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小品欣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1:19:15

点击下载

作者:黎孟德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试读:

G弦上的咏叹调

(德)巴赫创作背景

据说在一次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人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其余的弦都断了。演出开始,毫不知情的巴赫坐下来准备演奏,才发现大提琴的四根弦只剩下G弦还是完好的。巴赫非常镇静地开始了演奏,他用仅有的一根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乐曲非常优美抒情,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支曲子就是流传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G弦上的咏叹调》。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原曲创作于1727年—1736年之间,但因为《第三号管弦乐组曲》流传并不广,所以差不多一百年来,这个主题旋律鲜为人知。

到了19世纪,德国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巴赫的原曲为D大调,为了使乐曲能够在小提琴的G弦上完整演奏,改编者将原曲移为C大调。作者风采

高尔基曾经说:“如果像山峦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那么位于其顶峰的无疑就是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出身于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音乐之都——爱森那赫市的一个音乐之家。

1703年,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教会担任风琴师,同时也为宫廷作曲。从那时起,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巴赫

1708年,巴赫曾在魏玛宫廷任风琴师。这时,虽然他的身份很低,但是作为一个风琴师,他的地位和名声却逐渐提高。

1717年,巴赫担任奎登宫廷乐长。巴赫在奎登宫廷服务了六年,他的重要器乐创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比如他献给勃兰登堡侯爵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富于生活气息,也具有骄傲、华丽的贵族性格。此外,他还写了《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为独奏小提琴用的三首奏鸣曲、三首“帕蒂塔”、管弦乐组曲、法国组曲。1722年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上集。这一时期的创作,被认为具有广阔和大胆的思想和技术手法。

1723年,巴赫到了莱比锡这个繁荣的商业城市,也是自由的都市。在那里他演奏了一首自创的教会康塔塔,使该市的议员们听了非常钦佩,因而获得了圣·汤姆士教会的乐长工作。此外,他还成为其他三个教会的音乐指导。这期间,他为教堂写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有名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等。

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去世。

巴赫的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一千零七十一件作品,这些作品,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其中不乏流传千古的经典名作。但他的贡献还远不在此,更重要的,是他所作的试图将音乐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努力和对新的音乐创作技法的探索,他是当之无愧的“新音乐的探索者、开拓者”。作品欣赏

巴赫的原谱上没有标明速度记号和表情用语,威廉密改编后标明为“慢,且富于表情”(Lento e molto espressivo)。

乐曲分为两个大的段落,两个段落都要反复一遍,但有时候第二个乐段也不反复。

乐曲开头的旋律非常徐缓,优美抒情。

这一段旋律犹如巴洛克时期的夜曲,极富歌唱性。

据说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上的咏叹调》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第二段情绪起伏较第一段大,旋律更为舒展,乐曲在长长的主音上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皇家焰火音乐

(德)亨德尔创作背景

1740年10月20日,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由于他没有儿子,就由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继承王位。为了争夺奥属领地,欧洲两大联盟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权上引发战争。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9年,交战双方签订了《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战争结束。为庆祝这场战争结束,4月27日在伦敦格林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焰火晚会,这首《皇家焰火音乐》,就是亨德尔专门为晚会创作的。

由于创作前英王要求在这部作品中不要出现提琴,所以我们可以在作品总谱上看到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数量极其惊人。为了体现出音乐的非凡气势,亨德尔为这部作品编配了二十四个双簧管、九个圆号、九个小号、三个定音鼓以及十二个大管。后来修订时,亨德尔还执意加入了弦乐器。这种大编制乐队的配器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据说首演当天动用了一个百人乐团进行演出,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作者风采亨德尔

贝多芬曾经说:“亨德尔是曾经活着的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愿意跪拜在他的墓前。”

钢琴琴王李斯特说:“亨德尔像世界一样伟大。”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ändel,1685—1759),18世纪初欧洲与巴赫齐名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亨德尔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而且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地学习古钢琴的演奏。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到哈雷大教堂任职,担任管风琴演奏和音乐指导。他同时又在哈雷大学学习法律,算是告慰已逝父亲的在天之灵。

1703年,十八岁的亨德尔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音乐生涯,他去了汉堡,在歌剧院中当了一名小提琴演奏者。

1706年,亨德尔启程去了当时音乐远较德国发达的意大利,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流的作曲家和古钢琴、管风琴演奏大师。

在意大利,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尤其是歌剧《阿尔米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回到德国以后,亨德尔在汉诺威任选帝侯的宫廷乐长。1712年,他去了英国伦敦。他的到来给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他的歌剧《里纳尔多》大获成功,他的才华受到安妮女王的赏识。

在此后的十余年的时间里,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尤其是歌剧,为他赢得了全欧洲的声誉。

18世纪20年代以后,意大利歌剧在英国开始衰落,亨德尔的创作和地位都受到很大的打击。但亨德尔并没有倒下,他把精力转到清唱剧的创作上。

1742年,他用了二十四天的时间,完成了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这部作品一炮打响,为亨德尔重新赢得了世界声誉。《弥赛亚》在伦敦演出的时候,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最后一个乐章《哈里路亚》奏响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站了起来,乔治二世也站着听完了全曲。从此,站着听《哈里路亚》就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至今。英王还下旨,《弥赛亚》只在春天演出一次,而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担任指挥。

晚年的亨德尔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1759年春,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亨德尔照例指挥演出,但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老人倒下了。几天以后,这位杰出的音乐大师逝世了。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一生创作了《奥兰多》《阿格里皮那》等四十六部歌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等二十余部清唱剧和《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等大量管弦乐曲,对欧洲的古典音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作品欣赏《皇家焰火音乐》由五个乐章组成,整体风格辉煌壮丽。

第一乐章《序曲》篇幅较长,大约有八分钟左右,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慢板和快板。

乐曲一开始就给听众一种华美富丽的感觉,气势恢宏。这是一个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节奏从容,定音鼓平稳的节奏,更增加了庄严雄伟的气势:《皇家焰火音乐》CD封套

例1

第二主题则是一个快板,兼有进行曲和舞曲的风格:

例2

这个主题带有明显的号角性特征。紧随其后的呈示部是跳跃的附点音符节奏,描写的是人们在火树银花的焰火晚会上尽情地歌舞,烘托出一种节日的气氛。在一个慢板乐段后,又进入兴高采烈的快板。

第二乐章是《布列舞曲》。布列舞曲,也译作“布雷舞曲”,是一种二拍子的法国舞曲,弱起,其特点是轻快活泼。和第一乐章有着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品。它的第一主题轻快质朴:

例3

第二主题更为欢快:

例4

它不断向高音区推进,使乐曲越来越欢乐。

第三乐章《和平》。“和平”是后人加上的标题,原曲的副标题是“西西里风格的广板”。它的主题是12/8拍节奏的广板:

例5

旋律安宁和谐、柔和温存,充满一种宁静的和平气氛,这大概也就是后人称它为“和平”的原因。

第四乐章《欢庆》,又名《欣喜》,是一个4/4拍的快板乐章。主题非常明快活泼:

例6

第五乐章《小步舞曲》,3/4拍,一共有两首,所以有的文章说《皇家焰火音乐》有六个乐章。这两首《小步舞曲》一般习惯连续演奏。第一首较平稳,优美而典雅:

例7

第二首带有终曲的意味,铜管乐器圆号、小号奏出号角性旋律:

例8

全曲在大管和双簧管的合奏中,在气氛热烈的高潮中结束。

小夜曲

(奥)海顿创作背景

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抒情风格的声乐体裁形式,后来也用于器乐音乐创作。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等。这些乐曲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海顿的这首《小夜曲》属于器乐曲。

海顿的这首《小夜曲》,本来是《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因为它的旋律优美,具有小夜曲的特性,所以被单独用作表演,并冠以《小夜曲》的名字。作者风采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乐派的奠基人,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

海顿出身于奥地利和匈牙利交界处的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厨娘。但他们都很热爱音乐,这种爱好也遗传给了海顿。他六岁就离开父母去了维也纳,八岁的时候,他的音乐天赋尤其是优美的嗓音被发现,成为维也纳施台芳教会合唱团的成员。他刻苦地学习声乐、钢琴和小提琴,并开始学习作曲。但他长大以后嗓音变了,就被合唱团赶了出来,流落街头,幸好被一位歌唱家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

此后的十年,是海顿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他当过仆人,送过信,擦过皮鞋,做过家庭教师,生活的打击并没有动摇他对音乐的热爱,他写过歌剧,也担任过大提琴手。1759年,他成为波希米亚伯爵莫辛的小教堂唱诗班的音乐指导。海顿

1761年,海顿成为匈牙利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王子的宫廷乐长,并在那里待了三十余年。海顿的职责主要是作曲、领导合唱团、为宫廷成员演奏室内乐、组织歌剧创作。尽管工作很多,但海顿却感觉到很愉快、很充实,因为他有大量的时间从事他所喜爱的音乐创作和实践。

埃斯特哈齐王子和他的继承人尼古劳斯大公都是音乐爱好者,他们给了海顿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1790年,尼古劳斯大公去世,他的继承人不喜欢音乐,因此解散了宫廷乐队,并让海顿退休。海顿接受了约翰·彼得·所罗门的邀请前往伦敦,加入所罗门新组建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

海顿在伦敦取得巨大的成功,受到伦敦市民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许多重要作品的创作。

由于没能取得英国国籍,海顿最终又回到维也纳,开始写作气势宏大的合唱和交响曲。完成了清唱剧《创世记》和《四季》的创作,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其他作品。

晚年的海顿身体状况很差,在拿破仑攻破维也纳后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圣麦斯公墓。

海顿是继巴赫和亨德尔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和巴赫都被尊为“交响乐之父”。作品欣赏

海顿的这首《小夜曲》,又名《如歌的行板》。它是一首弦乐四重奏曲,由两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和一支大提琴组成。

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明朗而轻快:

第一小提琴带弱音器演奏,显得非常轻柔而温存,而另一支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一起,在钢琴的跳跃性音型伴奏下,以拨奏的形式模仿吉他的伴奏效果。

小夜曲的情绪应该有很多种类型,虽然都是爱情主题的表现,但要表现的心情并不一样,有的忧郁,有的欢快,有的缠绵,有的明朗,因此形成小夜曲多姿多彩的风格。海顿的这首《小夜曲》,情绪是明朗而略带欢快的,带有一种优雅的绅士风度。

这首《小夜曲》又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管乐合奏曲、小提琴曲、吉他曲等,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曲目。

G大调弦乐小夜曲

(奥)莫扎特创作背景

莫扎特一生写过十三部小夜曲,而最著名的就是编号为K525的这一首。

这首著名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创作于1787年8月。在18世纪,音乐家的地位是很低的,哪怕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也不例外。1781年,莫扎特无法忍受大主教的轻视与凌辱,毅然辞职,到音乐之都维也纳谋生,成为欧洲音乐史上第一个写作音乐自由人。童年时期的莫扎特

在维也纳,音乐家的地位仍然很低,仅靠作曲谋生是非常困难的。莫扎特不得不接受为一些贵族的饮宴、聚会、庆典等写作音乐的任务,这首风格轻松的弦乐小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多半也是为此而作。可以想见当时的场景——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轻快的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作者风采

柴可夫斯基说:“我深信莫扎特是美在音乐范围里所达到的最高顶点。”阿·格·鲁宾斯坦说:“音乐中的永恒的阳光——你的名字就是莫扎特。”莫扎特和父亲、姐姐一起演奏的情景

如果说那些音乐大师都是天才,那么莫扎特就是天才中的天才。他和贝多芬,是世界音乐艺术中的两座最巍峨的丰碑。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出身于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很小就表现出在音乐上的天分。四岁学钢琴,五岁开始作曲,六岁就和姐姐一起随父亲到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轰动了整个欧洲。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做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他的前期作品积极向上,就是因为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接触到了作曲家巴赫、玛尔蒂尼等,并学习了他们的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1773年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1781年,莫扎特因不能忍受大主教的凌辱和音乐家卑微的地位,毅然辞职去了维也纳,他说:“我不曾知道我是个宫廷仆役,这对我是个危险。人总有个自尊心,我虽不是伯爵,可是比起某些伯爵,我可能有着更强的自尊。”正是这种自尊,使他成为第一个不依靠宫廷和教会的自由作曲家。

在维也纳的十年,生活非常艰辛,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成功的十年,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包括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大量交响曲、协奏曲以及其他作品。这十年,被西方音乐史家称为“莫扎特时代”。

1791年,莫扎特在重病中写作宗教音乐《安魂曲》,尚未完成全部音乐的写作,就因为长期的辛劳和贫困,病逝在维也纳,终年三十五岁。

莫扎特是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五百四十九部作品,其中包括二十二部歌剧、四十一部交响乐、四十二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大量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

作为18世纪末期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德蕾莎女皇一家。左为莫扎特所崇敬的约瑟夫二世。作品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原有五个乐章,但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所以现在仅存四个乐章,但仍然让人感到结构完整,如同一部浓缩的交响曲。说它像交响曲,演出时间却只有十五分钟左右。虽然作品短小,但它却被誉为莫扎特音乐的代表。这首小夜曲全用弦乐器演奏,所以被称作《弦乐小夜曲》。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G大调,4/4拍,快板。曲风典雅。一开头,就呈示出华丽流畅而又活泼的主题:

例1

前四小节是主和弦的分解和弦音型,带有一点进行曲式的号角音调。接下来的四个小节舒展流畅,具有抒情性,而八分音符上的颤音,非常华丽。整个旋律有一种健康的青春气息,充满生气,然后转入轻盈跳跃的带有舞曲风格的旋律:

例2

音乐向高音区发展以后,转到轻快的D大调的副部主题:

例3

接着,呈示部是一段欢乐的乐曲,从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的结合中变化而出,非常优美,尤其是每小节第一个八分音符都是轻快的颤音,跳跃而欢快。

接着,是二十个小节的展开部和之后的再现部,仍然用主部主题的素材加以变化,在绚丽的色彩中结束。

例4

第二乐章是浪漫曲,C大调,行板,4/4拍,采用复三部曲式。一开始,是如歌的浪漫主题:

例5

这一段旋律恬静安详,如轻风吹拂,情意绵绵。这一段主题两次再现,其中插入两个不同的音乐素材,就构成A—B—A—C—A这种回旋曲式。

中间部分转入c小调,气氛轻松缠绵。转入再现部,主题再次奏响,在温韾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是

小步舞曲

,G大调,小快板,3/4拍,采用复三部曲式。旋律明快,呈示部的主题是节奏鲜明的小步舞曲,充满青春活力:

例6

中间部柔和甜美,转入D大调,如歌的旋律满含着欢乐的情绪:

例7

再现部是呈示部的重复,在流畅的旋律中结束。

第四乐章是回旋曲式结构,G大调,快板,4/4拍。这个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带有威尼斯流行歌曲风格的回旋曲:

例8

这一主题清澈流畅,像是在歌颂一段幸福的爱情。这一主题在这一乐章中多次出现,使整个乐章都有一种明快欢乐的情调。

第二主题则具有舞曲风格,更为轻快而柔美:

例9

全曲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小步舞曲(奥)莫扎特创作背景

迫于生计,莫扎特也不得不常常替贵族和有钱人创作一些应景的音乐,据说为庆贺萨尔茨堡贵族罗比尼希的长子齐格蒙德从萨尔茨堡大学毕业,莫扎特写了著名的《D大调第十七嬉游曲》。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曲子,最美的是它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后来,这个乐章经常被单独演出,它又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成为莫扎特著名的音乐小品之一。描绘18世纪萨尔茨堡大学教堂的铜版画作品欣赏

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17、18世纪常用于古钢琴组曲和管弦乐套曲中,速度稍快、有力;19世纪初,小步舞曲曾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小步舞曲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器乐曲,并沿用至今。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D大调,3/4拍。第一部分主题带有跳跃性的旋律,优美典雅:

例1

它由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以齐奏的形式奏出。此后基本在二度音程上级进的旋律柔和舒展,然后过渡到开头的主题结束第一部分:例2

中间部的主题由流畅的十六分音符构成,仍然基本上是二、三度音程的级进,非常华丽:

例3

此后,是第一部分音乐的再现,乐曲在欢快明亮的气氛中结束。

全曲演奏时间约四分钟。

土耳其进行曲

(奥)莫扎特创作背景

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莫扎特和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交响曲、协奏曲和其他体裁的作品,包括四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就有最著名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母亲:安娜·玛丽亚·帕特尔

这一时期的欧洲作曲家们对异国风味的音乐发生了兴趣,莫扎特也受到影响,在《A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他就题上了“土耳其风格”。这个乐章因为特别优美动听,后来常常被用来单独演奏,而被称为《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在乐谱上题写的是“Alla Turca”,意思是“模仿土耳其军乐的乐曲”。土耳其军乐原是土耳其皇家禁卫军使用的仪仗音乐,18世纪在欧洲很流行。它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土耳其唢呐、波鲁小号、土耳其大鼓和三叉铃等,军乐队队员的服装也五颜六色,使演出有一种诙谐而生动的特色。

但是,在莫扎特的这首《土耳其进行曲》中,土耳其音乐的元素并不是很多,与真正的土耳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差别也很大,但是,它吸收了土耳其军乐的那种明快雄壮的特色,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一首乐曲。作品欣赏

乐曲采用回旋曲式,a小调,小快板,2/4拍。呈示部主题一开始是以弱起小节开头的一段跳跃欢快的旋律。第五小节开始的华丽的倚音很有特色:

例1

第二主题转入C大调,旋律朴素,但仍然保持了第一主题的欢快情绪。如果加上伴奏,采用土耳其军乐中的军鼓节奏,就有很强的进行曲特色:

例2

第二主题后,是第一主题的再现,然后进入第二段落。这个插部主题转入A大调,级进的旋律节奏明快,顿挫分明,力度转为雄壮开朗:

例3

紧接着,乐曲转入一段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的旋律,轻快活泼,旋律线上下起伏,非常动听:

例4

乐曲的结束,再现插部主题和主部主题,但更加欢快活泼。尾声威武雄壮,在类似号角声的有力旋律中结束:

例5

小夜曲

(意)托塞里创作背景

托塞里1907年与路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Louis Antoinette Marie)结婚。玛丽原是萨克森的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托斯卡纳(Tuscany)公爵夫人。托塞里与她的这段婚姻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反而让他置身于公众的目光之下,两人最终于1912年离婚。离婚以后,托塞里非常悲痛,于是,写下了一首名叫《悔恨》的艺术歌曲,又被称为《悲叹小夜曲》,但大家都习惯称它为《托塞里小夜曲》。由于感情真挚,旋律优美,受到广泛的喜爱,并被改编为小提琴独奏和管弦乐合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作者风采

恩里特·托塞里(Enrico Toselli,1883—1926),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1883年3月13日出生于意大利艺术名城佛罗伦萨,1926年1月15日逝世,年仅四十三岁。托塞里出身于富足优越的家庭,自幼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音乐天赋得到很好的发展。他十岁首次登台公演时,其演奏才华就震惊乐坛,博得人们的广泛好评。托塞里的青年时期,一直从事钢琴演奏,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音乐会。1907年,二十四岁的托塞里与奥地利萨克森公主路易丝·安托瓦妮特·玛丽相识相爱,不久就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玛丽公主十分热爱音乐和文学,并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她与托塞里还合作写过一部歌剧。可惜好景不长,由于种种矛盾,1912年托塞里与玛丽公主的这段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公主成了公爵夫人。失去心爱的人对托塞里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据说他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十分畅销。他还把西尔韦斯特里的一首诗谱写成歌曲,这就是著名的《托塞里小夜曲》。托塞里积郁成疾,年仅四十三岁就去世了。托塞里一生创作了不少轻歌剧、管弦乐曲、室内乐曲和歌曲,但留传下来的作品寥寥可数,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小夜曲》。正是这一首优美的《小夜曲》,让他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作品欣赏

这首《小夜曲》原本是一首艺术歌曲,是为西尔韦斯特里的一首诗谱写的,表现的是一位失恋的人对往日幸福的爱情生活的怀念和现在哀伤的心情,歌词的大意是:往日的爱情已一去不返,甜蜜的回忆像梦一样留在心头。她的笑容和美丽的眼睛,带给我幸福并照亮我青春的生命,而幸福和欢乐如今全都化为忧愁。时光在悲伤和叹息中白白度过,那阳光的光芒不再照亮我的生命。

原曲为C大调,行板,3/4拍。旋律非常优美抒情。一开始,主旋律线起伏很大,但非常流畅,如同听见一个失恋之人的轻声吟唱:

G大调小步舞曲

(德)贝多芬创作背景

小步舞曲,原先是一种优雅的三拍子民间舞曲,大概是因为跳舞时舞步跨度很小,所以称为小步舞曲。到165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一个舞迷,他很喜欢跳小步舞,于是在宫廷里大力提倡,没有多久这种舞蹈就传遍了欧洲各国。

小步舞曲大多采用3/4拍子,中速,节奏平稳,风格典雅、明快、轻巧。后来小步舞曲脱离了宫廷舞蹈,被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的第三乐章,或成为独立性作品。

这首《G大调小步舞曲》是在1796年3月贝多芬以《六首钢琴小步舞曲》的标题所出版的小步舞曲集中的第二首。据推测,这一小步舞曲集很可能是在1795年,由原来为管弦乐队而写的乐曲改编而成的,后来被改编成小提琴曲、大提琴曲和管弦乐曲等,以小提琴曲流传最广,两百年来久盛不衰,是通俗名曲中的精品。作者风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唯一的清醒,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

贝多芬确实是一位少见的天才,八岁那年,登台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莫扎特第二。十二岁的时候,贝多芬遇到一位好老师尼福。尼福是一个很优秀的音乐家,他不仅让贝多芬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还引荐他跟莫扎特学习音乐。贝多芬

1787年,贝多芬到维也纳,向莫扎特和海顿学习音乐。但不久就因为母亲去世而不得不回到波恩。由于家庭拖累,直到1792年父亲去世,贝多芬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可惜这时莫扎特已经离世。他继续跟海顿和其他一些大师学习,很快,他就成为维也纳最优秀的钢琴家。

贝多芬二十七岁时,耳朵开始出现问题,此后听力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竟完全聋了。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积极与命运抗争,他有一句名言:“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耳朵全聋、健康状况恶化、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巨大折磨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毅力,为我们留下了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部弦乐四重奏、一部歌剧、两部弥撒曲等。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作品欣赏

贝多芬一生写了不少小步舞曲,这是最著名的一首。

乐曲是G大调,3/4拍,乐曲由复三部式构成。

乐曲的第一部分以弱起小节开始,采用一连串的附点八分音符,以小二度音程行进,有一种起伏感,很像狐步舞的节奏:

例1

后半段则舒展一些:

例2

后半段是分解和弦式的音型旋律,带有诙谐性的轻盈跳跃:

例3

最后,第一部分的曲调再现,乐曲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

哀格蒙特序曲

(德)贝多芬创作背景

贝多芬在1810年间为戏剧《哀格蒙特》所写的配乐共有十段,其中以《序曲》最为有名。《哀格蒙特》是歌德的名剧。该剧的主人公哀格蒙特伯爵是16世纪荷兰民族革命的统帅,他是奋起反抗西班牙异族统治和压迫、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之一,由于西班牙派驻荷兰的总督背信弃义,他被捕入狱并被处以死刑,全剧以悲剧结尾。哀格蒙特的崇高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使贝多芬深为感动。他以哀格蒙特的形象作为这首《序曲》的中心,不但反映出哀格蒙特的斗争精神和他悲剧性的遭遇,而且还体现了哀格蒙特英勇斗争的结果——即最终取得胜利的荷兰人民的狂欢场面,这一创意充分表达出贝多芬对“人民革命力量不可战胜”的坚定信念,并为歌德原著中那“单纯悲剧性”的结尾加上了光明的希望。他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还特意为最后一段音乐附上了“预告祖国即将得到的胜利”这样一条注解。作品欣赏

乐曲开始是一个长达二十四小节的引子。

这个引子里有两个对立的音乐形象,一个是西班牙侵略者的形象,用西班牙萨拉班德舞曲节奏写成,带有阴险凶恶的情绪:

例1

另一个音乐形象是受压迫的尼德兰人民的形象,开始是木管乐器奏出的,充满压抑之感:

例2

后半段由小提琴奏出雄伟的旋律,表现人民的觉醒,并由此引出呈示部的主题:

例3

第二主题则是两种势力的斗争,对人民的斗争充满信心:

例4贝多芬故居

两个主题不断发展,圆号和木管强有力地演奏侵略者主题,接下来是人民的主题,但情绪显得不安。

音乐突然停顿,这是哀格蒙特遇难的表现,木管乐器奏出肃穆的和弦,表现人民对英雄的悼念。

最后,乐队以强音齐奏,奏出一曲胜利的颂歌:

例5

致爱丽丝

(德)贝多芬创作背景

贝多芬二十几岁时的一个冬天,一个寒冷的圣诞节之夜,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上,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似乎漫无目的,仅仅为了享受一下这圣诞之夜冷寂的夜晚。

突然,他看见一位身材单薄的小女孩,匆匆地从教堂那边走过来。她的脸色那么难看,仿佛正因为什么不幸的事情而感到绝望,她弱小的身体在寒风中哆嗦。“小姑娘,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我能帮助你吗?”

原来,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他的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唯一的小孙女上个月也得伤寒病死了。雷德尔老爹哭瞎了眼睛,正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他有一个愿望,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小爱丽丝说:“先生,雷德尔老爹是个善良的人,他爱画画,爱听音乐。每到春天,他就骑着马到森林里去,秋天带着一大捆画回来。他把卖画的钱都分给了我们这些穷邻居,而他自己穷得只剩下一架破钢琴。他病了,他天天都念叨:‘让我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吧,让我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它们吧!……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唯一的愿望啊!’”小女孩含着泪水告诉面前的这位先生说,“多好的老人啊!可是没有人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不,也许有的!”

贝多芬随着小爱丽丝来到了老画家的身旁。他打开了老画家的那架旧钢琴的琴盖,手指轻轻地按动了琴键,他弹奏着,弹奏着……

这时候,雷德尔老爹突然停止了咳嗽,他坐了起来,咧开嘴巴,微笑着,头部也随着音乐的节拍摇晃:“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我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先生,感谢你让我在圣诞之夜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贝多芬雕塑

贝多芬站起身,说:“不,是您那仁慈的心灵在召唤我,还有您,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是您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您吧——可爱的小爱丽丝。”

说完,青年音乐家低下头,轻轻地吻了小爱丽丝,然后猛地转过身,拉开门,大步走进了夜色中。他的火焰般的鬈发在风中飘扬,雄壮的姿态活像一头雄狮。

这是有关《致爱丽丝》的一个美丽传说。

其实,这首著名的钢琴曲是贝多芬题献给自己的女学生特蕾泽·玛尔法蒂的。

贝多芬一生未婚,但生活中也随时有一些浪漫的故事。他四十岁左右,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于是写了这首钢琴曲,并在乐谱上题上“献给特蕾泽”几个字。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支曲子。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了写贝多芬的传记,在特蕾泽·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个曲谱,于1876年公之于世,此时贝多芬已经逝世快半个世纪了。他在发表的时候,把“特蕾泽”误译为“爱丽丝”,在乐谱上写下“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4月2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是这首曲子就一直被称作《致爱丽丝》或《献给爱丽丝》了。作品欣赏

乐曲采用了小回旋曲式(A—B—A—C—A)结构。基于一个非常亲切的主题:

例1

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前后出现了十六次之多,留给人们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许,这就是贝多芬心目中的特蕾泽形象。

这个旋律是a小调,3/8拍,作为A主题,出现在乐曲的开头、中段和结尾处。

进入B段,其主题转入F大调,情绪开朗:

例2

在经过一段快速的过渡以后,乐曲又回到A主题上,然后再进入C段。C段主题情绪严肃稳重,似乎作者在沉思。然后在一连串的三连音和下行半音阶过渡,乐曲又回到A段,并结束全曲:

例3

D大调军队进行曲

(奥)舒伯特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是舒伯特创作的钢琴四手联弹曲(也有人说是为奥地利皇家卫队而作)。1818年,舒伯特在匈牙利爱斯脱哈齐伯爵家当家庭音乐教师,他写作了三首《军队进行曲》,大概是作为教学曲目的。其中的D大调的一首最为有名,我们平常说到《军队进行曲》,不需要再加说明,大家都知道就是这一首。

这首乐曲流传极广,后来又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管弦乐曲、吹奏乐、轻音乐等多种形式,其中,以管弦乐和吹奏乐形式的《D大调军队进行曲》最为著名。作者风采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出身于维也纳近郊的利希腾塔尔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他的一生一直生活在贫穷之中。他买不起钢琴,只好等朋友不在或不工作的时候去练琴,或者去当地学校练琴。他甚至没有足够的钱买作曲用的谱纸。但是,他却一生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舒伯特心中最崇敬的人是贝多芬,但是,他当时没有多大名气,没有机会见到贝多芬。有一天,他壮着胆子,带上自己的作品去贝多芬家拜访,希望得到贝多芬的指教。不巧的是贝多芬不在家,他只好把乐谱放在贝多芬家里就离开了。舒伯特

贝多芬回家以后,一直没有注意到舒伯特送来的乐谱。一直到贝多芬病重之后,才在病榻上看到它们。贝多芬阅读以后,非常激动,他问周围的人:“这是谁的作品,这里面闪现着神圣的光辉。”当别人告诉他这是舒伯特的作品,他让人马上把舒伯特找来。当舒伯特赶到贝多芬的病榻前的时候,贝多芬说话都已经很困难了,他拉着舒伯特的手说:“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

几天以后,贝多芬离开了人世,两位大师的第一次见面,竟成永诀。

不幸的是,仅仅一年的时间,舒伯特也因为贫病交加,在维也纳去世了,年仅三十一岁。朋友们遵照他的遗嘱,把他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在他短短的三十一年的生命中,创作了一千多件作品,其中有六百多首歌曲,十八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十部交响曲,十九首弦乐四重奏,二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四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作品欣赏《D大调军队进行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描写的是士兵在列队行进时的威武雄姿和人们在两旁欢迎军队的场面,是一首带有舞曲风格的进行曲。

乐曲一开始,是六小节的序奏,模仿军号和小军鼓的演奏,庄严雄伟:

例1

第一部分是带有反复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主题气势雄伟,就像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在街上行进:

例2

第二部分的第一主题是从第一部分的主题中派生出来的,描写士兵们的步伐更加轻快:

例3

中段的第二主题音型节奏变化不大,但色彩却大不相同,这个主题绚丽多彩,描写的是两旁的妇女向士兵们挥手欢呼,抛掷鲜花的场面:

例4

再现部又回到第一主题。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但在演奏的时候,情绪比第一部分热烈些。

邀舞

(德)韦伯创作背景

这部作品是1819年韦伯为祝贺妻子卡罗利涅的生日而作。原为钢琴曲,作者曾把它弹给妻子听,边弹边讲解:“舞会上,一位颇有风度的男子走到一位女士面前,向她发出跳舞的邀请,女方托词佯装拒绝。男子再次请求,旋律中加进了装饰音,以示言语更加圆滑动听。女方终于点头答应了,旋律也由第一次结束在属音上改为第二次结束在主音上。男女双方开始谈话,你来我往,渐趋亲密。最后,出现了一段平行三度的旋律进行,表示男女双方已各就各位,舞蹈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是一首著名的音乐会曲目。1841年,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将此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用于根据韦伯的舞曲汇编而成的芭蕾音乐。著名芭蕾舞蹈家福金也曾将此曲用于其所编的芭蕾舞剧《玫瑰精灵》中。作者风采

卡尔·马里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1786年12月18日出身于一个音乐家庭。十一岁随海顿的弟弟学习作曲,十四岁就写了不少的作品,同时又向宫廷风琴师卡尔舍学习钢琴。1804年,在维也纳跟从福格勒学习作曲,并在他的举荐下担任布雷斯劳歌剧院的指挥。后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辞职。韦伯

1813年—1816年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1817年起定居德累斯顿。

韦伯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如《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西尔瓦纳》等,已孕育着浪漫主义倾向。在他的十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由射手》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是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之邀而作,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其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韦伯还作有不少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协奏曲占有一定地位。他的钢琴曲《邀舞》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他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

1826年6月6日韦伯在伦敦逝世,年仅四十岁。作品欣赏

乐曲由一序奏、几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部分,旋律在低音区缓缓奏出,表示男士向女士发出邀请跳舞的请求:

例1

接下来旋律在高音区奏出,表示女方委婉地拒绝男士的邀请:

例2

这两段旋律都是缓慢的速度,一呼一应,一问一答。这两段旋律再次出现,男士向女士再次发出邀请,女士似乎是答应了,于是引入了下面的舞蹈旋律:

例3

下面是三个小圆舞曲。

第一个圆舞曲是急速的快板,具有华丽的色彩:

例4

第二个圆舞曲则显得柔和一些:

例5

第三个圆舞曲则显得豪华典雅:

例6

这三个圆舞曲交替出现,将舞蹈场面推向高潮。

尾声再现了乐曲开头部分的旋律,舞跳完了,男士将女士送回座位,然后彬彬有礼地向她告别。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法)圣—桑创作背景

圣—桑和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是好朋友,写了三部小提琴协奏曲送给他,《引子与回旋随想曲》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1863年,圣—桑写作《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就是这首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据说圣—桑写作《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先写的第三乐章,当萨拉萨蒂看到第三乐章的总谱的时候,爱不释手,不等圣—桑把全曲写完,就把这一乐章作为单独曲目在音乐会上表演了。

这首乐曲从此成为一首蜚声世界的小提琴名曲。作者风采圣—桑

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法国钢琴家、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法兰西研究院院士。1835年10月9日出生于法国巴黎。

1848年圣—桑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选修风琴和作曲,1853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到圣梅丽教堂担任风琴师。1853年发表《第一号交响曲》,1857年获聘为玛德林大教堂风琴师,1861年出任尼德麦尔音乐学校钢琴老师,这是圣—桑一生中唯一从事的正式教职。

此后,圣—桑全力投入创作和演出活动,他以钢琴家和指挥家的身份在欧洲、南美、北非许多国家以及美国演出。

他的创作原则是在民族传统、巴赫、亨德尔、维也纳古典乐派和李斯特的交响乐风格影响下形成的。他的作品曲调丰富、节奏多样、织体优美。他创作了大量的体裁多样的作品,包括《交响曲与管风琴》,标题交响诗《死之舞》,第二、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动物狂欢节》,歌剧《参孙与大利拉》等,使他跻身世界一流作曲家的行列。

18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颁赠荣誉音乐博士学位。

1920年,八十五岁的圣—桑仍然到希腊及阿尔及利亚旅游。1921年冬天前往阿尔及利亚避寒,却突然去世。作品欣赏

乐曲分为引子和回旋曲两个部分构成,有强烈的西班牙民间舞曲的特征。

引子部分是a小调,2/4拍,在弦乐和弦的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起哈巴涅拉舞曲型的旋律:

例1

这个引子跌宕起伏,不时还可以听到类似吉卜赛音乐的琶音。小提琴奏出的幻想式的曲调,有苍凉之感,又不失华美。

引子之后,是回旋曲的主部主题,这个主题有西班牙音乐的热情奔放风格,而大量使用切分节奏,正是这种风格的具体体现。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德·奥厄曾说:“回旋曲的主题非常优美,如果正确地突出重音和拉好切分音,一定会取得特别迷人的效果。”

例2

接着,乐队演奏主题,小提琴在上方演奏带有颤音的旋律,引出舞曲风格的第一插部:

例3

主题再现以后,又引入风格不同的另一插部:

例4

这首乐曲的主题四次出现,引出风格不同的插部。乐曲出现了2/4拍柔和如歌的旋律,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思:

例5

接着,例2和例4的主题再次出现,然后引出一个抒情的段落:

例6

随后,例3和例2的主题又出现了。最后,是乐队演奏,而小提琴用华丽的琶音作为伴奏演奏,全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华丽技巧。

天鹅

(法)圣—桑创作背景

1886年,圣—桑曾先后到布拉格和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行进曲;二、公鸡与母鸡;三、野驴;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圣—桑在这部充满谐谑幽默的风趣之作中,除《天鹅》等少数几首之外,《动物狂欢节》的各首曲子到处是揶揄、嘲讽、戏弄和谐谑,对象都是音乐界的名人和名作,甚至包括圣—桑自己的作品。到处是夸张变形的熟悉旋律,讽刺意味昭然若揭,有些玩笑开得过头,也实在不好拿出来发表,所以直到圣—桑去世之后作品才公开出版。圣—桑高寿,他八十六岁高龄才逝世,同代人都已去世,这时作品再发表出来也不会担心给什么人造成伤害了。《天鹅》是整套组曲里最流行、最受人欢迎的一首,经常用来单独演奏,并根据它的音乐编排了著名的芭蕾舞小品《天鹅之死》。作品欣赏《天鹅》是一首著名的大提琴独奏曲。

在西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唱一首美丽动人的歌,这首乐曲就是依照这个意境创作的。

乐曲一开头,是伴奏钢琴奏出的一连串琶音引子,G大调,6/4拍子。这一个引子非常美,描绘出一幅波光粼粼的湖面景色:

例1

大提琴在第二小节进入,旋律美得令人心颤,如诗如歌,如泣如诉,流畅自然,起伏跌宕,仿佛一只天鹅正缓缓地在湖中游弋:

例2

后两句非常巧妙,它几乎是前两句的翻版,但是,其中的2、4、ⅰ都升高半音,产生了一种离调似的奇妙之感:

例3

第二段情绪没有变,但旋律更为流畅。

然后,乐曲又回到第一段,但逐渐过渡到结束句。当最后的音出现时,钢琴用琶音衬托,越来越轻,像那一只美丽的天鹅渐行渐远,消逝在粼粼的波光之中。

流浪者之歌

(又名《吉卜赛之歌》)(西)萨拉萨蒂创作背景

吉卜赛人也叫茨冈人,是一个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民族,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门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而吉卜赛人则自称为多姆人。原住印度西北部,10世纪前后开始外移,遍布世界各洲。吉卜赛人擅长歌舞。吉卜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从不定居,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热情奔放、酷爱自由,成为许多文学艺术描写的对象。像比才的歌剧《卡门》、拉威尔的小提琴曲《茨冈狂想曲》、普希金的叙事长诗《茨冈》、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吉卜赛女郎之歌》等。而吉卜赛人擅长歌舞和乐器演奏,对欧洲各国的民间音乐都有很大的影响。

萨拉萨蒂采用匈牙利的吉卜赛音乐风格特点创作了这首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说:“在《流浪者之歌》里,萨拉萨蒂保持了吉卜赛的独特风格,他曾听过他们的演奏,任何一个匈牙利大地的儿子都不能比他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成为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最喜爱的一首名曲。萨拉萨蒂作者风采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继帕格尼尼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185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尔,仅九个月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1857年,获得视听课一等奖;1859年,又获得和声一等奖,这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十七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盛况空前的欢迎。长达四十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国际知名的演奏家。他的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与他同一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献给他。

萨拉萨蒂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艺术表现上有惊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顶级,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萨拉萨蒂的作品一向是音乐会热门曲目,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乐于演奏这类炫技的作品,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作品欣赏

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4/4拍子。这是全曲的一个引子。先由乐队奏出有力的序奏主题:

例1

独奏小提琴有力地重复这一主题的时候,明显地带有苍凉的悲剧色彩。然后,小提琴奏出下面这一段旋律,加剧了这种色彩的悲剧性:

例2

简短的引子以后,是慢板的第二部分。这个部分有非常浓郁的匈牙利吉卜赛音乐的特色,它采用的是非常特别的“吉卜赛调式”。这是一个小调式,但是下属音2和导音5都升高半音,构成一个很有特色的音阶:##

这个调式的音阶中,有两个增二度的音程1—2和4—5,由此构成的旋律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韵味:

例3

这一主题如泣如诉,但又不时有快速的华彩乐段插入,使其色彩极为丰富。

第二部分后半部的主题加上泛音的演奏和左手的快速拨弦,乐曲产生一种绮丽之感。

第三部分也是慢板,抒情性的主题据说是根据匈牙利作曲家艾勒梅尔·升蒂尔迈的一首歌曲改编的,显得朴实无华:

例4

突然,旋律气氛突变,转为快板的舞曲风的主题:

例5

这一段音乐是对吉卜赛人热情似火的性格的表现,和前面带有哀怨情绪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例6

接下来的另一主题则更加热情奔放:

例7

最后,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展示的旋律中,乐曲在两个有力的和弦拨奏中结束。

魔鬼的颤音

(又名《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意)塔尔蒂尼创作背景

法国天文学家热罗姆·德拉朗德的《一个法国人在意大利的旅行》里,记载着塔尔蒂尼本人自述的一段话:“1713年的一个晚上,我梦见我以灵魂与魔鬼订了一个契约,那魔鬼答应做我的仆人,一切都按照我的意愿来做。就是说,不论我想到什么,他都要事先为我准备好,每件事都进行得很顺利……后来,我想,把我的小提琴给那个魔鬼,看看他是不是一位音乐家。出乎我的意料,他演奏得非常动人。那首美妙的奏鸣曲,简直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包含一种至高的情调和意趣,使我永远依恋人世间的幸福,而忘记去寻找天堂。我陶醉,惊叹,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奋得气都喘不过来了。这时,我惊醒了,马上拿起小提琴,想追捕梦中的音乐,但是没能如愿。我继续冥思苦索着梦中的旋律和音乐提示。这天晚上,终于写出了我认为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并给它起了个曲名,叫《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即《魔鬼的颤音》)。但是,我还是认为它比我在梦中听到的那支曲子还差得很远很远。如果能让我再次听到那奇妙的音乐,哪怕就一次,我也宁愿砸碎我的小提琴,并永远放弃音乐。”

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另外一个说法是,塔尔蒂尼在梦中为乐队招聘小提琴手,魔鬼来应聘,要求以灵魂为报酬,塔尔蒂尼要考他,他就给塔尔蒂尼拉了一首曲子。

不管这个说法是真是假,都给这首曲子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作者风采

朱塞佩·塔尔蒂尼(Giuseppe Tartini,1692—1770),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1692年4月8日生于皮拉诺,于1709年入帕多瓦大学学法律,同时钻研小提琴演奏技术。1713年—1716年在安科纳的歌剧乐队任小提琴师,在他之前,小提琴还很原始,他对小提琴作了科学的改造。他还探讨新的理论,并写出大量作品,包括著名的奏鸣曲《魔鬼的颤音》。1721年担任帕多瓦圣安东尼奥教堂乐队首席小提琴师。1723年任布拉格金斯基伯爵的宫廷乐队指挥。他丰富和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艺术。1728年在帕多瓦创建小提琴学校,培养出一批名演奏家,使其成为全欧洲著名的小提琴教学中心,形成了小提琴音乐史上有名的帕多瓦学派。塔尔蒂尼作品欣赏《魔鬼的颤音》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慢板乐章,是一个柔情的小广板,12/8拍。乐曲以意大利风格的抒情旋律开始。这一乐章中,颤音没有出现:

例1

乐曲带有哀怨的情绪。

第二乐章是有力的快板,2/4拍。乐章一开始,有几个强音出现,颇有气势,接着旋律便川流不息地进行下去,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同时开始了大胆的动机跳跃,独奏小提琴时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跃,时而强奏,时而悠扬婉转,显得千姿百态,使这一乐章带有诙谐和欢快的情绪。在这一乐章里,颤音不时出现:

例2

第三乐章开始有一个4/4拍的慢板引子,庄严沉着:

例3

接着出现的是一个小快板,奇特的颤音在这里出现了,似乎是作者在与魔鬼对话。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经常演奏双音。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夸张的颤音和诡异的旋律,在协奏乐队阴暗旋律的衬托下,真的有点魔鬼降临的感觉:

例4

乐章最后是小提琴华彩段,从双音发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分,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华丽的演奏技巧。在抒情上,最后的华彩段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小提琴的顿弓营造出哭喊的效果,使人内心为之震动。

不过要说明的是,塔尔蒂尼的原作并没有这样的华彩乐段,但许多演奏家觉得如果在最后加上一个华彩乐段,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于是,他们就根据塔尔蒂尼的风格写下了不同的华彩乐段。现在大家经常听到的,是克莱斯勒写的,其中使用了大量的颤音、震音等炫技性的高难演奏技巧,最后强有力地结束全曲。

梦幻曲

(德)舒曼创作背景

舒曼十八岁的时候跟随著名钢琴教育家维克学习钢琴演奏,当时维克的女儿克拉拉是一个才八岁的小女孩,但是,她已经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才。舒曼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导致手指受伤,使他成为一流钢琴家的理想彻底破灭,不得不转向学习作曲。而克拉拉一天天成长,最终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女钢琴家。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之间也由兄妹之情升华为爱情。最后,他们终于冲破层层阻力,结为夫妻,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1838年,舒曼二十八岁,在舒曼和克拉拉结婚的前两年,舒曼写了一个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他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他还说:“我非常喜欢它,看来,演奏时会给人们以极好的印象。至少,首先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

这个套曲由十三首乐曲组成,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第七曲《梦幻曲》。按照舒曼的意图,这一组套曲应该是连续演奏的,但现在人们往往只是单独演奏第七曲。作者风采

罗伯特·亚力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年6月8日出身于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父亲是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书商。舒曼小的时候,对文学有很大的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名著,对席勒和歌德的作品作过深入的研究。深厚的文学修养对舒曼后来进行音乐创作尤其是音乐评论有非常大的帮助。舒曼

同时,他从小又对音乐有非常大的兴趣。他七岁时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尝试创作,十三岁就指挥学校的管弦乐队和合唱队演唱自己创作的赞美诗。

1828年舒曼遵母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但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在两年后放弃了法律,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当时他立志要当一名钢琴家。但因急于求成,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使手指受伤,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

在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舒曼与老师的女儿克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他们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干预幸福地结合了。

他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为反对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争,并正确地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因此,《新音乐杂志》成为当时德国进步音乐思想的喉舌。

1840年与克拉拉的结合,使他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的一年间共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1843年他应门德尔松的邀请,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和钢琴。

从1849年开始,舒曼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他的一生其实并不十分顺利,开始是为了学习和从事音乐与家庭的斗争,接着是手指受伤使他成为一流钢琴家的愿望破灭的打击,然后又是与克拉拉的爱情遭到她全家的反对,这一切使舒曼的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打击,他长期为恐惧与痛苦所折磨,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一度出现厌世的情绪。1854年初春,他甚至投入莱茵河自杀,被人救起后就再也没有恢复正常。最后两年,他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中,虽然克拉拉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他,但他还是于1856年7月29日逝世。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他还写作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作品欣赏

这首《梦幻曲》是F大调,4/4拍,不太快的行板,单主题的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一开始就是舒缓如歌,带有沉思意味的主题:

例1

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但舒曼高超的技巧使这一主题变化无穷。第二部分速度和情绪都没有变化,而只是在调性上做了处理。他把第一b句旋律里的ⅰ变成7,就有了一点g小调的味道了。但很快,又转到bB大调:

例2

第三部分主题再现。最后,乐曲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结束。

(匈)李斯特创作背景

1838年,李斯特听到帕格尼尼演奏《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他非常喜欢,尤其是其中的第三乐章《钟》。帕格尼尼是用小提琴和乐队模仿钟声。钟的主题多次出现,而在主题之间插入不同的插部,非常动听。李斯特觉得,如果把这个主题用钢琴来演奏,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因为钢琴的音色与钟声更为接近,更为逼真。这个改编非常成功,这部作品不仅有高难度的技巧炫耀,而且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是钢琴专业演奏技巧进入高级阶段的必修曲目,也是现在钢琴家们在音乐会上最喜爱的炫技曲目之一。作者风采李斯特

李斯特·费伦茨(Liszt Ferencz,1811—1886),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师从多位钢琴名家。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同时他也是伟大的指挥家和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歌剧、钢琴曲等作品,有许多一直到今天都是音乐会上常演的曲目。作品欣赏#

这是一个炫技性的音乐小品,g小调,6/8拍,快板。

一开始的四小节有如前奏,是两手在相距甚远的同音上演奏,如同敲响的钟声:

例1

然后,同主题的呈现:

例2

我们试把所有位于单数位置上的音连起来,这是乐曲的主旋律:

例3

剩下的偶数位置上的音,全部是表示钟声的“3”,非常有趣,也非常动听。

此后,主题不断地出现,每出现一次,都变换一种演奏手法,尽量发挥钢琴的演奏技巧。

它的插部音乐也很有特色。

钢琴的技巧让人眼花缭乱,但乐曲却是非常好听。

bE大调华丽圆舞曲

(波)肖邦创作背景

肖邦一生写过二十一首圆舞曲,有一些是技巧性的,有一些是抒b情性的。《E大调华丽圆舞曲》属于前一类,风格华丽,所以,后人给它加上“华丽”的名字。这首圆舞曲是肖邦1831年作于维也纳,题献给他的女学生劳拉·波斯福德的。舒曼曾经说这是作者“身心都在跳跃的圆舞曲”。

这首圆舞曲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俄国著名芭蕾舞编导福金把它用作芭蕾舞剧《仙女们》群舞场面的音乐。作者风采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

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七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足二十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