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8:58:16

点击下载

作者:《书立方》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试读:

前言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一直被知识分子视作修身之法则,终生追求不止;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圭臬,从上到下大力推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四书五经》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与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

尽管《四书五经》因时代局限而带有封建的、迷信的、落后的东西,但是在今天看来,它们依然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文化的等各领域精髓的全面再现。因此,读懂了它们,我们才算是读懂了中国历史。为此,我们特地编写了这本《四书五经》,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原文,并在文后配以当代人的解读。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也可以将古老的国学文化品出新意。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过程中,以此为借鉴来勉励和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大学

“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可以说是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所以又解释为“大人之学”。《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也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讲述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学问的政治性论文,全文10章,共1546字。北宋程颢、程颐兄弟等将其从《礼记》中抽出,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以后,与《中庸》、《论语》、《孟子》相配,合称为“四书”,从此独立成章。

成书背景

关于《大学》的时代和作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朱熹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近代以来有人认为是思孟学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秦汉之际荀子后学之作。汉以前,《大学》并没有被十分重视,直至汉武帝时,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经典才得到了很大尊崇和整理,《大学》也随着《礼记》成为五经之一而进入了官方的学说和必修典籍之内。内容简介北宋二程兄弟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对《大学》“初学入德之门”的称呼由此而始。南宋期间的大儒朱熹更是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思想,倾其一生心血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撰写成《四书章句集注》,将它列为四书之首。对于《大学》,朱熹可谓是用力甚勤,不过经过朱熹注释过的《大学》与《礼记·大学篇》中体现的秦汉儒学偏重为政治民的政治观相比较,更多的是偏重宋代儒学诚意修身的政治观点。朱熹加入了“格物致知”章,朱学思想彰显其中,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朱熹所诠释的《大学》是朱学的代表,而非纯孔孟之道地体现了。

总体思想《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宋·朱熹·《大学章句》书影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从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中可以找到这两点存在的痕迹。《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得以巩固。名篇选读

大学之道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赏析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则是教人如何为人。本章提出的是《大学》中的根本宗旨:三纲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整个《大学》的中心思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意思是要求人们标榜善性与良好的德行,如忠、孝、仁、义等这些品质,更要求注重个人的修养,在《大学》的作者看来律己很重要,只有先治好己,才能把别人甚至是国家治理好。“在亲民”则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任务,“亲”也通“新”,遵循大学之道就是要创造出全新的人,这里所说的新人是从本质上彻底改观的人。大学之道的最终目的是“在止于至善”,人们能够“明明德”,能够“做新民”最后也就能“至善”,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最高的境界呢?一、从思想上说明这一点,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了解至善的内涵而后再定志向。有了奋斗的目标内心就相对平静了,内心平静,做起事来就能够安定稳当,安稳了就会思虑问题,然后通过周详思量后再做事也就能达到至善的目的了。二、从行动上说明要如何达到至善,提出了“八条目”并详述了这八条之间的关系。八条目实际上也是实施三纲领的八个步骤:先“格物”就是要求我们去探究事物的本来原理,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致知在格物”;再致知,“物格而后知至”,是要求我们求得真正的知识,“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三、诚意,“知至而后意诚”,就是心意诚实,以真正的诚去追求真理,“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四、正心,“意诚而后心正”,就是要保持心境的安实,心安才能不为物欲所蒙蔽,才能公正诚明,毫无偏私,“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五、修身,“心正而后身修”,是说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很重要的,自己品德提高了才会被别人拥护与爱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六、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家庭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要素,家庭齐整而安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七、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家是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就是要以德治而行,国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格物”的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在《大学》中,并且它被放在了八条目中第一的位置,也就是说儒家的伦理概念、政治观点以及哲学基本原理从这开始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联系到了事实当中,这是儒学的一大进步。

修身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赏析◆明·《大学》书影

修身是一切重大行为的开始,因为个人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元素,必须不断地净化自己,那么这个社会才会有所进步。一个人会有愤恨,会有恐惧,会有好乐,这里所说的身不仅仅是个人身体的身,而更多地扩展到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有了这些偏私,身就很容易走向歪斜,产生这样不良后果的原因是“心不在焉”,一个人的身体行为是受到这个人的内心思想控制的,所以正如文中所说“修身在正其心”。

从正心的这一观点的阐述上,我们可以分析出主观唯物主义的一些痕迹。主观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外部的一切条件都是由我心所分化出来的,我心包容一切,所谓“宇宙在我心中,宇宙由我而生”。据文中的描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切好与不好的外部现象与我们的行动都得归咎于我们内心想法的是否善良与正确,这正是符合了这个观点。由是我们不能否定“正心”这一观点的好处:如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社会环境也将好得多,进步相对也快了。

齐家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赏析

本章在上篇《修身章》的基础上,以主观上爱与恶的不同而最终容易产生偏见为例,进一步阐明了齐家与修身之间的关系。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才会有地位,才会受到众多家庭成员甚至是社会成员的尊重与爱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公正是这种良好而又高尚的道德品质中极其重要的一点,但是“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意思是说人们经常会对自己所亲近和喜爱的人过分地偏爱;“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对于各种各样的人,包括自己所厌恶的、敬畏的、怜悯的、傲视的、怠惰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偏袒,所以那种“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人实在是很少,而修身的作用就是要培养有这种能力的人,也就是要培养出这种公正的,善于分别好坏,一视同仁的品质修养。在一个家庭当中,有长幼之分,有亲疏之别,作为一位治家之人,也只有自己能公正无私,才能博得大家的信任。

本章中选用了一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再次体现了《大学》全文引用经典、运用比喻、活用对比来突出文章主题的这一特点。

治国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明·《大学古今本通考》书影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五代·八达春游图

赏析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需要合作才能处理一些相对较复杂的工作,比如狩猎,所以一个部落经常就是由几个相互间有一定关系的家庭所组成。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封建势力需要扩张,更是将这种家与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形成了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家的观念更加重要。

本文也不例外,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是要先治好小家。“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把属于家庭道德方面的孝、悌、慈三点与事君、事长、使众的治国行动相联系,形象地说明小家无小事,大国如小家。还引用了《尚书·康诰》里“如保赤子”的这一与家庭有联系的说法比喻君王要有仁爱之心,要体察民情,以达到很好的治国目的。“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一句是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先来后到,要按正常的步骤去进行,而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是按前面所说的方法,那么治家的作用就能够达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的效果,真可谓是“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既然只是作为家长的个人就能获得如此好的效果,那么作为一个国家的家长的君王又该如何做才好呢?本章先是举了尧舜、桀纣正反两个方面对比说明君主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强调君子般的君主应当是修德以化民的,其次是进一步强调君王修德的重要性,那就是“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其实在这一部分里,强调的是在治国与治家中人的重要地位。

本章的最后部分引用了《诗经》里的三个经典“宜其家人”、“宜兄宜弟”、“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来呼应文章开头部分的孝、悌、慈与事君、事长、事众结合的比喻,结果趋向于完整了。

平天下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出口,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南宋·女孝经图(局部)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赏析

本文以与民同好恶,领导者任用贤才,不为财利而失德几个方面为例,经过多方面、多视角的观察,论述了治国和平天下之间的关系与道理。“上老老而民兴孝”即以孝为开篇引导,“老老,长长,恤孤”这些都是仁孝的表现,并指出“君子有絜矩之道”。治国要以仁孝为本,君王要先存仁孝之心,兴仁孝于天下,以己之心去度人。这里的君子是指君王,用一个“上”指在上位的人,如果在上位的人能够孝敬老人,尊重长辈,体恤孤幼,那么百姓自然就会以他为榜样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同辈,帮助孤幼的人。那么絜矩之道指的是什么呢?“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如果你厌恶你上级的行为,那么作为别人上级的你就不要以这样的行为来对待下级;如果你厌恶下级的行为,那作为别人下级的你就不要以这样的行为来侍奉上级。总结出来,君子的絜矩之道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以自己真实的想法与行动去对待别人。这种以己心度人的方式是一种美德,真正能将心比心,从自己的经历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从中显示了一个人宽容、体谅的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分别引用了《诗经》、《尚书》中的名句来论述治国者应有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其中包括“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诗经·小雅·南山有台》),指的是从民所欲,体民所念,为民父母;“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是一首周大夫家父讽刺周幽王任用尹氏,而导致听政不平的诗,用以说明为君者的另一品质:以公平的心来处事,不能偏私。“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上要以德为本,以财为末,实行德治。本末倒置,则民心离散,国家不安。“惟命不于常”、“惟善以为宝”分别出自《康诰》和《楚书》,就是为了说明德本、财末,以德治国,以善为宝。

其他的文字理论性较强,基本上是论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原则与经济原则。政治原则是“实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见贤而能举,见不善而能退的以德为政。经济原则是“仁者以财发身”、“长国家而务财用者”的“以财发家”而又“以仁发财”的发展生产概念。

本章通过正反对比,引用经典和运用比喻勾勒出一个理想的治国者的形象:以孝为先,以民为本,体察民意,以德为政,以善为宝,宽宏大量,公正无私等。全文虽没有正面论及当时的政治制度,法律运行,经济发展等内容,但是,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不用看正面的描写也能从侧面分析出这些相关的知识。

中庸

《中庸》和《大学》一样,也是谈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全文33章,比《大学》长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论述了儒家的哲学人生观,可以说是儒家学说思想理论的基础,也是最早所作,最为精密的一篇哲学论文。因其以孔子为代表的讨论天道与生命的哲学思想在这里有个转折,最后直接导致了思孟学派的心性哲学的形成,所以历代学者对它都尤为重视。

成书背景《中庸》的作者,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传,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根据《汉书·艺文志》中录有《中庸说》二篇,可以推断出,早在西汉时就有学者专门研究《中庸》学说了。到了南北朝时宋散骑常侍戴著有《礼记·中庸传》二卷,说明《中庸》一直被关注,南朝梁武帝时(502? 548)有《中庸讲疏》一卷,《中庸》已另行单出。唐中叶时期的李翱著有《复性书》,根据《中庸》思想,意图再建立起一套新的儒家理论。

经过了唐朝文艺开放的宋代更加崇尚儒学,北宋程颢、程颐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并称为“四书”,并为它们专门作注。南宋大儒朱熹更是把它的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宋以后被用为开科考试、选拔政府官员的重要教科书,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内容简介《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总体思想《中庸》一书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不要太过张扬,要恰到好处,所谓“中庸”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中庸》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中庸书影》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性是善的,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教,就是后天的教化,教之到家,则修己以化人,使得道就自然而明了。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性、道、教三者之间的内涵与相互关系,认为中和是不易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通过这样的铺垫,《中庸》论述了中庸之道的难行。“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所以“民鲜能久矣”。当然也有很得中庸之道的人,书中就说舜帝是个“大知者”。《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簪花图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名篇选读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明·胡广·《中庸章句大全》书影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赏析

本文总体论述了道与中庸两个概念,首先开篇就说出了性、道、教三者的关系:“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指中庸之道,先从哲学的角度上分析,而且还加之与天合一的说法,体现了儒家的宇宙观,为中庸之道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又把道与本性与人性相联系,体现了儒家的宇宙观。其次,从文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以看出中庸的基本概念就是“中和”,世界、本心、人性都要适宜、恰当。第三指出中庸也是无过无不及,“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表示中庸除了要适度外,也有一定的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区,意思是说智者、贤者由于个人的主观上的过度自信往往会过头;而愚者、不贤者又由于智商与人格上的不及常常又达不到中庸的基本要求与标准。所以引出了本文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中庸之道的难行。

中庸是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为了保持平衡,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而行的。但是人性是有弱点的,再加之人与人认识上的差异,人们很容易落入到行为与认识的陷阱中,正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贤者与愚者的不同,所以中庸之道“民鲜能久矣”。当然,中庸之道也有可行的时候,文中举了舜帝的例子,“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为什么就是“大知”者呢?首先,舜帝好问,正所谓集思广益,听取大家的意见,集体智慧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察迩言,迩言就是浅而平凡但寓意深远的话语;再次是隐恶而扬善,明辨是非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看清了好坏,才能很好地去处理事情。这段话虽然说舜帝是如何的“大知者”,实际也是在说中庸之道的基本实施方法——“执两而用中”。比喻完舜帝,孔子接着用了一个比兴的手法又来感叹中庸之道的难行:“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意思是说人们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如果将他驱赶到祸机四伏的罗网、木笼或是陷阱中去,却不知道如何躲避。人们常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持一个月。与以上说舜帝的大知相比较,这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一正一反,在跌宕起伏中告诫人们中庸之道的不易,也使得文章更为生动。

本文是《中庸》的开篇第一章,对于中庸之道做了大致的概述,对于理解中庸更为理论性的论述有一个指引的作用。◆清·胡渭·《中庸诸注纠正》书影

君子依乎中庸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赏析本文主要指出了实行中庸之道在思想观念方面的障碍,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面该如何去做,才能达到理想的中庸。首先是思想观念,提出了实行中庸之道要具备的人格品质。文章一开始就说子路问强,南方◆唏发图之强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君子居之”,而北方之强是“衽金革,死而不厌”,是“强者居之”。两相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北方的强是鲁莽者的勇,是身体上的征服,而南方的强是以宽容高尚的品德去感化人,态度温和而又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是精神上的征服,这样的强才是中庸所要追求的强,接着还连用了四个“强哉矫”来赞颂这种强所带来的美好结果。刚强与勇敢向来都是人们所崇尚的高尚品质,但是逞一时之勇而做出激烈行为的强却是中庸所反对的极端行为。可见,《中庸》观点认为的强是追求真理,维护道义,坚持信念,怀抱深沉的爱,以及大无畏的坚韧精神与品质。“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人们经常是为了追求新奇,而不顾事与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违背了中庸之道,所以,无论是在精神或是自己的入世的行为上,真正的中庸是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克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明·谢环·杏园雅集图

当然,《中庸》的真正用意并不是要将高深的道理和崇高的品质完全规划到意识的领域当中,它的真实要求是要与普通人的认识水平、道德觉悟和实践能力相联系。“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是不应该脱离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而是要以普通人的要求与愿望为标准,不违背普通人的性情。“执柯以伐柯”表面意思是说要比照手中的斧子长度去砍伐树木,实际上是在说要将心比心,要根据普通人的意愿去制定法律政令,要做到“以人治人”,要做到忠恕不违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人本主义的体现。“素其位而行”是中庸之道的另一方面的理解,强调要从现实的状况出发,对外不应该抱不切实际的想法。无论身处何种情况之下,既要随遇而安,又要有保持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自己融入环境的自觉性,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培养出自己自强不息的内在生命力,一切事都要“反求诸其身”。

成己以成人成物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唯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赏析

本篇哲理性比较强,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经典文章,论述的是至诚、尽性、成人、成己、成物的关系,还预测描述了做到以上几点后所获得的不可思议的结果。“自诚明,谓之性”、“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将人性定义为自觉,要天下至诚就是要无限地发挥人这一个体自己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为能尽其性”,而实际上至诚这种理想状态也是在“尽其性”的前提下形成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后的功用,如果你知道至诚的道,那么你就能预知未来的事,可以见微知著,可以前知祸福,“故至诚如神”。《中庸》还明确指出“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至诚应该是“合内外之道也”。如果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就是说个人只有在众人的合力下才能完善自己,尽己之性必须同尽人之性相结合,“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尽物之性是从哲学的角度对儒家某些思想的理论性描述,反映了儒学的几个基本特征:合内外之道,即内部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物质世界相联系;尊德性与重学习的结合;要求天人合一。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故至诚无息”,《中庸》还特别强调至诚之道是永无止境的,不断地自我发展的过程,它的观点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并举了“今夫天,今夫地,今夫山,今夫水”四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一个事物,表面上看是很简单微小,但是如果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最终是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的,“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这些比喻最终都是要突出至诚的功用,说“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实际上是说至诚的神奇作用是可以与天地相比的。

最后,歌颂圣人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的伟大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教育君子求中庸之道要“尊德性而道问学”,要将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结合,要“国有道,其言足以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中庸》更多地相信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本文所说的至诚也是由人至诚,尽的性也是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是《中庸》人本主义的最好体现,这种哲学理论在当时以君权神授、神创世说和精神神化为主的社会大环境下相对来说是超前的,也有利于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力,对旧的精神学说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是人性学说的一大进步。

君子内省不疚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誉于天下者也。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诗》曰:衣锦尚炯。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不愧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斧钺。《诗》曰:不显唯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子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化民,末也。《诗》曰:德遒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赏析

本文是《中庸》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描述的是至诚所形成的人世间最为理想的人格品质。这一人格品质就是文中所指的“圣人之道”,而当这一人格品质达到最崇高境界时,对国家、人民乃至于整个现实社会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君子之道”也是圣人之道,圣人就是要精神完美,达到至诚的理想人格。第一段论述了君主统治天下应该在“三重”即议礼仪、定制度和考文字的基础上,“本诸身,征诸庶民”,就是要先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以此为根本,才能在百姓中取得根本的信任,才能提高大家的道德素质。“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君主的任何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人的典范。接下来的第二段是孔子论述君主之道,总结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万事万物是有它的自然相处法则的,尊重它的规律才能相安无事。“圣人”所具有的理想人格实际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也一一地表现了出来,比如“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唯天下至诚”、“知天地之化育”。这些话语都说明圣人是拥有超凡智慧的人,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先进知识要较之一般人多,这也是他们与一般平民老百姓最大的不同。但是,他们也都是凡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以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现象为基础的,他们不过是觉悟高于常人,这一点正好与儒家一贯重视人的知性能力的说法相一致,也可以说是理想人格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说这一人格同时是独立的人格,是能够广泛吸收和包容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人格,“夫焉有所倚”,君子又有什么为所倚靠呢?“其孰能知之”,谁又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真正的“君子圣人”往往是“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他们独立地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有自己的立论和学说,当然这样也不会导致他们固执己见,与现实相悖。因为他们“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在自己思想的基础上广纳贤言。第三个特征是在拥有卓越的品质和才能的同时,“圣人”是谦虚而谨慎的,他们也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君子之道,黯然而日章”,“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他们能够“笃恭而天下平”,所以君子圣人最后得到周边人群的“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的巨大信任和良好社会地位。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中庸》认为君子的最高思想和价值观念是要以人为本,不违背普通老百姓的意愿,应当继承古老文化的优良传统,符合自然的法则,人与文化与自然相结合,这才是最重要的标准。《中庸》中所描绘的人格与境界对于中华民族的中心精神与性格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国人精神境界与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都是以《中庸》中的思想为雏形,不断地进化才形成今天的辉煌结果。

论语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成为封建文化的主体。然而,由于孔子坚持“述而不作”的人生信条,他的学术思想并没有通过专著的方式完整而系统地流传下来。我们能见到的唯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是由孔子的学生记录、整理了他的言论与事迹的《论语》。

成书背景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当时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兼并、战乱不已,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道德沦丧,礼乐制度混乱不堪,各种思想在社会上萌生。孔子目睹这一切,内心极度的不安,希望通过重整礼乐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并为此奔走一生。《论语》就是他政治、文艺、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作为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也是世界上完整辑录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它从东汉起被列入儒家经典之列,到南宋经理学大师朱熹集注后又被列入“四书”之列,是两千多年来中华读书人必读的典籍,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和“万世师表”,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所不曾有过的特殊地位。同时,孔子作为教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的言行和所传授的六艺之学,长期影响着我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简介《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门弟子之间相互谈论之语的有48章,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交谈之语的有440章。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资料。关于《论语》书名的来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论纂”起来的意思。班固在《后汉书》中便持这一观点。《论语》各篇章之间并没有确定的主题,一般都是用每篇开头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为篇名,仅仅表示区别而已。◆孔子像根据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考证,《论语》的编纂应该始于春秋末年,成书于战国初年。到了西汉时期,社会上有《鲁论》、《齐论》和《古论》三个版本。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的篇目,参考《齐论》授徒讲习,形成了《张侯论》。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版本,就源于此。总体思想《论语》体现了一个为恢复礼制、挽救社会道德沦丧而奔走的圣哲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复周礼,他热切希望回到“礼乐征伐不出”的西周时代,以周礼来拯救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不过,孔子所讲的礼,比起周朝的礼来说,已经多了一些新的时代因素,这就是把春秋时代兴起的“仁”的社会思潮整合入“礼”中。他所说的“礼”,是以“仁”为思想基础的,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同时,他所讲的“仁”,又是以“礼”为政治原则的,所以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最基本的意思是“仁者爱人”,即把人当人看待。而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正是不把奴隶当人的。从“仁”出发,孔子提倡“德治”,反对滥用刑罚,反对过分剥削。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使民以时”,“举贤才”等。这些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留下了许多至今依然十分具有启发性的宝贵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启发式教学,并主张因材施教,务必使弟子都能补偏救弊,向健全的方向发展。在学习态度上,他要求弟子要求实,要学思结合,在“多见而识”的基础上学思并重,但是更重视的是理性自觉,“闻一以知十”(《公冶长》),“下学而上达”(《宪问》)。他还承认学无止境,“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自己在教学中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是孔子对为学的基本要求。

对于文艺的本质和功用,《论语》中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孔子把他一生最推崇的“仁”的意识注入旧的礼乐形式之中,使之有了更具体的内涵。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和善的统一,即高尚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统一,而又把善放在首位。同时,孔子注意到了文艺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大力提倡“诗教”,也就是把文艺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推行礼乐教育看成是改良政治、改革社会、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他指出,做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也就是把学习礼乐诗歌看成是人的品德修养的基础。《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是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客观地进行分析,剔除那些落后的东西,保留那些有价值的东西,以充分吸取《论语》中熠熠发光的珍贵思想。《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它以当时通俗平易、明白晓畅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严谨的长处,形成了一种言简意赅而又深入浅出、朴素无华而又隽永有味的独特语言风格。《论语》善于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深刻的哲理,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通过赞扬耐寒的树木,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无数文人的诗情画意。《论语》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大量使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迂回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论语》中经常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造成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效果。如《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连用三件具体实物,一层进一层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把微妙的心理寄寓在浅近的形象之中,再辅以重叠反诘的句式,更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苦衷,耐人寻味。名篇选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学而时习之”,讲的是老师传授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向老师学习是从外至内的学思过程,自我的学习则是自我修炼的行为。由学到习,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将知识的学习转化为人身修养的过程。通过自我不断地“习”,一方面是巩固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有朋自远方来”就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来,交流求学、做人的心得,从而相互砥砺,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孔子对这一点的强调充分说明学习又是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事,这就明确了学习的外部因素的重要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则是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积累,因此,即使人家不了解自己,也不应该抱怨。对于君子来说,别人是否了解自己,并不会影响他的情绪,因为自己的学习与别人的知不知并没有关系。从以上来看,孔子提倡的学习,不限于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道理。从学习的内部要素,到学习的外部影响,再到学习的目的,孔子在三句话中解决了三个问题,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这段话使用排比发问句,通过商量讨论式的语气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更好地去思考。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一贯的循循善诱的教育风格。◆明·孔子讲学图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赏析

曾子是孔子晚年最看重的学生,姓曾,名参,字子舆。从思想渊源上来看,他的这番话必定源自孔子。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孔子弟子的话与孔子的话同等看待,因此这段话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段话里,曾子用反问自我的形式,提出了儒家对于人身修养的重要观点:“我每天要多次检查、反省自己——替别人谋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的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练习了吗?”这里所说的自省,是儒家的一种道德修养方式,它是自觉地解剖自己,对自我的内心世界进行积极审视的一种行为准则。在这一准则的要求下,外在的道德约束被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修炼者通过这种自觉的审视自我而不断提高道德品质。自省修养,贵在即使没有别人看见,也要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做事,而不是在众人面前一个样子,在背后又是一个样子。从这个角度上说,曾子这番话从思想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指出了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途径:自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自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办事要做到“忠”,这里忠的对象是普通的大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为普通人做事也要“忠”,这一点代表了传统伦理美德的最高价值,与现在我们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有相似之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赏析

本章是孔子对自己70岁以前的人生轨迹的自述,反映了一代宗师在自我完善方面的轨迹。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懂得“礼”,六十岁听人谈话能明辨是非,七十岁顺从心里所想的去做不会越出规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求学、立身、明道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必然到自由的精神境界提升的过程。“知天命”,谓之“知礼”,是指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体察,并从中获得对于社会变化和人生道路的应变能力。有了这种意识,便可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种“知天命”的思想,反映了奴隶社会末期人类理性和智慧的觉醒,标志着我们的祖先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方面,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这篇总结性的自述,孔子告诉人们,自己并不是天生就有种种优秀的品质,自己的知识也是通过学而知之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求得发展。孔子所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态度,非常积极。这种少有所学、长有所立、壮有所成、老有所为的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勉的格言。

君子周而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赏析

这句话是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区别的精彩论述。“周”,是以忠信为原则的团结。“比”,是以私利为条件的勾结。君子能在道义上团结人,但不以私情而互相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通过这样的区分,孔子说明了君子和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根本区别。

需要指出,“君子周而不比”与“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篇》)的意义有相近之处,但又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侧重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后者侧重个体的主观思想意识。“和而不同”说的是君子既重视个人与社会、与周围世界的和谐一致,又十分重视自己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体现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是因为他们有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则是指君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相互勾结,拉帮结派。君子与小人之所以对“周”

与“比”会有如此不同的态度,具有不同的人格风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赏析

本篇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对孔子思想的一种概括。孔子对曾参◆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说:“我的道贯穿着一个根本的观念。”曾参表示他明白。孔子出门后,门人问曾参,曾参说:“夫子的道,不过是忠诚、宽恕罢了。”

从曾参的角度概括出的“夫子之道”,看起来就是简单的“忠”和“恕”两个字,但却很好地说出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这里,“忠”有两层意义:其一是为别人做事要尽心尽力,不能阳奉阴违,也就是孔子在《学而》章中所说的“为人谋而不忠乎”,在《子路》章中所说的“与人忠”,这是孔子提出的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仁”的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其二是为君服务也要尽心尽力,如《八佾》章中所说的“臣事君以忠”,这是“仁”的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恕”,即宽恕,意思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也就是《论语·颜渊》章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的精神与民主自由的原则相一致,就是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

孔子一生都以“忠”和“恕”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别人,曾参对“夫子之道”的概括,也是对孔子人格魅力的一种概括。

君子喻于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赏析

孔子经常以“君子”和“小人”、“义”与“礼”相对比,表明他对于人们的品质、行为的好恶与取舍,勉励学生去恶从善。本篇集中体现了这一观点。

在这里,“喻”是知道、懂得的意思,“义”指正当的行为原则。在孔子看来只需要凭借对于“义”和“利”的态度,就能把君子和小人区别开来。在君子心里,精神追求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至于物质利益,则无需过度关注,只要过得去就行。小人则一心只想着物质利益,想着如何满足个人的私利,而对于精神世界的道义弃之不顾。孔子在这里明确义、利与君子、小人的关系,指明了精神生活价值与物质生活价值在君子与小人心目中的不同地位。他对“君子”、“小人”的分野判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思想。

孟子

的“舍生取义”,就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赏析

本篇是孔子的自我修养学说,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意识。“见贤思齐”的原则要求每个人都要光明磊落地做人,以开阔的心胸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于比自己强的人,要老老实实承认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以期达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而不是嫉贤妒能。而对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也不能心生轻视,而是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他们的毛病,以免自己也成为“不贤”之人。学习他人的长处,才能弥补自己的缺点;以别人的缺点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只有时时保持自勉自励,才能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这是孔子对自身的要求,也是他教育学生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原则。“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作为儒家文化教育传统的名篇,开启了儒家文化优秀的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之。”

赏析

这是一段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聊天谈志向的记录。当孔子让颜渊、季路说各自志向的时候,子路抢先谈了自己的愿望,说明了他性格的豪爽、急躁。而他的愿望是把他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什么遗憾,显示了那种讲义气、重承诺,慷慨激昂的豪勇气概。颜渊的志向是不吹嘘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表明了他谦虚、谨慎、注重自我修养的一贯作风。可以说,他们谈的理想更多的是个人理想。

而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年怀之”。孔子没有谈自己的个人理想,而只谈了社会理想。显然,孔子在追求一个充满仁德的和谐社会。在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春秋时期,老人需要安逸,朋友需要信任,青少年需要关怀,这些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孔子周游列国的所见所闻,以他担任过司寇而兼摄相国的从政经历,他对社会现实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提出的志向有着丰富的社会意义。而他在言志时只谈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为了引导他的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站在国计民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立下保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赏析

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和成为君子的人格模式,是孔子的名言。◆孔子圣迹图(之一)

质,指质朴的内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仁义的修养。文,指文采,可以理解为礼乐的运用形式。史,本义是宗庙里掌礼义的祝官,官府里掌文书的史官,在这里用作形容词,比喻像“史”那样言辞华丽,虚浮铺陈。孔子认为,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粗野;而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则未免显得浮华。只有把质朴的品格和斐然的文采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彬彬,比喻文质兼备,互相融和,配合恰当的样貌。对于君子修身来说,“质”就是仁,“文”就是礼,仁统摄礼,礼体现仁,二者不可偏废,仁与礼兼备,就达到了君子的标准。◆孔子周游列国图

世上的事物都有对立。质朴、文雅均为美德,然二者又相互对立,倘仅持一端甚至偏激,则必然走向粗野或虚浮。世上的事物也都有统一,固持一端则难于永立,本章中的“质”指内容而言,“文”指形式而言。

这段文字在后代不仅被用在人格修养上,而且还被运用在文学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上。质朴内涵需要文采形式,不可片面强调内容而忽略形式,否则就会“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也不可过于炫耀形式,徒有文采而无内容,则必然走向虚浮。这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给中国古代文论留下的宝贵经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赏析这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一段著名论述。“默而识之”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而不厌”是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诲人不倦”是教诲别人而不厌倦。孔子一向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而不是把知识作为炫耀的资本,所以他主张默默地牢记所学的知识。孔子深知学习对于老师来说同样必不可少,所以在这里提出的博闻强记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他对“教”与“学”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自己努力学习永不满足,认真教诲永不疲倦。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在此基础上永不厌倦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就很合格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格言,既反映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世的教育行业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赏析

这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一段名言。愤,指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悱,指想要表达却说不出来。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而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问却问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能联想到其他方面,就不再教导他了。这种教育思路,是中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开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强调,学生有了发问求知的要求,教师才能给以指导和帮助,这涉及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问题。只有学习有了动机和兴趣,老师才能加以提示引导;而“举一反三”,是学习时的思考能力,是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孔子在教学中重视采用启发的方式,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非常符合教学的规律,直到现在也是我们的教育应该遵从的教学原则。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赏析在这段话中,孔子通过诗、礼、乐的不同作用,对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过程进行了总结。孔子对诗教的作用非常重视。在他的心目中,对诗歌的学习是一个人修身律己的首要步骤。为何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孔子认为,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因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完成“兴于诗”的准备工作之后,人就要走向社会求生存了,而要想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就必须接受礼教的熏陶,以礼为准则做人,否则很难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在完成安身立命之后,就要考虑人生的完善了,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好的音乐来怡养性情,涤荡邪秽,这是诗和礼所办不到的。孔子对乐的态度,不只是欣赏美,而且重视乐中所蕴含的熏陶力量。诗、礼、乐三项内容,缺一不可,只有三项都完成,才能达到为学、修身、成事之目的。孔子的这一思想道德品格,对中国文化传统贡献很大。后来人们对于一个人的修养有“琴棋书画”的要求,就是脱胎于孔子的这一论点。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赏析

司马牛的哥哥要作乱,司马牛担心哥哥因此而丧命,所以忧丧自己将会失去兄弟,子夏才说了以上这番话。

在这里,子夏将孔子关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为仁由己”的思想充分地进行了发挥。生死、富贵这些东西都由命运决定,自己无法掌握,因此人要“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做到了这一点,到处都是知心朋◆孔子治学图友,哪里还有孤独寂寞之感呢?

对于人生中各种难以预料、无法把握的事情,孔子常常以“命”来感叹。在当时人看来,“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是一种不会为任何力量改变的定数,个人的生死、祸福、贫富,都属于命的范围,在冥冥之中自有上天安排,人力无法改变。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而走向消极的世界观,他认为,尽管人的境遇由命所定,但个人可以选择有尊严地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孔子问道图“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里的“兄弟”也指朋友,代表兄弟之间情同手足的内涵。在古人的理想状态中,兄弟是有血缘关系的朋友,朋友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古人喜欢称兄道弟,都是为了增进亲切感。“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博爱的精神,因此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

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赏析

本文孔子讲了君子、小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与周围的人取得和谐一致,但又不苟同于别人,而是保留着一定的独立自主性。为什么君子“和而不同”呢?从孔子对于君子的有关论述来看,一方面是因◆缂丝孔子授书图为君子追求社会和谐,努力使周边的人与事达到协调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君子虽然依礼而行,但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不会丧失自己的思想信念,因此更不会随声附和于别人。此外,从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来看,君子都有着正直的人格,不会曲意逢迎,做违心的事情。因此,“君子和而不同”有着丰富的含义。

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经常与别人取得一致的意见,但他却很难与周围的人真正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小人在人格上总是仰赖别人,怕得罪人,缺乏是非观念,所以要尽可能地把自己的真实观点掩藏起来。而且,小人由于缺乏对自身修养的完善,对事物缺乏独立见解,即使有见解,也容易对自己的见解产生自我怀疑,因而极易迷信别人。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的原因。孟子

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孟子早年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其学说与子思的关系非常密切。孟子学成以后,曾效仿孔子广收门徒,周游列国,游说从政,试图实现其“仁政”的理想。作为当时的一名学者,在各诸侯国受到了当权者的礼遇,但其思想与政见却始终没有受到重视和采用。晚年和门徒专心著书立作,曾序《诗》、《书》,极大地发扬了孔子的学术思想。成书背景

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中期。当时学术上百家争鸣,蓬勃发展,政治上却是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天下合纵连横,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火的煎熬。

作为孔子的继承者,孟子也和孔子一样,为了实现政治理想,积极游说于各诸侯国之间。然而,在周天子权力渐失,诸侯国扩张,诸侯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的情况下,社会所普遍推崇的是征伐、兼并,无人会顾及作为战争基础的人民的生活情况。所以孟子所推行的仁政主张被认为是迂腐之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基本上也是不可能实施的,不被重视也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孟子在自己的思想遭到当权者的多次冷遇之后,晚年下定决心,与他的弟子专心从事著书,把他的思想记录下来,以留后世见证。《孟子》一书就是孟子在备受挫折之后,对自己的理想政治所作的诠释。◆孟子像

内容简介《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完成的,全书效仿《论语》采用对话体的论文形式,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以及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学说。全书共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开头都是取一个重要的字眼命名。

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孟子一向以“好辩”著称,因此◆元·许谦·《读孟子丛说》书影《孟子》的文章中也表现出了高超的辩论艺术。《孟子》散文风格气势浩然,源于其所提倡的注重人格修养的力量,孟子本人又善于运用比喻,所以文章中比喻与寓言的运用也比比皆是。总体来说《孟子》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一部儒家经典。总体思想首先要了解孟子仁政主张的两个理论支柱——民本论和性善论。从民本论出发,统治阶级必须推行仁政;从性善论出发,统治阶级可能推行仁政。民本论说明了行仁政的必要性,性善论说明了行仁政的可能性。孟子的仁政主张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他的出发点是人,这是他进步的地方。不过,他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是超越了阶级性的人性,是一种泛人性论观点。这种局限是由孟子所处的时代、阶级所决定的。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而又有所发展。他把孔子的“仁”的◆《孟子》书影思想发展为“仁政”,主张使人民安居乐业。他主张建立一个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社会;他主张“民贵君轻”,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他甚至对君主的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封建社会就没有人敢说了。

孟子仁政说建立在“性善论”和“良知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在他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告子上》)。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人身上的“善端”原本都是相同的,之所以有的人未能成为善人,不是人性本质有什么差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以致逐渐失去本性。只要能保持、发展身上的这种善的本性,人就能成为善人,以至“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了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孟子对于教育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的善性,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到。修身方法上,则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他对学习环境十分重视,主张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还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孟子强调“知人论世”的文学接受观,认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也就是说,阅读前人作品前要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就必须了解其生活时代。在文学批评方面,他主张“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主旨是阅读者不要由于作品的艺术手段而误解其词句,也不要拘泥于某些字面意义而妨碍对主旨的把握,要以自己的心意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见解被后人当做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辩论艺术。为了让自己的“仁政”理想推行天下,孟子动辄便与人言辞交锋,唇舌开战,而且必欲争胜。他曾经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这种浩然之气,是一个正直笃行的士大夫对仁义道德进行坚持不懈的修炼,从而形成的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人格魅力,《孟子》在嬉笑怒骂之间传达观点,绝不作吞吞吐吐之状,感情激越,词锋犀利,气势恢宏,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横行无阻,震荡乾坤。他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总是予以辛辣讽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因此文章总是显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疑,每当述及理想的时候总是激昂慷慨,深情无限。例如“鱼我所欲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以及向齐宣王宣扬仁政的威力等,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些作品不仅有凌越一切的理论力量,而且使读者受到感染。这种理直气盛的做人和行文的风格,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与人辩论中不管对方是国君还是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从容陈词,步步紧逼,纵横捭阖。他或因势利导,或犯颜诘问,尤其善于抓住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破绽展开长篇大论,大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孟子》的文章又以善用譬喻见长。孟子喜欢在说理文章中结构故事、使用寓言、恰当比喻,以阐述深奥的理论问题。这些譬喻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比如,他把百姓盼望仁政比作“大旱之望云霓”,把道义与生命的关系比作鱼和熊掌等,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