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止一心(磨镜书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9:16:41

点击下载

作者:见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唯止一心(磨镜书札)

唯止一心(磨镜书札)试读:

前言

佛教,包括佛教、佛法、佛学三部分。

佛教,一则是指宗教团体;一则是指佛的教诲。佛的教诲亦有经、律、藏。

佛法,是使平常人成为觉悟者所必修的方法、课程。这里于理论上叫见地,于实践上叫修证,于达到的(修成的)层次上叫果位,于成佛的目的上叫行愿。

佛学,是近百年形成的概念,是于哲学上研究和探讨佛的思想及其理论。

以上是佛教、佛法、佛学的大致内涵。

这本小册子,是献给学习佛法的人,是献给真心要改造自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人生的人。所以讲佛法中,偏重讲见地、修证。如果要研究佛教的律、佛学的思想,则另当别论了。可能这个小册子胜任不了,只希望略有帮助罢了。

书归正传。

学佛法,以达觉悟。悟什么?悟生死。首先是悟生,生的意义、生的伟大、生的永恒。不论是因为何种原因来学佛法,其入门前对人世是何种态度,是恶、是厌、是好……还是要追求功能,好奇、了解神秘的东西……其学佛后的结果必是对生的赞颂、对人世的珍惜。否则是外道,是学得走火入魔。学了半天佛,手持一佛珠、口中念念有词,一见世上之不平则摇头叹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叫一身佛气。真东西一点儿不会,门面包装得可以,于人于己一无是处。学佛学得会神通,穿墙、搬运、抠药片……这只是能挣点儿钱,或于茶余饭后表演之用。不客气点儿说,叫哗众取宠,于国于民只能增加些乱,实在是没什么好。这些不叫佛教,叫外道。

真正的佛教,是教人做觉悟的人。觉者,圣人也。圣人即常人也。

别小瞧了这个常人。谁是常人?

常人,是正常的人,是高尚的脱离动物气味的大写的人。

常人,是不为欲所乱的人。

人人都不想做常人,都想做超人,或做高官,或当大款,或……

一个监狱的囚犯,透过铁窗看世界,他才能体验到常人的自由和幸福。

一个身患绝症的人,透过病室的窗户看世界,他才能体验到常人的活力和生机。

一个临终的人,在万种欲望于他无缘时,才真正息下妄念,认识本心,当下便知人生的意义,于是回光返照,满面红光地……这才是真正的常人了,只可惜他最后才明白人生。

佛法,要改变人的观念。这是世上最难的事儿了。不要只想做超人,那佛法与你无缘。学佛,要敢于承受如囚、如病、如死……要守戒、要定、要忍、要慧……大家去品、去悟。

死后新生,是基督教说法,重新做人嘛。

道家讲脱胎换骨,颠倒颠,倒颠倒,颠倒即神仙。

佛家叫转识成智,一悟成佛。

一句话,由动物性的类猿之人转变成真正的常人,即佛,即圣人。

佛教发展到中国,产生了禅宗。而禅宗是不立文字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为什么?

诸位拿起我写的这个小册子,就是非禅了。其道理在于——凡一切依逻辑思维、依概念产生的文字与语言,都是从根本上违背禅意的。

如果不依逻辑思维、不依概念呢,怕是叫禅机、禅的故事、禅的智慧……《指月录》《五灯会元》《传灯录》等都讲的是这些,有用吗?诸位谁靠这些开了悟?只怕是不少人靠这些写出点儿小说、武侠传奇、电视剧……为了挣钱而已。

僧问:“什么是佛?”

师答:“庭前柏树子。”

绝对地不依逻辑思维、不依概念而点出了什么是佛。又有几个人真悟呢?

所以佛法一旦发展到逗禅机(未得言得的戏论),马上变成一门妆点自己门面的学问了。君不见《红楼梦》里的妙玉,禅机逗得赛过宝玉,但一见宝玉心先动,脸也红,语也无伦次……神迷心乱,这如何叫禅?

那禅到底是什么?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换言之,有什么样的世界观,那就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这个方法论和认识论到底是什么?这已不是短短的前言可以讲清楚的事儿了。

可以肯定的是,学习佛法,就是要掌握佛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依靠经典、依靠自己实践,更靠自己的精进和悟性。

学习佛法不同于学习佛学。佛学是知识,是思想,如同学一门哲学。学佛法,则如同学一门艺术,好比学钢琴一样,经论只是指导,一切重在实践和体会。多好的教师、多好的教本,你不去练,那有什么用?同理,多好的佛法,你不去修,只知气走周天,脚心发热……有什么用?于你的观念改变,于你的觉悟有什么用?

所以我这小册子也实在是个文字禅、野狐禅,众位大可不必认真,一切还需诸位自己努力,与我无干。

但我真心地、认真地希望能对学佛法的同仁有所帮助,尽力了,也只是写出这么个小册子。天资不足,只好这样,见笑。

希望诸位学有所成;

希望诸位早日悟道。见君1996年2月第一部分人生漫谈——漫谈失去规范性,多些随意性,但绝不妨碍其深刻。何况人生有多少是可以规范得了的?只有深刻地了悟,才有可能明白什么是人生。第一章生存与生活一 静下心来

静下心干什么?凡是学习佛法的都知道,入静啊!入静干什么?入定啊!如此就是学佛了吗?有的人一定二十几年,道的边儿一点儿没见着。“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入静,是以定来指导动,以智慧来生活于世间,这才是超然拔群的圣者、觉者啊。只知定,不知有智,不是佛法。禅,即是静思维之意。静与定,是为正确的思维而做的准备和基础,它是手段,不是目的。

静与定,为各道之共法。儒家以入静为先,后而写文章;道家以入静为先,后而气走周天;医家以入静为先,后而望、闻、问、切;武家以入静为先,后而发丹田之力;佛家以入静为先,后而细细地观心……此为佛法之正宗。静而观心为真佛法也,其余为仿佛法也。

六祖得衣传,被惠明追杀,至走投无路处,躲在草丛之中。惠明追至,向六祖求成佛之道。六祖于是走出来对惠明说:你先静下来吧。惠明老老实实地盘腿静坐了“良久”……

所以我们也要先静坐良久,然后再平心静气地看这第一部分人生漫谈。

请静下心,沏上茶,关掉电视,打发亲人去串门,独自静静地全身心地去看去品……

学佛法,首先讲见地。见地不到,修也无益。所以不要急于知道腿怎么盘、气怎么走、心怎么观……众多的问题反把你弄得连个平常人都不如,紧张兮兮的,一点儿学佛的景象都无。咱们从人生慢慢聊起来,只希望哪句话相应了,对机了,能于诸位有所益。

见地是什么?

见地就是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法讲的是什么?学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学?先把头脑中杂七杂八的理论放一下,从自己的亲自的体验体会谈起。

人活于世,无非是要生存,这是首要的,也是绝对的。其次才是要生活,这是高于生存的,人类所独有的。人人都懂得要生存,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生活。二 生存的真实

生存,是人作为物质的有机体的真实存在。而这存在必然有好生恶死的本能,必然有占有其他物质的本能。好生恶死的本能,保障了人存在的安全性,使人能下意识地躲避危险和危机。占有其他物质的本能,是人必须要吃、要睡、要性的必然。(一)生存的真理是什么

为了生存,人类要奋斗,要竞争。也就是为了人类的安全和占有去奋斗,去竞争。安全和占有,是生命力的体现,是一种具有贪欲性的行为。可以说生存是以贪欲得到满足为其目的的,全部物质文明的成果无非是人类私欲发展的成果,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这叫人类的物质文明,绝不是牛、马、羊的物质文明。人类一点儿也没顾及它们的生存欲望,养着它们只是为了我们人类的贪欲而已!

不要一听贪欲就道貌岸然地警惕起来。生存的基础是食、色、睡也,对这三种最起码的追求就是对生的追求,哪一位可以道貌岸然地绝对不需要这三个东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你说为了自由,可以抛弃生命。伟大是伟大了,但我们所讲的自由是什么?是为了反对少数人的压制而使更多的人获得生存的自由,是让大多数人能自由追求食、色和睡的自由。这是人类的真理。“为了人,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这永远是人类的真理。

为了羊和牛,应大力发展草场,杀绝狼、虎之流,更不应吃它们的肉。这是牛与羊的真理,但不是人类的真理。

为了慈悲而放出少数犯了罪的人,这是少数人的真理,但不是全人类的真理。

追求人类的真理,是永恒的。所有的尊严、自由、仁爱、平等、人情、宗教等都是建立在对生存讴歌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这些形而上是对形而下的肯定才存在,才正确的。

依照这个“人类生存的真理”,人们建立起精神文明,用国家、军队、法律、道德、伦理等来保障大多数人而制裁少数人,调节人与人在竞争机制中发生的紧张和冲突,调整老人、儿童、妇女这些生存弱者于社会上的地位……只要我们深思,不得不肯定人类的贪欲正在主宰着一切,当然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肯定这些,这都没有错。我们往下思维。(二)生存意志

要生存,首先要具备两个特点。(1)生命是运动的,是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所以要不断地占有。(2)生命是要永存的,这需要以生生不息来体现永恒,与时间一比长短。所以人需要性、爱……歌颂生存的美,理应歌颂生命的贪欲和性爱。道理上肯定没有错,但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贪欲”和“性爱”这两组名词,代之以“所得”和“爱情”。

迁就一下人类的脸面,不谈得赤裸裸吧。

先说“所得”(贪欲)。人们的竞争、奋斗、劳作……都需要一种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来支持它。可以说人类的一切动机,都是向着“所得”这个方向发展,永无止境,永不满足,永不停留。这叫征服自然的美,是向上的美,是永不停留的美……美到梦里想的都是再占有些。但这毕竟是生的意志,毕竟是要歌颂的。只因为生的意志,才使得人类从穴居走进公寓、从生食走进酒家、从草堆走上席梦思……

再说“爱情”(性爱)。人类需要永恒,如同动植物一样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来体现着永恒的存在。似流水一浪一浪才无间无断、无你无我……植物,以其最美的部分——花儿来歌颂永恒的美。让戴着金丝眼镜的植物学家来说,花儿只不过是植物的生殖系统罢了。但又有谁愿去这么理性地分析和理解呢?又有谁愿意这么“科学地”生活呢?人要有爱、有情,这不但是种族延续所必然的,也是生存所必然的。我们把情和爱叫作“永恒的意志”,当然是一种人类试图要永恒的意志。在这里不要太理性,要艺术性些,爱情不是艺术品中永恒的主题吗?其实“向上的意志”和“永恒的意志”都可归纳成“生存的意志”,凡是要生存的动植物,都具有这种顽强的意志。

生存的占有与繁殖。

还是咱们老祖宗明白,“食色性也”,这就是人性,是人类不可摧毁的意志力。(三)众生与个体

我们讨论到这里,明白了“生存意志”的作用和意义,似乎可以下结论了:“人类活着的意义,是生存意志的体现。”一点也没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生存意志使其繁荣、兴旺、昌盛。

但于人呢?我是说面对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时,难道也可以用“生存意志”囊括他的一生吗?当生存意志变成一个人的全部的思想时,这是种什么样的人呢?

无疑,当农民的想田地越多越好,为了不受气最好当个官儿,当然官越大越好……最好当皇帝。当了皇帝又想成仙,长生不老……生存意志会趋使人从一个合理的出发点走上贪婪的道路,直至犯罪。

人不知足!大凡伟人、圣人讲知足常乐,那实在是假知足。就是因为不知足和欲望达不到才产生苦,佛教上是讲“求不得”之苦。求而不得的苦可能人人有体验。

人需要温暖和幸福。人们想往童年,想念母亲的爱、家乡的月和老槐树……你意识到了吗?童年之所以幸福,是因为童年是知足的童年。吃一块糖,跳会儿皮筋,下河捉鱼……不必考虑那糖是几分钱买的,不必计算跳皮筋磨坏了多少鞋底,不必在意捉的鱼够不够全家人吃。多么美好的童年,多么美的知足和知足的美啊!

一旦成人,就不知足了。因为你成人了,健全了,人体器官从本能上让你不知足。吃惯了窝头想馒头,吃惯了馒头想饺子,吃惯了饺子的想满汉全席……佛家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哪一个知足?只要接触到好的,这六根马上适应了,新的追求立即从六识中产生出来。人从生理上具有的喜新厌旧、喜上厌下,正是“生存意志”在健全的人体中最淋漓尽致的表现。你可以说:“我不是这样,我已不爱吃满汉全席了,我爱吃窝头了。”那是你想换换胃口,说到底你还是喜新厌旧。

佛教中讲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生理上建立起来的感官和人生的体验,使五蕴绝对地服从生存的意志。色,即物质,绝对的存在,因为我要占有它。受,感受,要接受新的刺激,要经常换点儿花样。想,更不必讲了,谁不想富?富到流油也还不够。行,则是一种行为、模式、深植于潜意识中的占有。于不知不觉中服从生存意志的支配。识,可以说是比观念、思维更精细的东西。这我们以后再谈,但可以肯定它也是为生存意志服务的。

生存意志,动物植物都有,而动物的器官如同人一样地喜新厌旧,所以动物也有五蕴。这里只有程度高级与低级之分,无本质的分别。同理,人与动物一样,在生存意志支配下永不知足。

松鼠,一入秋便忙着采松子,藏起来,以备过冬。实在因为藏的地点太多,埋得又那么隐蔽,于是自己也忘了,任其烂掉或发芽。其实只要找到任何一两处,足以够过冬之粮,但它不知足,说到底是危机心态,是怕。于是其行为让人可笑,但我们人和它相比又好多少?攒上万贯家财,娶上绝代佳人,再另找个情人,人还没老死,就被儿孙们算计死了,财产一空,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哪一家富过三世、五代?

动物园里有猴山,围养着数十只毛猴,这些东西不愁吃不愁穿,理应活得自由和幸福,绝不是一般的温饱和小康,应是大款了。虽然不能要求它们文质彬彬的有多高的修养,但为了吃它们仍然不断向游人作揖,没长进的东西就是这么不知足和没廉耻。不要责怪它们,它们是动物,但是人呢?

当一个人为了生存意志而去贪污、而去卖淫、而去诈骗……我们要冷静地面对生存意志了。把生存意志交给法律和道德去制约,是被动的和动物性的,动物也在自己的种群内遵循着一定的规矩,所以这不是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那什么才是人的高明之处?三 生活的真实

人比动物高明之处在于:人不只是为了生存,更须生活。

人的进化,比动物多了意识、思想,我们俗称为心。生活,是身与心的存在、发展和流动。

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讲一阴一阳,万物生焉。生活,就含有生存意志的张和阳,同时必须含有心灵幸福、欢乐、自由、解脱的弛与阴,二者缺一不可。

心灵,是纯粹的形而上,显然它是建立在形而下的身体之上,心灵却有着与生存意志相反的要求,我们称之为心灵的意志。

心灵意志要求解脱、自由、无压力的生活,她不能忍受生存意志对她的长期的压制,但又不能不忍受。她呼唤人们在贪欲的路上适可而止,知足停步;她试图冲开人们建立在生存意志上的理智,用情感、情绪无理性地喷发出来;她每每用梦、用潜意识提醒我们,不要用生存意志把自己束缚得太紧。

长期被压制的心灵,呈现的是扭曲畸形的状态。一旦生存意志暂时消失,她立即显出对没有压力的不适应和手足无措。我们都有这个经验,一旦某种欲望得到满足,于紧张和竞争后的兴奋与激动绝对没有期望的那么高,同时感到失落与乏味,接踵而来的是无聊和茫然——思想啊。人生所以苦,是因为有了思想,这才意识和感受到苦啊。

一个希望达到后,人人都会有无所事事之感,于是不得不再给自己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好使心灵恢复到有压力的畸形状态。

再举个例子。人们已习惯了每周五日,每日八小时的工作,那么充裕的业余时间诸位在干什么?去休闲。这当然时髦,于身体是闲了,于心灵呢?无论搓麻、登山、学习、下棋、家务、侃大山……人总要见缝插针地给心找点儿事干,省得无聊和寂寞,我们就是这样不承认和忽视我们的心灵意志。只有长期躺在病床上的人和囚犯,才有可能关心一下自己的心。

香严禅师说:“去年贫,贫得无立锥之地;今年贫,始是贫,贫得锥也无。”绝妙之极,但大师讲的什么?大师是在讲心态,什么是锥?什么是地?什么是贫?诸位去悟。(一)两种心态的矛盾

生存意志,造成人内心的危机心态。

竞争机制、价值观念都把这危机心态深深地印在心上,时时刻刻悬在人们的心上并推向极致。“人无压力轻飘飘”,危机心态造成人的奋进与动力。但它绝不是人们所需要的全部。人们更需要的是知足心态,因为知足心态才给我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人只有安居乐业,这才是生活啊。

古人讲“万恶淫为首”。淫是乱、过度、不节制的意思。对贪欲的节制,实际上是对危机心态的节制,以缓解和暂时终止其对心灵意志的压力,使人感到暂时的幸福和欢乐。所以安居乐业重在知足,重在真正的乐业啊。又能有几个人真的乐业?安居,几室一厅,是两室一厅还是三室一厅?乐业,是搞导弹去还是卖茶蛋?知足常乐,谁都会讲,难就难在谁也不适可而止地去知足。

再明显不过了,危机心态和知足心态是相互矛盾和排斥的。这种矛盾也可以说是身与心的矛盾。这也是一定状态下“生存意志”与“心灵意志”的矛盾。

人是要生活的,必须要生活,所以这个矛盾必须由每个人自己的内心去解决。

解决这矛盾从何着手呢?

于是人们自然盯在了物质占有的多与少之上。

在我们人类的推理和猜想中,越富、占有越多的人,应是幸福的,心灵自由的,因为他们应知足了。但事实不总是这样。于是,又有人说德行高的人是清贫的,安贫知足嘛!但事实也不总是这样,“为富不仁”的说法虽然打杀了所有的富人,“穷山恶水出刁民”又打杀了所有的穷人,只剩下不穷不富的“中庸”之人,但也未见这些人能中庸地成佛成仙。

贫与富实在与心灵的意志无关。

贫与富都有心灵解脱的人,同时也都有一辈子追求贪欲的人。这个结论宣告了人们在财富占有上探索的失败,同时也是价值观对矛盾解决的失败。

既然物质多少与心态知足无关,人们又看重德性,以德性的多寡来判断和试图解脱自己的心灵。于是古代居然有不少隐士,每日清汤寡水地过日子,出世得很。但常常是人未出山,已知七分天下。你说是真出世还是假出世?不谈钱,不谈物质,只是口头,“不谈未必是清流”。真正像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这才是真的“隐士”。所以世人标榜的圣人多是假的,而真的圣人即常人。你要找他做师傅,那“街上问民警,言师购物去。只在此城中,店多不知处”。

人海茫茫的,找不着的。

喜静、重品德、重修养的人大有人在。这类人活得轻松和安然,但并不是心灵解脱的样板。诸位不要上当。心灵解脱的禅师有好静的,也有好动的;有老实的,也有顽皮的,形形色色。所以很难认可只要重德心灵就解脱。只能说心灵解脱的人德性一定不错。这句话不能翻过来说。

于是,又有人豁然跳出,走上一条反生存意志的路,试图以对肉身的克制与苦行,证得心灵的解脱。离家、离妻儿老小,进山苦修,把人的生存修得只剩下食和睡。色、欲、情……统统舍去,“入山唯恐不深,逃名唯恐不彻”。但心灵怎样?还是那样。于是发现舍的还不彻底,还要舍!可是还有什么可舍的呢?只剩下食和睡这最基本的两个东西了。于是有大智大勇者修不吃了,叫“辟谷”,当然水还是要喝,呼吸还是要的,氧气是不可少的。也有的走上修不睡,每日坐着。站着太累,坐着也罢,目的反正是不睡即可,名“不倒单”。

这条路怎么样?心灵解脱吗?于修身是一回事,于心灵解脱呢?反正释迦牟尼差点儿饿死才知苦行是行不通的。他老人家去尼连河洗澡和喝牛奶去了。只是洗澡和喝奶后,才禅定大悟。这不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吗?

什么提示?自己去悟。(二)第三条并不究竟的路

顺从生存意志,走占有物质而试图心灵解脱,是第一条不究竟(彻底之意)的路。

逆生存意志,走克制肉身的苦行,用尽量少占有物质来解脱心灵,是第二条不究竟的路。

于是聪明人发现,第一条贪婪的路与第二条苦行的路,其中必有一个交叉、交汇或中和的点。这个点可以兼容,可以适可而止,于此处修心,大概没错。

人们希望不论贫或富,都能于这个点上知足常乐。

人们对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点,寄予希望。

这个点,儒家叫中庸。于生活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叫心理平衡了,安详知足了。真的?我说这叫“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什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谁让你比了,用心去比,心态本身已经不对了。比富的,嫉妒来了;比穷的,沾沾自喜了。这哪里是修心的解脱?这是在玩弄和摧残自心。让自心苦得无可奈何,苦得没有生气,苦得没有一丝对生活的爱。这种苦的知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近来大学生们兴起曾国藩热,崇尚这老先生的“求阙”。曾国藩认为人的一生是不圆满的,总有欠缺,承认和接受下这欠缺,潇潇洒洒地去笑傲江湖,去“狂歌五柳前”。真的行得通?反正曾老先生立论著书,并把自己的书斋名为“求阙斋”,迷倒不少当代学子。可这是种什么心态?是人家怕功高震主、兔死狗烹而故作此态,给皇帝和世人看的。自己心态只有他自己知道,与你们何干?没来由的学人家做甚?

这第三条路的特点是攀比后的无奈。你钱再多,也有比你钱多的;你夫人再漂亮,也有比你夫人更漂亮的。如此比下去心态不平衡了,马上毒害自己的心,抱残守缺也是个门派,再说咱混得也可以了,凑合吧。

仔细品味,苦得更深,苦在心底,苦得无可救药,这叫“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用物欲的鞭子抽打我们的自心,让她在贪欲的路上去跑、行、爬……这怎么是解脱?

用道德的刑具拷打我们的自心,这怎么叫修?

用心理平衡的毒酒灌进我们的自心,硬逼着她高喊缺欠的美、不完整不圆满的解脱,这叫个什么东西?

可世人哪位不是在这三条路上徘徊和寻觅?

世人有几个知道路在哪里?

为什么不关心一下自己的心?

关心,观心。

只此一条路。(三)原本的真实

生存,是生存意志的真实,由生存的本能决定的。

生活,是心灵意志的原本的真实,由心灵的解脱而获得的。这里容不得任何与生存意志的妥协,必须是心灵意志的一统天下。

凡是用心、奴役心、麻醉心、欺骗心,都不可能获得心的解脱和自由。

怎么去解脱,那是真佛法,正道,于第二部分开始讲,现在我们先看看真正解脱者怎么生活。

一个城里人教育在树下休息的渔夫,让他不要只图安逸,应赶快下海去捕更多的鱼。渔夫问:“捕更多的鱼干什么?”城里人说:“挣更多的钱啊!”渔夫问:“挣更多的钱干什么?”城里人简直要气疯了,从没见过这么愚笨的人了,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只有挣更多更多的钱,才能换条更新更大的船,再捕更多更多更多的鱼……如此这般你才能富有……于是你就活得安逸了”。渔夫说:“你说我现在正在干什么呢?”

心地解脱的人,并不是好逸恶劳。他们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因为人于世上毕竟还有自己的责任。当责任压在心灵上,和心灵理解这个责任,有着天壤之别。叔本华说:“幸福,就是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知足,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其实二位洋教头讲的不全面,心地解脱的人,幸福存在于整个生活之中,不论工作是否闲暇。所谓“行、处、坐、卧不离这个”,这个指的就是自由安详的心态啊。

当把工作和休闲打作两截时,人心是变态的。我这里不是指紧张和松弛这两截,而是指你的心,不要在工作时只尝到苦和压力,而于休闲时试图解脱和安详,可以说这根本不是心地解脱后的心态。

真正的觉者,一切如如,一真一切真。

一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的一个部落去采访,这天是个集市日,当地土著人都拿出自己的物产进行交易。美国记者看见一个墨西哥老太太在卖柠檬,五美分一个,一上午过去了,老太太的买卖看来不太好,没卖出几个去。于是记者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好让她老人家早些回家。但她老人家却回答说:“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对于老太太来讲,真正的生活意义并不在于挣到钱,而在于“活”在人间。

传说地狱有个阎王殿,殿前楹联是“天堂有路人人不肯去,地狱无门个个要进来”。横批“你又来了”。这里讲的是什么?简单地理解成多行善少作恶,实在是歪曲了阎王的本意。地狱和阎王是制裁人身的去处,凡为肉身而生活的人,即只为生存意志拼搏的人,早晚是“你又来了”。不论你轮回多少次,少不了阴间路上走、奈何桥上行。但天堂却是接纳人心之去处。凡懂得心的自由、心的解脱而去生活的人,那实在是神仙们前来迎接你了,阎王老子管不着了。

那个美国记者并不愿见阎王,更愿意见天使。但他在走什么路呢?他是懂得科学的文明人,科学要求他冷静客观地看问题,避免一切非理性和主观。他帮助老太太,实在是助人为乐之行为,但谁能科学、冷静、客观地生活着?生活,就是一个人必须要过生活——天堂之门为之而开,而不是冷静、科学地活着去过——悬了,阎王在呼唤。

僧向师问禅道,刚要开口。

师问:“吃饭了吗?”

僧:“没有。”

师说:“那好,后面吃粥去。”

最大的道就在这里,不要指望吃完粥还有什么节目。

寺院里,讲经有经堂、讲律有客堂、坐禅有禅房。但讲禅之道,则无处不在,要知禅意,只是吃粥去。

渔夫和卖柠檬的老太太,都在放松自己的身心去生活,于这无奈的世上(你的认为),他们活得津津有味。不滞于一念一象,随缘地、自然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是做人的责任。要说这个世界很精彩,实在是他们的专利。安然地工作、生活,其意义只在这工作和生活本身,在其本身的每个瞬间。每个瞬间都在体现着心灵意志的美、永恒的美。如果认为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在于挣多少钱、过得苦不苦……那阎王爷看见“你又来了”。

再讲一则消息。前几年台湾地区一政府要员之孙出家去当了僧人,轰动一时。此位老兄是名牌的美国硕士生,绝对不是糊涂人,可为什么弃世出家?对记者的询问,此兄说他发现争了半生,一切原来是为了别人的羡慕而活着,丝毫没为自己的心活着,故而出家。

有胆识,这才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痛快。

憨山大师曰:“荆棘丛中下脚易,明月帘下转身难。”讲的就是由生存意志的奋斗转到心的解脱上来。要奋斗,多难也是易事;要转身,可是看来易,做来难。

佛教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回头”和“放下”就是“转身”。人人会说,几个转了身了?

一女尼拜见大师,要探究禅道。师摸了一下女尼的手,女尼脸红了,大惊,说:“您怎么也有这个?”

师答:“你怎么也有这个?”

哪个?

说白了,女尼是说:“你怎么可以调戏良家妇女?”师回答:“你不是问禅道吗?怎么可以和世上的良家妇女一样只知有手,不知有心,不去转身看心?”

你不要认为我这里牵强附会,整个佛法和禅都是讲于生活中去修心、体会自己的心,要唤醒自心、解脱自己……

一个小姐领丫鬟小玉去看戏,抬头看见前几排中自己的意中人正和几个书生聊天。丫鬟小玉也去和别家的丫鬟们去谈论张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六只眼……小姐于是喊:“小玉!”小玉应:“这儿呢!”可书生们正侃得带劲儿,家事国事天下事,愣是没听见,还是背着身子……小姐嗔怪,再呼:“小玉!这死丫头怎么听不见!”小玉受了委屈,还不知怎么回事,只因秀才不转身啊,与你小玉何干?

你说佛法和禅在讲什么?

心灵的解脱而表现出心态知足是真的知足。孔子与徒弟们在锄地,一位锄出一罐金子,他看都没看,继续锄……而另一位过去看了看金子,最后也仍是去干活。孔夫子有感,讲前边那位学生成大器,后边那位则差了。其实人家只看了看,也没拿,挺不错了嘛。但孔夫子不是讲行为和结果,而是以心态观人品。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是个境界,并没有太多的学问和理数。

不要不义之财,这是个境界,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你说你于无人之处捡到一分钱,有道理可讲,重德嘛,马上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但这不是禅。

如果你捡的是一百块呢?重德嘛,不取不义之财嘛,有道理,照交不误。仍不是禅。

你捡的是十万元呢?怕是重德的道理不足以让你上交了,但仍有个道理:如果交到电视台,定能上电视,博个“拾金不昧文明市民”的名誉。于是也上交吧。还不是禅。

一百万呢?或更多呢?别讲道理,上交。你成吗?本来天经地义的事,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真的心态。而假的知足这时马上又有道理了,本应上交,无奈这是现金,又没失主……家中房子太小、汽车太大、孩子太嫩、老婆太老……咱先借点花花……阎王说:“怎么又是你?”

总之,真正的生活,是道,是依心灵意志而活于世上。

依生存意志,人活得有贫富之分。

依心灵意志,人活在幸福的境界中。

依生存意志去生活,私欲与公德,自己的贪与国家的法,生存意志与心灵意志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生存意志总是否定和排斥心灵,最多只能是找一个势均力敌的暂时的点。

依心灵意志去生活,不存在上述的矛盾,心灵意志包容和超越了生存意志,不存在行为的约束、道德的弘扬和品行的修持,因为一切已经是自然而理所应当。这里没什么学问和道理,只是心态和境界。“饿了吃饭困了眠”如此而已。

拿植物来打个比方。

只懂生存的人,如野草,只是一个劲儿地疯长,于匆忙中开几朵龌龊的草花,甚至连这也来不及。一路地茁壮下去,只是向人们显示出它的生存意志。真实而实在,实在得不近人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是长,没什么不对的地方,没什么学问和道理可讲。

懂得生活的人,如牡丹、如玫瑰、如菊、如兰……每当它们于丛绿的生命力中,突然地绽出那鲜艳的花儿……她在向我们述说什么?那清、那艳,艳的生动而有情、有情的超然、超然的潇洒、潇洒的美、美的有情……美的简直毫无道理、美的失去了语言……

不可说,不可说……只有微笑及深深地感受和体验。四 年龄与形而上

学习佛法,并不等同于宗教信仰。

西方人,一生下来就接受宗教的洗礼。在中国,有的人于10岁前已皈依佛门。但这不等于真正懂得佛法,而真正学习佛法的人,确实都是某一年龄段的人。

中国人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我们把人的一生按三十之前、三十到四十、四十以后这三个阶段来讨论。(一)30岁之前的人

不要对十几岁的孩子讲心灵的解脱,就像不要对七八十岁的老人讲竞争与奋斗一样。

孩子,需要的是成长。

老人,需要的是安详。

儿童,是歌谣的年代,是母亲的温暖与窗前小鸟在轻轻地吟唱的七色时光。深巷的叫卖声和鲜艳的文具盒,似乎都在催促我们快快长大,美好而纯洁,永远值得回忆的童年。

少年,是诗歌的年代,是激情与冲动、联想与飞翔的回旋,情绪与诗歌在伴随着人成长。

青年,是散文的年代,是柳丝与月、清风与晨曲交织的乐章。热情与温情流溢着……升华着……再弥漫开来……

三十而立,于物质的占有、知识的学习、人的成熟而走上社会、独立生活,然后找意中人,成家立业,有了孩子……而立了。

总之,三十以前,一切活得有滋有味的,一切都有个目标。

哲人们讲:“人生,无非饮食男女,从形而下开始,就是这个样子。人一生下来就是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大事。”

作为一个具体的人,于而立之前是有大事要办的,人生是有明确的目标的。作为种族交给个体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所以匆匆忙忙地成长、学得知识与技能而谋生,然后是男人找女人,成家,养育下一代。种族的繁衍意识深深地根植于每个个体人的潜意识之中,只要人一成熟,马上觉得世上最美的东西是异性而绝不是春江花月夜。与意中人在一起,当然是看什么都春风花月,失却意中人,惨了,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打住,我们要谈的是经验。

30岁的人,人生的经验统统是对生存意志的赞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而对心灵意志基本上是用“好逸恶劳”“人无斗志”等理论予以否认。这当然对。

我讲的,你不必马上认可,你可以自己去品,我也不在此纠缠。

古人讲而立,是有家有业。业,是工作,可以挣钱;家,是居内有猪,即有物质基础。有了家业,才安心、安居。

练功的人最讲安静、安详、安然,一路地安下去,其原因是家中有个女人,只是这样才可以一路地安下去。家中无女人呢?不行,只剩宝盖头,没这个字,难以安了。没有屋里的人,还是不成,马上去找,坐立不安了。年轻人,没有结婚,每日花前月下,夜不归宿(不归家),不安心。去谈朋友,为了安,一切是生存意志的安排。另有的人,娶上媳妇,或有了妻再去找情人,坏了,一个宝盖底下有两个女,没有这个字啊,所以不安心,每日劝架吵架还来不及呢。

总之,30岁的人,是为了种族利益而活着,以生存意志为动力,以占有、贪欲为其经验,以最终的安心,而宣告种族使命的完成。这是活生生的、具体的30岁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二)30~40岁的人

三十而立,然后十年,四十而不惑。

看来古人也认为这十年很苦。要思索、反思,内心斗争……才不惑,明白人活着是怎么回事了。

这年龄段的人,是小说,长篇小说。博大精深的思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动荡冲突的内心。如鸿篇巨制的奏鸣曲,叙说着平淡下的不平与苦痛,欣慰与烦恼。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于第一节中我们讲过,“生存意志”是由“向上意志”和“永恒意志”所组成。现在我们才明白,“向上意志”,是以占有为内涵,是为个体服务的;而“永恒意志”,是以性爱为内涵,是为种族延续服务的。换言之,三十岁之前的人,是为了“别人”在活着,这个“别人”就是人类、人种、种族。原来我们每个人这么“大公无私”。奇怪吗?佛教讲有情,讲众生皆有佛性,什么意思?

古人的“食色性也”原来食是为自己生存;性,则是为人类。其实这食,何尝是光为自己呢?悟一下,食与色这个“性”,不是统统的“大公无私”为了人类的永恒存在吗?哪里是为了一个你?这才叫人性啊。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只是为了中国的人、人性所致啊。

但这种情景到而立之年,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种族意志”的完成,偷走了你身上的“永恒意志”。这也不算是偷,算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任务完成,光荣退休。“永恒意志”的引退,造成“生存意志”的不完整,最有意义的性爱走了,情爱随之也走了……美随之也走了……同时带走了人们脸颊上的青春,代之以皱纹,慢慢爬了上来。两腿开始觉得沉,眼光开始日渐浑浊……人类已不再需要你了。你生活的意义已转变成为社会、为国家、为家庭去服务,这是责任了。老老实实去唱戏,是人父,则唱好为人之父的戏;是人母,则唱好为人之母的戏;是人夫,则唱好为人之夫的戏;是人妻,则唱好为人之妻的戏……规规矩矩做人,好自为之,千万不要争强好胜再去为人类和种族帮倒忙。

什么叫帮倒忙?就是不要争强斗胜地去争,那是青年人的事儿;不要丢下老婆,外面去花前月下,那是年轻人的事儿。你已经老了(比30岁之前而言),残缺的“生存意志”只剩下丑陋的占有,美失去了,明白吗?一切不美了。

占有和性爱的美,是青年人诗与散文般的专利与独有,你已是深厚的小说了。年轻人在食堂里买饭不排队,一拥而上争吃争喝,打逗嬉戏……都有一种美感。更何况在大街上拉手、拥抱甚至接吻……你说他有伤风化,但你不能不承认这里面有美。你已过了这个年代,旧梦不可重温,就算种种极正当的原因,你于40岁再次结婚,我断定你绝不敢与你将结婚的伴侣在大街上拉手、拥抱,更不敢接吻。谁看见都会说你们是第三者,是偷情……其实人们看不惯是因为不美啊。怎么展开联想,这柴米夫妻的感觉,也难以和性爱的美画上等号。其形而上的美,早没了。就连人们常说的银婚、金婚……于结婚纪念日时,老两口接吻,那是一种永恒的美、神圣的美、如一的美,已不是性爱的美了。

过去心不可得,禅道即在当下。

当下要干什么?要转身,要变,如蛹破茧而化蝶,飞向不惑。

人,只有十月怀胎才生于此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