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中国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5:48:09

点击下载

作者:中航工业企业文化部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试读:

内容提要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报告篇

吴大观:航空人的精神丰碑

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谭瑞松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谭瑞松,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6年,吴老出生于江苏镇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4年被选送到美国研修航空发动机。1947年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做讲师。1948年,报国无门的吴老在党的召唤下参加了革命,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期,他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领导并参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工作。从1957年负责组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开始,在一线厂所奋斗了25年。1982年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常委,2004年离休。

吴老的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他一生相信党、拥护党、热爱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即使在“文革”中含冤受屈也从未动摇。他一生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加强党性修养,撰写心得笔记,定期汇报思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留下的56本学习笔记,字字刚劲饱满,篇篇厚重沉实,充满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无限热爱和无限信任。他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写道:“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洗雪国耻,才能救中国。”当他走出“牛棚”,有人质疑他的遭遇有悖于他回国的初衷时,他写道:“当年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这是我的荣耀,投奔共产党,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当航空工业发展遇到低潮时,他写道:“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振兴中国的航空工业!”

离开一线后,他仍不放松学习。即使90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关心时事政治;坚持阅读《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报刊,努力掌握党的理论和政策,关心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去年12月12日,92岁高龄的吴老向组织递交了最后一份数千字的思想汇报,详细阐述了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思考。

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吴老连续46年交纳大额党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一生交纳大额党费超过20万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作为国家二级专家,吴老的工资标准是273元。他十分不安,认为党给予他的太多,他为党做得太少,他多次打报告要求降低工资,一直未获批准。从1963年起,他自己决定每月多交100元党费,当时的100元是个大数字,支部其他同志的党费加起来也远不及他一人交得多。1972年,组织上补发了他因“文革”遭受迫害而停发的6000多元工资,他一次就拿出4000元交了党费。即使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早已不属于高收入阶层了,但他依然如故。而且从1994年起,每年又多交纳党费四五千元,从未间断。临终前他又郑重立下遗嘱,将俭朴积攒下的10万元交纳了最后一次党费。

他为什么几十年坚持交纳大额党费?在他给组织的思想汇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自己的工资高,理应多交党费;改革开放前,是为了支持航空工业建设,满足国防急需;改革开放后,国家还有许多贫困人口,也应该多交党费;进入新世纪,国家长足发展,但仍然底子薄、科技落后,作为党员,还要继续艰苦奋斗……

他月月多交党费,是因为心中时刻有党;他年年多交党费,是因为胸中常怀祖国。他多交纳的何止是党费啊!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吴老的一生,献身航空、报国有成。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在高空、高温、高压、高速、非稳态等苛刻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并生成动能的机械装置,是人类历史上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系统之一。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领域的“皇冠”,而航空发动机则被公认为是“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一生与航空发动机相伴相随,航空发动机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甚至胜过了他的生命。

他的青年时代,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屠杀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他深深地感到,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国家就要落后挨打,于是他愤然改学航空专业,做出了航空报国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来到大山深处的航空发动机厂工作。抗战后期,他冒死飞越“驼峰航线”出国研修,学成后迅即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践行他航空报国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吴老把他对党最真切、最朴实的感情融入到祖国的航空事业中,把毕生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他钟爱的航空发动机。

1957年,国家决定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吴老主动请缨举家迁离北京,转战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投身到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线。那时的共和国还非常贫弱,吴老率领他的团队在残垣断壁处立块研究所的牌子就搞设计,在野兔出没处搭建个简易厂房就搞试制,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主持了共和国早期几乎所有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开创和奠定了这一事业的基础。

在他精力鼎盛之时,“文革”的迫害使他左眼完全失明,但在他的感受中,“文革”对他最大的打击不是屈辱,不是伤痛,而是停止了他的科研工作;恢复工作后,他从来没有为自己鸣过冤、叫过屈,却时常为延误了航空事业而痛心疾首,从此他办公室的灯熄得更晚了,放大镜的倍数更大了,腰背也更驼了……

退居二线后,他每天仍照常上班,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著书立说、建言献策。在他的概念中,从来没有一线二线之分,甚至他在感叹时间的珍贵时,为了不留遗憾,更加痴迷地投入到他立志奉献终身的事业中,66岁后还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

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在他的同事眼里,紧张的工作是他最大的幸福,攻关的胜利是他最大的快乐,研制出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钟爱的事业,他几乎穷尽一生,他在寂寞中开拓,在坚韧中前行,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多个“第一”:

他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专业研究队伍;

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他领导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第一个试验基地;

他主持研制的发动机,把新中国第一型国产歼教机送上了蓝天;

他主持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第一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他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家军用标准……

他的贡献还在于,由于他和他那一代人的坚持和操守,才开辟了中国航空工业今天崭新的局面,才拥有了今天这样一支以航空报国为己任的产业大军,才拥有了从建国之初的“一张白纸”到现在门类齐全、专业配套、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航空工业,实现了在赶超西方列强的拼搏中,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历史跨越。

他的贡献还在于,他为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了高远的未来,根植了报国的信念,铸就了强国的灵魂——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燃尽生命为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装备了强劲“中国心”的战鹰,正雄视于祖国的蓝天白云之上;强大的军队,已经为共和国铸就了空中钢铁长城;四十万航空人,正秉承吴老的报国志向,阔步奋进在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贡献!

谢谢大家!

深切怀念我永远的导师——吴大观

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响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大响,是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62年以来,我与吴老相处了近半个世纪,他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范令人敬仰,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我今天能够为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能够成长为一名院士,与吴老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怀、指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进。

1962年,我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到沈阳606所工作。当时吴老担任技术副所长,他代表所领导和我谈话,安排我到总体室工作。谈话中,当他得知我患有严重的胃病,不得不中断研究生的学习时,就十分关切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千万不要把身体搞垮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将来还要靠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挑重担呢。如果有可能,争取安排你出去疗养一下。”

后来,所里果真安排我到大连小平岛军队疗养院疗养。经过1个多月的休息和治疗,困扰我多年的严重胃病得到了根治。在那个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对于一个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年轻人来说,出去“疗养”可是享受了“破格”的待遇。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吴老就记住了我这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并给予我莫大的关心。我心潮澎湃,仿佛遇到了自己的亲人。虽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对那次谈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吴老就永久地进驻了我的心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吴老对青年一代技术人员的关爱。其实,吴老关心的何止是我一个人呢?

记得在606所建所初期,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粮食都是定量发放,少得可怜,副食供应严重不足。许多科技人员营养不良,发生浮肿。吴老对科研人员的生活十分牵挂。他和其他领导一起积极想办法,从黑龙江的部队搞了些黄豆,以补充大家的营养。因为这件事,很多同志称技术干部为“黄豆干部”。还有一次,所党委为了表达对科研人员的关心,专门搞了一个“尖子宴会”。吴老亲自点了32名技术骨干,用猪肉炖土豆等简单的四个菜来犒劳大家。这要是在现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让广大科技人员深切地感受到所领导对大家的关心。自那以后,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总是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研制中。

吴老关心和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把育才举贤、培养人才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一生提携后人,桃李天下。他潜心研究国外发动机前沿技术资料,亲自翻译和编辑,提供给研发人员学习参考。他经常亲自为技术人员教授英语和业务知识。他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时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吴老一生,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许多人已成为发动机厂所的技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长为“院士”。他对同志的关爱、对年轻人的提携、处处为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未来着想,让我由衷敬佩,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也要像他那样关心和支持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后来人”。

1965年初,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所里决定派一个四人小组到空军某师“蹲点”,帮助歼7飞机改装,由我担任组长。当时我还不到28岁,参加工作才刚满3年。得知所里的这个决定后,我坐卧不安,感到压力很大,担心完成不好任务。正在我顾虑重重时,吴老主动找到我说:“大响啊,这次所里派你带队去部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次任务很重,但所里相信你们能干好。你们要虚心向部队同志学习,多了解他们对发动机的改进建议,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吴老的热情鼓励打消了我的顾虑,增强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部队7个月的工作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鼓励,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嘱托。在“蹲点”期间,我们与部队指战员一起摸爬滚打,并写出13份调研报告,全面汇报了我们的学习心得和部队对涡喷7发动机的改进建议。吴老看了这些调研报告后非常高兴,他夸奖我们说:“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看来,这7个月的苦你们没有白吃。”并叫机关安排我在全所大会上作报告。于是,在15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上,我作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报告。在部队锻炼的这7个月,培养了我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在实践中学习的良好作风,成为我几十年科研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那是1965年,为进一步开展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工作,吴老同几位专家一起,向当时主管国防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提出建议,希望建设我国自己的高空台,得到了聂帅的大力支持。高空台是模拟飞机空中飞行状态进行发动机试验的地面试验设备,世界上所有的发动机都必须经过大量的高空模拟试验才能定型生产,才能保障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它是一个国家自行研制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重要大型设备。但其关键技术当时西方和苏联都对我国进行全面封锁。吴老大声疾呼,一定要尽早建成我国自己的高空台。1980年,我国按引进专利生产的斯贝发动机,需要送到英国去进行高空模拟试验,国家派时任430厂技术副厂长的吴老带队。吴老喜出望外,终于有机会学习外国高空台建设的经验了!在确定出国人员名单时,吴老认为,高空台对于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就主动提出从430厂拿出5个出国名额给624所,由624所选调5名同志随同他们一起到英国参加高空台考核试验,并指定我担任组长。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能够出国学习的机会非常少,机会难得。把自己厂里的出国指标分给别的单位,有些同志认为吴老是“胳膊肘往外拐”。但吴老站在国家利益的大局上,为了我国高空台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力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他特别嘱咐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既要完成斯贝发动机的考核试验,更要学习好英国先进的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回国后将我国自己的高空台建设好,调试好。”

在英国罗·罗公司工作期间,64岁的吴老不顾年高体弱,带领20多名技术人员,连续奋战6个多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时中英双方人员每天两班倒,而吴老却经常连轴转,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九点。吴老这种不畏疲劳、忘我工作的精神,不仅深深地感动了随行的中方人员,而且也让英国的同行钦佩不已。回国后,他又立即组织我们编写技术总结,出版了约150万字的“三大册”报告,这些资料对我国高空台的建设,特别是对高空模拟试验技术研究和调试试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经过近30年的努力,1995年,被誉为“亚洲第一台”的高空台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高空台的五个国家之一。高空台的建设成功,长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加快了我国追赶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水平的步伐,书写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辉煌篇章!

2000年,我调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很幸运再次来到吴老身边工作,我们俩的办公室紧挨着,有了更多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每当我们谈到发动机型号、预研取得重要进展时,吴老总是兴奋不已。是啊,一个一生只为着一个理想、一个目标、一个事业奋力拼搏的人,是多么高兴他所追求的事业取得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记得有一次,当我向吴老汇报总装备部和原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了《航空发动机发展纲要》和准备用几大措施来支撑《纲要》的实现时,他连连说:“这样好,这样太好啦,发动机这一下有希望了,我们终于迎来了发动机的春天。”他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

2009年2月18日,吴老因癌症晚期住院。在他去世前10天,我再次到病房去看望他。当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双眼紧闭,听到我来了,他挣扎着睁开眼睛,紧紧抓住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身边。他没有谈自己个人的任何事情,而是用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对我说:

航空发动机太难了!过去认识不够。

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按科学规律办事!

一定要加强预先研究!

一定要讲真话,不要怕!

一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的发动机搞上去!

吴老的话音虽然很轻,但却像千钧重锤击打着我的心。我真切地感受到,吴老对这“四个一定要”看得比他的生命还重要,这是他用一辈子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他为之经受了多少挫折和苦痛!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要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把自己在航空发动机探索之路上获取的“智慧和所得”留传下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眼前这个老人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热泪从这个白发苍苍、面容消瘦的老人的眼眶里流淌了下来,他的嘴巴又张了张,虽然没有声音,但我知道他还是想重复这四句话。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从我的眼中夺眶而出,我担心自己哭出声来,赶紧对他说:“吴老,您放心吧,请您安心养病,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嘱咐!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为我见到吴老的最后一面!

吴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是我永远的导师。吴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谢谢大家!

精神遗产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大财富

吴大观同志的女儿 吴晓云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吴大观的女儿吴晓云。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儿,就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无论社会给他添加多少光环,他也只是女儿心中那个最亲近的人,那个永远值得女儿惦念的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生活一直是朴素而节俭的。父亲的衣柜里,最好的衣服是一件蓝灰色的涤卡中山装。这件衣服是60年代买的,涤卡衣服非常耐穿,也是当时上好的料子。这件涤卡中山装,父亲一直很钟爱,每逢重要的场合,比如去人大、政协开会,到集团公司总部去讲党课,父亲都会穿上它,一穿就是40年,洗得发白了都舍不得扔。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把这件衣服洗干净珍藏起来,每当我们看到这件发白的中山装,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慈祥的笑容。

父亲早年出国的时候,经常穿西服,而最新的一身西服是1980年去英国做试验的时候买的。但今年年初,父亲突然提出要借我爱人的西服穿,他说:“记者要来采访我,我要尊重记者,我的西服太瘦了。”我们想给他买件新的,被他阻止了。最后,父亲就是穿着这身借来的西服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没给父亲买件新西服,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父亲对生活的要求是最简单的。但每逢国家遇到地震、大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他总是踊跃捐款。周围哪个邻居有困难,哪个同事有难处,他也慷慨解囊。父亲常说,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有1400万,虽然自己的捐助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点心意,积少成多,表达心意的人多了,就可以发挥作用,在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救命。

2002年的一天早晨,我家的保姆突然头疼得厉害,当时只有80多岁的父母在家。父亲亲自把小保姆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地带她去检查,检查后才发现是急性脑出血,需要马上手术。父亲立即交纳手术费、办理手续……手术很成功。医生说:“多亏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乐于行善济困的人,他一生帮助了多少人,我也不知道。这些年来,常有父亲的老同事打来电话,感谢父亲三四十年前的帮助。就在前几天,母亲还接到一个电话,是当年在沈阳工作的同事打来的。30多年过去了,他还一直记着,这次看到了有关父亲的报道,他又打听了很多人,才问到我家里的电话。“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是父亲的人生信条,也是我们全家的人生准则。他一生交纳的党费和各种捐款达30多万元,占他工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父亲的脑海里,“共产党员”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他不但自己信仰坚定,还影响了我们全家的政治追求。父亲经常对我们说,在他报国无门的时候,是地下党把他带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父亲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我刚满18岁,父亲就对我说,你一定要努力,争取早日入党。

即使是在“文革”期间,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特务”,关进了“牛棚”,饱受折磨,但他还是说:“这些人不代表共产党,能够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共产党,也一定能够走出历史的阴影,我的信仰没有错。”父亲爱党爱国的情怀,深深地感动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在他的感染下,母亲在70岁那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2月,父亲在最后住院前对母亲说:“我有三句话留给你。”母亲说:“你说吧,我照办。”父亲一字一句地说:“第一,我死后一切从简;第二,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第三,拿出10万元,帮我交最后一次党费。”父亲去世后,母亲遵照父亲的遗愿,将这笔积蓄交给了组织。当中组部的领导把父亲的最后一张“大额党费”收据送到母亲手上时,父亲的心愿实现了,我流泪了,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信仰,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和力量。

父亲干了一辈子的航空发动机,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始终能够奋力前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母亲的大力支持。

父亲同母亲在66年的风风雨雨中,互相珍惜、互相搀扶着相濡以沫地走过了漫漫人生路。“文革”期间,母亲也受到牵连,落下了冬天咳嗽的毛病,得知吃梨可以治咳嗽,父亲就每天亲手削一个梨,切成小块,给母亲吃。母亲吃的时候,有时父亲就坐在母亲的身边,微笑着看着她。多少年过去了,只要父亲在家,他都会这样做,从不间断。在父亲的精心呵护下,母亲冬天咳嗽的老毛病,居然一天天好转了。父母亲的相互体贴,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相敬如宾”,什么叫“患难与共”。

去年9月,单位组织老干部体检。父亲自己去取回体检报告,其实那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身患癌症,却像没事一样悄悄把报告藏了起来。家人问他体检结果,他总是说,挺好的。父亲是怕母亲担心啊。

但从那以后,父亲闲着的时候经常会问:“为什么法律不允许安乐死呢?浪费啊!”母亲知道,他是不想浪费国家的医药费,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

父亲住院后,每天都要和母亲通三次电话。母亲多次想去看他,每次他都会极力地用轻松的语气说:“我没事,很好,你别来。”癌症晚期,父亲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宁愿自己一个人扛起来,从不在家人及医生、护士面前叫苦。父亲去世前5天,母亲去医院看望他,父亲正好睡着了,母亲就静静地坐在床边,看着父亲,轻声说:“我等着你啊,你早点回来!”

可是,父亲还是走了,他走得很匆忙,走得很眷恋,走得又有些遗憾。

父亲一辈子都过得很紧张、很忙碌。总是每天早上7点钟出门上班,晚上10点钟以后才下班回家。从沈阳到西安,从西安到北京,直到他89岁离休前,一直都是这样。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为了不给办公楼值班人员添麻烦,还要了一把大门钥匙带在身边。

小时候常听父亲说时间不够用,当我写完作业都睡觉了,还不见父亲回家。有一天我问父亲:“大人又没有那么多作业,你为什么老是晚上去上班啊?”父亲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咱们国家的航空发动机才刚刚起步,爸爸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够用啊。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对我爷爷奶奶很孝顺。那年我奶奶病危,姑姑给父亲发电报,让他速速回家,当时正赶上某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工作,父亲忍痛向组织申请暂不回家,做完试验再回。最后,82岁的奶奶最终没有等到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噩耗传来,父亲捧着奶奶的遗像,失声痛哭……他内心该是多么遗憾和内疚。

父亲为他心爱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奉献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当同龄的老人带着儿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还在忘我地工作。记得我女儿毛毛6岁时,有一次父亲带她去放风筝,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父亲就招呼毛毛回家,因为晚饭后父亲还要去工作。年幼的毛毛不懂事,哭闹着要多玩一会儿,父亲对她说:“好孙女,等外公将来不工作了,一定带你玩个够。”然而,毛毛已经30多岁了,却再也没有等到这一天……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人,他活了93岁,用一辈子的人生教育了我们,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他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父亲走了,虽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已经成为我们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我们将百倍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父亲的崇高荣誉,用他的精神激励和教育好下一代,再下一代……

谢谢大家!

用生命熔铸航空动力

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张恩和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张恩和,是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在吴老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与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紧紧相连,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从起步、发展到壮大的历史性跨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成就的伟业,将永远载入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它要在高温状态下,连续长时间空中工作,它要以最轻的体重产生最大的推力,以获得最大的载重,它必须有重复使用1万小时的可靠寿命,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航空要发展,动力要先行。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导弹、核武器的国家有20多个,但是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中5个国家。早在30多年前,周总理就把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比喻为飞机得了“心脏病”。吴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空工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关键在于研制出先进的发动机,根治飞机的“心脏病”。他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这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1961年8月,吴老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任606所副所长,挑起了研究所技术工作的大梁。吴老审时度势,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建立独立自主的设计研究体系,建成设计、试验和试制“三位一体”的研究所。

新建的研究所就像一张白纸,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办公室借用410厂的装配厂房,没有办公桌就用图板代替,没有椅子就借用食堂的长凳。100多人的队伍,大多数没见过航空发动机,更谈不上开展研制,但他们心中充满了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吴老带领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术练兵”,摸透发动机技术,努力增加技术储备。

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制的关键。吴老常说,发动机是设计出来的,但更是试验出来的……当时,他向上级提议:研究所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国家批准后,吴老日夜为试验基地建设操劳,一面抓试验设备的设计工作;一面抓基础工程建设,边设计、边施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建起了试验器、试车台、气源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1965年,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终于建成了!

现在,每当我们这些与吴老在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谈论起当年建所的经历,都深感吴老的远见卓识。

航空工业建立初期,吴老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一定要为新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喷气发动机!

万事开头难,到底怎样设计发动机?他苦苦思索,决定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从教练机起步。1957年3月,喷发1A发动机开始研制,调人手、找资料、建设备……众多难题,错综复杂,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研制必须进行零部件和整机试验。为了设计制造试验设备,便于测试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吴老把他从美国带回的6个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拆装练习。他带领试制人员亲自动手制作试验器,解决了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经过吴老和广大科研人员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发动机于当年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装了喷发1A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新生的“中国心”开始了跳动!8月5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亲临沈阳出席了万人庆功大会。1958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一年后,“红旗”2发动机配装高空高速歼击机“东风”107开车成功,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吴老和他的战友们勇于开拓,艰难前行,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研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空心气冷涡轮叶片是国际尖端技术,它保证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点以上温度还能可靠工作。谁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研制先进发动机的“金钥匙”。当时国外刚刚开始应用这种叶片,而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和基础。吴老和中航工业621所的老专家荣科下定了决心,要在研制的涡喷7甲发动机上采用这一新技术。在协调会上,两位老专家互相激将。吴老说,“设计难点很多,但我还是怕加工不出来!”荣科激动地说:“如果你设计出来了,我们造不出来,就把我荣科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吴老爽朗地笑了,拍案而起回应道:“如果我们设计不出来的话,就把我吴大观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关键时刻两位专家的坚定决心,使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热血沸腾,我们就是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1966年4月,装上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的涡喷7甲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车,当时,全体参试人员既兴奋又紧张,试车现场鸦雀无声,静得大家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随着开车令下,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起动成功了!发动机的性能一次达到设计指标!现场一片欢腾!吴老就是这样带领我们不断向世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高峰攀登!

经过18年的研制,涡喷7甲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发动机从仿制到改进改型的成功跨越。涡喷7甲发动机同歼8飞机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仅大量装备我国空军,还出口到国外,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1964年,当世界上第一台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刚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他就带领科研人员追踪这项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吴老下定决心,要干就要干最先进的。但我们的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多!国内的材料、工艺水平不高!

吴老常常要求我们这些设计员:“大家一定要多计算、多分析比较,认真论证,选一个既先进又能落实的方案。”在方案论证过程中,性能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我们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全靠拉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工作量非常大,几个星期才完成一个方案的计算。在论证的关键时刻,吴老主持召开所技术委员会会议,在30多种方案中选择确定了一种方案。为确保研制方案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吴老派出两个调研组赴空军部队调研,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确立了最佳设计方案。“文革”开始,吴老被迫中断了他心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他被“解放”出来后,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身体疗伤,就立即投入到涡扇6发动机的试验工作之中。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我们的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到距离市区近30千米的试验基地做试验,虽然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却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的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1993年,“太行”发动机研制的一项重要试验一次性达标,吴老在北京听到消息后,激动地说:“这是最好听、最好听的消息呀!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这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太行’发动机大有希望!”“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2006年初,我到北京出差看望吴老,把“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吴老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久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第三代发动机了……

几十年来,在吴老的带领下,我国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研制体系,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5、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及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编制了发动机通用规范,吴老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航空事业薪火相传,吴老精神光泽后人。让我们沿着吴老的光辉足迹继续前行,不断夺取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的新胜利!

谢谢大家!

比蓝天更辽阔的是赤诚的“中国心”

新华社高级记者 张严平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新华社记者张严平。

今年6月,接到采访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的任务时,我心里很犯怵,这些年来我写过不少典型人物,如王顺友、杨业功、张云泉、王瑛等,他们的事迹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见,摸得着。而眼前这个典型,先不说连航空航天我都分不清,光是“发动机”这三个字就让人感觉枯燥而遥远。我担心自己根本无力走进这个人物的世界。然而,没有想到,仅仅半个月的采访,百年人生,苍海桑田,我的心灵获得了一次难以忘怀的洗礼与升华。

至今还记得最初的那一片茫然与问号:航空发动机意味着什么?它很难吗?“吴大观”这个陌生的名字之上,既没有什么夺人眼球的奖项,也没有骄人的光环,连时下人人仰慕的院士都不是,最高领导职务仅是个副局级。他的价值在哪里?他的伟大又在哪里?

追寻那曾经的生命足迹,是找到答案的唯一途径。我们从北京出发,奔往吴大观投身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起点——沈阳。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有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难以想象,这片明亮的办公室、高大的厂房、美如花园般的工作区,50多年前竟是一片渺无人烟到处跑着野兔子的荒草地。从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前辈那里我们得知,吴大观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先驱者们,就是从这片荒草地起步,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所开启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对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那是站在没有路的荒野中,那是面对没有灯火的黑暗。

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搞航空发动机太难了”。航空发动机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代发动机常常需要一代人的付出。美国最先进的第四代F-22飞机的发动机,从研制到使用经历了30多年,投入60多亿美元。世界上极少数掌握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历来严格封锁这项技术的转移。在美国国防部十大保密行业技术中,航空发动机排第二位。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代发动机决定了一代飞机。没有强劲的“心脏”,就没有强劲的飞机;没有强劲的飞机,就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就会遭受侵略,就要挨打。“航空救国”——这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他,就是为这个梦想而生的人。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吴大观全部的生命。

那是一个个披荆斩棘的足迹。

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解放军打下的几架U-2飞机残骸成了他们的宝贝;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一部手摇计算机承担了几万、几十万组数据的计算;寒冬酷暑里的一次次试车,办公室每个夜晚亮到黎明的灯光……在吴大观当年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句他日思夜想的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他不止一次地立下誓言:“不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

成功了!他们终于成功了!第一台,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第五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横空出世。

何等喜悦!然而,吴大观一代先驱者们在成功中体验得更多的是悲壮。

由于种种原因,所有这些发动机在当时都没有实现定型装备部队,并且相继下马。一台发动机带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心血。无论怎样原因的下马,都像宇宙黑洞一样不知吞噬了多少曾经灿烂的光芒。

悲壮深深烙在吴大观的心里。然而,他的伟大正是在这远离鲜花、掌声、聚光灯的悲壮中寂寞而坚韧地前行。因为,他心中的梦想之火永不熄灭。

那一天,当我们在中国的飞机城陕西阎良,看到一架架装载着“中国心”的中国战鹰,仰天长啸,直冲蓝天,心中生起无限自豪。一位航空后辈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吴大观等老一代航空人坚韧不拔地探索奋斗,中国的航空事业或许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而事实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仅有的5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装备的战鹰,已经翱翔守卫在祖国的万里长空!”

这就是吴大观的价值。

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在中国航空发动机艰难而悲壮的起飞线上,正是因为有了吴大观和一代先驱们的力挺千钧、勇往直前,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才能在穿越黑暗、迷雾、险滩之后,站到世界的平台。

采访吴大观就像开掘一座富矿,我们获得的越多,就充满了更多的探寻的渴望。他流过泪吗?他什么时候会开怀大笑?他有没有过迷茫?他心中永远坚守的是什么?……

那一天,我们见到了吴大观94岁的老伴华国,她给我们痴情地回忆了她最亲爱的人。

她回忆了学生时代的吴大观,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抱定了“航空救国”的信念;回忆了青年时代的吴大观,从美国学成回国,面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怆然泪落;回忆了吴大观带着她和孩子投奔解放区,重新燃起航空报国的激情;回忆了吴大观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回忆了在祖国遭受外来势力的重重封锁之下,吴大观怀着“不做大官,要做大事”的一腔热血奔赴沈阳,开启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之路……

在华国老人如水的回忆中,那是一段最不堪回首的往事:“文化大革命”期间,吴大观被打成“特务”关进“牛棚”,饱受磨难,导致左眼失明,老伴也受他牵连惨遭毒打。他迷茫,痛苦,人们感觉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苍老了。然而,他的心中却依然记得当年他投奔到晋察冀解放区的那一片晴朗天空,依然记得解放区里从聂荣臻司令员到普通战士那真诚、清澈、见到心底的笑容。有这样笑容的共产党人,怎么会做坏事?!

他的心,明亮了。

于是,他在“牛棚”里,靠老工人的帮助,继续偷偷进行着发动机的研究。

暴风雨终于过去了,他和老伴重逢,谈起彼此的遭遇,说出了同样的信念:“做坏事的人,绝不代表共产党!”

他以百倍的斗志重新投入工作,他要和时间赛跑。

他拖着一只失明的左眼和仅剩0?3视力的右眼,每天早晨7点前就到办公室,晚上11点才离开。

晚年的他,连路都已经看不清楚,就由老伴打着一只手电筒,每天一大早把他送到办公室,晚上再由秘书把他送回家。后来,老伴走不动了,就由家里的保姆继续送他出门。再到后来,他自己也渐渐走不动了,从家里到办公室只有400米的路程,他要拄着拐棍歇上4次才能走到,但他依然走着。

他在88岁的高龄学会了使用电脑,天天坐在电脑前,戴着眼镜,再拿着放大镜,搜寻下载着各种有关航空发动机资料,一份一份装订好,送给工作在一线的晚辈们。

他多么想做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可是他老了,他还能拿什么奉献?

90岁高龄的他,已经下不了楼了,他就每天在家里读书看资料写笔记,他说:“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多了。”

爱党,爱国,虽九死而不悔。一个世纪的上下求索,共产党、祖国,永远是吴大观心中顶天立地的精神支柱。

这就是吴大观的赤子情怀。

永远忘不了,我们第一眼看到吴大观的家,内心的震撼:这个家朴素,如一张褪了色的黑白老照片:刷着半截白灰半截油漆的老墙,吊着一根老式日光灯的天花板,一张可以折叠的简陋饭桌,磨白了皮的破沙发,一排用当年从沈阳搬家过来的包装箱打的衣柜,衣柜里最好的一件衣服,是一件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

就是在这个朴素而老旧的家里,留下了吴大观珍爱的一个又一个飞机、发动机模型,留下了他读过的一摞又一摞报刊书籍,留下了一张又一张他交纳大额党费的红色收据,还留下了几盆他喜爱的茉莉花、君子兰……

永远忘不了,我们第一次走进吴大观最后住过的病房,内心的静穆:这位93岁的老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拒绝治疗。护士给他输液,针头扎进去,他坚决地拔出来;等他睡着了再扎针,他醒来,又坚决拔掉;医院考虑请外院的专家为他会诊,他同样拒绝。“没有用了,不要浪费国家的医药费。把药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吧。”这是他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话。

创造伟大事业的人,是不会惶恐于死亡的。死亡对于吴大观,是流星划过夜空的最后一次炽热的燃烧。

他每天最高兴的事依然是读书看报;他与每一个来看望他的人谈论的最兴奋的话题依然是航空发动机;他对航空晚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就要去见马克思了。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多么美,多迷人啊!我是看不到我们自己的大飞机装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了。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吴大观一生信奉的生命格言在整个采访中像海浪一样击打着我们的心。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此单纯执著地为自己的祖国做一件大事,他该是多么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仰望着一个如蓝天般高远辽阔的信念,他该是多么幸福!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只为给他人留下温暖和美好,他该是多么幸福!

吴大观,就是这样一个幸福而高尚的人。

百年航空报国志,仰天长啸“中国心”。

吴大观——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和一代先驱们所开创的中国航空事业正如蓬勃的朝阳。中国航空事业的后来者们正在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梦想飞翔。

那将是更加壮丽的明天,那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明天。我们将追随着吴大观的精神足迹,仰望蓝天,脚踏实地,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学习和弘扬吴大观同志的崇高精神 在改革发展中展示共产党人先进性

《人民日报》(2009年8月13日 01版)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顾瑞珍、周婷玉) 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报告团成员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向吴大观同志学习,并与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时代先锋,为党旗添彩。

吴大观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2009年3月逝世,享年93岁。

习近平说,吴大观同志入党60年来,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严格自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奋发进取,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习近平指出,前不久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举办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对于进一步宣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事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质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开拓进取、创先争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有企业和北京市机关干部,各界知识分子,以及驻京部队约700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和展示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会场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信仰在80、90后心中飘扬——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009年08月12日17:24: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俞玮) 是什么让他的一生只为一件事情执著奋斗?是什么让他在“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左眼完全失明后,依然无怨无悔用一只右眼如饥似渴地工作至生命终点?是什么让他连续46年把工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交纳特殊党费及各项救灾捐款?是信仰!坚定的信仰!

12日上午,“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聆听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现场近千名听众无不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93岁老人爱党、爱国的高尚情操,感受到了信仰给一个人带来的力量。其中,有一个年轻的群体更是听得格外专注而认真。他们,就是百名来自首都高校的学生代表。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80后、90后的“天之骄子”们能否把个人的人生追求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用所学的丰富知识报效祖国始终心存疑虑。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承载着中华腾飞的重任。那么,一场报告会会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吗?他们从中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一、青年求学时期和参加工作后的吴大观“吴老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一心为国,把自己所有精力、心血和才华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爱国之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二学生孔德贵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他是我们人生的标杆,是我们年轻人努力的方向。”

百年航空报国志,仰天长啸“中国心”。航空发动机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给祖国的飞机装上一颗“中国心”,保卫祖国领空的“制空权”不仅是吴大观和一代先驱们的理想,也是当代热血青年的选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张稳是个军事迷,从小他就立志将来要从事与飞机有关的工作。但是,长大后,他才慢慢了解到由于缺乏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我国的飞机总是因无法装备强劲的“心脏”而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

高考填报志愿时,张稳思考良久。飞机型号的研制只需要几年时间,而一代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则是20年。选择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已经是冷门了,如果再选择后者,摆在面前的道路无疑将更加寂寞而艰辛。然而,最后他还是在第一栏里郑重地写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我知道,这意味着我这一辈子就要为发动机的研制奋勇前行了。也许是很难很苦吧,可是入学教育时我看过吴老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经历,他们能坚持,我们后来者为什么不行?”他笑笑,年轻的面庞还带着青涩,然而目光却是如此坚定,“希望等我退休的时候,我们的航空动力事业可以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二、吴老喜欢读报、剪报“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在吴大观的人生信念里,“共产党员”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时常对家人说,在他报国无门的时候,是地下党把他带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即使在“文革”期间饱受磨难,也依然没有动摇他爱党爱国的坚定信仰。

从1963年起,吴大观连续46年多交党费。因为,他的心里时刻有党,他的胸中常怀祖国。他多交纳的不止是党费,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在听报告会之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文晖就专门上网阅读了与吴大观有关的新闻报道。当看到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连续46年坚持从不多的工资中拿出部分交纳特殊党费及救灾捐款共计30?4万元时,她被深深地感动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决心。“信仰对一个人很重要,有信仰就有人生目标,就会为之不懈奋斗。”过了这个暑假,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女孩就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说,她会向吴老学习,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报告会结束后,记者意外地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材料成形专业大二学生李拓的短信。他写道:“吴老的一生只做出了一个选择,就是选择报效祖国;只怀有一个信仰,就是信仰共产主义;只树立一个理想,就是将祖国建设为航空强国。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今后我将追随着吴老的精神足迹,把祖国的需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把自己的生命和信念奉献给党。”

永远的赤诚 永恒的“动力”——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009年08月12日20:17: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顾瑞珍、周婷玉) 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热泪一次又一次盈眶。8月1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一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在这里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由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航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朴素的衣着、和善的面容、笃定的眼神……他的家人、学生、同事和首都近千名干部群众通过主席台两侧的大屏幕,重温这位“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的音容笑貌。

他走了,带着对家人的爱、对事业的执著、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

他还在,他的事业、他的信念、他的精神随着装有中国发动机的“战鹰”翱翔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吴老的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谭瑞松在报告会上说,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吴老连续46年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还郑重立下遗嘱,将俭朴积攒下的10万元交纳了最后一次党费。“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燃尽生命为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中航工业“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说,这句话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如今,装备了强劲“中国心”的战鹰,正雄视于祖国的蓝天白云之上,强大的军队,已经为共和国铸就了空中的“钢铁长城”,四十万航空人,正秉承吴老的报国志向,阔步奋进在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进。”与吴大观相处了近半个世纪的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如此评价他。在去世前十天,吴老紧紧抓住刘大响的手,用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把自己在航空发动机探索之路上获取的“智慧和所得”留传给他。说起这些,刘大响至今哽咽难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