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镇银行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8 15:18:47

点击下载

作者:伍虹儒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基于村镇银行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村镇银行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试读:

摘要

如何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一直面临的挑战。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民间小额信贷也因为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变得步履维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村镇银行为解决农户融资难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一切事物的进步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村镇银行成立至今,其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户的贷款从生产性向消费性转移,村镇银行的贷款产品和服务是否已经适应新的信贷需求?其小额信贷效率怎样?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在实证考察农户借贷行为的基础上,试图从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两方面分析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的效率。

利用实地调查数据,本书采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上研究样本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首先,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获得样本地区农户有关贷款的第一手数据,准确揭示农户信贷行为的特征。其次,在此基础上,使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计量分析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和村镇银行的信贷供给两方面因素对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在农村地区,工资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农户普遍缺乏生产性信贷需求,其信贷需求特征可以概括为消费性、较小额度和较长期限。工资性收入负向显著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而非农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正向显著影响农户信贷的可得性,但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影响不显著。除农户家庭特征外,贷款产品与贷款程序也是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重要原因。交易成本与风险是阻碍农户信贷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村镇银行在小额信贷产品设计与制度安排方面的原因,小额信贷项目的瞄准目标已从贫困户向富裕户偏移,部分对小额信贷产品有需求的农户仍面临着信贷约束。

本书所得出的结论在农村地区构建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服务以及提高农户收入水平方面具有以下几点政策含义:首先,基于大部分农户对信贷需求以消费性用途为主的判断,农村金融政策需要做出相应的战略性调整以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的新变化,应该从发放支持小规模经营项目的生产性贷款转向消费性贷款。其次,村镇银行需要改进贷款产品、技术和方式,进一步挖掘并释放潜在的和隐藏的农户信贷需求。最后,政府应该从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部条件入手,推进劳动力市场与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推动农户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监管。

本书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设立了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第二,重点选取衡量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微观指标,通过计量分析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考察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第三,将村镇银行所在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置于一个国别比较、历史阶段性和市场可持续、不断扩展的观察视角下,全方位地观察农户的信贷需求变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第四,将市场培育与宏观调控纳入一个相容的体系中进行分析,分析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政府、村镇银行与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效率 村镇银行

Abstract

How to lend to rural household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it is also a challenge for governments in all coun-tries.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credit offers a brand-new thinking for solving this problem. With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mall credit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rural loan has been solved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the loans in small amounts of formal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lack the base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nd informal small credit is limited due to the exteri-or imperfect condition. Therefore,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small credit is still not equal. Village banks are new ways to solve this problem. But will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loan or not? And do they meet the new demand of funds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rural economy structure? How is the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of their? What kind of service and product do they improv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bove, this thesis analyzes empirically rural households' borrowing behavior, and then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small credit in village banks from two sides of the credit demand and credit supply.

With first-hand survey data, the thesis applies methods of econometrics to investigate empirically rural households' borrowing behavior to village banks. Firstly, the author use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to obtain the data of rural households' loan in the surveyed regions, which reveals the character of their demand for credit. Secondly, demand-identified Bivariate Probit model i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rural households' demand for small credit and village banks' credit supply on rural households' borrowing behavior to village banks.

It is found that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of village banks is low. The causes of low efficiency are as follows. Middle-and lower-income households in rural areas whose income is mostly made up of wage are lack of demand for produc-tion credit. The feature of their credit demand can be summarized as non-pro-duction, smaller credit amounts and longer credit terms. Increased wage income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 credit demand, and non-farm income does not impact credit demand but credit access. Besides house-hold character, credit products and loan procedure also affect credit demand. Transaction cost and risk impede credit demand from being effectively met. Meanwhile, small credit projects of village banks don' t succeed in targeting poor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surveyed areas, and some households who demand for small credit are faced with credit constraint. Why the small credit target moves from the poor upward to the rich lies in limits of small credit project' products and institution of village banks.

I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bove discoveries that would be realized for sustainabl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construction, perfect small credit service of village banks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households' income. Firstly, based on the basic judgment of most rural households' demand for consumption credit, rural financial policy-makers must adjust their strateg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demand for credit. The focus of the future rural finance reform should shift from supporting small-scale production project to developing con-sumption credit products. Secondly, village banks should make progress on credit product design, lending technology and delivery system, which helps to set free latent and hidden demand for credit. At las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outer environment of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speed up the pro-gress of labor market, education, medical car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judicatory system and law, speed up the foundation of farmers' credit system and the progress of rural credit environment;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at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and regulating labor market.

The innovation points of the thesi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thesis 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ng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in Chinese rural areas, and analyzes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in Chinese rural areas by adopting the index system. Secondly, to analyze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of village banks, the thesis applies the method of econometrics to study the rural households' credit behavior to village banks on the basis of adopting the repre-sentative index. Thirdly, under the cross-country, historical-horizon and mar-ket-oriented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rural households' credit demand and the evolution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Fourthly, market cultivation and macro-control is discussed compatibly. And the relation of government, village banks and rural households is conside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redit in China.

Key words Small credit Small credit efficiency Village bank1绪论当前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最为关键的是“三农”问题,而农村金融支撑力度的减弱是影响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农村金融难、农业融资难、农民贷款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现阶段,我国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性与脆弱性,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需求。小额信贷作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产物,是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一种手段。但是,就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开展的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有效缓解农户资金需求的困境,我国陆续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那么,作为主要面向当地中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村镇银行是否真正缓解了农户的小额信贷约束,其小额信贷效率怎样,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政府应推进哪些配套改革,这些问题亟待学术界与政策层研究和解决。1.1问题的提出

关于解决农村发展中的资金约束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传统农业融资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收入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难以成为以利润为目标[1]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张元红等,2002)。因此,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2]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Adams et al.,1979)。然而,国内外的实践和大量的研究表明,政府以贴息方式和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并不成功,其成本昂贵且在农户这一层面的效果甚微[3](Jacob et al., 1997)。而且,这种政策最终使得利率补贴的利益主要由富人攫取,而穷人很难从中受益(Jacob et al.,1998; Chan et [4,5]al.,1987)。因此,政府补贴信贷被认为是解放农村发展资金约束[6,7]问题的一次不太理想的尝试(Robert et al.,1993; William,1993)。于是,由提供借款的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创造和发展起来,后来被正式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缺。在我国,始于1994年的小额信贷试验拉开了我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帷幕。历时十多年来,其在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小额信贷业务引入农村信用社中,对缓解农村信贷难的问题起到很大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小额信贷自身及外部环境的不完善,很多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农户往往是依靠其他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小额信贷的可得性是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户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众多学者普遍认为,农户缺乏信贷资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直接或间接地波及到农户的技术选择、生产效率以及反映福利水平的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的方方面面(Ruth-erford,1999; Bell, [8,9]Srinivasan et al.,1997)。现阶段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农户小额信贷的约束问题。同时,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变化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尽管我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多年,但仍没有实现较高的覆盖率和机构的可持续发展[10,11](Ross,1997; Petrick,2005)。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规范性差,农村金融市场缺少多样化、经营灵活的金融机构,没有[12]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魏农建,2002)。

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获益于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者(陈[13]锡文,2004)。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金融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就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开展的情况来看,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有效缓解农户资金需求的困境,我国陆续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村镇银行的设立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是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和更加开放的重要一步。村镇银行从建立之初,就被人们寄予了很多期望。那么,作为主要为当地中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村镇银行是否真正缓解了农户的小额信贷约束,其小额信贷效率怎样,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政府应推进哪些配套改革。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书选择了“基于村镇银行的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为题展开探讨。1.2国内外文献回顾1.2.1 国外文献回顾

就所接触的文献而言,国外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①案例研究,主要对小额信贷的一些“领先者”展开调查和研究,同时还对一些“试点”和“复制”项目进行跟踪研究;②理论研究中Stiglitz(1990)、Besley和Coate(1995)等人沿着农村金融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及不完全竞争论这条线索展开,借鉴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和银行学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代[14,15]理理论对小额信贷的运行发展展开分析; ③影响分析,主要评价小额信贷项目对其参与者和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准试验”方法和计量经济方法(Kurmanalieva et al.,2003;乔安娜·[16,17]雷戈伍德,2000)。1.2.1.1 小额信贷理论研究:从扶贫到商业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农村金融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业信贷补贴论(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和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 Financial Systems Paradigm)。前者主张从农村外部注入低息的政策性资金,并通过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后者则认为低息政策妨碍了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的发展,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强调储蓄动员和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们认识到培育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仍需要一些社会性的、非市场的要素去支持它。Stiglitz(1990)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就是其中一个,该理论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判断为出发点,强调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以利于金融市场的培育[14]。

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以及正规金融机构所存在的信贷配给问题,1970年,Akerlof在其关于“柠檬市场”的那篇经典论文中,提出了以分析市场机制不完善为核心的逆向选择理论。他从旧车市场出发,分析了由于买主和卖主对旧车质量信息的非对称分布,将导致低质量车将高质量车逐出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随后Akerlof将其用于分析贷款市场,同样发现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即位于中心城市的大银行可能最终会容易选择违约可能性较大的借款者。而非正规的金融,如高利贷,小额信贷则可以利用其对贷款者信息的充分了解,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透过这一现象,Akerlof较早地注意到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这种信贷活动困境。

1981年Stiglitz和Weiss在其有关信贷配给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中证明了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即使在均衡状态下,信贷市[18]场也会出现信贷配给现象。所谓的信贷配给,是指在无差别的借款者中,一部分人得到了贷款,而另一部分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而且,无论贷款多么充足,也总有一些人在任何利率水平下都无法得到贷款。

这些理论为小额信贷组织为许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目前小额贷款组织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成功,如玻利维亚、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这些小额信贷的基本操作的模式是:通过吸收小额信贷客户的自愿性储蓄,推行面向客户的小额信贷。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与外部资金支持并不矛盾,外部资金可以在启动期投入,而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出,小额信贷组织将在吸收客户自愿储蓄下独立运作。

目前,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已经成为国际小额信贷发展的新趋势。国外学者对此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一是原有开展小额信贷的非政府组织如何实现商业化,如何转变为正规金融组织;二是转变为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条件以及怎样开展小额信贷。

对于前者的研究主要包括:Binswanger和Rosenzweig(1997)对拉美国家小额信贷业务商业化问题的探讨。在拉美国家,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许多实施小额信贷的非政府组织(NGO)已经转变为正规金融机构。他们的研究认为,这种转变主要[19]是基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由于NGO并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无法开展存款和其他的金融服务,利用捐助和资助资金开展业务受到较多的限制,因此越来越多的NGO开始寻求转变为正规金融机构以扩大业务规模获得盈利。Townsend(2003)的研究认为,在小额信贷领域,NGO转变为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是为了确保机构的可[20]持续发展,为了扩展业务获得盈利。Moffitt(2000)系统地分析了NGO的转变问题,通过对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已经或正在转变得NGO的考察,研究了NGO转变的动机以及转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21]题。

对于后者,在1996年11月,来自16个国家的17个正规金融机构在美国就“商业银行(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的问题”进行专门研讨。研究了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障碍等相关问题,并总结了参会金融机构在开展小额信贷方面的有关经验。另一个较典型的研究是Duca和Rosenthal(2000)的研究。他对发展中国家1990年以来的53家通过降低贷款规模进入小额信贷市场的正规金融机构经营小额信贷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小额信贷领域存在许多优势,如大量的广泛的分支网络利于对市场快速渗透,在提供存款服务和支付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等。他还认为,由于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小额信贷市场存在的盈利空间,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也是一种吸引力[22]。

作为制度主义小额信贷倡导者,2004年12月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The Consultative Group to Assist the Poor, CGAP)在《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捐赠人小额信贷实践指导方针》(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Donor Guidelines on Good Practice in Microfinance)提出了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服务对象、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目前国际最新流行的普惠金融体系(焦谨璞译)的基本概念。联合国把2005年确定为小额信贷年,一方面是强调金融体系要为所有人服务,包括穷人和微型企业;另一方面,要把小额信贷整合到金融体系当中,在法律政策和融资渠道上给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这些目标,小额信贷的发展出现了5个趋势: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信贷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机构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机构规模的扩大化,机构的商业化。1.2.1.2 小额信贷项目计量分析的文献综述

Morduch(1999)比较了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玻利维亚团结银行(Bancosol of Bolivia)、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isia)、印度尼西亚Kredit Desa银行和国际社区援助基金会(FINCA)五个“旗舰”小额信贷项目(机构)的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小额信贷运行机制概括为同伴选择、同伴监督、[23]动态激励、有计划的还款计划和抵押替代。

一些研究(Stiglitz,1990; Besley et al.,1995; Varian,1990;Wenner,1995)已经注意到,贷款小组成功的原因可能在于它可以更充分地挖掘潜在信息、通过分摊风险以及同伴监督来保[14,15.24,25]证合约的有效实施。Reinke(1998)的研究发现团体贷款的[26]自我选择和自我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还款率。其他一些研究(Banerjee et al.,1994;Barham et al.,1996)发现,小额信贷不同于正规信贷之处在于,它可以动员地方社区资源和知识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来监督借款者,因而可能在较低的成本与风险水平下为受到正规[27,28]市场信贷配给的家庭提供贷款服务。

基于马达加斯加的调查数据,Zeller(1994)分析了非正规贷款者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小组贷款的信贷配给。结果显示,与非正规贷款者一样,小组成员能够获得并有效使用有关借款申请者资信方面的地方信息。这两类贷款者都将借款申请者的债务责任和收入水平作为他[29]们配给贷款的主要标准。

Mushinski(1999)比较了Guatemala银行和CSP信贷协会贷款的信贷可及性。计量结果显示,信贷协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贷款者留下的市场缺口。与银行相比,信贷协会给缺乏抵押财产的家庭提供贷款,使资产水平更低的家庭享受到了信贷服务。此外,该研究证实了将提前自我实施信贷配给的家庭纳入经验[30]分析中的重要性。

Barham, Boucher和Carter(1996)利用危地马拉950个小规模生产者的调查数据,对信贷协会缓解贫困家庭信贷约束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非价格配给在财产水平低的家庭中非常普遍;信贷协会虽然缓解了很大一部分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群体的信贷约束,但[28]是,没有能够缓解最低财产家庭的信贷约束。Stanton(2002)注意到,当根据借款者的特征考察信贷配给问题时,如果借款申请者的自我选择改变了潜在客户的构成,研究重点将会从贷款者的放贷决策转向借款者的申请决策。他指出,采用简单Probit模型估计借贷决策可能会导致结果有偏,因为一些因素同时影响信贷需求决策和信贷供[31]给决策,此时简单Probit模型可能会混淆这两种效应。

Okurut, Schoombee和Van Der Berg(2005)采用能够修正样本选择偏差的Heckman-Probit模型分析决定贷款者信贷配给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负担率、家庭消费支出和地理位置正向显著地影响信贷需求,相比之下,年龄、性别、地理位[32]置和财产变量对非正规贷款者信贷配给的影响是负向且显著。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将“正规信贷”仅限于正规银行,其他信贷渠道(包括朋友/亲戚/社区基金,合作性信贷组/非正规组织,高利贷者/商业性企业或政府机构)均被视作非正规贷款者。尽管还缺乏比较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相对重要性的较好证据,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联[33]保贷款在本质上存在局限性(Duong et al.,2002)。因此,需要对所使用的方法采取谨慎的态度,否则,小额信贷的局限性常常就会被忽视。Alexander(2001)指出,经验研究如果不能合理解决选择偏差问题,极有可能得出夸大小额信贷作用的结论,或者采用蹩脚的计[34]量技术得出研究者“想象”出来的结果。1.2.2 国内文献回顾

在小额信贷的国内研究文献中,定性研究较多,基于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较少。这里,主要从借鉴的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1.2.2.1 小额信贷:正规化和商业化

何广文(2001)研究发现,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存在较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金实力更加雄厚;与信用评级制度结合,有利于农户信用观念、金融文化的培育;贷款的直接成本和间[35]接成本均较低等。吴国宝(2003)认为,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争取小额信贷发展的合理规章和政策环境方面都具有优势,他们(主要指农村信用社)很可能在我国小额信贷的未来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36]要的角色。汤敏(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首先是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盈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同时要防止政府部门对小额信[37]贷的过渡干预。

陈浪南和谢清河(2002)认为小额信贷本身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小额信贷组织应该界定为金融中介机构,政府应提供[38]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宜逊、黄震宇和徐永良(2005)以对浙江省一些县市的调查为基础,认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我国小额[39]信贷还带有较浓的“转轨”时期色彩。何广文(2006)认为,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以称为孟加拉模式在我国正规金融领域的一种创新模式,对“五个注重”(客户群体培训、农户参与、信用评级、信用筛选和监督、信用文化建设)借鉴和运用是[40]较为成功的。

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杜晓山、刘文璞等(2001)认为规范的小额信贷,应该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志:①为一定规模的穷人或中低收入客户持续提供使他们能获益的信贷服务;②实现服务机构[41]自身的自负盈亏和可持续发展。任常青(2006)等认为商业化的、以私人资本或股份制方式运作是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运作的最佳方式,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与私人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结合是非政府组[42]织小额信贷的最好归宿。

刘大耕(1999)认为小额信贷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广泛流行与发展正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特别是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的具[43]体成果。小额信贷表面上是一种扶贫创新和组织创新,实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的一种表现方式。汪三贵也认为,小额信贷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其他常规贷款对于服务农村无能为力时,更需要通过小额信贷模式来支撑农村金融市场(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同时,刘大耕(1999)的研究表明,从合理合规角度考虑,印尼BRI的商业银行模式可能更适合我国的国情,BRI的各种创新和巨大成功为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为农村信用社进军小额信贷,实现小额信贷业务主流化、商业化、持续化经[43]营提供了巨大启示。

在商业化小额信贷方面,郭利华和贾利军(2007)总结了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工作的经验,指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的多样化与小额信贷高利率的观点已被接受,商业性小额信贷仍存在融资难和成长环[44]境不完善的问题,政府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管。刘春梅(2007)从小额农贷制度设计的形成机理入手,探讨小额农贷产生的必然性,从农民需求角度和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供给角度,探析这种信贷形式所遇到的尴尬处境。她认为,商业性小额信贷要从农民和弱势群体的实际信贷需求出发,从经济行为的微观特征入手,以高效灵活运作的方式,真正满足基层个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民间自发性的金融组织形式,将其决定因素内生化,而不应是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的强制变迁过程;商业性小额信贷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市场定位,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仍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为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45]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真正起到“补充”和“激励”作用。

针对商业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钱水土和乐韵(2007)从信息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以及资金供求等方面分析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的效率,并针对我国目前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认为应该从明确定位目标群体、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促进模式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发展,以服务农[46]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贾峤、杨恒和兰庆高(2007)认为,我国商业性小额信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开辟有效的融资渠道,进行非[47]审慎性监管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冯素萍和肖诗顺(2008)基于商业性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实行低利率政策的缺陷,并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能否采用市场化定价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影响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定价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对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政策支持应考虑是否有利于形成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能力和机制[48]的建议。

国内关于村镇银行的研究,更多地出现在2006年年底银监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杨速炎(2007)总结了村镇银行开展小额信贷的优势,指出其面临的难题是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49]。李莉莉(2007)认为,村镇银行的设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对农村金融体系存量改革的思路,有利于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同时为民间资金提供了良性的发展渠道。但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股权设置等问题,村镇[50]银行能否在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中找到平衡点还有待考察。林俊国(2007)在分析村镇银行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经验,认为政府应减少对村镇银行不当的行政干预,同时加强风险监管。村镇银行要建立[51]科学合理的银行制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刘渝阳(2007)对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村镇银行创新不足,支农效果不佳,资金外流是涉农商业银行机构(包括村镇银行)的理性选择。村镇银行应借鉴仪陇县乡村发[52]展协会小额信贷模式,以实现支农目的。1.2.2.2 小额信贷项目影响分析的文献综述

郭沛(2001)的实证研究主要侧重于小额信贷项目影响力的分析。在模型处理方面,他考虑到了省略变量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问题。[53]同时,他指出贷款与收入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

汪三贵、朴之水和李莹星(2001)利用两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草海项目参与农户的经济、社会特征。其计量经济模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草海基金项目对参加的农户没有人为的限制,农户是否参加或能不能参加基金小组以及获得基金贷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农户在参加项目时的家庭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面积较多和得到过渐进计划资助的农户参加村基金小组的可能性较小;耐用消费品价值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户参加村基金小组的概率;贷款数量主要取决于家庭的资产状况。其结论是,参加村基金项目的农户并不是村中最贫困的。在项目开始时,家庭财产状况较好的农户[54]更有可能参加村基金会,并得到村基金贷款。

利用1999年在四川省收集的数据,Li Hongbin, Roselle和Zhang Linxiu(2004)考察了小额信贷项目是否瞄准了穷人以及参与小额信贷项目是否提高迁移和向非农职业转移的概率。文章分别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估计项目参与方程和贷款数额方程。他们认为,是否参与或贷款规模是家庭人口特征、家庭成员人力资本特征、户主性别、项目启动前的雇佣状况、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家庭耐用消费品价值以及房屋价值的函数。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已经考虑到供给方的因素——根据被调查项目的实施标准,家庭耐用消费品价值和房屋价值是决定家庭贷款资格的重要因素。作为项目选择标准的两个变量,房屋价值和耐用消费品价值同时显著,且资产变量符号为负,作者对[55]此的解释是项目工作人员在瞄准客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利用我国小额信贷开展时间最早和持续时间最长的项目之一——扶贫经济合作社的数据,孙若梅(2006)检验了小额信贷的制度安排、技术创新与瞄准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小额信贷对欠发达地区农户福利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她利用Probit模型识别小额信贷参与者的特征,发现决定农户选择扶贫社贷款的显著性变量是劳动力数量、家庭净资产和主妇文化程度。她的另一个结论是小组模式的扶贫社贷款主要瞄准农村的中等收入农户。该研究的不足在于忽略了内生性问题,即根据扶贫社所制定的贷款规定,如果农户发现自己无法获得贷款,就可能实施自我配给,这是一个内生性问题。解决内生性问题应该分层解决,具体来说,农户的小额信贷项目参与行为可以分解两步:第一步,农户决定“是否借”;第二步,小额信贷项目决定“是否贷”[56]。

总体上看来,国内研究除了缺乏调查数据,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理论研究与经验证据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论文似乎是为了“经验”而做经验研究。大部分理论命题的证据只与一些特定项目有关,这些个案提供的实证证据是不规范的,因此难以得到广泛承认。同时,从评估和改善小额信贷项目来看,也需要[23]缩短理论和证据之间的距离(Morduch,1999)。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主流观点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广泛存在着金融抑制,如何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小额信贷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的金融创新模式。(2)理论界对小额信贷的研究较为丰富。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开始于扶贫领域。(3)商业化小额信贷机构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营利性,国外商业化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研究表明,商业化小额信贷机构具有自身的优势。(4)村镇银行的建立对于我国的小额信贷事业和农村金融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面临许多的困难。

但是,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虽然认识到小额信贷是一种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其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但还没有深入分析小额信贷效率的研究。(2)虽然认识到村镇银行的建立有利于缓解农村中低收入者和小规模金融需求者的融资难,但其小额信贷效率运行情况究竟如何,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等等,没有人做过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书通过设立我国小额信贷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同时利用调查获得的定量信息,深入分析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总结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经营的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构架推动村镇银行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政策框架。1.3研究思路

我国农户贷款难问题一直备受重视。随着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不断推进,小额信贷逐渐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层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小额信贷依然没有很好地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其运行效率偏低。那么,作为主要面向当地中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村镇银行能否真正缓解农户的小额信贷约束,其小额信贷效率怎样,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政府应推进哪些配套改革,笔者带着这样的思考展开了本书的研究。

本书首先设立了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其次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在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联合分析的框架下,计量考察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讨论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最后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同时结合国外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和我国政府在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本书按照以下思路展开:

第一,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讲述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小额信贷的联系,阐述村镇银行的定义和相关规定,及其设立的意义。

第二,设立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

第三,利用调查获得的定量数据,计量分析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考察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

第四,根据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同时结合国外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和我国政府在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1.4研究架构1.4.1 章节安排

全书共计十章,其中主体部分有九章。第2章描述与本书所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第3章讲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小额信贷的联系,回顾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历程,阐述村镇银行的定义、相关规定及其设立的意义,第4章设立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在介绍村镇银行农户信贷概况后,对所重点选取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评估指标和实证分析思路进行说明,第5章介绍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实证分析的调查情况,第6章描述分析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和村镇银行的信贷供给,第7章计量分析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考察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的运行情况,第8章总结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9章分析我国政府在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中的作用,最后总结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本书不完善的地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以下对论文结构做简要的概述:

第1章——绪论,交代本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综述国内外文献,阐述研究的具体思路以及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农村金融理论借鉴与回顾,描述与本书所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和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3章——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与小额信贷,首先阐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小额信贷的联系,其次总结分析我国小额信贷的探索历程,阐述村镇银行的定义和相关规定,及其设立的意义。

第4章——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分析,设立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同时介绍村镇银行农户信贷概况,并就其小额信贷效率重点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实证分析的思路进行说明。

第5章——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实证分析,详细介绍本书实证分析的调查情况,包括样本村镇银行、调研地区以及样本农户的基本信息。

第6章——农户需求与村镇银行供给描述分析,在界定农户信贷需求的基础上,识别出具有有效信贷需求的农户、具有潜在信贷需求的农户和具有隐藏信贷需求的农户,描述分析样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和村镇银行的信贷供给。

第7章——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行为考察,利用调查问卷获得的定量数据,通过构建需求和供给联立方程,实证研究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分析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并就如何改善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与村镇银行的供给展开探讨。

第8章——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及其经验借鉴,首先介绍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和美国小额信贷的经营模式,其次总结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第9章——我国政府在村镇银行小额信贷中的作用,首先对政府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中的不恰当定位进行反思,其次探讨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新定位,最后解析在小额信贷的发展中政府、村镇银行和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机制。

最后是结论,总结本书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本书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1.4.2 研究思路图1 研究思路图1.5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设立了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

第二,重点选取衡量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微观指标,通过计量分析农户参与村镇银行信贷的行为,考察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效率的运行情况。

第三,将村镇银行所在地区农户的借贷行为置于一个国别比较、历史阶段性和市场可持续、不断扩展的观察视角下,全方位地观察农户的需求变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

第四,将市场培育与宏观调控纳入一个相容的体系中进行分析,分析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政府、村镇银行与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互动关系。1.6相关概念界定1.6.1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农村金融即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是农村领域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货币流通、资金运动和信用活动的统一,是全社会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制度是通过对农村金融交易和活动提供一系列的规则和组织安排,界定人们在农村金融交易过程中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降低农村金融交易费用,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竞争中的不确定性所引致的金融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农村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农村金融制度进行重构。这包括农村金融组织变革或引进;新农村金融商品被引入;拓展新农村市场或增加原农村金融商品的销量或市场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农村金融文化领域的创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指由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转轨或替换过程的一个发展阶段。1.6.2 小额信贷

根据2001年我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以农户自然人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是农信社信贷的一种创新产品。农户小额信贷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法,加上“客户一证通”“信用一证通”等服务手段的创新,简化了农户的贷款手续,有利于拓展农村信贷市场。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对小额信贷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通常人们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小额信贷进行过界定。从小额信贷质的规定来看,小额信贷(Small Credit)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或贫困群体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国际上公认取得成效的小额信贷活动多开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实施小额信贷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以中低收入或贫困群体为特定目标客户并提供适合特定目标阶层客户的金融产品服务,是小额信贷服务区别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常规金融服务以及传统扶贫项目的本质特征;而这类为特定目标客户提供小额信贷的机构,以追求自身财务自立和持续性经营为目标,构成它与为农村发展项目和扶贫项目提供长期补贴的一般政府或捐助机构的本质差异。小额信贷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小额信贷量的规定来看,不同国家划分小额信贷的标准不同,难以产生“单一的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小额信贷定义”。如在玻利维亚,个人或企业贷款在2万美元以下即被认为是小额信贷;在秘鲁,资产在2万美元以下的客户的生产性贷款被称为小额信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