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两课”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08:29:00

点击下载

作者:罗国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教育与“两课”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道德教育与“两课”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试读:

总序

高校承担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重要问题的研究水平,教育部社科司精心策划,组织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编写出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集中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本套丛书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创新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

本套丛书从编委会到每卷作者,体现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老、中、青三代的结合,既有相关领域的权威作者,也有近几年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既有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也有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名师。队伍齐整,阵容强大。

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更好地助力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扎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希望本套丛书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的理论成果。

导论

一、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重要意义。这一文件规定:“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里,仅就加强和改进品德课(也称思想品德课)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以便集思广益,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地得到加强和改进。

(一)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从教育部1982年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逐年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开始的;为了加强这门课的建设,1984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回答学生有关人生、理想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在这一规定的指导下,一些高等学校最早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随着形势的变化,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就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可因地制宜地有选择地开设。1992年,国家教委在总结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有关课程进行了调整,规定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1998年6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又发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在中宣部和教育部(包括其前身国家教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十几年来的共同努力,思想品德课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在学校党委的重视下,一些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教材建设方面,已经编写出了多种适用于大学本科和专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为进一步编写出更高水平的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应当说,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建设上,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同形势的发展和中央的要求相比较,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根据我的认识,我觉得有以下一些问题,是我们今后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所应当注意的。

(二)

提高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

思想品德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它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两课”。作为“两课”之一的思想品德课,它包括“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和“形势与政策”三门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它对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于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当前中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特殊情况,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更加突出了大学时期思想品德课在培养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重要地位。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各高等学校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重视理工科而轻视文科,重视专业课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两课”中,也还存在着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而轻视思想品德课的情况。一些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之所以长期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同党委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一些同志不够重视有着密切关系的。

正是由于对思想品德课的认识上存在着问题,在某些高等学校中,直到现在,这门课程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没有专门的教研室,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教师。相比较来说,“法律基础”的课程要好一些,因为有法律系的教师可以上课。对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来说,问题就更多一些,授课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兼职,如有的学校由于缺乏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课只能采取上大课的办法,一个课堂往往有一百多人、两百多人,甚至有七八百人或一千多人在一个课堂上课。老师既不能和学生交流,更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在这样大的教室里,课堂秩序也就很难维持,有看报纸的,有念外文的,有交头接耳互相交谈的。其结果是,不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效果很差,而且它的威信也愈来愈受到影响。有的学校连一个专职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也没有,把全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分配给党委的成员和各系的总支书记去讲,其中有的课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效果较好,有的课就临时应付,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由于此,我认为,在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的问题上,首先就是从上到下,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接班人的理论,认真体会、理解和贯彻中央的精神,切实提高学校党委和主管教学的领导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这个问题不解决,要想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是有困难的。

(三)

改革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

为了更好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改革的要求,要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使毛泽东同志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及江泽民同志关于弘扬社会主义的三个主旋律和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建设中。在当前,尤其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真解决他们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所存在的缺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集体主义原则淡漠和纪律观念不强等问题,从他们容易理解和体会的实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认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原则在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中的重要意义。在当前的形势下,要根据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的新情况和产生的新问题,针对他们在待人、处世、学习、恋爱、婚姻、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用为人民服务精神和集体主义原则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材,一定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来不断地加以补充和修订。应当说,在教材建设上,我们已经作出了积极的成果,编写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示范教材《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程》,为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我们现在编写的《法律基础教程》,主要内容是有关法律知识的介绍,这是很必要的。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多地从如何提高法制观念和增强法律意识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青年。关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内容,从现在已经编写的教材来看,有关政治思想的部分,显得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一些内容重复。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可以减少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把有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把革命传统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把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之道等内容,适当地予以增加。值得指出的一个情况是,尽管教育部已经编写出了全国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示范教材,但是有些高等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评定职称和某些经济方面的考虑,就自编教材。这些教材,一般在质量上缺乏可靠的保证,这种情况应该得到纠正。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建设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由于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高等学校中没有相应的专业设置,也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队伍。对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来说,因为原来有法律系的教师,还可以由他们来兼职,以解决暂时的困难,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就显得非常缺乏。为了解决应急的问题,一些学校党政干部担任这门课的教学,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力不从心。他们不仅工作较忙,而且又缺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很难使这门课收到较好的效果。前面说的课堂人数多,大课堂秩序不好,都同没有足够的教师有重要的关系。因此我认为,为了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课建设,从上到下要共同努力,尽快地从各个方面来努力培养教师队伍,建立必要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单位,按照编制把教师配齐。这是改进和加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要想把思想品德课教好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知道,要想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称职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努力才能实现,但是,这涉及“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基本建设,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经过三年或五年的时间,我们是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学科体系。它是同伦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有明确的学科对象、任务、目的和研究方法,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那种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凡是从事党的思想工作的人都可以去讲授这门课的看法,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我认为,按照我国已开设的课程来看,同“思想道德修养”课关系比较密切的是伦理学专业中的一些课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专业来培养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满足我们的这一要求。希望教育部有关部门,能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师资队伍的培养提出一个具体方案,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以利于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五)改进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大力改进教学方法,是思想品德课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所产生的新问题,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来加以启发和引导,力求有的放矢地解除他们的困惑,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上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发展上指明前进的方向,克服消极因素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一本好的教材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切不可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大学生实际的、具体的问题来组织教学,不但不能够回避或绕开难点,相反,应当大胆而积极地面对同学们困惑的难点来展开分析。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严重挫折的形势下,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一些青年学生产生了许多疑虑;在社会风气不好、某些党政干部的腐败现象增多的影响下,一些人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着社会上泛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面对着社会上分配不公等一些值得忧虑的现象,特别是面对着大学生自身的前途和择业等实际问题,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困惑。我们一定要找准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关节点,抓住这些关节点来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消除疑虑、树立信心的目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必须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觉性。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事先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引导学生们提出他们的疑难问题,及时地组织课堂讨论,并通过相互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在高等学校中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我国高校品德教育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看到差距,看到不足,不断前进,勇于探索,把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建设继续推向前进,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注释

[1] 本文原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2)。

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编写组全体成员,经过半年多紧张、辛勤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材(送审稿)的编写工作。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及其特点,对于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增强“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基础”课将“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基础”课并不是过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合并,而是一门在体系和内容上有机地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的课程。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定,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在“基础”课教材的编写中,一方面注重继承和借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了这两门课程以往取得的丰富成果和经验;另一方面根据“基础”课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位和阐释,并综合运用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对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方面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较好地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教材编写的体例上,力求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提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培育优秀的思想品德。“基础”课的性质、基本任务及其教学目的要求,决定了本课程的如下特征:1.鲜明的思想性

本课程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确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学校教育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服务,这是教育的本质任务和普遍规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课程要联系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实际,回答学生们普遍关心、经常思考、需要解决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帮助学生们释疑解惑,提高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的水平,帮助学生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为现在和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 较强的理论性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民主、法制、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而开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相比,更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回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的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法律知识;二是把高校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基本经验,以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探索加以科学总结和提炼,形成科学、系统、成熟的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使之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三是充分吸收、反映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相关的学科的最新理论、实践成果,系统回答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使这门课具有雄厚的科学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使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与大学生的文化知识修养融为一体。本课程有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基本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规范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综合素质,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3. 突出的实践性

本课程强调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青年时期注重修养,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古代,“修”是切磋琢磨,“养”是涵育性情和陶冶情操,“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这一认识,对大学生提高加强修养的自觉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躬身实践,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心灵的品质、落实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本课程特别强调大学生的自觉修养。学生们不仅要乐于接受正确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身体力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行为。

(二)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上狠下功夫

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直接指导,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动力,对我们教育战线特别是高校思想理论界同志们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也是殷切的期望和很高的要求。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方案,关键在教师。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全身心地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来,依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上狠下功夫。1.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下功夫,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调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教材编写的决策和审定教材的基本精神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吃透吃准新教材基本精神上下功夫,尽快熟悉和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思路、主题主线,以及应把握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切实保证新课程开课质量。2. 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必须言传身教,在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每个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都要把努力掌握“基础”课教材的知识同践行其中的要求紧紧结合起来,在提高和增强修养方面下功夫。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当首先“以身作则”地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首先应当更加自觉地遵守。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们就必须配得上称为这一职业的成员。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教学中,力求做到“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切切实实地在各方面做学生的“模范”。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扬雄说过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话:“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后汉书》中说:“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慨叹“海内人师少,中原世运屯”(《赠孙征君奇逢》诗)。“屯”就是困苦、危难的意思。顾炎武把国家之所以遭到困苦、危难的情况,同缺少“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师联系在一起,这就充分说明“人师”地位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不能在做人、做事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模范”,又怎么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呢?作为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此,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素质: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内外局势,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唯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真正履行大学生思想上的指路人的职责,当好大学生政治上的向导,帮助他们及早地从思想和行为的误区中走出来,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信心,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想工作、乐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学生成才的指导者。教师唯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丰厚的理论业务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兴趣广泛的特点,才能找到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共同语言”。同时,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念,系统地学习政治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理论先导。

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不是一个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当代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等教育落实“育人”职责就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一切的工作都必须把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要立足于青年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和成才愿望,避免言之无物、空洞说教。在创新中,首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领会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又要能立足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地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而力求作出既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又符合时代要求、能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新阐发。这也就是说,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能抱残守缺、思想僵化,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和研究,以达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目的。3. 要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树立起“问题意识”,真正增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时,一位大学生曾经这样写:“希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能够学到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切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希望这门课能给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以指导,使我们快乐、充实地度过这段时光,同时,也在四年后的人生中受益。”这段发自肺腑的语言,说出了当代大学生对“基础”课的渴求与期待,也对我们广大一线任课教师提出了启示和要求。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怎样培养人”的一个关键问题。马克思曾经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广大任课教师需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与感染力,将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凸显问题意识。应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同时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必须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价值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法制观和道德观),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社会责任感问题、艰苦奋斗问题、团结协作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能够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释

[1] 本文原载《北京教育》,2006(10)。

三、把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提到更重要的地位[1]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的素质的竞争,已成为竞争链条中的最关键、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抓住这个现代社会发展链条中最中心的环节,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兴旺发达的关键。

人的素质,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既有技能方面的,又有管理方面的;既有政治方面的,又有道德方面的;等等。总的来说,我们常常把人的素质概括为“德”和“才”两个大的方面,“德才兼备”“以德率才”是我们对人的素质的根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入的情况下,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激荡和相互影响,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互结合,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又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既要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重视人们的法律素质。

所谓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等。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是最重要的素质。所谓道德素质,主要包括坚决履行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道德原则(集体主义),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要求。

所谓法律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遵守法律、维护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和修养。在法治社会中,如果没有必备的法律知识,没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要想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迫切要求中,社会对大学生寄予更高的期望。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抵制不良社会风气、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提升互信气氛、促进人际和谐的先进群体,也是引领、传承、倡导、力行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坚力量。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就是要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的,紧紧掌握住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一要求,并把这两种素质的提高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相辅相成,通过各种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教学,经过启发和诱导,以增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成为既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有模范遵守社会主义法律素质的“四有”新人。

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注释

[1] 本文原载《思想理论教育案例》,2007(5)。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启动三周年笔谈文章。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举世公认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人民群众中间,我们广泛进行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思想领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已成为我国意识形态中的舆论导向。正是由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正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向前发展。

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还不断地腐蚀我国的人民,西方的敌对势力还力图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以达到他们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剥削阶级的政权虽然被推翻了,但是它们的思想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正像列宁所指出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是不可能同它们的棺材一起埋入地下的,它们必然在人类社会中腐烂发臭,毒化人的精神,危害人类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腐朽思想必然要乘虚而入,并从各个方面诱惑人们,夺取这一阵地,以便为它们的复辟创造条件。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深层次的思想斗争,它关涉到人们的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错误,关涉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认真地加以对待。

(一)

理想和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激励着每一个人为了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正确的、科学的、崇高的、进步的理想和信念,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能净化和纯洁人的灵魂,能改善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误的、非科学的、卑下的、迷信的“理想”和“信念”,必然会腐蚀和诱惑人们,使人们陷入颓废的、堕落的泥坑和陷阱,扭曲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疏远以至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是合乎时代进步的理想和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坚定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激发人们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要不要继续宣传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在最近几年来,成了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既然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必须强调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强调个人的利益,因此,在当前,既不应当再提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不应当实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而且,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现在既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实行市场经济,如果仍然要提倡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就是超越了当前的历史阶段,就是脱离实际的“大话”“空话”。这种否认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的观点,是错误的,是极为有害的,必须加以澄清。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实现建立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将使人类社会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共产主义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其目的就是要走向未来的共产主义。在今天,我们既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又要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路线,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等,反映了人民的根本愿望和要求。我们应当把这个现实的共同理想作为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即不应该把它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立起来。现实是通往未来的基础,共同理想是通向远大理想的阶梯。

人是一种有精神生活的动物,人决不能也不会同其他动物一样只知道追求自己的物质欲望。人在社会中生活,既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生存的需要,更需要有一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了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人生的航道就有了指路明灯;树立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就能够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在社会生活中,人固然都要有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但一切自私自利的欲望和利己主义的冲动,都必然要引导人们误入歧途,使之陷入极其狭隘的、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的误区中。当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陷入和束缚在狭小的自我利益之中时,就会只顾自己而不顾社会,甚至会损害社会的利益,破坏社会的稳定;如果一个人陷入狭隘的物质利益的追求中,他就必然思想空虚、精神萎靡,不可自拔地走向沉沦。一个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人,是一定要被各种邪恶势力牵着鼻子引入邪路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们,都十分强调精神、理想和信念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并把有无这种精神、理想和信念,看成社会能否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取得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无数革命先烈,正是为了这样一个崇高的革命理想,才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力量的源泉,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不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淡化、削弱或丢掉我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甚至会走入歧途。在思想领域还充满着斗争的现实社会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不去占领,资产阶级的和一切腐朽的、迷信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理想”和“信念”,就必然乘虚而入;丢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就必然会成为追求资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的俘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环境中,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的影响下,各种思潮大量涌向社会,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腐朽思想也在这一浪潮下沉渣泛起。西方的敌对势力正或明或暗地采用各种形式、手段和途径,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极力鼓吹西方的政治观、价值观和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妄图腐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丧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走上资本主义的邪路。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又要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祖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是不可能没有远大理想作为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的。

人们的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运行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够有坚定的信心和强大的力量,就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他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激励自己的意志、奋发自己的精神,就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为追求和达到自己的理想去英勇奋斗。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切革命干部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是团结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旗帜,它是我们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二)

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培养和形成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从我国现实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情况来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人之所以没有能够树立起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或者是虽然曾经抱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后来经不起腐朽思想的腐蚀而背弃了原有的理想和信念,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所宣扬的歪理邪说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以他的极端荒诞、腐朽、糜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腐蚀人们的灵魂,使一些人误入歧途。在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的歪理邪说的诱惑下,有的人信仰神灵,追求“成佛成仙”,成了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忠实信徒;有的人追求个人的“圆满”,为了自己能够“修炼”、“提高层次”和“升天”,不惜抛弃生命和家庭;有的人甚至不顾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聚集中南海,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发难;一些人为这种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腐蚀,还自以为在修炼自己的德性,为社会做好事。这充分说明,错误的、反动的、非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危害作用是绝不能被低估的。

从我国实行和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在“市场”的负面影响下,一些人受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腐蚀下,把追求金钱当做人生的唯一目的,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他们不惜采取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种种手段,有的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都是同他们受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就党员和国家机关干部来说,最近十几年来党员、干部中所发生的种种违纪案件的思想原因,归根到底,都同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关系。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原来就没有能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人,虽然曾经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经不起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诱惑,成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俘虏。这些教训,是值得人们认真吸取的。

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发展中,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是指导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才是每一个革命者应当奉行的人生观;只有以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才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的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看法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甚至对立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它坚持唯物的辩证法,强调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二性的观点,有力地反对了一切唯心的、迷信的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是我们反对一切歪理邪说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人们指出了观察社会、观察历史发展的正确方法,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认识。它对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给人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它能够使人们在社会主义的事业遭到挫折和困难时,看到光明的前途,增强人们的信心,能够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中,看到资本主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使人们能够从表面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

人生观主要是指对人生问题的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人生观。一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能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生观,是进步的人生观,而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阻挡社会前进的人生观,是落后的、腐朽的人生观。历史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如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利己主义的人生观、禁欲主义的人生观等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最崇高的人生观,它指明了一个革命者应当如何正确对待生死、荣辱、得失、苦乐和贫富关系,使我们能够正确对待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知道和学会如何处理顺境和逆境,从而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更好地协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使我们懂得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怎样活着才最有价值等等,使人的一生能为一个崇高的目的而奋斗,从而使人们生活得更有意义。

一个人只有为人民的利益而生活和工作,才是最有意义和最值得的。如果只知道谋取自己的私利,为个人或自己的小家庭活着,就是寿命活得再长,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从人生的意义来说,应该把个人的名利看得淡一些,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一个人应有的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国家干部特别是一个党员,在自己的一生中,只有多做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的事,才是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对什么是“价值”和什么是“价值观”,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来说,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从经济学方面理解的,有从哲学方面理解的,有从美学方面理解的。从伦理道德方面来理解和认识一个事物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主体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能够正确地调整主体同客体的关系,对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说的“价值”和“价值观”,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考察的。在社会主义的利益关系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我们懂得了集体利益之所以高于个人利益的客观必然性,使我们认识到个人的利益、价值、尊严和自由,都只能依赖于集体利益的发展和完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统一的,集体利益代表着个人的长远的利益。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正确地处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集体同国家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建立,既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经济、开拓创新等种种的积极力量,同时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早已指出的:“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的、健康的、合理的。对于错误的、丑恶的东西,必须予以抵制、批判和纠正,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任其泛滥,让它们去腐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2]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来说,就在于它总是要以不同的形式来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宣扬“个人中心”和“个人至上”,鼓吹“个人是唯一的目的”和“社会只能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它极端轻视“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说什么这只是一种“抽象”。它无限放大“个人的利益”,并把它突出和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一旦“个人”成了唯一和至上的东西,什么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都可以置之度外了。一些人斤斤计较于个人的私利,把“蝇头小利”和“蜗角虚名”看做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其结果则往往是坠入“私欲”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最终毁了自己。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聃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从价值观来说,这样的价值观,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卑鄙的,因为它只有利于个人而有害于集体,只有利于自己却有害于人类社会。

在进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新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针对广大干部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干部,是领导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我们的干部,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应当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应当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品德。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的情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诱惑。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身的纯洁,努力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进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灌输”思想在政治工作中的地位。这里所说的“灌输”,是指教育者将外在的思想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输入受教育者的大脑的过程。最早将“灌输”这个词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是列宁。1902年,他在《怎么办?》一书中指出:“工人阶级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也说:“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这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不可能也不会在人们头脑里自发产生,而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灌输”,是有其特殊的意义的。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经过教育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也就是说,在这一领域,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那么,非马克思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和善于运用“灌输”教育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早在黄埔军校时期,我党就以上政治课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培养了大批的革命骨干。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我党运用上课、政治讲话、贴标语、呼口号等形式,向部队和群众宣传“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以及“打土豪分田地”的道理,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来看,灌输是原则;相对于自我教育、寓教于乐等方法来说,灌输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实,各类宗教和西方资产阶级也采取灌输的宣传、教育方法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他们所宣扬的唯心主义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对劳动人民起到了极大的欺骗和腐蚀作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就应当理直气壮地坚持灌输的原则。

同时,我们还必须强调,我们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时,必须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新方法,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要善于启发和诱导,绝不能把灌输理解为注入式的说教。(三)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现在所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我国当前所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

随着以上这些变化,社会成员在经济利益上,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经济利益的主体的多样化,必然要给社会成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带来不同的变化和要求,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的复杂的情况,即出现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这些变化,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们价值取向多样性的情况下,社会的价值导向究竟是应当多元化还是应当一元化呢?

最近几年来,“多元化”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用语。人们可以在很多的报刊中看到,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会议中听到。什么是“多元化”?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这就是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来做指导的,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很困难的,因此可以说是“一元化”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共同存在,在意识形态领域,已经从一个“一元化的社会”,走向了所谓“多元化的社会”。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呢?

首先,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同其他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经济上扩大交往的同时,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发展,各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也都在我国相继出现,大量的外国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打开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的出现,又是同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变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