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话养心:中医养生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07:21:3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凤荣,杨关林

出版社:辽宁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经典话养心:中医养生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从经典话养心:中医养生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试读:

前言

心血管疾病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2012年8月9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估计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现患人数为2. 9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目前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占到了农村居民总死亡人数的41. 09%,占城市居民总死亡人数的41. 52%,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均居各种原因之首。估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人,每10秒心血管病死亡1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寿命,养生思想也开始萌芽。“养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中医诊疗的全过程,包括未病养生、疾病调养以及疾病的防传变等阶段。既与现代医学范畴的“保健”密切相关,又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实现目的的手段方法、方式、强调的重点差异很大而又不尽相同。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同时汲取了儒释道三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可谓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宝贵财富。中医养生的宗旨是对生命的养育和呵护,因此,也被认为是中医的最高境界。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在《黄帝内经》中(以下简称《内经》),养生的科学理论体系已经建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先贤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不但奠定了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也给了今天的我们很多启示,在不断应用过程中养生理论也得到了完善和提升。

现代养生观提出“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意思是说,普通人养生,只懂得保养自己的肉体,稍微明智一些的人,懂得同时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只有最明智的人懂得保养自己的心。可见养心一定程度上已被视为养生的最高境界。的确,中医认识的心与现代医学解剖意义上的心有很大的差别,中医所说养心提倡的是“形神合一”。我们用各种现代化的仪器检查,看到的是形体,但看不到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等。而这些不但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进一步影响到形体的完好与否。所以,中医养心的精妙之处,也在于它囊括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里的心,不仅仅指膈上“有形之心”,更指人的心态、心境这一类“无形之心”,有形之心与无形之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一观点与现代科学对健康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是一致的。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如许多临床观察发现精神心理障碍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因此,如“双心医学”、“行为心脏病学”等更加全面阐释心血管疾病的概念相继提出,指明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帮助他们达到“心身”协调。

那么,究竟如何养心呢?恐怕谁也难以开出一个一应俱全的处方来。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并不需要具体的答案,提出问题只不过是想借此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思考如何养心,也当如此。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大家获得养生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所得到的信息也多种多样,究竟哪些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也难以去评说。

千百年来中医学在疾病防治方面一直有其重要而独特的贡献,随着中医“治未病”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和重视,中医学在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人以及世界的关注。中医养生的经验,以其有效、实用、多样、经济、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等多种优势,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生活中忙碌、奔波的人们,能否真正理解养生的深刻内涵呢? 是否真正找到了合理的养生方法呢?我们编写本书的主要初衷就是想带动大家回归到中医经典中去寻找答案,相信古圣先贤几千年以来的实践经验还是能有助于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养生方法中找到真谛的。希望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从中医的视角了解心血管疾病,掌握实用、有效的养生原则与方法,同时也使读者能更加真切地感悟到中医的精妙之处。上篇中医养心观一、走进你的心——中医对“心”的认识(一)探秘你的心——中医对“心”的基本认识1. “心”的概念【引经据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古论今】

要理解中医学是如何认识心,首先要了解中医学中“心”的意义。现代解剖学中脏器名称“心”源于西方医学,我们现在普遍应用的解剖名称是借用中医脏腑的名称翻译而来,但两者内涵并不一致,存在着“解剖实体”与“功能单位”的本质区别。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医“心”的概念与西医“心”的概念绝不等同。“心”字首见于甲骨文,其原始意义为人和动物的心脏实体形象。对人体脏腑解剖是心概念形成的基础,记载来源于古代祭祀。《礼记·郊特性》中载:“血祭, 盛气也;祭肺、肝、心, 贵气主也。”《灵枢·经水》中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古人通过这种感性的、直观的方法对自身的构造已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之“诸血者,皆属于心”、“故人卧血归于肝”、《素问·痿论》之“心主身之血脉”等有关论述,与现代解剖学的差异仅在于扼要与精细之间。古人对自身结构的认识受到生产力水平的严重制约,因而无法对内脏的微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而且随着儒学的兴起局面也不允许解剖学向纵深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不得不放弃由结构到功能的认识方法,而只能通过对表现于外的正常或异常的生命现象进行长期、大量的观察,借助既有的粗糙的解剖知识去推测这些现象与内在脏腑的联系。各脏腑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也是在这一观察水平上得出的,如心主血、肝藏血、肺司呼吸、肾主水等功能都是与其各自的解剖结构相适应的。

仿象臆测使心的概念脱离了解剖实体而导向功能化,又利用阴阳五行等古代系统整体研究事物的思路, 以五行论五脏, 心则具有火脏的概念,“心藏象”理论亦逐渐形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对心的生理特性以及功能有着详细的论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从中可以看出,中医所说的“心”并不仅仅只是对一个实质脏器的命名,而是对一系列生理功能以及生命现象的总括。《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清楚地说明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察外可以测内的观点。《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故由外揣内可以得到生命现象与内在脏腑的诸多联系。如“心藏神”的功能就是以解剖知识为始基,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用主观思辨的方法推论演化出来的。解剖知识告诉人们“心主血”。而反复的实践经验使人们发现血与神密切相关,血足者神旺,失血者神少,亡血脱血者神昏或失神。既然心主血,而神以血为物质基础,故神亦必藏于心。这就将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诸多相关的生理病理现象联系确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名之曰“藏象”。并且这种认识方法还决定了将人体与时间、空间的联系也纳入藏象之中。“心藏象”其形成源于古代解剖学上的“心主血”,观人体之象得出“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等;观自然之象则联系“夏季”、“南方”、“炎热”、“赤色”、“苦味”等。因此,“心藏象”是主血之心与若干相关的人体、自然之象的集合体。2. “心”的地位【引经据典】“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灵枢·邪客》“心之在体,君之位也。”——《管子·心术上》“君者中心,臣者外卫。”——《文选·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一国之君,其犹一体之心也……是故君臣之礼,若心之与体。”—— 《春秋繁露》【说古论今】

古人又发现,心脏所处的位置,最外面有胸骨、肋骨在保护;往里面,心脏还受到肺脏的保护;最里面的一层,在心脏的表面还有一层心包。这些结构,把心脏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优厚的“待遇”,在古代只有君主才有资格来享受,于是古人把心比作人体的君主。心被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亦与中国古代有重中的思想相关。《史记·天官书》里说:“斗为帝车, 运于中央, 临制四乡。”之后“中”的思想被赋予哲学的意义,如《礼记·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居于人体正中, 理所当然成为生命体的中心,生命活动的主宰。由此通过对天地自然、文化及社会体制的取象比类, 在重中思想影响下,采用仿象臆测的思辨方法逐渐使“心”的概念脱离其实体, 向功能化演变。此外,心的君主地位亦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是分不开的。3. “心”的形态【引经据典】“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类经图翼·经络》“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医学入门》“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心内有二小包孔,一左一右。二孔中以坚肉成壁,以为左右孔之界。心之二小孔,所以炼脉经甚热之血,使莫可渗。初进右小孔细炼之,其外进恶粗之诸气,以嘘出之。其精者,左小孔更细炼之,始成脉络甚热至细之血矣。二小孔各有管路,各有小门,如树之小叶,血之出入,皆自开合,莫或有逆退者。细炼既成,一为生活至细之德,一为脉行之血,理虽二分,实则总在一脉经也。心既常动,敝周身之脉经亦俱运动不息也。”——《医学原始·卷二》【说古论今】

中医学对心的形态结构有较明确的记载——它不仅具有非凡的作用,更有美艳的外表——形状像一朵未开的莲花。形象地描述了心脏的外形与内部非实心结构。这是中医经典的取类比象思维,反映了心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关于心脏形体结构的观察,古代有可能结合了对动物心脏的观察,如王宏翰在《医学原始·卷二》中详细记载了宰杀牛羊时观察的心脏结构,提出心脏房室瓣膜即“小门”,瓣膜定向开启的功能特点,即“皆自开合,莫或有逆退者”。观察到左心房室中的血液与右心房室中的不同,左侧“精”于右侧,亦即左心房室中血液已富含氧气。而如今对心脏的结构亦非常明确,人的心脏在胸腔中部,外形近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可见古今对心脏的外形观察基本一致。此外,关于心脏重量与容量的描述“心重十二两,盛精汁三合”,古今相差不大。心脏重量按古时一两约相当于如今15.625克计算,约为188克。而现代社会13~17岁的青少年中,一般认为男性心脏重201克,女性心脏重194克。古代一合约为现时的20毫升,三合约为60毫升,此与心脏收缩末期容积约为75毫升相近。4. “心”的位置【引经据典】“心肺独在膈上。”——《难经·三十二难》“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谓膻中也。”——《类经图翼·经络》“心当歧骨陷处,居胸膈下,胃脘上。”——《类证治裁·卷之六·心痛论治》“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于脊之第五椎。”——《类经图翼·经络》“心当五椎之下。”——《类经·经络类》“心长在气管之下,非在肺管之下,心与肺叶上棱齐。”——《医林改错》【说古论今】

中医历代经典中关于心的位置的记载较多。膈、膈膜,指的是人体分隔胸腹腔的横膈组织,古人了解到心脏、肺脏均在横膈上方。胸膈与膈不同,胸膈指的是纵隔,正常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中下部,故古人称居“胸膈下”,其与上述心在膈上寓意是不同的。歧骨指胸骨体下端,左右肋软骨的分歧部,心脏下部位于此。临床有时可在此触知心脏的跳动。古今比较,肺管与气管相同,第五椎指第五胸椎。古人认为心位于胸腔内纵隔中,横膈上,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向下延伸达歧骨处,即胸骨体下端。现代医学发现,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在正中线左侧。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平对第5~8胸椎。心脏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摸到心脏搏动。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两面即心的胸肋面(前面)及膈面(下面)。三缘指心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心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及小部分左心耳构成,心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由此可见中医对心脏形体位置的记载基本正确。5.“心”与脉【引经据典】“夫脉者, 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壅遏营气, 令无所避, 是谓脉。”——《灵枢· 决气》“心之合脉也。”“诸血者, 皆归于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心者, 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血出而射者”, “血出,黑而浊者”, “血出, 清而半为汁者。”——《灵枢·血络论》【说古论今】

古人将人体解剖之后,发现心脏与血管连在一起,里面存留有血液。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没有“血管”之名词,但古代文献中关于“脉”的描述包括了血管的含义,即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对于心与血管的关系认识到心中有“七孔三毛”, “孔”指的是心脏中的各种管腔房室之口,如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主动脉口、肺动脉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右房室口等。“三毛”即是对出心大血管的描述, 对体表显露的血管的观察以及解剖可以了解动静脉的区别。《灵枢·经水》中关于脉和血之清浊的记述,实际上是指动静脉。动脉血色红,为血之清者; 静脉血色暗,为血之浊者。《内经》也观察到动脉搏动及血液的变化,肯定了心与脉的关系。6. 心包络与心包【引经据典】“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灵枢·九针十二原》“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灵枢·经脉》“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其中有窍,多寡不同,以导引天真之气,下无透窍,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说古论今】

与心脏相关的组织,古人既提到了心包络也提到了心包,关于心包络与心包含义的争论,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古籍中的记载也并不一致。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体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君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这是古代医家受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得到的认识。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故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事实上,心包受邪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均可受邪气之侵。

而关于心包络与心包含义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包络顾名思义,即包心之络脉(络脉即小血管),即包裹在心脏表面的小血管,现代解剖心脏所见,表面布满着冠状动脉及静脉,都是肉眼可以见到的,古代医家命名心包络的依据,应该是肉眼可见到的心脏表面布满着的冠状动脉与静脉。心包只是作为心包络的简称而使用。现代医学所用心包,是指心外包膜,而古代对心外包膜的命名,却是月字旁的“胞”。《庄子·外物》中曰:“心若悬于天地之间……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即心若悬在天地之间一样,心胞有如广阔的天地间,心在其中跳动,胞即心胞。包心之外膜也是古人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古人为何不用心胞而用心包络呢?说明古代医学重视的是心包络而不是心胞(胞代表肉体结构不能用包代)。临床上心包络(心脏表面冠状动脉及静脉)的病变比心胞(心外包膜)的病变要严重得多,危重者可致人死亡。另一种观点认为,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如《类经图翼·经络》记载:“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此与现代医学的“心包”的概念基本相同。(二)明明白白你的心——中医对“心”的属性与功能认识1. 心的属性【引经据典】“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灵枢·阴阳系日月》“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灵枢·九针十二原》“心为火脏,烛照万物。”——《血证论》“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医学真传·头痛》【说古论今】

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学对脏腑的阴阳属性进行了划分。从总体上来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肝二脏属阳,肺、脾、肾三脏属阴。因五脏有位居于胸腹腔之分,而“背( 胸)为阳”,心与肺一阴一阳,同居胸中,处于阳位。心为阳脏,肺为阴脏,故“阳中之阳,心也”,指出中医脏腑与阴阳关系的解剖学属性。可见“阳中之阳”的前一个“阳”字是指与属阴的腹部相对来说是指属于阳的胸部,后一个“阳”字则是指在五脏中属阳的心。因心在五脏中,其性为阳又居于阳位,较之性为阳而居于阴位的肝脏,其阳自然为大,故为“阳中之太阳”。心位于胸中而居膈上,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故为阳脏,又称“火脏”。

古代医家把心比作人身之“日”,实际是强调心以阳气为用,以及心阳的温通血脉和兴奋精神的作用,心阳能推动和鼓舞人的精神活动,使人精神振奋,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心的阳热之气不但可以维持心脏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还有温养全身的作用,能推动全身的血液运行,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其生机不息。如果心的阳气不足,温煦鼓动无力,既可导致精神委顿,神情恍惚,又可因血脉瘀滞而影响全身其他脏腑气血运行。以脏腑气机而言,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心居膈上,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肾阳以制肾水之寒。如果心阳虚衰,不能下降以温肾水,就可致水寒不化;如心火不降反升,可致心火上炎,从而出现心火亢盛的种种病证。然而,古代医家强调心阳的作用,并非忽略心阴的作用。心阴的宁静作用,能制约和防止精神躁动。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才能精神内守,既无亢奋,也无抑郁。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亦可致血行加速,精神虚性亢奋。2. 心的功能(1)心主血脉【引经据典】“心主血。”——《素问·宣明五气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藏血脉之气。”——《素问·平人气象论》“心主血脉,应火之动而运行周身也。”——《类经·疾病类二十五》“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调达。”——《四圣心源》【说古论今】《内经》所论,当为“心主血脉”理论之肇源,《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此详有发挥。《内经》借以解剖探明脏器、组织、器官结构的同时,也对功能从解剖角度加以认识。从“心”字造字之初,可以确认对心的解剖已十分精细。解剖发现了血管(脉)是与心脏相连的,同时,也发现了血液的存在。于是提出了心脏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血、脉三者密切关联,其间有特殊的功能关系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前贤今哲对“心主血脉”的理解探讨颇多,其中也不乏争议之处。从解剖角度去解释“心主血脉”可认为,其基本含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但在中医藏象学说指导下,脏腑不是单纯解剖学的形态器官,而是综合性的功能系统。藏象学说的形成虽然以一定的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对脏腑功能的阐述却超出了形态器官的范围,各个脏腑的有关功能中还包含了其他器官的一些功能,因此,脏腑的概念是以整体性原则确定的功能性概念,是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生理病理功能的综合概括。

心要完成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心之形质无损与心之阳气充沛。心气与心血、心阳与心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心脏自身的矛盾运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之阳气作用。心阳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其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和脉道的滑利通畅。所以,心阳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血液运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异常,都可改变血液循行状态。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因此,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可出现脉象、面色、舌色以及胸部感觉等异常。若心气不足或阴阳失调,血脉壅塞不通,血液不能正常输布,脏腑组织失却血液濡养,则脉象细涩或结代,面色无华或晦滞,舌色淡白或紫暗,并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甚至疼痛等症状。若心之阳热亢盛或阴虚火旺,可见脉数、舌红等症,心之阴寒凝滞或阳气虚馁,可见脉迟、舌淡等症。

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 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脉搏的跳动,例如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等可触及。中医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称之为“脉诊”。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脏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机能正常,则脉搏节律调匀,和缓有力。否则,脉搏便会出现异常改变。心脏的搏动,还可以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的跳动,有助于对心脏病的诊断。(2)心藏神,主司思维情志活动【引经据典】“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客》“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类经·疾病类》【说古论今】

如前所述,心在人体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古人把心比作人体的君主。因此,心当然也掌管着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即“心藏神,主神志”。然而要理解心与神的关系,对“神”的理解是关键。

中医对于“神”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荀子·天论》云:“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明。”《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说明“神”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它的存在只有通过万物的外在表现而体现出来。从自然界来看,“神”主宰昼夜、四时阴阳的变化。如一草一木,若现出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是其生命之神的反映;从生命体的角度来看,“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而出现的,它包括了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身体活动功能及表现。如一个人,面色泽润,气息平顺,活动自如,饮食知味,二便通畅,脉来和缓……就是“得神”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出现目光散乱、神思恍惚、言语不清、面色无华、气息不顺、肌肉瘦削、二便失禁等表现,就是“失神”,也就是神气涣散了,疾病较难治疗,预后较差;我们也会见到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原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中医认为这是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残灯复明”、“回光返照”,这叫“假神”,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险征兆。故《素问·移精变气论》强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就是对生命之神的理解。

神并不是超物质的东西,它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正如《灵枢·天年》所云:“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形具而神生,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从“形”的角度来看,受精后萌发的胚胎,首先化生的是血和气,二者进一步产生营和卫的运行构架,逐渐衍生五脏和形体组织器官;从“神”的角度来看,是依循着血和气的化生而分化出魂和魄的功能的。形神具备,才能称之为生命。“神”虽是在父母之精结合时诞生的,但“神”在五脏未成之时,它是弥漫地存在于生命体之中的,五脏已成,“神”就进入心中居住。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明确指出: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如朝廷官员一样,各有一定的职责范围,虽分工不同,但须协调工作,才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而起统帅作用的正是“君主之官”心,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也正如张景岳说:“神虽由精气化生,但统权精气而为运用之者,又在吾心之神。”

人类的精神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中医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喜怒忧思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人身之神,唯心所主,……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种五志之类,孰匪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心藏神,它处于主宰认知活动的地位,神细分的话,可以分为魂、魄。《人身通考·神》中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白天的时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内,膻两侧有神封、灵墟、神藏三穴,颅顶有本神、百会(百神之会)两穴;到了夜间,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职,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户,肝俞旁有魂门。关于魂魄的特性,孔颖达的解释是非常到位的,他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魄控制的是机体的本能反应。人熟睡时,起作用的就是魄。控制这个时候的呼吸、心跳、胃肠的蠕动等。魂所控制的是心理活动,主要为意识、思想等。“意”是出生以后人为训练培养出来的思想。“志”指意的贮存,即记忆活动。

中医学将思维活动归之于心,是依据心血充盈与否与精神健旺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提出来的。“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心之为心,只有在人之“思”的实际活动中才有意义。血肉之心是指心之本体,神明之心则是从心之本体所产生的主体意识,实为大脑的功能。因此,中医学心的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哲学的鲜明特色。中医学的心神论长期以来一直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体真正主管“神明”的,也就是主管人的思维意识精神的器官是脑,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朱砂的颜色是红色,与心火同;中医经常用此药来安神,用于治疗心烦、癫狂等精神性病症。百会是头顶中央的一个重要腧穴。古人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时,经常会用到此穴。这两件事提示我们:古人在进行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心主神明”的理论,是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思路,对临床发挥指导价值的。同时,“心主神明”的理论,并没有对古人的思想产生根本禁锢;发现针灸头部腧穴,可以很好地治疗精神情志疾病后,古人不会因为受到“心主神明”的影响,就将宝贵的经验置弃不用。“心藏神”体现了神依赖于心,将心作为生命的一个根本,实现其对于形体、生理功能、心理活动的调控作用,使其顺应自然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反之,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心作为一个有形的脏腑器官,它的形成离不开精化形,离不开气血营卫对其的濡养作用。因此,心的“主血脉”的功能,为神的安居提供保障。神对生命活动的主宰,与生命活动对神的保障是相互密切影响的。(三)你的心不孤单——心与形体内外的联系1.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引经据典】“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藏生成》“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古论今】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灵枢·外揣》提出的“司外揣内”和《丹溪心法》提出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指出,内在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机能的强弱,可显露于外在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全身血气皆上注于面,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望色,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白、晦滞;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2. 在窍为舌【引经据典】“心主舌,在窍为舌。” 马莳注释其经文云:“舌为心之苗,故心主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舌者,心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说古论今】

舌本为口中的实体感觉器官,并非为“窍”,与耳、目、鼻、口等孔窍性器官不同。心本有窍,《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谓的“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是说耳之听声与心神相关。此外,舌通过经络与脾、肝、肾等脏也有联系,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之说相合。心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因而观察舌的变化可以了解心的主血脉及藏神功能是否正常。舌为心之窍,其理论依据有四:①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互联系。《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②心主血脉,而舌体血管丰富,外无表皮覆盖,故舌色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③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心主血脉,心之气血通过经脉上荣于舌,使之发挥鉴别五味的作用;④舌与言语、声音有关。舌体运动及语言表达功能依赖心神的统领。舌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亦可从舌上反映出来。如: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若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3. 在志为喜【引经据典】“在脏为心,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古论今】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志有关。喜,一般来说属于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良性反应。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功能,所以《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突然的狂喜,可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便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寓意草》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说岳全传》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可见过喜对心的健康不利。

从心主神志的功能状况来分析,又有太过与不及的变化。精神亢奋可使人喜笑不休,精神萎靡可使人易于悲哀,如《素问·调经论》中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另外,心为神明之主,不仅喜能伤心,而且五志过极均能损伤心神。所以《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说:“愁忧恐惧则伤心。”“范进中举”的典故讲的就是由于喜出望外,神失所养而致发狂谵妄之事,这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4. 在液为汗【引经据典】“五脏化液,心为汗。”——《素问·五藏生成》【说古论今】

汗是五液之一,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经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如《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心在液为汗,是指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与调节。心神清明,对体内外各种信息反应灵敏,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就会随体内生理情况和外界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调节,所以情绪紧张、激动、劳动、运动及气候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惊恐伤心神,又可导致大量汗出,故《素问·经脉别论》中说:“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由此可见,心以其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汗是阳气蒸化津液所致,汗多又可耗散心气或心阳,大汗可致心气、心阳暴脱而出现气脱或亡阳的危候。5. 与夏气相通应【引经据典】“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脏心,……其应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疹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南风生于夏,一病在心。”——《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素问·颏论篇第三十八》“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心者……又主血,属于火,旺于夏,手少阴是其经”, “夏心旺”, “心病夏痉,冬甚。”——《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夏火王,心脉当先至。”——《脉经·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说古论今】

中医学“四时五脏阴阳”理论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心应夏”是“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应夏”一词最早出自《内经》,相关论述较多。是指心的功能状态与夏季的气候变化具有天人合一的相关作用。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所云“夏季之时,正阳而治,气候潘灼”,植物生长茂盛,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用火来类比,夏季的气候炎热,与心的生理功能相通应。心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阴阳之升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夏季人体阳气隆盛,生机最旺。从五脏来说,心为阳中之阳,属火,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

然而,通过古代文献的研究发现,关于“心应夏”的理论,存在着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冬季最重,夏季最轻;第二种是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冬夏出现双高,但冬季仍高于夏季。那么心的生理功能到底是夏季旺还是冬季旺?心的病理状态到底是在冬季重还是夏季重?如果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解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一般说来,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其自觉症状也有所减轻。而阴虚阳盛之体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从预防角度来看,中医养神理论重视根据时令来调摄身心,在夏三月应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尽量延长户外活动时间,使人的身心符合阳气隆盛状态,这样可使心的机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生命的潜能。从治疗角度看,中医学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如阳虚性心脏病在“水旺”的冬季易于发作,而“旺气”是不易治疗的,故待到夏季心火之用时,内外阳气隆盛之时给以适当调理,藉内外阳气之盛,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6. 心与小肠相表里【引经据典】“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灵枢·经脉》“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灵枢·本输》“心者,脏之尊号,帝王之称也。与小肠为表里,神之所舍。”——《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心象火,与小肠合为腑。其经手少阴,与手太阴为表里。”——《脉经·心小肠部第二》【说古论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突出地体现在藏象学说中。其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肝脾肺肾五脏处于中心位置,脏与腑之间通过经络的相互络属构成阴阳表里相合的六对关系,即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心包和三焦。互为表里关系的一脏一腑,结构上有经脉相互络属,经气相通,生理功能上密切配合,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

心与小肠经脉相互络属。《灵枢·经脉》载:“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指外侧的末端,沿着手掌小指边而上行至腕关节部,出于手踝骨(尺骨小头突起处)中,直行向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到达肘关节内侧(尺侧)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踝之间,向上沿着上臂内侧后缘到达肩关节部(肩解),绕行于肩胛,与诸阳经交会于肩上至大椎穴处,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咽)向下穿过膈肌至腹腔属本腑小肠。

如前所述中医学的“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的部分功能。中医学的心与解剖学的脑从现代医学看,似乎玄奥费解,但从经络学说角度视之,便不难理解了。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目系”又称“眼系”,是指眼后与脑相联结的部分。《灵枢·大感论》对目系作过解释,其意为“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手少阴心经,不但经脉“系目系”,而且络脉也“属目系”,说明了心与脑的经络联系。另一方面,手少阴心经通过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加强与脑的经络联系。其次,手太阳小肠经,不仅经脉“入耳中”, “至目内眦”, “斜络于颧”,而且经别也“出于面,合目内眦”,这说明小肠与耳、目的经络联系相当密切,而耳、目为“宗脉之所聚”, 《灵枢·口问》中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又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小肠通过与耳、目的经络联系,加强了与脑的联系。

近年来,神经科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使我们对“心与小肠”的配偶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胃肠激素的研究进展,为“心与小肠”关系提供了实验依据。科学研究新进展显示,脑与小肠有许多功能相似之处,小肠具有脑的多种功能和物质。实验资料证实,在脑内和肠道中有很多相同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三磷腺苷、r-氨基丁酸、多巴胺以及5-HT等,同时发现存在于肠道中的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也在脑中存在。相反地,一些原来被认为只存在于脑内的p物质、神经降压素、生长抑素、促甲状腺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脑啡肽等,又被证实存在于胃肠道内。从而出现了“脑肠肽”的新概念。另有研究表明,由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腺素,可使心排出量增加,对肠系膜动脉、肝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以利于小肠的消化、吸收。由肠道内H. D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肠肽肚,对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状脉、肝动脉有强烈的扩张作用。7. 心与他脏的关系【引经据典】“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类经·六卷》“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灵枢·病传》“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行之理,制而后生,主者生之谓也,水受火制。则水有余,而木气旺,木旺则生火,制之乃所以生之。”——《黄帝素问直解·五脏生成》“心通五脏系,心之系与五脏系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医学入门·卷一》【说古论今】

五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清·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辩·草木不凋论》中说:“五脏之气,皆相贯通。”五脏之间的关系,古人多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其生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关系;并用五行相乘相侮与子母相犯来说明其在病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四方面的病变关系。但是,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与研究,对五脏之间关系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间的联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总的来讲,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对肺、脾、肾、肝都会产生影响。(1)心与肺【引经据典】“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篇》“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相通,而人肺两大叶间……”——《十四经发挥·卷十》“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邪客》【说古论今】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就是心主血与肺主气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从心主血对肺主气来说,心推动血液运行,一方面,能维持肺司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而运行全身,从而使肺能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从肺主气对心主血来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肺,能促进、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保证心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在肺司呼吸的作用下形成宗气以养心,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血运载宗气以养肺,以维持肺脏司呼吸的功能。所以,宗气具有的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能够强化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在病理方面,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使血行无力,或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使血行受阻,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心悸、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心悸、唇青、舌紫、咳嗽、气喘、胸闷等症。(2)心与脾【引经据典】“心生血,血生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脾病则上母不宁,倘若心气、心阳不足,火不暖土,则脾失健运,使得水谷精微化生减少,气血生成不足,此为母病及子。”——《针灸甲乙经》【说古论今】

心与脾的生理关系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母子关系,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心主血脉藏神,依赖脾之运化水谷精微而化生,而脾之化生之气又需心血的濡养,心神的主宰;二是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通,如《灵枢·经脉》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两者在生理上的密切关系必然决定着在病理上的影响。如心血不足,不能供养脾运,或思虑过度,使脾失健运,出现心悸、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等心脾两虚证。反之,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心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亦会导致心血不足,出现食少、腹胀或慢性出血,以及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等病症。心、脾关系的理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全国著名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就以“心脾相关论”著书立说,心脾同治对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都具有良好的效果。(3)心与肝【引经据典】“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古论今】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舍魂。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方面与神志方面,既有相互依存又有相互协同的关系。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盈,心气旺盛,则血液运行正常,而肝才能有血可藏;肝藏血充足,并随着人体动静之不同进行调节,而有利于心推动血液运行。所以说“肝藏血,心行之”。心肝协同,血液运行正常。如心血不足,则常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亦可导致心血不足,二者常互为因果。常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等心肝血虚证。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然主要由心主宰,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如《类经·藏象类》中说:“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精神愉快。肝血旺盛,制约肝阳,使之勿亢,则疏泄正常,使气血运行无阻,心血亦能充盛,心得血养,神志活动正常。由于心与肝均依赖血液的濡养滋润,阴血充足,两者功能协调,才能精神饱满,情志舒畅。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的人在心情压抑时会感觉心前区憋闷,两胁也有疼痛感,这就是心血瘀阻使肝失疏泄所致。(4)心与肾【引经据典】“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心系有二……一则南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脊髓,与肾相通。”——《十四经发挥·卷十》“心肾相交,全凭升降。”——《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不然,则神摇不安于内,阳气散于外;志惑于中,阴精走于下。”——《推求师意·杂病门·怖》【说古论今】

心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往往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心肾相交理论的形成,是从阴阳、水火关系逐步发展起来的。《内经》首先提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汉·华佗在《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中提出:“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乃和平。”认为坎离(肾心)水火相通。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唐代孙思邈根据《易经》水火既济与水火未济两卦的含义,和中医心肾的五行归属及心肾两脏的生理关系,在《千金方·卷十三·心脏方》中提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明代周子干在《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中明确提出“心肾相交”,并对其机理做出说明,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从升降关系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此可知,心肾相交是对心肾两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心肾之间的水火既济、阴阳互补、精血互化、精神互用等内容。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滋助心阴,制约心火使之不亢。心肾水火相交既济,从而使心肾两脏的生理功能保持协调平衡。在生理情况下,心阴与心阳、肾阴与肾阳之间互根互用,使每脏阴阳保持着协调平衡。而心、肾两脏的阴阳也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从而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调平衡的状态。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心肾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之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生髓充脑,脑为元神之府,积精可以全神。如马培之说:“心主藏神,肾主藏精,精也者神之依,如鱼得水。”因此,心肾精神互用,亦为心肾相交之义。

在病理变化上,心肾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如心阴不足可导致肾阴不足,肾阴不足亦可导致心阴不足,心阴不足可导致心火偏亢,肾阴不足可导致相火偏亢,从而产生心肾阴虚火旺的病变,表现为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称之为“心肾不交”。肾阳虚损,不能温化水液,阳虚水泛,上凌于心,可见畏寒、面色白、水肿、尿少、心悸等症,称之为“水气凌心”。心血不足,血不养神,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产生心肾精血亏虚,神失所养的病变,出现健忘、头昏、耳鸣、失眠、多梦等病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