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4:07:27

点击下载

作者:朱庆文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试读:

前言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制成适宜的制剂形式,施于皮肤、孔窍、腧穴或病变局部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药物外治法范畴。贴敷疗法包括敷法和贴法,敷法的药物一般没有和皮肤的黏合力,需要用辅料调和药物,使其和皮肤贴合;贴法的药物制剂一般有自黏力,很容易和皮肤贴合,如黑膏药、橡胶膏等。

贴敷疗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疗法之一,其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贴敷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深受患者喜爱。

贴敷疗法适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不仅在外科、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尤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故贴敷疗法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临床医家关注。随着一些内服药物毒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中药贴敷疗法越来越受重视。

在祖国医学历史上并无贴敷疗法的专著,其内容散见于历代的医籍著作中,至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准。1991年起《中医外治杂志》的公开出版发行为贴敷疗法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平台。贴敷疗法的一些内容已经形成很有特色的疗法,比如敷脐疗法、膏药疗法等。随着新材料不断出现,新的药物加工分离方法得以应用,贴敷疗法也随之不断发展。在国家中医药政策的扶持下,“三伏贴”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也正是中医外治法发展的成果。

为系统总结近二十年来贴敷疗法的成就,促进包括贴敷疗法在内的中医外治法的发展,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贴敷疗法的指导,我们组织编著了本书。本书分基础篇和临床篇两大部分,基础篇介绍了贴敷疗法的概念及历史沿革,贴敷疗法作用的机理,贴敷疗法常用的八种剂型,以及在贴敷疗法操作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临床篇重点介绍各种贴敷疗法在临床不同科别的应用。本书所选病种多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选方时围绕临床实用为主,所选方药及操作使用方法描述尽量详尽,一些偏方、验方我们也收录进来,以方便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在2008年出版的《常见病敷贴实效方》基础上,结合近年贴敷疗法的优秀成果,进行删补整理而成。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6年11月基础篇第一章 概述

贴敷疗法又称外敷疗法、外贴疗法等,较口服药物为简便、实用,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药物提取物或生药细末,与各种不同的辅料一起制成膏糊状制剂,贴敷于所需的皮肤、孔窍、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病多从外入,医有外治法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亦生于内而形诸外者,亦可以外治,非外者不能治内,此贴敷所由来也。贴敷疗法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皮肤病灶处发挥作用,还可通过穴位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而由表及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疗疾病。

贴敷疗法源远流长,疗效显著。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治疗疮疡常用的外敷药物法、药物腐蚀法等。在《帛书·灸经》中(1974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白芥子捣烂外敷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春秋战国时期,在《黄帝内经》还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用白酒和桂心涂治风中血脉等记载,被后世誉为膏药之始。

汉晋时期,随着针灸学发展,外敷法和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结合起来,使贴敷疗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穴位贴敷疗法的方剂:“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治面神经麻痹“乌头研末,以鳖血调散,待正,则即揭去”。书中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和调和剂,并首次记载了用生地黄或天花粉捣烂外敷治伤;用软膏剂贴敷疗金疮,并收录了大量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为中医免疫学的早期实践。

隋唐以后,贴敷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大量应用。最早的儿科专著,隋代《颅囟经》共载医方56首,属外治法的方剂28首,其中就有外敷法的应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药8首。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很多敷药疗法,如药敷神阙治疗水肿法等,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

虽然贴敷疗法在明代以前有大量应用,但其应用范围和理论基础并不十分明确,纵观整个贴敷疗法的发展历程,鼎盛时期及理论成熟应属清代。在这一时期,贴敷疗法的发展以膏药的应用为代表。对于膏药,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谓:“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一段论述已较明确地阐述了贴敷疗法皮肤吸收的机制。

吴尚先将从事研制膏药等外治法所获的丰富医疗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编撰成《理瀹骈文》(又名为《外治医说》),是一部以中医学理法方药为理论依据,而以外治法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著作。这应该是我国早期的外治经皮吸收理论,使贴敷疗法达到更为完善的水平。

目前,随着中医外治法的发展,贴敷疗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全新发展。很多关于贴敷疗法的著述出版,《中医外治杂志》的公开出版发行,为贴敷疗法的发展交流提供了平台,我国政府在“十一五”期间也设立了中医外治疗法研究的专项课题。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科交叉变得更加必要,利用声、光、电、磁等原理配合中药贴敷治疗的方法不断出现,贴敷疗法不断创新。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药用新辅料特别是高分子药用材料的应用,除了传统的贴敷剂型外,涂膜剂、膜剂、巴布剂、贴膏、贴片等经皮给药新剂型不断出现;并对中药贴敷经皮给药透皮特性、影响因素和吸收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以揭示中药贴敷经皮给药这一古老给药方式的客观、科学的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第二章 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

贴敷疗法是用适宜技术将药物制成散剂、糊剂、膏剂、饼剂等,贴敷于病变部位或穴位上而起治疗作用的方法。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有如下3方面:①药物对相应经络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②药物吸收后的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③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一、经络穴位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联系和影响是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实现的。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可“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气血运行出入的通道,而穴位则是脏腑气血在运行中的汇聚之处,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映相应脏腑生理、病理情况,也是临床上治疗脏腑疾病的刺激点。邪于内致病,当于在外的经络腧穴有所反应,故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感传,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经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和放大效应,经络系统是低电阻的运行通路,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迅速在相应脏腑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药物贴敷于皮肤及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或脏腑精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病灶,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局部代谢产物的排泄,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还可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

对具有不同特性的药物,在皮肤、经络腧穴辨证用药后,通过病体的皮肤及相应经络腧穴进行吸收,并对局部产生一定的刺激,某些成分易于透入皮肤而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散布于全身,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穴位贴药还可能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产生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二、局部或全身药效作用

药物的贴敷吸收除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有关外,还与皮肤有关。药物渗透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有两条,即表皮途径和附属器途径。表皮途径是指药物透过表皮角质层进入活性表皮,扩散至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途径,它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另一条是皮肤附属器吸收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吸收。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的穿透速度要比表皮途径快,但因附属器数量少,故其不是主要途径。

药物贴敷后在贴敷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从5%~15%增至50%,皮肤水化,引起角质层细胞膨胀成多孔状态而使其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易于药物穿透。研究证明药物的透皮速率可因此增加4~5倍,同时还可使表皮温度从32℃增至37℃,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贴敷制剂中的基质多含有机溶剂,这有助于药物的跨膜转运。一些芳香药物及贴敷药物的透皮促进剂可促进药物吸收。三、综合作用

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应用以敷脐疗法为代表。

脐部神阙穴属任脉、督脉,二脉互为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故神阙穴与诸经百脉相通,又为冲脉之经所行之域。冲用任脉之海,任、督、冲三脉经气相通,更由奇经纵横,串通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和皮、肉、筋、膜。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最薄,血管丰富,屏障功能最弱,药物容易穿透并弥散而吸收,并且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故渗透力较强,因而脐部皮肤给药,更有利于药物吸收。脐部皮肤除了一般皮肤所具有的微循环网外,脐下腹膜还布有丰富的静脉网。浅部和腹壁浅静脉、胸腹壁静脉相吻合,深部和腹壁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从现代医学上说药物在脐部皮肤穿透后,直接扩散到静脉网或腹下动脉分支而入体循环,所以经脐部皮肤吸收比较迅速。现代医学也证明脐部比其他透皮给药部位更易于药物吸收,生物利用度高。

脐疗的实践表明,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主要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其次是药物的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增强了药物的作用,药物外敷于病变部位、穴位上则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从而对机体进行调整。第三章 贴敷药的常用剂型

贴敷疗法使用的剂型很多。常用的有下列8种,其中散剂、糊剂、膏剂最为常用。一、散剂

根据病情辨证用药,确定外敷散剂配方后,将配方中的特殊药物按要求进行炮制,然后混合加工粉碎成细末。也可将配方中的单味药材单独进行加工研细过筛,根据处方混合。用时将散剂可直接外撒于患部,或者和水、白酒、醋、油等调拌均匀,应根据患者症状及皮肤干湿燥润等实际情况,分别将敷药料调拌成稀湿状、黏稠状。分装后,消毒备用。散剂

1. 贴敷方法

患部或穴位先用乙醇擦洗,再贴敷药物;也可先进行推拿、刺血、拔罐施术后敷药,把贴敷的药物用纱布包扎好。对于胸、腹或关节处可选用胶布贴于药上,但胶布上要剪几个孔,以便通气,隔1日或3日更换敷药1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在敷药外面进行熨烫或渗透酒药,以增强药效。

2. 散剂特点

散剂的特点是制作方法较简便,贴敷时药量增减可灵活掌握。凡贴敷穴位,由于药散集中于穴位,故用量不宜过多。凡贴敷患部,药散应散布四周,用量可多些。散剂研成细末后,瓶装密封可长期存放,需要时随调随用。散剂稳定性高,储存方便,疗效迅速,且药物粉碎后,接触面积较大,刺激性增强,易于发挥作用。

3. 疗效反应

一般用水调拌的散剂,其药性渗透力较弱,开始贴敷无明显反应,仅肿毒红紫患部有冷凉之感。如用的是消肿散热解毒药,贴敷1日即有疗效反应。

凡用白酒调拌的散剂,其药性渗透力较强,对陈旧性损伤、瘀血包块、内伤疼痛等在贴敷1日以后,皮肤出现瘙痒者为正常反应,贴敷3日后可换药1次。

凡配合推拿、刺血术、拔罐等施术的,若散剂贴敷的患部或穴位出现水疱或流水样液,均为散剂敷药的正常反应,可停敷1~2日后再贴敷。

4. 注意事项

① 散剂一定要研成细末,不可有粗粒存在。

② 散剂一般应加入芳香开窍、具有渗透皮肤能力的药物。

③ 凡患者皮肤有外伤出血、溃烂等,不可直接用散剂贴敷,可采用专治外伤出血、溃烂的敷药。

④ 散剂敷料在存放中注意防潮、防霉、防虫蛀等。凡调拌后的敷料在临床上只使用一次,如药性较强的敷料,可连续使用两次。二、糊剂

含有25%以上固体药物的外用半固体制剂称为糊剂,制法与散剂、软膏基本相同,稠度大于软膏。可将鲜药直接捣烂成泥糊状,或将处方应用的药物经过加工粉碎研为细末,过筛混合后,加以调和剂(黏合剂)如水、唾液、酒、鸡蛋清、醋、芝麻油及某些生鲜药物的鲜汁等调和而成。用时涂于穴位,外用纱布固定。此法可延缓药效,缓和药性,或取鲜药之雄烈气味,加强疗效。

1. 贴敷方法

在贴敷的患部或穴位,先用姜汁或白酒擦洗,消除皮肤上的不洁之物,如遇皮肤溃烂或疮毒红肿,应先进行清洗或拔毒处理,然后贴敷糊剂药物。凡在四肢部位及关节部位包扎不宜太紧。

2. 糊剂特点

糊剂药物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在临床上对中毒、损伤等疗效显验;糊剂贴敷后,患者皮肤顿感冷凉退热;有健肤活络,消肿泻热的功效;糊剂可以缓慢释放药效,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另外,糊剂对外伤性皮肤溃烂、疮疡肿毒等有润肤祛毒、生肌收口的作用。药糊

3. 疗效反应

用糊剂贴敷治疗高热、红肿疼痛、中暑昏迷、实热急症等,其疗效反应快,在3h内即有疗效反应;而跌打损伤、内科疾患,疗效要在3日以后才可以见到;而疑难杂症要连续贴敷数次,才略见疗效反应。

4. 注意事项

① 糊剂药物一定要加工研细,捣烂为准。

② 凡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患部皮肤对药物过敏者,均不宜过久贴敷。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

③ 糊剂贴敷后,为加强药性渗透性,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在包扎纱布外面适当地淋撒白酒、醋或其他药液等。三、饼剂

制备方法与散剂基本相同,将应用的药物经过加工粉碎、研细过筛,将细粉与合适的辅料(水、面粉等)混合均匀后制成饼状;或取药物的浓煎液加入适量面粉,制成小饼状,放笼上蒸熟。也可将新鲜药物捣烂与适宜液体及面粉混合后捏饼贴敷,成形的饼可放在日光下晒干或文火烘干,以不散为度。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在饼中间与皮肤接触处做一凹陷,内可加一些散剂或者药糊,以增强饼剂的药性。药饼也可做成长条,围成圆圈,中置药糊,挤压而成饼剂,其大小根据贴敷的部位及病情确定。可在饼剂上同时施加灸法,以利药物吸收和激发经穴效应,饼剂主要用于脐疗及温灸。药饼

1. 贴敷方法

贴敷时,可以将饼剂加热后贴敷,然后用纱布或胶布包扎固定。隔1日或2日更换1次,如将饼剂放置在腰带或绷带中包扎一定部位可半月更换1次。

2. 饼剂特点

饼剂药性较缓,药物多选用草药或蔬菜、水果等。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和婴儿,或有皮肤过敏者使用。饼剂贴敷对皮肤刺激性不强,贴敷时间为1~2日。治疗时可根据病情随时换药。另外,饼剂贴敷后可适当配合艾条温灸,以使药性较快传导入里。温灸可1日数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3. 疗效反应

饼剂多采用新鲜药物配制,在临床上对部分急性症状贴敷后,在5min至1h内就有疗效反应。其他慢性疾病,一般在2~3日后才有所反应。饼剂贴敷初期,皮肤有冷凉感,中期皮肤瘙痒,后期皮肤有水疱或隐疹。个别患者不适应对皮肤刺激性较强的新鲜药物,不宜过久贴敷,应在一次贴敷后间隔2日再贴敷。

4. 注意事项

① 因饼剂药物多选用新鲜药物配制,有些应蒸熟贴敷,但不能久蒸,以蒸熟为度,以免药性走失。

② 凡外伤出血或皮肤溃烂等,不宜用饼剂贴敷。如用饼剂作拔毒或急证止血,在药物配伍上应慎重考虑。

③ 贴敷饼剂后,患者应少走动,避免饼剂散落。四、丸剂

丸剂俗称丸药,将处方药物粉碎成细粉后,将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赋形剂,如蜂蜜、蜡、凡士林等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剂型,丸药的大小可根据患者及临床需要,灵活掌握。定型后的丸剂直接贴敷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在一些孔窍使用丸剂贴敷要注意丸剂的大小应适合相应孔窍,不能过大或过小。药丸五、膏剂

在使用上分3种类型。

① 硬膏 又称膏药,是祖国医学传统的固体制剂。制法是将应用的药物放入麻油或其他油类内浸泡,煎熬至一定程度,去渣后加入铅丹、白蜡等收膏呈暗黑色膏药,再将膏药涂抹于布或纸等裱背材料上以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36~37℃时则熔化,可治疗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并有机械性保护作用,用法简单,携带、贮存方便。

② 软膏 又称药膏。是用适当的基质(醋、酒、凡士林、猪油、茶油、蓖麻油或蜂蜜等)与药物粉末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易于涂抹在皮肤、黏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基质在常温下是半固体,具有一定的黏稠性,但涂抹于皮肤或黏膜能渐渐软化或熔化,有效成分被缓慢吸收,持久发挥药效。

③ 浸膏 是一种半固体制剂。制作方法是将应用药物粉碎后,加入适量水中,用锅煎熬浓缩制成的一种稠膏状物,用时贴敷于皮肤或穴位上。黑膏药

1. 贴敷方法

临床上使用时,首先应将膏药烤软,然后进行搓揉,将四周药料调揉厚薄匀称。根据患者情况,在贴敷膏药内还可以添加丹药。丹药一般是在搓揉膏药时少许地加入,待膏药微凉后贴敷于患部。

2. 膏剂特点

膏剂可保持较长的药性,制作良好的膏剂可存放数十年之久。在贴敷一定部位或穴位时,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延长贴敷时间,或用一张膏剂反复多次贴敷。

另外,根据临床辨证,将膏药烤化后再加入一些丹药,可进一步提高膏剂药效。如患者疼痛,可加入芳香性药物。除加丹药外也可加入散末药物,然后烤化揉搓拌匀。贴敷时应掌握膏药的温度,切忌过热烫伤皮肤。

3. 疗效反应

膏药的疗效观察分两种,一种是见效快,凡是跌打损伤、红肿胀痛的患者,药贴后,1~3日内就见疗效。开始是患处疼痛减轻,然后红肿渐消,即活络镇痛、活血化瘀;另一种是见效慢,凡是内科疾病、风湿痹证,贴敷后1周或2周内才有所反应。开始皮肤痒痛,然后皮肤发疱,药性渗透入里(即入筋或骨)一般要在3日以后;还有一种方法是,膏药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如刺血术、针灸推拿、拔罐熨烫等,贴敷药性反应十分迅速,贴敷1日后皮肤瘙痒,2~3日皮肤奇痒难忍,3日后可取下膏药,如皮肤呈白水疱点状为正常反应。

4. 注意事项

① 膏药的熬炼一定要掌握火候,用火不可太猛或太弱,不然膏药会粘不牢,药性发挥效果差。

② 在贴敷膏药中掺入丹药时,丹药不可太多。根据病情,适当地增加少量镇痛或祛风、散寒或芳香类丹药即可。

③ 贴敷药物后皮肤呈水疱状,可用消过毒的针点破水疱,隔2日后再贴敷膏药。

④ 出现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六、锭剂

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加适当黏合剂制成纺锤形、圆锥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制剂。外用时可用水、醋或麻油等磨或捣碎成粉,调匀涂布患部或穴位。这种锭型多用于慢性病,减少了配制麻烦,便于随时应用。常用锭剂有紫金锭、万应锭、蟾酥锭等。紫金锭七、鲜药剂

将应用的生鲜药物,捣烂或切成片,直接贴敷于相应的穴位上。鲜药八、水渍剂

将应用药物,加水煎熬,一般水位高于药物1.5cm。熬至原水减至二分之一时,以纱布两块,浸透药液,轮换溻渍穴位,每次2~3h,一日1次或3次,此法可使药气由外入内,无处不到,既可振奋气机,疏通经络,又可滋生津液,濡润器官,如腰痛渍等。浸渍第四章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 贴药时,必须很好掌握病人姿势。根据患病部位或穴位所在部位,分别采取平卧(侧卧、俯卧、仰卧)、正坐、俯首、平肩等姿势,使药物能伏贴稳当,以防药物流失或灸熨烧灼。

② 贴药部位要按常规消毒。因皮肤受药物刺激会产生水疱和破损,容易发生感染。通常用75%乙醇棉球作局部消毒。

③ 贴药后要外加固定,以防药物脱落。通常选用的为医用胶布或不含药物的清膏。若贴在头面部的药物,外加固定特别重要。这可防止药物掉入眼内,避免发生意外。

④ 每个或每组穴位,不宜连续贴敷过久,要交替使用,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肤溃疡,影响继续治疗。

⑤ 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烈的药物进行发疱,以免发疱遗留瘢痕,影响美容或活动功能。

⑥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及某些敏感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穴等处不宜采用贴药发疱治疗。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起流产。

⑦ 小儿的皮肤嫩薄,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药时间也不宜太长,一般只能贴1~2h或1h以内,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并要注意做好护理,勿令抓破和拭擦。

⑧ 穴位贴饼剂或贴药后加灸加熨,要掌握温度适当,不能烫伤。灸后的艾炷要及时熄灭,以防复燃,引起火灾事故。

⑨ 对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等的患者,使用药量不宜过久,以免患者发生呕吐、眩晕等。

⑩ 使用膏剂贴敷时,应注意膏的软硬度,并须及时更换,以防药膏干燥、裂伤皮肤,引起疼痛或溃烂。

⑪ 在冷天和严寒情况下,用药贴敷穴位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在夏季用药贴敷穴位,胶布固定后,防止因汗液浸润而致滑脱,宜用绷带固定。

⑫ 有皮肤过敏或皮肤破损者,不宜用此法。

⑬ 由于某些中药成分有毒,炮制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贴敷疗法前,要向专业的医师咨询;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临床篇第一章 内科常见病第一节 面瘫(口僻)

口僻又名面瘫,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面神经麻痹。该病起病急,病前有受凉、吹风史;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男性较多;常为单侧发病,偶见双侧。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眼睑不能闭合,额部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做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和噘嘴等动作,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之间;可伴多泪,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疱疹等症状。

本病病位在面部经络,与阳明经、少阳经关系最为密切。病机特点为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或素有风痰瘀血内蕴或耳周及耳内疾病影响,面部经脉阻滞而发病。一、单方便方

1. 黄芥子:针刺后,用黄芥子末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摊在纱2布上,面积2~3cm,厚0.5cm,外敷患侧颊车、下关、地仓三穴之间,麝香虎骨膏固定。如有额纹消失加敷阳白穴,眼不能闭合加敷太阳穴。敷后12~24h取下,局部红肿起水疱时,外搽甲紫溶液(紫药水)即可。凡未愈者可间隔10~15日,再行重复治疗。(《中医外治杂志》,1994年第4期)

2. 白芥子:取白芥子粉15g敷于患侧,上至阳白穴,下至地仓穴,8h后取下,此时局部紫黑色并起水疱,涂烫伤膏5日后皮肤恢复正常,无瘢痕及色素沉着。(《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6期)

3. 鳝鱼血:先将患部洗净擦干,取活鳝鱼一条,用镊子夹住离头三寸处,用菜刀把头剁下,将其血滴于茶碗内,待鳝鱼身体不动时,从尾至刀口挤两三遍,使血出净。医者用食指醮血涂于患者麻痹侧面部之四白、牵正、迎香、地仓四穴上,面积为五分硬币大,片刻血干再涂上一层,涂够三层后,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神灯)下照射10min。以上为1次治疗。每日涂鳝鱼血3~4次,神灯照射1次。第二日治疗前,应将脸洗净。当涂上鳝鱼血3min左右患侧面部即有牵动感,治疗3日后面肌有跳动感。(《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第2期)

4. 自拟千金子膏:将千金子捣成泥状,成人按5∶1加入冰片,和匀,涂摊于小圆布上,左歪敷右,右歪敷左,贴敷健侧太阳穴、下关穴及颊车、地仓等穴,若见矫正即速取下药物,勿让矫正太过,早期治疗一般1~3次即可,隔日换药1次,应嘱患者随时观察病情转归进程,结合辨证采用中药内服适应证方剂,一般使用7~14日。(《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3期)

5. 巴豆: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直径1.5cm圆孔,贴于太阳穴,使穴位暴露;取巴豆6~8粒,去壳,大蒜3瓣,捣碎成糊状,将其敷于圆孔处,上面再贴一胶布固定即可。6~8h后揭除胶布,可见皮肤起水疱,此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内液体,外敷京万红软膏。隔日观察皮肤,换药1次。(《华北国防医药》,2003年第5期)

6. 马钱子:用马钱子研成细末置于风湿止痛膏中心部位,分别贴敷在患侧太阳、下关、颊车穴位,每3日更换1次。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停止贴敷。(《广西中医药》,2001年第5期)

7. 牙皂末:取牙皂末30g,用醋调成糊,涂于患侧颊车、地仓穴,每日换药2次。(《穴位用药》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第1版)二、秘验方

验方【组成】蔓荆子6g,生黄芪6g,炙甘草9g,全蝎1条等。【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生姜汁调为糊状。将调好的糊剂外敷于患侧面部(口角左斜涂右侧,口角右斜涂左侧),一昼夜换药1次,5日为1疗程,用药期间应避免冷风刺激。【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5期。

验方【组成】生白及15g,米醋、姜汁适量。【用法】将白及加水浸泡30~60min,文火煎煮30min,过滤后再加水煎20min,滤汁去渣,合并头二煎药液浓缩成糊状,然后加米醋和生姜汁适量,烧沸调匀即可。

先用温开水擦洗患侧,再将加温的药液用鹅毛醮涂患侧,每日3~5次,翌晨仍先温水擦洗再涂,病程长者可同时用白及粉内服,每次30g,饭后用姜汤送服,每日3次,5日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

注意:外涂面部时应歪左涂右、歪右涂左,切勿反了,不要涂入眼内,涂药后要注意保暖,避风或加热敷,个别病例涂药后有痒感或有红点,停药后则自行消失,一般无需处理。【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第2期。

验方【组成】血竭6g,没药9g,乳香9g,儿茶6g,铅丹9g,黄精120g,郁李仁100g(去壳),麝香1g(另包)。【用法】前五味药焙干,研成粉末,黄精放入温水中浸泡24h后,连同郁李仁碾成膏状,再调入药末备用。

取厚4~5层纱布块,其大小视患侧面颊,将所制成的药膏,摊敷于纱布上,厚度约0.4cm,最后将麝香的1/2撒于药膏上,贴敷患侧面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1期。

验方【组成】全蝎、白僵蚕、白附子、白芷、防风、羌活、红花、川芎各6g,茯苓、乳香各10g、肉桂、吴茱萸各4g。【用法】每剂药用4~6层纱布,做成5cm×5cm大小的4只小药袋,把药研粗末分别装入袋内封口,然后把药袋放入500ml水中煮沸10min。

待药液冷却至50℃左右时,用其中的两只药袋一组热敷在翳风、牵正穴位上,待药袋冷却时再放入热水中加热;再将另两只药袋热敷在巨髎骨、地仓穴位上,两组轮换热敷4次,每日做治疗2次,每剂药可连续用2日,此项治疗法由患者自己完成,首次由医生指导,注意请勿烫伤皮肤。【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5期。

验方【组成】斑蝥8个,巴豆8个,生姜50g。【用法】上药混合捣烂成膏,摊于双层纱布上。将制成的膏药贴敷于患侧面部。范围:上界为眶下缘、太阳穴稍上方至发际,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齐,外界为耳屏前下颌骨开支平齐,内界为鼻唇沟,绷带包扎固定。每隔2h可在纱布外滴水10滴左右,视纱布厚薄而定,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促使局部充分发挥药效。8h后,去除贴敷物,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中液体,用香油纱布覆盖疱面保护,每日更换1次,一般疱面贴敷4日左右即可。贴油纱后,用艾条熏蒸,以驱散余邪,预防邪毒内侵,每日数次,时间愈长效果愈佳。

注意:从治疗之日起,让患者食发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食热饭,居室避风一周。【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4期。

验方【组成】巴豆1个,斑蝥1个,生姜1块(如枣大)。【用法】将巴豆去皮,斑蝥去翅、足,生姜切碎,将以上3味药共捣碎,制成约0.5cm大小的药饼,备用。

在患者的患侧取牵正穴(位于耳垂前0.5~1cm处),先用热毛巾将局部擦洗干净,而后,将药饼贴敷在牵正穴上,用麝香虎骨膏固定,约2.5~3h即可取下,以局部微发疱为宜(部分病人可在药膏取下数小时后发疱)。如一次不愈,可在一周后重复贴敷,如局部有破损或渗液,可局部涂少量甲紫或烧伤药膏即可。【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第3期。

自制牵正膏【组成】荆芥、防风、桂枝、川芎、当归、赤芍、白附子、胆南星、僵蚕各50g,全蝎30g,蜈蚣10条,香油1000g,铅丹500g。【用法】上药浸入香油24h,用文火熬至药枯,去渣过滤,加入铅丹充分搅匀,文火徐徐成膏。

取纯棉布1块,大小以将周边下关、颊车、四白、地仓等穴完全覆盖为宜。药膏适量,均匀涂于棉布之上,厚约0.2cm,贴敷患处。每3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药膏冷却后可加温变软再用。【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2期。

桂细散【组成】肉桂10g,白芷5g,细辛5g。【用法】将上药碾细成散剂。加散剂1g于膏药上贴太阳、地仓两穴,向左歪斜则贴右侧穴位,向右歪斜则贴左侧穴位,贴3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6期。

松香玉真膏【组成】松香300g,防风、羌活、白芷、铅丹各250g,天麻、制南星、白附子各200g,麻油2500ml。【用法】先将防风、羌活、白芷、天麻、制南星、白附子六味药加入麻油中,用文火煎枯,滤去药渣,再加入松香、铅丹收膏,冷至25℃左右保温将药膏涂布于牛皮纸上备用。

将上药膏加温熔化后,分别贴于患侧下关、颊车、太阳穴。此外,每5日用75%的酒精擦揉上述穴位1次,更换1次膏药,总疗程不超过30日。【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第2期。

牵正膏【组成】马钱子60g,白附子、猪牙皂各80g,樟脑15g。【用法】上药粉碎成极细末,过100目筛,用蓖麻子油调制成稠膏状,置油膏缸中备用。

先将透气医用胶黏带或医用胶布剪成圆形,直径约2cm。取上药约绿豆大小,置于胶黏带(或胶布)中央,药堆聚成圆形,贴敷腧穴。取穴:阳白、攒竹、太阳、四白、颧髎骨、迎香、地仓、颊车、大迎、牵正、完骨等穴。一般选用8个腧穴贴敷。

注意:贴敷过程中出现微痒、微痛感为“得气”现象,无须揭去药膏或中断治疗。贴药后腧穴处微红者亦不需处理,适当偏离微红部位贴药即可。牵正膏治疗面神经炎每天上午贴敷1次,次日上午更换。10日为1疗程,一般使用1~2个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1期。

三白膏【组成】白花蛇10条,白芷100g,白附子40g,冰片5g。【用法】上药晒干,共研极细末,瓶装密封备用。

将药用白纸粘贴在7.5cm×7.5cm的红布块上,以熔化的黑膏药油在红布面摊成小圆形膏药,每张膏药上撒入上述药粉1g,混入膏药油中摊匀,上覆盖玻璃纸,装入小塑料袋中,封口备用。

以患侧下关穴为中心,用三白膏药1张,揭去玻璃纸,放酒精灯上慢慢烘烤,待软化后趁热贴上。每4日换1张,可给患者带回自贴,直至痊愈即停止使用。治疗期间,嘱戒酒、忌食辛辣、注意避风。患侧面部无膏药处可用湿毛巾热敷,并辅以按摩,每日数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2期。

新牵正膏【组成】蓖麻仁10g,松香末30g,蜈蚣15g。【用法】上药分别研细末。取纯净水1000g煮沸后,倒入蓖麻仁,煮5min,入松香,小火煮3~4min,再入蜈蚣粉,煮1min,倒入备用的1000g冷水盆中,捻收成膏,切成糖块状,每块3~6g备用。

用时将膏药用热水烫软,捻摊在小圆布上,贴患侧下关穴,用胶布固定,5~7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2期。

自制面瘫膏【组成】白附子0.5g,麝香0.2g,乳香0.5g,蓖麻子9粒,凡士林膏20g。【用法】将前三味药研末,过筛去渣,将蓖麻子捣烂,然后与凡士林膏混匀即成。将面瘫膏均匀摊涂于患侧面部,其上用大小合适的塑料布覆盖,周围以橡皮膏封闭固定,以保持膏药湿度,保证药液成分充分内渗。隔3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3期。

麝香血竭膏【组成】麝香1g,血竭15g,蓖麻仁(去皮)100g。【用法】先将血竭、蓖麻仁捣烂如泥,再取棉布一块,按面部大小剪成3块直径约10~18cm的圆形布块,将上药分成3份。每次应用前,先将1份药膏摊至棉布上,再将0.3g麝香撒于膏药表面。

敷药前用毫针取患者下关穴,成人直刺1~1.5寸,强刺激不留针,起针后即将药膏敷于耳前面神经分布区,胶布固定,按压贴牢即可,每6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5期。

牙皂鳝鱼血方【组成】鳝鱼数条,猪牙皂末适量。【用法】取鳝鱼数条,背黑者为佳,断其尾让其滴血与猪牙皂末适量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面积5cm×5cm左右,厚0.5cm。外敷于患侧颊车穴与地仓穴之间,用麝香壮骨膏固定。敷后数分钟即觉患侧面部肌肉抽搐,12~14h取下。局部如有红肿水疱可挑破水疱,外擦红霉素软膏,避开皮损部位继续外敷,或隔1~2日待皮损部位痊愈继续外敷。病程时间超过1个月、年龄40岁以上者需加服补阳还五汤和牵正散加减以提高疗效。【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6期。

陈氏牵正膏【组成】巴豆3~4粒,斑蝥6个,老生姜5g,冰片粉1g。【用法】将前二味药为细粉,与老生姜一起锤成膏,均匀地摊平在5cm×5cm的纱布上面,撒上冰片粉,在洁净纱布外侧面放同纱布大小的塑料薄膜,以保持药膏的湿度,促使药效向组织内渗透。

将陈氏牵正膏贴于牵正穴处,胶布固定,6~8h除去药膏,局部起水疱,挑破水疱,放出疱液,外涂红霉素软膏或香油,即达到治疗目的。忌凉、避风1周,本方法每3个月1次,可用3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1期。

鳝血乳香方【组成】鲜鳝血、乳香末适量。【用法】鲜鳝血加适量乳香末拌匀备用,左歪涂右侧穴位,右歪涂左侧穴位。取穴:地仓、颊车、下关、颧髎、大迎、巨髎。【来源】《穴位用药》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

附乌散【组成】熟附子、制川乌各90g,乳香30g。【用法】上药研成细末,分成8~10包。临用前加生姜末3g,放入药末内,用开水调成糊状,即可使用。

取太阳、地仓穴。敷药前嘱患者用生姜片擦患处,擦至局部充血为好,再将上药敷患侧(上至太阳穴,下至地仓穴),宽约3cm,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嘱患者用热水袋热敷,第二日另取一包,加生姜末3g,配制用法同上,每日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来源】《穴位用药》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

面瘫膏【组成】制草乌、生芥子(鲜者佳)、制马钱子各9g,细辛15g。【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加入适量凡士林和少量松节油调成糊状。在患侧的颊车、地仓、下关、太阳、四白、眉冲等穴位处交替贴,每次贴穴2~3处,贴12h取下,每日换药1次。【来源】《穴位用药》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

治膏【组成】干鹅不食草9g,鲜鹅不食草15g。【用法】将干药研成细粉,与凡士林混为软膏,均匀放在纱布上,再取鲜鹅不食草捣烂如泥,共摊于纱布上。患者面部向左歪斜贴右面,向右歪斜贴左面,每2日换药1次。【来源】《中药贴敷疗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年。第二节 痹证

痹证,是因风、寒、湿三邪相结合侵袭人体,阻痹经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为特征。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有关。一、单方便方

1. 苍耳叶:取新鲜苍耳叶适量洗净捣烂摊在小片塑料薄膜上,贴敷患处,包扎固定,干后更换新药,不拘次数。(因虑及对皮肤的刺激,建议改为每晚敷药1次,翌晨取下。《中医外治杂志》,1992年第3期)

2. 川芎:将川芎研粉过筛,用醋拌成稀糊状,密封储罐备用。治疗方法: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装入适量川芎粉,放置足跟上,暖水袋中装入32℃左右热水,将患侧足跟踩于其上,每晚治疗20~40min。川芎粉热敷后可再入醋调以供第二次使用,第三次则换新药,每10日为1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治疗期间可配合热水烫脚。(《中医外治杂志》,1998年第2期)

3. 毛茛:取新鲜毛茛全草适量,洗净,捣烂如泥,盛入一药瓶盖内,敷于所选穴位或患部皮肤,再用胶布固定瓶盖。贴敷范围一般直径不超过2cm,一次贴敷部位不得超过两处,贴敷时间为2h,敷处略有火辣或针刺感,一夜后敷处皮肤发红、水肿、起水疱,用针刺破,待黄水流尽。为预防感染,局部可涂甲紫药水,继发感染用青黛敷之。(《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3期)二、秘验方

验方(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组成】透骨草20g,牛膝20g,乳香、没药、红花、川乌各15g,独活、穿山甲、五灵脂、血竭、防风、白芥子、细辛各10g,冰片6g。【用法】取上方用45%酒精2500ml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后备用。治病时取10cm×10cm大小,厚10cm棉纱垫,用药液浸湿,外敷于患侧膝关节部位,外用红外线灯照射,热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1h,每日1次,连续治疗15日为1疗程。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4期。

验方【组成】川芎60g,白芥子12g。【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陈醋调膏(每穴用药5g),摊于4cm×5cm的塑料薄膜上,贴于腧穴,胶布固定。每次贴5~10h,7日贴1次,连贴4次为1疗程。肩关节取穴:肩髃、肩髎、臑俞、阿是穴;膝关节取穴:血海、梁丘、膝眼(双)、足三里;腰痛取穴:命门、肾俞(双)、志室(双)。其他关节可据证选穴。【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1期。

验方【组成】仙人掌若干,川芎、威灵仙各50g,米醋适量。【用法】先将川芎、威灵仙两药焙干,磨成粉末状,然后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备用。再取仙人掌用刀将其两面的毛刺刮去,对剖成两半。

将上述糊状药物适量敷在仙人掌的剖开面,并贴到足部疼痛处,最后用绷带胶布固定。敷12h后,再按上法换半片。1周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2期。

验方【组成】生姜(带皮)500g,松节(去粗皮)200g,葱白(带须)100g,生天南星、生草乌、白芷、姜黄、独活各50g,苍术、路路通、皂角刺各25g。偏风加防风、威灵仙各25g;偏寒加麻黄、桂枝各25g;偏湿加薏苡仁、防己各25g;偏热加栀子、黄柏各25g;偏瘀加红花、桃仁各25g。【用法】生姜用粗纸包裹、浸湿、煨熟、打烂如泥(后下);葱白打烂如浆(后下);其余药碎成粗末,放在铁锅内,加入适量黄酒,文火加热,拌炒至烫手时,再加入生姜、葱白拌匀,离火,装入棉布袋内(视患部大小自制),趁热在患部烫熨,既要使患部发红发热,又不致肌肤烫伤。候冷,将药料敷于患处,绷带包扎,次晨取下,当晚如法再用(但每次需重新再加葱白),每日临睡前1次,每剂药可用10日,10日为1个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第5期。

验方(用于腰椎骨质增生疼痛症)【组成】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伸筋草、樟木、红花、乳香、没药、杜仲、独活、白芷、威灵仙各10g,丁香2g,细辛5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为一份量。用米醋拌匀,以醋不从药粉渗出为度,装纱布袋内,放在所要治疗的部位上,然后置神灯照射药袋,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直至烤至醋干,药粉散开,约1h左右,每份药粉可再复用1次,每日治疗1次,如皮肤不耐醋者可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未愈者可隔1周后进行第2疗程治疗。【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3期。

验方【组成】红花10g,威灵仙、乳香、没药、血竭、黑胡椒各30g。【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过筛备用。根据患病部位,取5~7g药末,加醋或药酒搅拌成膏状敷于患处,其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再贴上胶布,最后用绷带包裹固定。每日1次,每次3h,10日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5期。

验方【组成】独活、桑寄生、桂枝、麻黄、红花、川芎、赤芍、血竭、王不留行、川牛膝、杜仲、续断、补骨脂、骨碎补、狗脊各二等份,地鳖虫、干地龙各一等份。【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饴糖调制成膏状,均匀摊在棉纸上,直接敷在患膝上。1疗程3~5次,每次贴敷3日,一般2~3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6期。

验方【组成】草乌1份,天南星1份,白芷5份,莱菔子5份,北细辛1份,徐长卿2份,黄柏5份,苍术1份,三七3份,川牛膝1份,防己3份。【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加酒调成厚糊状,均摊纱布上,敷患膝,盖油纸,外用绷带包扎。【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第6期。

验方【组成】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骨碎补、木瓜、桂枝、防风、川乌、草乌各30g,红花、牛膝、川椒、乳香、钻地风、赤芍、白芷各20g。【用法】上药分两等份,用纱布缝制成两个约20cm大小的药袋(纱布4层),将药装入后,用陈醋浸透,放于锅中蒸热,外敷患处。两袋交替使用,每日2次,每次20min,10日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1期。

验方【组成】生三棱、生莪术各3g,生草乌5g,生酒糟适量。【用法】前三味药研粉末,均匀撒在酒糟面上,然后敷到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日外敷患处1次,每次3~6h,痒即取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1期。

验方(用于骨质增生)【组成】附子20g,细辛10g,续断、威灵仙、杜仲、桑枝、桂枝各30g。颈部加葛根30g,胸腰部加金狗脊30g,膝部加牛膝30g,足跟部加地龙、地鳖虫各5g。【用法】将上药醋炒研末,装入粗布袋中。填装药物后,药垫规格分别如下:颈部20cm×10cm×8cm,胸腰部40cm×20cm×2cm,膝部20cm×20cm×2cm,足跟部10cm×6cm×2cm。药垫大小可自行调节,以舒适为度。颈部骨质增生入睡前将药垫垫于枕外粗隆至大椎穴处,不影响枕头的使用;胸腰部骨质增生将药垫垫于患部,取仰卧位;膝部可用护膝固定;跟部骨质增生可将药垫直接置于鞋内。半月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5日。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2期。

验方(用于足部骨质增生)【组成】丹参、红花、桃仁、生半夏、生南星、生草乌、白芷、白术各等份。【用法】上药混合研成粉剂,过筛备用。将患足或双足浸泡于温水盆中,水温应偏高,浸泡时间约10min左右,然后擦干,取粉剂15g,用凡士林调成膏,摊于纱布上,趁热贴于患足,用胶布固定,并保持6~8h以上,每日1次,以临睡时为佳。【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年第3期。

验方【组成】刘寄奴60g,川椒30g,川芎、川乌、乳香、没药、白芥子、肉桂、细辛各20g,樟脑、冰片各5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火针治疗后,取上述药粉适量,用酒精(8∶2)调成糊状,敷于局部,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次为1个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1期。

验方【组成】白矾200g,食醋1000g。【用法】将白矾置于食醋中加热熔化,待凉后,取生姜50g,切片,浸泡48h。取大粒食盐块1000g,用锅炒热后装入布袋,将浸泡后的姜片贴于患处及周围,将热盐块放于其上20~30min,避免皮肤烫伤。【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3期。

验方【组成】水蛭、猪牙皂各150g,肉桂30g,白花蛇5条,冰片20g,血竭30g,麝香5g。【用法】上药除麝香外,研末备用,将肉桂、白花蛇、冰片、血竭研成细粉,过筛混匀,水蛭、猪牙皂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kg同掷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铅丹750g加入油内搅拌均匀,收膏,将膏徐徐倒入冷水中,按常规法去火毒。同时取膏用文火熔化,将上述药粉末加入搅匀,分摊于牛皮纸或布上即可,麝香粉在治疗前临时撒在膏药表面少许即可。

贴膏药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再将膏药加热软化,撒上少量麝香粉贴于患处。每3日更换1贴,4贴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5期。

验方【组成】独活、苍术、黄柏、生大黄、当归、川牛膝各15g,丹皮、生薏苡仁、泽泻、郁金、白芥子各10g,板蓝根30g,忍冬藤20g。【用法】上药研细末,蜜水各半调拌备用。每次取药适量,摊于棉纸或纱布上,绷带包扎,隔日换药1次,3~5次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3年第5期。

验方【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牛膝、羌活各50g,土鳖虫、乳香、没药各30g。【用法】上药研末,每取40g,加醋或凉茶水调成糊,外敷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次2h,每日1~2次,每5日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第5期。

验方【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川牛膝、秦艽、防风、鹿衔草、桑寄生、川续断、淫羊藿、补骨脂各10g,生甘草5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米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以长、宽各6cm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5年第3期。

验方【组成】威灵仙800g,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乳香、没药、川断、细辛各500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取蜜(醋)调成巴掌大的饼状,直接贴敷患处,每24h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局部可稍加热。【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6年第1期。

验方【组成】桃仁、生川乌、生草乌、血竭、白芷各20g,制乳香、川续断、桑寄生各50g,赤芍30g。【用法】上药粉碎成细末,备用。取已粉碎的药末适量,食醋调成糊膏状,摊于20cm×20cm纱布块上,贴敷第三腰椎横突处,外衬塑料薄膜纸,胶布固定,并用弹力腰围固定,24h后去除药物。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来源】《河南中医》,2005年第9期。

验方【组成】当归、川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川乌、草乌、吴茱萸、延胡索、木香各等份。【用法】上药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用白醋适量,调成厚糊状备用。

取穴:大椎、颈夹脊、肩井、肩髃、手三里、外关、阿是穴、脾俞、肾俞、涌泉穴等。操作方法:首先在患者需要贴敷的穴位处用75%乙醇消毒,然后再将药糊制成厚0.5cm、直径约1cm规格药饼贴敷在穴位上,用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固定,24h后取下。每隔1~2日治疗1次。穴位贴敷处起水疱可间隔治疗次数,一般10次为1个疗程。【来源】《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第7期。

草乌镇痛膏(用于痛痹)【组成】生草乌50g,马钱子、乳香各40g,闹羊花、细辛各30g,白芷60g,赤芍100g,冰片12g。【用法】上药研粉调成膏状。第1次在疼痛部位敷约0.2~0.3cm厚,用油纸或薄塑料纸敷盖,外用绷带包扎,松紧要适宜,外用热水袋不断加热,每日换下已用的药膏1次,另敷新药膏0.1~0.5cm厚,然后将取下的药粉再用酒醋调膏重敷新药上包好,至药粉用完为1疗程。选择部位:上肢为指、腕、肘,下肢为趾、踝、膝关节,主要以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最明显处贴敷。【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4年第3期。

蛇散【组成】白花蛇1条,寸香1.5g,冰片、乳香、没药各6g,肉桂30g。【用法】除冰片、寸香外,其余四味焙黄,共为细粉,然后加入冰片、寸香研匀,装入瓶内密封备用。

将患处用温水擦洗干净,取蛇散少许,撒在患处或腧穴上,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贴好,每3日更换1次,7次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4年第3期。

白乌散【组成】白芥子、生川乌、生草乌、威灵仙、透骨草、巴豆霜、杜仲炭、生乳香、生没药、蟾酥各等份。【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凡士林调匀敷于患处,贴药20h左右,患处有刺痒感,见患处起有小水疱即可揭去。水疱消失后,如法再敷。【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4年第3期。

白芥子膏【组成】白芥子、延胡索、细辛、防己、半夏、天南星、木瓜、制川乌、制草乌等。【用法】上药粉碎,过80目筛,装瓷缸备用。

取穴:膝关节取犊鼻(双)、梁丘、血海、足三里;踝关节取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肩关节取肩髃、肩髎、臑俞、肩前;肘关节取曲池、天井、肘髎、小海。每年初、中、末伏的第1日各贴药1次。每穴取药末3g,用生姜汁调膏,穴位用75%酒精棉球擦后贴敷,外用敷料或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贴药时间一般为3~4h,可根据贴后的反应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若贴后热辣、烧灼感明显,可提前去药,以防烧伤皮肤;反之贴后微痒舒适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3年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4年第4期。

乳没消炎痛【组成】乳香、没药各10g,血竭6g,吲哚美辛100mg。【用法】前三味药入钵研细过筛后加入吲哚美辛细面,混匀后撒于风湿膏或胶布上(每穴用药粉1~2g),贴于阿是穴。每3日1换,连贴3次以巩固疗效。【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1期。

益肾强筋蠲痹散【组成】骨碎补、狗脊、千年健、当归、淫羊藿、仙茅各60g,生乳香、生没药各50g,丁香、肉桂各20g,樟脑10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取50g加适量黄酒调成膏状敷于膝关节部位,外用绷带绕扎并佩用护膝,24h换药1次,10日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第4期。

颈痛散(用于颈椎病)【组成】当归、红花、防风、威灵仙、姜黄、羌活、透骨草、川乌各20g,冰片10g。【用法】前八味药共为细末,冰片为细末后单包备用。每次取药粉20g、冰片2g用食醋调成糊状,摊在两块8cm×8cm的布上,分别贴在两足部颈椎反应区,或压痛点,或小结节反应点,用胶布固定牢,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用药前用热水(以耐受为度)浸泡足部10min,再将反应区按摩数分钟后再贴药,效果更佳。【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1期。

祛风通络散【组成】威灵仙20g,桂枝10g,羌活、独活各15g,狗脊15g,杜仲15g,葛根20g,刘寄奴15g,五加皮10g,苏木24g,伸筋草20g,透骨草30g,仙茅15g,苏木24g,透骨草30g,淫羊藿15g,鸡血藤20g,细辛10g,高度白酒适量。偏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5g;偏湿者加苍术24g,花椒24g;偏瘀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10g,延胡索、川芎各20g。【用法】上药共为粗粉,布裹,放蒸锅内,蒸水开后20min即可,出锅前加入高度白酒约50ml,然后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剂可连用5日,10日为1疗程。【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3期。

杜仲膏(用于寒湿腰痛)【组成】杜仲、白芥子、延胡索各30g,川续断、细辛、乳香、没药各10g,桂枝6片。【用法】上药粉碎过80目筛,装瓷缸备用。

取穴:悬枢、命门、腰阳关为主,选配肾俞(双)、气海、大肠俞(双)。上穴交替使用,每次贴敷5穴。

取药末(每穴3g)用鲜生姜汁或陈醋调膏,摊于4cm×4cm的无毒塑料薄膜或纱布上,贴于腧穴,胶布固定。贴药时间,夏季2~4h,春秋4~6h,冬季6~10h。贴后热辣、烧灼感明显者可提前去药,以防灼烧皮肤;若贴后微痒舒适则可酌情延长贴药时间。每10日换药1次,连贴3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0日,连贴2~3个疗程,停药观察。疗程结束后,内服金匮肾气丸3个月以巩固疗效。嘱其勿受寒,适当保暖。【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年第6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