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拍打治百病大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4:10:31

点击下载

作者:廖春红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拉筋拍打治百病大全集

拉筋拍打治百病大全集试读:

前言

中医讲“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传统中医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都有一条大筋,从颈部开始引向背部,经腰、大腿、小腿、脚至脚心。它就像经络穴位,并无有形的位置,但是当你接受治疗的时候,就会感到这条筋的存在。人们在工作或者学习中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立姿势不正确,或者缺乏充足的运动,运动方法不科学,运动不当,会使肌肉产生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就会造成筋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情感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病,身体却处于亚健康状态,不是腰酸背痛,颈肩疼痛,就是浑身没有力气,但是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病。这时候如果你去找中医进行诊治,中医就会告诉你,这是因为你的气血不通畅,筋缩了。筋缩的症状五花八门,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腿疼及麻痹、长短脚,有时则会引致脚跟的筋也有放射性牵引痛,步伐无法迈开,要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被拉紧,大腿既不能抬举也不能横展。

人体得病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疾病,其本质都是某个部位的气血不通畅。中医讲“不通则痛”,经络壅塞会导致气血不畅通,气血不畅通则导致体内器官不能正常运转,器官不能正常运转,则会引发各种不适症状,严重者就会引发各种疾病。由此可知,经络壅塞是疾病的根本,只要疏通了经络,自然就可以掐掉病根,有效养护人体健康。

为了把握住自己的健康,就必须尽快地行动起来,在认识正确的健康理念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具体的健身方法,并实实在在地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拉筋拍打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身体因为筋缩而导致的各种病痛,因经络壅塞而产生的疾病,都可以通过拉筋拍打来进行治疗。

拉筋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大众经络保健方法,使用这种方法人们不需要掌握专业的技术,也不一定使用专业的医疗器具,只需要熟悉人体经络的走向以及养生要穴的分布,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或是用手掌对症拍打相应的经络穴位,就能达到舒经活络、养护健康的功效。拍打也是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绿色养生术,它有助于疏通人体经络,调和气血。看似简单的拍打,可以拍出身体淤毒,通过不断地拍打气血不通的部位,就可以使气血恢复畅通,从而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自然消失,身体也就可以恢复健康。小小的拉筋和拍打,因为符合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为现代人自我治疗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拉筋拍打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人体的各种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病,更对网球肘、鼠标手、关节错位、肌肉拉伤等现代文明病有非常明显的疗效,还可以帮助人们美容、减肥、抗衰、美体,可以说是改善身体健康状况、防病强身、治疗百病的奇效良方。拉筋拍打不仅具有安全方便效果好的特点,而且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也不需要耗费医疗设施和资源,可为现代人自我养生之首选。

作为一本学习拉筋拍打的基础入门之书,《拉筋拍打治百病大全集》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可以让人们了解拉筋拍打治百病的操作方法和具体功效。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拉筋拍打的发展历程,揭示其现代医学理论依据和中医经络学基础知识。分析了拉筋的原因、方法、常见问题等,详细介绍牛角松筋术的理论依据,面部美容、腰腿保健、美体塑形等方面的牛角松筋术,针对颈椎错位、肩关节错位、髋关节错位、肘关节错位、腕掌骨错位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错位进行了详细的复位手法介绍,针对颌颈部、肩部、肘部、腕部、胸部、腰背部、骶髋部、膝部、踝及足部等身体各个方面的解结松筋手法分析,循经拍打养生的要点、注意事项,人体十四条经络上的穴位功用,美肤、瘦身、抗衰的相应拉筋拍打方法,针对孩子、女人、男人、老人等不同人群易患疾病各自适合的拉筋拍打方法,针对常见的症状、心脑血管疾病、e时代文明病等现代常见病的拉筋拍打治疗法,最后还介绍了许多和拉筋拍打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医常用保健方法,比如推拿、拔罐、刮痧、导引等。

本书系统全面、科学实用,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各类人群阅读,不论有无任何医学基础,都可以较轻松地读懂。书中还配以相应的图片,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按摩技术和调理方法。通过本书,你能对拉筋拍打养生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并能快速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取得不错的养生保健功效。

第一篇 重拾传统拉筋拍打养生大法

中医之宗《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由此开启了中医经络学的发展,也开始了拉筋拍打养生大法的发展历程。导引、气功、易筋经、针灸等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法无一不是活血通络的体现,且自古以来的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因此可知,要想健康长寿,人们需要重拾传统的拉筋拍打养生大法。

第一章 拉筋拍打养生,源远流长

《黄帝内经》——拉筋拍打养生的起点《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的源头之作,也是拉筋拍打养生的起点。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里记载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再三强调人体经脉必须畅通的原因就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因此,经络的作用可谓“神通广大”。“决生死”是指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能够决定人的生与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络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经络畅通,人体气血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否则,脏腑之间的联系就会生障碍,引发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处百病”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病都必须从经络入手。“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身体发生疾病就是因为经络不通。只有经络畅通,才能使气血周流,疾病才会好转,病人才得以康复。“调虚实”指的是调整虚证和实证。比如对实证,有人患有胃痉挛,则可针刺病人足三里穴,使胃弛缓;对虚证要用补法,如胃弛缓的,针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缩加强。当然,尽管都针刺足三里穴,但因为虚实不同,一个用的是泻法,而另一个用的是补法。

由此可知,经络是联系全身的网络系统,树杈众多,错综复杂,把全身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人体的各种气血精微物质和各类信息,都是通过这个网络系统传送、传播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也就是说,生命是否存在,决定于经络;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经络活动出了问题;疾病之所以能得到治疗,也是由于经络的作用。

因此,在日常的保健中,人们要保持经络畅通,多运用拉筋、拍打等养生法来舒筋活络,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拥有健康的体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首次系统地介绍人体经络穴位

晋代皇甫谧编写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针灸学专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书中有关针灸学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原书根据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述医学理论和针灸的方法技术,故命名为《针灸甲乙经》。世人评价其“洞明医术,遂成其妙”。

据史书记载,皇甫谧本是一位史学家,年近50岁时,开始钻研针灸医术,学习上述3书,并将其中“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而成书。人称其“习览经方,手不辍卷,遂尽其妙”,或誉之为“晋朝高秀,洞明医术”。正是凭着这股为自救而钻研医学的精神,皇甫谧成了“久病成良医”的典范人物。

在当时,中医学典籍《素问》、《灵枢》等虽有关于针灸学理论与技术的阐述,也有若干专门论述针灸经络的小册子,然而或已散落残佚,或只散见而不成系统,皇甫谧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针灸经络、俞穴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最终成书《针灸甲乙经》。

1.系统论述经络学说

经络是一个至今尚未证实其客观存在的系统,但2000多年来其理论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学、针灸学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并每获佳效。这一系统的径路、走行方向、与穴位关系等在针灸学的发展上没有不同观点,《甲乙经》在晋以前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对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循行路线、走行规律以及发病特点等传统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和论述,成为后世对此学说研究论述的依据。

2.系统整理人体穴位

该书对针灸穴位的名称、部位、取穴方法等,逐一进行考订,并重新厘定输穴的位置,同时增补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使全书定位输穴达到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即全身共有针灸穴位649个。在此之后穴位数虽每有增减,但该书为之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正是由于《针灸甲乙经》首次全面介绍了人体经络穴位,从而为拉筋拍打养生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拉筋拍打益养生,现代医学有验证

经筋与肌学——中西医殊途同归

从字体分析来看,经筋的“筋”字是会意字,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它的部首来推断出它代表的具体意义。筋字从竹、从力、从月(肉)旁:竹者节也,说明为筋之物可以有竹节样的外形变化;从力,指出了随着筋出现竹节样外形变化的同时,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者,则更明确了筋是肉性组织。由此得出结论:在人体中,筋可随人的意志伸缩变形并产生力量,是牵拉肢体产生相应活动的组织。正如《说文解字》所说:“筋者,肉之力也”,《灵枢·经脉》也说“骨为干,筋为刚”,都是对运动肌的描述。

而西医认为,骨骼肌都附着于骨骼上,其越过一个或多个关节,当肌肉收缩时,则牵引远端的肢体沿关节的某个运动轴活动而产生运动。其肌腱均附于关节周围,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诸筋者皆属于节”。其肌腹由肌纤维组成,维持着肌肉的外形,居两关节之间,正是“其所结所盛之处,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由此可知,筋肉包绕了关节,又隆盛于两关节之间,正是:“连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因此可以明确得出结论:中医的“筋”就是西医的“骨骼肌”。

只有明确“筋”在人体的具体所指,才能分析筋的生理、病理及易患疾病。每块肌肉都是一个器官,除肌组织外,还有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分布。骨骼肌由中间部分的肌腹和端部附着于骨面上的肌腱两个部分构成,此外还有筋膜、滑囊液、腱滑液鞘、滑车、籽骨等肌肉附属组织。在肌组织中,受到主动收缩力或被动牵拉力时,其应力点基本在肌的起止点(即肌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处,中医称作筋结点。这里也正是劳损并引起关节痹痛的重要部位。而在该部位的附属组织更首当其冲,是劳损最早发生的部位,筋结点反复损伤,尤其有“横络”形成时,则称之为结筋病灶点。某些特殊易磨损的部位,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因肌腱受肱骨大小粗隆及其上附着的横韧带的限制,也是常出现结筋病灶的部位。与此相同,神经纤维管、骨性纤维管、腱鞘、滑液囊、滑车、杆骨等也是容易出现结筋病灶点的部位。

此外,中医之所以在“筋”前加上“经”字,构成经筋理论,是因为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络属的筋肉组织,正如《针灸学》所说:“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循环分布相似,却各有不同,前文对此已有较为详尽的解析,此处就不再累述。经筋与韧带学——束骨利关节

中医的“脏象”理念指的是以象(功能)推导其脏(组织结构)的方法,正所谓“脏藏于内,而象于外”。简单点说,就是在人们掌握一定的规律之后,可以根据人体的表象来推断它内在的功能和存在价值。而这个规律,就是指“经筋”。《黄帝内经》在《素问·瘘论》指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利机关”即运转关节,“束”是约束的意思,束骨指的是人体骨骼的关节连结问题,这便涉及西医解剖学的韧带学内容。现代医学认为,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联结,形成不动、微动和可动关节。关节的主要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有滑膜皱襞、韧带、关节盘、关节盂缘等。其中骨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关节滑膜皱襞、韧带、关节盂缘等均同于经筋病学的范畴。

具体来说,关节囊是结缔组织构成的膜囊,附着于关节的周围,密封关节腔。其外层为纤维层,厚且坚韧。在运动范围较小或负重较大的关节中,均较厚而且紧张,有的部分明显增厚而形成韧带。衬附于纤维层内曲、关节韧带及通过关节内肌腱表面,其周边附着于关节软骨边缘,这是滑膜层。滑膜表面常形成许多突起,多附着在关节囊附着部附近,有的形成皱襞突入关节腔,形成滑膜皱襞。有的滑膜层还穿过纤维层呈囊状向外膨出,形成黏液囊,常介于肌腱与骨面之间,起到减轻摩擦损伤的作用。关节盂缘为纤维软骨环,底部较宽,附着于关节窝的周缘。

正是这些呈索状、短板状或膜状,附着于两骨的表面,有相当的韧性和坚固性的纤维结缔组织,使得人体的骨骼之间紧密相连,充分发挥着“束骨利关节”的功效。经筋与运动力线——牵一筋而动全身《黄帝内经》认为,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即主人体百骸的连接与关节运动。人体自身的肌肉收缩即可产生躯体在空间的位置改变,这就是运动。运动是人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活动,但非生理的运动却可能造成肌肉及其相关组织的损伤。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体运动是由自身的肌肉主动收缩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自身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由肌肉本身传递到肌两端与骨相联结的结合点上,从而使其跨越的关节产生活动,从而出现肢体的运动。同理,当损伤性的肌肉收缩时,也会在肌肉的两端(即起止点)施加同样的力,故而也会造成肌肉起止点的损伤。虽然,由于解剖结构不同,可以先在某一端出现,或表现得比较显著,但反复、长期的非生理的肌收缩,往往会使两端受力点受伤,因此,当肌肉附着的一端出现关节疼痛时,常常在肌肉另一端附着点也会伴有轻重不等的损伤。这样,就出现了在痹痛关节远端的疼痛点。将两点相连,则成为一条痛点连线。而这一连线,也恰恰是该肌肉的运动力线。

由此可知,人体的任何一个活动都不是一块肌肉所能完成的。除上述主动肌的运动损伤外,一般都会殃及相关的其他辅助这一运动的肌组,甚至要累及参与这一运动的所有肌群,从而出现极长的损伤线。例如:一个投掷运动,它不仅有握肌肌组的参与,还要有屈肌肌组参与,屈肘、屈肩收腹、下肢蹬地、弹跳等一系列主动肌的顺序参加。这样,一个投掷运动的损伤,常常会沿这条超越局部的力线出现病痛。而这些痛点或力线,恰恰与《灵枢·经筋》对十二经筋从四末至头身的整体性描述一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经筋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对人体运动力线的深刻总结和描述。这种描述,从生理上概括出参与同项运动的肌肉组分布规律;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又是病痛传变的潜在扩延线。这种规律性总结,可以称作点线规律。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牵一筋而动全身。

此外,任何运动都需要固定肌的参与。固定肌是指那些起着固定原动肌起或止点所附着骨骼作用的肌群。比如,在屈肘举臂过程中,首先要固定肩胛骨,继而固定肱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肱二头肌、肱肌的屈肘功能。固定肩胛骨是由肩带的前伸、后缩肌群和上下回旋肌群同时收缩完成的,还涉及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前锯肌、胸小肌。由于协同肌都居于主动肌两侧,因此,协同肌损伤的痛点就分布于主动肌力线的两旁。将这些病痛点与主动肌力线上痛点相连,则往往形成一个“面”,由此,经筋劳损扩延的过程还可以由“线到面”,这又可称作线面规律。

运动时也少不了拮抗肌——那些与主动肌相对抗的肌肉群就是“拮抗肌”,它们与主动运动相反。然而,正是借助拮抗肌的主动弛缓或“伸展”,使主动运动平稳,节制其运动过度,防止出现急跳或痉挛运动。由此可见,不协调的运动和劳损性伤害,不仅损伤主动肌,而且可以损及拮抗肌和固定肌。由于拮抗肌分布在肢体对侧面,当其损伤时,其病状会出现在肢体对侧,使痹痛症状向立体方向发展,即“由面到体”。“由面到体”的逐渐进展规律可称为面体规律。

十二经筋正是总结了这种临床疾病传变规律,且从生理分布和病理发展角度,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手足三阳经筋分布于人体躯干与四肢背侧(阳面);手足三阴经筋分布于人体躯干与四肢前面(阴面)。反映了前(阴)、后(阳),即整体的身前、身后经筋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足三阴经筋以厥阴居中,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反映了下肢内侧“面”的经筋生理与病理关系。足三阳经筋以少阳居中,太阳居后,阳明居前,反映了下肢、躯干背侧“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手三阴经筋以厥阴居中,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反映了上肢内侧“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手三阳经筋以少阳居中,太阳居后,阳明居前,反映了上肢背侧、头颈部“面”的生理与病理关系。十二经筋循行线则分别反映了“线”的生理与病理关系,而每个筋结点和结筋病灶点,则反映“点”的生理与病理关系。

因此,结合中西医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十二经筋是以12条运动力线为纲,对人体韧带学、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充分论证了其“牵一筋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拉筋拍打,先问问经络这个健康大管家

人体内看不见的河流——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人体上有一些纵观全身的路线,古人称之为经脉。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支,在分支上又有更小的分支,古人称这些分支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尽管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有了经脉图谱,但是,直到解剖学说成熟完善的现代,也找不到与古典图谱一致的经络,那究竟有没有经络呢?中医是相信经络的存在的。早在千年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人生病时身体会出现红色发烫的线条,按摩那些线条可治疗疾病,经络学说就是从这些治疗经验里发展出来的,并成为了中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经络的实质,也没有人知道经络是怎样被发现的,但是经络却用特殊的方式告诉世人它的存在是千真万确的,只是没有人能看见而已。当针灸或者按压穴位的时候,人身上沿着经络的地方会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比如按手臂肘弯下的“麻筋”,手心会有麻的感觉,中医把这个叫“得气”,出现这种现象时,诊治效果往往更好。不过这种“得气”跟每个人体质有关,有的人明显,有的人则没什么感觉。

中医认为,经络的养生功效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于孙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总之,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通道,是气血的通道,在人体内,是一种内景,在外面是看不见的。要“反观”,就是往里看,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内求”。其实,想要内求并不难,这需要修炼入静的功夫,在有了一定的功夫后,就能往里看了。这种功夫需要修炼,而且人人都可以修炼出来,这种功夫就是后来所谓的气功。只要静心澄志,精神内守,就可以内观到经络的运行。十二经脉:人体经络的主干要道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就是所说的“外内之应,皆有表里”。(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3)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4)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5)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6)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7)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8)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9)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10)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11)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12)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离、合、出、入”的十二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

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5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14椎(第二腰)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

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阳经别(三合)

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

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

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

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髁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奇经八脉:人体经络的“湖泽”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八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因为“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1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踵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行,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阴经等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俞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俞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俞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1.督脉

督,有总督的意思。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部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地脉络肾、贯心。

主要病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手足麻木等。

2.任脉

任,即担任。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的称号。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鼻,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

主要病症: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3.冲脉

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并在此分为3支: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沿腹腔前壁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一支下出会阴,分别沿股内侧下行至大趾间。

主要病症: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4.带脉

带脉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诸脉,所以有“诸脉皆属于带”的说法。

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至带脉穴,绕身一周。

主要病症:腹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

5.阴跷脉、阳跷脉

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阳跷脉均起于足眼。

主要病症:阳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睡。阴跷为病,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不眠、目内眦赤痛。

6.阴维脉、阳维脉

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维系三阴经,阳维脉维系三阳经。

循行部位:阴维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起于外踝下,和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外侧,从腋后上肩部,前行到额部,循头入耳,与督脉会合。

主要病症:阴维脉发生病变时,常有胸痛、心痛、胃痛等证。阳维脉发生病变时,常见发冷发热等证。十五络脉:“支而横者为络”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俞穴命名。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的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1)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2)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3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腢,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3)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8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4)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5)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6)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腢部。(7)足太阳之别络: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8)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9)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10)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11)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12)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13)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14)督脉之别络:从长强穴处分出,挟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分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15)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此外,还有浮络、孙络。浮络是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分支。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十二经筋:和十二经脉大不同

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其具体分布如下:

1.足太阳经筋

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廉,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2.足少阳经筋

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经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3.足阳明经筋

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4.足太阴经筋

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5.足少阴经筋

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部,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6.足厥阴经筋

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7.手太阴经筋

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8.手阳经经筋

起于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9.手阳明经筋

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者上出手太阳经筋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10.手太阴经筋

起于手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11.手厥阴经筋

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12.手少阴经筋

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十二皮部: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因此,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来划分,即将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作为依据来划分。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考,诸经皆然。”同时,皮部不仅是经脉的分区,也是别络的分区,它同别络,特别是浮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症的作用。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症。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拉筋拍打,也要顺时循经

要知道,经络也有自己的上班时间,在它的工作时间你去找它,自然会收获颇丰,如果在它休息的时间去叩它的家门,你是不被欢迎的,即使它碍于情面勉强接待了你,也不会给你什么好处。所以,要想通过经络疗法保护自己,必须在心里有张人体经络运营时间表。

1.晚间23点~凌晨1点,子时,胆经开

胆是代谢解毒器官,需在熟睡中进行,此时不宜进行拉筋拍打活动。

2.凌晨1~3点,丑时,肝经开

肝开始排毒,也需要在熟睡中进行,因此也不宜进行拉筋拍打活动。此外,晚上23点至凌晨3点这个时间段保持充足的睡眠,可有效预防脸部长斑点和青春痘。

3.凌晨3~5点,寅时,肺经开

肺排毒开始,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肺积物的排除。此时,可拍打或按摩肺经,或是按摩手腕凹陷深处的太渊穴(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但这个穴位不易找准,可用左手横握右手的手腕,用左手大拇指中间的指节的侧面按压,这样可以找准这个穴位,有疼痛感就对了。

4.凌晨5~7点,卯时,大肠经开

大肠的排毒,应喝淡盐水清肠后上厕所排便。此时正是敲打大肠经的最佳时间,大肠经很好找,你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敲到曲池穴时多敲一会儿,曲池穴就在大肠经上肘横纹尽头的地方。

5.上午7~9点,辰时,胃经开

胃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以免胃被胃酸侵蚀,也要预防浓缩的胆汁因为没有食物的消化而演变为胆结石。此时,还应拍打胃经,比如推按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刮痧,以及练武术的基本动作——蹲档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便之法。

6.上午9~11点,巳时,脾经开

脾是运送营养的,如果这时候没有营养和热量输送,你一天就没有力气工作了。此时是按摩脾经的最佳时间。身体有一些不适,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脾经的大都、商丘两穴各3分钟,大都在右脚大脚趾左边靠近脚底1厘米处,商丘在脚腕凹处。还要坚持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可治痛风,复溜穴在小腿肚后面,靠近脚腕约5厘米。

7.中午11~13点,午时,心经开

这时候小睡一会儿,或是多按按心经,会让下午的你精神奕奕。沿着心经的走向,可以找到以下要穴:极泉穴在腋窝中,点按可使心率正常,又治劳损性肩周炎;少海穴在肘纹内,拨动可治耳鸣手颤及精神障碍;神门穴在掌纹边,点掐可促进消化,帮助睡眠,预防老年痴呆;少府穴在感情线上,可泻热止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

8.下午13~15点,未时,小肠经开

小肠开始吸收午餐时摄入的营养,以保证下午和晚上的热量充足。此时,可以适当做做运动,进行拉筋拍打的运动,尤其要拍打小肠经。

9.下午15~17点,申时,膀胱经开

膀胱经此时气旺,外欲排体表之风寒,内欲通水道之湿浊,两相用力,大耗气血,故借调全身气血相助。因而体倦思睡,以保养气血。此时,可做做拉筋,拍打按摩从臀部到脚外侧这段膀胱经线路,从上到下,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并反复按摩。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经常按摩膀胱经有利于排毒减肥。

10.下午17~19点,酉时,肾经开

此时应拍打按摩肾经,比如可以用双手在腰部上下贴肌肤搓几下至有热感,有利于保养肾脏,让你气色红润身体好。

11.晚间19~21点,戌时,心包经开

拍打按摩心包经可以快速将心脏中的积液排除,提升心脏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拍打按摩时会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拍打按摩时,先压住穴位,心里数1~20,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3~5分钟。

12.晚间21~23点,亥时,三焦经开

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并顺着三焦经拍打按摩一遍,最痛的地方就是不通之处,重点拍打按摩此处就可以了。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打通了全身经络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任督二脉这两条经脉是最为重要的。督脉是统领所有阳脉的,任脉是统领所有阴脉的,所以至关重要。

任脉、督脉都起源于胞中(相当于女子子宫或男子的精室),任脉从胞中出来以后,经过会阴穴(也就是前后二阴之间),向前往上走经过腹部、胸部,一直往上,到达喉咙处。然后是环绕嘴唇1周,再继续往上行走,到眼眶底下散开。督脉从胞中出来后,往后往上沿着脊柱行走,一直到头顶,然后沿着头部中线往前往下,最后到上嘴唇的位置。当然任督二脉还有一些支线运行。

任脉主管生殖,同时它还被称为“阴经之海”,所有的阴脉都会聚于任脉,它行走在人体前面的正中线,人体的前面为阴,后背为阳。任脉统领所有的阴经。督脉,统领人体的所有阳经,被称为“阳经之海”。所有的阳脉都会聚于督脉,它行走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

人体有病往往是因为任督二脉不通,任督二脉通则全身经络通,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第二篇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拉筋,国人健康长寿的保健之法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无一例外地出现筋缩的现象,从而引发头晕、腿麻、肌肉酸痛等各种不良症状,严重者会引发多种疾病。而且,年纪越大,筋缩也越严重,引发的疾病也就越多越严重。只要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拉筋运动,增强经筋的柔韧性,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一章 小心筋缩伤人,它就潜伏你身边

深入了解经筋的系统

结合中西医来看,经筋系统是对人体肌肉与韧带的规律性总结,尽管中国的古医家没有详尽记述全部的肌肉与韧带,而是以天地之数概括。正如《素问·气穴》记载:“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而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也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总以1岁365天之数概括之。而从西医来看,人有肌肉600块,与运动有重要关系的约150块,其大小、深浅各不同形,古人所指仅是其中表浅且易于观察的那部分肌肉而已,且以天文之数泛指其繁。

具体来说,就筋肉韧带而言,经筋主要包括大筋(刚筋、谷、触肉)、小筋(溪,柔筋)、宗筋、膜筋、缓筋、维筋、肌、分肉等,充分体现了其“束骨利关节”的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1.大筋

大筋指的是人体那些粗大的肌肉,盛于辅骨之间,起着约束关节的作用,多分布于手足项背,直行而粗大,成为十二经筋的主体。因其粗大刚劲,充分体现了“筋为刚”的性质,故又称作刚筋。刚筋会聚,其问若谷,如群山围合形成山谷,也称为谷。谷内是气血营卫会聚流行之处:因其肌肉高突,形象显露,又称为大肉。

2.小筋

人体上那些细小的肌肉被称为小筋,它们属刚筋之支,而横者细小交错,有维系诸筋、辅助及联络各筋的作用,是十二经筋支别横络的部分,多分布于胸腹头面。因其质地柔细,故又称柔筋。细小之筋相维,如平缓小丘相并,其间形成浅沟小溪,故又称溪。溪间也是气血营卫涌流之所,犹经脉之有维络。

3.宗筋

宗,是总的意思,宗筋就是指多条大筋会聚而形象高突、肌力刚劲的肌肉,亦即大筋、大谷、肉,其分布特点更能体现诸筋的“束骨而利机关”的功能。宗筋由大筋汇集而成,是劳动损伤的好发部位,是防治经筋痹痛的关键肌群,也是拉筋的主要关注点。

4.膜筋

膜筋指人体那些片状的肌肉,或包绕在肌肉外层的筋膜。某些肌肉起始部不是以点状起始,而是呈片状分布,这样不仅增宽了肌肉的附着面,而且各部肌束受力也因之分散。这种分布有利于肌肉多方向发挥功能,但也会产生受力点的转移,在运动当中,某一受力点的承受力可能会相对加重,这样也就较易损伤。

膜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肌膜,包绕在肌肉外层的膜状组织可称之为肌鞘,它由深筋膜与肌外膜共同组成。肌鞘有保护肌肉的作用,如刀入鞘,使肌肉在鞘内运动,免受肌外组织的干扰。尤其是对不同运动方向的肌束,使之得到保护,减少磨损。但肌鞘常与深部的骨组织附着,使之相对固定。运动过程中,肌肉的伸缩活动与相对固定的肌鞘的活动不同步时,常会造成肌肉与肌鞘的相互磨损,尤其是在其间有神经、血管穿行的地方,常是出现牵拉、损伤之处。膜筋附着的肌表层,常与皮下深筋膜汇聚,将整个肌体包绕起来,在某些关节处还分化成副支持带,以协助约束肌筋,其附着点也易磨损,产生结筋病变。

5.缓筋

缓筋,就是指腹后壁隐藏之筋。正如张志聪注云:“缓筋者,循于腹内之筋也。”缓筋首见于《灵枢·百病始生篇》,在论及邪气由浅入深传变,留滞于不同组织时而提出,其原文为:“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显然,缓筋处膂筋、肠胃膜厩之间。本篇又云:“其善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佬,饱食则益人,饥则愈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涌,饥则愈小。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本段又一次明确了缓筋的体表投影在腹部阳明经范围,其在肠胃募原之外。再综合上段所论,缓筋在膂筋深层,显然,所指为腹后壁的筋肉。从解剖学角度分析,当指腰大肌、腰方肌、髂肌等。

6.维筋

维,是网维的意思,因此维筋指那些维系网络之筋。《灵枢·经筋》指出:“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网;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网;手少阳经筋,下为肘网。皆联系着维筋,维筋多指腱膜。”

7.膂筋

膂筋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相当于解剖学的竖脊肌等。《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入循膂。”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注:“膂,吕同,脊背曰吕,象形也。”又曰:“夹脊两旁肉。”显然,膂筋是对背部粗大筋肉的称谓。

总之,经筋是沿人体运动力线分布的大筋、小筋、宗筋、缓筋及网络维系各条经筋的维筋、膜筋等的概括,经筋的分布除了有“结”、“聚”的特点,各条经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人们在拉筋时即便只拉一个肌肉群,也可能对其他经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体全身。从“筋长者力大”来认识筋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什么筋这样重要?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筋。《易经》云:“筋乃人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辅。”可见,最初的“筋”是指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经络。后来,经过时代的演变,筋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成了韧带和肌腱的俗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筋。

筋附着在骨头上,起到收缩肌肉,活动关节和固定的作用,人体的活动全靠它来支配。可以说,如果人体没了筋,就会成为一堆毫无活力的骨头和肉。中医认为,肌肉的力量源于筋,所谓“筋长者力大”,筋受伤了自然使不出力气来,尤其是后脚跟这根大筋,支撑着身体全部的重量,对于运动员来说,一旦筋受了伤,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即使拼着这条腿不要了,也不可能出好成绩。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一个武功高强的人,挑断脚筋之后就会成为一个废人,因为他已经使不出力气来了。

筋的最基本功能是伸缩,牵引关节做出各种动作,筋只有经常活动,也就是伸拉,才能保持伸缩力、弹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练筋。需要注意的是,练筋还需要特殊的方法,我们平常所做的跑步、登山等运动活动的主要是肌肉,由于肌肉组织的粗纤维之间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其活动需要大量的供血来完成,这样会使脉搏加快,造成人体缺氧而呼吸急促,这时体内的筋还远远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能锻炼筋而尽量不锻炼肌肉的运动,这个方法我们将在后面讲到。拉筋前,先认识人体几大部位的筋

中医认为,人体筋的数目共计485道:人体正面上部62道,人体正面中部126道,人体正面下部72道,人体背面127道,以及额外筋98道。《刘寿山正骨经验》一书对人体几大部位的筋做了详尽的划分,具体如下:

1.人体的正面上部(头面)筋

巅顶有巅筋1道。

左顶心骨有左角筋1道。

右顶心骨有右角筋1道。

囟门有囟筋1道。

额颅有云筋2道。

两额角各有额筋1道。

两眉间有印筋2道。

鼻额有额筋1道。

鼻准有准筋1道。

两鬓各有鬓筋1道。

两太阳各有太阳筋1道。

两眉上各有棱筋1道。

两眉各有眉筋1道。

两锐眦各有锐眦筋1道。

两内眦各有内眦筋1道。

两上下眼胞各有开筋、盖筋各1道。

两颌骨各有筋1道。

两颧骨各有颧筋1道。

两环骨各有环筋1道。

下巴骨尾部左右各有钩筋1道。

两背骨各有背筋1道。

两颐骨各有颐筋1道。

两耳各有耳筋1道。

两耳缘各有郭筋1道。

两颧下各有颜筋1道。

两颊车各有颊筋1道。

两口角上方各有笑筋1道。

两口角下方各有哭筋1道。

上嘴唇有开筋、盖筋各1道。

下嘴唇有开筋、盖筋各1道。

下颏有开筋、盖筋各1道。

2.人体正面中部(项、胸、及上肢)筋

前项窝内有伸、屈筋各2道。

项两侧有护项筋左右各4道。

胸前骨包筋5(块)道,外有条筋5道,内有抱筋2道。

前肋有包骨筋左右各12道。

血盆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条筋左右各1道。

两臑骨上头各有吞口筋1道、连带筋1道。

胸前骨两侧有横心筋左右各1道。

膀腋前有前等筋(前三角筋)左右各1道。

两臑骨内侧有哈筋左右各1道。

曲瞅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胳膊有伸、屈、力、通筋左右各4道。

骰子骨有连膜筋片左右各1道。

五指有伸、屈筋左右各10道。

拇指有斜牵筋左右各1道。

手掌心有掌筋左右各1道。

3.人体正面下部(下肢)筋

胯部有篡筋左右各2道、包骨筋左右各1道、连带筋左右各2道。

大腿正面有通筋左右各1道,通筋外侧有伸筋左右各1道,通筋内侧有屈筋左右各1道,屈筋内侧有力筋左右各1道。

小腿骨外侧有步筋左右各1道,步筋外侧有站立筋左右各1道。

膝盖骨有包骨筋左右各2道。

站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跗骱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内、外踝骨有包骨筋左右各2道。

五趾有条筋左右各5道。

五趾趾节有包骨筋左右各14道。

足掌心有足掌筋左右各1道。

4.人体背面筋

枕骨有后发筋4道。

后项窝有后合筋4道。

两完骨各有完篡筋2道。

两寿台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项、脊两侧有大板筋2道,大板筋外侧左右各有伸、屈筋各1道。

琵琶骨有包骨筋左右各2道。

两胳膊背面有通背筋左右各1道。

膀腋后下方有后等筋(后三角筋)左右各1道。

胳膊有后通筋左右各3道。

鹅鼻骨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臂骨下头有包骨筋左右各1道。

脊梁骨有包骨筋24道、包棘筋21道。

后肋有包骨筋左右各12道。

胂肋骨有包骨筋左右各4道。

大腿有后通筋左右各3道。

大腿后方有大腓肠筋左右各1道。

小腿后方有小腓肠筋左右各1道。

跟骨有包跟筋左右各2道。

5.额外筋

眼内有血连筋左右各1道。

下巴骨有连带筋左右各1道。

牙窠有连带筋28道(32、36道)。

肩髃有护窠筋左右各1道。

肩端有护头筋左右各1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