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6:55:55

点击下载

作者:马予华,陈梅影,林桂红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试读: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进程逐步加快,力度也在日渐加大。毋庸置疑,经过一系列改革,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建立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评估手段上则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新形式……这些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和教育者的辛苦研究和实践。然而,时代是逐步在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成果而止步不前。那么,在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正确趋势呢?显而易见,对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离不开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实践与发展的潜心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文化的融合必然会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而语言的融合又必然记录着文化融合的趋势。从文化融合大环境的方面看,语言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丰富本民族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信手段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日益频繁。在信息互通的过程中,人们日益加强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切无不推动着各种文化之间的渗透和融合,由此也引发了各种文化间的对话与融合问题。而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语言翻译的作用及意义得以凸显。近年来,全球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趋同和融合,而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

自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我们便迎来了异域的文化。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本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冲击。在这种背景之下,翻译肩负着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任,它起着文化传播的作用。翻译的策略也应随之做出调整,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翻译中的各种因素,不只是简单地求同存异,使用归化和异化等各种策略使译文体现原文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让本族的读者真正接触到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让其他文化也重新审视同一事物的不同含义。

文化融合在全球化的视角下是一种必然趋势。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翻译沟通达成共识,从而推动各自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不仅给各类文化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同时也创造了各国传统文化汲取国外先进文化成果,进而丰富、发展自身的机遇和条件。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语言的概述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根据其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特征的共同之处与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在地域上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很多文化特征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指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讯号。

语言是人们记录、传递、保持经验的主要形式,语言对人的信息加工也有很大的影响。所谓信息加工是指对语言的信息加工,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使用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认知能力。语言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人们使用语言,包括理解别人的语言,这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能力。(二)语言的特征1.任意性和线条性

所谓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文字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的连接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论证的,即使有的可以论证,但是在普遍意义上来讲,还是不可论证的关系。这就是世界上的语言为什么各式各样的原因之一。

所谓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的能指是依托声音来完成的,所以他只能在一维的声音的空间里传播,而不能突破声音的范围和能力,所以说在分析语言的时候语言使能在横向上依照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完成,这也造就了语言使用和表达的局限,但是语言的声音性,决定了语言的线性是不可消除的必然结果。

2.不变性和可变性

语言是一个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个要素既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变动性,稳定性是语言系统的已存在的前提,也是语言自身被大规模研习使用的必备条件,而变动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系统,语言内部的不断衍生、发展的规律所致,而且也是语言的传承性的表现。任何事物都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不断地产生,旧事物不断地消亡。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系统的变化虽然不是很明显,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受到使用的推动以及社会、文化等很多因素的映像语言本身在不断地向着经济、简练、实用、包容力、表现力强的趋势发展。

语言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着不同方式、不同形态的变化,而且变化的多少、快慢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规律来解释、预测语言的变化。这不但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学的关注、探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同时也昭示了语言学的变化性还是有据可依,有律可循的。

3.符号性和系统性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观念的符号,符号的本质是社会的。它在某种程度上要逃避社会上某一些小集体、小圈子的意识。这是语言最主要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社会契约,一个社会接受一种表达手段而排斥另一种表达手段,其实都是社会上的集体意识的习惯。或者可以说,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使用哪一种表达方式。

语言符号是一种包含着两面性的实体:一方面语言是表示事物的名称的,所以任何语言都是概念的映像,即具有所指性;另一方面是语言要依托声音这种媒介来表达所指,所以说语言也是声音的映像,也就是说语言具有能指性。

4.传承性和交际性

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储存的有效载体。因此,它在自身的发展当中,逐步体现出很强的传承性和交际性。

所谓传承性,是指语言以自己的风格特色吸引或者促使人们在生活生产中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语言这个工具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相关的人群,或者波及其他更广泛的区域,达到传承的效果。另外,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储存了文明的精华信息,承担文明发展的桥梁,同时,也由于语言本身的强大交际性功能,更显示出独特的交际功能,在丰富的交际中应对各种变化,产生更加有表达力的语言,产生更多的基于生活生产实际的意义。二、语言的结构与功能(一)语言的结构

从内部结构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但其在信息量和结构、功能的复杂性方面远非其他符号系统,如莫尔斯电码、旗语、灯光交通信号等所能比及,后者对语言来说是第二性的。语言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各个分支系统或层次,如音位层次、词汇层次、语法层次等组成。语言成分由各种关系加以联结,成分和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井然有序的系统。作为符号的语言单位具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表现方面,即语音;二是内容方面,即语义。在语言单位中,音和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最初是任意的。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几千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

一种语言的内部结构是一种语言区别另一种语言的关键所在。不了解一种语言的内部结构,就无法辨认该语言的语音或书写的符号,并从中获取语义。没有掌握英语内部结构的人难以辨别26个字母不同排列组合后所表现的意思,不懂汉语的西方人也只会把汉字当成是奇形怪状的线条组合。

然而,理解了语言的内部结构的符号系统并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该语言符号的意义,即语义。语义的表达或理解,除了要了解和掌握一种语言的内部结构外,还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外部结构,即文化结构。

一种语言的文化结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或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寓言神话、民间传说、社会历史发展、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语言对物体或现象的指代是通过文化结构来实现的。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同一个语音或文字符号的理解是不同的。(二)语言的功能

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这里择其要点概述如下:语言首先是交际的工具,供人们用来传递和交流信息。有些高级动物,如猿猴,也使用区别性的有声信号来传递信息,但这些信号都是不可切分的整体,也不能组合和替换,滋生更多的信息,动物的信号同人类语言是无法比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供人们用来形成和表达思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基本单位也与思维的基本范畴相对应:词与概念相对应,句子与判断相对应。人们也可以用手势和动作等手段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但它们只能起辅助的作用,语言才是思想最完善、最有效的载体;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约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21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200年灭绝。平均每2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据统计,世界80%的人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没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书,在任何图书馆或数据库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德国学者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在《世界语言简史》(第2版)导言中也提到,地球上语言的数量应该在6000种以上据估计有二分之一正在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另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

语言是积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它把人们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子积聚并存贮起来,保存和反映了前人全部的经验和智慧,而后人通过学习就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和信息,不必一切从头做起。这些知识和信息正是特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定语言是特定文化的容器和载体;语言是表达感情和影响别人的工具,它既传递信息,又是艺术表现的媒介。语言具有美学功能,它的创造性也正是通过艺术的媒介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上述功能中,交际功能是主导的。俄裔美国语言学家雅柯布逊把交际行为细分为六种,从而区分语言六种不同的功能:从说话人的角度,语言具有表现功能,表示说话人对信息内容的关联、态度或对情境的直接反应;从影响听话人的角度,具有指令功能,一般用命令口吻表示,以呼唤方式使对方做出反应;从上下文或情景出发,具有指称功能,即指称信息涉及的事物、需要传递和交流的内容和相应的事物及其特性、关系等;从接触的角度,具有联系功能,意在保持或脱离接触,或者检查交际渠道是否畅通;从代码的角度,有元语言的功能,如对某一事物的说明,这在儿童掌握语言和语言教学过程中常常发挥作用;从信息的角度,具有诗歌功能,使语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以满足人们的美学需要,在文艺作品中这一功能有很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则认为,语言有表达概念的功能、进行交际的功能和构成话语的功能,由此而形成其功能语法体系中语言语义的三个功能部分:概念部分,即及物性、语态、情态意义;人际部分,即语气、情态、语调;语篇部分,即主位结构、信息理论、接应。韩礼德认为语言之所以是语言,就是因为它必须提供某种功能。换句话说,社会对语言的要求促使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结构。他从功能观点出发来描述语言的发展,其系统功能理论在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元语言,又称“纯理语言”“符号语言”,与“对象语言”相对。指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所使用的一种语言或符号集合。用汉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是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来说明英语,英语既是对象语言,又是元语言。在辞书编纂和语言教学中用于释义的语句称元语言。三、汉英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没有阶级性,它可以被不同的人所使用。民族语言是在形成和发展它的该民族中使用的,但其他民族的人也可以学习它、使用它。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人们之间的交际工具,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由于语言形式(包括内在和外在形式)的普遍性,如所有语言都有元音和辅音,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和宾语,词类都可以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划分;二是语义的普遍性,如许多表达人类生活、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最基本词汇,在许多民族的语言中都能找到等值或近似的词语。这些普遍性是人类相同语言机能的反映,它超越了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时空界限,使外语学习、教学和研究以及翻译工作成为可能。

但是,各种语言之间在语音上的差异,语法上的不同,词汇上的区别,表达方式的异样,也给外语学习和翻译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无论中国人学英语也好,外国人学汉语也好,多数人都要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上。这无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然而,掌握了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是否就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这种语言呢?拿中国人学习英语来说,如果仅仅掌握了英语的语音、必要的词汇和语法概念,而对于英语国家的民族、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科学、宗教缺乏了解,那么在使用英语时仍会碰到许多困难。同样,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情况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语工作者应该掌握必要的背景知识,或者说,学习外语不仅要注意它的语言因素,同时应该注意它的社会因素。但是,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对这一点还没有足够重视,没有把背景知识紧紧地结合到教学中去,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对此也没有充分注意,只有当他们在语言实践中闹了误会,出了笑话之后,才开始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发展史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上的发展、政治上的革命、自然和地理情况的演变、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语言的语法功能和交际功能是两个不完全等同的概念。当我们说一句话或使用一个词语时能否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不但受语言因素(正确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和词语的运用)的制约,而且还受语言的社会因素的制约。(二)语言的文化含义

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决定着该民族语言的某些特征,赋予了它某些特殊的文化含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节,有不同的问候、道谢、喜庆、吊唁、祝贺、慰勉的方式和内容,有不同的饮食起居习惯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比方,中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过去常说:“久仰,久仰”“幸会,幸会”,现在这些话多半都不说了,而是要么先主动介绍,要么说“你好”“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之类的话,要么直截了当说明来意,表示可能有麻烦对方之处,等等。按照英语表达习惯,在这种场合除了说How do you do?之外,也可以说些类似的话,所以无论从中文到英文或从英文到中文相互对译时,多半都不会引起误会。但是,相识的人见面时,中国人除了说“早”“你来了”“下班了”;外,还能说“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如果一个英国或美国人听到这后两句话,他一定会惊讶不已,甚至引起某种反感。其实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说“吃饭了吗”“上哪儿去”,与英语How are you?有着相同的交际功能,问话人并没有对对方的吃饭情况和去向刨根问底的意思。

汉语的“谢谢”和英语的thank you是两个完全等值的词,使用的方式和范围也大体相同。但是thank you的使用频率比汉语的“谢谢”要高得多。在有些场合中汉民族就不一定都用“谢”字来表达感激的心情。我们也许会向对方投去一个会心的微笑;也许说“真太客气了”“多亏同志们的帮助”之类的话表示不忘他人的好处;也许以“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等表示自己的谦虚态度。

在很多国家中都有养狗的习惯。但是,中国城市很少养狗。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狗的形象多半是令人厌恶的,许多成语,如“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都是贬义词。至于“落水狗”“哈巴狗”“走狗”等都是为虎作伥的帮凶的形象。但是在英、美等国狗不但是玩物,而且还被视为家庭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成语,除了像going to the dogs(每况愈下,走向灭亡)、to feel like a dog’s dinner(觉得身体不舒服)、be dog-lazy(懒极了)等个别的词语外,绝大分都不包含贬义。因此,人们有时可以用…dog来形容一个人,如:gay dog(快乐的人,意译,下同)”、lucky dog(幸运儿)、old dog(老手)、top dog(胜利者)等。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自己是一个“上了岁数的人”或“快乐的人”,你把他的话译为an old dog或a gay dog,他是接受不了的。对没有这种表达习惯的许多国家的人来说,也是接受不了的。这是从事翻译工作的人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跟英、美等英语国家的人交往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询问对方的“私人问题”。什么是“私人问题”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标准,甚至每个人自己所掌握的分寸也不一样,这当然也和说话双方个人之间的密切程度有关系。也许你所接触的某个英国人对你无所不谈,他可以主动地把自己的经历、家庭、爱好、习惯,甚至吸毒等一般人不愿公开谈的事都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主动向他问起这些事情,他也许会很不高兴。像这种情况,往往因人而异,只能慎重对待。不过,一般来说,所谓“私人问题”还是有一个为多数人所公认的准则的。这里,我们想引用《美国旅游便览》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有些私人问题,在甲国可以提出来,但在乙国则不应该谈。比方说,美国人可能会问‘你在什么地方工作?’‘你有几个孩子?’‘你的房子有多大?’‘你有没有假期?’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问题不算是纯粹的私人问题。……请你明白,问这些话的本意是友善的,是对你表示关心,不是对你无礼。……不过,美国人认为纯粹是私人问题的一些事,在美国是避而不谈的,否则未免太无礼了。这些问题包括个人的年龄,他有多少钱,他的衣服和财产价值多少,他的宗教信仰和私生活。”的确,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否则,尽管你英语说得再好,也不会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三)政治概念和政治词汇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政治信仰,因而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概念和政治词汇。

政治词汇和其他词汇一样。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着。以汉语的“地主”一词为例,在古汉语中,它原来的含义是“一个地方的主人”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host,如《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在近代汉语中,“地主”是“土地的主人”的意思,相当于英语的the land owner或landlord。在现代汉语中,“地主”一词的含义则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13页》)。一说到“地主”,我们无不表示痛恨。这样广泛深厚的政治内容,英语landlord一词是体现不出来的。一般的英语读者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这种阶级感情也是引不起共鸣的。

有的政治术语,虽然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等值或大致等值的对应词,但由于不同的政治观念、立场和感受,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时就不完全相同。这里且以英语的invade(侵略)和colony(殖民地)二词为例。按照Chambers Twentieth Caitury Dictionary的解释,to invade就是to enter as an enemy,这大体上和汉语的“潜师掠境”的意思想近。根据同一辞典的定义,colony则是a state’s dependencies overseas or abroad(某国的海外或外国的附属国)。这种说法跟我们的概念相差实在太远。因此,在使用“侵略”和“殖民地”两个词时,他们的理解和心情跟我们是很不相同的。在翻译政论文章一类的东西时,我们千万不要仅仅满足于寻找相应的同义词,而更重要的是传达隐藏在字里行间、比表面的词义价值更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四)语言是反映历史的镜子

语言所反映的事物,不仅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事物有密切关系,而且它也是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范克(Funk)在《词源》(Word Origin)一书中说:“词汇常常隐藏着传奇故事,它往往把我们引人神话和历史,使我们能了解伟大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词像个小窗户,通过它可以熟悉一个民族的过去。”这些话不无道理。

对于学习外语、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熟悉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和它的文化及其历史,不能不说有莫大的好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典籍十分丰富的国家。汉语里有许多谚语、成语、歇后语,有许多神话、典故、名句、格言,是闪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和光辉的文化的记录。英、美等说英语的国家,虽然历史和文化传统不完全一样,但英语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语言,它还从许多民族的文化中吸取了营养,不同的国家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对它进行了发展,使它日臻完美。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常常出现一些历史人物和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的人物名字,人们经常用它来构成一些哲理性的比喻或形象性的描写。如: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形象。

黄忠——老当益壮的形象。

猪八戒——憨厚、懒馋和丑怪的形象。

Hobson 霍布森在英国剑桥经营运输业,只有严格按照他的条件才肯把马租给别人,乃按死规矩办事、刻板不变的形象。

Robin hood 罗宾汉,英国的绿林好汉。

Jeckyll and Hyde 捷基尔和海德是英国小说家RL.史蒂文森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双重人物的现象。

这些人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汉语和英语的成语、谚语及其他固定词组中,如:“事后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Hobson’s choice(无选择余地)、Sell Robin Hood’s pinnyworth(廉价拍卖)、Many talk of Robin Hood who never shot with his bow(世人多有谈罗宾汉者,但不敢做他所做的事情)。缺乏民族史和文学史知识的人,不能深切了解这些比喻中的丰富含义,对于他们来说,那些名字只不过是一堆不甚了了的符号。虽然不一定都用直译法,但如能了解该词语的出处和含义,体会会更深刻,用起来或译起来才能更得心应手。

汉语和英语中还有许多成语和固定词组来源于文学作品、稗官野史、宗教经典等。这些成语或词组往往是过去某一人物或事件的高度概括。如:

1.与史实有关的词语:

过五关斩六将

卧薪尝胆

thumbs up(赞许),thumbs down(否定)(古罗马被击败的斗剑士的生死与否由观众以拇指上举或下举来决定。)

town and gown(市民与文人间的纠纷,原指14世纪牛津城市民与学生之间的纠纷)

2.寓意于地名的词语:

得陇望蜀邯郸学步

send somebody to Coventry(与某人断绝往来)meet one’s Waterloo(惨遭失败)

3.反映宗教思想的词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由于过分好奇,被逐出天国。指亚当和夏娃)

the Day of Judgement(末日审判),等等。

这些词语在千百年的使用过程中,词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现在多半不用它的原义而是用它的引申义,即使按字面意义直译也很困难,不容易用三言两语概括它的丰富含义,对不理解有关史实的人来说,理解起来也颇为费劲。例如,有人把“得陇望蜀”译为having control of Kansu,one hopes to control Szechuan。我们曾拿这一词条和译文在一些英、美留学生中进生检验,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懂它的含义。但当我们把译文改为give knaves an inch and they will take a yard时,他们就全懂了。同样地,如果把send somebody to Coventry译为“把某人送到考文垂去”时,中国人一般也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如果把它改译为“与某人断绝来往”,大家就清楚了。由此看来,汉语和英语中的这一类词语,如何理解以及如何使用,困难主要不在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在于它涉及较为广泛的社会和历史知识。

如前所述,英语从许多民族的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古希腊、古罗马,古代和现代的整个西方文化对英语都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影响。像Cupid(罗马爱神)、Hercules(希腊巨神)、Titan(希腊日神)、Mars(罗马战神)等都是英、美等国人民所熟悉的形象,英语中的不少成语和比喻都与这些名字有关。因此,广而言之,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最好对整个西方文化和历史都要有所了解。

以上所谈的,只不过是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点滴问题,但却给人们提出了这样的真理:不了解社会就学不好语言,更掌握不了活的语言。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学习任何一门外语,决不仅仅是语音、语法和词汇三大要素的问题,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社会和文化的过程,这样学习有助于在交往过程中消除差距,达到真正的相互了解。四、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而文化,按韦氏国际大辞典第三版关于“文化”culture条目的第八条定义:“某一时期、某一民族的概念、习俗、技能,艺术、体制等。”爱丁堡应用语言学教授夸德尔(SPit Corder)在《应用语言学导论》语言作为象征体制(Language as a Symbolic System)中给文化下了详尽定义:“一个社区诸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或伦理观念,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对解释世界的方式、客观现象如何分类和赋予这种分类以何种意义有着类同的认识。各社区有共同历史,并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有着共同概念,即有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他们也对干活、穿衣、吃饭、结婚、信仰、子女教育的正确与错误方式有共同观念。所有这一切就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各社会文化。”

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那么语言与文化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通俗地讲,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既然是文化的反映,那么掌握一种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那种语言,但要学的应不止那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而是通过它逐步熟悉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夸德尔说得很透彻: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但不是全部地通过该社会语言来掌握我们称为文化的各种态度、价值和行为方式。学习这些东西的过程可称之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这种社会化过程要通过语言,但也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真实生活来实现。为此,可以说,语言在个人和文化之间起调节作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人们常说的语言障碍(language barriers)就是指这种文化间的差异。

各民族同居于地球之上,为何有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又为何反映到语言上的呢?对此,心理语言学家沃尔夫森(Perter Woolfson)在《语言文选》e-introductory ratogs)的一篇文章“语言、思维和文化”(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中从心理和生理学角度作了精辟的分析:我们均有近乎类同的生理器官——能听的耳朵、能看的眼睛、能嗅的鼻子、会尝的舌头、有触觉的皮肤——去观察世界。现实对大家应当是一样的。然而,我们的神经系统却受着不同类型、不同强度、不等时间的持续感觉流冲击。显然,不是所有感触都潜入我们的意识,它们都被某种过滤系统压缩到可控的程度。……(这种过滤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特殊感触,去强化某种感触,弱化其他感触。为此,虽然所有感触都进入神经系统,而只有部分感触才变成意识。沃尔夫森所说的这种过滤系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讲,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种感触进入意识,又通过约定的符号——语言表达出来的全过程,就是民族文化传统和习俗对事物反映、鉴别、限制和影响的过程。著名心理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曾举过关于雪(snow)的例子:英语民族把各种状态的雪都称之为snow;而因纽特人(Eskimos)却把飘落的雪(falling snow)、地上雪(snow on the ground)、板结的雪(snow packed hard like ice)、雨雪(slushy snow)、飞雪(wind-driven snow)冠之以不同名词。而Aztecs印第安人更怪,他们把冷(cold)、冰(ice)和雪(snow)都用一个基本词表示。因纽特人之所以用不同专有名词修饰不同状态的雪,是因为该民族终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对雪有强烈的感知,有极细微的观察力和分辨力,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雪文化和反映这种文化的独特语言表达方式。

文化间的差异和随之而来的语言障碍给国际交往带来重重困难。近几十年来,随着民族间往来的日益频繁,这个问题就越发表露出来,为此,受到世界语言界的重视。应用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生态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取得不少进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五、生态语言学

语言往往被视为有机体(organism),它会生(born),还会死(die),甚至还会滋生出子语言(daughter languages)。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语言无所谓生与死,它不是动植物这样的有机体,而只是人类规定的一种符号(symbol)或讯号(code)。它的存在和消亡依赖于其使用者,取决于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此,在研究语言的同时,还必须观察和探讨语言与环境现实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语言作为符号研究固然必要,但与符号创造和使用的人与文化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生态语言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当然,这只是最近人们给该领域取的名称,其实质性研究早已开始,只不过欠全面、系统和理论化而已。那么,何谓生态语言学呢?美国语言学家法尔布(Perer Faixi)在《文字游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目前,更为恰当的比喻可能是语言‘生态学’——即维系言语及其历史、社会传统、周围其他语言的影响,及其自然环境等几股线交织而成的网。这种比喻强调语言的功能,是把说那种语言的人同周围其他人及其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因纽特人(Eskimos)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可以用丰富的词语修饰各式各样的雪(snow)和海豹(seal)但在语言上却分不开green(绿)和blue(蓝),究竟为什么?这就是生态语言学要探讨的一种语言现象。既然语言与自然、社会及人联系在一起,就势必要进行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须自成一体。本节只谈及这项综合研究领域的几种现象。(一)语言和物质

弗尔纳德(James C.Femald)在《英语表达力》中说:“在所有语言中,最早的词都可能以某种方式与物质的、可感觉到的东西,如太阳、月亮、山、树、鸟兽有联系。当(人们)逐步需要一些词来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时,获取这些词的自然方式,或许是唯一方式,是使物质适从于思想的需要。”词汇发展史既是从实体词向抽象词发展的过程,也是实体词扩大化、抽象化及概括化的过程,其间人们为表达概念或心理,借助各类物质词如:

1.表示自然现象的: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在语言中有生动形象和鲜明的象征作用(symbolism)(培依Mario Pei称其为传统象征性Idiomatic Symbolization),如风暴(storm)、冲突、斗争、动乱;春天(spring):青春、生机、希望;黑夜(night):悲伤、黑暗时代、死亡;风浪(waves):心理矛盾、灾难来临;云(clouds):疑虑、艰难局面、不祥之兆。这种象征性在各语言中普遍存在。

英语:

under a cloud 处境困难

timely rain 及时雨

turn the tide 改变局面

thunder and lightning 大肆攻击

forsake the setting sun 疏远失势者

cry for the moon海底捞月

汉语:

extravagant and baseless talk雪上加霜

disaster pile upon disaster祸不单行

talk a lot about sth.with little or no follow up action 雷声大,雨点小

法语:

lanuit des tempts蒙昧时代

les tempetes revolutionaires革命风暴

faire lapluie et le beau temps称王称霸

2.表示具体事物的:

借助有形实体形容和描写一种现象、事态、性格也是各语言中常见的象征手法,如:

汉语:

闷葫芦 of sth.difficult to understand

老皇历 out of date

敲门砖 stepping stone to one’s purpose

破罐子 unchaste woman

敲竹杠 make sb.pay through the nose

皮 毛 superficial knowledge

碰钉子 run into snags

大帽子 political label

金饭碗 well-paid job

老鼻子 a large number of

法语:

baissor pavilion 甘拜下风

elever qu sure le pavais 把某人捧上天

英语:

step into sb’s shoes 代替某人的地位

get the pink slip 被解雇(二)参照物和形象比喻

语言和物质的密切关系集中表现在形象比喻上。陈望道说:“比喻往往同较熟悉的具体事物作比,使人对正文感到真切。”这种具体事物在语言学中称之为所指事物或参照物(referent)。参照物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没有它,语言就失去形象,变成干巴无味的符号,更无从谈比喻。然而在参照物中,有的使用频率高,如草、石、狗等;有的实用频率低,如玻璃、茶、铜等。综观各种语言,频率高低有些共同性,大致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存在和使用范围广;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低频参照物往往国际通用性差,其原因有二:各国处在特定生态环境内,某些参照物是其独有或与其生活有特殊联系的,如印第安人的棚屋(wigwam)、加拿大的枫叶(maple leaves)、澳大利亚的袋鼠(kangaroo);参照物的使用是一种语言习惯,常受各民族独特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影响,如意大利人形容运气佳不时说lucky like a dog in a church(像教堂的狗一样幸运)。罗马尼亚人描写好吃懒做的人为for eating like a wolf,for working like a log(吃饭如狼,干活如木)。正因为上述两个原因,即使对同一事物,各民族也会使用不同参照物。

上面诸例皆属明喻(simile),还有用参照物直接代替人的,即修辞上的隐喻(metaphor)。各民族用同一参照物指某类人者不多,如绿帽子;而借不同参照物者为多,其中特别是地区特有或常见事物。如意大利人常用mozzarella、provolone等奶酪名称形容各种蹩脚牌手。再如用torsodibroccolo(甘兰花茎)指呆子或笨蛋,用pignolo(松子)指小气鬼或心胸狭窄的人。英语以物喻人的例子很多。如:nut(松子)怪人、brick(砖头)硬汉、gun(枪)暴徒、small potato(小土丑)小人物、dose file(锉刀)小气鬼、pumpkin(南瓜)土包子、first fiddle(第一把小提琴)第一把手、pea soup(豆汤)饭桶、old flame(旧火苗)旧情人smooth apple、(苹果)讨人喜欢的人、screw(螺丝)守财奴、lemon(柠檬)讨厌的家伙、young spark(火星)时髦青年。汉语中更不乏其例。如:炮筒子(person who shoots off his mouth)、笔杆子(effective writer)、醋缸子(green-eyed monster)、老油条(foxy old hand)、软骨子(weakling)、靠山(supporter)万金油(Jack of all trades)、半瓶醋(person of superfirial knowledge)。

法语有:tombeau(坟墓)守口如瓶的人、torchon(布条)、邋遢女人、torche de discorde(火把)挑不和的人、gouffre(深坑)花钱无底的人、nooddle(面条)窝囊废。

借助动物参照物喻人者寓意最为深刻。动物千奇百怪,特征突出,在语言中有强烈的象征性,且为人所共知,容易为各民族所理解,如lion(狮)的勇猛、tiger(老虎)的凶残、fox(狐狸)的狡猾、chicken(鸡)的胆怯、bear(熊)的笨拙、ass(驴)的愚笨等。

这方面的形象比喻常见于各语言的成语中,如英语: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a snake in the grass(阴险的人)、poor snake(干苦活的人)、cock of the school(高材生)、mole(在黑暗中工作的人)、cold fish(无热情的人)、rabbit(蹩脚运动员)、blind dragon(青年男女初谈爱情时的陪客)。

法语:cochon(猪)邋遢的人、papillon(蝴蝶)轻率的人lapin(兔)精明的家伙、vache(母牛)凶狠的女人。汉语:色狼过街老鼠、地头蛇、小爬虫、老马、没脚蟹(supportless person)、铁公鸡(miser)、蛀虫、癞皮狗、旱鸭子。此外,借助动物参照物喻事(指行为、现象、状态等)者形象亦很生动,如英语成语:let sleeping dog lie莫惹是生非、a frog in the throat轻度喉哑、a fine kettle of fish乱作一锅粥、a bee in one’s bonnet怪想法或念头、as the crow flies笔直地(走、飞)、birds of a fea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汉语成语:蜻蜓点水Dragon-flies skimming the water surface、鹤立鸡群A stork amongchickens、猫哭耗子to shed crocodile tears、鹿死谁手who gets the deer in deer hunt。六、谚语中的文化

谚语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谚语的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民大众经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实践归结出来的经验。正如英国谚语所说的“谚语是日常生活经验的产物”。它源于生活,但又是生活的升华或提纯,因为它乃人类思想两大本能——观察与推理的成果,为此,如同意大利俗语所说的,它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Proverbs are the abridgement of wisdom),称得起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谚语是人类文化的全景透视,人们从中可以熟悉各民族历史、传统以及风土人情,可以了解他们对现实的看法。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培依(Mario Pd)在《词的内容》一书中说的:谚语言简意赅地反映了人类对生活态度和哲理。请看下面各民族讲究行动、反对空话的读语:

With words alone,you don’t make the soup.(罗马尼亚)

空话当佐料,是做不出鲜汤的。

Deeds talk louder than words.(英语)

行动比言谈更有说服力。

Deeds are masculine,words feminine.(意大利)

行动刚毅,言语软弱。“Meant to”don’t pick no cotton.(南部非洲)“想干”又没干等于白搭。

谚语本身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往往有深刻含义,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如批评以强欺弱的:

If the pitcher hits the rock,or the rock hits the pitcher,it’s too bad for the pitcher.(西班牙)

若罐子碰上石头,或石头砸上罐子,倒霉的总是罐子。

The worm is wrong when it argues with the hen.

与母鸡争辩,错的总是小虫。

再如提醒人们办事要谨慎小心的:

Don’t sign papers you don’t read,or drink water you don’t see.(西班牙)

没见字迹别签名,没见过的水不要饮。

Caution and chicken broth never harm any one.(葡萄牙)

小心点和喝鸡汤总没有害处。

有的谚语反映民间习俗和观念,不一定有多大教育意义,但有助于了解一个民族的心态,如在爱情和婚姻方面的:

Keep your eye on people in love,because they are all stone blind.(葡萄牙)

要看好热恋中人,他们往往如坠情海。

When the bride is in the cradle,the bridegroom should be old enough to ride a horse.(俄罗斯)

新娘在襁褓时,新郎起码大到能骑马。

The woman cries before the wedding;the man cries afterwards.(波兰)

女人婚前哭喊;男人婚后悲惨。

To marry once is a duty;twice,an act of foolishness;three times,lunacy.(荷兰)

结婚一次是尽责,结婚两次是傻瓜,结婚三次是疯子。

读语虽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意识和哲学,但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乃至不健康的内容。后者虽非良师益友却也揭示民族意识的阴暗面,扩大人们的眼界。如:

Better to be waited for than to wait.(日本)

侍候人不如被人侍候。

It is better to walk than to ran;better to stand than to walk;better to sit than to stand.(阿拉伯)

跑不如走,走不如站,站不如坐。

When you are trying to catch a bird,sing to it nicely.(捷克)

要想抓只鸟,得先为她唱支动听的歌。

谚语既然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产物,它就必然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现实的限制和约束。人们的语言总不能摆脱其存在的小天地。这种环境局限性,影响各民族对事物、行动以及现象的观察和推理。我们发现,各民族往往用不同参照物和不同表达形式反映同一事物,如汉语是一箭双雕,而德语是一掌双蝇,俄语是一石两兔,英语和日语是一石双鸟。再如(以下均为直译):(一)人多打瞎乱,鸡多不下蛋。(汉语)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oth.(英语)

厨子多反而坏了汤。

With seven nurses,the child goes blind.(俄语)

七个奶妈服侍,孩子非瞎不可。

Two captains sink the ship.(波斯语)

两个船长掌舵,船非沉不可。

Too many boatmen run the boat up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日语)

水手多会把船划到山上去。

With too many roosters crowing,the sun never comes up.(意大利语)

公鸡都打鸣,太阳都出不来。(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汉语)

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one-eyed man is king.(拉丁语)

瞎子群里独眼就是王。

Where there are no tigers,a wild cat is very self-important.(朝鲜语)

山中无老虎,野猫称王。(三)实事求是。(汉语)

Call a spade a spade.(英语)

铁锹就是铁锹。

Call bread bread and wine wine.(西班牙语)

面包就是面包,酒就叫酒。(四)本末倒置。(汉语)

Don’t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英语)

不能把车放在马前头。

Trees are climbed from the bottom,not from the top.(芬兰语)

树不能从上往下爬。(五)眼大肚小。(汉语)

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英语)

咽不下就别咬这么多。

Don’t stretch yourself till you are longer than your blanket.(罗马尼亚语)

别伸得比毯子还要长。(六)肉包子打狗。(汉语)

Setting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英语)

让贼捉贼。

Setting a dog to watch the bacon.(匈牙利语)

让狗看着咸肉。(七)入乡随俗(汉语)

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英语)

到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

When living with wolves,howl like a wolf.(俄语)

和狼生活,就要像狼一样嚎叫。

然而,各民族因信仰和世界观的千差万别,往往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得出不同结论,从而产生相悖的谚语。如有关人与外表的谚语:

人靠衣服,马靠鞍。(汉语)

Clothes make the man.(英语)

人靠衣裳,佛靠金装。

Though the monkey wears silk,it's still a monkey.

猴子怎么打扮,也是猴子。

谚语的思想内容也不是绝对按民族划分,一个民族内部不同阶层、不同人可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某一事物,因此会导致有相互矛盾的谚语,如日本人对妻子的看法:

A wife and a kettle get better as they grow older.

壶越旧越好使,老婆越老越疼人。

A wife and a floor mat are good when fresh and new.

老婆和凉席都是越新越好。七、颜色的社会内涵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蓝色的海、绿色的田野、红色的血,这是客观存在,人类有共同感觉。阿拉伯人认为是白,欧洲人绝不看成黑的。然而,颜色一旦用于人类社会,在人们心目中就会产生特定意思,引起特殊的联想,激发特别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所谓社会内在意义。这样的颜色已不再是客观的物质色,而变成抽象的象征色,浸入了文化的染体。黑色乃成压抑的象征,玫瑰色寄托了人的希望,白色披上清白无辜的外衣,绿色带来了一片生机。(一)颜色的政治象征性

各民族利用颜色代表政治派别或民族特性古已有之。英国中世纪的红白玫瑰战争中,白玫瑰(White Rose)为约克家族,红玫瑰(Red Rose)为兰卡斯特家族,厮杀了数十年。(二)颜色的社会应用

由于颜色有特定含义和象征性,因此往往与人们的生活发生密切联系,成为语言表达事物和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颜色词不仅使干巴的具体或抽象事物变成活泼、生动,而且强化了语言的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颜色与生活的联系是多方面的,如表时间:

Blue Monday:那天是主妇大清洗和职员大忙之日,用表示压抑的“蓝”色修饰再恰当不过。但对法国人是周末的延长(Holiday Monday)。

Black Monday:黑色乃悲哀之色,用其形容几年的前美国股票暴跌,美元贬值的那个星期一是很合适的。

Green Thursday:在法国和德国是濯足节(复活节前的星期四,给穷人发救济金)。White night:在法国和德国是不眠之夜。

如表具体事物:颜色的使用往往取决于各民族的具体环境,欧洲的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美国的green backs(美钞,票面为绿色)、green power(金钱的力量,亦指美钞)、black power(黑人的权力);意大利的green carpet(赌桌,桌布是绿的)、black tie或white tie(正式社交场合,黑或白蝴蝶结乃必戴之物);全球兴起的green revolution(绿色革命,指以推广高产小麦为开端的农业革命)。其中有趣的是对同一事物各民族会有不同理解,使用不同颜色。如:

洋白菜 美国red cabbage

德国blue cabbage

意大利black cabbage

葡萄酒英美red wine

意大利black wine

西班牙colored wine

黑桃K美国black king

德国green king

蛋 黄俄法德各国称其为yellow yolk,而意大利有时称其为red yolk。

如文学艺术:黄色书刊在汉语是淫猥的,属于在禁之例。然而英、美的yellow paper或journalism却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吸引读者的报纸或新闻编辑作风;而yellow book也无下流之意义,乃政府的报告书。法国和意大利的romanjaune和romanzogialle仅仅是一种黄封皮的廉价通俗小说。英语中真正表示下流的乃是蓝色blue,如blue film才是黄色影片。另外,颜色在各国语言中的特殊用法还有像德国的blue letter(解雇信)、法国的roman noir(科幻惊险小说)、英国的white list(可上演节目的名单)、black book(记人罪过的书)等。(三)颜色的内涵和理解

颜色有一些国际相通的含义,如黑色(black)多指阴郁、邪恶、非法和悲哀等,像black list(黑色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 heart(黑良心);红色指危险,像be in the red(赤字)、red alert(紧急警报),但是也指吉庆,像red-letter day(大喜日子,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