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理想飞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00:40:24

点击下载

作者:邢春茹,王晓茵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现理想飞跃

实现理想飞跃试读:

前言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美国著名成功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只要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美国著名潜能学权威安东尼·罗宾斯说:“成功总是伴随那些有自我成功意识的人!”

其实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连敢想、敢做和敢干的心理准备都没有,那还谈何成功呢?

成功是一种无限的高度,成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可是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他们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人生要不要获得跳跃?能不能跳过人生的高度?人生能有多大的成功?人生能否实现自我超越?这一切问题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而只要看看一开始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如何思考的,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在人生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障碍,但只要有智慧相伴,我们就可以从人生的谷地走出,攀援到人生的峰顶。我们等待成功的到来,这种成功是伴随智慧的人生记录,而每个人的智慧汇成了成功追求过程中最精彩的篇章和最动人的驿站。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需要有懂得成功智慧的热切,需要有重视成功智慧的心智,需要有开启成功智慧的行为。智慧不在我们成功旅程的终点,也不在寒不可及的高处,它就自然贮存在你的心灵,静静地等待你的开启。

为了掌握开启心智的金钥匙,实现成功的财智人生,我们根据当今成功励志的热点思潮,编撰了这套《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丛书,包括《永远充满激励》、《策划人生方向》、《创造幸福生活》、《从卓越到超越》、《心态决定一切》、《开拓强大潜力》、《展现人格魅力》、《提升自我素质》、《健全完美习惯》、《构筑最高目标》、《行动决定结果》、《探寻最佳捷径》、《把握成功机会》、《打破一切常规》、《敢于强势竞争》、《有效执行方案》、《敢于挑战挫折》、《打造坚定信心》、《创新思维方式》、《凝聚阳光人脉》、《超然沟通思路》、《轻松面对压力》、《胜出职场攻略》、《让工作有成就》、《积累财富行动》、《奠定起动资本》、《全面开创事业》、《赢取真正成功》、《实现理想飞跃》、《学会美好生活》,共计30册。

整套书系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Ⅰ 质疑规范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规范

儿子走上前来,向父母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一样新东西,想在父亲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父亲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窝凹处。而他呢,却是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许多人一生不知吃过多少苹果,总是规规矩矩地按“正确”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疑心过还有什么隐藏的图案!

一项在1985年发表的调查报告认为,创造力与智力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能力,智能高的人创造力未必强。但是专注于艺术创作,或致力创造新科技、新思潮的人,都觉得创意与智能是不可分割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一般人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分析能力和意志力也很高。创造力强的人,懂得辨别多种思想和事物的异同,并善于整理旧理论,推陈出新;在做判断时,他们会衡量各种处事方法的利弊,然后果断地做出决定。此外,他们奋斗心强,干劲十足,肯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在一般人心目中,创造力充沛的人是不会拘泥于世俗传统的。相反,他们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规范,并懂得欣赏和创造新思想、新事物。

因此,创造力不是一种浪漫的、凡人不可高攀的、与智能、毅力毫不相干的能力。相反,它是一种扎根于生活,可以用来达到个人目标的能力。创造力高的人固然具备破旧立新的素质,但这些素质仍需依赖个人的知识、智慧和意志力做药引、做燃料,才能提炼出创新的成果。

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本质持有相似的看法。有人把创造历程比拟为拿个人心力资源做投资,成功的重点在于懂得低买高卖。低买者,就是能准确地捕捉有发展潜力但却不被大众注意的思想,并孜孜不倦地把这些思想潜力发挥出来。高卖者,就是待思想发展成熟后,以高姿态将它向外推销,赢取大众的赞许。这种低买高卖的例子,在艺术、科学、商业界中屡见不鲜。以早年的毕加索为例,当时印象画派大盛,而他在印象画派的造诣也很深,但他却毅然尝试建立主流以外艺术。经过一番磨炼,作品以高姿态面世,广受大众青睐,使他成为一派宗师。

按这种低买高卖论,具有创造力的人要有锐利的眼光,能判断哪些思想有发展潜力,哪些是没有价值的糟粕。

作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的创造力,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产品,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创造力是由一般创造力、知识经验、特殊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四大要素构成。这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创造力的总水平。这四个要素各自对创造力的作用分属于不同的层次。

一般创造力在一切创造活动领域都有作用,是代表创造者心理能力水平的最普遍的创造力。一般创造力水平较高的创造人才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表现出创造力。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其普遍性上低于一般创造力,但它是一般创造力的基础。具体地说,知识是智力的基础,而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当然,知识、经验对特殊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影响也不可低估。特殊创造力的普遍性低于前二者,例如一个画家的形象记忆力、色彩鉴别力、视觉想像力等特殊才能,只有在绘画创造方面有意义。非智力因素比较特殊,它只与创造的个别活动有关。拿动机来说,它在推动人主动地启动创造活动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兴趣只在维持创造力的热情和投入上有明显作用。

在智商的构成因素中,创造力是最高形式的体现,它也是个人智慧的集中表现形式。一个人的成功与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试想想,一个不能创新和发挥才能的人,怎么能够有所作为呢?从旧常规中寻找创意

其实,思维定势、心理定势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说,思维定势有利于常规思考。它使思考者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再就思考者的感受方面来说,还能起到一种使思考者在思考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的作用。

思维定势的这种有利作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各个领域里的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就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办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本专业问题的大量的“一定之规”。

举例来说:机械装置要自动化,需要能源来提供装置运行所需的动力,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电动机,这早已成为机电专业方面的常识。这一常识,在众多机电专业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有了这样的常识和思维定势,使科技人员在设计各种自动化机械时,对于如何解决它们的动力问题,就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去逐一探索、试验,很快就能明确:需有电动机来驱动。这显然对设计自动化机械能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但是,这种“一定之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有这样一个例子:

为满足市场需要,日本一家公司的科技人员开始设计一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

所谓自动聚焦,就是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象,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作相应的调整,自动定好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也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一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

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一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这“一定之规”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们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制成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对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机”,科技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傻瓜化,即“功能简单化”、“易操作化”,同时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一定之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我们高速度、高质量地解决各个方面的大量问题。举个小例子,你每天回家,有了一定之规,你就不必每天都去摇头晃脑地思考一番回家的路线,家里的门牌号码。“一定之规”却不利于创新思考。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己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地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而基于反复思考一类问题所形成的“一定之规”,对这样的创新思考则常常会起一种妨碍和束缚的作用。它会使人陷在旧的思维模式的无形框框中,难以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因而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一个长期习惯于按“一定之规”考虑问题,很少进行创新思考的人,久而久之,往往会把很多本来大不相同的问题,也因为它们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而看成是同一类问题,用相同的办法去解决。这样,自然就会白费精力。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就好象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里的那个可笑的工人那样,由于成天到晚拧螺丝帽,一切圆的东西,包括衣服上的纽扣和圆形图案,在他眼里都成了螺丝帽,他都会用扳手去拧。

人形成思维定势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普遍现象。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而要摆脱和突破一种思维定势的束缚,常常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论是在创新思考的开始,还是在其他某个环节上,当我们的创新思考活动遇到了障碍,陷入了某种困境,难以再继续想下去的时候,往往都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我们的头脑中是否有了某种思维定势在起束缚作用?我们是否被某种思维定势捆住了手脚?

所以说,“一定之规”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破除“一定之规”是进一步提高效率的保证。这就是“稳定”与“变革”的辩证关系。创新应突破思维定势

在创新过程中,积极寻求新的设想时,要有意识地抛开头脑中已形成的思考问题的程序和模式,即思维定势,排除它对创新的束缚作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0000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场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

此例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只是改变了一下颜色,大量积压滞销的电扇,几个月之内就销售了几十万台。这一改变颜色的设想,效益竟如此巨大。而提出它,即不需要有渊博的科技知识,也不需要有丰富的商业经验,“为什么东芝公司其他的几万名职工就没人想到。没人提出来”、“为什么日本以及其他国家有成千上万的电气公司,以前都没人想到、没有提出来”。这是因为,自有电扇以来都是黑色的,而彼此仿效,代代相袭,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惯例、一种传统,似乎电扇只能是黑色的,不是黑色的就不成其为电扇。这样的惯例、常规、传统,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便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思维定势。时间越长,这种定势对人们的创新思维的束缚力就越强,要摆脱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东芝公司这位小职员提出的建议,从思考方法的角度来看,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突破了“电扇只能漆成黑色”这一思维定势的束缚。

突破定势思维的关键,是要多角度思考、看问题。在你考虑得百般苦恼时,不妨放轻松,听听音乐,看看大自然,或别的产品信息,让大脑在放松状态下转换到新思路上来。创新应善用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想问题,是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式,成为打破根深蒂固观念的利器,用它来进行决策、经营,几乎逢战必胜。

我们来看看“七喜”汽水的厂商是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夹缝中一跃而起的。

当时“可口可乐”饮料可算是雄霸天下,接着又是“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打得难解难分,不分伯仲。如果再生产一种饮料与这两大巨头抗衡,成功率似乎没有可能。

聪明的商人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属于含咖啡因的饮料,我能否生产一种非咖啡因饮料呢?“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名字上都是较吉祥的字眼,我能否搞一个在名字上刺激的产品?

基于以上两点,用的都是逆向思维,一种叫“魔鬼之水”的非咖啡因饮料诞生了。

产品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得到了具有强烈反叛精神的美国青年人的中意,产量大增,逼得世界级饮料王国——“百事可乐”最后不得以“招安”的形式——把“魔鬼之水”的股份买断,置于己旗下,才算免了一患。“魔鬼之水”在打入香港市场时,经广告大师们的精心策划,考虑到东南亚人较注重“口彩”的忌讳,改名为“七喜”。

一个逆向思维的创意,如同一颗金种子,可以迅速成长,撑起一座金色大厦。

使用逆向思维,要经常试试与常人相反的方法。行得通,就是一招制胜。当年柯达公司开发出“傻瓜相机”后,即宣布:本公司不独占该技术,任何厂商都可以生产。这一定会让一般人惊讶不已。然而,相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刺激了胶卷的消费量,从而使柯达公司在其主打品——柯达胶卷上,赚回了更多的利润。不同于常人想法,舍小利而得大利,这就是有魄力的人聪明的创意。

当然,经营中的逆反思维与行为,不是一味地“倒行逆施”,事先一定要考虑周全,是否行得通,以真正做到的以退为进,化负为正。Ⅱ 勇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成功

人们为了取得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总要设法探索前人没有过的思维方式,寻找前无古人的办法去剖析新事物,并且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现实生活中,运用创新思维,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逐渐形成种种新的理论,随后作出的一次次新发明,这些实践不断丰富着人类的知识总量,让人类去认识更多的新事物,为实现人类“幸福乐园”的梦想创造条件。

创造性并不满足人类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它努力探索着客观世界中尚未被认知的事物的规律,从而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开辟新领域、打开新局面。一旦没有创新性思维,没有探索精神,人类的实践就只能原地踏步,人类社会也不会再发展和前进,甚至会陷入倒退的局面。

拿破仑·希尔认为,创造性的思维正是人的长处。人若要有所作为,只有通过创造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体会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不但能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幸福,并鼓舞着人类用更多的热情去进行创造,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

谈到创新,有人往往望而却步,认为它只是极少数人才能办到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创新有大小之分,并且内容更可以丰富多彩、不受限制,创新活动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从事的,它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去了。目前有很多人都在进行创新活动,不管是生活中、事业上,随处可见创新思维迸出的火花。人们的理想和目标日新月异,在为这些新事物奋斗的过程中,就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无止境,人类的幸福也没有终点,其实人类的幸福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拿破仑·希尔是这样阐述创新和幸福的关系的:创新是一种力量,是幸福的源泉。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则把创新认为是“快乐的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创新是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幸福是在创新中诞生的。他在《给儿子的信中》曾提到:“生活的乐趣是什么?我认为,它是寓于与艺术相似的创造性劳动之中,寓于高超的技艺之中的。倘若这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他肯定会从他的事业中得到很多美好的事物,而生活伟大也就寓意于此。”种种论点都揭示了创新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说明了创新是生活幸福的原动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幸福是产生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精神的满足。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满足呢?要靠劳动、靠创造。而人们的需要是持续发展和提高的。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还有高层次的需要。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要,实现人们的幸福追求,必须创新。社会的进步也要靠不断的创新来实现。

世界上因创新而成功的人不计其数。

伊夫·洛列——法国一位美容品制造师就是靠经营花卉发家的,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今天,多亏了卡内基先生,在他的课上我学会了一个秘诀。在以前我对这个秘诀未能足够的重视,甚至多次与它擦肩而过。而现在我要说这个秘诀:创新的确是一种美丽的奇迹!”

伊夫·洛列从1960年开始生产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经在全世界拥有960家分号。

伊夫·洛列的生意兴隆,多次摘取了美容品和护肤品的桂冠。他的企业是唯一能够和法国最大的“劳雷阿尔”化妆品公司相对抗的竞争对手。

一切的成就,他都是悄无声息取得的,因此在发展初期从未引起同行业竞争者的警觉。

他一切的成功依赖于他所具备的创新精神。1958年,伊夫·洛列从一位年老体衰的女医师那里偶然得到了一种专门治疗痔疮的特效药膏秘方。这个秘方的内容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依据这个药方配制,研制出了一种植物香脂,并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去推销这种新型产品。

有一天,洛列忽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在《这儿是巴黎》杂志上刊登一则介绍自己商品的广告呢?倘若再在广告上另附有商品邮购的优惠单,也许会更有成效的促销产品呢。

洛列的这一大胆尝试果然让他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就当他的朋友还在为他所付出的巨额广告投资惴惴不安时,他的产品已在巴黎开始畅销起来,原本会泥牛入海的广告费用,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显得轻如鸿毛一样。

当时,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用品在大家看来是毫无前途可言,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一领域大量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并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1960年,洛列所研制的美容霜开始小批量的生产,他那独具创新的邮购销售方式,又再次让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采用各种营销方式,毫无困难地推销了多达70多万瓶的美容用品。

倘若说洛列采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的话,那么采取邮购的营销方式则是他的一种创举。

现在,邮购商品对我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但在那个时代,这一方式却是行不通的。

1969年,洛列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奥斯曼大街上开设商店,开始自产自销美容用品。

他还对他的每一位职员说:“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皇后,你必须象对待王后那样对其进行服务。”

为了贯彻这个宗旨,他首创了邮购的营销方式。公司的邮购业务几乎占到所有订单的50%。

邮购的手续也不复杂,顾客只需将地址填妥就可加入“洛列美容俱乐部”,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收到样品,价目表和说明书。

这种销售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没时间逛街购物的女士来说肯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到现在为止,全球通过邮寄方式从俱乐部订购产品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

他的公司每年收到8千余封函件。在这其中,有的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有的甚至寄来照片和亲笔签名。公司的回复函里往往也告诫订购者:美容霜并不是万能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最不错的化妆品。这样一来,顾客和公司便建立了固定的联系。

公司还把一千万名女顾客的信息输入电脑,在她们的生日或重要节日时,公司都要送上些小礼品以示祝贺。

这样做是有效果的。公司的销售额年增长率为30%,一年的收入超过了25个亿,而且国外的业绩超过了国内。

现在,公司的产品已增至400余种,同时拥有着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

伊夫·洛列终于在付出了他的艰辛和劳苦之后,找到了成功的契机。化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稍有不慎,便会被淘汰出局。

伊夫·洛列通过他异于大众的产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妆品低档化,大众化,从而满足各个不同阶层顾客的需要,因此他可以在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洛列的经历又验证了拿破仑·希尔的话:“加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请别在人群中拥挤了,去另辟一条捷径吧!”

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的成功秘诀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

罗宾·维勒的言行是不一致的。

罗宾以前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工场,仅有十几个雇工。

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钱是不容易的。资本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又不够,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罗宾面前摆着两条路:

一是提高鞋料的成本,让自己的产品能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在现在这种状况下,自己的成本原本就不比别人的低,再提高成本,那么只能亏本了。因此,这条路现在根本不可取。

再有就是在款式上下功夫。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就能够为自己打开一条新的出路。罗宾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并决定走这条道路。

随后,他立即招集工场的十几个工人开了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并要求他们各尽所能地设计新款的鞋样。

罗宾还特设了一个奖励办法:一旦设计出的样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奖励;若是通过改良被采用的,奖励500元;就算没被采用,但别具匠心的仍可获得100美元。

号召很快地被响应,没过多久被采纳的3款鞋样便试行生产了,当然这三名设计者也得到了应得的3000美金的奖励。

第一批生产出的产品,被送往各大城市进行推销。

顾客都很喜爱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这些皮鞋在不久的时间内便抢购一空。

两个星期后,罗宾的工场便收到了2700多份订单,这使得工人们也加班加点起来。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已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充成18间规模庞大的工场了。

不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场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很缺乏了。其他的工场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就算罗宾提高工资也不容易把工人从其他工场拉过来。没有工人,工场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罗宾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如若在规定的期限内,他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罗宾为此煞费脑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坚信,三个臭皮匠将顶个诸葛亮,众人协力,定可以把问题解决。

罗宾把没有工人的难题告知大家,并宣布了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会场陷入了寂静,人们都在埋头苦想。

没过多久,一个不起眼的毛头小子举起了右手,在罗宾应允后,他站起来发言:“罗宾先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造皮鞋。”

罗宾还未表态,下面就有人嘲讽说:“小子,用什么机器造鞋呀?你能给我们造台这样的机器吗?”

那小工听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这时的罗宾却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挽着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这孩子说得不错,尽管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关键,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可以持续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奖金。”

过了4个多月,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厂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罗宾·维勒,这个美国商业界的奇才,就象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美国商业界的前途。

创意,是经营者致富的捷径,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总是在这上面体现出来。

商海茫茫,只有那些独具创意有开拓精神的水手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实现卓越离不开创新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一个年长的医生驾着马车来到一个小镇。他悄悄地走进一家药店,和一个年轻的店员秘密谈着一桩生意。

过了很久,店员跟着医生走进马车,带回一个老式大铜壶,经过一番检查,他掏出500美金给了这位老大夫,这是他所有的积蓄。

老医生给店员一张写了配方的小纸条。至于它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配方到底能创造多大奇迹,年轻的店员也没有底。

后来,店员遇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她品尝了铜壶中的饮料后,居然赞不绝口,再后来,这位姑娘便嫁给了年轻的店员。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用那个老医生留下的配方生产了大量饮料,居然创造了巨大财富。

这种饮料就是当今众所皆知的可口可乐。这个店员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商业直觉。

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衣服时,人们似乎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纷纷指责他的行为倒行逆施。结果,顾主联合会把他除名了。不过多年之后,当他再返这个组织时,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从大学里直接聘请时装模特,让人们直接了解他的服装,从而确保了他的成功。

1959年,皮尔·卡丹异想天开,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借贷产销,这一举动让他遭到失败。时装行会也就是服装业的保护性组织对他的举动瞠目结舌,再次将他抛弃。可他在三、四年之后,又一次东山再起,还被这个组织聘去任主席。

就这样,皮尔·卡丹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不仅有童装、男装、挎包、鞋和帽子,而且还有一些配饰。并且向国外扩张,开始在欧洲、美洲和日本获得许可。1968年,他又转向家具设计,后来又沉溺于烹饪,并且成了世界上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卡丹帝国”从服装起家,30年来他一直位居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巴黎举行了“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30年来他设计的妇女时装,尽管岁月已过去了20~30年,可这些时装仍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使人有落后的感觉。

卡丹在经营时装业的同时还向别的行业发展。1981年,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的价钱从一个英国人手里买下了马克西姆餐厅,这一举动引起了全巴黎的很大震动。这家坐落在巴黎协和广场的餐厅已有90年的历史,当时已濒临破产,毫无前景可言,很多人对他这一举动不理解,人们都不相信这位奇才是否真有魔力让这家餐馆东山再起。然而,3年过去后,马克西姆餐厅竟真的重放异彩。不但恢复了过去的繁荣,而且其影响扩到了整个世界。马克西姆的分店不仅在纽约、东京安了家,同时在新加坡、里约热内卢和北京落了户,以马克西姆为商标的各种食品也成为世界各地家庭餐桌上的美味。卡丹终于实现了他的诺言:“执法兰西两大文明的牛耳(烹饪、时装)走向世界。”

皮尔·卡丹的事业在40多年来持续地扩充发展,现在他的企业遍布全球,法国就有17家,全世界110多个国家的540个厂家持有他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在全球他共有840个代理商,有18万职工在为他生产“卡丹牌”或“马克西姆牌”产品,全年的营业额为100亿法郎,皮尔·卡丹现已跻身法国十大富翁之一。

皮尔·卡丹的时装敢于突破传统,以富于时代感,青春气息而著称。在1955年,皮尔·卡丹由于创新而被同行逐出巴黎时装协会——辛迪加,但他并未因此而停滞追求创新的脚步,与此相反,他加速了他事业的发展。他的设计别具匠心,独树一帜,从面料的选用到款式的设计都统领着世界的潮流。60年代末,他设计出一套女式秋季服装,以样子新、料子柔、做工精而被巴黎的时髦女郎和年轻太太抢购一空,在巴黎造成了一时的轰动。因为他的设计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所以,在法国时装界不时刮起了一阵“卡丹革命”的旋风。

销售上,皮尔·卡丹实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战略。从高楼大厦到小小的领带夹都使用他的名字做商标。如时装、打火机、手表、地毯、框子、汽车、飞机……几乎所有有形的美化生活的东西都在他以皮尔·卡丹为商标的经营范围之内。这种营销方式,使卡丹的各项经营走向了一条全方位。流动式的发展道路。其效果可谓十分卓著。

有关皮尔·卡丹的发展历程,拿破仑·希尔概括为:

经营需要创新。

经营需要创新,管理更需要创新。

美国的麦考密克公司就曾经历过几乎要倒闭的危机。

公司的创始人W·麦考密克是个个性豪爽的经营者,由于他的管理方式慢慢地不适应于时代了,于是公司逐渐地不景气,最后陷入了困境。

但就在这时,他突然暴病而亡,公司由他的一个外甥C·麦考密克继位。新的经理一上任,立即果断采取措施,加薪、缩短工时等等措施。而职工们皆对他的种种举措表示感谢。所以,公司的士气大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在一年内就实现了公司的扭亏为盈。

公司的两位经理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减薪,令员工产生不满和抵制情绪;而后者加薪,则振奋了职工的士气,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知,创意的好坏,关系着一个公司的命运和前途。要想让自己的创意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从出乎意料的角度出发,才有可能走出局限,畅游无限的广阔空间。

过去有间纺织厂生产呢子面料,但质量出现问题,成品上竟有许多白色小斑点,导致产品积压,销售不出去。这时厂里的设计人员突发奇想,既然如此,倒不如把这些瑕疵变成装饰。于是他们刻意将小斑点变大,结果一种新产品“雪花飘”呢子便上市了,而且一时还成为了抢手货。这种经营策略被该厂职工笑称为“歪打正着”式。

还有日本一家体育用品公司,也曾采取过这种不符合常规的营销方式。他们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设计鞋子,由于这些人头脑中没有条框的限制,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果一位足球教练——一个十足的设计外行,竞设计出当时风扉一时的一种叫“散步鞋”的产品,并且为该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以上的两个例子,皆是运用逆向思维而取得成功的。

它的益处在于,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展示了出来,从而成为新的创意。逆向思维的妙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保守只能使人停滞不前

J·C·彭尼公司即是证明这一真理的典型例子。在那个时候,大众已日趋信赖信贷消费,并期望能在一家商店买齐所有的需要商品,同时人口也在慢慢地向大城市及其近郊迁移。但,即使是这样,彭尼公司仍墨守成规,实行现付现买的经营方式,逐渐在竞争对手面前败下阵来,直到最后,是一位主管职员冒着被辞职的危险越级上呈了一份批评性的备忘录,才使得公司如梦方醒,认识到这40年来一贯坚持的路线和方针的弊端。

1902年春季的一个早上,吉姆·彭尼的杂货店开张了。它坐落于怀俄明州西南角的边境城镇内。主人给它取的名字叫“黄金准则”,出处是他父亲根据圣经戒律向他提出的一条告诫:“你如何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待你。”开业前,这个年轻人向全镇发了大量的传单。开业当天,他的店到了夜时分才打烊,销售额更是出乎他的意料。就这样早出晚归地干了一年,营业额居然达到两万八千多美元。

但在这个小镇上,彭尼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在他来之前,这里主要是由一家矿业公司控制着的,它所属的商店在这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由于那儿的大多数业务是以赊销或公司给发代金券方式成交的。而彭尼的商店则没有这两项任务,他所能提供给大众的,除了上乘的商品什么也没有。彭尼也未曾对店面进行个性化的包装,他把所有的商品都摆在柜台上,这样顾客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而且彭尼还实行退货服务——倘若顾客对买回去的商品不满意,能够如数退回,并取回货款。

彭尼并不满足于只开一家店。他考虑到要再多开设一些商店。到1910年,彭尼已将公司名由“黄金准则”改为J·C·彭尼公司。这时他的连锁商店已扩展到26家之多,分布在西郊的6个区。他依旧保持着过去的老传统,给顾客货真价实的商品,以及尽可能低的价格。他仍坚持只用现金交易的政策,也不对门脸做特别的装修。如此,虽然商品的价格低,公司却仍可获利。彭尼为这些分店所选取的环境也是他成功的一大法宝,它们全被设在一些小城镇中。因为这里不象大城市那样竞争激烈,这就更有利于彭尼公司的迅速发展。他只用了短短的30年,便把分店扩充到了1500家。

尽管彭尼的公司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在美国中部深深地扎下了根基,但到了50年代,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他公司的内部还是出现了一些小的状况。

西尔斯公司是个不断进取,效率高的大型企业的样板。而此刻的彭尼公司在对比了自己同它的销售额后,发现自己竟差了一大截。

分析其原因后得知,因为他的合伙人所持的保守态度,导致了彭尼公司在二战后的20年间没有新的变化,仍固守着老的传统,实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生意经;而且没有根据城市市场的崛起而作出必要的战略调整或转移。当然,他过去的一些低价位,供真货等销售手段还是很受大众欢迎的。

长期以来,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及更新速度都被耽搁了。直到60年代,他的公司仍只局限在经营纺织品和服装上。象家用电器、家具、汽车零件等这样的领域却从未涉猎到,而这些早已成为西尔斯、沃德公司的经营范围的一部分。还有一个问题便是,大多数彭尼商店坐落在一些人口较少的小地方,因此对它的业绩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旧政策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现在公司的存亡还没受到威胁,但它的利益显然有所损失。但要想对这种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状况进行变更,显然是要付出巨大而且艰辛的努力。

1957年,彭尼公司的一位总经理助理——威廉·M·巴膝给董事会写了一份备忘录。这对公司后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份备忘录在现代企业史上也算是一份意义深远的报告了。此刻,威廉感到公司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了。所以,他向董事会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对公司的保守、陈旧提出忠告。

进入50年代后,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人们的人均收入已普便提高,所以消费品已不只是那些只能满足生活必需的商品。因此,时髦的商品已变得非常关键,而这正是彭尼公司所缺的货源。

在备忘录的开始他就设计了一个几乎完全由电脑控制的系统。原来的彭尼公司以手工操作信贷业务,它需要37个中心来为所有的商店服务,然而现在它使用了IBM计算机,因此只要建立14个地区性的信贷办公室便可以了。

到1962年,彭尼的所有分店都提供了消费者信贷业务。1964年,从500多万个经常收支账户中所取得的收入高达6亿美元。

正如所期望的那样,彭尼公司同时还开辟了产品多样化经营的领域。它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涉及经营高档的妇女时装,家具和皮革制品。1962年,它又进一步推出耐用商品。多样化的经营已真实地走上了正轨。

其他一样多样化的经营,如药房、超级市场等模式,也在建设执行当中。

1968年,彭尼公司准备向海外扩充。

保守的政策被彻底摒弃了,目前的彭尼公司正在蓬勃的姿态昂首向前发展着。

特别在最近的15年里,彭尼公司更是势不可挡,已和西尔斯公司相差无几了。

彭尼公司既高瞻远瞩又鼠目寸光,既富有灵感又耽于盲从,这是人类奋斗史上的一种异常现象。彭尼公司早年的政策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斗转星移,有些政策已不能再适应新的环境。

彭尼公司中最先抵制变革的部分原因是出自其领导层,公司的大部分领导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干出来的。所以领导层多为参与过公司早期发展的同事们。

厄尔·萨姆斯即是典型的一人。他以前是彭尼的职员,而后又为其管理一家商店。1941年,他被提升为总经理,到了1946年他已成为了董事长。

在他之后继位的是艾伯特·休斯,他曾教过彭尼的儿子拉丁语,但后来他又进入了彭尼的一家分号。接着又在犹他州和佐治亚管理商店。他是1946年被任命为总经理的,直到1958年,他才让位给巴滕(写备忘录的那位)。1961年,巴膝升为董事长,雷·乔丹成为总经理。

所有这些人都是彭尼的老部下,因此都坚持着彭尼的那套老思路。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个企业一旦缺乏新鲜的血液会产生怎样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领导阶层。没有新鲜的思维,甚至没有外部人员的“破坏性”影响,旧的政策将很可能永远不会消失,那么创新将不会实现。

一个企业若要进行改革,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外界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并作出非错误的认识。就这点来讲,一个负责长期计划的人员将有助于管理,了解环境,提供其进行变革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但只要时刻对本行业中的经济形势保持警觉,那么对于所有人,经营中的大多数变化都是很明显的。例如,信贷业务日益普及,早在彭尼公司成立伊始,便有公司实行了这一业务,而彭尼公司的脚步却慢了很大一步。

那么,为何身在高位的人就对此视而不见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只是被平常的方法遮住了眼睛,但当发生某种情况令他们感到震动时,他们才会突然醒悟。因此,对环境的变化时刻保持警觉,主动进行变革,这是企业成功的法宝。

彭尼公司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组织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单纯依靠内部自身的循环,很容易令企业停滞不前、毫无生气。

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提倡这种观点——让大多数重要管理职位都由外人来担任。这样做也会影响到下层管理人员的士气。

但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结果就会相反,即一方面从机构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公司的领导;另一方面,从外部吸引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加入组织,竭尽所能的发挥其特殊的能力和经验。所以说,只有这种办法才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彭尼公司的例子更加充分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勇于冲破传统是创新的关键

人类的进步缺不了创新,需要新事物来推动。

人类的进步又将人类局限起来,使人类安于现状,从而阻碍了新生事物,即人类的保守扼杀了新事物的发展。

新事物的诞生必然要在面临大自然刁难的同时面对人类的阻挠。

如何面对大自然的刁难

这里说的大自然的刁难,是指大自然中的客观性因素,即机遇,机遇一晃而过,而且总是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创新需要我们要不断地坚持。

有这样一则故事:弗兰克曾对爱因斯坦说,有位科学家坚持研究一些疑难问题,但成效很小,可在这当中他却发现了许多新问题。爱因斯坦听后,感叹地说:“我尊敬他,但我不能容忍他是个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找到最薄的地方,然后钻上许多孔。”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很常见,他们或是图名或是谋利,匆匆忙忙地只知道“钻孔”,但质量就没法保证了。既没有其实用价值,又没重大的理论突破,实为浪费生命的一种表现。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需要有勇敢的大无畏精神。不仅要敢于向迂腐势力挑战,还要敢于探索新事物。

没有抱着打持久战的可能,就不会有所成就的。历史上一切重大发明创造的背后,都蕴含着艰苦辛勤的奋斗历程。

还有一个例子很有说服性,那就是镭的发现。

为了研究放射性元素,居里夫妇百折不挠,数十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繁重且劳累的活动。他们要做的是从数吨铀矿残余物中提取几厘克的纯镭的氯化物。而且当时的外界条件也很令人悲观,用他们同行的话说,那哪是实验室,简直就是个马厩。其简陋程度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给后人也带来不少的模范作用。

有志者事竟成,这话一点不差!

如何面对人类的责难“人言可畏”,即说明了人类责难的威力,“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更是将其杀伤力表露无疑。

拿破仑·希尔认为:“面对别人的责难时,不妨想想帕拉塞尔苏斯。因为人类对他至少已经争论了近500年。”

帕拉塞尔苏斯,1493年诞生在苏黎世,全名为“受洗的奥尼俄卢斯·菲利普斯·塞俄弗那斯图斯·朋巴斯图斯·冯·胡思海恩”,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否定举世公认的罗马最伟大的医学家塞尔苏斯,给自己取了个十分简单的名字——帕拉塞尔苏斯,即“超过塞尔苏斯”。

与“与世无争”这一传统美德相比,帕拉塞尔维斯算是大逆不道了,他好象生下来便是为挑战这个世界的。他蔑视一切礼教传统,他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将流行1000多年的教科书扔进火堆。他的主张是摒弃传统,从实践中创新。而且在这一领域他也确实作出了很多成就。1552年,帕拉塞尔苏斯用一种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方法治愈了著名的新教徒、印刷商约翰·弗洛本尼留斯的腿部感染,把他“从地狱的门口带了回来”,这使他在整个欧洲名声大振。巴塞尔市政厅还顶着整个医学界的压力,坚持让他在大学任教授,这样,才使得他那叛逆的世界观传遍世界。

总的来说,帕拉塞尔苏斯是一个很令人讨厌的人,从他的言行到他的生活没一点能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还是需要这些不讨人喜欢的人去助一臂之力的。人与人的行为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主要看这个人的行为对社会和历史是否有推进作用,如果有的话,那便能称为好行为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帕拉塞尔苏斯的贡献是无人可比,极其珍贵的。但现实的社会是,人们对妨碍自己的习惯的人和事物往往予以排挤,即便这个可能或曾给过自己的生活带来幸福,也不会将其轻易放过。这也正是人类的不幸。但可喜的是仍有一些象帕拉塞尔苏斯这样的对生活满怀激情的人活跃在我们的周围,这样才有了我们如此绚烂的今天,我们有理由对他们表示感谢。

帕拉塞尔苏斯带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实际上产生于一种人格,即用毕生的经历去探索。追求的一种人格,有了这些,人类才能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而那些墨守成规,饱食终生也无济于事的人,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童年的摇篮。

拿破仑·希尔认为,人类需要进步,人类需要创新,创新就要不畏艰难。

出租车诞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在那里,哥特里普·戴姆勒生产了世界上首批汽车,但出租小汽车却是另一个聪明的斯图加特人的主意。1896年7月26日,戴姆勒汽车公司收到一个订单,号码为1329,要求定做一辆带计程器的维多利亚汽车。订单的主人格雷纳创立了一个不大的汽车公司,并在1897年将第一辆出租车投入运营。

在斯图加特,这种新的行业异常受顾客欢迎,出租车很快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但刚起步时,司机的日子很难过,主要是由于马车夫为保住饭碗而造成的问题。

车马之间展开了一场竞争,当汽车抛锚时,马车夫会讥笑道“这个怪模怪样的臭玩意儿”。被称为“铁人古斯塔夫”的哈特曼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为一个马车夫,他在1928年曾驾着马车从柏林赶到巴黎以示抗议,但却没有成功过,马车时代终究让位于汽车时代了。20世纪30年代早些时候,最受欢迎的要数马力强劲的斯图加特型。它还可以定做成加长轿车,四门小客车或敞篷小客车。1954年,随着被称为“平底船”式的新式W120型系列汽车的相继问世,180D和190D型很快便在出租车站占据了统治地位。

但他们并没有减慢更新的速度。到1998年他们已经开始生产带有E220D柴油机和E290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新式E型车。而这车是最新一代出租车的代表。

在2000年初的几个月里,奔驰公司已开始推出V型及Vtio型出租车。

不畏艰难地去创新吧!这正是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标新立异才能成功

创新思维的根本——有志者,事竟成。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创新的头号劲敌。它会让你的心灵枯竭,没有动力,它会阻碍你取得进步,干扰你进一步的发展。

发展创新思维的方法不少,以下逐条进行介绍:

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

把“不可能”、“办不到”、“没有用”这些思想全都丢掉吧!

拿破仑·希尔曾这样告知一个在保险业中表现优秀的人:“你不要把自己装得精明干练,切记,你是保险业中最好的一块海绵。你要尽你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创意。”

要有实验精神

废除旧的例行事物,去尝试新的书籍。新的朋友及新的戏院,或是走条不同过去的上班路线等等。

倘若你从事的是销售工作,那么试着培养一下你对生产、会计等方面的兴趣。这样你的能力会大有扩展,好为你以后所能担当的重大责任做好准备。

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成功的人都爱问:“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拿破仑·希尔曾教过一位从商仅四年的女学生,她在四年内开了四家五金店,而初创业时,她的资金只有3500美元。

在她的第五家新店开业时,拿破仑跑去向她祝贺,并向她这么伟大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那女孩回答:“我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但单靠早起与加班是不够的,我的成功主要来依赖我的?每周改良计划。其实这也没什么,它只是帮我每过一周,便把工作做得更好罢了。每周一晚上,我都要花4小时检视一遍我写下的各种构想,并考虑怎样将其应用在业务上。”

她还继续陈述了使她最初三个店铺成功的小小创新行动,如:改变商品的陈列方式;实施“信用计划”,使顾客得以延期付款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令她的店在淡季仍能够赚到很多的钱。“请不要怀疑我,我的?每周改良计划?真的有效。并且,我还悟到有关成功的生意经,我想这是每一个商人都应该知道的。”“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你起先懂多少并不关键。关键的是你开张后学到什么,及怎样应用。”

要明白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成功的人都会不断为自己和别人设定较高的标准,不断寻求增进效率的各种方法,以低成本获得高回报。“最大的成功”往往是保留给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

通用电器公司就是一直使用这一口号来激励员工,即进步本身就是公司的一项最关键的产品。

你是否也考虑一下将进步也纳入你的一项产品呢?以下的练习或许有助于你。

每日工作前,花10分钟想:“我今天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呢?”“我如何能使工作做得更有效率呢?”

这项练习虽然简单,但很有效果。你的心理态度决定着你的能力。你认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不怀疑自己能做的更多,你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东西。

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成功的公司都会投大笔资金,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询问关于产品的质量、包装等方面的意见。

你的耳朵会输入大量资料给你,然后通过你的大脑将之转化为创造力。我们尽管不能从这样的提问中学到什么,但它却给我们的创造带来源泉。

拿破仑·希尔研究出:一个人身份、地位越高就越擅长“鼓励别人说话”的艺术;反之,则反而滔滔不绝,口无遮拦。

大人物懂得“听”别人说话;小人物则喜欢“抢”人家的话。

下面给你推荐这样一个练习:在你决定各种决策之前,所需的“原料”都是从别人那里借鉴或“偷”来的。当然别奢望有现成的结果送到门前,别人的想法只是一条导火线,但是你的创造力只有靠你自己发挥出来。

把握投资良机

有一个油漆制造公司的会计,告诉希尔他的一项很成功的投机生意。“过去我对房间没兴趣。”他陈述道,“但忽然有一日,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中,我认识了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谈了一些20年后会发生的问题,并对那时的经济作了很详尽的预测和分析。”他的话很令我震惊,因为他说到我心眼里了。“于是,我开始研究?怎样根据这个去赚钱。开始我在离市22里处买下一块荒地。接着在那里种了好多树,我要让顾客明白,几年后这里将会翠绿一片。最后我又把这块地分成10份销售。现在我已在这上面赚到了钱,并得到了好处。现在想想那个聚会,如果没有它,便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想办法增加外快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方法能够激发你的创意,如下的两个方法就很好。

一是你要加入和你本行有关的一个团体,定期参加一些聚会,进行一些交流,彼此多交换意见。也许你就会在某日的聚会中忽然得到一个灵感。

二是要参加一个你本行以外的团体。要知道,这样会对你有更大的激励效果。

创意是很不坚强的,倘若不好好维护,就会被消极的思想所取代。因此要保持有好创意,克服消极的思想是极为关键的,请你利用下面三个方法来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创意。

首先,不要让创意平白飞掉,要随时记下来。

你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点子,别让它们由于你没有及时记录而白白跑掉,以至错失了你思想的精华。

第二,定期复习你的创意。

把创意装订成册,放入柜子,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打开翻看一下。如此,你的创意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第三,继续培养及完善你的创意。

要增加创意的深度和广度,从各种角度去研究与之相关联的问题。

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们就能够将其用于生活。工作或者是将来,这样它就能够让你的现状得以改善。

相异的工作环境中的人,在获得灵感之后,将会有相异的表达形式,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尽量设法将灵感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因为如果将灵感付诸具体形式之后,里面的漏洞才会显现出来,要进行修改也就显得容易的多了。

将灵感具体地表现出来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还要将其推销出去,不管你推销的对象是谁。总而言之,你所表现出的具体化的灵感一定要有利于你推销,不然,你将白费力气。

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把你的创意用最容易接受、容易推销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有时它会成为你事情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下面有一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有两个推销员,分属两个不同的保险公司,他们都想拉拿破仑·希尔入保。他们都找了拿破仑·希尔本人洽谈过,而且都留下了本公司的计划书给他。然而其中一个推销员只是将他所知道的一些问题随便地写了写,“文字”表达很口语化,而且其内容是纳税方面,备用条款方面,社会安全方面以及关于保险的电脑程序细节,这些东西让拿破仑·希尔莫名其妙,不甚明白,最后,只好用“不需要”回绝了他。

第二个推销员,则很重视表达的形式,他将全部的建议事项用图表说明,清晰、明白,结果拿破仑·希尔最终选择了他。

第四,每一个灵感都是新构想。

在1947年2月,柏立得公司的总经理兰德为女儿照相回来后,女儿问他什么时候能够见到照片,女儿的语气透着一种焦急与渴望。这一点给了兰德一个很大的启发,他想:为何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照片呢?

倘若照片能够当场就洗出来不是很好吗?倘若这种想法能够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将是照相历史上的一次革命。然而,要实现它就必须克服一项困难:就是要在一两分钟内,倘若想在照相机里把底片冲洗好的话,就必须适应0℃到11℃的气温,用干燥的方法去冲洗底片。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兰德迅速投入到了研究工作。

他的工作速度令人瞠目结舌,他竟然在短短六个月之内,就把基本的问题给解决了。

很多人对此都无法置信,连兰德自己也无法解释他的发明过程。但他说他相信人与动物的基本不同,就在于人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类早就具有了的能力,只是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这一点罢了。

他还说:“当我快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时,最关键的是,一心一意工作一段长时间。在这个时候,一种本能的反应似乎就出现了。当你的潜意识里容纳了这么多可变的因素,你不能允许被打断。一旦你被打断了,你也许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重建这60个小时打下的基础。”

兰德只有几位助手,他们几乎都毕业于史密斯学院,而且他们都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然而他们都很聪明。在他的助手当中,有一个名叫密萝·摩丝的,她是普林斯顿一位数学教授的女儿,是专门研究60秒照相术的,她后来成为柏立得黑白底片研究部门的主任。她在软片方面有很多不可忽视的贡献。

他们公司对60秒照相术的配料及技术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在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