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22:47:52

点击下载

作者:吴晓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09—2010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

2009—2010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2009—2010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作者:吴晓波排版:吱吱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01ISBN:9787308080590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整体上仍然属于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简单劳动加工,企业发展表现出过高的对外技术依赖,多数企业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他还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在2010年6月7日于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而创新作用最重要的体现即在于对经济体系所产生的引擎作用。如何描述、分析、监测?如何有效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行动,更是一项科学任务。本蓝皮书即力图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监测创新经济的表现和运作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本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对浙江的创新型经济进行了连续的监测和评价,评价体系和方法亦在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得到改进。此次,更是得到了更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鼎力相助。

浙江作为我国迅速上升的经济大省,近几年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但仍然存在创新投入很高、创新产出较低的问题,创新能力仍然不强。本研究通过所建立的创新型经济评价体系,选取三类要素综合评价指标,根据可比性,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山东的创新型经济概况与浙江省创新型经济概况进行横向比较研究。从分析的结果看,浙江的综合得分排名第3位,与上年水平相当;从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三方面来看,浙江省表现最好的是过程类要素,在六省市列第2位;资源类要素排名仍为第3位,产出类要素排名下降为第5位;与上年相比,优势稳定,但在劣势方面也没有显著的提升。

分析结论表明,浙江省的基础设施资源具有较好的表现,延续了在该指标上的优势;技术人力资源比往年有所进步,但仍然薄弱,科技人才支撑力不强;教育资源和投资资源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教育和研发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创新过程指标上,浙江省在技术独立性上的表现较好,创新组织与活力有较大进步,但技术商业化方面的排名仍然靠后,成为发展浙江创新型经济的瓶颈;创新产出的各项指标,除经济效益外,其他项表现均不佳,其原因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比较落后,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匹配。

继前五本创新型经济蓝皮书出版之后,本次《2009-2010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及各方反馈意见,对内容作了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1)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梳理了后危机时代的产业发展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组认为,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应该关注汽车产业、移动通讯、三网融合与物联网的相关机遇,实现转型升级。2010年的新兴产业将会从混沌走向有序,会形成更加清晰的格局。诸如规模、技术等行业门槛会进一步抬高,抢占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将成为重中之重。在新兴产业,浙商新一轮的投资会更加趋于理性。一些具有雄厚资本的龙头企业将会站稳脚跟,一部分企业将会被淘汰。同时,本书也认为,要推进创新,还要采纳全新的创新模式,如先进制造与转型升级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群包创新,进行对外投资(ODI)获取创新资源。“进入新领域、采纳新模式”是后危机时代创新的核心要义。

本研究坚持作为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的立场,力求客观、科学地反映浙江创新型经济的现状和趋势。欢迎社会各界对书中的不足给予批评和指正,使这一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借此机会,向一直支持和关心该项研究的领导和同仁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浙江省创新型经济蓝皮书》课题组2010年8月第1章创新型经济的新进展

本书第1章主要在回顾创新型经济基本概念、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创新型经济的新进展,着重强调过去一年当中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本书中,专门安排了经济危机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等与过去一年以来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议题。1.1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与引领作用

1.1.1 创新的经济学意义

创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及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以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Gerstlberger,2004)。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资源优势,资源的多寡往往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创新经济时代,资源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知识含量高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以及通过新的方式开展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创新活动。创新能力强的区域和国家将会是这个时代的先驱者。

创新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适用于诸多领域。在经济学范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成了最初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所谓的创新,指的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1)引进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3)开辟新的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意义在于:(1)指出创新或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2)强调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3)强调经济增长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新产品出现将导致旧产品的淘汰。熊彼特在经济学领域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将创新和企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强调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最初体系,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经济中,科技、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只有5%~20%,到20世纪中叶达到50%左右,目前已高达70%~80%,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级化、信息化、知识化方向推进,物质生产部门所占比重下降,知识服务部门所占比重上升。研究表明,21世纪初,物质生产、网络和知识服务三大部门的产值约各占1/3,企业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在迅速增加。20世纪20年代工业产品的代表是汽车,当时原料和能源的消耗占产值的60%,80年代初工业品代表是微型芯片,原料和能源只占产值的2%。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国各地区纷纷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创新推动型经济将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和巩固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吴晓波等,200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他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于2010年6月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胡锦涛就当前要重点推动的科技发展工作提出8点意见。一是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坚持系统谋划、节能优先、创新替代、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安全持续,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二是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战略调整,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三是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信息产业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五是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科技保障系统,提高健康科学和健康服务水平。六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七是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保证我国有效和平利用空间,使我国海洋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八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这些建议都是国家重视创新驱动发展,重视科技创新与创新型经济的有力体现。

1.1.2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

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即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近几十年,世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尤其是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逐渐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与此相对应,21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步转变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此时,区域经济优势已不再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而是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构想和技术创新能力(Evangelista,Iammarino和Mastrostefanov,2001)。

1998年,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特别工作组在出台的《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报告》中首次对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了定义,将创新驱动型经济界定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CITF,1998)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型经济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的本质,这也是知识经济对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要求。

由此可见,创新型经济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研究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显得非常重要。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创新和经济这两个理论核心展开。首先,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改善反过来又促进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互动反馈基础上的经济模式。

尽管国际上不乏关于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包括较有影响的美国麻省创新型经济评估报告在内,对于创新型经济的概念始终没有明确的界定,只通过指标体系来表达对创新型经济的理解。为了明确研究方向,便于评价工作的持续和推广,我们认为给出创新型经济清晰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创新能力评价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我们提出的定义为:

创新型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

不同于单纯依靠劳动力投入或资本的增加,以严重消耗资源作为代价的“增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不同于单纯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术,以照搬外来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模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注重培育本国企业和R&D机构的创新能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自主创新为目标和主要推动力的经济。

创新型经济不仅强调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重视创新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追求社会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型经济并非一定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系统,而很可能存在于经济系统的局部、存在于某些产业之中。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创新型经济的同义词,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样有可能成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纺织和服装行业虽然一般被列入传统行业,但美国麻省的纺织和服装行业大量采用了新型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了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创造了高产值和高工资,成为当地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成员,因此MTC也将其选入选择关键产业集群行列。

为了揭示创新型经济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需要仔细考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路径。

1.1.3 创新型经济的引领作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首先成为世界的科技强国,然后成为经济强国的。美国经济正是凭借其世界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地位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全面超越英国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专家进行过测算,要达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从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就成为中国从大国发展到强国的关键。自主创新正在成为今后15年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响亮的词汇。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自下而上、开拓新领域、逐步发展丰富的经济。创新乃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创新型经济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创新型经济的引领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增长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其后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1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们对于探索“经济增长的本质”尤感兴趣。“到底是什么驱动了经济的增长?”这是经济学家一直孜孜不倦试图解答的难题。从古典经济学派到新增长学派,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学派对经济增长的本质提出相应的不同见解。而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资本决定论阶段;二是技术决定论阶段;三是人力资本论阶段。

资本决定论起源于亚当·斯密(1776)的资本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1939,1946)是其典型表达式,其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技术决定论逐渐取代资本决定论,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主流,技术决定论以罗伯特·索洛模型及其理论(1957)、西蒙·库兹涅茨(1959)、肯德里克(1972)与丹尼森(1962)等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为代表,其理论核心是,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进步并将之用于生产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1961)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由此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建立和发展,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决定论成为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以舒尔茨(1961)和贝克尔(1964)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历“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论”之后,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伴随着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新一轮的、不同于以往经济增长周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新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在西方应时而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新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放在经济增长的尤为突出的位置,技术创新更多地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影响着发展研究与发展政策。

新经济增长理论以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论为发展主体,由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立。他们在继承和发展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的基础上,在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系统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知识进展和技术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问题的研究,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正如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质是在强调创新。首先,摆脱了索洛模型中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而强调了规模收益递增,即双倍的资本、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会导致多于双倍的产出,含义之一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比索洛模型要大。其次,摆脱了索洛模型中的所谓稳态收入水平。当新的投资外部性很大时,资本的收益递减不一定会发生,所以增长不会减慢,经济也不一定会达到稳态。因此,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解释在许多国家观测到的持续的人均增长的事实而不依赖于外生的技术变化,因此,这种理论常常被称作内生增长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以及从有更先进研究能力的国家转移技术的潜在收益。

由此可见,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路径。“创新驱动型经济”由此产生。理论上,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的集约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使科技进一步发展,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大提高;研究与开发成本高;能源和自然资源依存度低;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并且附加值高;技术变革推动经济迅速发展,技术革新带来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福利水平。普林斯顿大学垄断与产业组织大师威廉·鲍莫尔(William J.Baumol)教授(2004)认为,创新有三个创造增长的特征:首先,很多创新具有累积性特征。很多创新并非仅仅取代旧科技,使其过时被淘汰;相反,它们是对已有的科技进行增补,从而构成了经济中技术知识存量的一个净增长。这样的创新带来的是创造性的知识累积,而不是创造性的破坏。其次,一般而言,信息,尤其是创新,具有众所周知的公共产品特征。改善了的技术,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将不仅只是对做出这项突破的企业的产出产生促进作用。在相对说来很微小的额外成本之上,它也能够增加其他企业的产出量。最后,创新具有“加速器”的特征。一个稳定的创新产出通常意味着产量的增长,而不是保持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但是有数据表明,自1998年以来,科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产业技术的进步基本靠引进,本土的科技能力未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因此,中国政府提出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与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投资与创新驱动型共同增长的转变。

2.创新促进工业化发展与转型升级

工业化(indus trialization)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必要手段,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Lewis,195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2009年度工业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除非是土地或资源极度富余的国家,才有可能不通过工业化来实现成功发展。”(UNIDO,2009)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

在产业间结构升级方面,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和泰勒(L.Taylor)在考察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及其成因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初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食品、纺织、皮革等。初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其产品具有较强的最终需求性质,后向关联系数较小;其产品具有较小的需求收入弹性;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简单。中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非金属工业、橡胶工业、木材加工、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中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它包括中间产品和部分最终产品;它也有明显的最终需求性质,前向关联系数较大;它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在很多场合能够较快结束初期产业发展中的进口替代政策。后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后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服装及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品等。后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包括服装等很多最终产品,是前向关联系数较大的制造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中间需求性质,也是后向关联系数较大的部门;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迁基本上就是一个沿着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后期产业路径的过程。

陈佳贵和黄群慧(2003)进一步认为,在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所呈现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三种趋势,在本质上反映了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升级的过程。霍夫曼所揭示的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所占比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而逐渐上升的经验法则,更适合描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变的规律。而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与后期,工业部门呈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产业结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

创新不仅能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引起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推动工业化转型升级。首先,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和动因。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无不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因为每当有技术创新出现并进一步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时,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都需要重新组织,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积聚效应,从而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或者取代某些传统部门,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区域高级化。

其次,技术创新将促进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日益提高。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6%,到2001年已经接近10%。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首次超过10%,英国和韩国也于1986年首次达到10%,我国则在2002年才达到9.9%。近10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国际高技术产业竞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使得高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从而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明显改善。

再次,技术创新促进区域消费结构的变革。技术创新活动所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引发和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也诱导和改变了消费需求的取向,从而引发了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化。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物质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58.8%;80年代初已下降到45%,而健身、旅游、文化娱乐等非物质消费达到了55%。在日本,60年代的非物质消费为31.7%,80年代上升到41.1%。消费结构的变迁不仅对生产活动产生导向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对商业贸易活动产生指示作用,引发和促进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又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变革。

最后,技术创新会推动国际贸易结构的变革,引发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的变化。随着技术创新的推动,国际贸易结构变化显著。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贸易的重要对象,国际技术贸易额不断增加。我国技术贸易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技术进口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技术进口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52-1959年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技术进口贸易发展中的第一阶段。从苏联引进450个项目,用汇金额37亿美元。1963-1968年为第二阶段,我国与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项,累计用汇14.5亿美元。1972-1978年是第三阶段,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367个项目合同,累计金额33.5亿美元。197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技术进口贸易的飞跃发展时期,技术进口金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

3.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在20世纪五六十和七十年代,产业经济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内部结构中的静态均衡研究,产业经济学致力于揭示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依赖度、企业规模和盈利性等。至今,相关理论和研究仍然未能对产业成长过程中产业动态和演进以及与之相伴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有更好的解释,特别是有关经济组织和结构的变化模式。例如企业的进入、退出,企业的成长过程,企业经营中的垂直一体化和多样化现象,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变化,以及金融和政府等机构和制度在此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结构-行为-绩效”框架上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视为外生给定并且以静态的眼光分析产业内的企业竞争行为,这样的分析方法存在重大的缺陷,这也促使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以动态和进化的视角重新考虑产业成长问题(张家伟,2007)。

许多产业都遵循生命周期过程,即突破性(产品)创新引发了小制造商的进入并引入新产品,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过程创新越来越重要,选择过程最终使产业结构集中化(张家伟,2007)。Utterback 等人提出了“主导设计”模型,他们认为,在产业的下一个演进阶段,将会出现一种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这种设计的出现会锁定未来产品开发的路线,还会引发一系列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s),使生产过程更具弹性,并且逐步改善生产效率。主导设计的出现使产业进入淘汰过程,产业依赖度随进入壁垒的提高而提高,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会将未能及时适应主导设计并调整组织结构的企业赶出市场或被兼并。在最终的产业成熟阶段中,仅会出现少量后续的过程创新,在位企业均具有较高的依赖度,且有串谋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将持续到出现下一次技术进步的不连续(discontinuity)。Geroski 等人的工作开创了创新和产业演进关系的经验性研究,他们发现许多产业在演进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历了淘汰(shakeout)的过程。有许多经验研究发现,在新产业的形成期,进入的新企业最多,淘汰阶段新进入者的减少和现存企业的大量退出使生命周期成熟和衰退阶段的企业总数量下降。同时,产业的产出增长率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非常高,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渐趋向于零;产业的价格下降速度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比较快,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渐放慢并趋于零(Klepper,1995)。

可见,创新通过影响产业生命周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要达到这些目标,科技进步和教育是基础,创新是必由之路。

此外,“十七大”报告认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因此,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全球创业成长更离不开创新经济的资源、政策环境和过程支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1.2 经济危机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1.2.1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态势

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此后便以愈演愈烈的态势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欧洲、日本的GDP增长以及进口都受到了严重冲击(见图1-1、图1-2)。从2008年到2009年,美、欧、日的经济增长和进口增长一度出现负值,表明美欧日的市场需求大幅度萎缩。这对我国的外需和出口经济的发展大为不利。在危机最为严重的2009年前3个季度,GDP同比下降4%~10%,进口下降15%~20%,本次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本节数据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1 GDP同比增长率(百分比),2007年2季度-2010年1季度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2 进口同比增加速度(百分比),2007年2季度-2010年1季度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的高对外依赖、高投资和高消耗,使得我国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对比2008年和2009年的GDP可以发现,GDP同比增长放缓(见图1-3)。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1%,比上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2009年第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9.7%。2008年的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进出口都到了最低谷,直到2010年3月出口才恢复到2007年初的水平(见图1-4)。外部出口受阻,内部受制于消费不足,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面临严峻考验。研究失业率变化可以发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我国,出口大幅下降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失业现象加剧。2008年3季度开始失业率开始上升,一度从4%上升到4.3%,直到2010年初才有所回落(见图1-5)。图1-3 我国2008与2009年的GDP对比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4 我国进出口变动趋势(2007年7月到2010年3月)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5 失业率变化趋势(2007年2季度到2010年1季度)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图1-6 工业企业景气指数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从工业企业景气指数(见图1-6)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企业从2007年2季度开始景气指数就一路下滑,企业遇到了严峻的运营压力。到2008年3季度景气指数下降到最低点。从2009年1月开始,我国工业企业才开始逐步复苏。但直到2010年1季度,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仍然没有达到2007年上半年的水平。同时,景气指数从140左右下降到100,下降幅度较大。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工业企业在本次经济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在企业市场销售、成本、利润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的下降,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在2008年11月也下降到5.4%,几乎达到了1990年以后的最低点。

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来说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应对金融危机是阶段性的、短期的,但经济结构调整则是长期的。

1.2.2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1.货币与财政政策

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在宏观经济方面,主要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在货币政策领域,央行的利率政策在2008年上半年仍然在防止经济过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限制贷款发放。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开始反转,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也降级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以促进投资和消费(表1-1)。从总体上说,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下半年,央行3次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4次下调贷款利率,表明了央行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坚决性。

在2010年上半年,央行接连3次提升了存款准备金率,说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正在逐渐减退,央行的应对措施也进行了微调。表1-1 货币政策的方向反转续表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内容整理

在贷款发放方面,2009年四个季度的额度比例是5﹕3﹕1﹕1,全年80%的贷款在前两个季度发放,凸显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这一额度与央行的一系列促进政策有关,也与政府和企业投资增加有关。2009年头5个月共发放贷款5.84万亿,比2008年同期增加3.72万亿。为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从“不良贷款下降”到“不良贷款稳定”。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政府提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在农村基础设施、铁路、高速公路等方面加大投资,同时在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环保、自主创新方面安排投资,还安排了灾后重建的专项资金。在2009年,各地政府还安排了有关的配套投资计划,各地方政府配套计划相加几乎达到20万亿。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下,社会资本投资增长较快,在2009年5月达到了增长率的最高点,接近35%。2009年大部分月份的社会资本投资增长率都在30%以上(见图1-7)。图1-7 社会资本投资增长率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

温家宝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他认为,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物价总水平。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二是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三是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产业政策

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2009年1月,中央政府推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钢铁、纺织、轻工、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产业。

在汽车产业方面,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在今后三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同时,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在船舶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在纺织业方面,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中央、地方和企业都要加大棉花和厂丝收购力度。在装备制造领域,振兴规划强调推进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轻工业方面,产业规划提出积极扩大城乡消费、加快技术进步,重点推进装备自主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强化食品安全。整顿食品加工行业,提高准入门槛,健全召回和退市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规划还提出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在石化方面规划提出必须保持产业平稳运行、提高农资保障,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在有色金属方面,提出了稳定和扩大国内市场、改善出口环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促进企业重组。在物流业方面,规划提出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措施;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3.促进出口和内需的政策

2008年到2009年,商务部等部门调整了进出口税率。2008年12月,取消了钢铁、部分食品、部分化工产品等102项产品的出口税,降低了化肥等几十项产品的出口关税。2009年,商务部又增加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例如电视机、塑料制品等。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具体措施包括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同时,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政府还将努力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政府将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

在扩大内需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第一,为促进汽车消费,推进了汽车下乡,对小型卡车给予10%的补贴,开展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活动;第二,在政府采购方面,为自主创新产品和绿色环保产品提供了优惠政策;第三,加强农村商贸渠道建设,建设15万个商店和1万个配送中心;第四,推动家电消费,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第五,推动国民收入调节计划。在各种扩大内需政策的持续影响下,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内需扩大的速度非常可观(见图1-8)。图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1.2.3 科技政策与创新型经济

本书后文主要将对创新型经济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资源类要素,二是过程类要素,三是产出类要素。资源要素包括投资、技术和人力资源,过程类要素包括创意产生、技术商业化以及创业精神,产出类要素包括整个经济的活力、人民生活等。

根据这一框架,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是从资源、过程和产出三个方面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第一,针对创新资源的相关政策主要是促进技术研发,包括科技进步规划和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第二,针对创新过程的相关政策主要针对企业创新活动,包括企业研发项目优惠政策以及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第三,针对创新产出的相关政策主要针对创新的宏观经济基础,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等。

从目前来看,狭义的创新型经济政策主要指前两类,即资源类促进政策和过程类促进政策。考察蓝皮书研究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六省市,在2008年左右也有一些针对创新型经济的省级规范相继出台,如表1-2所示。表1-2 各省市创新政策

以下将列举近几年国家出台的针对创新资源和创新过程的不同促进政策,并对政策发展趋势作出总结概括。

1.针对创新资源的相关政策

2006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决定,明确提出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随后,针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成果转移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