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6 20:40: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丹竹等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

企业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试读:

前言

人们所处的经济社会以及经济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市场因素、政治因素、人为因素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能够对相关的经济体产生一定的冲击或者影响。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不断放大的经济体系之下,企业经济管理上的创新活动显得意义重大,它不仅代表着对先前体制以及工作方法的调整,更体现着企业上下以及各个部门在现今的大环境下,极高的应变能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和把控力,毕竟不论是哪个方面的一次创新都将涉及部门、员工、与外界的合作以及一些体制规章上的变化,创新活动从企划到实现将会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企业经济管理指企业为了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各个职能单位及员工之间同步和谐,各个环节配合以均衡地实现企业目标。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内部审核、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等多方面的管理,就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转变现有的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树立品牌创新意识,从战略全局去推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创新,在企业管理中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的调控与管理,从而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利润,完成企业目标。第一章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

公共部门经济学,又称政府经济学,它是由(公共)财政学发展而来的。在有些学者眼里,(公共)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同一个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而在另一些学者眼里,它们是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名称。公共部门的核心部分是政府,所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构成公共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当前,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是我国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既年轻,又古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财政学的诞生,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问世作为标志。在该书中,斯密论述了财政学的许多基本原理。他认为,国家职能是保护社会不受侵犯,保护个人不受侵犯和压迫,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与之相对应,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包括国防费、司法费、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等;而为了保证财政支出,就必须有财政收入。

从“财政学”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并不仅仅是学科名称的变化,更是财政学研究重心、理论基础以及分析方法的变化,即研究重心从过去只研究财政收支本身的问题,转变到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本身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其效率问题;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变化则表现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为公共经济学的诞生创造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同时,这种学科范式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政府管理活动的变化。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部门和公共物品。人们习惯将经济领域划分为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政府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其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无偿占有社会公共资源,并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除政府机构外,还存在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机构等“准公共部门”组织,也称为第三部门,但因其具有鲜明的“公共”特性,也将其归入公共部门之中。

公共物品有各种不同类型。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产品是“纯私人产品”。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商品,称作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商品。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一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纷纷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戈尔丁、布鲁贝克尔、史密兹、德姆塞茨以及科斯等人或从理论或从经验方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德姆塞茨和戈尔丁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即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则私人可以很好地供给某些公共产品。例如,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入口处可以设置收费站,因此高速公路可以通过私人投资、私人收费的方式来兴建。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共部门经济学关于个人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模式的假设与一般经济学一样,采用“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按照该假设,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本性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极大化个人的效用作为最基本的动机;或者说,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遵循理性原则,即做出个人决策时经过仔细的计算和分析,力求实现利益最大化。公共部门经济学假定公共部门中的个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且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多元函数(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非物质利益),有多个变量(财产、权力、名誉、闲暇等);它假定社会个体偏好的多样性,个体对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偏好也会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它假定人的“有限理性”——由于人类知识的完备性的缺乏、预测的困难以及人类活动或行为的范围有限等因素,使得全面理性(纯粹理性)在实际中不存在;人类决策行为所依赖的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全面理性或纯粹理性,由于受能力、信息、时间、知识等因素的制约,人们只能在有限的且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从事决策;它还假定人的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

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重要流派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对公共部门及政治领域和集体选择过程的分析。依照这种假设,个人在政治活动或集体选择过程中,同样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这种效用或价值既可以是财富、商品、收入,也可以是地位、权力、荣誉,甚至是友谊、慈善、和平、安宁等精神因素)。布坎南和塔洛克说:“经济学的探究方法假定,无论在市场活动中还是在政治活动中,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要求一个个体的人牺牲其他人以增强自己的效用。这种方法把政治活动表现为一个特殊形式的交换;而且,就像市场关系中那样,理想上还期望这种政治关系使所有各方面都互有收获。”公共选择学者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假定“有代表性的或者普通的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和政治活动时,都是以同样的普遍价值尺度为基础而行动的”。第一节经济管理的性质和原则

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构成公共部门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根据荷兰学者汉斯·范登·德尔和本·范·韦尔瑟芬在《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一书中的说法,福利经济学的核心主题是一个团体中的个人的共同福利(共同福利包括由经济所决定的团体的幸福),它包含三种因素:各种条件的公式化约束;关于以上条件如何被团体中的机构加以实现的研究;对于现存的团体机构的贡献及现存的团体福利政策的批判性评价。福利经济学不仅关心公共政策(政治)对于社会价值的分配,而且关注由此带来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问题,从稀缺性方面观察社会价值的分配。帕累托、巴罗、兰格、丁伯根和鲍莫尔等福利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一是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的条件下定义;二是关于一个经济(秩序)的组织如何影响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问题。

福利经济学是围绕“共同利益问题”“公共分配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构建起来的,在关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关注在其基础上的财富分配即社会福利问题。尽管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但在公共部门经济学当中大量使用“效用”“效用函数”“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及“社会福利函数”等福利经济学中的基本术语。福利经济学还是对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分析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从抽象的角度来说,主要讨论的是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收入的再分配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福利经济学利用这种标准来评价以不同制度(主要是政府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以便确认最理想经济的学科。”福利经济学的框架建立在社会选择标准的基础之上,这包括配置效率和帕累托效率。满足这项原则的必要条件、公平理论及实施的原则、社会福利函数及各个学派的公式、社会最优选择等。

公共部门经济学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政府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中,从微观经济层次角度,对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收入不公平等社会现象进行剖析,提高政策运行效率,由政府针对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失灵”等问题,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层次的角度,在封闭的经济中,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和价格政策,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开放的经济中,政府通过对货币及汇率制度进行国际标准化的管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经济学考察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和公司在市场中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或集合经济并检查如通货膨胀和失业一类的政策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在经济分析中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完成交易的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将经济行为的基本主体分为两大类:个人和企业。个人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才能)的所有者;企业即生产单位,一方面是商品的生产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微观经济学研究这些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一系列既定的假设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中,通过价格机制,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框架即通过对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政策途径。这一框架由以下理论构成:消费者行为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分析工具。“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共部门经济学目前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

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工具,公共部门经济学家根据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运用演绎法和数学模型,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解决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以社会效用最大化为目的来讨论政府的微观行为。其中包括估算政府制定政策的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和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指导其他微观主体的社会行为,等等。微观经济学是使公共问题的争论转化为实证分析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程度。

经济管理是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监督等各项实践活动的总称。经济管理是人们进行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经济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济管理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是指经济管理反映协作劳动、社会化生产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性质;后者是指经济管理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性质。经济管理的二重性原理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的。管理的二重性是由生产的二重性决定的。经济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经济管理的共性,经济管理的社会属性是经济管理的个性,经济管理的二重属性是同一管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学习和掌握经济管理的二重性原理,有助于我们探索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客观规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学;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对外经济开放”的方针,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经验和方法。

经济管理的原则,是经济管理中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规范和标准。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最佳效益的原则。第二节经济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在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相应地发生着以下演变。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许多管理思想散见于各种古籍中,是先于西方几千年提出来的,许多管理思想至今还具有借鉴意义。

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尽管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孙武、司马迁等提出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但都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期间及后期,一些著名的人物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管理思想。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的观点;罗伯特·欧文提出了重视人的因素的观点;查尔斯·巴贝奇对作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按照对生产率贡献大小来确定报酬的制度。

二、古典的管理思想

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之间。以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在资本主义管理史上,他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方面。在作业管理方面,泰罗的三项管理方法:第一,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第三,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在组织管理方面,泰罗也制定了三项管理方法:第一,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设立专业计划部门,按照科学的规律制订计划,管理企业;第二,实行职能工长制;第三,利用例外原则进行管理控制。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整体趋向一个目标,它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六项活动。管理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项,管理活动又包括五个要素或五个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第二,法约尔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有名的“法约尔法则”,即大企业的下级阶层和小型企业以及初级企业的经理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是技术能力,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的经理和大企业的车间主任以上的管理人员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能力。第三,法约尔总结的十三项一般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三、中期的管理思想

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以梅奥和巴纳德等人的思想为代表。梅奥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们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不仅有经济动机,更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必须注意从社会和心理方面寻找提高工人积极性的办法。第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只重视正式组织是不够的,还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搞好平衡,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即士气,士气越高生产效益也就越高,管理者要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巴纳德是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在组织内,主管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依靠主管人的协调,才能维持一个“努力合作”系统;组织的存在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和意见的交流;要使组织存在和发展,必须符合组织效力和组织效益原则。

四、现代的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1945年以后。这一时期管理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一系列管理学派,这里主要介绍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雷戈等。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论。他认为,影响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因素,如基本工资、工作安全以及周围关系等,这些因素一般不构成强烈激励,因此也叫保健因素;另一类是内在因素,包括工作本身、成就、晋升等,这类因素是满足个人发展或自我价值实现的因素,因而是真正的激励因素。麦克雷戈提出了X理论-Y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取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决策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决策的性质可以把它们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戴尔和杜拉克。该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的,通过对管理中成功经验和失误的研究,就能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就能学会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这一思想为基点,该学派主张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与案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括和理论化,从而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权变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桑斯和菲德勒。该学派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情况采用相宜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节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它是对企业管理工作客观必然性的揭示,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企业管理者如果违背了管理原理,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就要承受严重损失。

一、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或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系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为了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优化目的,必须对管理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这就是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

运用系统原理研究管理问题,必须明确:系统由哪些要素组成;系统内外部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联系方式;系统及其要素具有的功能;系统的生产、发展过程对现存系统的影响,以及发展的趋势;维持、完善与发展系统的源泉和因素;完善系统功能的途径。

管理的决策和措施就是建立在上述的系统分析基础之上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把握好系统的四个特性,即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环境适应性。

二、人本原理

所谓人本原理,就是指一切管理活动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遵循人本管理原理,从保护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人的合理意愿,维护人的基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所有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一要建立适宜的体制,二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三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积极促进人才流动。

三、责任原理

在管理活动中,要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要处理好责任、权力、利益之间的关系。管理过程就是追求责、权、利统一的过程。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在实际管理中,能力略小于职责,从而使工作富有挑战性。这样,管理者的能力与其所承担的职责相比,常有能力不够的感觉,会产生一种压力,从而促使管理者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且可以发挥参谋、智囊的作用。使用权力时,会做到谨慎小心,工作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种动力。当然,能力不能过小,以免承担不起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也有人认为,高层次应是能力略大于职责,而中低层管理人员职责能力略小于职责好些。

四、效益原理

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对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效益表现为量与质的综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其核心是价值。效益原理强调千方百计追求管理的更多价值。追求的方式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同,一般表现为下列情况:耗费不变而效益增加;耗费减少而效益不变;效益的增加大于耗费的增加;耗费大大减少而效益大大增加。显然,最后一种是最理想的目标。为了实现理想的管理效益,必须大力加强科学预测,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优化系统要素和结构,深化调控和评价,强化管理功能。

五、创新原理

创新是组织要根据内、外环境发展的态势,在有效继承的前提下对传统的管理进行改革、改造和发展,使管理得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创新原理是对现有事物构成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或分解,是在现有事物基础上的进步或发展,是在现有事物基础上的发明或创造。创新原理是人们从事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创新虽有大小、高低层次之分,但无领域、范围之限。只要能科学地掌握和运用创新的原理、规律和方法,人人都能创新,事事都能创新,处处都能创新,时时都能创新。

六、可持续发展原理

可持续发展既不是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也不是单指生态持续,而是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没有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它反映的是复合系统的动作状态和总体趋势。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七、动力原理

所谓动力原理,就是指管理必须有很强大的动力,而且只有正确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持续而有效地运行。

管理的动力,大致有三类,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管理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动力,是通过利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精神动力,就是用精神的力量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信息动力,就是通过信息的交流所产生的动力。

现代管理中正确运用动力原理应注意把握三点:一要综合、协调运用各种动力,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和集体动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三要在运用动力原理时,要重视“刺激量”这个概念。

八、能级原理

现代管理中,机构、人员的能量有大小之分,当然也就可以分级。所谓分级,就是建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规范和一定的标准。现代管理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之中。这就是现代管理的能级原理。

现代管理中科学运用能级原理,应注意把握三点:一是能级管理必须按层次进行,并且有稳定的组织形态,二是不同的能级应表现出不同的权力、责任、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誉,三是各类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

九、时空原理

所谓时空原理,是指现代管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只有充分地把握时空变化情况,科学地、合理地、高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才能取得管理的高效益。

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与运动着的物质状态密切联系,所以,在现代管理中观察任何事物运动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其时空变化,时空的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系统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系统的结构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系统运动状态变化的速度与时间空间的变化是一致的,四是时空与空间可以变换。第四节经济管理的职能

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与社会主义连接在一起。当前,我国的经济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物质基础比较薄弱、总体的发展比较低等。如何平衡一个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是重中之重。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简要论述政府应如何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能,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承担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四项主要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不能出现“越位”“错位”等行为。政府只能在法定的范围内切实履行自己的职权,把该管的能管的事情管好,做到依法行政,才会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政府的效能。我们既不能停留在过去认为“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也不能认为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生产力发展很快,物质基础较为雄厚。第二,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主要表现在生产社会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总体能力差,劳动生产效率低下,人均产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如何履行经济管理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要明确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有哪些

只有明确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范围,政府在管理经济时才能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经济职能是行政管理最重要的职能,经济职能作为上层建筑必然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政府的大量工作是对国家经济进行管理,包括合理配置资源、保持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国力、促进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明:“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明确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范围是政府高效能管理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一)预测职能

经济预测,就是对客观经济过程的变化趋势所做出的预料、估计和推测。经济预测是经济决策和经济计划的科学前提,是正确认识经济环境及其变化的必要条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经济预测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类推原则。经济预测的一般程序和步骤:确定预测的目的和任务;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进行预测计算;对预测结果进行评定和鉴别。经济预测的方法有两类,一是定性分析预测法,二是定量分析预测法。(二)决策职能

经济决策,是指人们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改革策略和重大措施等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经济决策的程序: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方案评估,择优决断;实施决策,追踪反馈。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经济决策贯穿了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经济建设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决策对社会政治和人们的心理也产生重大影响。(三)计划职能

经济计划,是指人们按照经济的内在联系,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发展过程所做的具体安排与部署。经济计划在我国的经济管理活动中仍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计划体系是由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计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等多种计划系列所组成的。计划职能是指根据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目标,通过工作计划将组织战略和目标逐层展开,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战略实施和资源分配方案。其步骤:选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发掘可行方案;评估方案;选定方案;拟定辅助计划;进行相应的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执行计划。经济计划的原则: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量力而行与留有余地相结合。(四)控制职能

经济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和计划的完成,而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动。经济控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即控制要围绕目标、控制要按标准进行、控制要有组织机构。经济控制,按控制的系统关系可分为自力控制和他力控制;按控制的实施方式可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按控制活动和经济运行过程中实施的时间不同,可分为预防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以上三种控制方式的具体内容不同,因而实施控制的效果和要求也是不同的。经济控制的方法有会计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五)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是指对经济活动的监察或督导。监察就是监督和检查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各种法律、政策、制度等有关规定;考察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原定目标的要求,如不符合,则需要查明出现偏差和导致失误的原因。督导就是对经济活动的督促和引导,纠正偏差,确保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

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经济监督,有其客观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可以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考察。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要保持正常的经济活动的进行,仍需要进行经济监督。因为在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组织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在分配方面我国贯彻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中,还会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发生,等等。

经济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监督的主要内容有计划监督、财政监督、银行监督、工商行政监督、质量监督、安全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等。

经济监督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加强经济监督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要严格按照经济监督的过程进行监督;要在经济监督过程中,搞好计划、核算、分析和检查四个环节。(六)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刺激手段,唤起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其将储存的潜能发挥出来的管理活动。

激励职能的特点:作用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变化性和差异性;不可测定性。

激励职能的类型有:目标激励;奖罚激励;支持激励;关怀激励;榜样激励。

激励理论主要有:ERG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二、要正确定位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社会经济中,政府的重要责任是以弥补市场失灵而确定的配置、稳定和分配等的责任。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责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效率状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在一般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能被认为是调节经济的唯一手段。但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就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有些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如市场垄断等是不可能凭借市场调节就能解决的,要使市场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此时政府就要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就要综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手段,稳定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定位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是政府对经济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必要条件。

三、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和行政体系外部的监督的作用

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反映政府“越位”或“错位”等的行为,使相关部门能早发现、早纠正。通过完善监督制度,使政府相关部门在干预经济时始终保持警惕心理,牢牢把握其经济管理的权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就不要管,不至于造成政府干预经济发展过多的局面;同时也能促使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在处理经济问题时保持高效。这是政府在经济管理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要保证。

四、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抓好软硬两个环境的优化

一方面,抓好行政环境建设。通过建设良好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诚信度等软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尊商、富商”氛围。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党的宗旨决定的,是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建设进程的加快,行政相对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要切实负担提供治安、教育、交通、国防外交、医疗、环保、民政社保等公共服务职责,保证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全程配套到位的服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搞好勤政廉政建设,要做到不只批条子,不认条子,一切按规矩去办,提高办事透明度,反对权钱交易,以良好的形象树立县级政府领导经济建设的权威。政府的实体管理和程序管理都必须公开、透明,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本、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行政相对人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特别是要加强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包括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统一有效的政策信息网络,做到政策法规信息的及时发布、及时宣传、及时更新。行政管理的手段要以便捷、多元化为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联络方式,如邮寄、电话、传真、网络等,实现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审批、许可、确认、给付的管理高效。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要遵循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把多级审批改为一级审批,把多部门分别审批改为整体联动审批,把数次审批改为一次审批,并提供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要抓好基础设施硬环境的改善。本着“规划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原则,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对外吸引力。搞好水、电、路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建设行政区、文体活动区、商住区、工业区、商贸区,把县城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城市格局,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这是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发挥高效能的重要途径。第五节经济管理的内容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管理经济学为经营决策提供了一种系统而又有逻辑的分析方法,这些经营决策关注于既影响日常决策,也影响长期计划决策的经济力,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

一、对人力的管理

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处在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广义上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客观上所存在的人口,包括在该时期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口。研究人力资源要防止表面化和简单化,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动态的研究。

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和创造性;时效性和连续性;动态性和消费性;再生性和适度性。

我国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为人力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质量;广开就业门路,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达到人尽其才;挖掘企业劳动者潜力,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总体组织系统的调控机制:同素异构原理一般是指事物的成分因在空间组合关系和方式的不同,即在结构形式和排列次序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引起不同的变化。例如,在群体成员的组合上,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群人,由于排列组合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生产过程中,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劳动力因组合方式不同,其劳动效率高低也不同。同素异构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刚石与石墨,其构成是同样数量的碳原子,但由于碳原子之间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与组合关系的不同,形成了在物理性质上存在着极为明显差别的两种物质:金刚石坚硬无比,而石墨却十分柔软,在色泽与导电等方面两者也迥然不同。通过观察金刚石与石墨两张元素结构图,就足以证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素异构原理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在组织中同样一群人,由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组合排列方式上的差别,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现实活动中,可以举出大量此类案例。由此可以说明构建完善组织系统的动态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组织人事调控机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重视组织内部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不断地对组织与人员结构方式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能位匹配原理:人员招聘、选拔与任用机制:能位匹配原理是指根据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能力,将员工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保证岗位的要求与员工的实际能力相一致、相对应。“能”是指人的能力、才能,“位”是指工作岗位、职位,“匹配”是一致性与对称性。企业员工聪明才智发挥得如何,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如何,都与人员使用上的能位适合度成函数关系。能位适合度是人员的“能”与所在其“位”的配置程度。能位适合度越高,说明能位匹配越合理、越适当,即位得其人、人适其位、适才适所,这不但会带来高效率,还会促进员工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反之亦然。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必须建立以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制度为基础,运用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等科学方法甄选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能位适合度,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员工配置运行与调节机制:互补增值、协调优化原理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采用协调与优化的方法,扬长避短,聚集团体的优势,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配置。人作为个体,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作为群体,则可以通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组合成最佳的结构,更好地发挥集体力量,实现个体不能达到的目标。在贯彻互补原则时,还应当特别注意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协调与优化。所谓协调,就是要保证群体结构与工作目标相协调,与企业总任务相协调,与生产技术装备、劳动条件和内外部生产环境相协调;所谓优化,就是经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结合方案。互补的形式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如个性互补、体力互补、年龄互补、知识互补、技能互补、组织才干互补、主客观环境和条件互补等。

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是指将提高效率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有效激励,使员工明辨是非,认清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保持持续不竭的内在动力。在企业中一切工作都要以提高效率为中心,时时处处将提高效率放在第一位,各级主管应当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员工的劳动行为实现有效激励。例如,对员工要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能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实施,才能使每个员工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岗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如果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都一样,那么就不利于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带动中间,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搞好。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特别是企业精神的培育,教育、感化员工,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传递,以及系统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更丰富的信息和技能,促进员工观念上、知识上的转变和更新。

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是在企业的人事活动中坚持“三公”原则,即待人处事、一切人事管理活动都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提倡起点相同、规则相同、标准相同,考评公正、奖惩公平、政务公开,采取比赛、竞争的手段,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激发员工的斗志,鼓舞员工的士气,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为了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应当提倡员工相互比赛、相互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为全体员工搭建一个体现“三公”原则的大舞台,将绝大多数员工吸引到这个“效率优先、平等竞争”的舞台上,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施展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企业中,应创造一切条件鼓励员工在生产产量、质量、技术操作等方面相互比赛、相互竞争,使员工在竞争中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动态优势原理:员工培训开发、绩效考评与人事调整机制:动态优势原理是指在动态中用好人、管好人,充分利用和开发员工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在工作活动中,员工与岗位的适合度是相对的,不适合、不匹配是绝对的。因此,应当注重员工的绩效考评及员工潜能和才智的开发,始终保持人才竞争的优势。社会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处于变动之中的,企业的员工也处于变动之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从优化组织的角度看,企业员工要有上才有下、有升有降、有进有出、不断调整、合理流动,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优势和长处,使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受益。

二、对财力的管理

财力及其运动:财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财力的运动过程可以概括为:财力的开发(生财)、财力的集聚(聚财)和财力的分配使用(用财)三个环节。财力运动的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生财是运动的起点和归宿,是聚财和用财的前提;聚财是运动的中间环节,是生财和用财的制约因素;用财是为了生财,用财和生财互为目的。

财力的集聚与使用:财力集聚的对象,就是国内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和国外资金市场中的游资,其中国内社会总产品价值中“M”部分是国家财力集聚的重要对象。财力集聚的主要渠道有财政集资、金融机构集资和利用外资。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除了搞好财政集资外,尤应重视金融机构集资和利用外资。财政集资的主要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金融集资的主要特点是有偿性和周转性。财力使用应坚持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集中资金,保证重点;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搞好财力平衡。

三、对物力的管理

物力的概念和物力管理的内容:物力是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物质资料和自然资源两大部分。物力管理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物力的开发、供应和利用;二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物力管理的基本任务: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开发、供应、利用和保护好物力资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合理地、永续地利用物力,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和进步。

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适度开发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四、对科学技术的管理

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的总和,它一般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生产手段、工艺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体现这些方法和技能的其他物质设施。

科学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科技协作与科技攻关,积极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对时间资源的管理

时间资源的特性:时间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时间资源具有不可逆性;具有供给的刚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均等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无限性和瞬间性。

时间资源管理的内容:时间资源的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时间资源管理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对生产时间(即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领域到产品完成的时间)的管理和对流通时间(即产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的管理。

时间资源管理的基本途径:规定明确的经济活动目标,以目标限制时间的使用;制订详细的计划,严格控制时间的使用;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充分挖掘时间潜力;保持生产、生活的整体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

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

经济信息的概念与特征:经济信息是指反映经济活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的统称。经济信息的特征:社会性、有效性、连续性和流动性。

经济信息的分类,按照经济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按照经济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又分为有关过去的信息和有关未来的信息,按照经济信息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经济信息管理的基本程序:广泛收集、认真加工、及时传递、分类储存。经济信息管理的要求:准确、及时、适用。第六节经济管理的方法

组织的经济管理方法和行政管理方法本身有其自身特点,组织具有综合效应,这种综合效应是组织中的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一、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的含义及特点。经济方法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正确理解经济方法的含义,需要把握以下要点:经济方法的前提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经济方法的实质和核心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经济方法的基础是搞好经济核算;经济方法的具体运用,主要依靠各种经济杠杆;运用经济方法,主要依靠经济组织。经济方法的特点是利益诱导性或引导性、平等性、有偿性、作用范围广有效性强。

经济方法的科学运用。经济方法的科学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经济杠杆的科学运用。为了科学有效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研究各种经济杠杆的不同作用领域和具体调节目标。税收杠杆的调节触角可以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多种调节目标;信贷杠杆是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其调节目标从宏观上看可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从微观上看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等等。必须使各种经济杠杆有机地结合起来,配套运用。要注重科学地选择经济杠杆和掌握经济杠杆的运用时机与限度。

二、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的含义及特点。经济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形式来管理经济活动一种手段。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

经济管理中使用法律方法的必要性,法律方法是国家管理和领导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经济管理中之所以要使用法律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统一,保证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朝着同一方向、在统一的范围内进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体讲: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合法利益;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实现;为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为了推动和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加强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为了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的含义及特点。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行政方法的特点:强制性、直接性、无偿性、单一性、时效性。

行政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性。行政方法的作用表现在: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动员广大劳动群众和经济组织完成统一任务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行政方法,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过程;科学的行政方法,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行政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容易造成经济活动的动力不足;容易割断经济的内在联系;容易造成无偿调拨、无偿供应、无偿支付的现象。

行政方法的科学运用。深入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行政方法建立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要严格规定各级组织和领导人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正确处理各级组织的关系;要精简机构,建立健全行政工作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要依靠群众,发扬民主,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四、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的基本原则

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是管理者履行各种管理职能,顺利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建立合理的经济管理组织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有效性原则,即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包括它的结构形态,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都必须讲效果、讲效率;坚持权力与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即各级经济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根据所管辖范围和工作任务,在管理经济活动方面,都应拥有一定的职权,与此相对应,还要规定相应的责任;坚持管理层级及幅度适当的原则,一般来说,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即幅度宽对应层较少,幅度窄则对应层较多;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执行与监督的分设原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