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玩集:书法雅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7:06:38

点击下载

作者:项穆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雅玩集:书法雅言

雅玩集:书法雅言试读:

前言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从此出现了汉字。三千多年前的周王朝,提出了教学的“六艺”之说,书法被包括在内:“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文字书写;唐朝李世民设弘文馆,聘请欧阳询、虞世南教授官员子弟;宋徽宗赵佶,开设翰林图画院,网罗优秀人才。可见虽然朝代更迭,但是对书法的重视却没有改变。“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练字时讲究凝神静气,全身启动,力送豪端,注于纸,能抒发心中抑郁,长久坚持可以修身养性,让人灵心焕发,畅达延年。“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是书法。”书法之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书法的特点、技巧、理论、表达的意境非常宽广。

书法内在的规律决定了学习书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习书者有长久、高度的热情,旺盛的进取精神,诚恳的态度,还要勤奋不息,防止半途而废;必须深入生活,扩大视野,防止狂妄虚伪;必须丰富学识,通今博古,防止不求甚解;必须不断学习,鉴往创新,防止墨守成规。

中国的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草书、楷书、行书,都闪耀着艺术的光芒。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风华。

汉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独特之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书法艺术体现了东方的艺术之美。中国的汉字,通过点画线条的粗细、浓淡、强弱,变化万千。书为心画,同样一个字,换一种书写方式就能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书法艺术这样美好的传统文化怎么能让它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凋谢?一千多年前,书风日下时,项穆励志著书,为了书法的艺术,旗帜鲜明地褒贬前人书法。今时今日我们把项穆的《书法雅言》解译过来,也是希望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的独特瑰宝不要蒙尘。

项穆,是明代万历年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初名德枝,后更名穆,字德纯,号贞玄(清代因避康熙讳改称为贞元),亦号兰台、无称子,浙江嘉兴人。项穆生于博古鉴赏之家,是大收藏家项元汴之子,从小耳濡目染,长于书法,晚年撰有《书法雅言》一卷。《书法雅言》全书共计17篇,分别为书统、古今、辨体、形质、品格、资学、规矩、常变、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识。《书法雅言》系统地阐述了书法的起源和演变,并对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还阐述了书法作品与人的性情、气质的关系,并且讲述了学习书法的步骤和书法鉴赏的常识等。

全书以儒家“中和”思想为统帅,“中和”反映出中国人最根本的思维模式,即合而为一、对立统一,它自然也成为中国书法美学的最高理想。《书法雅言》见解独到,条理井然,文风醇厚,从书中能够看出项穆试图拯救书法命脉的真挚情怀,看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同时,本书还收录了《唐刻宋拓晋唐小楷八种》,此为项家旧藏,我们今天还能在上面看到项穆之父项元汴的名章多达几十个:“项子京家珍藏”“墨林”等,说明项氏对此卷作品的喜爱,也是难得的佳本。项穆一定从中汲取营养,窥探到书法美学的至高境界,也期冀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有所启发。序

余故善项子京,以其家多法书名墨,居恒一过展鉴,时长君德纯每从傍下只语赏刺,居然能书家也。余笑谓子京曰:此郎异日故当胜[1]尊。及余窜走疆外,十馀年始归,德纯辄已自负能书,又未几而人称德纯能书若一口也。余始进而语之曰:以君名地慧才,视取荣泰犹掇之耳,奈何早自割弃,以一艺自掩,不见右军以书掩生平为后来惜乎?德纯曰:假令作素王优孟,与命争不可知,孰若为墨卿优孟,与[2]艺争可必得也。且右军一时所称,立节则卞忠贞,相业则王茂弘,再宁沦鼎则陶长沙而已。然三人者,固不若右军以书故在人人吻间,不掩右军孰大于是。其辨达类如此。

大都德纯书于晋、唐诸名家罔不该会,第心摹手追者逸少,即稍稍降格,亦不减欧、虞、褚、李。故其于《兰亭》《圣教》,必日摹一纸以自程督,虽猛热笃寒不暂休顿。尝谓人曰:比来静坐,如闻泥丸中有呼右军者。此犹昔人梦见伯英,亦神会之一验也。因著书法雅[3]言一卷,上下千载,品第周赡,进乎技矣。至若放斥苏米,诋落元[4]镇,更定笔阵数语,乃顷近书家不敢道者。又自以为倘使此终葆秘,[5]后有元常其人,必当捶胸呕血,别生仲将之亹,遂乞余叙而传之。[6]余亦便为舐笔,庶以合语子京者之右券。绣水沈思孝叙。【注释】

[1]馀(yú):残留的、将尽的。

[2]卞(biàn):姓氏。

[3]赡(shàn):详细,充分。

[4]葆(bǎo):保持。

[5]亹(mén):本意指勤勉的样子。

[6]沈思孝:字纯父,嘉兴人,隆庆二年进士,以直节闻天下。【译文】

我的老朋友项子京,他们家收藏了很多书法、名画,我平时经常去他家观赏,那时他的长子项德纯从旁边时,他只是评论一下,没想到他竟然是精通书法的人。我笑着跟子京说:“这个孩子以后肯定超过你啊!”后来我到了疆外,过了十多年才回来,德纯说自己已经可以写书法了,又过了不久大家都说德纯善于书法。我才又跟他说:“以你的名声、地位和才能,如果要获取荣华富贵,是非常简单的,为什么要早早地放弃,用书法来掩盖其他的才能呢?你没看见王羲之因为书法这一门技艺支配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后人为之惋惜。”德纯说:“假如让素王优孟与命运抗争,结果可能无法预料,但是墨卿优孟的称号,如果从艺术上去努力争取,肯定会得到的。况且‘右将军’只是一时的称呼,论节操则是卞忠贞,论宰相则是王茂弘,论大功绩则是陶长沙。然而这三人,他们的名气不能与王羲之的书法相提并论,即使功劳再大也掩盖不了王羲之书法的伟大。”他的口才大体如此。

德纯对晋、唐时名家的书法都精通,他追随王羲之的书法,即使稍微降低格调,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等人差不多。他每天必定都临摹一篇《兰亭》或是《圣教序》用来自我监督。即使酷暑寒冬也不间断。德纯曾说过:“近来静思时,好像听到有人在喊‘右将军’,这就像古人梦见张芝,也就是说达到了神会的程度。”写《书法雅言》一书,上下千年,评价得详细充分,达到了神技的状态。至于批判苏轼和米芾,批评倪瓒(字元镇),还规定书法用笔如行阵,是近代书法大家都不敢去说的。他觉得因此能够保持书法的昌盛。他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便为他写了,也验证了我对子京说过的话。绣水沈思孝序。原序[1]

夫书法自皇颉而降,其统系正闰可缕悉也。程隶创基,元常构[2]室,逸少匠心独运,而子姓藻棁,郁为大宗。至文皇心嗜手追,制为抡材之令,其统斯振,而虞、褚诸家,各有体裁。入宋而蔡、米、黄、苏,局体又变矣。元之兴也,文敏其庶乎,乃遒劲之气也已蔑如[3]也。明兴天造,厥有正韵,学士先民罕由之,沿俗习便,六义如戋。[4]滇史用修,时亦弋获;越逸道生,诞扬厥绪;京兆希哲,聿备诸家,至徵仲而称工矣,第亦宋元之脉也。迩来格卑气弱,无所取裁,逸少之业衰焉。夫书统讵易与哉!

其轻重系之人,其邪正抽之心,而窍于天倪,中于神解,匪神闲[5][6]气冲独览于秾纤华实之外者,不足以入神而跻圣。逸少夙称骨鲠[7][8],绰有鉴裁,其人良重矣,而雅性服食,若餐沆瀣而乘阆风者[9][10]。故意与境会,肆笔而成文,挺如植璧,清如凌虚,千古罕俪。希哲放浪不羁,故自豪侠;徵仲虽非至者,而恬淡高洁,不堕蹊径,故书法于中叶独擅声焉。[11]

若韫尘想,逐膻臭,而摹故牍以贸声,是曰书奴,贾虚誉以射利,是曰书妖,吾法中且摈弃之矣。不然则吴中诸佣膺两家以售其名,则其所以名者不两家重也。我郡贞玄项子,少而擅人群之誉,制[12]艺翩翩,傲倪一世士,士亦共推毂之而未究其用,间以湛思邃畜[13],精诣书法,令名隐隐动吴越间。

诸所建竖如广义田以惠士,违俗讳以营葬,咸是为世重者。晚乃[14][15]脱屣科名,身散万金之产,而屏纷扃户,庶几冲举之术。此其[16]人尘嚣荣利足之哉。故于世靡所不练习,而仅著于书,于书靡所不贯穿,而取衷于逸少,盖高标雅尚有神契者。今观其书,即秾纤殊[17]致而方圆协轨,华实递美而神情传合,匪天发其灵,人殚其学,[18]博综邃讨,神动机洽,未易臻斯境矣。[19][20]

而雅言一篇,扬榷百氏,披窾中綮,服膺逸少而愿为苏、米忠臣,心画一语,尤轶书谱、书述而穷其奥,真可羽翼正韵而祗遹[21]皇颉者。乘此日力,挟锐志以追逸少而绍正统,岂虚觊哉?

顾逸少有此子献之,世称二王,第与谢安论书自夸胜父,识者过[22][23]之。贞玄之子皋谟,虽未暇攻书,而藻业伟修,令闻蔚起,色[24]养之暇,亟图为其父不朽计,如子思之尊宣尼,此又逸少之所不得望者。予诚少而好书,顾以应博士举,未见其止,而家故贫,不能[25]多致真迹,乃廑廑舍津筏而师心,故于临池之道浅矣。近欲撰十二家统系,自帝纪、儒术、文章、六书,咸别正闰,以范来兹,若贞[26]玄者。故当亟述云。万历己亥孟夏既望,华平支大纶撰。【注释】

[1]颉(jié):仓颉。闰(rùn):本意是指会意,一般作为历法名词使用,也可对“正”而言,意为偏,副。

[2]棁(tuō):通“脱”。脱略;疏略。

[3]戋(jiān):常。

[4]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着笔的样子。

[5]秾(nóng):艳丽,华丽。

[6]跻(jī):登,上升。

[7]夙(sù):经久,素来。鲠(gěng):刚直。

[8]绰(chuò):绰绰有余。

[9]沅(hàng)瀣(xiè):意思是夜间的水汽。阆(láng)风: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昆仑之巅。

[10]俪(lì):同“丽”,美。

[11]韫(yùn):包含。

[12]毂(gū):本义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借指车轮或车。

[13]邃(suì):精通;深晓。

[14]屣(xǐ):鞋子的意思。

[15]扃(jiōng):上闩,关门,从里把门关上。

[16](guà):通“挂”。悬挂。

[17]殚(dān):用尽、竭尽。

[18]臻(zhēn):达到(美好的);日臻完善。

[19]扬榷(què):略举大要,扼要论述。

[20]窾(kuǎn):挖空;掏空;使空。綮(qǐ):比喻事物的关键。

[21]祗(zhī):敬,恭敬。遹(yù):遵循。

[22]皋(gāo)谟(mó):项皋谟,字懋功。

[23]蔚(wèi):有文采。

[24]亟(jí):急切;迫切。

[25]廑(jǐn):蒙受;接受。

[26]支大纶:字华平,嘉善人。万历二年进士。【译文】

自从仓颉创造了文字开始就有了书法,书法的传承可以考察得十分清楚。程邈创造隶书打下了书法的基础,钟繇构建了书法的系统,王羲之的书法构思巧妙,从他以后,子孙后代就开始了浮夸之风,王羲之成为书法的正统。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非常推崇,并且身体力行,把它作为选拔人才的方式,至此确定了王羲之的正统之位,而虞世南、褚遂良等各家,也有自己的书法风格。到了宋朝出现了蔡襄、米芾、黄庭坚、苏轼等人,风格又发生了变化。到了元朝,赵孟頫的书法是首屈一指,但苍劲有力的气质也不及之前。明朝兴起,追求自然天成,确定了书法正统,沿袭书法传统,“六义”如常,没有创新。杨慎贬到云南,对他也是一种收获;极具慧根的道生高僧,他顿悟成佛的说法,开始受到了攻击,不过后来得到了很大的称颂。京兆的祝允明,还有其他书法诸家,直到文徵明他们工于书法,宋元的书法一脉相呈。目前,书法的气格每况愈下,没有可取的地方,王羲之创立的书法之路衰退了。唉,书法的传统怎能如此容易改变!

书法传统的改变跟人有关,是偏邪还是正统在于书写人的心,关键在于自然,中间在于悟性,如果看起来不是神闲气定的,或是看起来是秾纤华丽之外的书法,就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进而达到圣人的境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素来被称为有刚直之气,他的风格容易识别,他也是正直之人,性情高雅修炼道教,像那些喝露水并且住在昆仑之巅的道士一样。所以神与境会,纵笔书写,坚挺的字就像放置的玉,清澈得如同晴朗的天空,千百年来少有伦比。祝允明放纵任性,所以自称为行侠仗义之人;文徵明虽然不是至情至性之人,但是性情恬静淡泊、高尚纯洁,不沉醉于捷径,所以他的书法在明朝中期独揽名声。

如果包含了俗念,依附和追随奸佞,去临摹老的木片来获得名声,被称为书奴,沽名钓誉并用名声获利,被称为书妖,我觉得应该取中和之道并且抛弃那样的做法。不然像吴中那些人服膺于书奴书妖两派来售卖自己的名声,那么他们的名声也不被世人所看重。我郡项贞玄,年少时就才华横溢,文采翩翩,也是卓越之辈,他推动书法的发展但是没有探究书法的用途,加上他深思熟虑,对书法有很深的造诣,美名在吴越间流传开来。

他扩大义田以惠士,改变葬俗,都是被世人所称道的。他晚年舍弃功名利禄,散尽万金家产,退隐闭户,醉心于道术。贞玄这个人对人世间的喧嚣与功名利禄根本不放在心上。所以不去学习世上的其他的技艺,而沉迷于书法,不去通达世间书法的技巧,而醉心于王羲之的书法,他的书法清新脱俗、志趣高雅,与神灵相和。今天看他的字,虽然肥瘦有别但是大小适宜,华丽朴实越发美丽并且字传心意,如果不是上天给了灵感,并且他竭力去学习,博学深思,神思相合,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

这篇《书法雅言》点评历代书法名家,切中要害,虽然褒扬王羲之,但是也愿意对苏轼、米芾的书法进行忠诚的评价,“心画”这句,超过了《书谱》《书述》表达的深刻奥妙,可以与书法正统相辅助,而最终能敬述仓颉。借着这个时间,带着坚决的意志追随王羲之的书法来继承正统的书法,怎么可能会达不到呢?

王羲之有王献之这样出色的儿子,世人称之为“二王”,王献之在与谢安讨论书法时自称可以超过父亲,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说过头了。贞玄的儿子项皋谟,虽然没有时间专攻书法,但是文采斐然、品德高尚,美好的名声让人肃然起敬,在孝顺父母的时候,整理了这本书,就像子思尊敬长辈孔子,这又是王羲之无望得到的。我少年也喜欢书法,以参加博士举,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家里贫寒,没有能力多得名人的手迹,不得不放弃了这条途径,所以书法之道尚浅。最近想要撰写十二家统系,从帝纪、儒术、文章、六书,辩别正偏,为后人提供规范,就像贞玄的《书法雅言》一样。因此以记之。万历己亥孟夏既望,华平支大纶撰写。书统[1][2]

河马负图,洛龟呈书,此天地开文字也。羲画八卦,文列六[3][4][5]爻,此圣王启文字也。若乃龙凤龟麟之名,穗云蝌蚪之号,篆[6][7][8]籀嗣作,古隶爰兴,时易代新,不可殚述,信后传今,篆隶焉[9][10][11][12]尔。历周及秦,自汉逮晋,真行迭起,章草侵孽,文字菁华,[13][14]敷宣尽矣。然书之作也,帝王之经纶,圣贤之学术,至于玄文[15][16]内典,百氏九流,诗歌之劝惩,碑名之训戒,不由斯字,何以纪辞?故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注释】

[1]河马负图,洛龟呈书:相传龙马出现在黄河之中,背上带着“河图”,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氏把龙马背上和神龟背上的图案记录了下来,便是“河图”和“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圣人就是人类文化始祖伏羲。孔安国《尚书·大传》载:“王者有仁德,则龙马见。伏羲之世,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也。”古代的马与龙是一种动物,区别只是大小不同,《周礼·夏官人》曰:“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所以,如果马比较大,则可称为“龙”或“龙马”。《礼记》曰:“圣人用民必从,天不爱其道,不藏其宝,故河出马图。”注曰:“龙马负图也”。

[2]羲(xī):这里的“羲”是指伏羲,伏羲在中国神话中是人类的始祖,与“燧人”“神农”称作“三皇”。简称“羲”,如“羲皇”就是伏羲和黄帝,“羲炎”就是伏羲和炎帝,炎帝也是神农,“羲经”即《易经》,传说《易经》八卦为伏羲所作,“羲文”指的是伏羲和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八卦:相传伏羲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代表阳,用“——”代表阴,根据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形成八种不同形式,叫作八卦。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代表了早期的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还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

[3]文:这里指周文王姬昌(前1152—前1056),他的父亲死后,他继承了西伯侯之位,故也被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礼贤下士,相传《周易》是他所演,另外还创造了《周礼》,孔子称文王为“三代之英”。六爻(yáo):爻,是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说文》“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六爻,指从下向上排列的六个阴阳符号的组合,也指借用这种组合进行占卜的方法。最下面的符号称作“初爻”,最上面的符号称作“上爻”,从下向上依次为二三四五爻。阳爻‘-’(一长横)又称‘九’,阴爻‘——’(两短横,中间有空格)又称‘六’,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上爻”是阴爻,那么“上爻”也可以说成“上六”。

[4]龙凤龟麟(lín):指龙书、鸾凤书、龟书、麒麟书,相传为模仿各种动物形状的字体。相传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少昊金天时以鸟纪官,作鸾凤书;帝尧陶唐氏因轩辕灵龟负图作“龟书”;鲁哀公十三年西狩获麟,仲尼反袂拭面,叹“吾道穷矣”,弟子用为素王纪瑞所制也,叫作“麒麟书”

[5]穗(suì)云蝌蚪:八穗书、云书、蝌蚪书的字体,是上古时代的文字。相传炎帝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颁行时令;黄帝时,因卿云作“云书”;《汉书·艺文志》

尚书类后序:“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于孔子壁中,故称“壁中书”。因漆写的笔画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故又称“蝌蚪文”,也就是“蝌蚪书”。

[6]篆(zhuàn)籀(zhòu):篆,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大篆、小篆。籀,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也称为“大篆”。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篆籀就是文字的一种书体的称谓。嗣(sì):副词。接着,随后。

[7]古隶:古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书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为“今隶”。据考古发现,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画,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到西汉时期,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它的特点是把小篆粗细相等的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有棱角的横、竖、撇、捺、挑、钩等的笔画,用笔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

[8]殚(dān)述:意思是详尽叙述,多用于否定。《全唐诗话·曹松》引唐李肇《国史补》:“公卿家率以是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

[9]逮(dài):到、及的意思。

[10]真行:真书与行书。明朝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沉简庵先生草圣擅一时,真行皆佳。”清朝钱泳《履园丛话·书学·隶书》:“五代、宋、元而下,全以真行为宗,隶书之学,亦渐泯没。”“真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之一,亦称“今隶”“楷书”“正书”产生于汉末,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钟繇《贺克捷表》《墓田丙舍》,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是真书中的极品。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11]章草: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始于秦汉年间,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标准草书。章草,是篆书演进到隶书阶段相应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

[12]菁(jīng)华:同“精华”,指事物最好的一个方面。

[13]敷(fū)宣:传播,宣扬。《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宜令史官著《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摅之罔极。”

[14]经纶:比喻治理国家的宏图伟略。

[15]玄文内典:玄文,指可以传世的著作或深奥的文字;内典,佛教的经典。《北史·萧詧传》:“萧詧笃好文义,所著文集十五卷,内典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义硫三十六卷并行于世。”这里,直接以“内典”二字总领《华严经》《般若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佛教经典。佛教重内外之别,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佛经把佛法以外的教派称为“外道”,佛法传入中国后,把佛教称为“内教”,佛学称为“内学”,于是佛教的经典就称为内典。

[16]百氏九流:百氏,指诸子百家。《汉书·叙传下》:“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九流,中国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后泛指各学术流派。【译文】

有龙马从黄河中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中出现,背负“洛书”,这是天地出现文字的开始。伏羲氏演画出了八卦,周文王总结出了六爻,这是圣贤君王开启文字的源头。至于龙书、鸾凤书、龟书、麒麟书字体的名目,八穗书、云书、蝌蚪书的字体,篆书的出现,隶书的兴起,朝代的不停更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字体,这里就不一一尽述了,虽然传说中的字体很多,但延续到后世、传递到今天的只有篆书和隶书。从周朝到秦朝,从汉代到晋代,楷书、行书相继出现,章草也慢慢形成,汉字字体的精华也传播开了。书法的写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些帝王治理国家的宏图伟略,圣贤之士探究学术的成果,还有那些传世著作的奥妙和佛学的经典,诸子百家各个学术流派的观点,诗歌的奖惩,碑铭的训诫,如果没有文字书写该怎么记录下来呢?所以书法的功能,与天地一样,可以守护儒家经义,教化人心。[1][2]

夫投壶射矢,犹标观德之名;作圣述明,本入列仙之品。宰[3][4]我称仲尼贤于尧、舜,余则谓逸少兼乎钟、张,大统斯垂,万世[5]不易。第唐贤求之筋力轨度,其过也,严而谨矣;宋贤求之意气精神,其过也,纵而肆矣;元贤求之性情体态,其过也,温而柔矣。其间豪杰奋起,不无超越寻常,概观习俗风声,大都互有优劣。我明肇[6][7][8]运,尚袭元规。丰、祝、文、姚,窃追唐躅,上宗逸少,大都畏难。夫尧、舜人皆可为,翰墨何畏于彼?逸少我师也,所愿学是焉。[9][10]奈自祝、文绝世以后,南北王、马乱真;迩年以来,竞仿苏、米[11]。王、马疏浅俗怪,易知其非;苏、米激厉矜夸,罕悟其失。斯风一倡,靡不可追;攻乎异端,害则滋甚。【注释】

[1]投壶射矢: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就是把箭投向壶里,投进多的为胜,输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投壶也是一种礼仪,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投壶礼来自于射礼,在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发扬光大。

[2]观德:观察德行。出自《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而且《史记·乐书》中记载:“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3]宰我: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有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晋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仲尼:就是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启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曾经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据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宰我也是他的弟子之一,还曾经教过老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被后世尊称“孔圣人”等,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依然盛行。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尧舜:是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后来泛指圣人。尧和舜是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易·系辞下》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韩康伯注:“垂衣裳以辨贵贱,乾尊坤卑之义也。”

[4]逸少:指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来迁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时期隐居于剡县金庭。他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七岁就擅长书法。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不再是汉魏笔风,而是自成一家,影响非常深远。他书法的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中的二十多个“之”字的写法各不相同。在书法史上,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钟: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钟繇(yáo)(151—230)。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钟繇所处的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并接近完成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钟繇继往开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的楷书古雅浑朴,圆润遒劲,古风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书法界将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张:指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字伯英,瓜州县(今属甘肃酒泉市)人。张芝最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那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成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他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被称为“草圣”,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书圣”王羲之最推崇的前辈书法家有两位:一位是曹魏的钟繇,一位是东汉的张芝。

[5]第唐贤:第,但是。明朝高启在《书博鸡者事》记载:“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唐贤,指唐代贤能之人,本文指唐代的书法名家,后面的宋贤、元贤也是类似。

[6]肇(zhào)运:开始享有国运。

[7]丰:指的是明代书法家、篆刻家丰坊(1492—1563),丰坊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更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明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善于书法理论,被评价为“五体并能”“书学渊博”,并且善于临摹前代书法,几乎可以乱真。丰坊的书法最擅草书,腕力极健,《砥柱行》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祝:指的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祝允明(1461—1527),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长相奇特,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祝允明还擅长诗文,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他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文: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因先世衡山人,也号称“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姚: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浙江嘉兴大云寺人,明代书画家。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8]躅(zhú):足迹,这里指唐朝的艺术家。

[9]南北王、马乱真:王,指的是王问,字子裕,号仲山,江苏无锡人,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自成一体,作行草及署书无师承,类米芾,又似黄庭坚。马,指的是马一龙,明朝文学家,工书,写字时悬腕运肘,落管如飞,顷刻满幅,自谓怀素以后一人。

[10]迩(ěr):今年。

[11]苏、米:苏,指的是北宋的苏轼(1037—1101),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又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米,指的是米芾(fú),字元章,湖北襄阳人,号海岳外史、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是“宋四家”之一。米芾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善于临摹古人书法,能达到乱真的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译文】

连投壶射矢这样的游戏,都有人标榜可以从中观察出参与者的品德;而书法则是彰显圣人言论、记述贤人意志的事业,本来就应该被列为超出凡庸的品第。宰我说孔子比古圣贤之人尧、舜更有德行,而我则说王羲之的书法兼具了钟繇和张芝的精髓,应该作为正统而流传,即使万年也不改变。但是,唐代书法名家只追求王羲之的筋力法度,用力过多,显得严刻拘谨;宋代书法名家只追求王羲之的意气精神,用心过多,就显得放纵妄为;元代的书法名家只追求王羲之的性情体态,用情过多,就显得温软柔弱。其间又涌现了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并非没有超凡脱俗的,不过概括地考察他们的习惯和风格,基本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大明开国后,还只是沿袭元代人的规矩。丰坊、祝允明、文徵明、姚绶,私下追寻唐朝的范式,向上追寻王羲之的少,大多数都敬畏王羲之的难能之处。即使尧、舜一样的圣人我们都能人人可为,又何必畏避王羲之呢?我只要把王羲之当作自己的老师,一心学习就是了。怎奈从祝允明、文徵明去世以后,南北方的王问、马一龙等人扰乱书法本源;近年来,又有人竞相模仿苏轼、米芾。王问、马一龙才疏浅薄、庸俗怪诞,能很容易就看出他们的不足;但是苏轼、米芾激扬凌厉、矜持骄傲,却很少有人能看出他们的过失。如果这种风气加以提倡,造成的损失更加难以补救;如果致力于学习这样的异端,那么危害更大。

况学术经纶,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宣圣作《春秋》[1][2][3],子舆距杨、墨,惧道将日衰也,其言岂得已哉?柳公权曰:[4]“心正则笔正。”余则曰“人正则书正。”《取舍》诸篇,不无商、韩

[5][6]之刻;《心相》等论,实同孔、孟之思。六经非心学乎?传经非六

[7]书乎?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正人心,所以闲圣道也。子舆距扬、墨于昔,予则放苏、米于今。垂之千秋,识者复起,必有知正书之功,[8]不愧为圣人之徒矣。【注释】

[1]宣圣作《春秋》: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针对当时的形势,作《春秋》来褒贬善恶,使“乱臣贼子惧”,为后世立法。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称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用“宣圣”来称呼孔子。

[2]子舆(yú)距杨、墨:指孟子攻击杨朱、墨子两家学说。墨子曾经批判杨、墨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又说:“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杨朱将“我”与“天下”对立起来,将个人的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将自己肉体的生命与精神的生命对立起来,导致了只知为“我”,不知为人,不知为天下苍生,不知自己真本性的结果,其精神境界非常低下。而墨子“爱无差等”,“爱无厚薄”,主张把他人与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这就有可能导致社会伦理秩序的混乱,使已经混乱的战国社会雪上加霜。所以孟子批评“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对于孟子批判杨墨,历代儒者给予高度的赞扬。扬雄说:“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

[3]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开始是学习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的长处,又融会自己的新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柳体”,笔法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4]心正则笔正:这是柳公权的“笔谏”,相传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是怎样写出一手好字的,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因为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面对书法创作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从此“心正则笔正”一直流传至后世,成为书法伦理的标准之一,所谓的“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

[5]不无商、韩之刻: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商鞅、战国时期的韩非,他们都是法家的代表人,他们以严刻著称。

[6]六经非心学乎:六经,是六部儒家经典,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心学,是儒学的一门学派,是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的,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良知”。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

[7]传经非六书乎:传经,指传授经学,本文指通过书写把经学传承下去。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徒: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孟子·尽上心》:“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译文】

何况文章学识,治国良策,都是从心里想出的,如果人的心思不正,那么他的思想观念就会是偏邪的。孔子编纂《春秋》的目的,孟子批判杨朱、墨子的学说,都是因为担心正道的衰退啊,他们的言论难道不是被迫才发表的吗?柳公权说:“只有心是正的,下笔才会端正。”我想说的是:“人品端正,他的书法才会端正。”后面我写的《取舍》里各篇的主张,并非没有商鞅、韩非的严格;《心相》里面的议论,其实也是符合孔子、孟子的思想。六经难道不是良知之学吗?传播六经的难道不是文字吗?使书法纯正,也能使人心纯正;使人心纯正是用来维护圣贤之道的。以前孟子批判杨朱、墨子的学说,现在我来批判苏轼、米芾的书法。我的主张会流传千秋万代,那时有识之士一定会知道我促使书法纯正的功绩,这样我也无愧于圣人的同类了。古今[1][2][3][4]

书契之作,肇自颉皇;佐隶之简,兴于嬴政。他若鸟宿芝[5][6][7]英之类,鱼虫薤叶之流,纪梦瑞于当年,图形象于一日,未见[8][9]真迹,徒著虚名。风格既湮,考索何据?信今传后,贵在同文;[10]探赜搜奇,要非适用。故书法之目,止以篆、隶、古文,兼乎真、行、草体;书法之宗,独以羲、献、萧、永,佐之虞、褚、陆、[11][12][13][14]颜;他若急就、飞白,亦当游心;欧、张、李、柳,或可涉目。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初规后贤,冀追前哲,匪日生今之[15]世,不能及古之人;学成一家,不必广师群妙者也。米元章云[16][17][18]:“时代压之,不能高古。”自画固甚。又云:“真者在前,气[19]焰懾人。”畏彼益深。至谓:“书不入晋,徒成下品。”“若见真迹,惶恐杀人。”既推二王独擅书宗,又阻后人不敢学古,元章功罪,足相衡矣。【注释】

[1]书契:书契是正面写字,侧面刻齿以便验对的竹木质券契,是一种有契约性质的文书。后来用它指文字。中国古代文字的产生,先秦时代的《易·系辞传下》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2]肇(zhào):开始。颉(jié)皇:指仓颉,相传为上古时期的史官,据说是他创造了汉字。《淮南子·修务训》:“史皇产而能书”汉朝高诱注:“史皇,苍颉,生而见鸟迹而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晋书·卫恒传》引汉朝崔瑗《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颉皇。”

[3]佐(zuǒ)隶之简:佐隶,即隶书。《晋书·卫恒传》:“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隶书源始于公元前三世纪,成熟于刻石鼎盛的公元前后,是由前文字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凡刻石一律用小篆,官方文件一律用隶书。佐,是古代官职名称,同助理,他们是隶属的主要使用者,因此而得名。

[4]嬴政:指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时继承王位,22岁开始亲理朝政,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华夏大一统的伟业,建立了秦朝,他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他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5]鸟宿芝英:鸟,是鸟书。鸟书是我国象形书法之一,以鸟为图,每个字是以许多鸟形连贯构成,往往与虫书并称。鸟书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蔡国等南方诸国,鸟书多见于青铜器铭文,湖北宜昌附近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面的八字铭文就是鸟形字。宿,指宿篆。宋景公时,荧惑失度,预示国家会出现灾难,但是上天感念宋景公的仁慈,荧惑退去,于是司马子韦创造了转宿篆(含星宿变化之意),这种篆书像莲花没有开时的样子。芝英,指芝英书。唐·韦绩《墨薮五十六种书》:“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制也。”

[6]鱼虫薤(xiè)叶:鱼,指鱼书。虫,指虫书,是秦八体书之一。鱼书、虫书等是把汉字篆书线条转换成装饰性的鸟形、虫形、鱼形等,或将笔画盘曲、缠绕,使之如抽象的动物形状。薤叶,指薤叶书,唐韩愈《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韩醇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李杜文章,播於金石云尔。”

[7]纪梦瑞于当年:指祥瑞根据梦境创造的字体。梦,唐韦续《五十六种书》:“蛇书,鲁人唐终当汉、魏之际,梦龙绕身,寐而作之。”瑞,《五十六种书》:“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

[8]湮(yān):埋没,不被人所知。

[9]同文:统一的文字。

[10]探赜(zé):指探索奥秘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11]羲:指王羲之。献:指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是“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他的书法不守旧,并且不同于他的父亲王羲之,字身喜带长形。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萧:指萧子云(487—549),字景齐,南兰陵人,为萧嶷第九子,善于草、隶书法。他的书法善效钟繇、王羲之,而微变字体,被梁武帝赞为“笔力骏劲,心手相应,巧逾杜度(东汉草书家),美过崔实,当与元常并驱争先。”永:指释智永,中国南朝陈、隋书法家(公元6世纪),本姓王,僧人,名法极,人称永禅师,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虞:指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北朝至隋唐时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褚:指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是“初唐四大家”之一,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陆:指陆谏之(585—638),唐朝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虞世南的外甥。书法早年学其舅,晚学“二王”,“落笔浑成,耻为飘扬绮靡之风,”有“晚擅出蓝之誉”。传世书迹以《五言兰亭诗》刻帖与《书陆机文赋》墨迹为最好。颜:指颜真卿(709—784),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12]急就:是指章草,相传为西汉史游所创,张怀灌引用王惜的话说:“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史游的《急就章》是用章草书写的,因此章草又叫“急就书”。草书创始于秦末汉初,卫恒说:“汉兴,始有草书。”章草是对隶书的改革、简化而成的,是一种书写比较快捷的书体。飞白:指“飞白书”,也叫“草篆”,是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这种书法出自汉朝大书法家蔡邕,因笔画中有的似鸟头燕尾,又似鸟头凤尾,横竖笔画丝丝露白,飞笔断白,燥润相宜,似枯笔做成,故称“飞白书”。相传此种书体是蔡邕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一次蔡邕要去皇宫图书馆,要经过鸿都门,正巧鸿都门在修理,一个工匠用笤帚蘸着石灰水刷宫墙,由于笤帚太大,石灰水又很浓,所以刷完的墙一道黑一道白的。蔡邕进不了门,便伫立门下观察,后来悟出了“飞白书”。

[13]游心:潜心;留心。汉代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铭》:“休少以好学,游心典谟,既综七经,又精群纬。”

[14]欧:指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他的书法平正中见险绝,最适合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张:张旭(675—约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被后世尊称为“草圣”。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他的书法功力深厚,以精能之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他的草书是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李: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扬州江都区)人,唐代书法家。李邕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他的书法初学右军,又参以北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意,变法图新,形成了他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他的书法个性很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用行书写碑文,影响最大的是《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柳:指柳公权。

[15]匪:同“非”。

[16]米元章:指米芾。

[17]高古:高雅古朴。

[18]画:画定范围,这里引申为封闭,局限的意思。

[19]懾(shè):恐惧。【译文】

古文字的产生,开始于颉皇;隶书的简洁,兴起于秦始皇。其他像鸟书、转宿篆、芝英书之类的字体,鱼书、虫书、薤叶书之流的文字,以及当年因梦境而创造的祥瑞体,都只不过是人们一时相传下来的名称,却没人见过他们的真正的样子,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既然他们的书写风格都已埋没看不见了,又根据什么来考察呢?能让现在人信服并流传于后世,只有依靠统一的文字。而上面的那些字体,只不过是一味地去探索玄妙,搜求奇特,其实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所以书法涉及的字体名目,主要就是篆书、隶书和古文,再加上楷书、行书和草书而已;书法的正统,只能是王羲之、王献之、萧子云和智永,再辅助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颜真卿几人。另外章草书、飞白书也可适当留心一下;欧阳询、张旭、李邕、柳公权等人的字体也可加看看。人常说如果以上品为学习对象,那么所能达到的只不过是中等水平。所以,开始学习书法时要先模拟后世那些最有才华的书法名家,然后再向上学习前世的书法名家。不是今人比不上古人,也不是自成一家,就不必广泛学习其他名家们的妙处。米芾曾说:“因为有时代的限制,所以不能写出古人的高雅古朴。”其实这是严重的故步自封啊。他还说:“看到古人的真迹摆在眼前,气势和力量很慑人。”其实这又是对古人过分的敬畏了。他又说:“不符合晋人格调的书法,其品第都是低下的。”还说:“如果见到古人的真迹,就会感到万分惶恐,感觉无地自容。”米芾既主张只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才是书法的正宗,又发表这样的言论来阻拦后人学习古圣人,他的功绩被其过失抵消了。[1]

噫!世之不学者固无论矣,自称能书者有二病焉:岩搜海钓之[2][3]夫,每索隐于秦、汉;井坐管窥之辈,恒取式于宋、元。太过不[4][5]及,厥失维均。盖谓今不及古者,每云今妍古质;以奴书为诮者[6][7],自称独擅成家;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专泥上古者,岂从[8][9][10][11]周之士哉?夫夏彝商鼎,已非污尊坏饮之风;上栋下宇,亦[12][13]异巢居穴处之俗。生乎三代之世,不为三皇之民,矧夫生今之[14][15][16]时,奚必反古之道?是以尧、舜、禹、周,皆圣人也,独孔[17]子为圣之大成;史、李、蔡、杜,皆书祖也,惟右军为书之正鹄[18]。【注释】

[1]噫(yī):表示惊讶、感叹、无奈、嘲讽。

[2]岩搜海钓之夫:寓意为那些喜欢追求偏僻险怪事物的人。岩搜,指在山崖间搜索;海钓,指在海水里寻求。

[3]井坐管窥之辈:寓意为眼界狭隘的人。井坐管窥是由“坐井观天”与“管中窥豹”两个成语的合成的。坐井观天是比喻眼界小,见识少;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所见不全面。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方正》中记载:“王子敬(王献之)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这就是“管中窥豹”的由来。

[4]厥(jué)失维均:他们的失误是一样的。厥,其,他的,她的。

[5]今妍古质:当今的妍丽,古代的质朴。妍,美丽,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6]奴书:指未脱前人窠臼,平淡无奇,一味模仿他人而没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书体。宋欧阳修《笔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仿他人,谓之奴书。”诮(qiào):讥嘲。孔稚圭《北山移文》“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7]无稽:无从查考;毫无根据。宋朝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中说:“本朝士大夫相传,正月、五月、九月不上任。以火德王天下,正、五、九月皆火德生壮老之位。其从无稽也。”

[8]从周之士:推崇周朝的人。在本文引申为好古之人。《论语·八佾》中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9]夏彝(yí)商鼎:指夏商盛酒的器具。彝,指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最早的鼎是陶鼎,后来出现了青铜鼎。相传夏禹收了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世人警惕。从此以后,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灭商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灭,周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10]污(wā)尊坏(pī)饮:掘地以代酒器,用手捧酒而饮,寓意为远古礼法简陋。污,掘地。坏,抔,捧,掬。《盐·散不足》中记载:“古者污尊坏饮,盖无爵觞樽俎。及其后,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文中“污尊”指凿地为樽,“坏饮”指用手捧水喝。《礼记·礼运》中记载:“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11]上栋下宇:上有梁、下有檐的房屋。后来用于指宫室的基本结构形式。《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这里也是指人民居住习惯的改变。“栋”,是古代人们对土木结构的房子中起承载支撑作用的木质结构的总称,包括支撑屋顶的椽子、檩子以及柱子的整体组合结构。广义的解释,“栋”表示建好的一栋房屋,狭义的解释是“椽子和檩子的总称(不含支柱),或者屋顶部分”。宇,屋檐,泛指房屋。

[12]三代:中国夏朝、商朝、周朝。

[13]三皇: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个杰出部落的首领,被后世尊称为皇,被称为华夏的祖先。有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的,见《世本》、汉孔安国《尚书序》、三国魏皇甫谧《帝王世纪》。

[14]矧(shěn):另外,况且。唐·柳宗元《敌戒》“矧今之人,曾不是思。”

[15]奚: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反:同“返”。

[16]尧、舜、禹、周:指尧帝、舜帝、大禹、周文王,他们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又出现的德才兼备的圣人。尧帝德高望重,深得民心,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舜执政后,重新修订历法,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他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功绩,明定赏罚。舜在年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孝,因此决定威望很高的大禹为继任者,把位置禅让给了舜。尧舜之时,洪水肆虐,禹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治水耗尽心血与体力,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因大禹平治天下,“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大禹也因其显赫功德和人格被尊为华夏最著名的圣王。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他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广受人民的爱戴。

[17]史、李、蔡、杜:史:指史游,西汉人,精字学,善书法,曾作《急就篇》,后人称这种书体为章草。李:李斯(约公元前284—公元前208),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据传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作秦篆,又称小篆。秦将之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蔡:蔡邕(133—192),字伯喈,东汉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据传为飞白书的创作者。杜:杜操,字伯度,东汉书法家,为避曹操讳,魏晋人改称为杜度,擅长章草。

[18]右军:指王羲之,因为他曾官至右将军,所以用“右军”称呼他。【译文】

唉,世间不学习书法的人自然不必多说,自称有书法才能的人往往有两个毛病:喜欢偏僻生涩的书法形态的人,往往从秦、汉书籍中求索;对于书法的欣赏眼光十分狭隘的人,常常离不开宋、元的法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