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旅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9:06:27

点击下载

作者:刘丽芳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试读:

前言

穿越收藏的旅程

这是一个奇异的旅程,能够穿越古今的时空经纬,和那些岁月的珍藏一起回溯久远的年代。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人类曾经的过往,并非都像缥缈的云烟消散得无影无踪,它们在有意和无意之间,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无声地见证着人类在漫长的历程中走过的沧海桑田。这些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蛰伏着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它们犹如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珠贝,串联起来就编织成了闪光而又珍贵的记忆,那里诉说、还原着历史的真实,诠释着无数历史谜团的答案,镌刻着人类发展的光辉足迹。它们像巨大的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去探索、追寻和守护,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文化活动就是收藏。

在人类的蛮荒时代,智慧的先民们就已经懂得收藏生产生活中的种种遗迹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了集中收藏的倾向。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收藏活动的内容日渐丰富。在奴隶社会时期,收藏活动凸显繁荣,许多珍贵的古代艺术,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收藏活动的重地,公元前6世纪,已经开始了有规模的收藏活动。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创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中世纪的时候,僧侣垄断了文化和教育,教会担当起收藏古物和标本的职能,为此许多有名的修道院变成了藏品丰富的博物院。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掀起了欧洲文化运动的狂潮,拜占庭时期的手抄本、罗马废墟的古代雕像,激起了人们对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文化的热烈向往,一股收藏热在欧洲各地蔓延开来。无论是教皇、君主还是平民,都成了热衷收藏的收藏家,雕像、古币、金银首饰等,都成了人们竞相收藏的对象。同时,他们把收藏的触角伸向了亚洲、非洲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此时的私人收藏方兴未艾,出现了美第奇等一些著名的收藏家族。另外,西班牙王室、法国凡尔赛宫、意大利佛罗伦萨及梵蒂冈等的收藏也是声名远扬,这些都为后来一些著名博物馆的诞生奠定了藏品基础。16世纪的私人博物馆,不再仅向贵族开放,而逐渐向社会大众打开。18世纪,在工业革命和欧洲民主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如著名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对外开放,标志着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一部分。19世纪,收藏进一步走向民间,此时是大型和综合性博物馆发展的高峰时期,到20世纪初,博物馆收藏趋向专业化,考古、艺术、科学、教育等各种博物馆都建立起来,此时的收藏已经进入一个日臻完善的阶段。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它丰富的收藏在世界上令人叹为观止。俯拾历史的碎片,我们可以窥见奇幻诡异的收藏世界,可以清晰地梳理几千年的发展脉络。它经历了石器时代的滥觞期,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孕育期,秦汉的成长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五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金元的回落期,明代的平稳期,清代的飞升期,民国的黄金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浪潮期。在此期间,中国的收藏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石器时代,人们崇拜自然力、动物和图腾,于是各种动物骨头成为收集的对象。商周时期,王室和贵族就已重视收藏活动了,他们把藏品集中起来,并有专职官员负责管理。春秋战国时,帝王将相和著名学者均有丰富的收藏。而在汉代,收藏视为帝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他们开始重视对人物画像和书法的保藏。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私人收藏开始兴起。国力强大的隋唐盛世,从帝王、文人到平民百姓,对收藏都怀有浓厚的兴味。宋代则是中国文物收藏和研究的一个巅峰时代,宋皇室以及士大夫竞相收藏,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收藏家和学术著作。金、元、明时期,文物的收藏和研究没有间断,但水平不及宋代。清代是中国收藏发展史中一个重要时期,不仅皇室收藏非常丰富,民间收藏也很盛行。古代铜器、卷轴书画、宝石玉器、缂丝、拓本等,历代珍品无不囊括,堪称收藏的集大成者。同时乾嘉朴学的发展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更盛,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和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物著述。即使在民国以后的战乱时期,中国的收藏依然不曾停止前进的脚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收藏十分关注,如今的收藏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期,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多元格局。

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虽然那时的人物已经随着时代悄然逝去,但幸存下来的珍宝却穿越时空的隧道,静静地伫立在喧嚣的世间,见证着那段历史以及发生过的一切,沉默无语,亘古永恒。

宫廷收藏篇

1.始皇帝焚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争霸割据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当上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皇帝,称为始皇帝。建秦之初,始皇帝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的策略,他把天下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进行治理。但是秦国朝野上下,还有一些儒生,极力主张复辟殷、周时期的分封制。他们以《诗》、《书》以及百家语为论据,建议废郡县,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无疑这是一个复古倒退、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对刚刚建立的秦王朝充满了威胁。坚持法制的丞相李斯斥责儒生们是各尊私学、诽谤朝政的不法之徒,很想找个机会整治他们一下。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的一天,正值始皇帝的生日,他借机在富丽堂皇的咸阳宫召开了盛大隆重的酒会,上下群臣都来庆祝。宴饮期间,70位有学问的大博士为始皇帝祝寿,始皇帝非常高兴,这时,仆射周青臣端起酒杯向始皇帝敬酒并逢迎地说道:“自古至今的帝王都不如陛下您德高望重呀。”

在座的读书人听了这句话很有些不以为然,但有碍于皇帝的面子,敢怒不敢言。这时,恰恰有一位叫淳于越的博士是个书呆子,平素说话无所顾忌,他当面反驳周青臣的话,并转向了法今还是法古的话题,提出废郡县,立分封的主张,认为“凡事如果不学习古人就不能长久生存”。其实战国诸家就这个话题已经争论了不知多少次,儒家一直主张法先王,而法家则坚持以为审时度势的“察今”更为重要。淳于越的一席话惹得身为丞相的法家李斯大为不满,禁不住怒斥道:“儒生们不关注现在的局势而一味地效仿古人,认为现在的世道不好,这简直是在蛊惑百姓。”李斯截然不同的意见令酒桌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李斯又说:“过去天下大乱,没有能统一全国的领袖,所以落得个诸侯纷争的局面,这都是用古人的道理害了现在,用虚伪的粉饰掩盖了当今的真实,人们都喜欢学习私家学说,但那不是皇上建立的。现在陛下拥有统一的天下,而私家学说则是法制以外的礼制。用私家学说讨论问题,心存各种想法,随便在街头巷尾议论,不是以皇帝的名义,一群人在下面随意造谣诽谤,如果不禁止的话,皇帝的威望就要下降,国家岂不是又要乱了吗?”李斯就此倡言:“史官除了《秦记》都要烧掉。没有担任官职的博士,敢有藏《诗》、《书》、百家语的,必须到太守和县尉那烧毁。有敢议论《诗》、《书》的必须丢掉书本,用古时礼制诽谤现在的一律株连九族。”始皇帝听着李斯的一番慷慨陈词没有马上表态,但心里一直在琢磨着李斯的话,觉得正是用了法家的严刑峻法才大大提高了秦国的军事实力和行政效率,最终得以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李斯的话是对的。想到这儿,始皇帝当即决定批准李斯的焚书建议。至此,在座的博士们不敢再说些什么,酒会也不欢而散,随后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浩劫开始了。

没过几天,秦政府发布诏令:除了秦国的历史书籍以外,其他史书及《诗》、《书》百家语之类全部烧毁。除博士官掌管的图书和农书、医书及求神问卜之书外,各地所有一切藏书全部交到当地官府烧毁;命令下达后30天之内不烧者,罚修长城4年;下令后如还有人敢议论《诗》、《书》的判处死刑;以古非今者全族处死;官吏知道而不揭发者治以同罪。焚书的诏令颁布后,他们在临渭这个地方设置了焚书台,把该烧毁的图书都集中在此,很快点燃了焚书的烈火。一个月内,咸阳城外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许多珍贵的典籍和文献都在瞬间化成了灰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遭到了空前绝后的摧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始皇帝“焚书”事件,也是我国古代图书遭受的第一次大劫难。

始皇帝在民间焚烧《诗》、《书》、百家语(博士执掌的这些书籍还是被保留下来),其实质的目的就是禁绝私学,退回到学在王宫的旧时代。儒、道、名、墨等诸家学说在民间被禁,号召百姓学习各种法令,以期建立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法制的国家。

就在始皇帝大肆焚书的时候,秦人便想方设法把珍贵的典籍藏匿起来,他们有的把书藏在大酉、小酉两山的山洞里,有的藏在芭蕉茎内,因此有些书籍竟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相传孔子故宅里的水井旁有一道夹墙,是孔子的九世孙孔鲋所建。他为了逃避焚书的劫难,将孔子的《尚书》等经书悄悄地藏在夹墙中,这个秘密一直封存了几十年。直到西汉初,鲁恭王扩建他的宫室,拆除孔子故宅,才发现了这批珍贵的经书,后人在藏书旧址建墙刻碑,称为“鲁壁”。

其实始皇帝焚书这一举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国家史志尽记些个颁历告朔、战争祭祀的大事,事关国家的安危,任何一个王朝都是非常重视的。几千年后,一位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城墙与书》中揭示了始皇帝的内心:“在空间中修造城墙以及烧毁代表时间的书籍,犹如一道魔术的屏障,目的旨在阻挡死亡的来临。”由此可见,始皇帝焚书无非是统治者巩固自己地位的一个手段,透过焚书的烈焰映出了一代君王唯我独尊的狭隘和固执,也演绎着秦王朝外强中干的恐惧和疯狂。相关链接:始皇帝时代的藏书

秦朝把明堂、石室、金匮当做国家藏书的地方,由内廷与政府分别管理。宫廷所藏的书籍主要供皇帝阅览、利用,由御史执掌;政府的藏书按职能部门分管;丞相府掌管郡县的图籍、户籍、计簿等;御史府收藏律令的图书;史官分掌各国的史籍、盟书;博士官管理《诗》、《书》及百家书。其中秦官府藏书规模较大,大都是秦朝多年收藏和缴获原六国官府的秘藏,以儒家经典、百家之言、秦国史记、典章律令、舆地户籍、兵家秘书,以及医药、卜筮、种树等内容为主。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王项羽攻进咸阳烧了阿房宫,熊熊大火持续了3个月,官府所藏的典籍全部付之一炬。

2.因国宝而斩头的王后

公元前168年,西汉文帝的爱子淮阳王刘武被封为梁王,人们叫他梁孝王。梁孝王和景帝是同母的兄弟,他们的母亲是窦太后。哥哥景帝很喜欢这个聪明机智的弟弟,经常赐给他大片的土地、无数的金钱和珍宝,于是他成了当时有名的全国首富,家产比国库里的还要多。这种特殊的待遇和宠爱,令其他的几个诸王羡慕不已。每次入朝的时候,梁孝王都与他的哥哥景帝同车、同饮、同游猎,过着奢侈豪华的帝王般生活。有一次,景帝和梁孝王在一起饮酒,酒酣之时拍着梁孝王的肩膀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梁王听罢非常高兴,以后更加卖力地为皇上做事。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突然反叛,在此危急时刻,梁孝王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率军西征,死守淮阳,派韩安国、张羽大将军,共同抵抗吴楚联军,叛军受到顽强的阻击,从而控制了局面的进一步恶化。由于梁国在平叛七国之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梁孝王更加得到皇上的恩宠,财富也迅速增加,梁国也进入了强盛时期。

梁孝王不仅是富贵等身的皇亲国戚,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搜罗了许多国宝级的文物,其中以一件青铜罍最为珍贵。青铜罍诞生于商代晚期,是大型的酒器,呈圆形或方形,常被当做重要的礼器使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但很快被青铜尊所代替。因此青铜罍流行的时间短,数量少,流传于世的珍品可谓凤毛麟角。梁孝王藏的这件青铜罍,是他到京城看望母亲窦太后时,太后赏赐给他的。梁孝王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既听话又能干,深得窦太后的宠爱,得到的赏赐数不胜数,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这件价值连城的青铜罍。它以青铜精炼铸造而成,器身上用金丝镶成龙飞凤舞、祥云缭绕的精美纹样,造型庄重雄浑,气势不凡。梁孝王得到这件宝物以后,就对它格外珍爱,常常把它放在身边随时观赏。

汉景帝废除太子后,窦太后想让梁孝王继承王位,但这一想法遭到朝中袁盎等大臣的极力反对,因此梁孝王和袁盎等人结下了仇怨,并暗地里派羊胜、公孙诡等人行刺袁盎等人。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景帝的耳朵里,经过盘查后,发现幕后的操纵者竟然是他的弟弟梁孝王,景帝对他的行为既震惊又恼怒,从此断绝了和他的来往。西周青铜罍

梁孝王仿佛从天上坠落到地下,失宠的感觉令他不能自控,常常郁闷之极,欷歔不已,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公元前144年6月,梁孝王的病已无可救药,临终前他还一直念叨着家藏的青铜罍,并再三叮嘱李王后说,以后想念他时,就把青铜罍拿出来看看。一句话说得李王后泪水涟涟,泣不成声。最后他又立下遗嘱:“此罍价值万金,要好好收藏,切勿给予别人。”直到李王后点头答应后,他才放心地合上了双眼。

梁孝王死后,梁国的疆域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国土被分成了5块,梁孝王的5个儿子每人继承一块,长子刘买继承了梁王的爵位,当上了梁共王。刘买在位的时候,其国力和财富远远逊于梁孝王时代,生活不算很富裕,但在这种情形下,他依然谨记父亲的遗训,好好守护着家传的宝物青铜罍。

转眼10年过去了,梁共王刘买也去世了。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成为梁平王。梁平王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任王后,梁平王对她十分宠爱,任王后逐渐变得张狂任性。她听梁平王说府库中有一件举世罕见的青铜罍是祖辈相传的宝物,就缠着梁平王想把那件青铜罍放在自己身边。这时祖母李太后(刘武之妻)还在世,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有些愠怒地对任王后说:“先王临终前留有遗命,不准把青铜罍给任何人,库里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选。”但是,蛮横任性的任王后根本听不进去祖母李太后的话,冲着梁平王大哭大闹。梁平王实在拗不过任王后的纠缠,只好听了她的话,到府库中取出青铜罍交与任王后,任王后这才破涕为笑。祖母李太后知道后非常愤怒,狠狠斥责了他们一通。刚好这时有朝廷的使者到梁国巡察,李太后就想把这件事告诉使者,让皇上好好处置他们。梁平王和任王后知道后又气又怕,关上门不让李太后出去,李太后和他们争执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门缝夹住了手指,钻心的疼痛令她没了力气,最终没能见到朝廷的使者,不过他们之间就留下了很深的怨恨,李太后成了任王后的眼中钉肉中刺。据说李太后暗地里和食官长、郎中尹霸等人通奸,任王后抓住把柄后,将李太后那些难以见人的风流丑闻传得宫内人人皆知。李王后恼羞成怒,但又知是自己的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心中充满愤懑,不久就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很快到黄泉见梁孝王去了。在李太后生病期间,对过去耿耿于怀的任王后,从来没有去看望过她,去世以后也不肯为她守孝。

在李太后死后不久,有个叫类犴反的淮阳人犯了罪。原因是有人伤害了他父亲,这个人是淮阳太守门客的朋友。一天他和太守门客同车外出的时候,当太守门客下车后,类犴反就伺机杀死了他的仇人并出逃。淮阳太守知道这件事后,下令梁国的官员缉拿类犴反,但一时查不到他的踪影,就逮捕了他的亲属当人质。为了救出自己的亲人,类犴反将他知道的梁国宫中秘事向朝廷告发了,并说出梁平王和任王后与李太后之间的恩怨,将青铜罍一事详细禀报了朝廷有关人员。朝廷官员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重视,觉得有必要禀奏皇上。汉武帝知道此事后深感气愤,痛斥梁平王蛮横无理令家庭失和。朝廷百官提出要按法律处置梁平王,将其降为平民,但汉武帝念其祖辈世代忠良,不想从严发落,下诏将梁国境内拥有的18个县减为10个县,同时认为这件事是由任王后惹的祸,应该罪不可赦,于是将任王后处以死刑,这个不孝的王后最终为争得国宝丢了身家性命。相关链接:创造亚洲艺术品最高拍卖纪录的“方罍之王”

2001年3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品的拍卖会上,一件私人珍藏的青铜方罍器身(器盖现藏中国湖南省博物馆),以924.6万美元(含手续费约折合人民币9000万元)的天价,创造了亚洲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最高拍卖的奇迹。据说这件商代晚期方罍,1920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一农民发现后放在家中。古董商知道后设法购买,但几经波折,最终令器身和器盖身首两处,致使器身在海外流落50多年。它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通体装饰着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云纹等多种纹样。器口书写“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是迄今为止出土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不折不扣的“方罍之王”。

3.独眼皇帝烧书画

南朝梁元帝萧绎虽然在治国方面不是十分出色,但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因他幼时患眼病,一只眼睛失明了,人们私下称他为“独眼皇帝”。聪明好学的梁元帝酷爱读书,但因为视力不好,他就请人给他代读。有时候书童读着读着,看到梁元帝双目微闭以为是睡着了就停了下来,没想到梁元帝睁开眼睛厉声说道:“继续念!”吓得书童再也不敢停顿了。

梁元帝爱好收藏还是受他父亲梁武帝的影响。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爱好广泛,对音乐颇感兴趣,特别喜欢当时的民歌。同时他又深通佛学,擅长书法,属于学养深厚的一位皇帝。梁元帝在朝执政48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喜欢收藏名家书画和各类文物,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收藏家。

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推崇,一再强调:“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如果追溯谁是王羲之的最早粉丝,那就应是从梁武帝开始莫属了。在梁武帝的大力搜求下,宫廷所藏王羲之和他儿子王献之的书法共有78帙767卷之多,可见他对书法家的钟爱非同一般。

梁武帝不只是收藏王羲之的书法,也很想跟着练字,于是命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1000个不同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他,但这样比较杂乱,很难记忆。梁武帝又想出一个办法,想将这1000字编成一篇文章,这样简单易学又好记。他召来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周兴嗣一夜之间用1000字编撰成了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千字文》,并为此累白了头发。

公元551年,梁国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原来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的一名大将,后来投降了西魏,又投奔了南梁。在梁国时他得到梁武帝的重用,但突然起兵反叛,杀了简文帝萧纲,战乱中梁武帝苦心搜罗的珍宝也散落了很多。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他率领军队平定了侯景之乱。第二年在江陵即位,人们称为梁元帝。南朝梁·梁元帝《职贡图》

梁元帝在位仅有两三年,但因为父亲梁武帝爱好收藏的缘故,宫内的书画精品多的不可胜数。勤勉读书的梁元帝很喜欢收藏书籍,在他宫中收藏了14万册图书。同时他自己的著述也比较多,有430卷,其中著录碑碣石刻有120卷之多。他还注释了《汉书》、《周易》、《老子》,又写作了《孝德传》、《忠臣传》、《古今同姓名录》等书,以至于后人认为他是收藏、著录碑碣石刻的始祖,并开创了金石学。

梁元帝对老子和庄子特别崇拜,但这套哲学用在治国方略上却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他要求满朝的文武百官无论有多忙,到了讲经的日子必须到龙光殿听他讲经。面对皇上的旨意,大家没有一个敢缺席的,即使心里再讨厌,也不敢表露出来,只好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有所觉悟的样子。

殊不知,就在梁元帝喋喋不休地讲述《道德经》的当口,与梁并峙的西魏政权正虎视眈眈,恨不能一口将梁王朝吞下。

公元554年,梁元帝正在龙光殿里兴致勃勃地讲述着他的《道德经》,忽有探马来报:“西魏军已渡过汉水,情势危急!”原来西魏已派大将于谨率军与梁宗室萧詧合谋攻打梁国,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在这危急时刻,昏庸的梁元帝不是立马组织军队反击敌寇的入侵,却令人匪夷所思地翻过《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对文武百官说:“老子教导我们,狂风再凶只有一阵,暴雨再猛也不会持久,别看入侵的敌人非常嚣张,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说敌人不用反击,很快就会自动退却的。梁元帝这种荒唐的想法,最终把梁国推向了灭亡的道路。

西魏的军队将都城江陵围困了28天,梁元帝征调的援军迟迟未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江陵城眼看就要陷落了,面对亡国的命运梁元帝心如刀割而又束手无策。

在国破家亡之际,他不去检讨自己的种种失误,反而把失败的原因迁怒于书,无比荒谬地认为,他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读书太多惹的祸。于是在一个凄冷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宫中的藏书楼,看着自己一生辛苦搜集来的14万册书籍,悲愤交集,不由得仰天长叹:“吾读书万卷,犹有今日,要它何用。”于是命令宫人高善宝点火把藏书全部烧毁。这一夜,在江陵城的上空弥漫着的不是战争的烽火,而是焚书的烈焰,几朝皇帝所收集的书画典籍,连同其中的二王书迹珍品,都在熊熊的火光中付之一炬了。看着自己心爱的书籍一本本地化为灰烬,梁元帝痛不欲生,自己也慢慢向火海走去,想和这些书同归于尽,宫人拼命阻止才把他从火海中拉了出来。梁元帝斫柱折断吴越宝剑,低首哀叹:“文武之道,今夜尽已”。这是自始皇帝焚书后,历史上第二次焚书的大劫难,很多珍贵的资料都在这场灾难中永不复存了。所幸的是,魏将于谨从火炉里抢出了4000多轴书画幸免于难,但那也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西魏的军队占领了江陵,梁元帝成了阶下囚,当魏将于谨审问他为什么把书都烧了时,他依然懵头懵脑地回答:“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做了俘虏的梁元帝不久就被魏军给杀了,而他焚书的荒唐之举却成了铭记千古的憾事。相关链接:连接梁王朝的皇家藏书楼

梁武帝当朝后,很注重图书典籍的收藏,下诏向民间搜求各种图书。梁朝有一藏书楼叫“秘阁”,另又增设文德殿、华林园、东宫三处。管理典籍机构由秘书监改称“秘书省”,有置监、丞各1人,秘书郎4人,共同掌管梁国的典籍图书。另有著作郎1人,佐郎8人,负责撰写国史和起居注。梁武帝曾建立集雅馆,开士林馆,以招远学和学士,并在两馆均有藏书。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搜罗古今图书3万卷,藏在东宫(梁朝国家图书馆),并建藏书楼叫“文选楼”。梁元帝萧绎在江陵校订图书,命学者整理校对,将藏书分为正御、副御、重杂3种,那时官府藏书达14万卷,规模和数量均超过历代前朝。

4.唐太宗派萧翼赚兰亭

王羲之是东晋最有名的书法家,他的字潇洒流畅,清秀劲健,被后人尊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对王羲之的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其书法“点曳之工,裁成之妙”,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短短几年之内就搜得王羲之真书50幅,行书240幅,草书200幅作为欣赏和临摹的范本,但唯独缺少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成了唐太宗日思夜想的一块心病。唐·冯承素 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

唐太宗为什么对王羲之的这幅帖子这么着魔呢?

原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它记叙了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楔节”临水消灾的风俗。这一天,王羲之邀亲戚朋友谢安、孙绰等41人,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过节。兰亭的四周山峦起伏,竹林掩映,清风徐徐,流水潺潺,如此美丽的景色引发了大家的兴致,他们以觞盛酒,放在蜿蜒流淌的曲水之上,任其顺势漂流,各人分列曲水旁,依石而坐,觞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当即赋诗一首,若作不出就罚酒3觞。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那天在浪漫的情调中,大家诗兴盎然,共作了40多篇诗文,编成了一个集子,王羲之亲自作序并书写了下来,称为《兰亭序》,又叫《兰亭集序》,或《临河序》、《楔序》、《楔帖》。该序共28行,324个字,王羲之信手写来,一气呵成,字体酣畅自如,气象万千,其中20多个“之”字,千变万化,没有一字相同,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成为中国行书的极品佳作,备受后人推崇。传说他后来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如这一遍好。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他对自己的这篇佳作也十分满意,因此平日倍加珍惜,把它作为传家宝,几百年后传到了他的第7代孙智永手里。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辩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无价之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自然是不知晓其中的奥秘。他在国事繁忙的同时,还念念不忘搜寻《兰亭集序》。在朝的官员书法家虞世南告诉唐太宗,越洲(今绍兴)永钦寺的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后代,他在跟随智永学书期间,曾经看过《兰亭集序》帖,但智永早就去世了,去世之后这帖又传给谁了呢?不会丢了吧!唐太宗急忙派人四处打探,最后得知智永在临终前把宝帖传给了他最得意的弟子辩才和尚,而今辩才做了永钦寺的住持。有了《兰亭集序》的下落,唐太宗的心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他3次将辩才召进长安好言相劝,表示愿出重赏请他献出《兰亭集序》,但辩才执意不肯,一直推说此件书法真迹早已在战乱中遗失了。唐太宗心里很不高兴,但嘴上又不好说些什么,只好打发辩才回去。

没有得到《兰亭集序》,唐太宗茶不思饭不想,整天都在琢磨着计策:强求不成,何不智取,派个人接近辩才,再想法把宝帖弄到手。对,就用此计!那么派谁去合适呢?想到这儿,一个人的形象立刻浮现在脑海里,他就是监察御史萧翼。此人精明强干,处事得当,博学多才,棋琴书画,无所不精,人又生得潇洒倜傥,能言善辩,平时深得太宗喜欢。此事非他不可!为了稳妥起见,唐太宗又找虞世南商量了一番,虞世南也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的模样去了永钦寺。一日,萧翼来到永钦寺,辩才和尚见他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也没多想,就留他在寺里住下。辩才和尚经常和萧翼烹茶会友,谈经论道。一开始辩才对萧翼举止谦恭而又谨慎,谈话也很有分寸,后来觉得两人谈得很是投机,时间一长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有一天,他们的话题转到了书法上,辩才发现萧翼对书法很有研究,自然就谈到了王羲之。谈话间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辩才和尚欣赏,辩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最棒的。”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辩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假装不信的样子,摇摇头说;“哪有什么真迹,此帖早已失传多年了。”辩才诡秘地一笑,转身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迅速将其纳入袖中,随即变了脸色,向辩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辩才一看顿时傻了眼,如梦方醒的他才知道被唐太宗骗了。辩才失去《兰亭集序》真迹,心中又气又悔,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不到一年就撒手西去了。变了脸色,向辩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辩才一看顿时傻了眼,如梦方醒的他才知道被唐太宗骗了。辩才失去《兰亭集序》真迹,心中又气又悔,不久便得了一场大病,不到一年就撒手西去了。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局部)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局部)

唐代宫廷画家阎立本还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在这幅作品中,阎立本将萧翼和辩才和尚的各种面目表情刻画得栩栩如生,永久记录下了收藏史上的一段精彩传奇。

唐太宗从辩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十分高兴,将其视为神品,并命令当时的书法名家赵模、冯承素等人临摹数本,分赐给他的大臣和亲戚,并选临摹最好的欧阳询临本刻石在宫中。唐太宗生前一直将《兰亭集序》放在身边随时观赏,并多次题跋。

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他再三叮嘱太子李治:“吾千秋万岁后,与吾兰亭同去也”。李治遵从父命,用玉匣装着《兰亭集序》和父亲一同埋在昭陵。五代时,一个叫温韬的军阀盗掘了唐太宗墓,《兰亭集序》从此失传。现在只有虞世南、冯承素等大书法家的摹本和拓本流传于世,让今人有幸一睹《兰亭集序》潇洒飘逸的大家风采。书圣作品今安在相关链接

由于王羲之的真迹已经失传,以上都是唐人的摹本,但依然价值连城,弥足珍贵。

5.钟爱艺术与收藏的宋徽宗

宋徽宗,名赵佶(1082—1135),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病死,因没有儿子,太后在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其实宋徽宗不是一个很有手腕的治国明君,他因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而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并沦为金人的阶下囚,但在艺术方面却展露出不可多得的才华,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艺术家和收藏家。

宋徽宗风流倜傥,琴棋书画、诗文礼乐无所不通,浑身充溢着艺术家的才情和灵性。酷爱丹青的他亲自担任宫廷画院的院长,擅工花鸟,他的画生动传神,精工妍丽;他的书法清劲娟秀,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瘦金体”。

宋徽宗不仅是个书画家,也是一个如痴如狂的书画鉴定收藏家。他对前代的书画珍品、名人碑帖倾心收藏,不惜代价,仅唐人临王羲之父子真迹的书法作品就有3800幅,宫廷收藏自魏晋以来231位画家的书画作品达6300多件。其中有一位叫索靖的晋代书法名家,以章草名噪一时,其墨迹“如风乎举,鸷鸟乍飞,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跌宕遒劲,与王羲之、王献之齐名。他的《出师颂》作为广为流传的章草典范,从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宣和年间流入宋内府,由宋徽宗所藏,并亲自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几个字,还盖上了“宣和”瓢印。北宋·宋徽宗《腊梅山禽图》

也许是因为喜欢临摹唐画的缘故,宋徽宗十分热衷于收藏隋唐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流传下来的极少,因而方显弥足珍贵。隋朝画家展子虔所画的《游春图》,就是宋徽宗书画藏品中较为珍贵的一幅。展子虔是隋朝大画家,擅长画人马、山水、台阁。他画人物描法细致,设色和用笔颇为讲究,开创了古代青绿山水的先河。他的代表作《游春图》描写了宫廷贵族游春的情景。明媚春光下,游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波光粼粼,山清水秀。山上有骑马的游人,水中有乘船的妇女,瀑布前面有小桥。人物虽小但动态可掬,是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这幅画上有宋徽宗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颇显这位宋代皇帝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另外,初唐画家李思训的山水画真迹很难见到,宋徽宗肆意搜求,仅得17幅。

宋徽宗不仅收藏前代书画作品,也收藏当代画家精品,如宋初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作品,大都被他搜罗到宫中。而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宋徽宗则是首藏第一人。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在北宋宣和年间为翰林图画院待诏,擅画市井百态,舟船车轿。《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画院画史时所画,通过对市井街市生活真实、全面、细致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张择端完成这幅长卷后,首先将它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也就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欣然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公元1127年,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宫中的宝物惨遭劫掠,《清明上河图》因此流传于民间。这件稀世之宝,在此后的年代里历尽磨难,险象环生,命运多舛。

宋徽宗不仅对书画有敏锐的创造力和鉴赏力,而且也是个嗜古如命的金石收藏家,对商周的青铜器钟爱有加,经常发动天下的臣民为其到处网罗。大观初年,宣和殿收藏大小青铜器仅500多件;到了政和年间,皇宫里的收藏已达6000多件。那时候,除皇家收藏外,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皆以收藏青铜器为荣耀。宋词大家苏轼的书房里就“清供”着鼎鼎大名的楚王钟。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以收藏商周青铜器和汉唐碑碣石拓本而闻名,并编写了《金石录》。宋徽宗不只满足于收藏,还对其进行研究。他令奸臣王黼编写了《宣和博古图》,记录了宋徽宗内府藏品共20类,青铜器839件,囊括了宋代出土和流传的铜器。每类有总论,每件器物都描绘图形、款识、记录大小、容量、重量等,并附翔实的考证。《宣和博古图》是我国最早著录青铜器的经典之作,为后代金石学者所推崇。

出于对奇石的爱好,宋徽宗派朱勔设立苏杭应奉局,专门搜刮江南民间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送汴京,修筑“丰亨豫大”的园林,名为“艮岳”。谁家要是有石头被看中,朱勔就带领差役闯入民户,用黄纸一盖,标明是皇上所爱之物,不得损坏,然后拆门毁墙地搬运花石,用船队运送到汴京。宋徽宗作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在他的倡导下,朝野内外,皆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王安石、苏舜钦等文坛、政界名流也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奇石的大家。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其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技艺工匠、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押送北方,汴京中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北宋宣告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听到金银财宝被掳掠毫不在乎,但听到皇家藏书、珍贵文物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流下悲苦的泪水。

宋徽宗在金国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了9年,在暗无天日的囚禁岁月中,饱受精神的折磨和凌辱,写下了许多悔恨哀怨的诗句:“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字里行间满蕴着一个亡国之君的凄凉和无奈。

公元1135年4月甲子日,宋徽宗终因不堪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据协议,将宋徽宗赵佶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庙号为徽宗。相关链接:流传于世的宋徽宗作品

现存世只有19幅,中国博物馆藏有9件,另外10件分散在海外收藏机构或个人手中,其中著名的有《腊梅山禽图》、《欲借风霜二诗帖》、《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祥龙图》、《竹雀图》、《听琴图》等。

挂在巅峰的极品

200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253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当年中国书画全球最高价。

2005年红太阳迎春拍卖会上,宋徽宗的《桃竹黄莺卷》以5560万元的价格竞拍成功,再次创出中国书画的天价。

2008年,在香港九龙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拍卖会上,宋徽宗的《临怀素圣母帖》以1.28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书画在世界拍卖行的最高成交纪录。

6.蟋蟀皇帝和蟋蟀罐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代皇帝,号称“太平天子”。他从小天资聪颖,得到祖父——永乐皇帝的宠爱,永乐皇帝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想把他培养成未来英明的君主。朱瞻基果然不负众望,在洪熙元年(1425年)6月即位。在位近10年间,励精图治,尽奉国事,使明朝进入了一个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的巅峰时期。可惜的是,如此有才干的皇帝英年早逝。1436年,年仅36岁的宣德皇帝因病过早地离去了。

年轻有为的宣德皇帝不仅治国有道,而且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颇有造诣,流传有《御制诗集》,传世的书画作品就有31件,其中《瓜鼠图》、《万年松图》、《三阳开泰》等堪称精妙之极的经典之作。

不过,宣德皇帝除了这些雅好以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就是斗蟋蟀。

蟋蟀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大概到了唐代,人们为了欣赏婉转清脆的蟋蟀鸣叫开始饲养。传说唐代天宝年间的宫女,常常把装进金丝笼的蟋蟀放在枕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聆听蟋蟀悦耳动听的浅吟低唱。宋代时出现了斗虫之风,像南宋宰相贾似道就是一个地道的蟋蟀迷。相隔200多年以后,宣德皇帝因好蟋蟀,而成了一位蟋蟀皇帝。他令全国各地为朝中进献蟋蟀,当然,文武群臣对皇帝的此项爱好颇为反感,那些随从们只得在暗地里将全国各地的蟋蟀弄进宫,供皇上赏玩。宣德蟋蟀罐

为了给皇帝进贡蟋蟀,各地方官便逼迫老百姓大肆捕捉,因此发生了许多悲喜交加的故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著名的《聊斋志异》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宣德皇帝酷爱斗蟋蟀,命令各地朝臣供奉上等的蟋蟀进京。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便将捕蟋蟀的重压加在百姓身上。其中有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被迫无奈,将书本扔在一旁,拿起捕蟋蟀的竹筒和铜丝做的笼子,到处搜寻蟋蟀的踪迹。为逮不到蟋蟀弄得倾家荡产,还被打得遍体鳞伤。正当成名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妻子找到一个算卦的,提供了一些捉蟋蟀的线索。成名按照大师的嘱咐竟然捉到一只极品蟋蟀,就在全家高兴之际,儿子好奇地打开了蟋蟀罐,小虫一下就跑没了,等再捉回来的时候,断了一条腿,很快就死了。又气又恼的妻子将火都撒在了儿子身上,说:“都是你惹的祸,蟋蟀死了你也该活不成了。”儿子听了更加自责,不久便投井寻死了。成名夫妇丢了蟋蟀,又失去了儿子,真是痛不欲生。不过在官吏的催逼下只好去逮蟋蟀。后来竟然捉到一只极品的蟋蟀,厉害得能斗败大公鸡。于是兴高采烈地把它送到宫里,和那些进贡的蟋蟀一比高低,结果每次都是独占鳌头,成了蟋蟀中的冠军。而且这蟋蟀一听到优美的琴声就翩翩起舞。惹得皇帝开心不已,兴奋之余赐给巡抚很多东西。巡抚也将这一功劳归到了华阴县令身上,并给予一定的奖赏。县令也就免除了成名的徭役,通过主考官的关系,让成名考取了秀才。成名因捕蟋蟀有功,从此过上了有田有楼,吃喝不愁的富裕生活。

因为皇帝的嗜好,一只小蟋蟀牵动着官吏百姓的荣辱成败,悲欢离合,真是可悲可叹!

皇帝斗蟋蟀十分讲究养虫的盆罐,所以在宣德年间,各式各样的蟋蟀罐很流行,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宣德盆。清代诗人朱彝尊曾有这样赞美蟋蟀罐的诗句:“冷盆宫样巧,制器自宣皇。”蟋蟀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但还要透气,所以陶制带盖的盆罐最为适合,宣德宫中的蟋蟀罐都是苏州陆墓一带烧造的陶制品,有不少有宣德款,至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还收藏着此类器物。瓷罐是用来做斗盆的,但盆底不能太滑,也不能太粗硬,因为蟋蟀相斗时用力很猛,盆底光滑就容易滑倒,盆底粗硬,则会把蟋蟀的足锋磨伤。据说宣德皇帝用的斗盆极为讲究,底部是用磨细的五色砖片铺成的,这样的斗盆,涩而不粗,细而不滑,蟋蟀在上面搏斗不会有打滑或磨伤的危险。为了满足皇帝斗蟋蟀的需要,宣德皇帝命令景德镇御器厂大量烧制蟋蟀罐,能书擅画的他亲自制定纹样并亲自书写题款,可见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玩物却成了皇帝心头的最爱。

在宣德的皇宫里,养着各种各样的蟋蟀。养蟋蟀是件辛苦的事,必须小心翼翼,精心饲养。这样劳心费神的活,皇帝当然是不做的,就摊在了宫女和太监身上,谁也不敢怠慢,只怕一不留神,因为小小的虫儿丢了性命。斗蟋蟀自然是宣德皇帝最大的乐趣了,蟋蟀搏斗时的激烈场面最为刺激,胜利者双须飞舞的样子、欢快的鸣叫以及失败者仓皇逃窜的情形常常令宣德皇帝哈哈大笑。胜者王侯败者寇,小小的蟋蟀也莫过如此。

宣德皇帝病逝后,他使用的蟋蟀罐没有保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他年仅8岁的儿子继承皇位后,朝政由宣德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张氏和元老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执掌。作为“女中尧舜”的张后,认为宣德皇帝斗虫的嗜好不符合一国之君的儒家风范,所以在宣德帝死后的当天,就颁布了一条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皆罢去。”显然是怕以后的皇帝误入玩物丧志的歧途。

从宣德以后,明朝宫廷斗蟋蟀的风气终止了,景德镇御器厂也停止了蟋蟀罐的烧制,以至于到了清代,宫廷也禁止此风的传播,而稀有的宣德蟋蟀罐就成了后人最珍贵的收藏。相关链接:宣德蟋蟀罐概况

1982年,在景德镇珠山路出土一件平盖青釉蟋蟀罐。1993年春,在景德镇中华路出土21件青花虫罐及一件青花过笼。

传世至今并有记录的宣德官窑蟋蟀斗盆共有4件。一件为故宫旧藏的宣德晚期青花牡丹蟋蟀罐;一件为日本户栗美术馆藏宣德晚期青花天马蟋蟀罐;另一件为1989年11月,苏富比公司《中国艺术品目录》中刊出的黄地青花瓜果纹蟋蟀罐;还有一件宣德早期的官窑青花蟋蟀罐于2001年秋季出现在太平洋拍卖公司举办的秋季艺术精品拍卖会上。它们都是宣德皇帝赏赐大臣的物件,所以侥幸逃出宫门流传至今。宣德蟋蟀罐

7.高士奇赝品戏康熙

清康熙年间,有个大名鼎鼎的宫廷收藏家高士奇(1645—1703),他字澹人,号江村,是浙江钱塘人。他年少的时候进京赶考,屡试不中,穷困潦倒,只好在京城白云观前算命为生。正当他为生计发愁的时候,打听到大学士明珠府正缺个看门的帮手,就扛着行李去了。明珠一时起了怜悯之心,把他留下了。有一天,明珠急着起草一篇文章,恰巧写文章的人不在,看门人平素知道高士奇有点儿舞文弄墨的功夫,就推荐他代笔。只见高士奇思索片刻,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明珠读后觉得文理俱佳,文采飞扬甚为满意,认为是个人才,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后来他又被大臣索额图看重,便又投靠在索额图的门下。

这一年春节,喜欢献媚的高士奇把自己写的春联进献给皇上,康熙见到后,觉得很有文采,就记住了这个人。过了些天,康熙特意出题考他,他果然不负众望,得了第一。于是康熙命他供奉内廷,后来将他举荐到翰林院。康熙二十八年春,他随康熙南巡至杭州,很快成了康熙身边的红人。高士奇也自有一身看家本领,他诗书画无一不精,医、农之道也是行家里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很会溜须拍马,所以受到了康熙的宠爱。康熙赏识他的才干,让他做詹事府詹事,后来授为礼部侍郎,几年间一跃而升为御前第一宠臣。此后他在军机大臣的显要位置上做了十几年。康熙对高士奇非常满意,经常在左右大臣面前说:“士奇无战阵功,而朕待之厚,以其裨朕学问者大也。能诗,善书法,精考证,能鉴赏,所藏书画甚富。”

高士奇在刚当宰相的时候,还是比较清廉的。但数年之后,沾染了官场腐败之气的他也开始纳贿,因为他喜欢收藏,所以他纳贿的方式就是收受古玩书画,尤其对古人、名人的书画精品更为喜爱。他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常常拿了名画充贡。因为他知道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书画艺术,所以高士奇所收的艺术品,除了自己收藏以外,大部分都献给了康熙。每次进献,他都要对康熙炫耀一番,说作品如何的珍贵,搜求如何的不容易,他这种献媚的法子也很灵验,大多都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这也是康熙对他颇为赏识的原因之一吧。但是酷爱书画收藏的高士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嗜好,经常在康熙面前耍一些鬼花招。

康熙是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也能书善画,同时也喜欢收藏前代大家的书画作品,但他本身没有过高的鉴别眼力,经常分不出真假贵贱,这就给狡猾的高士奇许多钻空子的机会,他故意把自己收藏中的精品留在家中另立秘册,而将伪劣、价廉之品进呈给皇帝,其中有许多竟然入了清内府编的《石渠宝笈》著录。而他自己用3年的时间写了三卷《江村消夏录》,书中记录了个人收藏的目录,书画混合,不作分项,每卷以时代为序,每件作品则录作品内容、题跋、尺寸、款识、印鉴等,有的加有评语,但没对作品真伪作判断,可见高士奇在自己的收藏上一点儿也不打马虎眼。他自己编写的另外一本《江村书画目》,把自己的画分为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是真品而值昂的,自己保存,绝不示人;有所谓“进”的,是用以进呈的;有所谓“送”的,是用来作馈送之用,都注明是“赝迹且值极廉”的。

有一次,他收藏了一幅五代杨凝式书写的《韭花帖》。康熙平时喜好书法,听说高士奇弄到了珍贵的墨宝《韭花帖》,就发话要他把这幅字送到宫里,而高士奇收藏字画痴迷到连性命都不顾的程度,岂肯将杨氏的墨宝进贡?绞尽脑汁琢磨了半天,最后想出一个大胆不要命的绝招——找了一个临摹杨凝式的高手仿造了一幅假的献给了皇上。当他把赝品拿给康熙的时候,心里敲着鼓,头上直冒冷汗,生怕皇上看出破绽。好在康熙没眼力,又经高氏的一派花言巧语蒙混过了关,那件假的墨迹现在还被收藏在江苏的一个博物馆里。高士奇深得康熙的信任和宠爱,还竟敢冒着欺君之罪以赝迹进呈,真是为了收藏良心丧尽,胆大包天。只可惜康熙有眼无珠,不曾识破高士奇的小人伎俩,任其戏弄而全然不知。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由于高士奇真伪相间的进贡,所以康熙皇帝所收藏的书画精品中不少是有争议的藏品,有些几乎能马上断定为赝品,这些赝品大多都是高士奇暗中捣的鬼。他的账本中有大量这样的记载:“某年某月,购某名家中堂(或条幅等)几幅,用银二两。进上。上大悦。”用如此之少的银两购得藏品来取悦皇帝,会是怎样的上乘之作呢?只能是赝品罢了。

高士奇的这种丑恶行径,虽然皇帝不知情,但在众多文武百官中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大臣们早就想把他赶下台了,但有糊涂的康熙的庇护,人们只能敢怒不敢言。而志满意得的高士奇更加贪得无厌,除了向皇上进献赝品外,还利用权势,在家乡平湖“置田产千顷”,又在杭州西溪、崇明等地“广置园宅”。康熙南巡时,还特地去看过他的“西溪山庄”,并留下“竹窗”御笔匾额赐予他。这些贪赃枉法的罪行人们已经忍无可忍了,终于遭到了群臣的弹劾,最后落得个“植党营私”的罪名解甲回乡,而他给康熙皇帝的那些赝品却永远留在了宫中。相关链接:清代宫廷绘画辨伪

鉴别要领:

1.注意不仅要有内府印记,还必须有皇帝的殿座印如“康熙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

2.清内府鉴藏印的盖法有严格的格式,它们的位置大多是固定的。

3.有标准的装裱。根据画的内容和色调配以相应的绫子、花纹、轴头的材质、画轴的包装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伪造手法:

1.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伪造清内府鉴藏印。

2.利用旧纸绢挖、裁、添、改等手法,伪造宫廷画,一般会留下造假的痕迹。

3.临摹宫廷书画中的知名作品,但从风格到手法、从印章到装裱都会破绽百出。

8.乾隆真假识瑰宝

乾隆是中国古代帝王中最热爱收藏的皇帝,他大力搜求三代青铜器、书画、玉器、瓷器、缂丝、西洋钟表等各种奇珍异宝,包罗万象,数不胜数。清宫内府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玩收藏地,而且在热河行宫和沈阳故宫也开辟了收藏文物的场所。乾隆对古玩的收藏和爱好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在他居住和办公的养心殿,在他的案头,甚至在出行的行囊里都放着他心爱的宝物。

乾隆皇帝的收藏不仅富可敌国,同时也是个极具眼力的鉴赏家。对各类古董都比较在行,例如他尤好三代古玉,他收藏的许多玉器都亲自进行鉴别和定级。久而久之,鉴定宝物成了他的一大嗜好。

传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他到东陵谒陵。一行人马走到一个叫燕郊镇的地方,还有几里路就要到镇上了,天突然下起雨来,乾隆想找个避雨的地方,可是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左右环顾,只见路旁矗立着一座荒废的寺庙,寺庙建于明代中期,历经200多年的风吹雨打,整个大殿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个用铁铸成的8尺高的香炉与两个1丈多高的烛台,因为太笨重,无法轻易挪动,被扔在荒草中。乾隆只得进入寺内残存的偏房中暂避躲雨。这时,他手中的马鞭偶然打在了香炉上,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乾隆听了有些狐疑地说:“听声音,这不像是用铁铸成的呀!”于是命令御前侍卫用利锥把香炉弄开一个孔,仔细一看,原来全部是用黄金铸成的,只不过外面涂了一层火漆,故而像铁铸的一般。再看那两个烛台,竟然也是用黄金打造的。乾隆马上传旨将它们挪入宫中。后来,当地人在寺庙的废墙边挖出一块石碑,根据碑文记述,才知道这是明代嘉靖年间太监李玙的家庙。乾隆凭着声音淘回了几件珍宝,可见鉴定的功夫确实不一般。

有一次,一位大臣知道乾隆喜欢古人的书法,为了讨好他,便四处托人弄了10张宋代米芾的墨宝。这位大臣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把它进献给乾隆,满以为能博得皇上的欢心,但乾隆一听有10幅米芾的字,就知道那不会是真品,因为米芾的字流传到清代已经凤毛麟角了,很难搜求到,怎能一下子冒出10幅来。等拿过作品来一看,果真是赝品,于是全部退了回去,并在折子上批阅:“是假的,我不要。”那位大臣非常佩服皇上的眼力,心里又十分扫兴,窝着火去找卖他字的人算账去了。

尽管乾隆的眼力很高,但过目数以万计的古玩珍品,难免有打眼的时候。在乾隆收藏的字画中,最喜欢元代画坛魁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画是黄公望历时多年创作的山水画名作,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山峦绵延,云烟缥缈,松石秀拔,村舍错落。画家通过细致简洁的笔墨、疏密有致的构图,生动刻画出秀丽的江南山水,被后人称为“画中之兰亭”,其价值弥足珍贵。

这卷名画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最初为无用禅师所藏,但在明成化年间,被著名画家沈周得到。沈周请人在这幅画上题字,没成想被这人的儿子藏了起来,还撒谎说弄丢了。沈周知道无法再讨回,只好作罢。后来他见到有人在市场上卖这张画,但高得吓人的价格令他望而生畏,只好私下临摹了一卷。到了明万历年间,这幅画又落到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里,但不久就转手给宜兴的吴之矩,后来吴之矩又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对这幅画非常钟爱,在时局混乱全家逃难时,竟置家中的众多珍宝而不顾,只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等安定下来后,他在家中建了富春轩,特意供奉《富春山居图》。在临终之际,吴洪裕竟然想起唐太宗《兰亭集序》殉葬的先例,叮嘱儿子将此画当做殉葬品一起烧掉。幸亏他的侄子吴子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迅速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了出来。但画的前段已烧去一寸多,并分成了长短两段。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散失以后,历经高士奇、王鸿绪、安歧等诸人之手,在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被收入清宫内府,献给了乾隆皇帝。但乾隆认定是赝品,因为在此之前,乾隆已经得到了一幅《富春山居图》,其实那是后人临摹的,乾隆没看出来,认为是真迹,大加赞赏,又是题跋又是钤印,并编进《石渠宝笈》初编。然而,当这幅画的真迹摆在他面前时,也许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看走了眼,仍然认定那件赝品是真迹,在场的梁诗正、沈德潜等大臣也随声附和,于是,这件残品真迹被当做赝品打入了冷宫。原来那件临摹品仍视为真迹,备受推崇。乾隆经常把它带在身边,并在上面题了很多字。直到乾隆六十年,皇上终于不想再题了,就在画卷的押缝处题上:“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假作真来真亦假,这幅画的真假乾隆心里应该最清楚,只不过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之命编撰《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终于洗去沉冤。

这幅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被著名画家吴湖帆收藏。当时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沙孟海先生,闻讯多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觉得应由国家收藏。但吴先生无心转让。但沙先生多次往来于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斡旋。吴湖帆终于被沙老的诚意打动了,同意由浙江省博物馆入藏,继而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而那后半卷真迹在1949年运往台湾,至今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链接:乾隆藏品著录

著录中的作品在现在的拍卖中备受关注,价格飙升。

9.被劫掠的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致巴特勒上尉维克多·雨果1861年

雨果信中提到的圆明园坐落在北京北郊,是清康熙年间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气势恢弘,富丽堂皇。园中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等各种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宫殿。然而这座闻名遐迩的建筑杰作却在1860年短短的几昼夜里,被英法殖民主义强盗焚掠一空,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近尾声,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但是英法侵略者并没有就此罢休,7月,他们的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委曲求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清军采用偷袭的手段,绑架了入通州进行停战谈判和随团采访的《泰晤士报》记者等39人,送往京师刑部,关进“天牢”。第二天,英使参赞威妥玛赶到通州,要求释放人质。再过两天,联军得知已有3名人质被杀死,立即进攻北京。咸丰从圆明园带上他的后妃和宠臣,一溜烟逃向承德避暑山庄。在短短25天里,人质中就有17人在天牢中被折磨致死。侵华头目额尔金闻知人质已死去大半,而且死的是外交官和记者,他作为英内阁任命的对华战争全权专使,怎么向女王和公众舆论交代?他决定对清朝皇帝的野蛮行为实施报复。皇帝绑架虐杀英法人质的命令都是在圆明园发出的,而圆明园在西方人的眼里是非常著名的帝王宫殿,于是他不顾法国公使葛罗的反对,命英军焚毁圆明园。

10月6日,英法联军从北京城东北郊攻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的部分队伍在城北一带稍作抵抗,就四荒而逃。傍晚法军闯到圆明园大宫门,有20多名圆明园的技勇太监和敌人展开了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到晚上7点,法军顺利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从四面八方拥进圆明园,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他们像野兽一样狂叫着,蜂拥而上地抢夺着中国皇帝的瑰宝。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一时不知该拿什么好了。他们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专拣绣花长袍,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一大口袋装满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的口袋里塞进金条,有的半身裹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抢走一个价值1200英镑的金佛像;另外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大约60万法郎的财物。仅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就达到30万法郎。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兵官,一次从园内弄走两座金佛塔和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才搬运回军营,因为他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回国后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圆明园

这群强盗不仅进行了疯狂的抢掠,还进行了空前的破坏。他们手持棍棒,遇到不能带走的铜器、瓷器、楠木等物,就狠狠地将它砸烂。他们把桌椅由窗户扔出去,把钟撞击在地上,用古旧书籍点烟斗,以枪击吊灯来取乐……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辉煌的宫殿,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时,英国额尔金、格兰特竟借口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弥漫,火光冲天。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连同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都被付之一炬。

在相隔40年后的1900年,强盗们焚劫的火焰再度弥漫在圆明园的上空。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成为列强瓜分的首选目标,国内北方农村爆发义和团运动,它以“扶清灭洋”为宗旨,从天津向北京发展。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慈禧太后企图借义和团要挟洋人,因而放拳民进京,并且允许拳民在北京设坛口。6月10日,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而组成联军,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离京西逃。无耻的强盗们公开洗劫三天后,在紫禁城、颐和园、三海及民室大肆烧杀抢掠,古观象台遭到德、法侵略者的劫掠;紫禁城被劫,作为联军总部的中南海也被劫掠;圆明园又再次沦为被掠夺的目标,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遭到彻底的毁灭。

经过两次侵略者的劫掠,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已经化成了一片废墟。圆明园所藏的历代典籍、名画以及无数的奇珍异宝全部被洗劫一空。从中国皇帝那儿劫掠的赃物竟成了强盗们进献他们国家帝王的厚礼。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得到了一件精美的龙袍、一座涂金釉的铜宝塔、好几座金制神像、两座各重400斤的镀金怪物象,其他还有上千件的戒指、项圈、酒杯、瓷器等珍奇玩物。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得到了上千件精品。从此,无数的中国珍宝带着永远的屈辱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流浪,控诉着侵略者对人类文化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恶。相关链接:圆明园国宝流浪何处

10.东陵盗宝奇案

1928年正值军阀混战的多事之秋,这一年7月,在河北省遵化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盗陵窃宝案。乾隆皇帝的裕陵、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全部被盗掘,陪葬的琳琅珠宝也不翼而飞。

斗胆包天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原来是流氓军阀孙殿英。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县人,本名孙魁元,号殿英,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民国初年,军阀连年混战,孙殿英也乘势而起,纠集了一批土匪、赌鬼、烟贩等社会渣滓组成队伍,称霸一方。为谋取更大的势力,孙殿英先后投奔过豫西镇守使丁香玲、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叶荃等人,后来又为土匪出身的张宗昌效力,深得张的赏识,被任命为师长。从此,孙殿英摇身一变,将自己的队伍阵容不断扩大。起初,孙殿英率部队与国民党作战,后来一看形势不妙,便掉头投降了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在河北遵化一带驻防。1928年7月,孙殿英率部驻扎在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的蓟县马伸桥。

孙殿英常常遥望山那边的清室皇陵想入非非,因为他早就听说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这两个陵墓最为奢侈,里面放了无数稀世珍宝,如果能占为己有,那可是发了一笔横财呀。盗墓之前,孙殿英先致函遵化县知事,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由,要求遵化县代雇骡马车30辆,以便从其他地方装运军粮。如此,孙殿英便为盗墓财宝铺好了道路。7月4~11日,孙殿英命令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连夜率领两个旅前往清东陵旁的马兰峪,以军事演习施放地雷为名,驱走全部守陵人员,封锁关隘,实行戒严,开始了疯狂的盗墓活动。由于封锁严密,外界虽有传闻,却不明真相。在动手盗陵的第三天,谭温江前往北平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那打探风头,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清东陵

一进宫门,匪兵们便被宫中金碧辉煌、耀人眼目的建筑迷住了,他们疯狂地抢掠着,从脚下的金砖到天花板上的金龙,都被他们全部拆走。但是他们要找到慈禧的地宫,那才是珍宝的所藏地。入地宫的路径非常隐秘,匪兵们一时无法找到。于是,他们抓到一位曾在这里建陵的老人,动用各种刑法,逼迫老人说出地宫的门路。地宫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坚固,普通器械根本无法打开,最后,他们搬来炸药,这才打开了入口。

顺着入口往下摸走,先是来到一道高3米、宽3米的汉白玉石门,连砸带撞之下,石门打开,一股阴风扑面而来,吓得走在最前面的匪兵打了个寒战。他们战战兢兢地继续向前摸走,紧接着打开了第二座石门,发现了里面的“金券”,正中的汉白玉宝座上面停放着慈禧太后的棺椁。必须把棺椁劈开才能把宝物弄到手,可是在阴森恐怖的地宫里,已经吓得半死的匪兵们谁也不敢上前,最后还是师长谭温江用枪逼着一个士兵去劈棺椁,一下,两下,三下……老佛爷的棺椁终于劈开了,里面突然射出一道绿色的寒光,那个士兵吓得惨叫了一声昏死了过去,顿时周围的气氛紧张起来,人们个个毛骨悚然,浑身直冒凉气,难道是太后老佛爷显灵了?然而,贪财的欲望很快压倒了内心的恐惧,匪徒们不顾一切地蜂拥而上,刹那间手电筒的光束齐刷刷地照亮了棺材里的情形,他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只见棺材里堆满了珍珠,老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因见了风,脸已经发黑;从头到脚一身穿挂的都是宝石,身边放着一棵翠玉白菜,枕头旁边是一只翡翠西瓜;口里含的是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据说夜明珠在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还可以使尸体不腐化。这时,人们已从刚才的惊吓中恢复过来,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掠夺,慈禧墓中大量的金银珠宝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就在谭温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宫的同时,第七旅旅长韩大保也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挖掘规模更大的乾隆陵墓。乾隆的墓修得富丽堂皇,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化了,只留下头发和辫子。陪葬的宝物不少,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听说是代表十八罗汉;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乾隆的尸骨被拽了出来,扔在泥水之中,地宫中的珍宝被洗劫一空。

7月10日,孙殿英乘汽车返回马兰峪。11日,20多辆大车满载珠宝回到司令部。孙殿英及其同伙不敢声张,但毕竟纸里包不住火,不久东陵盗宝的奇案成了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的特大新闻。

反应最大的莫过于末代皇帝溥仪。此时溥仪被逐出宫还不到4年,寓居天津张园,维持着小朝廷局面。在无比气愤之余,清室和遗老们分别向蒋介石和平津卫戍司令阎锡山以及各报馆发出通电,要求惩办孙殿英,要求当局赔修陵墓,张园的灵堂决定要摆到陵墓修复为止。起初,蒋介石政府的反应还好,下令让阎锡山查办此事,孙殿英派到北平来的一个师长谭温江被阎锡山扣下了。随后不久,消息传来,说被扣的师长被释放,蒋介石决定不追究了。

这中间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原来孙殿英私下没少活动,据说他托人把翠玉白菜带给了蒋介石,夜明珠带给了蒋夫人,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一些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于是东陵盗宝特大案虽然经过法庭的审理,但最后竟以闹剧形式不了了之了。孙殿英不仅逍遥法外,照旧领兵当官,而且日后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总司令;所捕获的重犯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继续当他的师长……直到20多年后的解放河南汤阴战役中,解放军才将孙殿英抓获,这一军阀最终死于战犯收留所中。相关链接:斗鸡台盗宝案

在发生东陵盗宝案的前一年,陕西发生过同样是由军阀导演的一起掘墓盗宝案——斗鸡台盗宝案。1927年,陕西地方军阀党玉琨多次盗掘宝鸡斗鸡台戴家湾的古墓,至少有50多座,挖出的铜器、玉器等1500多件,其中保存完好的有740多件,可供文物研究的有153件。历经商、周、秦、汉等几个朝代,其中尤以周、秦两个朝代为最多。有饪食器鼎、簋、瓦、豆;酒器觥、彝、罄、斗、角、禁、尊、卣、爵、觯、勺;水器盘、汉大铜壶、方壶以及其他多种杂器等。

11.溥仪出宫和神秘的东北货

1911年,辛亥革命如风起云涌般袭来,清王朝摇摇欲坠,宣统帝被迫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此后,溥仪又在1917年张勋导演的复辟闹剧中当了13天的短命皇帝,其余的时间都是以逊帝的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内,依然过着奢华的宫廷生活。但是小朝廷的俸禄开支连年透支,已到了坐吃山空的地步,太监们只好私下想辙。先是变卖皇家地产,接着兑换金银宝器,最后打起国宝的主意,经常偷盗宫中的宝物。接连不断的偷盗被溥仪发现后,一怒之下把太监们都赶走了,然而这种法子依然不能阻止内务府和护军的盗窃。溥仪眼看着珍宝一件件从眼皮底下偷走心急如焚,心想与其别人偷盗,还不如自己下手,把国宝设法弄出来。于是他找到溥杰、溥佳、毓崇等一些忠臣,以赏赐名义将大批国宝带出紫禁城送到了醇王府。唐·阎立本《步辇图》

1924年,冯玉祥利用直、奉军阀混战之机,发动了“北京政变”。11月5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出宫后先居住在醇王府,后又躲进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溥仪秘密前往天津,将天津日租界内的张园当做自己的“行宫”,藏在醇王府的几十箱文物也就先后密送到天津。这批国宝中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有僧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米芾、赵孟、董其昌等人的真迹,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原稿,有唐王维的人物,宋马远、夏珪及马麟等人的作品,还有阎立本、宋徽宗的作品;古版书籍方面,有乾清宫西昭仁殿的全部宋版、明版书的珍本。在天津期间,为了维持豪华奢侈的生活,陈宝琛等人将这些珍宝拿到市场上陆续卖掉。其中有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图卷》和故宫“三希堂”藏的书法作品《中秋帖》、《伯远帖》。1932年溥仪在日本主子的怂恿下逃往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将2000多件珍宝装满100只木箱,全部带到了长春。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伪满都城新京(今长春)处于混乱之中,溥仪不得不携带着珍宝逃向通化大栗子沟。装载珍贵珠宝的70多辆汽车日夜行走在山间公路上,那里有顶珠冠、镶金猫眼石坠、清代龙袍等各种贵重物品。等到了大栗子沟以后,包括丢掉和变卖的,所带珍宝损失了一部分。当溥仪和随行人员坐飞机抵达沈阳机场时,立刻被苏联红军俘虏,这些宝物有的被苏联军人抢走,有的回到国内。

溥仪出逃以后,专门藏宝的长春小白楼,也正在上演着一幕抢宝的闹剧,那些看守国宝的士兵乘机哄抢溥仪来不及带走的文物珍品。他们专抢金、玉的古董,再抢字画,对古籍善本则非损即烧。由于争夺激烈,很多名家字画被分成数段,有的则被撕碎,比如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名作《三马图》就被撕成三截,其他的作品更是毁坏无数。

这些四处散失的国宝,在古玩界成了闻名遐迩的“东北货”。其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个充满血腥的故事:1963年4月,一个东北口音的小伙,携一粗布包裹来到北京荣宝斋,工作人员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堆书画残片,有些只有指甲大小。经过专家耐心细致地拼接,竟然拼出价值连城的国宝真迹37件,有些残片和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

1964年3月,这位小伙子又拿着同样的包裹来到荣宝斋,还是像上次一样的一堆破烂,经过整理后,拼出20多幅书画残卷。还没等工作人员问清这些残画的来龙去脉,小伙子就走出了店门,姓名和地址都没留下。于是这些东北货,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直到1990年才真相大白,原来它和一段人命案有关。1945年9月8日,小伙子的父亲丁征龙和同伴三人在长春街头看到有人兜售古代名画,就合伙掏钱买了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叫骆大昭的见财起了歹心,杀死了他父亲和另一个同伴。他的母亲孙曼霞经过四处奔走,终于将凶手送上了法庭。但那个浸满鲜血和残片的包裹却收藏多年,始终不曾动过。新中国成立以后,她决定将这些珍贵书画献给国家,便让儿子把画送到了北京。

在这批国宝中,有米芾的《苕溪诗》等举世罕见的珍品,令许多文物界的鉴定家叹为观止。

几十年来,有很多“东北货”已经流出了中国。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17件,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有7件,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有10件,克利夫兰博物馆有5件,波士顿博物馆有6件。直到现在,在大型的拍卖会上还不时地有神秘的“东北货”露面,但在每一件珍品的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相关链接:东北货的收藏者

12.《清明上河图》传奇

清明时节的北宋都城汴梁,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街头的店铺、货栈、客舍鳞次栉比,来往的船只穿梭于汴河之上……这时一个儒雅文静的男子正出神地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他就是翰林图画院待诏张择端。为了画好《清明上河图》,他每天都要将见到的街景记在心上,几年后他完成了5米长卷《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当张择端把凝结着自己心血的杰作献给当时在位的皇上宋徽宗时,一向喜爱书画的宋徽宗大为赞赏,说他的画真实生动,技法高超,并用他著名的“瘦金体”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5个字,还特意钤上了双龙小印,成为收藏《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人,此画也因宋徽宗收藏而价值倍增。公元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汴京城,金兵掳走了徽、钦二帝,洗劫了宫中的宝物,《清明上河图》也随之落入民间。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一次出宫。

100多年以后的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在攻占金朝和南宋城池同时,元朝人接收了大量的珍贵书籍和字画,《清明上河图》也被幸运地收进了元朝的皇宫。《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入皇宫了。《清明上河图》虽然被收入了皇宫,但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忽必烈根本不知道《清明上河图》的珍贵价值,于是它长时间被遗弃在库房里无人问津。有一天,元朝内务府的一名装裱匠在书库里发现了《清明上河图》,装裱匠欣喜若狂,他早就听说过这幅名画,没想到在书画堆里意外地发现了它。从见到宝画的那一刻起,装裱匠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把画偷出去。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掉包计,用一个仿本偷偷地把原作换了出来,然后把原作《清明上河图》以高价卖掉了,发了一笔大财。就这样,《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被盗出皇宫,流落到民间。

在此期间,《清明上河图》曾经被元朝人杨准、明朝人李东阳等人收藏。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300年。到了明嘉靖年间,这幅珍贵的名画藏在陆完家里。当时掌权的大奸臣严嵩正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思质得知后,便花800两纹银从苏州人王彪手中购得赝品献给严嵩,严嵩信以为真,非常高兴。严嵩府上有一装裱匠汤臣,认出画是假货,便以此要挟王思质,令其出40两银子贿赂自己,但王思质对其不予理会。汤臣恼羞成怒,在严嵩设宴欢庆时,将图上旧色用水冲掉,使严嵩在众人面前非常尴尬,愤怒之下便要寻找时机杀死他,连临摹此画的王彪也受到牵连,被抓去饿死狱中。

陆完死后,他的儿子因急等钱用,便将《清明上河图》卖给昆山的顾鼎臣,后被严嵩父子强行索去,严嵩终于把真迹《清明上河图》弄到手了。隆庆时,严嵩父子被御史邹应龙弹劾,官场失意,严世蕃被斩,严府被抄,《清明上河图》再度进入了明朝内府。这是《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入宫。

传说《清明上河图》进入了明皇宫后,有个叫朱希忠的朝官非常想得到它,就和内廷合谋,想用钱向皇帝买画,万历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就在此时,有个小太监得知《清明上河图》很值钱,就偷了画。正当小太监想把画带出宫时,听到有人来了,吓得把画藏到阴沟的石头缝里。没想到突降大雨,当小太监再去取画时,《清明上河图》已经被雨水泡烂了。后来东窗事发,小太监被杀了。

其实,这只是时人的杜撰,真正把《清明上河图》盗出宫的窃贼是权重一时的太监冯保,因为他得手后竟在图后作了附庸风雅的题跋。《清明上河图》第三次出宫再度流落到了民间。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到清朝先由乾隆时进士陆费墀(安徽相乡人)收藏,他在图上有过钤印题跋,后被乾隆进士毕沅(今江苏太仓人)得到。毕沅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极为丰富,他买回《清明上河图》以后,经常和弟弟毕泷(清代收藏鉴赏家)一同欣赏,现今画上仍有二人印记。毕沅在关中任职时,对地方上的文物尽心修缮保护,不料这些却成了他的“罪行”。毕沅死后不久,湖广人民反清,清廷认为毕沅任湖广总督期间,“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费”,不但将毕家世职夺去,而且将其全家百口全部杀掉,家产也被抄没入宫。这是《清明上河图》第四次进宫。

清廷将《清明上河图》收入宫中以后,便将它收在了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虽然经历1860年英法联军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两度入侵北京,洗劫宫室,但居然逃过了劫难,完好无损。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内的张园中。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的末日也到了。溥仪和他的日本主子一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有不少人趁机进宫抢夺宝物,《清明上河图》随着大批珍贵文物流散到了民间,第四次散出皇宫。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负责人林枫。林枫将《清明上河图》送到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在800多年的岁月更迭中,蒙受无数劫难,四次进入皇宫,又四次被盗出皇宫,辗转几代收藏家、鉴赏家和帝王贵族之手,阅尽世事沧桑,几度沉浮,演绎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奇,最终结束了崎岖坎坷的厄运,找到了它永远的归宿。《清明上河图》有多少个版本?

目前,《清明上河图》国内外公私所藏有60多个版本,我国内地、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都有收藏。这些繁简不一的版本,究竟哪一卷《清明上河图》才是宋代张择端的真迹呢?

经学术界专家的长期考证,大多数意见认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版本应是张择端的真迹,因为该版本流传有序,题跋、印鉴一应俱全,并著录在《石渠宝笈三编》里,又在清宫珍藏,所以诸多理由证明它的身价非同一般。

13.扑朔迷离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也叫“传国玺”,是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传说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奉秦始皇的旨意刻的,以此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凭证,所以,历代帝王都把收藏这颗玺视为国运昌盛的象征,当做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有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去则预兆“气数已尽”。如果皇帝登基而没有这枚印玺,就常常陷入“白版皇帝”的尴尬境地,容易为世人耻笑。为了争得这枚印玺,历代帝王不顾一切,争夺残杀,使得传国玉玺在动荡飘摇中屡易其主,最后落得个无影无踪的迷局。

据说“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打磨而成。关于和氏璧,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春秋的时候,有个楚国人叫卞和,有一天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璞玉,将其献给了厉王。厉王让玉工鉴定了一下说是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到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仍以石头为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后来文王当了国君,卞和仍然献玉。断事英明的文王让玉工剖开一看,果然是块玉质上好的宝玉,于是制作成璧的形状。又因是卞和发现的,故称之为和氏璧。威王当政时,相国昭阳因灭越有功,威王便赐予和氏璧作为奖赏。昭阳在宴请宾客的时候,混乱之中和氏璧被人偷走。有人怀疑盗贼是门人张仪,但几经拷问也没有结果。愤恨之下张仪投奔了魏国,随后又来到秦国,当上了秦国的宰相,游说诸国联秦攻齐,并出使楚国,最终拆散齐楚的联盟,捉住了怀王,攻下郢都,占领了楚国,总算报了一世之仇。清代御玺

后来赵国太监缨贤得到了和氏璧,献给了赵惠文王。秦昭王听说,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恐怕献璧之后得不到城,便派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几经周旋见秦王无意给城,于是当庭慷慨陈词,宁死抗争,最终令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嬴政十九年,秦攻下了赵国,得到了和氏璧。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便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让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雕琢为国玺,从此这枚印玺就走上了颠沛流离的坎坷之途。秦嬴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的时候,一阵狂风巨浪险些把龙舟打翻,仓皇之中秦始皇将传国玉玺扔到了湖里,希望能够震慑住湖水的发威,这是玉玺的第一次失落。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8年以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传国玺献给了朝廷。

秦子婴元年(前207年)冬,沛公刘邦攻打灞上,秦国眼看就要灭亡了,秦王子婴亲自将玉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终于灭秦建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得朝权,便开始搜寻传国玉玺的下落,听说藏在长乐宫太后那里,就派了他弟弟王舜去取。太后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国玺扔在了地上,摔破一角,王莽指令工匠用黄金修补完好。等到王莽被杀后,禁卫军校尉公宾拿到传国玉玺,把它献给更始帝刘玄。后来赤眉军杀了刘玄,立刘盆子为皇帝。刘盆子兵败宜阳后,又将传国玉玺送给了汉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的时候,朝内大乱,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等人进宫杀了宦官,段珪带着皇帝逃出宫中,传国玉玺混乱中不见了踪影。

汉献帝时,董卓当道。孙坚领军攻打洛阳。一天,一个士兵看见城南甄宫中的一口井中冒出五彩的云气,走近一看,发现井内有个自尽的宫女,颈上系着一个小匣子。士兵们好奇地把那个匣子捞上来,发现里面所藏的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大喜,把玉玺藏在妻子吴氏那里。袁术抓走了吴氏,得到了玉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带玉玺逃到许昌,这时正值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所以这枚传国玉玺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汉室之中。

南朝的时候,传国玉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的更迭,隋统一时收进了宫中。大业十四年(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江都(今扬州)被杀,隋宣布灭亡。玉玺落到了萧太后手中,她带着太子元德逃到了漠北的突厥一带。

唐太宗时,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玉玺,命人刻了很多“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充当传国玉玺。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带领军队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返回中原,传国玉玺归到李世民手中。

唐朝末年,各国纷争天下。唐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废了唐哀帝,夺取传国玉玺,建立了后梁。16年后,李存勗灭掉后梁,建立了后唐,传国玉玺也就归了后唐。13年后,石敬瑭引领契丹军到洛阳,末帝李从珂带着传国玉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再一次失踪了。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天下后,到处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直到北宋哲宗时,有位叫段义的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传国玉玺,把它送到朝廷。经过13位大学士的考证,认定是始皇帝的那枚传国玉玺。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进汴梁,徽、钦二帝被俘虏,传国玉玺落到了金人的手里。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世祖忽必烈死后,传国玉玺竟然出现在大都的集市上,权相伯颜命人购了下来。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的历代印玺一律磨平,分给王公大臣刻成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也就消失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北伐,蒙元朝廷逃到了漠北。明初,太祖派徐达攻打漠北,说是消灭元的残存势力,实际上是在寻找传国玉玺,但始终没有什么收获。

明清两代,也出现过传国玉玺的影子,但都认为是赝品。清初时,紫禁城收藏的39枚御玺,其中一方被称为“传国玉玺”,但乾隆皇帝都将其看成仿品,不足而论。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结束了小朝廷的局面,冯手下将领鹿钟麟等人找溥仪索要传国玉玺,但一直没有结果。“传国玉玺”作为历代帝王的镇国之宝,在几千年的递藏中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这其中经历的沧桑变故,血雨腥风都化作了古老的传说,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川流不息,绵延不绝。相关链接:汉代赵婕妤玉印的流传

汉代赵婕妤玉印,被历代收藏家视为印中之宝,通体为纯白玉所制,上面有一凫钮,雕琢得很精细;凫钮上呈现醒目的血红色斑块。印的横断面上刻篆体“婕妤妾赵”四字,由此肯定是赵飞燕所用之物。宋代时由王晋卿收藏,元代归顾阿英的金粟山房所有。到明代,曾有人献给嘉靖年间的大奸臣宰相严嵩,又被项子京天籁阁、锡山华氏真赏斋、李日华六研斋等私人收藏家拥有。清代,历经钱塘何梦华、秀水文后山、仁和龚定庵、道州何子贞等之手;光绪年间藏入南海潘氏海山仙馆,直到到民国时期由山东潍县陈簠斋家中流出,成为徐世昌的弟弟徐世襄的私藏。经过几千年辗转,这枚汉代赵婕妤玉印最终在故宫博物院找到了归宿。

14.历尽劫难的《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年),最终夺取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开始认识到到书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决心编一部大而全的书。他在心中暗自描绘着这本书的样子: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很快他下令征集全国各种优秀人才,由学术大师姚广孝担纲,聚集了全国名儒、名士、名医、名僧等2169人,共同承担起修纂的艰巨任务。《永乐大典》书影

在明成祖的大力督促下,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到1407年编修工程宣告完成。全书共22877卷,计11095册,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图书8000余种,种类包罗万象,有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戏剧、小说、技艺等多项内容。明成祖十分满意,将其命名为《永乐大典》,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受到了后世皇帝的极力推崇。

100多年后的嘉靖皇帝对这部皇家典籍十分钟爱。一天夜里,宫中突然着了大火,得知消息的嘉靖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永乐大典》,一夜之间连颁三道圣旨抢救这部宝书。经过这场劫难以后,嘉靖皇帝为了预防万一,特意命令180个人照原本重录,每人每天抄3页,到隆庆时才抄写完毕。重录本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一模一样。从那以后,《永乐大典》就深藏内府,很少有人能见到。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永乐正本也不知散落到何处,就连嘉靖重录本也不见了踪影。

这部皇家典籍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清代皇帝一直在寻找着。

清康熙年间的一天,徐乾学、高士奇等朝廷官员在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意外发现了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皇上搜寻已久的珍贵典籍竟然奇迹般地现身了!但此时《永乐大典》已经缺少了1000多册。

由于保护不当,《永乐大典》的册数在一天天减少。

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的一天下午,《四库全书》的修撰官黄寿龄和携着包袱的仆人出了宫门,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们拐到米市胡同时,黄寿龄突然感到腹痛难忍,仆人只好放下包袱,搀扶着他走向胡同的一个角落。几分钟后,等他们再次返回到原地时,竟然发现包袱不见了!黄寿龄顿时吓得目瞪口呆,差点儿昏倒在地。他心里明白,包袱里包的是6册《永乐大典》,如果弄丢了可是要坐牢的。作为《四库全书》的修撰官,黄寿龄每天的任务是校阅《永乐大典》,但这天等到收工时还有一部分没有校完,只好将6册《永乐大典》用包袱裹着偷偷带出宫外,准备在家里继续校,没成想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眨眼失踪了。出了这么大的事,黄寿龄哪敢欺瞒,经过层层禀报传到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乾隆皇帝非常震怒,下令立即在城内大规模搜捕盗贼。由于官府搜缉很紧,《永乐大典》又属于宫内之物,书店和纸铺都不敢收购,偷盗者也无法脱手。一个月以后,这6册大典在御河桥边被人拾到。黄寿龄总算免去部分罪责,却也受到罚俸3年的处分。

到了光绪元年,《永乐大典》已剩下不到5000册了,光绪二十年后,宫内只存800册了。短短20年时间,《永乐大典》加起来还不到原书的8%,已有92%的《永乐大典》散失了!这1万多册《永乐大典》是怎么遗失的呢?这里面的幕后黑手又是谁呢?

原来自从《四库全书》修撰完之后,一些朝廷官员不再重视《永乐大典》了,甚至将其束之高阁,监管制度也不严,于是官员们就开始趁机偷窃。可是每本《永乐大典》相当于现在普通书籍的两倍大小,要把它弄出宫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那些翰林院的官员们自有花招——冬天的时候,他们在早上进翰林院时随身带一件棉袍,打成个包袱(大概能装两本《永乐大典》),大摇大摆地从看守面前走过。等到夜色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将两本《永乐大典》偷偷放进包袱里,把原本包在包袱里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员见到早上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觉得一切正常,从不盘查什么。据说光绪年间的一位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偷走100多本《永乐大典》,直到他死后,这些书才被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被朝廷的一些蛀虫一点点地蚕食掉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坐落在东交民巷的翰林院,已被沦为战场。许多价值连城的皇家古籍都侵略者们付之一炬,《永乐大典》也难逃劫难,在大肆劫掠之后,所剩无几,仅存的几百册也被八国联军运到很多国家。

等到清末筹建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时,翰林院存世的《永乐大典》只有64册。1912年鲁迅先生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时,经过多方交涉,终于将翰林院60册《永乐大典》入藏。此后,又有近百册《永乐大典》通过政府拨交、重金购买、无偿赠送等方式,从国内外收藏机构和收藏家的手中集中到国家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环境中,周总理亲自批专款,用重金从香港购回了著名藏书家陈清华手中的4册《永乐大典》。这些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的不断发现,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永乐大典》已达到221册,实际收藏有161册(其中60册在古物南运时存在美国,后被运到台湾)。昔日皇家典藏,今朝国之瑰宝,这161册《永乐大典》已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原来1万多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只剩下400册左右,珍贵的《永乐大典》的残本散落在世界10多个国家的30多个地方,无言地诉说着自己历尽劫难的坎坷命运。相关链接:《永乐大典》戏文惊现英伦《永乐大典》

1920年,著名收藏家叶恭绰旅居英国伦敦的时候,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古玩铺,见到了《永乐大典》中《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立错身》戏文3种,觉得很珍贵就买了下来。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也是中国戏剧史重要文献之一。1931年4月,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出版,叶恭绰欣然题记:“余于民国九年游欧时,一日,在闲游,入一小古玩肆,惊见此册。又‘职’字一册,遂购以归。此标戏文二十七,足征前后所辑戏文尚多,惜均已佚,此仅存本,诚考吾国戏剧者之瓖宝也。”可惜的是,抗战胜利后原卷已经散佚,钱南扬根据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的刊本校注,由北京中华书局排印本出版。

15.俄国大帝和女皇的收藏

俄国历史上叱咤风云、功绩卓著的彼得一世大帝,是俄国最早的收藏家之一。他收集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东西,像武器、乐器、绘画用具、书籍甚至牙齿等。沙皇时代的宫殿,早期是在克里姆林宫,那里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18世纪下半期,彼得大帝迁都到圣彼得堡以后,建成了俄国的皇宫——冬宫,由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而成,是18世纪中期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冬宫的四围圆柱耸立,房顶上有100多个雕像和大花瓶。大殿、小厅个个金碧辉煌,富丽典雅。宫殿长约200米,宽约160米,高22米,共有1000多个房间,1886扇门,117层楼梯。其中每个圆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的大厅,一共用了2吨多孔雀石,用了红木、紫檀、乌木等多种贵重的木材图案来镶木地板。此外,大小金銮殿里的壁画、油画、银制吊灯、御座更加精妙绝伦。

在这个象征沙皇权力和威严的皇宫里面,收藏了数不尽的珍宝和艺术品。在他居住的冬宫内,彼得大帝修建了一处神秘的建筑物,他将所有搜罗到的珠宝都藏在了里面,人们称之为“钻石库”,象征他的统治能够绵延流长,就像钻石那样坚固恒久。18世纪初,彼得大帝颁布了一项专门用来保护珍宝的命令,要求国内的公民不许任意变卖家里的珍贵珠宝、首饰,而且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钻石、珠宝须由皇家来收购。另外,彼得大帝还在全世界范围里搜寻钻石、珠宝,很多小国在得知他的这个爱好之后,都把国家最好的珠宝进献给他,希望以此可以得到他的庇护。于是,国内外的高级珠宝,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皇宫里的“钻石库”。

在彼得大帝之后,对收藏最执著的皇帝应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个女皇很像中国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她也是在丈夫神秘死亡以后登上了皇位。在她当政30多年的时间内,国家扩张了疆界,获取了黑海的航海权,巩固了封建的统治,被历史上称之为“能干的女皇”。冬宫原来是她私人的博物馆,在里面她又建造了“奇珍楼”,还专门从德国购得了225幅名画藏在了楼里,被人称为“艾米尔塔什”(法语的意思是“隐宫”)。后来由于藏品不断增多,1764—1789年,她又命人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大埃尔米达日。埃尔米达日是整个圣彼得堡最有特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式建筑物,它的华丽程度以及完整性都让人赞叹不已。墙的表面是白色、绿色相间组合,外观华丽,非常生动。窗上的饰框和浮雕装饰都给人以力量感,圆柱也有规律地排列着。最开始,埃尔米达日里所有的珍宝只是供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人欣赏,她开玩笑说只有她还有宫中的老鼠才有权观赏这些珍品,后来才让身边的大臣、少数艺术家前去参观。另外,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中国文物有着特殊爱好,宫内有一个中国展厅,整个大厅的顶是天蓝色的,四周的壁画全都是中国画。此外,还有中国式的亭台楼阁及各种人物,都充满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味。

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女人都酷爱钻石,那么最爱钻石的女人就一定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对钻石的痴迷程度几近疯狂,每天在召见群臣的时候,自己都佩戴着耀眼的钻饰。曾经有一个皇宫士兵壮着胆子夸女皇的钻饰非常漂亮,竟然马上被升官至侍卫总管。因此,大小官员也就都将进献钻石给女王当成是最直接的升官途径。有一次,女皇过生日时,在收到的几万件生日礼物中有超过一半的礼物竟都是钻石。女皇的钻石平时不仅被镶成首饰,就连她日常用的东西都要给镶满了钻石。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手里的一本17世纪的《圣经》,在其银制的封面上就镶嵌了3000多颗钻石。

经过几代皇室的搜罗,俄国的钻石库成为钻石的藏龙卧虎之处,其中世界前10位的大钻石就有3颗在这里。最出名的一颗——“奥尔洛夫”钻石,是目前世界的第三大钻石,重达189.6克拉。约17世纪初,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钻石矿中发现一颗重约309克拉的钻石原石,根据当时印度王的旨意,一个钻石的加工专家想要将它加工成玫瑰花的模样,可是却没有如愿,反而让重量损失了不少(仅磨出了189.62克拉)。这颗美妙绝伦的钻石,后来成了印度塞林伽神庙中婆罗门神像的眼珠。1739年,印度被波斯国王攻下之后,这颗钻石又被镶嵌在了波斯国王宝座之上。后来,这颗钻石被偷走,落在一个亚美尼亚人的手中。1767年,他将钻石存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银行。1772年,钻石被转手卖给俄国的御前珠宝匠——伊万,1773年,伊万又以40万卢布的价格将它卖给奥尔洛夫伯爵。还是那一年,奥尔洛夫伯爵将钻石取名为“奥尔洛夫”,并将它献给了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她生日的礼物。之后,“奥尔洛夫”被镶进一只雕花的纯银座里,嵌在了俄罗斯权杖的顶部。有着重重经历的钻饰让权杖的威严更加令人震慑,“奥尔洛夫”一跃升起,成为了俄国钻石库中最耀眼的一颗璀璨之星。

钻石库里的皇家珍宝已经成为俄罗斯这个国家财富的象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为了避免遭受战争的劫难,沙皇马上下令将这些珍宝从冬宫转移至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但是,由于在转移的路上走露了消息,土匪抢劫了很大一部分珠宝。据说,当时有大约75%的零散钻石、宝石流入了民间,俄国的皇宫从此也失去了钻石的光芒。

剩下的钻石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室中被埋藏了8年。1922年,苏联国家委员会对这些珍宝做了仔细鉴定,决定珍宝由国家珍宝馆保存。现在是由俄罗斯的国家珍贵宝石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虽然不少珍宝已经遗失了,但是钻石库里还存有25000多克拉的钻石、1700克拉的大粒蓝宝石、2600克拉的小粒蓝宝石、2600克拉的红宝石,还有很多又大又圆的精美优质珍珠,好像还在向世人炫耀着钻石王朝曾经的无可匹敌的辉煌璀璨。富丽堂皇的冬宫相关链接:皇家私藏的归宿

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苏联成立了国立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它跟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冬宫是这个博物馆的一部分,在冬宫明亮的展厅里,一共有各种文物200多万件,包括史前文化、埃及艺术收藏品,以及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德国、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大量油画及雕刻。在这里有1.2万个雕塑、1.5万幅画作、60多万幅的线条画作品,100万块的硬币、证章,22.4万件的古代家具、金银制品、宝石、瓷器、象牙工艺品,等等。这些工艺品分别被陈列于300多个展厅。冬宫的藏品极其丰富,因此,参观者若是想要走遍所有的全部展厅,可能是要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

16.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珍藏

路易十四是17~18世纪法国历史上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有着圆润的脸庞,大大的眼睛,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他乐于将自己比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自称太阳王。在位70多年间,路易十四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开创了法国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路易十四不但是一个治国有方的皇帝,同时还是一个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收藏家。他最开始的艺术品收藏跟收藏家和银行家埃弗拉德·杰巴什有关。杰巴什于1638年定居在巴黎,数年内,他就凭借自己超凡的收藏成就成为17世纪最大的艺术品收藏家之一。1649年英国发生政变,国王查理被处决后,杰巴什便成功地得到了原本属于那位英国君主的杰出作品。同时,喜爱收藏意大利古老艺术作品的杰巴什,通过阿伦德尔勋爵的收藏,也获得了许多诸如帕尔梅斯那样杰出的意大利画家的优秀的绘画作品。帕尔梅斯是意大利国家矫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17世纪、18世纪得到法国美术界的高度推崇。此外还有乔治·瓦萨里的画册作品,瓦萨里不仅是最早的绘画作品收藏家之一,还是16世纪佛罗伦萨的画家。另外,连15世纪的佛罗伦萨人洛伦佐·迪·克雷迪和安德赫·德·维赫希创作的草图,也都在其收藏之列。

1671年,路易十四结识了杰巴什,这位国王的最大收获就是从杰巴什那里获得了500多件非常经典的艺术收藏品,其中有很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品。路易十四如获至宝,将它们收藏在自己辉煌的宫殿——卢浮宫里,还向皇宫贵族们开放。从那时起,卢浮宫就成为经常出展各种雕塑、绘画作品的地方,从而也逐渐具备了博物馆的功能。到路易十四去世以前,卢浮宫的收藏就已经蔚为可观。另外,路易十四无比青睐意大利艺术家们的作品,在他得到的杰巴什收藏中,最为有名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拉斐尔和米歇尔·昂治的作品。路易十四把这些藏品作了系统化的整理,比如他把朱里奥·罗马诺的作品收入曼图夏宫的“巨人”收藏系列;把塞巴斯提诺·德丕博的作品收进罗马的“圣母诞生”收藏系列;把安德赫·施沃纳的作品收到“瑟纳”收藏系列;把吉赫垃摩·姆兹诺的作品放入奥赫维图“佩戴十字架的耶稣”收藏系列。另外,像普里玛迪斯为枫丹白露所做的装饰设计图、尼柯罗·德勒·阿巴特为王室的庆典所作的作品等,都是被以前君王所忽视的作品,路易十四也都将其放入了法国王室的收藏之列。虽然在这批收藏中,意大利的绘画作品占据绝对的地位,但同时还有荷兰、德国等国家的艺术家杰作。在杰巴什收藏的500件作品中,就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奥勒修道院长、艺术大师丢勒的很多作品。

自1671年开始,法国王室收藏里又增加了16世纪的北欧幻象作品,比如像马蒂亚斯·格罕沃德的作品《女人肖像》,充分体现出北欧画家的精湛技艺。路易十四在1711年得到了热·德·格聂赫赠与的作品集。幻想主义的先驱——赫热·德·格聂赫,曾雄心勃勃地想经由美术作品建立起关于法国财富的象征,包括城市、建筑物、艺术家的居所等。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对艺术投入了非常大的兴趣。他的王室图书馆里还收藏有大量的手抄本,详细记录了当时法国艺术流派的起源以及发展情况,为法国艺术史梳理了非常清晰的脉络。

17世纪,远在西方的路易十四被遥远东方的古老神秘所深深吸引着,特别对中国文化艺术情有独钟,为此他倾力收藏了许多来自东方的各式各样艺术品。那时中国正值康熙皇帝在位,他和路易十四虽从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康熙皇帝曾经托洪若翰把丝绸、瓷器、茶和中国典籍《御选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等作为礼品赠送给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收到后非常高兴。他还经常举办有中国情调的化装舞会,会穿着中国丝绸面料的衣服翩翩起舞。在凡尔赛宫举办的一些狂欢活动时,路易十四竟坐着中国的轿子出席。他还非常喜爱中国瓷器,为此特意为他的情妇建造了一座中国式宫殿——特里亚农瓷宫。“瓷宫”只有一层,里面有一间大屋和四间小屋,中间围着的是一个中国式的庭院。室内的色彩也模仿了中国的青花瓷器白底蓝色的图案,里面摆放着中国的丝绸、金流苏还有瓷花瓶。

1661年,路易十四建造了凡尔赛宫。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外部壮观宏伟,内部陈设、装潢更是富于艺术魅力。行宫内有500多间大殿小厅,里面到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以雕刻、挂毯、巨幅的油画为主要装饰,同时还配有17、18世纪工艺精湛、造型绝伦的家具。路易十四本人很喜欢中国家具,按中国式样制造的家具也受他青睐。因此在凡尔赛宫内,可以看到中国的折叠椅、扶手椅等一整套中国样式的家具。另外,宫里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珍贵的艺术品,这当中就有重洋远涉而至的中国古代精美瓷器。

除了来自中国的精湛艺术品外,被派到遥远国度的使者,还给路易十四带回了摩洛哥的风景画和埃及的古物。著名的“印度壁毯”其实是卡西尼的大天文学家弗朗兹·普斯特根据巴西风景制作而成,这些东方古老的艺术品都被路易十四珍藏在他的豪华宫殿内。

形色万千的艺术收藏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路易十四对艺术的喜好,同时这也验证了圣·西门对路易十四的评价:“只要是奇妙、奢华、壮观的物品,路易十四都很喜欢。”相关链接:太阳王路易十四来到中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曾在2005年5月1日至7月31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巡回展出。由于康熙和路易十四这两位著名君主处在同一时期,因此特展除展出了由凡尔赛宫博物馆提供的84件(套)展品外,故宫博物院也选择了康熙时期的16件文物一同参展。

展览分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太阳王的华美殿宇、太阳王的亲属臣僚、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四个部分。特展上展品种类繁多,如雕塑、挂毯、油画、陈设家具等,都集中反映了路易十四时期政治、军事、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些出自当时法国著名艺术家之手的优秀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17.中国瓷瓶和法国的杨贵妃

在2004年巴黎的索斯比拍卖会上,众多竞拍者的眼球都被一只中国乾隆年间的青花瓷瓶所吸引。在经过了激烈的竞拍后,这只青花瓷瓶最后以152万欧元成交,创下了世界上青花瓷成交的最高纪录。那么这个普通的中国瓷瓶,为什么能拍出罕见的天价呢?这里隐藏的原因鲜为人知。原来收藏这个瓷瓶的主人——蓬巴杜侯爵夫人曾是大名鼎鼎的路易十五的情妇。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就会记起她在法国历史上曾经所产生过的影响,更对她与路易十五国王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印象深刻。

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娜·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在巴黎一个金融投机商的家里。她从小就天资聪颖,貌美如花。当时的法国人都喜欢把国王当做最佳偶像和自己的理想情人,让娜也是这样。9岁的时候,让娜就天真地对母亲说:“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做路易十五的情妇。”因为那个时候,在法国女孩的梦想里,做国王的情妇肯定是最幸福的事。她长大以后,嫁给了一个叫做埃帝奥尔的年轻人,不久让娜就成了巴黎的社交圈里的红人。24岁的时候,让娜风华正茂,终于在一次化装舞会上,碰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梦中情人——国王路易十五。在舞会上,路易十五化装成一棵榆树,而让娜化装成一根常青藤,两人的配合十分默契。在卸装之后,路易十五被让娜清秀的面容、匀称的身材、高雅的谈吐深深吸引了。而让娜更是早就仰慕国王的风采,两个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就这样,让娜如愿以偿地投进了国王路易十五的怀抱。

1744年,国王的第一个情妇沙托鲁突然去世,这件事使得路易十五对让娜的感情更加热烈,对她格外宠爱。让娜干脆和自己的丈夫离了婚,当上了路易十五的私人秘书,并且被路易十五封为“蓬巴杜侯爵夫人”。让娜刚进凡尔赛宫的时候,只是住在顶楼一个简单的房间里,她在外显得十分矜持和谦逊,不过她善攻心计,极力取悦宫中的达官贵人,特别是王后玛丽。在经过5年的姘居生活后,才貌出众的让娜深受国王的喜爱,后来就顺理成章地搬到了国王的豪华居室里。她在宫中的地位也日益巩固,以致后来凡是有想得到恩宠、特权和提拔的人,就都来走她的门路。中国青瓷瓶

之所以能够得到国王路易十五的宠幸,蓬巴杜夫人靠的不仅是她出众的外貌,而且还有她超人的才智。让娜喜欢读书和藏书,在蓬巴杜夫人收藏的3500多册图书里,有相当大的数量是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书籍。也正因为她的博学多才,从而成为了路易十五执政道路上的贤内助。

喜欢结交、认识文坛艺人的蓬巴杜夫人,还是文学艺术的著名赞助人,并且她也是画家、作家、雕塑家以及各类工匠的保护神。蓬巴杜夫人是法国洛可可艺术的倡导者,她的艺术品味深深影响了法国宫室对艺术的嗜好。洛可可艺术彰显奢侈、矫饰和浮华的艺术风格,在蓬巴杜夫人的引领下,法国宫廷掀起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潮流。同时,在她的庇护下,画家瓦托、弗拉戈纳尔、布歇还创作了大量的传世之作,这些作品都代表了洛可可艺术的最高成就。在这之外,艺术家们的创作还涉及金银首饰、家具、室内装饰、陶瓷器皿、壁毯、壁纸、拖鞋等方方面面。经过蓬巴杜夫人的随意发挥,洛可可风尚最后在整个的欧洲天空漫延开来。作为这一风格的代表,蓬巴杜夫人不但把个人趣味放在园林、建筑、礼仪公关、艺术等方面,其衣着风格更是贵族妇女竞相模仿的对象,以至于都是用她的名字直接命名以后的很多东西,比如蓬巴杜印花平纹绸、蓬巴杜发型等。在那个时候,为了迎合贵妇人的虚荣心,法国还开设了宫廷沙龙。蓬巴杜夫人就成了当时最有名的女主人,使得这个沙龙吸引了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前来助兴。

17、18世纪,正是世界各国之间广泛交流的时期,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热,而中国的瓷器尤其被皇家贵族所钟爱。一时间,收藏中国瓷器成为法国宫廷追求的时尚,蓬巴杜夫人也不例外。1755年8月5日,她从巴黎巨商拉扎尔那里花重金买到了一个青花瓷瓶。这个青花瓷瓶产于中国的乾隆时期,瓶身是青釉色,秀雅莹润,全身都是浅浮雕花纹雕饰。蓬巴杜夫人特别喜欢这个瓷瓶,为了满足自己的欣赏要求,她还特地让宫匠在瓶身外面镶上了青铜镀金花边和底座,镶嵌完后两个部分珠联璧合,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人为矫饰操作的痕迹。后来,她将这件珍稀的中国瓷器送给了路易十五时期掌管财政大权的宠臣马肖·德·阿努维尔。一个国王宠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什么还要用一个青花瓷瓶来贿赂宫里的“财神爷”呢?其实,这和蓬巴杜夫人的花钱铺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1750年开始,蓬巴杜夫人的日常开销就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在她的用款中,有很多是由阿努维尔从公用账目中划拨过来的,同时,蓬巴杜夫人还非常推崇阿努维尔关于对教士、贵族开始征新税的改革,于是她便成了他在宫廷中的保护人。两个人在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中各得其所。其实当时就是蓬巴杜夫人买的这个青花瓷瓶,用的也是国库钱款,只不过是由蓬巴杜夫人做了一个顺水人情。1757年,蓬巴杜夫人曾一度失宠于路易十五,而阿努维尔竟然签署了把她赶出凡尔赛宫的命令,这个事件让蓬巴杜夫人对阿努维尔充满了厌恶和憎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睿智的蓬巴杜夫人很快又回到了皇宫。这个时候,阿努维尔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她的教训对象。在重回到宫廷里的第二个月,她就怂恿路易十五,让阿努维尔辞职还乡。阿努维尔就是这样被蓬巴杜夫人赶出了宫廷,每天闲居在自己的城堡。可是天妒红颜,蓬巴杜夫人40来岁就死了。据人们说,当时国王路易十五悲恸欲绝,抱着蓬巴杜夫人的尸体一连痛哭了好几天,就是不让遗体出宫,这一点倒很像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皇帝唐明皇和杨贵妃。

阿努维尔虽被蓬巴杜夫人逐出了宫廷,可他倒是活到了93岁,一直到法国大革命结束后他才死去。而那个青花瓷瓶一直被他的后代收藏在家里,珍藏到了今天。相关链接:法国杨贵妃在中国

上海博物馆里收藏的《蓬巴杜夫人像瓷盘》,是19世纪法国塞夫勒的一件作品。粉红、淡黄、豆绿等色的运用,显出了塞夫勒瓷的特色,特别是深、浅粉红色在肌肤和服饰上的设计,更流露出妩媚娇艳、楚楚动人的艺术效果;盘子的边缘,在品蓝底色上作了洛可可式的描金图案,用彩绘装饰,烘托出蓬巴杜夫人卓尔不群、典雅不俗的高贵气质。塞夫勒瓷的非凡之处,就是在粉红蔷薇色上的发明和使用,而粉红蔷薇色是蓬巴杜夫人最喜爱的颜色。这件作品属于典型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并且受到中国清代粉彩的影响,而粉红蔷薇色比粉彩更显艳丽、华贵。

18.爱集邮的英国国王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邮国家,其中以《皇室邮集》闻名遐迩。它就存在圣詹姆士宫,是世界上最齐全、最丰富的英国及英联邦国家邮集。

在19世纪的英国,集邮一直被称为“王者的嗜好”及“嗜好之王”。从1864年开始,英国皇室中的很多年轻人就已经开始了集邮。阿尔弗雷德王子是第一个“严肃”的集邮者,从1890年开始,皇家集邮协会的名誉主席就由其担任。在他去世前,把自己的邮集送给了他的哥哥——威尔士王子。爱德华七世又把邮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约克公爵。约克公爵是个集邮迷,也是一个真正的集邮家。他大量购买邮集,在大英帝国及殖民地邮票收藏界里,奠定了皇家邮集不可动摇的龙头地位。从1896年起,约克公爵开始担任皇家集邮协会的执行主席,为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邮品,不惜用尽各种方法。他收藏新票(尤其是全新的四方连或六方连),同时还把之前用过的对剖票、样票也全部收在集邮簿中。此外,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收集早期航线的首航封。约克公爵购买邮票从来就不考虑价格。1904年,他在一次拍卖会上,出价1450英镑购得了一枚全新的英国蓝色2便士邮票,这在那个时候是单枚邮票的最高价格。在当时也因为这次的拍卖,一个不知情的官员曾当面对他说:“你听说一个傻瓜,用1450英镑购得了一枚邮票吗?”约克公爵听完优雅地答道:“当然知道了,你正跟那个傻瓜说话呢。”同年,他还用重金买到了世界珍邮——1847年的毛里求斯1便士、2便士邮局邮票。

在约克公爵登基成为乔治五世以后,他经常要对以图案为自己头像的邮票设计稿进行审核。这个时候,一些邮票拍卖会他不再亲自出席,而是指定了一个代理人,来代表他竞拍邮品。1907—1919年12年中,他买了4部英国邮票邮集和18部单个国家的邮集。1936年他逝世的时候,已经有328本邮集,每本大概60页。因为都是红色的封皮,因此这些邮集又被称为“红色邮册”。在前4本邮册里保存了1839年英国财政部的邮票设计的图样。1839年8月17日,英国国会通过了《一便士均一邮资法案》后,这些图样成为英国财政部征集的邮票设计图样。

在国王的位子上,乔治五世的集邮爱好更加如鱼得水,而且经常“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国王批准了邮票图样、试印后,都要交一份印样交给皇家邮集收藏。同时,他还购买、收集到很多早期邮票的设计原稿。乔治五世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收藏条件,成为了邮票版式研究的先驱。

1921年,巴黎公开拍卖世界头号珍邮。英皇乔治五世一听到这个信息,马上派拍卖顾问赶去巴黎参加这个盛会。因为40年前由英国流出头号珍邮后,乔治五世就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枚邮票的价格已今非昔比,于是就让顾问带了5000英镑去巴黎。拍卖会果然非常激烈,当12个竞争者减少到最后两个人的时候,顾问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战胜对手,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世界头号珍邮落到了美国石油富商阿瑟·欣德的手里,当时以7742英镑被拍下。

1932年欣德去世后,他的遗孀决定出售这枚邮票,世界头号珍邮能够再返回到伦敦拍卖,不料这场拍卖竟掀起了戏剧风波。行家们猜测这枚珍邮的价格可能会创纪录达到7万美元。可是因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当时在拍卖场上遭到了罕见的冷遇,欣德的遗孀没办法,只得把这枚珍邮又带回了纽约。

因为这枚珍邮的身价会关系到英国邮票的价值还有集邮家的利益,英国皇家集邮学会挺身而出。于是,各分会、会员们捐款,凑够了4万美元,他们想要把这枚珍邮买回来。这时,正值乔治五世登基的25周年,他们还想要将这枚珍邮送给君王乔治五世作为贺礼。但是,英皇乔治五世在得知事情经过后,竟然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还说道:“国家有太多困难,不应该为好玩之物而浪掷了万金,我谢过你们了。”这次购取珍邮的事只好作罢。

在乔治五世去世以后,爱德华八世登基。新国王因为自己不喜欢集邮,他居然想要出售皇家邮集。后来他被告知,即使在名义上皇家邮集属于国王,但是祖传之物是不能够出售的。还好,爱德华八世的弟弟——乔治六世,虽不像他的父亲——乔治五世那样疯狂地集邮,但他还称得上是一个集邮者。他在位的时候,搜罗到的邮集都被放进了蓝色邮册里。黑便士邮票

伊丽莎白女王登基之后,皇家集邮又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女王收集的邮集都被藏在绿色邮册里。她收购的两部重要邮集,一部是加拿大早期的航空邮件邮集,另一部是英国发行邮票前的史前封邮集。从1952年女王登基算起,皇家邮集里就添加了对英国、英联邦国家首日封的收集。并且作为惯例,英国、英联邦国家每次在发行新邮集的时候,都得送给皇家邮集一套全新的四方连或者六方连。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得到过许多馈赠的邮集。比如一个英国人在俄国开公司,他得到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邮集。这个英国人在1923年逃出了苏联,把邮集带回到了英国;他的儿子后来把邮集献给了女王。在得到馈赠的同时,伊丽莎白女王也进行邮品买卖。像2000年11月,伊丽莎白女王就从斯坦利-吉本斯公司买到了黑便士十方连首日封,当时她是以25万英镑买下的。这个黑便士十方连首日封,被发现是在1968年,曾在1990年的伦敦世界邮展上作为荣誉类展品展出。它有着很重要的收藏价值,是英国邮政史上邮品里的珍品。同时女王为了“以邮养邮”,还出售自己的复品。2000年,在女王出售的复品里,就包含了一枚好望角三角形邮票的刷色错票,它于1861年发行。当时,由斯宾克负责拍卖女王邮品,他给这枚错票估价竟达到了26000~29000美元。女王将出售复品的收入,用来购买皇家邮集中没有的邮品。相关链接:皇家邮集巡回展出

2000多册英国皇家邮集里到底有多少件珍品,世界上没有人能准确地数过。由于许多邮品都是孤品,所以也没办法给皇家邮集准确地估价。当时几乎世界上全部的邮展,都邀请英国的皇家邮集前来作为名誉展出参加。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每年的邮展上,英国皇家集邮协会都会有皇家邮集中的邮品展出。2002年,这一年同时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50周年纪念。皇家邮集在圣十字宫、汉普敦宫还有圣德令干博物馆都巡回展出过,这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能够亲眼看到皇家邮集的亮丽风采。展品一共有27种,它的内容包括上述黑便士十方连首日封等。

19.古老钻石的宫廷传奇

“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谁拥有了它,就得承受它带来的灾难。只有上帝或者一个女人占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这是印度教的经文中的一段文字。很多年以来,这句话就像是一个有神奇力量的魔咒,在几代帝王的命运里都得到过验证。它指的就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最古老的钻石之一——科依诺尔钻石,波斯语里,它的意思是“光明之山”。“光明之山”,传说最开始藏在印度南部的矿山中。1304年惊现于世,以后就一直和帝王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光明之山”重800克拉,第一次琢磨后是椭圆形,重量为186克拉。16世纪,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开创者——巴卑儿,是第一个拥有“光明之山”的君王。得到“光明之山”后,巴卑儿就把它藏在象征权力的孔雀御座里。同时,他向世人宣布自己得到了一样无价之宝,而这个宝物的价值“相当于全世界人一天的口粮”。但是,得到“光明之山”不久,灾难也随之降临。巴卑儿的亲生儿子发动政变,把他放进监牢,自己却登上了孔雀御座。在得到“光明之山”后,巴卑儿成为第一个遭受灾难的君王。

时间流逝,“光明之山”几次更换主人。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因为修建泰姬陵而闻名于世,他成了“光明之山”的新主人。从此以后,皇宫就成了争夺权势、尔虞我诈的战场,沙贾汗的十几个儿子为了争夺这颗钻石和王位,兄弟间不惜互相残杀。其中一个儿子竟然用沾满了兄弟鲜血的剑,逼着自己的父皇沙贾汗,从孔雀御座上走了下来。从此,沙贾汗终身被囚禁在莫卧儿王朝旧都——阿格拉的皇宫“红堡”里。

那以后,“光明之山”在莫卧儿的皇宫中藏身了将近100年。1738年,波斯人纳迪尔·沙阿攻陷了莫卧儿王朝首都德里,但纳迪尔·沙阿把德里翻了个遍也找不到那颗无价之宝的钻石。这个时候,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阿的一个妃子偷偷告诉纳迪尔,皇上把最宝贵的东西藏在了头巾里。由于纳迪尔对古代礼节非常熟悉,他就立刻对穆罕默德说交换头巾,来表示双方对战果的严谨态度和双方交好的愿望。穆罕默德失去了城池,无奈当场解下头巾。当天晚上,纳迪尔打开了头巾,看到那颗大钻石,他把钻石举过头顶,一道七彩光芒划破了夜空。纳迪尔失声喊出了“科依诺尔”的名字,“光明之山”从那之后被叫响。后来,纳迪尔带着“光明之山”,回到了伊斯法罕城。从那之后,纳迪尔就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有了“光明之山”,伊斯法罕城从此不得安宁。1747年,纳迪尔在熟睡时被仇敌杀害。纳迪尔死后,他的继承人阿迪尔拥有了“光明之山”,同时还继承了纳迪尔的残暴性格。阿迪尔被自己兄弟罢免,他的兄弟又被另外一个兄弟废黜。陷入了自相残杀的波斯王室,几乎每个君主都死于非命。印度泰姬陵

当伊斯法罕城处于混乱的时候,贵族阿马锡阿贝德尔想要争夺王位,但是没能成功,只抢到了一些珍宝。他向东行到坎大哈,当上了阿富汗的君主。“光明之山”、泰米尔红宝石就在他抢走的宝物中。但是几番周折以后,“光明之山”又回到了位于印度的拉合尔城。

在拉合尔城里,印度王子拥有“光明之山”,他隐约觉得钻石好像要给自己带来厄运,于是就逃到旁遮普,把“光明之山”献给了锡克人的统治者兰吉特·辛格。辛格号称是“拉合尔之狮”,非常喜欢这颗钻石。辛格为欣赏它的光彩,经常在骑马的时候把钻石放在马背上。但是好景不长,辛格死后的1840年,锡克战争爆发,旁遮普陷入一片混乱,尸横遍野。战争爆发的时候,唯一继承锡克王位的人杜利普·辛格只有9岁,当时他被英国人监护。战争结束之后,他成了印度众多土邦主之一。

杜利普一生有过100多个妻妾,但是却没有一个子女来继承“光明之山”钻石。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钻石“光明之山”是厄运的象征,杜利普怕不幸降到自己或者子女的身上。因此,他遵循古老经文,把钻石献给了一个女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那么,怎么把这颗著名的钻石送至英国呢?他为遮人耳目,决定采用最普通的方式邮寄。在杜利普及英国驻印度的总督周密地安排计划之下,把“光明之山”交给了东印度公司委托的一个信使。然而这个信使可不是个急性人,“光明之山”在他口袋待了6个星期,才进入英国的海关。

维多利亚女王非常热衷于收藏,她对从世界各地搜集到的奇珍异宝陶醉不已。在得到“光明之山”以后,她开始让人将钻石镶在自己的胸花上,后来又将它用作了王冠的主钻。钻石的捐献者——杜利普·辛格,也受到了英国王室的友好款待。英王室将他带到英国后,给他提供了豪宅、高额的薪水,还替他请了家庭教师。虽然杜利普放弃了“光明之山”的拥有权,但是也因此换来了一生的平安富贵。同时,“光明之山”还激发了威尔基·科林斯的灵感,他后来写出了《月亮宝石》这部经典之作。

1851年,“光明之山”在伦敦进行公开展出,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专家们认为,这颗宝石在印度宝石工匠手下磨制的光泽度较差,不美观。1852年,英国宫廷矿物学家丁·坦南特,再次打磨了这个钻石,重量减到现在的105.6克拉,不过更加亮丽照人。从这个时候起,它成了英国女王王冠的主钻。王冠上一共镶嵌上了2800颗钻石,其中来自王冠顶部十字架上的“光明之山”,是最耀眼的一颗。

在维多利亚女王死后,玛丽王后就把这颗钻石镶在了自己的王冠上;玛丽王后死后,英王乔治六世继位。1937年,他的妻子得到了这颗钻石。

几百年来,先哲的话验证了“光明之山”带给男性君王的坎坷命运,虽照古老的印度经文所说,“光明之山”最后由女人所拥有,但是它仍然没被看做一块吉祥石。因为就连维多利亚女王,也曾经因为“光明之山”钻石而遭到两次袭击。而且拥有“光明之山”的英国皇家贵族,几乎都没有真正戴过它。“光明之山”后来就一直被藏在伦敦塔里,它象征着英国君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一起封存的,还有曾经发生过的地狱天堂般的钻石传奇。相关链接:“非洲之星”的传奇

1905年,在南非发现了世界最大的一颗钻石——“非洲之星”,这颗钻石重达3106克拉,人们把它献给了英国的国王爱德华七世。这颗巨钻在1908年2月10日,被劈成几块后进行了加工,加工后的成品钻总重量是1063.65克拉,全部归英王室占有。最大的一颗钻石,被命名为“库里南1号”,也被称为“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钻石,被命名为“库里南2号”,重约317.4克拉。现在,鸡蛋一样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镶在了英王的权杖顶端。鸽子蛋大小的“库里南2号”,被镶在了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国王冠”。

20.文艺复兴和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收藏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名门望族。在几个世纪以前,家族就开始兴旺起来。到了15世纪的时候,美第奇家族已经是欧洲最富有的银行家,从而成为佛罗伦萨的最高统治者。16世纪下半期时,家族成员当选托斯卡纳大公。大公位高权重,他们的女眷也渐渐和各国皇室进行联姻,很多当上了王后和王太后,使这个家族的地位更加巩固。同时,美第奇还是一个热爱艺术、并愿意为艺术奉献财富的家族,他们收藏的古玩规模在欧洲位列前茅,对艺术家的赞助也是绝无仅有。

15世纪的时候,在佛罗伦萨,文艺复兴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候,美第奇家族中最大的统治者是洛伦佐和柯西摩,柯西摩使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然而“豪华王”洛伦佐让家族的荣誉和权力都达到了顶峰。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和专业手工作坊都在为美第奇家族服务。这样在美第奇家族的保护下,15世纪的佛罗伦萨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诞生了很多像里皮、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而这些人的光芒都被美第奇这个名字所笼罩。

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他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市长。他13岁时就进入了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后来又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在那里做学徒。当时在著名的拉尔加离宫里,“豪华王”洛伦佐就将美第奇家族多年收藏来的古代、当代艺术品公开展示,还提供给年轻艺术家去进行研究、学习,年轻时代的米开朗基罗曾经在这里进行古代雕刻的钻研。15世纪下半期,佛罗伦萨渐渐衰落,罗马取而代之地成为意大利的艺术中心。罗马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为了确立自己的威望,罗马教皇动用了大批资金用于罗马的重建,还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去罗马工作。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后,创作了第一批作品《哀悼基督》、《酒神巴库斯》等。1501年,他又回到了佛罗伦萨,作成了世界闻名的《大卫》。1508年,他去了罗马,仅花了4年零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有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了施工,米开朗基罗成功创作了著名的《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和《摩西》。1519—1534年,在佛罗伦萨,他创作了他生平中最伟大的作品——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

15世纪下半期佛罗伦萨最后一位杰出的他画派艺术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银匠家庭。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去当时著名的僧侣画家——腓力波·利比的画坊学习绘画,后来他又在委罗基奥和安·波拉约罗的门下当过助手。1470年,波提切利成为了美第奇家族的画师,受到宠爱,创作了无数杰作。无论是《春》还是《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的作品中都充满了柔情和诗意,体现出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

安德里亚·德尔·卡尔托,是一个佛罗伦萨裁缝的儿子。最开始时,作为一个金匠学徒训练,但是没过多久,他的绘画才能就显露出来。1508年,卡尔托成了一个自由派的画家,并受到佛罗伦萨画家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的影响,很快就成了该城市的绘画大师。美第奇家族收藏了他的全部作品。1518年,因为声名大为流传,他被法国佛朗西斯科一世皇帝召见到法国;1519年又返回到了佛罗伦萨,重新开始他忙碌的艺术生涯。1530年,由于瘟疫的肆虐,他在44岁的时候就离世了。

1560年,美第奇家族将公国政务厅办公室变成乌菲兹美术馆,并且还在乌菲兹设立了画廊,在1581年公开展出了美第奇家族的众多艺术收藏。

美第奇家族在乌菲兹美术馆展出的都是历代丰富的藏品。1631年因为乌尔宾诺的德拉·罗维列家族没有后嗣,嫁进美第奇家族的维多利亚王后,作为罗维列家族的继承人,得到了拉斐尔的《自画像》、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的《凯旋双联画》等很多珍贵的作品。1635年的“讲坛”中就已经挂着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家族》。1639年,在和莫德纳公爵交换作品的时候,家族又得到了科雷乔的《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1670年腓迪南二世之后,柯西摩三世继位,购进了伦勃朗的杰作《拉比·莫代亚拉肖像》,后来还得到了达·芬奇的《博士来拜》。他的儿子腓迪南为了增加收藏规模,还从修道院、教堂处征收美术品。在他死以后,这些藏品于1713年被吸纳进乌菲兹美术馆。波提切利《春》

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737年,后来被洛特林根家族的弗兰兹所替代。在扬格斯特尼大公去世、美第奇家族的收藏人将要终绝的时候,为了使家族收藏品不会散失,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人——安娜·玛利亚·路易莎果断采取了措施:她和佛罗伦萨的新统治者——洛特林根家族的弗兰兹三世签订了《家族协约》,将美第奇家族的全部藏品都赠送给佛罗伦萨公国。“文化财富是属于国家的,它应该被大众利用,同时来引起外国人的好奇心。”协约里明确规定:“收藏中的所有藏品都不能搬动,都不能带出首都和大公国。”乌菲兹藏品对于佛罗伦萨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宝物。相关链接:欧洲600年收藏世家

贝利尼家族是佛罗伦萨另一个有影响力的家族。这个家族曾经是世界上国际艺术市场的创办者。他们用自己智慧、酷爱的眼光,再加上文艺复兴时期人士高雅的鉴赏力、特有的天赋,发现并收藏了非常重要的文物。18世纪的贝利尼家族就已是极其著名的古董收藏家族,之后成立了贝利尼博物馆,专门用来保护这些珍藏。经过贝利尼博物馆几百年的不断收集,很多优秀藏品都成为意大利艺术历史的有力见证。

贝利尼博物馆有14世纪里的手工制品、陶瓷制品,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椅式箱、餐具柜、镜子等,这些艺术品都由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艺术家、工匠们在几个世纪里创造制作而成。其中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切利尼等人的作品。岱拉·洛比亚的圣母像、多纳太罗的半身像、罗维高的夏恩托·阿韦里的陶瓷、圣索维诺的木雕衣橱、丁托列托的肖像、哥特式的挂毯和詹博洛尼亚的青铜雕等。这些藏品都展示出了佛罗伦萨雕塑、手制工艺品、油画等艺术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和成果。

21.哈布斯堡王朝的收藏家

公元1020年,拉德波特伯爵、斯特拉斯堡主教威纳尔在阿尔高州建造了哈布斯堡,意思是“鹰的堡垒”。1282年,哈布斯堡王室开始和奥地利进行长期结合,因此,哈布斯堡王朝又被称为奥地利王朝。1452—1711年的200多年间,哈布斯堡王朝一直都掌控着罗马帝国的皇位,成为欧洲最大的王朝之一。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个王朝的很多历代皇室成员,对艺术、收藏都极为热衷、推崇,当时很多君主都是欧洲非常有名的收藏家。

大公斐迪南二世(1529—1595),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的科学以及艺术的王侯赞助人,他对艺术、收藏很感兴趣并且还非常在行,特别喜欢肖像画。他把自己丰富多彩的收藏,都保存在茵斯布鲁克附近的安布拉斯宫,从而形成著名的“安布拉斯”收藏。斐迪南大公的安布拉斯宫拥有数千幅的肖像,其中,艺术史上最著名的肖像之一、当时著名画家丢勒画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像》就藏在里面,并且它还以非常特别的方式体现出了这位皇帝的神形和风采。其他收藏里的很多肖像难免会鱼龙混杂,有很多只能证明是对家谱完整性的关心,但是克洛埃为法国国王绘制的《查理九世像》以及小霍尔拜因、老克拉纳赫的作品仍旧是人尽皆知的杰作。

公元1576年,鲁道夫二世(1552—1612),即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奥地利大公。这个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朝政,但是对绘画艺术却是极端热爱,他以收藏大量的布吕格尔、丢勒的名作而被后世所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