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引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8:31:21

点击下载

作者:屈哨兵 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语言服务引论

语言服务引论试读:

学术须回应社会之重大关切——序屈哨兵等《语言服务引论》

哨兵研究语言服务问题,是从研究广告语言开始的。他和他的团队,先有《广告语言跟踪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次有《广告语言谱系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今又有《语言服务引论》。手笔之勤快,眼光之敏锐,心脑之灵通,令人不能不赞佩。

我曾有荣,分别为前两部著作做序,序名曰《广告语言是语言的广告》《语言服务与语言消费》,今哨兵私我,仍让我为《语言服务引论》做序。我倒有些犯愁:关于广告、关于语言服务的一些浅陋之见,前两序中已有表述,难有新说。既然如此,就写点与语言服务相关的外围之事吧。

语言服务古已有之,语言服务业亦非今日新兴。但“语言服务”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提出,据我所知,仅有十余年时间。2005年9月,上海市语委借鉴北京奥运会筹办经验,举行了“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哨兵与会,拟以“语言服务”为题发言,我们都很支持,并建议将“语言服务”作为应用语言学的概念来看待,展开专题研究。记得哨兵的大会报告,反响热烈。之后仅仅十年光景,语言服务的概念不断完善,且如春风杨絮般传播。下面列举一些相关事项的流水账:

2007年,屈哨兵《语言服务研究论纲》在《江汉大学学报》第6期发表。

2008年3月,“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联合工作组”成立,提供44种语言服务。

2010年,李现乐《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发表。

2010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市外办联合主办“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郭晓勇做《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的主旨发言。

2011年5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在北京语言大学主办“语言经济及语言服务学术讨论会”。

2012年1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和广州大学主办“语言服务研究高级论坛”。

2012年1月,贺宏志主编的《语言产业导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宇明做序,名为《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

2012年,赵世举《从服务内容看语言服务的界定和类型》在《北华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

2012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建设语言文字应用咨询服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为社会提供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和语言文字使用等的咨询服务。”并就“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语言援助服务”进行了专门规划。

2012年12月,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产业研究中心举办“第一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

2013年10月,中国翻译协会主办,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承办“2013中国国际语言服务业大会”。

2014年5月,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商务部服贸司指导、中国译协主办第三届京交会重点活动“语言服务与全球化论坛”。

2014年7月,北京大学MTI教育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MTI教育中心主办“2014年中国语言服务管理教育主题论坛”。

2015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以“‘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与语言服务”为专题,发表了赵世举、魏晖、张日培的三篇论文。

2015年10月,中国翻译协会主办“2015中国翻译协会语言服务能力评估项目(LSCAT)年会暨语言服务行业创业、创新论坛”。

2015年10月,国家语委、北京语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主办“第二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十周年论坛”,语言服务是其重要内容。

2015年10月,“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

2016年2月,中国译协与零点集团签署“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合作协议。

2016年4月,《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发布会暨语言服务高峰论坛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2016年4月,赵世举、黄南津主编的《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6年5月,“北京语言大学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暨‘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举行。

2016年6月,李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消费’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此外还有:

三胜咨询产业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十三五”投资环境分析及企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上面所列,定有不少遗漏。但已可看到一个学术理念,如何在迅速地扩大影响,且不仅影响着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影响着政界和业界。影响之力何来?来自对当今社会重大关切的及时回应。2005年前后,如何办好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举国关注,人人出谋。之后,在涉外领域不断出现“小语种”人才告急的情况,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感到国家语言能力的薄弱。十余年来,语言服务问题显然是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其重要性跃出学术界,进入教育界、政界和产业界。其实,学术发展的动力之一,也在于能够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语言服务概念的提出、发展及其影响,又一次说明了这一道理。

哨兵为何能够较早提出语言服务这一概念,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自然因有学者的聪慧,但我认为,更在于他具有自觉关注语言生活的学术理念,并拥有不断研究语言生活中问题的学术实践。李宇明2016年6月12日序于北京惧闲聊斋

导言

“语言服务”是正在形成的中国语言生活派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例如在2010年教育部举行的第8次新闻发布会上,李宇明(2010)对《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进行评价时指出:“2009年中国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深入、全面拓展,‘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语言资源’‘语言服务’这些理念逐渐受到社会重视。”在2011年教育部举行的第1次新闻发布会上,李宇明(2011)又一次指出“我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的主要目标就是信息公开,提倡语言服务理念,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语言服务”已经成为中国语言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2010年10月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上,屈哨兵(2010)也对语言服务问题进行了一些梳理与思考。

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这是我国较早从语言服务的角度来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要求。目前国内学界对语言服务问题开始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比较完整的解决: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探究的领域,语言服务的研究边界在哪里?它本身应该拥有哪些关键概念,是否有可能构成一个系统?我们试图在前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提出用五个子系统来描述语言服务研究与语言服务实践可能涉及的范围与界面。

一、 语言服务资源系统

语言服务资源系统是基于语言本体要素角度做出的一种类型划分。可以分成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等不同板块,每一个板块都可以独立地与语言服务发生关联,这种关联可以发生在语言服务从规划到实践的各种层面与环节。文字服务是指以文字作为载体的服务,以汉字而论,如语言规划层面的繁体字简体字的转换设计、相关字符交换集的建设、汉字输入法的设计推广、汉字字体的选择设计、汉字字符集的建设与利用等,都属于文字服务的范围。语音服务是指以语音作为主要形式的服务,这里面包括语音规范标准的选择、论证,各种正音字表与词表的研制,普通话教育中的正音教育,各类企业客服人员的语音(嗓音)的培训与设计,公众人物及各类有需要人士的语音面貌的分析与规划设计等。词汇服务是指以词汇作为主要形式的服务,这里面包括规范词表的研制与推广、各种专题词表的研制与推广、不同语种之间的词汇比对与选择确认、普通话与汉语各方言之间的词汇比对与选择等,语言生活层面同样涉及社会共有词汇的遴选、鉴别及推荐引导,例如搜狗不断更新的网络新词就是一种词汇服务。语法服务是指以各种语法形式作为主要载体的服务,以汉语而论,在规划层面它应该体现为汉语语法长编的研制、各类语法信息词典的研究与编制、不同语种之间语法形式(句型、句式、句类、各种构式等)对应与交换、人机对话中各种语法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在语言生活层面则表现为各种语法现象的引导、推荐与规范,具体的应用领域中,还存在着不同的优势格式的选择引导,有的不乏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语言对人类活动组织作用与服务作用在相关学术界研究旨趣发生“语言学转向”之前并没有凸显出来,实际上语言资源一直是在有效地为社会运行发展服务,这一点在语言经济学研究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语言经济学家鲁宾斯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语言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解释自然语言的特性是如何与‘理性’目标函数的最优化一致的”。(鲁宾斯坦2004)当然,鲁宾斯坦是站在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待自然语言的,认为“经济学试图将社会制度解释为从某些函数最优化的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常规性,这一点可能对语言也是适用的”。(鲁宾斯坦2004)他的落脚点是经济学,我们看中语言的这种“函数的最优化”看重的语言资源本身的服务潜能。

二、 语言服务业态系统

语言服务的业态是指语言服务事业表现形态。根据我们的初步清理,语言服务的业态大体上可以分成四种:语言服务产业、语言服务职业、语言服务行业、语言服务基业。(屈哨兵2011)语言服务产业是指以语言服务作为生产和经营手段的事业,也可以简称为“语言产业”。有语言服务产业就有语言服务职业,语言服务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语言服务作为主要手段并获取相应收益与报酬,个体性与商品性是其重要的内在属性,有的还具有衔接性和渗入性。语言服务行业是指语言服务的工商业意义上的类别,它与语言服务职业的区别在于职业强调的是个体属性,而行业侧重的是职业集合,若干个从事同一职业的人的聚合就形成行业。语言服务基业是指语言服务的基础性事业,语言服务基业主要涉及对语言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重点是做好语言规划的设计与施行,同时还需要有坚实的学科研究支撑。

从整体情况看,我国目前语言服务的业态表现内部情况互有参差,有的表现还不是十分稳定,能否成为稳定的业态构成部分还需要得到市场的检验。如果从国家规划引导角度出发,语言服务业态展现顺序应该是:基业—产业—职业—行业。客观地说,我们目前对语言服务的四种业态表现的真实情况并不都是掌握得十分清楚,相关的研究与规划也还不能完全跟得上语言生活发展变化的步伐。比如说语言服务职业,目前我们到底有多少种?范围与认定标准应该如何制定,语言服务职业内部构成层次如何?它们彼此的发展态势与成熟程度应该如何梳理?它们与语言服务行业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哪些表现?语言服务职业标准有哪些?还有哪些需要建设引导?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

三、 语言服务领域系统

语言服务所能覆盖的领域到底有多宽,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狭义的语言服务通常都是指语言翻译服务,广义的语言服务是指所有以语言作为工具或项目内容而开展的服务,具体可以分成语言翻译服务、语言教育服务、语言支持服务、特定行业领域中的语言服务等四大类型。(屈哨兵2007)

语言服务领域的表现具有市场与公益双重属性。具体表现途径有两种,一是不同的领域对市场与公益两种属性有不同的选择倾向,二是同一领域中,随着具体服务产品与服务阶段的不同,有时偏重于公益,有时则偏重于市场。具体领域的语言服务是一个分层开放的系统,这应该是语言服务最具生命活力的组成部分。百行百业只要拿语言来“做事”,那它就有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服务,有语言服务就会有经济价值。仅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近几年涉及的相关项目而言,就包括广告语言服务、说明书语言服务、医疗语言服务、网络语言服务、旅游语言服务、民航语言服务等,此外还有会展语言服务(如上海世博会)与赛事语言服务(如北京奥运会与广州亚运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2006—2011)此外,像电信交通领域、法律灾异领域,还包括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社区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服务问题。

各个领域的语言服务的构成内容与表现不是均质的。以语言服务的阶段性而论,至少也存在着两种情况,有的表现为语言服务规划比较到位,语言服务的实施也比较成功,如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的语言环境的服务建设;有的则表现为社会行业现实提出了语言服务的要求,但我们在语言服务规划与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这样与那样的不足,如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语言服务、法律灾异领域的语言服务、交通电信领域的语言服务、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等,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观察、研究与建设。

四、 语言服务层次系统

国家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因为如此,在国家框架内需要对官方语言做出选择,需要对民族语言及各种方言与官方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需要对语言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判断。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语言规划的角度做出各种选择,同时也可以从语言服务的角度做出分层处理。

语言服务大体说来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国际层面的语言服务、国家层面的语言服务、族际层面的语言服务、方言社群层面的语言服务、家庭个体层面的语言服务。

第一个是国际层面的语言服务,世界各国的语言服务的现状如何,各种大型国际组织的语言服务活动已经有哪些规划与实践,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就我国的情况而言,还应该包括基于本土的国际语言(外语)服务的规划及其具体的外语服务领域的设计与实践。

第二个是国家层面,这个层面语言服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与国家统一、国家安全、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涉及国家软实力的增强问题,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公益性三个重要特征。国家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越高,这方面的意识越不能缺失。国家层面的语言服务主要形式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信息化建设,这是国家各种语言工程得以实施的基础,也就是前述语言服务业态表现中语言服务基业的主要内容。

第三个是族际层面,这个层面语言服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国家通用语言使用与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选择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方面进行语言服务主要形式是提供双语教育服务,同时还要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开发服务。目前我国在这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使用着一百二十多种语言(孙宏开2007),具体的语言服务项目的开发有些可能是我们原来很少规划考虑的。例如2010年玉树地震之后提出的语言救援的要求,就非常需要族际之间切实可行的语言服务。李宇明(2011)在结合自然灾害与人道主义救援这个主题谈到玉树震后救援时就指出:“在语言障碍和语言援助方面问题凸显,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当中,如何能够得到合适的语言救援,已经成为中国应该思考的问题。”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是,由于具体族群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待国家通用语言与本民族语言所抱有的态度以及进行的取舍都会有程度不等的差别,需要我们选取不同的语言服务策略。不是说那些濒危语言因为族群的式微,其相关的民族语言的服务我们就可以放任自流,任其消亡,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应该主张提供相应的语言教育服务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语言服务,使其作为一种文化生态能够得以保留与传承。

第四个是方言(此处主要指汉语方言)/社群层面,这个层面语言服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使用与汉语方言的选择使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汉语方言主要分成两大块,北方方言与南方方言,北方方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匹配性整体较高,在语言服务方面一致性表现比较明显,南方方言彼此之间各有差异,其与国家通用语言之间的差异整体上来说也都比较大。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国家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成就巨大,应该说,国家通用语言在各方言间的语言服务工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也不能排除某些地区与社群在需要提供通用语言服务的同时,还存在着方言服务的需求。对于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语言服务引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2010年广州“撑粤语”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对此,詹伯慧(2011)、屈哨兵(2011)等做过比较专门的思考。

第五个是家庭/个体层面的语言服务,前述三个层次的语言服务最终都会在家庭/个体层面得到体现和落实,家庭语言服务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语言规划,值得我们加以重视。这里需要补充的是针对一些特殊个体与群体的语言服务,比如说法律诉讼中针对具体当事人的法庭语言翻译服务、针对某些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性后果的环境或事物的语言提醒服务、针对聋人与盲人的各种语言支持服务等。支持各个层次语言服务得以成立的一个共有基础是语言权利,语言权利是人权的一种构成要素,这种权利可以通过语言服务的方式得以保全。

五、 语言服务效能系统

语言服务效能可以由两块构成,一块是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一块是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是语言服务得以成立的基础,换句话说,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使语言服务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属性,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并进行观察梳理和分析整合,是一种从自发到自觉的提升。如果我们看重语言的这种工具属性,那么我们在很多地方因为语言问题引起的纷争就可以化解,至少,这种工具效能的凸显不会使某些场合的语言冲突变得更加激化。这种服务功能有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举个例子说,清兵入关之后,是非常想保留满语作为“国语”的地位并加以传习的,历任皇帝对于这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康熙说“一人习汉,即大背祖宗明训,朕注1誓不为此”,乾隆带头率八旗子弟“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注2射、操演技勇”,道光则要求对满洲官兵“教以清语骑射,俾各注3精熟,毋得沾染汉人习气,废弛满洲旧业”。这些要求在当时当然都是皇言昭昭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上情下达呢,贵为一国之尊同样也要选择交际的工具来为他的这个下达目标服务,没有其他办法,还是要选择汉语,也就是说,他们在用汉语来下达“不说汉语”的谕示,何以如此?他们选择的是汉语的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如果从汉语的文化效能来考虑,他们是断难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还有两个具体体现,一是具有规约性,二是具有主导性。(屈哨兵2008)

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是指语言服务的市场价值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功能与语言经济学框架中对语言功能的解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一般认为,语言经济学的学术主线大体分为三条:一是人力资本理论下的语言与经济关系研究;二是经济学语言的修辞分析;三是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的语言问题。(张卫国2009)我们在这里的所谓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与上述的第三条学术主线有一定的关联。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想要回答的是语言的各种要素通过语言服务这个环节能够产生何种经济收益,马尔沙克1965年就指出语言也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价值(value)、效用(utility)、费用(cost)、收益(benefit)。(陈柳钦2011)这可能是一个可以借鉴对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进行观察的理论框架,关于这方面的探究或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管是语言服务的工具效能,还是语言服务的经济效能,我们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语言服务效能的测评系统的建设,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很少。李现乐(2011)在这方面做出了比较有价值的观察与探索。如何进行语言服务效能的测评,一个可能的方法是,选择具体的语言服务项目,对其进行语言服务效能的过程观察与结果测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观察与测评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具体的语言服务项目的效能测评不能完成,那么整个的语言服务效能的测评系统的建设也难以进行。这些需要我们做更多的思考与探索才行。

六、 前推与后望

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多次就文字改革问题做出指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解决好语言文字科学化、国际化、大众化的问题,不难看出此中语言文字的服务性指向,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可以看成是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发展的重大行动,成就巨大。六十多年来,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主题一直非常鲜明,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与推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具体内容当然会与时俱进,规范化、标准化成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服务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功能越发得到了重视与凸显。比如说,2006年,在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上,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的讲话标题就叫作“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1年,刘延东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注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对社会语言生活的监测与服务,促进语言文字健康发展”;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服务主题强调得更具体,指出要“处理好科学研究与管理服务的关系,语言文字科研工作应紧扣社会应用,密切关注、研究社会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新动向,研究解决群众广泛关注、对民生影响大的事项,面向基层、服务于管理,要善于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柴葳2011)

我国老一辈语言学家,如王力、吕叔湘、朱德熙等,都非常重视语言文字为社会服务。20世纪90年代,吕叔湘还提出过建立“语文事务所”的设想,他说:“我们能不能培养一批语文专家,可以供人家聘用,或者组织咨询处。懂法律的人称律师,可以组成律师事务所,通语文的人为什么不能称语文师,组成语文事务所呢?”(吕叔湘1994)吕叔湘所言确实很有先见之明。

语言服务作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当下语境中必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整合语言服务概念,加强语言服务研究,以至建立语言服务研究的机构等,都应该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格局中新的工作抓手。很显然,本书所提出的语言服务概念系统,从研究层面或者可以做相对集中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却是要与国家庞大的语言生活实体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联,语言服务研究和语言服务实践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柴葳.2011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教育报,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01/114663.html,2011-01-22.

[2]  陈柳钦.用规则来解释规则,用语言来解释语言——西方语言经济学的缘起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4-19.

[3]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Z],1986-05-31.

[4]  李现乐.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D].南京大学,2011.

[5]  李宇明.规范语言文字,推进信息化进程[N].中国教育报,2001-05-07.

[6]  李宇明.教育部2010年第8次新闻发布会[R].转引自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1011_25/1_144748_0_1290672250230.html,2010.

[7]  李宇明.教育部2011年第1次新闻发布会[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ofprog ecslive/webcontrollerdo?titleSeq=2486&gecsmessage=1,2011.

[8]  梁安、黎未然.汉语音教学资源与语音分析软件的综合应用[J].贺州学院学报,2007(2).

[9]  刘延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51/201201/129762.html,2011-01-20.

[10]  鲁宾斯坦著,钱勇、周翼译,韦森审订.语言学与经济[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1]  吕叔湘.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致辞(代序)[A].邵敬敏.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2]  屈哨兵.语言服务研究论纲[J].江汉大学学报,2007(6).

[13]  屈哨兵.语言服务研究问题再思考[Z].2008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中国澳门,2008.

[14]  屈哨兵.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15]  屈哨兵.广州“撑粤语”事件引发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

[16]  屈哨兵.产业、职业、行业、基业:语言服务“四业”并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4-12.

[17]  市川勘、小松岚.百年华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18]  孙宏开、胡增益、黄行.中国的语言[M].商务印书馆,2007.

[19]  孙骏驰.浅析智能语音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

[20]  曾谁飞、王仁波.语音合成技术在智能语音播报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电信科学,2010(3).

[21]  詹伯慧.粤语是绝对不会沦陷的——对出现“废粤推普”风波的一些思考[J].学术研究,2011(3).

[22]  张卫国.语言经济学研究存在三个主要维度[N].光明日报,2009-11-24.

[23]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2010年各卷)(上编)[R].商务印书馆,2006—2011.

[24]  周济.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纪念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Z].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cm/jycm/beijing/jybgb/zh/t20060815_29537.htm, 2006-03-31.—— 第一章 ——语言服务资源第一节  基于文字的语言服务一、 文字规范和文字输入(一) 文字规范的服务空间

我国当代文字的语言服务发展形成有一个过程。基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和《简化字总表》(1964),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汉字相关的规范标准,如:《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2)等。正如李宇明(2001)所说:“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首先有赖于一系列语言文字及其在方方面面运用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推行,是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中心任务。”所谓“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实际上也是利用语言手段为社会提供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对于国家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尤其重要,我们当下缺少对这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实施细则。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但在具体使用细则上仍然有加以细化的需要。当然,我国一些相关地方性法规出台了一些实施细则,例如有“公共服务行业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执照、票据、报表、说明书、电子屏幕、商品名称、宣传材料等应当使用规范汉字。确需使用外国文字的,应当在显著位置用规范汉字注释”,“不得单独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采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外国语言文字为辅的形式”等,但整体情况看来,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二) 常用汉字与通用汉字的选择与规范推广

常用汉字就是经常要用到的字,这类字的使用频度很高。1988年1月26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常用字3500字,这些是中小学识字教学及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教学用字。《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研制与发布,对汉字的规范与发展、汉字的教学与国际推广、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科技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用汉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要用到的字,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7000字,其中包括《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3500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国家公布的规范字表,它全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整理和简化的成果,规定了每个汉字的规范字形,包括笔画数、笔顺和组合结构。

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105个,该表是在整合《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简化字总表》(1986)、《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的基础上制定的,根据现代用字状况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补和完善,根据字的使用度进行定量、收字和分级。通用程度分为三级,一级字表收字3500个,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主要满足现代汉语文本印刷出版、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一个字是否能进入一、二级字表,决定于其使用频率的高低,而这个使用频率是通过9个信息庞大的“语料库”的数据进行的统计,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语料库是收字量为9100万的“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收字量为3.5亿的“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新闻媒体动态流通语料库”。《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注4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停止使用。

汉字的总量很多,但人们经常使用的汉字并不多,大约有三千多个。据统计,孙中山《三民主义》只用了2134字不同的汉字,《毛泽东选集》用2981字,老舍《骆驼祥子》用2413字,曹禺《雷雨》《日出》和《北京人》共用2808字,赵树理《三里湾》用2069字(苏培成2001),也就是说现代文艺作品用的不同汉字一般在2000字至3000字之间。汉字用字的实际情况说明,汉字学习必须以掌握出现率高的常用字为主,它们是记录现代汉语最基础的字,也是在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字。人们在学习汉字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学习重点放在掌握常用字上,从而使汉字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 汉字字符交换集的功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局1980年发布,198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一套国家标准,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它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编码,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GB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一级字库的字,使用频率合计达99.7%,即在现代汉语材料中的每一万个汉字中,这些字就会出现9970次以上。GB2312标准还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角字符。GB2312的出现,基本满足了汉字的计算机处理需要,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中国大陆99.75%的使用频率。对于人名、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GB2312不能处理,这就使得GBK及GB18030汉字字符集出现了。

1995年又颁布了《汉字编码扩展规范》(GBK)。GBK与GB2312—1980国家标准所对应的内码标准兼容,同时在字汇一级支持ISO/IEC10646—1和GB13000—1的全部中、日、韩(CJK)汉字,共计20902字。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和汉字输入编码之间的关系是:根据不同的汉字输入方法,通过必要的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汉字的编码,计算机接收之后,先转换成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这时计算机就可以识别并进行处理;汉字输出则是先把机内码转成汉字编码,再发送到输出设备。

BIG5字符集是台湾繁体字集,共收录汉字13053个。GBK字符集是简繁字集,包括GB字符集、BIG5字符集和一些符号,共计21003个字符。GB18030是国家制定的一个强制性大字符集标准,兼容GBK和GB2312,兼容的含义是不仅字符兼容,而且相同字符的编码也相同。GB18030收录了所有Unicode 3.1中的字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字符、GBK不支持的韩文字符等,甚至可以说世界大多数民族的文字符号都被收录在内。(四) 汉字输入法的设计与推广

汉字输入法可以分为键盘输入法、光电扫描输入法、手写输入法和语音输入法。1. 键盘输入法(1) 音码输入法以拼音输入法、智能ABC、中文之星拼音、微软拼音、拼音之星、紫光拼音、拼音加加、智能狂拼、谷歌拼音等为代表。(2) 形码输入法括王码五笔、陈桥五笔、搜狗五笔、QQ五笔、万能五笔、极点五笔等。(3) 音形码输入法有自然码和拼音之星谭码。(4) 序号输入法有区位码。

1980年,我国颁布了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这是第一个汉字编码的国家标准,使每一个汉字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代码,这个字符集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基础,也是目前国内所有汉字系统的统一标准。2. 光电扫描输入法

光电扫描输入是利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光电扫描仪,首先将印刷体的文本扫描成图像,再通过专用的光学字符识别(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系统进行文字的识别,将汉字的图像转成文本形式,最后用“文件发送”或“导出”输出到其他文档编辑软件中。2006年,汉王随身抄资料笔上市,它是以OCR技术为核心,集合了扫描、识别、翻译、发声、屏幕识别等功能的新一代智能资料笔,只要遇到需要的资料,随时随地都能摘抄下来并保存为Word文档,可随时查看,也可导入电脑,编辑修改,使用方便。汉王随身抄资料笔的扫描速度可达每秒8个汉字或10个字母,最大分辨率为400dpi。3. 手写输入法

手写输入法是用专门的笔、手指或鼠标在特定的区域内书写文字,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将笔走过的轨迹记录下来,然后识别为文字。最早的手写输入法是为学习五笔输入法或拼音输入法较困难的人群设计的,对于不喜欢使用键盘或者不习惯使用中文输入法的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不需要学习输入法。这种用于电脑的手写笔一般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电脑相连的写字板,另一部分是在写字板上写字的笔。手写笔还可以用于精确制图,例如可用于电路设计、CAD设计、图形设计、自由绘画以及文本和数据的输入等。手写键盘也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掌上终端包括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使用,触摸式手写输入也应用非常广泛。这种输入法是用专门的笔或手指直接在屏幕上书写。常用的鼠标手写输入软件有逍遥笔和QQ云手写,这种输入法只需要在电脑显示器上的特定区域,用鼠标写出所需的字即可。4. 语音输入法

语音输入法就是通过麦克风输入中文的方法,如IBM ViaVoice、讯飞语音输入法、谷歌语音输入法、QQ云语音面板等。在ViaVoice中,有一个术语叫作“听写文本”,是用来进行语音输入的命令。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启动ViaVoice语音中心时,屏幕上方就会出现“ViaVoice语音中心”这个菜单,旁边还有一个麦克风按钮。单击麦克风按钮,打开它并准备口述文档。在口述之前,需要确认您的用户名出现在语音中心上。然后,就可以开始文档的口述输入了。说“听写到Word”,然后开始口述文档,在口述的过程中,最好读出文档中的标点符号和格式命令,比如“句号”“逗号”“另起一段”等。

语音输入法除了适合于电脑初学者及年龄较大不熟悉拼音输入的老年人外,更深远的影响是利用语音识别及盲文识别系统,使视力障碍者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使科技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视障者。二、 字体与字形设计(一) 规范汉字的资源利用

经过过去数十年的努力,汉字规范的各项标准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并且因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继续不断完善。已有的文字规范标准已经覆盖了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的一般用字需要以及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规范汉字的资源可发挥充分的效用。1. 汉字识认教学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虽然不少字形经过历史演变和简化,丧失了象形表意特点,成为记号,但总体而言,大部分汉字尤其是合体字仍保留着较强的构形理据。充分利用汉字的组合特点及其音、义表现力,通过义旁系联、音符系联等手段,实现相对集中的汉字教学,能有效提高汉字识认的效率。就现行规范汉字而言,尤其应充分认识汉字简化的方法和规律,总结简化字的新的构形理据。相对独立的汉字教学在汉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遵循汉字构形理据开展汉字教学的研究探索正不断深入。2. 汉字书写与书法

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平面方块形符号,这决定了汉字书写的独特性,须依据相关的笔画、笔顺、字形等规范标准。正确、美观的汉字书写不仅有助于提高汉字识认的效率,也能提高书写者审美、思维能力,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写一手工整、秀丽、富有个性的字,不仅悦己,也能悦人,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有人专门从事代客设计签名,即见其一斑。汉字书写教育和培训在当下仍有很大的市场。

一般而言,文字书写属个人行为,但在某些领域,如教师板书、医生处方等,涉及接受者的识认,关乎信息传递准确与否,规范书写就显得十分必要。医生处方形似“天书”,曾广受诟病。与普通话水平测试一样,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应该在相关领域推广。汉字书写偏误的调查分析及常见被错写字的统计等工作有必要推进,而且应把有关研究推向教学、应用层面,提高一般民众的正字意识和正字水平。

传统的书法研习和创作,以繁体字为主,这其中有历史传承的原因,也有观念转变的问题。实际上,不少简化字,本身就是历史传承字,简体与繁体之间并无必然的鸿沟,应提倡书法家多创作以简化字书写的优秀书法作品,作为学习者的楷模。3. 汉字笔画排序

长期以来,国际上的名称排序,是根据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按照26字母的先后次序排列的。在我国,音序和笔画顺序并存。汉字同音字多,同音字的排列先后最终仍然须依照笔画定序。北京奥运会上,开创了在国际大型活动上根据汉字笔画顺序确定国家或人员排名先后的先河,备受瞩目。笔画排序的应用,要求有相应的程序便于操作,更要求相应的程序严格遵循国家的规范标准。4. 外文、少数民族语言音译的汉字选择

外国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的翻译有国家审核程序,而大量的外国商业机构名称或商标名的汉语音译,则并无严格的标准。汉语同音字多,外文音译时如何选择语音相近又能达到较佳表意效果的汉字对译,迎合受众的心理,对于商业宣传和品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人名的汉字转写,常会出现一个人名转写成不同的汉字名,或转写所用的汉字字义不雅等现象,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规范。目前,新疆等地已经制定了相关规范,值得肯定。5.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汉字作为载体,记载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信息,汉字的独特造型,也成为世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规范使用汉字,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意义重大。(二) 繁体字的资源利用

广义的繁体字是指除《通用规范汉字表》等国家规范字表中新造字和类推简化字之外的所有历史传承的汉字,自然也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部分沿用古字的简化字,甚至可以包括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字体。狭义的繁体字是指与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狭义繁体字在现行汉字规范中属于不规范字,只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繁体字系统本身也有繁体、简体、俗体等的区别,情况复杂。

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都是用繁体字书写记录的,目前我国台湾、港澳和部分海外华人地区也仍使用繁体字,因此在推广使用简化字的同时,繁体字必然仍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从语言服务的角度看,繁体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资源,应该加以合理应用。1. 繁体字的整理和规范

如前所述,繁体字系统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单就隶楷阶段而言,同一个字可能存在不同的异体,例如对应简化字“为”,通常有“為”“爲”二体,对应规范字“春”,存在“萅”“旾”等异体。这些异体的情况十分复杂,如“为”是“為”的草书楷化,但《简化字总表》则只规定“为”是“爲”的简化字,对“為”未有说明。在繁体字的出版物当中,有时候用“爲”,有时候用“為”,有时候则两体同时使用。又如“春”是隶变之后的标准字体,“萅”“旾”则是古文字的隶古定,在清代的古籍或书法作品中较多出现,《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把“旾”作为“春”的异体废除,对“萅”未做说明。

大陆与台、港、澳地区的相关人士都已逐步意识到这方面可能存在的应用价值,并有所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对繁体字的常用字、通用字的一字多体情况进行了整理,对各种异体的来源和适用范围加以标注等。从长远发展来看,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或建议性的繁体字通用字表,规定一般繁体字出版物的选用字形,以便民众合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写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等,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对于已有的历史文字材料,保留原貌无可厚非,但对于新造的材料,例如新题词、新写招牌等,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繁体字。除了特定出版、教学、研究需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更加不能繁简夹杂。因此,制定繁体字使用规范细则,十分必要。最终应达到的目标是:法律规定不应使用的场合不使用繁体字,法律规定可以使用的场合正确使用繁体字。2. 繁体字与简化字的转换设计

经过数十年简化字推行,目前除了特定人群,一般人对繁体字的认识和了解十分有限,既然繁体字仍有存在和使用的空间,就有必要为不熟悉繁体字的人群提供便利的繁简转换程序。这里繁简转换所指的“简”,是指简化字,所谓的“繁”,是指与简化字对应的繁体字或异体字。换言之,这里的繁简转换,特指《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规范字表所明确列出的简化字与被简化字之间,选用字和被废止的繁体、异体之间的转换。

过往微软Word文档已经带有“中文简繁转换”程序,转换十分快捷,但这一程序仅设置简单的繁体、简体转换,未能顾及简化字与繁体字、异体字一对多的情况。比如,简化字“丑”,对应的是繁体字丑陋的“醜”和干支中的“丑”,但在简转繁过程中,“丑”一般只转成“醜”,只有在“子丑寅卯”四字连写同时转换时,“丑”才可能保留“丑”的字形。当然,也有繁体字错误转换的,例如台湾地区一些针对大陆游客的宣传单把“食”字错误简化为“饣”,致误原因无疑是不了解类推简化的限度。

2014年,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的《汉字简繁文本智能转换系统》正式发布。该系统能够进行“面向台湾”和“面向古籍”两种字体简繁转换,克服了同类软件在“一简对多繁”转换情况下的不足。同时,系统可进行字、词、专业术语、标点符号等多种转换,也可对网站全部页面进行转换,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经中国中文信注5息学会评测,该转换系统简体到繁体的转换准确率达到99.99%。

繁简转换程序不断优化,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相关用字标准逐步互通,是必然的趋势。3. 繁体字与古文字的查阅平台

因为繁体字不为一般人所熟悉,所以建立相关的查阅平台,帮助人们了解和正确使用非常有必要。在这一信息平台上,关于汉字研究的权威性成果应该整合发布,动态更新,成为普通人可以共享的信息,将学术研究与应用普及连成一线。

汉典网(http://www.zdic.net)有字典功能,一般的汉字都能查找到相应的解释,并且罗列对应的古文字字形,但古文字字形最多只提供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简化字)四体,代表性字形不全,字形又往往不尽准确,且不注字形出处。目前包括《汉语大字典》在内的大部分汉字工具书,对字形处理都只停留在按历史先后简单排列的层面上,对汉字字形的历史流变以及形义分合缺乏梳理。比较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源流释例,如:

这种编排方式让人一目了然,若继而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尤其是往往被忽视的繁体字简化的方式和理据的说明,则会更加完备。(曾宪通、林志强2011)李学勤(2013)主编的《字源》选取6000余个常用和较常用汉字进行历时的渊源变化考察,有助于促进我们对汉字流变的认识。我们除了需要类似的专书,更期待以此为基础的动态网络资源的推出,以促进汉字的传播和传统文化的弘扬。(三) 汉字字体的设计开发

过去的字体设计开发,主要着眼于印刷出版的需要,以实用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字体开发更追求美观、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层面的使用需要。陈慧(2010)指出,目前日本有近3000款汉字字库,而我国内地目前只有400多款,明显不足,且存在字体质量差、技术落后等问题。除了从工艺美术角度出发设计更多的汉字造型字体系统之外,还可以有以下的个性化字体开发:1. 书法字体系统开发

现有的汉字字体中,已经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如魏体(参照魏晋碑刻文字)、瘦金体(参照宋徽宗书体)、启功体(参照现代书法家启功的书体)、舒同体(参照现代书法家舒同的书体)等。中国的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历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甚多,这一方面大有可为。2. 古版图书字体系统开发

我国现存大量的古代典籍,其中多有印刷精良者,文字风格清雅秀丽、古朴淳美。在这些古籍文本的基础上对字形进行修复、修饰甚至创新,既传承文化,又开辟新天地,能够充分突显汉字之美。目前已经出现了《康熙字典》体、浙江民间书刻体等字体系统,但要成气候,尚需时日。(颜亮、曾晶2012)3. 历史名人字体系统开发

毛泽东是政治家,但其行草字体独具一格,造诣深厚,备受推崇。毛泽东生前为很多学校、机构、报刊题词,身后仍有不少以集毛体字为名牌的现象,仿写毛体的书家也为数不少。以毛泽东的书法造诣和历史影响,开发毛体字自然顺理成章。类似的历史名人如孙中山、鲁迅等的字体均不同程度地被集字利用,也有相当的开发价值。各类历史字体,都无可避免地出现没有对应简化字字形的情况。系统的研发既要着眼于集字整理,更要实现规范化改造,遵循该种字体风格特点,归纳新造合乎现行汉字规范的新字形。4. 古文字字体系统的开发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向往,越来越多的人对古文字发生兴趣,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用作装饰,都有便捷使用古文字字体的需求。目前较为流行的古文字字体,有北师大的说文小篆系统、台湾“中研院”的甲骨文和金文系统等,但这些还不足以展现丰富、精彩的古文字资料。小篆字形风格统一,系统开发难度不大;其他古文字材料,都是一个庞杂的文字集合,比如金文,历史和地域跨度大,字体风格不一。目前所见的文字系统,只是把对应后世汉字的字形列出来,并没有整合协调字形风格,也未顾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字词关系、用字习惯的差异。作为一种实用的字体,有赖于书法家、文字学家联合技术人员共同设计符合相应古文字构形特点而又风格划一的标准字形。“中华大字符集”一期工程已经整理了《说文》小篆字符,搭建了甲骨文选字平台、《说文》小篆自动分析系统等。(陈敏等2009)(四) 汉字内部构件的资源利用1. 新字形的创制《汉语大字典》收录5.6万多字,《中华字海》收录8万余字,仍远非汉字的全部,2011年7月全面启动的“中华字库”工程有望把迄今所见的所有汉字纳入其中,便于信息化处理,值得期待。

目前一般计算机的输入法,汉字字符数只有2万余字,方正超大字符集收录6万余字,虽然已经足以应付一般的使用需要,但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整理,更多的字形会不断出现,任何一个大型字库不可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便捷的造字方法十分有必要。

隶古定是传统的古文字整理记写方法,自晋代以来一直为研究者所使用,并且行之有效。目前对于字符集没有的字形,古文字隶定只能采取利用现有字符拆解重组的方式拼合,字形的统一协调性自然大打折扣。

1998年发布的《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总结20902个汉字形体,归纳出393组共560个部件。有必要以这些主要部件为基础设计相应的程序,便于灵活搭配新造字形,使之能够在一般程序上显示或以图片形式显现。2. 各种字体字符集的拓展

无论是一般系统收录的2万余字,还是方正超大字符集收录的6万余字,都是以宋体字为基础字体的。其他的常用字体如魏体、仿宋,字符数量有限,不能实现字体的便捷转换。国家语委制定有《印刷魏体字形规范》《印刷隶体字形规范》等规范,相关的研发除了创新字体之外,还应着力拓展各种字体的字符集的容量,参照《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归纳每种新字体的部件规范,以便于通过部件组合,不断生成新字。3. 汉字部件的合理利用

广东民间将“招财进宝”四字的繁体字通过偏旁借用的方式进行拼合(图1-1)。陕西人将其传统面食称为“biɑngbiɑng面”,所谓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