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生命与创造教育(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6:10:25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生命与心理教育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的生命与创造教育(上)

学生的生命与创造教育(上)试读:

前言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它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促进其它方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动因性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困扰。

为了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提高综合心理素质,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培养”图书,包括《学生的生命与自我教育》、《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学生的生命与自然教育》、《学生的生命与社会教育》、《学生的生命与创造教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能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因素的培养》10册。本书包括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培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教育机构人士和大中小学教师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

1.创造教育的来源和构想

创造教育对我国来说虽然不是一种新思想,却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它对宏观的教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深刻地理解创造教育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正确的创造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创造教育实践的发展。本文试图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创造教育的来源(1)创造教育的溯源。

据考究,创造教育的思想自古有之,但真正明确提出并具体、系统地实施,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20世纪30、40年代的一些企业。1933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协会高级会员H·奥肯写成了发明讲义,并向麻省教育部申请在波士顿开办发明训练班;1937年,R·史帝文森在通用电气公司为技术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这可认为是创造教育的滥觞。

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副总裁奥斯本发明了发明技法“头脑风暴法”,被称为创造力开发上的里程碑,奥斯本也被称为“创造学之父”。10年后在布法罗大学创办了培训创造性思维的学校,正式开始进行创造教育。50年代以后,以吉尔伏特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参与了创造力的研究,创造力与教育的关系受到重视,创造性教学受到关注。由此看来,创造教育源起于企业界、工业界而非教育界。(2)创造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中小学实施的应是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创新能力为目标,有机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

其主要特点有:突出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强调实践训练,全面锻炼创新能力。

关于创造教育的构想(1)创造教育前提:人地位的提升。

教育是创造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我们过去的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以考分定终身,学生(人)是没有地位的,或者说是没有充分地位的。

首先,要发现人的价值。就是要肯定与维护人(学生)应有的地位、作用与尊严。懂得学生不是动物、机器,而是有自己思想、观念的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是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巨大力量,并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重视人的个性。个性即是人生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征的综合。个性是人的主观能动反映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教育必须要重视人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2)创造教育目标:创造素质的培养。

创造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并强调开发潜能要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总之,创造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创造素质,这种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治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创造素质包括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

创造性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存动力机构。包括创造人格、创造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创造品质是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课程应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培养创造品质或创造人格作为重要内容。

创造性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变通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根本特点,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技能是反映创造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造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造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造成果的到达能力(论文写作)、表现能力(艺术创作)和物化能力(创造设想物化为模型和产品)。创造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总之,创造性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从事创造活动的技能,这三者便是创造教育要努力实现的目标。(3)创造教育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刚出生时的差别是不大的,连哭声也几乎一样。但几经沧桑、双鬓斑白之时,他们的能力见识、观念个性、成就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其中差别也有赖于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实施创造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造教育环境呢?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4)创造教育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知识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基于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智能结构的要求,创造教育中既要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又要有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要从传授分科知识转到进行整体知识教育,重视拓宽知识面,尽量开阔思考的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和边缘学科。另外,还要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造教育方法。

我们应该根据人脑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在创造性的启蒙时期(3~9岁)以发现教育为主,重点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的培养期(9~22岁)要注意强化脑的功能,提倡教师、学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提问题、多想问题的习惯。在创造性的结实期(22~28岁)要深入钻研问题,广泛接触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总之,一方面教师要启发性地“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树立起批判意识,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进而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6)创造教育途径。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将学习过程从“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不但教给学生各门课程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必须退隐为“导演”,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创造教育的许多成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为此,要实施创造教育,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卸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学校应当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辩论大赛;此外,读课外书、做读书卡、练书法、弹琴、画画、做家务劳动等应成为学生的必做作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三是社会活动。实施创造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如果社会能给创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种报刊举办的各种智力竞赛活动,就激起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兴趣,出现了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学生的许多时间并不都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作为社会的成员,时时生活在社会的群体中。如果让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为社会实际需要解决了一些困难,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7)创造考核制度。

我们的考核制度以往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教育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要把学生有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判断一名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

学生应当树立“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是21世纪的好学生”的观念,教师和学校应树立“如果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的观念。学生把培养创造素质作为自己的追求,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把培养创造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能与世界的教育接轨。

创造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1)教育民主的缺乏。

教育民主和创造教育密不可分,创造人才的成长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的长期的陶冶和熏染。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造潜能的迸发。

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现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教育民主在教育领域中还处于劣势。

沿袭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师道尊严”思想等还不时蔓延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虽然这些传统对于规范的落实,制度的运行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对创造的压抑和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生活中,它表现为对民主的轻视淡漠,对人格的权利的肆意践踏;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关系多为管制与被管制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态,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的大部分被半强制的学习所占领;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玩游戏的余地,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激情也被窒息,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性、愈来愈笨拙和迟钝,这怎么可能有创造呢?只有当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之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会在其中流淌,才会有创造人才的不断涌现。(2)教育自身对功利性的过度追求。

从教育教学过程看,中国教育至今仍延续着一千多年来的“苦读加考试”的传统方式,几乎所有的教育与训练都失去了原本的性质而成了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教师完全按学校教育编排好的指令进行,教学中整齐划一、教学五环节完善无缺,“灵魂工程师”成了没有灵魂的教学机器。

课堂上是满堂灌,教师是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学生是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以至“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自由精神与个性发展的缺失。

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造的阻滞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影响创造品质的形成;二是一味的注入,强化了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而创造所需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却因没有开发而萎缩;三是标准化的考试只要背框框条条,恪守固定格式,束缚学生的思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发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创造的热情。因此,只有当教育真正以个人自由发展和个性的弘扬为目的的时候,创造教育才会来临。(3)创造教育目标的缺失。

审视我们以往的教育目标,不难发现,我们对创造教育的目标几乎没有规定,创造所必需的素质如独特个性和对多样化的尊重等也少涉及,在课程体系中也难见创造目标的踪影。在评价考试体系中创造的教育目标要求也不多见。

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我们向来要求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顺序,也造成过分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创造的状况。在创造教育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不要担心矫枉过正,宁可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把激发创造目标树立起来。包括教材压缩一些,难度降低一些,学生多动一些,课程丰富一些等等,要以一系列实际措施强化创造的地位,要以人创造教育的目标来统帅、调整学校的各项工作。(4)教师缺乏创造教育素质。“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实施创造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将“创造”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才能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尊重学生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强烈的创造意向和独立的批判精神,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潜力的水平,要有创造教育的技能。扪心自问,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具有这些素质?有些教师上课时对学生的疑问,不但不给予解答,反而视为“捣乱”加以讽刺、挖苦,也有许多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毫无生气等等,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要求。造成教师创造素质薄弱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学对创造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强。

创造教育的对策(1)牢固地树立创新观念是开展创造教育的前提。

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创新工程设想的重要批示中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昭示了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对于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唯有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这就需要增强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要彻底破除“因循守旧,不图创新”和“只重引进,忽视创新”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不创新就灭亡”的新观念,并对全民,特别是对学校师生和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开展创新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创新成为全民的共识而且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种“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扫清思想障碍。(2)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与推广。

首先,要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创造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创造教育日趋成熟。

其次,要对创造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创造教育发源于美国,具有西方文化特色。一门学科的特色归根到底是社会文化特色在学科基础来源上的具体反映,由于我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在引进创造教育时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对其改造、创新,把东方文化注入创造教育,将东方文化纵观全局、整体协调、辩证思维、随机应变的优势,与西方文化注重实体、科学分析、强调个性、讲求技法的长处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教育。再次,要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

目前我国已有一千多所中小学和27所高等院校正在进行创造教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很不成熟。企业的创造教育试验,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于创造教育的推广,更是远未能成气候。我国的创造教育任重而道远。

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试验工作,狠抓企业试验这一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我国开展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成功的经验。要在大、中、小学和各类企业中大力推广开展创造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其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逐步取代传统教育。(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我国基本上是实行传统教育,它对于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存在着种种弊端:

①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②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只局限于教材之内,知识面狭窄,无疑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

③突出共性培养,压抑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压抑个性发展,就扼杀了学生独立、独特的思考、思维能力,阻碍了创造力的培养。

④采用注入式灌输,忽视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采用注入式灌输,就压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窒息了创造力形成的生机和活力。

⑤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忽视非智力因素,就使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培养的心理保障。

⑥强调课堂教育,忽视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忽视实践训练,就使创造力的形成缺乏源头活水。

总之,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传统教育所培养的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怎能承担得起我国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重任呢?

推进教育改革。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说明了传统教育非改革不可。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

①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加深对开展创造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向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转变。

②改革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涉及教学、行政和党团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仅就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即教学问题,来论述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变革教学管理。把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的僵死、缺乏活力的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为创造教育重创造力培养的灵活、充满生机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树立启发诱导,开拓进取的教风和培养勤思多问,探索创新的学风。制订鼓励师生发明创新的奖惩制度,设计若干定量、定性指标,对师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定,奖优罚劣。在师资管理方面,要安排教师进修或鼓励自学创造教育学,掌握创造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创造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

同时,要大力提倡教师从事创新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办企业的科技创造发明,策划中心的管理创新,和文艺创作社的创作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创新活动,不断积累创新的经验。

在教材管理方面,由于我国创造教育刚刚起步,创造教育的教材奇缺,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因此要积极联系和采购创造教育的教材,更要组织教师编写此类教材,对编写的优秀教材进行奖励。

在实验设施管理方面,除了要继续加强理、工科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建设和管理之外,还应创建文科的管理策划实验室和文艺创作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创新实验,使所学的创新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造力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各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显得重要。因此,要让文科学生学些理、工科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而让理工科学生学些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为创造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地。要增设创造类学科。

创造类学科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要增设创造教育学、创造学、创造心理学、思维科学、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突出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其中非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创新,而逻辑思维的功能是论证。

传统教育重逻辑思维而忽视非逻辑思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强非逻辑思维的教学,重点突出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直觉、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形成的心理保障。要重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友好协作的团队意识,创新求异的浓厚兴趣,不怕风险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创造性心理素质。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要改注入式为启发式。在创造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他们按知识的重演律,重新品味前辈获得这些知识的最精彩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加以讲解和评论。

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好地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改“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特点、优势、爱好和兴趣,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把握好广度、深度和难度,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各具特色的发展。要改“以课堂教育为中心”为课堂、实践并重。

课堂与实践并重,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根本教学方法。课堂教育以学习创新的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两者并重,就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创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鉴于传统教育轻视实践,更应抓好实践环节,除了要继续抓好学生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之外,还应开展科技小发明、管理模拟策划和文艺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改进考试评分制度。考试评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定。在考试命题时,要提高创造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命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事实编写案例,让学生根据创造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到启迪,激发创造潜能;二是提供事实,让学生根据创造学原理进行模拟创新,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创新能力。考试应采用开卷形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创造性的构思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创新理论成绩和创新实践成绩两部分。对于创新实践成绩,应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最后根据创新理论成绩和创新实践成绩,综合评定学生创新能力的总成绩。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是极需创造力的时代。时代在呼唤着创造教育!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力开展知识创新,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2.创造性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含义

关于创造性思维,哲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都对此作过研究。由于各学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方法论不同,因此,他们赋予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和外延亦各不相同。这里,仅就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介绍:

第一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史上第一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这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又具有其个性,这就是它必须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往往是少数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造性,不在于这一解决是否已有别人提出过,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解决者本人来说是否新颖。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在发明新技术、提出假说、形成新观念、揭示新规律、创造新理论等这样一些探索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中的思维。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凡是超越思维主体现有的知识层次,超越常规的认识水平,自觉地、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针对思维主体而言)的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显然,这种观点是第一、第二种观点的综合。

那么创造性思维与其他方式的思维区别是什么呢?人们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一种用新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与其他方式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提供新颖、独特产物的思维活动,它难以在现有的知识仓库里找到现成的答案,相反,它要求人们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以探索出一种新的途径来。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

创造性思维是高级的思维形式,它是超前性的,它以事物的现状和科学的现有成果为出发点,使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不断进展,探索未知;它必须超越事物现有的发展状况和暴露层次;它挣脱并游离出现有的知识界面,因而是扩张、发散的。

创造性思维以基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等和其他要素按新的结构来组合,而这种新的结构,就是高一层次的,即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思维形式和方法上,它表现为发散与集中、联想、想象、猜想、直觉、灵感等。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即扩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这两种思维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是互补的、不可偏废的。传统教育的弊病,往往是只以典型例子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忽视扩散思维训练。不少学生只会照例子解题、证题,而不会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大胆创新。这样的教学易使学生思维呆板,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与一般性思维相比较,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不能用常规的传统的方式加以解决。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以前不存在的,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是不存在的东西。它是有创见性的,对社会或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2)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

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特征是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因而能够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里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这是创造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个研究者,尽管他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如果缺乏创造想象,就走不出事实的圈子,就谈不上创新。创造想象是科学创造和其他一切创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因素。(3)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

创造性思维既包含逻辑思维,又包含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结合、对立统一的过程。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从“逻辑的中断”到“思维的飞跃”。这时,通常都伴随着直觉、顿悟、灵感状态。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4)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发现原来以为彼此间没有联系的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

科学活动的任务就在于探求事物之间的新的联系和内在规律。人们所发现的这种联系或规律愈是深刻,愈是普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也就愈高。(5)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但创造性首先并更多地表现在扩散性上

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重要特征。前面说过,在创造性活动中,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用,也难以用传统、常规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它要求提出崭新的发明性的解决办法。这就既需要扩散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只有通过扩散思维,提出种种新设想,然后才谈得上如何通过集中思维从中挑选出好的设想。可见,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扩散性上。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集中思维的重要作用,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实际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为了达到创造、创造新的目的。扩散思维在于能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设想,集中思维在于能从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思维是扩散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打个比喻,“扩散”是播种,“集中”是收获,不播种就谈不上收获,但光播种而不收获,也是徒劳无益的。

3.实施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推行素质教育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创造教育又逐渐成为教育战线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创造教育?两者的关系如何?创造教育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认真的探讨,以期统一认识,协调行动,把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工作做得更好。

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

关于素质教育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对素质教育有详尽而精辟的论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四个要点,即: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于创造教育

尚未见到关于创造教育定义的权威性表述,然而,不少研究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创造教育的概念。人民教育家、我国创造教育的先驱者陶行知先生1944年就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了创造教育与培养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兴学科创造学传入我国,不少研究者逐渐形成了有关创造教育的基本看法。许立言、张福奎较早提出,“创造教育旨在开发创造力,注意培养学生研究知识与创造知识的才能”。谢燮正等认为,创造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涉及德、智、体、情、意、美、劳、志、趣诸方面”。

俞啸云等则采用“创造性教育”的概念,并且指出:“所谓普通学校的创造性教育,也就是突出地强调发展学习主体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全面发展教育。”上述种种观点已经涉及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法。

在积极从事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笔者亦曾多次提出对于创造教育基本概念的看法。主要观点有:创造教育是“致力于开发受教育者创造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总和”;创造教育是“崭新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其最终目的或最高标准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具体言之,创造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教育系统,它包含着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原则和方法,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一种积极形式或有效手段。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促进受教育者优化素质和全面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培养造就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创造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崭新教育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向现行的各级各类教育渗透,覆盖社会教育的所有领域和各个层次”。联系到我国教育战线的实际情况,推行创造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对创造教育的要点作出以下概括:从本质上看,创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积极形式或有效手段;创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优化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创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造就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现阶段我国创造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在对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基本概念取得共识之后,便不难理解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

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大系统中,创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我们之所以认为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1)创造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创造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宗旨。创造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优化其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与任务。

确切地说,是从开发创造力入手,达到改善素质的目的;以提高创造力为起点,逐步完成优化素质的任务。一方面,创造力是人的素质组成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创造力的提高能够带动素质组成中的其他因素健康发展,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同某些知识和技能相比,创造的原理与方法更具普遍性,时效更长,影响更为久远。

也就是说,当受教育者离开学校之后,创造力开发的效果往往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现出来,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而言,显然是十分有利的。(2)创造教育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创造教育充分反映了这一目标。

从人才规格来看,创造教育把创造性人才定为培养目标,而创造性人才正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层次或类型,不能取代现有的各种教育,“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出各自合格人才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

因此,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条件就是人才的内涵,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或“创造型”只是在原有人才的规格上增加了更新的要求而已。

从培养方式来看,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根本途径。创造教育不是单一的发明教育,不是零散的课外活动,而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知识与能力结合,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创造的本质是新,是突破和超越。

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内容都和创造存在有机的联系,在方法上也都需要创新。创造教育中传授的有关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正是德智体美诸领域创造活动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教育是在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这样的人才必定能反映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3)创造教育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

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重点恰好是创造教育的特长或优势,因此,创造教育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

精神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创新精神是人们锐意改革、思变求新、追求突破和超越的精神面貌的总称,包括创新意识、创造信念、创造激情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创造教育通过介绍创造力普遍性的基本原理和创造的基本规律,使受教育者转变观念,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造信念,强化创造激情,同时也逐渐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创造教育确实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造是人首次产生崭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的总和”。创造通常表现为人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开展一定的创造性行为,获取一定创造成果的过程。人在进行创造的时候不仅要想(思维),而且还要干(行为)。

因此,创造教育把引导受教育者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才干作为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学生传授创造技法,组织学生开展创造发明活动、形成创造成果并参加各种竞赛,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创业等方式,创造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受教育者逐渐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创造教育同素质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创造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创造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素质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了适合校情的经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表明,推行创造教育能对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完成素质教育既定任务产生积极作用。(1)有利于优化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心理学认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或“生理条件”。这一观点肯定了素质的客观性、预成性,同时也表明了素质后天培养的可能性。

从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可以赋予素质更新的涵义,即认为素质也与实践密切相关,是实践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影响的综合效果。因此,概括地说,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修养的总和。这一概念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创造教育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有利于受教育者逐步优化其综合素质,从而促使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①有利于开发脑的潜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脑功能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相继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影响较大的有两种学说,一是较早期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一是稍后期的脑认知功能模块论。

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俗称大脑两半球分工说,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斯佩里和脑外科医生嘎扎尼加等人于60年代初期提出的。这一理论反映了某些个体的大脑出现了优势半球分化的现象,强调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试图将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主要功能分别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对应起来。

这一理论虽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使其主要创立者于1981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但问世不久便有新的发展。嘎扎尼加等人的深入研究表明,左右脑分工的现象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左脑利于抽象思维而右脑利于形象思维。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脑功能模块是动态变化的组合,某一功能模块由多个脑结构组成,而某一脑结构又可参与不同的功能模块,体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一理论便是脑认知功能模块论。

上述脑科学理论揭示了脑功能的个体差异,表明对于不同的人、针对优势不同的脑,应当采用不尽相同的教育方法和开发途径。由于现有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偏重语言、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脑内与上述功能相关的模块得到强化,而与形象思维、想象、灵感等有关的模块则相对弱化。

又由于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分别与相反一侧的肢体具有内在联系,绝大多数学生使用右手写字、偏重于使用右侧肢体的习惯则使左半脑经常受到刺激,而使右半脑受到冷落。这一现象尤其不利于右半脑区的某些模块原本占优势的个体,大大影响其脑潜能开发,甚至有可能造成右脑障碍。

创造教育恰好能以自己的特点弥补上述缺憾,它倡导并实施因人制宜的教育,针对受教育者思维特征及其优势与欠缺,有目的地进行训练,促进全脑均衡开发,有利于在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个体的不同优势。对东南大学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测评和创造力开发的实践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改革感兴趣并且从中获益”,“绝大多数学生(大于95%)认为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

人脑作为素质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其潜能得以均衡开发显然有利于优化综合素质。由于创造教育充分发掘了人脑的潜能,因此必将促使受教育者在开发创造力的过程中逐渐优化其综合素质。

②有利于优化非智力因素。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既定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这里,德育居于首要地位,是培养目标的灵魂。一个人的“德”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两大领域。其中诸多因素,例如理想、抱负、意志、毅力、精神境界、道德情操等,均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因此,优化非智力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受教育者素质的重要内容。

创造教育十分重视优化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由创造对象的复杂化,创造过程的长期性和创造实践的艰苦性所决定,人们开展创造活动往往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获取创造成果并非易事。

创造教育则通过引导受教育者投身于创造实践,帮助他们在同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或培养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健康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非智力方面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优化素质的目的。在东南大学强化班和少年班的实践表明,创造教育对于磨练非智力因素、优化综合素质确实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③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个性是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爱好等)的总和,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展示个性的过程就是与众不同的过程。由于心理特征往往反映内在素质,因此,个性是素质的独特表现形式,发展优良的个性有利于优化综合素质。

创造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一方面,创造与个性本质相通。创造的核心是获取新成果,创造成果体现独特,亦即体现个性。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就是引导创造者刻意与众不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发展个性的过程。另一方面,创造教育为展现个性提供有利条件。

因势利导的训练重点,因地制宜的评价方法,因人而异的创造成果,这一切构成了机动灵活而充满新意的教学环境,成为受教育者无拘无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不同人经受创造教育后的收获是不尽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