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影响力的36位诺贝尔奖得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7 18:23:51

点击下载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36位诺贝尔奖得主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36位诺贝尔奖得主试读:

前言|Preface

1901年,瑞典-挪威人俱乐部遵照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先生的遗嘱,将其遗留下来的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分别创立了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并将基金每年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诺贝尔,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一直延续至今。

回顾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获奖者的背后,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和故事:他们要么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世界笔耕不辍,要么为了人类和平奋不顾身;他们有可能为了一项研究实验几百次,也可能为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而各处奔波……他们的故事,足以用“壮美”去形容,用“感动”去评说。

而当我们对这些人物津津乐道或唏嘘感慨时,是否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人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世界,用自己的奋斗抵达了成功的彼岸,他们身上闪耀着的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是否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选取了36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将他们的生平经历编成一本书,希望带领大家掀开历史尘封的角落,观看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成功背后的力量源泉,体会他们成长的真谛和感悟!

文学奖得主

作为世界公认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世界文学的实验田、比较文学的多棱镜、民族文学的展示台……它不仅仅是对作家本人文学成就的世界性肯定,更是不同文化寻找彼此理解交融的助推器。亚洲文坛的太阳泰戈尔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国籍:印度

生卒年:1861~1941年

职业身份:诗人、哲学家

代表作品:《吉檀迦利》

获奖时间:1913年

获奖评语:“他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并用英文表达出来,使其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出生在诗的国度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印度的泰戈尔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位外国作家,这位作家不但受到了本国人民的推崇和支持,还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由于泰戈尔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印度国内将其奉为“诗圣”,泰戈尔与和他同一时期的伟人甘地并称为印度文学和政治领域的两大圣贤。

泰戈尔出生在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一个家族,他的家族生活在孟加拉,父亲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改革家,他的十数位哥哥姐姐也都是文化界的名人或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从小就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接受着非常好的教育。

印度是“诗之国”,诗对印度人来讲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泰戈尔非常热爱诗歌,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创作诗歌,并表现出极高的天分。1875年,年仅14岁的泰戈尔发表了他的诗歌处女作《给印度教徒描绘》。但少年泰戈尔显然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他虽然很小就能作诗,但是学习成绩却不是很理想。于是泰戈尔的父亲决定将他送到英国去学习文学和音乐。留学归来的泰戈尔并没有以“海归”的身份获得一些高等级的职务,而是重操旧业,开始专业的创作生涯。这一时期,泰戈尔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集《暮歌》《晨光》等。这些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与现实的距离较远。忧伤的岁月赋予创作灵感

这种环境下的泰戈尔如果沿着原来的生活轨迹往前走,很可能只会成为在印度当地有名气的一位诗人,无法得到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命运之神总是喜欢与人开玩笑,幸福与不幸二者总是来回轮转,福祸相依的道理到哪里都一样。泰戈尔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悲鸿所绘泰戈尔画像

1902年11月23日,泰戈尔的妻子不幸离世。这位与他相伴走过了二十个春秋的女人,早已成为泰戈尔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的去世对泰戈尔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一年后,泰戈尔的二女儿也因病亡故,身为父亲的他,心中的悲伤与惋惜难以言喻。1905年,他敬爱的父亲逝世。两年后,他年仅13岁的小儿子也因染上霍乱死去。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泰戈尔痛失四位至亲,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于是,泰戈尔只能在诗歌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寄托,在诗歌中倾诉自己的一切感情和苦闷,在诗歌中宣泄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迷茫。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进入辉煌期,他共有八部孟加拉文诗集和八部英文诗集问世,其中《吉檀迦利》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为他带来了不朽的荣誉,《园丁集》《新月集》和《飞鸟集》也成为他广为传颂的经典诗集。献给神的诗篇

就在泰戈尔50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情况让他不得不在家休养。这时他收到了去英国游历的邀请,泰戈尔感觉自己在这本应动身前往英国的时候留在家中静养是一种折磨,于是闲不住的泰戈尔决定给自己找点事干,他开始用英文翻译自己的诗歌作品《吉檀迦利》。翻译的过程中,他突然发觉用英文去翻译孟加拉文的诗歌并不是简单的逐字逐句翻译,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用英文再创作的现象,于是,他将有韵律的《吉檀迦利》翻译成了自由体的英文诗,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此后,他将自己曾经创作的诗歌全部用这种新形式翻译成了英文。

在印度的传统文学中,对神灵歌颂的作品是十分常见的,但《吉檀迦利》却有别于一般歌颂神灵的作品。印度传统文学对于神灵的颂扬一般都带有极强的宗教色彩,而《吉檀迦利》所歌颂的神灵已经超出了宗教范畴的界限。泰戈尔在作品中宣称神灵是自己的一切,希望能与神合为一体,这体现了泰戈尔追求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望。作为世界级的大诗人,泰戈尔已经超出艺术形式的限制,完美地将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吉檀迦利》韵律优美、用词考究,其中可见各种天马行空的畅想,“泛神”“泛爱”“梵我合一”等宗教哲学思想融合于优美的诗句中,显得博大而不失客观,神秘而不乏味,严谨却又自然。

泰戈尔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新作品带去了英国,他的朋友拜读了这些诗作后很受震动,并且评价说这是最优美的诗歌,从未有过这样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将诗句表现得如此传神。于是他的朋友将泰戈尔的诗推荐给了当时的著名诗人叶芝,叶芝在读了《吉檀迦利》之后,也感觉泰戈尔的诗非常好,意境玄妙,思想深邃,是难得的佳作。就这样,叶芝建议泰戈尔将《吉檀迦利》的英文版出版,并要求给该诗集作序。

从此,泰戈尔在欧洲文坛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许多文学界著名作家都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就在《吉檀迦利》在英国出版后的第二年,泰戈尔便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也由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作家。为英雄树碑立传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

国籍:法国

生卒年:1866~1944年

职业身份:思想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获奖时间:1915年

获奖评语:“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体现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最初的启蒙

牛顿曾经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罗曼·罗兰的文学生涯。幼年时期的罗兰体弱多病,所以罗兰从小就在双亲的严格“照料”下,被禁锢在室内。而这与罗兰的天性是完全相悖的,罗兰渴望自由,所以他在成年后用“鼠笼”来形容自己童年的这段经历。为了让罗兰接受正统的法兰西式教育,全家人搬到了巴黎。在巴黎,罗兰并没有很快适应当地的生活,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园,充满了困惑。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这改变了罗兰的生活。

一时间罗兰的脑海中挤满了大师的名字:莎士比亚、伏尔泰、雨果、贝多芬、歌德、托尔斯泰……这让罗兰已经贫瘠的心灵世界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罗兰非常幸运,他不但能够有幸接触到这些大师的作品,而且他还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当时的一位文学大师雨果,与雨果的会面给他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此他彻底地拜服在大师们的脚下。就在这时,音乐开始走进罗兰的生活。最开始他接受的是海顿、莫扎特音乐风格的熏陶,但是当他接触到了瓦格纳和贝多芬的音乐后,他开始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觉得瓦格纳的歌剧和贝多芬的交响曲才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在感受了诸多大师精彩绝伦的作品之后,罗兰的头脑中开始构思一个为世界心碎的音乐家的故事——《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失败的婚姻

罗曼·罗兰的创作之路是从剧本开始的,他想要追寻莎士比亚的脚步,但是他的尝试和努力都不太成功,甚至还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他的第一段婚姻就葬送在了不成功的剧本创作上。

罗兰的第一任妻子是犹太人。她的父亲是法国的一位语言学家,在巴黎学术界威望很高。罗兰刚刚结婚时,他的灵感不断被激发出来,创作了大量作品,但这些剧本极少能上演,因为巴黎实在太大了,像罗兰这样的外乡人,如果没有贵人相助,根本无法获得成功。为了剧本能上演,他每次都需要妻子去上下疏通、左右打点。他的妻子一直认为有用的东西是能“被别人认可的东西”,换句话说,她始终认为罗兰创作的东西都是没用的,并极力劝说丈夫要为了利益而创作。这使得自尊心极强的罗兰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在受别人的恩惠。他曾经数次尝试着与妻子进行沟通,却均无果。最终,在尊严和现实利益面前,他选择了尊严,他们的婚姻生活画上了句号。离婚后,罗曼·罗兰的日子过得更加艰辛,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四处投稿,却处处碰壁。那段岁月为他以后的创作带来了真实的体验和灵感。创作才华终获认可

1903年,罗曼·罗兰放弃创作剧本,发表了小说《贝多芬传》。这部小说是他的“伟人传记系列”的第一部,这使他一举成名。后来罗兰又创作了《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这两部传记分别叙述了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两位名人苦难和艰辛的一生,颂扬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为追求“真正的艺术”而蒙受苦难的坚强意志。在此期间,罗兰以《贝多芬传》为蓝本,开始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创作。

罗兰对于贝多芬的理解是最深刻的,他在聆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在用生命作曲,他决定要赞美这种力量,表达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诞生了。这部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描写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奋斗的一生,包括他幼时音乐才华的开启,少年时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成年后对事业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进入所谓“清明高远的境界”。1903年至1912年十年间,罗兰相继完成该小说的十个分册。这部巨著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奠定了他在20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也使他摆脱了经济困扰。

1915年,瑞典皇家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罗曼·罗兰,以表彰他在文学艺术上作出的贡献。而他获奖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这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创作者都是幸福的

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罗兰预见了一场导致欧洲走向毁灭的战争的来临,有趣的是,这部作品完成不久,一场欧洲大战就爆发了。针对这次战争,罗兰创作了一系列反战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于1915年发表的《超然于纷争之上》的评论集。集子中,他超越了当时的政治对立和军事对立,以人类最崇高的人性关怀来呼吁作战国的人民放弃战争,争取和平,共建欧洲文明。

谁知,罗兰却同时遭到敌对双方的辱骂和攻击。法国评论家们觉得他就是一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使他成为当时法国最不受欢迎的作家。

然而,罗兰的和平主义立场以及博爱精神,却使他赢得了当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采取中立立场的瑞典官方的认可,但他的获奖却遭到了已经参加战争的法国政府的强烈抵制。直到次年,罗兰才被正式授奖。即便如此,罗兰依然深爱着他的祖国。他曾在被拘留在瑞士的一群同盟国士兵举行的庆贺会上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它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浪漫主义梦幻诗人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

国籍:爱尔兰

生卒年:1865~1939年

职业身份:诗人、剧作家

代表作品:《丽达与天鹅》《钟楼》

获奖时间:1923年

获奖评语:“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爱尔兰风格的诗

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他在爱尔兰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作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一个异于他人的特立独行的诗人。叶芝的诗歌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这与他的文学主张是密不可分的。叶芝是爱尔兰“凯尔特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所以他的诗歌风格以古代凯尔特民族的神话传说为蓝本,加入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融合而成。

叶芝是那个时代英伦文化圈内最有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但叶芝不单单在诗歌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还对爱尔兰的戏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他是个热衷于政治活动的文学家,曾经担任爱尔兰政府的议会议员。

拥有多种身份的叶芝最初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他出生在爱尔兰一个艺术家庭里,父亲以及许多亲戚都是画手,这也让叶芝早年对绘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很显然,叶芝的天赋并不在绘画方面,而是在文学创作上。叶芝在上中学期间便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诗歌作品,这一时期的叶芝非常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出于对伦敦以及都柏林等大城市生活的厌倦,他的诗具有非常清新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这形成了叶芝独有的一种风格,也是他后来诗歌创作的主要风格。受伤而成诗

叶芝的诗歌充满着浪漫主义的魔幻色彩,这除了他对古典的神话传说文学非常重视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叶芝对现实的生活感到非常不满和失望。他曾经做过画手,也做过诗人,并且还做过剧作家。特别是对戏剧事业,他原本想要用戏剧来表现自己对于生活以及真理的追求,但这些戏剧的反响并没有他的诗作那样强烈。并且当时的社会局势比较动荡,爱尔兰人很想脱离英国政府而独立,而他在文学方面的立场和主张也具有非常明晰的独立性,所以叶芝又开始涉足政治界,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

政治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和资产阶级的表里不一让叶芝感到现实生活的虚伪和丑恶,于是他转而到诗的世界中去追寻真理和完美的国度,他把超现实的浪漫主义魔幻色彩作为颜料,在思想画布上用诗句描绘出自己理想中的未来。

叶芝的感情生活也遭遇了影响他一生的“滑铁卢”,叶芝在23岁时遇见了爱尔兰女演员茅德·冈,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但是叶芝屡次求婚都没有成功,这一打击令叶芝非常痛苦。出于对茅德·冈难以割舍的爱,叶芝为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戏剧《凯斯琳女伯爵》以及诗歌《当你老了》,这两部作品成为了叶芝经典不朽的名作。叶芝一直都在追求着冈小姐,即使她已经嫁给了别人。可能也正因如此,叶芝在担任爱尔兰议员的时候,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呼吁立法院将离婚合法化,这其中难免会有叶芝对于茅德·冈的期待和幻想。

叶芝对于茅德·冈的感情持续了许多年,直到很久以后,茅德·冈真的老了,而她的丈夫也已经去世,52岁的叶芝再次向茅德·冈求婚,但这次他收到的依旧是自己女神的拒绝。叶芝转而向茅德·冈的女儿求婚,但这种努力并没有任何结果。深知自己的这份感情毫无希望的叶芝转而放弃了曾经的疯狂想法,不久就娶了另一位女子。

叶芝一生的创作都是与这段感情紧密相连的,他的灵感来源于那位遥不可及的女神,而这位女神对他则只有怜悯和拒绝,这时候,爱情是否真的存在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叶芝已经用他的一生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才是爱,他的诗歌就是人类最真切、最纯粹的爱。骑者且前行

叶芝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获奖后这样形容自己的感想:“现在我已经苍老,并且百病缠身,形体不值得一顾,但我的缪斯却因此而年轻起来。”瑞典国王亲自给叶芝颁奖,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两年后,叶芝创作了一首短诗《瑞典之丰饶》作为答谢。

叶芝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并且在文化界受到广泛的欢迎,许多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作家都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比如英国的王尔德、爱尔兰的萧伯纳、美国的庞德、印度的泰戈尔等人。

作为一位诗人和剧作家,叶芝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追求爱情和理想的人,叶芝其实是失败的,他所追求的感情目标和政治目标都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叶芝一生奔波在外,很少有时间留在自己的家乡爱尔兰,但是他却深受爱尔兰文化的影响,他曾经说自己的家乡是给他影响最大的地方。由于身体原因,晚年的叶芝到法国去疗养,并且在那里病逝,可他的遗体最终还是被安葬在了家乡。如今,叶芝的墓地已经成为了当地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许多人都慕名前来瞻仰这位伟大的诗人留给世人最后的作品。

在叶芝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的一句诗:“冷眼一瞥/生与死/骑者/且前行。”对于叶芝来讲,他已经跨越了生死,在这里平静地看着过往的人来了又去,看着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来去匆匆,骑者且前行。幽默改变世界萧伯纳

乔治·伯纳·萧

国籍:爱尔兰

生卒年:1856~1950年

职业身份:剧作家

代表作品:《卖花女》《圣女贞德》

获奖时间:1915年

获奖评语:“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轻视诺贝尔奖的戏剧大师

很多人对于各种奖项荣誉趋之若鹜,获奖之后甚至会表现得感激涕零,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讲,任何奖励都无法令其“英雄折腰”。获得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家萧伯纳即是如此。他在获知自己被评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后,竟然幽默地说:“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一只金铃铛?”

萧伯纳对这个奖项一点也不在意,甚至表示会拒绝领奖。后来在英国皇室的努力劝说下,他才同意亲赴瑞典领取了奖状。而他将奖状领到手之后,居然将这张奖状挂在了自己房子中最不显眼的一个位置。他对于高达6500英镑的奖金也不甚在意,用这笔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以奖励和帮助那些年轻的作家。

萧伯纳之所以如此对待诺贝尔奖,是因为他认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奖励和荣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伟大的作品。剧作家是如何练成的

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小公务员家庭,他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贵族式教育。但是由于家境原因,萧伯纳在两年后辍学了,他随同离婚的母亲来到伦敦,在那里他开始了艰难的求职生涯。

萧伯纳的戏剧以幽默为主要风格,他的语言充满了针对性和讽刺性,鞭辟入里地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这其实与萧伯纳最初的生活状况是息息相关的,他最初在伦敦的生活非常窘迫,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萧伯纳四处碰壁,他曾经做过学徒,当过抄写员,还自己创作过小说。但是他的作品受到了所有人的冷落,他所写的五部长篇小说遭到了六十家出版社的拒绝。他在九年时间内仅获得了6英镑的稿酬,而其中的5英镑还是他撰写医药品广告所获得的。即便如此,萧伯纳还是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坚持就会有收获。“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这正和没有创造财富无权享受财富一样。”萧伯纳曾经这样说道。萧伯纳与鲁迅、宋庆龄等人合影于上海孙中山故居。

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萧伯纳后来成为了评论家,并开始接触戏剧,他逐步成为了当时文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第一部剧本《不愉快的戏剧集》成为了改变当时英国戏剧界的经典之作,在业内引起了轰动。

萧伯纳的戏剧语言十分的尖锐泼辣,机智诙谐,妙语名句经常脱口而出。他最为著名的剧作是喜剧《卖花女》,后来被剧作家艾伦改编为音乐剧《窈窕淑女》,该音乐剧又被好莱坞改编为同名卖座电影,从而家喻户晓。

但在诸多作品中,这位幽默大师还写过一部悲剧。1923年,萧伯纳出版了《圣女贞德》,这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悲剧。这部悲剧作品通过贞德这个穿着男装、不谈恋爱的新女性形象,为英国舞台上增添了一个成功的现实主义人物。用幽默征服世界的人

萧伯纳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与他一贯的幽默风格是分不开的。萧伯纳虽说经常讽刺许多人和事,但是并没有招来痛恨和敌视,反而得到了人们赞美的掌声和笑声,这一点是其他文学评论家和戏剧创作者难以企及的。

萧伯纳曾经说:“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萧伯纳就是用幽默创造了自己“梦想中的乐园”,在幽默的国度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王。

曾经,一位资本家想要挖苦身形纤瘦的萧伯纳,他说:“先生,别人看见您还会认为我们英国正在闹饥荒呢。”萧伯纳听了之后看了看这位资本家,见他身材魁梧,大腹便便,一副暴发户的模样,于是礼貌地回答说:“先生,我想他们看见您之后就明白闹饥荒的原因了。”还有一回,一位资本家更加直接地侮辱萧伯纳,他说:“人们都说伟大的剧作家都是不折不扣的疯子和白痴。”而萧伯纳则巧妙地回敬道:“先生,我看此时此刻您就是世上最伟大的剧作家。”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机智和幽默,是萧伯纳最为突出的一种语言风格。

虽然会与那些自以为是的资本家针锋相对、嬉笑怒骂,但实际上萧伯纳非常谦逊平和,他对于社会底层的一些普通大众非常友善。对攻击他的人来说,萧氏幽默是令人尴尬的,而对友善的人来讲,萧氏幽默则是亲切温暖的。一次萧伯纳在街上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那个人满怀歉意地扶起他并向他道歉,询问他是否哪里受伤了。这时,萧伯纳幽默地说:“很遗憾你没有撞死我,否则你将会因撞死萧伯纳而出名的。”这种幽默让萧伯纳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诙谐的作家”。

萧伯纳一生都在努力用幽默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他最后入土,也要对前来瞻仰他坟冢的人幽默一把。萧伯纳的墓志铭这样写道:“我就知道不论我活多久,这种事迟早都会发生的。”化悲伤为微笑,化遗憾为满足,这就是幽默的力量。现代诗之先锋代表艾略特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

国籍:英国

生卒年:1888~1965年

职业身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

代表作品:《荒原》《四首四重奏》

获奖时间:1948年

获奖评语:“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早期的求学和创作

艾略特于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家庭环境十分优越,父亲是一家公司的总裁,母亲是一位教师。16岁之前,艾略特一直在圣路易斯的史密斯学院学习。

1906年艾略特就读于哈佛大学。入学后,艾略特的新生生涯非常舒服,他加入了好几个社团,其中一个是关于文学方面的“书章”。起初,艾略特所选择的课程相当分散,繁杂的知识让他变得手忙脚乱,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研读,他最终凭着毅力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学士学位以及英国文学的硕士学位。

1910年,艾略特为了探求新知,选择离开美国,前往巴黎的梭尔邦大学继续深造。来到这里,他立刻被各种艺术领域的前卫思想和学术重重包围。一次,他到法兰西学院聆听了伯格森的哲学课,他听得十分入迷,被哲学深深地吸引了。这堂课让他做了一个新的选择,就是回到哈佛修读哲学博士学位,因为哈佛人才辈出,这一时期在当时被誉为哲学的黄金时代。

通过几年的学习,艾略特在1914年选择前往欧洲旅行。他的哲学老师十分不解,都觉得他应该留在学校,成为他们未来的同事。这个时期,欧文对卢梭张扬个人和自我的浪漫主义的批判,还有桑塔亚那对卢克莱修、但丁和歌德三位哲学诗人的分析,是艾略特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养分。

由于一战迫近,艾略特只得提前来到英国。他在路上遇到一个法国青年韦尔德纳尔,因为志趣相投,两人成了好朋友。期间,他完成了诗歌《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一位夫人的画像》。

同年8月,艾略特来到伦敦,跟他一起的美国诗人艾肯将艾略特的诗稿送给著名诗人庞德。庞德读了艾略特的一部分诗稿之后,大加赞赏,很快就将其推荐到美英两家颇具先锋色彩的杂志《诗刊》和《爆炸》上发表了。9月份,艾略特与庞德第一次见面,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两位年轻人都深爱欧洲古典语言,对惠特曼式自吹自擂的宏大诗风极其反感。两人的相见,预示着一场诗界革命正在悄悄发生。婚姻开创的新生活

1915年春天,对艾略特来说,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他通过同学认识了当地的舞蹈家薇薇安,在见到薇薇安那一刻,艾略特被她的气质深深迷住了,两人迅速恋爱,并在当年的六月完婚。艾略特父母听说后十分震惊,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薇薇安一长串的感情史和精神病史后,更加感到担忧。两人的婚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而艾略特的固执几乎让整个家庭濒于破裂。他选择了背离亲人,开始他在英国的生活。

婚后生活并不那么顺利,为了应付家庭庞大的开支,艾略特必须承受繁重的工作,他在一所学校担任讲师的同时,还兼任一本先锋杂志《自我主义者》的助理编辑。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是他拒绝回到美国,因此失去了这个学位。

1917年的春天,一个朋友为他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银行里担任评估员。这份工作为艾略特继续创造诗歌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年,他的第一本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顺利出版,这为他日后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动力。这本诗集是由庞德夫妇匿名出资出版的,由《自我主义者》杂志印行,这为艾略特奠定了诗人的地位。《荒原》插图

1922年10月,艾略特非常重视的杂志《标准》在罗斯米尔夫人的赞助下创刊,由于他是主编,因此他在第一期中刊出了自己的作品《荒原》。这部作品被评论界看做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诗作,艾略特的名气也因此得以迅速高涨。1925年4月,艾略特加入成立不久的费伯出版社,后来成为该社总编,直至辞世。

1927年,艾略特走上了移居英国之路,从而开始了他在英国文坛的发展和辉煌时代。哲学家罗素把他介绍给了社交界的一些名人,这样的人脉帮助他更快地登上了英国文坛。1930年以后的三十年里,艾略特成为了英国文坛上最卓越的诗人及评论家。

事业上的一帆风顺,还是没能挽救失败的婚姻。艾略特跟薇薇安性格迥异,婚后两个人生活得并不协调。1933年,身心疲倦的艾略特与妻子正式分居。在艾略特获诺贝尔奖前夕,薇薇安死在了疗养院,两人将近二十年的痛苦婚姻结束了。诗人的成就和荣耀

艾略特认为,诗歌之中存在所谓的“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逻辑”,而能够充分地表现出这种“想象的秩序”和“想象的逻辑”的作品就是《荒原》,这部作品奠定了艾略特现代派主将的地位。

1948年,艾略特凭着《四首四重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全球知名人物。《四首四重奏》是艾略特最为登峰造极的作品,它创作于1935年至1942年间,分为《烧毁的诺顿》《东科克尔村》《干燥的塞尔维吉斯》和《小吉丁》。作品探讨的是时间与永恒的哲理,但描述的不再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具体的历史去探索永恒和时间之间的辩证关系。

1965年1月,这位自称“古典主义者”的现代派诗人因病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安葬在英格兰的东科克尔圣麦可教堂,墓碑上镌刻了两句诗:“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在我的结束是我的开始。”永不言败的硬汉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国籍:美国

生卒年:1899~1961年

职业身份:作家、记者

代表作品:《老人与海》

获奖时间:1954年

获奖评语:“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斗士一般的硬汉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的奥克帕克,父亲是一名医生,对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非常热衷,母亲是音乐老师,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对海明威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高中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塔萨斯《星报》当了半年实习记者。这家报社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写作风格,即“用简练的语句、短的段落作为文章开篇”。海明威深受《星报》写作风格的影响,其作品一直以简洁著称。海明威喜欢写作,更渴望冒险和刺激的生活。他在14岁时就报名参加了拳击训练班,结果首次对打,就被对手打破了鼻子,血溅赛场……但第二天他照样参加训练,丝毫不受影响。

海明威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使得他一生中的经历非常丰富,以至于数次险些丧命。他经历过数次战火的洗礼,并在战争中身负重伤,他的膝盖被打断,之后用白金造的假膝盖骨代替;他身上有弹片和弹头230多块,曾经动过13次手术;他曾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受过严重的外伤……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止海明威继续冒险的决心,他也从未停下过自己探索游历的脚步。海明威去过许多国家,他酷爱航海、钓鱼、打猎、饮酒。海明威成为了他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一个挑战命运的斗士,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战争中的生存与死亡

海明威一生中亲身经历过三场战争。

在他年轻的时候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本应该读大学的他决定参军,但由于视力不合格他并没有参加作战部队,而是被编入了红十字会医疗团体。海明威随同军队去了法国以及意大利,他在意大利第一次近距离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一所弹药库爆炸后,满广场都是尸体。他在意大利的见闻令他对死亡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生涯。在意大利期间,海明威爱上了一个意大利修女,这份感情虽然并没有结果,但却成为了海明威创作的灵感源泉。海明威的成名作品《永别了,武器》,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海明威戎装照

海明威参加的第二场战争是西班牙的内战,在此期间他以美国《北美报业联盟》战地记者的身份来到马德里,撰写了许多文章来披露弗朗哥政变的罪恶行径,并根据西班牙内战期间的见闻创作了著名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时海明威申请加入海军部队,他乘坐改装成巡逻船的渔船游弋于古巴附近海域,以监视德国潜艇部队的动向。1944年6月6日,海明威还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

这三场战争给海明威带来了许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但是也让海明威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在精神上海明威也承受着战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他目睹了许多人的死亡,甚至自己也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些逝去的生命让海明威不得不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活着的意义,在他诸多的作品当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反战思想,并反复地提出人存在的意义,这间接导致他得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理念。关于《老人与海》

1953年,海明威的新作品《老人与海》获得了普利策奖。次年,海明威又因《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为海明威带来无数荣耀的作品,是海明威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

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结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共同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独自一人出海打鱼,在离海岸线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鱼。然而这条鱼实在太大了,富恩特斯在海上与之搏斗了很长时间。后来在返航途中,他又遭到鲨鱼袭击,结果大鱼被鲨鱼吃光了,他最终拖回家的只有一副光秃秃的骨架。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海明威,他认为这是不错的小说素材,却始终找不到机会去写它。1950年年底,海明威终于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最初的名字是《现有的海》)。次年2月23日,海明威仅用八周时间就完成了初稿的创作。4月,海明威将手稿送给友人们传阅,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和称赞。海明威自己也觉得这本书是他“这一生所创作的最好的作品”。硬汉的人生谢幕

1961年7月2日,一直以硬汉形象叱咤世界文坛的伟大作家在自己家中用一支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有人说海明威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的“家族遗传”,因为海明威的父亲就死于自杀;还有一种说法是由于晚年的海明威身患重病,长年累月的各种伤病给海明威造成了巨大的病痛,导致他心理压力剧增,最终他因抑郁症而饮弹自杀;更传言说海明威因晚年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像《老人与海》这样成功的作品而觉得生活无望,最终选择自戕。

其实无论海明威因何而自杀,都说明了他对于生命价值的一种独特见解——“要么必须那样活,要么就不活”!正如他在《老人与海》中描写圣地亚哥那样,“人生来就不是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你永远无法将他打败”。美国意识流的代表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

国籍:美国

生卒年:1897~1962年

职业身份:作家

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

获奖时间:1949年

获奖评语:“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迷惘的一代

福克纳被人们称作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是这位传奇作家却经历了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青少年时期。年轻时的福克纳可以说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浪荡青年,他在青年时期做过许多不靠谱的事情,例如经常酗酒,总是出入声色场所等等。即便是在同龄人眼里,福克纳也是个吊儿郎当、轻浮散漫的人,以至于别人给他起了一个“不顶事伯爵”的绰号。福克纳曾被人归类为“迷惘的一代”,原因就是他这段时期的迷茫和颓废。

后来,福克纳因为自幼崇拜南北战争时期当过上校的曾祖父而想去报名参军,可是由于身高问题,他的这一愿望以失败告终。之后在一战期间他还想要报名参加英国皇家空军,这次因为他谎报个人信息获得了成功,但是当他还没有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飞行员时,战争便结束了。后来,福克纳经常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这次“参战经历”,认为这样能够获得大家的高看和尊重。不成功的开始

1919年,22岁的福克纳退伍回到家乡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依然过着散漫随性的生活。同年,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进入密西西比大学学习。由于英国文学成绩太差(法语成绩却非常优异),他入学不足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福克纳虽然在青年时期很不靠谱,但是他却有着自己执著的追求,那就是他立志要做一个作家。事隔多年,在谈及自己是怎样走上创作之路时,他说:“我看到舍伍德·安德森这个美国知名作家只需要上午写小说,其余时间可以喝酒聊天时,我就产生了要当一个作家的念头。”虽然他的这句话有玩笑成分,但他对文学的热爱却是真真切切的。

离开大学后,福克纳曾在家中手不释卷地阅读着世界经典,特别是法国19世纪象征派作家的作品。当时在巴黎、纽约及柏林大量出版的各种小杂志和先锋派期刊,他也一一订阅了。他在戏剧方面比较有天赋,所以他创作的一些剧本得到了某些人的赏识,可是他所创作的小说却一直得不到认可,多家出版社都拒绝过其作品。由于创作不能养活自己,福克纳只好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他做过书店销售员,虽然他在书籍推销方面很有天赋,但是他对借工作之便阅读一些书籍更感兴趣。后来他得到一个机会去管理一家邮政所,可是这完全与福克纳的兴趣没有丝毫关联。在他担任邮政所所长期间,由于他的懒散态度和不作为,邮政所收到了大量的举报信和投诉。最终,福克纳因玩忽职守而被革职。他当时对这件事情并没有感到沮丧,相反他还很庆幸自己不用再被那些买得起几美分邮票的人呼来喝去。

福克纳虽然生活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他对于创作的热情丝毫没有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有任何消退。在这段时期,他创作的小说《亚伯拉罕父亲》(斯诺普斯家族的故事就是从这部书开始的,然而福克纳还没写完这个故事就放弃了)和《沙多里斯》(本名《坟墓里的旗帜》),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也仅仅是在一些影响有限的刊物上发表过,并没有对福克纳在文学界的地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大器晚成

福克纳虽然爱好写作,但直到1929年小说《喧哗与骚动》发表后,他才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三部关于美国南方小镇斯诺普斯家族的小说,它充分表现了福克纳杰出的艺术才华,福克纳对南方社会历史描写的精彩绝伦。这部小说的发表让福克纳发现“家乡那块像邮票一样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恐怕一辈子也写不完”。

怀着这样的信念,在以后的十年时间里,福克纳成为一个多产的作家,平均每年都会创作两部新作品。其中他创作的十五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一个地处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些小说通过对几个南方贵族世家从兴盛走向衰败的描写,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演变,为当时的美国文坛和世界文坛创建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式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福克纳善于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在作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同时他在剧作方面的成功也让他比较喜欢用蒙太奇的手段来描绘具体的情节,长期创作小说和在好莱坞戏剧场合的磨炼让他的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终于,福克纳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电影海报

福克纳在瑞典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我感觉,这个奖不是授予我这个人的,而是授予我的工作,它是对我呕心沥血、毕生从事的人类精神探索的工作的肯定。我的这项工作不为名,更不图利,而是要从人类精神的原始素材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这段话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创作生涯,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信仰。筑建文学上的东方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国籍:日本

生卒年:1899~1972年

职业身份:小说家

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雪国》

获奖时间:1968年

获奖评语:“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深刻的“孤儿情结”

川端康成出生在大阪一个医生家庭里,少年时身世凄苦。在康成出生翌年,身体孱弱的父亲,就因患肺结核去世了。他给康成的遗书中除了“保身”二字外,还有“忍耐,为康成书”几个字。从川端康成之后与残酷命运的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字对他一生起到的重大作用。

父亲逝世一年后,母亲也病故了。川端康成7岁、10岁时,又先后失去了祖母和姐姐,没几年,他的祖父也随之而去。亲人相继作古,使这位敏感的少年沉浸在悲伤之中,对这种寂寥的悲苦,他曾在《十六岁的日记》里表示道:“我自己太不幸,天地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了!”

之后,在亲戚的资助下,川端康成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中学。那时候,他孜孜不倦地埋头于文学书堆里,希望未来能成为一位小说家。这一时期,他把自己写作的一些俳句、小小说投寄到《文章世界》《新潮》《秀才文坛》等杂志中,但几乎都石沉大海。这虽然给他带来一种自卑感,可是并未打消他想要从事文学的志愿,他说:“随着自己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创作天分,就更倾向经过第一高等学校,进入帝国大学,索性当个学者算了。虽然这是事实,但我还是舍不得放弃我的笔,也不会放弃我的笔。”

1916年,17岁的川端康成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了习作,也由此开始了他非同寻常的文学生涯。然而,在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以后,他的未婚妻伊藤初代向他提出解除婚约。觉得幸福幻灭的他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并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在多次光顾伊豆汤岛的途中,他邂逅了不对自己差别对待的舞女,并且被她的善良所感动,这促使他创作了诸多关于恋爱的作品,尤其是《伊豆的舞女》这篇家喻户晓的佳作。创造“川端康成之美”

川端康成在创作中有两个不同的倾向,在一些作品中,他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极力追求新颖的形式;而在另一些作品中,他则尽量避免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川端康成被新心理主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相继写出两篇纯属模仿式的小说——《针与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水晶幻想》遭遇中途辍笔,此后,川端康成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原因是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不满足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是下决心另辟蹊径,开创一条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

川端康成从最初追求西方新潮,到回归传统,在东西方文学结合的尺度上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运用民族的审美习惯,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层的挖掘,对西方文化进行广泛的探索,并让两者结合,在文学领域开拓了新的境界,创造了独特的“川端康成之美”。

康成一直坚持自己唯美主义的创作方向。但是,在日本战败投降后,他遭受了巨大的心灵打击,开始陷入“不相信战后的世态和风俗,不相信现实的东西”的虚无主义中。至此,他后半生的日子里,一直被虚无主义所困扰。这种状况在他的晚年也未得到缓解,加上政治上的怀古保守思想在现实面前所遭受到的苦闷,使得他创作才能枯竭。而这种无奈的枯竭,致使他最终走向自杀的道路。

1972年4月16日的夜晚,川端康成在逗子市的玛丽娜公寓含煤气管自杀身亡,享年73岁。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个中国人1927年,来自诺贝尔家乡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学者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随即去信征求鲁迅的意见。鲁迅郑重地回了一封信:“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碰了钉子之后,斯文·赫定又想推举胡适,胡适当时默不做声,后来才说:“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和平奖得主

诺贝尔和平奖的设立,意在呼吁世界和平,该奖在数百个类似的奖项中,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被誉为“颁发给保卫和平的声望最高的奖项”。它与诺贝尔科学奖的结合,是人文与科学珠联璧合的最佳表现。红十字会之父杜南

亨利·杜南

国籍:瑞士

生卒年:1828~1910年

职业身份:商人

获奖时间:1901年

获奖理由:创办国际红十字会,日内瓦公约发起人。少年慈善家

1828年5月,世界慈善家亨利·杜南在瑞士日内瓦出生。他的父亲是个银行家兼救贫收容局督导员,主要负责管理孤儿院,母亲生性善良,笃信宗教。父母的职业和习惯深深地影响了杜南。在他成长的岁月里,人道主义思想正在欧洲蔓延。他从小跟随母亲到贫民窟里救助穷人,天性中的慷慨和慈善被不断地放大。

在杜南七八岁时,曾亲眼看见那些身带镣铐的囚犯们在戒备森严的看管下装卸货物。当时他被深深地触动,并发誓要在有生之年让这些犯人获得自由。杜南成年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基督青年会,把自己业余的时间都花在了访贫问病的活动上。每到周末,人们就能看到杜南在日内瓦监狱里进进出出,他是为犯人们送去书刊和生活用品,并安慰、鼓励他们……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建

26岁时,杜南进入了企业工作。他游历了北非与西西里,这些经历为他带来诸多的财富和企业经营的经验。在北非生活期间,杜南亲眼目睹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的残酷,当时他最喜欢看一本反对奴隶贸易的书——《汤姆叔叔的小屋》。他决心为这些受苦受难的奴隶做些事情,来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

后来,杜南在阿尔及利亚成立公司,打算开创自己的事业。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和水权,他前往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打算向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出申请计划,而当时拿破仑三世正在率兵打仗。

1859年6月24日,杜南经过索尔弗里诺,遇到法国、萨丁尼联军跟奥地利对战,双方死伤惨重,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无人照顾的受伤士兵。杜南被眼前的惨状深深震撼,更令他心痛的是,很多伤兵都是因为无人照顾辗转致死的。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自愿地组织了一支平民队伍,在将近四万具尸体里抢救伤患,为无数个受伤的士兵进行及时的治疗,而且所有的物资都是他自费购买的。

后来,杜南再次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此刻的他再也无法专注于他的金融事业了。在夜间,索尔弗里诺战场的悲惨景象便会进入他的梦乡。于是他决定把那些事情写出来。三年后,杜南发表了《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他在书中追述了自己在索尔弗里诺的所见所闻和救护伤兵的事情,在书的结尾,他提出了两项建议:其一,在各国建立永久性的中立团体,在平时开展救护培训,在战时救助战争中的伤员,而不管他的国家、阶级、种族、信仰;其二,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兵和伤兵救护组织权益的国际公约,用以约束战争行为,避免或减轻战争的伤害和苦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异乎寻常的设想和建议。但是,在一个存在着国家和阶级的世界里,在人人都崇尚聚集金钱并以此为乐的社会里,要人们把钱拿出来照顾那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伤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朋友们都劝阻杜南放弃那疯狂的决定,但他却开始为这个目标奔走呼喊,他把努力实现这种人道救助的理想作为自己执著的追求,以至放弃了自己的商业活动。

在杜南的游说和努力之下,欧洲各国上层社会对他的建议和设想给予了热烈的回应和支持。1863年2月9日,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的前身“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在瑞士诞生,杜南担任秘书长。在杜南和“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同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六个国家的三十六名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预备性质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十项决议和三项建议,把在世界各国建立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定了下来。1864年8月8日至22日,瑞士发起召开国际会议,英、法、德等十二个国家出席会议,并签署了日内瓦国际红十字公约。公约规定,战争中的伤员不分国籍、种族,都应得到救护;军事医院、救护车都应得到保护。为了彰显瑞士对这项人道事业的贡献,会议决定将瑞士国旗红底白十字变换为白底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标志。迟到的褒奖

红十字会创建后,杜南一直忙于红十字会和其他人道救护事业,同时还推广了类似世界图书馆的机构,根本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企业,因此他的公司在1867年宣告破产,他自己也负债累累。公司牵涉了很多人的利益,破产之后,他们对杜南恨之入骨,杜南因此在日内瓦众叛亲离,开始了流浪生活。1975年瑞士发行的亨利·杜南纪念银币

在此后的十二年时间里,杜南简直成了一个流浪汉,他经常在亭子下或公园里睡觉,贫病交加。1892年,杜南住进海登地区医院。1895年,一位新闻记者去海登医院采访,无意中发现了杜南,并得知他就是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于是在报上作了报道。这篇报道轰动了全世界,世界各地迟来的褒奖纷纷而至,瑞士联邦委员会为他颁发特奖,表彰杜南的行动“促进和平与团结”。莫斯科医学大会也为他颁奖,赞颂他为那些受苦的人们所作的贡献。

1901年,挪威政府授予杜南首届诺贝尔和平奖,但杜南本人却不能去领奖,因为那时债主还在向他逼债。在诺贝尔委员会上支持杜南的一名挪威军医,成功地将杜南的10.4万瑞士法郎奖金存在挪威银行,以避免被他的债主拿去。虽然杜南的晚年生活十分贫穷,但他一直没有动用诺贝尔奖所提供的奖金,最后他把大部分奖金都捐给了挪威与瑞士的慈善事业。为和平而献身的记者奥西茨基

卡尔·冯·奥西茨基

国籍:德国

生卒年:1889~1938年

职业身份:记者、作家、政治家

获奖时间:1935年

获奖理由:著名的反法西斯和平战士,一直都在为人权、为控制武器和销毁武器努力。杂志社的编辑生涯

奥西茨基于1889年出生在德国的汉堡。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记者的行业,并且逐步成为和平主义的活动者。

1916年,奥西茨基被强制征召服兵役,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战火的洗礼之后,奥西茨基认为做一个和平主义者和做民主主义者同样重要。一战结束后,奥西茨基回到故乡汉堡,在德国各地发表演说,试图以他的和平主义理论,去影响德国人民和社会舆论。

1926年,由于奥西茨基的名声和影响力,《世界舞台》杂志的创办人以及主编齐格菲·雅各布森邀请他加入编辑部。当时,雅各布森致力于公开揭露德国重整军备的秘密,奥西茨基的到来,对他来说则是如虎添翼。奥西茨基接手后继续了这种反主流的编辑方针。同年12月份,雅各布森意外身亡,奥西茨基成为总编辑。

1927年3月,《世界舞台》杂志发表了一篇批评德国国防军建立准军事组织的文章,作为主编的奥西茨基被指控以诽谤罪,被判入狱一个月,但是他对此丝毫不在意,仍然坚持杂志社的主题思想。被捕之后的苦难生活

1931年1月20日,奥西茨基在《世界舞台》上专门发表了一篇针对希特勒的文章。这个时期,奥西茨基对纳粹主义痛恶至深,他看到了希特勒的野心,希望唤醒国民对法西斯的警惕,不要支持纳粹。1931年11月,成为纳粹眼中钉的奥西茨基被判有罪,判处入狱十八个月。但是奥西茨基却没有退缩,仍然不遗余力地为民主和和平振臂高呼,这让纳粹对他十分厌烦。同年,他还发表了“德国重新组建空军,秘密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可能违反了《凡尔赛条约》”的报道,此报道引起巨大反响。为此,他被判处重度叛国罪,并于1932年5月10日开始服刑。

奥西茨基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边上的警察监狱里服刑,这里荒滩遍布、沼泽丛生,恶劣的环境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奥西茨基很难适应繁重的体力劳动,更令他无法适应的是来自党卫队看守的棍棒,那些人对魏玛共和国的知识分子往往更加凶残。这地狱般的生活因1932年的圣诞节大赦而提前结束。

1933年初,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府获得了立法权。奥西茨基比他那些乐观的同志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德国严峻的政治形势。但是他却不肯离开德国,他的理由是,从边境另外一边所发出的声音是空洞的。

同年,希特勒上台。2月28日,奥西茨基作为和平和民主运动者,在家中被警察秘密逮捕,先后囚禁于多个集中营并遭到酷刑。监狱中获得诺贝尔奖

奥西茨基于193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在监狱中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的获奖在纳粹德国和受德国牵制的挪威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挪威的国王拒绝参加和平奖的相关典礼,挪威保守派的报刊《晚邮报》激烈地批评了奥西茨基,认为他是攻击了自己国家的罪犯。同时,纳粹根本不同意释放奥西茨基到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因为种种阻隔,奥西茨基未能在当年接受这个奖项。1936年5月,奥西茨基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上肺结核,在纳粹的监视下被转送到柏林夏洛滕堡的一家医院治疗。柏林街头奥西茨基的塑像

1936年11月7日,奥西茨基被官方释放,并且送到西区的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当月的23日,诺贝尔委员会来到奥西茨基的住处,隆重地为他授奖。而纳粹党禁止媒体报道奥西茨基获奖的消息。第二年,希特勒控制的德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项,这个法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被取消。

1938年5月4日,奥西茨基肺结核病重,又因在集中营遭受过各种磨难,在柏林潘克的一家医院去世。黑人人权的捍卫者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

国籍:美国

生卒年:1929~1968年

职业身份:牧师、社会活动家、民权主义者

获奖时间:1964年

获奖理由:为黑人谋求平等的权利,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早期对神学的认识

1929年,马丁·路德·金出生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马丁·路德·金的家族发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的浸信会。他的祖父威廉姆斯是埃比尼泽的一个牧师,也是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亚特兰大分会的发起人。他的父亲后来继承祖父的事业,也成为一名牧师,母亲则是一所学校的教师。

马丁·路德·金从小聪颖好学,15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莫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亚特兰大莫尔豪斯学院的学业结束后,他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后来,他又来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克劳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就读,1951年,获得了神学学士学位,1955年又从波士顿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开始探索“圣雄”甘地在社会改革方面的非暴力策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