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9 16:35:59

点击下载

作者:张兆娟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试读:

前言

软实力VS硬实力“软实力”又称为“软力量”、“软权力”,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其最初的含义是指在国际政治领域,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等无形的权力资源来影响其它国家人们的行为。现在,这一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更成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商业术语。

不断提高竞争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要诀。如果把设备、厂房、资本、人员、产量、利润等比作企业竞争力的硬件或硬实力,那么,以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信誉、品牌意识、服务理念、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等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企业文化就可以视作企业竞争力的灵魂,即软件或软实力。后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管理和运行状况的一面镜子。

商场如战场。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在市场中提高企业自身形象与地位,已成为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精明企业管理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从很多成功企业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公众形象越好,在同等的竞争条件下,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通过一些公众关注度极高的公开活动塑造企业形象,已成为相对于过去企业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硬实力”竞争之后的新的竞争方式——“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而管理者自身软实力的打造己成为今天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因为软实力是成功领导所必备的品质。

事实证明,领导者本身具备的软实力,是企业硬实力得以强大且持久的前提。但是软实力的打造,需要耐心,需要悟性,甚至需要机缘,而培育软实力比培育硬实力更为重要和艰难。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就认为软实力是通过道义上的主导去赢得朋友、影响他人的一种能力。他说:“中国人经常说‘以德服人’,实际上就是指赢得人家的心,而不是单纯使用蛮力。”

实际上,商业成功越来越取决于软实力的微妙作用。软实力企业不单打独干,也不对所获业务独占不放,而是与供应商和客户结成双赢联盟,有时甚至借力于行业协会或双边伙伴关系与竞争对手结盟。“电子港湾”是现代软实力企业的一个例子。它是一个由客户组成的团体,与客户共同树立品牌,形成参与游戏的行为规则。“电子港湾”没有把客户视为市场“战争”中的“目标”,而当作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硬实力企业用单一标准对待所有市场,软实力企业则更注重文化适应性,愿意以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的方式满足当地需求。它们为经营子公司聘用和开发当地管理人才,而硬实力企业仍向海外派出它们认为能忠实执行总公司决定的经理人。

当然,仍有一些成功的硬实力派首席执行官正在经营一流美国企业。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做法可能会抬高短期股东价值,但从长远看,思路开阔、适应性强的软实力观点将占据上风。在董事会会议室内,就像在战场上一样,管理者可能赢得战斗却失去人心。

今天的领导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软实力”源于领导者的综合实力,“软实力”折射领导者的发展潜力,“软实力”反映领导者的企业影响力。

可见,“软实力”并不“软”,它是“硬实力”的体现;没有“硬实力”,就无所谓“软实力”;反过来,“软实力”扩大了,也会促进“硬实力”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软实力”,就是领导者“崛起”所产生的力量。

用物理学术语来阐释,硬实力就是力,软实力就是场。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看,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形态,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离开了硬实力的增强,软实力就无以附着,无以发挥其功能。离开了软实力的提升,硬实力就难以持久和达到稳固。

在当下,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着领导者在未来商海中的地位。而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但领导者自身所具有的软实力更是尤为重要。硬实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管理者必须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因为没有软实力匹配,硬实力硬不到哪里去。本书删繁就简,精炼的概括出八个具有经典意义的软实力基本构架:意志力、影响力、应变力、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亲和力、传统国学成就软实力,深入浅出的阐述了领导者如何运用软实力,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值得读者阅读学习和深思研究。

软实力之一:意志力

意志力是软实力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领导者能力范畴中占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对领导者的行为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坚定执著的意志。意志力是竞争力,意志力是战略的保证。造就优秀的经理人必须从意志力开始。

凡是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承认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也许会对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抱怨和不快乐,反而使他充满一股热忱想闯出一番事业来。

今天的管理者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意志力有多强,成就就有多高。

第一节 从勾践复国看软实力

今天的管理者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意志力有多强,成就就有多高。

软实力,是一个领导者所真正拥有的实力。它是领导者自身可以具备的,是不为外物所转移的。而作为软实力之一的意志力,是人类最大的奇迹,它可以坚强到比钢铁还坚硬,帮助你挑战超越极限的伟大目标,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横逆,让你在绝对劣势下反败为胜。

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它是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深刻彰显出来的品质。

作为软实力之一的意志力,对管理者的成长、成功有着非凡的意义。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唐代大诗人杜牧曾经诗云:“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谈的是对项羽垓下之战的看法,认为项羽应该忍辱负重,不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返回江东厉兵秣马,继续与刘邦争霸天下。但是项羽却自刎于乌江,可历史总是由无数的巧合构成,项羽没有做到的、没有成就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勾践做到了。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越丧乱之际兴兵伐越,勾践起兵抵抗,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市)。吴军战败,阖闾受箭伤死于回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时时不忘杀父之仇,用了二年多的时间练兵。

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打算欲先伐吴国。范蠡谏:“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不听,于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率军攻吴。吴王闻之,亲率精兵击越,两军大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越军大败。勾践带着剩下的5000人逃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被吴军包围。

这正验证了杜牧的那句“胜负兵家不可期”。勾践的兵败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勾践非常后悔,对范蠡说:“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出计让大夫文种贿赂吴太宰伯嚭,向夫差请求称臣纳贡。夫差不听相国伍子胥要他坚决灭掉越国的忠告,答应了勾践的请求,但要勾践夫妇到吴国为他服役。

范蠡为勾践想到了一个应对亡国灭种的办法,但是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并不高。因为任何一个帝王都是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的。更多的时候,屈辱的活着比死亡更为可怕。这也是为什么项羽兵败自杀,崇祯自缢煤山……可勾践能够名留青史就在于他的强悍的意志力。他决定忍帝王之所不能忍,来达到自己最终的胜利目标。

于是,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夫人和范蠡去吴。大臣们见国君为保国复仇甘受屈辱,都哭着向他保证一定要治理好越国,百姓也都哭着为他送行。

勾践抵达吴都后,夫差果然有意羞辱他,要他住在阖间坟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喂马,有时骑马出门还故意要他牵马在国人面前走过。勾践忍辱负重,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前去问候,还掀开马桶盖观察夫差刚拉的大便,体察夫差的病情。……

词典上将“意志力”解释成“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是“控制”和“力量”两个词。“力量”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控制”它。勾践把他的复仇决心完美的控制起来,隐藏起来,他小心翼翼,以过人的意志力克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忍辱负重,谨言慎行,韬光养晦。时间过去3年,由于勾践尽心服侍,再加上伯嚭不时接受文种派人所送之礼而在夫差前为勾践说好话,使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决定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国。

勾践成功了,他终于又重新站在了越国的国土上,终于可以长长地吐一口气,挥手告别三年屈辱的奴隶生涯。而正是他的忍辱负重,才使他后来的成功成为可能。不然,身死国丧,勾践只不过是历史上一个默默无闻的亡国之君。所以说,是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坚毅的意志力成就了他的春秋霸业。卧薪尝胆,卷土重来可预知

有人说:“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而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在勾践以强大的意志力克制自己的尊严和复仇的冲动从吴国回来后,便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也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

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诵的“卧薪尝胆”。他和夫人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吃饭没有鱼肉,穿衣不加修饰。自己经常同百姓下田耕种,夫人也自己养蚕织布。

越国遭受战争创伤,田地荒芜,人口减少,生产受到很大破坏。为使国家富强,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要范蠡负责练兵,文种管理国家政事,推行让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奖励耕种、养蚕、织布。尤其鼓励生育,增加人丁。规定男20、女17必须结婚,否则父母受罚;上了年纪的人不准娶年轻姑娘为妻;妇女临产前要报官,由国家派医官检查照顾;生男奖酒1壶、狗1条,生女奖酒1壶、猪1头;家有两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一个,有三个儿子的,国家负责养活两个。

在国家迅速恢复生机的同时,勾践又采取许多办法麻痹吴国,造成吴国内耗。勾践年年月月按时给吴国纳贡,使夫差始终相信他是真心臣服。继续贿赂吴太宰伯嚭。派出奸细刺探吴国的消息,散布谣言以离间君臣关系,使夫差杀害忠良。勾践又以越国遇灾害为由,不时向夫差借粮,使吴国粮食储存减少,而越国则储备充足。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勾践派人运去特大木,说是“神木”,夫差非常高兴,扩大了姑苏台的设计,使吴国更加劳民伤财。

勾践又施美人计,为夫差的姑苏台选送美女。其中有一叫西施的,不仅美貌无比,且有才识,是由范蠡在芋罗山上选得,并经过了训练。夫差得到西施,极其宠爱,以至言听计从。

伍子胥早已察觉勾践所作所为意在复仇,多次劝谏,不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夫差的反感和怀疑。公元前485年,夫差为争霸而北上伐齐,伍子胥不赞成,指出越国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听,继续伐齐,在艾陵之战中大败齐军,获胜而归,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听信了伯嚭的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伍子胥死后,吴王将政事交给伯嚭管理。勾践得知伍子胥已死,拟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未到,还需等待。

勾践以坚定的意志力,立志复仇,经过漫长的十年,通过如上诸多准备,终于等到机会,可以和强大的吴国一决雌雄,报仇雪耻。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春,吴王夫差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会盟,国内只留下太子友和老弱兵卒守卫。越王勾践想乘吴国国内空虚之机出兵攻吴。范蠡仍认为时机未到。他分析说:“吴王率精兵北上会盟,国中空虚,太子留守。但吴大军出境未远,闻越乘虚而入,会很快回兵击我”,因而劝勾践暂缓出兵。数月之后,估计吴军已到黄池,遂促勾践出兵袭吴。

勾践乃率5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军大败,太子友阵亡。这时,夫差打败齐国,正约晋、卫、鲁等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会盟,当上了霸主。接到消息,十分懊丧,只好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践和范蠡认为吴国还有实力,一时消灭不了,答应讲和,退兵回国。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范蠡、文种乘吴国多年灾荒又遇大旱,仓廪虚,百姓饥饿,多就食于东海之滨的机会,再次建议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遂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正要应允,范蠡上前说:“大王您忍辱受苦20余年,为了什么?现在能一旦抛弃前功吗?”转头又回绝王孙雒说:“过去是上天把越赐予吴国,你们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吴赐越,我们不敢违背天命而听从你们的请求。”王孙雒还要哀求,范蠡毅然鸣鼓进兵。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就自杀而死,临死时说:“吾无面以见子胥也!”勾践葬吴王而诛太宰伯嚭。

勾践率得胜之师,北渡淮河,与齐、晋等国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元王派使臣送来祭肉,封勾践为“侯伯”。自此,越军横行江淮一带,诸侯尽来朝贺,勾践的霸业完成。

正因为勾践的“卧薪尝胆”,正因为勾践的忍耐、坚忍,成就了属于他的春秋霸业。可见,意志力对于一个领导者是多么的重要,是如何的不可或缺。

而在心理学中,意志正是指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动员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客观困难。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它反映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上。

世界上,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办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矛盾伴随着困难。所以,困难在我们办事情、处理问题时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因此,意志与一个人和领导工作是寸步不离、形影相随的伙伴。那么,如何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力,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勾践为免于亡国而甘受屈辱,为报仇雪耻而卧薪尝胆,最终采取正确的方略和计谋消灭了吴国的事例,尤值得今天的管理者们借鉴学习。把“永不放弃”刻在心头

凡是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承认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也许会对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抱怨和不快乐,反而使他充满一股热忱想闯出一番事业来。勾践面对困境不气馁,找到方法后切实的去实践,而不论这个过程有多难,这种坚忍克制的意志力,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尤为值得今天的管理者重视的。

在现实工作中,意志力表现为一个人坚强不摧的意志品质,表现为不怕受责难,不怕担责任,不怕犯错误,不怕丢乌纱帽,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向着正确方向努力前进的能力。

而研究表明,超过九成的成功者都是敢于面对风险、不怕失败,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顽强坚持、决不半途而废的人。

在历史上著名的法俄大战中,面对拿破仑元帅领导的法国军队的勇猛进攻,俄国统帅库图佐夫采取了坚壁清野,巧妙周旋的策略,经过长时间的消耗战,终于利用西伯利亚独一无二的严寒,一举挫败法国人的意志和战斗力,赢得了伟大的胜利,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凡的意志力。两军对垒成败各半,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意志力是支持成功的精神食粮,决定了人生命运的最后走向,因此意志力是成功的首要支撑力。

清代文学大家蒲松龄有一幅很有名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讲的就是项羽辉煌的前半生和勾践成功的后半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虽说有志者事竟成,但假如没有坚韧的意志力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坚韧的意志力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的信念与决心,坚定的信念与决心是战胜困难所必需的;二是坚持不懈的恒心,成功者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坚持不懈的恒心,没有坚持不懈的恒心就不能战胜大小困难,而只能被困难阻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三是要有坚韧的品格,坚韧是解除困难的钥匙,坚韧的品格是成功者共有的特征;四是忍耐力,意志上的忍耐力能创造奇迹。决不后退,从不放弃,在其它能力都屈服败走的时候,意志力还能助你打许多胜仗。

人可以被击败,但不能被征服;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可以有成功或是失败,但是绝对不能够放弃自我而失去面对困难的意志力!要知道,在每一段人生的旅程中,其实最耗力与最难面对的绝不是开始跨出的第一步,而是即将迈向终点的最后一步;也惟有坚持走到最后,才算是真的征服了自我的命运!

勾践在经历着亡国之耻、尊严之辱、身体之痛的时候,仍然能够忍帝王之不能忍,做帝王之不能做,凭借的就是他强大的意志力,就是他永不放弃的精神。所以,今天的管理者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意志力有多强,成就就有多高。

第二节 刘备为什么是一个英雄

“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意志力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具备的软实力之一,那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意志力是指人们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或坚强的意志品质。人的意志力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采取决定需要意志力,执行决定更需要意志力。一个人确定目的及动机的自觉性、执行决定的原则性、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是意志力好、意志坚强的表现;而盲目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则是意志力差、意志软弱的表现。

自我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能力、善始善终地把决定贯彻到底的坚韧顽强品质,是意志力强弱的标志。也就是说,意志力的强弱反映着人的自我调节的能力。此外,人的意志力还集中体现在以勇敢献身的精神来排除困难,把决定贯彻到底的品质上。人的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锻炼出来的。三国政治家刘备就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梦想的。人穷志不穷

在心理学中,意志是指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动员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客观困难。意志是人的心理活动,它反映在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行为上。

刘备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以贩鞋织席为生,艰苦的生活使他从小得到许多锻炼。少年老成的刘备,处境虽然艰难,对前途却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坚信终有一日能够摆脱贫困,干一番大事业。《三国演义》写道:“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常资给之。”

所以说,凡是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承认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也许会对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抱怨和不快乐,反而使他充满一股热忱想闯出一番事业来。

十五岁那年,刘备经母亲张罗,又得到同宗刘元起的资助,与公孙瓒等人一起,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卢植为师。刘备平日喜好的是吃穿玩乐一类的东西,对读书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期间,他的一大收获是与比他年长的公孙瓒成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刘备平时不大讲话,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很善于交结他人。

尔后,黄巾大起义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浪潮,汉朝政权分崩离析,刘备这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身无长物、兵无半人,但是他却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际,立下壮志:“匡扶汉室,还于旧都”。

可见,在每一种追求中,作为成功的保证,与其说是才能,不如说是不屈不挠的意志。

而刘备少有大志,且不因贫贱而磨灭。因此,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概而言之,意志力就是人本身。意志是人的行动的动力之源。真正的希望以它为基础,而且,它就是使现实生活绚丽多彩的希望。大义之忍是策略

对于众多企求建功立业的人来说,命运之神近乎于虐待狂,他狠心地将人们投入一条粗粝恐怖的生命畏途之中,去接受种种凡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在这漫长而艰难的跋涉中,许多人支持不住中途倒下了。只有极个别人忍受住这种炼狱般的考验,成功地达到目的地。他们成功的关健,是因为手中有一根百折不挠的杖——忍。

意志力是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而“忍术”则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性修养之一。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忍”是心术的至高境界,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刘备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年曾投靠过公孙瓒、吕布、曹操,也投靠过袁绍和刘表,最后还投靠孙权。在他近二十年的逐鹿生涯中,有一大半的生活都是在寄人篱下中度过。一般人在这样郁郁寡欢且不得志的日子中,很容易灰心丧气,然而,刘备却没有在挫败中失志,他反而愈挫愈勇。

就如苏轼所说的:“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要想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就一定要学会“忍”,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忍成钢”。

所以,在投靠曹操时,虽然刘备知曹操对他防心甚重,而他对曹操亦无所谓的效忠之意,然寄人篱下,纵使曹操对他有不当之处,致使关羽有杀操之意,但他仍顾全大局,示意关羽忍耐,并以种菜为韬晦之计,这是他长于忍耐的表现。在投靠刘表的无聊日子中,虽不受重用,也不满腹牢骚,而是结羽毛作为消遣,在耐忍中等待机会。若非以此长于忍耐、韬光养晦之特质,刘备恐难有所成就。

另外,刘备还深知祸从口出,于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寡言罕语的本事;他深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的道理,所以韬光养晦,从不示人大志;他虽不损栖身之木,但时时都在培植自己的力量,一旦羽翼成,则必振翅高飞。刘备为人最高明的地方,就是灵活,随机应变。在实力不足受到别人威胁时,他知道暂时去投靠一个大集团以求自保;

而有时为了保存实力,获得发展,他又必须脱离这个大集团。他的这一特征,在投靠曹操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高势重,朝廷中正酝酿以董承为首,准备推翻曹操的政变。刘备来到许都后,一直闷闷不乐,一心想脱离曹操,另立门户,岂可寄人篱下?于是,刘备也参与这项秘密活动。为了怕引起曹操怀疑,刘备闭门不接待宾客,整天在后院种菜,装作胸无大志,与世无争的样子。曹操好几次派人窥探刘备的动静,都看不出什么破绽。关羽和张飞看刘备那样没志气,忍不住抗议。刘备告诉他们说:“我哪是真的在种菜?我是为了避曹操的耳目。曹操对我注意已久,此地不可久留。”

刘备每天小心翼翼,唯恐露出蛛丝马迹。一天,曹操叫人把他请来,青梅煮酒,两人在小亭里对饮。酒至半酣,天上忽然阴云密布,曹操见云有龙形,故意让刘备论天下英雄。刘备推辞不得,只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来应付他。曹操却都一一否认,刘备只好反问他。曹操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啊!”刘备吃了一惊,手中的筷子竟掉到了地下。这时正好雷声大作,刘备就拾起筷子说:“想不到雷声竟有这么厉害!”曹操笑着说:“大丈夫还会怕雷吗?”刘备回答:“我怎能不怕呢?古人说‘迅雷风烈必变’,此刻一震,便致于此。”就这样给掩饰过去了。

在曹操身边时,刘备“示拙”,一直装傻扮弱智,长于忍耐,沉住气韬光养晦,以避人耳目,从而能保全性命,再伺机发展。以这种“鸭子划水”式的谋略,为自己保住一线生机。从这点看,刘备心机是够深的,不是他的对手所认为的那样是省油的灯。纵虎归山,乃兵家大忌,曹操一时不察,又要刻意制造“容人纳才”的形象,让刘备觅得脱身之计,是曹操失策之处,也是刘备高明所在。

刘备的经历充分的证明了“忍”的重要性。面对不利的环境,“忍”和“退”都是必须的,是一种战斗策略,也是一种蓄势。“大丈夫能屈能伸”,惟有保存实力,才能在有利的时机,因时而动,成就人生。所以我们推崇韩信的“胯下之辱”和勾践的“卧薪尝胆”,讲究知难而退、审时度势、韬光养晦、委曲求全。面对厄运不言败

刘备半生命途多舛,当曹操已经坐拥半壁江山、孙权继成父兄之业雄踞江东之际,刘备仍然身无立锥之地。在数个割据政权中漂泊寄身。但是尽管面对这样的现状、面对飘零无依的事实,面对在几次战争中,虽有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兵败,刘备没有气馁,无论现实多么的残忍和不如人意,他都不向厄运低头,等待机会,一鸣惊人,不断地结交人才,收揽俊杰。这一点正是刘备高于常人、胜于常人的地方,也是他能够名留青史的原因。而他的作为,都是基于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可见,意志力是人们面对厄运时坚强走下去的条件。

刘备依附刘表,前后共有七八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刘表表面上对他很客气尊重,内心却对他深怀戒心,“厚待而不重用”,而且当时控制荆州实权的蔡瑁等人也一直对他采取冷淡、排挤的架式,他之所以耐着性子留下来,主要就是为了荆州这块地盘,为了立足荆州打基础,成就一番大事业。

正是从这个战略思想出发,凭借着自己不屈的意志。刘备用心结交刘表的两个儿子,特别是跟刘表长子、起初被定为荆州继承人的刘琦关系密切;他注意广泛结交名士,招揽人才,屈尊礼贤,包括拜见水镜先生司马徽,三顾草庐访孔明;同时,他体恤百姓,布施仁慈。使民众都知道他“宽仁爱民”,在荆州树立起很高的声誉和深得人心的政治家形象。“政治的较量,就是意志的较量”,意志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正由于刘备对荆州悉心经营,当曹军南下时,荆州民众有10余万人跟着他撤走,许多荆州人士也先后聚集到他的周围,虽然一时被曹操击败失去了荆州,但后来还是通过向孙权借荆州、与孙权争荆州,凭借自己不移的意志力,最后在荆州扎下了根,取得了一块创立霸业的重要基地。

后来,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后又智取益州、汉中,终于有了实力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之势,最终三分天下取其一,建国称帝。

事实上,成功者在创业的过程中,真正一帆风顺的情况是极少的,一旦考验或困难摆在面前时,就要设法去迎接挑战。这个时候,意志力的强弱就成为成功者与非成功者的分水岭。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增强意志力的秘诀也是稍微超负荷的压力锤炼。意志力增强最快的时候,也就是当你感到难以支持,到了意志力的极限之时。

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光荣、梦想和财富,将属于那些既有强大的实力,又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们。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地修炼你的意志力。

第三节 从“闻鸡起舞”到“中流击楫”

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领导者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

通过勾践和刘备的成功我们已经知道意志力是软实力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在领导者能力范畴中占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对领导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坚定执著的意志力,意志力是竞争力,意志力是战略的保证。所以说造就优秀的经理人必须从意志力开始……

而意志力的另一种体现就在于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如惰性、贪婪、自私……克服惰性闻鸡起舞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惰性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千几万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岁月轮回,人类的惰性只见其增不见其减。提起惰性有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因为惰性曾使其遗失了很多机遇,留下了诸多遗憾。譬如,该念的书未念,该学的本领未学,该选的路未选,该爱的人未爱,凡此等等,以致最后落个老大徒伤悲。由此而言,惰性真的很可怕,惰性与时间狼狈为奸,害惨了一大批懵懂少年。年少的轻狂无知,年少的贪图安逸,致使惰性的种子在舒适的环境里生根发芽。时间在惰性的掩护下飞快地逝去。在时间的轨道中,我们被抛出很远很远。当我们被重重地摔醒时,却发现一切都已成回忆……此刻,以强大的意志力克服惰性的人就尤其值得人们尊重。闻鸡起舞故事的主人公祖逖就是这样值得人们尊敬的人物。

祖逖(266-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东晋名将,著名爱国将领。祖逖家是北方一个官僚大族,祖上世代担任二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祖逖自幼丧父,兄弟六人中,兄长祖该、祖纳等都开朗爽直而有才干。祖逖性格旷达,不受拘束。

到十四、五岁尚不肯学习,兄长们都为他担忧。不过,祖逖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注重节操。每当到田庄上去,往往佯称兄长意旨,散发一些谷帛接济生活困苦的乡亲,因此博得宗族乡里的敬重。后来,祖逖发奋读书,“博览书记,该涉古今”(《晋书·祖逖传》)。他游历京师,所见者都说他有经时辅国之才。

后祖家寄居在阳平。太康十年(289年),祖逖24岁时,阳平郡察举他当孝廉,司隶进而举荐他为秀才,他一概不应。不久,祖逖与司空刘琨一起出任司州(今洛阳)主簿。两人“情好绸缪,共被同寝”(《晋书·祖逖传》),关系十分融洽。

时值西晋“八王之乱”的前夜。大族擅权,政治黑暗;豪强纵横,民不聊生,表面上的繁荣已经掩盖不住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了。一天半夜,祖逖被野外传来的鸡鸣声吵醒了,便用脚踢醒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晋书·祖逖传》)。于是,两人相邀到户外,拔剑起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闻鸡起舞”的佳话。

能够舍弃安逸,克服惰性,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才能成就常人无法成就的事业。正是凭借着闻鸡起舞这种坚定的意志力,祖逖才能够建立功勋,成为一个民族英雄,为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勇于承受北伐压力

无论是英雄还是豪杰,他的成功都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会面对艰难的困境或者强大的压力。祖逖也不例外。当时晋王室相互争斗,祖逖为诸王所重视,先后担任齐王司马冏大司马府的掾属、长沙王司马乂骠骑将军府的祭酒和主簿,稍后又迁任太子中舍人、豫章王从事中郎等。

永兴元年(304年)七月,洛阳禁卫军在东海王司马越的统率下,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随军北伐。但在荡阴战败,惠帝被俘,被挟持到长安,祖逖又随军退还洛阳。

西晋宗室诸王为了争夺帝位,使中原地区横尸遍地,生灵涂炭,在宦海中浮沉了多年的祖逖对此深感失望。所以当关东诸王,如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王司马模等人竞相招引他出来做官时,均被他回绝了。东海王司马越又命他担任典军参军、济阴太守,适遇其母病世,他干脆守丧不出。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洛阳陷落,北方人民纷纷逃亡到南方避难,祖逖也被迫带着亲族宗党几百家南下淮泗(今江苏徐淮地区)。一路上大家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祖逖主动把车马让给老弱和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祖逖以坚强的意志力,和部署们同甘共苦。他还常常想办法,解疑释难。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举他担任流人队伍的“行主”。

当祖逖走到泗口(今江苏徐州市)时,坐镇建邺(今南京)的镇东大将军、琅砑王司马睿(即后来的晋元帝)任命他为徐州刺史。建兴元年(313年),又征召他担任军谘祭酒,于是,祖逖就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定居下来。

建兴元年(313年)四月,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左丞相,让他率兵二十万直攻洛阳,六月复遣使催促。当时,司马睿致力于开拓江南地区,根本顾不上北伐。而祖逖出身北方大族,在司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里本可以安享尊荣,步步高升的。但是,他不愿苟且偷安,不贪恋安定舒适的生活。在南北门阀士族热衷于新政权的权力再分配的时候,在他们热衷于求田问舍,进行新的兼并的时候,祖逖义正辞严地提出收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于水火的强烈要求。祖逖向他进言:“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遗黎既被残酷,人有奋击之志。大王诚能发威命将,使若逖等为之统主,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向赴,沈弱之士欣于来苏,庶几国耻可雪,愿大王图之”(《晋书·祖逖传》)。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愿望,但无异于给司马睿出了一个难题。司马睿自移镇建邺,一心在拼凑江南小朝廷,他和拥戴他的门阀士族都无意北伐。从司马睿来说,虽然国土沦丧,他仍不失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这皇帝的宝座还不知究竟属谁呢?但面对祖逖大义凛然的请求,他又不愿落下阻止北伐的恶名,于是,便消极对待此事。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马睿乃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前锋都督出师北伐,只拨给他1000人粮饷,3000匹布,不给铠甲兵器,不给一兵一卒,让他自募士众,自制刀枪。

面对强大到足以令人窒息的压力,祖逖没有后退,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击节叹赏的行动。而在今天能否有坚定的意志力仍是体现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维持领导者威望的重要环节。不说“我不行”

李嘉诚说:“好景时,决不过分乐观,不好时,也不过分悲观”。这才是一个真正想赢,最后一定会赢的大家风范,有这样的意志力,领导者不会只为了短期利益而“杀鸡取卵”,也不会为了眼前的输赢而“拔苗助长”,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如何追逼,如何压力……领导者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事的“根本态度”上,关注做这件事更长远的价值。领导者应按事物发展的本身规律,按部就班地追求想要达成的结果,有这样的“平常心”,领导者才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稳健地迈向目标。祖逖面对强大的北伐压力就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力做到了这一点。

司马睿的冷漠态度并没有动摇祖逖北伐中原的决心,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流人队伍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辞色壮烈”,部属为之慨叹。

祖逖渡过长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同时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晋愍帝被汉国俘虏,西晋灭亡。司马睿被迫移檄四方,约期北征,祖逖欣然应命。

当时北伐的形势十分严峻。祖逖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割据冀、豫一带,拥兵十多万的羯族首领石勒,河南地区还盘踞着为数众多的汉族地主豪强武装,即所谓“坞主”。这些坞主修筑坞堡,自称刺史、太守,称霸一方,依违于晋、赵之间,情况非常复杂。他们可能成为北伐军的盟友,也可能成为北伐军的敌人。这种形势决定祖逖北伐的道路是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道路。

公元317年,祖逖进驻芦洲(在今安徽亳县),果然,北伐军首先遭到流人坞主张平、樊雅的阻遏。张平、樊雅是兖、豫一带的豪强,乘乱起兵,张自任豫州刺史,樊自任谯郡太守,各据一城,有众数千人。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各有数百人。

张、樊名义上臣属于司马睿,接受司马睿给予的四品将军头衔,实际上不受约束,自行其是。祖逖派遣参军殷乂去联络张、樊,殷乂有些看不起张平,指着他的住房说这只配作马厩,又指张平的一口大镬说这可以铸铁器。并说张平不能保住头颅。张平大怒,杀死殷乂,勒兵固守。张平“阻兵固守”,殷乂诚然不能辞其咎,但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这位自封的豫州刺史不能容忍朝廷派来的豫州刺史。这类豪强,虽然他们原来也经常受到敌人的攻击,但当他们的既得利益稍许受到危害,他们则宁肯站到敌人的立场攻击自己的同盟者。祖逖率军进攻,仍不能下。于是祖逖便用离间计,从张平部下分化出谢浮,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

张平虽死,樊雅仍占据谯城,祖逖进据太丘(今永城县西北),因军中乏食,处境十分困难。樊雅派兵乘夜来袭,攻入营垒,拔戟大呼,直逼祖逖营帐,军中大乱。祖逖临危不乱,安排左右拒敌,督护董昭英勇杀敌,终于打退了樊雅的进攻。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祖逖终于攻占谯城,在豫州站住了脚跟,并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正当祖逖以谯城为根据地,且战且耕,逐步扩大战果时,发生了蓬陂坞主陈川叛归石勒的事件。陈川本是号称“乞活”的流民集团的首领,自称宁朔将军、陈留太守。这支流民武装长期割据浚仪蓬陂,曾经投降石勒,又受晋官号。陈川部将李头攻打谯城立功,祖逖遇之甚厚,正好祖逖获得樊雅一匹好马,李头很想要又不敢说,祖逖知道他的心思后,便把马给了他。以后李头经常感激地说:“若得此人为主,吾死无恨”(《晋书·祖逖传》)。陈川闻后大怒,遂杀李头。李头的亲信冯宠鼓动所属四百多人投奔祖逖,陈川更加怒不可遏,大掠豫州诸郡以为报复。祖逖则针锋相对,命卫策在谷水伏击,尽获其所掠之车马子女,祖逖下令,将车马子女全部归回原主,军队一点也不截留。陈川大为惊恐,于东晋大兴二年(319年)四月以浚仪(今河南开封)投降石勒。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祖逖领导下的北伐军正是依靠群众的支援,同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苦战四年多,终于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北伐军也由小到大,越战越强,成为一支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晋书·祖逖传》)的劲旅。

祖逖北伐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北伐。虽未有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和岳飞“直捣黄龙”的气势,也未能像朱元璋那样一统中华。但祖逖的北伐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因为他是白手起家,凭借的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说“我不行”的大无畏气概。毛泽东在《七律·洪都》中赞道:“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从上文祖逖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到:领导者要提升“意志力”,既要练内功,也要练外功;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组织成员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领导者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下面几点有助于增强领导者的意志力,值得一试:

第一点:积极主动。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像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

第二点:下定决心。美国罗得艾兰大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把实现某种转变分为四步:抵制——不愿意转变;考虑——权衡转变的得失;行动——培养意志力来实现转变;坚持——用意志力来保持转变。

第三点:改变自我。光知道收获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产生于改变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愿望。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激发起来时,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响应。

第四点:注重精神。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图朗瓦以身先士卒闻名,每次打仗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当别人问及此事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抖,可还是得往前冲啊!”结果毅然地冲锋在前。大量的事实证明,好像自己有顽强意志一样地去行动,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顽强意志的人。

第五点:磨练意志。早在1915年,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包括从椅子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

第六点:坚持到底。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其中含有与困难作斗争并且将其克服的意思。

第七点:实事求是。如果规定自己在3个月内减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须从事3个小时的体育锻炼,那么对这样一类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而且,失败的后果会将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第八点:逐步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是在不可避免地遇到的挫折中逐渐积累的,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软实力之二:应变力

适应变化、迎接变化,才能寻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点!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计划在变……故有人言,这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中高层的管理者该如何去做呢?一句话,那就是变。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打造自己及组织的“应变力”!

君不见,在人们审视成功者时,能够有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他们用失败堆积的过去?又有几人能够预测他们用智谋写就的未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的变革之中,在市场的发展前景之下,那些善于应变者与那些墨守成规、不懂变通者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商场上,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挥余地。所以,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坚定的执著与信念,更要有随机应变,乘势而起的机敏与智慧。

第一节 相机而动,出奇制胜

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打造自己及组织的“应变力”!

适应变化、迎接变化,才能寻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点!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计划在变……故有人言,这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该如何去做呢?一句话,那就是变: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要打造自己及组织的“应变力”!邓艾奇兵破蜀都

古代兵家认为,善谋者胜,善变者赢。在战争中,领导者既要精于运筹谋划,又要善于临机应变。只有做到“因敌制变”,才能实现“因敌制胜”。战争是两股力量之间的对抗。战场上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从来没有什么定势的战争法则。领导者能否做到敌变我变,巧妙地运筹战事,灵活地运用战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只有适应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方能克敌制胜。如果墨守成规,以不变的战法应付变化了的情况,必然要受到战争的惩罚。

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变力也是战斗力,是战争的一条重要规律。同样,在今天的商战中,如何面对云波诡谲的市场,如何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最大的利益,这需要管理者们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孙子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核心在“奇”字,关键是“创”字。它要利用对方惯性思维的弱点,捕捉对方的思想空隙,突破人们思维的常规、常法和常识,反常用兵,出奇制胜。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一章中,邓艾偷渡阴平,就是这一谋略的出色运用。魏景元3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由于蜀军扼守险要,魏镇西将军钟会屡次进攻不能奏效,加上粮道险远,军众乏粮,钟会打算撤退了。这时,魏征西将军邓艾利用钟会和姜维相持的机会,亲率精锐自阴平经荒无人烟之地,凿山开道,搭建桥阁,涉险奔袭。一路上山高谷深,极为艰险。

当邓艾率领军士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土兵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邓艾于是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上滚了下去,其它人有毡的依法炮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抓住树枝藤条,沿着悬崖峭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攀援,终于越过了摩天岭。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当姜维大军还在剑阁浴血坚守时,成都的后主已经出降称臣了。“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这是著名军事家拿破仑的一句军事名言。拿破仑所讲的战斗力是指置身于战场的指挥员从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出发,通过主观的创造性思维而实现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变力。这种应变力可以使己方在军事对抗中临变不惊,措置自如,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进而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战斗力。

邓艾的破蜀成功就在于它出兵的奇,因为“奇”,所以对手想不到,所以不做防备,所以成功。因此,后人有诗称赞邓艾说:“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几。”

我国古代著名兵书《孙子兵法·虚实篇》也讲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百战奇法·变战》也讲道:“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这些都是说指挥员在战争中的作战指导要“因敌制变”,灵活用兵。古往今来,大凡名将用兵,都注重应变制敌。刘邦夺取关中地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攻打壶关城的“网开一面,虚设生路”,邓尼茨利用潜艇采取“狼群战术”进行水面夜袭,朱可夫使用高炮水平射击打敌地面集群……这些都是战争史上应变制敌的杰作。

同样,在今天商战中,管理者也需要相机而动,灵活应变。要知道在商场上要时刻注意根据市场变化形式,分析敌我状况,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对方迎头痛击,避免不利局面可能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所以说:用兵之法,贵乎取势,相机而动,顺势而为。处于危局,宜相机而动,合理分配精力,御险于身后。

邓艾破蜀,不仅是军事奇谋,更是他人生履历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他能够在不利得时机,因时而动,找到破解办法,顺利地扭转形式,充分证明他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应变能力。要知道,因时而动是闪烁着才能、机智、胆略之光的高超艺术,好比曹操的“割发权代首”,人们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但是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惟有曹操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急中生智,想出这个两全其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艺术表演。可见,因时而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依。因时的“时”是多种多样的:有天时,有地利,有人物,有事件,有情况,有势态,……而动的“动”也是千姿百态的:可以迎难而上,可以另找新路,可以寻求支持,可以等待时机,可以顺水推舟,可以置之不理……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快速灵活的反应,都需要急中生智和临场发挥。

因时而动的艺术虽然妙不可言,但也不是九天上的烟云不可企及和获得,它来自一个领导者广博的知识,卓越的见识,乐观的个性,非凡的性格,尤其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今天的管理者唯有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才能使自己的软实力更上一个台阶。《大染坊》里的制胜之术

良好的应变力是一个成功管理者工作上的一大强项,它能使管理者热衷在工作上得到乐趣,而不会因外围而影响情绪。善用口才和具有灵活性,适应一些变化多端、临危应变的工作,便会发挥到自我的效能。这样的管理者能够给人以大将之感。

管理者要成功,“出奇制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方针。所以现代的企业家运用“出奇制胜”的谋略,就要在“奇”字上绞尽脑汁去创造。电视剧《大染坊》中的主人公陈寿亭,是近代的民族工业家。在中国近代染布业一轮又一轮的激烈商战中,处变不惊,以其奇妙的智能在与对手一次次较量中出奇制胜。综观陈寿亭的全套商战谋略,其思路不外乎八个字:以静制动、出奇制胜。

陈寿亭的以静制动、出奇制胜,首先表现在他的沉着冷静上。他在被动地参与恶性竞争时,总是能顺应对手的竞争思路,将计就计,诱敌深入,使对手疏于防范,最后来个釜底抽薪,一下子使他们陷入困境。比如说,元亨印染厂老板孙明祖利用美人计诱使陈寿亭的东家卢家驹承诺送给他们染布的秘方,陈寿亭迫于无奈,只好原样照送,但它故意漏掉了染布的温度,致使元亨厂的布在上市六天后就开始褪色,损失惨重;日本商人藤井,以种种方式胁迫陈寿亭把大华染厂卖给他时,陈寿亭也是毫不含糊,先是制造出一个德国人要购买大华的新闻,人为地抬高价格,后来又在钱到手的情况下,给藤井留下一座空厂;上海的林祥荣为了做中国印染界的老大,将花布价格不断地降价,挤垮了天津的老牌企业开埠染厂,陈寿亭的宏巨染厂也被逼得无路可走。陈寿亭忍无可忍,以一分钱五尺的价格贱卖了林家的名牌“虞美人”花布,并向市人声称,此布不太结实,只能做尿布。一下子将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中国名牌打翻在地。

商场是一个靠实力、靠智谋取胜的地方。陈寿亭静中有动,不变中有变化的生存发展策略,使他在动荡不安的市场大环境下保有立足之地。

竞争永远是无休止的,当陈寿亭刚刚歇一口气的时候。“模范”染厂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一举击垮山东的印染业,陈寿亭沉着应战,把“模范”牌花布买下,去冲击日本人的青岛市场,并准备通过“走私”去冲击日本人在中国东北的市场,使藤井遭受了巨大损失,被迫撤出了济南,最后再也不敢打山东印染业的主意了。后来“模范”染厂破坏了行规,准备以招标的方式恶性压低坯布的价格。这一行为将给中国的整个印染业带来灾难。而陈寿亭不动声色,派部下装扮成日本的大商人,把附上了胶的坯布卖给了“模范”染厂,致使“模范”厂的印花布一撕就裂,“模范”染厂顷刻之间破产、倒闭,还把他的合作伙伴劝业银行也捎带了进去。陈寿亭的商战接二连三地取得了成功,都是他顺着对手的竞争思路,在不知不觉中让对手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当然,陈寿亭商战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他智谋的成功,而是有着他人格上的内涵和技术上的支撑。在人格上,他胸怀广阔、不计前嫌,对于同行之间的挤兑,他总是迫于应战,又适可而止,并尽量给对方一条退路,结果多数都握手言和,化敌为友。比如他与孙明祖、林祥荣等人从生意厂上的对手到成为好朋友、合作伙伴,在以后的商战中大家精诚合作,一致对敌。而对于日本商人、汉奸企业,他义正辞严,旗帜鲜明,不留给他们一点儿喘息的机会。在染布的技术上,他自学成才,不断探索,连留学德国、专修印染的卢家驹都自愧弗如。

正是靠着这种精湛的技艺,“模范”厂的总经理、上海印染厂的第一高手马子雄在他手下连一个回合都没有走过。以人格力量为底蕴,以技术优势为资本,陈寿亭的商战谋略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有人曾经归纳对付逆境的八大法则,其中有一条就是“灵活策略、随机应变”。因为许多成功的经营者,常受限于过去的经验窠臼,产生思考盲点。唯有灵活应变的处理原则,才能战胜挑战!

例如,在谈判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要求谈判者具有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与应急手段相联系,巧妙地摆脱困境。当遇到对手逼你立即作出选择时,你若是说:“让我想一想”之类的语言,会被对方认为缺乏主见,从而在心理上处于劣势。此时你可以看看表,然后有礼貌地告诉对方:“真对不起,我得与一个约定的朋友通电话,请稍等五分钟。”于是,你便很得体地赢得了五分钟的时间。人毕竟是活动变化的,不是一截死木头,所以出手的时候还要掌握好时机,要懂得灵活应变,否则再完美的招数也没有用处。

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剔除浮躁,冷静地回忆你所选定对象经历的历史,思考它的成因,归纳他的运动趋势,把握发展的脉络,再回过头来,联系眼前的片段,根据事实的走向,实施相应的对策,相机而动,就一定能够收获现在,取胜于未来。

在企业的发展中,任何一个高明的管理者也无法预料企业将面对什么危机,但是可以未雨绸缪。所以,不断的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生物学家达尔文学说的核心是适者生存,但所谓“适者”与其决定于聪明度还不如说是决定于应变力。因为这个“适”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需要一个由“不适”到“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应变力。凡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具备应变力的生物,就要统统被淘汰。那么,在今天,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凡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不能以良好的应变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就只有被淘汰、被淹没的命运。

由此得知,应变力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不得不提升的软实力之一。

第二节 因势造势,灵活应变

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坚定的执著与信念,更要有随机应变,乘势而起的机敏与智慧。

这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市场在变、需求在变、目标客户在变、竞争对手在变、计划在变……故有人言,这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面对千变万化的内、外部环境,作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该如何去做呢?一句话,那就是变:不仅要发现变化、适应变化,还要去寻求变化、应对变化。

而欲成大事者,必须会造势,能借势。“势”是一种资本、一种资源。时势造英雄,英雄能乘势而起,蛟龙腾渊;枭雄会造势而出,雄霸天下。凡是善于抓住时机,能够跟上形势的决策者,都能在风波诡谲的商场上取得胜利。当然这也是管理者具有良好应变力的结果。班超入虎穴,置之死地而后生

所谓的应变力,是在面对危难、将临困境、实出意料之外之境际时,领导者的明智作为,顺时局而不拘泥,应形势而不犹疑。夫欲成大事者,都必然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据说,少年毛泽东离开家乡时曾留下这样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表达了少年毛泽东的鸿鹄大志,那么这首诗最早出处,就充分体现了领导者的应变力的良好效用。

在《后汉书·班超传》中,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年间,有一个叫班超的爱国英雄。班超一开始只是一名抄书小吏,但当他听到匈奴不自量力地侵扰边疆,杀我居民后,就扔了笔,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碌碌无为呢。”就这样,他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并在战场上战功卓著,这就是成语“投笔从戎”的来历。后来,汉朝为了根除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到西域去,当时的西域大致在今天的新疆、中亚一带。

话说班超手持汉朝的节杖,带领着由36人组成的使团出发了。他们首先来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早就知道汉朝是一个泱泱大国,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不容小视,现在又见汉朝的使者庄重威仪,颇有大国之风,果然名不虚传,就殷勤地招待了他们。

过了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对待他们忽然冷淡起来。他起了疑心,跟随从的人员说:“你们看得出来吗?鄯善王对待咱们跟前几天不一样,我猜想一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这儿。”

话虽这样说,毕竟只是一种猜想。刚巧鄯善王的仆人送酒食来。班超装着早就知道的样子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几天?住在什么地方?”鄯善王和匈奴使者打交道,本来是瞒着班超的。那个仆人给班超一吓,以为班超已知道这件事,只好老实回答说:“匈奴的使节来了三天了,他们住的地方离这儿三十里地,还有100多个全副武装的随从和护卫。”

不言而喻,班超一行人此刻正面临着不测的危机。但是,这时候的他们一行人,毫无反抗能力,一个文官带着手下区区几十名随员,综观局势,似乎只有束手待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力可施。但是,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都是做到了在常人无法自处的情景下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才成就他们的事业和功名。班超也不例外。

这个投笔从戎的文人,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立刻召集三十六个随从人员,对他们说:“匈奴果然已经派来了使者,说动了鄯善国王,现在我们已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国王被说服,我们自身难保是小事,国家交给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大家齐声答应:“我们服从您的命令!”班超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下决心消灭匈奴,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来历。

当天夜里正刮大风,班超带领36名勇士悄悄来到匈奴使者的驻地。他布置十个勇士拿着鼓,藏在匈奴使者的房舍后,并跟他们约定,见火烧起来就打起鼓大喊大叫。其余的勇士都拿着武器,埋伏在大门两侧。一会儿,班超顺着风势把火烧起来,顷刻之间战鼓齐鸣,杀声四起。匈奴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结果跑出一个,就被杀死一个。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勇士们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当面指责他说:“您太不像话了,既答应和我们结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触。现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们杀死了,您自己看着办吧。”鄯善国王又吃惊又害怕,很快就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就这样,经过班超等人的不懈努力,其它的西域小国也都跟汉朝和好了,班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处世悬镜》云:“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断,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班超能够当机立断,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举扭转不利局势,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更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应变力。

而班超“不求衣锦还故里,但愿马革裹尸还”的临终遗言,表达了他无私无畏的高尚的献身精神,少年毛泽东的那首诗最早就出自于此。抚古思今,今人遥想班超的英雄气度,在感佩他的智慧和勇气之余,更应该从中悟得应变能力对于领导者的可贵。要知道,唯有善应变者,方能成大事。善应变者成大事

凡善于应变者,都善于把握“势”即“形势”和“趋势”,“势”常给人的是机会式机遇。

有关“势”的研究和学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韩非子那里。韩非子说:“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但是中国人常常说“乘势而起”,所以中国人乘势而起的成功者不在少数。

东汉末年,朝政紊乱,宦官和外戚斗争激烈,人民痛苦不堪,天下纷扰,汉室倾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军起义,各地军阀因势造势,趁机扩充实力,扩大地盘,天下四分五裂。孙坚孙策父子以及曹操等人就抓住这个机会,成就了一代霸业。

元朝末年,元帝国由盛而衰,统治阶层不恤民力,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发生饥荒,百姓疾苦无处可诉,终于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起义摧毁了元朝的统治基础。朱元璋因势造势,削平群雄,于18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当然,不仅朝代的更迭、创建是这样的,就是在战争中,善于灵活应变,掌握局势者一样与胜利结姻。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领百万秦兵大军分三路进攻东晋。谢玄作为前锋都督,率领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进抵挡秦主力,采取转守为攻、先取洛涧再决战的战略方针。战胜了有10倍兵力的秦军,又率军西进淝水,实施与苻坚主力决战的计划。谢抾及时抓住战机,先诱秦军撤阵自乱,然后乘势攻击,一举获胜,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善于抓住时机,能够跟上形势的决策者,都能在风波诡谲的人生战场上取得胜利。

事实上,面对愈来愈开放的市场,有许多企业家因势造势,也有越来越多的善于应变者。

但在市场的大舞台上,永远有主角,但总是不断换面孔演出。要站在舞台上不容易,要永远站在后台上更困难。每一个当下,谁都很难断定舞台上的某人是永远,还是一时。也就是说,时空的因缘际会让有些人上台了,这是机会。

君不见,在人们省视成功者时,能够有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他们用失败堆积的过去?又有几人能够预测他们用智谋写就的未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的变革之中,在市场的发展前景之下,那些善于应变者与那些墨守成规、不懂变通者是有高下之分的,在商场上,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挥余地。所以,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领导人、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既要有坚定的执著与信念,更要有随机应变、乘势而起的机敏与智慧。

第三节 通权达变,突破常规

西方有句谚语:“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而中国也有句谚语:“变则通,通则久。”他们都是讲关于领导者要善于应变,要通权达变,以达到智者的境界,建立王者的功勋。

所谓“通权达变”就是要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因时制宜,不拘常规。汉代刘向在《淮南子》中所主张的“法与时变”,就是讲的要通权达变。“通权达变”这一处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前人也把它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胡服骑射:变则通,通则久

西方有句谚语:“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而中国也有句谚语:“变则通,通则久。”他们都是讲关于领导者要善于应变,要通权达变,以达到智者的境界,建立王者的功勋。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就是这样一位用良好的应变能力建立自己不朽功业的伟大人物。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国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18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初期,赵武灵王攻占了原阳(现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射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骑射的试点。《战国策》注云:“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

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中,通过在全国,特别是在北方近胡地区人民中招募善于骑射的人,改组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地游牧族的胡骑等途径,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并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了大批良马,为骑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赵于东北攻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并影响到武灵王死后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国“纵约”瓦解,各国献地事秦之时,赵尚能屡败秦军,威慑匈奴。

胡服骑射的影响不仅对当时,它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特别是赵武灵王以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在中原王朝把少数民族看作“异类”的政治背景下,在一片“攘夷”的声浪中,力排众议,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胡服骑射”不但成就了赵武灵王的功业,更使赵国强大起来。所以,一个真正睿智的管理者敢于在适当的时机,变通改革,提高自己企业的生命力与活力,使企业能够更加长足的发展。因为,良好的、适当的应变将会使企业、使管理者本人走得更加长久。应变力帮你走得更远

赵武灵王的成功,在于他能够通权达变,突破常规。历史上这样做的不乏其人。例如秦国的崛起。秦人建国后,在春秋中期曾出现繁荣昌盛的局面。但随着周文化衰落的时代走势,按照周制立国的秦,在穆公之后很快也衰落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在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如鲁国“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面对落后挨打的现状,秦自献公时代便开始鼎新,实行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秦孝公即位后,与时俱进,以一个政治家高远的眼光,进一步把改革事业推向纵深。在他支持下实行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打了一个彻底的翻身仗。从此秦由落后变为先进,成为时代的排头兵。

而商鞅改革正是在奴隶制将要崩溃解体之际,抓住时机,变通革新,他的一切措施,以田制改革为先。经济先行恰好适应当时秦国的生产力状况和现实情况,地广人稀,国有土地有余,乃可以占地为诱饵吸引周边贫民涌入秦国,转变为地主,再以此为基础,奖励军功,诱秦人从军征战,一专于内,一专于外,故秦国既富且无敌。这样的改革,正是依据法家理论中因应时势、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的改革,因此尽管遭到旧贵族的反对,但仍以其显着的成效而得以推行下去,而再无可反悔,这就是商鞅改革不会人亡政息的真正原因。

世事沧桑,秦之商鞅变法奠定了民族统一大业。风云际会,当代企业管理者们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应以良好的应变力展示当代企业家的风采。泰戈尔说:“那些仅仅循规蹈矩地过活的人,并不是在使社会进步,只是在使社会得以维持下去。”邓小平也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所以说,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但要勇于打破陈规旧习,更要善于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回顾中国企业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家们不仅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企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更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未来,表现了企业家们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前头的非凡气度;展示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家们勇于迎接挑战、努力开拓进取的宏伟气魄;昭示了企业家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决心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商业浪潮中展示中国企业的魅力。

事实上,一个积极开放的人比一个保守封闭的人更能赢得他人的关注和喜爱,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所以,只有拥有开放的性格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不断变化的生活。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认为:万物的根源来自脱离人们意志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认为事物处在矛盾对立之中,这是万物得以发展变化的本因。这些构成了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哲学基础。他提出变法的口号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天人不相关,各有其道。自然界的灾异与人类社会的动乱同时发生,是偶然的巧合,二者没有因果联系。“祖宗不足法”是针对司马光一再要求的“谨守祖宗之成法”而提出的。

王安石认为,制定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安宁,民富国强。宋朝建立法律制度的宗旨应该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为了摒弃流俗异论,王安石提出“人言不足恤”。国家立法不能受“人言”左右,应以国民长远利益为标准。如果以人言为恤,则不能制定善法。无独有偶,理学家朱熹就提出了“因时制宜”的变法理论和改革主张。建议用区分“天理”、“人欲”的方法来裁判历史,他认为夏、商、周三代是“天理流行”的时代,三代以后是“利欲之私”泛滥的时代。他要求效法三代,改革时弊,重建“天理流行”的盛行。在变法的指导原则上,他指出封建的纲常礼教是本,法律制度是末,不能本末倒置。在朱熹看来,变法不过是改变人心的一个条件。改革时弊的根本方法是改变人心。要尽除人们的私欲,光靠法律制度是不够的。他认为三代以后“心术”不正的原因是“尊君卑臣”。要采取措施限制君主的专断之权。同样,在今天,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的处事之道也被人们广泛认同并接受。“通权达变”的方式解决了一系列特殊性的问题,即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权变”思想主要是为了起到“通”与“达”的作用。即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取舍,要求人们知法度而不拘泥于法度,明事理而不淤滞于事理;知进退,善变通;允中厥,不极端;动静相宜,行止有度。

应变力实为管理者不可或缺的一种软实力之一。行走于商场,本来就是一场非常艰巨而严峻的考验,并且世间万物纷然而庞杂难以一概而论。虽然从人生的进取层面来看,为人自然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上则应遵循“权变”的原则,不应执于一端,否则东向西望难见西墙。市场的复杂和形势的多变,要求管理者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惟有灵活掌握“权变”的通达,才能真正做到进退自如。所以说,应变力有多强,管理者就能走多远。

软实力之三:影响力

菲尔·奎格利说:“我认为领导不是一种地位,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顺畅与否则取决于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从来就不仅仅是只会以权压人,他们往往具有某些重要的特质,并以此来感染下属、带动下属、影响下属。成功,属于有影响力的人。缺少对下属的影响力,管理者肯定会被淘汰出局。

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

第一节 从“织履小儿”到“三分天下”

“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领导者要恰当地运用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树立权威使组织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领导者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树立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领导魅力带动、影响、促进广大员工改进工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国时代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乱世出英雄,无数英雄豪杰为争夺天下而斗智斗勇,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在中途失败,不得不退出角逐,最后只有三个强者留了下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他们就是曹操、刘备、孙权。其中,刘备白手起家的经历尤其令人感兴趣。

刘备凭借一个破落皇族的称号,靠卖草席起家,本钱没法和挟天子以令诸侯、文武都有盖世之能的曹操相提并论,就是和守父兄之业、多谋善断的孙权相比,似乎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帝位的呢?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何以见得?他用泪水打动了诸葛亮以倾心辅助,骗过了鲁肃得以长据荆州;他用泪水赢得民心,赚取了可以与曹操的“天时”、孙权的“地利”共相对峙的“人和”。这就是利用影响力的一种,也就是他的政治本钱。那么,具体详情究竟如何呢?且让我们看看他的人生策划过程。刘备为何要打着“皇叔”的旗号

影响力是一个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必备手段之一。纵览历史,没有一个帝王不重视它。而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就是深谙影响力的成功者之一。

刘备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贩鞋织席为生,艰苦的生活使他从小得到许多锻炼。少年老成的刘备,处境虽然艰难,对前途却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他坚信终有一日能够摆脱贫困,干一番大事业。《三国演义》写道:“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常资给之。”

十五岁那年,刘备经母亲张罗,又得到同宗刘元起的资助,与公孙瓒等人一起,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卢植为师。刘备平日喜好的是吃穿玩乐一类的东西,对读书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期间,他的一大收获是与比他年长的公孙瓒成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刘备平时不大讲话,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很善于交结人。

群雄逐鹿中原,令刘备也热血沸腾起来,他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长久寄人篱下不是好办法,不如自己造虎皮,拉大旗,创造机会,一统天下。但刘备也知道自己一穷二白,要干出点名堂,必须有本钱才行。想来想去,惟一拿得出手的资本就是“汉中山王之后”这块招牌,在这个讲究名正言顺和威望的势利世界,他决定要把这张牌打好,辅以自己的仁义去广揽人心,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伺机而动,即使达不到应者云集的程度,也不怕大事不成。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无数次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地表明自己的汉宗室的正统身份。也正是凭借着“宗室皇叔”的影响力,刘备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就如初出江湖时,他募兵去投奔幽州太守刘焉。当“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攀了一门亲戚。最后这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直到和汉献帝论宗派,成了“皇叔”,那就更名正言顺了,其正统的合法性更无人质疑。就因为他的刘氏血统,所以,于西南一隅称帝,就成了复兴汉室而不是割据一方。至于人中之龙的诸葛亮,不辅佐占据大半个中原的曹操,也不投奔有东南膏腴之地的孙权,而是在刘备无立锥之地时出山辅佐他,除了感动于他的三顾茅庐的虔诚之心外,不能不说诸葛亮也看好“刘氏宗室”的潜在价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领导者自身形象对组织成员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高举仁义,广揽人心

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领导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把全体组织成员的思想与精力集中到组织事业的成功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上来。但光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自身还要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刘备就洞悉了这一点,在四处奔走的途中,从自身出发,结合自身优势,以“仁义”为名,聚揽人心。

在三国乱世中,群雄并起,鹿逐中原。其中,曹操有后台有基础,孙权承父兄之业,只有刘备白手起家。但其终能三分天下,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备的“高举仁义,广揽人心”。

尽管前半生中的刘备,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辗转栖息列强之间,虽是寄人篱下,但却不显半点寒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紧急关头重信义,危难之际系百姓。刘备当平原相时,将府中财物施舍给百姓,以度饥荒,自己在府里跟“士之以下者”即一般办事人员同席同食,无所挑拣,所以大家都归附他、爱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当时有个叫刘平的富室一向看不起刘备,不甘心受刘备管治,买通了一个剌客去行刺,刘备不知内情,热情款待,剌客受到感动,不忍下手,于是将来意告诉刘备,作别而去。

刘备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品格,在寄寓荆州期间进一步得到显示。刘表与刘备,系汉室同宗。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真心欢迎的。刘备一到,他就增加其兵力,使之屯新野,在博望坡击败曹军进攻。但后来荆州豪杰归附刘备的日益增多,刘表起了疑心,暗中对刘备有所防备,不予重用。尽管如此,对刘备仍然十分敬重,待遇十分丰厚,而且一收留就是七年(从201年农历九月到208年农历八月),刘备对此是深为感激的。所以当曹操南下,刘琮背着刘备派人至新野(时刘备屯樊城)向曹操投降,刘备处境十分危急之时,他没有乘刘表刚亡故、刘琮刚继位即降曹这个机会,夺取荆州。当时刘备从樊城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刘琮、得荆州,刘备说:“吾不忍也”。只是停下马来呼刘琮,刘琮吓得低着头连身子也站不起来。随后,又去刘表墓地,拜辞哭别。另据裴松之在先主传引《英雄记》、《魏书》、《汉魏春秋》载,刘表临终时曾将荆州托付刘备,刘备没有接受,其理由是:“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刘备强调“不忍”,主要是考虑一个信义问题。诚如刘备所说:“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尽管荆州对刘备来说已由诸葛亮定为争霸图强的首要目标,但他决不在违背信义的情况下图取。这完全是由他的政治品格决定的。

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期间,虽然无权无势,但他的人品却征服了荆州吏民。当他由樊城经襄阳向江陵撤走时,“(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今荆门市南郊),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左右劝刘备尽快前进,保有江陵,说现在相随的人众虽多,但能作战的士兵少,如若曹操兵马追来,怎么挡得住?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他坚决跟十余万民众一起走,尽管这样做有可能被曹操追上,也决不遗弃百姓。与民众休戚与共,紧要关头更见真情,充分显示出刘备的政治品格,这在古代政治家中是难能见到的。

作为一个政治家,在用人、处事上是否真诚、公正,是显示其品格的重要方面。从角逐争雄的需要出发,刘备跟曹操、孙权一样十分注意礼贤敬士,广揽人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所不同的是,刘备在用人、待人上显得尤为心诚、情真,君臣之间肝胆相照,相互信任,始终不渝,有一种同命运、共呼吸的真挚情谊。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就是最典型的范例。

一方面是寒冬时节三顾茅庐,屈驾延请,至诚至真;一方面是自始至终赤胆相辅,“鞠躬尽力,死而后己”。

刘备宽仁有度,以信诚待人,在君臣关系方面,要比曹操、孙权集团和谐得多。曹操、孙权都有猜忌多疑的毛病,连荀或、陆逊这样的功臣也都因曹、孙的猜忌而忧郁致病,不得善终,刘备方面则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不论对前期跟随他的人,还是在荆州跟随他的人,入川后归附他的人,刘备都量才使用,一视同仁,不存偏见,不讲山头,处事公正。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年少时虽然不爱读书,但复杂的政治斗争实际使他深知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以此来不断地影响自己的属下和臣子们。在他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而在他的一生当中,也将这一思想贯彻始终,因此也就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

刘备选择的发展策略完全是基于自身条件,套用一句流行语:即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然自己的硬实力不行,那就重点发展自己软实力,而当软实力在不断的积累时,硬实力自然就得到不断的加强。上述观念被刘备落实到实际中去,就是先不断地依附群雄,他曾依附过刘焉、卢植、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在此期间不断网罗了关、张、赵、诸葛等武将谋士,最后时机一到,自领益州牧,玩了个空手道,得到了天府之地,此时便可和曹、孙一决雌雄。

刘备从卖草鞋一步一步地积累力量,不断壮大自己,发奋图强,建国称帝,三分天下取其一,开创了一番事业,不得不令人深感佩服。对于国家来说,在自己还不具备足够实力的时候,不与强国搞对抗,韬光养晦,发奋图强,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在外交上多结交朋友,不能不说是一种明智之策吧?而对于个人来说,暂时不具备和其它人同场竞技的资格时,就应剑走偏锋,注重培养自己的软实力,厚积薄发,以伺机而动,成就大事。

通过刘备的经典故事,给现代领导者的启示之一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以这样的形象展示在组织成员面前:

1.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形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揭示了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关系;尽管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联系他们最重要的纽带是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领导者要始终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目标与事业的推动力。给每一个组织成员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让组织成员感受到个人在组织中的意义与价值。激励组织成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目标、事业来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让组织成员坚信,个人的利益与组织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领导者要不断激发起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持久热情与不竭动力。不断强化组织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事业发展和工作责任汇聚人心,努力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思考、谋划工作目标、方法,竭尽全力完成工作任务,进而获取事业成功的喜悦,激发更高涨的创业激情与工作热情。

2.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念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领导者要时刻把组织成员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挡得住各种诱惑,切忌营私舞弊,钱权交易,要力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依靠组织成员,成绩归于组织成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此来取得组织成员的信任、支持与追随。

3.亲善随和的师长形象。领导者一定要尊重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组织成员,给组织成员以学习、工作、发展的机会。要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与进步。要密切关注组织成员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用信任、培养来营造让组织成员受到支持的环境。切不可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摆架子,显威风,以发号施令、盛气凌人的“官”自居。更不能片面认为“距离”产生权威,人为地设置感情屏障。在组织成员的心中,领导者应该始终是一位工作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益友,是一个永远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第二节 从梁山故事看影响力

要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就要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这既要从权力因素着手,又要从非权力因素着手。既要不断增强个人的知识、学识、见识、能力与道德修养,又要树立个人良好的领导权威与工作作风。

哈罗德·孔茨说:“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或叫做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他能使别人参加进来,跟他一起干。他鼓舞周围的人协助他朝着他的理想、目标和成就迈进,他给了他们成功的力量。”

领导者的影响力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以下方面:品格、能力、学识、资历、情感、职位。施加影响力是领导者这一角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响力”是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提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具有核心作用。

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既有权力的,又有非权力的。非权力因素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的水平状况;权力因素则取决于领导者的资历、职位、级别等与领导者实施职权的过程、行为、背景等有关的因素中。要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就要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这既要从权力因素着手,又要从非权力因素着手。既要不断增强个人的知识、学识、见识、能力与道德修养,又要树立个人良好的领导权威与工作作风。柴进的人缘为什么好《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故事虽然不多,但他绝对是个很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缘相当的好。这个可以从柴进被陷害后,梁山英雄的反应中得出。

当梁山好汉们听说柴进失陷高堂州的时候,晁盖道:“这个黑厮又做出来了,但到处便惹口面。”李逵道:“柴皇城被他打伤,怄气死了,又来占他房屋,又喝教打柴大官人,便是活佛,也忍不得!”晁盖道:“柴大官人自来与山寨有恩,今日他有危难,如何不下山去救他?我亲自去走一遭。”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轻动?小可和柴大官人旧来有恩,情愿替哥哥下山。”吴学究道:“高唐州城池虽小,人物稠穰,军广粮多,不可轻敌。烦请林冲、花荣、秦明、李俊、吕方、郭盛、孙立、欧鹏、杨林、邓飞、马麟、白胜,十二个头领,部引马步军兵五千,作前队先锋;军中主帅宋公明、吴用,并朱仝、雷横、戴宗、李逵、张顺、杨雄、石秀,十个头领,部引马步军兵三千策应。”共22位头领,辞了晁盖等众人,离了山寨,望高唐州进发。

如此不假思索地为柴进一人而兴师动众,柴进在梁山好汉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当救出柴进时,宋江见柴进头破额裂,两腿皮肉打烂,眼目略开又闭。宋江心中甚是凄惨,叫请医生调治。回到大寨,柴进扶病起来,称谢晁、宋二公并众头领。晁盖教请柴大官人就山顶宋公明歇处,另建一所房子,与柴进并家眷安歇。晁盖、宋江等众皆大喜。

那么,为什么柴进和天下英豪关系这么好,有那么多人肯为了他而不顾个人安危呢?

这就要说到柴进的个人的影响力。小旋风柴进,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子弟,血统无比高贵,乃后周皇帝正宗后裔,名声远播人所共知,招牌之响亮和及时雨宋江并驾齐驱,大有分庭抗礼之势。从小说第35回《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一回借石勇之口说出来,可知当时江湖上说话最有份量的除了公明哥哥,便是他柴大官人了。而有趣的是,石勇所说的次序,竟然是柴先宋后。

柴进的影响力最主要的来自于他的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犯罪分子只要能够避开政府机关的追捕,逃到他的庄上,便可以大摇大摆神气活现地恢复自由身。比如因赌博争吵打死同伴的石勇,比如和清河县官吏打架、致人昏迷的武松,比如杀了人亡命江湖的宋江。即便是过往的犯人,也可以顺道上门来打打秋风,受到热情的款待。又比如被人陷害发配沧州的林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中,英雄失意的林冲就在柴进庄上展示了一次自己的本色,而柴进对他的猩猩相惜,更是博得了林冲的无限尊敬与感激。

柴进的做法能够得到那些江湖好汉们的认同,除了,《水浒传》中标榜的“忠义”,还肯定了金钱的力量,赞美一种以充分的物质享受为基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小说中晁盖、宋江、卢俊义、柴进这一类之所以具有凝聚力、号召力,主要凭借的就是有钱而又能“仗义疏财”。在儒家传统的“崇义黜利”的信条中,“义”和“利”常被视为相对立的存在;而在梁山好汉那里,“义”却是要通过“财”来实现,倘无财可疏,柴进在集团中的聚合力也就无法存在。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面对那些身无长物的江湖人物,柴进的轻财好义就有如雪中送炭般,得到了他们的爱戴和尊重。

我们也可以看到,柴进贵为前朝皇亲国戚,却没有什么架子,以自己的人格对众多的豪杰志士施以援手,进而来影响他人。为自己的人生积攒下一笔丰厚的财富。可以说影响力是成功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宋江何以能够稳坐梁山第一把椅子

宋江究竟何德何能,竟黑白两道通吃?让一班好勇斗狠,杀人不眨眼的巨盗大寇一闻其名即如雷贯耳,立马纳头便拜,口称哥哥?

其实《水浒》里面在其一登场就介绍了,“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

使得“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的程度。

宋江这么一个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押司之所以能坐上梁山的寨主之位,是因为他善用自己“及时雨”的影响力。“由吏到官,有一道极难逾越的樊篱,宋江也是到杀了阎婆惜,在清风山收罗了一批力量后,才想到要攀越这道樊篱”,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真正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达到自己的野心和势力欲。在穆太公庄上,宋江就利用在头领中有许多专为他效命而来的机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代替晁盖发号施令就是他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影响力的第一次尝试。待上梁山后,打祝家庄、高唐州、青州都以“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阻止晁盖领兵,求得在战争中立功,从而达到架空晁盖,自任总指挥的目的。而在晁盖死后,宋江对于“山寨不可一日无主”的道理相当明白,应立即主持山寨的事务,但这样就会使山寨的继位问题搁置下去,而宋江只是一个主事之人。因此,宋江只是每日举哀,不理事务,迫使梁山其他人拥立其为寨主,达到其当上梁山泊寨主的目的,这些都说明了宋江是一个善用影响力的领导者。

我们可以由宋江成为梁山寨主的过程,充分认识到领导者影响力的重要性。那么,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主要依靠权力,那么现代观点的领导则更多是靠其内在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和拥护者,并且使组织群体取得了良好绩效。领导者的影响力日渐成为衡量成功领导的重要标识。

事实上,现代组织中领导者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其中包括外交家:平衡外界环境,协调与其它组织的关系,争取获得最佳支持和最大资源;宣传者:宣传组织文化、理念和目标,解释组织的目的,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调解人:统一不同意见,化解组织冲突;观察家:了解环境变化和趋势,洞察组织文化、结构、运作、成员的细微变化,形成理念,加以引导;教师:训练群体成员遵照组织目标、规则,并不断提高群体成员能力、素质,以适应组织发展需求,等等。这些角色无不需要领导者与其它群体成员产生互动,而互动的结果并非取决于职权等级关系,领导者的影响力才是其中的关键。

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就主观而言,领导者是否愿意更大范围地影响他人,是否希望更多的人追随自己行动。反映在行为上,热情地推销自己的主张,极力说服他人,喜欢拥有追随者和支持者;作为内驱力,是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的对领导责任、权力和成就的追求,并且主动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提高组织效率,达到更高的领导效果,从而获得更广泛的领导力。从客观方面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许多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领导的影响力:

1.行业背景或从业经验。

拥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优秀的从业经验会对影响力产生正面影响。广泛的行业知识便于领导者准确把握本行业的市场、竞争、产品、技术状况,对于领导目标决策及其各方面管理的信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行业经验还可使领导人拥有良好的组织内和行业内的人际关系和声望,从而提升影响力。

但是,近年来,随着职业经理人的出现,行业背景的要求在领导人选拔和打分中的位置有所下降。人们越来越关注那些“能去任何地方,管理任何事”的管理者和领导人。同时,现代社会发展,市场日趋成熟,国际化竞争普遍化,各种行业类型都离不开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虽然各个组织仍会有不同的经营模式、管理架构和组织理念,但科学化管理成为必然,一大批受过良好训练,虽然不具备同行工作经历,但具有优秀领导组织经验的领导人逐渐被组织重视。带领美国第一银行取得辉煌业绩的总裁就曾否认自己有任何关于怎样管理多个银行的知识,他把自己的角色看成是:观察员工们的业绩,聆听同事们的要求,确保需要帮助的员工能与组织中能帮助他的同事取得联系。

2.个人价值观。

正直、公正、信念、恒心、毅力、进取精神等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无疑会飙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从而扩大其追随者队伍。“物以类聚”,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会吸引具有同类价值取向的人凝聚于组织,增加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领导者的人格和价值观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组织成员,成为组织默认的行为标准。具备优秀价值观和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会使组织成员对其产生敬佩、认同和服从等心态,其影响力无疑会提高。

3.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影响力的桥梁和翅膀,在准确传达领导者意见、要求、决策的同时,也广泛传播了领导者的影响力。沟通使领导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信息,预防盲目行动;沟通还使领导行为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和渠道,促进领导决策的实施。二者在增加领导有效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领导者的影响力。

不仅如此,恰当的沟通本身就是影响力的一个很好体现。领导者在与组织成员平等交流、协商,显示合作意愿,共同开创前景的同时,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领导的持续影响力。如果晁盖没有死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山羊爬上一农家的高屋顶上,屋下有一只狼走过。山羊以为自己居高位,野狼莫奈它何,便如此骂到:“你这只傻瓜笨狼。”狼于是停下来说:“你这胆小鬼,骂我的不是你,而是你现在所占的位置。”

映射到管理学上,职位能赋予管理者相应的权力,但是如果这个权力脱离了他的个人实力,这个权力是不会长久的。所以要靠个人实力而非职权来工作。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就要提高自己的实力。所谓的实力就是领导者的个人声望、信用、专业技术、技能及他的远见、感召力、协商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决定的对员工的影响力。在《水浒传》中,晁盖在攻打曾头市一役中中箭身亡。以致后来梁山泊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招安。那么假如晁盖没有死呢,梁山英雄们是否就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曾头市大战后,晁盖中箭身亡。曾头市唱有一首歌谣:“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交锋过程中,曾家五虎之一的曾魁也曾说过要捉晁盖请赏的话,这至少证明,曾头市是死心踏地和梁山为敌,也不怕与梁山为敌,而且在第一场战斗中,曾头市大获全胜,以弱胜强,且击毙敌方首脑,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战绩,但是铁心和梁山泊为敌的曾头市却从未宣传过,而且在二打曾头市中,两军对垒时,曾头市也从未提到过这一大捷,用以打击梁山士气。

梁山方面也很奇怪,在两军对垒时,宋江也从未公开提出要为晁盖报仇或指出双方曾有过这样的仇恨。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认为梁山泊二打曾头市是为晁天王报仇,实际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二打曾头市,夺马方为原因,为晁盖报仇只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幌子,而且是个不光彩的幌子。

再次,我们来看晁盖中箭后宋江的反应:晁盖中箭后,宋江既不求医,也不问药,“守定在床前啼哭”——等着他死。晁盖死后,山寨不可一日无主,有晁盖遗嘱当前,梁山泊理应墨绖出兵,立即为晁盖报仇,然后拥立新寨主,但是宋江却“每日领众举衰”,“无心管理山寨事务”,寨中事务一乱,大伙只能推他出来收拾,且宋江一坐到主位,即刻发了一大通号令,把山寨大小职务安排的有条不紊,哪里像是哀恸过度乱了方寸之人。

从这种情况不难看出,即使晁盖不死,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因为他在梁山好汉的心目中已经没有什么地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领导者一定要吸取晁盖的经验,在掌握实权的时候不断地树立自己的影响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确保自己的地位。

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力这一事实,还可以从他生前的几件事中看出。

其一:白龙庙小聚义。劫完江州法场齐上梁山,山寨中共有四十位好汉,晁盖此时便又要让出山寨之主,宋江坚辞不就,坐了第二位,吴用、公孙胜做了三四位后,宋江喧宾夺主,“休分功劳高下,旧头领重主位,新头领坐客位”,读来轻描淡写,但实际内容丰富,本来一到梁山大家便是兄弟,不分你我,按功劳排座次,并且应该紧密团结在以晁盖为核心的梁山泊周围,宋江硬要分宾主,咄咄逼人,旧头领才9人,新来的头领多达27人,这样一来人为的阻止了头领间的融合。

我们可以替晁盖想想,千里跋涉救宋江回来,又多了众多好汉,本是一桩盛事,庆功宴上,被宋江这么一搅,两列好汉众寡悬殊,壁垒分明,晁盖居中,又怎能端坐,新头领的喧嚷,反衬出旧头领的寒碜,身旁又是顾盼自雄的宋江。

这哪里是庆功,简直是受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