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17:46:31

点击下载

作者:郑蕙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最美的遇见

最美的遇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最美的遇见作者:郑蕙排版:KingStar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ISBN:9787566816283本书由广州暨南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遇见”与很多词同义,但若用一句典故:“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便可区分它们的不同。

正如作者郑蕙女士之“蕙”,蕙若(香草名,指蕙兰和杜若)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

倘若是匆匆而过,就不会有人留意,这一株小草,它静静地长在原野,独自芬芳。

人生漫长而急促,工作成家之后,我们的生活便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单调与繁累。有人就此把日子过下去了,按部就班,原地踏步。有人却每一天都有“遇见”,仿佛天天都是不一样的流逝的岁月与人事。

作者从一个默默耕耘的小学教师到运筹帷幄的学校校长,再到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在我们常常觉得连看书也仿佛没时间的5年时间里,她记录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志,此外还有六七个课题记录、研究报告和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

这里只是撷取了其中的20多万字,她遇见了孩子的纯真与善良,遇见了教师的温暖与精彩,遇见了家长的热情与才华,遇见了书籍的广阔与阅读的深邃,遇见了专业培训中的真知灼见与硕果累累。

这似水流年的频频相遇,这在有些人早已视而不见的万千琐事,因为作者夏草般的执着与绽放,历练成为最美的遇见,也成就了作者对生活与事业脚踏实地的孜孜追求。

这一个个看似平常而娓娓道来的最美的遇见,让小学教育盛开如一茎九花、芳香悠远的蕙兰。

如果您是一位老师,《最美的遇见》一定会给您一些启迪和鼓励;如果您是一位家长,《最美的遇见》也一定会给您更多的了解与感动。“对于学困生,老师的耐心很重要,等待学生,就是给我们老师自己反思的时间。等待学生,就是给自己超越的机会。——学困生,教学质量提升的巨大资源。”“一个一线的老师团队,经历的是怎样的日常工作与专业打造?”“体验式、漫谈式、读书交流、分组讨论、专家面对面、反馈与提高等多维度、深层次的家长培训与家校沟通带来了怎样的量变与质变?”“教育论著、古典文学、教育故事、管理学、心理学,你知道博览群书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于为人父母有多重要吗?”“你喜欢职业学习吗?在应接不暇的论坛、培训、讲座中,必然有一些教师,走得很远很悠然;有一些校长,走得很宽很泰然;有一些专家,走得很深很豁然……”

在《最美的遇见》中,你会因作者“蕙心”的遇见,而发现不枉阅读此书。周婷(天河区旭景小学校长)2015年10月9日一遇见可爱的孩子

上楼的途中,接连碰上了几个乖巧的小女孩,有三年级的也有四年级的。她们几乎都问一个同样的问题:“校长,好久不见。您上哪了?”刚走进办公室,六年级的几个男孩子就跑进来围在我桌前:“校长,很久没见您。听说您生病了,好点了吧,”二年三班的孩子们听闻我回来了,一拨一拨地跑上来,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好想您!”“我做梦都梦见您!”“我做梦还梦见您给我们上数学课呢!”我陶醉在学生的思念中。那天很冷,但孩子们的温情持续地荡漾在我的心底。

人生中,最美的遇见,莫过于教育,莫过于一群群纯真、烂漫的孩童!他们带给我醇而美的享受!小艾

小艾是五年三班的一个小女孩,温婉、乖巧,个子小巧玲珑,右侧脸颊藏着一个浅浅的酒窝,一笑便眯缝着眼,可爱的小模样显露无遗,犹如楼顶上蓬勃灿烂的红杜鹃。

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教她们班的数学,这些八九岁的孩子如果真能做到心无旁骛那就不是孩子了,因此教师的课堂要根据儿童注意力特点来设计,做到动静结合,动手与动脑交替,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纸笔练习与口头回答相结合,如果每节课有一两个游戏,更能让孩子们乐此不疲,沉浸其中。

小艾呢,不知是出于对数学的高度热爱还是对老师的极度喜爱,还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抑或是天性如此,用聚精会神来形容她的专注绝不为过。她清澈如水的双眸须臾不离开你,对望她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鞭策、鼓舞、赞许;你传递的每一个信息,她都能捕捉到,摄入大脑,快速地作出回应。这样的孩子让你不可懈怠,不能马虎;这样的孩子,让你站在讲台上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幸福感和成就感。

她的专注让她总是有机会比别的同学反应快半拍,在此起彼伏的小手中率先举起。大多数时候她逻辑清晰,声音响亮而自信。当发觉自己前后无法衔接,“因为,因为……”地讲不下去的时候,她会莞尔一笑,用探寻的目光望着我,一副略显羞涩的遗憾的模样,继而又在我温和的笑意中大方地坐下。

后来,我参加广州市卓越校长培训,一年时间都在外集中学习或是跟岗,自然不能再负责这个班的教学。

那天,我中午回学校,饭还端在手中,三个小女孩就你推我搡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笑望着三朵清新的小花,她们问过好之后,还在互相推让“你讲”“你讲”“你讲”……“好吧,我来讲。”似乎是鼓足了勇气,小艾出列:“校长,我们想唱一首歌给您听!”我怀疑自己听错了,不由提高了声调:“什么!”这次,三个小女孩异口同声:“校长,我们想唱一首歌给您听!”

一首《童年》充满了我的办公室,我的表情会是怎样呢?饭是无须再吃了,我静静地聆听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欣赏孩子们近乎陶醉的表情,幸福的涟漪在心中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孩子们的投入感染着我,让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加入了演唱的行列,孩子们唱得更认真、更自如了……

又是一个中午,小艾跑来我的身边,说是来陪陪我,还问起我的属相,我坦然相告。谁知,过了两天,她送来了自己绘制后剪下来的一只卡通“雄鸡”,鸡身是红色的,双腿稳健,鸡冠挺立,显得雄赳赳、气昂昂的。心思细腻的小姑娘!后来,和李永珍副校长闲聊,听闻小艾送了一只“鼠”给她,我们哈哈大笑。

小艾自幼学习国画,她的国画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底,她偶尔会把自己的习作送给我们。为了鼓励她的兴趣,我把她送给我的其中一幅画裱了起来,挂在我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每一个进办公室的人第一眼即可看到。我对她说:“校长办公室没有名人的画,却有你的画,因为你的画比名人的画更有价值,更让我喜欢。”她喜滋滋地说:“是吗?那谢谢校长的厚爱。”

某天家长会后,偶遇小艾妈妈,她见到我,似乎喜出望外,欣然拉住我,把我对小艾说的那番话复述了一遍,她告诉我,孩子很受鼓舞,当时那种自豪、幸福的感觉难以描摹。言谈间,真诚、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学校80周年校庆前,我让小艾收集平时的画作,将它们交给美术学科张赤芸老师,为她布置一个个人画展。那一天,小艾所在班级的文化墙和学校一楼长廊都可以看到小艾的国画,童稚的笔触,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想象……让每一位驻足的观赏者点头称赞。

她送我的那幅画依然悬挂在办公室进门可见的屏风上;每天在走廊偶遇时,她总会轻轻地搂着我,亲昵地靠着我;中午时分,她偶尔会捧着饭,走进我的办公室,说一声:“校长,我来陪陪你!”

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身在学校,幸福就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可触可握,可圈可点,可闻可见。2015年3月22日春游的收获

春游那天,我上了五年一班那辆车,坐在刘丰同学的旁边。

刘丰是一个可爱的、懂礼貌的孩子,也是一个活泼的孩子,我和他话语不断。“刘丰,妈妈有没有给你准备好吃的?”“有啊!”他不无自豪,并且打开了自己的饭盒。“哇,两个大火腿,还有两块三明治!”“这都是我妈妈做的。”“你妈妈做的?”我吃惊地瞪着眼睛。“嗯,我妈妈以前是做厨师的。”“哦!难怪你妈妈那么能干,连三明治也会做。”“其实很简单,我都会做!”他更加得意。“真的?”“只要买来火腿肉,煎好蛋,然后用面包把它们一层一层夹起来就可以了。”

我还是不解:“那到哪去买三角形的面包呢?”“买方包对角切一刀不就行了吗?”

我恍然大悟,心想,有机会试着给家人做一做。

周日早上一起床,我就从冰箱一件一件地拿出昨天准备好的材料,在厨房按照刘丰介绍的方法有条不紊地制作了起来。

孩子他爸看我一大早就在忙乎,看我面前摆得又是盘又是碗的,打趣道:“能干婆,又要玩什么新花样!”我笑而不语。

我把自己的“作品”装入盘,欣赏了好一会儿,自以为很满意了,就用保鲜膜小心地裹得像面包店出售的那样,然后喜滋滋地跑到儿子房间,叫醒酣睡的儿子(此时已是7点55分)。我把“作品”往睡眼惺忪的儿子面前一放,说:“猜猜是什么?”“面包。”“再猜。”他凑上前辨认了一番——“三明治”。我得意地告诉他:“妈妈亲手做的!”

儿子径直走进洗漱间,仅仅用了平时三分之一的时间便洗漱完毕,坐在餐桌前。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我乐坏了!儿子很快就吃完了一份(相当于他平时的早餐分量),边吃第二份边说:“不错,可以拿去卖了!”我回应他说:“行,那你拿去卖。”他笑了。

能在假日为家人做一顿特别的早餐,看着孩子为自己的手艺而狼吞虎咽,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谢刘丰!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带给我的是整个世界。尽管他们在学科老师的眼中并不优秀。

和刘丰的相遇,让我想起了多元智能理论,想起了对一个孩子公正的评价。2007年6月5日我拿什么来影响你——我和一个自闭症的孩子

某天下午,我在三年一班巡视时碰上班主任龙老师。她告诉我刚才李校长接到小A父亲的电话,称孩子这学期要参加学校的课后管理以及大课间活动。龙老师询问我的意见,我认为可以先尝试让他参加,如果对同学的学习、对他和他人的安全没有威胁就继续,反之则劝退。这样处理,如果到时真要劝退,学校和老师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家长也能理解和接受。

小A这孩子自小就有自闭症,因为这个原因,他比同龄的孩子晚一年上学。记得他第一天参加新生培训时,死活不愿离开家长和同学们在一起,硬是大吵大闹,到处乱跑,直到老师把家长会上的父亲找来。

上学以后,他多次和同学发生碰撞,家长纷纷投诉。上课期间,小A要么跑出课室,要么自己在书上乱画。最让老师头疼的是,小A不时地大声叫喊,不时地跑上讲台乱动老师的投影,还在黑板上乱画,严重影响同学们的注意力。他和同学无法沟通,老师一叫他,他就跑,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第一学期,学校组织秋游,只有他是一定需要家长陪同的。

刚开始,我也无法和他进行交流。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念叨着几个词。有一段时间,他见到我,不管我对他说什么,他都念叨着“灭火器”“灭火器”;有一段时间,他见到我,不管我对他说什么,他又都念叨着“电风扇”“电风扇”。即使他要说一段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完全没有逻辑性。当我和他说话,询问一些问题的时候,他根本就不顺着我的意思“走下去”,而是延续他自己的思维。

我们总是想方设法、有意识地接近他,亲切地向他问候,跟他搭话。行政听课或公开课的时候,我坐在他旁边,轻声地和他闲谈,指导他读书、认字,表扬他,渐渐地减轻了他的敌意。为了更多地和他交流,让他融入真实的生活,我经常找机会去接触他。有几次,我故意抓住他的手,第一时间他非常抗拒。当我对他说“老师喜欢你,你要这样(甩开)我就不喜欢你了”时,他才放松。后来,我抚摸他的肩膀,他也没有特别的反应。孩子的心既奇特又微妙,能够感觉到别人对他是真情还是假意,他不再惧怕我了,反而喜欢我这位经常和他接触的校长。而我,对他则多了几分怜爱。很多时候,他在课间碰到我,都会主动地走上前来向我问好,或者跟我说很多话。有一段时间,他问我:“校长,你做老鼠好不好?”若是平时,我们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侮辱。可是,对于他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微笑着回答:“好啊!”“那我就做小狗!要不,你做小狗,我做老鼠?”我依然微笑:“好啊!”他接着往下说:“你做什么颜色的小狗?”那天,我正好穿了一套浅红色的校服,就对他说:“我做红色的小狗,你呢?”他迟疑了一会儿,我替他做主了:“你就做白色的小老鼠吧,你的衣服是白色的,好不好?”“好。”孩子是纯真的!

后来几天,他在操场碰到我,每次都问:“校长,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狗?”在我还来不及回答的时候,他得意地说了:“我知道,你是黑色的小狗!”那天,我穿的是黑色的衣服。

我上课的班级和他所在的班级在同一楼层,经常下课铃一响就看见他跑来站在我的课室门口。有时是静静地看我和我的学生,有时还在门口叫我:“校长好!”我把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他懂了,又默默地看着。

他在我面前不仅是快乐的,还是友善的。有一段时间,他竟然主动地牵着我的手,歪着头问我:“你去我家好不好?”我当然没有决然拒绝,我怎么能伤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我只是笑笑:“谢谢你,你爸爸会炒什么菜招待我呀?”他掰着手指,一一数了出来。过后他还念念不忘,碰到我就问:“校长,你什么时候去我家?”我笑而不语,只是望着他。

也有我无可奈何的时候,那就是把他从远处叫到身边。有几次,我看到他在“快乐体育”玩耍,抓住单杠晃来晃去,我真为他担心。我走过去想叫住他,可是他看我走近,立马停止了晃荡,跳了下来,一溜烟就跑上楼,进了课室。有几次,我们在举行升旗仪式,他跑了出来,站在队伍前面,还做一些动作,我走近他,示意他回到队伍。他见我过来,转身就跑,当然不是跑回队伍,而是跑上楼,我只好作罢。

一年、两年,我看见他的进步,看见他逐渐走出了自我的封闭的世界,越来越愿意与人沟通,交往的“圈子”渐渐在扩大。我为他感到欣慰!我为他饱含热泪!

一年、两年,他对老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的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班转学走的孩子在全校的班级中是最多的,我们都认为与他有关,事实也是如此。但我没有一丝责怪他的意思。

一年、两年,正因为他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所以在别的孩子能参加课后管理的时候,他也不能参加;在别的孩子能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时候,他不能参加。当然这是家长同意的,也是我许可的。因为这并非正常上课时间,不存在剥夺教育权的问题。

如今,两年过去了,同学们对他的行为要么是见怪不怪,要么是视而不见,班里的同学没有人欺负他,没有人歧视他,他的生活是快乐的。我相信,他在身体长大的同时,心智也在改变。

教者父母心。我能做的,是为这个孩子配一个有耐心、有爱心、有母性的班主任。过去,由于教师编制、人事的调配以及班主任本身的精力和经验所限等因素,没能实现;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将他托付给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而且是他喜欢的班主任。因为他今天告诉我:“我喜欢龙老师!”

已为人母的我理解家长的思虑,家长并非是想要将孩子甩给学校,而是希望孩子有更多时间与群体接触,有更多参与集体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发展得更好。“长路奉献给大地,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期待就是一种力量

斌是二年级时从民办学校转来的。

这个孩子考了两次插班试,没有一次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但家长甚为执着,带着孩子三番五次到学校苦苦哀求、信誓旦旦。看着孩子伶牙俐齿、机灵大方,我和教导主任不免被打动,对孩子、对我们自己的教育影响充满着足够的自信。

谁曾想,一周时间下来,所有任课老师都因为他带来的麻烦而叫苦不迭。他几乎不懂如何听课,而且常常肆无忌惮、任意妄为。老师批评提醒,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当面顶撞,一副跟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表情。

每当全班朗读语文和英语的时候,身在五楼办公的我被他从二楼传来的近乎尖叫的、变调的声音震得耳朵难受极了。他还常常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发言,如惊雷乍起:“老师,我有问题!”

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坚决认错,绝不改正。“老师,我错了,我会改。”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那天,我巡堂经过,发现他们班温婉乖巧的婉婷两条长长的辫子变成了一头的短发,这个小女孩可是很为自己的辫子自豪的。我不由诧异,问她怎么舍得把辫子剪了,她的回答让我既惭愧又生气。原来斌同学经常扯她的辫子,妈妈知道后,索性让女儿把头发剪了。

更“可恶”的是,他经常挑衅别人,辱骂别人,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敢跟六年级的同学“叫板”。据说他还经常用脚踢人,让认识他的同学“谈斌色变”。

那天,我在操场值日,四年级的一个男同学又向我投诉斌同学打人。正好斌同学从旁跑过,我顺势拉着他,周围同学一见顿时义愤填膺、纷纷声讨,斌同学毫无愧色,据理力争。这时一个五年级的同学挤过来,告诉我斌同学故意将锋同学(五年级,右脚残疾,行动不便)绊倒。不知是觉得理亏还是自知无法抵赖,他低下了头。我支开周围的同学,留下斌。

我拉起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为什么这么多同学都来指责你,向我投诉你?说你绊倒了锋,说你爱打人,而不说别人?”他依然低着头。“你这样做对吗?”他还是没有辩解。“你要得到别人的喜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你就要克制自己,把过去的缺点改掉,尤其是不能打人,否则大家都讨厌、憎恶你,这样你还会有朋友吗?”他点点头。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只希望他的不良行为渐渐改正,不敢也不能一蹴而就,春风化雨或许会有一丝效果。临走前他还有礼貌地给我鞠躬:“谢谢校长!”看着他的真诚,望着他的背影,我充满期待。

他的确在变化。那天上数学课,他很积极,我提出每一个问题后他都将右手举高,有时还站起来大喊“老师,老师”。我看了他一会儿,他领悟了我的示意,重新坐下来,把手竖在桌面上。我心里暗喜,让他回答。“我把1看成九分之九,9个九分之一减去2个九分之一就是7个九分之一,等于九分之七,所以一减九分之二等于九分之七。”我大喜,对孩子们说:“谁来评价斌同学的回答。”“声音很响亮!”“很清晰!”借此机会,我充分认可孩子们的评价,既让孩子们知道斌同学也有很多优点,又让斌同学体会到怎样的表现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肯定。

我从没有奢望他能在一夜之间判若两人。第二天的数学课,我正在板书,后面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小颖哭了!”我猜想一定与她后面的斌同学有关。果然,小颖的同桌“勇敢”地告诉我是斌同学用笔敲打小颖。我的目光犀利地射向斌,他轻声地嘟哝:“我是不小心的。”“是吗?”他没有再吭声,或许把女同学弄哭了,他也感到愧疚吧。前面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声音:“男孩子不应该欺负女同学,还应该保护女同学呢!”我停顿了一会儿,对斌同学说:“你是男子汉吗?或许你是不小心,但是别人不喜欢你这种方式,而且小颖在专心地听课,你这样做,自己没有遵守纪律又影响别人,对吗?你应该怎样做?”“对不起。”

课继续上,我留意到斌同学的投入,我又给了他一次发言的机会,他再次展示其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流畅性。我照例对他进行表扬:“你做得好,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样的道理,你做错了,老师也应该批评你、教育你。”他点点头,笑着坐下。

下午第一节下课,他特意走到我身边,笑着对我说:“今天,我妈妈会很高兴的!”我不解,笑着问道:“为什么?”他绽开了笑脸。原来是因为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段时间你有进步,继续努力!”我明白了,继而问他:“你高兴吗?”“高兴!”“我真的觉得你进步了,一是课堂上减少了大声叫喊的次数,二是作业也完成得好了,三是这两天没有人来告你的状。说明你也很希望做一个好孩子。今天是星期二,这个星期还有两天(周五是元旦),你能保持吗?”他很自信地回答:“能!”我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让他感受到信任和鼓励。

第二天课间操,斌同学见我从他们班的队伍旁经过,不失时机向我报喜:“昨天晚上妈妈很高兴!”

我不由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你期望他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2009年10月三颗糖

那是暑假的最后一天,学生返校评选暑期优秀作业以及领取新书并做一些新学期的准备工作。

看着清寂了快两个月的校园因孩子们的出现而重现往日的热闹、生气,倾听着从操场、从课室传来的孩子们快乐的声音,一股热情、责任和爱在心底涌起。

我掩饰住内心的激动,逐一来到孩子们的中间,我走过每一间课室,欣赏着孩子们最真切的表情,不时还领受孩子们一声声的问候。

四年三班,是我情有独钟的一个班。这个班我从一年级开始教他们的数学,也是我20年教学生涯第一次教一年级。他们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低年级孩子的童真与聪慧,也感受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多的乐趣,对这群孩子的印象,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亦不为过。

我不由伸出手,摸摸这个的头,拉拉那个的耳朵。

四年三班的云燕,是我情有独钟的一个孩子!她正瞪大眼睛看着我,是在羡慕我对同学的抚摸,还是在期待着我的亲近呢?

我走到她的座位旁,轻轻地摸摸她的头。她把小小的右手伸了出来,哇,手心里躺着三个长宽不到两厘米、厚度不到一厘米的东西,一个是粉红色的,一个是淡蓝色的,还有一个是浅绿色的。精致,可爱!她要给我欣赏她心爱的橡皮擦吗?因为现在孩子们的橡皮擦就是如此可爱。

正在我猜测的时候,云燕轻柔地告诉我:“郑校长,送给您。我姐姐从英国回来了,这是她从英国带回来的糖。”

你能想象我的感受吗?看着小手心的三个得意的小东西,一种无以复加的感动如同电流般传遍了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孩子,你是不是一直紧紧攥着这三颗糖,我一走进教室你就在紧张地准备,就在充满着期待。此时,你一定如释重负。

我从黏黏的小手中一颗一颗地把它们搬到了自己的手里。

现在,三颗糖依然躺在我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我一扭头就可以看见它们,就像看见一个孩子纯真的眼睛,听见一个孩子柔柔的声音。2009年9月12日特别的关注

小女孩一年级的时候,就听数学老师讲述她的故事:小时候先天不足,一上学更显示出和其他孩子的差异,反应总是慢一拍,理解力总是在别的小朋友之后,而且生性懦弱,胆小怕事,说话时声音是微弱的,眼神是羞怯的。上学不久,我们又被告知,孩子从阁楼的楼梯往下爬的时候不慎摔下,头部受了创伤,无疑是雪上加霜。

从此,我便看见她几乎天天中午在数学老师处,有时数学老师拿着她的错题来我办公室,让我分析这孩子独特的错误。更多的时候,我们束手无策,只能凭空臆想。即使让孩子表述,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二年级的时候,我遇上了她。或许是基于她背后的故事,课堂上她的专注和投入让我深深感动。她看着我,如此清澈、专注的眼神,让我心生爱怜。是的,我喜欢这个宁静的女孩!不仅如此,我要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关爱。更为重要的是,我的言语和行动要向她传递这样的信息:她不是另类,她和其他同学一样,她也可以学会。

我几乎没有让她上我的办公室进行辅导,这对她、对我都没有约束。

我没有特别地批评她,事实上,她除了反应慢、理解能力弱之外,我找不到她的缺点。每当我要给她讲解问题时,总是轻言细语、不无温柔、极尽呵护,让她保持一种没有压力和负担的心理,让她感受到错误是正常的,避免错误的方法就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老师也是会原谅的。

我也没有特别地表扬她,让她认为她是与众不同的。表扬她的时候,我总是先表扬一些本来各方面就很优秀的孩子,或者让她的名字夹在优秀的孩子的中间。我要逐渐改变她的自我效能,同时也要改变她在其他同学心中的形象。

课堂巡视的时候,每当我走过她的身旁,都会轻轻地拍拍她的头;课间碰到她,我会轻轻地捏一捏她的脸,以示喜爱。而她,就会咧开她的小嘴,粲然一笑。下课的时候,我把她和另外的孩子叫到身边,让他们一起背口诀。

我在观察她的变化,她正如我期望的那样,活泼了,自信了。知识方面,她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乘法口诀掌握得很好。依然较弱的是解决问题,但已经有进步了。今天我们复印了去年同期的试卷,她得了86分。我把她和另外一个84分的孩子一起叫过来辅导时,她竟然在对方耳边津津有味地讲开了她做对了而对方做错的题,代替了我的位置,而且条理清晰。我惊喜不已,乐滋滋地当起了听众,心里有一种欢欣鼓舞的冲动。我想,这是原来的她,还是我影响的她,或者我根本就不了解她。老师,我想来补课“老师,我想来补课!”

我正细嚼慢咽地品味着午餐,一个稚嫩的声音让我不由朝门口望去。出乎我的意料,当然,并非我不认识小男孩,而是小男孩的这一请求让我意外。曾经,这个叫辉辉的小男孩是我办公室的常客,不过每次叫他来的时候,他几乎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噘起嘴嘟哝着:“又要补课。”一脸的不满表露无遗,看到他的样子,我没有不悦,而直想笑。

由于思维能力、学习行为、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存在差异,每次上完课后总是有几个孩子不得要领,掌握不了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对计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日即忘。孩子们的问题困扰着我,于是每天午饭后的半小时,都有几个孩子来到我的办公室,为的是及时巩固课堂上的知识或为他们查缺补漏。

这个学期的“两位数乘法”和“一位数除多位数”让几个孩子陷入了困境,当然也让我陷入了困境,我无法也不能漠视,如果孩子们没有掌握这两个内容,今后的学习就如缘木求鱼。

几个孩子中,有的是每次不可或缺的,有的是偶尔来之。辉辉算不上不可或缺也绝不是偶尔来之,应该说是经常受邀者之一。他的智商并不低,甚至称得上有点小聪明,他喜欢画画,喜欢下象棋,喜欢拆装玩具。但是,他有个缺点——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的时候,眼神常常飘忽不定,或者变着花样玩笔盒、玩笔,以至于每节数学课前,我都只留给他一支笔,笔盒和其余的东西都由我保管,放在讲台的柜子里,下课后再还给他。这个学期,他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双层巴士的笔盒,还装有四个轮子,他极为喜爱,常常在课桌上推来推去,吸引着全班同学的眼球。

前几天,他因为遭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麻烦,已经开过“小灶”了。前面说过,他的智商并不低,只要掌握了方法即可迎刃而解,所以,接连几天我就没有“召唤”他。没想到,往日噘嘴不满的他竟然如此主动,也就不得不让我惊讶了。

看着他有点羞怯的样子,我不由问道:“为什么?你不是已经会了吗?”“我不太熟,因为我要教会我妈妈。”他慢条斯理地对我说。“哦——”我拖长声音,继而反问:“你要当妈妈的老师?”他点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我出了两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给他,他安静地坐下来,埋头就算,很是投入。我站在他身后,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提醒。看来,方法是掌握了,但是口诀不熟练,有时碰到进位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看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笑着夸奖他:“不错呀,差不多都对了。”他羞涩地笑了起来。我接着说:“不过,要当妈妈的老师,还必须检验,你如果能完全靠自己,那才有资格。”我在他的练习本上又写了两道题,一会儿,他就做完了,我检查之后,每道题下面都打上了红红的大钩,并附上了大大的“100”。我注意到,在我检查的时候,他简直是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我的笔尖,当我把本子递给他时,他的眼睛似乎发亮了,欣喜地叫了起来:“哇,100分!”

目送着他的背影,我想,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积极向上的需求和力量。“老师,我想来补课。”不是听到这个孩子的一次请求,也不止一个孩子这样请求。2015年5月1日老师的信任

临近期末,两个孩子一如既往地在每天午饭后主动地来到我办公室,他俩都是数学学科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

孩子单纯、善良,虽然数学思维差强人意,但是从没有放弃过努力,甚至对老师为他开小灶辅导显得乐此不疲。除了让我颇为尴尬的分数,他们的优点也是可圈可点的,常常得到我的赞美,譬如他们对人有礼貌、乐于助人、真诚待人、能及时完成作业、团结友爱等。真的,除了上课难以专注,学习落后,我还没有发现他们的缺点。

在我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下,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着,漏洞也在一点一点地被填补着,我们都为彼此的收获而高兴!

在我的一再夸奖下,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略显羞怯的笑容。“哦,原来我也是会进步的。”“我也是会经常被老师表扬的。”“我感觉到了老师的信任。”

那天,班主任龙老师告诉我,其中一个孩子森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个受到郑老师信任的人。”可惜错别字太多。尽管这样,我还是很感动,谁说孩子简单,其实教师有意或无意的一句话都可能在孩子的心底激起波澜,影响着孩子的情感和行为。

是呀,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渴望每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为科学巨匠,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家,世界还需要厨师、清洁工、保安。作为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培养科学家、培养富翁值得我们骄傲,培养一名优秀的外来工、一名城市的环卫工人同样也是我们的骄傲……只要有一份责任心,只要肯付出劳动,总是会受到尊重的,总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老师,您还没有给我礼物呢

今天,我走进我任教的二年三班,隔着窗,看着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头挨着头在下军棋,他们姿势各异,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跪在凳子上小屁股晃来晃去的,我心里无端地泛起一阵怜爱,不由对旁边的同事说:“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这么可爱!”

我走进课室,小班长嘉韵喜滋滋地迎上来,告诉我:“郑校长,今天是周小晴的生日。”我突然想起几天前小晴曾经告诉过我,说过两天就是她的生日,原来这么快就到了。我看着嘉韵,微笑地回应她:“那你有没有祝她生日快乐?”“嗯,我还送了她生日礼物呢!”我简单地说了声“是吧”就径直走向讲台,做好上课的准备。

上课期间,正好周小晴完美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在同学们将掌声送给她的时候,我高兴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是小晴的生日,我们祝她生日快乐!”于是,掌声和祝福声响成一片。

下课后,我正收拾着教具准备离开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甜美的声音:“老师!”我一看,是小晴,那个总是扎着两条活泼的马尾辫,辫子上夹着两个发夹的女孩,那个还没有学完乘法口诀就能将乘法口诀倒背如流的女孩,那个在课堂上总是专心致志地积极展示的女孩,那个总是在全班其他同学之前完成课堂作业的女孩——可爱的、聪明的女孩。这样的女孩谁不喜欢?“小晴,有什么事吗?”她盯着我看,终于开口了:“老师,您还没有给我礼物呢?”我猝不及防,一时愣住了。是呀,人家不是两天前就告诉你了吗?怎么没有动静?“为什么要给你礼物?”“我的生日礼物呀,张老师已经给了。”张老师是班主任。

这是什么逻辑?我蹲下来,轻抚着她的肩。“老师不是对你说过祝你生日快乐吗?这就是最好的礼物和祝福。”我来不及组织语言,又说:“别人送你礼物是人家的心意,但是我们不能向别人要礼物。老师生日的时候,向你要过礼物吗?”她摇摇头。“这就是了。老师没有准备礼物并不表示老师不爱你。明白吗?”她点点头。

回到办公室,我仍在想这件事,我确定我对她的教育是没有错的——不能向别人索要礼物!可是,她为什么会认为我该送她生日礼物呢?我突然想到,尽管她的做法不对,但是我可能没有完全读懂小女孩的心思。

孩子都把自己的生日看得很重,生日就是节日!节日就要庆贺。除了这些开心的庆祝活动,还能收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喜欢自己的长辈的礼物。所以,只有孩子才敢斗胆“要”礼物,只有撒娇的妻子才“责令”丈夫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必须有所表示。这样,就容易理解小晴了,小女孩是把老师都看成自己喜欢的人,也是喜欢自己的人,因此她就特别在乎老师的礼物,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应该送自己礼物,但是我却让她失望得空手而归。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辜负了小女孩。但是,我没有错,我对她的教育是对的。这也是成长的历程吧,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失望也是一种礼物。将来她终究要明白,别人没有义务给你礼物,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但是,优秀、可爱的小晴,你一定能得到我给你的奖品——你受之无愧的奖品,在你并没有期望的时候,你或许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那个不愿上学的孩子

今天是一个学期的最后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地离开学校。看着一张张阳光灿烂、稚气可爱的笑脸,我心陶醉。

一年级的孩子排着队走来了,每个孩子都叫着:“校长,再见。”“校长再见!”人群中,一个小男孩朝我挥了挥手,他的笑容格外甜美。他叫小朗,一年前是个不愿上学的孩子。

开学初,他每天都要“闹”,不愿离开送他的爸爸或者妈妈。有一天,我和他谈了一节课,答应联系妈妈下午过来接,他情绪好了,回到班里也很开心,直到放学。

放学后,我将他带到办公室,和他一起等妈妈,他一副开心的样子,朗读我给他的故事书,为我表扬他认识的字多而兴高采烈的。妈妈没有在约定的时间过来,但是打来电话:“路上塞车,要晚些时间到。”

当我问他“要不要批评妈妈”时,他说:“不要吧。亚运了,路上很多车,塞车嘛!”好小子,还会“袒护”家长呢!我暗笑。

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来了,我们交谈了一会儿,他很懂事地承诺明天会听话,乖乖上学。

第二天回学校后,我放下东西就在大门口等候。他和妈妈终于在升旗后出现了,他还是那副“梨花带雨”惨兮兮的样子。“妈妈,我会想你。我会哭的。”“妈妈,你送我进去好不好。”“妈妈,你送我上楼。”“妈妈,你送我到课室门口。”

……

当我抓起他的手臂时,他泪眼婆娑地哀求道:“校长,你不要抓住我的手,好不好?”“校长,你先走开好不好?”

看着他满含期望和泪水的眼睛,带着对他的一点信任,我只能离开。在四楼拐角处我观察了好几分钟,他一直都是扯着妈妈的衣角。看来,前一天的承诺失效了。

几天后,课间操时我发现他仍在保安室的门口坐着,就佯装急匆匆地跑过去,不由分说地、强行地将他抱走,我有意让他感觉到我在生气。瘦弱的他挣扎也无济于事,我倒是以为他会拳打脚踢,但是,他没有,只是竭力地想挣脱。在走往教室的一路上,他一边哭一边叫着:“校长,校长……”我心里可怜他,但是依旧装着很生气的样子,一言不发,毫不妥协。

快到楼梯口时,他又说:“校长,不要抱我了,我很难受。”“你难受?难受为什么不自己上楼?”我看也不看他,让他知道我没有丝毫要放下他的意思。

到了教室门口,我也不急着放他下来。班主任苏老师看到我们过来,让全班的学生向我问好,接着又向小朗问好。

我把他放下了,似乎放下了一个重重的包袱,终于可以长长地喘口气。我担心他会往外冲,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不过他还是抽抽搭搭的,一脸愁云、一脸委屈。有个小朋友过来拉起他的手,亲密地对他说:“小朗,不要哭了。”苏老师也趁热打铁:“你看,大家都这么喜欢你,校长还把你抱上来。”小朗的哭声渐渐地止住了。

上课铃响了,同学帮他做好课前准备,拿出了数学书。我顺势让他坐下,他顺从了。

这节数学课,我依旧留在他的课室里,关注他,正好也亲身感受刚入学的孩子上数学课的状况。他似乎换了一个人,与刚才哭哭啼啼的孩子判若两人:认真地倾听,主动地参与小组的交流,积极举手争取发言的机会。课堂练习的时候,他还高兴地宣告:“数学王子做完了!”自豪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他的脸上。当然,了解和关爱他的老师也顺势而上:“请数学王子来给大家分享。”只见他喜滋滋地抱着自己的作业本,轻捷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答案,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自豪地回到座位……

放学时分,我下楼正好看着他们班排着整齐的队伍从走廊下来,孩子们看见我纷纷热情道别。而我则在搜索那张可爱的、架着一副小眼镜的脸。哦,看见了,他几乎排在队伍的最后面。他的脸上没有我想象的愁云,而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洋溢着幸福、快乐,显示出天真、无邪!

后来,一天早读时我忽然又想起了他,经过传达室时一问,得知他只哭了一会儿就自己上楼进课室了。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孩子对环境的适应也是天性所致,尽管需要时间。嘢,下一节还是数学课“嘢,下一节还是数学课!”

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的喜悦,我的内心流淌出一股甜丝丝的清泉。作为老师,此生足矣!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作为一名校长,我选择上课当然是因为学校编制紧缺,但更深层、更令人难以割舍的原因是课堂曾经带给我的激动和快乐;现在、将来带给我的激动和快乐更是其他任何工作场所无法企及的。

虽然每天也和孩子们接触,迎来送往间感受孩子们彬彬有礼和可爱活泼,就像蹲在花丛中肆意地欣赏花开的姿态、聆听花开的声音;虽然经常随心所欲地走进孩子们的课堂,感受孩子们的思维灵光闪烁和天籁般的童音。但是,无论如何,我都只是旁观者。

我要做课堂的导演,我要和学生共同登台。这是我毕业参加工作后最初的感受,现在依然如是。

灵动是我的课堂追求。灵动的前提当然是对课堂的精心预设,是对教学方式的精心选择与运用,更是对课堂了无痕迹的驾驭。灵动的课堂有老师的循循善诱,也有学生的抓耳挠腮;灵动的课堂有亲切的对话、率真的笑声,也有瞬间的静寂、片刻的喧嚣;灵动的课堂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惑。灵动的课堂看似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却是经验的积累。背后民主的师生观,是对孩子生命的尊重,也是教师对自身生命的享受。有时候,看似随意的“闲聊”,一个个新奇的想法、新颖的点子,就在学生的心中逐渐产生,就从学生的嘴里脱口而出。

兴趣是我的课堂追求。要让学生感兴趣,当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自然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感兴趣,当然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自然地感受到不知不觉拾级而上、本领大增;要让学生感兴趣,当然要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体会到探究成果的愉快情绪。而我尤为得意的是,我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不论是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富于挑战性的问题,还是琐碎的闲聊,都让孩子们在最短时间进入我和他们共同的时光。这段时光应该是轻松的、欢快的,这段时光应该是开放的、公平的,这段时光应该是忙碌的、收获的。享受教育、体验成功、守望成长贯穿在教育的每一刻!枯燥的课堂学生自然厌倦,严厉的面孔学生必定怵然,课堂若是生动又快乐的,学生焉有不欢喜?

发展是我的课堂追求。当然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的发展。对于大班教学,我的教学起点首先考虑的是最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每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要为他们搭建必要的脚手架,唤醒新知学习所需要的旧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建构新知,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人人学必需的数学”。同时也要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否则他们总是轻易地“摘到桃子”,桃子就失去了价值,不再诱人,学习动机就不能持久。因此,要为他们设计障碍,要守着自己的“嘴”,直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地。这时老师的点拨将是一触即发,优秀的学生豁然开朗,他们的脸上写满欣喜和收获,甚至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哦,我明白了。”于是,“我也明白了”“我也明白了”此起彼伏。我欣赏他们酣畅淋漓地放纵自己情绪的百般模样,之后我掌声一响,他们会意地回过神,看到我叫停的手势,刚才的喧闹便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却依然荡漾,而我也缓缓地从甜美的回味中走出!

还有,我常常提醒自己注意是否留下了关注发展的盲区。每个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他们总是静静地坐在那儿,从来都不主动地表态,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我忽略。对于他们,关注的微笑不可少,俯身的指导不可少,柔声的询问不可少,展示的机会不可少,适时的赞许不可少……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权利。

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部分,每一部分未必都能做到精彩纷呈、尽善尽美,但是热情、率真、生命的激荡,这些不都是值得享受和回味的吗?“嘢,下一节还是数学课!”教了他就不会觉得他可爱了

那天路遇六年级的一个男孩,一个充满阳光的男孩。见他的班主任老师走过来,我当着男孩的面对班主任说:“梁××挺可爱的!”没想到班主任老师说:“教了他就不会觉得他可爱了。”男孩的脸上立刻写满尴尬。

这个男孩眉清目秀,明眸透着机灵。照老师的说法,我没有教过他,即没有上过他们班的课,但我和他是有交情的。某天课间,我见他在走廊奔跑,制止过他;某天中午,全校写字时间巡视到他们班的时候,我见他的姿势很端正,字写得工整漂亮,表扬过他;还有他对人有礼貌,每次碰到老师立即送上一个标准的队礼,问声“老师好”,我心里赞许过他。

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值日的老师告诉我,六年一班一个姓梁的孩子骑自行车回学校了,他简单描述了一下孩子的外貌,我立即就想到了他。碰巧,我在走廊上看见他了。我亲切地招呼他过来,一问,果然是他。他说自己已经满十二岁了,可以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我肯定了他:“是的,交通法是规定年满十二岁的儿童可以骑自行车上公路。”我停顿的时候,他用充满疑惑的眼睛看着我。“但是,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在上学、放学的时候骑。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吗?”他的眼睛一直是注视着我的,我也一直是盯着他的眼睛的:“我知道你住在哪里,因为好几次我坐车回学校的时候都看见你走路上学,这也就说明你家并不远。还有,那条路上下班高峰期车特别多,公路上并没有规范的自行车道,再加上你个子小,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弱,很不安全的。”他点了点头,抿着嘴。“很喜欢骑自行车,是吗?”他点点头。“那我建议你:第一,你可以在小区里骑;第二,实在是想上公路,你可以在周日的早上骑出来试试,因为你附近出来的那条路周日早上车辆稀少;第三,一定要在自行车道上骑,没有自行车道的地方就在人行道上推行一段;第四,要征得家长同意,最好有家长陪同,周末到郊外或珠江边的绿道上潇洒一回。总之,安全第一!”男孩懂事地点了点头。我问他:“知道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些吗?”“为了我的安全!”我笑着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他真诚地说:“谢谢校长!”然后鞠了一躬。后来,没有听说他再骑自行车回校。

这样的孩子难道称不上可爱?难道我体会到的可爱不是任教老师的那种可爱?教他发现不了他的可爱,不教他反倒发现他的可爱。这是怎样的逻辑呀?记得有一次,我对一位数学老师同样评价另一个男孩子:“×××真可爱!”那位老师的回答很有技巧,当着孩子的面也是慈爱地笑着,侧着身,轻抚着孩子的头:“是呀,是很可爱。对不对呀?”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便明白了老师的弦外之音。果然,后来这位老师说不教他就觉得他可爱。教了他呢……

以上两个孩子对于科任教师而言,应该都不是优秀生。首先,考试的分数一定不高。其次,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让老师头疼不已的“劣迹”。例如不认真完成作业,总要让老师费尽心思跟踪;上课坐不住。再不然,就是经常给班集体“抹黑”,让流动红旗与班集体擦肩而过……诚然,孩子身上都有着林林总总的“不是”。难道因此他就缺失了被评价为“可爱”的权利?这又是怎样的评价观呢?看来,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生学业评价变革并没有真正触动“教育理念”的改变,没有撼动教师的育人观。对一个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是发展的,评价应该成为一种激励的手段,一种给孩子带来自信、促其奋进的手段。老师看重学生的成绩(分数),这没有错,但是可不可以创造一个机会,抓住一个关键事件,找到一个燃点,让原本智力不低的“可爱的孩子”产生顿悟,对学习尽责、尽力。其实,那位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被校长表扬的机会”,对孩子因势利导,而不应该在校长面前否定他。

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每一届学生都是各具性格特点的。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学有所成的学生,我们犹如百花园里的园丁,开不开花全靠园丁的智慧:水量是否掌控得恰到好处,浇水的时间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剪?有的花花季长一些,有的花一年四季绽放,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花瓣也各不相同,香味也各异……唯有如此,相得益彰,相互衬托,才造就了斑斓、绮丽的世界。

平和地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可爱之时。那就借助他的可爱让他变得更可爱,这样我们就不会发出“教了他就不会觉得他可爱了”的感慨!2012年4月19日男孩子就是男孩子

那天下午,五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老师无奈地笑着对我说:“那些男孩子呀!每次评比都落后于女孩子。上次是这样,这次又是这样。”她是极爱学生的,语气中并没有抱怨,只隐隐透出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我也笑着对她说:“这就对了。如果反过来,男孩子比女孩子优秀,比女孩子听话、乖巧,那倒真是不正常了,这才是你要担心的!”

学校一位老师的孩子,初来乍到的时候中规中矩。二年级时我教他数学,刚开始的时候,他正襟危坐,俨然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我心想:“老师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过了几个星期,他的天性就暴露出来了,坐在最后面的他不甘寂寞,不时和同学叽叽喳喳。而作业呢,时不时把只字未写的练习册夹在同学的作业中交上来。唉,这小子和我玩捉迷藏呢!不过,他的聪明和可爱着实让我喜欢。

有一天,他班上那个几乎是最小个子的男同学气喘吁吁地从二楼跑上五楼:“老师,王××(就是上面那位)踢了林××一脚。”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反问道:“你说什么?”“王××踢了林××一脚。”我心里“窃喜”:“打盹的老虎醒了。”林××是从民办学校转来的,可以说是满身陋习,每天闯祸,让原本平静的班级掀起轩然大波,同学们都敢怒不敢言。这下可好,想不到平时看起来敦厚的王××竟然敢于反击,不畏林××的嚣张气焰。事后两位同学都被老师批评教育。从此,王××让我刮目相看。

在小学,因为女教师多,因为安全第一的宗旨,学校老师都喜欢听话的、从不惹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一部分非女孩子莫属,另一部分就是个性安静、生性胆小的男孩子。而另一部分男孩子……

所以,在过道上追逐的总是男孩子,水龙头坏的总是男厕所,扫地时用扫把打闹的总是男孩子,父母被请到学校的总是男孩子,上课时玩手机的总是男孩子,因为没有佩戴红领巾而扣分的总是男孩子……

当然,集会时帮老师摆桌椅的是男孩子,升旗时帮学校叠塑料椅的是男孩子,抬饭盒的也是男孩子……当男孩子和女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教育男孩子要谦让、要大度;当女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教育男孩子要有绅士风度;当学校组织春游的时候,我们教育男孩子要保护女孩子……

男孩子不拘小节,男孩子跳起来敬礼问好,男孩子下楼时隔着好几个台阶就往下跳,男孩子一下课就往操场跑,男孩子做操的时候总有多余的动作,男孩子总是在午休时帮老师搬来折叠床……

男孩子着实让人“烦”,男孩子一样惹人爱。这个世界因差异而精彩,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是美丽的风景线,我们的责任是欣赏、守望,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需要把评价女孩子的标准用来评价男孩子。

男孩子就是男孩子!关注更多的男孩子,保卫更多的男孩子,培养更多的男子汉!2012年4月17日和孩子们一起去调查

我带着四年三班十几个孩子,开始一项调查活动。

我们把地点选在海珠区过广州大桥的一个路口,兴奋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走下校车,走到了人行道上。可是,他们挤成一团,面对过往的行人抬起头看了一眼复又低头,一个也不敢上前。

我鼓励他们一番,他们看看我,似乎在拿主意,在坚定自己的勇气吧。我只有等待。

梁伟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他似乎是豁出去了,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虽然我远远地看着别人对他的拒绝,但还是暗暗地为他的勇气而欣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谁怕谁?有了梁伟的冲锋在前,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进入角色。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有的行人驻足停下或简单或耐心地回答,有的却是一脸的漠然,连连摆手、摇头,有的说自己在赶时间上班……芷姗自我安慰:“他们都是上班一族。”

面对孩子们的挫折,看着孩子们的失落,我除了鼓励还是鼓励:“别人没有接受也没有关系,但还是要有礼貌地向他致谢。我们不要气馁,会有机会的。”

机会真的是眷顾有准备和有恒心的人。孩子们开始应接不暇,有的是单独行动,有的两三人一组,看着他们面对被访者的认真劲头和拿着本子在访谈表上记录的投入状态,我只有连连拍照。

有一对中年夫妇走过来,浩冰沉稳地走上前,敬了一个队礼,微笑地对他们说:“叔叔、阿姨,我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亚运吉祥物的名称和含义吗?”

女士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或许她想将机会留给她的先生,或许她并不知晓。她看了看她的先生,先生笑了,她很有默契,和善地对浩冰说:“我们不知道,你能给我们宣传一下吗?”我心里为平时略显羞涩的浩冰捏了一把汗,紧张地看着他。我们的浩冰还真争气:“绿色代表白云,蓝色代表珠江,黑色代表广州厚重的历史……”我松了口气,看到那对夫妇一边称谢一边对孩子竖起大拇指,我不由为孩子的表现感到自豪。

一位老奶奶也欣然地接受孩子们的采访。当我问及孩子们的表现时,她连连点头:“如果是大人我就不搭理了,我看他们是小孩子才接受(访谈),因为他们很棒!”

接受典凯采访的年轻女孩非常有耐心,起初典凯是站着记录的,由于时间较长,笔记本太薄,典凯只能蹲下用膝盖头垫着书写,女孩也不怕麻烦,弯着腰协助他完成访谈。我拍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看着孩子们时而如小鸟般飞来飞去,寻找一个个访谈的目标,时而流利地询问和解答,时而认真地记录,我想孩子们的潜能和空间是无限的,孩子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得到更多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学校、家庭)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最后孩子们“围攻”了一位交通协管员。他总是笑眯眯地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我在旁边提醒着孩子们要抓住对方的身份特征,了解更多:“叔叔是一位交通协管员,他对交通秩序的遵守和文明出行一定非常清楚,同学们可以向他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孩子们又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让我们的协管员应接不暇,但依然是笑眯眯的,非常有耐心!

在意犹未尽时,我把孩子们“赶上了车”。回到车上,孩子们纷纷总结、交流自己的感受:其一,开始不敢,后来更加大胆和自信;其二,有些问题自己应该先弄清楚,否则,当别人反问你的时候就会出现“我也不知道”的尴尬;其三,当别人不热情时,不要在意,人家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忙,或者真是不知道,别人也有胆怯的时候啊。只要自己热情、有礼貌,终究是可以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的。

听着孩子们无比欣喜地用最真实、最朴实的语言道出自己的收获,我在想:如果下一次……小故事

故事一:老师,我能讲个故事吗

这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是一个羞怯的女孩,很温顺,温顺得让我在上课的时候几乎忘记了她的存在。她极少主动举手发言,就算发言也总是考验我的耐心,因为她的声音连同桌都难以听清,而我不仅不能因此而放弃等待,反而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因为学习成绩较为落后,她和几个小伙伴常常会被我请进办公室“补课”。有一天,她进来后给了我一张纸,我一时不解,她说:“郑校长,这是我写给您的信。”我低头展开,纸上写着:“郑校长,您很温柔,您给我们补课也不骂我们。请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刹那间,我不禁思考,是我真的很“温柔”,还是孩子希望我“温柔”?看来,我必须保持我的“温柔”,保持我的和颜悦色。

一天,她对我说:“校长,等会儿上数学课我想讲一个故事给同学们听。”我没想到这个羞怯的小女孩内心深处是那么自信、那么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