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02:14:41

点击下载

作者:袁端红

出版社: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

抗菌消炎中药速查:不可不知的“天然抗生素”试读:

第一章 清热泻火

——根治常见实热证

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1.石膏

——润肺除热

石膏,不是抗生素,胜似抗生素,它清热泻火,善清肺热,敛疮生肌,外治疮疡,发挥了抗生素抑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发展的作用。以石膏为主的白虎汤曾为古人驱除瘟疫立下了汗马功劳。《用药心法》中称石膏为“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药材来源

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

别名:大石膏、玉大石、白虎、冰石、细理石。

采集储藏: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中药形态

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条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解理面呈玻璃光泽或珍珠状光泽,纤维状者呈绢丝光泽。片状解理显著。断口贝状至多片状。硬度1.5~2。比重2.3。具柔性和挠性。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大寒。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石膏有清热泻火、敛疮生肌之功效。清热泻火之功用于热病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石膏尤其善清肺胃热,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尽管石膏不是退烧药,可它能中和毒素而使机体退烧,起到了解热药的作用。

敛疮生肌之功用于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传统运用

1.石膏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面垢、谵语、手足厥冷: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面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石膏治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汗出过多: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玄参三钱,犀角二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3.石膏治温病初得,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生石膏四两(轧细),生粳米五两。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4.石膏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石膏六两(生用),粉甘草一两。上为极细末,每服一至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景岳全书》玉泉散)

5.石膏治小儿夹惊伤寒、头痛壮热、涎潮、惊悸多哭、气粗心烦及气壅、膈节不通:石膏、寒水石各一两,脑麝各半字。上为末,灯心汤调下。大小加减服之。(《普济方》红桃散)

现代研究

石膏作用广谱,对一切致病微生物都有效,同时不发生耐药性、无副作用。石膏内服进入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变成氯化钙,变成可溶性钙盐。随着血液的流动,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内的钙离子遇到机体代谢或是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内产生的有机酸类,就会使其变成不溶性钙盐,失去毒性。特别是高烧病人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者,用石膏制剂,更是效果明显。石膏不仅中和了引起中毒的有机酸,而且跟致病微生物内的氨基酸作用,使其失去营养而被抑制。

天然石膏煎剂(1:1)有解热作用。在体外培养试验中能明显增强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石膏煎剂有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的作用。

用药禁忌

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石膏。

各家论述《本草衍义补遗》:缓脾益气,止渴去火,解肌出汗,泻胃火、痰火、食积。《本草经疏》:辛能解肌,甘能缓热。《药征》: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惊喘,口干舌焦,腹中坚痛,产乳,金疮。《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收热汗,消热痰,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2.知母

——生津润燥

知母根茎入药,为常用中药材,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可与诸多的滋阴降火药物配伍。《本经疏证》称:“知母能益阴清热止渴,人所共知。”

药材来源

基源: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蚳母、地参。

采集储藏:知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在各个季节都能播种。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泥沙或除去外皮,晒干。

中药形态

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自叶丛中长出,花淡紫色。果实长椭圆形,内有多数黑色种子。根茎横生于地下,上面密生金黄色长绒毛,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知母肉表面黄白色,有扭曲的沟纹,有的可见叶痕及根痕。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知母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温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的气分实热证,有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竹叶配伍有协同之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有清泄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增强清肺润燥之功,如《医方集解》二母散。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者,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与黄柏相须为用。知母既能清泄肺胃之火,又能滋养肺肾之阴,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同山药、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传统运用

1.治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或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甚,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2.治伤寒狐惑,咽喉涩痛,口唇破,吐脓血:知母(焙)一两,石膏一两,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糯米一匙,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济总录》知母汤)

3.治久近痰嗽,自胸膈下停饮,至于脏腑:知母、贝母各一两为末,巴豆三十枚去油,研匀。每服一字,用姜三片,二面蘸药,细嚼咽下,便睡,次早必泻一行,其嗽立止。壮人乃用之。一方不用巴豆。(《医学集成》)

4.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恼,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知母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水煎热服。(《扁鹊心书》知母黄芩汤)

5.治肺劳有热,不能服补气之剂者:知母(炒)、贝母(炒)等份,为末服。(《医方集解》二母散)

6.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六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现代研究

石膏、知母均能清热泻火,可用以治温热病及肺热咳嗽等。但石膏泻火长于清热,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石膏;知母泻火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多选知母。

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勿用铁器煎熬或盛置该品。

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补不足,益气。《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本草纲目》: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本草通玄》:知母为肾经本药。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药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为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为清痰,专为滋阴。《本草新编》:知母,最善泻胃、肾二经之火,解渴止热,亦治久疟。此物只可暂用,而不可久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

3.芦根

——止呕利尿

芦根是芦苇的新鲜根茎或干燥根茎,为清火良药,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玉楸药解》称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

药材来源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

别名:芦茅根、苇根、芦头、芦柴根。

采集储藏: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均以条粗均匀、色黄白、有光泽、无须根、质嫩者为佳。

中药形态

鲜芦根(活水芦根),呈长圆柱形,直径约1.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全体有节,节上有残留的须根及芽痕。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黄白色,中空,外皮疏松,可以剥离。气无,味甘。干芦根,呈压扁的长圆柱形。表面有光泽,黄白色,节部较硬,略显红黄色,节间有纵皱纹。质轻而柔韧,不易折断,气无,味微甘。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芦根性凉,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可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吐、胃热消渴、百日咳、口疮、牙龈出血、肺痈咳嗽、吐腥臭脓痰、骨蒸肺痿等多种疾病。常配合麦冬、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配竹茹、枇杷叶以清热止呕;配瓜蒌皮、知母、浙贝母以清肺止咳;配冬瓜子、生苡仁、桃仁以清肺排脓。

传统运用

1.消渴:芦根15克,麦门冬、地骨皮、茯苓各9克,陈皮4.5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百日咳,咯血:(芦根)30克,卷柏6克,木蝴蝶6克,牛皮冻7.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大叶性肺炎,高热烦渴,喘咳:芦根30克,麻黄3克,甘草6克,杏仁9克,石膏15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4.治肺痈吐血:鲜芦根1000克,炖猪心肺服。(《重庆草药》)

5.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半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金匮玉函方》)

6.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千金要方》芦根饮子)

7.治小儿呕吐,心烦热:生芦根一两。洗净,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红米一合,于汁中煮粥食之。(《食医心鉴》生芦根粥)

8.治妊娠呕吐不食,兼吐痰水:生芦根十分,橘皮四分,生姜六分,槟榔二分。以水二升,煎取七合,空腹热服。(《经效产宝》)

9.治产后吐利,霍乱,心腹痛:芦根、人参、枇杷叶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五分,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普济方》芦根饮)

10.治胃气痛、吐酸水:芦根15克,香樟根9克。煨水服,一日2次。(《贵州草药》)

11.治猩红热:鲜芦根、鲜白茅根各30克,白糖适量。水煎当茶喝。(《河南中草药手册》)

12.治咽喉肿痛:鲜芦苇根,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13.治口疮:芦根四两,黄柏、升麻各三两,生地五两。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含,取瘥。含极冷吐却,更含之。(《外台》引《集验方》)

14.治牙龈出血:芦根水煎,代茶饮。(《湖南药物志》)

15.治风火虫牙:鲜苇根60克,柳树根60克,黄荆根、路边姜各30克,二月泡根、薅秧泡根各18克。水煎服。(《重庆草药》)

16.治大便燥结:芦根、夏枯草、蜂蜜各15克,土大黄、皂角、银花各6克。煨水服。(《贵州草药》)

17.治白带:芦根(干)15克,五指毛桃根30克。煎服。(《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

18.治河豚中毒:芦根150克,蜀葵根60克。捣烂冲水内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现代研究

芦根内含较多的维生素B1、B2、C,含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合物51%,天冬酰胺0.1%等。芦根所含碳水化合物中有木聚糖等多种具免疫活性的多聚糖类化合物,并含有多聚醇、甜菜碱、薏苡素、游离脯氨基酸、天门冬酰胺及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等。

芦根既能清肺热而祛痰排脓,又能清胃热而生津止呕。它虽属性寒,但味甘淡而力弱,用清肺胃,只能作为辅助的药品。不过,它有一优点,即性不滋腻,生津而不恋邪,凡温病热恋卫、气,或热病后如有伤津口渴的证候,都可应用。苇茎汤原用芦苇的地上茎,不是芦苇的根茎,但因一般药店不备,故以芦根代替,临床使用已久,这说明苇茎和芦根的作用相同。故在农村可以采集新鲜的芦根和苇茎同用,不但可节约挖掘芦根的人力,且可扩大药源。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各家论述《名医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本草纲目》:芦根甘能益胃,寒能降火。

4.天花粉

——生津止渴

天花粉是瓜蒌的根,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等功效。历代医家都有人以为天花粉是“粉剂”或“花粉”,其实不然。它最早载于汉《神农本草经》,原名瓜蒌根,南北朝以后始以“天花粉”作为正名。清《本草正义》谓:“药肆之所谓天花粉者,即以蒌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无粉之实。”瓜蒌的块根中含多量淀粉,古代民间多于冬日掘取后带水磨细,去滓澄清,换水漂至无味后曝干做粉。天花粉被称为“粉”,当由此义。

药材来源

基源:葫芦科植物瓜蒌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xim.或双边瓜蒌Trichosanthesrosthorinii Harms的干燥根。

别名:栝楼根、瓜蒌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

采集储藏: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10~20厘米长段,粗大者可再切对开,晒干。

中药形态

呈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长8~16厘米,直径1.5~5.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细根痕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有黄棕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纵剖面可见黄色纵条纹状木质部。无臭,味微苦。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

功效主治

天花粉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等功效。用于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天花粉尤其长于清热生津,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等症,常配生地黄、山药、五味子等,如玉液汤。能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甚或咳血等症,常与天冬、麦冬等同用,如滋燥饮。有解毒、消肿、排毒之效,可用于痈肿疮疡,偏于热毒炽盛者,常与连翘、蒲公英、银花、浙贝母等配伍,以奏解毒消肿之效。

传统运用

1.治大渴:深掘大栝蒌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舂烂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奶酪中食之,不限多少,取瘥,止。(《千金要方》)

2.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栝蒌根、生姜各五两,生麦门冬(用汁)、芦根(切)各二升,茅根(切)三升。上五味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要方》)

3.治黑疸危疾:瓜蒌根一斤,捣汁六合,顿服,随有黄水从小便出,如不出,再跟。(《简便单方》)

4.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并黄:生栝蒌根捣取汁二合,蜜一大匙,二味暖相和,分再服。(《广利方》)

5.治痈未溃:栝楼根、赤小豆等份。为末,醋调涂之。(《证类本草》)

6.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天花粉50克,贝母25克,鸡蛋壳10个。研面,每服10克,白开水送下。(《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7.治痈肿:栝蒌根,苦酒熬燥,捣筛之。苦酒和涂纸上摊贴。(《食疗本草》)

8.治天泡疮:天花粉、滑石等份。为末,水调搽。(《普济方》)

9.治杨梅天泡:天花粉、川芎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七八十丸。(《简便单方》)

10.治跌打损伤,胸膛痛疼难忍,咳嗽多年不止:天花粉不拘多少,每服10克,用石膏豆腐卤调服。(《滇南本草》)

11.治疮疹入眼成翳:栝蒌根25克,蛇皮10克。上同为细末,用羊肝一个,批开,入药末10克,麻缠定,米泔煮熟,频与食之。未能食肝,乳母多食。(《阎氏小儿方论》)

现代研究

天花粉中含一定量的蛋白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是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蛋白质,同时其亦具有抗葡萄胎活性及抗艾滋病(AIDS)的活性;蛋白质Karasurin对妊娠有强烈堕胎作用;蛋白质α-Momorcharin和β-Momorcharin具有引产、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分离出由28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α-Trichosanthin、细胞毒蛋白Trichosanthin-ZG以及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多肽等。

天花粉中含有糖类化合物,即天花粉多糖,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木糖和少量蛋白质组成。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免疫活性,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细胞毒活性。

天花粉中亦含多种氨基酸,如二水合瓜氨酸、α-羟甲基丝氨酸、瓜氨酸以及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γ-氨基丁酸等。

此外,天花粉中含多种酶,其中β-半乳糖甙酶活性最强,α-甘露糖甙酶活性次之。天花粉中尚含棕榈酸、α-菠菜甾醇、皂甙和多量淀粉。

用药禁忌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药征续编》:凡渴有二证,烦渴者石膏主之,但渴者栝楼根主之。《医学衷中参西录》:天花粉,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润肺,化肺中燥痰,宁肺止嗽,治肺病结核,又善通行经络,解一切疮家热毒,疔痈初起者,与连翘、山甲并用即消;疮疡已溃者,与黄芪、甘草(皆须用生者)并用,更能生肌排脓,即溃烂至深,旁串他处,不能敷药者,亦可自内生长肌肉,徐徐将脓排出。《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本草蒙筌》:治偏疝。《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5.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

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入药,叶可代茶。有清肝、散结、利尿之功效,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广东人喜欢喝凉茶,而且茶中必要放入各种中药材,夏枯草即是经常使用的材料。因其有清肝散郁之功,可达到祛除湿热、防暑降温的作用。

药材来源

基源: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夏枯草prunella uulgaris Linn.的干燥果穗。

别名: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

采集储藏:夏枯草主要生长于疏林、荒山、田埂及路旁,夏至后即枯。各地常见,分布几乎遍于全国。夏季当果穗半枯时摘下,晒干。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疏生锯齿。轮伞花序集成穗状,苞片肾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尖,外面和边缘有毛;花萼二唇形;花冠紫色,上唇顶端微凹,下唇中间裂片边缘有细条裂。小坚果棕色,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

功效主治

夏枯草有清肝、散结、利尿之功效,用于头昏眼花、头目眩晕、肿瘤、瘟病、乳痈、黄疸、淋病、高血压、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口眼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传统运用

1.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摄生众妙方》夏枯草汤)

2.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份。酒煎服,或作丸亦可。(《本草汇言》)

3.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简要济众方》补肝散)

4.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5.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本草纲目》)

6.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本草纲目》)

7.治口眼斜:夏枯草一钱,胆南星五分,防风一钱,钓钩藤一钱。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滇南本草》)

8.治羊痫风、高血压:夏枯草(鲜)三两,冬蜜一两。开水冲炖服。(《闽东本草》)

9.治小儿菌痢:二岁以下,夏枯草一两,半枝莲五钱;二至六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六至十二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半。水煎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10.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11.治打伤、刀伤: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现代研究

夏枯草全草含有以齐敦果酸为苷元的三萜皂苷。尚含有芸香苷、金丝桃苷等苷类物质。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夏枯草鲜品榨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夏枯草对早期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像炎症反应这样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对特异性免疫机能也表现了相当强的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服。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本草求真》:夏枯草,辛苦微寒。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重庆堂随笔》: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本草正义》:纯阳之气,得阴气而即死,观其主瘰疬,破症散结,脚肿湿痹,皆以宣通泄化见长,必具有温和之气,方能消释坚凝,疏通窒滞,不当有寒凉之作用。

6.淡竹叶

——消痰止渴

淡竹叶的干燥茎叶入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是中医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名单”,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历代医药家均曾论述淡竹叶的食用和药用功效。《食疗本草》曰:“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相传,建安十九年(214年),张飞攻打张飞把守的城池。诸葛亮派人送来了50瓮“佳酿”,张飞吩咐军士们席地而坐,大碗饮酒。张飞一气之下,便传令当夜下山劫寨,结果遭到惨败。原来这是一条诱敌之计,他们喝的不是佳酿美酒,而是一种中药汤——淡竹叶汤,不仅蒙蔽了敌军,也解除了战士们因战争造成的燥火烦热。

药材来源

基源: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竹叶卷心。

采集储藏:夏季未抽花穗前采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中药形态

淡竹叶全草入药。茎圆柱形,直径1.5~2毫米,长25~30厘米。表面淡黄绿色,有节,节上抱有叶鞘,断面中空。叶多皱缩卷曲,叶片披针形,叶宽1~3.5厘米,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叶鞘外具纵条纹,边缘有白色长柔毛。体轻,质柔韧。气微,味淡。以叶大、色绿、不带根及花穗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寒,无毒。入心、肾经。

功效主治

淡竹叶甘淡渗利,性寒清降,善导心与小肠之火下行而利尿通淋,也有消痰止渴之功效。用于胸中痰热、咳逆上气、热狂烦闷、瘟疫迷闷、中风失音不语、热毒风、痛头风、吐血、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痫天吊、喉痹。用时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之燥热心烦,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常配生石膏、麦冬。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热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黄、木通、甘草梢(如导赤散)。

传统运用

1.预防中暑:淡竹叶、大青叶、金银花叶各10克,一枝香6克,水煎(或开水泡)当茶饮,也可预防咽喉痛。

2.治尿血:淡竹叶12克,鲜茅根30克,仙鹤草15克,水煎服。

3.治尿路感染:淡竹叶12~15克,凤尾草30克,或灯心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治血淋、小便疼痛:淡竹叶、生藕节各30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治口舌糜烂:鲜淡竹叶30克,车前草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6.治火热牙痛、牙龈溃烂:淡竹叶50克,生姜5克,食盐2克,生石膏30克,水煎,药液频频含咽。

7.治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淡竹叶、茅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治小儿水痘:淡竹叶、蒲公英各9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

9.淡竹叶豆腐汤:淡竹叶15~25克,豆腐250克,白糖适量。将淡竹叶、豆腐加清水煮熟,加白糖调味即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

现代研究

竹叶是具有较高的利用和开发价值的。近年中国医药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尽管竹的种类不同,但其叶片成分都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据测定,竹叶所含的功能性因子能清除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它会促使人衰老);诱导生物体内部的抗氧化酶系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应激和抗疲劳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延缓衰老的进程等。另外,竹叶中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研究表明,叶绿素是许多蔬菜抗诱变作用的重要成分,有抗肿瘤防癌变功效,因叶绿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这对预防心血管病和防衰老有积极作用。所以,竹叶功能因子除可用于老年功能性食品和抗氧化食品外,还可作为开发一些治疗常见疑难病药物的成分来源,如心脑血管保护药剂、抗肿瘤药物等。

科学研究还发现,以新鲜竹叶为原料制成的防腐剂,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在杀菌食品中添加。有关专家认为,竹叶防腐剂成分纯属天然物质,对人体无毒害,这方面开发也将大有前途。

竹叶提取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能力和确凿的类SOD活性;对亚硝化反应的阻断能力可与维生素C相媲美;抗衰老、抗应激和抗疲劳的作用与天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抗氧化的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同;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镇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效胜竹沥一筹。并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提高人体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还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抗氧化稳定性和独特的竹叶清香;不含任何有害成分和抗营养因子,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纯天然保健品。

用药禁忌

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肾亏尿频者忌服,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痛。《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名医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妇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7.决明子

——清肝明目去便秘

决明,成熟种子入药,有清肝、明目、益肾之功。《本草正义》称:“决明子明目,乃滋益肝肾,以镇潜补阴为义,是培本之正治,非如温辛散风,寒凉降热之止为标病立法者可比,最为有利无弊。”

药材来源

基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和小决明Callistora L.的成熟种子。

别名:草决明、羊明、羊角、马蹄决明。

采集储藏:秋末果实成熟,荚果变黄褐色时采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即可。

中药形态

决明为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决明花黄色,荚果细长,四棱柱形;小决明植株较小,荚果较短。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略呈四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近平行,稍倾斜,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以颗粒饱满、色绿棕者为佳。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性味归经

味甘、苦、咸,性微寒。入肝、大肠经。

功效主治

决明子性凉,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养阴、降压、降脂等功效,用于治疗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高血脂、高血压、风热赤眼、青盲、雀目、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等多种疾病。

传统运用

1.急性角膜炎:决明子15克,菊花9克,谷精草9克,荆芥9克,黄连6克,木通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2.习惯性便秘:决明子18克,郁李仁18克。沸水冲泡代茶。(《安徽中草药》)

3.夜盲症:决明子、枸杞子各9克,猪肝适量。水煎,食肝服汤,(《浙江药用植物志》)

4.雀目:决明子二两,地肤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清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5.慢性便秘及卒中后顽固便秘:决明子一升,炒香,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三回,每回一钱,连服三五天,大便自然通顺,且排出成形粪便而不泄泻,此后继续每日服少量,维持经常通便,并能促进食欲,恢复健康。(《本草推陈》)

6.风热偏头痛:决明子、野菊花各9克,川芎、蔓荆子、全蝎各6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现代研究

决明子醇提取物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决明子内含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决明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临床实验证明,常饮决明子茶,可使大便通畅,老眼不花,清肝明目,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等,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此外,决明子茶润肠通便的功能也能解决现代人肠胃及便秘的问题,可以治疗大便燥结,帮助顺利排便。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不宜服用。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决明子,其味咸平,《名医别录》益以苦甘微寒而无毒。咸得水气,甘得土气,苦可泄热,平合胃气,寒能益阴泄热,足厥阴肝家正药也。《本草求真》:决明子,除风散热。凡人目泪不收,眼痛不止,多属风热内淫,以致血不上行,治当即为驱逐;按此苦能泄热,咸能软坚,甘能补血,力薄气浮,又能升散风邪,故为收泪止痛要药。并可作枕以治头风,但此服之太过,搜风至甚,反招风害,故必合以蒺藜、甘菊、枸杞、生地、女贞子、槐实、谷精草相为补助,则功更胜。《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8.莲心

——安神涩精

莲心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入药有清热、强心、安神、涩精的功效。另外,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莲文化”,大众很喜爱这种植物,而其医疗作用也被大众所喜爱。

药材来源

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

别名:薏、苦薏、莲薏、莲子心。

采集储藏:秋季采收莲子时,从莲子中剥取绿色胚芽,晒干。

中药形态

干燥的莲心,略成棒状,长1.2~1.6厘米。顶端青绿色,有两个分歧,一长一短,先端反折,紧密互贴,用水浸软后展开,可见两片盾状卷曲的幼叶。中央的胚芽直立。基部胚根黄绿色,略呈圆柱形。质脆,易折断,断面有多数小孔。气无,味苦。以个大、色青绿,未经煮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入心、肾经。

功效主治

莲心味苦性寒,有清心火、平肝火、降热、除烦、止血、固精之功效,尤擅长清心泻火,敛液止汗,除烦消暑。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烦躁不眠、眩晕目赤、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传统运用

1.失精久虚漏泄:莲子心一撮,辰砂一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古今医统》引《卫生方》)

2.劳心咯血、吐血:莲子心七个,糯米二十一粒。上为末。酒调服。(《续易简方论》莲心散)

3.吐血:糯米五钱,莲子心七枚。研末,陈墨汁丸如梧子大,童便下。(《四科简效方》)

4.小儿呕吐:莲子心七个,丁香三个,人参三寸。上为细末,以绵裹奶状,沾奶汁敷药末在上,令儿呷之。(《普济方》)

现代研究

莲心的主要成分为莲心碱、异莲心碱、甲基莲心碱等生物碱及木犀黄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等黄酮类。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及清除活性自由基、抗心肌缺血、松弛平滑肌、强心、抗癌、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改善急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中枢抑制、降血糖等药理作用。莲心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挥发油、叶绿素,以及锌、铜、铁、钙、铅等微量元素。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莲心还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另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莲心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三大功效:

1.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降低舒张压的作用明显大于收缩压,可能与其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有关。

2.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3.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这就说明,莲心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强的活性,而且擅长清心泻火、除烦消暑,尤其适合心脑血管病患者于夏季食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

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止霍乱。《医林纂要》:泻心,坚肾。《本草再新》: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治目红肿。《随息居饮食谱》:敛液止汗,清热养神,止血固精。《温病条辨》: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

9.鸭跖草

——利水消肿

鸭跖草喜欢在潮湿的草地生长,地上部分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尤其善于利水消肿。《本草推陈》称:“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发高热,大量用之。又用于急性传染性热病,发热、神昏、心脏衰竭。”

药材来源

基源: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竹叶菜、耳环草、蓝菜花、翠蝴蝶、碧蝉花、蓝姑草、竹鸡草。

采集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拣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切段用。

中药形态

鸭跖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在潮湿的草地生长,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秋季开蓝色小花,花期为7~9月,果期为9~10月。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寒。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

功效主治

鸭跖草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也有其他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性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毒蛇咬伤等。

传统运用

1.小便不通:竹鸡草一两,车前草一两。捣汁,入蜜少许,空心服之。(《濒湖集简方》)

2.小便刺痛:鲜鸭跖草枝端嫩叶200克。捣烂,加开水一杯,绞汁调蜜内服,每日3次。体质虚弱者,药量酌减。(《泉州本草》)

3.黄疸性肝炎:鸭跖草200克,猪瘦肉200克。水炖,服汤食肉,每日1剂。(《江西草药》)

4.水肿、腹水:鲜鸭跖草100~15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喉痹肿痛:鸭跖草汁点之。(《袖珍方》)鸭跖草100克,洗净捣汁,频频含服。(《江西草药》)

6.小儿丹毒,热痢以及急性热病:鲜鸭跖草100~150克(干的50克),重症可用五至七两。水煎服或捣汁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关节肿痛,痈疽肿毒,疮疖脓疡:鲜鸭跖草捣烂,加烧酒少许敷患处,一日一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手指蛇头疔:鲜鸭跖草,合雄黄捣烂,敷患处,一日一换。初起能消,已化脓者,能退癀止痛。(《泉州本草》)

现代研究

鸭跖草的主要成分为左旋-黑麦草内酯、无羁萜、β-谷甾醇、对-羟基桂皮酸等。鸭跖草水浸出液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疔肿,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日华子本草》: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品汇精要》:去热毒,消痈疽。《本草纲目》:消喉痹。《四川中药志》:能清热利尿,润肺。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小便淋漓作痛。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脏性水肿,脚气水肿,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及结石。

10.青葙子

——明目退翳

青葙,成熟干燥种子入药,有祛风热、清肝火、明目等作用。《本草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魏略》:“常食青葙……年似如五六十者,人或亲识之,谓其已有百余岁矣。”

药材来源

基源: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别名:野鸡冠花、鸡冠苋、狼尾花、大尾鸡冠花、草决明、牛尾花子、狗尾巴子。

采集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全草晒干备用。

中药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间开花,花色淡红,可供观赏。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淡红色,后变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入肝经。

功效主治

青葙子有清热泻火、明目退翳之功效。治疗目赤肿痛、翳膜障眼、症属风热,与可菊花、蔓荆子、木贼等配伍,以疏风清热明目。凡治目生翳膜,可与谷精草、密蒙花等并用,以增强明目退翳之功。治疗肝虚眼目昏涩,泪出翳生者,则应与干地黄、菟丝子、五味子等配用,以补益肝肾。治疗肝火上炎者,可与决明子、栀子、夏枯草等同用,以清肝泻火退翳。治疗伤寒热毒攻眼,赤痛兼白翳,宜与黄连、黄芩、大黄等相合。

传统运用

1.风热泪眼:青葙子五钱,鸡肝炖服。(《泉州本草》)

2.夜盲,目翳:青葙子五钱,乌枣一两。开水冲炖,饭前服。(《闽东本草》)

3.鼻衄出血不止:青葙子汁灌鼻中。(《广利方》)

4.头风痛:青葙子五钱至一两。煎水服。(《福建中草药》)

5.慢性葡萄膜炎:青葙子15克,元明粉(冲)4.5克,酸枣仁12克,密蒙花、决明子各9克,茯苓12克,白扁豆15克。水煎服。方中青葙子明目退翳,为君药。(《中药临床应用》青葙汤)

6.肝心毒热,丁翳入黑睛,兼治内外一切眼病:青葙子、蓝实、枳实(炒)、炒大黄、菊花、炙甘草各一两二钱,草决明、黄连、茺蔚子、细辛、麻黄、车前子各九钱,鲤鱼胆、鸡胆(阴干)各一枚。羚羊角一两八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茶水送下,每日三次。方中青葙子清肝热,明目退翳,为君药。(《证治准绳·类方》青葙子丸)

现代研究

青葙子含脂肪油、丰富的硝酸钾及烟酸(Nicotinicacid)。可治疗高血压病、红眼病,可降眼压,效果很好。煎剂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感染伤口经用10%煎剂,绿脓杆菌不再生长,对伤口无明显刺激。

用药禁忌

肝虚目疾者不宜单用,瞳孔散大、青光眼患者禁服。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青葙子治眼,与决明子、苋实同功,《神农本草经》虽不言治眼,而云一名草决明,主唇口青,则其明目之功可知矣。目者肝之窍,唇口青者,足厥阴经之证,古方除热亦多用之,青葙子之为厥阴药,又可知矣,况用之治目,往往有验,尤可征。《本经逢原》:青葙子,治风热目疾,与决明子功同。其治风瘙身痒,皮肤中热,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本草正义》:青葙,即鸡冠花之同类。其子苦寒滑利,善涤郁热,故目科风热肝火诸症统以治之。《神农本草经》:疗唇口青。《药性论》:治肝脏热毒冲眼,赤障、青盲、翳肿。主恶疮疥瘙,治下部虫疮。《日华子本草》:治五脏邪气,益脑髓,明耳目,镇肝,坚筋骨,去风寒湿痹。《滇南本草》:明目。治泪涩难开,白翳遮睛。

11.密蒙花

——滋养肝目

密蒙花,花蕾及其花序入药,有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等功效,是滋养肝目的好药材,属于清热泻火药和眼科常用药。《开宝本草》称密蒙花“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痘及疳气攻眼”。《本草经疏》:“密蒙花为厥阴肝家之正药,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药材来源

基源: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

别名:小锦花、蒙花、黄饭花、鸡骨头花。

采集储藏: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形态

密蒙花常年生于山坡、杂木林地、河边和丘陵地带,通常为半阴生。为落叶灌木,小枝微具四棱,密被灰白色绒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宽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生小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细星状毛,叶脉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黄色星状绒毛,叶脉隆起。种子多数,细小,多扁平,具翅。初春开紫色小花,着生在枝条顶端。花期2~3月,果期7~8月。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寒。入肝、胆经。

功效主治

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有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祛风、凉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等多种疾病。密蒙花既能清肝,又能养肝,故用治肝虚有热之眼病,如目暗干涩、视物昏花,常配枸杞子、菟丝子、山药、肉苁蓉等。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常配青葙子、菊花等。若治风火上攻、羞明多泪,多配木贼、石决明、羌活等。用于退翳,可配蝉蜕、白蒺藜。

传统运用

1.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份。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汤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2.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3.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仁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份,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银海精微》密蒙花散)

现代研究

1.保肝:水提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蒙花苷和苯丙素酚苷类为其有效成分。其保肝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活性有关。

2.抗炎:密蒙花对炎症刺激的皮肤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醛所致的足跖水肿亦有显著的抑制功效。密蒙花黄酮类刺槐素、木樨草素及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3.解痉:刺槐素具有解痉功效,对氯化钡、组胺、乙酰胆碱所致小肠张力增强有抑制作用。刺槐素静脉注射有轻度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4.利尿:刺槐素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苷、梓醇、桃叶珊瑚苷等均有利尿作用。

5.抗氧化:苯丙素酚苷类成分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用药禁忌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密蒙花,观《神农本草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本草求真》:密蒙花,甘而微寒……入肝经,除热养营。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虚则青盲肤翳,热则赤肿眵泪。目中赤脉及小儿痘疮余毒,疳气攻眼,得此甘能补益,寒能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然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本草害利》:密蒙花,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

12.谷精草

——疏散风热

谷精草生于池沼、溪沟、水田边等潮湿处,有大量须根生于水底泥中。花序入药,质轻辛散,长于疏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为眼科常用之品。《本草纲目》称:“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

药材来源

基源: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别名:文星草、谷精珠、珍珠草、佛顶珠。

采集储藏: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

中药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花茎纤细,长短不一,淡黄绿色,有光泽,稍扭曲,有棱线数条。蒴果3裂,花期9月。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凉。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谷精草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可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等多种疾病。凡风热所致的目赤翳障、畏光流泪,常配木贼草、密蒙花、白蒺藜以疏散风热;若风热较甚、肝火偏旺、目赤肿痛较剧,配龙胆草、菊花、决明子等,以疏风泄热、清肝明目,如《审视瑶函》谷精草汤;若痘后目翳,则配蝉蜕、绿豆衣,以祛风明目,如《证治准绳》谷精草散。治疗雀目,谷精草可与猪肝、苍术、夜明砂同用,以益肝明目。

传统运用

1.治风热目翳,或夜晚视物不清:谷精草50~100克,鸭肝一至二具(如无鸭肝用白豆腐)。酌加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2.治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风等份。为末,米饮服之。(《本草纲目》)

3.治小儿痘疹、眼中生翳:谷精草一两,生蛤粉五分,黑豆皮二钱,白芍三钱(酒微炒)。上为细末,用猪肝一叶,以竹刀批作片子,掺药末在内,以草绳缚定,瓷器内慢火煮熟,令儿食之,不拘时,连汁服,服至一、二月。(《摄生众妙方》)

4.治小儿雀盲: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之。忌铁器。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卫生家宝方》)

5.治脑风头痛:谷精草(末)、铜绿(研)各一钱,消石半钱(研)。上三味,捣研和匀,每用一字,吹入鼻内,或偏头痛随病左右吹鼻中。(《圣济总录》谷精草散)

6.治牙齿风疳、齿龈宣露:谷精草一分(烧灰),白矾灰一分,蟾酥一片(炙),麝香少许。上药,同研为散,每取少许,敷于患处。(《圣惠方》谷精草散)

7.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二钱。(《圣惠方》)

8.治小儿肝热,手足掌心热:谷精草全草100~150克,猪肝100克。加开水炖一小时服,日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9.治目赤翳障,头风牙痛:谷精草、龙胆草、生地、赤芍、红花、牛蒡子、茯苓、荆芥、木通、甘草。水煎服。方中谷精草明目退翳,为君药。(《证治准绳》谷精龙胆散)

现代研究

谷精草水浸剂(1:6)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毛谷精草水浸剂,也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须疱癣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效(试管内双倍稀释法)。谷精草(品种未鉴定)煎剂(100%),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有效浓度为1:320(试管法);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弱。

用药禁忌

血虚者禁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花序或全草。味辛、甘、性微温。有明目退翳、止痛功能。用于结膜炎、咽喉肿痛、牙痛、感冒发热、头痛。《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13.卤碱

——败毒抗癌

卤碱主产于沿海诸省区及内陆湖泊,盐井亦产。入药为卤块煎熬制成的白色结晶体,有清热泻火、消炎化痰、败毒抗癌之功效。《本草纲目》:卤盐与卤碱不同,山西诸州平野及大谷榆次高亢处,秋间皆生卤,望之如水,近之如积雪,土人刮而熬之为盐,微有苍黄色者即卤盐也。

药材来源

基源:为卤块经加工煎熬制成的白色结晶体。

别名:卤盐、寒石、卤咸、石碱、卤水、盐卤。

采集储藏:从碱地掘取卤块用水洗净,打碎,入盆内,每盆以1~1.5千克为宜,稍加热溶化,用6层纱布或两层白布过滤后,将滤液煎熬,再加等量水,用急火煎熬,保持沸腾状态,切勿搅拌。待水分蒸干,刺激性气体基本挥发,并由深褐色液体变成白色固体,即为卤碱。煎熬需1.5~2小时。将卤碱压成粉末,装瓶密闭,干燥封存。

中药形态

为团块状无色结晶体,玻璃样光泽,有潮解性。可见到分层现象,一般分为三层:上层较薄,表面皱缩不平;灰色或灰褐色。中层较厚,呈垂直柱状或蜂窝状;白色或灰白色;具弱玻璃光泽。底层较中层薄,呈致密土状物;主为灰白色;光泽暗淡。用手触之有疏松感。气微,味苦咸。以色白、有玻璃光泽、未潮解、结晶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咸,性寒,无毒。入心、肺、肾经。

功效主治

卤碱有清热泻火、强心镇静、消炎化痰、利尿、降压、软坚、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大热烦渴、风热目赤涩痛、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

传统运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1)肝癌。10%卤碱液1000毫升,乌梅27个,放砂锅内文火煮沸20分钟,静置一昼夜,过滤为卤碱乌梅汤,每服2毫升,日3次。另半枝莲6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宜于早期原发性肝癌,能使肝区疼痛减轻,肝肿大缩小,病情明显好转。(2)宫颈癌。卤碱粉6克,3次分服,温开水送服。20日为1疗程。另用10%卤碱液局部敷贴。能使癌瘤组织消失,宫颈光滑。(3)胃癌。卤碱(兑)、三棱、莪术、木香各5克,制干漆2.5克,水煎2~3次,药液浓缩,兑入卤碱,最后加蜂蜜适量,使全量为120克,每服40克,日服3次。能使症状改善,肿块消失。(4)肺癌。卤碱粉,每服2克,日3次,可作综合治疗,能使病情好转。

2.消炎退肿,用于炎症肿痛:(1)慢性鼻炎。10%卤碱液鼻每侧1~2毫升,于下鼻甲前端缓慢注入。对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行鼻甲黏膜下浅注射;对肥厚性鼻炎行鼻甲海绵体内深注射。隔日1次,4次为1疗程。一般2~3次即可见效。(2)宫颈炎。卤碱粉5克,液体石蜡95克,制成糊剂,涂于带线棉球上,塞入阴道,置于宫颈糜烂处。5~10小时取出,经3~10次治疗后,炎症消退,宫颈恢复。(3)前列腺炎。5%卤碱液20毫升,加同量10%葡萄糖注射液,缓缓静脉推注,维持5~10分钟内注射完毕,每天1次,7~10天为1疗程。对以泌尿症状及性功能障碍为主的类型,疗效良好。

3.治风热赤眼,虚肿涩痛:卤碱一升,青梅二十七个,古钱二十一文。新瓶盛,密封,汤中煮一炊时,三日后取点,日三、五度。(《圣惠方》)

现代研究

1.卤碱应用范围颇为广泛,且有多种不同剂型和用法。可用于防治克山病,治疗大骨节病、氟骨症、地方性甲状腺肿、高血压、脑血管意外、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血液病、慢性前列腺炎、麻风和麻风反应、宫颈糜烂、慢性鼻炎,效果良好。临床还曾用于治疗硅肺、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内科出血、慢性肾炎、心肌疾病、妊娠毒血症、骨髓炎,及肺癌、宫颈癌等各种癌症。但多系初步试用,尚须深入观察,加以总结。

2.卤碱的副作用:口服常用量一般不会发生重大不良反应。部分病人服药后心窝部有灼热感,肠鸣增强,或出现轻度腹泻,少则1天,多则4~5天即自愈,若久不消失可酌情减量或停药。静脉注射,偶可发生过敏反应现象,如荨麻疹、发烧等;少数患者沿注射血管有疼痛感。个别由于体弱、空腹或月经期,注射后出现颜面苍白、出冷汗,甚至发生呕吐,停药后稍事休息即可恢复。卤碱制剂注射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均可造成中毒甚至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呼吸中枢的抑制尤为明显)和横纹肌松弛,呼吸肌的麻痹又可加重呼吸抑制程度。其次是心脏机能的抑制和血压下降。因此,角膜反射的消失和呼吸数的明显减少应看做是中毒的早期指征。

用药禁忌

必须用开水溶化,放冷后再服。应用时宜由小量开始,视反应情况而逐渐增加,不宜超过最大剂量。常用剂量下部分病人出现胃部有烧灼感,口干,恶心,肠鸣增加,轻度腹泻,皮肤瘙痒,一般情况下可继续给药,如症状不减甚至加重时,可酌情减量或停药,并对症治疗。脏腑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主大热、消渴、狂烦,除邪,柔肌肤。《名医别录》: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食已呕逆,喘满,明目,目痛。《吉林中草药》:强心,镇静,助消化,抗痉厥,消炎。治慢性克山病,甲状腺肿,大骨节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肝炎,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皮炎,肿瘤。

14.西瓜皮

——清暑热,利小便

西瓜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外层果皮入药,具有清暑除烦、解渴利尿之效。《本草再新》称:“能化热除烦,去风利湿。”同时,还有解热、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促进人体皮肤新陈代谢的功效,也有多种食疗效果。

药材来源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Citrulluslanatus(Thunb.)Mansfeld的外层果皮。

别名:西瓜翠衣。

采集储藏:夏季采收,将食后的果皮,用刀削去外果皮及残留的果肉,洗净,晒干。

中药形态

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有长毛,卷须。叶片宽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3深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各裂片的边缘再呈不规则的羽状深裂;叶柄有长毛。花冠黄色,裂片卵状长椭圆形,外面有长毛。果实圆形或长椭圆形,外皮平滑,果肉厚而多汁,叶甜。花期4~7月,果期7~8月。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西瓜皮有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之功效。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等病症。治疗心火亢盛、烦躁不安、口舌生疮,配伍炒栀子、黄连。治疗暑热尿赤,配伍金银花、滑石。治疗黄疸、水肿,配伍白茅根、茵陈。治疗暑热耗气伤津,配伍西洋参、石斛。

传统运用

1.治肾脏炎,水肿:西瓜皮(须用连髓之厚皮,晒干者入药为佳,若中药店习用之“西瓜翠衣”则无著效)干者一两三钱,白茅根鲜者二两。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2.治闪挫腰疼,不能屈伸者:西瓜青为片,阴干为细末,以盐酒调,空心服。(《摄生众妙方》)

3.治牙痛:经霜西瓜皮烧灰,敷患处牙缝内。(《本草汇言》)

现代研究

西瓜皮的化学成分为:总糖(毫克/千克)12755.6,可滴定酸1214.11,蛋白质3383.6,氮541.2,鞣质(tannin)297,锂413.6,钠50.6,钙3.3,铁0.2,磷3.3,锌0.04,硼0.04,总提取物约2%。还含氨基酸:以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西瓜皮中所含的氨基酸能增进肝中的尿素形成,从而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以治疗肾炎水肿、肝病黄疸及糖尿病。此外,还有解热、促进伤口愈合以及促进人体皮肤新陈代谢的功效。

用药禁忌

中寒湿盛者忌用。

各家论述《丹溪心法》:治口疮甚者,西瓜皮烧灰敷之。《要药分剂》:能解皮肤间热。《本草再新》:能化热除烦,祛风利湿。《随息居饮食谱》:凉惊涤暑。《饮片新参》:清透暑热,养胃津。《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剂。治肾炎浮肿,糖尿病,黄疸。并能解酒毒。

15.半枝莲

——利尿消黄疸

半枝莲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之功,又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效。民间草药中以半支莲或“半支”为名的品种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

药材来源

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

别名:半边莲、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挖耳草、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

采集储藏:种子繁殖的,从第二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获一次。分株繁殖的,在当年9月收获第一次,以后每年可收获三次。用刀齐地割取全株,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须状。茎直立,四棱形,高15~50厘米。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长7~32毫米,宽4~15毫米,花轮有花2朵并生,集成顶生和腋生的偏侧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上面及边缘有毛,背面无毛;花柄长1~15毫米,密被黏液性的短柔毛;花冠浅蓝紫色,管状,顶端2唇裂,雄蕊4,子房4裂,花柱完全着生在子房底部,顶端2裂。小坚果球形,横生,有弯曲的柄。花期5~6月,果期6~8月。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寒。入肺、肝、肾经。

功效主治

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疮痈肿毒,蛇虫咬伤。是治疗毒热所致的疮痈肿毒诸证之常用药。内服外用均可,尤以鲜品捣烂外敷疗效更佳。如单用鲜品捣烂,加酒外敷患处,治疗疔疮肿毒;亦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乳痈肿痛;若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螫伤,常与白花蛇舌草、虎杖、茜草等同用。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腹胀水肿,小便不利等。与金钱草、大黄、枳实相配,治疗水湿停蓄、大腹水肿;与白茅根配伍,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半枝莲清热解毒,又兼有利水祛湿之功,可用于湿疮湿疹,对皮肤湿疮湿疹及手足疥癣均有较好疗效。可单味水煎,局部湿敷或外搽患处。

传统运用

1.治吐血,咯血:鲜半枝莲50~100克,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鲜半枝莲50克,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热性血痢:半枝莲100克,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4.治痢疾:鲜半枝莲150~200克,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5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肝炎:鲜半枝莲25克,红枣5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胃气痛:干半枝莲50克,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水、酒各半炖熟,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7.治咽喉肿痛:鲜半枝莲40克,鲜马鞭草40克,食盐少许,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8.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半枝莲、鹿茸草、一枝黄花各1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9.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5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10.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鲜半枝莲50~100克,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1.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50克,藤梨根200克,水杨梅根200克,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2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12.治跌打损伤:半枝莲捣烂,同酒糟煮热敷。(《广西药植图志》)

13.治一切毒蛇咬伤:半枝莲,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14.治毒蛇咬伤:鲜半枝莲、观音草各50~100克,鲜半边莲、鲜一包叶各200~400克。水煎服。另取上述鲜草洗净后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现代研究

半枝莲含有生物碱、黄酮类甙、甾体以及酚类、鞣质等。其所含的半枝莲素,系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有另两种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和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动物实验证实,半枝莲对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脑瘤22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日本学者在通过体外实验对800种中药作抗肿瘤活性筛选时发现,有88种中药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90%以上,其中半枝莲对JTc-26瘤细胞体外抑制率达100%,其对正常细胞的抑制率则仅为50%。在观察这些中药的临床抗肿瘤疗效时发现,即使是对治疗乏术的晚期肿瘤,亦有改善症状、抑制肿瘤增殖和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

实验证实,用美蓝试管法,半枝莲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法,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和抑制率大于75%。除抗癌作用外,该品还有抑菌、利尿、止咳、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用药禁忌

血虚者不宜,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血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疮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癌见到改善症状的效果;治阑尾炎,肝炎。

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16.冰片

——通诸窍,散郁火

龙脑香主产于东南亚地区,冰片为龙脑香树脂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而得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纳香(大艾)叶的升华物经加工劈削而成,称“艾片”。现多用松节油、樟脑等,经化学方法合成,称“机制冰片”。入药均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效。

药材来源

基源: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

别名:片脑、橘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

采集储藏: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者。冰片成品须贮于阴凉处,密闭。研粉用。

中药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5米,光滑无毛,树皮有凹入的裂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柄粗壮;叶片卵圆形,两面无毛,有光泽,主脉明显,侧脉羽状。圆锥状花序,生于枝上部的叶腋间;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花药线状,药室内向,边缘开裂,药隔延长呈尖尾状,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裂,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枚,具胚乳。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

功效主治

冰片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口疮、痈肿、痔疮、目赤、咽喉肿痛、中耳炎、耳道流脓、目赤翳膜、蛲虫病等。

传统运用

1.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冰片(别研)。上二味,各等份,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圣济总录》开关散)

2.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冰片5克。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经验后方》)

3.治头目风热上攻:冰片末25克,南硼砂末50克。频搐两鼻。(《御药院方》)

4.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濒湖集简方》)

5.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6.治口疮咽燥:冰片三钱,黄柏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

7.治内外痔疮:冰片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单方》)

8.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冰片一分,雄雀粪一分。上件药,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调匀成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之。(《圣惠方》龙脑膏)

9.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濒湖集简方》)

10.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现代研究

冰片可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等临床常见细菌,其中的主要成分龙脑与异龙脑的作用均与冰片一致。冰片对红色癣菌等5种常见真菌亦有抗菌作用,其作用原理与冰片易透过细胞壁,引起细胞膜损伤,破坏及改变其通透性有关。

用药禁忌

阴虚阳亢、小儿慢惊、脾虚腹泻、肝肾虚亏、目疾者忌服冰片,孕妇禁服冰片。

各家论述《名医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海药本草》:主内外障眼,三虫,治五痔,明目,镇心,秘精。《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17.珍珠

——滋阴明目

珍珠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是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有史以来,珍珠一直象征着富有、美满、幸福和高贵。封建社会权贵用珍珠代表地位、权力和财富,平民以珍珠象征幸福、平安和吉祥。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珍珠入药,也有着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不俗的药用功效。

药材来源

基源: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

别名:真朱、真珠、蚌珠、珠子、濂珠。

采集储藏:天然珍珠,全年可采。从海中捞起珠蚌,剖取珍珠,洗净即可。人工养殖的无核珍珠,在接种后2~3年采收的珍珠质量较佳。采收的适宜时间为秋末,因河蚌分泌珍珠质主要在4~11月。采收后及时将珍珠置于饱和盐水中浸5~10分钟,洗去黏液,最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中药形态

珍珠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梨形、蛋形、泪滴形、纽扣形和任意形,其中以圆形为佳。颜色有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为主。具典型的珍珠光泽,光泽柔和且带有虹晕色彩,透明至半透明。无色散现象。硬度2.5~4.5。天然淡水珍珠的密度一般为2.66~2.78克/厘米3,因产地不同而有差异。无解理。韧性较好。在短波紫外光下珍珠显白色、淡黄色、淡绿色、蓝色荧光,黑色珍珠发淡红色荧光;X射线下有淡黄白色的荧光。遇盐酸起泡。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经。

功效主治

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清热滋阴、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主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翳障、怔忡、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疮疡久不收口。安神定惊之功适用于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明目去翳之功可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眼科疾病,多外用。收敛生肌之功适用于咽喉腐烂、口舌生疮、溃疡久不收口,宜外用。

传统运用

1.治大人惊悸怔忡,癫狂恍惚,神志不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茯苓、钩藤、半夏曲各一两,甘草、人参各六钱(同炒黄,研极细末)。总和匀,炼蜜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本草汇言》)

2.治小儿惊哺及夜啼不止:真珠末、伏龙肝、丹砂各一分,麝香一钱。同研如粉,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温水下一丸;量大小,以意加减。(《圣济总录》真珠丸)

3.治小儿中风,手足拘急:真珠末(水飞)一两,石膏末一钱。每服一钱,水七分,煎四分,温服,日三。(《圣惠方》)

4.治口内诸疮:珍珠三钱,硼砂、青黛各一钱,冰片五分,黄连、人中白各二钱(煅过)。上为细末,凡口内诸疮皆可掺之。(《丹台玉案》珍宝散)

5.治眼久积顽翳,盖覆瞳仁:真珠一两,地榆三两(锉)。以水二大盏,同煮至水尽,取出真珠,以醋浸五日后,用热水淘令无醋气,即研令极细。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翳上,以瘥为度。(《圣惠方》)

6.治一切诸毒疽疮,穿筋溃络,烂肌损骨,破关通节,脓血淋漓,溃久不收之证:真珠一钱(研极细末),胞衣一具(烘燥,研极细末);白蜡一两,猪脂油一两,火上共熔化,和入胞衣末、真珠末,调匀。先以猪蹄汤淋洗毒疮净,将蜡油药,轻轻敷上,再以铅粉麻油膏药贴之。(《本草汇言》油蜡膏)

7.治下疳皮损肉烂,痛极难忍,及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又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青缸花五分,珍珠一钱(研极细),真轻粉一两。上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又妇人阴蚀疮,亦可搽。汤泼火烧痛甚者,用玉红膏调搽之。(《外科正宗》珍珠散)

现代研究

珍珠中的无机微量元素有银、铅、钡、锂、铝、铜、铁、镁、锰、钠、锌、硅、钛、锶等。养殖珍珠的成分与天然珍珠相比,碳酸钙含量较大,为94.70%,碳酸镁含量极少。研究表明,珍珠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消炎止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用药禁忌

无实热者慎用。疮毒若内毒未净,遽用真珠以生肌,转难收口。

各家论述《本草经集注》:治目肤翳。《药性论》:治眼中翳障白膜。亦能坠痰。《海药本草》:主明目,除面黯,止泄。《日华子本草》:安心、明目。《本草纲目》: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疔毒。《本草汇言》: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

18.红粉

——祛腐生肌

红粉由水银、火硝、白矾各等份混合升华而成,为橙红色片状结晶或极细粉末。原品入药,有拔毒、提脓、祛腐、生肌、活血之功效,是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医门补要》:三仙丹,新者性燥,用于提脓散内,则有痛蚀肌之虞。

药材来源

基源:氧化汞和硝基汞的化合物。为水银、火硝、白矾各等份混合升华而成。

别名:灵药、三白丹、三仙散、小升丹、三仙丹、升丹、红升、小红升、升药、红粉、红升丹(红色者称红升丹)、黄升丹(黄色者称黄升丹)。

采集储藏:置干燥处,遮光,密闭。用时置乳钵内,加水少许,飞至极细,晒干,碾细。

中药形态

该品为片状或粉状结晶;橙红色。片状的一面光滑,略具光泽;另一面较粗糙,似附一层粉末,无光泽。粉末橙色。体重,质硬脆,片状者易折断,断面粗糙,常散有稀疏小细孔。无臭。遇光颜色逐渐变深。以片状、色橙红、有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有大毒。归经尚不清楚。

功效主治

红粉具有拔毒、提脓、祛腐、生肌、燥湿、杀虫、活血、通经、祛瘀、消症之功效。主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瘿瘤瘰疬、一切恶疮、肉暗紫黑、疮口坚硬、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湿疮、疥癣。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单用,或与其他药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插入疮口。

用于症瘕积聚,常配伍三棱、莪术、香附等。用于胸痹心痛,常配桂枝、瓜蒌、丹参等;用于瘀滞腹痛,常与桃仁、川芎、牛膝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常配木香、苏木、乳香、没药等,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搽。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清热凉血透疹的紫草、大青叶等用。

传统运用

1.九一散:石膏(煅)900克,红粉(水飞)100克。以上二味,分别研成极细粉,配研,过绢筛(不得用金属筛),混匀,即得。功能提脓,拔毒,去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溃后,脓腐未尽,或已渐生新肉的疮口。外用。取该品适量均匀地撒在患处,对深部疮口及瘘管,可用含该品的纸捻插入,疮口表面均用油膏或敷料盖贴。每日换药1次,或遵医嘱。凡肌薄无肉处不能化脓,或仅有稠水者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

2.九一提毒散:石膏(煅)90克,红粉(水飞)10克,冰片5克。以上三味,分别研成极细粉,红粉与石膏配研,混匀。再与冰片配研,过筛,混匀,即得。该品为粉红色粉末;有冰片香气,味辛凉。功能化腐生肌。用于疮疖肿痛,流脓流水,疮面溃烂,久不收口。外用,撒于患处。凡肌薄无肉处不能化脓或仅有稠水者忌用。(《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3.提脓散:红粉600克,冰片20克,轻粉200克。以上三味,轻粉与红粉粉碎成极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该品为棕黄色的粉末;具冰片的香气。功能提脓、化腐、生肌。用于痈疽疮疡,肿毒溃烂,久不收口。外用适量,撒布患处。该品有毒,不可内服。(《湖北省药品标准》1980年)

4.外用红汞药:净红粉1000克,冰片300克,麝香15克,银珠20克。取上药混合研细,过筛,即得。用于疮疡溃后,坚硬紫黑。外用,洗净疮口,视患处大小,酌药量,薄撒贴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现代研究

1.抗菌作用:红粉浓度适宜时在体外对常见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力比石炭酸大100倍以上。但由于红粉的配伍及炼制方法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药物成分、杀菌力和疗效上也有差别。

2.促进创口愈合:术后切口感染,创面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拭干净,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粉,以灭菌敷料覆盖。待脓液减少、肉芽新生时,改用生理盐水纱条。与单纯使用利凡诺纱条的手术切口感染病例作比较,创口提前愈合,疗效有显著差异。

3.毒性:红粉属中等毒性药物。其粗制氧化汞对人的致死量为1~1.5克,氧化汞对人的致死量为0.1~0.7克。

用药禁忌

有毒,只可外用,不可内服。外用亦不宜大量持久使用。口眼附近及乳头脐中等部位不宜用。疮面过大时亦不宜用。撒于疮面,须薄匀,否则引起疼痛。

各家论述《疡科纲要》:俗谓陈久不痛,新炼者则痛,殊不尽然。颐尝以新炼之丹试用,亦未作痛,但研必极细,用时止用新棉花蘸此药末,轻轻弹上薄贴,止见薄薄深黄色已足,如多用之则痛矣。门外人见之,必谓吝惜药末,不肯重用,而不知此丹力量甚厚,必不可多乎。火候不佳,药力不及,功用必有不逮,市肆中有炼成者,尝试用之,病者皆嫌作痛,而自制者则不痛,此必有故。

19.西瓜霜

——清咽利喉

西瓜霜,粉末状,由西瓜果实与芒硝加工而成。全品药用,有清热泻火、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是我国传统的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其使用历史悠久,最初记载于清乾隆年间名医顾世澄的著作《疡医大全》中,称为“喉科圣药”。

药材来源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Crtrulluslanatus(Thunb.)Mansfeld的成熟果实与芒硝经加工而成的白色结晶粉末。

别名:西瓜硝。

采集储藏:将整西瓜切开上端,取出瓜瓤少许,装入芒硝,搅拌均匀。装入泥瓦罐内,封口。置阴凉通风处,让霜自行渗出罐外,扫下,再渗再扫,至无霜为止。将扫下的霜用纸包好,挂通风处风化,过筛。冰片研成细粉,每18克冰片与600克霜配研均匀,即得。

中药形态

呈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盐,遇热熔化。以洁白、纯净、无泥屑、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

西瓜霜有清热泻火、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对咽喉炎、口腔炎都是良药。主治喉风、喉痹、口疮、牙疳、目赤肿痛。用于肺胃火热上蒸引起的扁桃体炎、咽炎,比如:咽喉红肿疼痛,喉结红肿,口舌生疮,牙龈宣肿。外用:研末吹喉。内服:冲入汤药。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

传统运用

1.治咽喉肿痛,乳蛾喉痹:西瓜霜二两,冰片六钱。上为细末。每用一分,吹入喉内。忌辛辣食物;忌酒、肉、油、面。(《经验方》)

2.咽喉、口齿、双蛾喉痹,命在须臾;喉疼、火眼、火疮、肿毒、口烂、牙疼、外痔等一切热患。咽喉独圣散每用少许吹之。(《疡科纲要》)。

现代研究

西瓜霜的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清咽利喉的功效,并兼具滋阴、燥湿、疏风、祛腐、收敛等作用。西瓜霜为传统咽喉、口病圣药,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数种微量元素,而且经济又安全。

用药禁忌

忌食辛辣食物。虚寒患者忌用。

各家论述《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本草再新》:治喉痹久嗽。

20.川木通

——活血通乳

川木通是木通药材中的一种。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白木通,各种木通药材药效基本相似,其中使用最广的是关木通,其次为川木通,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见用。

川木通生于海拔1200米的山坡、山谷灌木林中、林边或沟旁。干燥藤茎入药,有清热利水、活血通乳之功。《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祛风杀虫。川木通效用与关木通相似,但川木通副作用小。

药材来源

基源:毛茛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armandii Franch.或绣球藤Clem-atismontana Buch.-Ham.的干燥藤茎。

别名:淮通、淮木通、小木通。

采集储藏:春、秋季采收,除去粗皮,晒干,或趁鲜切薄片,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形态

藤茎呈长圆柱形,略扭曲,长50~100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向凹沟及棱线;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残存皮部易撕裂。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2~0.4厘米,边缘不整齐,残存皮部黄棕色,木部浅黄棕色或浅黄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部较小,类白色或黄棕色,偶有空腔。

性味归经

味淡、苦,性寒。入心、肺、小肠、膀胱经。

功效主治

有清热利水、清心火、活血、通经通乳之功效。主治湿热癃闭、水肿、淋病、口舌生疮、湿热痹痛、妇人闭经、乳汁不通。其利水通淋之功,可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等配用;用于水肿,则配以猪苓、桑白皮等同用。其清心火之功,可用于治心火上炎的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多与生地、甘草、竹叶等配用。其通经通乳之功,可用于治疗血瘀经闭,配红花、桃仁、丹参等同用;若用治乳汁短少或不通,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

传统运用

1.治小儿心热(小肠有火,便亦淋痛,面赤狂躁,口糜舌疮,咬牙口渴):生地黄、甘草(生)、木通各等分。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导赤散)

2.治尿血:木通、牛膝、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同煎服。(《本草经疏》)

3.治水气,小便涩,身体虚肿:乌臼皮二两,木通一两(锉),槟榔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钱。(《圣惠方》)

4.治喉痹,心胸气闷,咽喉妨塞不通:木通二两(锉),赤茯苓二两,羚羊角屑一两半,川升麻一两半,马蔺根一两,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川芒硝二两,前胡二两(去芦头),桑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木通散)

5.治妇人经闭及月事不调:木通、牛膝、生地黄、延胡索。同煎服。(《本草经疏》)

6.治产后乳汁不下:木通、钟乳各一两,漏芦(去芦头)二两,栝楼根,甘草各一两。上五味,捣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黍米一撮同煎,候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木通汤)

现代研究

1.利尿作用:川木通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利尿效果与双氢克尿噻相似,彼此之间利尿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心脏有类似洋地黄的作用,可使其血压立即上升,然后下降,并呈现持续时间较长的继发性血压降低现象。

3.其他作用:能提高吞噬细胞的活力,并能对抗泼尼松抑制吞噬细胞的作用。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用药禁忌

气弱津伤、精滑遗尿、小便过多者及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疱湿疮。《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主要用于湿热证。如肝胆湿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阴囊湿疹、舌苔黄腻等,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纳呆、呕恶、口腻、尿少等,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肽湿热之尿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肌肤湿热之湿疹、关节肿痛,以及湿温病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等。此外,本类药物多兼泻火、解毒作用,可用治热火证及痈肿疮毒,可与泻火、解毒药配合使用。

苦寒伐胃,性燥伤阴,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津伤阴亏者当慎用。如需用时,可与健胃及养阴药同用。

第二章 清热解毒

——根除奇异毒证“毒”有热毒、火毒、寒毒、湿毒、疫毒、蛊毒及食物毒等,因病情不同,治疗上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临床上以热毒、火毒较为多见。本类药物主治各种热毒证,内脏热毒如痢疾、肺痈、肠痈等;外科热毒如疮痈、丹毒、痄腮、毒蛇咬伤、癌症等。在临床用药时,应根据各种证候的不同表现及兼证,结合具体药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并应根据病情的需要给以相应的配伍。如热毒在血分者,应配伍清热凉血药;火热炽盛者,应配伍清热泻火药;挟有湿邪者,应配伍利湿、燥湿、化湿药;疮痈、咽喉肿痛者,应与外用药配合应用。本类药物药性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以免伤及脾胃。

1.野菊花

——消肿疏风

野菊花是中草药中的“广谱抗生素”。花序入药,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之效,它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本草纲目》中称野菊花可“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脑骨肿痛、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

药材来源

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 L.的干燥或新鲜头状花序。

别名:野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

采集储藏:秋、冬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柔毛。根茎粗厚,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枝,基部光滑,下部木质,上部分枝。叶互生,具柄,叶片为长圆状卵形,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叶背、叶面均具有细柔毛。秋季开黄色小花,着生在枝条顶端。花期9~10月。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寒。入肺、肝经。

功效主治

野菊花性凉,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健脑明目等功效,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用于治疗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目赤模糊、淋巴腺炎、痈疖疔毒、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传统运用

1.治胃肠炎,肠鸣泄泻腹痛:野菊花15~20克。煎汤,一日二、三次内服。(《本草推陈》)

2.治大、小叶性肺炎,支气管炎,阑尾炎及一般急性炎症疾病:野菊花50克,一点红25克,银花藤叶50克,积雪草25克,犁头草25克,白茅根25克。水煎服,每日一至二剂。(《江西草药》)

3.治一切痈疽脓疡:野菊花80克,蒲公英80克,紫花地丁50克,连翘50克,石斛50克。水煎,一日三次分服。(《本草推陈》)

4.预防流脑:野菊花500克。将上药粉碎,加水5千克,熬煎至70%煎液,过滤去渣。在流脑流行期,用上项药液滴鼻二至三滴,每日两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5.治泌尿系统感染:野菊花50克,海金砂50克。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6.治头癣、湿疹、天疱疮:野菊花、苦楝根皮、苦参根各适量。水煎外洗。(《江西草药》)

现代研究

野菊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且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无毒性,可长期服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对多数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野菊花含菊醇、野菊花内酯、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其水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提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肌供氧量,保护缺血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野菊花水提物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蓝绿色挥发油对多种致病菌、病毒有杀灭或抑制活性,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的抑制活性强于挥发油;并有抗炎、抗氧化、镇痛活性。

药理学研究表明,野菊花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免疫、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保肝和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上仅利用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其较大部分的药理作用尚未被开发利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各家论述《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祛风杀虫。《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疔肿化脓病。《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疔毒,天疱湿疮。《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2.鱼腥草

——清热解毒治肺痈

鱼腥草新鲜净叶中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故以气味而得名。其实,鱼腥草阴干后,不但没有腥气,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时,则挥发出一种类似肉桂的香气;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红茶汁,仔细品尝,也有类似红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涩味,毫无苦味,且无腥臭,对胃也无刺激性。鱼腥草全草入药,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近年来广泛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

药材来源

基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猪皮公。

采集储藏: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入肺、膀胱、大肠经。

功效主治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是治肺痈(肺脓疡)的要药。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其清热解毒的作用颇佳,常与桔梗、鲜芦根、瓜蒌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浙贝母等同用,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等症;与百部、鹅不食草、麦冬、蜂蜜等药配伍,可用于百日咳。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传统运用

1.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份。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2.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3.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15克。研末,桑枝50克,煎水冲服药末。(《江西草药》)

4.治肺病咳嗽盗汗:侧耳根叶100克,猪肚子一个。将侧耳根叶置猪肚子内炖汤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5.治痢疾:鱼腥草30克,山楂炭10克。水煎加蜜糖服。(《岭南草药志》)

6.治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40~50克。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7.治痔疮:鱼腥草,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其渣熏洗,有脓者溃,无脓者自消。(《滇南本草》)

8.治慢性鼻窦炎:鲜蕺菜捣烂,绞取自然汁,每日滴鼻数次。另用蕺菜35克,水煎服。(《陕西草药》)

9.治痈疽肿毒:鱼腥草晒干,研成细末,蜂蜜调敷。未成脓者能内消,已成脓者能排脓(阴疽忌用)。(《江西民间草药》)

10.治疔疮作痛:鱼腥草捣烂敷之,痛一、二时,不可去草,痛后一、二日愈。(《积德堂经验方》)

11.治妇女外阴瘙痒,肛痈: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12.治恶蛇虫伤: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决明。一处杵烂敷之。(《救急易方》)

现代研究

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白细胞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

近年来,鱼腥草在临床应用有所发展,用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及肠炎、腹泻等疾患,颇有疗效;鱼腥草又有利尿作用,可用于尿路感染、尿频涩痛。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各家论述《日华子本草》:淡竹筒内煨,敷恶疮白秃。《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热闷乱,不省人事。《滇南本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疟疾,解硇毒。《医林纂要》: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岭南采药录》:叶,敷恶毒大疮,能消毒;煎服能去湿热,治痢疾。《中国药植图鉴》: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剂。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消炎解毒,利尿消肿。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及其他部位化脓性炎症,毒蛇咬伤。

3.连翘

——解毒透疹除郁热

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果实入药,有解毒透疹除郁热之功效,为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粉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草解热口服液、银翘解毒冲剂等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

药材来源

基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

别名:一串金、旱连子、黄奇丹、连壳、黄花条、黄链条花、青翘、落翘、黄绶带、黄寿丹、黄金条、异翘。

采集储藏:秋季果实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老翘);采收种子(连翘心)。

中药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3米。枝细长呈拱形,节间中空,节部有斑,皮孔多而显著。单叶或有时3出复叶,对生,花萼绿色,4裂,雄蕊2。连翘果实呈长卵形或卵形,长1~2.5厘米,表面黄棕色。果皮硬脆,断面平坦。青翘果实完整,表面绿褐色,大多无疣状突起,内有多数种子着生。青翘以干燥、色黑绿、不裂口者为佳;老翘以色棕黄、壳厚、显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肠经。

功效主治

连翘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除郁热、抗菌、强心、利尿、镇吐等功效,尤能行血通经,凉营散结,疗痈疽瘰疬之病,擅消肿排脓之长。常用于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对血热毒盛,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等症,可与蝉衣、牛蒡子、荆芥等配伍应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红活者,这也是血热毒盛的证候,须以凉血解毒药如牡丹皮、赤芍、银花等同用。此外,用连翘预防麻疹,可减轻麻疹症状或减少麻疹发病率。

传统运用

1.治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2.治小儿一切热: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份。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连翘饮)

3.治赤游斑毒:连翘一味,煎汤饮之。(《玉樵医令》)

4.治乳痈,乳核:连翘、雄鼠屎、蒲公英、川贝母各二钱。水煎服。(《玉樵医令》)

5.治瘰疬结核不消:连翘、鬼箭羽、瞿麦、甘草(炙)各等份。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泔水调下。(《杨氏家藏方》连翘散)

6.治舌破生疮:连翘五钱,黄柏三钱,甘草二钱。水煎含漱。(《玉樵医令》)

现代研究

连翘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浓缩煎剂在体外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连翘在体外的抑菌作用与金银花大体相似;为银翘散中抗菌的主要成分。金银花对沙门菌属,特别是伤寒杆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似超过连翘,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制作用则以连翘较好。连翘煎剂或复方连翘注射液有降温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各家论述《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名医别录》:去白虫。《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珍珠囊》: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

4.金银花

——解毒消暑除烦“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花蕾入药,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金银花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故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药材来源

基源: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

别名:忍冬、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

采集储藏: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中药形态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厘米,上部直径3毫米,下部直径1.5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毫米,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清香、辛,性寒。入肺、胃、心、大肠经。

功效主治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痈消炎消肿、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可治疗流感、暑热症、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泻痢、热毒血痢、疮疖肿毒、痈肿疔疮、肠痈肺痈、喉痹、丹毒等病。

传统运用

1.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连服三至五天。(《江西草药》)

2.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温病条辨》银翘散)

3.治痢疾:金银花(入铜锅内,焙枯存性)五钱。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砂糖水调服。(《惠直堂经验方》忍冬散)

4.治热淋:金银花、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各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五至七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

5.治胆道感染,创口感染:金银花50克,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各2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6.治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金银花连枝叶(锉)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着汤内煮三、二时辰,取出,去滓,顿服之。(《活法机要》回疮金银花散)

7.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积善堂经验方》)

8.治痈疽发背初起:金银花五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洞天奥旨》归花汤)

9.治一切内外痈肿:金银花四两,甘草三两。水煎顿服,能饮者用酒煎服。(《医学心悟》忍冬汤)

10.治大肠生痈,手不可按,右足屈而不伸:金银花三两,当归二两,地榆一两,麦冬一两,玄参一两,生甘草三钱,薏仁五钱,黄芩二钱。水煎服。(《洞天奥旨》清肠饮)

现代研究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亦有效。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叶煎剂比花煎剂作用强。若和连翘合用,抗菌范围还可互补;与青霉素合用,能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这可能是在抑制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的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消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外感发热咳嗽,肠炎,菌痢,麻疹,腮腺炎,败血症,疮疖肿毒,阑尾炎,外伤感染,小儿痱毒。制成凉茶,可预防中暑、感冒及肠道传染病。

5.蒲公英

——消痈散结清肝热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路旁、田野、山坡。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医林纂要》称:“蒲公英能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通乳汁,以形用也。固齿牙,去阳明热也。捣汁酒和,治噎嗝神效。”

药材来源

基源: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oraxacum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

采集储藏:4~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去泥土,晒干。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舌状花鲜黄色,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花期早春及晚秋。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主治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盆腔炎、咽炎、淋巴腺炎、感冒发热、痢疾、泌尿系感染、乳痈肿痛、痈疖疔疮、瘰疬、疔毒疮肿。可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能解毒散结通乳,常配金银花等同用。还可配大黄、牡丹皮治疗肠痈。

传统运用

1.治乳痈初起、肿痛未成脓者:用蒲公英春秋间开黄花似菊,取连根蒂叶二两捣烂,用好酒半斤同煎数沸,存渣敷肿上,用酒热服,盖睡一时许,再用连须葱白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外科正宗》治乳痈方)

2.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梅师集验方》)

3.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本草纲目》引《唐氏方》)

4.治肝炎:蒲公英干根18克,茵陈蒿12克,柴胡、生山栀(栀子)、郁金、茯苓各9克。煎服,或用蒲公英干根、天名精各30克。煎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5.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100克,香附50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份。研末,每服6克,每日3次,生姜汤送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7.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30克(研细粉),橘皮(陈皮)18克(研细粉),砂仁9克(研细粉)。混合共研。每服6~9克,每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现代实用中药》)

8.治痈疽发背或生头项,或生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无论阴毒阳毒,未溃即消,已溃即敛:蒲公英一两,金银花四两,当归二两,玄参一两。水煎,饮服。此方既善攻散诸毒,又不耗损真气。可多服久服,俱无碍也。即治肺痈、大小肠痈,无不神效。(《洞天奥旨》立消汤)

9.治肺脓疡:蒲公英、冬瓜子各15克,鱼腥草、鲜芦根各30克,桃仁9克。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10.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30克,菊花9克,薄荷6克(后下),车前子12克(布包)。煎服。(《安徽中草药》)

11.治急性黄疸性肝炎:蒲公英、茵陈蒿、土茯苓、白茅根、田基黄(地耳草)各25克。水煎服。(《长白山植物药志》)

12.治急性阑尾炎:蒲公英30克,地耳草、半边莲各15克,泽兰、青木香各9克。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现代研究

蒲公英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当蒲公英与党参、川芎配伍时有协同抗胃溃疡的效果,三者构成复方抗溃疡作用更强。

用药禁忌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蒲公英味甘平,其性无毒。当是入肝入胃、解热凉血之要药。《本草述》:蒲公英,甘而微余苦,是甘平而兼有微寒者也。入胃而兼入肝肾矣,凉血、乌须发。《本草求真》: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缘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痈、乳岩,多因热盛血滞,用此直入二经,外敷散肿臻效,内消须同夏枯、贝母、连翘、白英等药同治。《本草正义》: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毒诸证,可服可敷,颇有应验,而治乳痈乳疔,红肿坚块,尤为捷效。鲜者捣汁温服,干者煎服,一味亦可治之,而煎药方中必不可缺此。《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颓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嗝。《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山东中药》: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痘,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6.绿豆

——解毒祛火

绿豆中的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都比粳米多,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豆类食物,比如,消暑的绿豆汤、可口的绿豆糕、爽口的绿豆芽。它不但具有很广的食用价值,还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有“济世之良谷”的说法。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祛火之功效,中医常用来解毒,也是排毒养颜的佳品。

药材来源

基源:为豆科植物绿豆phaseolusradiatus L.的干燥种子。

别名:青小豆、菉豆、植豆。

采集储藏: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簸净杂质,洗净,晒干。打碎入药或研粉用。

中药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约60厘米,被短褐色硬毛。三出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椭圆形,有长硬毛;花绿黄色;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密被长硬毛。荚果圆柱形,成熟时黑色,被疏褐色长硬毛。种子绿色或暗绿色,长圆形。花期6~7月,果期8月。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入胃、肠、肝经。

功效主治

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消肿、通气之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将生绿豆研碎绞成汁水吞服,可医治霍乱抽筋、丹毒、烦热风疹,可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之毒及各种药物引起的中毒。经常吃,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神,通行十二经脉,除去皮屑,滋润皮肤,煮汁汤可解渴。但不可与鲤鱼同吃。外用干豆粉,可治发于背上的痈疽疮肿,烫伤烧伤,痘疮不结痂,湿烂有腥臭味。也可作枕头,使眼睛清亮。

传统运用

1.治发背内溃及诸恶毒攻心呕痛:乳香(通明者)一两(用水外浸,以乳钵研细),真绿豆粉(研)四两。上二味合研极细,每服一钱匕,新水调下。(《圣济总录》托里汤)

2.治一切肿毒初起:绿豆粉(炒黄黑色),猪牙皂荚一两,为末,用米醋调敷之,皮破者油调之。(《秘传经验方》)

3.治暑月痱疮: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方加蛤粉二两。(《简易方论》)

4.治阴茎生疮:蚯蚓二分,绿豆粉一分。水碾涂上,干又敷之。(《朱氏集验医方》)

5.治打扑损伤:绿豆粉新铣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澹寮方》)

6.治小儿痘疹十余日,湿烂不结痂者:干绿豆粉敷之。(《日用本草》)

7.解误服热剂,烦躁闷乱,或作吐,或狂渴:绿豆粉一两,净黄连、干葛、甘草各半两。上除绿豆粉外,余三味或晒或焙,为末,入乳钵同绿豆粉杵匀,每服半钱至一钱,温豉汤调服。(《活幼心书》绿豆饮)

8.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份。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方》)

9.解烧酒毒:绿豆粉烫皮,多食之,即解。(《本草纲目》)

10.治霍乱吐利: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生生编》)

现代研究

1.绿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试验证实:绿豆衣提取液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绿豆所含的单宁能凝固微生物原生质,可产生抗菌活性。绿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可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抑菌抗病毒作用。

2.通过提高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菌作用。绿豆所含有的众多生物活性物质如香豆素、生物碱、植物甾醇、皂甙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或吞噬功能。

3.绿豆中含有鞣质等抗菌成分,有局部止血和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绿豆还是提取植物性SOD的良好原料,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功能。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忌用。

各家论述《日用本草》: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本草纲目》: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本经逢原》:取陈者,蜜调敷痘毒。《本草求真》:绿豆味甘性寒,凡脏腑经络皮肤脾胃,无一不受毒扰,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无不用此奏效。

7.白头翁

——凉血明目

白头翁药用价值高,历代多有记述。中医认为,白头翁有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的功效。有诗曰:“苦温味性白头翁,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疟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本经》: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

药材来源

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

别名:老公花、毛姑朵花、耗子花、奈何草、老翁花。

采集储藏: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中药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基生叶4~5,开花时长出地面,叶3全裂。苞片3,花两性,单朵,直立,萼片6,排成2轮,长圆状卵形,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为萼片之半;心皮多数,瘦果顶部有羽毛状宿存花柱。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热毒痢疾、鼻衄、血痔、带下、阴痒、痈疮、瘰疬。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药。常用成方白头翁汤,即以白头翁为主药,配合黄连、黄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白头翁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必须注意。

传统运用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略》白头翁汤)

2.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白头翁一两,黄丹二两(并白头翁入铁瓶内烧令通赤),干姜一两(炮裂,锉),莨菪子半升(以水淘去浮者,煮令芽出,曝干,炒令黄黑色),白矾二两(烧令汁尽)。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头翁丸)

3.治冷劳泻痢及妇人产后带下:白头翁(去芦头)半两,艾叶二两(微炒)。上二味为末,用米醋一升,入药一半,先熬成煎,入余药末,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圣济总录》白头翁丸)

4.治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甘草、阿胶各二两,秦皮、黄连、柏皮各三两。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金匮要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5.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一两,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6.治外痔肿痛:白头翁草以根捣涂之。(《卫生易简方》)

7.治瘰疬延生,身发寒热:白头翁二两,当归尾、牡丹皮、半夏各一两。炒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8.治男子疝气或偏坠:用白头翁、荔枝核各二两。俱酒浸,炒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现代研究

白头翁新鲜茎叶榨取的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志贺氏菌作用较强。

1.抗阿米巴原虫:白头翁煎剂及其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但都需大剂量。在体外试验中,煎剂在1:40时能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虫的生长,1:60时培养液中已出现有圆缩的囊前型;皂甙则在1:200时能完全抑制原虫生长,1:500时即出现圆缩的囊前型。

2.抗阴道滴虫:白头翁在体外抗阴道滴虫的试验中,60%的浸膏或5%水液时5分钟即可杀灭滴虫,流浸膏对阴道黏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继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对滴虫仍然有效。

3.抗菌作用:白头翁新鲜茎叶榨取的汁液在体外(平皿挖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质后即失去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差,但亦有报告,煎剂对痢疾杆菌之作用依菌种浓度不同而异,对志贺氏菌作用较强,对舒氏、弗氏及宋氏杆菌的作用依次减弱或不抑菌。白头翁酒精浸液在试管中对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

4.其他作用:白头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除去根部的白头翁全草有一种强心成分喔奇哪灵(okinalin),其作用略似洋地黄。

用药禁忌

虚寒泻痢者忌服。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苦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热凉血,具诸功能,故悉主之,殆散热凉血行瘀之要药欤?《本经逢原》:白头翁,《神农本草经》言苦温者,传写之误也。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皆少阳、阳明热邪固结之病,结散则积血去而腹痛止矣。《名医别录》止鼻衄,弘景止毒痢,亦是热毒入伤血分之候。《本草正义》:白头翁味微苦而淡,气清质轻,《神农本草经》虽谓苦温,然以主治温疟狂易,而仲景且以专治热痢下重,则必非温药可知。石顽《本经逢原》改作微寒,盖从阅历中体验得来,其说较为可信。今以通治实热毒火之滞下赤白,日数十次者,颇见奇效。向来说者皆谓苦泄导滞,专以下行为天职,且有苦能坚骨,寒能凉骨之语。为升散肠胃郁火之良药。《药性论》:止腹痛及赤毒痢,治齿痛,主项下瘤疬。主百骨节痛。《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伤寒蕴要》:热毒下痢紫血鲜血者宜之。《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纲目拾遗》:去肠垢,消积滞。《现代实用中药》:疗咽肿。

8.马齿苋

——凉血治痢

马齿苋为药食两用植物,嫩茎叶可作蔬菜,全草供药用,可清热治痢、解毒疗痈、利尿消肿、消炎止痛。据李绛《兵部手集》载:唐朝武元衡相国在西川时,患胫疮焮痒不堪忍受,百医无效,百方不挂。及到京,有厅吏上马齿苋方,用之便愈。李时珍将这一传说记录于《本草纲目》。

药材来源

基源: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别名: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

采集储藏:秋、冬两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中药形态

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花无梗,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近轮生;萼片2,对生,盔形,左右压扁;花瓣5,黄色,倒卵形;雄蕊通常8,花药黄色。蒴果卵球形,盖裂。种子细小,多数,黑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果期6~9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