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标准化题库·公共管理基础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23:08:46

点击下载

作者:MPA联考题库编写组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标准化题库·公共管理基础分册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标准化题库·公共管理基础分册试读:

绪论

一、公共管理基础考试的要求

MPA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初步并较全面地掌握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公共管理理论中的著名人物与命题,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知识,即作为公共管理基础的公共管理学,涉及面较广,但不要求深入了解。考生应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一)能力要求

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来看,试卷在能力考核方面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识记能力层次。所谓识记能力,就是识别和记忆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地记住有关名词、概念和基本理论,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核这方面的能力。这是对考生较低层次的要求。(2)理解能力层次。理解能力的考核,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某些知识、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能够领会各种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一般以简述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这是对考生较高层次的要求。(3)应用能力层次。这个层次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主要以案例题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50%,应用占20%。试题的难易程度大体划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的分值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40%,较难占30%,难占10%。(二)题型

公共管理基础考试的题型一般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题、简述题和论述题五种。其中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案例题10小题(2个大题各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案例题1题,20分,共40分;简述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论述题1题,20分。各种题型从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出发,有各自的侧重点。

二、考试题型解析与答题指导(一)单项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的特点

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题目分为题干和选项两个部分,题干给出条件和问题,要求从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单项选择题常常取自教材中的概念、特点、分类、原则等内容。有些句子基本上取自教材原文,有些虽稍作改动,但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主要用来考核《MPA公共管理基础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等,由于答案具有唯一性,所以单项选择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小。

2.单项选择题题型分析(1)知识记忆题。这是最基本也最容易的一类单项选择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看,单项选择题基本上都是这种题型。由于所测试的知识点都是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只要考生在复习时稍加注意,就能正确作出选择。(2)应用题。这是运用所学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对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判断的单项选择题。它最能体现考生运用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出题灵活,在复习参考资料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只能由考生根据所学知识作出判断。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重点词”,根据“重点词”寻找突破口。(3)判断题。这是一种综合型的单项选择题。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一般要求考生判断所给的四个选择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要求考生辨别四个选择项中哪一项说法或者表述是正确的,另外一种是让考生判断四个选择项中哪一项说法或者表述是错误的。这种题型是单项选择题中最难的一种,需要考生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从整体上加以综合理解。

3.解答单项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认真审题非常重要。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考生在做题之前,首先要认真、仔细地审清题意,包括弄懂题干中的条件、问题、所要考查的知识内容,还要仔细审清楚四个选项。必须完整而准确地理解试题的要求。

4.单项选择题解答技巧

可以采用直接认定法、排除错误法和综合法(分析比较法)来答题。(1)直接认定法。直接认定法就是直接认定唯一正确的答案。根据题目的中心词和限制定语的要求直接认准正确的答案。(2)排除错误法。排除错误法是从试题的四个备选项中,排除掉错误的选项而留下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考生在选择答案时没有把握,可以考虑采用排除错误法进行判断,先排除掉明显不正确的选项。(3)综合法(分析比较法)。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单项选择题的干扰项都较强,必须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通过分析对比选项,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二)多项选择题

1.多项选择题的特点

多项选择题的特点是题目分为题干和选项两个部分,题干给出条件和问题,要求从所给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多项选择题也常常取自教材中的概念、特点、分类、原则等内容。有些句子基本上取自教材原文,有些虽稍作改动,但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主要用来考核《MPA公共管理基础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等。多项选择题较单项选择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容易漏选。

2.多项选择题题型分析(1)知识记忆题。这是最基本也最容易的一类多项选择题,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2)应用题。这是运用所学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对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判断的多项选择题。它最能体现考生运用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出题灵活,在复习参考资料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只能由考生根据所学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作出判断。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重点词”,根据“重点词”寻找突破口。(3)判断题。这是一种综合型的多项选择题。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某一方面的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知识的整体把握情况,这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中最难的一种。

3.解答多项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认真审题非常重要。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考生在做题之前,首先要认真、仔细地审清题意,包括弄懂题干中的条件、问题、所要考查的知识内容,还要仔细审清楚四个选项。必须完整而准确地理解试题的要求。

4.多项选择题解答技巧

可以采用直接认定法、排除错误法和综合法(分析比较法)来答题。(三)案例题

1.案例题的特点

案例题分为两种:一种案例题主要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即先给出背景材料(案例),然后按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提出问题,给出题干和选项。这种案例题主要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案例中给出的零乱的、不完整的、隐含的信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整理出有用的信息,指出正确答案。第二种案例题与以前的分析题类似,只给出背景材料,并提出问题,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写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案例题主要考核考生的知识结构、理论基础以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理解、分析、运用以及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程度的洞察力、判断力以及系统思维的能力,在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的知识,对公共管理基础的相关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严密的逻辑、清晰的层次以及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题主要涉及那些在教材中较为重要且能理论结合实际进行阐述的内容,其最常见的类型是分析事物的特征、作用、原则和方法。这种案例题往往是开放性的,可以有不同的答题思路。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针对综合能力加以考查,要求分析详细,主观性较强;(2)答案要求抓住本质、分析透彻、有逻辑性、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文笔优美、规范整洁;(3)通过症状分析案例所表现出的本质问题,说明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拟采取的各种对策和方案,以及最后的结论。

2.案例题的题型分析

第一种案例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基本知识记忆题和应用案例的综合分析题。基本知识记忆题是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情况,有时也考查考生的一些背景常识和经验;应用案例的综合分析题是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体应用能力,需要考生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要害,还需要考生对案例材料有较强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第二种案例题一般有三种题型:(1)说明型。案例材料叙述了某一公共管理问题实际解决的全过程,让考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之进行评论,总结和评价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重点测试考生对资料归纳整理和概括提炼的能力,而不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方案待定型。案例材料在公共管理情景的描述中已经明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要求考生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备选方案的权衡比较,选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要求考生能够针对给定的明确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分析提出对应于原因的具体可行的解决对策。(3)问题待定型。案例材料描述了一个乱麻似的公共管理背景。要求考生首先从案例给定的各种表象症状中确诊出所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然后说明原因,提出对策。它模拟了公共管理问题决策的全过程,因而是对考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考核。如果问题诊断错误,或者诊断不明,就容易偏离主题,或者是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根据案例提问方式的不同,这种案例题又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一是紧接着案例材料后给出明确的答题角度(如:是作为涉及问题的当事人,还是其上级的经理人员,或者是外部的咨询人员、一般的旁观者),给出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及答题方向;二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与方向的提示,甚至连待分析的问题都不直接道明,要求考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并作出回答。

3.解答案例题的注意事项

对于第一种案例题,必须做到:(1)阅读(审题)。可以根据所给案例的篇幅长短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篇幅较长的案例,可以先浏览一遍题目,带着问题阅读案例,并完成题目。如果篇幅较短,就可以先阅读案例,然后完成题目。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一是要抓住重点,尽量总结出命题人的出题点是什么。二是要注意段首和段尾,段首和段尾的句子往往是关键句。(2)答题。在答题过程中要善于站在案例中当事人的角度观察、考虑问题,要设身处地去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案例的实质内容,才能使自己的选择更加切合案例的实际。同时,要尽量避免孤立和片面地思考问题。否则,就容易陷于理论化、理想化。同时解答必须建立在案例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而不能随意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

对于第二种案例题,必须做到:(1)认真审题,分析问题的含义,要弄明白题目本身传达出来的信息,根据所学的知识,尽量整理出一个整体脉络,综合组织答案。要全面地从总体上把握知识和分析思考问题,尽量避免孤立和片面地思考问题。不能仅对案例最后的要求进行回答。(2)解答时不能过于简单。一般说来,这种案例题要求结合背景材料对答案要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解释,必要时还要展开说明。(3)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卷面整洁。要做到主次、层次、段落分明,字数不宜过多或过少;书写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条目,切不可写成一片,使阅卷者难以发现要点;分析问题时,观点要明确,用词要准确。这既能给阅卷者一个好心情,同时也能使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

4.案例题的解答技巧

对于第一种案例题,在具体解答中,仍然采用直接认定法、排除错误法和分析比较法。

对于第二种案例题,在具体解答中,首先,要认真审题。要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和中心思想以及关键词,阅读完材料后,要仔细审阅问题,并且要抓住中心词。其次,在理解材料和辨别问题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涉及的有关领域的理论要点,确定分析的基本框架。最后,针对所给的问题,结合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论证。(四)简述题

1.简述题的特点

简述题是直接测试考生对公共管理知识包括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原理、公共管理有关原则和特点以及公共决策、行政领导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题型。简述题涉及面非常广,因此,要正确回答简述题,考生必须能够全面地把握公共管理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能正确和全面地表述所涉及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原理。

2.简述题的题型分析(1)与基本概念、定义有关的基本知识题——其答题要领是简明扼要。(2)侧重基本知识系统、全面理解的知识理解题——其答题要领是观点全面。(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的知识运用题——其答题要领是逻辑有序。

3.解答简述题的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为了增加考试难度,命题一般不会那么直白,题干字数比较多,这使考生不容易抓住重点,容易造成答非所问,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提取命题人的真实意图。(2)答案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在审清题目后只需答出要点即可,对每个要点无须做过多的展开。(3)答案要全面准确。(4)考生在回答简述题时,一定要将要点明确加以标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答案看起来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也使阅卷者容易批改,给阅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也容易给高分。

4.简述题的解答技巧(1)要认真审题。(2)理清答题思路,确定答题要点和顺序。(3)解答语言简练到位。(4)答题要点给出序号。(5)卷面清楚、整洁。(五)论述题

1.论述题的特点

论述题是直接测试考生对公共管理知识包括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原理、公共管理有关原则和特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题型。论述题涉及面非常广,因此,要正确回答论述题,考生必须能够全面地把握公共管理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能正确和全面地表述所涉及的公共管理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原理。

2.论述题的题型分析(1)侧重基本知识系统、全面理解的知识理解题——其答题要领是观点全面。(2)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公共管理知识的知识运用题——其答题要领是逻辑有序。

3.解答论述题的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为了增加考试难度,命题一般不会那么直白,题干字数比较多,这使考生不容易抓住重点,容易造成答非所问,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提取命题人的真实意图。(2)答案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3)答案要全面准确。

4.论述题的解答技巧(1)要认真审题。(2)理清答题思路,确定答题要点和顺序。(3)解答语言简练到位。(4)答题要点给出序号。(5)卷面清楚、整洁。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试题精解

1.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答案]B。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最早系统并且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 )。

A.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

B.法国学者亨利·法约尔

C.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

D.美国学者乔治·埃尔顿·梅奥

[答案]B。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职能。

3.按照管理学的权变理论,权变关系是指( )两个基本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A.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条件环境

B.管理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C.管理的组织和管理的环境条件

D.管理的集权和分权

[答案]A。权变管理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权变关系就是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以上变量的函数关系,权变管理就是根据条件环境的自变量与管理方法技术的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

4.管理学在理论与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 )。

A.应用学科、发展学科、行为学科

B.理论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学科

C.人文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

D.发展学科、交叉学科、应用学科

[答案]D。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特征主要有:(1)交叉学科。管理学对于管理活动的研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管理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2)应用学科。管理学自产生起,就是以管理实践活动的直接效用性为特征的,因此管理学具有应用学科的特点。(3)发展学科。管理学的研究必然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使之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

5.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承担公共服务

B.提供公共物品

C.管理公共活动

D.建设公共工程

[答案]A。在公共管理的现实性上,公共利益的实现体现为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基本目标,在现实管理活动中,是以公共服务的承担作为基本内容的。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服务的承担,包括对公共性事务的管理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6.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区别的标志是( )。

A.是否具有指令性

B.是否具有公共性

C.是否具有合法性

D.是否具有统一性

[答案]B。公共组织具有一般组织共同的特性。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这种公共性也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

7.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主张管理组织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集权原则

B.分权原则

C.科层制原则

D.职能分工原则

[答案]C。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力管理;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其中科层制原则是指按照明确的分工和自上而下的层级系统来构建管理的组织。分工按照职业专业化原则进行,层级按照上下层级节制安排。

8.管理是以( )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A.管理者

B.人

C.资金

D.组织

[答案]A。管理的主体是指“管理中处于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集体和组织”,而并不是在管理活动中所有的人、集体和组织。

9.按照邓小平理论,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思想体现了公共管理中的哪些基本价值?( )

A.效率与公平

B.效率与秩序

C.生存与民主

D.安全与公正

[答案]A。“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涉及“效率”;“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涉及“公平”。

10.按照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和社会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被称之为管理的( )。

A.监督职能

B.领导职能

C.控制职能

D.调节职能

[答案]C。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按照管理目标和任务,运用法定的管理权力,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积极行动并贡献力量的活动,所以B项被排除。监督职能和调节职能只是控制职能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表达题意,所以可排除A、D项。

11.在管理学中,定量分析是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这一方法( )。

A.不涉及理论问题

B.涉及理论问题

C.仅限于政策问题

D.仅限于行为问题

[答案]B。定量研究方法虽然是以操作技术和规范,如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字统计方法等为主,但是定量研究方法是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现象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所以定量方法也涉及理论问题。

12.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管理之所以具有特定的共同性,是因为管理具有( )。

A.一般性

B.创新性

C.职能性

D.计划性

[答案]A。管理的一般性是指管理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相伴而生性,即管理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这种自然属性使得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使得管理具有自身的一般规律,也使得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对于不同的管理活动具有可学习性和可借鉴性。B、C、D项都是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在管理中都具有的职能或者特点,但它们任何一项都不能涵盖两者所有的共同性,只是它们一部分共同性的表现。

13.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按照他的理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管理的( )。

A.科学性问题

B.合理性问题

C.效率性问题

D.系统性问题

[答案]C。泰罗针对美国工厂中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提出了改进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一整套设计,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泰罗的其他管理思想也都是围绕提高效率展开的。

14.美国学者赫茨伯格关于管理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是指( )。

A.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

B.正式组织因素和非正式组织因素

C.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D.保健因素和风险因素

[答案]C。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它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但是,保健因素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即通过成就、认可、挑战性工作、责任、升迁和发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15.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对于管理中人性问题的关注始于( )。

A.霍桑实验

B.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C.麦格雷戈的“X—Y”理论

D.阿里吉斯的《个性与组织》

[答案]A。行为科学就是对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全面、完整地把握人的本性。而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则奠定了管理的行为科学的基础,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构成了管理中的人际关系学说。

16.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

[答案](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5)公共管理必须接受公众监督。

17.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分为( )。

A.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B.计划、组织、指挥、人事、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答案]C。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认为,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基本职能。

18.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 )。

A.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

B.管理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C.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性

D. A项和B项

[答案]D。管理本质上是人的活动,由于人的复杂性,因此管理又具有特定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同时管理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C项“管理活动有其特殊规律”不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而是管理特殊性的体现。综上所述,正确答案应该为D项。

19.“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革”,这是( )指出的。

A.特里B.戴维斯

C.弗里蒙特·卡斯特D.哈罗德·孔茨

[答案]C。系统管理学派的代表人弗里蒙特·卡斯特提出了“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迅速的、不断的、根本的变革。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革”的观点。

20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是( )。

A.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B.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C.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

D.使管理职能细化

[答案]B。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的社会活动。也就是说,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进行的。

21.马克斯·韦伯提出( )。

A.管理的人本规律

B.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C.管理具有组织性

D.组织职能具有合理性、有序性和规范性

[答案]B。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它的含义是指人员的任用按照职位的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试和教育训练,根据候选人能力决定任用;同时,组织中人员的关系遵循理性原则,以职位关系为支配,排除感情因素的影响。

22.下列作者的著作被写错的是( )。

A.赫茨伯格的《工作的推力》

B.马斯洛的《激励与个人》

C.阿吉里斯的《个性与组织》

D.麦格雷戈的《工作与人性》

[答案]D。《工作与人性》是赫茨伯格的著作。麦格雷戈的代表作是《企业的人事方面》。

23.孔茨提出“管理学丛林”,把管理学派划分为11个,以下不属于孔茨划分的学派是( )。

A.以孔茨等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B.以巴纳德等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C.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

D.以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答案]C。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是经验学派,而不是经理角色学派。以明茨伯格等为代表的才是经理角色学派。

24.管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案](1)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对管理中经济人、机械人的设定到对管理中社会人设定的过程。(2)管理学的发展是从管理过程的单个因素、单个过程和单个侧面的研究到全面系统研究的过程。(3)管理学的发展是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过程。(4)管理学的发展是从学派分化到兼容并包、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的过程。

25.机场建设引发的思考

开发旅游资源是修建J市机场的最大理由,当时没有到J市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是主要交通路途。当然,修机场、通航可以提升J市城市形象和功能,招商引资,于是机场被寄予厚望。1993年,经过可行性研究、立项、审批层层把关,J市机场开始破土动工,1996年机场竣工,J市迎来航空时代。兴奋仅仅维持了两年。民航局A局长称:“只花钱不挣钱,谁都高兴不起来。”1997年,J市机场通航第一年便陷入亏损,原因很简单:没客源,没有航班。而在J市机场修建项目报告上,每年客流量应当在300万人左右,现实数据却只有区区100多人,从开通起,赚钱便成为泡影。停停飞飞到1999年,J市机场终于关闭,至此,J市机场债务已达2亿元以上。“机场建设陷入怪圈。”A局长说。为发展经济修建机场,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机场发展,两者应该是良性互动,咋变成了怪圈?A局长分析认为,单就机场而言,建设时机还是超前了一点,J市经济发展对机场的支撑远远低于预期。经营方法落后以及管理的漏洞加速了机场亏损。“官僚决策、经营是最本质的原因。没有人质问机场建设是花谁的钱?谁该负责?”A局长说。

来自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的消息:在全国机场中,J市机场仅是一个小小泡沫,在南方某省六个机场中,仅有两个机场经营尚好,其余均陷入亏损,最少的年客流量只有100多人,最多的年客流量将货物折算后也在3万人以下。

据该省民航局计划处B处长介绍:某市并无著名旅游资源,但并不妨碍当地投资3.3亿多元修建标准为4C的机场,6 000多人的年客流量带给机场的只有亏损。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市为修建机场,3.3亿元建设资金来之不易,连当地小学生都被要求集资。到2001年9月,最终一个航班也没有。机场被迫关闭。这纯粹是面子工程。B处长认为,该市本来就有一个小飞机场,一直是停停飞飞,但1996年,地方政府头脑发热,突然要将小机场升格为4C机场。“我们早就建议当地不要建民用机场,但谁愿听?”B处长说。“在周围200公里内早有两个机场,当地经济水平根本容不下三个机场竞争。”来自航空总局的资料表明,在目前支线、干线机场中,除依托著名景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外,几乎无一例外都陷入亏损,数目在50个以上。“民航总局并不能制止泡沫产生。”面对机场泡沫的破裂,国家民航总局机场司工作人员认为,支线机场建设的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问题多出自地方政府环节。B处长解释说,地方机场都是当地政府自筹资金,并不需要国家财政出钱,建与不建、什么时候建的决定权更多地来自地方意愿,政府工程、窗口工程、标志性建设往往超过实际经济发展需要,这也是地方机场容易上马的原因。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政府修建机场的主要目标应该是( )。

A.改善投资和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B.谋取巨额经济利益

C.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

D.提升政府的形象

[答案]C。谋取巨额经济利益是工商企业的根本目的,所以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A项和D项虽然也是政府修建机场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本案例中修建机场属于公共管理,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在现实中公共利益的实现体现为提供公共服务,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2)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属于( )。

A.政府公共组织

B.非政府公共组织

C.企业组织

D.经济组织

[答案]B。交通运输工程学会具有进行公共管理的特点,同时其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排除它是企业组织和经济组织,即排除C和D;而政府组织是一种通过法定的公共程序产生的,其权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其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交通运输工程学会的管理不具有最终强制性,所以A也不符合题意。(3)50多个机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 )。

A.决策失误

B.计划不周

C.用人不当

D.控制不严

[答案]A。50多个机场都存在没有客源、没有航班的现象。而这些都是在决策前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是很多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想的只是自己在任期间能做多少表面工程,而不是考虑其能产生多大的效益。因此,50多个机场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失误,即官僚决策是最本质的原因。(4)机场的重复建设充分体现了决策是一种( )。

A.预见性选择

B.主观性选择

C.客观性选择

D.创新性选择

[答案]B。机场重复性建设如果从理性的角度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决策者为了体现其在任期间能有一些“看得见的”业绩,即表面工程,而没有考虑到这些工程所产生的实际效益,没有考虑到客观实际,换句话说,决策更多的是受到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左右。

*(5)避免机场的盲目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应主要运用( )。

A.经验思维方式

B.系统思维方式

C.创新思维方式

D.直觉思维方式

[答案]B。机场重复性建设,说明决策者没有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局部性问题。所以要避免机场的盲目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应主要运用系统思维。

26.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的是( )。

A.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B.行为科学阶段

C.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D. A、B、C

[答案]A。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做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

27.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实现标准化

B.制定科学报酬制度

C.提高工人素质

D.提高效率

[答案]D。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围绕着提高效率,泰罗对工作的工时和动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定额原理。

28.早期的管理学主要是以( )。

A.定性分析为特征

B.定量分析为特征

C.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特征

D.模型分析为特征

[答案]A。早期的管理学主要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以定性分析为特征。

29.下列不属于领导职能一般特点的是( )。

A.主导性

B.协调性

C.专业性

D.决断性

[答案]C。领导职能的一般特点主要有:(1)权威性;(2)主导性;(3)决断性;(4)公正性;(5)协调性;(6)规范性。

30属于行为科学阶段代表人物的是( )。

A.巴纳德

B.德鲁克

C.西蒙

D.卢丹斯

[答案]A。巴纳德是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人物。德鲁克是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卢丹斯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

31.奠定管理行为科学基础的是( )。

A.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B.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麦格雷戈的“X—Y”理论

D.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答案]D。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构成了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管理行为科学的基础。

32.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是( )。

A.管理职能

B.管理目标

C.人际关系

D.管理环境

[答案]A。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过程或者管理职能,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与别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故又称管理职能学派。

33.韦伯认为,现代行政体系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公平原则

B.理性化原则

C.效率原则

D.权变原则

[答案]B。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化原则,因此,现代行政体系所有社会组织和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化原则。

34.列出孔茨提出的“管理学丛林”的11个学派。

[答案](1)以孔茨等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2)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3)以巴纳德等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4)以马克兰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5)以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6)以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7)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经验学派。(8)以明茨伯格等为代表的经理角色学派。(9)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技术学派。(10)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经营管理学派。(11)以卢丹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

35.区别管理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

A.管理目标

B.管理手段

C.管理创新

D.管理职业化

[答案]A。管理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管理具有明显的目标性。管理目标是区别管理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36.现代管理学学派林立,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学派被称为( )。

A.人性行为学派

B.社会—技术学派

C.经理角色学派

D.经营管理学派

[答案]D。以布里奇等为代表的管理学派称为经营管理学派。

37.法约尔提出管理“五职能说”,即计划、组织、指挥、( )、控制。

A.激励

B.人事

C.沟通

D.协调

[答案]D。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提出管理“五职能说”,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8.公共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产品,具有( )。

A.现实性和潜在性

B.非经济性和非盈利性

C.公共性和竞争性

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答案]D。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如公共道路、桥梁等,也包括无形的产品,如法律、规章制度等。

39.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代表作是( )。

A.《人类动机的理论》

B.《工作的推力》

C.《个性与组织》

D.《企业的人事方面》

[答案]C。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中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他认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40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分别属于( )权威。

A.传统型和魅力型

B.魅力型和法理型

C.传统型和法理型

D.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

[答案]B。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和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分别属于魅力型和法理型权威。

41.创设若干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决策树、线性规划、网络技术、动态规划、模拟方法和对策方法等,属于“管理学丛林”中的( )。

A.管理过程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答案]D。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管理中的人是理性人,组织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结构,经济效果是其最根本的活动标准,管理过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过程,因此,管理活动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述。为此,科学管理学派创设了若干管理研究的定量分析方法,如决策树、线性规划、网络技术、动态规划、模拟方法和对策方法等。

42.《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美国学者( )。

A.威尔逊

B.泰罗

C.古德诺

D.韦伯

[答案]A。西方行政学产生于美国,以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为标志。

43.简述西方行政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案]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期(大致从1887年到1930年)。在这一阶段,行政学的产生与形成受到工商企业管理科学的重大影响,它的许多原则、原理都是从那里借用或移植过来的。因此,行政学在这个时期又被称为传统管理时期。

第二个阶段: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大致从1930年到1960年)。在这一阶段,行政学受到梅奥、巴纳德、马斯洛、麦克雷戈等人行为科学理论和主张的重大影响,因此,行政学在这个时期又被称为科学管理时期。

第三个阶段: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大致从1960年到现在)。在这一阶段,行政学受到系统理论的重大影响,因此,行政学在这个时期又被称为现代化管理时期。

44.行政管理活动属于( )。

A.执行性活动

B.领导性活动

C.强制性活动

D.民主性活动

[答案]A。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行政管理活动具有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的特点。

45.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成长阶段,也称为( )。

A.传统时期

B.成熟时期

C.人际关系时期

D.分化时期

[答案]C。行政学的成长时期,又称行为科学时期或人际关系时期。这个时期大致在20世纪30—60年代。

46.从管理学的角度将行政定义为组织、领导、计划、协调和控制手段,有效地处理公务和政务活动的是( )。

A.魏劳毕

B.古德诺

C.怀特

D.戈德特纳

[答案]C。怀特从管理学的角度将行政学定义为通过运用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处理公务和政务的活动。

47.下列活动属于行政范畴的是( )。

A.某国有工厂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解决个人医疗保险问题

B.某商场经理捐款给“希望工程”

C.某大学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解决贫困生学费减免问题

D.某县政府办公会商讨解决农民的卖粮难问题

[答案]D。广义的行政管理的主体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狭义的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指行政部门。

48.下列属于我国行政管理主体的是( )。

A.国家政协机关

B.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长

C.某市人民政府

D.某村村委会

[答案]C。狭义的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指行政部门。

49.下列著作中,被视为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

A.《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B.《政治与行政》

C.《科学管理原理》

D.《公共行政原理》

[答案]A。西方行政学产生于美国,以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为标志。

50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的标志是( )。

A.《政治与行政》

B.《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C.《行政管理导论》

D.《公共行政原理》

[答案]B。西方行政学产生于美国,以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为标志。

51.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是指( )。

A.科学性与政治性

B.执行性与权威性

C.科学性与执行性

D.政治性与权威性

[答案]A。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是指科学性与政治性。作为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必须根据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这是行政管理的一般性和科学性的一面;作为国家权力结构的一个部分,行政管理又必须为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服务,这是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和政治性的一面。

52.现代行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是( )。

A.依法管理

B.效率至上

C.协调有序

D.民主管理

[答案]A。现代行政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53.解释名词:行政

[答案]行政: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54.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布莱克维尔

B.科恩

C.布坎南

D.威廉姆逊

[答案]C。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

55.提出使管理职能细化并实行“职能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

A.韦伯

B.法约尔

C.泰罗

D.德鲁克

[答案]C。泰罗提出管理职能细化,并实行“职能工长制”;韦伯作为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中提出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认为管理职能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基本职能;德鲁克是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

56.现代管理学派中,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孔茨

B.西蒙

C.卢丹斯

D.明茨伯格

[答案]C。卢丹斯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是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

57.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的学派有( )。

A.系统管理学派

B.科学管理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答案]ACD。属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的学派有以卡斯特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马克兰特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属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58.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有( )。

A.注重管理的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

B.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C.重视非正式组织

D.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

[答案]BCD。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有: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重视非正式组织、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走向民主。注重管理的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属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习题单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社会历史性质是由( )决定的。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

B.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关系

C.占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关系

2.( )是管理过程的活的灵魂、管理的核心环节。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3.下列关于管理职能表述正确的是( )。

A.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的各项职能在内容上是独立的,并且要求管理者单独实施

B.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

C.有关管理基本职能的划分,目前尚不存在统一的看法

D.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计划、人事、指挥、协调和控制

4.预先决定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何时去做、在何地做、由什么人做以及如何做,是管理哪一项职能的任务?( )

A.控制

B.组织

C.领导

D.计划

5.领导职能的突出特征是( )。

A.主导性

B.公正性

C.协调性

D.决断性

6.( )是领导职能保持其权威性并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

A.公正性

B.合法权力性

C.主导性

D.决断性

7.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标是( )。

A.经济效益

B.利润最大化

C.政治利益

D.公共利益

8.( )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目标的共同部分。

A.管理目标

B.分目标

C.阶段目标

D.中长期目标

9.( )可以为管理者有效地检测管理绩效提供依据。

A.管理的组织性

B.管理的创新性

C.管理的目标性

D.管理的两重性

10.组织的( )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目标

B.成就

C.利益

D.效率

11.( )是管理活动的首要职能,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A.计划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D.协调职能

12.( )是关系到社会正义的领导职能必备的特性。

A.公正性

B.民主性

C.评价性

D.统一性

13.( )是管理过程的监视器和调节器。

A.计划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D.组织职能

14.( )是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连接点。

A.计划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D.组织职能

15.( )说:“领导艺术是一种远离数学领域的才能,它能从大量复杂事物的关系中判断出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A.法约尔

B.梅奥

C.钱学森

D.黄达强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划分及其主体组成形式,我们可以将现代社会的管理划分为( )。

A.科学管理

B.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C.公共管理

D.企业管理

2.根据管理的不同层次,可将管理活动划分为( )。

A.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B.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C.微观管理

D.宏观管理

3.下列哪些属于公共管理的特性?( )

A.独占性

B.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

C.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

D.竞争性

4.下列哪些是对组织职能特点的描述?( )

A.合理性

B.有序性

C.规范性

D.选择性

5.计划职能的特点包括( )。

A.预先性

B.协调性

C.评价性

D.调整性

6.领导职能的特点包括( )。

A.权威性

B.主导性

C.公正性

D.规范性

三、简述题

1.简述管理的基本含义。

2.简述管理的两重性。

3.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4.简述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之间的关系。

5.简述计划职能的特点。

6.简述领导职能的特点。

四、论述题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单元二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

A.人

B.财

C.物

D.信息

2.管理的作用对象是( )。

A.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管理目标

D.管理计划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没有规律可循

B.管理的特殊性是指它的自然属性

C.在管理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管理的艺术性是指在管理中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

4.在管理职能的各种划分法中,都将( )两种职能作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A.领导和计划

B.领导和组织

C.组织和控制

D.计划和控制

5.目前有关管理职能的划分尚不存在统一的看法,但根据我国的管理实践,尤其是公共管理的实践,可将管理职能划分为( )。

A.计划、组织、指挥、领导

B.计划、指挥、协调、决策

C.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D.决策、组织、指挥、控制

6.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 )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7.根据管理者采取的管理方式,可以把管理划分为( )。

A.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

B.专制管理、民主管理和自治管理

C.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管理

D.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

8.管理是与人类的社会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这表明了管理是人类社会的( )。

A.基本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

D.本质属性

9.公共组织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 )。

A.组织目标和基本功能上

B.组织规则上

C.组织的效率上

D.组织的形成过程中

10.下列哪个职能最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 )

A.组织职能

B.计划职能

C.控制职能

D.领导职能

11.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 )。

A.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和社会公共生活过程中

B.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

C.管理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

D.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2.资本主义社会管理和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在目的上( )。

A.都是一样的

B.是不一样的

C.有相同的部分,但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D.以上都是错的

13.( )是管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力量凭借。

A.公共组织

B.公共目标

C.公共利益

D.公共权力

14.管理的环境和条件是指( )。

A.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管理者所管理的组织的内部状况

C.管理者所面临的被管理者的状况

D.管理者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15.下列不属于领导职能一般特点的是( )。

A.主导性

B.协调性

C.专业性

D.决断性

16.按照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的要求,对组织和社会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活动,被称之为管理的( )。

A.监督职能

B.领导职能

C.控制职能

D.调节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组织和管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管理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往往具有同一性

B.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运行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

C.管理必须以合理的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

D.管理是组织的基础,组织是管理的机能

2.下列关于管理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理的主体是指管理活动中的人、集体和组织

B.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活动中的被动者和配置的有效资源

C.管理的目标就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D.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下列关于管理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B.在管理活动和管理学研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于管理基本职能的确定和划分具有不同看法

C.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学者是德国的韦伯

D.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的各项职能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紧密相关的,并且往往要求管理者同时实施

4.下列关于管理社会属性表述正确的是( )。

A.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

B.管理都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C.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管理,也有其特殊规律

D.管理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性质,具有特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5.下列关于管理的创新性说法正确的是( )。

A.管理的创新性说明管理不具有稳定的形态和方式

B.管理的创新性首先来源于管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C.管理的创新性使得管理活动能够不断深入和丰富发展

D.管理活动的不断创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6.下列哪些是对公共管理特点的描述?( )

A.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B.公共管理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

C.公共管理具有竞争性

D.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

7.内部环境条件包括( )。

A.组织性质和制度

B.组织的人员状况

C.组织的技术水平

D.组织的文化

三、案例题

这是一家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它隶属于一家高科技产业集团,下设市场部、软件开发部、技术支持部及办公室,公司的人事委托集团代行管理。

苏先生是这家软件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每天9点上班,今天他不到9点就到了公司。他计划今天能把即将招标的一个项目的技术方案写完。对这次招标,苏先生非常重视。他不希望在技术上出错,于是亲自动手完成这个方案。

9点,员工陆续到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此时,苏先生对技术方案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这时,电话响了起来,苏先生拿起电话,对方是正在实施中的大连项目的用户代表。用户反映,公司的技术人员安装后,未调试软件就回去了,到现在快两个星期了,还没给解决,不知是怎么回事。苏先生听到这一情况很生气,一边安慰用户代表,一边想对策。他答应用户代表,最迟明天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挂了电话,苏先生把技术支持部的李经理找来了解情况,商量对策。“老李,大连那个项目是怎么回事?刚才他们打过来一个电话,说我们的人给人家安装没给调试就回来了。”“是这么回事。这次去大连,是派张力和李明去的,他们到那儿把系统安装后,用户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当时张力他们觉得新增功能不应包含在合同内,所以没有给对方明确答复。大连那边所说的调试是指按他们的要求修改程序,根本不是什么现场调试。若不在现场调试好,能算安装完成吗?”“那为什么回来之后,到现在还没给人家答复?”“这你要问市场部了。张力和李明回来之后,我就把情况对市场部和软件部说了。软件部说,最近活儿多,根本没时间改。不知市场部是怎么跟用户协调的。市场部在谈这个单子的时候,有关系统的硬件配置方面的要求事先也没有跟我们打招呼。在合同签约之后才把系统配置给我们。在备货时,我们发现有些型号市面上已经淘汰了。更有甚者,有些货的价格比他们的报价还高,让我们怎么买?他们倒好,来一个大撒把,单子一签,就什么都不管了。再有,软件部开发的软件也经常出毛病,让我们老招用户的骂,要知道,我们的工资水平在全公司是最低的。”“好吧,下午1点,三个部门的经理都来,咱们碰一下,再决定大连的项目怎么处理。”苏先生觉得问题有点麻烦,想听听软件部的看法再作决定。

软件部的经理欧阳先生来到苏先生的办公室。“欧阳,大连的项目需要改软件的事,你知道了吧?”“这事儿老李找过我。但是我们实在抽不出空。几个项目都压在我们身上了,而且都是急茬儿。我觉得应该在市场部加强技术力量,对项目的功能要求控制一下。现在可好,用户提什么要求就答应什么,根本不考虑我们开发的时间和工作量,很多问题是由于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技术人员在给用户培训的时候应把常见的问题讲透。有些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处理,不必事事找软件部。如果老找,要他们干什么。顺便跟您汇报一下,我们部的小任要求调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