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23:33:13

点击下载

作者:曾勋,马成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试读:

文明之母——造纸术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我国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西汉时期,轻便廉价的书写工具纸被发明出来了。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我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作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人类文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

我国最早的纸张

我国最早的纸在考古发掘中已有发现,表明早期造纸术源于生产实践。如发现有植物纤维纸,丝绵做成的薄纸,还有通过蚕丝加工时的漂絮法得到的丝片等。

早期纸原料及制作方法是我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开端,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造纸技术走向成熟。

在西汉末年,赵飞燕姐妹两人都被召入了后宫,得到了汉成帝刘骜的宠幸,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昭仪。宫中有个女官叫曹伟能,生了一个孩子,按说应该是皇子。

赵昭仪知道了,就派人把伟能的孩子扔掉了,并把伟能监禁了起来,还给她一个绿色的小匣子,里面是用“赫蹄”包着的两粒毒药,“赫蹄”上还写着:

告伟能,努力饮此药……

就这样,伟能被逼服毒而死。这张包着药还写上字的“赫蹄”,东汉时期著作家应邵解释说,它是一种用丝绵做成的薄纸。

原来在西汉时代,我国已经能制作丝绵了。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

等席子晒干了,这层丝绵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这种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丝绵纸。

后来,在陕西西安东郊灞桥砖瓦厂附近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发现了数张包裹着铜镜的暗黄色纤维状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黏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有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长宽各约0.1米。

后来经过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1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做不规则的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这说明古人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

根据这一发现,考古学家认定,这就是西汉时期麻类纤维纸,并将其命名为“灞桥纸”。灞桥纸色暗黄,后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灞桥纸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纸片,它说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至少可以上溯至公元前1至2世纪。这一发现,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灞桥纸发现后,后来又有了新的发现。在陕西扶风中颜村发现了一个残破的陶罐,里面有一些铜器,后通过清理,发现陶罐里装的都是些西汉时期做装饰的铜饰件,还有一些西汉时期通用的铜钱。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有三个与一个铜饰件锈在一起的东西。其中锈在一起的铜钱,没想到里面的东西是一团黄颜色的纸状物,展开以后,共有3块。

这些纸状物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铜饰件分底座和盖子两部分,而盖口并不平,将纸状物塞入其中便可使盖子平整地盖在上面。也正是由于铜饰件两部分的密封,才使得纸状物得到了很好密封,从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后经鉴定,这几块纸状物完全符合纸的特征,是名副其实的纸。后经过断代研究,发现出土的铜饰件都是西汉时期以前非常流行的装饰物,而西汉时期以后却使用得很少,而这些铜钱也是在西汉时流通的。

更为重要的是,装这些东西的陶罐也是西汉时期的,如果这些文物是后人装进去的,不可能找来一个西汉时期的陶罐来装。如果确定这些文物是从西汉时期保存下来的,那么被密封在铜盖里的纸肯定也是西汉时期的纸。

通过初步判定,这些纸是西汉早期的纸。虽然这些纸与现代纸相比显得比较粗糙,但是它比灞桥纸无论从工艺水平和制作质量来看,要成熟得多,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生产的纸了。后来将从扶风出土的古纸依据出土的地名,定名为“中颜纸”。

后经鉴定,这几张纸是西汉时期汉玄帝和汉平帝之间的物品。由于纸是作为衬垫物在锈死的铜饰件里面发现的,隔绝了外部环境的破坏,具备了长期保存下来的条件。

这次的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关于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可以从后来蔡伦造纸向前推进100年至300年。事实上,如果从纸的原料上考察,我国造纸的历史更为久远。

那是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竹木太笨重,书写材料又有了新的发现。

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从远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和缫丝了。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和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就可用于书写了。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是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表明了我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了造纸中的打浆。

特别是在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十分旺盛,除了丝绵纸外,麻类植物纤维造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了应运而生。

对于西汉时的麻类植物纤维纸,后来北宋时期的官员苏易简在所著的《纸谱》中说道:

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

当时人工造纸,先取质量柔韧的植物类纤维,煮沸捣烂,和成黏液做成薄膜,稍干后用重物压之即成。

此外,我国古代还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旁注]

赵飞燕 原名冯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我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我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应邵 (约153年~196年)东汉时期法学家、学者,桓帝时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

抄造 造纸方法,纸张加工工艺术语。纸张抄造的方法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在于:干法造纸以空气为介质,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抄造不织布、尿片等;湿法造纸以水为介质,适用于植物纤维抄纸。目前绝大多数的纸张都是湿法抄造的。

结绳记事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来记数记事和传递信息的方法。相传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现在某些没有文字的民族还有用结绳来记事的。《老子》一书中有“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说法。据此估计古代先民确曾采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详细情况现已无从考证。

甲骨 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灼烧等,根据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纹判断凶吉。

[阅读链接]

我国古代字画的物质载体大体上经历了陶土、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几个阶段。每一种载体的材料和形式变化,其中影响至今的西汉时期纸张有2000多年历史。

汉代是我国书画用具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期,因为笔、墨、研、砚等书画用具虽然起源于先秦时期,但至汉代时期才由于纸的发明,开启了我国书画载体的转变之路,从而导致这些书画用具开始朝着适应纸质的技术方面改进,并形成了以“文房四宝”为核心的书画用具体系,影响至今。

蔡伦改进造纸术

在古代,人们书写多用竹和帛。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不适合老百姓用来记载文字,于是,人们就一直在寻找新的书写材料。

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皮、废麻、破布和旧渔网等原料制造出了一批纸,人们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使人类跨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标志着纸张正式开始代替竹和帛。

我国纸张原材料的发明虽然很早,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那时官府文书仍是用简牍、缣帛书写的,严重制约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到了东汉时期,造纸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才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那是汉明帝刘庄永平四年,在湖南的耒阳,有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出生了一个小男孩,父母给他取名叫蔡伦。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

汉章帝刘旭继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15岁。

蔡伦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入宫第二年任小黄门,后升为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再后来,蔡伦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地位与九卿等同。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他在任职期间,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

103年,京师洛阳一连下了半月的大雨,大雨刚过蔡伦就去民间探访,这一次他来到了洛阳城外的洛河附近的缑氏镇,向当地的工匠讨教一些技艺。

蔡伦在路过洛河边的时候,有好几棵大树腐烂倒地,树上还缠绕着一些破渔网,而在这些破树上,他惊奇地发现了一层和以前的纸“赫蹄”很相似的东西。他拿着这种东西向当地的村民求教。

当地的村民告诉他,这三年来京师年年下大雨,导致洛河水位上升,河边的一些树全部浸泡在河水里腐烂,过了几个月树上就会自然形成这种东西。

难道这是树皮形成的东西?蔡伦忽然意识到这也许就是他苦苦寻找了数年的东西!于是蔡伦就在洛河边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作坊,用树皮开始了他的实验。

为了模拟树皮腐烂的方式,蔡伦在洛河边上修了一个小池子,引入洛河之水,将树皮投入池中浸泡;为了模拟树皮日晒雨淋的方式,他有将树皮放在太阳地下暴晒。经过这两道工序后,树皮变得脆弱,然后,用石臼将树皮捣成浆,又做成纸。

蔡伦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他发现这种纸里面有一些细小的杂质存在,用手在纸上抚摸有明显凹凸感。如何去掉这种杂质呢?他忽然想起了制剑时淬火的工艺,这就是蒸煮。

于是,蔡伦在造纸的流程中首创了蒸煮的方法。这一次所造出的纸让蔡伦欣喜若狂,这种纸不但成本低,而且洁白,轻硬,原料普遍。看着自己多年的追寻终于有了成果,蔡伦激动万分。

激动之余,蔡伦又想,麻的材料也很普遍,自己的造纸工艺能否改良粗糙的麻纸呢?

有一天,蔡伦经过河边,看到妇女洗蚕丝和抽蚕丝的“漂絮”过程。他发现,好的蚕丝拿走后,剩下的破乱蚕丝,会在席上形成薄薄的一层,而这一层晒干后,可用来糊窗户、包东西,也可以用来写字。

这给了蔡伦很大的启示,于是他又开始找来了破麻衣和破渔网进行实验。最后发现用麻所做的纸虽然不如用树皮的洁白,有些微黄,但是比起原来的麻纸几乎是天壤之别。

蔡伦将自己的造纸工艺流程记录成册,并将自己制造出的纸进献给了汉和帝。

汉和帝提笔书写,看着自己的书写材料竟然是树皮造出来的,觉得非常新奇,于是在蔡伦的带领下参观了洛河边上的造纸坊。当得知蔡伦是因为看到自己日夜阅读竹简而造纸时,汉和帝十分感动,于是下令全国推广。

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蔡伦纸的主要原料有檀木、荛花、菠萝叶、草木灰、竹子、马拉巴栗树糊等。

制作步骤是:

先取檀木,荛花等树皮,捣碎,加入草木灰等用蒸煮;再将蒸煮过的树皮原料,放于向阳山上,日晒雨淋,不断翻覆,让树皮自然变白;将树皮原料等碾碎,浸泡,发酵,打浆,加入树糊调和成浆;然后用抄纸器将捣好的纸浆,抄成纸张;将抄好后纸张,置于阳光晒干。

蔡伦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皮纸生产在东汉时期创始并发展兴旺。同时,由于他受命负责内廷所藏经传的校订和抄写工作,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用纸高潮,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根据文献记载,东汉时期还用树皮纤维造纸。东汉时期造纸能手左伯,在麻纸技术的基础上,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或称“子邑纸”。

左伯是东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在精研书法的实践中,感到蔡侯纸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就与当时的学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汉以来的造纸技艺,总结蔡伦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左伯造纸同是用树皮、麻头、碎布等为原料,用新工艺造的纸,光亮整洁,适于书写,使用价值更高,深受当时文人的欢迎。左伯纸与张芝笔、韦诞墨正当时被并称为文房“三大名品”。

树皮纸的出现,是东汉时期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为纸的制造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广泛的原料来源,促进了纸的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古代造纸术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原料的分离、打浆、抄造和干燥4个步骤。

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即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4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我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总之,汉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旁注]

简牍 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缣帛 我国古代以丝织品为记录知识载体的,一般称为帛书,也有人称为缯书。因为其色白,故又称之为素书。缣帛柔软轻便,幅面宽广,宜于画图,这些都是简牍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价昂贵,普通人用不起,而且一经书写,不便更改,一般只用为定本,所以缣帛始终未能取代简牍作为记录知识的主要载体。

中常侍 西汉时期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中常侍是仅有虚衔的加官。西汉前期只有常侍之名,或称常侍郎,为郎官之一,获此号者多为皇帝爱幸之臣。东汉时期,汉和帝时,蔡伦都从小黄门迁为中常侍。这个官职对东汉末期朝廷走向衰乱产生过较大影响。

九卿 秦九卿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宗正、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东汉朝廷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即朝廷各机构的总称。

洛河 古称雒水、洛水,是流经古都洛阳的一条著名河流,也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条著名河流。古都洛阳因位于洛河以北而得名。相传,洛河里生活着洛神。洛河与黄河汇合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

皮纸 用桑皮、山垭皮等韧皮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纸。纸质柔韧、薄而多孔,纤维细长,但交错均匀。一般是供糊窗等日用需要,特殊的则作誊写蜡纸、补强粉云母纸等的原纸。皮纸是我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与白纸、竹纸、白棉纸等同为线装书的纸张种类之一。

左伯 特别擅长书写八分,名声与毛弘并列,稍逊于邯郸淳,东汉末年声名鹊起,又能在纸上书写。左子邑进一步发展了蔡伦的造纸技术,和韦仲将制的墨,张伯英制作的毛笔并称于世。这种绝妙的好纸离现在太久远了,久远得没法得到它。

毛弘 东汉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研精八分书,也成一家法。兼善古文、隶书、章草。他曾经与当时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左伯一起改进蔡伦的蔡侯纸,造出“左伯纸”。

[阅读链接]

蔡伦墓祠位于陕西省洋县城东8000米的龙亭镇龙亭村,人们常到这里祭拜伟大的蔡伦。

墓祠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其南为祠。祠的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正殿大门上高悬有唐德宗的御书“蔡侯祠”匾额。殿中有蔡伦塑像。右侧壁上绘有“蔡伦纸”制作工艺流程图,左侧壁上绘有蔡伦于114年封为龙亭侯的谢恩图壁画。在蔡伦祠中轴线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和近代书法名家于佑仁为蔡伦墓祠所题草书真迹。

魏晋南北朝造纸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工艺进一步发展,造纸业初步形成规模,加工技术发展迅猛,同时黄纸被大量使用。

这一时期,纸已经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纸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东汉末年,与中原关系极好的于阗国国王十分青睐中原的丝绸,但当时中原王朝禁止对外输出蚕丝技术,只作为商品与国外交易或作为赠品用于外交。

于是,于阗国王以和亲的名义向中原王朝求娶刘氏王室公主。中原王朝很痛快地答应了。

在公主临行前,于阗国的迎亲使臣悄悄告诉公主国王急欲得到蚕丝技术的事,公主便将蚕茧藏在自己的帽子里,将蚕茧带到了于阗。

于阗国得到蚕茧,便设法从中原引进桑树,广泛种植,养蚕抽丝织绸。接着,一种以桑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也在当地流传起来。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成为一项重要工艺。用桑皮、藤皮造纸,这是这一时期造纸原料扩展的标志。

除了造纸原料更加丰富外,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时期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

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

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专门有两篇记载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

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纸面有明显的纹路,其纸紧薄而匀细。剡溪有以藤皮为原料的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东阳有鱼卵纸,又称鱼笺,柔软、光滑。

江南以稻草,麦秸纤维造纸,呈黄色,质地粗糙,难以书写。北方以桑树茎皮纤维造纸,质地优良,色泽洁白,轻薄软绵,拉力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称“棉纸”。

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因当时把渔网破布划为麻类纤维,所以统称“麻纸”。

为了延长纸的寿命,晋时已发明染纸新技术,即从黄檗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有的先写后染,有的先染后写。浸染的纸叫“染黄纸”,呈天然黄色,所以又叫“黄麻纸”。黄麻纸有灭虫防蛀的功能。

这一时期,造纸业也初步形成规模。如果说汉代在书写纪事材料方面还是缣帛和简牍并用,纸只是作为新型材料刚刚崛起,还不足以完全取代帛简的话,那么,这种情况到了晋代,就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晋代已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人们就不再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来书写了,而是逐步习惯于用纸,以致最后使纸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书写材料,彻底淘汰了简牍。

东晋末年,朝廷甚至明令规定用纸作为正式书写材料,凡朝廷奏议不得用简犊,而一律以纸代之。

例如东晋的豪族桓玄掌握朝廷大权后,在他临死的那一年废晋安帝,改国号为楚,随即下令停用简牍而代之以黄纸:“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地下出土文物也表明,西晋时还是简纸并用,东晋便不再出现简牍文书,而几乎全是用纸了。

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这个时期南北各地,包括有些少数民族地区,都建立了官私纸坊,就地取材造纸。

北方以洛阳、长安、山西及河北、山东等地为中心,主要产麻纸、楮皮纸、桑皮纸。当时的文学家徐陵《玉台新咏·序》说道:“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山东早在汉末就产名纸,东莱人左伯在曹魏时还在世,左伯纸名重一时。而长安、洛阳是在两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为造纸中心的。

东晋南渡后,江南也发展了造纸生产。浙江会稽、安徽南部和建业、扬州、广州等地,成了南方的造纸中心,也产麻纸、桑皮纸和楮皮纸。

后来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米芾在《十纸说》说道:“六合纸,自晋已用,乃蔡侯渔网遗制也。”当时的浙江嵊县剡溪沿岸,成为藤纸中心,但在南方,仍以麻纸为大宗。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广大纸工在生产实践中精益求精,积累了许多先进技术经验,因此名工辈出,名纸屡现。除前述左伯及左伯纸外,还有南朝刘宋时期的张永。

南朝时期史学家沈约《宋书·张永传》记载:“张永善隶书,又有巧思,纸及墨皆自营造。”他造的纸为当时北方所不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的笔法圆熟流畅,有浓厚的隶书风味。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陆机等人也都是以麻纸挥毫。

除麻纸外,这时期还采用其他韧皮纤维原料造纸,如楮皮纸、桑皮纸、藤皮纸等。从晋代开始一直延续至唐宋时期为止。

据文献记载,晋代还有一种侧理纸,即后世的发笺。侧理纸以麻类、韧皮类等传统原料制浆,再掺以少量水苔、发菜等做填料,用量虽少,但因呈现颜色,放在纸面上非常明显。

这种发笺纸在唐宋时期以后还继续生产,直至近代。外国的发笺,最著名的是朝鲜李朝时期的发笺。

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加工技术也有相当发展,较重要的加工技术之一是表面涂布。

所谓表面涂布,就是先将白粉碾细,制成它在水中的悬浮液,再将淀粉与水共煮,使与白粉悬浮液混合,用排笔涂施于纸上,因为纸上有刷痕,所以干燥后要经砑光。这样,既可增加纸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面紧密,吸墨性好。

这类纸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被矿粉晶粒所遮盖的现象清楚可见。

对纸张加工的另一技艺是染色。纸经过染色后,除增添外表美观外,往往还有实用效果,改善纸的性能。纸的染色从汉代就已开始。

东晋时期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也提到了黄檗染纸。黄檗也叫“黄柏”,是一种芸香科落叶乔木,其干皮呈黄色,味苦,气微香。我国最常用的是关黄柏和川黄柏。

这时期黄纸不仅为士人写字著书所用,也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至于民间宗教用纸,也多用黄纸,尤其佛经、道经写本用纸,不少都经染黄。

当时的人们喜欢用黄纸有3个原因:第一,黄柏中含有生物碱,主要是小柏碱、少量的棕榈碱、黄柏酮、黄柏内脂等。小柏碱呈苦味,色黄。棕榈碱也呈黄色,味苦,可溶于水。这种生物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既延长纸的寿命,而同时还有一种清香气味。

第二,按照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于五色、五方、五音、五味等。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色中的黄,黄是五色中的正色。故古时凡神圣、庄重的物品常饰以黄色,重要典籍、文书也取黄色。

第三,黄色不刺眼,可长期阅读而不伤目;如有笔误,可用雌黄涂后再写,便于校勘。这种情况在敦煌石室写经中确有实物可证。

汉纸多粗厚,帘纹不显,而晋代和南北朝时期的纸,都比汉代纸薄,而且有明显的帘纹。

帘纹纸是一种白亮而极薄的的佳纸,表面平滑、坚韧,墨迹发光,用手触摸,沙沙有声。这种纸在新疆出土的实物不少,至今看到实物,仍令人赞叹不已。

从造纸技术上来分析,晋南北朝时期是用类似现今土法抄的可拆合的帘床纸模抄造。这显然是造纸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旁注]

于阗国 是古代西域王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塞族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

贾思勰 北魏时期农学家。他所著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农学史上一部最完整、最有系统和内容最丰富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农学名著。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影响。

桓玄 (369年~404年)东晋晚期的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和楚王等职。

米芾 (1051年~1107年)北宋时期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王羲之 (303年~361年;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葛洪 (284年~364年或343年)东晋时期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阅读链接]

笺纸是特殊的纸品,或用单色漂染,或用套色印刷,或加以浮雕图案,或洒以金银色粉屑,真有赏心悦目之观,尤其是有点雅趣的文人,每每爱不释手。

笺纸的样式,由来已久,北宋时期官员苏易简在其所著的《文房四谱》卷4《纸谱》记载:东晋时期的桓玄作“桃花笺”纸,有缥绿、青、红等色,是蜀地名产,这些都是早期的彩色笺纸。

隋唐五代的造纸术

隋唐五代时期,造纸原料向多元化迈进,造纸工艺取得了更大发展,我国造纸技术出现了新的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秸纸和新式的竹纸。

薛涛是唐代女诗人,一生酷爱红色,她常常穿着红色的衣裳在成都浣花溪边流连,随处可寻的红色芙蓉花常常映入她的眼帘,于是制作红色笺纸的创意进入她的脑海。

薛涛用毛笔或毛刷把小纸涂上红色的鸡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红花,将花瓣捣成泥再加清水,经反复实验,从红花中得到染料,并加进一些胶质调匀,涂在纸上,一遍一遍地使颜色均匀涂抹。

再以书夹湿纸,用吸水麻纸附贴色纸,再一张张叠压成摞,压平阴干。由此解决了外观不匀和一次制作多张色纸的问题。为了变花样,还将小花瓣洒在小笺上,制成了红色的彩笺。

薛涛用自己设计的小彩笺,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应酬交往。

薛涛使用的涂刷加工制作色纸的方法,与传统的浸渍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之特点,类似现代的涂布加工工艺。

薛涛名笺有10种颜色: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何以特喜红色,一般认为红是快乐的颜色,它使人喜悦兴奋,也象征了她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渴望。

薛涛笺是隋唐五代时期造纸术发展的一个标志,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历代均有仿制。

隋唐五代所用的造纸原料,除家麻和野麻而外,从晋代以来兴起的藤纸,至隋唐时期达到了全盛时期,产地也不只限于浙江。《唐六典》注和《翰林志》均载有唐代朝廷、官府文书用青、白、黄色藤纸,各有各的用途。陆羽《茶经》提到用藤纸包茶。《全唐诗》卷10收有顾况的《剡纸歌》,描写浙江剡溪的藤纸时说:“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为蕉叶棱。欲写金人金口渴,寄予山明山里僧。”《全唐文》收有舒元舆《悲剡溪古藤文》,作者悲叹因造纸而将古藤斩尽,影响它的生长。膝的生长期比麻、竹、楮要长,资源有限,因此藤纸从唐代以后就走向下坡路。

从历史文献上看,桑皮纸、楮皮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唐代以前的实物则很少见到,隋唐时期皮纸才渐渐多了起来。

敦煌石室中的隋代《波罗蜜经》是楮皮纸,《妙法莲华经》是桑皮纸。唐代《无上秘要》和《波罗蜜多经》也是皮纸。传世的唐代初期冯承摹神龙本《兰亭序》也是皮纸。

关于用楮皮纸写经,在唐代京兆崇福寺僧人法藏《华严经传记》卷5也有记载。

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

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

竹纸起源于唐,在唐宋时期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18世纪才有竹纸。竹纸主要产于南方。南方竹材资源丰富。

唐代还有一种香树皮纸。据《新唐书·肖仿传》记载,罗州多栈香树,身如柜柳,皮捣为纸。这些唐人记载说明,广东罗州产的栈香或笺香树皮纸是名闻于当时的。

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记载,唐代四川造的“薛涛牋,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或当时薛涛所指,遗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也。”

用木芙蓉韧皮纤维造纸,在技术上应是可能的。因为经脱胶后,总纤维素含量很高。

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隋唐五代时期也有时用各种原料混合造纸,意在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善纸的性能。

随着造纸原料的逐步扩大和造纸技术在各地的推广,隋唐五代时期,产纸区域已经遍及全国各地。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和《通典·食货典》三书记载,在唐代各地贡纸者有常州、杭州、越州、婺州、衢州、宣州、歙州、池州、江州、信州、衡州11个州邑。当然这是个很不完全的统计,其实产纸的区域远不止这些地区。

宣纸在唐代为书画家所使用,可见它的质量之高。宣纸因原产于宣州府而得名,当时称为“贡纸”。《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宣州土贡有纸和笔。宣州下置宣城、当涂、泾县、广德、南陵、太平、宁国、旌德8县,这是有关宣纸的最早记载。

至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我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

再加上宣纸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19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

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纸的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与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宣纸的主要原料;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了原料之一;泾县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

泾县生产宣纸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为主,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

制成的宣纸按原料分为绵料、皮料、特净三大类,按厚薄分为单宣,夹宣、三层夹、螺纹、十刀头等多种。

净皮是宣纸中的精品,具有拉力、韧力强,泼墨性能好等优点,为广大书画家所喜爱。有人赞誉宣纸“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一幅幅图画,一章章文字,皆凭宣纸而光耀千秋。

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

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

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沉淀于竹帘,水分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分流失部分,采取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

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比魏晋南北朝时期进步的另一表现是,这时期纸的质量及其加工技术大大超过前代,而且出现了不少名贵的纸张为后世所传颂,在造纸设备上也有了改进。

隋唐五代时期的抄纸器绝大部分使用的是活动帘床纸模,只是因编制纸帘子的材料不同而分为粗茶帘纹和细条帘纹。在长宽幅度上,唐代纸都大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纸。为了适应写字绘画的需要,唐代纸明确区分为生纸与熟纸。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就明确指出唐代生熟纸的功用。他讲到装裱书画时说:“勿以熟地背,必皱起,宜用白滑漫薄大幅生纸。”

这里所说的生纸,就是直接从纸槽抄出后经烘干而成的未加处理过的纸,而熟纸则是对生纸经过若干加工处理后的纸。

纸的加工主要目的在于阻塞纸面纤维间的多余毛细孔,以便在运笔时不致因走墨而晕染,达到书画预期的艺术效果。有效措施是砑光、拖浆、填粉、加蜡、施胶等。这样处理过的纸,就逐渐变热。

同时,由于发明了雕版刷术,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造纸区域进一步扩大,名纸迭出。如益州的黄白麻纸,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纸,均州的大模纸,蒲州的薄白纸,宣州的宣纸、硬黄纸,韶州的竹笺,临川的滑薄纸。

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栈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韧皮纤维作为造纸原料,这种纸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还有一种硬白纸,把蜡涂在原纸的正反两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摩擦,使纸光亮,润滑,密实,纤维均匀细致,比硬黄纸稍厚,人称“硬白纸”。

另外,添加矿物质粉和加蜡而成的粉蜡纸,在粉蜡纸和色纸基础上经加工出金、银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纸品,称作“金花纸”,银花纸或金银花纸,又称“冷金纸”或“洒金银纸”。

还有色和花纹极为考究的砑花纸,它是将纸逐幅在刻有字画的纹版上进行磨压,使纸面上隐起各种花纹,又称“花帘纸”或“纹纸”。当时四川产的砑花水纹纸鱼子笺,备受文人雅士的欢迎。

当时还出现了经过简单再加工的纸,著名的有谢公十色笺等染色纸。还有各种各样的印花纸、松花纸、杂色流沙纸、彩霞金粉龙纹纸等。

五代制纸业仍继续向前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至北宋时期,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

这种纸长者可50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均匀而薄韧。宋代继承了唐代和五代时期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一般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也称“江东纸”。

造纸业的发达,是唐代文化繁荣的标志;同样,造纸术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旁注]

顾况 (约727年~约815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横山人,即现在的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舒元舆 (791年~835年)字升远,浙江婺州东阳人,一说江州即今九江市人。初仕即以干练知名,锐意进取,所作文檄豪健,以擅文敢谏著称。《全唐文》录存其文16篇。其文《贻诸第励石命》 、《录桃源画记》收入《唐代散文选》,其诗入《全唐诗》6首。

宋应星 (1587年~约1666年)明末清初科学家。代表著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也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青檀 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茎皮、枝皮纤维为制造驰名国内外的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分布较广,星散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青海、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苏等省区。多生于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区,四川康定可达海拔1700米。

李煜 (937年~978年)南唐皇帝,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抄纸 将纸浆制成纸张的工艺过程。即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烘干而制成纸张。现代造纸业中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另有手工造纸中的抄纸,用有竹帘的框架等抄造。

谢公 (320年~385年)东晋名士、宰相。谥号“文靖”。因追赠太傅,故后世称其为“谢太傅”。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

[阅读链接]

民间传说,东汉安帝建光元年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皖南造纸,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

后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造纸,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宋元明清的造纸术

宋元和明清时期,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

这一时期的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纸质的提高,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是我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21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有一次,张大千邀约好友晏济元一道,来到夹江县马村石堰山中,找到大槽户石子青。在仔细观看了纸的配料和生产过程后,他心中有了底,开始与晏济元配制制造新纸的药料。

两个月过去了,张大千拿着配制好的药液叫石子青试制新纸,造出的纸,抗水性和洁白度果然好多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纸抗拉力不强,受不了重笔。

在和几个经验丰富的造纸师傅商量后,张大千又决定在纯竹浆中加入少量的麻料纤维。历尽两个月艰辛,新一代的夹江纸终于试制成功了。

新纸洁白如雪,柔软似绵,张大千对其偏爱有加,亲自设计纸帘、纸样,同样命名为“大风纸”。

新大风纸帘纹比宣纸略宽,在纸的两端做有荷叶花边,暗花纹为云纹,设在纸的两端四寸偏内处,一边各有“蜀笺”和“大风堂监制”的暗印。

张大千共订造了200刀夹江新纸,每刀96张,经徐悲鸿、傅抱石先生试用,齐声称道。从此以后,夹江纸名声大振。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代,明清时期夹江纸业进入兴盛时期,全县纸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据史载,1661年,夹江所送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两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

夹江纸名声大哗,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夹江纸品。因此,夹江有了“蜀纸之乡”的美誉。其实,夹江纸和其他科技成果一样,也是在此前的造纸技术基础上取得的。

唐代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至宋代以后,多用植物黏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

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这种技术早在唐代已经采用,但是宋代以后就盛行起来,以致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了。

这时候的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最先在世界上发行纸币。

这种纸币在宋代称作“交子”,元明时期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跟着发行了纸币。

元代造纸业凋零,只在江南还勉强保持昔日的景象。至明代,造纸业才又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名品是宣纸、竹纸、宣德纸、松江潭笺。

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螺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享用,造价很高,质量也在一般用纸之上。

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北宋时期官员苏易简的《纸谱》、明代官员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可以说是具有总结性的叙述。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至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清代宣纸制造工艺进一步改进,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纸。各地造纸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种原料,制造的纸张名目繁多。

在纸的加工技术方面,如施胶、加矾、染色、涂蜡、砑光、洒金、印花等工艺,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

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笺,如描金银图案粉蜡笺、描金云龙考蜡笺、五彩描绘砑光蜡笺、印花图绘染色花笺,在三色纸上采用粉彩加蜡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银画出各种图案,笺纸的制作在清代已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

[旁注]

施胶剂 一种造纸添加剂。能赋予纸和纸板抗墨、抗水、抗乳液、抗腐蚀等性能以提高平滑度、强度和施用期。可分为浆内施胶剂和表面施胶剂。浆内施胶剂大致分为松香系施胶剂、合成施胶剂和中性施胶剂三大类。表面施胶剂一般使用阴离子型高分子物质。

交子 是发行于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苏易简 (958年~997年)北宋时期官员。历知审官院、审刑院,迁给事中,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谱》全书共5卷,笔谱2卷,其余各1卷,附笔格、水滴器。书前有徐铉序,末有自序。

王宗沐 (1524年~1592年)明代1544年进士。曾授刑部主事,后迁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等。修成《宋元资治通鉴》、《十八史略》、《台州府志》、《东省经制全书》。后升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抚凤阳,任内提高淮河防洪能力。

描金 又称“泥金画漆”,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地,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地,也有把描金称作“描金银漆装饰法”的。描金是金彩装饰方法之一,描金是用本金即金粉或亮金即金水在瓷面上描饰装饰纹样或配合其他装饰作边线或金地使用。

[阅读链接]

宣纸按加工方法可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熟宣三种:

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以之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写意山水多用它。

生宣纸经上矾、涂色、洒金、印花、涂蜡、洒云母等,制成熟宣,又叫素宣、矾宣、加工宣。其特点是不洇水,宜于绘制工笔画。它不适宜作水墨写意画。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造纸术的对外传播

我国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接壤的朝鲜和越南,随后又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从唐代开始,造纸术传入阿拉伯,继而传入欧洲。

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以后,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

我国造纸术传入日本,是由高句丽僧人昙征带去的。日本飞鸟时代的绘画大多与佛教、佛寺有关。高句丽僧昙征的到来,是飞鸟绘时代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610年,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昙征为“纸神”。

昙征不仅首传造纸术,而且还将调制彩色的先进技术带入日本,对飞鸟时代的彩绘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在法隆寺金堂的净土世界壁画等绘画作品就是这一技术结出硕果。

其实在昙征渡海日本之前,朝鲜半岛各国也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秆中的纤维提取。造纸技术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百济在我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句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句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至隋代,高句丽的皮纸不仅反向我国出口,还由尚昙传入日本。

除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外,我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西晋时期,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并从此通过贸易传播到达了印度。

造纸术传入阿拉伯是在唐代的751年。

那一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部与阿拉伯帝国军队在怛罗斯交战,被阿拉伯帝国俘虏的唐军士兵中有从军的造纸工人。

当时的阿拉伯人没有屠俘的习惯,因此被俘的唐军造纸工匠可以为阿拉伯人造纸。794年,在我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造纸工场。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随后,源自我国的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大军迅速传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瑞典、墨西哥、丹麦等地。在造纸术的流传中,欧洲人是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的,阿拉伯人的传播功劳不可忽视。

南宋时期的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

元代时期的1276年,意大利的第一家造纸场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

元代的1348年,法国于在巴黎东南的特鲁瓦附近建立造纸场。此后又建立几家造纸场。

法国不仅国内纸张供应充分,而且还向德国出口。因此德国很快也在我国元代时建立了自己的造纸场。

英国因为与欧洲大陆有一海之隔,造纸技术传入比较晚,在我国明代才有了自己的造纸厂。

在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年,瑞典建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建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瑞典最早的纸厂。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最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墨西哥造纸始于1575年。

在明代的1575年,俄罗斯在建立第一家造纸厂,至18世纪初,俄罗斯已有23家造纸厂。

至我国的明末清初时,欧洲各主要国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纸业。

1690年,美国第一家造纸厂在费城附近建立,1729年英国人在费城附近的切斯特克里克建立著名的“常春藤造纸厂”。

1803年美国人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圣安德路斯镇建立第一家造纸厂。

19世纪,我国的造纸术已传遍五洲各国。

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造纸术的发明以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纸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旁注]

圣德太子 (574年~622年)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用明天皇第二子。圣德太子在国际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订冠位12阶和17条宪法,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代初期沿北周及隋代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改称“都督”,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元代废除节度使。

五洲 地理学上将地球大陆分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但由于南极洲无人居住,南北美洲常合称美洲,所以又有五大洲的说法。如今的五大洲就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从大至小是亚洲、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阅读链接]

我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前,欧洲人也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范围。

我国造纸术传入欧洲后,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我国宋代的水平。从蔡伦时起,我国的造纸术持续领先世界2000年。

传统造纸术的传承

东汉年间经蔡伦综合革新改造,提高造纸技术和质量。传统造纸术曾经在西安南面的北张村得到传承,清代时曾被用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

楮皮纸抄制技传承人是张逢学生产的纸浆,经过备料、切穰、等几道工序,造从的纸称为“白麻纸”。为传统造纸术的发展传承作出了贡献。

从西安出发南行20多千米,西面是水资源丰富的沣河,自南向北流入渭河,东面是当地人称“沣惠渠”的人工河。长安北张村就处于两条流水之间。

相传东汉时,蔡伦因政治斗争被抓到京都接受审判,他不愿忍受屈辱,在他的造纸发明地和封地龙亭县服毒自尽。

蔡伦家族中人也受到连累四处逃命藏匿,其中一部分人逃至安康,经子午道越秦岭,向北走出秦岭山口时,将当时最先进的植物纤维造纸技术传授给北张村一带。于是,北张村人至今仍在沿用的就是蔡伦发明的用植物纤维为原料的造纸法。

北张村南面的秦岭灌木丛生,楮树、桑树随处可见,成为造纸用之不尽的优质原料,滔滔沣河水又为楮树皮的浸泡、发酵、漂洗、打浆提供了便利条件。

1000多年来,长安北张村的纸匠们一直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按照东汉蔡伦发明的复杂、完整的流程,制造出纯天然的楮皮纸。这套工艺被专家们称作“研究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

北张村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手工造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当地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流传在北张村一带的民谣讲述了蔡伦实验造纸、攻克一道技术难关的故事。

民谣说道:

蔡伦造纸不成张,观音老母说药方。

张郎就把石灰烧,李郎抄纸成了张。

村里几乎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一座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流传下来的北张村民谣,不但描述了最早纸的诞生,而且成为沣河一带造纸历史悠久的有力佐证。

楮皮纸抄制技艺的传承人是张逢学。张家生产纸浆要经过备料、切穰、踏碓、捣浆、淘浆这样几道工序。

具体流程是:先筛选出用清水泡过的新鲜枸树皮,放到石灰水里泡两三天,然后在大锅里蒸一天一夜。待纤维彻底软化,拿到河里将石灰和其他杂质彻底洗干净后放到石碾上碾成穰,再用铡刀切碎,然后用工具压成松散状。

之后,还要放到石缸里用石具捣,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最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

张家后院有一个5米长,3米宽浸泡纸浆的水槽。据说,这个水槽一定要用石头垒砌,才能保证水不变臭。

人站进一个水槽边一米见方的洞里,手持飞杆在水中来回搅动,让纤维均匀分布在水中,随后巧妙地使浆中的纤维覆盖在纸帘上,形成湿纸,一张张叠放于纸床上。

待达到一定厚度后,用杠杆的方法把成沓的湿纸放在支点上,逐渐除去湿纸中大量水分,形成纸砖。最后把纸一张张撕下,贴在墙上晒干。

这种纯天然的纸亮白洁净,柔韧性非常好,用手使劲揉搓再展开,基本平展如初。据说这纸还耐保存,其书画作品百十年后拿出来仍然跟刚画的一样。

据学者考证,至唐代,因为京畿地区大量需求纸,北张村的造纸技艺得到鼎盛发展,尤其是被视为精品的白麻纸甚至远销到朝鲜、日本等国。清代时北张村所造楮皮纸被选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

北张村造纸技艺以传统家族式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张逢学等北张村人仍在用它造这种白麻纸。

当先进的造纸机器以每分钟900米长,8米多宽的速度在生产线上出纸时,北张村的纸匠依然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延续了1000多年的古老的造纸工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