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0:28:17

点击下载

作者:吕晓东,马宝东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

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吕晓东,马宝东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ISBN 978-7-117-26096-1

Ⅰ.①络… Ⅱ.①吕…②马… Ⅲ.①经络-研究②痹证-中医疗法 Ⅳ.①R224.1②R25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28700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

主  编:吕晓东 马宝东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北京易成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11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096-1

策划编辑:陈东枢

责任编辑:骆彩云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主编简介

吕晓东,女,1966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第六届沈阳市优秀专家。历任辽宁省中医院院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和络病学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病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疼痛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中医药学会络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和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博士后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担任《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杂志编委。

吕晓东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等工作二十余载,以中医药防治心肺疾病为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课题新药开发各1项,省部级课题10项,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10部,主编“十三五”教育部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医学会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8项。曾荣获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劳动奖章,市劳模、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创新人才、市五四奖章和市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马宝东,男,49岁,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东北三省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理事。

从事风湿病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曾承担国家“十一五”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计划项目、辽宁省教委课题、辽宁省科技厅课题及沈阳市科技厅课题等多项研究。

现已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著作2部。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项。并曾荣获辽宁省卫生系统“诚信服务杯”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等。

研究方向:中医痹病和络病相关性研究,继承中医传统理论,深入研究“络病学说”与现代临床的关系,总结“络病致痹”的理论特点,结合中医痹证的病因病机和发病特点,运用络病理论阐述痹病的发病过程,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以及科研开发。

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类风湿疾病,注重辨证论治、辨病施治、辨症论治相结合,突出中医后天脾胃和先天肾脏功能在风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创立系列风湿口服中药和提出续贯外治法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

序一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为维护民众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中医亦面临着几千年来从未遇到的诸多新问题,如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老年病的增多、代谢病的普遍等等。面对这些随时代应运而生的新问题,中医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我从事络病研究二十余年,已然认识到古今临床的巨大变异,也曾为此而困惑,但通过读经典、做临床,历经实践—理论—再实践,长期反复锤炼,终于有所突破,亦有所领悟。继承以利创新,源于实践,古方以治今病,重在变通。现代临床凸显的种种特征要求我们既要溯本求源、阐幽探赜,又要圆机活法、通古达变。中医络病理论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恶性肿瘤等的治疗带来全新视觉,正是基于以上种种,余将二十余年临证心得汇之于书,旨在为现代临床疾病提供诊疗思路,不求显赫于临床,但求抛砖引玉,对临床有所裨益。

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络病学说历经数十载,在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硕果累累,络病学科建设、科学创新逐渐创立,建立了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络病证治”体系,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基于临床、创新理论、践行临床、创新药物的“理论—临床—新药”的中医药学科模式赋予了中医络病学科发展新的生命力,也将推动中医络病学科后续的全面发展。

此次编写的三本图书《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络病理论与心脏病治疗》《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从数千年中医理论积淀入手,对络脉概念、生理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治则治法、药物分类等均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更以大量的临床验案作为实证,行证相印,不作虚言。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或错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以便我们及时修改,不断提高质量,谨致衷心感谢!吕晓东2017年5月26日

序二

络病学主要研究络病学说及其临床运用,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系统研究络脉生理及络病发病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并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其理论及治疗的科学内涵,建立“络病证治”新学术体系,提高多种现代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促进络病学临床学科的建立。

络病学研究主要目标是建立指导临床诊断及用药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对络脉及络病理论的研究都从属于这一主要目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逐渐被控制,而许多慢性疾病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心脑血管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络病理论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学说的重大临床价值。随着络病学说研究的深入,临床各科的广泛运用,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络病以络脉为依托而发生,容易找到和现代医学在难治性疾病研究上的结合点,运用络病学说并结合现代医学,深入研究临床表现出络病特征的多种疑难疾病的病机演变及治疗,产生新的病机理论并开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痹病是临床常见、多发而且治疗比较棘手的一类疾病。因这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临床多呈边缘性、多学科表现,加之中医学自身的局限性和对这类疾病认识的不统一性,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如何正确研究这类疾病以及从什么途径来研究这类疾病,越来越成为广大有志于痹病研究者注视的焦点。

如今,以络论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的临床应用已颇具声势,但系统研讨痹络病证治的相关文献和著作却是凤毛麟角。今特撰《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一书,主要阐述痹络病的理论内涵,以络病理论及脉络学说的研究为基础和启示,结合痹病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总结痹络病的病种、病因、病机、传变、治法、方药等应用特点,初步构建痹络病证治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痹络相关数据库建立以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的思路,并联合问卷调查、构成比等方法,进行痹络病证治的前瞻性研究探索,明确痹络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思路。同时,推进痹络病内外治法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希望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有不足之处,也望大家给予指正。马宝东2017年5月26日第一章 痹络病的概述第一节 中医对痹病病名的认识

痹病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病,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搏,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则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甚则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痹病,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文献中出现过“痹证”“痹症”“风湿”“湿病”“历节”“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等多个名称,《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然痹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痹包括肢体痹、官窍痹和脏腑痹,因病邪侵犯的部位不一,病位深浅不同,故临床症状及预后均不同。疾病初起,邪气痹阻腠理、肌肉、关节等处可引起皮肤麻木不仁,肌肉关节疼痛,或痹阻在五官九窍,如喉痹、耳痹、目痹等;若久病不治或治疗失误,邪气进一步由表入里,至五脏六腑,引起各个脏腑气血逆乱,功能失调,如“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狭义的痹,即特指“肢体痹”,指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其病位只是在关节、肌肉等处,并不涉及官窍或五脏六腑。第二节 中医对风湿病病名的认识

中医“风湿病”的名称,自古有之。在中医文献中,凡提到“风湿”的,其涵义有二:一是指病因;二是作为疾病的名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风湿”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风湿”有26处之多;《黄帝内经》中除痹论篇外,以“风湿”单独出现者有17处;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更有特点,言“痹”甚少,而论及“风湿”者多处,《金匮要略》中更是极为明确地首先提出以“风湿”作为病名,如云:“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将“痹”隶属于“风候”项下,或散见于其他诸候论中。如在“风候”项下列有“风痹候”“历节风候”“风身体疼痛候”“风湿痹候”等,散在其他诸候论中的有“腰痛候”“风湿腰痛候”“脚气痹候”“脚气痹挛候”等。在每候下,论及其病因,皆由风寒湿毒所致。及至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则更以“风湿”作为专论,详尽论述风湿为患引起肌肉、关节病证的机制及处方,可谓独具匠心。由此可见,“风湿”一名,已有几千年历史。第三节 痹络病研究范围

中医的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经络运行气血津液、渗灌脏腑百骸、沟通上下内外,把由经脉纵向线性运行的气血通过络脉横向面性疏散到全身,发挥其对生命机体的渗灌濡养作用。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气络)和脉络之络(血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共同发挥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的正常生理功能。

痹证是络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络脉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广泛分布于人体上下内外,将由经脉线性运行的气血面性弥散渗灌到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发挥温煦濡养作用。病积延年,久病不愈,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络中气血流通不利,津血渗灌失常,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混处络中,“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不去”(《临证指南医案》),故久病入络常有痰瘀互阻的病机存在,痰瘀既是致病邪气侵袭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致的病理产物,也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瘀阻滞络道,气血不能通行成为痹证的发病基础。

痹络病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痹络病泛指机体为邪闭阻,疾病初起,邪气痹阻腠理、肌肉、关节等处,或痹阻在五官九窍等;若久病不治或治疗失误,邪气进一步由表入里,至五脏六腑,引起各个脏腑气血逆乱,功能失调。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灵枢·经脉》曰:“喉痹,卒喑”,指喉部气血痹阻不能发声。外邪袭络亦可致肌肤不仁而为血痹,《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亦说:“血痹……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对风邪入络引起的麻木不仁症状作了描述。《内经》提出五脏痹,有肺痹、心痹、脾痹、肾痹、肝痹,皆是在五体痹的基础上,“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素问·痹论》),东汉华佗《中藏经》进一步说:“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指出五脏痹的发生在于外感邪气,真气闭阻,络脉瘀滞所致,“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素问·痹论》)。五脏痹证对邪气循经脉内入脏腑之络导致络气郁滞而引起脏腑功能障碍的临床证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损害累及肺部,发生肺间质病变而致肺纤维化、肺内类风湿结节等。

狭义之痹络病,即特指“肢体痹”。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痹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以风善行数变,故风邪偏胜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故寒邪偏胜者疼痛剧烈而为痛痹;湿性黏滞,故湿性偏胜者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感受热邪或郁而化热者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痹证日久不愈,内舍于脏腑而成脏腑痹证,如“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为心痹,故“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颇似西医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因瓣膜病变导致血流受阻,血脉不通,心烦心悸,虚里部位搏动明显,其动应衣,突发心源性哮喘。此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为历节风或尪痹,因风寒湿闭阻经络,郁而化热,痰瘀阻络,结聚成形,关节肿大变形,迁延日久内舍于脏可引起多脏器损伤,也与《内经》所言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内舍脏腑引起的五脏痹相吻合。由于痹因邪气闭阻,气血不能周流所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疼痛亦是痹证重要的临床表现。

西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络脉瘀阻所致痹络病证范畴。第四节 痹络病的治疗

痹证系肝肾亏损、筋骨失荣,夹杂风寒湿邪入侵而致气滞血瘀湿蕴,筋脉失和、关节痹阻而成。若病程迁延不愈,则肝肾阴精内耗,骨髓精血化源不足,骨失所养,而致骨弱膝软无力,不能久行久立而发为痿证。该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系本虚标实之证。痹证在《金匮要略》中的《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初期以邪实为主,治以活血祛风、祛湿通络、清热消肿等;病久则应配合化痰散瘀、补益肝肾之法。常用方剂如防风汤、薏苡仁汤、乌头汤、白虎桂枝汤等。有学者从痰论治痹证,采用化痰通络、祛痰散结、涤痰活络等法。亦有人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痹络病总的治疗原则应以“通”为要,采用通络止痛,顾护胃气、以补为通,化瘀祛痰、内外兼施等治法。此外,尚有采用子午流注理论治疗痹证的报道。参考文献

[1]柴瑞震,陈业兴.“络脉”与“脉络”辨识[J].河南中医,2015,35(9):2015-2016.

[2]马碧涛,金立伦.《金匮要略》痹证论治思想对膝骨关节炎辨治的启示[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6):21-22.

[3]黎均铭.辨证分型治疗痹证32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2): 27-28.

[4]范天睿.从“痰”论治痹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12):67-69.

[5]靖卫霞,朱跃兰.从络治痹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883-2885.

[6]杜宇琼,张秋云,张弛,等.基于清代温病学著作的络病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6):45-48.

[7]李长香,刘原君,朱文翔.络病学说的4次大发展[J].中医药导报,2014,20(11): 1-3.

[8]魏聪,贾振华,常丽萍.中医络病学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医杂志,2015,56(22): 1971-1975.

[9]葛冉,孙志岭,周丹萍,等.子午流注理论治疗痹证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5, 30(5): 761-763.

[10]吴以岭.络病学说是仲景学术的传承与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3-10-31(5).

[11]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第二章 痹络病的分类

络脉学说与经脉学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地位及应用价值,共同形成以脏象为核心,以经脉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络病学说以胸痹心痛、中风、痹证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了现代医学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结缔组织病等重大疾病,对络脉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价值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弘扬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疾病的特色优势,而且可以提高心脑血管病变、风湿性疾病等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其具有多种分类方式,现分述如下。第一节 按部位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疾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内经》认为人有五体:皮、肉、脉、筋、骨;五体合五脏:肺、脾、心、肝、肾。五体组织皆可患痹,总称五体痹。五体痹进一步发展可深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五脏皆可患痹,总称五脏痹。五脏痹也可影响到其所主之形体组织。按肢体部位分类也是中医的传统方法,如《内经》就有“腰痛”“足痹”等。后世医家多有发挥,如《医林改错》曰:“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证”。此类疾病一般称为某肢体部位疼痛,故可总称为肢体痹。肢体痹与现代解剖学关系密切,近年来在病因学、病理学、治疗学、康复学等方面发展较快,是痹络病学领域中可喜的进展。另外,按经络循环进行分类的十二经筋痹近来受到重视。薛立功云:“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连缀百骸,维络周身,牵筋动节,主司运动,人一生劳作,尽筋承力,维筋劳损,重叠反复,必成‘横络’。横络者,盛加经脉之结筋也。横络卡压,能不痹阻而痛乎?”现代人患经筋痹者日众,且一般内科治疗较难奏效,而使用针灸(尤其是长圆针疗法)、推拿疗效佳,故十二经筋痹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临床意义。一、五体痹(一)皮痹

皮痹是指风、寒、湿、热、燥等邪气侵袭皮腠而引发的病证,即《内经》所谓之“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其中之“秋”以及五体痹中其他节令,虽不排除意指该节令多发,但文中是从五行相合而言,并非仅指秋天感受风寒湿气方成皮痹,主要还应从其症状和病机来分析。皮痹如此,其他五体痹亦是。皮痹的临床主要特征是皮肤麻木不仁,或肤紧发硬,兼有关节不利,或见寒热、瘾疹等症。(二)肌痹

肌痹为风、寒、湿、热之邪滞留于肌腠之间,肌肉失于濡养,经络不通而引起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仁,渐至肢体痿软无力为主症的病证。《内经》谓:“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又云:“痹……在于肉则不仁”。(三)脉痹

脉痹是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于脉络之中,引起血络瘀阻,脉道不通,其临床表现以皮肤黯紫、麻木不仁、肢体疼痛等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皆因“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所致。重者脉搏细弱,亦有趺阳、寸口无脉者。因心主血脉,亦兼有心悸气短者。(四)筋痹

筋痹是指风、寒、湿、热之邪滞留于筋脉,使筋脉失养,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肢节疼痛等症为主的一类病证。《内经》谓“痹……在于筋则屈不伸”。举凡腰膝不利、筋脉窜痛、能屈不伸、拘挛抽筋之类,皆属之。(五)骨痹

骨痹是指风、寒、湿、热之邪深入于骨,阴阳不和,骨失所养引起的以骨节沉重、活动不利、腰脊痿软、关节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此所谓“痹在于骨则重”也。骨痹是发展较深阶段的风湿病。因肾主骨,骨痹日久多影响到肾病,严重者出现肾痹的症状。二、五脏痹(一)心痹

心痹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以心脉痹阻的症状为主症的病证。《素问·痹论》指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可见其主要表现为心中悸动不安,气短而喘,血脉瘀滞,肢节疼痛,脉象细弱或结代等。临床上心痹是常见的五脏痹之一。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仅脉痹,其他痹证病情发展,亦可影响到心脏引起心痹。(二)肺痹

肺痹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引起以肺气闭阻的症状为主症的病证。《素问·痹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又《素问·玉机真脏论》:“今风寒客于人……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可见肺痹的主要表现除了关节肿痛、皮肤麻木等外,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喘满之症。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以肺实质受到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损害为特点,中医学将其归属为肺痿、肺痹的范畴,晚期每多累及肾脏,在该理论指导下,采取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等治法,并采取分期论治的方法,收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三)脾痹

脾痹为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致脾气虚衰,失其健运的病证。《素问·痹论》谓:“脾痹者,四肢懈墯,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说明了由于病邪深入,进一步损伤脾胃中气,除肌肤疼痛麻木外,加重了脾胃本身的病变,出现脘痞腹胀,饮食不下,四肢怠惰,或肢体痿软无力、恶心呕吐等症。在该理论指导下,现有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防治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四)肝痹

肝痹为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导致肝之气血不足,疏泄失职的病证。《素问·痹论》指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素问·五脏生成》云:“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说明肝痹者除肢体拘挛、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外,还可出现少腹胀满、夜卧易惊、胁痛腹胀、腰痛足冷等症。(五)肾痹

肾痹乃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引起肾气虚衰,腰脊失养,水道不通的病证。《素问·痹论》谓:“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五脏生成》云:“黑,脉之至也……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肾痹是风湿病发展的后期阶段。由于肾之阴阳气衰,筋骨失养腰脊不举,且水液代谢失常,故肾痹表现为严重的关节变形,四肢拘挛疼痛,步履艰难,屈伸不利,或有面色黧黑、水肿尿少等症。三、肢体痹

肢体痹包括的范围很广,病种很多,而临床最常见的是“颈肩腰腿痛”。(一)颈痹

颈痹是由于劳损外伤,或年老体弱、肝肾不足,复感外邪等,造成颈部筋骨肌肉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不通不荣,出现颈部疼痛、酸胀不适、僵硬、活动不利,甚则肩背疼痛,或伴上肢麻木疼痛、头晕目眩,甚或下肢无力、肌肉萎缩、步态不稳等表现的一类病证。临床强调综合治疗。(二)肩痹

肩痹多由于年老体弱,肩部筋肉失养,或过度劳累,肩部筋肉劳损,加之不慎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发病,以肩部慢性钝痛、活动受限为主症。又有五十肩、老年肩、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等称谓。(三)腰痹

腰痹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肾亏体虚、外邪杂至或跌仆闪挫损伤等引起。《内经》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本病证与肾关系密切。腰痹的基本病机特点为肾虚不足,经脉痹阻。肾虚是发病的关键,外邪与损伤常常是发病的诱因。腰痹严重时,可连及腰脊、腰胯、腰腿。(四)膝痹

膝痹指膝部筋脉、肌肉及骨节疼痛、重着或肿大、屈伸不利为主症的病证。《张氏医通》曰:“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精辟地道明了膝痹的内因与外因。膝痹严重者,日久不愈,骨节肿大,筋缩肉萎,可形成“鹤膝风”。(五)足痹

足痹是因肾、肝、脾亏虚,外邪侵袭或跌打积劳损伤等,致足部关节筋骨、肌肉失养,经脉气血凝滞不通,而引起的以足部疼痛、重着、肿胀、麻木、功能受限为特征的病证。临床以足跟痛较多见。四、经筋痹

经筋是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十二经筋皆可患痹,总称十二经筋痹。经筋痹多属现代中医骨伤科的慢性筋伤,一般来讲,以推拿、针灸治疗疗效为佳。

按部位分类包括五体痹、五脏痹、肢体痹、经筋痹四类,前两者是一外一内的关系,后两者是一横一纵的关系。以上对于痹络病的按部位分类,涉及了机体的内外纵横,已经比较全面了。第二节 按证候分类

证候是病机变化的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对临床施治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按证候分类,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由于痹络病的分类涉及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及临床特征等多个方面,故其证候复杂多变,不胜枚举。现代中医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将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邪、瘀三个字,邪又包括正邪、奇邪、虚邪等。奇邪与正邪相对而言,是不健康机体腠理开而感受之风邪,出现自觉病理反应,其传变不遵循营卫运行规律而另有他途;虚邪区别于一般外邪风气,是八正之虚邪气,亦名虚风、贼风。与虚风相对应的是实风,如《灵枢·九宫八风》曰:“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病安从来”等。现认为正虚、邪实、痰瘀既是痹络病的三大病因,又是其必然的三大病机转归,更是其三大临床证候。据此可将痹络病概括为正虚痹、邪实痹、瘀血(痰)痹三大类,并总称为三因三候痹或三候痹。

1.正虚痹

偏于寒证者,包括营卫不和、气虚失荣、血虚失濡、气血两虚、阳虚寒凝、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肾阳虚;偏于热证者,包括燥伤阴津、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

2.邪实痹

偏于寒证者,包括风湿痹阻、风寒痹阻、寒凝痹阻、寒湿痹阻、风寒湿痹阻;偏于热证者,包括风热痹阻、湿热痹阻、风湿热痹阻、热毒痹阻、寒热错杂。

3.瘀血(痰)痹

偏于寒证者,包括寒凝血瘀、湿阻血瘀、瘀痰胶结、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虚血瘀;偏于热证者,包括瘀热痹阻、痰热互结、血瘀阴虚。参考文献

[1]郜亚茹,曹炜,王清林,等.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防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1): 88-90.

[2]张雪婷,郑心.从络病学角度探讨中医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认识[J].福建中医药,2015, 46(4): 56-57.

[3]杨国栋.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27(12):1-5.

[4]朱秀惠.从络病论治肺间质纤维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 4-5.

[5]陈军.肺纤维化的中医证治研究概述[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87-88.

[6]高维琴.风湿性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认识[J].河南中医,2013,33(8):1203-1205.

[7]苏卫东,陈金亮.奇邪虚邪新入皆可为络病[J].中国中医药报,2013,8(4):1-3.

[8]马宝东.辨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7):31.[9]庞立健,刘创,吕晓东.痰瘀相关与络病理论关系探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40(8): 1574-1575.

[10]王步青.魏中海教授“虚邪伏络”理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2): 101-102.

[11]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第三章 痹络病的病因病机

在《内经》中建立的经络学说不仅提出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而且提出了由经脉支横别出、遍布全身的络脉系统,气血通过经络敷布渗灌于脏腑,脏腑通过经络络属形成相互协调与控制关系,从而建立起能够解释复杂生命现象的完整中医学术理论。络分阴阳,阳络分布于六经皮部,阴络布散于体内脏腑并成为该脏腑组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脏腑之气络承接经气并敷布于脏腑组织发挥其正常功能,经气进入气络成为该脏腑络气,络气传入与传出形成脏腑之间的信息传导与调节控制,故称“气主煦之”;脏腑之脉络则使在脉中运行的血液渗灌于脏腑组织,为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提供物质基础,脉络的末端发生供血供气、津血互换、营养代谢等维持生命运动必需的生理活动,也称“血主濡之”。而气血在生命机体中的上述种种重要功能是不可能在线性运行的经脉通道中完成的,必是在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化、遍布全身的网状络脉系统中实现的。

络脉虽然由经脉支横别出而形成,但其结构、循行与功能特点与经脉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形成其发病及病机演变的特异性。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传变的通道,六淫外袭易于先伤阳络,由阳络至经甚则热毒滞于阴络形成一系列病理变化。络中承载着由经脉而来的气血,随着其逐级细分使在经脉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流速逐渐减缓直至面性弥散渗灌,并在末端完成津血互换和营养代谢。因此当病邪侵袭络脉伤及络气,使络气郁滞导致津血互换障碍,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阻滞络脉,形成痰瘀阻络的病理状态。久病久痛,脏腑气机紊乱,或气血耗损无以荣养络脉致络虚不荣,或气结在经,功能失调,久则入血入络,伤及形质。此外亦有内外各种因素造成络脉损伤,导致络气阻断不通或脉络破损出血。可见由于络脉的结构、循行及功能特点,病邪伤及络脉则易形成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络病病机特点,从而出现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细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络虚不荣等络病基本病机变化。第一节 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通常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失调时,六淫之邪袭人肌表,并按阳络—经脉—阴络的顺序传变。阳络循行于皮肤或在外可视的黏膜部位,将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敷布于六经皮部,成为卫外抗邪的第一道屏障,发病时则首当其冲。六淫外袭,必首犯阳络,正不胜邪,邪气将顺次传入,由表入里,由阳络传至经脉,再传至脏腑,最终深入脏腑之阴络。《灵枢·百病始生》对六淫伤人致病的传变过程作了具体描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

六淫外邪是痹络病的外因。《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论,并认为,虽然是三气杂至,但因受邪次序有先后,感邪程度有轻重,发病后的症状则不尽相同,即所谓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而引起肢节疼痛。风邪善行数变,故行痹表现为关节游走疼痛。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寒气胜者,气血凝滞不通,发为痛痹,表现为关节冷痛。湿为阴邪,重浊黏滞,阻碍气血运行,故着痹表现为肢体重着,痛处不移。以上所说的三痹,只是三气杂至一气偏胜的典型病证,如若三气之中两气偏盛,表现出的症状就复杂了。例如风邪与寒邪两邪偏重的情况下,表现为风寒痹阻证候,关节不仅呈游走性疼痛,同时伴有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再如,寒邪与湿邪两邪偏胜,则表现为寒湿痹阻证候,即关节肢体不仅冷痛,同时伴重着、肿胀。当然也可能出现风、寒、湿三邪邪气相当合而为病的情况,形成风寒湿痹阻证候,则具有关节冷痛、游走不定及沉重、肿胀等三邪致病的表现。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络病,除见于行痹、痛痹、着痹外,多见于漏肩风、肿股风、肌痹、骨痹、历节风、尪痹等病中。

论湿邪有寒、热之别。古人论痹主要是以寒湿为主,这可能与痹证以关节冷痛为主要表现有关。实际上,不仅寒湿可引起关节痛,湿热同样可以阻滞经脉,引发气血不通而致痹痛。仲景对湿热之邪致痹即有一定认识,其所论及的“湿家病身疼发热”“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湿家身烦痛”以及对发热的描述为“日晡所剧”等,颇似湿热痹证,亦似今日西医之“风湿热”症状。当然,湿热为痹的观点真正得以发挥,还是在清代温病学派出现之后。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指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这是对湿热致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具体描述和介绍,所以叶天士曾说:“从来痹症,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于暑暍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著于经络,内受之邪,著于腑络”(《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明确指出了寒湿与湿热的不同。

湿热痹阻,或由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外受风湿之邪入里化热,或为风寒湿痹经久不愈,蕴而化热,或湿热之邪直中入里,均可使湿热交阻,气血瘀滞经脉关节,而出现关节肌肉红肿灼痛,屈伸不利。热为阳邪,故可见发热;湿性黏滞,故病程缠绵难解。历节风、骨痹、皮痹、肌痹、脉痹、寒热痹均可见湿热痹症状,而西医所称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皮肌炎等均有湿热痹阻的表现。

后人论痹病,受《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影响,主寒者多而主热者少。随着人们对痹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结合大量临床观察,我们认识到,痹病属寒者固多,而热者近年来日益增多,特别是风热之邪及火热毒邪致病者。热痹成因一般宗《内经》强调体质因素,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素问·痹论》指出:“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因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迁,饮食谱的变化,导致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入里化热,从而发生热痹。清·顾松园指出:“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顾氏医镜·症方发明五·痹》)说明痹病中,有一部分表现为火热之证,究其因,一是外感风热淫邪,二是阳盛之人感受外邪后,由于机体反应状态的不同,可出现热证甚至毒热之证。朱丹溪论痹证病因时,就提出过“风热”侵袭。而火热毒邪引发痹病,在宋、明时期即有过记载。“风毒走注”作为痹证病因已为不少医家认可。如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体外门》中记有:“风流走不定,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或痛处肿热或浑身化热。”《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诸痹源流》对热毒致痹的表现描述得相当具体:“或由风毒攻注皮肤骨髓之间,痛无定处,午静夜剧,筋脉拘挛,屈伸不得,则必解结疏坚,宜定痛散。或由痰注百节,痛无一定,久乃变成风毒,沦骨入髓,反致不移其处……”自唐以后有些医家则强调外受热毒的作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认为“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对热痹症状有过具体描述“热痹之证,肌肉热极,唇口干燥,筋骨痛不可按,体上如鼠走状”。随着对现代疾病的病因及原理认识的深化,我们认识到部分痹病属于现代医学所谓代谢性疾病,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太过精美肥甘则易于内生热毒。另外,长期食入饮食中各种化学添加剂和残留农药等,也会使毒热之邪自内而生,流入四肢关节而发为热痹证。结合古人的认识,分析今日之痹病,认为痹病缠绵难愈,久之,脏腑受损,易生寒热之变。加之邪气蕴蓄难解,久而成毒,则生热毒之痹。运用清热解毒之剂治疗痹病不仅论之有据,且已有大量成功经验。

风热之邪外侵,病邪在表,则阻塞经脉,发热,畏寒,身痛肌酸,皮肤肿胀,甚则筋脉干涸失养,张口困难,五指难展,中医谓之皮痹,西医学之全身性硬化病,可用此病机解释。若素体阳盛之人,风热入里化火,火极生毒,热毒交炽,燔灼阴血,瘀阻脉络,伤于脏腑,蚀于筋骨,热毒伤及血络者,则血热外溢,凝于肌肤则见皮肤红斑,热毒阻滞经络关节则关节红肿热痛,内攻犯脏者,则五脏六腑受累,心、肝、肾、脑受损,可见于中医之骨痹、周痹,西医学之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及皮肌炎、硬皮病、成人Still病等疾病中。

关于燥邪导致痹病,古代医家少有论及,现代中医有“燥痹”之称。燥邪之由来,或外受,或内生。如风燥之邪由外而入,或风热之邪伤人后,燥热耗伤津液,津液干涸而经脉痹阻,其症可见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口干唇燥,口疮唇疡,目干泪少,苔干脉细;或肝肾虚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津液枯燥,经脉气血痹阻,口眼干燥,少泪少唾,少涕少汗,目红咽红,干咳少痰,肌肉酸痛。以上两种病因所致的病证,中医均谓之燥痹,与西医之干燥综合征颇似。第二节 脏腑内伤

脏腑内伤,是痹络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痹络病经久不愈、内传入里的结果。

五脏各有所主。肺主皮毛,肺虚则皮腠失密,卫外不固;脾主肌肉,脾虚则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肌肉不丰;肝主筋,肝虚则筋爪不荣,筋骨不韧;肾主骨,肾虚则骨髓失充,骨质不坚。五脏内伤,血脉失畅,营卫行涩,则风湿之邪乘虚入侵,发为风湿之病。

脏腑内伤,因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在痹络病中,主要表现为肝、脾、肾亏损。以肝肾之虚为主,则见关节疼痛,筋脉拘急,腰酸足软;以脾虚为主,则见肌肉关节酸楚疼痛,肌肤麻木不仁,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内经》认为:“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其合也。”痹络病初起表现在筋脉皮骨,病久而不愈则可内传入脏,故古有脏腑痹之说。病邪入里一旦形成脏腑痹,则更伤五脏。五脏伤则肢体关节之症随之加重,形成病理上的恶性循环。

七情是指人体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过极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引起功能失常,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亦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此正如叶天士所说“初为气结在经”,但从经分支而出的气络承载着在经中运行的经气,经气郁结气机不畅,势必影响络脉导致气机郁滞,而布散于体内脏腑的气络又为脏腑生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某一脏腑络气的功能体现着该脏腑的功能状态。七情内伤引起络气郁滞或气机逆乱,则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脏腑之间协调平衡状态被打破。如情志抑郁,肝络气滞则胁痛胀满;大怒伤肝,肝络气逆则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若肝气横逆,脾络不通则胃脘胀满、攻痛连胁、恼怒加重;久思伤脾,脾络气结则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悲忧伤肺,肺络气滞则胸闷憋喘等。络气不仅指气络中运行之气,亦包括脉络中与血伴行之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络气郁滞,气机逆乱,脏腑气机紊乱亦可引起脉络血液运行失常,如肝络郁滞,日久血瘀阻络可致癥积;心络气滞,胸中窒闷,久则心络瘀阻则为胸痹心痛;气机上逆,络血随之上逆,冲击脑之脉络破损出血则见中风暴仆。由此可见,持久而剧烈的情志刺激亦是导致络病的重要因素,早期常表现为络气郁滞而致脏腑功能紊乱,日久气滞血瘀,瘀阻脉络可引起种种器质性病理改变。

肺主气,朝百脉,司皮毛。若皮痹不愈,肺卫不固,病邪循经入脏,致肺失宣降,气血郁闭,而成肺痹。肺痹者亦常因形寒饮冷、哀怒失节、房劳过度等,而伤及脾、肝、肾,致脾失转输,土不生金;肝气过盛,木火刑金;肾不摄纳,金水失调,均可加重肺气的损伤。西医风湿病中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伴发的肺炎及胸膜炎、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见肺痹表现。心主血脉,若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可形成心痹。即脉痹反复发作,重感风寒之邪,则肺病及心,心阴耗伤,心气亏损,心阳不振,则见心悸、怔忡,甚者可致心血瘀痹,心胸烦闷,心痛心悸,进而心阳虚衰,出现心痹重证,而见胸闷喘促、口唇青紫、脉结代等危候。西医风湿病中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损害时,均可见心痹表现。

脾司运化,主肌肉。若肌痹不已,脾气受损,复感寒湿之邪,中气壅塞不通而致脾痹,即“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脾痹的表现,一方面是脾胃生化不足,气血之源虚乏,出现四肢乏力,肌肉消瘦,甚则肢体痿弱不用;一方面表现为脾湿不运、胃失和降之证,如胃脘痞满、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等症。脾痹可见于西医风湿病中多种疾病的并发症。

肝藏血,主筋。“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或肢体痹证久不愈,反复为外邪所袭,肝气日衰,或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逆乱,气病及血,肝脉气血痹阻,则可形成肝痹。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故肝气郁结是肝痹的主要病理表现,证见两胁胀痛,甚则胁下痞块、腹胀如鼓、乏力疲倦等。肝痹主要出现于多种西医学风湿病的并发症。

肾主骨,生髓。因痹络病之主要病位在骨及关节,故多种痹络病后期的主要病理形式为肾气受损,而成肾痹。不仅是骨痹不已而成肾痹,其他五体痹反复不愈,最终均可出现肾痹。除五体痹不已内伤入肾而形成肾痹外,若劳倦过度,七情内伤,久病不愈,损及肾元,亦可出现肾痹之证。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均可以见到骨痹表现。

阴阳失调对痹络病的发病及转归有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人体禀赋不同,阴阳各有偏盛偏衰,再加所感受的邪气有偏盛,因而痹络病有寒与热的不同表现。《素问·痹论》中说:“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次,肾主骨,肝主筋,故痹络病久延不愈多可伤及肝肾。若伤及肝肾之阴,则会出现关节烦疼或骨蒸潮热,腰膝酸软,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和(或)肿胀变形。若伤及肝肾之阳,则表现为关节冷痛、肿胀、变形,疼痛昼轻夜重,足跟疼痛,下肢无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第三节 痰瘀阻络

痹络病大多为慢性进行过程,疾病既久,则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而重,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痰浊与瘀血。痰湿、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继发性致病因素,痰湿由津液凝聚而成,瘀血因血液涩滞而生。津血同源,津液进入脉管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络脉是津血互换的场所,津液代谢失常则为痰饮水湿,血液运行涩滞化为瘀血。痰湿、瘀血产生后,又可作为继发性致病因素阻滞络脉,导致痰湿阻络、血瘀阻络等病机变化。例如,风寒袭肺,肺气郁闭,则肺津凝聚成痰;寒湿困脾,脾失运化,湿聚成痰;痹证日久,伤及肾阳,水道不通,水湿上泛,聚而为痰,若伤肾阴,虚火灼津变成痰浊;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炼津为痰。加之风湿闭阻心气,血脉瘀滞,气滞血凝。痹络病日久,五脏气机紊乱,升降无序,则气血痰浊交阻,痰瘀乃成。

痰瘀既成,则胶着于骨骱,闭阻经络,遂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皮下结节,肢体僵硬,麻木不仁,其证多顽固难已。

痰瘀作为病因,或偏于痰重,或偏于瘀重,或痰瘀并重,临床表现亦不尽同。若以痰浊痹阻为主,因痰浊流注关节,则关节肿胀,肢体顽麻;痰浊上扰,则头晕目眩;痰浊壅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见胸脘满闷,纳差泛恶。若以瘀血为主,则血瘀停聚,脉道阻涩,气血运行不畅而痛,表现为肌肉、关节刺痛,痛处不移,久痛不已,痛处拒按,局部肿胀或有瘀斑。若痰瘀互结,痹阻经脉,痰瘀为有形之物,留于肌肤,则见痰核、硬结或瘀斑;留著关节、肌肉,则肌肉、关节肿胀疼痛;痰瘀深著筋骨,则骨痛肌痿,关节变形、屈伸不利。由此可知,痰瘀痹阻是风湿病中的一个重要证候。该证候多出现于中医风湿病之中晚期,可见于筋痹、脉痹、骨痹、心痹、肺痹中,西医学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见之。故清·董西园论痹之病因曾谓“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医级·杂病》),确是对《内经》痹络病病因学的一个发展。第四节 病久入络“病久入络”是清代叶天士关于络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学术观点,包括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久瘀入络,阐明了内伤疑难杂病由气到血、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病机演变过程,对提示外感重症卫气营血病机演变过程亦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久病入络”的发生原因及发展规律,对于阐明多种难治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中医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在体内呈现外(体表阳络)—中(经脉)—内(脏腑阴络)的空间分布规律。在《内经》已经阐述了初病即可入络的发病状况,初病入络乃指六淫外邪侵袭位于体表的阳络,并由络入经。病邪在经阶段正邪相争,正胜邪祛病变向愈,则不属于久病不愈的难治性疾病范畴。若正邪相持,正气耗损,邪气乘虚内侵则出现由经入络病情加重发展的病理演变,此亦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叶天士正是深刻揭示了多种内伤疑难杂病病邪由经深入布散于体内脏腑之阴络的病机演变过程,其所谓“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成为“病久入络”学术观点的代表性语言。气无形,血有形,经气络气损伤阶段多属气机失调的功能性损伤,伤及血分则属实质性损伤的器质性病变,诸如积聚、痹证、中风等病皆属此类。此外,外感温热病中由卫气发展到营血阶段也往往成为伴有器质性损伤的重病阶段。

痹络病是个慢性复杂过程,其病位的传变有多方面的表现。如表现为皮、肉、脉、筋、骨五体痹的传变。金·张子和《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云:“皮痹不已而成肉痹,肉痹不已而成脉痹,脉痹不已而成筋痹,筋痹不已而成骨痹。”再如,五体痹向五脏痹传变,《素问·痹论》云:“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此外,还有五脏痹之间的传变。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参考文献

[1]柴可夫.《金匮要略》论痹病的病因病机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1999,18(2): 6-7.

[2]刘革命,李兰波,鲁玉婷.《黄帝内经》痹病论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 13(9): 10-12.

[3]卢思俭.仲景从湿立论辨治痹病学术思想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5): 330-332.

[4]徐鹏刚,雷西凤,任宝娣.《金匮要略》历节病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5,21(6): 1-3.

[5]络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要点[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8):44-45.

[6]张国建.从“络”辨治类风湿关节炎[J].北京中医药,2015,34(7):555-557.

[7]程远鹏,张志明,浦佳希.张志明教授运用自拟化湿通络汤治疗湿热型络病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 2015, 13(7): 69-70.

[8]钱月慧.叶天士“络病”用药规律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4,46(10):15-16.

[9]魏鹏.络病学在临床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S1):110-111.

[10]李长香,刘原君,朱文翔,等.络病学说的4次大发展[J].中医药导报,2014,20(11): 1-3.

[11]张晓哲,方朝义.从《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对络病的认识及治法[J].天津中医药,2014,31(5):284-285.

[12]靖卫霞,朱跃兰.从络治痹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883-2884.第四章 痹络病的常见症状第一节 疼痛

疼痛是患者一种自觉痛苦的症状,“久痛入络”(《临证指南医案》),络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疼痛,而引起络病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主要病理机制则是气血的运行障碍导致络脉失于通畅,所以有了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中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和清代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中的“痛不通,气血壅,通不痛,调和奉”“痛则不通,气血壅滞也”的理论,这些都强调了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为气血瘀滞不通。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云:“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失司”,华玉堂注云:“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皆能致痛”,指出疼痛为络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疼痛也是中医痹证中最常见的症状,如寒痹、热痹、肌痹、脉痹、骨痹、痛风等。痹证疼痛的病因虽有感受外邪、血瘀痰阻、阳虚内寒等不同,但究其病机,最终总与经络痹阻、气血不通相关。疼痛的程度轻重有异,轻者仅有压痛或仅在肢体活动时出现,重者在静止时亦然剧烈,且难以忍受。

络病致痛,“痛则不通”,其机制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端,临床辨证须分清病由。

络寒之痛,或寒自外侵,直中阴络,则脘腹绞痛,遇热稍缓;或寒由内生,络脉细急,卒然不通而痛,阵发而作,得热稍舒,遇寒痛剧。寒痹作痛表现为,关节肌肉冷痛,疼痛剧烈,局部自觉寒冷,触之冷而不温,畏惧风寒,疼痛遇寒加重,遇热减轻,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常伴有肢体关节肌肉拘急、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紧等。《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性凝滞,人体感受寒邪,入于经脉,致气血阻滞,运行不畅,故疼痛。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入侵,机体阳气受损,失于温煦,故遇寒疼痛加重。寒性收引,寒邪客于肢体,故可见肢体关节肌肉拘急、屈伸不利。舌质淡、苔白、脉沉弦紧等皆为寒性之征。

络热之痛,多为热毒壅塞于络脉,致气血不通,而发灼痛,遇热痛剧,得凉则舒,局部甚则红肿而焮热。热痹之痛,临床表现为关节、肌肉、皮肤疼痛,疼痛剧烈,局部红热,或自觉局部发热,或触之而热,或兼身热、汗出、口渴、斑疹。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滑数。人体感受热邪,邪热入里,或素体阳盛之人感受寒邪,邪从热化,充斥于内外,气血壅滞,致关节肌肉疼痛,或红或热。热盛于内则见身热、汗出,热邪伤津故口渴,热入营血则可见斑疹。舌质红或绛、苔黄、脉滑数均为火热之象。

络虚之痛,痛势绵绵,动后痛剧,休息痛减,喜按喜揉,乃络中气血不足,失于濡润温煦,络脉不畅所致,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云:“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谓络虚则痛”“下焦空虚,脉络不宣,所谓络虚则痛是也。”痹证之虚痛多因阳虚而作痛,表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