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文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23:01:19

点击下载

作者: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北省水文志

河北省水文志试读:

《河北省水文志》(1999年以前部分)出版说明

2015年7月,《河北省水文志》(2000-2010年)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书全面记载了2000年到2010年期间,河北水文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为进一步促进水文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00年以前,河北省水文局成立《河北省水文志》编辑委员会(1984-1992年),张秀庚为名誉主任,戴荣法为主任,赵恩普主编;其后,又成立《河北省水文志》编纂委员会(1996-2001年),陆中央为主任委员,邱景唐主编,王春泽审定。两届编委完成了《河北省水文志》(1999年前部分),全面记述了河北省自有水文现象文字记载以来设站观测水文要素。

为保持史志资料的连续性,同时为今后研究水文历史和水文发展史存留系统可靠的资料,决定出版《河北省水文志》(1999年以前部分)。本次编辑出版,保持原稿内容不变,仅对部分格式按照新的出版要求进行修订。

本次《河北省水文志》(1999年以前部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负责本次编辑工作的主要人员有:王春泽、杨海波、张进旗、乔光建、贺春潮、赵丽红、张丙辰等。

编辑说明

《河北省水文志》是河北省第一部水文专业志。全面记述了河北省自有水文现象描述文字记载以来设站观测水文要素,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水文事业的发展历程,记述的内容主要以水利部门的水文工作为主,对其他部门的水文工作也作了记述。

水文工作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水文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也有过沉重的教训。编纂水文志,可以使读者了解水文工作的成就和意义;可使有关决策者和水文职工从历史过程中认识水文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促进水文工作的发展;还可为今后有关历史研究存留系统可靠的资料。

1987年各分站完成地区水文志的编写工作,为编纂省水文志打下基础,其后又编写《河北省水利志》和《海河志》的水文篇,对编纂省水文志起到开路作用。

1996年3月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组织水文志编写组,参照已有志书,结合本省水文工作实际,拟定了本志纲目和体例要求。随后,由邱景唐、李金田开始撰稿,1996年底写出大事记征求意见稿,1998年底完成水文志征求意见稿,经有关专家审稿后,除对原稿提出了补充修改外,并提出续至1999年。于2000年3月完成补充修改稿。后由陆中央完成全志统稿工作,印成征求意见稿,发至全省水文单位及省局各处室征求意见,根据各单位的意见,由撰稿人再次修改,于2001年10月由本志编纂委员会及有关专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终审,认为经适当修改后即可出版。

在编写过程中,对史料数据均进行了考核审定,使入志内容翔实可靠,反映历史原貌。在史料选用方面,本着详今略古、详主略次、详独略同等原则,着眼于全省水文工作。河北省管辖范围曾有多次较大变化,历史资料均按现在管辖范围进行统计。

本志先以

概述

综合介绍全省水文事业发展的历程。第一篇“水文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第二篇阐述管理工作,提供河北省水文事业发展的背景材料。第三至八篇按工作性质,分门别类阐述站网、测验、整编、情报预报、水环境、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有关情况。第九篇反映水文人与水文精神。后面列有大事记,以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方法,记述水文工作范围内较大事件。每条列标题,并编有索引,以便查考使用。本志还刊有彩照图片,反映历史的或现代的水文事件片断。

本志在审稿、编辑过程中,省局各处室对文稿有关部分进行了认真的核对,提供了宝贵的补充和修改意见。特别是韩家田、王焕榜二位专家,在本志编审全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在此,谨致衷心的感谢。

对本志内容错误、缺漏、不当之处,恳切希望阅者予以指正。概述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少水缺,人类生存将遇到困难,但水太多了有时也会泛滥成灾,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史以来,人类曾不断进行防治水患、兴修水利等改造自然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在斗争中经反复实践、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变化规律,逐渐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仅有百年历史的水文学以及在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文工作。

水文工作是从观测和记录水文现象入手,长期、系统的积累资料,取得在空间和时间有限的样本资料,再通过水文分析计算等途径,为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调度以及环境保护等提供信息依据。因此,水文工作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超前性特点,也是事关国民经济的总体部署和宏观决策中一项综合性、公益性很强的基础工作。一

在浩繁的历史古籍中,不乏对水文现象的描述;在文物古迹中,有关洪水的碑记和石刻也十分丰富。它充分说明古代人们对水的特性和其循环规律已经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在治水过程中得到应用和发展。

古代大禹(约公元前21世纪)治水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世代传颂,成为早期治水的杰出代表。汉司马迁在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夏书》中提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这是说明,大禹在治理洪水13年中,曾将今漳河(古称降水或洚、绛水)疏浚北上,经大陆泽附近至冀州一带,连同由西部山区而来的各河共分成9河,同流入逆河(即相当于滨海区的感潮河段),最后入注渤海;北宋翰林欧阳修在奏疏中称“鲧障洪水,九年无功,禹得洪范五行之书,知水润下性及因水之流,疏而就下,水患乃息”。这里明确指出,鲧以水来土屯的办法阻挡了洪水的出路,结果9年而无功;而大禹通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采用疏浚排水的方法,终使水患平息。由于禹治水有功,舜让位于禹,成为古夏初期(约公元前21世纪)第一位君王。据此推算,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大禹治水的足迹已经涉及今河北省的南部,对消除河北平原的水灾作出了贡献。《尚书·禹贡》篇中记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中也说“禹……行山表木……”;唐司马贞在所著《史记索隐》中更明确指出“表木,谓刊木立为表记”。由此,可以看出,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已经开始立木为表记,以识别河道水位的变化,这就相当于现代水文观测中设立的水尺和进行水位观测。在《史记》中,还可以查到关于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采用“准绳”和“规矩”进行类似洪水调查和测量的记述。公元前250年间,在一些史书中已经明确提到“水则”一说,表明当时在治水和引水灌溉中已经开始设立观测水位涨落的设备。

人们对降雨的认识,可追溯至商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曾多次迁都,自盘庚起移都于今河南与河北交界处。根据从当地出土的甲骨,郭沫若编著了《甲骨文字研究》。在第57片甲骨中记有“出从雨”,郭沫若解释为“谓有急雨,有骤雨也”;第676片甲骨记有“不雨、其雨、翌日戊又大雨”,这是说丁日无雨,第二天戊日大雨。证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河北省南部已经开始有降雨的观测与定性记载。成书于大约公元前5世纪的《黄帝内经素向》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吕氏春秋·圜道》篇,为秦吕不韦于公元前239年所编,其中又说“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这实际上是陆地——海洋间水循环的简要描述:水汽上升变成云,雨云在空中自东向西运行,冬夏不停;云变成雨,雨形成泉流,顺地势而东流,日夜不停。因此上游不枯,下游不满,最后汇流入海;海水经蒸发复又减少,如此循环往复。东汉时期,王充(公元27~92年)在编著的《论衡》一书中指出“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这里也是对云、雨、水的成因作了简明的分析,描述了自然界水的局部循环规律。

南朝宋范晔编著的《后汉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在其《礼仪志》篇中有“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之记载。表明在东汉时期(25年至220年),各郡国就有关于雨季的记载并向京都报送降雨情况的制度。《宋史·仁宗本纪》一书也说“宝元元年(1038年)六月,甲申,诏天下诸州上雨雪状”。这时不仅要求各州向京都报雨,还要上报降雪的情况。《日知录·雨泽》一书中也记述了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今天下州县长吏月奏雨泽”。

据上所述,自东汉(1世纪)开始,各郡国已按制度上报雨情;至宋代还要求上报雪情;到了明朝则要求各州、县按月上报降雨的情况。与此同时,宋淳祐七年(1247年),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多种施测雨、雪量的工具,如“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器具,并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算例,以求得平地实际雨量和雪深。但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测具制式,观测和计算的数据也未能保存下来。

对河流泥沙和河床冲淤变化的认识始于1世纪初。《汉书·沟洫志》中记述,西汉张戍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提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意思是说河(指黄河,当时流经今河北省南部)水很浑浊,常称一石(十斗)水中就有六斗泥土;张戍并提出“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意思是说水流具有冲刷泥沙的特性,水大流急就能刮除河底泥沙而使河床变深;春夏干旱水少时,水流缓慢,泥沙淤积,而使河底变高。这是在历史上最早认识到河流中因有泥沙而引起对河流的冲刷和淤积的变化规律。张戍还提出“雨多水暴至,则溢,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说明由于河道淤积,一遇大雨,洪水暴涨,便发生漫溢,复又加高堤防,逐渐使河床高出地面,成为悬河,险象环生。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欧阳修在奏疏中更加明确的提出河道淤积规律:“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下流淤高,水行渐雍,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

古代,黄河曾从南部进入河北,并在河北平原东徙西迁,危害甚重。自商代盘庚年间就用占卜的方式预测水势,从殷墟(约位于今河南与河北交界处)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奴隶主推算水情的卜辞。如李圃编著的《甲骨文选读》第270片甲骨记有“癸亥卜争贞,洹弗乍(作)?争贞,洹其乍兹邑?”这是对当时黄河支流洹水(今安阳河)能否发生洪水和是否危及都城的卜辞;又如同书第308片甲骨记有“乙卯卜,贞,今春泉来,水暴?”这是问今春泉水到来之后,会不会发生大的洪水;另外,在郭沫若编著的《卜辞通鉴》中,也提到商代盘庚时期常用占卜推测未来的洪水,并在出土的甲骨中已经有传报洪水暴涨信息的记述。尽管此时方法原始,带有迷信色彩,但毕竟认识到水情的重要性。从《诗经》收录的古代诗歌中,也证明周代曾积累了许多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用于天气、水情的描述。至明朝已有了快马驰报水情的制度,当上游发生洪水时,由值汛官用快马日夜兼程,每30里为一站,向下游传递水情。

在古代兴建水利工程时,已能相当巧妙的应用有关水文变化情势,作出工程的科学安排。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令,修建了引漳(今漳河)十二渠工程,这是在全国著名的都江堰(公元前251年建)工程修成之前,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成的引水灌溉工程。该渠西门闸口选在漳河上游,地势较高,河岸土质坚实,便于引水的地方。干渠长10公里,引出支渠12条,各引水口门都有蓄泄兼顾的建筑物,旱时可以引水灌溉,涝时能够排水、泄洪。西晋人左思在《魏都赋》中称颂十二渠“同源异口,蓄为屯云,泄为行雨”,说明该工程兼有防洪、灌溉之利。引漳十二渠直至两汉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东汉末年,魏将曹操重修该渠,改名为天井渠,灌田近10万亩;东魏、北齐改建成单一渠道,定名为天平渠,后渐堙废。可见引漳十二渠在最初的设计与修建时就考虑了漳河的水位、流量乃至河水的丰枯变化等水文规律。战国时期,《商君书·算地》一书中也载有“山林、薮泽、溪谷足以供其利”;《荀子·王制》书里也有“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耕艾”的记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将山林、杂草丛生的沼泽、河谷辟为农田,为人类所利用,就要修筑堤坝,挖沟排水,既能使洪水畅泄,还能蓄水灌溉,适时调节控制,即使遇到大涝、大旱,也能种上庄稼,有所收成。隋代至元代修建的南北大运河,长达1800公里,穿越河北平原,成功地进行补水、排水,实现长期通航。可见对水文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最早是在防治水患,农田灌溉,排除沥涝,水上航运等方面就开始的,而应用于其他工程建设方面则相对要晚些。据资料考证,全国闻名的赵州石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上,系隋代大业年间(605年至618年),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该桥单拱净跨37.4米,拱高7.23米,为使桥面平缓,又能把桥身的巨大压力传向两岸拱座,便在石拱的双肩上增加两个空腔小拱,这样既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和桥身对洪水的阻力,又可在行洪时提高过水能力。这足以证明,从隋代开始,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已经考虑了河道洪水的变化和建筑物的泄洪能力等问题,充分显示出当时河北人民识认水文变化规律,并应用于实际建设中的聪明才智。二

从清朝开始,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西方文化技术不断涌入中国,水文工作也开始在外来的影响下采用近代的技术方法,开展水文测验、水情传递、资料整编和水文分析计算。但由于受战乱和政局动荡的影响,水文工作发展缓慢,且极不正规。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西方势力不断在中国扩张。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帝国主义为满足掠夺我国资源的需要,便在其控制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陆续设立测侯所,搜集雨量、气象资料。清咸丰十年(1860年),帝国主义又在其控制的上海、天津、广州等港口码头陆续设立水尺,观测水位,为入侵的战舰和掠夺物资的船队提供资料。在河北省境内最早进行降水量观测的是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当时由外国教会在沽源县西湾子观测记录降水量(见《中国降水资料》1954年版),当时的观测方法和记载上极为粗糙,资料也不连续。后至清光三十三年(1907年),在河北省南部大名县城内设立正式雨量观测,次年又在河北省北部的秦皇岛进行正式雨量观测。尽管此时在观测设施和记载方法上极不完善,资料时断时续,但这些资料毕竟被完整的保存下来。

民国三年(1914年),成立全国水利局,自此,开始由水利机构专司水文测验工作,但由于时局不稳,对水文工作无甚成效。民国七年(1918年),成立顺直水利委员会,在该委员会内设立流量处,负责管理水文工作,同年即在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的干流上设立了3处水文站,进行水位、流量、泥沙和雨量观测。当年全省雨量观测站点达到6处。次年,又新设立了7处水位站,雨量观测站点也增加到13处。至1935年,全省水文站已达12处,水位站达到17处,雨量站点达112处,这一时期的水文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后,由于日军入侵,抗日战争暴发,各地战事频繁,时局动荡,国民政府南迁,领导机构变更,一些水文测站被迫撤销或停测,尚能坚持日常观测工作的测站也时断时续,观测、记载极不规范,缺测、漏测较为普遍,报表零乱,时有遗失发生等等,使刚刚发展起来的水文工作又受到严重挫折。此时,日伪政权在其控制区内的重要河流上也恢复了少数水文测站的观测工作,观测亦极不正常。至日本投降时,全省仅剩下水文站2处,水位站5处,雨量观测站点7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及其下属的水利委员会一并于1946年迁回南京,水文工作虽上有归属,但由于国内战争的继续,水文工作仍无明显进展。从当时全省情况来看,只是在解放区内为了防汛工作需要,恢复了少量的水文测站。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省共有各类水文测站56处。其中,水文站15处,水位站18处,雨量站23处,远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水平。

旧社会国内从事水利的技术人员很少,特别是专门搞水文的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鳞角。鉴此,在民国初期成立的顺直水利委员会内,不得不聘用外国人担任流量处的技术主管。之后,陆续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院校的水利专业中开设了水文学课程,其毕业生的一部分从事水文工作,加之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水利技术人员中也有专搞水文的,这样便形成旧中国水文工作的一批技术骨干。这对引进西方水文技术,推动我国水文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形势下,河北省从民国七年(1918年)开始,就采用流速仪法和浮标法进行流量测验,采用取样过滤法进行含沙量测验。民国十七年起,一些流域机构内制订了简单的水文测量方面的规范文件。民国三十年,中央水工试验所制订了《水文水位测侯站规范》。民国二十九年,中央水工试验所仿制成功了旋杯式流速仪。后来又研制出水准仪、泥沙采样器、自记雨量计等现代的水文仪器,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河北省正式执行雨情、水情报汛办法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由全国经济委员会制定的《报汛办法》共计16条,规定了电码型式、拍报时间、拍报项目和报次要求等。此项制度的执行,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受到干扰和削弱。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行政院水利委员会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重新颁发《报汛办法》。次年6月,水利委员会改为水利部,再次颁布全国统一的《报汛办法》,明令全国自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起执行。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报汛站数发展到20余处。

在此期间,水文资料通过分析计算曾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抗日战争暴发前,在编制《永定河治本计划》、《整治运河计划》等过程中,曾引用欧英国家采用的方法进行过水文计算。日军占领时期,也曾利用水文资料通过水文计算进行过石津运河(主干渠)的规划设计。

在此期间,尽管旧中国政府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测验仪器设施,在全省一些主要河流上建立了定量观测水文要素的测站,开展近代水文工作,并在某些方面缩短了与西方技术水平的差距。但终因旧中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势力的奴役之苦,民不聊生,经济衰败落后,水文工作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发展非常缓慢。三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8年,是全省水文工作迅速恢复与发展时期。在这8年多的时间里,从队伍建设、站网发展、测验技术、水情服务、资料整编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不仅为以后水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次年初,即在河北省水利局技术处内设立水文科,领导全省的水文工作。但当时水文科内人员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只能负责对部分水位站和雨量站的管理。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遂于1950年和1951年在天津招收社会青年,举办水文培训班。学员经短期培训后即分配到水文测站工作。随着水文人员的增加,水文科也就成为直属水利厅领导的独立单位。后来又接管了原华北水利工程局管辖的40多处各类水文测站,其后,察哈尔、平原两省建制撤销,部分测站也陆续移交归河北省管辖。至1953年,全省已有水文、水位、雨量等各类水文测站269处,职工人数达327人。在水文站网与报汛工作不断发展的同时,开始了水文资料整编。由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水文科更名为水文分站,下面还分别设立4个股室,统管全省水文工作。

1954年7月,全省水文测站下放到地区水利局领导,人员与设备一并移交。水利厅水文分站只负责站网与业务技术方面的管理。与此同时,水利厅所属各河务局撤销,其所属的水文测站也移归地区水利局领导。各地区水利局设水文组,负责本地区的水文工作。1955年,水利厅批准,原水文分站改为水文总站,同年12月,热河省建制撤销,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部分水文测站划归河北省,并交由新成立的承德地区水利局领导。

水文机构初步理顺,管理工作有所增强,一些人员经过培训,思想觉悟和业务技术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再加上测验设备的改进,仪器、测具的更新,使各站测洪能力增强,测验质量普遍提高。1955年,水利部颁发《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对统一技术标准、保证资料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配合《水文测站暂行规范》的贯彻执行,水利厅于1955年底颁发了《测站任务书》,进一步明确了各站的工作任务,使基层测站的日常工作变得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在水利部水文局的具体指导下,第一次对全省水文站网作了全面规划,并于1956年开始按规划实施。经过3年的努力,至1958年基本实现了第一次站网规划的目标,全省共有水文站122处,水位站21处,雨量326处,水面蒸发站55处,泥沙站99处。为以后的站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期间,水文资料整编技术有了相应的发展和一定程度的普及。经历了从生疏到熟练,从最初只有少数人会整编到站站有人会整编的过程。从1955年开始,做到了当年资料于次年初完成在站整编,3、4月各地区或省水文总站可组织统一复审、汇编。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分卷分册的规定,河北省承担国家水文年鉴第三卷海河流域(包括滦河流域、内陆河流域)共6册水文资料的汇编、刊印工作。做到一般年份整编资料可在次年汛期送厂付印,有的年份可在次年年底以前印出交付使用。在年鉴印刷技术上,也不断改进,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自行打字,送厂照排制版印刷,改为直接送厂铅排印刷,质量逐年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水情工作发展也较为迅速。1950年,水利部颁发《报汛办法》21条,水利部水文局又分别于1951年、1955年编印了《怎样预报洪水》和《洪水预报方法》,对推动河北的水情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1950年,全省报汛站33处,至1953年就发展到141处,3年中报汛站数增长了108处,以后几年又有较大幅度增长。报汛方式基本上利用当地电话、电报传递,偶遇通讯线路中断时,报汛站职工往往冒雨涉水向邮局送报。有些重要报汛站则采用租赁电台的方式,由电信部门派报务员携带电台驻在报汛站上,以便随时向外拍发水情、雨情。在水文预报方面,1952年水利部水文局开始发布永定河及其他河流的洪水预报,同年蓟滦河务局也编制了蓟运河有关预报图表。1953年,省水文部门试作了大清、子牙、南运等河系上下游的水位(流量)相关预报方案。1955年完成了主要河流控制站的水文预报方案。自此以后,水文预报在防汛除涝斗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57年在全国水利会议上,水利部水文局肯定了河北省水文预报工作的成绩。

随着水文事业的发展,水文队伍日渐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继1950年和1951年,原华北水利工程局、河北省水利局在天津分别举办了水利、水文技术干部训练班,为我省输入新的水文力量后,省水利厅又于1953、1955和1956年先后分3期招收120余名学员,进行水文专业知识培训后分配到水文测站。同时,天津水利学校招收的水文中专班,也于1957、1958年毕业,大多数毕业生也充实到水文战线。因此,到1958年底,全省水文职工人数已增加到515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既经过多次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在野外艰苦条件下坚持做好测报工作,养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全省水文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至“一五”期间,河北省的水文事业能得以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恢复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水利建设高潮对水文资料和各项水文工作提出了极大的需求,形成发展水文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各级政府特别是水利部门,对水文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并在省、地级水利部门内,设置专职的水文管理机构,为全省水文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初步贯彻各种规范、办法,统一技术标准,为水文工作走向正常发展轨道,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技术路线。四

从1958至1976年的19年中,国内的政治运动接踵出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十年动乱,使国民经济接近崩溃的边缘。河北省的水文事业也深受其影响,经历了起伏曲折的过程。

1958年,全国上下贯彻“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的热潮。在此形势下,水文也提出了《全国水文工作跃进纲要》和“以全面服务纲,以水利、电力和农业为重点,国家站网和群众站网并举,社社办水文,站站搞服务”的工作方针。河北省水文总站贯彻上述方针精神,调整力量,增设测站,并抽出人员协助部分县和公社开展群众水文工作,有些水文站还帮助公社和生产队建立雨量站,传授观测、记录技术,一时间,河北水文工作有了异乎寻常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浮夸风、平调风对水文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使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1960年国家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全省水文工作同样陷入困境,部分技术骨干外流,约有三分之一的基层测站人员自行离职,至1962年底全省水文职工人数已不足400,测报质量明显下降。为扭转这一局面,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水利电力部党组《关于当前水文工作存在问题和意见的报告》,据此,水电部部署加强全国的水文工作。河北省执行中共中央、国各院的文件,于1963年1月将全省水文测站收归省水利厅统一领导,充实了省水文总站的领导力量,在各地区设立直属总站的分站,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动员外流人员陆续归队,业务工作很快有了转机。就在当年8月,河北省中南部发生历史罕见的“63·8”特大暴雨洪水,全省水文职工舍身忘死,日夜拼搏,不仅取得了宝贵的水文资料,而且为抗洪抢险作出了特殊贡献。洪水过后,总站积极组织测站抢修水毁测报设施,新建若干条报汛专用线路,山区站普遍架设高标准浮标测流设备,一部分测站的过河设备采用钢结构的铁塔作为支架,既增强安全性,又提高了测洪能力,使我省测报基本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至年底,全省水文职工人数达到519人,较1962年底增加了32%,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1964年1月,根据水利电力部指示精神,水文体制统一上收由水利电力部领导(交省水利厅代管),河北省水文局改名为水利电力部河北省水文总站。机构健全,人员增加,各项措施得力,全省水文工作获得空前的发展。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随之出现了全国性的动乱。全省水文工作因此受到极大冲击,在“造反”和“夺权”的过激行动下,刚刚建立起来的从国家水利电力部到省水文总站、地区分站、基层测站的一整套的行业体制,被彻底打乱,水文总站机关瘫痪,分站、测站大多处于无政府状态。1968年11月,省水文总站除留下2人编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农林水利组,管理全省的水文工作外,其余人员全部进入省直机关学习班。1970年,省革委会决定将水文分站下放到各个地区,一些基层人员也集中到地区搞运动或参加农村的“斗批改”,不少测站只留少数人坚持测报,全省水文工作实际上处于无章可循的局面。原先行之有效的“规范”、“任务书”、“四随制度”和有关技术规定被作为条条框框横遭批判,测验设施缺乏必要的维修养护,随意减少测次,甚至缺测、漏测和丢失资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测报质量明显下降。直到1973年以后中央开始全国整顿,拨乱反正,水文工作的元气才逐渐恢复;专业人员逐渐归队,水文总站又恢复对全省水文工作的管理;水电部颁发了新规范及一些有关技术规定,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才逐步得到扭转。在这16年中,全省共增设新的水文站73处,而撤销的也多达56处,有的水文站从设到撤经历时间很短,几乎未取得有价值的资料便撤销了。至1976年底,全省实有水文站138处,较1958年增加16处;水位站增加了16处,又撤销了16处,维持1958年的数不变;雨量站发展较快,猛增至876处,是1958年的2.7倍;地下水观测井网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无到有,1974年开始建立水文部门管理的地下水井网,至1976年底的短短3年中就发展到2686眼。除观测地下水水位(埋深)资料外,还定期发布地下水动态简报,对指导合理开采地下水和80年代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水文情报和预报方面。1960年3月,水利电力部重新颁发了《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河北省随之于1961年底制定了《水情工作办法》(草案),对掌握水情的范围提出了分级管理的规定。从1962年开始,要求凡承担枯季拍报水情任务的测站一般情况应每5日报一次水情,有雨时需加报,以满足抗旱的需要。1963年2月和1966年1月,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先后制定了《旱涝水情电报电码型式及拍报规定》(试行稿)和《旱涝测报须知》(初稿),同样对河北省的旱涝水情拍报工作起到推动作用。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大清、子牙、南运河系发生“63·8”特大洪水,河北平原一片汪洋,京广、石德、石太铁路部分冲毁,津浦铁路及天津市的安全亦受到很大威胁。在洪水肆虐的日子里,全省水文职工努力做到测得到、报得出,力保水情畅通,及时分析水情,多次发布预报,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最终采取三洼联合运用和新辟洪水入海通道的方案,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使洪灾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站报汛工作从未间断。1973年河北省水文总站恢复后不久,即于当年10月上旬在衡水召开了编制黑龙港地区排涝预报方案座谈会;10月中旬又在沧州召开全省水情工作和测验工作经验交流会。1975年11月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召开全省水情预报经验交流会。这些举措对促进全省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正规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水质工作也是在此时期内从无到有发展起来。195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水文机构内筹建水质分析室。1959年布设河流水化学站网,首批符合要求的站点仅有12处;1960年又增加5处;1961年增至57处,完全是按第一次站网规划的目标实施的。其后,经过调整,至1976年一直稳定在50处左右。在分析项目上,由1959年物理性质的5项和化学性质的7项,逐渐增加到1976年的21项。水质分析室最初为7处,1963年水文体制上收后合并成4处。1970年水文管理体制下放到地区领导,分析室又扩展到10处。1975年开始进行水质监测工作,在保定、石家庄、邯郸等5个地区选设了54处水质监测站点,主要监测5项有毒物质,向有关部门提供地表水污染信息。

对水文资料的深加工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根据当时大规模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迫切需要,省水文总站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协助下,1958年完成了河北省实用水文手册的编制。随后省水文总站积极组织和协助各地区水文部门编制本地区的实用水文手册。1961年又完成了河北省水文图集的编印工作。河北省实用水文手册的出版发行,使国内一些省的水文部门受到启发,在较短时间内纷纷编印出自己省的水文手册。全国水文图集也在1963年出版问世。随着水文实测资料系列的不断延长,进入70年代后,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为了适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的需要,省内一些地区再次重新补充修订了水文手册。从1973年开始,省水文总站参加了由水电部十三工程局设计院牵头组织的区域水资源评价试点,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海滦河流域年径流分析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流域水资源评价报告,为80年代初全国第一次开展水资源评价提供了方法、技术,如此大范围的评价成果,国际上也极少。该报告详尽提供海滦河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做好流域水利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的分析成果。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文革”后期,国内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影响下,水文工作受到较大的冲击,水文技术进步缓慢,水文事业发展不快;水文管理体制经历下放—上收—再下放的变动,是阻碍水文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当然,绝大多数水文职工尚能自觉地“抓革命,促生产”,基本保证了正常的水文测报工作,同时也能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地下水观测、水质监测等项新的水文工作,满足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五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整顿等一系列措施,社会秩序趋于良好,经济建设逐渐步入正规。特别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党和国家的以国民经济建设为重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河北省的水文工作也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1979年初,省水文总站机关内设立了办公室、测验整编科、水情科、计算科、仪检站。机构健全,对全省水文工作实行领导与管理的功能得到全面恢复。1980年6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从为使水文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加强行业管理出发,将水文体制上收到省,由水利厅下属的水文总站集中领导,各地区设立总站直属的分站(1993年分别改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及由省局直属的10个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981年,省水文总站再次调整科室,充实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水文工作的领导。至1982年底,全省水文职工人数增加到842人,人员素质及文化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在站网建设方面,重点抓了小河站网建设以及代表站的配套雨量站设置,使站网整体功能更好地发挥。至1982年底水文站已达149处,雨量站发展到931处,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从1985年开始,为贯彻1984年底和1985年初水利电力部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改革座谈会和全国水文工作会议精神,在全省范围内试行单站承包责任制,开展技术咨询和综合经营。一些测站搞起的承包,因缺乏经验,经费不足等原因而未能坚持下来;一些经营项目因不善经营或建厂前缺乏论证,出现亏损而告终;技术咨询和有偿服务是发挥行业优势和利用现有潜力的业务活动,几乎不用投资,故而成效显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一些下属勘测局都有明显的收益,起到改善职工福利,补充经费不足的作用。由于水文工作内容增多,物价上涨较快等因素,80年代水文部门普遍陷入困境。对此,1987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财政部、水电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意见的函》,对解决水文工作困难和经费不足问题,均作出明确规定,如规定在地方水利水电基建费中,每年划出3%~5%的数额供水文基建使用;支持水文站网技术改造;将水文单位人员经费和业务费分别核定。此文下达以后,引起省计委和财政厅的重视,并通过省水利厅落实文件精神。由此,自1987年至1993年共划拨基建费996.6万元,有效的解决了一些分站的办公楼和家属楼的改造、扩建或新建;事业费随历次工资调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1986年的405.6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1439.93万元,1999年达到2481万元。然而,终因历史上欠账较多,测报设施简陋落后,不少站房破旧失修等问题未能得到全部解决。

在70年代末期,我省的测验设施曾一度有了较快的发展。原因是当时水电部直接向各省水文部门下达技术改造专项费,给河北省的每年75万元。使用这部分费用,加强了测验设施和技术改造,新建电动缆道、缆车,为流量、泥沙测验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部分站还采用电子技术开展自动测流、取沙的实验研究;仪检站还研制出自动测流、取沙控制仪,水位警铃等多种仪表;在水位、雨量观测方面,自动化程度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尽管1980年以后,中央财政下放到省,省内也保留了这项专项费,但由于物价上涨较快,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直至90年代也未能使测验设施得到根本改观。相反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雨量站和地下水委托观测员的报酬相对偏低,挫伤了观测员的积极性,使资料质量下降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1977年3月,全国应用计算机整编会议以后,河北省即部署推行电算整编,并于1979年举办了全省电算整编学习班,此后,部分分站进行了电算整编的试点,至1988年部水文局资助配套的VAX型计算机投入运行之后,电算整编才逐步进入正轨。1992年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计算机整编,同时停刊水文年鉴,改用水文数据库储存和提供资料。在水文数据库的建设方面,1986年4月水利电力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水文数据库工作会议以后,河北省水文总站积极准备,首先完成了测站编码,并于1991年开始安排建库,至1995年录入量已达190兆字节,占总量的50%。1997年底已达到基本建库标准,可供生产中应用。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发展较快,在历年防洪减灾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1985年全省水情站发展到520处,是历史上水情站最多的年份。此后,随着水情站网布局的调整优化,至1999年已精简为376站。为了提高水情传递速度,自1989年起筹建自动测报网,继1994年衡水水文报汛通讯网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先后建成或恢复了大清河北支、岗黄流域、滏阳河中游洼地、滦河中游等自动测报系统,按国家防汛指挥部系统规划的要求,逐步完成我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在水情电报自动翻译及用微机编印简报也取得较大成绩。1988年实现了应用IBM-PC等微机系统,翻译水情电报,直接编制水情简报,打印和绘制各类水文要素图表。1995年研制了将水情实时数据由网络站直接接入大屏幕显示系统,便于领导更直观地决策指挥。在水文预报方面,1979年总站决定建立省、地、站三级预报网,确定全省50个测站开展水文预报。1989年在海河水利委员会的组织下,总站参与了《海河流域实用预报方案》的编制,并于1992年完成。

早在1974年12月,水电部召开全国水文暨水源保护工作会议,对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形势下,我省水质监测工作逐步开展。首先,在1975年首次确定的54处水质监测站的基础上,根据水文局水质站网的规划原则,于1985年、1988年和1992年曾多次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监测站(井)网进行过规划调整,监测项目上也逐渐增加。对水质污染源的调查始于1980年。90年代初,与有关单位合作先后完成了全省入河排污口的排污量调查和地下水水质调查,共调查监测18个地、市4520个排污工矿企业和247条河流的水质污染状况,以及1093眼地下水井的水质。进一步摸清了全省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现状。从1998年9月起,执行SL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至1999年底,水环境监测认证项目达到77项。在日常分析中地表水40项,地下水38项。为了随时了解水质变化动态,有效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还定期发布水质简报,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水文分析计算工作出现了由工程水文向水资源水文阶段的转变,多项应用研究课题成果获奖。从70年代开始在水文分析计算方面陆续完成《河北省设计暴雨图集》、《河北省短历时设计暴雨图集》、《河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及《河北省中小面积除涝水文计算手册》(修订本)等一批成果,满足了工程规划设计暴雨洪水的需要。80年代以后全面转向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先后完成河北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完成“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第38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1986年起,逐年编发上一年度的《河北省水资源公报》。1995年开始,每年的1月份根据上年的水资源量预报汛前可供水量和需水量,进行供需分析后发布《水资源简报》,以供领导及有关单位提前制定调度决策。从1978年建立科技成果评审奖励制度以来,全省水文系统共有29项科研成果荣获省、部级奖励。自50年代以来,全省水文职工在全国性刊物《水文》杂志上发表文章53篇,其中80年代和90年代就占45篇,相当于前30年的4倍多,表明河北省水文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全省水文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的进展,文化结构趋于合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间,由河北水利专科学校培养的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参加水文工作后经实践锻炼,逐步成为测站和直属局、省局的骨干力量。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河北水利专科学校连续多年培养的陆地水文专业大专生,又不断地为水文系统输送新生力量。一些在职职工也通过华东水利学院和长江水文职工专业学校举办的函授大专、中专班的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文化技术水平。进入90年代后,除广泛吸收多种专业的本科生外,还有部分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水文队伍中来。高层次学历人员的加入,大大改善了全省水文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技术干部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截至1999年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已达318人,占全省水文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此期间还举办了30多次短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超过1200多人次,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进入90年代以后,曾多次组织人员到外省水文系统观摩调研和选派人员随团出国考察,广泛学习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全省水文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于1999年3月,结合水文站网规划提出了《河北省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工程规划》报告。该报告以《水法》和《水文工作暂行条例》为指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水利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总体部署,面向21世纪,体现并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的新要求,本着与全省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并适度超前的原则,贯彻“站网优化,分级管理,技术先进,精兵高效,站队结合,全面服务”的水文工作改革方针。整个监测系统工程包括:监测工程设施、巡测工程设施、信息传输和信息中心等七项,总投资为1.6442亿元。计划经省政府批准后可分期实施,力争10年内完成。到时,全省水文水资源监测系统将成为一个全方位服务于社会的多功能综合体系。

纵观河北省水文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再次雄辩地证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水文事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古代人们为了防治水患,开始观察点滴的水文现象,萌生对水的初步认识;后来为了发展灌溉和航运,兴建桥、涵、堤、坝等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就对水的变化规律加以观测、记载和探讨而逐渐形成独立的水文科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的发展,为水文事业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70年代以来,对水资源研究成为世界性热点。大多数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且又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配置、利用和保护,已成为水文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化,也是水文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水文科技的进步和河北水文事业的发展。第一篇水文环境

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地球表面曾经历过多次反复的海陆演变,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环境只不过是演变过程中短暂的一幕。河北省地质发育过程和构造特点较为明显,地形、地貌复杂,类型齐全,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带,北部和西部分别为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其间镶嵌着小片的盆地,中部为广袤的平原,东部是平坦的滨海地带并与渤海相连,形成从北向南、由西到东显著的阶梯形地势。复杂的地形特征和气候因素的影响,使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导致了以干旱、洪涝为主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形成有史以来人们与自然界斗争的一大主题。

黄河早期流经河北,是中国先民最早定居生息之地。几千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不断与干旱、洪涝灾害的反复斗争中,逐渐进行了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发电以及城市的供水、防洪等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以使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的环境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但由于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变化,以及人们在改造利用水资源水环境中方式方法的失误,再加上人为的破坏,遂造成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洪灾加重,下游土壤盐渍。特别是近代以来城市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已成为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三大危机。第一章自然环境

河北省是由于地处黄河下游的北部而得名。部分地区古时为冀州属地,故有“冀”之简称。又因战国时期燕国位于北部,赵国位于南部,所以又有“燕赵”之称。河北作为行政区划始于隋朝,当时称为河北道,后至元朝又改称直隶省。真正定名为河北省,始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河北省处于首都北京和天津的周围,地理位置在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东临渤海,西接山西,南及东南分别与河南、山东为邻,北至西北与内蒙古接壤,东北部与辽宁毗连。全省面积18.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各省、市、自治区的第14位。按1998年的统计全省设有11个省辖市,23个县级市,109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共有1970个乡镇,总人口达6436.51万人。省会设在石家庄市。第一节 地势

河北省背山面海,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燕山与太行山自河北省的东北部起,逐渐经北部与西部,一直延伸到省的西南端,呈弧形环抱平原,将全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地貌区。即:弧状山脉的北部和西部为山地、高原和山间盆地;弧状山脉的南部和东部为平原和滨海。根据地貌成因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四种地貌类型。一、坝上高原

分布于河北省西北部的边缘地带,即张家口地区的北部和承德地区的西北部,该区地势较高,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海拔高程在1300~1500米之间,大致呈南高北低。坝上高原的中部为岗梁、残丘、滩地和湖淖等小型地貌组成的波状平原,高程一般在1300~1400米之间,但起伏平缓,有“远看似山,近看是川”之称。承德坝上为滦河及辽河流域,张家口坝上属内陆河及海河流域。内陆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安固里河、黑水河和三台河,皆汇流于安固里淖;葫芦河注入囫囵淖。二、山地

分燕山山地、太行山山地。燕山山地高程在1000~1800米之间,位于河北省的北部呈东西走向;太行山山地高程一般在2000米以下,2000米以上的山地范围不大,且呈孤峰状态,最高的山峰为小五台山的东台,海拔高程为2882米,为全省第一高峰。在山地中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2000米以下、1000米以上的为中山,如青龙、兴隆、隆化、丰宁、赤城、崇礼、阜平、平山等地的一些山地;1000米以下、500米以上的低山,如承德、平泉等山地,以及太行山的中段和南段山地;500米以下的丘陵,如北部燕山山地的南麓和太行山山地的东麓,冀西北一些小盆地的边缘也属于丘陵区范围。山地经过长期侵蚀、剥蚀,形态极为复杂。滦河、海河的支流发源或穿越本区,如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滏阳河等;在冀东有直接入海的洋河、陡河等诸小河发育。三、山间盆地

即在山地间出现的盆地,四周以山地环绕,多属构造型盆地,其中尤以断陷盆地居多。燕山山区较大的盆地有迁安—卢龙盆地和遵化盆地,但面积均不足1000平方公里。太行山山区有冀西北永定河盆地,总面积为6596平方公里,是由张家口—宣化、阳原—蔚县、涿鹿—怀来三个盆地组成。盆地内一般都有河流分布,沿河形成洪积与冲积平原,地形开阔,坡度平缓。自盆地边缘至中心依次为黄土台地、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和冲积平缓平原,河流贯穿其中。四、平原

省内平原地域广阔,集中展布在东南部。其中,北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则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降由山前的2‰~1‰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