一丝不苟地工作;他们能够加班加点地学习商业知识,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够认真地学习如何教育孩子?”我回答说。“当成人也能像对待其他学习一样对待教育的时候,教育,就不会是难题了。”我接着说。

家庭要给孩子创造快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孩子身边的不快乐,也想让孩子有快乐的境遇,可是很多时候,都是力不从心。在这里,我告诉这些家长们,可能你现在改变不了孩子的这种境遇,可是我坚信,你一定能够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我经常想,同样都是为人父母,为什么有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很多鼓励、帮助和温暖,而有的家长给孩子的只有抱怨、责骂和殴打呢?我相信,他们都是很爱孩子的,只是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的那份爱。

据调查发现,影响家庭给孩子鼓励的因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处理不好。因为彼此之间缺少沟通和了解,所以家长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就很难给孩子对症下药了。

家庭,永远都是孩子的港湾,都是给孩子温暖的地方,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上次我给小斯宾塞开家长会的时候,有很多家长向我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天我给父母们提出了几个建议:(1)多制造一家人在一起的机会。

小斯宾塞长大以后,我问他在他的记忆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晚上或者周末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一家人能够坐在一起聊天。(2)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建议很荒谬,觉得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不用再去了解什么。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你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们一家人之间真的都很了解对方吗?

思考之后,你会发现,你所谓的了解,只不过是知道孩子的长相,知道孩子的名字,知道孩子爱吃什么食物而已。你整天忙于工作,忙于挣钱,而你却没有来得及问问你自己和你爱人的爱好、理想,问问孩子每天过得快乐吗?

只有去交流感情,才能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彼此才会更快乐。(3)不要把孩子当孩子看。

当成人们遇到一些困难,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是家里有亲人去世的情况时,总喜欢瞒着孩子,原因是爱孩子,怕孩子承受不了打击。事实上,我们不应该瞒着孩子,我们只需要做到在和孩子陈述事实的时候,不要夸大事情的严重性,也不要缩小,真实就可以。

其实,孩子的承受力一点也不比大人差。如果一味地瞒着孩子,当孩子知道真相以后,会有一种被欺骗被抛弃的感觉,到时候孩子需要承受很多种痛苦,事情也会因此而变得糟糕。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学会面对现实。只有经历过这些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坎坷以后,孩子才会更加坚强,才会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当家里有病人时,应该告诉孩子,并且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忙买药,帮忙倒水都可以。经历过这些,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就会有处事能力了。如果家里的经济暂时出现了问题,我们也不用瞒着孩子,你告诉他实际情况,孩子会理解的。(4)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可能由于各种压力,家长的工作和应酬都很忙。但是无论如何,每一周都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吃饭。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说孩子的缺点,仅仅是在一起享受快乐。

古时候,就常常有人说,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如果充满了争论和训斥,那么这家人会走得越来越远;如果充满了鼓励和温暖,那么这家人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在自己不忙的时候,要主动告诉孩子,欢迎他带着他的朋友来家里玩。并且你要好好招待。这样会让孩子很开心,他会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家里很受尊重。(5)有规律地和孩子共同做事。

在我们所熟悉的集体中,当有人提出一件关乎每一个人的兴趣点的事情时,大家都会很兴奋地去把它做好。

在这方面,我和小斯宾塞也共同去做一些事情,或者一起去种花卉,或者是一起整理家务,或者是一起烤面包、做饭。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和小斯宾塞一起制作了一张很大很大的餐桌。从前期的选木料、图纸设计,到后来的订做、装饰,我们都是一起去完成。半个多月后,餐桌做成了,那一刻我和小斯宾塞一样的兴奋。

而这张餐桌也逐渐成为了我和小斯宾塞共同的回忆承载体。(6)形成稳定的家庭习惯。

由于受到父辈的家庭习惯的影响,家庭习惯的相对稳定会对一个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对于一般事情和重要事情的区别对待。

当然更会明白哪些事情将是具有美好回忆价值的,比如在春天里去郊游、参加特别的生日宴会、欣赏美好的秋景等。(7)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尽管每一个人都会做游戏,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做游戏。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去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尽管这只是一个游戏。

在这方面,我曾经犯下了一个错误。有一次和小斯宾塞玩捉迷藏的游戏,但我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马上去完成,于是并没有和小斯宾塞说一声就离开了。导致小斯宾塞找了我很久很久,而他的失望和沮丧让我的内心久久为之惭愧。(8)给孩子讲讲家庭的历史。

家里祖祖辈辈都出过什么名人?为什么现在会住在这里?爷爷和奶奶年轻时是怎样的?家里有什么世交好友?尽管这些事并没有虚幻的故事拥有新奇性,但它和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这些会让孩子更爱这个家。(9)打造亲密的家庭关系。

我曾经编写过一本通讯录,包括家族里的每一个人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这些都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各位家长朋友们,对于孩子而言,家庭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事情会在家庭中得以化解。而当孩子参与到家庭建设的过程中时,已经是对孩子价值观很好的培养了。

第六章 快乐教育法开发孩子的智力

不要怀疑孩子的智力水平

很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老师跟你说,有些孩子是很聪明的,而有些孩子是比较差的,甚至于还有些孩子都到了愚蠢的程度。有些家长相信了这些话,有些家长尽管不全信,但心里也会犯嘀咕。

当你孩子的老师告诉你孩子的成绩和智力如何如何时,并用连续几个学期的成绩单来证明孩子的智力分为不同等级,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变得深信不疑了。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些人的智商很高,而有些人的智力很低甚至于愚蠢吗?

我的结论是: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都是相差无几的。

在我看来,确实有一些孩子是天才或者是智力障碍,但这只是极少极少的人。绝大多数孩子并不存在智力水平的高低之分,差异只表现在智力特点的区别。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所谓的智力特点的不同就是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擅长与否。这就如同地理上的资源分布一样,有的地方盛产石油,有的地方盛产铁矿,还有的地方盛产黄金,不产黄金并不意味着不产石油。

说到底,“智商”不能等同于孩子成绩的全部,充其量只能是30%左右,而大多数的成绩并不能用智商来解释。

卡尔先生在智商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曾说:“如果仅仅靠智力测验来选拔孩子的话,我们就淹没了70%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我们都很了解树木吧,有些树木是结果子的,有些不结果子却可以成为房屋的栋梁。而对于都能结果子的树木来说,有的结的是苹果,有的结的是梨,有的则是橘子。它们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只是表现在了不同的方面。

我们人类算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了,有很多其他生物不具有的灵气和禀赋。如果我们仅仅用聪明和愚蠢去评判孩子的全部,那么我们自己也是很愚蠢的。

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给孩子加上愚蠢的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不为孩子的差劲表现负有责任了,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孩子的身上,当然结果是可想而知。

在这里我要对孩子的父母说,一定不要怀疑孩子的智力,要坚信孩子并不是智力水平的差异,仅仅是拥有不同的特点罢了,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孩子的擅长之处。对孩子的深信不疑既可以改变自己,更可以改变孩子。“只要你相信,你所信的一切对你来说就是可能的”,“只要有芥籽那么大的信心,也可以移动一座山”。这是耶稣说的话。我很相信这句话,因为在小斯宾塞的教育身上,我确实看到了很多奇迹。

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对孩子有信心就是对自己的事业有信心。所有的培养和教育其实都是为了寻找一种如何能使孩子快乐地开发自己潜能的方法。

对于孩子的智力教育我提出一些建议:(1)相信每个孩子没有智力水平的差异,只有智力特点的不同。(2)相信孩子将和自己一起发生改变。(3)相信孩子具有巨大的潜能,就如同冰山一般,露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其他更巨大的潜能需要你去开掘。(4)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一定要坚持下去,很快就会有奇迹发生。(5)相信培养、教育一个优秀的人才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6)一旦出现对孩子智力否定或者怀疑的说法,要及时制止,自己的信心不但不能动摇,还要更加坚定。(7)制订一个长期和相对短期的教育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实施,积少成多,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了巨大的变化。(8)相信教育孩子和自己做的其他任何工作都是一样的,是一件被上帝夸奖,被世人称赞的善行。

寻找孩子的优势和潜力

假如让你去讲述自己孩子的优势,估计会有很多的回忆进入你的大脑,这些都是你对孩子的最基本的认识。

我给大家列举一下每个孩子都可以具备的基本表现能力,各位家长们看看自己的孩子具有怎样的优势和潜力。(1)他对诗歌或者有韵律的句子比较感兴趣。(2)他善于观察你在不同情绪下的心情变化且做出不同的反应。(3)他经常会问“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问题。(4)他总能记住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哪怕只去过一次。(5)他走路时很有节奏感,姿势很协调优美。(6)他唱歌唱得很准确。(7)他经常会问“闪电、打雷、下雨”是怎么回事。(8)当你说错词语时,他会及时给你纠正。(9)他早早地学会了骑车,早早地学会了系鞋带。(10)他很乐于表演某一个角色,或者总能编出很多剧情。(11)去外地时,他可以记住沿途的路标或者标志性建筑。(12)它能够分辨出众多乐器发出的不同的声音。(13)他很擅长制作地图,清晰明了。(14)他能够很好地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者表情。(15)他习惯于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得很有条理。(16)他平时说话时声情并茂,动作跟情感一致。(17)他能够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18)他能够对来自不同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观点。(19)他经常说一个人很像另一个人。(20)他能够对他人做成或者做不成的事情做出准确的评价。

上述问题中的(1)(8)(17)是对语言天赋的测验。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他会早早地对交谈比较擅长。他不仅可以熟练运用词汇,也能对其进行加工,使话语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讲述精彩的故事。

像这些在语言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家长们应该给他们寻找相关的书籍,并经常让孩子去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或者自然变化。

上述问题中的(6)(12)(18)是对音乐天赋的测验。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他对有规律的声音做出反应,多数是表现出瞪大眼睛显得很专注的,这样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上述问题中的(3)(7)(15)是对数学、逻辑学天赋的测验。如果他对棋类游戏很感兴趣或者擅长,能对乱七八糟的玩具做出有条理的分类。那么这些孩子的数学逻辑天赋是很强的,尽管可能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好,那只是对语言概念的理解不强而已。

这些问题中的(4)(11)(13)是对空间天赋的测验。有这一天赋的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对机械组装或者绘画很擅长。你应该带他多去见识见识大千世界,给他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些问题中的(5)(9)(14)是对身体动作天赋的测验。有这方面天赋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运动员或者舞蹈家。

这些问题中的(10)(16)(20)是对自我认识天赋的测验,(2)(10)(19)是对认识他人天赋的测验。有这些天赋的孩子经常会对自己或者他人做出不经意的判断和反省,很善于与人交往。

事实上,不同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潜能,是很正常的。因为根据孩子自身生理的原因,会出现发育早晚和强弱的差异。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也不能就此判定孩子是否很有潜力。

有的孩子可能同时具备很多方面的潜能,而有的孩子却只有某一方面的潜能,甚至一方面也没有。不过,不用着急,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这方面会慢慢平衡的,所有的潜力他都会具备的。

当你再去看自己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在某方面很有潜能的,其实一种潜能也没有的孩子几乎不存在。上帝总是很公平的,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上帝也是神奇的,因为他赋予每一个生命,自己的特点和天赋。

所以,家长们也不用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孩子,你总会发现自己孩子的天赋,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研究表明,很多孩子长大后丧失的能力,往往就是他小时候在那方面表现很突出的潜能。相比之下,很多孩子在某方面做得很优秀,在他小时候却没有怎么表现出这方面的才能。可见,后天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我在此给家长提出几点建议:(1)用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和特别之处。(2)如果你发现了孩子某方面的潜能,只是你不喜欢孩子朝那个方向发展,那么你也不要阻止孩子,至少应该允许孩子把它当作一种爱好。(3)不管哪方面的爱好,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4)找到孩子不是很擅长的方面,并且向孩子表示,这些才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5)应该着重培养孩子语言和逻辑方面的能力,关于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我们也应该及时培养和开发。

让孩子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

“兴趣能给求职和学习带来最大的动力”,这句充满智慧的谚语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给人以启迪。这句谚语既透露了学习的方法,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获得知识的智慧法则。同样地,谚语“诱导是教育成功的最佳手段”也永远不会过时。

兴趣,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选择;而诱导,则是将这种主动性更加强劲地施加给孩子,让他产生有目的性和持久性的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在数字逻辑、语言、空间或者动作方面有很大的潜能,那么他对这些方面就会充满兴趣。

有时,这种兴趣可能会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如好动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不能长久保持,但是,孩子本身在这方面的兴趣是不会改变的,除非孩子的这种兴趣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制和厌恶。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虽然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物,但却会常常责备孩子在一些“没用”的兴趣上浪费时间。这些父母盲目地按照学校和社会的人才模式要求孩子,并且把孩子的兴趣带入这种模式。

这样一来,在父母眼中“没用”的兴趣便会受到压制,而只有“有用”的兴趣才会被保留。可是,在孩子的心智发展时期,并不能用“有用”或“无用”这样的词来界定他们的兴趣。

事实上,除了那些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的兴趣,大部分兴趣对于孩子的求知欲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智慧的父母会利用这些兴趣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并且养成不断探索和求知的习惯。

最可悲的教育就是强迫孩子学习。孩子不是学习机器,而是一棵爱玩耍、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幼苗。强制性的、机械的学习任务,会让孩子感到压力,会迅速毁掉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破坏了,就很难体味学习的乐趣,也不乐意主动学习。年纪尚幼的孩子,无力反抗父母的强制,只能被动学习。这种以孩子的童年快乐时光为代价,来换取的知识并不划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带着兴趣来求知,不仅能收获成就感,还有愉悦感,同时,孩子还学会了自主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源于好奇心,孩子在好奇、好问中走入了科学的大门。孩子的学习兴趣需要引导,需要父母的呵护、赞赏和肯定。

自主自愿,是孩子兴趣保持的关键。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他们看作独立、自主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才能让孩子燃起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到,学习并非痛苦、枯燥的事情,而是自有奥妙和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去主动探索,进而获得乐趣。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前提。只有孩子自主自愿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精妙之处,品尝到学问的甘甜所在。

大部分孩子都会对小动物充满兴趣。或许只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一群嗡嗡乱飞的蜜蜂、一只快乐的小鸟或者是一条欢快游动的小鱼,这些都能长时间地吸引孩子。

我们很容易发现,如果让孩子用20分钟的时间背诵一首诗或者一段名篇,孩子会很难做到。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即使父母没有提出要求,也不进行监督,孩子仍然会心无旁骛地用一下午时间观察蚁群活动。

我想,这个场景是每个父母都见到过的,孩子的兴致如此高昂,即使太阳晒伤了皮肤,即使大汗淋漓,也丝毫不动摇,这些都是兴趣使然。

可是,在我们看来,就算允许孩子花费一至两年的时间观察蚁群活动,他也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时候,父母就要出面诱导孩子。

这种诱导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相关的知识、得到学习的正确方法,同时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我对于小斯宾塞的诱导就是从蚂蚁开始的,而这种诱导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我在屋后的花园中看到小斯宾塞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时,便加入了他的行动。在第一天时,我们一起看蚂蚁活动。我们看蚂蚁怎么搬食物回家,看蚂蚁怎么告知更多的蚂蚁一起搬食物……而在第二天,我就迅速拟订了一份研究蚂蚁的计划书:(1)在“自然笔记”中专门分出纸张记录蚂蚁。(2)查找相关书籍,找到关于蚂蚁的知识并且做笔记。(3)了解蚂蚁的生理特征:蚂蚁吃什么食物?怎么走路?怎么工作?(4)蚁群的生存特征:蚁群中有无蚁王?如何有效分工?怎么喂养后代?

当有了这些计划后,小斯宾塞对蚂蚁的研究兴致更高了。对于小斯宾塞来说,最初观察蚂蚁只是为了玩,而现在,这个兴趣赋予了他更多的意义。

在几乎一整个夏天里,小斯宾塞逐渐完成了计划上的内容。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小斯宾塞学会了系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他的专注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父母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而父母巧妙的诱导又帮助孩子获得了正确的求知方法。在诱导孩子时,父母不能抱有太强的目的性,孩子生来渴望自由,如果知道自己的兴趣变成了被迫要执行的任务,孩子的兴趣也会变淡。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成人的世界,就会发现,成人在进行研究时,也是因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产生了兴趣,然后才因为人类的需要而开始进行研究。

在我的诱导下,小斯宾塞很自然地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研究。最初是蚂蚁,之后是鱼类,鱼类过后是鸟类,鸟类之后又研究蜜蜂。

让我意外的是,小斯宾塞不仅知道这些动物的一般特征,还主动发现了它们的“社会”特征。小斯宾塞认为,动物非常聪明,而且在一些方面,它们的智慧高于人类。

随后,小斯宾塞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动物也能拥有各种各样的“智慧”?它们的智慧是一直存在的,还是最近才产生的?它们的智慧来自自身,还是来自某种神秘的力量?

面对小斯宾塞的提问,我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只好告诉他成人也在争论不休的两种观点,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是上帝决定论。

然而,在了解这两种观点后,小斯宾塞开始对达尔文和上帝产生了兴趣。我认为,在如此重要的智力发展阶段,疑问能增进智慧的发展。

在我的父亲看来,《圣经》只关乎信仰,和知识无关。而他在教育我时,也不承认超自然的力量。但是我在教育小斯宾塞时,却没有这样教育他,我想让他自己获得答案。

于是,我给了小斯宾塞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本是《圣经》。在我看来,在小斯宾塞接触的所有书中,这两本书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这两本书既发展了他的兴趣,解答了他的疑惑,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世界的认识。

后来,小斯宾塞在剑桥大学撰写毕业论文《论世界的可知与不可知》时,正是受到这两本书的启发。而这篇论文,也让他获得了该校的博士学位。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各位父母,孩子天生就会对各种事物产生不同的兴趣,这些兴趣实际上是孩子潜能的外在表现。如果这些兴趣可以充分发展,就能发展为特长。事实上,世界上没有笨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大多数父母和老师都普遍陷入这样一种窘况,他们不是教育专家,无法正确地把孩子的兴趣与潜能进行对应,也无法系统诱导和深入发展孩子的兴趣。

而那些教育专家以及利用教育获得名利的人,他们对此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不仅是在英国,就是在欧美其他国家,也没有人编写出一本与兴趣相关的趣味教材。

看看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教材,枯燥无味,毫无趣味性。就好像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展示出教育专家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而且,更加荒谬的是,他们竟然秉持着这样的观念设计考题。

在诱导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开发智力,我想给父母提一些建议:(1)当发现孩子的兴趣时,不要因为这种兴趣“无用”,就指责或批评孩子。(2)巧妙利用这种兴趣,可以让孩子获得快乐,变得更加专注,从而主动学习相关知识。(3)帮助孩子学会利用查阅资料和请教他人的方式得到知识。(4)让孩子学会做记录,以锻炼他使用书籍、文字及图画的能力。(5)如果孩子还不会写字,父母也要给他一个笔记本,在帮助孩子写下题目后,让孩子进行口述。(6)在做记录时,不要用“任务”“作业”之类的词开头,要写个有趣的开头。

不要用暴力和惩罚培养智力

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时,急于求成和放任自流是两种有害的态度。而比它们更糟糕的方式,无疑是暴力和惩罚。

在教育孩子时,暴力和惩罚往往是父母最后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我看来,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方面。

或许在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伦理方面,暴力和惩罚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培养智力方面,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我上百次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或老师用异常严厉的口吻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吗?”“要是记不住它,你今天就别想出去!”“你看看约翰,他比你强太多了!”……

父母或老师的愤怒似乎都扩散到了空气中,几乎要把孩子的耳朵震聋了。可是看看孩子,除了极度紧张地盯着地面,或者茫然地看着书本外,他们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我很理解这些父母或老师,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他们认为,激烈的斥责和惩罚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要做的事情上。

可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心生恐惧,而这种恐惧将充斥着他的整个大脑,让他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在种毫无洞察力、内心慌乱的情况下,想要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书本或知识上,是不可能的。

其实,注意力分散、马虎健忘、喜新厌旧,这些很容易发生在儿童时期。有时,孩子会自然地表现出这些特征,有时则是故意为之。

孩子故意这么做,只能说明他在反抗。只要你知道孩子的情绪因何产生,就能让他放弃这种对抗。毕竟,孩子也不希望长时间如此。当孩子无意地表现出这些特征时,就要温柔地提醒他,给他时间慢慢改正。

如果你经常斥责和惩罚孩子,你在孩子心中就会留下一个恐怖、可怕、令人不安的印象。就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样,只要你一出现,孩子就会陷入紧张和不安,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父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经历。当你被斥责和惩罚时,你会注意到那些知识吗?答案一定是“不会”。你只会注意那个喋喋不休者的表情,以此推测情况会恶化还是好转。

在成人看来,他们对孩子具有支配权,但是,即使父母和老师想要支配孩子,也要千万小心,不能让孩子成为胆小的稻草人,因为心中的恐惧而不停地颤抖。也许,这样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听话,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毫无益处。

一旦发现孩子有了这种恐惧情绪,就要停止对孩子的知识传授。正如你不可能在颤抖的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一样,你也不可能让一个内心颤抖的孩子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

我觉得,在培养孩子的智力时,你必须要表现出你的亲切和善意,这种情感的流露会给孩子很好的鼓励,让他愿意服从父母或老师的指导。只有在感觉平和、舒适的情况下,心灵才能留下知识的痕迹和各种印象。

我有一位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朋友威克先生,有一次,他在写给我的信中提到了父亲对他的教育,他说:父亲总是不停地斥责我,有时还会用皮带或树枝打我,但这对我的学习没有丝毫帮助。后来有一次,父亲在大雪天徒步三十多公里给我买了书,这个行为,让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学习动力。

说句心里话,在教育孩子时,真像是在重复耶稣为人类做过的事情。

我给父母提出这样几点建议:(1)父母要知道,恐吓或者训斥孩子,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一点好处。(2)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都能用比暴力更好的方法开启智力。(3)孩子只有在舒适、平和、快乐的心态下才能学习知识。(4)惩罚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助,要知道,鼓励和爱比鞭子更有用。(5)知道什么时候停止教育,和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一样重要。

第七章 认识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

当我很自然地写下这样的题目时,我被自己吓倒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有人认识到孩子心智的成长规律吗?难道孩子所接受的教育都存在问题吗?

虽然残忍,但这些都是事实。不过,这也不诧异,人类不可能在一开始就了解所有事物的规律。比如最初看到雷电时,人类认为是天神在发怒。比如在15世纪时,人类不知道地球是球体。

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同样也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正因为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教育、接受到更加科学的教育。

在时代所拥有的社会形态下,教育的方法和制度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官方教育以及官方进行的各项教育研究。事实上,个体会在大体上反映出整体的状况。

在专制制度下,统治者会利用暴力、垄断知识和舆论的手段约束子民,并让他们接受一套荒唐的逻辑。这种制度造就了暴力的学校纪律,这种纪律使人失去自由,永远在棍棒下行动。

遗憾的是,这样的教育制度竟然沿袭下来,成为一种主流教育思想,父母们争着把孩子推进火坑,无意中让孩子成为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

心智没有一定的模式

随着专制制度的取消,教育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现在,幸福慢慢变成了合法的目标。成人的劳动时间被缩短,公共娱乐也得到了认可。在教育方面,父母和老师也认识到,孩子的愿望并非无理取闹,逐渐开始鼓励孩子玩游戏。

在那些专制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孩子的心智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发展。孩子的能力获得源于老师和学校,他们就像一个器皿,等待着知识的装入。

但是,当这种专制结束后,我们才发现,心智的发展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外界给予的任何干扰都只能带来伤害,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模式限制孩子心智的发展。

因为时代变化而造成的教育变化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我必须将这些告诉父母和老师。

心智发展与身体发展一样重要

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智发育方面,人类曾经有过这样的误区。在某些时期,人们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对心智的发展毫不在意;而在另一个时期,人们又特别重视心智发展,而忽视了身体的发育。

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两方面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因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和幸福,在这两方面都必须有很好的发展。

一个人即使有聪明的脑袋,如果他的身体不健康,没有力量去支配大脑,这种聪明才智也毫无用处;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但是他的心智却很不成熟,这也无法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成功的教育,就必须知道如何在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上下功夫。

发现知识比硬塞知识更重要

在记忆知识时,死记硬背的方法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而且这种方法对孩子也是有害无益。而另一方面,利用原理记忆对孩子有益,也得到了证明。

比如,在记乘法表时,可以让孩子在运用中记忆;比如学习语法时,可以将孩子放置在自发的语言环境中。即使一定要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也要选择真理性的格言让孩子背诵。

在讲解法则和原理时,以往我们是先讲法则,然后才会告诉孩子其中的原理,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方法。而现在,我们通常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讲解方法。

比如,在告诉孩子“生物离开水无法生存”这个法则时,我们会先让孩子讲一些生物离开水后死亡的例子,然后才告诉孩子这个普遍的法则。

我们明白,如果一样东西永远有用,那么得到这样东西的过程也必然是费力的。俗话说“容易得到的东西也容易失去”,这句话对财富积累和知识积累同样适用。

单一的记忆或许很容易,但是遗忘得也很快。如果孩子能理解知识的内容,那么这些知识就会被孩子永远记住。当孩子主动发现知识后,解决新问题也会变得非常容易。当然,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从无到有地去发现,但我们可以给予帮助,让他去发现。

如果只是让孩子单一地记住规则,但是当没有现成的规则后,他就会不知所措。如果孩子习惯主动发现知识,就能养成主动采用正确方法进行研究的习惯。

能不能成功培养孩子的智力,绝不是看孩子能记住多少规则,而是要看他能不能熟练地运用规则、能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新知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