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6:38:33

点击下载

作者:杨伯华,缪一德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四版)试读:

第一版前言

西方经济学是指在西方高等学校里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研究当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主要经济问题,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家所归纳出来的许多经济理论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机制和通行原则,提供了解决市场缺陷的操作思路和调控政策。这些理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为我国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有着明确的社会价值和伦理取向,贯穿着某种经济哲学思想。经济学中的许多原理的运用也会受各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而且许多经济理论是以一定的假定为前提的。因此,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的经济条件环境,毫无分析地生搬硬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简单地解决我国的实际经济问题。

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有些地方采用了柴讠永和杨伯华二位教授主编的、1992年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章节内容。可以说,本书是在那本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是那本教材的全新的修订本。本书内容有以下一些显著变化:(1)在篇章结构上做了较大调整。淡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突出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微观与宏观一体性。全书由原来的十六章合并为现在的十三章,缩减了教科书的篇幅,而且各章的节次也做了适当的增减,结构显得更为紧凑。(2)删减了相对次要和相对繁琐的内容。比如,一般均衡理论的数学模型、宏观经济的总供需模型、希克斯的经济周期模型和卡尔多的经济增长模型等。除此之外,还简化了一些过分繁琐的图形推导。全书重点更加突出,表达更加精炼。(3)增添了近年来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在微观分析方面,新编入了经济信息、产权理论和公共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在宏观方面,突出了对价格调整过程、创新周期理论等内容的分析,从而全书内容更加新颖,更富时代特色。

参加本书写作的都是从事多年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他们不仅对这门学科有较多的研究,而且对中国读者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深切了解。作者力求使这本教材更加适合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特别是财经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本书也适合于从事工商、金融、财税和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者。

本书的特点是:①系统全面,注意内容的规范性;②简明通俗,围绕主要经济问题对基本理论原理进行解释,尽量回避对各流派之间的争论做分析和评价;③注意培养读者的经济思维能力,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

本书是作者们共同努力的集体成果。各章撰写者是:杨伯华(第一章);吴开超(第二、三、四、五章);杨伯华、吴开超(第六、七章);缪一德(第八、十二章);缪一德、曾志远(第九章);曾志远(第十、十一章);杨伯华、曾志远(第十三章)。

本书的内容取材于西方国家一些流行的同类教科书和论著,也参考了一些国内的相关资料。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编者2000年3月

第四版序言

▲世界聚焦经济学

尽管1929—1933年间,全世界陷入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在那以后的七十多年中,局部地区和国家也出现过经济和金融危机,甚至出现过1997年那样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多数国家的经济实现了稳定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提高,似乎经济大萧条不会重现了。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经济繁荣之时,始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再次袭来。面对新世纪的世界经济危机,各个国家政府强力出击,推出一系列改革金融、刺激经济的政策,希望减轻衰退,迅速复兴经济。效果如何,人们当拭目以待。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枯荣,经历过经济制度的转型变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得益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经过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经济学的专业范畴、分析工具、分析方法、研究范围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无论是作为一门科学,还是作为一门学科,经济学都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家的感受“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家庭管理”。家庭管理的核心就是“节约”或者“效率”。中国素来有“经世济民”、“经邦济世”之说,意味着经济学也关注国家管理的问题。所以,无论是家庭成员和公司员工,还是地区和部门管理者,甚至是国家管理者,都应该掌握必要的经济学。

重视经济学并不是希望人人都成为以经济学研究为职业的经济学家,也不是因为经济学能够直接教给我们一些赚钱的窍门,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毋庸置疑,经济学理论源于实实在在的经济生活,经济学家的思维方法也源于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但是,学会自觉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来理解现实,自觉运用经济学的专用工具来分析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卡尔·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整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

沃尔特·威廉姆斯说:“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也是运用广泛的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经济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有关人类行为利益与成本问题的任何一种讨论。”

▲教材细节扫描《西方经济学原理》的第一版在2000年面世,2002年和2004年本书的第二版和第三版也先后出版了。第三版出版以来,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日新月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的的发展,社会对人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必须具备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诸如此类变化,不仅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而求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为了适应社会要求的变化,我们根据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参考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对《西方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第四次修订。

秉承第三版的风格,第四版仍然追求以尽可能简明的形式来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力图为读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一个基本框架。除此之外,第四版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学方法和经济学工具的实际运用,意在培养读者理解现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尽可能在本书中提供这门学科比较全面而完整的内容,而不是片面或过分简单的节选。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从单个的家庭、单个的企业和单个的市场,再到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从市场有效时的自由竞争理论,再到市场失灵时的政府干预理论;从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的追求,再到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实现;从产品市场到要素市场,再到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

我们知道许多读者对经济学开始都有浓厚的兴趣,但是难于坚持学习。所以我们选择一些例子来说明原理,使学生感兴趣,并使内容生动活泼。同时,我们还通过运用原理来说明现实与争论,让原理活灵活现。比如,运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工具来分析政府的税收类型的选择、政府不同的住房支持政策的选择;又如,运用供求均衡理论工具来分析人体器官市场问题、关税和配额的福利影响问题等等。

我们意识到不少学生感到经济学难学,为此,我们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并为学生而写。我们不使用让人畏惧的形式与语言,并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实质性内容上。在经济学中大量使用的经济函数,我们在书中也尽可能避免使用,而用经济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来表述。我们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使用简明的平面图形。第四版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图形和表格,目的就是便于读者直观形象地理解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关系。

尽管经济学中有很多模型,有很多分析工具,但我们在书中坚持运用供求均衡分析,而不是介绍多种分析模型和工具。比如,我们用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决定与变化,分析政府的微观规制对交易价格、交易量和经济福利的影响。再如,我们用总供求均衡理论来分析GDP、价格总水平和总就业量的决定与变化,并用其分析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读者也许会发现,第四版中还有其他经济模型,实际上其他模型只不过是供求均衡模型的变形而已。

▲可选的学习思路

经济学内容多而且杂,常常让人感觉看得懂,听得懂,记不住,容易忘,无法整体把握。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主要的经济学知识理顺。为此,我们在此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教材的思路,以供读者参考。当然,如果读者能够自己理出一个线索出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按照传统的经济学分类方式,第四版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导论(第1章),主要介绍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经济学中的图表,主要是为学习具体的经济学知识作一些准备。可以采取的一种学习线索是,从研究问题(第1节),到研究方法(第3节),再到经济图表(第4节)。

微观经济学(第2、3、4、5、6、7章),主要介绍对单个家庭、企业和市场的经济行为分析的理论工具和实际策略。可以采用的线索之一是:从家庭行为理论(第3章),到企业行为理论(第4、5章),再到市场运行理论(第2、6、7章)。可以采用的线索之二是:从市场有效理论(第2章、3章、4章、5章第1节、6章的竞争性要素市场、7章的第1节)到市场失灵理论(第5章的3、4、5节,第6章的垄断性要素市场、7章的2、3、4、5节)。

宏观经济学(第8、9、10、11、12、13、14章),主要介绍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的理论工具和政策运用。可以采用的线索之一是:从总供给模型(第13章),到总需求模型(第9、10、14章),再到总供求模型(第8、11、12章)。可以采用的线索之二是:从经济理论(第8、9、10、11章)到经济现实(第12、13、14章)。

▲学习建议点滴

经济学是作为经济类的基础课来设置的,是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学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注意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分别属于不同体系,不可将这两门不同的学科混淆起来。

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多观察,多思考,用实例帮助理解,也可适当练习试题。适当的练习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的重要手段。

理解经济图形。图形是本书的教学难点。学习经济学必须懂得图形。图形并不要求死记,但必须看懂和理解。要根据教材进行训练,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图形,会识图,绘图。

重视运用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特别强调原理的运用,要求读者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进行简单的经济学分析。

▲编写团队素描

为了编写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培养教学的教材,经过反复讨论选择,我们成立了《西方经济学原理》教材修订编写组。◆除了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担任教材编写的顾问之外,我们编写组还包括西南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的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材修改部分的执笔人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吴开超教授和曾志远教授。他们都是毕业于国内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不仅对经济学原理相当熟悉,对现实经济生活也有相当的理解。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两位作者长期担任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学教学的实践经验。◆除了杨伯华教授和缪一德教授外,教材修改编写的基本分工是:吴开超编写教材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曾志远编写教材的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编写组的其他成员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案例和材料,还负责了部分文字的录入和编辑。

▲感谢、祝愿、期待

本书得以编写出版,除了编写成员的愉快合作外,我们心中充满感激。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专著、教材、论文和新闻报道。比如,萨缪尔森等主编《经济学》、曼昆主编的《经济学原理》、希勒主编的《当代经济学》、帕金主编的《经济学》。此外,还有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的新读者,当你初次登陆经济学时,心中难免有点担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我们要由衷地说,充满魅力的经济学世界正在等待你去遨游!经济学教会你们弄清目标,认识到制约和机会成本,掌握不确定性,并知道如何根据新的观察得到最新的信息。学习经济学是购买以后在许多职业和生活道路上可以运用的期权。值此,我们祝愿你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一帆风顺!

我们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太紧,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我们当为此负责。本书的难易程度介于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之间,因而既适合自学者,也可供多个层次的教师和读者使用。我们盼望来自读者的批评和建议!编者2011年8月于光华园

第三版序言

在本书的第一版(2000年版)的基础上,2002年本书的第二版面世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面对人们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新月异,不仅经济学的内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根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参考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对《西方经济学原理》进行第三次修订。

如果第二版的修订还只是细枝末节的话,那么与第二版比较,本书的第三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较大的变动:

第一,西方经济学的初级教材运用大量的图形来直观地说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除了对第二版中的部分图形进行美化之外,我们还为更利于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增加了一些图形。比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价格效应中增加了两个图形,便于对低档品、吉芬品的价格效应和需求曲线的理解。又比如:在劳动和资本的供给理论中,我们参照西方流行教科书的处理方式,运用了两个无差异曲线分析图说明了劳动供给和资本供给的形成。除此之外,还增加了IS—LM—BP模型的图形。

第二,为了更便于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线索,我们对篇章结构做了较大的调整。本书第三版由原来十三章五十三节扩展为十四章六十一节,使得教材内容显得更为完整充实。同时,还对原有的一些章节进行了分拆,比如原来第二章的第四节拆分为两节,以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把握供求均衡分析方法;把原来第六章的第二、三两节重新增写调整为三节,使得要素市场上的分析也按照要素需求、要素供给和市场均衡的思路来安排。

第三,为了反映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和内容上的发展,也为了使经济学在初级和中级之间更好地衔接,我们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其中有些内容还有一定的深度。在第三章中增加了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在第五章中增加了第五节经济博弈论的内容;在第七章中增加了公共选择和政府失效的内容;在第十和第十一章中间增加了总供求均衡分析的AD—AS模型,这不仅使得本书的常用宏观经济模型显得完整,而且也使本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和发展。在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一章,加入了经济冲击和价格调整的内容;在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这一章加入了IS—LM—BP模型,以便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运用。

第四,西方经济学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分析,即单个家庭或单个厂商、单个市场和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析。为了便于体现这三个层次,我们在字母的使用上进行了区分。比如,第三版中单个家庭的消费量和单个厂商的生产量用q表示,市场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用Q表示,而国民经济总量(总收入量、总支出量、总供给量、总需求量和总产量)则用Y表示。同时,个人需求用d表示,市场需求用D,总需求用AD,相应地,厂商供给用s,市场供给用S,总供给用AS。此外,函数式中的所有系数均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宏观消费函数一般写为C=c+c·Y。qd

西方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和国内编写的经济学教材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认为最大的不同是国外教材本身包括了较多的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多以案例分析、背景介绍、人物小传和理论新发展导读的形式穿插在教材之中,使得教材篇幅巨大。在我们看来,教材和教学辅导资料应该分开来,二者合一对我国的学生不是很恰当。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三版仍然追求以尽可能简明的形式来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读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本书第三版仍然是作者们共同努力的集体成果,各章撰写的分工略有改变。第一章由杨伯华撰写;第二章由吴开超撰写;第三章由白莹、吴开超撰写;第四章由吴开超撰写;第五章由白莹、吴开超撰写;第六由杨伯华、白莹撰写;第七章由吴开超、白莹撰写;第八章由缪一德撰写;第九章由缪一德、曾志远撰写;第十章由曾志远撰写;第十一章由曾志远撰写;第十二章由缪一德撰写;第十三章由缪一德、曾志远撰写;第十四章由杨伯华、曾志远撰写。吴开超负责微观经济学部分的统稿工作,曾志远负责宏观经济学部分的统稿工作。

本书的内容取材于西方国家一些流行的同类教科书和论著,也参考了国内的一些相关资料。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编者2004年7月

第一章 经济学导言

本章重点及难点(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2)基本经济问题的产生和内容。(3)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机会成本。(4)收益递减规律与相对成本递增规律。(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6)“理性经济人”假定。

在实际生活中,居民户、企业和政府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翻开报纸和杂志,占据大幅版面的是价格、工资、广告、收入分配、消费者权益、公平交易、外汇储备、银行利率、股票涨跌、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税收等经济问题。打开电视和收音机,占用大量黄金时间的仍然是这些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纷繁复杂,备受关注。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们通常根据一些给定条件,运用一套可以适用于各类经济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而建立了一门学科即经济学来解释复杂多样的经济现象。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诞生到现在,现代经济学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其研究成果之丰富,研究范围之广泛,以至于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1.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内容相当丰富、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

就内容看,它可以泛指与经济问题有关的,至少应包括有三种类别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第一类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它着重于运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学等方法来研究和总结企业营运的经验;第二类是对一个经济部门、领域或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而形成的运用经济学,比如资源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第三类是纯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等。本书只限于研究理论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它构成了西方院校所讲授的经济学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部分。

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看,经济学作为学术上的一门独立学科,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为经济学奠定基础,直到现在的200多年中,西方经济学已经经历了六次在理论学术观点上的重大的革命性改变。它们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货币学派的反凯恩斯革命、斯拉法革命和理性预期革命。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除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派之外,还有其他各种非主流经济学和异端学派存在。所以,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学派之间的经济理论,存在着很大差异。本书作为经济学概论性教科书,尽量注意了内容的规范性。我们采用了近年来西方教科书流行的结合或综合形式,包容了一些重要学派的见解,但着重对当代的流行理论进行解说,集中分析当代西方经济中的主要经济问题和政策主张,不强调和较少涉及各流派之间的争论,也较少回顾经济理论的演变发展过程。2. 经济学的定义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

经济资源是指对人有效用而且又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有效用而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是自由取用之物。稀缺性的标志是价格,价格不为零的有效用的资源就是稀缺性资源。在西方经济学看来,劳动、资本、土地、管理、技术都是稀缺性资源,这不仅因为它们对人们有效用,而且因为人们要获得它们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格: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现有的经济资源总量是有限的,现有的可利用的技术是一定的,因此经济资源投入而可能获得的产出也是有限的,人们所能获得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当然也是有限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人们的需要总是无限的。生存、舒适、奢侈……需要的层次会逐步向上发展,且种类无限,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无法摆脱并始终面临着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有限性这个最根本的经济问题,而且绝不可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面对这一根本的经济难题所能做的是什么呢?是如何去做出合理的选择,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实现节省或效率,使产出达到最大,使人们的需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就此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而实现节省或效率,既是经济学要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经济学家永远也无法完全解决的中心课题。

节省或效率是通过选择来实现的。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选择是必要的。就此而言,经济学又是一门以科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的选择问题的科学,它对社会经济的选择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索。它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是怎样决定了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的。3. 市场活动循环图

图1-1是我们绘制的市场经济活动的流程图,它简明地说明了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活动和市场价格。(1)就消费者来说,它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向要素市场上提供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而获得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这些要素价格就构成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拥有的收入就是他的货币选票;他支付相应的价格,在产品市场中去购买所需要的食品、服装、理发等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当然,消费者还要与政府发生关系:一方面,消费者要政府缴纳社会保障税和个人所得税,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对消费者进行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2)就企业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它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所有者,通过向产品市场上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食品、服装、理发等产品和服务而获得相应的收益。企业拥有的收入成为它的货币选票,它运用这些选票在要素市场上去购买它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同时向消费者支付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价格。当然,厂商也要与政府发生关系:一方面,企业者要政府缴纳间接税(关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社会保障税和企业所得税,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对企业者进行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图1-1 市场经济活动循环图(3)如果消费者和企业仅仅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那么政府的角色就是多重的。作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政府在产品市场上,既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又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购买产品和服务;在要素市场上,它既提供公共资源,同时又去雇佣要素。作为经济活动的调控者,政府还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来引导经济运行,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当然,政府也不是万能的。4. 基本经济问题

对任何经济而言,都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基本选择问题,即基本经济问题。对这四个问题的选择决定着经济将会如何运行。(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社会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在不断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选择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厂商和消费者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政府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产出决策上,价格因素是关键。价格引导着消费,也引导着生产。所以经济学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的高低如何决定?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经济学也非常关注生产总水平的变动与就业率变动之间的密切关系。(2)怎样生产。生产产品的方式往往是多样的。比如生产纺织品,可以用手工织机生产,可以用机器生产,也可以用计算机操纵的最先进的自动化机器生产。机器越好,越节省人力,但却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厂商按效率原则自主决策的,但政府也会以管理的法规、条文、规范等方式施加重要影响。经济学非常关注厂商对生产方式进行选择的原则的分析,重视决策对技术进步的各种影响的分析。(3)为谁生产。谁来消费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者才能是高消费者。但是收入与工资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简单地说,收入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居民户和厂商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政府会用收入再分配计划进行参与,对收入分配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我们还得回答一些困难问题,诸如运气、教育、遗产、储蓄、经验、勤奋等等对收入高低的作用。(4)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做出决策。西方经济学认为,无论是命令式的中央计划制度还是市场经济制度都是两种极端的决策制度。前者由政府负责一切经济活动事务,由统一的计划管理机构通过一个官僚体系发布行政命令,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后者则是通过市场,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由交换和分散决策,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但是这两种极端的形式既不是理想的也不是现实的经济组织模式。纯粹的市场经济会存在市场失灵,诸如垄断、外部效应、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周期循环以及市场分配导致的不可接受的其他结果等。因此,为了对付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在效率、平等、稳定三个方面发挥政府的经济作用,形成混合经济。萨缪尔森说:“我们的经济是私人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实施经济控制的‘混合经济’:私有制度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指令发生作用,政府机构的作用则通过调节性的命令和财政刺激而得以实现。”西方经济学认为它们的混合经济组织模式是一种最优制度选择。在混合经济制度下,经济学家们关注的是:如何寻求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个人决策和政府决策、平等和效率之间在经济上的适度平衡,这是经济分析的中心问题之一。二、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1.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前面已经证明,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迫使社会进行投资、产出和生产方式的选择。这个基本经济事实可以用简单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形加以说明。

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其经济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即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程度的技术知识、一定数量的资本和自然资源。当这个经济社会决定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时,它实际上必须决定这些经济资源如何进行最合理的配置。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这个经济社会投入全部经济资源,需要生产的仅有两种经济物品或两类物品,以x和y来表示。它们可以是大炮和黄油,也可以是面包和葡萄酒,或者是消费品和资本品。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指充分利用现有经济资源即稀缺性资源,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限度的产品组合或结合。它提供了可供社会选择的各种生产可能性数值的清单。

表1-1提供了一系列的生产可能性清单。A点表示只生产资本品而不生产消费品的一个极端,而F点则是只生产消费品而不生产资本品的另一个极端。在其间的B、C、D、E各点,资本品的生产数量逐渐减少,以换取生产更多的消费品。两种产品的增减是借助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来实现的。这表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在生产某一种物品时,总是必须放弃某种其他物品的生产,“不存在免费的午餐”,有所得必然有所失,替代乃是必然规律。表1-1

根据表1-1的数字资料,可画出生产可能边界图形。图1-2表明:假设技术水平和经济资源的数量均为一定,社会可以沿着这条边界选择消费品来代替资本品。社会在边界上的生产和配置资源,或者说沿着边界进行选择替代,都是有效率的。效率的含义就是不存在资源的浪费。不存在浪费的状态就是经济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的时候,其生产便是有效率的。而有效率的经济是位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图1-2

如果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部进行生产,例如在图1-2的U点,这表明经济处于缺乏效率的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第一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存在着失业的劳动者、闲置的工厂设备和荒废的土地;第二是经济组织的方式缺乏效率,或经济中垄断盛行和经济调节缺乏效率;第三是统制经济制度,如官僚主义导致的激励机制的弱化、信息障碍、决策失误、无效管理和效率损失。如果经济处于边界之内,通过摆脱和消除浪费及低效率的原因,就可以使生产向可能性边界靠近,获得更好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可以在不减少某种物品产量的条件下得到其他物品的更大产量。也就是说,你有可能获得“免费的午餐”。

一个社会不可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进行生产。这是因为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其可能的最大产出组合绝不可能在其有限的边界之外。2.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用途

生产可能性边界有助于说明经济中许多最基本的概念。(1)有助于说明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有效地选择经济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式的科学。生产可能性边界恰当地表明了选择的限制条件、选择的机会、选择的效率和选择的成本。(2)给稀缺性提供了一个严谨的定义。“经济资源稀缺性”指的是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使用这些资源产出的每一种物品也都有个有限的最大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以恰当的形式表示了可以被生产出来的物品的各种组合的外部界限。(3)有助于说明许多基本经济问题和基本经济过程。比如: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可以把社会最终选定的生产物品组合点标示出来;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引申出来的效率、缺乏效率和增进效率的分析结论,为生产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了一般基础;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来表述经济增长;用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产出组合比例的变化来说明社会经济走向繁荣的过程;用目前的消费和牺牲目前消费的资本形成之间的选择来说明经济增长的途径;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的大幅移动,来表明享受到科学技术发明成果并且给予发明者丰厚奖励的经济社会所具有的巨大的发展潜力。(4)能够对经济学中的选择成本做出恰当的解释。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做出选择,而任何选择不只会带来某种好处,还会招致一定的成本。比如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多生产黄油,就必须少生产大炮,减少的大炮就构成多生产黄油的选择成本。选择成本实质上就是机会成本。经济学上把因做出一种选择得到某种东西而不得不放弃的次优选择的利益称为机会成本。如果资源可用于多种用途,则机会成本由因此而放弃的最佳用途的代价来衡量。(5)可以说明最著名的收益递减规律。收益递减规律是指相对于其他不变投入量而言,假定技术水平一定,增加某些可变投入量将使产量增加;但是,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增加相同的投入量而增加的产出量很可能变得越来越少。

向外凸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恰当地说明了收益递减规律。边界向外凸出,说明为更多增加某种产品x单位,必须以牺牲越来越多的另一种产品y为代价,即增加x产品的相对成本是递增的。这称为相对成本递增规律。相对成本递增规律是与收益递减规律密切联系的。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x和y两种产品分别是大炮(工业品)和黄油(农产品)。又假定生产大炮(工业品)只需要劳动而土地可以忽略不计,生产黄油(农产品)则既需要劳动又需要土地,并且假定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这样,不断增加农产品生产,就要把越来越多的劳动从工业部门转入农业部门并与固定不变的土地相结合,结果是每单位劳动和越来越少的土地相结合。依据收益递减规律,随着投入的劳动不断增加,增加的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将会递减,因此增加单位农产品需要从工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量就将越来越多,结果增加单位农产品必须牺牲掉的工业品也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正是收益递减规律导致了相对成本递增规律,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外凸。也就是说,用向外凸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能够说明收益递减规律。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有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个别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是指所有参与社会经济运行的个人或实体,它包括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厂商等。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体系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的科学。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别经济单位决策行为的研究,来描述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作用,说明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过程、效率及其失灵,寻求改善效率、弥补缺陷的途径。市场机制就是价格机制,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实际上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考察消费者和生产者、个别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个别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这部分是个别产品市场的价格、产量决定理论。二是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它考察要素所有者(居民户)与要素使用者(厂商)、个别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双方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要素的价格(工资、利息与地租)。三是以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为出发点,把全部社会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内容。比如一般均衡分析同时考察了产品市场上所有个别产品市场的供求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要素市场上所有个别要素的供求相互作用的关系。又如福利经济学虽然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但它却是以社会的福利问题为考察对象的。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察整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经济运行的整体,故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集中研究经济繁荣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国际收支和汇率变动这些主要经济问题,并建立理论模型,用于经济预测和决策。

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正式形成于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传统的经济理论比较忽视宏观分析,强调微观分析。传统的宏观经济观点依据萨伊定律,以充分就业为假定,认为偏离充分就业、出现经济危机只是一种例外的暂时的现象。从这种基本观点出发,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并未引起它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由于19世纪上半叶严重的或长期的萧条相对来说还很少,这就支持了传统经济学的信念。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传统经济学破产。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灾难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解释,批判了萨伊定律,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课题是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波动和增长原因,所以又称为现代收入理论。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解释,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不足会导致生产下降,失业增加;总需求过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少失业、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是否能够并且应该干预经济以改善其运行效率呢?对此,理论界存在严重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宏观经济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思想流派:一个思想流派信奉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另一个思想流派信奉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预对改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前者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为首,后者以凯恩斯主义为首。到了70年代以后,货币主义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取代,其代表人物有R.卢卡斯、T.萨金特、R.保罗以及E.普西斯科特和N.华莱士等。作为对立面的另一派则是第三代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Q.A.阿克洛夫、J.耶伦、D.罗默、O.布兰查、G.曼奎、L.萨姆纳斯和B.伯纳克等。这两个对立的思想派别的每一代都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是围绕着宏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展开的。这些主要问题是:如何解释高的和持续的失业时期?如何解释通货膨胀?什么决定经济增长?应该让谁来决定汇率?在这些问题上,这两个派别之间在观点及理论方面都存在着对立和冲突。论战的中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在每一个主要经济问题上,政府是否能够而且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这些观点、理论和政策上的分歧、冲突和论战对政界和宣传媒介关于经济政策的讨论产生了强烈影响。作为一本初级教程,本书并不强调分歧和论战,而是集中于实实在在地讨论上述这些主要宏观经济问题,有选择地对比较流行的观点、理论和政策加以介绍。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研究的重点和阐述方法存在着差别。它们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有时也采用相当不同的方法。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着眼于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个别商品市场及行业的研究,采取个量分析方法。在微观分析中,通常需要假定经济总量是给定的,比如总收入、物价水平是给定的,然后分析消费者如何将他们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支出上;分析不同行业之间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着眼于对事关全局的主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它采取总量分析方法,侧重研究主要经济总量及其总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宏观分析中,通常需要忽视经济总量在不同行业内的配置以及变化,比如忽视行业间相对价格的变化、忽视总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购买支出上的变化,而只把总收入、物价水平这些总量作为分析的关键变量。再者,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原则和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原则也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总体是个体的总和,总体行为原则就等同于个体行为原则之和,否则就会犯“合成的谬误”。比如:节俭是个人的美德,但如果整个社会节俭成风就会导致消费不足,引发经济衰退;个人涨工资增加收入是好事,但如果社会平均工资上升就会导致成本推进,结果发生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

不过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同样也涉及了对市场的分析,比如对商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分析等等。对这些市场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又必须首先研究和了解厂商、消费者、工人以及投资者的行为——正是这些个别经济单位组成了这些市场。所以,宏观经济学家越来越关注总体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分析,致力于建立相互贯通、彼此协调一致的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的表达方式

如果借用物质的三态做比方,经济学是一半为固态的学科:它不像自然科学那么精确,但又比大多数非自然科学要精确些。经济学考察和研究经济变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经济变量通常是可以计量的,所以也就适于用数学来表达经济变量及其关系。这是经济学具有固态特征的方面。就此而言,正如凯恩斯指出的:“经济学是一门容易的学科,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也正因如此,经济学除了采取文字陈述的表达方式之外,还经常采用算术的(列表法)、几何的(图示法)、代数的(方程式)表达方法。以需求原理为例来说明:假定其他情况不变,产品的价格上升,购买量将减少。这是文字陈述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采用统计的方法:根据统计资料,在各种不同价格下列出对某种商品的不同购买量,这就是需求表。这是算术方法。我们也可以根据需求表画出需求图形,得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是几何法。最后,也可以采用代数的方法,写出函数关系式Q=f(P)或方程式Q=a-b·P。dd二、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一种理论结论,它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所以,经济模型是对经济问题的一种理论解释。

现实的经济问题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任何经济模型都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使问题简化,舍弃一些次要因素或变量,集中说明真正重要的少数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经济模型是对极其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高度简化的人工经济结构,是以简化的方式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它使得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更为便捷、容易。

为此,经济学家必须做出种种假设。假设的目的是使复杂问题简化,以突出分析的重点。比如我们在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中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经济资源总量和技术既定等。这个模型简化了复杂的经济,但却提供了思考稀缺性、经济效率、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等主要经济问题的简单的方法。经济学家用不同的假设来解释不同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短期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时,假定价格是具有黏性的;而做长期分析时,则又假定价格是具有弹性的。不同的假定,对经济模型中包括哪些变量、包括几个变量,以及对变量特点的说明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使研究同一个问题,也会建立起不同的模型。比如货币需求问题,就有庇古、凯恩斯、弗里德曼等多种模型;消费函数问题,就有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多种模型。

建立经济模型必须首先提出假设,所有的经济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结论是从假设中运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得出来的。所以,如果假设是正确的,又正确地运用了逻辑推理,那就必然会导致正确的结果。

经济模型是一种逐步地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它把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分为细小而简单的、能一次性加以处理的问题。这种高度简化的模型当然会得出极不真实的结论。但是我们在高度简化的模型中逐步加进复杂的因素,考察会出现什么新的结果。然后再加上另一个复杂因素,考察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假设就会逐步变得更接近于实际,得出的理论结论也就更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

由经济模型引申出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说,假说需要对现实经济的观测来证明。把经济模型运用于经济变化的预测中,把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的变动相对照,并做统计的和历史的分析。只有当预期的变化符合经验的或历史的实际时,原则和理论才被证明是正确的。因此,经验观测和经济理论之间有一种循环关系:从反复的经验观测中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以集中概括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提炼出理论,但理论又必须由经验观测来验证。三、“经济人”假定和行为最优化的准则“经济人”的概念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引入经济学的。其意思是说: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动机所驱使,并且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总是理智地、深思熟虑地对各种可能的选择机会进行权衡比较,力图寻求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这被称为行为目标最优化准则,即决策目标的最大化(或最小化)原则。这是西方经济学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因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是通过对各种可选方案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的微量增减的变动不断调整,权衡得失,去劣择优,使边际成本趋于并最终等于边际收益而实现的,所以最优化原则又称为边际原则,即只有采用边际方法才能达到最优化的目标。西方经济学者承认,“经济人”假定和最优化准则未必完全合乎事实,但是对人的行为目标做出一致性假定,在影响人的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素来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结论,并据此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做出预测,这显然是有意义的。可以设想:要是没有这个假定,如果人们对得失、利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么经济学就很难提出什么有用的理论了。再者,任何理论总是建立在给定的前提或假定之上的。如果我们采用非功利主义的人类行为假定,比如同情心、利他主义、政治原则、道德伦理规范等,也许就更加不合乎经济生活的事实了。在这个意义上,虽然“经济人”假定不完全符合事实,但大体上不违反实际,因此应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四、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经济学家力求通过分析的方法,形成为经验和历史所证实的经济原则和理论,以用于经济预测和决策,帮助解决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但是,在涉及经济政策的问题上,即涉及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严重的争论和分歧。经济学家投入到激烈的辩论之中,他们根据各自的判断标准,进行规范分析,做出各自的评价,提出不同的主张,经济学随之被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目的在于表述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经济学分析体系叫做实证经济学。它要阐明、描述客观事物是什么、是怎样的。它只做客观的陈述和分析,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稳定的函数关系或因果关系,提出假说或理论,再由经验事实加以验证。比如“最低工资立法引起了失业”、“通货膨胀和失业具有替代关系”、“扩大政府开支和减少税收造成财政赤字”都是实证命题。

规范经济学则试图设立一些价值判断标准来决定好坏、是非,决定应该怎样做。当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标准来说明政府应该怎样做时,就称为“规范的说明”。比如:失业和通货膨胀具有替代关系,但当两者并存时,是优先解决失业问题,搞赤字财政政策呢?还是优先解决通胀问题,搞财政紧缩政策呢?到底政府应该怎样做是正确合理的呢?这就是规范经济学的问题了。又比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政府应该加大再分配政策的力度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等,都是规范命题。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主要差别是其对命题的正确性的判断标准不同。实证命题必须通过检验证据来确认其正确性;规范命题则涉及价值观,涉及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因此难于找到客观的、统一的判断正确性的标准。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也是相关的。对客观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结论会影响到关于“什么是正确的经济政策”的规范观点。比如说,如果“最低工资立法引起失业”是正确的,就应该得出“政府不应该提高最低工资”的规范结论。但是,规范结论并不一定以实证结论为基础,如前所述,它往往会受价值观的重大影响。比如说,就公平的观点看,政府应该实行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再者,经济学家致力于解释经济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改善和增进效率,提高社会福利,这就必须进行规范分析。所以两者是有机结合的。从经济思想的发展史来看,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经济学既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也是一门规范的科学。

第四节 经济学中的图表

图表用来说明关键的经济学观点。图表不但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也出现在讨论商业和经济观点的报纸杂志文章中。为什么要大量使用图表?因为它们简化了经济观点,让观点更具体,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中。经济和商业问题可能会很复杂,但图表使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突出商业问题所需的关键联系。

人们之所以在使用图表和公式时有困难,通常仅仅是因为对它们不熟悉。经过实践,你会熟悉本书中所有的图表和公式。而一旦你熟悉了它们,你就可以使用它们来分析那些如果不使用它们就非常难以分析的问题了。下面是对如何使用图表和公式作一个简要介绍。一、作图的数据1. 离散图

离散图画出了一种经济变量的值对另一种经济变量的值。这种图形用来揭示这两种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关系;它也被用于描述这种关系。

图1-3A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离散。横轴衡量平均收入,纵轴衡量平均消费。每一个点表示在2000—2007年中某一年的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在图形内代表8年的各点是“离散”的。每个点用两个数字标出,它们告诉我们相应的年份。例如。标有96的点告诉我们,在1996年,人均收入是19 200美元,而人均消费是17 750美元。这个图中的点形成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表明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图1-3A 消费与收入图1-3B 失业与通货膨胀

图1-3B表示某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离散。这个图中的各点告诉我们这两个变量之间没有明显关系。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关系,这个图形告诉我们,在该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的关系。

像图1-3A这种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一种明确关系的离散图告诉我们两个变量有高度相关性。当表现山高度相关性时,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变量的值来预测一个变量的值。但是,相关性并不简单就是因果关系。有时高度相关性仅仅是一致性,但有时高度相关性产生于因果关系。例如,很可能是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增加。

你刚刚看到的两个图,正如小缺口所表示的,轴是断开的。这种断开表示从原点0跳到所记录的第一个值。图1-3A中,使用了断开是因为消费的最低值大于15 000元,而收入的最低值大于16 500元。在这个图的轴上没有断开的小缺口,就会有许多空地方,而所有的点都会挤在右上角,而且我们也无法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关系。通过把轴断开,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关系。

把轴断开,像用变焦镜头一样,使这种关系进入图形中心并对其加以放大,使它占满了图形。断开可以用来强调一种关系,但是断开也会引起误导,作出了说谎的图形。为了避免这种误导,在开始解释图形之前密切注意横轴和纵轴上的数值和标记,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失为一种好办法。2. 时间序列图

时间序列图用横轴表示时间(例如月或年),并用纵轴衡量我们关注的一个或几个变量。图1-4A表示时间序列图的一个例子。在这个图中,时间轴(横轴)用年来衡量,是1968—1998年,我们关注的变量是咖啡的价格,并用纵轴来衡量价格。正如这个例子所表明的,时间序列图迅速而容易地传递大量信息。(1)咖啡的价格水平——在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当这条线距离横轴远时价格高,距离横轴近时价格低。(2)价格如何变动——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当这条线像1976年那样向上方倾斜时价格上升,当这条线1978年那样向下方倾斜时,价格下降。(3)价格变动的速度——价格上升得快还是慢。如果这条线非常陡峭,那么价格上升或下降就都快;如果这条线不陡峭,价格上升或下降就都慢。例如,1976年和1977年价格上升极快,而1993年价格上升得比较缓慢。同样,当1978年价格下降时,下降迅速,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价格下降较为缓慢。(4)时间序列图还表明是否存在一种趋势。你可以看山,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咖啡价格的普遍趋势是下降。这就是说,显然价格也有涨落,但是普遍倾向是下降。(5)时间序列图还使我们可以迅速地比较不同的时期。图1-4A表明20世纪80年代不同于70年代,70年代咖啡价格的波动比80年代剧烈。图1-4A 咖啡的价格变化

有时我们想用一张时间序列图比较两个不同的变量。例如,假设你想知道政府预算余额是否随失业率而波动,你可以画一个每种变量都在同一时间标度上的图来考察政府预算余额和失业率。我们可以衡量的政府预算余额既可以是盈余又可以是赤字。图1-4B表示预算盈余,失业率标度在图的左边,政府预算盈余的标度在右边,黑色线表示失业,灰色线表示预算盈余。这个图表明,失业率和政府预算盈余反方向变动。图1-4B 失业与预算盈余

图1-4C是用按赤字衡量的政府预算余额。这就是说,我们把右边的标度反转过来了。这个图表明,失业率与政府预算赤字同方向变动,预算赤字和失业率同时增加和同时减少。图1-4C 失业与预算赤字3. 横断面图

图1-5A、图1-5B使用两种常见形式的图表,显示了美国汽车市场份额的值。市场份额显示不同企业所占行业销量的百分比。在这个例子中,显示的是各组企业的信息:“三大公司”——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以及日本企业、欧洲企业和韩国企业。图1-5A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每组企业的市场份额由柱形的高度代表。图1-5B以饼状图的形式显示相同的信息,每组企业的市场份额由不同扇形的面积代表。图1-5A 柱状图图1-5B 饼状图二、双变量图表

我们常常使用图表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模型中你将遇到许多不同的图形,但有一些反复出现的类型,只要你学会认识这些类型,你就会很快了解图形的含义。在这里,我们将考察经济模型中所用的不同类型曲线,而且我们将看到每种曲线的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在图形中看到的类型有4种情况,现在我们考察这四种情况。1. 同方向变动的变量

图1-6是同时上升或下降的两种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同方向变动的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正相关或同方向相关,用向右上方倾斜的线来表示这种关系。图1-6表示三种类型关系。一种是一条直线,而另外两种是曲线,但在这三个图中的所有线都称为曲线。图形的任何一条线——无论它是直线还是曲线——都称为曲线。

一条直线所表示的关系称为线性关系。图1-6A表示5个小时中走过的公里数与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例如a点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速度是每小时40公里,5个小时中我们将走200公里。如果我们使速度翻一番达到1小时80公里,那么在5个小时中我们走过了400公里。图1-6A 正相关线性关系

图1-6B表示跑步距离与使心率回到正常休息时的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之间的关系。这条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且越来越陡峭的原因是跑步增加额外100码就需要额外的恢复时间(1码=0.9144米,下同)。跑100码时所要恢复的时间小于5分钟,但跑第三个100码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大于10分钟。图1-6B 正相关越来越陡峭

图1-6C表明学生所完成的习题量和学习时间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用一条开始时相当陡峭而以后越来越平坦地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来表示。随着学生的学习时间越来越多和学习越来越累,学习的效率越来越低。图1-6C 正相关越来越平坦2. 反方向变动的变量

图1-7表示反方向变动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反方向变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负相关或者反向相关。图1-7A表示一个人每一天可用于劳动的小时数与闲暇和睡眠的小时数之间的关系。多劳动一小时意味着闲暇和睡眠的时间就要少一小时,反之亦然。这种关系是线性负相关。图1-7A 负相关线性关系

图1-7B表示旅行每公里的成本和旅途长度之间的关系:旅途越长,每公里的成本越低。但是,随着旅途长度的增加,每公里成本下降。而且,旅途越长,成本下降得越少。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事实表示这种关系的特点。这条线在旅途短时开始陡峭,然后随着旅途长度增加而越来越平坦。这种关系的产生是因为一些成本是固定的,例如汽车保险,这些固定成本分摊到了较长的旅途中。图1-7B 负相关越来越平坦

图1-7C表示一个国家民用品产量与军用品产量之间的关系。随着民用品产量的增加,不仅军用品产量会减少,而且每多生产一个单位的民用品所导致的军用品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多。这种关系是因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生产民用品的边际收益在递减,从而机会成本在递增。图1-7C 负相关越来越陡峭3. 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

经济模型中的许多关系有最大值或最小值,例如,企业努力使可能的利润最大并以可能的最小成本生产。

图1-8A表示劳动投入量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在资本和技术不变时,如果没有劳动投入,小麦收成为零;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小麦收成也增加。在劳动投入为10时,小麦收成达到40的最大量。但是,如果劳动量超过10,小麦收成则开始减少。这种关系是开始时向右上方倾斜,达到最大,然后向右下方倾斜。图1-8A 有最大值的关系

图1-8B表示相反的情况——开始时向有下方倾斜,下降到最小,然后问右上方倾斜。这种关系的一个例子是随着开车速度提高的每公里汽车成本。在速度低时,汽车沿一条拥挤的车道爬行。每升汽油的公里数低,因此每公里的汽油成本高。在速度极高时,汽车开得比它的最有效速度还快;而且,每升汽油的公里数又低,每公里的汽油成本高。在一小时70公里的速度时,行驶每公里的汽油成本最小(b点)。4. 无关的变量

有许多情况是无论一个变量发生什么变动,另一个变量都保持不变,有时我们想用一个图形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这种独立性,而图1-9表示出做到这一点的两种方法。图1-8B 有最小值的关系

在图10-9A图中,无论横轴上的香蕉价格如何变化,学生的经济学成绩都是75分。在图1-9B图中,法国葡萄酒的产量并不随着加州的降雨量而变化。图1-9A 无关:y不变图1-9B 无关:x不变三、考虑两个以上的变量的图表

图1-10中的需求曲线图显示了烤鸭的价格和烤鸭的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但我们知道,任何商品的销售量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价格。例如,烤鸭在某一周的销售量可能受到其他一些变量的影响,像涮羊肉的价格、烤鸭店是否在进行广告宣传等。改变任何其他变量的值,都会使得图形中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化。图1-10A 需求量的变化

例如,假定图1-10中的需求曲线是将涮羊肉的价格保持在20元固定不变的前提下绘出的。如果涮羊肉的价格涨到30元,那么有些消费者就会从购买涮羊肉转为购买烤鸭,在每个价格上出售的烤鸭就会增加。在图形中的结果将是代表需求曲线的线段向右上方平移。类似地,如果涮羊肉的价格从20元降到10元,有些消费者就会从购买烤鸭转向购买涮羊肉,而每个价格上出售的烤鸭就会减少。在图形中的结果将是代表需求曲线的线段向左下方平移。图1-10B 需求曲线的移动

显然,通过需求曲线的移动,我们就考虑了第三个变量——涮羊肉的价格变化的影响。我们将在本书中多次运用曲线的移动这个方法来考虑额外变量的影响。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理论

本章重点及难点(1)什么是需求量?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2)什么是需求?什么是需求定理?(3)需求的运动与需求量的运动有何不同?(4)什么是需求弹性?怎样计算需求弹性?(5)供给的运动与供给量的运动之间有何关系?(6)什么是供求均衡?供求均衡是如何实现的?(7)运用供求均衡方法分析税的归宿、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19世纪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认为:“培养一个经济学家是容易的,只要像教一只鹦鹉那样说‘需求’和‘供给’就可以了。”他对需求和供给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的估价是相当正确的。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价格如何配置资源、调节经济的科学,而任何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因此,经济学的分析从分析需求和供给开始。

需求和供给理论是研究产品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的一般理论,它是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第一节 需求函数和市场需求

需求分析主要说明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求理论包括需求函数、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理论。本节只研究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在第三节分析。一、需求函数

分析商品需求就必须分析商品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特定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该市场上的全体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直接和间接影响市场需求量的因素有许多,归纳起来,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有:

第一,商品自身的价格。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不同商品的需求量,价格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是不相同的。

第二,消费者收入。消费者收入形成居民的商品购买力。一般情况下,当居民收入提高时,需求量会相应增加;而在收入降低时,需求量会相应减少。

第三,相关商品价格。相关商品有两类:一类是互补品,一类是替代品。互补品是指在满足某种欲望时需要互相补充的那些商品,如计算机和磁盘;替代品是指在满足某种欲望时可以互相替代的那些商品,比如的士和巴士。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导致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反向变化,导致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同向变化。

第四,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就是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偏爱。现代社会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就是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而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如消费者对牛肉的偏好增强,对牛肉的需求量就增大;偏好减弱,对牛肉的需求量就减小。

第五,消费者价格预期。就一个规定时期而言,当消费者预期进口轿车价格不久将会下降时,他现在对进口轿车的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如果预期价格还会上涨,则需求量会增加。

第六,消费者人数。市场需求量是某市场全体买者所购买的数量之和,如果市场上单个消费的购买量分别为q,q,…,q,则市场12n需求量Q=q+q+…+q。因此,买者的数量多少就会明显地影响需求d12n量。如果每个买者所消费的商品量不变,那么市场需求量随消费者人数增加而增大。

经济学在研究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用函数来表示。在特定条件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需求函数。需求函数一般可记为:

Q=f(P,I,P,W,P,P)drcn

式中Q表示需求量,P、I、P、W、P、P分别表示商品自身的drcn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和消费者人数等因素。其中Q是因变量,而P、I……是自变量,需求量是价格d等自变量的函数。

微观经济学认为,尽管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复杂多样,但商品自身的价格是决定需求量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只研究需求量对商品价格的依存关系。因此,需求函数可简写成:

Q=f(P)d

上式表示需求量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尽管需求函数大多数都是非线性函数,但我们还是通常用线性需求函数来表示,一般写成:

Q=a-b·Pd二、市场需求

产品的市场需求总是相对于特定产品在特定时期内的特定市场的需求而言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与在这些价格水平上,该市场的全体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量之间的关系。很明显,产品需求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的统一体。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是形成市场需求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购买欲望而无支付能力,或具有支付能力而无购买欲望,都不是经济学上所说的需求。经济学上的需求一定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统一起来的有效需求。

按产品需求的定义,产品需求是特定条件下产品购买量与产品价格的对应关系。因此,产品需求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简化的需求函数,自然可以用需求函数Q=f(P)来表示。不同产品的需求函数是d不相同的,因而不同产品的购买量与其价格的对应关系也不相同。有的产品的购买量并不因价格变化而发生大的改变;有的产品的购买量又并不因价格固定而保持不变;少数产品购买量随价格的升降而同向变化;大多数产品购买量依价格的升降而反向变化。

经济学认为,尽管需求量与价格关系复杂多样,但根据经验和统计可以证实的情形是购买量与价格的反向依存关系,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产品价格变化而反向变化:价格上升,产品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产品购买量增加。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这种关系普遍而典型地存在着,经济学称之为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概括了需求量与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

既然需求可以用简化的需求函数来反映,自然也能够用需求曲线来描绘。需求曲线就是用来描述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需求的几何表示。在经济学上,习惯于用横轴代表因变量需求量Q,用纵轴代表自变量价格P。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为如图2-1所示的曲线D。

需求曲线是从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ΔP/ΔQ为负。它反映了需求量与价格的负相关关系。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只是需求曲线的一般情形,还存在着垂直于数量轴的需求曲线、平行于数量轴的需求曲线以及正相关的需求曲线。我们一般以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分析为主。图2-1三、需求的运动

需求是对特定条件下购买量与价格关系的概括和描述,如果特定条件变化就会导致需求的运动。需求的运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一定时,由于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改变而造成的商品购买量与商品价格对应关系的变化。

按照需求运动的定义,需求的运动实际上是需求量与价格关系的改变,因此,需求的运动表现为需求函数的变化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需求运动的因素是除商品自身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即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和相关商品价格等。需求的运动可用图2-2来说明。

在图2-2中,原来的需求曲线为D,E(Q,P)和E′(Q′,000000P′)是D上的两点。现在由于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比如消费者收入00增加),消费者在价格P时,能够购买Q和Q的数量,而在价格P′0120时,能够购买Q′和Q′的数量。显然,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者12在原来的价格水平的购买量增加了,表现为点E运动到了E(Q,011P)或E(Q,P),点E′运动到了E′(Q′,P′)或E′(Q′,0220011022P′)。连接E和E′两点得新的需求曲线D,连接E和E′两点可得新011122需求曲线D。因此,由于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D实际上运动20到了D或D,与D曲线对应的需求函数也改变成了与D或D对应的12012需求函数了。可见,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是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是需求减少。图2-2

正如需求不同于需求量一样,需求的运动也不同于需求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因商品价格改变而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原有需求曲线上点的运动或同一需求函数中购买量的变化,直接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因素是商品自身价格。比如:在图2-2中的D曲线上,当商品价格为P′时购买00量为Q′,现因商品价格变化(比如价格由P′降为P),商品购买量000增加为Q。需求量的变化表明了消费者对价格信号的反应。0

第二节 供给函数和市场供给

供给分析就是要说明产品供给量与影响产品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和供给弹性来表示。在本节主要研究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而供给弹性放在本章第三节来分析。一、供给函数

某种产品的供给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产品供给量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影响供给量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主要有:第一,产品自身的价格。产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供给量的直接因素。不同产品的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是不相同的,但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第二,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不同使得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一般地,生产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供给量增加。第三,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形成产品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下降,产品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使得供给量增加;反之,要素价格上升,产品成本提高,减少的利润将导致供给量减少。第四,相关产品价格。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其他相关产品价格上涨,生产者就会把资源转而生产其他产品,该产品供给量就会减少。第五,生产者价格预期。如果生产者预期自己所生产产品的价格不久将会上涨,他们就会减少现在的供给量,以便在将来价格上涨后提供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大的收益。第六,厂商的数量。由于某市场供给量是该市场上全体厂商所提供产品的总量,即是说市场供给量Q s是各个厂商供给量q,q,…,q之和,Q=q+q+…12ns12+q,因此,市场供给量要受厂商数量多少的影响。一般地,市场供给量随厂商数n量的增多而增加。

经济学把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因变量,用函数来表示供给量对影响供给量的因素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就是供给函数。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Q=f(P,A,P,P,P,P)sFrcm

上式中Q代表供给数量,P、A、P、Pr、P、P分别代表产品sFcm价格、生产技术、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生产者预期和厂商的数量等因素。供给函数表示了供给量Q是P、A、P、P、P、P的函sFrcm数。

微观经济学认为,产品价格是直接影响供给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不变,只研究供给量对价格的依存关系。因此,供给函数可简化为:

Q=f(P)s

简化的供给函数表明了供给量和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某商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是线性关系,即为线性供给函数,可一般表示为Q=c+d·P。如果某产品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在非线性s关系,那么这种供给函数就是非线性供给函数。我们主要以线性供给函数为例来分析。二、市场供给

与产品需求一样,产品供给也总是某种产品在特定时期内的特定市场的供给。产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提供的产品数量。或者说,产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产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与在这些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显然,产品供给量是厂商的提供意愿和提供能力的统一体,是有效供给。

按产品供给的定义,产品供给是特定条件下产品提供量与产品价格的对应关系,因此,产品供给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述的简化的供给函数,可以用供给函数Q=f(P)来表示。产品不同,产品供给函数就s不同,产品供给量对价格的依存关系也不同。有的产品的供给量并不随价格改变而有大的改变,而有的产品的供给量即使在价格固定的情况下也会改变,大多数产品的供给量随价格变化而同向变化。

经济学认为,尽管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纷繁复杂,但普遍的现象是供给量与价格的正向依存关系,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供给量随产品价格变化而同向变化:价格上升,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产品供给量减少。经济学把这种供给量与价格的普遍关系称之为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一个经验规律,概括表述了供给量与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

既然供给可以用简化的供给函数来表示,自然也可以用供给曲线来描述。供给曲线是用来描绘供给量与供给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供给的几何表示。在经济学上,习惯于用横轴代表因变量供给量Q,用纵轴代表自变量价格P。根据供给定理,供给曲线为如图2-3所示的曲线S。图2-3

供给曲线是从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ΔP/ΔQ为正。它反映了供给量与价格的正相关关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只不过是供给曲线的一般形式,实际上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供给曲线,比如与横轴垂直的供给曲线或者与横轴平行的供给曲线。在我们的分析中,一般采用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三、供给的运动

供给是对特定条件下供给量与价格关系的概括,当特定条件改变时,供给就会变化。供给的运动是指在产品自身价格一定时,由于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变化而造成的商品供给量与产品价格对应关系的变化。

按供给运动的定义,供给的运动实际上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改变,它表现为供给函数的改变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主要是平行移动)。造成供给变化的因素是除产品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改变,包括要素价格、生产技术、相关产品价格和生产者价格预期等的变化。供给的运动可用图2-4来说明。

在图2-4中,原来的供给曲线为S,E和E′是S上的两点。现在0000由于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比如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厂商在价格P时0能提供Q和Q的数量,而在价格P′时却能提供Q′和Q′的数量。很12012显然,由于要素价格下降,厂商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了,表现为点E(Q,P)运动到了E(Q,P)或E(Q,P),而点000110220E′(Q′,P′)运动到了E′(Q′,P′)或E(Q′,P′)。连接E与0001102201E′、E和E′分别得到曲线S和曲线S。因此,因要素价格下降,产12212品供给曲线S实际上移动到了S或S,即供给增加了。可见,供给曲012线向右方移动是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则为供给减少。

供给的变化不同于供给量的变化。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变化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供给量的变化表示为原有供给曲线上点的运动,直接造成供给量变化的因素是产品自身的价格。比如:在图2-4中的S曲线上,当价格为P时,00供给量为Q,现因产品价格提高为P′,产品供给量由Q增加为Q′。0000供给量的变化显示了厂商对价格信号的反应。图2-4

第三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产品需求分析和产品供给分析的主要内容。在上两节的研究中,只分析了产品数量随产品价格变动的一般趋势,而没有从量上具体分析价格变化会造成产品数量多大程度的变化。为此,马歇尔使用了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当两个经济变量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用来表示自变量变化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程度,通常表示为:

弹性在经济分析中应用得十分广泛。本节主要介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就是指产品需求量对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有些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化就会导致需求量的巨大改变,即反应灵敏;有的产品价格变化很大但只能导致需求量的微小改变,即反应微弱。反应灵敏度高则弹性大,反应灵敏度低则弹性小。需求弹性的大小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的比。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为需求弹性的一般公式。式中E代表需求价格弹性,Q为需d求量,ΔQ为需求量的变量,P为价格,ΔP为价格的变量。按照需求定理,需求量是价格的减函数,需求弹性值一般为负值。

根据需求弹性的一般公式,需求弹性还可以表示为:

由于ΔQ/ΔP为需求曲线斜率ΔP/ΔQ的倒数,因此需求价格弹性值就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倒数与价格—数量比的乘积。在价格与数量比P/Q一定时,斜率越大弹性就越低,斜率越小则弹性越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各曲线的斜率差别来表示它们的弹性差异。2. 弧弹性和点弹性

测定弹性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也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

需求弧弹性是用来测定需求曲线上某两个点之间那一段的弹性,它通常用两点间的平均弹性来表示。这是因为:如果需求量和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按照需求弹性的一般公式来计算弹性,在价格上涨和降低的不同情况下所得结果是不同的。为了求得弹性值的统一,习惯上取价格和数量变动前后的平均值,在弧的中点来测定弹性。弧弹性公式为:

需求点弹性不同于弧弹性。需求点弹性是用来测定需求曲线上某一个点的弹性大小,它是需求量对产品价格微小变化的反应程度。当价格的变化量ΔP很小时,价格变动前后的两点之间的那段弧就几乎是一个点了,其弧弹性就是点弹性了。即是说,当ΔP=dP时,ΔQ=dQ,就等于,因此,需求点弹性公式为:

这就是说,点弹性就等于需求函数中一定点的偏导数乘以该点上的比率P/Q。由此可知,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弹性一般是不一致的。根据弹性的意义和相似三角形原理可证:在线性需求曲线上,某点把需求曲线分为上下两段,该点的需求弹性等于下段的长度与上段长度之比。因此,在图2-5中,在需求曲线上,中点A弹性为1,中点以上任一点弹性都大于1,中点以下的任一点弹性都小于1。点的位置越高,弹性越大;点的位置越低,弹性越小。极端地,在需求曲线的纵截距点B,弹性无穷大;在横截距点C,弹性为0。3. 需求弹性的分类与总收益

不同的产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根据产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程度的差异,把弹性分为五种类型:一是需求弹性充足,即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需求弹性E>1;二是需求弹性缺乏,即需d求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变化率,需求弹性E<1;三是需求单位弹d性,即需求量的变化率等于价格变化率,需求弹性E=1;四是需求d完全弹性,它是指产品价格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从而需求弹性E为+∞;五是需求完全无弹性,即指无论价格如d何变化都不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因而需求弹性E为0。需求弹性的d五种类型的需求曲线可以用图2-6表示。图2-5图2-6

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很重视需求弹性,这是因为厂商的价格决策和收益变化与需求弹性相关。需求弹性不同,价格变化对总收益的影响也不同。总收益是厂商销售一定量的产品所获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总收益等于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一般地,按需求定理,如需求弹性E>1,总收益会随价格的下d降而增加,随价格上升而减少;如需求弹性=1,则总收益并不因价格的升降而增减;如需求弹性E<1,那么总收益会随价格的下降而d减少,随价格上升而增大。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可以用图2-7来表示和说明。

在图2-7中,BC是需求函数为Q=a-b·P的线性需求曲线,其中点为A点,TR为总收益曲线。在需求弹性充足的BA段,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会使总收益递增;在需求缺乏弹性的AC段,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会使总收益递减;在需求为单位弹性的A点,价格变化2并不改变总收益,此时总收益达到最大且等于a/4b。4.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主要的因素有:

第一,产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多且替代程度高的产品需求弹性充足。因为该产品价格上升时,居民就会购买其他替代品;价格下降时则会用该产品取代其他替代品。比如:据估算,美国居民航空旅行的需求弹性为2.4,主要就是因为航空旅行有汽车旅行、火车旅行等作为替代。反之,替代品少和替代程度低的产品需求弹性缺乏。例如:法律服务几乎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其需求弹性仅为0.5。图2-7

第二,产品的需求强度。一般来说,居民对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而稳定,所以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例如土豆和食盐等必需品都缺乏弹性。相反,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而易变,因此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比如出国旅行这种消费的需求弹性一般都大。据估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土豆的需求弹性为0.31,而国外旅行的弹性为4。

第三,产品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大,而使用时间短的非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小。例如:在美国,电冰箱、汽车等耐用品的弹性在1.2~1.6之间,而报纸杂志的弹性仅为0.1。

第四,产品的支出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产品,需求弹性小;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大的产品,需求弹性大。比如:在美国,香烟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小,其需求弹性为0.3~0.4;而汽车支出占家庭支出比重大,其需求弹性为1.2~1.5。

总之,影响弹性的因素很多。某种产品需求弹性的具体大小,是由上述因素综合决定的,而且它还会因时期、地区和消费者收入而不同。二、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除产品自身价格之外,消费者收入和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也要引起产品需求量的变化。因此,除需求价格弹性外,还有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1.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灵敏度。收入弹性也用需求量的变化率与收入变化率的比来表示。如用I表示消费者收入,Q表示某产品需求量,那么需求收入弹性可写成:

与需求价格弹性一样,需求收入弹性也有点弹性和弧弹性之分,但与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需求收入弹性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经济学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对产品进行分类。产品的需求量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减而同向变化,即收入弹性为正的产品称为正常产品;如需求量随消费者收入增减而反向变化,即收入弹性为负的产品称为劣等产品。在正常产品中,收入弹性E>1的产品,即需求量的变化率大于d收入变化率的产品,称为奢侈品;而收入弹性E<1的产品,也就是d需求量的变化率小于收入变化率的产品称为必需品。

2.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它的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通常用该种产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某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率的比来表示。假设产品x、y是两种相关产品,则交叉弹性公式可写为:

同样,需求交叉弹性也可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其公式变化与需求价格弹性类似。

产品的相关关系主要有替代和互补两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而同向变化,则替代品的交叉弹性为正;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则互补品的交叉弹性为负。三、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存在多种供给弹性,比如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交叉弹性、供给点弹性和供给弧弹性等。在这里只分析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是指产品的供给量对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通常用供给量的变化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来表示。用E代表供给弹性,则供给弹性的公式为:s

按照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一般是同向变化,所以供给弹性一般为正。与需求弹性一样,供给弹性也用点弹性和弧弹性两种方式来测定。

根据供给弹性的值,供给弹性可分为五类:①供给弹性充足,即E>1;②供给弹性缺乏,即E<1;③供给单位弹性,即E=1;④供sss给完全弹性,则E=+∞;⑤供给无弹性,即E=0。上述五类供给弹性,ss可以用图2-8中的五条曲线来表示。应该指出的是:单位弹性的产品供给曲线必过原点,而弹性充足的产品供给曲线一定有正的纵截距,弹性缺乏的产品供给曲线一定有正的横截距。图2-8

第四节 市场均衡与经济福利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重要的概念。经济均衡主要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和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和数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现在用图2-9来说明一种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在图2-9中,D代表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S代表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D和S相交于点E,0E点为均衡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为P,均衡数量为Q。显0000然,在均衡价格的水平,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都为Q。也可以说,在均衡数量的水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0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是相等的,都为P。因此,这样一种状态便是0一种使买卖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一种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又称为市场出清,P又称为市场出清价格,Q又称为市场出00清数量。

商品的均衡价格如何形成的呢?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仍用图2-9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当市场价格P高于均衡价格1P时,商品的需求量为Q,而供给量为Q。面对这种供过于求的市012场状况,一方面会使消费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生产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P的水平。与此同时,商品的供给量逐步由0Q减少到Q,商品的需求量逐步由Q增加为Q,从而实现供需量相2010等时的均衡数量Q。0图2-9

相反地,当市场价格P低于均衡价格P时,商品的需求量为20Q,而供给量为Q。面对这种求过于供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迫使21消费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P的水平。与此同时,商品的供给量逐步由Q增加到Q,商品010的需求量逐步由Q减少为Q,从而实现供需量相等时的均衡数量20Q。0

显然,市场均衡的实现需要严格的条件,一是市场价格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如供过于求,价格要下降;如供不应求,价格就应上升。二是买者和卖者都以价格信号或价格杠杆来调节自己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而计划经济则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特定的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决定了特定的均衡价格。因此,需求和供给变化就会导致原有均衡的改变,从而改变原有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在几何图形中,需求和供给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1. 需求变动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都减少。如图2-10所示。在图2-10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E。在均11衡点E,均衡价格为P,均衡数量为Q。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111平移至D曲线的位置,D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点。在均衡点E,均2222衡价格上升为P,均衡数量增加为Q。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22向左平移至D曲线的位置,D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点。在均衡点E,3333均衡价格下降为P,均衡数量减少为Q。33图2-102. 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11所示。在图2-11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E。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211为P,均衡数量为Q。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曲线的位111置,S曲线与D曲线相交于E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下降为P,1222均衡数量增加为Q。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曲线23的位置,S曲线与D曲线相交于E点。在均衡点E,均衡价格上升为333P,均衡数量减少为Q。33图2-11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3. 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

如果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肯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图2-12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增加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D向右平移至D;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12得供给曲线由S向右平移至S。由D曲线和S曲线的交点E可知:12222最后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这是因为在本例中,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长的幅度。图2-12三、市场均衡与经济福利

市场供求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的变化,还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变化。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关于自由市场均衡的经济福利和经济效率。经济学认为,市场的经济总福利是消费者的市场福利和生产者的市场福利的和,即经济总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效率通常是指资源配置效率。合理配置了资源就有效率,否则就缺乏效率。实际上,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我们可以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如果一种配置是无效率的,那么,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易的一些好处就还没有完全实现。例如,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最低成本的卖者生产,配置就是无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将生产从高成本生产者转给低成本生产者就会降低卖者的总成本并增加总剩余。同样,如果一种物品不是由对这种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配置也是无效率的。在这种情况下,使该物品的消费从评价低的买者转给评价高的买者就将增加总剩余。1. 意愿卖价与消费者剩余

经济学认为,人们以市场价格购买合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他不仅可以得到与市场价格相当的满足,而且还可以得到额外的福利。这部分超过消费者在商品购买时所支付的市场价格的福利,就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某种商品的购买中获得的剩余,根源于他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意愿买价)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或市场价格)的差额。也就是说,消费者总剩余=意愿价格总额-市场价格总额。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说明。在图2-13中的需求曲线上,如果我们先给定一个价格,就可以知道与这个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比如,当市场价格为5时,人们的需求量就是10;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到8,相应的需求量就减少到4了。

实际上,需求曲线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仍然以图2-13的需求曲线为例来说明:如果我们先给定一个购买量,就可以知道与这个购买量相对应的意愿买价。比如,当购买量为4时,我们就得到价格为8,它说明的是人们愿意为第4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买价为8,也就是意愿买价为8;当购买量为10时,我们就得到价格为5,它说明的是人们愿意为第10个商品支付的最高买价为5。

很显然,意愿买价与市场价格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图2-13中,当我们说市场价格为5元时,意思是说我们所购买的10个商品中的每一个都实际支付了5元。当我们说意愿价格为5时,仅仅是说我们为第10个商品最多愿意支付5元,而第10个商品前面的9个商品的意愿买价都比5元要高。容易看出,当我们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时,市场价格总是等于我们所购买的最后一个商品单位的意愿买价,因而也总是比最后一个商品单位前面的每一个商品的意愿买价低。正是因为每个商品单位的市场价格一般低于该商品单位的意愿买价,所以才会有消费者剩余存在。图2-13

有了意愿买价和市场价格,我们就容易理解消费者剩余了。现在我们假设商品的单位市场价格为5,消费者的需求量为10。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剩余是多少呢?从图2-13可以知道,此时人们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为50,在图上表现为矩形BCDO的面积。人们愿意为10个商品支付的价格等于梯形ACDO的面积,等于75。因此,消费者剩余就是75-50=25,在图中由三角形ABC的面积来代表。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通常用来反映消费者参与市场购买所获得的经济福利。消费者剩余越大,就说明消费者的经济福利大;消费者剩余越小,就说明消费者的经济福利小。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我们能够知道市场价格、意愿价格和商品购买量都会影响消费者剩余。就市场价格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与市场价格呈反向变化。在图2-13中,大家可以计算出市场价格为8时,消费者剩余=36-32=4,小于市场价格为5的福利25。2. 意愿卖价与生产者剩余

经济学认为,人们以市场价格生产和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不仅可以得到与商品生产成本相当的收益,而且还可以得到额外的福利。这部分超过生产者在商品生产时所支付的成本的福利,就是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在某种商品的销售中获得的剩余,根源于他实际得到的价格(或市场价格)与它愿意得到的最低价格(或意愿卖价)的差额,或者说根源于它的销售总收入与商品总成本的差额。也就是说,生产者总剩余=市场价格总额-意愿卖价总额=总收益-总成本。图2-14

生产者剩余可以用供给曲线来说明。在图2-14中的供给曲线上,如果我们先给定一个市场价格,就可以知道与这个价格所对应的供给量。比如,当市场价格为5时,人们的供给量就是4;如果市场价格上升到10,相应的供给量就增加到12了。

实际上,供给曲线还可以这样来理解。仍然以图2-14的供给曲线为例来说明:如果我们先给定一个销售量,就可以知道与这个销售量相对应的意愿卖价。比如,当购买量为4单位时,我们就得到价格为5,它说明的是厂商生产销售第4个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卖价为5,也就是意愿卖价为5;当购买量为12时,我们就得到价格为10,这个10说明的是企业为第12个商品愿意接受的最低卖价为10元。

很显然,意愿卖价与市场价格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图2-14中,当我们说市场价格为10元时,意思说企业所销售的12个商品中的每一个都是以10元来卖的。当我们说意愿价格为10元时,仅仅是说企业的第12个商品最低也要卖10元,而第12个商品前面的11个商品的意愿卖价都比10元要低。容易看出,当企业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时,市场价格总是等于企业所销售的最后一个商品单位的意愿卖价,因而也总是比最后一个商品单位前面的每一个商品的意愿卖价高。正是因为每个商品单位的市场价格一般高于该商品单位的意愿卖价,所以才会有生产者剩余存在。

有了意愿卖价和市场价格,我们就容易理解生产者剩余了。现在我们假设商品的单位市场价格为10元,企业者的生产量为12。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剩余是多少呢?从图2-14可以知道,此时企业实际得到的价格总额为120元,也就是总收益为120元,在图上表现为矩形BCDO的面积。企业愿意为生产和销售这12个商品所接受的最低卖价为梯形ACDO的面积,等于72。因此,消费者剩余就是120-72=48,在图中由三角形ABC的面积来代表。

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剩余通常用来反映企业参与市场销售所获得的经济福利。生产者剩余越大,就说明企业的经济福利大;生产者剩余越小,就说明企业的经济福利小。根据生产者剩余的定义,我们能够知道市场价格、意愿卖价和商品销售量都会影响生产者剩余。就市场价格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剩余与市场价格呈正向变化。在图2-14中,大家可以计算出市场价格为5时,生产者剩余=20-12=8,小于市场价格为10的福利48。3. 市场均衡的福利和效率图2-15

如图2-15,当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时的总剩余为三角形EFG的面积。我们前面说明过,消费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上和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而生产者剩余等于价格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因此,供给和需求曲线到均衡点之间的总面积代表这种市场的总剩余。

这种均衡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它是否使总剩余实现了最大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要记住当市场均衡时,决定价格的是参与市场的买者与卖者。那些对物品评价大于价格(由需求D曲线上的EF段表示)的买者选择购买物品,那些对物品评价小于价格(由需求曲线上的AE段表示)的买者选择不购买物品。同样,那些成本低于价格(由供给曲线上GE段表示)的卖者选择生产并销售物品,那些成本大于价格(由供给曲线上BE段表示)的卖者选择不生产和销售物品。从这些观察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第一,在生产与销售量达到市场均衡时,人们不能通过改善买者之间的消费配置或卖者之间的生产配置来增加社会福利,因而是有效率的。因为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也就是支付意愿最高的买者;同时,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第二,社会也不能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量来增加经济福利,因而福利是最大的,任何偏离市场均衡的政策都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在图中2-16中,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如价格为P**时,比如政府的最高限价政策(比如租金控制)使市场偏离了自由市场的均衡,从而总剩余为梯形A+B+D+F的面积,比市场均衡时的总剩余小了三角形C+E的面积。品支持价格等,也会偏离市场均衡状态,让社会白

同样,在图2-16中,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比如价格为P***,比如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政策,比如制定最低工资法,实行农产白损失掉相当于三角形C+E的面积大小的剩余。图2-16

这两个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告诉我们,供求均衡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化。换句话说,均衡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政府的工作是非常简单的:他可以让市场自己找出结果。

第五节 政府对价格的管理

现代经济学认为,均衡价格是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反映了经济均衡,但也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来管理均衡价格,以实现效率和公平。一、征收货物税1. 货物税的分摊

政府通过征收货物税来影响价格。我们以政府向卖者征收汽油税为例来分析其对价格的影响和税的归宿。税的归宿指的是赋税的最终经济负担由买者还是卖者来承担,以及它们各自分担的比例。

在图2-17中,D和S分别代表汽油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税前00的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10.5,均衡数量为60。现假定政府对汽油0销售商按单位数量征税7元,由于征税使成本增加,厂商出售原来的数量会索要10.5+7=17.5的价格。于是供给减少为S,S与D的交点110为E,在E点达到新的均衡,均衡价格为14,均衡数量为40。11图2-17

比较税前与税后均衡,汽油买者支付的价格为14,比原来提高了14-10.5=3.5元,而汽油卖者得到的价格为14-7=7,比原来降低了10.5-7=3.5。买者多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少得到的价格就是买者和卖者所最终负担的税额。2. 税收分摊与供求弹性

供求双方最终负担税额的多少,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相对大小。一般地,如果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买卖双方平均分摊税收。如图2-17,买卖双方各自负担3.5元的货物税。图2-18

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卖者分担的税负小,而买者分担的税负大;反之,如果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卖者分担的税负大,而买者分担的税负小。如图2-18所示,在左图中,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的斜率更大,因而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此时买方负担了整个税收中的5元,而卖方仅仅负担了其中的2元。在右图中,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买方仅负担2元,而卖方负担了5元。图2-19

极端地,如果供给为完全弹性,需求为非完全弹性,税收负担最终由买方完全承担;如果需求是完全弹性的,供给为非完全弹性,税收负担最终由卖方完全承担。在图2-19的左图中,征税使均衡价格提高了7元,消费者就负担全部税收;图2-19的右图中,征税并没有改变均衡价格,因而企业就负担全部税收。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供给完全弹性,那么只要买方不愿负担全部税收,它就可以不向市场提供任何产品;如果需求完全弹性,只要企业提高哪怕一点点价格,消费者就根本不购买任何产品。3. 征收货物税的福利影响

由于征收货物税改变了市场的均衡,打破了市场原油的均衡状态,因而必然会对经济福利产生影响。从图2-17、2-18、2-19可以看出,征收货物税之后,在新的均衡水量水平上,买方的意愿买价与卖方的意愿卖价之间的差值刚好等于单位税额7元。相当于在新的均衡数量水平上,在供求曲线之间打入了一个刚好等于单位税额7元的价格楔子。一般地,这个价格楔子如图2-20所示。

显然,从图2-20可见,征收7元的货物税之后,经济福利发生了变化。如表2-1所示,因为征税,消费者剩余减少了28元,生产者剩余减少了21元,整个社会总福利减少了14元,即市场净福利减少了C和E两部分。图2-20表2-1二、实行支持价格1. 农产品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指为了避免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而损害生产者的利益,政府对产品制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可以用图2-21来表示。图2-21

在图2-21中,市场供给和需求分别为S和D,它们自发形成的均00衡价格为10,均衡数量为9。由于10太低,政府为了稳定产品供给和生产者收入,规定该产品的价格最低不能低于14。14即为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最低工资和农产品保护价。由于农产品的供给和价格很不稳定,许多国家政府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以稳定农业。在美国,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缓冲库存法,一种是稳定基金法。

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政府的代理人按照某种平价收购全部农产品。在供大于求的时期,政府以平价收购的农产品多于其卖出的农产品,从而库存增加;在供小于求的时期,政府以平价收购的农产品少于其卖出的农产品,从而库存减少。这样,通过政府农产品库存的增减调剂,减轻农产品供求波动而造成的价格波动,将农产品价格稳定在某一平价上,使农产品生产者收入保持相对稳定。

稳定基金法,即政府或其代理人按某种平价收购农产品,而在供大于求时按低于平价的市场低价卖出全部农产品,在供小于求时以高于平价的市场高价卖出全部农产品,政府用高价出售所得的盈利弥补低价销售所受的亏损。由此可见,稳定基金法既不建立库存,也不以平价售卖产品,但收购价格是稳定在平价水平上的。

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结构和扩大农业投资。因此,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国家,农业生产发展都较好。但是,由于支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所以必然会存在和产生产品过剩。诚然,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也有负效应:在支持价格水平存在剩余农产品,而消除市场上产品剩余会增加财政补贴,造成产品和土地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贸易战。2. 实行农产品支出价格的福利

不仅如此,与征税一样,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也会对市场福利产生影响。让我们考虑政府实行农产品支出价格并收购过剩农产品的福利变化。如图2-22所示,整个市场福利减少相当于C+F+H+J+I。详细分析见表2-2。表2-23. 生产配额的福利影响

政府除了进入市场买断产出,从而增加供给之外,还可以通过减少供给来使物品价格上升到14的水平。政府可以指定法令,直接规定每一个企业所能够生产的配额。美国的农业政策采用限耕方案——以直接的收入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农民资金刺激,鼓励他们把部分耕地闲置。如果政府采用限制种植面积的方式,市场福利会比第一种情况好些吗?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假设政府保证农民的收益与实行支出价格一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府通过限制种植面积,使农产品产量为5单位,就不会产生过剩农产品。图2-22图2-23

如图2-23所示,政府限制种植面积,实际上相当于改变了供给曲线,新的供给由两部分构成:在5单位前,供给曲线是原来供给的相应那一段;在5单位水平上,供给就是一条垂线了。显然,实行限耕方案也会导致经济总福利的变化,其中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C,生产者剩余增加了B+C+D,而政府的政策成本增加了-B-C-D,社会总福利减少了C+F,如表2-3所示。表2-3

显然,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而言,实行限耕方案与实行价格支持是完全一样的,因而,两种政策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眼里是无差异的。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哪种方案的代价更大呢?比较支持价格和限耕方案,它们的相对大小就取决于C+D+F与C+D+F+H+J+I的相对大小。通常情况下,限耕方案比价格支持花费要小。因此,就经济福利而言,限耕方案要优于价格支持。详细分析见表2-4。表2-4

即便如此,对于社会来说,限耕方案也不是最优的,因为它的代价要大于直接发钱给农民。因为,如果政府直接发钱给农民B+C+D,消费者剩余为A+B+C,生产者剩余为B+C+D+E+F+G,政府成本为B+C+D,总福利为A+B+C+E+F+G。显然,直接发钱给农民的总福利要大C+F。三、实行限制价格

1. 限制价格的定义及其运用

限制价格是指为了避免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太高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政府制定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可以用图2-24来表示。

在图2-24中,S和D分别代表某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自发形成00的均衡价格为10元。由于这个价格太高,政府为保护消费者而规定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最高不能超过7元,它即为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一般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使用。但许多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或劳动长期实行限制价格,比如: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煤炭、电力、煤气、交通和邮电服务实行限价政策;英国对房租实行限价控制等。此外,规定利率上限也属于限价政策的一种形式。图2-242. 限制价格与经济福利

限制价格的实行,可能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维持社会安定,但限制价格必然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一是限价不利于刺激生产,存在长期的产品短缺或者存在过度需求;二是限价不利于抑制需求,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三是限价形成的短缺迫使政府实行配给制,可能由此而产生黑市交易、关系买卖、行贿受贿等。限制价格使价格机制运转不灵,它的不合理是败坏社会风气和滋生腐败的经济“温床”,因此,经济学家一般都反对长期实行限制价格。

与支持价格一样,限制价格的实施也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变化。很明显,在限制价格的条件下,总福利会减少C+F。因为此时的消费者剩余改变-B-C,生产者剩余的改变量为B-F。如表2-5所示。表2-5四、国际贸易与市场福利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没有考虑国际贸易。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条件下,整个市场福利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表示。图2-25表明,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市场均衡时的总福利最大,而任何偏离市场均衡都会导致净福利损失。那么,国际贸易是如何存在的?谁是出口国,谁又是进口国呢?谁能够从贸易中获得好处,谁又在其中遭受损失呢?很多国家都采用关税和配额政策,这些政策又会如何影响市场福利呢?图2-25

为了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假设我们要分析的这个国家为一个小型经济国家,因而它的进出口行为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它仅仅是个价格接受者。这意味着它可以以这个价格来出口或者进口商品。1. 出口国的福利得失

假设某个国家在贸易前的国内的均衡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一旦存在国家贸易,那么这个国家的国内价格将会上升至世界市场价格。此时,国内供给量就会大于国内需求量,这个国家就会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出口国。容易理解,贸易并不会使每一个人受益。因为贸易迫使国内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那么国内生产出口品的企业就会得到好处,而国内钢铁消费者就要受损,因为他们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种产品。

为了衡量这种得失,我们可以观察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如图2-26所示,在贸易前,产品价格调整使国内的产品市场均衡,因而消费者剩余为A+B,生产者剩余为C,因而总剩余为A+B+C。在允许贸易后,国内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消费者剩余为A,而生产者剩余为B+C+D,其总福利为A+B+C+D,如表2-6所示。表2-6

比较贸易前后的福利变化,我们发现,出口国的生产者从贸易中获益,其大小相当于增加的生产者剩余B+D;出口国的消费者从中受损,减少了B的消费者剩余;但是整个国家的总福利增加了D。图2-262. 进口国的福利变化

假设某个国家在贸易前的国内的均衡价格高于世界市场的价格,一旦存在国家贸易,那么这个国家的国内价格将会下降至世界市场价格。此时,国内供给量就会小于国内需求量,这个国家就会向其他国家进口产品,从而使它成为一个进口国。容易理解,因为贸易迫使国内价格下降到世界价格,那么国内生产出口品的企业就会受损,因为他们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来销售这种产品;而国内钢铁消费者就要受益,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来购买产品。

为了衡量这种得失,我们也可以观察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如图2-27所示,在贸易前,产品价格调整使国内的产品市场均衡,因而消费者剩余为A,生产者剩余为B+C,因而总剩余为A+B+C。在允许贸易后,国内价格下降到世界价格,消费者剩余为A+B+D,生产者剩余为C,其总福利为A+B+C+D,如表2-7所示。表2-7

比较贸易前后的福利变化,我们发现,进口国的消费者从贸易中获益,其大小相当于增加的消费者剩余B+D;进口国的生产者从中受损,减少了B的生产者剩余;但是整个国家的总福利增加了D。图2-27

3. 关税政策的福利影响

关税是一个国家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所征收的税收,属于间接税。如果一个国家是该产品的出口国,关税对这个国家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关税只会对进口国产生影响。

图2-28说明,在自由贸易下,国内价格等于世界价格,而关税使进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到世界价格之上,价格上升的大小刚好等于关税额。显然,关税使进口国的买者和卖者的行为受到影响。由于关税提1212高了价格,因而国内需求量从Q减少到Q供给量从Q增加到Q。ddss因此,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图2-28

那么关税对市场福利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显然,由于关税提高了价格,国内卖者的境况改进了,而国内买者的境况变差了。当然,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这些福利的变化,用表2-8中的剩余可以表示。表2-8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重点及难点(1)什么是效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2)什么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如何用基数效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4)什么是消费者剩余?(5)什么是无差异曲线?其特点有哪些?(6)消费者均衡是如何实现的?其条件是什么?(7)什么是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价格是市场经济制度中引导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在第二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价格是如何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但却没有说明需求和供给本身是如何被决定的。需求形成于购买,购买产生于消费,消费由消费者进行;供给形成于售卖,售卖决定于生产,生产由生产者进行。因此,要说明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就必须说明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的资源配置行为,从而揭示需求是如何决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本章是第二章的继续和深化,是微观经济学内容的自然展开。

第一节 效用和效用极大化原则

在经济学上,消费者又称为居民户,是指能够做出统一消费抉择的预算支出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由若干人组成的家庭。微观经济分析假定居民户信息充分、精于计算、富有理性。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多种生产要素,并因此而获得相应的租金、工资、利息和利润收入。消费者行为就是居民户把这些收入用来购买商品以获得满足的过程。消费行为的产生,一是因为居民户有消费欲望,二是居民户能够从商品消费中获得满足或效用。

居民户作为“经济人”,其消费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幸福。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幸福可以用效用与欲望的比值来表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因此,在欲望一定的条件下,最大幸福实际上就是效用最大化。一、欲望和效用

欲望是指消费者那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是消费者的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的统一体。

从根本上讲,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消费者的某种欲望却是有限的。一般地,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某种欲望会得到逐渐的满足,从而其相应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愿就会减弱,这就是欲望的递减性。

消费者决定购买和消费某种商品,原因在于该商品能够满足他某方面的需要。经济学把消费者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如果消费者在商品消费中感到快乐,则效用为正;反之,如果消费者感到痛苦,则效用为负。

效用是商品对欲望的满足,是消费者的心理感觉。效用具有主观性、非伦理性和差异性三大特征。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有无,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时的主观感受。例如:一支香烟对吸烟者来说可能有很大的效用,而对不吸烟者来说,则可能毫无效用,甚至为负效用。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商品满足的欲望,可以是求知、求美等有益的欲望,也可以是吸烟、酗酒等不良的欲望,甚至还可以是背离道德、违犯法典的欲望,比如吸毒和赌博。从这个意义上讲,效用是中性的,没有伦理学的含义。

效用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对不同的人而言,同种的商品提供的效用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人,同种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带来的效用也是不同的。例如:同一件棉衣,在冬天或寒冷地区给人带来的效用很大,而在夏天或热带地区也许只能带来负效用。

商品之所以能带来效用,主要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人们消费某种商品,实际上是在利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在对商品有用性的使用中获得一定的效用。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效用与使用价值密切相关,但又截然不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有用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是否消费商品而转移;而效用是对消费欲望的满足,它是一种心理感觉,人们只有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效用。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现实中,一个消费者同时存在多种欲望,也同时消费多种商品,并同时获得多方面的效用。为简化分析,这里先研究只消费一种商品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1.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定义

总效用是特定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商品消费总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渐次进行的,每单位商品消费都要获得一定的效用。因此,总效用也就是各单位商品效用的和。总效用是相对一定的商品消费量而言的,它随商品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总效用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如果用TU表示总效用,q表示商品量,总效用函数就是TU=f(q)。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如边际效用表示为MU,商品增量为Δq,总效用增量为ΔTU,则MU=ΔTU/Δq。在Δq=1时,边际效用就等于相邻两个单位总效用之差。如果商品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当商品消费增加一个微量dq,总效用也会增加一个微量dTU,则MU=dTU/dq。因此,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导数。与总效用一样,边际效用也依存于商品消费量,是商品量的函数。边际效用函数可表示为MU=ψ(q)。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随商品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甚至为负。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告诉我们: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使用价值既定的条件下,商品消费量越小,边际效用越大;商品消费量越大,边际效用越小;如果增加单位消费品不能获得任何满足,边际效用则为零;当商品消费量超过一定数额,继续增加商品的消费,不仅不能带来愉快,反而会造成痛苦,边际效用变为负值。边际效用的递减变化可以直观地用表3-1反映出来。表3-1

总效用也随商品消费量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变化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如前所述,总效用是各单位商品消费的效用之和,也就是各单位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之和。从表3-1可以看出:如边际效用为正,增加商品消费会使总效用增加;如边际效用为零,增加商品消费并不能增加总效用,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时,增加商品消费会使总效用减少。简而言之,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总效用先是随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增,在达到效用最大后,又随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表3-1反映了总效用、边际效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如果以横轴代表商品消费量q,以纵轴表示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我们也可以用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来描述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的关系。如图3-1所示,如果消费量是连续变化的,总效用是一条先上升而后下降的曲线,边际效用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当消费q单位商品时,边际效用为MU,而总效用等于TU个效用单位;当111消费量小于q,边际效用曲线在横轴上方,总效用曲线处于上升阶段;4如消费量为q,边际效用曲线与横轴相交,此时总效用曲线上升到顶4点;如果消费量大于q,边际效用曲线在横轴下方,总效用则处于下4降阶段。图3-1三、效用极大化1. 效用极大化原则

理性的消费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但任何现实的消费行为总要受到诸多限制和约束,比如消费者收入的限制、商品价格的约束以及购买多种商品的取舍等,因此,效用最大化总是指特定条件下的最大化效用。在经济学上,效用极大化是指在预算收入、商品价格、货币效用以及消费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把有限的收入合理而充分地用于各种商品的购买或消费选择上,以获得最大效用。

实现效用极大化,就是实现消费者的货币资源的最优配置。货币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人们用全部收入购买多种商品,用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且都等于货币自身的边际效用。

用来购买某种商品的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指增加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它通常用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商品价格的比值来表示大小。比如:某单位巧克力的价格为5美分,它提供的边际效用为10效用单位,则购买巧克力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为2效用单位。即是说,增加1美分就要使总效用增加2个效用单位。如果用λ表示货币的边际效用,P,P,…,P表示各种商品的价格,MU,MU,…,12n12MU表示相应的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可写为:n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实际上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理论概括。无论人们是否了解这种理论,他们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按这一原则进行消费和购买。2. 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过程

消费者之所以要按这一原则不断购买,是因为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假设只有x和y两种商品,多购买x商品就必须少购买y商品。随着x商品购买数量的增加,x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而随y商品购买数量减少,y商品的边际效用会递增。为了实现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必须使其购买的x商品和y商品的数量组合带来最大的总效用。为此,消费者就要调整他在x和y这两种商品上的货币支出比例,从而调整他所购买的x商品和y商品的数量组合。如果用在x商品上的货币边际效用大于用在y商品上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人们就应该把购买y商品的部分货币转用于增加对x商品的购买,从而增加总效用;反之,消费者就会把购买x商品的部分货币转用于增加对y商品的购买,从而增加总效用。上述调整过程将反复进行,直到购买x商品和y商品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为止——因为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无论他如何调整,都要减小总效用。

综上所述,消费者均衡是一种效用最大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的货币分配比例达到最佳。消费者均衡是在消费者对货币资源的配置进行反复调整中实现的。这种调整过程可能表现在人们对商品效用的内省、对物品价格的比较、对购买计划的推敲上,表现在购买商品时的思考、询问和犹豫不决中。

第二节 消费者偏好和消费约束

研究消费者行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如何在收入和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确定实现最大效用的商品购买组合,至于最大效用是多大则完全没有研究的必要。因此,只要消费者对各种可能的商品组合进行偏好排序,就能从中找出特定约束下的最佳组合。为此,现代经济学以无差异曲线和消费约束线为分析工具。一、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人们消费各种商品,实际是消费各种商品的组合。在理论简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成是两种商品的组合,它们或者是两种商品不同偏好水平的组合,即效用有高低顺序的组合;或者是无差异的组合,也就是效用相同的组合。在序数效用论中,这种偏好和无差异的组合间的关系是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的。1.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对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根据偏好程度,消费者总能把它们分成各个系列。各个系列之间的组合是存在偏好差异的,而同一系列内的组合的偏好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就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系列。

显然,一个偏好系列就形成一条无差异曲线,多个偏好系列就形成多条无差异曲线。正如地图上的等高线一样,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组合的效用高度。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效用高度相等,而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效用高度不同。

图3-2显示了杰伦对一周内面包与可乐的消费组合的偏好和效用。杰伦对在曲线U上的各种消费组合是无差异的,因为它们都提1供同等程度的满足。例如:杰伦从3个面包和7瓶可乐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与他从2个面包和13瓶可乐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一样。杰伦对曲线U与U的组合系列则存在不同的偏好。根据“多比少好”的21偏好和效用公理,曲线位置越高的组合效用越大,曲线U表示的满2足程度高于U,即U>U。121

图3-2只是显示了对杰伦的两种偏好系列和效用水平的评价。事实上,图中应当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这些曲线平行铺满了整个正象限。但是为了简化作图和分析,我们通常只画其中的几条曲线。应当指出的是,曲线U和U除了说明U比U效用低之外,并不能说明U12121比U效用低多少。2图3-22.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从无差异曲线的走势、形状以及关系看,它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3-2,在曲线U上的一切1商品组合点,比如A、B、C、D,都能提供完全相同的满足程度。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消费者在满足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他可以通过放弃一定数量的y商品使消费减少,由此得到的满足才能增加一定数量的x商品的消费且带来等量增加的满足,使总效用保持不变(比如改变C组合为D组合)。因为如果杰伦要想保持y商品消费不变而增加x商品消费(比如由C变为D′),或者同时增加x商品和y商品的消费(比如由C变为C′),都会改变他的满足水平。所以,等效用曲线上的消费组合改变,两种商品的数量必须是此消彼长、呈反方向变动的,即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负相关的曲线。

第二,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无差异曲线上的组合点的运动,实际上反映了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比如曲线U上的B点向C点1运动,实际上是杰伦用增加2瓶可乐的消费来替代1个面包的消费。在经济学上,这种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效用水平,在增加单位x商品消费时所必须减少的y商品消费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用商品y的减少量Δq与商品x的增y加量Δq之比来表示。由于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种商品组合带来x的效用相同,增加Δq所增加的效用必然等于减少Δq所减少的效用。xy所以有: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x商品数量的增加,y商品的数量必然相应地减少,从而x商品的边际效用MU越来越小,y商品的边际效x用MU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边际替代率或无差异曲线斜率递减,即无y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弯曲程度完全取决于两种商品替代性的大小,即取决于边际替代率的递减速度。如果两种商品替代性强,边际替代率递减慢,无差异曲线的弯曲程度就小;反之,无差异曲线弯曲程度就大。极端地,如果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的,边际替代率不变,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两种商品根本不能替代,而是完全互补的,边际替代率为零,无差异曲线就是向原点成90°凸出的折线。

第三,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同一条无差异曲线反映一种消费偏好和效用评价,不同的无差异曲线则代表不同的消费偏好和效用评价。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相交点就必然同时处在两条无差异曲线上,因而就应提供不同的满足或效用。但是,不同的满足要由不同的商品组合系列提供,而同一系列的商品组合只能提供相同的满足,这与无差异曲线本身的定义相矛盾。因此,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二、消费约束线

无差异曲线分析只反映了人们在不考虑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时的偏好和满足,但实际上人们必须对此有所考虑。因此,研究消费者抉择还必须研究消费的约束条件。1. 消费约束线的定义

人们的现实消费抉择总要受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的约束,消费者只能在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商品组合——因为消费者的货币资源是稀缺的,而商品又不能免费享用。如果消费者要选购两种商品,在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他充分使用其购买预算所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组合点的轨迹,就是消费约束线。

假设两种商品为x商品和y商品,相应的商品价格分别为P和P,xy购买量相应用q和q表示。如果消费预算为I,则消费约束线的方程可xy写为:

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如果用纵轴表示q,横轴表示q,消费约束yx线就是一条以为斜率,以为纵截距的直线。很明显,消费约束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它反映了既定约束条件下两种商品的替代关系。图3-3表示杰伦计划用$10来购买可乐(其价格为每瓶$2)和面包(其价格为每个$1)的消费约束线。

消费约束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图3-3中,消费约束线以外的点(如D点),是杰伦在现在的商品价格和消费预算条件下不能购买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约束线以内的点(如C点),是杰克在现有条件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但存在货币剩余,因此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闲置。消费约束线上的点(如A、B点),都是消费者刚好用完消费预算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它们反映了消费者货币资源的充分利用。图3-32. 消费约束线的运动

消费约束线表明既定的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如果人们的消费预算或商品价格改变,则必然导致消费约束线的运动。

平移是消费约束线的一种运动。如果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预算收入增加,则消费约束线会向右上方平移;反之,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减少,消费约束线就会向左下方平移。在消费者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其价格比P/xP不变,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约束线就会向左下方平移;反之,y如果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下降,虽然不会改变两种商品价格比,但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力上升,使得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移。如图3-4所示,消费约束线向左下方平移表示为由I运动到I,而由I运动到I0102则为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移。图3-4

消费约束线的平移,既可能由预算收入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价格变化引起,但消费约束线的平移,实际上是由于预算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造成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变化而引起的。因此,消费约束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意味着实际收入增加;反之,则说明实际收入减少。

旋转是消费约束线的另一种运动。消费约束线旋转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两种商品价格P和P比例的变化,也就是两种商品的xy相对价格发生变化,造成消费约束线的斜率P/P改变而引起的。xy

如果只有一种商品价格(比如P)发生变化,而另一种商品价格x(比如P)不变,消费约束线就会以它的上端点为轴心旋转。当P不yy变而P提高时,斜率增大,消费约束线顺时针旋转,如图3-5中由I运x0动到I;当P不变而P降低时,消费约束线逆时针旋转,如图3-5中由1yxI运动到I。02图3-5

如果x商品和y商品价格都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比例不一致,消费约束线也要产生旋转,只不过旋转的轴心不再在消费约束线的端点上。比如,P下降而P上升,消费约束线就会发生图3-6中由I向I的yx01顺时针旋转;反之,P上升而P下降,消费约束线则将发生图3-6中yx由I向I的逆时针旋转。02图3-6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和个人需求

一、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在一定的预算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状态。很明显,消费者均衡既包含消费偏好或消费意愿,即效用最大化;又包含消费约束,即预算收入和商品价格。在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的主观偏好是用无差异曲线表示的,而消费者的客观限制又是用消费约束线表示的。因此,研究消费者均衡的实现,就应该而且可以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约束线结合起来运用。

按照序数效用论的说法,在消费约束线既定时,它可能同多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但只能而且一定能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或相切,表示既定收入可以买到这些交点或切点上的商品组合;反之,如果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说明既定收入买不起这些无差异曲线上的商品组合。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点上的商品组合不是预算约束下满足水平最高的商品组合,只有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上的商品组合,才是预算限制条件下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商品组合。为此,序数效用论把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称为消费者均衡点。消费者均衡点表示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组合,既在消费约束线上,同时又在一条尽可能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如图3-7所示。图3-7

在图3-7中,I是消费约束线,它反映了既定的预算收入和商品价格。U、U、U是三条位置越来越高的无差异曲线。I与U相交于1231A、B两点,这说明消费者的既定预算可以买到U上的A、B两组合,1但这样的购买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因为U线低于U线,即12U的效用水平低于U。理性的消费者不会做出这样的抉择。虽然U123线位置高于U线,U比U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效用,但因消费约232束线的限制,消费者不可能选择U上的商品组合。只有I线与U线的32切点E上的商品组合,才是理性的消费者应该选择的能获得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因为此时不存在既在消费约束线I上,同时又处于比U2线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的其他商品组合。因此,E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当富有理性的消费者经过反复的掂量、比较、搜寻和选择,找到了使他遗憾最小而满足最大的商品组合后,只要购买预算、商品价格和消费偏好不发生变化,消费者就不会改变这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的货币资源在两种商品上的配置比例是最优的,从而两种商品的组合也是最佳的,实现了最优的消费效率。这时就处于消费者均衡状态。

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是消费者均衡点,两条曲线在切点上的斜率一定相等。由于消费约束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之比,而无差异曲线斜率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所以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可写成:

上式表明:在商品价格既定时,消费者把一定的预算收入全部用来购买x和y两种商品,只要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正好等于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消费者就能获得最大效用。或者说,只要消费者用于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如果我们用货币M代替图3-7中的Y商品,用P代替P且P=1,mym用MU代替MU,并用λ代表货币的边际效用,则上式可表述为:my

上式表明:当消费者面临持有货币与购买商品的选择时,他必须让用在购买商品上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自身的边际效用。

如果消费者不只是购买两种商品,而是购买多种商品,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就可写成:二、价格—消费曲线和个人需求曲线

价格是除消费者收入之外的又一个影响消费者均衡的因素。价格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经济学上用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来描述。1. 价格—消费曲线

在消费偏好和预算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因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消费约束线的旋转或平移,从而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的运动,这些均衡点的运动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它反映了价格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消费预算I和y商品价格不变,只有x商品价格变化。随x商品价格由P、P、P依次下降,消费约束线依次123为I、I和I。这三条消费约束线分别与无差异曲线U、U、U相切123123于E、E和E。连接E、E和E的PC曲线就是价格—消费曲线,如123123图3-8所示。图3-82. 个人需求曲线

在图3-8中,PC曲线表明:消费者的均衡购买量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事实上,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就不同类型的商品而言,价格对其购买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会有不同形状的价格—消费曲线。无论是何种形状的PC曲线,它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价格已经变化的情况下,消费者只有沿着PC线调整自己的购买行为,才能实现理性的消费选择。

正如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一样,由价格—消费曲线也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比如:在图3-8中,当x商品价格为P时,1x商品的均衡购买量为q;当x商品价格降为P时,x商品的均衡购买x12量增加为q;当x商品价格降到P,x商品的均衡购买量增加为q。x23x3可见,x商品的均衡购买量随价格降低而增大。由图3-9中的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x商品的需求曲线如图3-9所示。图3-9

图3-9中的需求曲线只是一般的需求曲线。根据其他形状的PC曲线,还可能推导出正相关的需求曲线。无论何种需求曲线,它反映的是商品的最佳购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所以,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应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四、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需求曲线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价格变动所导致的需求量或正或负、或大或小的变化,就是价格效应。价格效应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构成的,如图3-10所示。图3-10

在图3-10中,消费约束线I与U线切于E点。当x商品价格下降111后消费约束线旋转到I,I与U线切于E点。均衡点由E运动到E,x222212商品的均衡购买量由q增至q。q-q即为x商品价格变化而产生的x1x2x2x1价格效应。经济学认为,价格效应是由两个效应构成的:一个是收入效应,一个是替代效应。为了具体分析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我们在图中引一条平行于I且切于U的消费约束线I,I与U的切点为E,x210010商品购买量为q。I线表明了按照降低后的价格进行购买,为了实现x00原来的效用水平需要多少收入。这样一来,由E点运动到E点所对应12的价格效应q-q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由E点运动到E点所对应21xx10的q-q,另一部分为由E点运动到E点所对应的q-q。x0x102x2x0

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改变而导致的实际收入变化,从而引起的商品购买量的变化。在图3-10中,收入效应就表示为两条互相平行的消费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切点间购买量之差即q-q。消费约束线的平移必然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变化。收x2x0入效应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正常商品收入效应为正,而劣等商品收入效应为负。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使得消费者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购买量,以替代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的购买量。在图3-10中,替代效应则表示为两条消费约束线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购买量之差,即q-q。在同一x0x1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实际上反映的是商品间的替代关系。替代效应一般为负。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不同的商品来说,价格变化所包含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仅有正负之分,而且还有大小之分。正是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多样化,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商品需求。以下主要介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三种组合。(1)正的收入效应和负的替代效应相结合。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会使购买量增加;反之,价格上涨,两种效应都会使购买量减少。它表明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这类商品是符合需求规律的正常商品。如图3-10所示。(2)负的收入效应小于负的替代效应。价格下降而实际收入增加,由于负的收入效应会带来购买量的减少,负的替代效应却使购买量增加,而且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的购买量还是增加,需求量仍然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如图3-11所示。这类商品是劣等商品。图3-11(3)负的收入效应大于负的替代效应。价格下降而实际收入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如图3-12所示。虽然负的替代效应会使购买量增加,但替代效应的作用小于收入效应,结果总的购买量还是减少了,需求量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化。这类商品是吉芬商品。吉芬商品一定是劣等商品,但劣等商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图3-12

第四节 企业和政府行为与消费选择

在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由于通常假设偏好不变,也就是无差异曲线不变,因而构建约束约束线特别重要。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消费者均衡分析的基本步骤为:第一,找出只购买横轴说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量,也就是找出横截距;第二,找出只购买纵轴说代表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量,也就是求出纵截距;第三,连接纵横截距点。第四,如果涉及预算线的运动,关键是要搞清楚究竟是收入变化引起的运动,还是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运动。第五,比较各种均衡的变化,尤其是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变化。一、关于手机通信不同资费下的选择

某个大学生,每月父母给900元钱,他计划花在手机通信之外的其他消费上。如果其他商品价格为1元,而中国移动提供了A、B两种资费标准,如表3-2所示。

显然,对于资费标准1而言,这个大学生每月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多为6 000分钟,而消费其他商品的量最多不超过600单位,因为只要他选择资费标准1,即使打手机的时间为0,他也得支付300元的固定费,从而可用于其他商品购买的钱只有600元了。所以,图3-13中CD为资费标准1的预算线。图3-13

同样的道理,对于资费标准2而言,这个大学生每月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多为4 500分钟,而消费其他商品的量最多不超过900单位。所以,图3-13中AB为资费标准2的预算线。

比较两种资费标准下的预算线AB和CD,我们发现:在使用手机时间少于3 000分钟时,资费标准2比资费标准1让大学生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三角形ACE中的组合是资费标准2所买不起的。如果使用手机时间多于3 000分钟时,资费标准1比资费标准2让大学生有更大的购买力,因为三角形BDE中的组合是资费标准1所买不起的。

进一步,我们发现,在使用手机时间少于3 000分钟时,采用资费标准2比资费标准1让大学生获得更大的效用,因为U大于U。如ac果使用手机时间多于3 000分钟时,采用资费标准1比资费标准2让大学生有更大的效用,因为U大于U。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使用db电话多的人选择有固定费用的资费标准,而用时少的人选择无固定费用的资费标准。二、不同类型的税收和补贴对消费选择的影响

某个家庭现有收入为100元,用来购买X和Y两种商品,X的单价为2元,Y的单价为1元。如果政府征税:①对该家庭征收30元的所得税,②对X商品征收每单位3元的消费税。

如图3-14,显然,征税前,这个家庭的预算线为AB,因为100元钱最多能买50单位的X商品,最多能买100单位的Y商品。

如果征收所得税30,就会使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减少30,从而家庭的预算支出减少为70。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家庭X商品最多能买35单位,Y商品最多能买70单位。因而,CD为征收所得税后的预算线。预算线由AB运动到CD,是因为收入减少,所以预算线向左平移。图3-14

如果仅仅对每单位X商品征收3元的税,这相当于把X商品的价格从2元提高到了5元。在这种情形下,这个家庭可以购买的X商品最多为20单位,而Y商品最多为100单位。所以,AF为征收消费税后的预算线。预算线由AB运动到AF,是因为X商品价格提高了,所以预算线以A点为轴点向左旋转。

为了便于比较,如果这个家庭缴纳消费税也为30元,那么其均衡购买量为E,获得的效用为U。图中显示,政府的征税直接降低33了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因为这个家庭在税前得到的效用为U,大于1随后的U和U。不仅如此,在政府征税30元的情况下,征收所得税23对消费者更好一些,因为征收所得税仅仅使消费者的效用由U减少1到U,而征收消费税却让消费者的效用由U减少到U了。213三、政府三种住房支持政策的影响

如果某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为40 000元,计划用来购买两种商品:一种是住房,一种是除了住房之外的其他商品。假设其他商品单价为800元,住房市场价格为每平方米2 000元。如果政府准备对这个家庭实行住房支持,具体的住房支持方案有三种。方案一:允许这个家庭以每平方米1 000元的优惠价格购房;方案二:直接向这个家庭发放40 000元现金;方案三:直接为这个家庭免费提供20平方米的住房。

在图3-15中,如果政府以优惠价格1 000元提供支持,这个家庭的预算线AD。因为其他商品价格没变,仅仅是住房价格降为每平方米1 000元,所以仅仅住房的最大可能购买量变为40平方米。预算线由AB运动到AD,实际上就是租房价格降低了,导致预算线以纵轴截距点为轴点向内旋转了。

如果政府直接发放货币补贴40 000元,相当于使这个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到了80 000元了。在此条件下,家庭最多可购买的住房面积增加为40平方米,而其他商品最多为100单位。因此,货币补贴下的预算线为CD。预算线由AB运动到CD,实际上就是收入增加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了。图3-15 三种住房支持计划的比较分析

如果政府直接为这个家庭免费提供20平方米的住房,预算线会是怎样的呢?如图3-16所示;情况要稍微复杂一点。在此情况下,这个家庭的预算线为AFD。容易理解,这个家庭最多可以拥有的住房面积为40平方米,而最多可以消费的其他商品为50单位。但是,当这个家庭拥有20平方米以内(含20平方米)的住房时,他说能够消费的其他商品可以是50单位。比如,只要这个家庭愿意,他拥有1平方米住房时,最多可以购买50单位其他商品;他拥有2平方米住房时,他也可以最多购买50平方米的住房;以此类推,他拥有20平方米住房时,他可以购买的其他商品还是50单位。当然,如果这个家庭要拥有大于20平方米的住房,他能够购买的其他商品就要减少了,因为他必须花一部分自己的钱去买住房了。图3-16 三种住房支持计划的比较分析

进一步比较发现,政府的住房支持确实让受助家庭的效用水平提高了。但是,在政府三种支持的市场价值都为40 000元的条件下,受助家庭通过自由选择从三种方案中的可能收益是不同的。整体上讲,价格优惠的支持对受助家庭来说是增加效用最小的,仅仅增加效用100单位。就货币补贴方案与实物分配方案而言,如果住房拥有量超过20平方米,两种方案一样,都使受助家庭效用增加到300单位。如果这个家庭的住房拥有量小于20平方米,那么对家庭进行货币补贴是最好的;受助家庭的效用会增加到400单位,而实物分配只能增加效用到300单位。

因此,如果从受助家庭的效用增加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应该采用货币补贴的形式来支持,因为政府并不了解受助家庭的实际偏好,因而通过给钱让受助家庭自我选择有助于最大幅度地提高效用水平。

第五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

在前面几节的论述中,我们一直假定价格、收入以及其他一些变量是可以确切知道的。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意外因素的存在,人们在进行许多选择时是面临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是指可能出现一种以上的情况,但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会是哪一种状态出现。在经济学界,概率和期望值是人们用来说明不确定性或者风险的最基础的概念。一、风险的描述——概率、期望值和期望效用1. 风险与不确定性

当一个决策的后果并非确定获知时,经理就会面对一个决策问题,或是在风险条件下,或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若一个决策是在风险下做出的,则意味着决策者可以列出一个决策的所有可能后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后果出现的可能性。

这里是一个风险下决策的例子。小王受聘于一家实行佣金制的销售公司,他的收入取决于他的销售业绩,业绩好时月收入为2 000元,业绩平平时月收入为1 000元,而且根据历史和市场资料显示,业绩好的可能性为60%,而业绩一般的可能性占40%。

与风险不同,不确定性意味着决策者不能列出全部可能后果,或者不能确定各种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在不确定情况下,决策者只知道不同可选决策方案及其可能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可影响最终决策后果或决策报酬但不为决策者所控制的未来事件或情况。尽管在风险和不确定下均不存在完全信息,但是风险下的信息毕竟多于不确定的情况。比如:对于小王来说,是否值得花费50万元研制开发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就是一个不确定决策的例子,此研发费的收益取决于政府的新健康方案是否对新药品的价格加以限制。在这个问题中,小王面临的两种自然状态为:①政府加以价格限制,或者②政府不加以价格限制。尽管小王知道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报酬是多少,但却不知道对制药公司加以价格限制的概率有多大。类似这样的情况,决策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

为了简化分析,本节忽略风险条件与不确定条件之间的重要区别,或者说主要研究在风险条件下的个人决策。2. 概率和期望值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或投资时,怎样把风险考虑进去呢?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将风险量化,以便在不同的选择之间进行比较。量化风险的指标很多,概率、期望值、方差、离差、标准差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风险的大小,而且每一种指标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概率和期望值是最为常用的,也是最为基础的风险测量指标。概率就是某种选择所面临的各种可能性的大小。每一种后果都有大于0而小于1的概率,所以概率是0~1之间的某个数。如果某种后果必然出现,其概率就为1;如果某种后果肯定不会出现,它的概率就为0;介于二者之间的后果出现的概率介于0~1之间。对于特定的选择来说,各种后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为各种后果确定概率的过程有时涉及相当复杂的分析,这种分析基于决策者在相同情况下丰富的经验或其他数据,以这种方式确定的概率被称为客观概率。反之,当决策者对某特定决策情况有较少经验或无相关历史数据时,分配于各种后果的概率就是通过主观方式获得的,称为主观概率。主观概率主要基于预感、“直觉”和个人经验,而非科学的数据。

从一般意义上说,把存在风险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按其发生的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到期望值。期望值衡量一个总体趋势,即平均结果。如果用E表示期望值,P表示概率,则有。比如:r上例中的小王的月收入的期望值或者说期望收入E(I)=0.6×2 000+0.4×1 000=1 600(元)。3. 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

由于本节主要分析个人在风险条件下的选择,而且经济学假定个人是理性经济人,正如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当面临风险的时候就以实现期望效用最大化为目标。那么,什么是期望效用呢?正如期望值衡量一个总体趋势或者平均结果一样,期望效用也是用来衡量个人的平均效用的。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风险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p和1-p分别为消费者可能的收入I和I发生的概率,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12U=U(I),那么该消费者的期望效用表示为:

EU〔p;I,I〕=p×U(I)+(1-p)×U(I)1212

例如:李四的效用U取决于他的收入水平I,效用函数U(I)2=I,他获得的月收入可能为1万元,也可能为0元,前者的概率为50%,后者的概率也为50%。那么,此人的期望效用为:22

EU(I)=0.5×(1)+0.5×(0)=0.5

与期望效用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期望值的效用。顾名思义,期望值的效用是某个特定的期望值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一般地,期望值的效用可以表示为:

U〔E(I)〕=U〔p×I+(1-p)×I〕12

对于上例中的李四来说,他的期望收入E(I)=0.5×1+0.5×0=0.5。在收入为0.5的时候,李四的期望值的效用就为:2

U〔E(I)〕=0.5=0.25

显然,期望效用不同于期望值的效用。除了计算上的差异外,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期望效用反映的只是效用的总体趋势和平均结果,它并不必然代表消费者实际获得的效用水平,而期望值的效用是一个特定收入水平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确定收入下的效用,所以期望值的效用可以通过计算特定收入值所对应的效用函数值来得到。简单地说,期望效用是存在风险的条件下某个收入的效用,而期望值的效用是不存在风险的条件下某个收入的效用。关于二者的区别及其理解,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还要多次提到,因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完全相反的现象:有些人为了减少未来收入和财富的风险而到保险公司投保,另一些人却为了增加生活中的风险而进行赌博,保险公司与跑马场的生意一样兴旺。有些人愿意选择固定薪水制的工作,而另外一些人却喜欢选择佣金制的工作。显然,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是不同的,有些人是风险规避型的,有些人是风险爱好型的,还有些人则是风险中性的。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或者说如何区分一个消费者究竟是风险喜好的、风险规避的,还是风险中性的呢?根据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从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的相对大小、效用函数的类型或者凸凹性、边际效用的变化趋势以及风险溢价来说明。

1. 从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的相对大小来辨别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有甲、乙、丙三个消费者,他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得到I=1万元或者I=0万元这两种可能的收入,而且这两种12结果出现的概率均为50%。同时,假设甲、乙、丙三人的效用函数分2别为、U(I)=I和U(I)=I。根据上述假定可以计算得到表3-3。表3-3

从表3-4中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甲看来,对于同样的(期望)收入水平0.5,期望效用(0.5)小于期望值的效用(0.707),这说明他对不确定收入的偏好弱于对确定收入的偏好,因而甲消费者是一个风险规避者。对于消费者乙来说,对于同样的(期望)收入水平0.5,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的效用,都为0.5,这说明他对不确定收入和确定收入的偏好是一样的,因而乙消费者是一个风险中性者。在消费者丙看来,对于同样的(期望)收入水平0.5,期望效用(0.5)大于期望值的效用(0.25),这说明他对不确定收入的偏好强于对确定收入的偏好,因而丙消费者是一个风险偏好者。一般地,在某一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的效用,他就是风险规避者;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的效用,他就是风险偏好者;消费者的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的效用,他就是风险中性者。2. 从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看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可以用效用曲线表示出来。与上述甲、乙、丙三人的效用函数对应的效用曲线如图3-17。图3-17

从图中看,尽管甲、乙、丙三人的效用函数都是严格单调递增的,2但是他们的图形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甲的曲线U=I位于它的每一点切线的上方,同时又总在其弦的下方,其图形是向上弯曲的,也就是向下凸的曲线,这说明甲的边际效用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丙的曲1/2线U=I则位于它的每一点切线的下方,同时又总在其弦的上方,其图形是向下弯曲的,也就是向上凸的曲线,这说明丙的边际效用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而乙的曲线U=I与它的每一点的切线重合,当然也与它的弦完全重合,而且它还可以看成是甲、丙曲线的弦,这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乙的边际效用不变。

根据分析,每个消费者期望值的效用就是效用曲线上与期望收入对应的效用值,而期望效用就是在效用函数曲线的弦上与期望收入所对应的效用值。因此,如果消费者具有向下凸的效用曲线,比如U(丙),我们可以说他是喜好风险的,因为在每一个收入水平上,期望效用都大于期望值的效用。比如:在收入I=0.25时,他的期望效用为0.25,比他的期望值的效用0.063要大;在收入I=0.5时,他的期望效用为0.5,大于他的期望值的效用0.25。

如果消费者具有向上凸的效用曲线,比如U(甲),我们可以说他是厌恶风险的,因为在每一个收入水平上,期望效用都小于期望值的效用。比如:在收入I=0.25时,他的期望效用为0.25,比他的期望值的效用0.5要小;在收入I=0.5时,他的期望效用为0.5;小于他的期望值的效用0.707。

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具有线性的效用曲线,比如U(乙),我们可以说他是风险中性的,因为在每一个收入水平上,其期望效用都等于期望值的效用。比如:在收入I=0.25时,他的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都为0.25;在收入I=0.5时,他的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都为0.5;在收入I=0.75时,其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都为0.75。3. 从风险金的正负来辨别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风险金,又称为风险溢价,就是为了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风险性收入与确定性收入之间的差额。在风险—效用图中,消费者的风险性收入是弦上与某一个效用水平对应的收入水平,而消费者的确定性收入是效用曲线上与某一个效用水平对应的收入水平。

比如:在丙消费者看来,0.25的风险性收入和0.5的确定性收入都能够带来0.25的效用水平,风险收入0.25与确定收入0.5之差-0.25就是丙的风险金。风险喜好者的风险金为负,它可以看成是喜好风险者为冒险所付出的代价,具有风险升水的性质。

又比如:在甲消费者看来,0.5的风险性收入和0.25的确定性收入都能够带来0.5的效用水平,风险收入0.5与确定收入0.25之差+0.25就是甲的风险金。风险厌恶者的风险金为正,这意味着要使厌恶风险者采取有风险的行为,他要求为冒险而得到的补偿,具有风险贴水的性质。

再比如:在乙消费者看来,0.25的风险性收入和0.25的确定性收入都能够带来0.25的效用水平,0.5的风险性收入和0.5的确定性收入都能够带来0.5的效用水平,0.75的风险性收入和0.75的确定性收入都能够带来0.75的效用水平,风险收入与确定收入之差始终为0。零风险金说明风险中性者既不愿为冒险付出代价,也不想得到冒险补偿。三、风险的防范

尽管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但多数人是厌恶风险的,否则人们的安全需要就不会产生和存在了。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面对风险选择时,往往要对风险进行防范。通常情况下,人们防范风险的方法有三种:决策分散化、购买保险和收集信息。1. 决策分散化

通俗地讲,决策分散化就是“不要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只有向多个方向努力,或者把投资投向多种项目或资产,方可化解或消除风险,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下面通过代理商的商品销售事例来说明决策分散化的具体意义和好处。

假如你是一个委托代理商,可选择销售空调或暖气,但你不知道明年夏天是否特别热,也不知道明年冬天是否特别冷,你应如何选择呢?是选择代理销售空调,还是选择代理销售暖气,还是两者兼顾?答案是采取决策分散化,把精力投向两者兼顾的方向,既销售一部分空调,同时又销售一部分暖气,甚至同时销售其他产品。

假定你估计明年气温高的可能性为50%,气温低的可能性也为50%。若只选择销售空调,那么如遇明年气温高,夏天特别炎热,则可得到30万元的销售净收入;如遇明年气温低,夏天不太热,则只能得到12万元的净收入。若只选择销售暖气,那么如遇明年气温高,冬季不太寒冷,则只能得到12万元的销售净收入;如遇明年气温低,冬季气候特别寒冷,则可得到30万元的净收入。表3-5列出了这种情况。表3-5

计算预期收益可见,不论是只销售空调,还是只销售取暖设备,预期收益都是21万元,但这个净收入是不确定的,你的最终净收入可能是30万元,也可能只有12万元。因此,不论只销售空调设备,还是只销售取暖设备,都是带有风险的。

但是,你若采取分散决策,把一半精力放在销售空调设备上,另一半精力放在销售取暖设备上,则不论明年天冷天热,你的销售净收入都为21万元,于是原来的风险净收入21万元变成了无风险的21万元净收入。可见,分散决策完全消除了不确定性,消除了风险。2. 购买保险

风险厌恶者为了避免风险,甘愿放弃一笔收入而购买保险,以求取得稳定的收益。这里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保险费的确定,二是最优保险量的确定。

由于保险公司为人们提供保险并不是想从个别人身上赚钱,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保险,其预期收入为零。用л表示保险价格,即个人购买1元保险所必须交纳的保险费(显然,0<л<1),用p表示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某人购买了1元保险,那么当意外事件发生时,他将从保险公司得到1元的损失赔偿。因此,保险公司销售1元保险的预期收入为:(1-p)л+p(л-1)。这表示:如果不发生意外事件,保险公司的收入就为л;如果发生意外事件,保险公司的收入为л-1(因为要向被保险人支付l元赔偿)。既然保险公司并不是想从个别人身上赚钱,于是保险公司的预期收入(1-p)л+p(л-1)为零。由此可知,л=p,即保险费率(保险价格)就等于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

假定某消费者现有财产W元,而且他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如果发生意外事件,他将损失L元财产,那么该消费者愿意购买多少保险呢?根据前面学习的等量边际决策原理,我们不难理解:最优的保险购买量Q应当是使意外事件发生时财富的边际效用与意外事件没有发生时财富的边际效用相等。换句话说,保险的最优购买量等于意外事件发生时消费者的损失额。按照最优购买量购买保险,保险成本是лQ,它等于pL,即保险成本等于消费者的预期损失。当消费者按照预期损失付出了保险成本以后,即付出了pL元的保险费后,不论意外事件是否发生,他都不会再蒙受损失,他的财富就变成了W-pL元的稳定财富。购买保险所保证的这笔稳定的财富W-PL,实际上就等于没有买保险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预期财富收入。这是因为没有买保险时,消费者的预期财富收入为(1-p)W+p(W-L)=W-pL。

比如:某家庭财产价值5万元,该家庭面临10%的可能性被盗,发生盗窃后会损失1万元,因此预期损失1千元(0.1万元),预期财产价值4.9万元(0.9×5+0.1×4)。如果该家庭花1千元购买家庭财产保险,那么4.9万元的财产就得到了保证,这个受保证的价值等于不参加保险时的预期财产价值。如果不买家庭财产保险,那么就会冒遭受1万元财产损失的风险。表3-4列出了买和不买保险两种情况下,该家庭的财产价值变化情况。表3-4

可见,买保险不但没有改变财产的预期价值,而且还削平了两种不同结果的差异。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高预期效用所产生的效应。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不论是发生盗窃还是安然无恙,该家庭的效用函数不变,而且效用函数是严格向上凸的。如果不买保险,那么蒙受损失后该家庭的财产边际效用大于不受损失时的财产边际效用(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把财产从不受损失的高价值处向受损失的低价值处转移一点,方可使预期效用水平得到提高。这样的财产转移,正是购买保险这一行为所要完成的使命。3. 收集信息

当存在风险时,消费者是基于有限信息进行决策的。如果他能够收集到更多信息,就一定能够进行更好的预计,风险也可以降低。获取信息可以改变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从而减少主观不确定性,就是说,消费者获取的信息越多,他越能做出更好的预测,从而减少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是有价值的商品,使用信息应当为信息所有者支付费用,信息的价值也就来自于信息所减少的风险。那么信息的价值如何确定呢?或者说,一个风险规避者愿意支付多少信息费用来收集信息以规避风险呢?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在这儿主要研究完全信息的价值。完全信息的价值是指一种选择结果在完全信息下的期望价值与不完全信息下的期望价值之差。下面,我们以例子来说明信息的价值。

某商店经理需要决定到底订购多少件秋季服装。如果订购100套,每套定价180元;如果订购50套,每套订价200元。每套服装的售价为300元,售不出去可以退还,但只能返还订购价的一半。假若没有更多的信息,该商店经理只能相信售出量为100套的概率是0.5,售出量为50套的概率也是0.5。表3-5给出了两种情况下商店的利润情况。表3-5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果该商店经理是一个风险中立者(或风险爱好者),那么他会选择订购100套,他的利润可能是12 000元(300×100-180×100),也可能是1 500元(50×300-50×180+50×90-50×180)。但是,如果他是风险厌恶者,就可能会选择订购50套,因为这样他可以确保5 000元(50×300-50×200)的利润。

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不论销售量是50套,还是100套,商店经理都能正确地做出订购件数的选择。如果销售量是50套,他(她)就订购50套,得到5 000元利润;如果销售量为100套,他(她)就订购100套,获得12 000元利润。由于销售50套和销售100套的概率都是0.5,因此完全信息情况下商店的预期利润为8 500元(0.5×50×100+0.5×100×120)。

按照不完全信息下的最高预期利润计算,订购100套时,完全信息的价值为8 500-6 750=1 750元。因此,为了得到对销售量的准确预测,值得付出1 750元的代价。即使预测并不完美,也值得对这样的能够提供更好的来年预测的市场营销研究进行投资。

第四章 厂商的生产和成本理论

本章重点及难点(1)什么是生产、生产函数?(2)什么是会计成本、经济成本、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3)如何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厂商的经济投入区间在哪里?(5)厂商最优配置要素的原则。(6)什么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损失?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损失的原因各有哪些?(7)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变动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关系。(8)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9)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报酬变动的关系。

需求和供给是决定价格的两个方面。在第三章,我们分析了消费者资源配置的行为原则,从而揭示了需求是受消费者行为决定的。本章和下一章要研究生产者的行为,即生产者的资源配置和定价行为,从而揭示供给是如何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者行为分析也是第二章的继续和发展。

生产和成本理论,主要是研究理性的生产者如何做出要素投入和要素组合的选择,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低成本的生产。

第一节 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

研究生产者行为就得首先理解有关生产者行为的基本知识。本节主要侧重于对生产、生产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本等基本概念的阐释,基本的分析将在以后逐步展开。一、生产者和生产要素

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又称为厂商,它是生产行为的决策者,它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与居民户一样,厂商也是一个决策单位。它可以是个人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公司企业又可分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等。换言之,大公司的董事长、合资企业的经理、独资的小杂货店老板,以至于菜市场的菜贩、地摊的小贩,都是生产者。尽管厂商形式多样,但经济学通常假定它们都是信息充分、精于计算、富有理性的“经济人”,其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生产者是生产行为的核心,而生产要素则是生产的基础,厂商进行任何生产都必须投入生产要素。在经济学上,生产要素又称投入要素,它是指厂商在生产中使用的一切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都可能成为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在这些投入要素中,有些生产要素,厂商较难在一定生产时期内改变其投入量,比如厂房、设备以及关键性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等。经济学把这部分在一定时期内难于调整其投入量的要素称为固定要素。固定要素决定企业的生产潜力和生产规模。与固定要素不同,还有部分生产要素,厂商在一定生产时期内很容易改变它们的投入数量,比如一般的原材料和普通工人。这部分生产要素被称为变动要素。变动要素只决定厂商在既定生产规模下的某个确定产量水平。固定要素与变动要素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因时期长短、行业性质和生产技术的差异而不同。二、生产和生产函数

生产是指厂商为了获得利益,把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以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活动。从纯技术意义上讲,生产就是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投入转化为产出总是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为了简化分析,经济学把生产区分为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来讨论。

如果厂商只需通过调整生产中部分投入要素来改变产量,这种生产就是短期生产。在短期生产中,厂商既面临技术约束,又面临固定要素的限制,它只能通过改变变动要素量,从而改变各种要素间的组合比例来调整产量。同时,由于技术和固定要素的限制,厂商无法对其生产规模进行调整,所以短期生产也可以看成是厂商在生产规模既定条件下的生产。

与短期生产不同,长期生产是指厂商通过调整生产中所有投入要素的量来影响产量的生产。显然,在长期生产中,除了技术不变之外,厂商没有固定要素,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随时调整的。由于厂商能够对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调整,它就可以增加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生产是厂商在规模变动条件下的生产。

生产就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来描绘这种关系。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某个厂商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与获得的产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以q代表厂商的生产产量,F,F,…,F代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12n一般表达式为:

q=f(F,F,…,F)12n

为了简化分析,生产理论通常假定生产中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故生产函数可以简化为:

q=f(L,K)

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根据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雇佣劳动指数、固定资本指数和生产指数的统计资料得到的一个经验型生产函数,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被表达为:α1-α

Q=A·LK

式中A、α都是常数。根据他们的测算,A=1.01,α=0.75。故上式也可写为:0.750.25

Q=1.01LK

很显然,这是一个线性齐次生产函数。它表明:在资本投入不变时,劳动投入增加1%能使产量增长0.75%;而在劳动投入不变时,资本投入增加1%,能使产量增长0.25%;如劳动和资本同时都增加1%,产量就会增长1%。三、成本和成本函数

注重理性选择的经济学家与关心财务报告的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生产成本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会计人员关心会计成本,经济学家看重经济成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时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一般都要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因而被称为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是对企业货币支出的历史记录,也可以叫做历史成本。会计成本往往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而且也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代价。因此,只注重会计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科学决策,甚至会扰乱经营决策,因而必须考察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一般是指企业经营时所发生的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明显成本通常是由明确的契约关系所规定的厂商必须进行现实支付的成本。明显成本是厂商已付款和契约债务的总和,它通常有厂房设备的折旧,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费用,支付给雇员的薪金和工资,还有广告费、保险费、税金及贷款利息等等。显然,明显成本就是会计成本。隐含成本是不由契约关系规定而需要补偿的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开支。隐含成本也可看成是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丧失的机会价值,它主要包括企业主运用自有资金及其他实物资产经营企业所丧失的利息和租金收入,以及企业主亲自从事经营活动所丧失的工薪收入。由于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多用途性,厂商的隐含成本一般是大于零的,因此经济成本总是大于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也好,经济成本也罢,成本总可以看成是厂商生产中所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总额。在要素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成本取决于投入要素量。厂商的要素投入量是由厂商的计划产量决定的,所以成本依存于一定的产出水平。在经济学上,把成本对产量的依存关系称为成本函数。如果以C代表成本,q代表产量,则成本函数可写成:

C=f(q)

成本函数描绘生产要素货币量对产量的依存关系,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产量对要素实物量的依存关系。显然,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分析的都是生产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只不过各自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已。成本函数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与生产函数互为对偶函数。

第二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在分析要素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是从最简单的只有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开始的。研究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就是要研究在其他要素不变时,某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变动生产要素应投入多少为宜。具体地讲,我们假设资本量K固定,分析劳动量L的变化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劳动量L投入多少才合理。这时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q=f(L)

利用上述函数分析劳动量L对产量的影响,也就是要分析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是如何随劳动L变化的。

总产量(TP)是已投入的变动要素所带来的产品总量。在生产函数中用Q来表示。

平均产量(AP)是指单位可变投入生产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表示为总产量与变动投入要素之比,即:

边际产量(MP)是增加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可表示为总产量增量(ΔTP或ΔQ)与变动要素增量(ΔL)之比,即: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简单地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其他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等额地连续增加一种变动要素,产出的增加额一开始可能会上升,但超过一定点后,等量增加该种变动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额就会下降,甚至变为负数。例如:在表4-1中,在资本K固定为10个单位的条件下,等额增加劳动投入L个单位。在劳动1投入量为3个单位及以前,边际产量(MP)是递增的;当劳动投入超过3个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当劳动投入大于8个单位,边际产量就变为负的了。边际产量这种从递增必然趋向递减的规律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表4-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从物理学或生物学规律中推导出来的;第二,这一规律适用于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固定不变的生产,而不适用于所有要素都能够调整的情况;第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以生产技术严格不变为假定的,它不能预测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增加单位变动要素会使产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第四,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变动比例的生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改变变动要素而改变变动要素与固定要素的比例。2. 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

边际产出的递减变动趋势,根源在于变动投入要素的效率变化。如表4-1所示,在存在固定投入的条件下,最初由于可变投入相对不足,变动要素与固定投入比例很不合理,固定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限制了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只能获得低产出率。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比例趋于合理,固定要素的利用越来越充分,可变要素的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但是,在固定投入得到充分利用之后,继续扩大可变投入量,单位变动要素只能利用越来越少的固定要素。固定要素的不足和变动要素的过多,使得资源配置比例越来越不合理,可变要素不能得到有效运用,于是生产效率降低。这样,投入增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量或边际产量将随变动投入量增加而先递增,达到一定点后递减,甚至成为负值。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适用于多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只要在生产过程中至少存在一种固定要素,连续追加可变投入要素,迟早会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

若用纵轴表示边际产量,横轴代表劳动量,而且边际产量和劳动量都是连续变化的,那么边际报酬递减的趋势可以用图4-1中先上升后下降的MP曲线来描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在表4-1中已经表明了。我们这里主要从几何图形来分析其关系。在几何的意义上,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而平均产量则是总产量曲线的射线斜率。因此,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图4-1中的MP曲线,我们能够推导出图4-1中的总产量曲线(TP)和平均产量曲线(AP),如图4-1。图4-11.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必然增大,而且以递增的速率递增,因而总产量曲线斜率增大,趋于陡峭;反之,边际产量递减但大于零时,总产量必然增大,但是以递减的速率递增,总产量曲线斜率减小,趋于平缓;如果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零,则总产量必然降低。

当边际产量从递增区间转向递减区间,如图4-1中投入L个单位1劳动时,边际产量最大,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形成一个拐点。当边际产量由正值区间转向负值区间,即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在图4-1中,当劳动投入为L个单位时,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在由递增3向递减转折中达到最大。2.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如图4-1中劳动投入小于L个单位2时,平均产量必然递增;反之,当劳动投入大于L个单位时,边际产2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必定下降。在平均产量从递增转为递减的转折点上,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在图4-1中,当劳动投入为L个单位时,平均产量最大,且与边际产量相交。2

上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适用于一切存在固定投入的生产。

第三节 两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两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仍然反映了要素的各种组合与从这些要素组合中能够得到的最大产量的关系。用生产函数表示为:

Q=f(L,K)

研究两种可变投入要素按不同比例变动的生产函数,就是要研究厂商如何变动要素配置,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经济学在进行这种研究时采用了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以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为分析工具。一、等产量曲线

在存在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产量是依存于两种可变要素的组合的。两种可变要素的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组合生产的产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就产量而言,各种组合之间要么提供相同的产量,要么提供不同的产量。在生产理论中,这些组合之间的关系是用等产量曲线来描述的。1. 等产量曲线的定义

假定在两种要素的各种组合中存在这样一些组合,尽管它们之间两种要素的组合比例不相同,但它们都能生产相同的产量。等产量曲线就是那些能够带来相同产量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各种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一条等产量曲线代表一定的产量水平,不同的产量水平就必然需要用不同的等产量曲线来代表。两种可变要素的多种组合可能存在多种产量水平,所以要用多条等产量曲线来表示各种组合之间的关系。

图4-2显示了某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变动要素进行生产的等产量曲线。在曲线q上的劳动和资本的各种数量组合都能提供5001个单位的产量。比如:该厂商用2个单位的劳动和2个单位资本组合能够提供q水平的产量;它用4个单位劳动和1个单位资本组合也能提1供q水平的产量。如果两种要素的更多数量组合总能带来更大的产量,1则等产量曲线q代表的产量水平应高于q。因此,距离原点越远的等21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图4-2

图4-2中只是显示了该厂商两种产量水平的等产量曲线。事实上,图中应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它们平行铺满了整个正象限。但是为了简化分析,我们通常只画其中的几条曲线。应该指出的是,等产量曲线虽然也可看成是生产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因为两者都是采用的无差异分析方法,但它又不同于消费理论中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无差异曲线之间只能显示效用的高低顺序,而不能说明高低的数值。而等产量曲线q和q除了说明q较q产量高之外,还能表明q比q高多少,212121比如图4-2中q比q高500个单位。212.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从等产量曲线的走势、形状以及相互关系看,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在同一等产量曲线上要素组合的改变,只能以要素之间数量的此消彼长、一增一减的方式进行,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如果要素组合改变的方式是在一种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或减少另一种要素量,或者是同时增加和同时减少两种可变要素,那么改变前后的产量必然会发生改变,要素组合一定在不同的两条等产量曲线上。例如:在图4-2中,A组合与D组合都有2个单位的资本,但D组合中的劳动量比A组合多3个单位。无论是从A组合调整到D组合,还是从D组合调整到A组合,这种不是此消彼长的调整都是不同等产量曲线间的组合改变。所以,等产量曲线一定是负相关的曲线

第二,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说明了等产量曲线上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要素存在替代关系。比如曲线q1上由A组合改变为B组合,实际上是厂商用2个单位的劳动量的增加来替代1个单位资本的减少,以保证总投入水平不变。在经济学上,为了保持等产量水平,生产者增加单位劳动量时所必须减少的资本数量,就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通常用减少的资本量(ΔK)与增加的劳动量(ΔL)之比来表示。由于在同一等产量曲线上的任意两个要素组合带来相同的产量,而且要素组合的改变方式是一增一减的,因此,增加ΔL所能增加的产量就一定等于必须减少的ΔK所减少的产量。因此有: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MP)必然递减;相反,因劳动增加而必须减少的资本,其边际产L量(MP)却会相应提高。因此,劳动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资本要素的k边际产量之比必然递减,从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从而无差异曲线斜率递减。根据相关数学原理,斜率递减的曲线一定凸向原点。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弯曲程度,完全取决于两种要素的替代性的大小,即取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速度。如果两种可变要素替代性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缓慢,等产量曲线的弯曲程度就小;反之,等产量曲线弯曲程度就大。极端地,如果两种要素是完全替代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等产量曲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两种商品根本不能替代,而是完全互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等产量曲线就是向原点成90°凸出的折线。

第三,等产量曲线之间不能相交。如果两条等产量曲线是相交的,交点的要素组合就同时在两条等产量曲线上,就能提供两种不同的产量水平。这与一种确定的要素组合只能提供一种产量是相矛盾的。因此,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是不能相交的。二、等成本曲线

正如消费者的购买抉择要受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制约一样,厂商的投入抉择也要受到成本支出和要素价格的约束。生产者的生产约束用等成本曲线来描述。1. 等成本曲线的定义

劳动和资本都是稀缺资源,都具有价格。厂商要获得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资源或要素,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格。在企业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它的成本预算全部用来购买两种要素,这两种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就称为等成本曲线。

如果两种要素分别为劳动L和资本K,它们的价格分别为P和LP,厂商的成本预算为C。根据等成本曲线的定义,等成本曲线的方K程可写成:

这是一条直线方程。如果用纵轴代表资本量K,横轴代表劳动量L,等成本曲线就是一条斜率为、纵截距为的直线。显然,等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它反映了在既定成本下两种要素的替代关系。图4-3表示了厂商计划用12来购买劳动和资本的等成本曲线。其中单位劳动价格为2,单位资本价格为3。

等成本曲线把劳动和资本的组合分成两部分。曲线以外的要素组合是厂商用既定预算支出不能购买的要素组合,这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曲线内和曲线上的要素组合都是厂商在既定约束下能够购买的要素组合,但购买曲线内的要素组合就会存在资源闲置。只有购买曲线上的要素组合才达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图4-32. 等成本曲线的运动

如果成本预算和要素价格既定,等成本曲线就是一定的。如果厂商改变成本预算或者要素价格变化,等成本曲线就要发生移动:或者平移,或者旋转。

在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成本曲线将随预算成本支出的增加向远离原点的方向平移,随预算成本支出的减少向原点平移。

在成本支出一定时,如果两种要素价格同比例增加或减少,等成本曲线也将平行移动。但如果两种要素价格发生非同比例变化,等成本曲线则会发生旋转。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正如消费者要达到消费者均衡一样,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也要力求实现生产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就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状态。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厂商在既定的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条件下,以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化的产量,或生产既定产量而耗费的成本最小。简单地讲,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就是特定约束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小成本组合或最大产量组合。

厂商要如何配置资源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呢?经济学是利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这两个工具来进行分析的。等产量曲线表明了产量对要素组合的依存关系,而等成本曲线则表明了成本对要素组合的依存关系。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结合起来,就能建立要素组合、产量以及成本三者间的关系。

图4-4中显示了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组合。在图中,q、1q和q分别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而且有q

以既定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生产确定的产量。因此,分析最大产量组合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最小成本分析。在图4-5中,C、C和C分别代表在既定价格下的不同成本支出,而且有123C

上述分析表明:要素的最佳组合必定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切点的组合,因而切点就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由于切点处两条相切曲线的斜率相等,所以最佳要素组合原则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斜率相等。可以表达为:

上式表明: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必须使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与它们的市场价格之比相等,或者使使用在两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货币的边际产量相等。

在存在固定投入条件下,如果厂商投入多种可变要素x,y,…,n,那么其最优组合条件为:

即是说,只要每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比都相等,就能实现多种要素的最优配置。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通过厂商对要素购买比例的反复调整而实现的。如果购买劳动的货币边际产量大于购买资本的货币边际产量,厂商将会增加劳动的购买,同时减少资本的购买。随劳动投入的增加和资本投入的减少,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资本的边际产量提高,直到两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比刚好相等为止。此时,厂商不再调整要素组合,要素组合达到最佳。

第四节 固定要素比例的长期生产

厂商的生产有短期的可变比例的生产和长期的固定比例的生产。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存在固定要素的条件下厂商的要素配置。在这里,我们要分析没有固定要素的情况下,厂商的所有投入要素都能增加时的生产。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厂商的所有投入要素可划分为劳动和资本,而且劳动和资本按既定比例增加,这样,我们要分析的就简化成了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固定比例生产。一、规模扩张和规模报酬

在存在固定要素的条件下,厂商的生产调整是在既定生产规模下的短期产量调整。如果没有固定要素,厂商按相同比例改变一切投入要素,厂商的生产调整就是变动规模下的长期产量调整。在经济学上,厂商按相同比例扩大一切要素投入以扩大产量就是规模扩张。如果劳动和资本代表厂商的一切生产要素,那么规模扩张就是厂商按相同比例增加劳动和资本这两种投入以扩大其产出水平的过程。实际上,规模扩张也就是厂商的长期固定比例生产扩张,用生产函数表示为:

q=f(L,K)1. 产量变动与规模扩张

一般而言,规模扩张一定会带来产量的增加。经济学把产量增长与规模扩张的关系称为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规模收益有规模收益递增、递减和不变三种情况。

规模收益递增,是指随规模扩张,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规模或要素的增加比例,从而单位产品的成本递减的现象。例如厂商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两倍,结果厂商的产量增加了两倍以上。

规模收益递减,是指随规模扩张,产量的增长比例小于规模或要素的增加比例,从而单位产品成本递增的现象。例如厂商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两倍,而厂商产量的增加却小于两倍。

规模收益不变,是指随规模扩张,产量的增长比例与要素或规模的增长比例相同,从而单位产品成本基本不变的现象。例如厂商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增加了两倍,由此带来的产量也增加两倍。

假定有生产函数:

q=f(L,K)

若K和L同时增加λ倍,则意味着生产规模有λ倍的扩张。假如在n此过程中q也相应增加λ倍,则经济规模扩张,生产函数成为:n

λq=λf(L,K)

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如果n>1,则意味着规模收益递增;如果n<1,则意味着规模收益递减;如果n=1,就是规模收益不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

规模收益与规模扩张的关系还可用固定比例的产量扩张线进行分析。图4-6、图4-7、图4-8分别表示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形。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原点出发的任意一条射线,例如OE,它与三条等产量曲线分别相交于E、E、E点。E、E、E点对应的123123要素组合,代表三种生产规模。

在图4-6中,当生产规模由E增大1倍为E,产量就由100增大到12250,增加1.5倍;当生产规模由E增大为E时,虽然生产规模只增大23了0.5倍,但产量却由250增加到500,增长了1倍。这说明产量增长快于规模扩张,是规模收益递增。图4-6

在图4-7中,当生产规模由E到E增大了1倍时,结果产量由10012到200也只增长了1倍;当生产规模由E到E增加0.5倍时,而产量也23由200增加到300,只增长了0.5倍。很明显,它表达了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

在图4-8中,由E到E生产规模增大了1倍,产量却由100增加到12150,只增长了0.5倍;由E到E生产规模扩大了0.5倍,但产量由15023到200,只增长了1/3倍。这说明,随生产规模扩大,产量也在增加,但产量增长慢于规模扩大。所以这是一种规模收益递减的情况。图4-7图4-82. 规模收益的变动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所有的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当生产规模扩张时,最初它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在规模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产量变化与规模扩张的这种一般依存关系就是规模收益的变动规律。

值得指出的是:第一,规模收益的上述变动趋势是以生产技术严格不变为条件的,它不适合技术进步条件下的规模收益变化;第二,此规律描述的是长期厂商的固定比例生产的情形,不同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描述的短期厂商的变动比例生产;第三,此规律揭示了规模收益随规模扩张而变动,依次经过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减三个阶段。

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这意味着规模扩张导致要素节约,因此,规模收益递增又称为规模经济。大规模生产之所以带来节约或经济,主要是因为:第一,随厂商规模扩张,它就可以充分采用在较小规模时无法得到的设备和无法采用的技术;第二,规模扩张往往带来单位生产投资额的下降;第三,规模扩张可以促进企业范围内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第四,厂商规模扩张使它面临更加稳定的客户行为,企业存货的增加可以小于规模扩张。

在规模收益递减情况下,由于规模扩大而单位成本上升,这意味着规模扩张带来要素的浪费,所以规模收益递减又称为规模不经济。当厂商规模过大时,规模扩张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这是因为大企业的管理层次增加会降低管理效率:一方面,大企业的管理协调比小企业更困难,从而导致管理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在大企业中个人的努力程度、工作实绩与劳动报酬之间的联系不如小企业中那样直接而明显,所以大企业比小企业缺乏效率。

从理论上讲,规模收益不变只是由规模收益递增转向规模收益递减中的一个过渡点。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生产设备的规格、品种的多样化、完备化以及租赁业和部分工作日的发展,小规模生产仍可较充分地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交通运输业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小规模生产仍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特别是小规模生产有比大规模生产高的管理效率。所以,在一个较广泛的生产规模区间,要素生产率是基本不变的,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收益。二、最优规模与规模扩张

规模扩张一定会带来产量增加,但成本也会随之发生由递减到递增的变化,因而厂商的规模不能过大,但也不能过小,要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又称为最优规模,就是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从而生产规模的扩张,正好使规模收益递增到最大点。

适度规模的大小对不同行业的厂商是不同的。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厂商所处行业的技术特点。一般来说,投资需要量大、所用设备复杂而先进,厂商的适度规模也就大。比如”金、机械、汽车、造船、化工等重工业厂商,适度规模就很大。相反,投资需要少、所用设备简单,厂商适度规模也就小。比如服装、服务等行业的厂商,生产规模小些更有利。二是厂商产品的市场条件。一般而言,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相反,市场需求小,而且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就小。

第五节 厂商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在前面的生产函数分析中,我们已经揭示了厂商要素的经济投入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以及适度规模的确定。本节要从成本函数的角度,分析不同生产时期内厂商成本的变动规律和相互关系,从而揭示厂商的成本决策。一、短期成本函数

在短期内,固定要素的存在,使得厂商只能在既定规模下进行短期产量调整,从而厂商的生产成本变化直接依存于短期产量的变化。短期成本函数,就是用来反映短期内厂商的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依存关系的函数。厂商在短期内既有固定要素,又存在变动要素,所以,厂商的短期成本可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1. 短期总成本

由于短期中存在固定要素和变动要素,所以短期总成本包括短期总固定成本和短期总变动成本。

短期总固定成本(SFC)是指厂商为固定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如地租、利息、折旧、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金、一般的财产税、广告费、保险费以及预期正常利润等。由于短期内固定要素不变,所以短期固定总成本也就是短期内不因厂商产量调整而改变的成本。如果用横轴代表产量q,纵轴代表总成本C,在图4-9中,短期总固定成本线是一条以既定支付数量为端点,平行于产量轴的水平直线。它表明当产量为零时厂商也必须支付一个确定的数量;而在规模允许的范围内,无论产量如何调整,它都将保持原有的支付水平不变。

短期总变动成本(SVC)是厂商为可变要素支付的价格,如购买原材料、燃料的支出,普通工人的工资支出,产品销售税等。由于可变要素在短期产量调整中要发生变化,所以短期总变动成本要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当产量为零时,不存在变动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要相应地增加可变要素,变动成本也随之增加。图4-9中,短期总变动成本曲线(SVC)起于原点并向右上方延伸。

短期总成本(S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一切投入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因此短期总成本是短期总固定成本和短期总变动成本之和,即STC=SVC+SFC。由于短期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所以短期总成本的变动完全取决于短期总变动成本的变化。在任一产量水平上,只要知道了短期总变动成本,再加上固定不变的短期总固定成本就可以得到该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在图4-9中,短期总成本曲线(STC)是一条与短期总变动成本曲线斜率一致的、起于短期总固定成本曲线端点并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短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始终等于固定成本。图4-92. 短期平均成本

与短期总固定成本和总变动成本相对应,短期平均成本包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短期平均变动成本。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SAFC),又称为分摊成本,是指厂商为单位产量所支付的固定投入要素的价格,通常用短期总固定成本与产量之比来表示,即:

SAFC=SFC/q

由于短期总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的常量,所以短期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趋近于横轴的曲线。如图4-10中的SAFC曲线。

短期平均变动成本(SAVC)是厂商为生产单位产量而支付的变动要素的价格,通常表示为短期总变动成本与产量之比。又因短期总变动成本等于变动投入要素量与变动要素价格的乘积,所以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可表示为:图4-10

在变动要素价格P不变的假定下,短期平均变动成本直接依存于L平均产量(AP)的变动。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平均产量先递增,在达到最大后递减。所以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就是先递减,在达到最小后递增。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SAVC)是一条如图4-10所示的U形曲线。

短期平均总成本(SAC)是厂商为单位产量生产所支付的全部要素的价格。由于它是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之和,故SAC=SAFC+SAVC,所以短期平均总成本的变动就由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的变化和短期平均变动成本的变化来共同决定。在短期平均变动成本递减阶段,短期平均总成本是递减的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和递减的平均固定成本之和,所以它以比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更快的速率递减;在短期平均变动成本递增阶段,如果减少的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大于增加的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则短期平均总成本会继续减少;如果增加的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大于减少的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总成本就会随之递增。因此,短期平均总成本也是先递减、后递增地变化的,但晚于短期平均变化成本的变化。

在图4-10中,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也是U形曲线,位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上方,其最低点在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上方,它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垂直距离始终等于短期平均固定成本,并随短期平均固定成本趋于零而无限接近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3. 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因增加单位产品生产而增加的总成本。由于短期总固定成本不变,短期总成本的变动只是短期总变动成本的变化,所以短期边际成本也就是厂商为增加单位产品生产而增加的总变动成本。所以有:

如果将变动成本看做是可变投入量(L)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则:

很明显,在要素价格不变时,短期边际成本依存于边际产量变动。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在达到一定点后递减。相应地,短期边际成本先递减,在达到一定点后递增。如图4-10中,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

如前所述,短期边际成本决定于边际产量,短期平均变动成本取决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增长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因此,当短期边际成本小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时,短期平均变动成本递减;反之,当短期边际成本大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时,短期平均变动成本递增;当短期平均变动成本等于短期边际成本时,短期平均变动成本保持不变。关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的结论同样适用于短期平均总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如图4-10所示,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交于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E和E。因而,获得最低平均总成本产量的条件是短期DB平均成本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SAC=SMC);获得最低平均变动成本产量的条件是短期平均变动成本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SAVC=SMC)。实际上,这里所讲的最低成本条件,也就是在生产理论中讲的最佳要素组合条件,因为单位投入能获得最大产出,也就意味着单位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最小。如图4-10所示。二、长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是用来反映厂商的长期成本对产量或规模的依存关系的函数。正如短期成本的变动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支配一样,长期成本函数也是受规模收益变动规律支配的。长期厂商没有固定要素,所以长期成本就只有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1. 长期总成本(LTC)

长期总成本是指长期中生产一定产量所需的成本总额。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根据规模收益变动的规律,随着产量增加,长期总成本增加的速率将逐渐减慢,成本增加比例小于产量增加比例,长期总成本曲线将趋于平缓,这是规模经济的原因。最后,由于规模收益递减,随着产量增加,长期总成本增加的速率加快,成本增加比例又大于产量增长比例,长期总成本曲线又变得较陡峭。如图4-11所示。图4-11

事实上,长期总成本曲线还可以从企业的固定比例生产的产量扩张线直接推导出来,因为产量扩张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厂商在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化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时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2.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厂商生产单位产品所支付的成本。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直接反映了规模收益的变化。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规模收益的变动趋势就可以表示为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趋势。在小规模生产基础上进行规模扩张,存在规模经济,此时长期平均成本随规模扩张而不断下降;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继续扩张,则出现规模收益递减,这时长期平均成本随规模扩张而不断上升。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是一条如图4-12所示的先向下然后往上倾斜的U形曲线。图4-12

长期平均成本的U形走势与短期平均成本一样,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或下降都比较平坦。这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减都比较缓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平均产量不变的阶段很短。3. 长期边际成本(LMC)

长期边际成本是在长期中厂商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根据规模收益的变动趋势,或者根据长期总成本曲线可以得出:长期边际成本是随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的。因此,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一条U形曲线,只不过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要平缓得多,如图4-13中的LMC曲线。

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一样,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A,如图4-13所示。即是说,如果长期平均成本下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如果长期平均成本上升,长期边际成本就大于长期平均成本;如果长期边际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厂商以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进行生产,厂商的生产规模就达到最优,以最优规模生产的产量q就是最优规模产量。e显然,厂商实现最优规模产量的基本条件是LAC=LMC。图4-13

第五章 市场结构和厂商均衡理论

本章重点及难点(1)什么是会计利润、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2)为什么说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3)什么是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4)四种类型的博弈与对应的博弈均衡。(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6)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怎样实现的?(7)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与需求的关系。(8)垄断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垄断的损失是什么?(9)什么是产品差别?形成产品差别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0)比较古诺均衡、垄断均衡和竞争均衡的异同。(11)折弯的需求曲线与价格黏性。(12)卡特尔模型。

我们在第四章中分析了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厂商的投入—产出关系,揭示了厂商最大产量或最低成本的生产行为。本章则要在商品价格变动的条件下研究厂商的成本—收益关系,以揭示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因此,本章是第四章的深入和发展。

在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市场供求均衡决定价格的一般原理,但没有研究各类市场结构中厂商和居民户的供求行为是如何决定价格的。厂商均衡理论,就是要分析厂商如何根据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确定产量和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故厂商均衡理论又被称为市场理论或市场定价理论。因此,厂商均衡理论又是第二章的继续和深入。

第一节 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各类不同的厂商所面临的市场是不同的:一个小农场面临着无数小农场的竞争,而一个大汽车制造厂则只面临着几个汽车制造厂的竞争。面对不同的市场,厂商的定价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分析厂商的具体定价行为之前,我们要先研究市场结构的类型和利润最大化原则。一、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市场结构主要是指影响厂商行为的市场组合和构成特点。经济学家通常根据进入市场的厂商数目和规模、产品差别程度以及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等标准,把市场结构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后两种市场结构统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在本节我们只概述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详尽的分析在后几节进行。1.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既没有国家或政府的干预,也没有厂商的集体勾结行动对市场机制作用的阻碍。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既多又小,就像物质结构中的原子一样,所以,完全竞争市场又称为“原子式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几个主要的特征:

第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进入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的数目众多,以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甚小,无力通过自己的买卖活动影响市场价格。因此它们都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第二,产品同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在买者看来都是相同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因自己的商品具有特色而提高价格。因此,买者购买哪家的产品完全是随机的。

第三,进出自由。除时间限制之外,完全竞争市场意味着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来阻止新的企业进出该行业,生产要素可以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在不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第四,信息充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假定为对有关的市场信息具有完全的知识,以至于他们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经济抉择。

完全具备上述条件或特征的市场才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但农产品市场被认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2.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

完全垄断市场又称为独占市场,它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受一家企业控制的状态。简单地讲,就是所谓“独家出售”。它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反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也具有几大特征:第一,厂商就是行业。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整个行业的产品,一个企业就构成整个行业。第二,产品异质。完全垄断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没有十分相近的替代品,其需求替代弹性为零。因此,垄断厂商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任何其他企业都不能进入这一行业。第三,独自决定价格。完全垄断厂商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决定价格,达到垄断的目的。第四,实行差别价格。完全垄断厂商可以根据市场销售条件实行歧视价格,减小消费者剩余,以获得最大的垄断超额利润。

完全垄断市场是一种极端的市场,在现实生活中,与此比较接近的是公用事业。3.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处于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它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第一,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产品差别是指同类产品或劳务,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商标、牌号、款式、包装以及销售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别可能实际存在,也可能只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但它们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产品差别既使厂商获得一定的垄断力,又产生厂商间竞争。

第二,非价格竞争。由于厂商获得垄断力主要依赖于消费者偏好,非价格竞争就成为垄断竞争的基本形式。非价格竞争主要包括产品变异和广告宣传。产品变异也称质量竞争,它是厂商为迎合消费者心理,在产品工艺、装潢、款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的改进。广告宣传则是致力于引起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注意和了解,以影响消费抉择,如广告、有奖销售等。

第三,厂商较多。垄断竞争市场包含了大量的小规模企业,彼此间竞争激烈。产品易于替代,企业进出较为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是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市场,最典型的垄断竞争行业是轻工业部门。4.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是既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但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有:

第一,企业极少。市场上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在市场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第二,相互依存。任何一个企业进行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者可能的反应。它们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也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因而寡头厂商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进出不易。因为在规模、资金、市场、原料、专利、信誉等方面,其他企业难以与原有企业匹敌,尤其是某些行业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存在许多进入障碍。而且由于原有企业相互依存、休戚相关,不仅其他企业难以进入,本行业企业也难以退出。

寡头垄断市场在现实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铁、石油、汽车、造船、航空等行业就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比如美国汽车业就是被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三家控制着的。二、利润最大化

尽管各厂商处于不同的市场结构中,但经济学假定厂商的生产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是收益与成本之差。在第四章中已经研究了成本,这里必须先研究收益。1.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在市场价格不变时,收益主要取决于产量,因而收益是产量的函数,即R=f(q)。经济学主要研究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TR)是厂商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价格总额。它可以表示为产品价格与产品数量的乘积,即:

TR=P·q

平均收益(AR)是厂商平均每个单位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额。平均收益始终等于产品价格,它通常用总收益与总产量之比来表示,即:

边际收益(MR)是厂商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即总收益增量与产出增量之比,即:

厂商的收益决定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一般地,如果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为q=a-b·P,那么其反需求函数就为。因为总收益是价格与产量的乘积,所以有:

由于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需求及厂商的收益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决定了厂商决策行为的差异。2. 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是收益减去成本的差额。在经济学上,利润是厂商决定进退的指标,只要有利可图,厂商就会继续经营,没有愿做赔本生意的。但是,利润在会计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是有差别的。成本有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之别,利润也有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分。

会计利润是收益与会计成本或明显成本之差,经济利润为收益减去经济成本的余额。显然,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之别在于隐含成本,即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隐含成本是会计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利润则不包括隐含成本,它通常是小于会计利润的。正因为这样,当会计师说某企业赚了钱时,经济学家可能说:并非如此,也许该企业实际上是亏损的。

在经济学上,经济利润也被看成会计利润与正常利润之差。在经济学家看来,尽管厂商无需对自有生产要素的耗费进行现实的货币支付,即无需对隐含成本进行货币补偿,但隐含成本却反映了生产要素的真实耗费。赚取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会计利润,是厂商从事经营活动要求获得的最低报酬,是它正常经营的基本条件,故会计利润中相当于隐含成本的那部分利润就称为正常利润。因此,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利润是厂商获得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它实质上是超额利润。

经济学假定厂商的经营目标只有一个:利润最大化。在经济学上,利润最大化是特指经济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约束下,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或者亏损最小,必须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即:

MC=MR

理解利润极大化原则的最简单思路,就是思考MC≠MR的情况下,利润还可以通过调整产量而增加。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厂商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还能增加利润。因此,MR>MC时,厂商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这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厂商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对该厂商来说,增加这一单位产品生产是亏损的,厂商减少生产可以减少亏损。因此,MR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厂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达到最大化利润。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其产量,表明此时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是处于任何市场结构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产量决定行为的共同原则。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出决策

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就是要研究完全竞争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定。为此,必须首先研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和收益。一、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取决于它所面临的整个市场或行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

完全竞争的市场需求是指某种商品购买总量对市场价格的依存关系,它是由某市场上的所有消费者需求加总得到的。市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行为,一般来说,它表示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完全竞争的市场供给是指商品销售总量对市场价格的依存关系,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供给加总得到。市场供给取决于厂商行为,一般来说,它表示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完全竞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达到均衡决定了均衡价格为P,如图5-1所示。0

与完全竞争的市场需求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是指该厂商的产量或销售量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图5-2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以既定市场价格P为高度且平行于0数量轴的直线d。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是一条价格为P的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0商数目多且规模小,单个厂商的产量调整无力影响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同样,因买者众多且规模极小,单个居民户的购买调整也无力影响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同时,由于产品的同质性,各厂商之间的产品可以完全互相替代,如果单个厂商试图提高价格,拥有充分信息的居民户就会转而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该厂商就会丧失掉其全部市场份额;此外,由于厂商的产品卖价是市场均衡价格,规模甚小的单个厂商可以按此价格销售其全部产量,厂商也没有必要降低价格销售;规模极小的单个居民户也能按此价格购买其所需的全部商品,消费者也没有必要高价购买。因此,完全竞争厂商只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它只能在既定价格水平上调整产量。

由于其平均收益恒等于产品价格,所以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平均收益也不随产量变动,平均收益曲线AR是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重合的水平直线。而在价格固定的条件下,厂商增加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等于不变的产品价格或平均收益,所以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MR是与d曲线和AR曲线重合的水平线。如图5-2所示,以既定价格为高度的水平线,既是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即P=AR=MR。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