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考与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7 20:59:10

点击下载

作者:高延龙,许静洪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考与探索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考与探索试读:

转型与升级:地方本科院校“1231”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延龙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既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内涵提升的必然选择。2003年,榆林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提升后,学校将“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作为一个大课题展开思想讨论,培育和申报了14个校级课题、10项省级课题。问题主要聚焦于:如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切实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如何进行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如何借助社会力量,破解资源短缺难题,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学校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1231”转型发展模式。自2008年实施以来,我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实现了从师范农牧类为主向“以工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转变,以省市共建、对口支援、产学研合作为核心方式的政产学研合作工作走在了同类高校的前列,校企联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数据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均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2014年学校被列为陕西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一、“1231”创新模式的主要内容(一)确立了服务地方需求的核心目标

我校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我国唯一建在沙漠上的大学,由于地处偏远加之环境恶劣,学校面临的困难比其他高校相对更多,这对学校的办学也提出了更多特殊要求。因此,只有突破传统的办学思想和模式,充分考虑地方需求和学校实际,解决办学定位不准、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切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图1 榆林学院转型发展“1231”模式

西部大开发以来,榆林市提出了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缺乏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经济粗放式发展导致产业链短的问题十分突出,榆林市因此被称为经济快速发展的落后地区。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学校将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解决榆林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明确了“建成一所有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需求为核心目标,确立了“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定位;根据榆林市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对能源化工和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确立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大力拓展并加强能源化工类和管理类专业建设,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立了“着力培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适应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类型定位,以提升应用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效地缩短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距离。

以服务地方需求为核心目标的转型发展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肯定与持续支持。实践证明,这样的办学目标既是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优化的需要,又是区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又体现了地域特点,更体现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是我们这类学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取向。(二)构建了政产学研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两个发展平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普遍面临着办学经验不足、资源短缺、新上专业基础薄弱等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开放办学”的发展战略,着力搭建了政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两大平台,既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助推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1. 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我们认为转型发展是地方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也需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协助。为此,学校提出了“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的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通过省市共建、对口支援、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助推转型发展。

省市共建:我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省市两级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基于校地双方良好的合作经验与共同的愿景,榆林市政府与省教育厅于2008年、2015年两次签署共建榆林学院协议,安排专项资金逾2.7亿元,并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学校转型发展,解决了办学资源短缺的难题。

对口支援:在省教育厅的主导下,我校于2008年、2015年两次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签署对口支援协议,解决了新上专业办学基础差、经验不足等问题,为新办专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学研合作:2008年以来,围绕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创建了17个省市级研究机构,凝练了“煤炭清洁利用”“工业废水处理”“陕北白绒山羊品种选育”“农业节水”等一批研究方向,实现了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的持续增长(2013年争取到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2014年与榆林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了由13所高校和110多家企业参与的“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架设了与政府、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合作互助的桥梁,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智力平台。省市共建、对口支援、组建市级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举措在省内均由我校开始,丰富了地方本科院校政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和内容。

2. 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构筑。国际化视野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境)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借鉴国(境)外成功教育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8所大学签订了校际友好合作协议,先后派出百余次教师和230余学生外出学习。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和全球化视野的培养需求,构建了“分段式”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3.5+0.5”模式(3.5年在我校学习,0.5年在合作院校学习),“4+1”模式(4年在我校参加本科阶段学习,其中最后一学期兼修硕士阶段的部分课程,1年在合作院校学习),“3+1”模式(3年在我校学习,1年在合作院校学习)。按照这些模式,我校与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于今年开始招生。该平台的构建拓展了学校干部和师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三)推进了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三大转型

转型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是要回答“转什么”的问题。受传统办学观念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千校一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在转型发展中又引发了师资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三大转型,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1. 以学科专业结构转型为核心。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要具有明显的地方经济、产业和文化特征,以满足地方重点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升本以前,我校的学科专业以师范教育和农牧类为主,升本以来,根据榆林市产业发展对能源化工类人才和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确立“巩固教师教育、突出农牧特色、重点发展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科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坚持特色办学,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据此,学校构建了能源化工、生态农业、师范教育和管理类四大学科专业群,其中能源化工类专业和学生的比例分别占到30%和40%,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图2)。图2 2003年、2014年学科专业对比图

2. 以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为重点。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与地方需求脱节的问题,围绕“怎样培养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个主题,我校确立了“依托学科但不刻意强调课程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课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生产技能的实际操作”的思路,构建了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2+1+1”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图3)。以此为基础,探索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2平台+N方向+1拓展+5层次”的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图4),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图3 “2+1+1”人才培养模式图4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 以师资队伍转型为支撑。面对转型发展中师资队伍出现的结构性短缺、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较低、“双师型”人才少等问题,学校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转、聘”的方式予以解决:为新上专业大力引进教师;鼓励教师通过培训或考取紧缺专业学位,实现原有知识结构转型;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聘请外校或企业中骨干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承担我校的实践教学工作。目前,我校共有专任教师706人,其中正高职称68人,副高级职称15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636人,博士110人,理工类、“双师型”教师分别占专职教师总数的52%、16%,另外,聘请外校教师60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22人。通过“引、转、聘”解决了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矛盾,成功实现了人才队伍的结构转型升级。(四)构建了一套校企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就“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调研与思考,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我们吸收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制订与实施评价过程中,适时修订方案和改进工作,由教学质量管理指挥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信息分析与反馈系统五个部分组成,校企联动实施运行(图5)。由于体系完备、运行有效,2012年受到了教育部评估中心领导和巡视诊断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先后4次邀请我校介绍经验。2013年起,学校又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思想渗透进二级院系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制订中,指导院系建立了以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实验)能力提升为主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图5 校企联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图二、“1231”创新模式的主要经验

地方高校要明确立足地方的办学定位,确立“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的转型战略。榆林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目标,与榆林市同呼吸、共患难。一方面,学校通过转型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又解决了榆林市行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榆林学院的转型也获得了省市两级政府的认可,通过省市共建、对口支援等形式给予了榆林学院在经费与政策方面的一系列支持,有效解决了转型发展中资源短缺、经验不足等难题,推进了转型发展的步伐,成功走出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之路。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一定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榆林学院在转型发展中以校企联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抓手,形成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机制。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构建与实施的校企联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有效运行,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内涵转型与质量提高的协调发展,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的良好道路。三、“1231”创新模式的主要成效

使学校走上特色发展之路。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陕西首批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陕西省首批社科普及基地、陕西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建成两个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才支撑:近四届本科生就业率逾90%,在榆林就业率超50%。智力支持:学校建成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0个,5位教师被聘为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委员,16位教师被评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校已成为地方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的高地,先后多次承担榆林市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被榆林市政府多次授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成绩先进单位”。

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省、市政府两次签署共建榆林学院协议,明确提出“支持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教育部4次邀请我校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教育厅在陕西高校“2011计划”推进座谈会上邀请我校介绍产学研合作办学经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也持续关注我校转型发展,把学校称为“沙漠上的文化灯塔,能源城的人才基地”。

为同类高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学校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同类院校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吸引了安康学院、衡水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前来学习交流,陇东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等运用了本成果,产生了一定范围的示范效应。(作者:榆林学院党委书记)

深化转型发展 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

张富林

对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转型发展是其建立之初就已经面对并一直探索的问题。期间,虽然在观点上各持所见,效果上也各有千秋,但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基本认识是共同而坚定的,行动也是自发而积极主动的。在通过各类相应的论坛、联盟、研讨会相互交流与学习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在转型发展的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然而,由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从顶层设计、理论指导、政策支持到投入保障等诸方面的缺乏,转型发展步履艰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又连续举办了这样的专题研讨会,既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习与思考,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体会。一、进一步明晰了对转型本身的理解与认识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就其本质而言,实为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不断转变的过程。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类型、一个方向、一条道路,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型没有定型,应用型人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性大的特点为分布广阔的各个地方本科院校确立自身的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格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此,各个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国家宏观的引导性政策框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校特别是地方或区域实际,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在充分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努力把地方特色优势转化成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上的特色和优势。二、进一步理清了对深化转型发展的思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对于学校自身和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榆林学院从2003年升本伊始就将“提升办学层次,推进转型发展”作为重要战略,全面思考和探索“怎么转、转什么”的问题,进而探索和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1231”转型模式。即紧紧抓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目标;打造并运用好国际合作交流和区域内政产学研合作联盟这两大平台;实施好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转型;形成一套可持续改进、内外联动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实施并不断地改进,取得显著成效,并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转型试点和上报教育部转型试点院校。后期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方面:一是完善不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与评价体系的确立;二是体现能力要素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三是项目化推进产教融合进程;四是突破体制机制制约,加快“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三、对转型发展中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思考

随着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下面几个问题的解决愈来愈重要而迫切。

一是面向社会的舆论宣传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上来讲属于专科教育,以应用技术大学教育见长的德国也只把中等职业教育称为职业教育,因此如果过分强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院校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既缺乏科学性也极易导致社会上的误解误判,给转型院校带来生源和就业的困难。

二是招生计划和政策的倾斜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生源数量的下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招生计划却逐年减少,极易形成萎缩态势。特别是试点院校,其负面效应更大。建议一方面逐年增加其正常招生计划,另一方面通过专升本、招考中职生等方式拓展其生源渠道。

三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学校自身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行业企业的支持。就目前来讲,这两个方面都存在内外体制机制保障上的障碍,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顶层的制度设计与协同运作来实现。

四是满足不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问题。不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相应的模块化课程来支撑,而体现这些课程内容的教材大都没有现成的,需要各个学校的教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自己来完成。这项工作既涉及教师对专业应用领域,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实际业务熟悉程度的问题,也涉及各个模块知识的相容性、衔接性、系统性等诸多问题。既需要与行业企业的横向协作,也需要高水平院校专家学者的指导与帮助。(作者:榆林学院副院长)

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康伟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地处非省会城市,是由高职高专或师专发展而来,专科办学时间较长,兴办本科时间一般不足10年,在升本后这段时间,正是国家高教大幅度扩招时期,短短不到10年时间,学生增幅一般在3~4倍以上,教师增长至少也在1~2倍以上,本科专业增长每年都在3~5个左右,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实验楼和办公楼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眼花缭乱的飞速发展,给新建本科院校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我们必须面对的种种困惑与问题,下面就我校遇到的难题与迷茫,作一分析与思考,就教于各位同行。一、领导角色定位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走过了近10年数量型扩张式的发展历程,刚升本科以后,忙于扩大招生、上新专业和进新教师等,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求质量重内涵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各学校认真研究和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一般新建本科院校都把自身定位在三个方面,即地方性、应用性和特色化,应该说是相对准确的,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但准确的定位并不代表没问题,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实现定位路径到底应该在哪里,面临问题是什么,应该说理论上学校定位很清楚,通向定位的道路就很模糊,甚至走不通。一是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属于省管,省上对高校的投资集中在老牌、名牌大学,集中在“985”“211”学校,对新建本科院校除了人员工资经费外,投入很少,而学校需要经费的地方太多,只能贷款、筹款,学校要发展必须要上新专业,如果生源出了问题,那经费就更有问题了,这就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定位问题,即领导角色定位问题,我们国家要求高校领导既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教育家,但面对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要生存,要稳定发展,首先要成为政治家、经济家和银行家,而不是教育家,学校领导为学校的生存,四处奔走,出入银行、企业,每天打交道的不是教师、学生和课堂,而是经理、商人和官员,书记校长为了学校的生存,基本上顾不上教学一线,所以新建本科院校的校长更是一个外交家、投资家,看似是个教育家,其实跟教育的关系是最熟悉的陌生关系,书记校长到底怎么办,埋头教学一线,学校的锅开不了;到处化缘筹钱,教学就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事情了,那怎还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困惑纠结郁闷集于一身,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难当啊。

对策思考(1)经费方面,建议出台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筹措机制,每年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建设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在财政收入中按比例给学校划拨经费,应有省财政来执行。(2)政策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所在的地方政府根据中央的精神,明确在实训基地、招生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当地高校的发展。(3)制度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通过沟通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在地校共建方面,出台正式的文件,用制度来促进办学,促进共建。

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政策和制度方面保障,使得高校主要领导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外交家、投资家等活动中走出来,让高校的领导安心、静心抓教学、抓质量和抓内涵建设,真正做一个爱国爱人民爱教师爱学生有责任有担当的教育家。二、体制机制改革问题

一般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从两三千学生人数发展来的,在高职高专时期,人少地盘小,全校实行的是一级管理,学生处、教务处把教学、学生管理都解决好了,院系就相当于现在的教研室大小,甚至还不如教研室规模大。而现在一般院系都在一千学生以上,有的院系达两三千人,可在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在旧的一级管理体制下修修补补地进行着。一种倾向是行政部门往往管得事无巨细,可院系一般十多个,一个统一的要求要面对几十个不同的专业特点,在管理方面往往文不对题,院系虽然接到任务,但是难以完成,或根本就没办法完成;一种倾向是职能部门理论讲要重心下移,可结果是任务、责任都下移了,给二级院系的权利、利益都上移了,院系和职能部门的矛盾越演越烈。所以新建本科院系的管理矛盾重重,削弱行政部门的权利,就要触动不少的利益,中国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在高校一般也是处长们就比院系主任们有职有权,在学校的地位高,而院系干了很多具体工作,但责权利不统一、不对等,院系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损害。多少年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职能部门抓住权不放,院系就是基层单位,所以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顺畅,大量工作时间消耗在内耗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踏踏实实干工作的人很少,这样的体制和机制,就不鼓励好人干好事,而是鼓励要官要权。怎么改变当前的体制和机制困难重重,一动就涉及具体人的利益,动不好,天天有人找你讲道理,所以急需对新建本科院系的体制和机制做好顶层设计,从而促动工作的开展。

对策思考(1)明确高校行政职能部门与地方行政职能部门的区分,地方行政部门是工作的直接贯彻落实执行部门,高校行政职能部门设立基于宏观政策制订和引导,是教学单位的服务部门,教育以教学为本,院系应该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部门,只有认清楚职能部门与院系的职权,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2)改变学校官本位现状,一般新建本科院校都是万人以上的大学,职能部门应该把好政策关和服务关,制订院系工作目标来督察和考核,具体工作做到少干预、甚至不干预,要把主要的责权利统一地放在二级院系,改变权利上移、任务下移的局面,发挥二级院系的核心作用和主体地位。(3)津贴分配方面,在教师和行政人员都完成岗位工作对比中,应该让一线教师的待遇明显高于高校行政人员,从政策上保证教师的待遇,保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清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责权利,从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证,切实做到教育以教学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三、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的飞速发展,必然要求招聘大量新教师。新教师的基本特点是高学历、非师范,这一代新教师,一般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不少教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一般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科研能力,理论素养可以,干工作有热情、有思想,但是往往缺乏吃苦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交际能力比较薄弱。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教育要以教学为本,教学要以教师为本,而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先天就有好多薄弱的地方,后天环境中,学校忙于招生和基本建设等必需的生存工作,对教师招进来以后的培养很不够,甚至一毕业就承担了几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即便年轻教师素质很好,在这样的工作情况下,恐怕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果再往深层次考虑师资问题,那问题就更突出,因为一般新建本科院校都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协调能力,但从新教师的素质结构来分析,他们一般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从理论到理论,基本上未参加专业的实践锻炼和体验,双师型教师的短缺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瓶颈,极大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策思考(1)改变聘用教师的机制,与企业合作,培养大批实践教师队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与工厂企业的沟通交流,一方面长期聘用工厂、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实践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可以跟企业签订协议,学校可以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员工培训,他们每年接受年轻教师到工厂企业实践、实习,给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2)对于引进的非师范类研究生,应该制订严格的培训模式,加强培训课程设计。对听课、备课、讲课、书写教案等教学环节严格考核督察,确保这些教师在登上讲台前具备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策略和方法,争取让每一个主讲教师都能合格地完成教学基本任务。(3)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研室主任待遇。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教研室搞活了,师资团队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反之教师则是一盘散沙,教学自然就失范。四、实训条件保障问题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但我校是从师专和农牧专业基础上发展升格为本科。作为榆林市地方本科院校,我校为了与地方经济社会接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近几年新上了能源化工方面的10多个本科专业,结果学校新上专业的快速跑步与后续发展不能很好地衔接,愿望是好的,带来实际的困难是实验室建设经费极度短缺,理工科基础设施很难跟上专业需求,实验教师奇缺。结果是一方面场地不够,另一方面新建起来的实验室没有实验团队,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数量少且质量低。再次大量理工科院系在工厂、企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困难,榆林企业发展一般都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初期就引进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学校初办的能化专业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较多,校内实习基地一般落后于企业的要求,出现的状况不是高校引领企业的发展,而是企业科技和流程领先于高校,企业不愿接受实训的学生,认为这样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宗旨是利润,如没有国家和市里政策倾斜,要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就很困难,高校面对这样局面,出现了两难选择,高校办专业是为了地方,而地方企业眼前看不到利益又不愿意接纳高校,不愿意帮助高校走出专业的初创期。要改变这一局面单单依靠高校一方苦口婆心地劝说是很难奏效的,需要社会特别是当地政府帮助,而往往我们这类学校是省管院校,地方政府既没有明确政策又无暇顾及这类学校的发展,这就造成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又一大发展瓶颈。

对策思考(1)发挥政府宏观控制的优势,建立稳定实训基地。榆林这样的后发城市,不是靠高科技工业发展起来的,而是天然地依靠矿产资源开采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从长远来看,需要更多有文化有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榆林的地方经济发展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希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人,而地方高校恰恰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人才保障,高校与地方政府应该积极主动交流沟通,达成共识,促进高校在地方企事业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2)发挥学校人才优势,与地方企业共建科学研究实验室。学校有大批的教师和学生,可以与外地高校合作,引进专家学者,共同承担厂矿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流程,主动为企业服务,通过卓有成效的教研成果,服务于当地企业的发展,争取与企业共同建立科研实验室,既能培养学生,又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要建立校企、校地的合作,仅依靠沟通交流还不够,更需要政策和制度来做长久的保障,只有双管齐下,多方合作,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训基地问题才可以解决。但是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单单依赖学校促动远远不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才有可能促进这一工作的长足发展。五、校园文化发展问题《学记》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建本科院校是新建的地方性大学,不管大学地址、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大学基本精神应该不能丢,应该坚持不懈,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对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首先不是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机构,而是一个化民成俗、弘扬德行,培养合格公民的先进组织,但是在新建本科院校里,往往有过分重视就业率、过分看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倾向,校园文化里充斥着过浓的功利化、市场化味道,教师浮躁,学生浮躁,课堂浮躁,管理浮躁,一切都静不下来,本来发展就底子薄、时间短的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就更难了。学校高楼和草坪都建设好了,校园环境光鲜了不少,可相比之下,大师且少而又少,真正能惠及学生一生的学者几乎难以找到,言教的多、身教的少,做人与做事相比,重做事而轻做人。这些表现都说明我们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对策思考(1)加强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契机,遵循办大学的大道,把育人为先放在第一位,把高校的终极目标“止于至善”放在第一位,加大各种爱班爱系爱校爱国的实践活动,加强高校人文课程的设置,让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做到“经师”和“仁师”的统一,言教与身教的统一,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危险品,也不能培养有德无才的庸才,要力争培养出有才有德的学生。(2)以人为本,强化柔性管理、过程管理和行为管理。高校是一个教育人的地方,刚性管理在大原则方面是应该有的,但一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辅导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柔性管理意识,以教育引导为主。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较差,不少学生往往有诸多学习和行为的不良习惯,如果对犯了错的学生一棒子打死,就有违教育的根本,是一种简单片面的做法,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非强制方式,通过耐心持续的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熏陶,让组织意志转化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个性发展。

总之,大学的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管理规范等方面,以人文素养、品德养成为灵魂,以科学素养和实践技能的习得为目的,以人为本,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尊重师生员工,体现平等,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争让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着。(作者: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处处长)

理念·变革

王玲

2015年1月27日至4月23日,我作为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出国研修项目学员,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3个月。2015年7月23日至8月3日,作为“第三期高等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36名学员之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10天的培训。相继参加了近100天学习培训,让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感触到了国内高校改革的大胆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实践进程。南洋理工大学以“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工商大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等内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现将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反思和启示总结如下。一、收获与体会(一)南洋理工大学以“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得到全方位的体现

在南洋理工大学学习3个月的时间里,国立教育学院为我们安排了三大类50个专题课学习,通过学习了解了新加坡的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加坡教育政策不调整,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高素质的人才为新加坡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通过学习和实地考察,我们从办学理念、愿景目标、发展历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国际化发展、内部管理体系、绩效考核、院系设置、课程设置、学生服务、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校友工作等多个方面近距离地了解了南洋理工大学,感触最深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1. 教学的硬件设施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大学,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其愿景与使命是:创新高科技,奠定全球性卓越大学;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巨资,创造温馨、舒适、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图书馆的布置、课室(教室)的设置、体育运动场馆的开放、宿舍区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的分布、校园美化绿化等多方面处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校纸本和电子图书资源非常丰富,7个图书馆的库存容量几乎或已达饱和。走进任何一个图书馆,看到的是场馆宽敞,洁净幽雅,影视墙、电子报纸、小型学习舱、多屏电脑、录音室、语音室、小型影院、自助视听角落等优越的硬件条件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室(教室)设置以小班为主,桌椅由原来的固定桌椅改为现在的五边形五人桌,便于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便于小组(团队)学习。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南洋理工大学投巨资创建了庞大的“e学习系统”,该系统通过覆盖整个校园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数字化传输动态内容,使师生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使用任何网络终端(电脑、手机等)获取在线资源,促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全校90%课程都运用了该系统。环校园蓝色步道柔软舒适,体育运动场馆全天开放,宿舍区学生活动中心每天均有丰富多彩的各类比赛、竞赛活动。学校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求,南大校园也成为世界最美校园之一。

2. 课堂教学倡导“少教多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批判思维。为我们这个班级上课的多位老师,为我们介绍和分享了国立教育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过头脑风暴、反转课堂、研究讨论、转化型教学等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的培训课堂也是如此开展的,每次课均有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且还需要同桌五人经过讨论后与大家分享。南洋理工大学课程以模块设置,注重人文性、科学性,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真正培养出能服务社会、有能力、有责任的高标准人才。

3. 校友服务贴心、热心,校友与母校联系紧密。校友工作是南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校友处孙敏炎主任是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前全民体育司司长,2004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负责校友事务。我们分享了南大校友工作的运作和取得的成效。南大的校友活动从新生进校就开始,从进校就树立校友的概念;学校每年邀请各类校友回校参加校友处组织的各类活动近50个,校内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观影、聚会、举办婚礼、郊游;邀请校友回校演讲、参与学生服务工作;特别重视海外校友会联谊活动,校级领导每年均要参加海外校友会年会;校友与母校的联系进一步紧密,校友的归属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校友自发捐赠回报母校的金额日益增多。

4. 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培养造就学生领袖。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会是一个自主的学生工作机构,有独立的活动经费(学校提供的活动经费,会费),学生会的主席以及部长均通过竞选产生,学生会有若干工作部,主要职能是服务学生,全面负责各类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学生事务中心指导学生会的工作。这种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培养和锻炼的一批又一批学生领袖,为他们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或社区工作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学校管理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南大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的名称绝对不会出现“管理”字眼,我们和一位上课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就说:“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怎么能管理呢?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所以南大的学生事务部门分为服务中心、指导中心、支援、援助中心等等。和国内相比,虽然是字面的不同,但实质是体现了理念和方法的不同。

6. 社区服务成为每一位师生的价值追求。在新加坡、在南大,不论是教职员还是学生,为社会服务,承担社区服务已成为公民共同的价值观。服务社会是南大对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南洋理工大学每年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方面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权重分别是5:5:2,对两级院长的考核权重是2:2:8,也就是每位院长要将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参与社会活动。在新加坡,从小学到中学到高职到大学,生活技能课(公民教育、体育、心理健康等)是核心课程,学生成绩中一块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社区服务。每个人都有为社区服务的义务和责任。南大就是一个大的社区,每一位南大人均有承担社区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每位老师都是学生学业、生活的导师,教职员承担的学校、学院的行政工作、学生学术指导、学生生活指导、社团及各类活动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均属于服务范畴,没有任何报酬。许多老师说“能做这件事我感到非常荣幸”。每一个学生也一样,承担任何服务工作均无报酬,学生的表现成为获得各类荣誉的奖励积分。(二)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中国最快乐的本科生

1. 南大“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三制”方案中的两个“三”分别指通过大类招生,学生经过“三”个培养阶段,形成“三”条发展路径。首先本科生进校不再戴有专业“帽子”,而是以院系大类为单位进入“通识培养阶段”,选修通识通修课程。以适应性转变和学习性转变为目标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其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学生经过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专业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专业培养为学生提供每个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学科专业课程,各院系重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精炼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时间与空间;最后,学生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学校提供针对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学生一方面须完成相关的“专业准出标准”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通道。

2. “三三制”改革将传统专业教育“从一而终”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更加灵活的菜单式、可定制的自主学习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并由此带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全方位的本科教学体系重构。改革打破了本科教育原有的院系、专业壁垒,给本科生以多重的“冲击感”,并且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激励等方面探索实施了适宜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多项新举措:制订了三个“百分百”政策,即“百分百课程开放+百分百专业开放+所有学生百分百自由选择路径”;制订并实施了本科生第二专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学习;学校建立了院系导学机制,帮助学生理性地、高效地选择课程和专业;在教学激励方面,学校大力推行绩效津贴制度改革,将教学工作与个人、院系绩效直接挂钩,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

3. “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切实从“以专业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既注重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培养。“三三制”打破了院系壁垒,在全校层面整合了教学资源,从2010年起,南京大学每年近3000门次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三三制”增加了教学计划的“弹性”,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三三制”以三阶段和三路径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

4. “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带来了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大变革,服务理念应运而生。教务处“本科教学服务中心”随着“三三制”教改应运而生。自成立以来,服务中心深受大一新生的欢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贴心”的学习服务平台。由于每个院系的课程都对全校学生开放,因此每位新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组合成“课程拼盘”,形成本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课表”。这就意味着3500多名新生会有3500多份课表。排课时间也很有讲究,教务处要求排课尽量不撞车,要把“饮料”“素菜”“荤菜”和“甜点”等分门别类安排好,使学生在每一类都能挑到自己满意的课程。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权,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教务处通过多种管理手段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如要求各院系明确制订学生可以达到的“准入、准出标准”等。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网络教务系统申请转系转专业,几分钟便可在网上搞定,最大限度减少了人为的干扰因素。

5. “三三制”改革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等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为学生带来了超过300门新型课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它以普遍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形式为显著特征,新生研讨课的定位旨在帮助一年级新生拓宽学术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顺利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通识教育课旨在帮助学生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学科前沿课则紧密结合各学科前沿问题,给予学生巅峰体验。(2)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三三制”改革以来,南京大学成功引导和推动了全校广大教授、副教授投身本科教学一线,并形成了40余个以“院士、名师、名教授、优秀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精进教学水平。(3)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三三制”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使得南京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理念已在校内广为接受,深入人心。“三三制”方案建立了“专业准入准出标准”和“多元化路径分流机制”,前者要求每个专业建立专业准入/准出课程列表,允许学生自由“准入”或“准出”;后者允许学生通过自主组合课程菜单,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路径。(三)北京工商大学创新学校内部管理,“真刀真枪”促改革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谭向勇为“第三期高教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学员作了“创新学校内部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案例教学汇报,认为学校改革必须要动“真刀真枪”。

1. 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推动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全校上下观念理念得跟上。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把专业建设好、把课程建设好、把学生培养好。教育理念要从注重知识灌输转变到能力和素质培养上来,从专业教育转变到全人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好准备。教师要以其执着的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感染和激励学生。教学管理要随着教改的推进大胆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2. 成败的关键是管理制度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点。学校理清了各个学科点,确定了特色和优势学科,弄清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学科规范合并、调整,优化院系结构。北京工商大学把原有的17个教学单位,整合为9个学院,每个学院的定位、努力方向及学院之间的关系清楚明确。学校还重点探索了“二级管理”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人、财、物等管理权力逐步下放到学院,强化学院管理,努力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学院整合。学科建设标准、发展规划明确后,资源配置工作的思路就很清晰而且操作性很强。管理工作的重点还包括了各方面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在明确各部门机构的关系和职责的基础上,精简管理机构,加强各方面政策、规章制度的科学设计与制订,管理过程严格按照制度规范运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体现公开、公道、公平,特别是招生、奖助金评定、人才引进、荣誉奖惩、职称评定等与各群体利益相关的环节。只要管理过程公开、公道,很多棘手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3. 把学生受益和学业成果作为衡量改革的首要指标。北京工商大学2011年10月开始启动本科教学综合改革,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在全校展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讨论,开展深入实际的实证调研,主动向国内外先进高校学习、借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培育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力求整体优化本科教学模式。2012年年初,学校将7个专业列为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各专业“把学生受益和学业成果作为衡量教学改革首要指标”。在专业设置和考核方面,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征求学校毕业生、实务界管理者和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完成课程模块的有机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新的学分不是以传统的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上课的时间来计算,而是包括作业、案例分析、讨论、文献阅读、写论文、实验、科研训练、竞赛等所有时间。各专业普遍增加课堂延续教学环节,学时数是课堂学时数的50%~100%,只要教师对学生实实在在付出了心血,都给予充分肯定,给教师记工作量,由此打造课前、课中、课后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的“全程教学”。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给教师配备更好的教学资源、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教务处不断加强与院系间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实际困难,适应专业改革的需求,安排专项资助,特别是加强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为突破教师评价这一改革的难点与瓶颈,绩效标准更多地转向教学质量和为学生服务方面,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意见的反馈。对教师而言,这一转变也意味着重要的挑战——教师必须进一步精炼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发力,鼓励教师立足课堂,站稳讲台,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学校5个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一等奖,9项获得二等奖。二、反思与实践

100多天的学习,在南洋理工大学,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我的大脑不断被冲击着,激发了我对学校许多工作的思考。我特别忘不了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前院长李盛光教授在开学典礼上说给我们的话:“希望学员能够通过在新加坡的学习而改变我们自己,并把这种改变转化为推动今后的工作的改变。”他希望参加了各种培训的干部和教师能改变自己并以此带来学校的改变。

榆林学院是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反思我们的工作,仍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体制机制上勇于变革。

1.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学院治理结构改革是激发学院办学活力的土壤。必须“真刀真枪”在学院体制机制上做好文章,把探索构建新型治理结构作为脱离原有体制束缚的重要突破口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紧紧围绕教育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突破制约学校改革发展的瓶颈障碍,落实学校《章程》和《学术委员会章程》,建立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明确院系与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调动院系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为每位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启动学院教学综合改革试点,撬动整个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人才培养不仅涉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涉及教育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的重新定义,还涉及人财物保障、学校与院系的关系、院系内部管理科学性规范化等诸多复杂因素,转型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系统改革、综合配套,需要统一思想,全员动员。

2. 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当前学校在管理理念上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方便管理,服务教职工做好教学研究工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还不到位。虽然我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写进了文件中,挂在了墙上。对比南洋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我们的学生服务工作还停留在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等局部环节上,还没把教学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大氛围。学校转型发展要把“以学生为中心”当作制度创新、内涵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这些年我们虽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还存在教材陈旧、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特别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虽然我们还没有条件也不可能照搬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院系、专业、部分学生尝试改革,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激发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热情,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发展,使教师得到发展。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教学改革的推进,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升。要把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当作学校最重要的工作,重视高质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强化学校教师的培训,开展大规模、分层次的教职工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4. 突破教师评价的制度难点。当前学校的考核评估机制还不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职称的评审、职务的晋升到年度考核、学生考核,许多办法还是多年的老黄历,还存在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嫌疑,虽然近年来不断改进,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教师评价是教学改革的制度难点与瓶颈,只有把绩效标准更多地转向教学质量和为学生服务方面,促使教师更加注重服务和助力学生的成长以及学生意见的反馈,才能让教师产生危机意识,才能进一步投入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学生受益与教职工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的激励机制。(作者:党委组织部部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